CN112956133A - 虚拟化有源天线系统(aas)中的端口到天线映射设计 - Google Patents

虚拟化有源天线系统(aas)中的端口到天线映射设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56133A
CN112956133A CN201880099335.XA CN201880099335A CN112956133A CN 112956133 A CN112956133 A CN 112956133A CN 201880099335 A CN201880099335 A CN 201880099335A CN 112956133 A CN112956133 A CN 1129561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
codebook
antenna
radio node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9933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56133B (zh
Inventor
强永全
S·郭
龙建国
H·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ublication of CN1129561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561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561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561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提供用于在虚拟化有源天线系统(AAS)中进行端口到天线映射的设备和方法。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无线电节点的方法包括:确定与至少一个天线端口相关联的源码本;确定与至少一个物理天线相关联的目标码本;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确定的源码本和确定的目标码本确定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

Description

虚拟化有源天线系统(AAS)中的端口到天线映射设计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并且特别地,涉及虚拟化有源天线系统(AAS)中的端口到天线映射设计。
背景技术
有源天线系统(AAS)是由4G长期演进(LTE)和5G新型无线电(NR)采用以便通过使用全维多输入多输出(MIMO)(FD-MIMO)或大规模MIMO来增强无线网络性能和容量的技术中的一个。典型的AAS系统包括具有M行、N列和两个极化(交叉极化)的二维天线(2D)元件阵列,例如如图1所示。
AAS可用于虚拟扇区划分,以便通过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
Figure 8679DEST_PATH_IMAGE001
)形成具有一组逻辑天线端口的一组虚拟扇区,例如如图2所示。因此,可将具有N t
Figure 925819DEST_PATH_IMAGE002
)个天线元件的AAS变换为具有N p
Figure 236715DEST_PATH_IMAGE003
)个逻辑天线端口的虚拟化AAS。通常,
Figure 631924DEST_PATH_IMAGE004
一个逻辑天线端口可由可通过
Figure 243034DEST_PATH_IMAGE005
的每一列表示的一组天线元件(例如,一个垂直列、一个水平行、或垂直和水平天线元件的组合、或交叉极化)组成。天线端口可以是由例如无线装置(WD)利用波束形成的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观察的逻辑天线端口。
在虚拟化AAS中,一般在逻辑天线端口空间中利用预编码矩阵
Figure 65496DEST_PATH_IMAGE006
来(在端口到天线映射之前)执行预编码。随后,可通过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
Figure 129267DEST_PATH_IMAGE005
将预编码的信号映射到物理天线元件中,例如如图3所示。AAS虚拟化可在基带单元(BBU)(例如,eNB或gNB)或远程无线电头端(RRH)中执行。
因此,可通过例如下式对虚拟化的AAS中的下行链路(DL)预编码进行建模:
Figure 328167DEST_PATH_IMAGE007
其中,
Figure 528205DEST_PATH_IMAGE008
是维度为
Figure 521568DEST_PATH_IMAGE009
的传送数据,
Figure 275898DEST_PATH_IMAGE010
是逻辑天线端口域中维度为
Figure 809647DEST_PATH_IMAGE011
的预编码矩阵,其中
Figure 333033DEST_PATH_IMAGE012
是基于波束形成的CSI-RS端口和预先定义的码本从WD的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中导出的层数。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
Figure 792570DEST_PATH_IMAGE005
是用于将N t 个天线元件变换为N p 个逻辑天线端口的
Figure 34196DEST_PATH_IMAGE013
矩阵。
Figure 106057DEST_PATH_IMAGE014
表示维度为
Figure 749528DEST_PATH_IMAGE015
的非虚拟化的AAS的DL信道矩阵,其中
Figure 615853DEST_PATH_IMAGE016
是诸如WD的接收无线电节点中的接收天线的数量。
在Rel-13的“A类”或NR“类型-1”码本中,采用二维离散傅立叶变换(DFT)矩阵。预编码矩阵
Figure 141512DEST_PATH_IMAGE017
可以是如下的二阶预编码结构:
Figure 220327DEST_PATH_IMAGE018
其中
Figure 718304DEST_PATH_IMAGE019
包括由下式表示的一组2D波束栅格(GoB):
Figure 286689DEST_PATH_IMAGE020
其中,
Figure 768486DEST_PATH_IMAGE021
Figure 650991DEST_PATH_IMAGE022
分别是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一组GoB向量。码本
Figure 301677DEST_PATH_IMAGE023
Figure 775384DEST_PATH_IMAGE024
分别是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过采样的DFT矩阵,并且根据二维CSI-RS端口的配置数量
Figure 213319DEST_PATH_IMAGE025
和过采样率
Figure 430673DEST_PATH_IMAGE026
预先定义或预先确定,它们由下式表示:
Figure 903243DEST_PATH_IMAGE027
可根据层数如下定义波束选择和共相位矩阵
Figure 547851DEST_PATH_IMAGE028
- 对于单层传输:
Figure 473082DEST_PATH_IMAGE029
- 对于双层传输:
Figure 494127DEST_PATH_IMAGE030
其中,
Figure 555624DEST_PATH_IMAGE031
是由WD报道的宽带或子带共相位索引l确定的共相位因子,它由下式表示:
Figure 371133DEST_PATH_IMAGE032
因此,配置的天线端口的总数为
Figure 783660DEST_PATH_IMAGE033
在Rel-15 NR规范中,每个CSI-RS资源可支持多达32个CSI-RS端口。另一方面,由于成本和复杂性,所以由WD支持的CSI-RS端口的数量可能非常有限。例如,在第一个NR版本中,WD只可支持多达4个或8个CSI-RS端口。通常,在常规的AAS系统中,网络无线电节点(例如,eNB/gNB)具有大量的天线元件(如,N t = 64)。特别是在此类情况下,可能需要CSI-RS端口虚拟化(端口到天线映射)。
发明内容
一些实施例有利地提供可根据天线布局和/或为虚拟天线端口和/或为期望的辐射图案和覆盖预先定义/预先确定的码本进行优化的端口到天线映射的方法和设备。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可相较于现有的端口到天线映射技术改善虚拟化AAS中的覆盖。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包括处理电路的无线电节点。处理电路配置成:确定与至少一个天线端口相关联的源码本;确定与至少一个物理天线相关联的目标码本;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确定的源码本和确定的目标码本确定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
在这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处理电路配置成通过进一步配置成执行以下动作来确定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至少部分地基于源码本和目标码本生成权重矩阵。在这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处理电路配置成通过进一步配置成执行以下动作来确定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至少部分地基于生成的权重矩阵确定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在这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处理电路配置成通过进一步配置成执行以下动作来生成权重矩阵:对于多个预编码向量对中的每个预编码向量对,确定权重矩阵的权重,所述多个预编码向量对中的每个预编码向量对包括来自源码本的一个预编码向量和来自目标码本的一个对应预编码向量。在这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处理电路配置成通过进一步配置成执行以下动作来生成权重矩阵:对于多个预编码向量对中的每个预编码向量对,确定和平方的差异化权重与和平方的相等权重中的一个,所述多个预编码向量对中的每个预编码向量对包括来自源码本的一个预编码向量和来自目标码本的一个对应预编码向量。在这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处理电路配置成通过进一步配置成执行以下动作来确定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至少部分地基于权重矩阵的确定的权重确定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在这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处理电路配置成通过进一步配置成执行以下动作来确定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根据至少源码本和目标码本的函数确定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在这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处理电路配置成通过进一步配置成执行以下动作来确定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根据加权最小二乘解确定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加权最小二乘解使用至少源码本、目标码本和权重矩阵。在这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处理电路配置成通过进一步配置成执行以下动作来确定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根据线性方程解确定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线性方程解使用至少源码本和目标码本。在这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从预定码本中选择源码本,预定码本基于至少一个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端口配置。在这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目标码本不同于源码本。在这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至少部分地基于与至少一个目标覆盖区域对应的至少一个辐射图案从预定码本中选择目标码本。在这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处理电路进一步配置成根据确定的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将至少一个天线端口映射到至少一个物理天线。在这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处理电路进一步配置成使无线电节点根据确定的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经由至少一个物理天线传送与至少一个天线端口相关联的数据。在这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无线电节点是网络节点和无线装置中的一个。在这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物理天线包括至少一个物理天线元件和形成至少一维天线阵列的至少一个子阵列中的至少一个。在这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处理电路配置成通过配置成执行以下动作来确定与至少一个天线端口相关联的源码本:在为至少一个天线端口定义的码本中选择多个预编码向量。在这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处理电路配置成通过配置成执行以下动作来确定与至少一个物理天线相关联的目标码本:对于为源码本选择的多个预编码向量中的每个预编码向量,至少部分地基于与至少一个目标覆盖区域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辐射图案确定目标码本的对应预编码向量。在这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选择的多个预编码向量的数量至少满足至少一个天线端口的数量。在这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处理电路配置成通过配置成执行以下动作来确定与至少一个物理天线相关联的目标码本:从多个离散傅立叶变换DFT向量中选择多个预编码向量。在这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处理电路配置成通过配置成执行以下动作来确定与至少一个物理天线相关联的目标码本:从多个过采样的离散傅立叶变换DFT向量中选择多个预编码向量。在这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处理电路配置成通过配置成执行以下动作来确定与至少一个物理天线相关联的目标码本:从多个锥形离散傅立叶变换DFT向量和多个移位DFT向量中的一个中选择多个预编码向量。在这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处理电路配置成通过配置成执行以下动作来确定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作为三个一维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的克罗内克积确定三维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这三个一维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中的每个至少部分地基于各自的源码本和对应的目标码本。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电路配置成通过配置成执行以下动作来确定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作为至少两个一维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的克罗内克积确定至少二维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第一个一维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针对水平方向,并且第二个一维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针对垂直方向,所述至少两个一维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中的每个至少部分地基于对应方向上的各自的源码本和对应的目标码本。
根据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无线电节点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与至少一个天线端口相关联的源码本;确定与至少一个物理天线相关联的目标码本;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确定的源码本和确定的目标码本确定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在这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确定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包括至少部分地基于源码本和目标码本生成权重矩阵。在这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确定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包括至少部分地基于生成的权重矩阵确定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在这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生成权重矩阵包括:对于多个预编码向量对中的每个预编码向量对,确定权重矩阵的权重,所述多个预编码向量对中的每个预编码向量对包括来自源码本的一个预编码向量和来自目标码本的一个对应预编码向量。在这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生成权重矩阵包括:对于多个预编码向量对中的每个预编码向量对,确定和平方的差异化权重与和平方的相等权重中的一个,所述多个预编码向量对中的每个预编码向量对包括来自源码本的一个预编码向量和来自目标码本的一个对应预编码向量。在这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确定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包括至少部分地基于权重矩阵的确定的权重确定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在这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确定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包括根据至少源码本和目标码本的函数确定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在这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确定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包括:根据加权最小二乘解确定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加权最小二乘解使用至少源码本、目标码本和权重矩阵。在这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确定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包括:根据线性方程解确定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线性方程解使用至少源码本和目标码本。在这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从预定码本中选择源码本,预定码本基于至少一个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端口配置。在这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目标码本不同于源码本。在这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至少部分地基于与至少一个目标覆盖区域对应的至少一个辐射图案从预定码本中选择目标码本。在这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根据确定的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将至少一个天线端口映射到至少一个物理天线。在这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使无线电节点根据确定的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经由至少一个物理天线传送与至少一个天线端口相关联的数据。在这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无线电节点是网络节点和无线装置中的一个。在这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物理天线包括至少一个物理天线元件和形成至少一维天线阵列的至少一个子阵列中的至少一个。在这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确定与至少一个天线端口相关联的源码本包括在为至少一个天线端口定义的码本中选择多个预编码向量。在这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确定与至少一个物理天线相关联的目标码本包括:对于为源码本选择的多个预编码向量中的每个预编码向量,至少部分地基于与至少一个目标覆盖区域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辐射图案确定目标码本的对应预编码向量。在这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选择的多个预编码向量的数量至少满足至少一个天线端口的数量。在这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确定与至少一个物理天线相关联的目标码本包括从多个离散傅立叶变换DFT向量中选择多个预编码向量。在这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确定与至少一个物理天线相关联的目标码本包括从多个过采样的离散傅立叶变换DFT向量中选择多个预编码向量。在这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确定与至少一个物理天线相关联的目标码本包括从多个锥形离散傅立叶变换DFT向量和多个移位DFT向量中的一个中选择多个预编码向量。在这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确定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包括:作为三个一维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的克罗内克积确定三维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这三个一维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中的每个至少部分地基于各自的源码本和对应的目标码本。在这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确定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包括:作为至少两个一维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的克罗内克积确定至少二维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第一个一维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针对水平方向,并且第二个一维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针对垂直方向,所述至少两个一维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中的每个至少部分地基于对应方向上的各自的源码本和对应的目标码本。
根据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包括处理电路的接收无线电节点。处理电路配置成使接收无线电节点从传送无线电节点接收信号,该信号至少部分地基于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至少部分地基于源码本和目标码本,源码本与至少一个天线端口相关联,并且目标码本与至少一个物理天线相关联。在这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进一步基于权重矩阵,权重矩阵包括对于多个预编码器向量对中的一个的每个的和平方的差异化权重与和平方的相等权重中的一个,所述多个预编码向量对中的每个预编码向量对包括来自源码本的一个预编码向量和来自目标码本的一个对应预编码向量。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码本基于与所述至少一个物理天线中的至少一个物理天线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辐射图案覆盖。
根据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接收无线电节点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从传送无线电节点接收信号,该信号至少部分地基于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至少部分地基于源码本和目标码本,源码本与至少一个天线端口相关联,并且目标码本与至少一个物理天线相关联。在这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进一步基于权重矩阵,权重矩阵包括对于多个预编码向量对中的一个的每个的和平方的差异化权重与和平方的相等权重中的一个,所述多个预编码向量对中的每个预编码向量对包括来自源码本的一个预编码向量和来自目标码本的一个对应预编码向量。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码本基于与所述至少一个物理天线中的至少一个物理天线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辐射图案覆盖。
根据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程序产品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指令在由无线电节点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执行本文中针对无线电节点描述的方法中的任一方法。
根据再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程序产品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指令在由接收无线电节点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执行本文中针对接收无线电节点描述的方法中的任一方法。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参考以下详细描述,将能更容易地理解对本发明实施例及其附带优点和特征的更完整的了解,图中:
图1是示出二维天线元件阵列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虚拟化AAS中的端口到天线映射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3是虚拟化AAS中的下行链路(DL)预编码的示例系统模型的框图;
图4示出具有传统的端口到天线映射的示例波束辐射图案;
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中的原理经由中间网络连接到主机计算机的通信系统的示例网络体系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通过至少部分无线的连接经由无线电节点与无线装置通信的主机计算机的框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在包括主机计算机、无线电节点和无线装置的通信系统中实现以便在无线装置处执行客户端应用的示例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在包括主机计算机、无线电节点和无线装置的通信系统中实现以便在无线装置处接收用户数据的示例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在包括主机计算机、无线电节点和无线装置的通信系统中实现以便在主机计算机处从无线装置接收用户数据的示例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在包括主机计算机、无线电节点和无线装置的通信系统中实现以便在主机计算机处接收用户数据的示例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在无线电节点中执行以便进行端口到天线映射的示例过程的流程图;
图12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在接收无线电节点中执行以便接收经由端口到天线映射处理的信号的示例过程的流程图;
图13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原理以端口到天线映射和离散傅立叶变换(DFT)为设计目标的示例波束辐射图案;以及
图14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原理以端口到天线映射和锥形DFT为设计目标的示例波束辐射图案。
具体实施方式
在虚拟化AAS中,通常根据2D CSI-RS端口的配置
Figure 106932DEST_PATH_IMAGE034
和过采样率
Figure 288515DEST_PATH_IMAGE035
来预先定义或预先确定码本
Figure 274925DEST_PATH_IMAGE036
Figure 174748DEST_PATH_IMAGE037
,这可能与端口到天线映射无关。换句话说,端口到天线映射通常不适于其中利用映射矩阵
Figure 272017DEST_PATH_IMAGE038
从一组天线元件将天线端口虚拟化的特定的CSI-RS端口虚拟化。在此类虚拟化AAS中,网络无线电节点侧(例如,eNB/gNB)面临的挑战中的一个是,利用给定的天线布局和天线端口配置来设计最佳的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
Figure 573685DEST_PATH_IMAGE038
,以便形成期望的/目标辐射图案和覆盖。
一般来说,在每个极化的每个方向上,存在即将利用过采样率O 1 虚拟化到N 1 个天线端口的N个天线元件。传统上,从用于将每个端口映射到部分天线元件的DFT向量中的一个中选择端口到天线映射,这由下式表示:
Figure 730997DEST_PATH_IMAGE039
其中I是大小为
Figure 118116DEST_PATH_IMAGE040
的单位矩阵;并且
Figure 19076DEST_PATH_IMAGE041
是用于形成虚拟扇区的覆盖的大小为
Figure 909672DEST_PATH_IMAGE042
的向量。例如,它可能是DFT向量中的一个。
例如,在水平方向上,在天线端口N 1 =4并且过采样率O 1 =4的情况下,每个极化可能有N=8个天线元件。可利用两个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
Figure 706726DEST_PATH_IMAGE043
Figure 112300DEST_PATH_IMAGE044
来形成两个虚拟扇区。每个虚拟扇区可具有N 1 =4个天线端口。供WD用于每个虚拟扇区的PMI报告的码本可以是N 1 =4、O 1 =4的过采样的DFT矩阵。因此,码本
Figure 816951DEST_PATH_IMAGE036
中可以有总共
Figure 827632DEST_PATH_IMAGE045
个预编码向量。在这种情况下,现有的端口到天线映射可以是:
Figure 795588DEST_PATH_IMAGE046
然而,现有解决方案的挑战是,在端口到天线映射中没有考虑预先定义/预先确定的码本和期望的/目标辐射图案。因此,DFT向量波束的波束辐射图案可能会因为端口到天线映射而失真,并且不能与预期的结果很好地匹配,例如如图4所示。具有较深色线条的曲线(由“A”指示)是第一个虚拟扇区中的预编码向量的最终波束图。具有较浅色线条的曲线(由“B”指示)是第二个虚拟扇区中的预编码向量的最终波束图。图4表明,在小区的瞄准线和两侧中存在具有高达3dB功率损耗和高的旁瓣泄漏的覆盖孔(由“C”指示),这可能会造成很强的扇区间干扰。
因此,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用于在虚拟化AAS中进行端口到天线映射设计的方法和设备,其可包括以下动作中的一个或多个动作:
• 从根据天线端口预先定义/预先确定的码本中确定源码本(X)。
• 在非虚拟化AAS中确定目标码本(Y)。目标码本中的每个预编码向量与源码本中的一个预编码向量相关联,并且具有期望的/目标辐射图案和覆盖。
• 为来自源码本和目标码本的每个预编码向量对确定和平方的权重,并形成对角权重矩阵(W)。
• 按照XYW的函数用公式表示端口到天线映射
Figure 189923DEST_PATH_IMAGE047
,例如由下式表示:
Figure 901527DEST_PATH_IMAGE048
-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公式将端口到天线映射
Figure 297873DEST_PATH_IMAGE047
表示为加权最小二乘解,它可由下式表示:
Figure 436730DEST_PATH_IMAGE049
-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公式将端口到天线映射
Figure 816896DEST_PATH_IMAGE047
表示为最小二乘解,它可由下式表示:
Figure 66612DEST_PATH_IMAGE050
-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公式将端口到天线映射
Figure 848623DEST_PATH_IMAGE047
表示为精确的线性方程解,它可由下式表示:
Figure 689540DEST_PATH_IMAGE051
Figure 760264DEST_PATH_IMAGE052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根据为逻辑天线端口定义的码本和非虚拟化AAS中的目标码本对端口到天线映射进行优化。另外,在端口到天线映射之后的预编码向量的辐射图案可接近于可由非虚拟化AAS实现的设计目标。
与现有的端口到天线映射技术相比,根据本公开的原理的端口到天线映射的一些实施例能够改善虚拟化小区或扇区覆盖,和/或能够对波束辐射图案进行整形以便更接近于期望的波束辐射图案。例如,本公开的原理可有助于减少现有的端口到天线映射技术可能导致的旁瓣泄漏,并形成更接近于期望的覆盖的覆盖。
在详细描述示例实施例之前,注意,实施例主要在于与端口到天线映射有关的设备组件和处理步骤的组合。因此,在合适的情况下,附图中用常规符号来表示组件,这些附图只示出与理解这些实施例有关的那些特定细节,以免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得益于本文中的描述后将容易明白的细节来混淆本公开。在本描述通篇中,类似数字指类似要素。
如本文中所使用,诸如“第一”和“第二”、“顶部”和“底部”等的关系术语可能仅仅用于区分一个实体或元件与另一个实体或元件,而不一定要求或暗示此类实体或元件之间的任何物理或逻辑关系或顺序。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不是要限制本文中描述的概念。如本文中所使用,除非另外清楚地指示,否则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旨在还包括复数形式。将进一步了解,术语“包括”和/或“包含”在本文中使用时规定叙述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的存在,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其群组。
在本文中描述的实施例中,可利用连接术语“与…通信”等来指示电或数据通信,它们可通过例如物理接触、感应、电磁辐射、无线电信令、红外信令或光学信令来实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明白,多个组件可相互操作,并且在实现电和数据通信时,修改和变化是可能的。
在本文中描述的一些实施例中,术语“耦合”、“连接”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指示连接,尽管不一定是直接的,并且可包括有线和/或无线连接。
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无线电节点”可以是包含在无线电网络中的任何种类的无线电节点,无线电网络可还包括诸如下列的任何无线电网络节点:基站(BS)、无线电基站、基站收发器(BTS)、基站控制器(BSC)、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gNodeB(gNB)、演进节点B(eNB或eNodeB)、节点B、多标准无线电(MSR)无线电节点(如MSR BS)、多小区/多播协调实体(MCE)、中继节点、控制中继站的施主节点、无线电接入点(AP)、传输点、传输节点、远程无线电单元(RRU)、远程无线电头端(RRH)、核心网络节点(例如,移动管理实体(MME)、自组织网络(SON)节点、协调节点、定位节点、MDT节点等)、外部节点(例如,第三方节点、位于当前网络外部的节点)、分布式天线系统(DAS)中的节点、频谱接入系统(SAS)节点、元件管理系统(EMS)等。无线电节点还可包括测试设备。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无线电节点”还可用于表示诸如无线装置(WD)或用户设备(UE)的无线装置(WD)。
在一些实施例中,非限制性术语无线装置(WD)或用户设备(UE)可互换使用。WD在本文中可以是能够通过无线电信号与网络节点或另一个WD通信的任何类型的无线装置,如无线装置(WD)。WD也可以是无线电通信装置、目标装置、装置到装置(D2D)WD、机器型WD或能够进行机器到机器(M2M)通信的WD、低成本和/或低复杂性WD、配备有传感器的WD、平板、移动终端、智能电话、膝上型嵌入式设备(LEE)、膝上型安装式设备(LME)、USB电子狗、客户驻地设备(CPE)、物联网(IoT)装置或窄带IoT(NB-IOT)装置等。
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用通用术语“无线电网络节点”。它可以是任何种类的无线电网络节点,它可包括以下节点中的任何节点:基站、无线电基站、基站收发器、基站控制器、网络控制器、RNC、演进节点B(eNB)、节点B、gNB、多小区/多播协调实体(MCE)、中继节点、接入点、无线电接入点、远程无线电单元(RRU)、远程无线电头端(RRH)。
在一些实施例中,术语“逻辑天线端口”、“虚拟天线端口”和“天线端口”可互换使用,并且用于指示与物理天线相对的逻辑(即,非物理)天线端口。在一些实施例中,逻辑天线端口是逻辑或虚拟实体,它们可由它们的参考信号来区分,和/或可由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的对应列形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术语“天线元件”、“天线子阵列”和“物理天线”可互换使用,并且可用于指示与非物理逻辑或虚拟天线端口相对的物理天线。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电节点中的虚拟化AAS系统可包括多个(例如,64个)物理天线,多个虚拟天线端口(例如,CSI-RS端口)将映射到所述多个物理天线(例如,根据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以便将信号传送到接收无线电节点。
注意,尽管在本公开中可使用来自诸如例如3GPP LTE和/或新型无线电(NR)的一种特定无线系统的术语,但是这不应视为将本公开的范围仅仅局限于上述系统。包括但不限于宽带码分多址(WCDMA)、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WiMax)、超移动宽带(UMB)和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的其它无线系统也可从利用本公开中涵盖的想法而受益。
进一步注意,本文中作为由无线装置或无线电节点执行而加以描述的功能可分布在多个无线装置和/或无线电节点上。换句话说,设想,本文中描述的无线电节点和无线装置的功能不限于由单个物理装置执行,并且实际上,这些功能可分布在若干个物理装置中。
除非另外定义,否则本文中所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普遍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将进一步了解,除非本文中明确定义,否则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应解译为具有与它们在本说明书和相关领域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将不以理想化或过度正式的含义来解译它们。
返回到附图,附图中,类似要素由类似参考数字表示,图5中示出根据一实施例诸如3GPP-型蜂窝网络的可支持诸如LTE和/或NR(5G)的标准的通信系统10的示意图,通信系统10包括诸如无线电接入网络的接入网络12和核心网络14。接入网络12包括诸如无线电网络节点、NB、eNB、gNB或其它类型的无线接入点的多个无线电节点16a、16b、16c(统称为无线电节点16),每个无线电节点定义对应的覆盖区域18a、18b、18c(统称为覆盖区域18)。每个无线电节点16a、16b、16c可通过有线或无线连接20连接到核心网络14。位于覆盖区域18a中的第一无线装置(WD)22a配置成无线地连接到对应的基站16c或通过对应的基站16c寻呼。覆盖区域18b中的第二WD 22b可无线地连接到对应的无线电节点16a。尽管在该示例中示出多个WD 22a、22b(统称为无线装置22),但是公开的实施例同样适用于唯一的WD位于覆盖区域中或唯一的WD连接到对应的无线电节点16的情形。注意,尽管为了方便起见只示出两个WD 22和三个无线电节点16,但是通信系统10可包括多得多的WD 22和无线电节点16。
进一步注意,WD 22也是可以实现本公开中描述的用于对例如上行链路(UL)通信、或甚至副链路(SL)通信进行端口到天线映射的技术的无线电节点。然而,出于区分作为例如服务于WD 22的无线接入点的无线电节点(例如,无线电节点16)与作为例如由无线接入点提供服务的无线电节点(例如,WD)的目的,本描述中使用术语WD 22和无线电节点16。可对于例如下行链路(DL)通信、或甚至SL通信在无线电节点16中执行端口到天线映射。
并且,设想,WD 22可以与多于一个无线电节点16和多于一种类型的无线电节点16同时通信和/或配置成与多于一个无线电节点16和多于一种类型的无线电节点16单独通信。例如,WD 22可以与支持LTE的无线电节点16和支持NR的相同或不同的无线电节点16具有双重连接。作为一示例,WD 22可以与LTE/E-UTRAN的eNB和NR/NG-RAN的gNB通信。
通信系统10本身可连接到主机计算机24,主机计算机24可在独立服务器、云实现的服务器、分布式服务器的硬件和/或软件中实施,或作为服务器机群中的处理资源实施。主机计算机24可由服务供应商拥有或控制,或者可由服务供应商或代表服务供应商操作。通信系统10和主机计算机24之间的连接26、28可从核心网络14直接扩展到主机计算机24,或者可经由可选的中间网络30扩展。中间网络30可以是公共、私有或托管网络中的一个或其中多于一个网络的组合。中间网络30(如果有的话)可以是骨干网络或互联网。在一些实施例中,中间网络30可包括两个或更多个子网络(未示出)。
图5的通信系统作为整体使得能够在连接的WD 22a、22b中的一个和主机计算机24之间连接。可将该连接描述为是过顶(OTT)连接。主机计算机24和连接的WD 22a、22b配置成使用接入网络12、核心网络14、任何中间网络30和可能的进一步基础设施(未示出)作为中介经由OTT连接来传递数据和/或信令。从OTT连接经过的参与通信装置不知道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通信的路由的意义来说,OTT连接可能是透明的。例如,可能没有或者不需要告知无线电节点16关于将源自主机计算机24的数据转发(例如,移交)给连接的WD 22a的传入下行链路通信的过去路由。类似地,无线电节点16不需要知道从WD 22a发出到主机计算机24的外出上行链路通信的未来路由。
无线电节点16或任何传送无线电节点配置成包括映射单元32,映射单元32配置成:确定与至少一个天线端口相关联的源码本;确定与至少一个物理天线相关联的目标码本;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确定的源码本和确定的目标码本确定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
无线装置22或任何接收无线电节点可配置成包括接收单元34,接收单元34配置成使接收无线电节点从传送无线电节点(例如,无线电节点16)接收信号,该信号至少部分地基于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至少部分地基于源码本和目标码本,源码本与至少一个天线端口相关联,并且目标码本与至少一个物理天线相关联。
应了解,尽管为了简单起见,图5和图6描绘了无线电节点16中的映射单元32和WD22中的接收单元34,但是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电节点16也可包括接收单元34,并且同样地,WD 22也可包括映射单元32,这是因为根据本公开的原理,无线电节点16和WD 22均可以是能够传送以及接收的无线电节点。
现在将参考图2描述根据一实施例在前几段中讨论的WD 22、无线电节点16和主机计算机24的示例实现。在通信系统10中,主机计算机24包括硬件(HW)38,硬件38包括配置成与通信系统10的不同通信装置的接口设立和维持有线或无线连接的通信接口40。主机计算机24还包括可具有存储和/或处理能力的处理电路42。处理电路42可包括处理器44和存储器46。特别地,除了诸如中央处理单元的处理器和存储器之外或作为取代,处理电路42可包括用于处理和/或控制的集成电路,例如适于执行指令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或处理器核和/或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和/或ASIC(专用集成电路)。处理器44可配置成访问存储器46(例如,写入到存储器46和/或从存储器46读取),存储器46可包括任何种类的易失性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高速缓冲和/或缓冲存储器和/或RAM(随机存取存储器)和/或ROM(只读存储器)和/或光学存储器和/或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处理电路42可配置成控制本文中描述的任何方法和/或过程和/或使得由例如主机计算机24执行此类方法和/或过程。处理器44对应于用于执行本文中描述的主机计算机24功能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44。主机计算机24包括配置成存储数据、编程软件代码和/或本文中描述的其它信息的存储器46。在一些实施例中,软件48和/或主机应用50可包含指令,这些指令在由处理器44和/或处理电路42执行时使处理器44和/或处理电路42执行本文中关于主机计算机24描述的过程。指令可以是与主机计算机24相关联的软件。
软件48可由处理电路42执行。软件48包含主机应用50。主机应用50可进行操作以便向远程用户(诸如经由在WD 22和主机计算机24处终止的OTT连接52连接的WD 22)提供服务。在向远程用户提供服务时,主机应用50可提供使用OTT连接52传送的用户数据。“用户数据”可以是在本文中作为实现描述的功能性而加以描述的数据和信息。在一个实施例中,主机计算机24可配置成向服务供应商提供控制和功能性,并且可由服务供应商或代表服务供应商进行操作。主机计算机24的处理电路42可使得主机计算机24能够观察、监测、控制、向和/或从无线电节点16和/或无线装置22传送和/或接收。主机计算机24的处理电路42可包括配置成使得服务供应商能够观察、监测、控制、向和/或从无线电节点16和/或无线装置22传送和/或接收的监测单元54。
通信系统10还包括设置在通信系统10中的无线电节点16,无线电节点16包括硬件58,以使得它能够与主机计算机24和WD 22通信。硬件58可包括用于与通信系统10的不同通信装置的接口设立和维持有线或无线连接的通信接口60以及用于与位于由无线电节点16提供服务的覆盖区域18中的WD 22设立和维持至少无线连接64的无线电接口62。无线电接口62可形成为或者可包括例如一个或多个RF传送器、一个或多个RF接收器和/或一个或多个RF收发器。通信接口60可配置成便于连接66到主机计算机24。连接66可以是直接的,或者它可通过通信系统10的核心网络14和/或通过通信系统10外部的一个或多个中间网络30。
在示出的实施例中,无线电节点16的硬件58还包括处理电路68。处理电路68可包括处理器70和存储器72。特别地,除了诸如中央处理单元的处理器和存储器之外或作为取代,处理电路68可包括用于处理和/或控制的集成电路,例如适于执行指令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或处理器核和/或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和/或ASIC(专用集成电路)。处理器70可配置成访问存储器72(例如,写入到存储器72和/或从存储器72读取),存储器72可包括任何种类的易失性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高速缓冲和/或缓冲存储器和/或RAM(随机存取存储器)和/或ROM(只读存储器)和/或光学存储器和/或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因此,无线电节点16进一步具有存储在例如存储器72内部或存储在可由无线电节点16经由外部连接访问的外部存储器(例如,数据库、存储阵列、网络存储装置等)中的软件74。软件74可由处理电路68执行。处理电路68可配置成控制本文中描述的任何方法和/或过程和/或使得由例如无线电节点16执行此类方法和/或过程。处理器70对应于用于执行本文中描述的无线电节点16功能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70。存储器72配置成存储数据、编程软件代码和/或本文中描述的其它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软件74可包括指令,这些指令在由处理器70和/或处理电路68执行时使处理器70和/或处理电路68执行本文中关于无线电节点16描述的过程。例如,无线电节点16的处理电路68可包括映射单元32,映射单元32配置成:确定与至少一个天线端口相关联的源码本;确定与至少一个物理天线相关联的目标码本;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确定的源码本和确定的目标码本确定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电路68经由诸如映射单元32配置成通过进一步配置成执行以下动作来确定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至少部分地基于源码本和目标码本生成权重矩阵。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电路68配置成通过进一步配置成执行以下动作来确定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至少部分地基于生成的权重矩阵确定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电路68配置成通过进一步配置成执行以下动作来生成权重矩阵:对于多个预编码向量对中的每个预编码向量对,确定权重矩阵的权重,所述多个预编码向量对中的每个预编码向量对包括来自源码本的一个预编码向量和来自目标码本的一个对应预编码向量。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电路68配置成通过进一步配置成执行以下动作来生成权重矩阵:对于多个预编码向量对中的每个预编码向量对,确定和平方的差异化权重与和平方的相等权重中的一个,所述多个预编码向量对中的每个预编码向量对包括来自源码本的一个预编码向量和来自目标码本的一个对应预编码向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电路68经由诸如映射单元32配置成通过进一步配置成执行以下动作来确定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至少部分地基于权重矩阵的确定的权重确定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电路68配置成通过进一步配置成执行以下动作来确定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根据至少源码本和目标码本的函数确定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电路68配置成通过进一步配置成执行以下动作来确定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根据加权最小二乘解确定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加权最小二乘解使用至少源码本、目标码本和权重矩阵。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电路68配置成通过进一步配置成执行以下动作来确定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根据线性方程解确定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线性方程解使用至少源码本和目标码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从预定码本中选择源码本,预定码本基于至少一个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端口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码本不同于源码本。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部分地基于与至少一个目标覆盖区域对应的至少一个辐射图案从预定码本中选择目标码本。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电路68经由诸如映射单元32进一步配置成根据确定的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将至少一个天线端口映射到至少一个物理天线。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电路68进一步配置成使无线电节点16根据确定的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经由至少一个物理天线传送与至少一个天线端口相关联的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无线电节点16是网络节点和无线装置22中的一个。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物理天线包括至少一个物理天线元件和形成至少一维天线阵列的至少一个子阵列中的至少一个。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电路68配置成通过配置成执行以下动作来确定与至少一个天线端口相关联的源码本:在为至少一个天线端口定义的码本中选择多个预编码向量。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电路68配置成通过配置成执行以下动作来确定与至少一个物理天线相关联的目标码本:对于为源码本选择的所述多个预编码向量中的每个预编码向量,至少部分地基于与至少一个目标覆盖区域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辐射图案确定目标码本的对应预编码向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选择的多个预编码向量的数量至少满足至少一个天线端口的数量。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电路68经由诸如映射单元32配置成通过配置成执行以下动作来确定与至少一个物理天线相关联的目标码本:从多个离散傅立叶变换DFT向量中选择多个预编码向量。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电路68配置成通过配置成执行以下动作来确定与至少一个物理天线相关联的目标码本:从多个过采样的离散傅立叶变换DFT向量中选择多个预编码向量。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电路68配置成通过配置成执行以下动作来确定与至少一个物理天线相关联的目标码本:从多个锥形离散傅立叶变换DFT向量和多个移位DFT向量中的一个中选择多个预编码向量。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电路68配置成通过配置成执行以下动作来确定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作为三个一维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的克罗内克积确定三维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这三个一维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中的每个至少部分地基于各自的源码本和对应的目标码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电路68经由诸如映射单元32配置成通过配置成执行以下动作来确定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作为至少两个一维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的克罗内克积确定至少二维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第一个一维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针对水平方向,并且第二个一维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针对垂直方向,所述至少两个一维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中的每个至少部分地基于对应方向上的各自的源码本和对应的目标码本。
通信系统10还包括已经提过的WD 22。WD 22可具有硬件80,硬件80可包括配置成与服务于WD 22当前所在的覆盖区域18的无线电节点16设立和维持无线连接64的无线电接口82。无线电接口82可形成为或者可包括例如一个或多个RF传送器、一个或多个RF接收器和/或一个或多个RF收发器。
WD 22的硬件80还包括处理电路84。处理电路84可包括处理器86和存储器88。特别地,除了诸如中央处理单元的处理器和存储器之外或作为取代,处理电路84可包括用于处理和/或控制的集成电路,例如适于执行指令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或处理器核和/或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和/或ASIC(专用集成电路)。处理器86可配置成访问存储器88(例如,写入到存储器88和/或从存储器88读取),存储器88可包括任何种类的易失性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高速缓冲和/或缓冲存储器和/或RAM(随机存取存储器)和/或ROM(只读存储器)和/或光学存储器和/或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因此,WD 22可还包括存储在例如WD 22处的存储器88中或存储在可由WD 22访问的外部存储器(例如,数据库、存储阵列、网络存储装置等)中的软件90。软件90可由处理电路84执行。软件90可包括客户端应用92。客户端应用92可进行操作以便在主机计算机24的支持下经由WD 22向人或非人用户提供服务。在主机计算机24中,执行的主机应用50可经由在WD 22和主机计算机24处终止的OTT连接52与执行的客户端应用92通信。在向用户提供服务时,客户端应用9可从主机应用50接收请求数据,并且响应于请求数据提供用户数据。OTT连接52可传输请求数据和用户数据。客户端应用92可与用户交互以便生成它提供的用户数据。
处理电路84可配置成控制本文中描述的任何方法和/或过程,和/或使得通过例如WD 22执行此类方法和/或过程。处理器86对应于用于执行本文中描述的WD 22功能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86。WD 22包括配置成存储数据、编程软件代码和/或本文中描述的其它信息的存储器88。在一些实施例中,软件90和/或客户端应用92可包含指令,这些指令在由处理器86和/或处理电路84执行时使处理器86和/或处理电路84执行本文中关于WD 22描述的过程。例如,无线装置22的处理电路84可包括配置成使WD 22经由诸如无线电接口82从传送无线电节点(例如,无线电节点16)接收信号的接收单元34,该信号至少部分地基于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至少部分地基于源码本和目标码本,源码本与至少一个天线端口相关联,并且目标码本与至少一个物理天线相关联。在一些实施例中,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进一步基于权重矩阵,权重矩阵包括:对于多个预编码向量对中的每个预编码向量对,和平方的差异化权重与和平方的相等权重中的一个,所述多个预编码向量对中的每个预编码向量对包括来自源码本的一个预编码向量和来自目标码本的一个对应预编码向量。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码本基于与所述至少一个物理天线中的至少一个物理天线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辐射图案覆盖。
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电节点16、WD 22和主机计算机24的内部工作可如图6所示,并且独立地,周围的网络拓扑可以是图5的网络拓扑。
在图6中,抽象地绘制了OTT连接52以便说明主机计算机24和无线装置22之间经由无线电节点16的通信,而没有明确提到任何中间装置和经由这些装置的准确的消息路由。网络基础设施可确定路由,它可配置成对WD 22或对操作主机计算机24的服务供应商或两者隐藏路由。当OTT连接52活动时,网络基础设施可进一步做出决定,通过这些决定它动态地改变路由(例如,在负载平衡考虑或重新配置网络的基础上)。
WD 22和无线电节点16之间的无线连接64依照本公开通篇中描述的实施例的教导。各种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改善了使用OTT连接52(其中无线连接64形成最后一段)提供给WD 22的OTT服务的性能。更准确地说,这些实施例中的一些实施例的教导可改善数据速率、等待时间和/或功耗,并且从而提供诸如用户等候时间减少、放宽文件大小限制、更好的响应能力、延长电池寿命等好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出于监测数据速率、等待时间和这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要改善的其它因素的目的而提供测量过程。响应于测量结果的变化,可以有进一步的可选的网络功能性来重新配置主机计算机24和WD 22之间的OTT连接52。测量过程和/或用于重新配置OTT连接52的网络功能性可以用主机计算机24的软件48或用WD 22的软件90或两者实现。在实施例中,可在OTT连接52经过的通信装置中或与之联合部署传感器(未示出);传感器可通过供应上文举例的监测量的值或供应可供软件48、90用于计算或估计监测量的其它物理量的值而参与测量过程。OTT连接52的重新配置可包括消息格式、重新传输设置、优先路由等;重新配置不需要影响无线电节点16,并且它对于无线电节点16可能是未知的或觉察不到的。一些此类过程和功能性在本领域中可能已知且已实践。在某些实施例中,测量可涉及便于主机计算机24测量吞吐量、传播时间、等待时间等的专有WD信令。在一些实施例中,测量之所以可以实现是因为,软件48、90在监测传播时间、错误等时使得使用OTT连接52传送消息,特别是空的或‘假的’消息。
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机计算机24包括配置成提供用户数据的处理电路42和配置成将用户数据转发到蜂窝网络以便传送到WD 22的通信接口40。在一些实施例中,蜂窝网络还包括具有无线电接口62的无线电节点16。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电节点16配置成和/或无线电节点16的处理电路68配置成执行本文中描述的用于准备/启动/维持/支持/结束到WD 22的传输和/或准备/终止/维持/支持/结束从WD 22接收传输的功能和/或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机计算机24包括处理电路42和通信接口40,通信接口40配置成接收源自从WD 22到无线电节点16的传输的用户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WD 22配置成执行本文中描述的用于准备/启动/维持/支持/结束到无线电节点16的传输和/或准备/终止/维持/支持/结束从无线电节点16接收传输的功能和/或方法,和/或WD 22包括配置成执行此类功能和/或方法的无线电接口82和/或处理电路84。
尽管图5和图6将诸如映射单元32和接收单元34的各种“单元”示为位于各自的处理器中,但是设想,可实现这些单元,以使得将单元的一部分存储在处理电路中的对应的存储器中。换句话说,这些单元可以用硬件或者用硬件和处理电路内的软件的组合来实现。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映射单元32和接收单元34均可位于无线电节点16和WD 22的每个各自的处理器中。
图7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在通信系统(诸如例如图5的通信系统)中实现的示例方法的流程图。通信系统可包括主机计算机24、无线电节点16和WD 22,它们可以是参考图6描述的主机计算机、无线电节点和WD。在该方法的第一步骤中,主机计算机24提供用户数据(方框S100)。在第一步骤的可选的子步骤中,主机计算机24通过执行诸如例如主机应用74的主机应用来提供用户数据(方框S102)。在第二步骤中,主机计算机24发起将用户数据携带到WD 22的传输(方框S104)。在可选的第三步骤中,根据本公开通篇中描述的实施例的教导,无线电节点16向WD 22传送在由主机计算机24启动的传输中携带的用户数据(方框S106)。在可选的第四步骤中,WD 22执行与由主机计算机24执行的主机应用74相关联的客户端应用,诸如例如客户端应用114(方框S108)。
图8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在通信系统(诸如例如图5的通信系统)中实现的方法的流程图。通信系统可包括主机计算机24、无线电节点16和WD 22,它们可以是参考图5和图6描述的主机计算机、无线电节点和WD。在该方法的第一步骤中,主机计算机24提供用户数据(方框S110)。在可选的子步骤(未示出)中,主机计算机24通过执行诸如例如主机应用74的主机应用来提供用户数据。在第二步骤中,主机计算机24发起将用户数据携带到WD 22的传输(方框S112)。根据本公开通篇中描述的实施例的教导,传输可经过无线电节点16。在可选的第三步骤中,WD 22接收在传输中携带的用户数据(方框S114)。
图9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在通信系统(诸如例如图5的通信系统)中实现的方法的流程图。通信系统可包括主机计算机24、无线电节点16和WD 22,它们可以是参考图5和图6描述的主机计算机、无线电节点和WD。在该方法的可选的第一步骤中,WD 22接收由主机计算机24提供的用户数据(方框S116)。在第一步骤的可选的子步骤中,WD 22执行客户端应用114,由此对接收的由主机计算机24提供的输入数据做出反应而提供用户数据(方框S118)。另外地或备选地,在可选的第二步骤中,WD 22提供用户数据(方框S120)。在第二步骤的可选的子步骤中,WD通过执行诸如例如客户端应用114的客户端应用而提供用户数据(方框S122)。在提供用户数据时,执行的客户端应用114可进一步考虑从用户接收的用户输入。不管以何种特定方式提供用户数据,在可选的第三子步骤中,WD 22可发起将用户数据传输到主机计算机24(方框S124)。在该方法的第四步骤中,根据本公开通篇中描述的实施例的教导,主机计算机24接收从WD 22传送的用户数据(方框S126)。
图10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在通信系统(诸如例如图5的通信系统)中实现的方法的流程图。通信系统可包括主机计算机24、无线电节点16和WD 22,它们可以是参考图5和图6描述的主机计算机、无线电节点和WD。在该方法的可选的第一步骤中,根据本公开通篇中描述的实施例的教导,无线电节点16从WD 22接收用户数据(方框S128)。在可选的第二步骤中,无线电节点16发起将接收的用户数据传输到主机计算机24(方框S130)。在第三步骤中,主机计算机24接收在由无线电节点16启动的传输中携带的用户数据(方框S132)。
图1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在无线电节点16中进行的示例过程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确定与至少一个天线端口相关联的源码本(方框S134)。该方法包括确定与至少一个物理天线相关联的目标码本(方框S136)。该方法包括至少部分地基于确定的源码本和确定的目标码本确定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方框S138)。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包括至少部分地基于源码本和目标码本生成权重矩阵。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包括至少部分地基于生成的权重矩阵确定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在一些实施例中,生成权重矩阵包括:对于多个预编码向量对中的每个预编码向量对,确定权重矩阵的权重,所述多个预编码向量对中的每个预编码向量对包括来自源码本的一个预编码向量和来自目标码本的一个对应预编码向量。在一些实施例中,生成权重矩阵包括:对于多个预编码向量对中的每个预编码向量对,确定和平方的差异化权重与和平方的相等权重中的一个,所述多个预编码向量对中的每个预编码向量对包括来自源码本的一个预编码向量和来自目标码本的一个对应预编码向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包括至少部分地基于权重矩阵的确定的权重确定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包括根据至少源码本和目标码本的函数确定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包括根据加权最小二乘解确定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加权最小二乘解使用至少源码本、目标码本和权重矩阵。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包括根据线性方程解确定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线性方程解使用至少源码本和目标码本。在一些实施例中,从预定码本中选择源码本,预定码本基于至少一个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端口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码本不同于源码本。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部分地基于与至少一个目标覆盖区域对应的至少一个辐射图案从预定码本中选择目标码本。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根据确定的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将至少一个天线端口映射到至少一个物理天线。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使无线电节点(例如,无线电节点16)根据确定的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经由至少一个物理天线传送与至少一个天线端口相关联的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电节点是网络节点(例如,无线电节点16)和无线装置22中的一个。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物理天线包括至少一个物理天线元件和形成至少一维天线阵列的至少一个子阵列中的至少一个。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与至少一个天线端口相关联的源码本包括在为至少一个天线端口定义的码本中选择多个预编码向量。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与至少一个物理天线相关联的目标码本包括:对于为源码本选择的所述多个预编码向量中的每个预编码向量,至少部分地基于与至少一个目标覆盖区域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辐射图案确定目标码本的对应预编码向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选择的多个预编码向量的数量至少满足至少一个天线端口的数量。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与至少一个物理天线相关联的目标码本包括从多个离散傅立叶变换DFT向量中选择多个预编码向量。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与至少一个物理天线相关联的目标码本包括从多个过采样的离散傅立叶变换DFT向量中选择多个预编码向量。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与至少一个物理天线相关联的目标码本包括从多个锥形离散傅立叶变换DFT向量和多个移位DFT向量中的一个中选择多个预编码向量。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包括作为三个一维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的克罗内克积确定三维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这三个一维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中的每个至少部分地基于各自的源码本和对应的目标码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包括作为至少两个一维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的克罗内克积确定至少二维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第一个一维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针对水平方向,并且第二个一维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针对垂直方向,所述至少两个一维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中的每个至少部分地基于对应方向上的各自的源码本和对应的目标码本。
图12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在无线装置22中进行的示例过程的流程图。该过程包括从传送无线电节点接收信号,该信号至少部分地基于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至少部分地基于源码本和目标码本,源码本与至少一个天线端口相关联,并且目标码本与至少一个物理天线相关联(方框S140)。在一些实施例中,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进一步基于权重矩阵,权重矩阵包括对于多个预编码器向量对中的一个的每个的和平方的差异化权重与和平方的相等权重中的一个,所述多个预编码向量对中的每个预编码向量对包括来自源码本的一个预编码向量和来自目标码本的一个对应预编码向量。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码本基于与所述至少一个物理天线中的至少一个物理天线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辐射图案覆盖。
在描述了根据本公开的原理的端口到天线映射的一些实施例之后,下面将描述至少一些实施例的更详细的描述。
端口到天线映射
在本节中,为了清晰起见,在一维(1D)中描述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些原理的端口到天线映射的优化方法,一维可以是每个极化的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将了解,本文中提供的原理可应用于多个维度。
最初,可由例如无线电节点16(它可以是传送无线电节点(例如,无线电节点16或者在一些实施例中是诸如WD 22的WD))的映射单元32通过在为天线端口选择的码本(例如,如上所述的
Figure 610409DEST_PATH_IMAGE053
Figure 450189DEST_PATH_IMAGE054
)中选择部分或全部预编码向量来确定源码本
Figure 960542DEST_PATH_IMAGE055
。随后,对于源码本中的每个预编码向量
Figure 252983DEST_PATH_IMAGE056
,可由例如非虚拟化AAS的无线电节点16确定对应预编码向量
Figure 906818DEST_PATH_IMAGE057
,以作为具有期望的/目标辐射图案和覆盖的设计目标,从而形成目标码本
Figure 601105DEST_PATH_IMAGE058
可由例如无线电节点16的映射单元32确定映射矩阵
Figure 252666DEST_PATH_IMAGE059
。在一些实施例中,映射矩阵
Figure 829141DEST_PATH_IMAGE060
可配置成允许在端口到天线映射之后每个源码本预编码向量
Figure 224350DEST_PATH_IMAGE061
都等于对应的目标码本预编码向量
Figure 569881DEST_PATH_IMAGE062
,这可由下式表示:
Figure 657923DEST_PATH_IMAGE063
它可以用矩阵如下表示:
Figure 721694DEST_PATH_IMAGE064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
Figure 920594DEST_PATH_IMAGE065
可能不可逆,所以可以用公式将端口到天线映射表示为加权线性最小二乘(LS)问题。因此,可通过例如下式获得加权LS解:
Figure 323893DEST_PATH_IMAGE066
其中权重矩阵
Figure 113995DEST_PATH_IMAGE067
,其中
Figure 868324DEST_PATH_IMAGE068
是由例如下式表示的由第k个预编码向量贡献的和平方
Figure 903538DEST_PATH_IMAGE069
的权重:
Figure 426924DEST_PATH_IMAGE070
如果
Figure 387926DEST_PATH_IMAGE071
,那么问题可简化为由例如下式表示的LS近似:
Figure 363973DEST_PATH_IMAGE072
如果
Figure 904675DEST_PATH_IMAGE073
可逆并且
Figure 344884DEST_PATH_IMAGE074
,那么问题可简化为
Figure 680050DEST_PATH_IMAGE075
如果
Figure 940131DEST_PATH_IMAGE076
并且
Figure 18945DEST_PATH_IMAGE077
,那么问题可进一步简化为
Figure 313660DEST_PATH_IMAGE078
在这后两种情况下,
Figure 819728DEST_PATH_IMAGE079
可以是
Figure 567104DEST_PATH_IMAGE080
的准确解。
源码本选择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由例如无线电节点16的映射单元32从每个维度的根据天线端口配置预先定义/预先确定的码本(例如,
Figure 449609DEST_PATH_IMAGE081
)来确定或选择端口到天线映射的源码本
Figure 97366DEST_PATH_IMAGE082
。可从预先定义的码本中选择全部或部分预编码向量。例如,源码本可包括来自根据天线端口预先定义的码本的预编码向量,它可由例如下式表示:
Figure 39914DEST_PATH_IMAGE083
其中
Figure 477849DEST_PATH_IMAGE084
从基于端口数量N 1 和过采样率O 1 的过采样的DFT码本中选择,它由例如下式表示:
Figure 695204DEST_PATH_IMAGE085
在一些实施例中,选择的预编码向量的数量(K)应不小于天线端口的数量,即,
Figure 167773DEST_PATH_IMAGE086
。如果码本(例如,
Figure 546802DEST_PATH_IMAGE087
)没有过采样(例如,
Figure 472033DEST_PATH_IMAGE088
),那么应当由例如无线电节点16选择完整的码本。如果码本(例如,
Figure 493078DEST_PATH_IMAGE087
)过采样,那么可选择部分码本。以下给定用于(例如,从根据天线端口预先定义的码本中)选择即将包含在源码本中的预编码向量的若干个示例:
- 选择非过采样的正交DFT向量(例如,k = 0, O 1 , 2O 1 ,...)。
- 选择过采样的DFT向量(例如,k = 1, O 1 +1, 2O 1 +1,...)。
- 选择前K个预编码向量(例如,k = 0, 1, K-1)。
目标码本确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源码本
Figure 820154DEST_PATH_IMAGE089
中的每个预编码向量,目标码本
Figure 104505DEST_PATH_IMAGE090
中的对应预编码向量可(例如,由无线电节点诸如经由无线电节点16或WD 22的映射单元32)确定为例如具有期望的/目标辐射图案覆盖。例如,可以有N个天线元件和N 1 个天线端口,其中天线元件N=2N 1 ,并且过采样率为O 1 ,利用这些天线元件和天线端口可形成两个虚拟扇区。例如,如果为源码本
Figure 48190DEST_PATH_IMAGE089
选择完整码本,那么可选择过采样的DFT向量的前半部分作为由例如下式表示的具有第一虚拟扇区的期望的/目标辐射图案和覆盖的期望目标:
Figure 810610DEST_PATH_IMAGE091
其中:
Figure 788930DEST_PATH_IMAGE092
可以为由例如下式表示的第二虚拟扇区的设计目标辐射选择过采样的DFT向量的后半部分:
Figure 244182DEST_PATH_IMAGE093
也可从由例如下式表示的锥形DFT向量中选择目标码本:
Figure 675164DEST_PATH_IMAGE094
其中
Figure 241274DEST_PATH_IMAGE095
是第n个天线的锥形窗系数。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有其它技术来确定目标码本。
权重矩阵确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每个选择的预编码向量对(例如,
Figure 575566DEST_PATH_IMAGE096
),经由诸如无线电节点16的映射单元32基于来自选择的预编码向量对的和平方的贡献确定最小二乘权重
Figure 201719DEST_PATH_IMAGE097
。例如,如果对于所有选择的预编码向量对
Figure 588838DEST_PATH_IMAGE098
,那么所有选择的预编码向量对对和平方具有相同的贡献。在这种情况下,权重矩阵
Figure 224219DEST_PATH_IMAGE099
。通过对于每个预编码向量设置不同的权重,可以在期望/目标方向中实现辐射图案目标。例如,可以对热点方向中的预编码向量设置较高的权重;并且对低业务区域方向中的预编码向量设置较小的权重。
三维(3D)端口到天线映射构造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例如,由诸如无线电节点16或WD 22的无线电节点)用例如在每个维度中设计的三维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的克罗内克积构造水平和垂直方向以及两个极化的端口到天线映射(3D端口到天线映射),如下所述:
Figure 380394DEST_PATH_IMAGE100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假设利用相同的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将每个极化的天线端口映射到对应极化的物理天线元件而使用
Figure 974186DEST_PATH_IMAGE101
矩阵
Figure 583022DEST_PATH_IMAGE102
Figure 756515DEST_PATH_IMAGE103
分别是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些原理为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设计的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
具有新的映射矩阵
Figure 563934DEST_PATH_IMAGE104
的波束辐射图案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本公开的映射矩阵产生的波束辐射图案可提供改进的覆盖。在一示例中,在水平上,每个极化有N=8个物理天线以及N 1 =4个天线端口和过采样率O 1 =4。可利用两个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
Figure 531890DEST_PATH_IMAGE105
Figure 159180DEST_PATH_IMAGE106
形成两个虚拟扇区。每个虚拟扇区可具有N 1 =4个天线端口。每个虚拟扇区的预定义码本(例如,
Figure 605205DEST_PATH_IMAGE107
)可以是N 1 =4并且O 1 =4的过采样的DFT矩阵。因此,总共有
Figure 532710DEST_PATH_IMAGE108
个预编码向量。作为示例,图13和图14中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原理的示例具有映射矩阵
Figure 671567DEST_PATH_IMAGE109
的波束辐射图案。
在图13中,从N 1 =4、O 1 =4的过采样的DFT码本中选择源码本
Figure 254995DEST_PATH_IMAGE110
,它由下式表示:
Figure 534404DEST_PATH_IMAGE111
N=8、O 1 =4的移位的过采样的DFT码本中选择目标码本
Figure 519678DEST_PATH_IMAGE112
。在该示例中,第一虚拟扇区的目标码本可以是:
Figure 626174DEST_PATH_IMAGE113
第二虚拟扇区的目标码本可以是:
Figure 696898DEST_PATH_IMAGE114
其中:
Figure 281463DEST_PATH_IMAGE115
图13表明,传统的端口到天线映射的覆盖孔(例如,如图4中的C所示)已经不复存在。换句话说,相较于现有的端口到天线映射技术,从本公开的端口到天线映射产生的波束图得到了改进(例如,在由图13中的C'指示的区域中)。在图14中,从锥形的移位DFT矩阵中选择目标码本,它可由例如下式表示:
Figure 121243DEST_PATH_IMAGE116
在图14中可见,利用锥形DFT矩阵从本公开的端口到天线映射产生的波束图也示为相较于现有的端口到天线映射技术有所改进(例如,在由图14中的C’’所指示的区域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通过设计具有减少的旁瓣泄漏的端口到天线映射来实现改善的覆盖,借此可在两个扇区中实现多用户MIMO(MU-MIMO)。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可根据天线布局和/或为天线端口和/或期望的辐射图案和覆盖预先定义/预先确定的码本进行优化的端口到天线映射。
应了解,尽管可在下行链路(DL)和上行链路(UL)通信中的一个的上下文中解释本文中的描述,但是应了解,公开的基本原理也可适用于DL和UL通信中的另一个通信。在本公开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这些原理可视为适用于传送器和接收器。对于DL通信,无线电节点16是传送器,并且接收器是WD 22。对于UL通信,传送器是WD 22,并且接收器是无线电节点16。
信令一般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符号和/或信号和/或消息。信号可包括或表示一个或多个位。指示可表示信令,和/或可作为一个信号或作为多个信号实现。一个或多个信号可包含在消息中和/或由消息表示。信令、特别是控制信令可包括多个信号和/或消息,这些信号和/或消息可在不同的载波上传送和/或关联到不同的信令过程,例如表示和/或关于一个或多个此类过程和/或对应的信息。指示可包括信令和/或多个信号和/或消息,和/或可包含在其中,信号和/或消息可在不同的载波上传送和/或关联到不同的确认信令过程,例如表示和/或关于一个或多个此类过程。可传送关联到信道的信令,以使得表示该信道的信令和/或信息,和/或使得由传送器和/或接收器将信令解释为属于该信道。此类信令一般可符合信道的传输参数和/或格式。
本公开中描述的任意两个或更多个实施例可以用任何方式彼此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明白,本文中描述的概念可作为方法、数据处理系统、计算机程序产品和/或用于存储可执行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实施。因此,本文中描述的概念可采取全硬件实施例、全软件实施例或组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所有这些实施例一般在本文中称为“电路”或“模块”。本文中描述的任何过程、步骤、动作和/或功能性都可由对应的模块执行和/或关联到对应的模块,这些模块可以用软件和/或固件和/或硬件实现。此外,本公开可采取在有形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在该介质中实施了可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程序代码。可利用任何合适的有形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硬盘、CD-ROM、电子存储装置、光存储装置或磁存储装置。
本文中参考方法、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图示和/或框图描述了一些实施例。将了解,流程图图示和/或框图的每个方框以及流程图图示和/或框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可将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提供给通用计算机的处理器(从而创建专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制造机器,从而使得经由计算机和/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创建用于实现在这个或这些流程图和/或框图方框中所指定的功能/动作的部件。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器或存储介质中,由此可以引导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运转,从而使得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制作包括用于实现在这个或这些流程图和/或框图方框中所指定的功能/动作的指令部件的制品。
也可将计算机程序指令加载到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中以使得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过程,从而使得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这个或这些流程图和/或框图方框中所指定的功能/动作的步骤。
将了解,在这些方框中记录的功能/动作可不按照在操作图示中记录的顺序进行。例如,取决于涉及的功能性/动作,连续示出的两个方框实际上可大体上同时执行,或者这些方框有时可按相反的顺序执行。尽管一些图在通信路径上包含箭头以示出主要通信方向,但是将了解,通信可沿与描绘的箭头相反的方向进行。
用于执行本文中描述的概念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用诸如Java®或C++的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来编写。然而,用于执行本公开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也可用诸如“C”编程语言的常过程序化编程语言来编写。程序代码可完全在用户的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的计算机上执行,作为独立软件包执行,部分地在用户的计算机上并且部分地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在后一种场景中,远程计算机可通过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的计算机,或者可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通过互联网使用互联网服务供应商)。
本文中结合以上描述和附图公开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将了解,从字面上描述和说明这些实施例的每个组合和子组合将是过度重复和混淆的。因此,可以用任何方式和/或组合来组合所有实施例,并且包括附图在内的本说明书应当解释为构成对本文中描述的实施例的所有组合和子组合以及制作和使用它们的方式和过程的完整的书面描述,并且应当支持要求任何此类组合或子组合的权利。
在上述描述中可使用的缩写包括:
Figure 601903DEST_PATH_IMAGE117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明白,本文中描述的实施例不限于本文中在上文特别示出和描述的内容。另外,除非上文相反地提到,否则应注意,所有附图都没有按比例绘制。鉴于以上教导,在不偏离随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各种修改和变化都是可能的。

Claims (56)

1.一种包括处理电路(68)的无线电节点(16),所述处理电路配置成:
确定与至少一个天线端口相关联的源码本;
确定与至少一个物理天线相关联的目标码本,所述目标码本基于与所述至少一个物理天线中的至少一个物理天线对应的至少一个辐射图案;以及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确定的源码本和所确定的目标码本确定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节点(16),其中,所述处理电路(68)配置成通过进一步配置成执行以下动作来确定所述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源码本和所述目标码本生成权重矩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电节点(16),其中,所述处理电路(68)配置成通过进一步配置成执行以下动作来确定所述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生成的权重矩阵确定所述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
4.如权利要求2和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线电节点(16),其中,所述处理电路(68)配置成通过进一步配置成执行以下动作来生成所述权重矩阵:
对于多个预编码向量对中的每个预编码向量对,确定所述权重矩阵的权重,所述多个预编码向量对中的每个预编码向量对包括来自所述源码本的一个预编码向量和来自所述目标码本的一个对应预编码向量。
5.如权利要求2-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线电节点(16),其中,所述处理电路(68)配置成通过进一步配置成执行以下动作来生成所述权重矩阵:
对于多个预编码向量对中的每个预编码向量对,确定和平方的差异化权重与和平方的相等权重中的一个,所述多个预编码向量对中的每个预编码向量对包括来自所述源码本的一个预编码向量和来自所述目标码本的一个对应预编码向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电节点(16),其中,所述处理电路(68)配置成通过进一步配置成执行以下动作来确定所述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权重矩阵的所确定的权重确定所述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
7.如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线电节点(16),其中,所述处理电路(68)配置成通过进一步配置成执行以下动作来确定所述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
根据至少所述源码本和所述目标码本的函数确定所述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
8.如权利要求2-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线电节点(16),其中,所述处理电路(68)配置成通过进一步配置成执行以下动作来确定所述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
根据加权最小二乘解确定所述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所述加权最小二乘解使用至少所述源码本、所述目标码本和所述权重矩阵。
9.如权利要求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线电节点(16),其中,所述处理电路(68)配置成通过进一步配置成执行以下动作来确定所述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
根据线性方程解确定所述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所述线性方程解使用至少所述源码本和所述目标码本。
10.如权利要求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线电节点(16),其中,从预定码本中选择所述源码本,所述预定码本基于至少一个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端口配置。
11.如权利要求1-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线电节点(16),其中,所述目标码本不同于所述源码本。
12.如权利要求1-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线电节点(16),其中,至少部分地基于与至少一个目标覆盖区域对应的至少一个辐射图案从预定码本中选择所述目标码本。
13.如权利要求1-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线电节点(16),其中,所述处理电路(68)进一步配置成:
根据所确定的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将所述至少一个天线端口映射到所述至少一个物理天线。
14.如权利要求1-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线电节点(16),其中,所述处理电路(68)进一步配置成:
使所述无线电节点(16)根据所确定的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经由所述至少一个物理天线传送与所述至少一个天线端口相关联的数据。
15.如权利要求1-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线电节点(16),其中,所述无线电节点(16)是网络节点和无线装置中的一个。
16.如权利要求1-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线电节点(16),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物理天线包括至少一个物理天线元件和形成至少一维天线阵列的至少一个子阵列中的至少一个。
17.如权利要求1-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线电节点(16),其中,所述处理电路(68)配置成通过配置成执行以下动作来确定与所述至少一个天线端口相关联的所述源码本:
在为所述至少一个天线端口定义的码本中选择多个预编码向量。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无线电节点(16),其中,所述处理电路(68)配置成通过配置成执行以下动作来确定与所述至少一个物理天线相关联的所述目标码本:
对于为所述源码本选择的所述多个预编码向量中的每个预编码向量,至少部分地基于与至少一个目标覆盖区域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辐射图案确定所述目标码本的对应预编码向量。
19.如权利要求17和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线电节点(16),其中,所选择的多个预编码向量的数量至少满足所述至少一个天线端口的数量。
20.如权利要求17-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线电节点(16),其中,所述处理电路(68)配置成通过配置成执行以下动作来确定与所述至少一个物理天线相关联的所述目标码本:
从多个离散傅立叶变换DFT向量中选择多个预编码向量。
21.如权利要求17-2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线电节点(16),其中,所述处理电路(68)配置成通过配置成执行以下动作来确定与所述至少一个物理天线相关联的所述目标码本:
从多个过采样的离散傅立叶变换DFT向量中选择多个预编码向量。
22.如权利要求17-2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线电节点(16),其中,所述处理电路(68)配置成通过配置成执行以下动作来确定与所述至少一个物理天线相关联的所述目标码本:
从多个锥形离散傅立叶变换DFT向量和多个移位DFT向量中的一个中选择多个预编码向量。
23.如权利要求1-2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线电节点(16),其中,所述处理电路(68)配置成通过配置成执行以下动作来确定所述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
作为三个一维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的克罗内克积确定三维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所述三个一维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中的每个至少部分地基于各自的源码本和对应的目标码本。
24.如权利要求1-2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线电节点(16),其中,所述处理电路(68)配置成通过配置成执行以下动作来确定所述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
作为至少两个一维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的克罗内克积确定至少二维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所述一维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中的第一个矩阵针对水平方向,并且所述一维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中的第二个矩阵针对垂直方向,所述至少两个一维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中的每个至少部分地基于对应方向上的各自的源码本和对应的目标码本。
25.一种无线电节点(16)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S134)与至少一个天线端口相关联的源码本;
确定(S136)与至少一个物理天线相关联的目标码本,所述目标码本基于与所述至少一个物理天线中的至少一个物理天线对应的至少一个辐射图案;以及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确定的源码本和所确定的目标码本确定(S138)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包括: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源码本和所述目标码本生成权重矩阵。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包括: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生成的权重矩阵确定所述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
28.如权利要求26和2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生成所述权重矩阵包括:
对于多个预编码向量对中的每个预编码向量对,确定所述权重矩阵的权重,所述多个预编码向量对中的每个预编码向量对包括来自所述源码本的一个预编码向量和来自所述目标码本的一个对应预编码向量。
29.如权利要求26-2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生成所述权重矩阵包括:
对于多个预编码向量对中的每个预编码向量对,确定和平方的差异化权重与和平方的相等权重中的一个,所述多个预编码向量对中的每个预编码向量对包括来自所述源码本的一个预编码向量和来自所述目标码本的一个对应预编码向量。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包括: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权重矩阵的所确定的权重确定所述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
31.如权利要求25-3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包括:
根据至少所述源码本和所述目标码本的函数确定所述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
32.如权利要求26-3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包括:
根据加权最小二乘解确定所述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所述加权最小二乘解使用至少所述源码本、所述目标码本和所述权重矩阵。
33.如权利要求25-3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包括:
根据线性方程解确定所述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所述线性方程解使用至少所述源码本和所述目标码本。
34.如权利要求25-3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从预定码本中选择所述源码本,所述预定码本基于至少一个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端口配置。
35.如权利要求25-3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目标码本不同于所述源码本。
36.如权利要求25-3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至少部分地基于与至少一个目标覆盖区域对应的至少一个辐射图案从预定码本中选择所述目标码本。
37.如权利要求25-3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确定的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将所述至少一个天线端口映射到所述至少一个物理天线。
38.如权利要求25-3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使所述无线电节点(16)根据所确定的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经由所述至少一个物理天线传送与所述至少一个天线端口相关联的数据。
39.如权利要求25-2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无线电节点(16)是网络节点和无线装置中的一个。
40.如权利要求25-3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物理天线包括至少一个物理天线元件和形成至少一维天线阵列的至少一个子阵列中的至少一个。
41.如权利要求25-4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与所述至少一个天线端口相关联的所述源码本包括:
在为所述至少一个天线端口定义的码本中选择多个预编码向量。
42.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与所述至少一个物理天线相关联的所述目标码本包括:
对于为所述源码本选择的所述多个预编码向量中的每个预编码向量,至少部分地基于与至少一个目标覆盖区域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辐射图案确定所述目标码本的对应预编码向量。
43.如权利要求41和4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选择的多个预编码向量的数量至少满足所述至少一个天线端口的数量。
44.如权利要求41-4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与所述至少一个物理天线相关联的所述目标码本包括:
从多个离散傅立叶变换DFT向量中选择多个预编码向量。
45.如权利要求41-4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与所述至少一个物理天线相关联的所述目标码本包括:
从多个过采样的离散傅立叶变换DFT向量中选择多个预编码向量。
46.如权利要求41-4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与所述至少一个物理天线相关联的所述目标码本包括:
从多个锥形离散傅立叶变换DFT向量和多个移位DFT向量中的一个中选择多个预编码向量。
47.如权利要求25-4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包括:
作为三个一维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的克罗内克积确定三维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所述三个一维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中的每个至少部分地基于各自的源码本和对应的目标码本。
48.如权利要求25-4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包括:
作为至少两个一维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的克罗内克积确定至少二维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所述一维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中的第一个矩阵针对水平方向,并且所述一维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中的第二个矩阵针对垂直方向,所述至少两个一维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中的每个至少部分地基于对应方向上的各自的源码本和对应的目标码本。
49.一种包括处理电路(84)的接收无线电节点(22),所述处理电路(84)配置成使所述接收无线电节点(22)从传送无线电节点(16)接收信号,所述信号至少部分地基于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所述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至少部分地基于源码本和目标码本,所述源码本与至少一个天线端口相关联,并且所述目标码本与至少一个物理天线相关联。
50.如权利要求49所述的接收无线电节点(22),其中,所述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进一步基于权重矩阵,所述权重矩阵包括对于多个预编码器向量对中的一个的每个的和平方的差异化权重与和平方的相等权重中的一个,所述多个预编码向量对中的每个预编码向量对包括来自所述源码本的一个预编码向量和来自所述目标码本的一个对应预编码向量。
51.如权利要求49和5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收无线电节点(22),其中,所述目标码本基于与所述至少一个物理天线中的至少一个物理天线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辐射图案覆盖。
52.一种接收无线电节点(22)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从传送无线电节点(16)接收(S140)信号,所述信号至少部分地基于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所述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至少部分地基于源码本和目标码本,所述源码本与至少一个天线端口相关联,并且所述目标码本与至少一个物理天线相关联。
53.如权利要求5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端口到天线映射矩阵进一步基于权重矩阵,所述权重矩阵包括对于多个预编码器向量对中的一个的每个的和平方的差异化权重与和平方的相等权重中的一个,所述多个预编码向量对中的每个预编码向量对包括来自所述源码本的一个预编码向量和来自所述目标码本的一个对应预编码向量。
54.如权利要求52和5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目标码本基于与所述至少一个物理天线中的至少一个物理天线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辐射图案覆盖。
55.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程序产品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指令在由无线电节点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执行权利要求25至48的方法中的任一方法。
56.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程序产品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指令在由接收无线电节点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执行权利要求52至54的方法中的任一方法。
CN201880099335.XA 2018-09-07 2018-09-07 虚拟化有源天线系统(aas)中的端口到天线映射设计 Active CN1129561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IB2018/056855 WO2020049349A1 (en) 2018-09-07 2018-09-07 Port to antenna mapping design in virtualized active antenna system (aa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56133A true CN112956133A (zh) 2021-06-11
CN112956133B CN112956133B (zh) 2024-04-12

Family

ID=636860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99335.XA Active CN112956133B (zh) 2018-09-07 2018-09-07 虚拟化有源天线系统(aas)中的端口到天线映射设计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190245B2 (zh)
EP (1) EP3847762B1 (zh)
CN (1) CN112956133B (zh)
WO (1) WO202004934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76654B2 (en) * 2020-04-22 2024-01-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unified codebooks for orthogonal sequence transmission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52806A1 (en) * 2012-09-28 2014-04-03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ing multi-dimensional antenna configuration
US20150124688A1 (en) * 2013-11-04 2015-05-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ultistage beamforming of multiple-antenn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50215014A1 (en) * 2014-01-30 2015-07-30 Yuan Zhu Antenna selection codebook for full dimensional mimo systems
CN105144600A (zh) * 2013-05-31 2015-12-09 英特尔Ip公司 用于大型天线阵列的混合数字和模拟波束成形
CN105432024A (zh) * 2013-03-08 2016-03-2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先进无线通信系统的预编码矩阵码本设计
US20170041113A1 (en) * 2014-07-04 2017-02-0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performing channel estimation
CN106464332A (zh) * 2014-05-08 2017-02-22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使用天线布置的波束形成
CN107078773A (zh) * 2014-09-25 2017-08-18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使ue能够确定预编码器码本的网络节点、用户设备及其方法
CN107113037A (zh) * 2014-11-14 2017-08-29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二维天线阵列中的天线虚拟化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682554B1 (en) * 2017-09-15 2024-02-28 Blue Danube Systems, Inc. Port-to-beam precoding to enable codebook based mu-mimo operation in active antenna systems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52806A1 (en) * 2012-09-28 2014-04-03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ing multi-dimensional antenna configuration
CN105432024A (zh) * 2013-03-08 2016-03-2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先进无线通信系统的预编码矩阵码本设计
CN105144600A (zh) * 2013-05-31 2015-12-09 英特尔Ip公司 用于大型天线阵列的混合数字和模拟波束成形
US20150124688A1 (en) * 2013-11-04 2015-05-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ultistage beamforming of multiple-antenn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50215014A1 (en) * 2014-01-30 2015-07-30 Yuan Zhu Antenna selection codebook for full dimensional mimo systems
CN106464332A (zh) * 2014-05-08 2017-02-22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使用天线布置的波束形成
US20170041113A1 (en) * 2014-07-04 2017-02-0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performing channel estimation
CN107078773A (zh) * 2014-09-25 2017-08-18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使ue能够确定预编码器码本的网络节点、用户设备及其方法
US20170250743A1 (en) * 2014-09-25 2017-08-3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Network Node,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s Therein to Enable the UE to Determine a Precoder Codebook
CN107113037A (zh) * 2014-11-14 2017-08-29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二维天线阵列中的天线虚拟化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847762A1 (en) 2021-07-14
US11190245B2 (en) 2021-11-30
WO2020049349A1 (en) 2020-03-12
CN112956133B (zh) 2024-04-12
EP3847762B1 (en) 2023-05-10
US20210211166A1 (en) 2021-07-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305744B2 (ja) 信号処理方法および装置
US20180175992A1 (en) A Wireless Device, A Radio Network Node, And Methods Therein
TW201944819A (zh) 在新無線電中探測參考信號功率控制
CA3103256C (en) Beam selection priority
WO2020115523A1 (en) Two-dimensional subspace tracking and beamforming for active antenna systems
CN114073022A (zh) 在大规模mu-mimo系统中的cqi饱和减轻
CN114503450A (zh) 用于频率参数化线性组合码本的码本子集限制
CN112956133B (zh) 虚拟化有源天线系统(aas)中的端口到天线映射设计
US11411622B2 (en) Adaptive cell shaping in codebook based full dimension multiple input-multiple output communications
CN115843425A (zh) 部分重叠的csi-rs移位
EP4052432A1 (en) Uplink covariance estimation for su-mimo precoding in wireless cellular systems
WO2021112733A1 (en) Network node, and method performed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for precoder optimization
WO2021053370A1 (en) Pmi distance (pmid) assisted mu-mimo transmission
CN114008932A (zh) 具有信道质量指示符(cqi)余量的cqi报告
US20240014872A1 (en) Dual codebook configuration and csi combining for large scale active antenna systems
US11936448B2 (en) Projection matrix based MU-MIMO precoding
US20230223995A1 (en) Low-rank beamformer from multi-layer precoder feedback
WO2024013544A1 (en) Reciprocity-aided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via eigen beamforming
WO2022269311A1 (en) Downlink precoding switching based on channel variation estimates
EP4122113A1 (en) Beamforming technique using approximate channel decomposition
KR20230095035A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WO2020222032A1 (en) Codebook assisted covariance transformation in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 (fdd) syste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