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54805B -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上报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上报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54805B
CN112954805B CN201911268565.7A CN201911268565A CN112954805B CN 112954805 B CN112954805 B CN 112954805B CN 201911268565 A CN201911268565 A CN 201911268565A CN 112954805 B CN112954805 B CN 1129548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propagation delay
host
resource
chi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6856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54805A (zh
Inventor
董静
张静文
郑毅
金婧
吴丹
王启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6856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5480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548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548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548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548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 H04W72/563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of the wireless re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资源配置方法、上报方法及设备,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其中应用于宿主节点的资源配置方法包括:获取传播时延,其中,所述传播时延为第一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基于所述传播时延确定的目标节点MT侧的时序,下发资源配置信息。本公开可以解决以DU侧的时序配置DU侧的资源类型(Hard、Soft或Not Available)时容易出现的资源冲突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上报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资源配置方法、上报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在5G(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热点高容量场景中,比如商场、广场、机场等场所,下行数据传输速率可以达到300Mbps,上行数据传输速率可以达到50Mbps,下行容量可以达到750Gbps/km2,上行容量可以达到125Gbps/km2;为了支持这么高的传输速率和容量,需要大带宽和密集部署,高频毫米波可以满足这个需求。但由于高频毫米波的覆盖受限,需要密集部署,为了降低对光纤的依赖和成本,需要使用接入回传一体化(Integrated Access andBackhaul,IAB)技术,在满足基站的接入功能基础上,增加回传功能。
IAB节点包括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tion,MT)侧和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Unit,DU)侧,MT侧实现IAB节点的回传功能(也可以称为MT功能),DU侧实现IAB节点的接入功能(也可以称为DU功能)。请参阅图1,MT侧(母链路)的时域资源包括下行(downlink,DL)资源、上行(uplink,UL)资源和灵活(Flexible)资源。DU侧(子链路)的时域资源包括下行资源、上行资源、灵活资源和不可用(Not Available,NA)资源,对于每个上行资源、下行资源和灵活资源来说,又分为Hard资源和Soft资源。Hard资源表示DU侧(子链路)总是可用的资源,Soft资源表示DU侧(子链路)是否可用由母节点显式或者隐式控制。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供一种资源配置方法、上报方法及设备,用于解决目前以DU侧的时序配置DU侧的资源类型(Hard、Soft、Not Available)时,容易出现资源冲突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应用于宿主节点,包括:
获取传播时延,其中,所述传播时延为第一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
基于所述传播时延确定的目标节点MT侧的时序,下发资源配置信息。
可选的,若所述第一节点存在多个子节点,所述第一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为第一传播时延,所述第一传播时延为所述多个子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之间的多个传播时延的最大值或者加权平均值。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传播时延确定的目标节点MT侧的时序,下发资源配置信息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目标节点中,与MT侧冲突的DU侧资源,配置为Soft或Not Available;
生成用于配置所述与MT侧冲突的DU侧资源为Soft或Not Available的所述资源配置信息。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传播时延确定的目标节点MT侧的时序,下发资源配置信息的步骤包括:
下发所述资源配置信息,所述资源配置信息还用于确定需要传输小区专用信号/信道的Not Available资源的属性,所述需要传输所述小区专用信号/信道的NotAvailable资源的属性是根据小区专用信号/信道的配置确定;
所述属性包括第一优先级和第二优先级;所述第一优先级表示所述NotAvailable资源被作为Hard资源且有传输;所述第二优先级表示所述Not Available资源被作为Hard资源,基于实现确定是否有传输。
可选的,所述传播时延是通过所述宿主节点和所述目标节点之间的节点逐级上报至所述宿主节点。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传播时延确定的目标节点MT侧的时序,下发资源配置信息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传播时延、以及所述第一节点的拓扑结构和/或所述目标节点DU侧的第一资源类型确定的所述时序,下发资源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资源类型包括上行和下行。
第二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一种上报方法,应用于节点,包括:
将所述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上报至所述节点的母节点;
其中,所述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用于宿主节点确定所述节点MT侧的时序,并基于所述MT侧的时序下发资源配置信息。
可选的,所述传播时延是通过半静态信令上报。
可选的,若所述节点存在多个子节点,所述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为第二传播时延,所述第二传播时延为所述多个子节点与所述节点之间的多个传播时延的最大值或者加权平均值。
可选的,所述上报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节点的子节点上报的第三传播时延,上报至所述节点的母节点;所述第三传播时延为所述节点的子节点与其下一级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
第三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应用于节点,包括:
接收宿主节点下发的资源配置信息;所述资源配置信息是基于所述节点MT侧的时序下发;所述节点MT侧的时序是根据第一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确定。
可选的,所述资源配置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资源配置信息,确定需要传输小区专用信号/信道的Not Available资源的属性;所述属性包括第一优先级和第二优先级;
所述第一优先级表示所述Not Available资源被作为Hard资源且有传输;所述第二优先级表示所述Not Available资源被作为Hard资源,基于实现确定是否有传输。
第四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一种宿主节点,包括:
传播时延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传播时延,其中,所述传播时延为第一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
配置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传播时延确定的目标节点MT侧的时序,下发资源配置信息。
可选的,若所述第一节点存在多个子节点,所述第一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为第一传播时延,所述第一传播时延为所述多个子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之间的多个传播时延的最大值或者加权平均值。
可选的,所述配置模块包括:
第一配置信息下发单元,用于下发所述资源配置信息,所述资源配置信息还用于确定需要传输小区专用信号/信道的Not Available资源的属性,所述需要传输所述小区专用信号/信道的Not Available资源的属性是根据小区专用信号/信道的配置确定;
所述属性包括第一优先级和第二优先级;所述第一优先级表示所述NotAvailable资源被作为Hard资源且有传输;所述第二优先级表示所述Not Available资源被作为Hard资源,基于实现确定是否有传输。
可选的,所述传播时延是通过所述宿主节点和所述目标节点之间的节点逐级上报至所述宿主节点。
可选的,所述配置模块包括:
第二配置信息下发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传播时延、以及所述第一节点的拓扑结构和/或所述目标节点DU侧的第一资源类型确定的所述时序,下发资源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资源类型包括上行和下行。
第五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节点,包括:
第一上报模块,用于将所述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上报至所述节点的母节点;
其中,所述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用于宿主节点确定所述节点MT侧的时序,并基于所述MT侧的时序下发资源配置信息。
可选的,所述传播时延是通过半静态信令上报。
可选的,若所述节点存在多个子节点,所述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为第二传播时延,所述第二传播时延为所述多个子节点与所述节点之间的多个传播时延的最大值或者加权平均值。
可选的,所述节点还包括:
第二上报模块,用于将所述节点的子节点上报的第三传播时延,上报至所述节点的母节点;所述第三传播时延为所述节点的子节点与其下一级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
第六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节点,包括:
配置信息获取模块,用于接收宿主节点下发的资源配置信息;所述资源配置信息是基于所述节点MT侧的时序下发;所述节点MT侧的时序是根据第一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确定。
可选的,所述节点还包括:
资源属性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资源配置信息,确定需要传输小区专用信号/信道的Not Available资源的属性;
所述属性包括第一优先级和第二优先级;所述第一优先级表示所述NotAvailable资源被作为Hard资源且有传输;所述第二优先级表示所述Not Available资源被作为Hard资源,基于实现确定是否有传输。
第七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一种宿主节点,包括:收发器和处理器;
所述收发器,用于获取传播时延,其中,所述传播时延为第一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
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基于所述传播时延确定的目标节点MT侧的时序,下发资源配置信息。
可选的,若所述第一节点存在多个子节点,所述第一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为第一传播时延,所述第一传播时延为所述多个子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之间的多个传播时延的最大值或者加权平均值。
可选的,所述收发器用于下发所述资源配置信息,所述资源配置信息还用于确定需要传输所述小区专用信号/信道的Not Available资源的属性,所述需要传输所述小区专用信号/信道的Not Available资源的属性是根据小区专用信号/信道的配置确定;
所述属性包括第一优先级和第二优先级;所述第一优先级表示所述NotAvailable资源被作为Hard资源且有传输;所述第二优先级表示所述Not Available资源被作为Hard资源,基于实现确定是否有传输。
可选的,所述传播时延是通过所述宿主节点和所述目标节点之间的节点逐级上报至所述宿主节点。
可选的,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基于所述传播时延、以及所述第一节点的拓扑结构和/或所述目标节点DU侧的第一资源类型确定的所述时序,下发资源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资源类型包括上行和下行。
第八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节点,包括:收发器和处理器;
所述收发器,用于将所述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上报至所述节点的母节点;
其中,所述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用于宿主节点确定所述节点MT侧的时序,并基于所述MT侧的时序下发资源配置信息。
可选的,所述传播时延是通过半静态信令上报。
可选的,若所述节点存在多个子节点,所述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为第二传播时延,所述第二传播时延为所述多个子节点与所述节点之间的多个传播时延的最大值或者加权平均值。
可选的,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将所述节点的子节点上报的第三传播时延,上报至所述节点的母节点;所述第三传播时延为所述节点的子节点与其下一级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
第九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节点,包括:收发器和处理器;
所述收发器,用于接收宿主节点下发的资源配置信息;所述资源配置信息是基于所述节点MT侧的时序下发;所述节点MT侧的时序是根据第一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确定。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资源配置信息,确定需要传输小区专用信号/信道的Not Available资源的属性;
所述属性包括第一优先级和第二优先级;所述第一优先级表示所述NotAvailable资源被作为Hard资源且有传输;所述第二优先级表示所述Not Available资源被作为Hard资源,基于实现确定是否有传输。
第十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一种宿主节点,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种应用于宿主节点的资源配置方法中的步骤。
第十一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节点,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种应用于节点资源配置方法中的步骤或者实现上述任一种应用于节点的上报方法中的步骤。
第十二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种资源配置方法中的步骤或者实现上述任一种上报方法中的步骤。
本公开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公开实施例中,宿主节点根据目标节点之前,每一节点(包括宿主节点但不包括所述目标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来计算所述目标节点MT侧的时序,从而可以按照所述目标节点MT侧的时序为DU侧的资源配置类型(Hard、Soft或Not Available),以避免资源冲突问题。其中,对于宿主节点与目标节点之间的节点,其与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是通过逐级上报的方式上报给宿主节点的。
附图说明
图1为IAB节点MT侧和DU侧的资源类型示意图;
图2为一种IAB技术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3为按照DU侧的时序配置DU侧的第二资源类型时发生冲突示意图之一;
图4为按照DU侧的时序配置DU侧的第二资源类型时发生冲突示意图之二;
图5为按照MT侧的时序配置DU侧的第二资源类型时可以解决图3所示的冲突的示意图;
图6为按照MT侧的时序配置DU侧的第二资源类型时可以解决图4所示的冲突的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一中的一种资源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按照MT侧的时序配置DU侧的第二资源类型时,考虑切换时间和切换位置时可以更精确地配置DU侧的第二资源类型的示意图之一;
图9为按照MT侧的时序配置DU侧的第二资源类型时,考虑切换时间和切换位置时可以更精确地配置DU侧的第二资源类型的示意图之二;
图10为本公开实施例二中的一种上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公开实施例三中的一种资源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公开实施例四中的一种宿主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公开实施例五中的一种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公开实施例六中的一种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公开实施例七中的一种宿主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公开实施例八中的一种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公开实施例九中的一种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公开实施例十中的一种宿主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公开实施例十一中的一种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公开实施例十二中的一种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IAB技术应用场景中,有如下定义:
宿主基站(donor gNodeB,DgNB),也可以称为宿主节点(donor node)或者IAB宿主(IAB donor),有光纤连接核心网的锚点,比如图2中的宿主节点;
IAB节点(IAB node),无光纤连接核心网,但是可以通过无线链路进行回传,并且可以提供接入功能的节点,比如图2中的IAB1和IAB2;
母节点:某个IAB节点的上一级(跳)节点,比如图2中的宿主节点是IAB1的母节点;
子节点:某个IAB节点的下一级(跳)节点,比如图2中的IAB2是IAB1的子节点;
接入链路:在终端(User Equipment,UE)和IAB节点或者宿主节点之间的链路,包括上行接入链路和下行接入链路,比如图2中1a、2a和3链路;
回传链路:在IAB节点和IAB子节点或者IAB母节点之间的链路,包括上行回传链路和下行回传链路,比如图2中的1b和2b链路;
时分复用(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TDM):一个IAB节点的MT侧和DU侧不同时收发,一个时刻MT侧有传输,另一个时刻DU侧有传输;比如图2中的1b和2b,1b和2a,1b和(2a和2b);
空分复用(Space Division Multiplexing,SDM)/频分复用(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FDM):一个IAB节点MT侧和DU侧同时接收(从UE或者子节点接收,比如2a和2b;且同时接收母节点的数据,比如1b)或者同时发送(发给UE或者子节点,比如2a和2b;且同时发给母节点,比如1b)。
相关技术中,关于Hard或者Soft指示可用的资源,有如下结论:
一、当DU侧是Hard或者Soft指示可用时,即便MT侧在相同资源上有小区专用信号/信道传输(例如同步信号块和/或物理广播信道块(Synchronization Signal and PBCHblock,SS/PBCH blocks),系统信息(System Information,SI)接收,随机接入信道(RandomAccess Channel,RACH)),也不需要定义额外的例外情况(In case of Hard or SoftIndicated Available DU resources,no additional exception cases need to bedefined for cell specific signals/channels to be transmitted or received bythe MT in the same resource(e.g.SS/PBCH blocks,SI reception,RACH))。
二、如下表1,基于实现决定将资源的使用优先权是给DU侧还是给MT侧(Thedecision on whether to give priority to the DU or to the MT for the use ofthe resource(e.g.in case of MT RACH transmission)is left to the IAB nodeimplementation)。
表1
三、IAB应满足其在测量和传输小区专用(或专属)信号/信道(或称为通道)方面的性能要求(The IAB shall fulfill its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in terms ofmeasurement and transmission of cell specific signals/channels)。
相关技术中,关于NA或Soft指示不可用的资源有如下结论:
如果DU侧的NA或者Soft资源配置了小区专用信号/信道,则该资源就被当作Hard资源(If a DU NA or Soft resource is configured with cell-specific signals/channels,the resource is treated as if it were a Hard DU resource.)。
相关技术中,关于DU侧的H(Hard)/S(Soft)/NA(Not Available)资源的配置,有四种情况,本公开主要针对如下情况:
1:每个时隙的D/U/F均需显式指示H/S/NA(H/S/NA is additionally explicitlyindicated per-resource type(D/U/F)in each slot)。
1b:按照MT侧时隙时序配置H/S/NA(H/S/NA is applied relative to the MTresource configuration(D/U/F)slot timing)。
相关技术中,一个IAB节点DU的H/S/NA资源由集中单元(Centralized Unit,CU)配置时,可以以DU侧的时序(timing)配置,也可以以MT的时序配置。
下面举例说明,按照DU侧的时序配置DU侧的H/S/NA资源,以及按照MT侧的时序配置DU侧的H/S/NA资源。
请参阅图3,IAB1(宿主节点)、IAB2和IAB3依次级联,且IAB1和IAB2之间的传输时延为TP1,IAB2和IAB3之间的传输时延为TP2。在按照DU侧的时序配置IAB节点DU侧的H/S/NA资源时,若IAB1的DU侧配置的是H/H/H,为简单起见,IAB2的DU侧可以配置成NA/NA/NA,IAB3的DU配置成H/H/H。由图3可以看出,若IAB3的MT侧在第一个时隙的开始有上行小区专用信号/信道的发送,相应的,IAB2的DU侧在第一个时隙的开始有上行小区专用信号/信道的接收(根据相关技术中的结论,在NA资源上,只要有小区专用信号/信道的传输,就认为是Hard资源)。此时,IAB3的DU侧第一时隙配置的是Hard资源,存在资源冲突问题,冲突时长为(TP1-TP2)。
同理,请参阅图4,IAB1(宿主节点)、IAB2和IAB3依次级联,且IAB1和IAB2之间的传输时延为TP1,IAB2和IAB3之间的传输时延为TP2。在按照DU侧的时序配置IAB节点DU侧的H/S/NA资源时,若IAB1的DU侧配置的是H/H/H,为简单起见,IAB2的DU侧可以配置成NA/NA/NA,IAB3的DU配置成H/H/H。若IAB2的DU侧在第三个时隙的结束有下行小区专用信号/信道的发送,相应的,IAB3的MT侧在第三个时隙的结束有下行小区专用信号/信道的接收(根据相关技术中的结论,在NA资源上,只要有小区专用信号/信道的传输,就认为是Hard资源)。此时,IAB3的DU侧第三个时隙配置的是Hard资源,存在资源冲突问题,冲突时长为(TP1-TP2)。
针对图3所示的场景,在按照MT侧的时序配置IAB节点DU侧的H/S/NA资源时,资源配置情况请参阅图5,IAB2的DU侧资源相对DU侧时序的第一个时隙开始时刻延迟TP1后为NA资源,IAB3的DU侧资源相对DU侧时序的第一个时隙开始时刻延迟(TP1-TP2)后为Hard资源,因此不存在资源冲突问题。
针对图4所示的场景,在按照MT侧的时序配置IAB节点DU侧的H/S/NA资源时,资源配置情况请参阅图6,IAB2的DU侧资源相对DU侧时序的第一个时隙开始时刻往前推TP1后为NA资源,因此在DU侧时序的第三个时隙的最后有TP1时长的资源不是NA资源;IAB3的DU侧资源相对DU侧时序的第一个时隙开始时刻往前推(TP1-TP2)为Hard资源,因此在DU侧时序的第三个时隙的最后有(TP1-TP2)时长的资源不是Hard资源。综上,不存在资源冲突问题。
由上面的举例可以看出,当以DU侧的时序配置DU侧的资源类型(Hard、Soft、NotAvailable)时,容易出现资源冲突问题。而以MT侧的时序配置时,可以解决冲突问题。
请参阅图7,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资源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宿主节点,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71:所述宿主节点获取传播时延,其中,所述传播时延为第一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节点包括所述宿主节点到目标节点路径上的、包括所述宿主节点在内的所有节点。具体来说,所述第一节点包括宿主节点和所述目标节点的母节点,但不包括所述目标节点。所述目标节点的母节点可以是所述宿主节点。也即,所述第一节点为所述目标节点之前的所有节点(包括宿主节点但不包括所述目标节点)。
步骤72:所述宿主节点基于所述传播时延确定的目标节点MT侧的时序,下发资源配置信息。
具体来说,所述宿主节点首先根据所述第一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计算所述目标节点MT侧的时序;然后,所述宿主节点按照所述MT侧的时序,下发资源配置信息。所述资源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目标节点DU侧的第二资源类型,所述第二资源类型包括Hard、Soft和Not Available。
其中,上述的目标节点可以为IAB节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资源配置方法,宿主节点根据目标节点之前,每一节点(包括宿主节点但不包括所述目标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来计算所述目标节点MT侧的时序,从而可以按照所述目标节点MT侧的时序为DU侧的资源配置类型(Hard、Soft或NotAvailable),以避免资源冲突问题。其中,对于宿主节点与目标节点之间的节点,其与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是通过逐级上报的方式上报给宿主节点的。
下面举例说明上述资源配置方法。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传播时延确定的目标节点MT侧的时序,下发资源配置信息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传播时延、以及所述第一节点的拓扑结构和/或所述目标节点DU侧的第一资源类型确定的所述时序,下发资源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资源类型包括上行和下行。
具体的,所述宿主节点在根据所述第一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计算所述目标节点MT侧的时序时,还需要考虑节点组成的网络的拓扑结构(或者说是级联关系)、DU侧的资源是上行还是下行。
另外,请参阅图8和图9中的第四个时隙,如果想要更精确地配置DU侧的资源类型(Hard、Soft或Not Available),还需要考虑切换时间和切换位置,切换时间和切换位置是动态的,由母节点决定。
具体的,上述步骤71(获取传播时延)、步骤72(基于所述传播时延确定的目标节点MT侧的时序,下发资源配置信息)均是由所述宿主节点的集中单元(Centralized Unit,CU)侧执行。
可选的,所述获取传播时延的步骤包括:
所述宿主节点的CU接收所述宿主节点的DU侧发送的所述第一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所述宿主节点与目标节点之间的节点(不包括所述宿主节点和所述目标节点),所述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由所述节点上报至所述节点的母节点,然后逐级上报至所述宿主节点的DU侧。对于所述宿主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由所述宿主节点的DU侧发送至所述宿主节点的CU侧。
可选的,所述传播时延是通过所述宿主节点和所述目标节点之间的节点逐级上报至所述宿主节点。
具体来说,每一级(跳)节点的MT侧均向自己的母节点上报其与下一级(跳)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直到宿主节点,并且将其子节点上报的传播时延(子节点与下一级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上报给母节点。也即,所述宿主节点与目标节点之间的节点,通过一级一级累计上报的方式,将每一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发送给宿主节点的DU侧。然后所述宿主节点的DU侧将其与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所述宿主节点与目标节点之间的每一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发送给所述宿主节点的CU侧。
可选的,所述传播时延是通过半静态信令传输。
具体的,对于所述宿主节点与目标节点之间的节点(不包括所述宿主节点和所述目标节点),是通过半静态配置的信令,将其与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发送给母节点(上一级的IAB节点或宿主节点)。该半静态配置的上报信令例如可以是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
另外,所述宿主节点的DU侧,也是通过半静态配置的信令,将其与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所述宿主节点与目标节点之间的每一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发送给所述宿主节点的CU侧。也就是说,所述宿主节点的DU侧通过半静态配置的信令将所述每一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上报至所述宿主节点的CU侧。该半静态配置的上报信令例如可以是F1-AP信令。
可选的,若所述第一节点存在多个子节点,所述第一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为第一传播时延,所述第一传播时延为所述多个子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之间的多个传播时延的最大值或者加权平均值。
也就是说,当一个IAB节点(或宿主节点)有多个同级子节点时,该IAB节点(或宿主节点)上报多个传播时延中的最大值或加权平均值。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传播时延确定的目标节点MT侧的时序,下发资源配置信息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目标节点中,与MT侧冲突的DU侧资源,配置为Soft或Not Available;
生成用于配置所述与MT侧冲突的DU侧资源为Soft或Not Available的所述资源配置信息。
例如,请参阅图9,IAB2的第三个时隙(按照MT侧的时序)的最后,由于MT侧有下行接收,所以将IAB2对应位置的DU侧资源配置为Soft,将IAB3对应位置的DU侧资源配置为Soft。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传播时延确定的目标节点MT侧的时序,下发资源配置信息的步骤包括:
下发所述资源配置信息,所述资源配置信息还用于确定需要传输所述小区专用信号/信道的Not Available资源的属性,所述需要传输所述小区专用信号/信道的NotAvailable资源的属性是根据小区专用信号/信道的配置确定;
所述属性包括第一优先级和第二优先级;所述第一优先级表示所述NotAvailable资源被作为Hard资源且有传输;所述第二优先级表示所述Not Available资源被作为Hard资源,基于实现确定是否有传输。
具体来说,所述宿主节点首先根据小区专用信号/信道的配置,确定需要传输所述小区专用信号/信道的Not Available资源的属性;然后生成所述资源配置信息,所述资源配置信息还用于确定需要传输所述小区专用信号/信道的Not Available资源的属性;最后下发所述资源配置信息。
若一个节点的DU侧的资源配置是不可用(Not Available,NA),但是有小区专用信号/信道传输,比如SS/PBCH blocks,DU侧就认为这是Hard资源。由于宿主节点的CU侧知道小区专用信号/信道的配置,因此可以在需要传输所述小区专用信号/信道的NotAvailable资源上增加属性——第一优先级或第二优先级。
第一优先级表示高优先级,NA资源被作为Hard资源,且DU侧肯定会有传输。
第二优先级表示低优先级,NA资源被作为Hard资源,且基于实现判断DU侧是否有传输。
请参阅图10,图10是本公开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上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节点,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所述节点将所述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上报至所述节点的母节点;
其中,所述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用于宿主节点确定所述节点MT侧的时序,并基于所述MT侧的时序下发资源配置信息。
具体的,所述节点可以是IAB节点。所述资源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节点DU侧的第二资源类型,所述第二资源类型包括Hard、Soft和Not Available。
本公开实施例中,宿主节点根据节点之前,每一节点(包括宿主节点,不包括所述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来计算所述节点MT侧的时序,从而可以按照所述节点MT侧的时序为DU侧的资源配置类型(Hard、Soft或Not Available),以避免资源冲突问题。
具体的,所述节点的母节点可以是所述宿主节点,也可以不是所述宿主节点。在所述节点的母节点不是所述宿主节点的情况下,所述节点的母节点还需要将所述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上报至所述母节点的上一级节点,从而通过逐级上报的方式,将所述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上报至宿主节点。
可选的,所述传播时延是通过半静态信令上报。
具体的,所述节点是通过半静态配置的信令,将其与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发送给母节点(上一级的IAB节点或宿主节点)。该半静态配置的上报信令例如可以是RRC信令。
可选的,若所述节点存在多个子节点,所述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为第二传播时延,所述第二传播时延为所述多个子节点与所述节点之间的多个传播时延的最大值或者加权平均值。
可选的,所述上报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节点的子节点上报的第三传播时延,上报至所述节点的母节点;所述第三传播时延为所述节点的子节点与其下一级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
也就是说,每一节点的MT侧均向自己的母节点上报其与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且接收并上报子节点上报的子节点与其下一级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以通过一级一级累计上报的方式,将每一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发送给宿主节点(具体是宿主节点的DU侧)。
请参阅图11,图11是本公开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资源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节点,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1:所述节点接收宿主节点下发的资源配置信息;其中,所述资源配置信息是基于所述节点MT侧的时序下发;所述节点MT侧的时序是根据第一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确定。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节点包括宿主节点到所述节点路径上的、包括所述宿主节点在内的所有节点。所述资源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节点DU侧的第二资源类型,所述第二资源类型包括Hard、Soft和Not Available。
其中,所述节点具体可以为IAB节点。
本公开实施例中,宿主节点根据节点之前,每一节点(包括宿主节点但不包括所述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来计算所述节点MT侧的时序,从而可以按照所述节点MT侧的时序为DU侧的资源配置类型(Hard、Soft或Not Available),以避免资源冲突问题。
具体的,所述节点接收宿主节点下发的资源配置信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所述节点根据所述资源配置信息,确定所述节点DU侧的第二资源类型,所述第二资源类型包括Hard、Soft和Not Available。
可选的,所述资源配置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资源配置信息,确定需要传输小区专用信号/信道的Not Available资源的属性;所述属性包括第一优先级和第二优先级;
所述第一优先级表示所述Not Available资源被作为Hard资源且有传输;所述第二优先级表示所述Not Available资源被作为Hard资源,基于实现确定是否有传输。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是与上述实施例一对应的、具有相同发明构思的技术方案,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详细可参阅上述实施例一,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12,图12是本公开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宿主节点的结构示意图,该宿主节点120包括:
传播时延获取模块121,用于获取传播时延,其中,所述传播时延为第一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
配置模块122,用于基于所述传播时延确定的目标节点MT侧的时序,下发资源配置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节点包括所述宿主节点到目标节点路径上的、包括所述宿主节点在内的所有节点。所述资源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目标节点DU侧的第二资源类型,所述第二资源类型包括Hard、Soft和Not Available。其中,上述的目标节点可以为IAB节点。
本公开实施例中,宿主节点根据目标节点之前,每一节点(包括宿主节点但不包括所述目标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来计算所述目标节点MT侧的时序,从而可以按照所述目标节点MT侧的时序为DU侧的资源配置类型(Hard、Soft或Not Available),以避免资源冲突问题。其中,对于宿主节点与目标节点之间的节点,其与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是通过逐级上报的方式上报给宿主节点的。
可选的,若所述第一节点存在多个子节点,所述第一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为第一传播时延,所述第一传播时延为所述多个子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之间的多个传播时延的最大值或者加权平均值。
可选的,所述配置模块122包括:
第一配置信息下发单元,用于下发所述资源配置信息,所述资源配置信息还用于确定需要传输所述小区专用信号/信道的Not Available资源的属性,所述需要传输所述小区专用信号/信道的Not Available资源的属性是根据小区专用信号/信道的配置确定;
所述属性包括第一优先级和第二优先级;所述第一优先级表示所述NotAvailable资源被作为Hard资源且有传输;所述第二优先级表示所述Not Available资源被作为Hard资源,基于实现确定是否有传输。
可选的,所述传播时延是通过所述宿主节点和所述目标节点之间的节点逐级上报至所述宿主节点。
可选的,所述配置模块122包括:
第二配置信息下发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传播时延、以及所述第一节点的拓扑结构和/或所述目标节点DU侧的第一资源类型确定的所述时序,下发资源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资源类型包括上行和下行。
本公开实施例是与上述方法实施例一对应的产品实施例,故在此不再赘述,详细请参阅上述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3,图13是本公开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节点的结构示意图,该节点130包括:
第一上报模块131,用于将所述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上报至所述节点的母节点;
其中,所述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用于宿主节点确定所述节点MT侧的时序,并基于所述MT侧的时序下发资源配置信息。
具体的,所述节点可以是IAB节点。所述资源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节点DU侧的第二资源类型,所述第二资源类型包括Hard、Soft和Not Available。
本公开实施例中,宿主节点根据节点之前,每一节点(包括宿主节点,不包括所述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来计算所述节点MT侧的时序,从而可以按照所述节点MT侧的时序为DU侧的资源配置类型(Hard、Soft或Not Available),以避免资源冲突问题。其中,对于宿主节点与所述节点之间的节点,其与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是通过逐级上报的方式上报给宿主节点的。
可选的,所述传播时延是通过半静态信令上报。
可选的,若所述节点存在多个子节点,所述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为第二传播时延,所述第二传播时延为所述多个子节点与所述节点之间的多个传播时延的最大值或者加权平均值。
可选的,所述节点还包括:
第二上报模块,用于将所述节点的子节点上报的第三传播时延,上报至所述节点的母节点;所述第三传播时延为所述节点的子节点与其下一级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
本公开实施例是与上述方法实施例二对应的产品实施例,故在此不再赘述,详细请参阅上述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14,图14是本公开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节点的结构示意图,该节点140包括:
配置信息获取模块141,用于接收宿主节点下发的资源配置信息;所述资源配置信息是基于所述节点MT侧的时序下发;所述节点MT侧的时序是根据第一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确定。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节点包括宿主节点到所述节点路径上的、包括所述宿主节点在内的所有节点。所述资源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节点DU侧的第二资源类型,所述第二资源类型包括Hard、Soft和Not Available。
其中,所述节点具体可以为IAB节点。
本公开实施例中,宿主节点根据节点之前,每一节点(包括宿主节点,不包括所述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来计算所述节点MT侧的时序,从而可以按照所述节点MT侧的时序为DU侧的资源配置类型(Hard、Soft或Not Available),以避免资源冲突问题。
可选的,所述节点还包括:
资源属性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资源配置信息,确定需要传输小区专用信号/信道的Not Available资源的属性;
所述属性包括第一优先级和第二优先级;所述第一优先级表示所述NotAvailable资源被作为Hard资源且有传输;所述第二优先级表示所述Not Available资源被作为Hard资源,基于实现确定是否有传输。
本公开实施例是与上述方法实施例三对应的产品实施例,故在此不再赘述,详细请参阅上述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15,图15是本公开实施例七提供的一种宿主节点的结构示意图,该宿主节点150包括:收发器151和处理器152;
所述收发器151,用于获取传播时延,其中,所述传播时延为第一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
所述收发器151,还用于基于所述传播时延确定的目标节点MT侧的时序,下发资源配置信息。
本公开实施例中,宿主节点根据目标节点之前,每一节点(包括宿主节点但不包括所述目标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来计算所述目标节点MT侧的时序,从而可以按照所述目标节点MT侧的时序为DU侧的资源配置类型(Hard、Soft或Not Available),以避免资源冲突问题。其中,对于宿主节点与目标节点之间的节点,其与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是通过逐级上报的方式上报给宿主节点的。
可选的,若所述第一节点存在多个子节点,所述第一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为第一传播时延,所述第一传播时延为所述多个子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之间的多个传播时延的最大值或者加权平均值。
可选的,所述收发器151用于下发所述资源配置信息,所述资源配置信息还用于确定需要传输所述小区专用信号/信道的Not Available资源的属性,所述需要传输所述小区专用信号/信道的Not Available资源的属性是根据小区专用信号/信道的配置确定;
所述属性包括第一优先级和第二优先级;所述第一优先级表示所述NotAvailable资源被作为Hard资源且有传输;所述第二优先级表示所述Not Available资源被作为Hard资源,基于实现确定是否有传输。
可选的,所述传播时延是通过所述宿主节点和所述目标节点之间的节点逐级上报至所述宿主节点。
可选的,所述收发器151,还用于基于所述传播时延、以及所述第一节点的拓扑结构和/或所述目标节点DU侧的第一资源类型确定的所述时序,下发资源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资源类型包括上行和下行。
本公开实施例是与上述方法实施例一对应的产品实施例,故在此不再赘述,详细请参阅上述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6,图16是本公开实施例八提供的一种节点的结构示意图,该节点160包括:收发器161和处理器162;
所述收发器161,用于将所述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上报至所述节点的母节点;
其中,所述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用于宿主节点确定所述节点MT侧的时序,并基于所述MT侧的时序下发资源配置信息。
本公开实施例中,宿主节点根据节点之前,每一节点(包括宿主节点,不包括所述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来计算所述节点MT侧的时序,从而可以按照所述节点MT侧的时序为DU侧的资源配置类型(Hard、Soft或Not Available),以避免资源冲突问题。其中,对于宿主节点与所述节点之间的节点,其与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是通过逐级上报的方式上报给宿主节点的。
可选的,所述传播时延是通过半静态信令上报。
可选的,若所述节点存在多个子节点,所述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为第二传播时延,所述第二传播时延为所述多个子节点与所述节点之间的多个传播时延的最大值或者加权平均值。
可选的,所述收发器161,还用于将所述节点的子节点上报的第三传播时延,上报至所述节点的母节点;所述第三传播时延为所述节点的子节点与其下一级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
本公开实施例是与上述方法实施例二对应的产品实施例,故在此不再赘述,详细请参阅上述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17,图17是本公开实施例九提供的一种节点的结构示意图,该节点170包括:收发器171和处理器172;
所述收发器171,用于接收宿主节点下发的资源配置信息;所述资源配置信息是基于所述节点MT侧的时序下发;所述节点MT侧的时序是根据第一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确定。
本公开实施例中,宿主节点根据节点之前,每一节点(包括宿主节点但不包括所述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来计算所述节点MT侧的时序,从而可以按照所述节点MT侧的时序为DU侧的资源配置类型(Hard、Soft或Not Available),以避免资源冲突问题。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172,用于根据所述资源配置信息,确定需要传输小区专用信号/信道的Not Available资源的属性;
所述属性包括第一优先级和第二优先级;所述第一优先级表示所述NotAvailable资源被作为Hard资源且有传输;所述第二优先级表示所述Not Available资源被作为Hard资源,基于实现确定是否有传输。
本公开实施例是与上述方法实施例三对应的产品实施例,故在此不再赘述,详细请参阅上述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18,图18是本公开实施例十提供的一种宿主节点的结构示意图,该宿主节点180包括处理器181、存储器182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182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18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181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下步骤:
获取传播时延,其中,所述传播时延为第一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
基于所述传播时延确定的目标节点MT侧的时序,下发资源配置信息。
本公开实施例中,宿主节点根据目标节点之前,每一节点(包括宿主节点但不包括所述目标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来计算所述目标节点MT侧的时序,从而可以按照所述目标节点MT侧的时序为DU侧的资源配置类型(Hard、Soft或Not Available),以避免资源冲突问题。其中,对于宿主节点与目标节点之间的节点,其与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是通过逐级上报的方式上报给宿主节点的。
可选的,若所述第一节点存在多个子节点,所述第一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为第一传播时延,所述第一传播时延为所述多个子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之间的多个传播时延的最大值或者加权平均值。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181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还可实现如下步骤:
所述基于所述传播时延确定的目标节点MT侧的时序,下发资源配置信息的步骤包括:
下发所述资源配置信息,所述资源配置信息还用于确定需要传输所述小区专用信号/信道的Not Available资源的属性,所述需要传输所述小区专用信号/信道的NotAvailable资源的属性是根据小区专用信号/信道的配置确定;
所述属性包括第一优先级和第二优先级;所述第一优先级表示所述NotAvailable资源被作为Hard资源且有传输;所述第二优先级表示所述Not Available资源被作为Hard资源,基于实现确定是否有传输。
可选的,所述传播时延是通过所述宿主节点和所述目标节点之间的节点逐级上报至所述宿主节点。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181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还可实现如下步骤:
所述基于所述传播时延确定的目标节点MT侧的时序,下发资源配置信息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传播时延、以及所述第一节点的拓扑结构和/或所述目标节点DU侧的第一资源类型确定的所述时序,下发资源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资源类型包括上行和下行。
本公开实施例的具体工作过程与上述方法实施例一中的一致,故在此不再赘述,详细请参阅上述实施例一中方法步骤的说明。
请参阅图19,图19是本公开实施例十一提供的一种节点的结构示意图,该节点190包括处理器191、存储器192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192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19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191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下步骤:
将所述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上报至所述节点的母节点;
其中,所述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用于宿主节点确定所述节点MT侧的时序,并基于所述MT侧的时序下发资源配置信息。
本公开实施例中,宿主节点根据节点之前,每一节点(包括宿主节点,不包括所述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来计算所述节点MT侧的时序,从而可以按照所述节点MT侧的时序为DU侧的资源配置类型(Hard、Soft或Not Available),以避免资源冲突问题。其中,对于宿主节点与所述节点之间的节点,其与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是通过逐级上报的方式上报给宿主节点的。
可选的,所述传播时延是通过半静态信令上报。
可选的,若所述节点存在多个子节点,所述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为第二传播时延,所述第二传播时延为所述多个子节点与所述节点之间的多个传播时延的最大值或者加权平均值。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191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还可实现如下步骤:
将所述节点的子节点上报的第三传播时延,上报至所述节点的母节点;所述第三传播时延为所述节点的子节点与其下一级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
本公开实施例的具体工作过程与上述方法实施例二中的一致,故在此不再赘述,详细请参阅上述实施例二中方法步骤的说明。
请参阅图20,图20是本公开实施例十二提供的一种节点的结构示意图,该节点200包括处理器201、存储器202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202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20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201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下步骤:
接收宿主节点下发的资源配置信息;所述资源配置信息是基于所述节点MT侧的时序下发;所述节点MT侧的时序是根据第一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确定。
本公开实施例中,宿主节点根据节点之前,每一节点(包括宿主节点但不包括所述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来计算所述节点MT侧的时序,从而可以按照所述节点MT侧的时序为DU侧的资源配置类型(Hard、Soft或Not Available),以避免资源冲突问题。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201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还可实现如下步骤:
根据所述资源配置信息,确定需要传输小区专用信号/信道的Not Available资源的属性;
所述属性包括第一优先级和第二优先级;所述第一优先级表示所述NotAvailable资源被作为Hard资源且有传输;所述第二优先级表示所述Not Available资源被作为Hard资源,基于实现确定是否有传输。
本公开实施例的具体工作过程与上述方法实施例三中的一致,故在此不再赘述,详细请参阅上述实施例三中方法步骤的说明。
本公开实施例十三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三中任一种资源配置方法中的步骤或者实现实施例二中任一种上报方法中的步骤。详细请参阅以上对应实施例中方法步骤的说明。
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
以上所述是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公开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应用于宿主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传播时延,其中,所述传播时延为第一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
基于所述传播时延确定的目标节点MT侧的时序,下发资源配置信息;
所述基于所述传播时延确定的目标节点MT侧的时序,下发资源配置信息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传播时延、以及所述第一节点的拓扑结构和所述目标节点DU侧的第一资源类型确定的所述时序,下发资源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资源类型包括上行和下行;
所述传播时延是通过所述宿主节点和所述目标节点之间的节点逐级上报至所述宿主节点,
所述传播时延是通过所述宿主节点和所述目标节点之间的节点逐级上报至所述宿主节点包括:
所述宿主节点与所述目标节点之间的节点,通过一级一级累计上报的方式,将每一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发送给宿主节点的DU侧;所述宿主节点的DU侧将其与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所述宿主节点与目标节点之间的每一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发送给所述宿主节点的CU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节点存在多个子节点,所述第一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为第一传播时延,所述第一传播时延为所述多个子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之间的多个传播时延的最大值或者加权平均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传播时延确定的目标节点MT侧的时序,下发资源配置信息的步骤包括:
下发所述资源配置信息,所述资源配置信息还用于确定需要传输小区专用信号/信道的Not Available资源的属性,所述需要传输所述小区专用信号/信道的Not Available资源的属性是根据小区专用信号/信道的配置确定;
所述属性包括第一优先级和第二优先级;所述第一优先级表示所述Not Available资源被作为Hard资源且有传输;所述第二优先级表示所述Not Available资源被作为Hard资源,基于实现确定是否有传输。
4.一种上报方法,应用于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所述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上报至所述节点的母节点;
其中,所述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用于宿主节点确定所述节点MT侧的时序,并基于所述MT侧的时序下发资源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基于所述MT侧的时序下发资源配置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传播时延、以及所述第一节点的拓扑结构和所述目标节点DU侧的第一资源类型确定的所述时序,下发资源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资源类型包括上行和下行;
所述传播时延是通过所述宿主节点和所述目标节点之间的节点逐级上报至所述宿主节点;
所述传播时延是通过所述宿主节点和所述目标节点之间的节点逐级上报至所述宿主节点包括:
所述宿主节点与所述目标节点之间的节点,通过一级一级累计上报的方式,将每一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发送给宿主节点的DU侧;所述宿主节点的DU侧将其与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所述宿主节点与目标节点之间的每一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发送给所述宿主节点的CU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播时延是通过半静态信令上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节点存在多个子节点,所述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为第二传播时延,所述第二传播时延为所述多个子节点与所述节点之间的多个传播时延的最大值或者加权平均值。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所述节点的子节点上报的第三传播时延,上报至所述节点的母节点;所述第三传播时延为所述节点的子节点与其下一级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
8.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应用于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宿主节点下发的资源配置信息;所述资源配置信息是基于所述节点MT侧的时序下发;所述节点MT侧的时序是根据第一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确定;
其中,所述基于所述MT侧的时序下发资源配置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传播时延、以及所述第一节点的拓扑结构和所述目标节点DU侧的第一资源类型确定的所述时序,下发资源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资源类型包括上行和下行;
所述传播时延是通过所述宿主节点和所述目标节点之间的节点逐级上报至所述宿主节点;
所述传播时延是通过所述宿主节点和所述目标节点之间的节点逐级上报至所述宿主节点包括:
所述宿主节点与所述目标节点之间的节点,通过一级一级累计上报的方式,将每一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发送给宿主节点的DU侧;所述宿主节点的DU侧将其与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所述宿主节点与目标节点之间的每一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发送给所述宿主节点的CU侧。
9.一种宿主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发器和处理器;
所述收发器,用于获取传播时延,其中,所述传播时延为第一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
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基于所述传播时延确定的目标节点MT侧的时序,下发资源配置信息;
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基于所述传播时延、以及所述第一节点的拓扑结构和所述目标节点DU侧的第一资源类型确定的所述时序,下发资源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资源类型包括上行和下行;
所述传播时延是通过所述宿主节点和所述目标节点之间的节点逐级上报至所述宿主节点;
所述传播时延是通过所述宿主节点和所述目标节点之间的节点逐级上报至所述宿主节点包括:
所述宿主节点与所述目标节点之间的节点,通过一级一级累计上报的方式,将每一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发送给宿主节点的DU侧;所述宿主节点的DU侧将其与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所述宿主节点与目标节点之间的每一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发送给所述宿主节点的CU侧。
10.一种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发器和处理器;
所述收发器,用于将所述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上报至所述节点的母节点;
其中,所述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用于宿主节点确定所述节点MT侧的时序,并基于所述MT侧的时序下发资源配置信息;
所述基于所述MT侧的时序下发资源配置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传播时延、以及所述第一节点的拓扑结构和所述目标节点DU侧的第一资源类型确定的所述时序,下发资源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资源类型包括上行和下行;
所述传播时延是通过所述宿主节点和所述目标节点之间的节点逐级上报至所述宿主节点;
所述传播时延是通过所述宿主节点和所述目标节点之间的节点逐级上报至所述宿主节点包括:
所述宿主节点与所述目标节点之间的节点,通过一级一级累计上报的方式,将每一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发送给宿主节点的DU侧;所述宿主节点的DU侧将其与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所述宿主节点与目标节点之间的每一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发送给所述宿主节点的CU侧。
11.一种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发器和处理器;
所述收发器,用于接收宿主节点下发的资源配置信息;所述资源配置信息是基于所述节点MT侧的时序下发;所述节点MT侧的时序是根据第一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确定;
所述基于所述MT侧的时序下发资源配置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传播时延、以及所述第一节点的拓扑结构和所述目标节点DU侧的第一资源类型确定的所述时序,下发资源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资源类型包括上行和下行;
所述传播时延是通过所述宿主节点和所述目标节点之间的节点逐级上报至所述宿主节点;
所述传播时延是通过所述宿主节点和所述目标节点之间的节点逐级上报至所述宿主节点包括:
所述宿主节点与所述目标节点之间的节点,通过一级一级累计上报的方式,将每一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发送给宿主节点的DU侧;所述宿主节点的DU侧将其与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所述宿主节点与目标节点之间的每一节点与其子节点之间的传播时延,发送给所述宿主节点的CU侧。
12.一种宿主节点,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资源配置方法中的步骤。
13.一种节点,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上报方法中的步骤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资源配置方法中的步骤。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3、8中任一项所述的资源配置方法中的步骤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上报方法中的步骤。
CN201911268565.7A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上报方法及设备 Active CN1129548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68565.7A CN112954805B (zh)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上报方法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68565.7A CN112954805B (zh)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上报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54805A CN112954805A (zh) 2021-06-11
CN112954805B true CN112954805B (zh) 2023-09-08

Family

ID=762341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68565.7A Active CN112954805B (zh)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上报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54805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90098693A (ko) * 2018-02-14 2019-08-22 주식회사 케이티 릴레이 노드에서 상향링크 사용자 데이터를 처리하는 방법 및 그 장치
WO2019194661A1 (ko) * 2018-04-06 2019-10-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백홀 및 액세스 링크에 대한 슬롯 포맷에 관한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이용하는 단말
CN110351109A (zh) * 2018-04-04 2019-10-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拓扑信息的管理方法及装置、系统、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90098693A (ko) * 2018-02-14 2019-08-22 주식회사 케이티 릴레이 노드에서 상향링크 사용자 데이터를 처리하는 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10351109A (zh) * 2018-04-04 2019-10-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拓扑信息的管理方法及装置、系统、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WO2019194661A1 (ko) * 2018-04-06 2019-10-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백홀 및 액세스 링크에 대한 슬롯 포맷에 관한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이용하는 단말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1-1903938 "Resource multiplexing between backhaul and access in IAB";Huawei等;《3GPP tsg_ran\wg1_rl1》;20190330;第2-3节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54805A (zh) 2021-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6567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ssion timing, base station,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2351501B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1510267B (zh) 波束指示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US1105120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beam search or beam transmission based on location error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975460A1 (en) Path loss reference signal indicating method and device, terminal, base station, and storage medium
CN110535677B (zh) 一种定时信息配置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0380837B (zh) 非竞争随机接入的方法和装置
CN112005571A (zh) 用于波束故障恢复的电子设备和方法
CN110035518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US20210345321A1 (en) Integrated access backhaul configuration
US20220174668A1 (en) Transmission Resource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A3059806A1 (en) Random access method, random access response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KR102632143B1 (ko) 정보 엘리먼트를 송신하기 위한 방법, 통신 노드, 시스템 및 저장 매체
CN112399585B (zh) 一种资源复用方法及装置
KR20200107992A (ko) Bwp의 주파수 호핑 구성 방법 및 네트워크 장치, 단말
CN109842928B (zh) 一种信息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17296417A (zh)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集成接入和回程节点的复用切换的设备和方法
GB2578682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ndom access in an 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740021B (zh) 一种资源配置和确定方法、第一节点及第二节点
CN112954805B (zh)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上报方法及设备
US1183231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ndom acces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30327928A1 (en) Symbol reservation, inquiry, and notification methods, first node, second node, and medium
KR102672745B1 (ko) 타이밍 정보 구성 방법, 장치, 저장매체 및 시스템
EP4380070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beam operation of iab nod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22232974A1 (en) Resource coordination schem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