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54774B - Wi-Fi网络的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Wi-Fi网络的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54774B
CN112954774B CN202110130166.5A CN202110130166A CN112954774B CN 112954774 B CN112954774 B CN 112954774B CN 202110130166 A CN202110130166 A CN 202110130166A CN 112954774 B CN112954774 B CN 1129547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wireless
connection
network connection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3016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54774A (zh
Inventor
吴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Dajia 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Dajia 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Dajia 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Dajia 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3016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5477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547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54774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13087 priority patent/WO2022160670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547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547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Abstract

本公开关于Wi‑Fi网络的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终端的网络连接记录,终端通过Wi‑Fi网络连接至无线接入点无线AP,网络连接记录中包含无线AP所参与会话的会话标识、无线AP的BSSID和SSID;确定网络连接记录中的漫游连接记录,任意多组漫游连接记录包含的会话标识相同、BSSID不同;根据漫游连接记录生成至少一个第一连通子图;使用生成第一连通子图的漫游连接记录包含的SSID标记所述第一连通子图所表征的第一Wi‑Fi网络,并使用生成第一连通子图的漫游连接记录包含的BSSID标记第一Wi‑Fi网络的无线AP。该方案能够通过连通子图准确识别Wi‑Fi网络的结构,而且无需终端的定位数据,能够适用于通过Wi‑Fi网络实现联网的多种应用场景。

Description

Wi-Fi网络的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Wi-Fi网络的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可以使用SSID(Service Set Identifier,服务集标识)结合地理位置信息识别并标识Wi-Fi网络(或称无线保真网络),例如将终端所连接Wi-Fi网络的地理位置信息映射为地理区域,如geohash块(地理散列)或者行政区划等,从而通过地理区域标识Wi-Fi网络。然而,一方面,该方式需要获取终端的位置信息,因此不可避免的存在用户隐私方面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对终端上报的定位数据具有较强的依赖性,不仅对定位数据的准确性要求比较高,而且因为需要预先划定地理区域而导致识别过程繁琐。因此亟待提出一种新的Wi-Fi网络识别方法,以在保证Wi-Fi网络识别精度的前提下简化标识过程。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Wi-Fi网络的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Wi-Fi网络的识别方法,包括:
获取终端的网络连接记录,所述终端通过Wi-Fi网络连接至无线接入点无线AP,所述网络连接记录中包含所述无线AP所参与会话的会话标识、所述无线AP所归属基本服务集的基本服务集标识BSSID以及所述无线AP所归属扩展服务集的服务集标识SSID;
确定所述网络连接记录中的漫游连接记录,任意多组所述漫游连接记录包含的会话标识相同、BSSID不同;
根据所述漫游连接记录生成至少一个第一连通子图,其中,用于生成第一连通子图的漫游连接记录包含的SSID相同,不同第一连通子图用于表征不同的Wi-Fi网络;
使用生成第一连通子图的漫游连接记录包含的SSID标记所述第一连通子图所表征的第一Wi-Fi网络,并使用生成所述第一连通子图的漫游连接记录包含的BSSID标记所述第一Wi-Fi网络的无线AP。
可选的,所述获取终端的网络连接记录,包括:
获取终端的至少一条原始网络连接记录,所述原始网络连接记录包括所述终端的终端标识、所述终端通过Wi-Fi网络连接的无线AP所归属基本服务集的基本服务集标识BSSID,以及所述终端连接至无线AP的连接时刻;
若第一原始网络连接记录与第二原始网络连接记录包括的终端标识相同、连接时刻相同且BSSID不同,则从所述第一原始网络连接记录与第二原始网络连接记录中选取一条原始网络连接记录作为所述终端标识所表征终端的网络连接记录,所述第一原始网络连接记录为所述至少一条原始网络连接记录中的任一条连接记录,所述第二原始网络连接记录为所述至少一条原始网络连接记录中除所述第一原始网络连接记录之外的连接记录。
可选的,所述确定所述网络连接记录中的漫游连接记录,包括:
从各个所述网络连接记录中提取所述终端连接至无线AP的连接时刻,并按照所述连接时刻对各个所述网络连接记录进行排序;
在排序后的所述网络连接记录中,若相邻的多条网络连接记录包含的会话标识相同、BSSID不同,则确定所述多条网络连接记录为漫游连接记录。
可选的,所述漫游连接记录包含第一BSSID和第二BSSID,所述第一BSSID用于表征第一无线AP,所述第二BSSID表征第二无线AP,所述漫游连接记录用于表征所述终端从所述第一无线AP漫游至所述第二无线AP,所述根据所述漫游连接记录生成至少一个第一连通子图,包括:
将所述漫游连接记录中的BSSID表征的各个无线AP作为子图节点;
连接所述各个无线AP中的相邻无线AP,所述相邻无线AP之间的连接线作为子图边,所述相邻无线AP为所述漫游连接记录中相邻的网络连接记录的BSSID表征的无线AP;
对于任意两组漫游连接记录,若前一组漫游连接记录中任一BSSID与后一组漫游连接记录中的任一BSSID表征同一无线AP,则将该无线AP作为所述两组漫游连接记录分别对应的子图边的公共子图节点。
可选的,还包括:
按照预设的间隔时长,获取更新后的网络连接记录并生成用于表征第二Wi-Fi网络的第二连通子图;
若所述第二连通子图与所述第一连通子图之间的子图差异大于预设的差异阈值,则使用区别于已有SSID的网络标识标记所述第二连通子图表征的所述第二Wi-Fi网络,所述已有SSID被用于标记已识别出的所述第一Wi-Fi网络。
可选的,通过下述方式确定所述子图差异:
确定所述第二连通子图相对于所述第一连通子图新增或减少的变更节点个数;
将所述变更节点个数确定为所述子图差异、或者将所述变更节点个数与所述第一连通子图中的子图节点个数的比值确定为所述子图差异。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Wi-Fi网络的识别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被配置为获取终端的网络连接记录,所述终端通过Wi-Fi网络连接至无线接入点无线AP,所述网络连接记录中包含所述无线AP所参与会话的会话标识、所述无线AP所归属基本服务集的基本服务集标识BSSID以及所述无线AP所归属扩展服务集的服务集标识SSID;
确定单元,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网络连接记录中的漫游连接记录,任意多组所述漫游连接记录包含的会话标识相同、BSSID不同;
生成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漫游连接记录生成至少一个第一连通子图,其中,用于生成第一连通子图的漫游连接记录包含的SSID相同,不同第一连通子图用于表征不同的Wi-Fi网络;
标识单元,被配置为使用生成第一连通子图的漫游连接记录包含的SSID标记所述第一连通子图所表征的第一Wi-Fi网络,并使用生成所述第一连通子图的漫游连接记录包含的BSSID标记所述第一Wi-Fi网络的无线AP。
可选的,所述获取单元还被配置为:
获取终端的至少一条原始网络连接记录,所述原始网络连接记录包括所述终端的终端标识、所述终端通过Wi-Fi网络连接的无线AP所归属基本服务集的基本服务集标识BSSID,以及所述终端连接至无线AP的连接时刻;
若第一原始网络连接记录与第二原始网络连接记录包括的终端标识相同、连接时刻相同且BSSID不同,则从所述第一原始网络连接记录与第二原始网络连接记录中选取一条原始网络连接记录作为所述终端标识所表征终端的网络连接记录,所述第一原始网络连接记录为所述至少一条原始网络连接记录中的任一条连接记录,所述第二原始网络连接记录为所述至少一条原始网络连接记录中除所述第一原始网络连接记录之外的连接记录。
可选的,所述确定单元还被配置为:
从各个所述网络连接记录中提取所述终端连接至无线AP的连接时刻,并按照所述连接时刻对各个所述网络连接记录进行排序;
在排序后的所述网络连接记录中,若相邻的多条网络连接记录包含的会话标识相同、BSSID不同,则确定所述多条网络连接记录为漫游连接记录。
可选的,所述漫游连接记录包含第一BSSID和第二BSSID,所述第一BSSID用于表征第一无线AP,所述第二BSSID表征第二无线AP,所述漫游连接记录用于表征所述终端从所述第一无线AP漫游至所述第二无线AP,所述生成单元还被配置为:
将所述漫游连接记录中的BSSID表征的各个无线AP作为子图节点;
连接所述各个无线AP中的相邻无线AP,所述相邻无线AP之间的连接线作为子图边,所述相邻无线AP为所述漫游连接记录中相邻的网络连接记录的BSSID表征的无线AP;
对于任意两组漫游连接记录,若前一组漫游连接记录中任一BSSID与后一组漫游连接记录中的任一BSSID表征同一无线AP,则将该无线AP作为所述两组漫游连接记录分别对应的子图边的公共子图节点。
可选的,还包括:
子图更新单元,被配置为按照预设的间隔时长,获取更新后的网络连接记录并生成用于表征第二Wi-Fi网络的第二连通子图;
标识更新单元,被配置为若所述第二连通子图与所述第一连通子图之间的子图差异大于预设的差异阈值,则使用区别于已有SSID的网络标识标记所述第二连通子图表征的所述第二Wi-Fi网络,所述已有SSID被用于标记已识别出的所述第一Wi-Fi网络。
可选的,所述标识更新单元还被配置为:
确定所述第二连通子图相对于所述第一连通子图新增或减少的变更节点个数;
将所述变更节点个数确定为所述子图差异、或者将所述变更节点个数与所述第一连通子图中的子图节点个数的比值确定为所述子图差异。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出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指令,以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Wi-Fi网络的识别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出一种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能够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Wi-Fi网络的识别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被配置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Wi-Fi网络的识别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带来以下有益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首先获取终端与Wi-Fi网络实现无线连接产生的网络连接记录,然后从其中确定终端在不同无线AP之间实现网络漫游所产生的漫游连接记录,并根据漫游连接记录生成对应于Wi-Fi网络的至少一个连通子图,最后分别使用连通子图所对应漫游网络连接记录的SSID和BSSID分别标记Wi-Fi网络和及其无线AP。因为生成的连通子图能够表征Wi-Fi网络中包含的无线AP以及各个无线AP之间的连接关系,所以该连通子图能够体现Wi-Fi网络的内部结构,从而实现对Wi-Fi网络结构的有效识别,进而保证无线AP标识的准确度。该方式无需终端的定位数据,从根本上避免了用户隐私方面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而且仅需要使用终端产生的包含会话标识、BSSID和SSID的网络连接记录,因而能够适用于通过Wi-Fi网络实现联网的多种应用场景。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不当限定。
图1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Wi-Fi网络的识别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示出的一种Wi-Fi网络的识别方法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Wi-Fi网络的识别方法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示出的一种Wi-Fi网络的识别过程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示出的一种Wi-Fi网络的识别结果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示出的一种Wi-Fi网络的识别装置的示意框图;
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普通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通过连接Wi-Fi网络实现联网,是当前终端进行无线联网的常用方式。Wi-Fi网络通常由至少一个无线AP(Access Point,接入点)所构成的ESS(Extend Service Set,扩展服务集)提供,各个无线AP分别相当于BSS(Basic Service Set,基本服务集)。用于提供任一Wi-Fi网络的ESS对外具有唯一的SSID(Service Set Identifier,服务集标识),其内部的多个BSS各自具有唯一的BSSID(Basic Service Set Identifier,基本服务集标识)。通常来说,Wi-Fi网络中的任一无线AP同时归属于BSS和ESS,相应的,Wi-Fi网络可通过SSID进行标识,该Wi-Fi中的任一无线AP可通过BSSID进行标识,在本方案中,可认为AP与标识该AP的BSSID/SSID相对应。
IEEE802.11允许多个无线信号提供设备构成一个任意大小和复杂的无线网络,即上述ESS。ESS有一个标识的名称,即SSID,其可以为Wi-Fi网络的网络名称。任一ESS可以包含若干个无线AP,其中每一无线AP作为BSS,且可以使用无线AP的MAC(MediaAccessControl Address,媒体访问控制地址)地址作为该BSS的BSSID。BSS的信号覆盖范围称为基本服务区(Basic Service Area,BSA)或是蜂窝(Cellular)。
为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出一种Wi-Fi网络的识别方法,通过终端上报的网络连接记录中包含的会话标识、BSSID及ESSID等信息,确定终端在不同无线AP之间漫游所产生的漫游连接记录,并根据漫游连接记录生成表征Wi-Fi网络的至少一个连通子图,使用连通子图所对应漫游网络连接记录的SSID和BSSID分别标记Wi-Fi网络和及其无线AP。
图1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Wi-Fi网络的识别系统的架构示意图,本公开实施例的所述的识别方法即可应用于该系统。如图1所示,该系统可以包括网络10、服务器11、若干无线AP,如无线AP 12、无线AP 13、无线AP 14等,若干电子设备,比如手机15、手机16和手机17等。其中,无线AP 12、无线AP 13、无线AP 14用于发送无线信号,并在各自周围空间构成Wi-Fi网络,用户使用的终端设备可以接入该Wi-Fi网络。
服务器11可以为包含一独立主机的物理服务器,或者该服务器11可以为虚拟服务器。在运行过程中,服务器11可以运行某一应用的服务器侧的程序,以实现该应用的相关业务功能,比如当该服务器11运行Wi-Fi网络的识别程序时,可以实现为该识别程序对应的服务器。而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可由服务器11通过与无线AP12-14及手机15-17上运行的客户端进行配合,以实现下述的Wi-Fi网络的识别方案。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识别系统不仅可以通过Wi-Fi网络为终端提供无线联网功能,还可以作为诸多其他功能的集成化功能平台,比如获取原始网络连接记录、筛选网络连接记录、确定漫游连接记录、对网络连接记录进行排序、生成连通子图、计算第一连通子图和第二连通子图的子图差异、为第二连通子图分配网络标识等,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无线AP 12-14用于为手机15-17提供无线网络,以供手机15-17连接至相应网络。其中,上述任一无线AP可以实现为一BSS,并归属于一ESS。例如,任一无线AP可以独立构成ESS,或多个无线AP通过组网构成一ESS(如无线AP 12可以独立构成ESS1,无线AP 13-14可以组网构成ESS2等,图中并未示出)。若手机15连接至无线AP 12,则手机15通过与无线AP12之间的无线连接实现联网的过程中,其可以向服务器11上报自身的网络连接记录,以便服务器11根据该网络连接记录对Wi-Fi网络进行识别,即实现本说明书的下述方案。
手机15-17是用户可以使用的一种类型的电子设备。实际上,用户显然还可以使用诸如下述类型的电子设备:平板设备、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PDAs,PersonalDigitalAssistants)、可穿戴设备(如智能眼镜、智能手表等)等,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并不对此进行限制。在运行过程中,该电子设备可以运行某一应用的客户端侧的程序,以实现该应用的相关业务功能,比如当该电子设备15运行于具有上报网络连接记录这一功能的应用程序时,可以实现为该应用程序对应的客户端,从而将自身与相应无线AP之间的连接记录上报至服务器11。
需要指出的是:用于上报网络连接记录的应用程序可以被预先安装在电子设备上,使得该应用程序可以在该电子设备上被启动并运行,例如可以以集成在其他应用程序中的SDK(Software Development Kit,软件开发工具包)的形式运行于电子设备中。当然,当采用诸如HTML5技术的在线“客户端”时,无需在电子设备上安装相应的应用程序,即可获得并运行该程序。
对于无线AP 12-14与服务器11之间进行交互的网络10,可以包括多种类型的有线或无线网络,对于无线AP 12-14与手机15-17之间进行交互的网络,即为无线AP在其周围空间形成的无线网络。
图2是本说明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Wi-Fi网络的识别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应用于服务器,可以包括以下步骤202-208。
步骤202,获取终端的网络连接记录,所述终端通过Wi-Fi网络连接至无线接入点无线AP,所述网络连接记录中包含所述无线AP所参与会话的会话标识、所述无线AP所归属基本服务集的基本服务集标识BSSID以及所述无线AP所归属扩展服务集的服务集标识SSID。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至任一无线AP的终端中运行有联网应用程序,该应用程序中可以具有用于上报网络连接记录的功能。例如,用于上报网络连接记录的程序可以预先部署在终端中,或者运行在HTML5页面等在线客户端中,本公开对于该程序的具体形式并不进行限制。终端通过无线AP与服务器实现通信,例如传输数据、会话消息等。但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会话消息,并不局限于即时通讯会话等过程中产生的通讯消息,也可以为多媒体资源传输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传输消息,如资源请求消息、数据传输消息、数据校验消息等,不再赘述。
在终端与无线AP连接后,上述应用程序可以在终端参与会话的过程中向服务器上报网络连接记录,该网络连接记录中可以包括终端当前参与会话的会话标识、该无线AP对应的BSSID和SSID。其中,上述会话标识可以包含在会话对应的SESSION(会话控制)中,该SESSION中还可以包括终端连接无线AP的时刻(下称联网时刻)。
在一实施例中,终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向服务器上报网络连接记录,本公开实施例并不对此进行限制。例如,终端可以在联网状态下周期性上报上述网络连接记录;或者,也可以监测终端的联网状态,并在终端所连接的无线AP发生变更的情况下,上报变更后的无线AP对应的网络连接记录,从而有效减少网络连接记录的上报次数,避免网络拥堵。当然,服务器也可以主动向终端请求获取网络连接记录,从而终端可以在接收到服务器的请求后向其返回相应的网络连接记录。
在一实施例中,由于无线AP可能连接有非法终端、恶意终端(如非法终端盗用合法终端的终端标识)等,所以可能存在同一终端标识对应的多个终端在同一时刻分别连接至多个无线AP的异常情况,因此可以对终端上报的网络连接记录(称之为原始网络连接记录)进行清洗。例如,服务器可以获取终端的至少一条原始网络连接记录,该原始网络连接记录中可以记录终端的终端标识、终端通过Wi-Fi网络连接的无线AP所归属基本服务集的基本服务集标识BSSID、以及终端连接至无线AP的连接时刻,若第一原始网络连接记录与第二原始网络连接记录包括的终端标识相同、连接时刻相同且BSSID不同,则可以从第一原始网络连接记录与第二原始网络连接记录中选取一条原始网络连接记录作为该终端标识所表征终端的网络连接记录,其中,第一原始网络连接记录为上述至少一条原始网络连接记录中的任一条连接记录,第二原始网络连接记录为上述至少一条原始网络连接记录中除第一原始网络连接记录之外的连接记录。在选取时,可以随机选取一条原始网络连接记录作为该终端的网络连接记录,或者将联网时刻距离当前时刻最近的一条作为该终端的网络连接记录,以保证任一时刻的网络连接记录与终端的唯一对应。实际上,从上述终端标识、连接时刻均相同且BSSID不同的多条原始网络连接记录中选取的一条,对应的真实终端是否合法,本公开实施例并不对此进行限制,而只需保证任一终端标识的在任一时刻仅对应一条网络连接记录即可。
通过该方式能够从服务器接收到的多条原始网络连接记录中,确定出同一终端在同一时刻连接至不同无线AP的多条原始网络连接记录,并将这部分记录中的其中一条记录作为网络连接记录,用于后续处理过程。在实际场景中,表明同一终端在同一时刻连接至不同无线AP的多条原始网络连接记录往往由黑产、盗号等非法手段产生,所以该方式能够有效避免上述非法终端的网络连接记录参与后续的识别处理,以提升Wi-Fi网络的识别准确度。
另外还可以根据风控规则、反作弊规则等业务安全规则进一步制定记录筛选规则,并按照该规则对原始网络连接记录进行筛选,从而在保证筛选后任一网络连接记录对应于唯一的无线AP的同时,尽量保证网络连接记录的安全性及网络识别的准确性。
对于经过筛选的任一网络连接记录,其所包含的BSSID对应于唯一的无线AP,其所包含的SSID用于标识该无线AP构建的Wi-Fi网络。一个实施例中,该SSID可以为该Wi-Fi网络的网络名称,例如,可以为预设的默认网络名称(如“品牌名称#1”等),也可以为用户自定义的网络名称(如“AA家的网络”等),本公开对此并不进行限制。
步骤204,确定所述网络连接记录中的漫游连接记录,任意多组所述漫游连接记录包含的会话标识相同、BSSID不同。
在本实施例中,持有终端的用户可能携带终端在多个无线AP之间移动,由于Wi-Fi网络具有自动搜索连接的固有特性(前提是无线AP所在Wi-Fi网络为开放式网络,或者终端记录有相应Wi-Fi网络的连接密码并设置为允许自动连接状态),因此随着用户走动导致终端的空间位置发生变化,终端所连接的无线AP可能会在相邻无线AP之间切换,即终端发生网络漫游行为。例如,随着用户走动,终端从某一无线AP的BSA进入相邻的另一无线AP的BSA,相应的,终端会自动切换所连接的无线AP。
如商场的不同楼层安装的无线AP构成归属于同一ESS(即具有相同的SSID),用户手持手机在商场的不同楼层之间走动,若终端在时刻1连接位于一楼的无线AP1,则终端可以向服务器上报对应于时刻1的网络连接记录1;在一段时间后的时刻2用户走动到二楼,手机连接位于二楼的无线AP2,进而手机可以向服务器上报对应于时刻2的网络连接记录2。此时,可以认为终端所连接的无线AP在无线AP1和无线AP2之间发生切换,即终端在无线AP1和无线AP2之间发生网络漫游行为。
在一实施例中,服务器可以从各个网络连接记录中提取终端连接至无线AP的连接时刻,并按照提取到的连接时刻对各个网络连接记录进行排序,在排序后的网络连接记录中,若相邻的多条网络连接记录包含的会话标识相同、BSSID不同,则可以确定上述多条网络连接记录为漫游连接记录。例如,上述网络连接记录1和网络连接记录2包含相同的会话标识H和相同的SSID,因为终端在时刻1和时刻2分别连接至无线AP1和无线AP2,所以网络连接记录1包含无线AP1的BSSID1,网络连接记录2包含无线AP2的BSSID2。可见,这两条网络连接记录各自包含的会话标识和SSID相同、各自包含的BSSID不同,所以可以将上述网络连接记录1和网络连接记录2确定为一组漫游连接记录。当然,任意一组漫游连接记录也可以包括两条以上的网络连接记录,例如在终端依次连接至A、B、C和D这4个无线AP的情况下,则相应的产生网络连接记录A(表征终端连接的无线AP为A)、网络连接记录B(表征终端连接的无线AP为B)、网络连接记录C(表征终端连接的无线AP为C)、网络连接记录D(表征终端连接的无线AP为D)这4条网络连接记录,该4条网络连接记录构成一组漫游连接记录。
在其他实施例中,漫游连接记录以网络连接记录对的形式表示,以体现终端连接的无线AP的切换过程,例如,漫游连接记录包括“网络连接记录A-B”(表征终端连接的无线AP从A切换为B,下同)、“网络连接记录B-C”和“网络连接记录C-D”这3组漫游连接记录。在该实施例中,按照网络连接记录对应的连接时刻对网络连接记录进行排序,并根据排序后的网络连接记录确定漫游连接记录,从而通过会话过程中连接不同无线AP的先后顺序,保证了确定出的漫游连接记录的准确性,即漫游连接记录能够真实反映终端在不同无线AP的BSA之间的移动以及所连接无线AP的切换行为,所以漫游连接记录能够准确反映无线AP之间的相邻关系。
步骤206,根据所述漫游连接记录生成至少一个第一连通子图,其中,用于生成第一连通子图的漫游连接记录包含的SSID相同,不同第一连通子图用于表征不同的Wi-Fi网络。
在一实施例中,服务器确定出的任一漫游连接记录包括同一终端在不同时刻的多条网络连接记录,其中,多条网络连接记录被按照各自对应的联网时刻排序,相邻的两条网络连接记录用于表征终端的一次漫游行为。在一组漫游连接记录包含的多条网络连接记录中,第一条网络连接记录包含的第一BSSID用于表征第一无线AP、最后一条网络连接记录包含的第二BSSID用于表征第二无线AP,则该组漫游连接记录用于表征终端从上述第一无线AP漫游至第二无线AP。可以理解的是,在同一漫游连接记录包含两条网络连接记录的情况下,若第一条网络连接记录包括表征第一无线AP的第一BSSID,第二条网络连接记录包括表征第二无线AP的第二BSSID,则认为终端从第一无线AP漫游至第二无线AP。在本公开实施列中,网络连接记录包括表征某一无线AP的BSSID,则可以认为该网络连接记录与该无线AP有对应关系,例如,网络连接记录1中包括表征AP1的BSSID1,则认为网络连接记录1与AP1对应。相应的,若网络连接记录与无线AP对应,则说明该网络连接记录包括表征该无线AP的BSSID,例如,若网络连接记录1与AP1对应,则网络连接记录1中包括表征AP1的BSSID1。
而在一组漫游连接记录包含两条以上网络连接记录的情况下,其中的第一条网络连接记录与第一无线AP对应,最后一条网络连接记录与第二无线AP对应,而中间的各条网络连接记录对应的无线AP为中间无线AP,此时该组漫游连接记录用于表征终端从第一无线AP依次经过各个中间无线AP最终漫游至第二无线AP。例如,终端依次连接至A、B、C和D这4个无线AP的情况,此时A和D分别为第一无线AP和第二无线AP,C和D均为中间无线AP,终端依次从A漫游至B、从B漫游至C、从C漫游至D,从而此时的漫游连接记录包括网络连接记录A、B、C、D这4条网络连接记录,用于表征终端从A漫游至D的完整过程。
在上述漫游连接记录的基础上,服务器可以通过下述方式生成第一连通子图:将漫游连接记录中的BSSID表征的各个无线AP作为子图节点,连接各个无线AP中的相邻无线AP作为子图边,相邻无线AP为漫游连接记录中相邻的网络连接记录的BSSID表征的无线AP;并且,对于任意两组漫游连接记录,若前一组漫游连接记录中任一BSSID与后一组漫游连接记录中的任一BSSID表征同一无线AP,则将该无线AP作为两组漫游连接记录分别对应的子图边的公共子图节点。本公开实施例根据终端的任意一组漫游连接记录(包含多条网络连接记录)生成的第一连通子图,可以用于表征该组漫游连接记录对应的Wi-Fi网络;因为同一组漫游连接记录中的多条网络连接记录包含相同的SSID,所以该Wi-Fi网络可以使用其中任一网络连接记录所包含的SSID进行标识。而该第一连通子图中的各个节点,即表征该Wi-Fi网络中的各个无线AP;各个节点之间的连线(即子图边)即表征各个无线AP之间的相邻关系,也就是说,若两节点相连,则表明这两节点各自对应的无线AP相邻,终端在这两个无线AP之间有过漫游行为。通过该方式确定的子图节点和子图边生成的第一连通子图,能够充分反映Wi-Fi网络的网络结构,以保证网络结构识别的准确性。
因为在服务器获取到的全部网络连接记录中,可能确定出多组漫游连接记录,所以通过上述方式可以根据多组漫游连接记录生成至少一个第一连通子图,其中每一第一连通子图即用于表征一个Wi-Fi网络。一个实施例中,对于服务器获取到的全部网络连接记录,其中未被确定为漫游连接记录的网络连接记录为独立网络连接记录,其对应的无线AP被确定为独立无线AP。某无线AP被确定为独立无线AP,即表明终端未在该无线AP与相同Wi-Fi网络内的其他无线AP之间发生漫游行为。因此该无线AP可能单独构成Wi-Fi网络,或者与其他无线AP节点属于同一Wi-Fi网络但是距离其他无线AP较远(用户不便于或不愿意在该无线AP与其他无线AP之间移动)。因此对于上述任一独立无线AP,其对应的网络连接记录的第一连通子图仅包括一个节点,该节点表示该独立无线AP,即认为该节点自己构成一个Wi-Fi网络。
步骤208,使用生成第一连通子图的漫游连接记录包含的SSID标记所述第一连通子图所表征的第一Wi-Fi网络,并使用生成所述第一连通子图的漫游连接记录包含的BSSID标记所述第一Wi-Fi网络的无线AP。
在生成上述第一连通子图后,可以使用第一连通子图对应的网络连接记录中记录的信息标记该第一连通子图表征的Wi-Fi网络和该Wi-Fi网络中的各个无线AP。具体的,可以使用生成第一连通子图的漫游连接记录(中的任一网络连接记录)包含的SSID标记该第一连通子图所表征的Wi-Fi网络(下称第一Wi-Fi网络),并使用各个网络连接记录所包含的BSSID标记构建该第一Wi-Fi网络的各个无线AP。一个实施例中,可以使用上述独立网络连接记录包含的SSID表征其对应的独立Wi-Fi网络,并使用其包含的BSSID表征该构建该独立Wi-Fi网络的独立无线AP。
在一实施例中,服务器使用SSID标记Wi-Fi网络,使用BSSID标记无线AP的过程,可以具体为建立标识关系表的过程。例如,该标识关系表的任一表项可以包括SSID和BSSID,任意多条SSID相同的表项用于表征该SSID对应的Wi-Fi网络;或者,任一表项的一级字段可以包括SSID,二级字段可以包括两个BSSID,这两个BSSID用于表征该Wi-Fi网络中相邻的两个无线AP,例如对于相邻的两个无线AP,其中一个BSSID表示一个无线AP,另一个BSSID表征另外一个无线AP。当然,服务器也可以为首次识别出的新的Wi-Fi网络分配新的网络标识(如“N240”等编号),或者为已识别出的Wi-Fi网络中新识别出的无线AP分配新的无线AP标识(如“无线AP860”等编号);或者,上述标识关系表中也可以使用还可以有其他标识方式,不再赘述。
在一实施例中,在生成上述第一连通子图后,服务器还可以按照预设的间隔时长,获取更新后的网络连接记录并生成用于表征第二Wi-Fi网络的第二连通子图,若第二连通子图与第一连通子图之间的子图差异大于预设的差异阈值,则可以使用区别于已有SSID的网络标识标记第二连通子图表征的第二Wi-Fi网络,其中,已有SSID被用于标记已识别出的第一Wi-Fi网络。其中,上述方式确定出的第二连通子图可以认为是更新后的第一连通子图,例如,上述间隔时长可以为24h,相应的,根据第一天00:00-24:00中任一时刻的网络连接记录确定的上述第一连通子图用于反映第一天的网络结构,根据第二天00:00-24:00中的网络连接记录确定的上述第二连通子图用于反映第二天的网络结构,因此通过第二连通子图与第一连通子图计算得到的子图差异能够反映Wi-Fi网络在相邻两天内的结构变化。
使用区别于已有SSID的网络标识标记第二连通子图表征的第二Wi-Fi网络,实际上即将第二连通子图对应的SSID对应的Wi-Fi网络判定为一个新的网络。例如,在第二天识别出第一天未识别出的第二Wi-Fi网络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新识别出的该第二Wi-Fi网络的SSID标记该Wi-Fi网络;或者,也可以为该Wi-Fi网络分配新的网络编号等,本公开实施例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子图差异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计算,例如,可以将第二连通子图中(相对于第一连通子图)新增或减少的变更节点个数作为上述子图差异,其中,该节点个数可以理解为绝对个数或者个数比例等,本公开对此并不进行限制。例如,服务器可以确定第二连通子图相对于第一连通子图新增或减少的变更节点个数,然后将该变更节点个数确定为子图差异、或者将变更节点个数与第一连通子图中的子图节点个数的比值确定为子图差异。可以理解的是,由于Wi-Fi网络内部的无线AP可能发生增加、减少、更改名称、更换地址等变化,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及时识别出Wi-Fi网络的上述结构变化。另外,随着时间增加获取到的关于Wi-Fi网络的网络连接记录会逐渐增多,也使得对于Wi-Fi网络的网络结构的识别结果更加准确。
另外,通过上述方式识别出的Wi-Fi网络和无线AP,可以用于用户关系分析、终端定位、风控反作弊等诸多业务场景中,具体过程不再赘述。
通过上述实施例,首先获取终端与Wi-Fi网络实现无线连接产生的网络连接记录,然后从其中确定终端在不同无线AP之间实现网络漫游所产生的漫游连接记录,并根据漫游连接记录生成对应于Wi-Fi网络的至少一个连通子图,最后分别使用连通子图所对应漫游网络连接记录的SSID和BSSID分别标记Wi-Fi网络和及其无线AP。因为生成的连通子图能够表征Wi-Fi网络中包含的无线AP以及各个无线AP之间的连接关系,所以该连通子图能够体现Wi-Fi网络的内部结构,从而实现对Wi-Fi网络结构的有效识别,进而保证无线AP标识的准确度。该方式无需终端的定位数据,从根本上避免了用户隐私方面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而且需要使用的信息为终端产生的包含会话标识、BSSID和SSID的网络连接记录,不需要依赖定位数据,因而能够适用于通过Wi-Fi网络实现联网的多种应用场景。
下面结合图3-图5对本说明书方法的具体实现过程进行详细说明。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Wi-Fi网络的识别方法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应用于服务器,可以包括下述步骤302-316。
步骤302,服务器获取终端产生的原始网络连接记录。
在一实施例中,连接至任一无线AP的终端中运行有联网应用程序,该应用程序中可以具有用于上报网络连接记录的功能。例如,用于上报网络连接记录的程序也可以预先独立部署在终端中,或者运行在HTML5页面等在线客户端中,本公开对于该程序的具体形式并不进行限制。终端通过无线AP服务器实现通信,例如传输数据、会话消息等。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会话消息,并不局限于即时通讯会话等过程中产生的通讯消息,也可以为多媒体资源传输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传输消息,如资源请求消息、数据传输消息、数据校验消息等,不再赘述。
在终端与无线AP连接后,上述应用程序可以在终端参与会话的过程中向服务器上报原始网络连接记录,该原始网络连接记录中可以包括终端当前参与会话的会话标识、该无线AP对应的BSSID和SSID。其中,上述会话标识可以包含在会话对应的SESSION中,该SESSION中还可以包括终端的联网时刻;当然,上述会话标识和联网时刻也可以不包含在SESSION中而直接包含在上述原始网络连接记录中,本公开实施例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终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向服务器上报原始网络连接记录,本公开实施例并不对此进行限制。例如,终端可以在联网状态下周期性上报原始网络连接记录;或者,也可以以实时监控方式或中断方式监测自身的联网状态,并在终端所连接的无线AP发生变更的情况下,上报变更后的无线AP对应的原始网络连接记录,从而有效减少上报次数,避免网络拥堵。当然,服务器也可以主动向终端请求获取原始网络连接记录,从而终端可以在接收到服务器的请求后向其返回相应的网络连接记录,如当前时刻实时获取的原始网络连接记录或当前时刻之前预设时间段内产生的原始网络连接记录等。
步骤304,服务器筛选原始网络连接记录得到对应于唯一无线AP的网络连接记录。
由于无线AP可能连接有非法或恶意终端等(如非法终端盗用合法终端的终端标识)等,所以可能存在同一终端标识对应的多个终端在同一时刻分别连接至多个无线AP的异常情况,因此为保证任一时刻原始网络连接记录与终端的唯一对应关系,可以对终端上报的原始网络连接记录进行筛选。例如,服务器可以获取终端的至少一条原始网络连接记录,该原始网络连接记录中可以记录终端的终端标识、终端通过Wi-Fi网络连接的无线AP所归属基本服务集的基本服务集标识BSSID、以及终端连接至无线AP的连接时刻,若第一原始网络连接记录与第二原始网络连接记录包括的终端标识相同、连接时刻相同且BSSID不同,则可以从第一原始网络连接记录与第二原始网络连接记录中选取一条原始网络连接记录作为该终端标识所表征终端的网络连接记录,其中,第一原始网络连接记录为上述至少一条原始网络连接记录中的任一条连接记录,第二原始网络连接记录为上述至少一条原始网络连接记录中除第一原始网络连接记录之外的连接记录。在选取时,可以随机选取一条原始网络连接记录作为该终端的网络连接记录,或者将联网时刻距离当前时刻最近的一条作为该终端的网络连接记录,以保证任一时刻的网络连接记录与终端的唯一对应。实际上,从上述终端标识、连接时刻均相同且BSSID不同的多条原始网络连接记录中选取的一条,对应的真实终端是否合法,本公开实施例并不对此进行限制,而只需保证任一终端标识的在任一时刻仅对应一条网络连接记录即可。
通过该方式能够从服务器接收到的多条原始网络连接记录中,确定出同一终端在同一时刻连接至不同无线AP的多条原始网络连接记录,并将这部分记录中的其中一条记录作为网络连接记录,用于后续处理过程。在实际场景中,表明同一终端在同一时刻连接至不同无线AP的多条原始网络连接记录往往由黑产、盗号等非法手段产生,所以该方式能够有效避免上述非法终端的网络连接记录参与后续的识别处理,以提升Wi-Fi网络的识别准确度。
另外,还可以根据根据风控规则、反作弊规则等业务安全规则预先制定录筛选规则,并按照该规则对原始网络连接记录进行筛选,以在保证筛选后任一网络连接记录对应于唯一的无线AP的同时,尽量保证网络连接记录的安全性及网络识别的准确性。
对于经过筛选的任一网络连接记录,其所包含的BSSID对应于唯一的无线AP,其所包含的SSID用于标识该无线AP构建的Wi-Fi网络。其中,上述BSSID可以为该无线AP的MAC地址或预设的全网唯一编号;该SSID可以为该Wi-Fi网络的网络名称,如设备厂商预置的默认网络名称或用户自定义设置的网络名称等,本公开对此并不进行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服务器获取到的上述网络连接记录可以来自某一终端,也可以来自某一型号或某一区域的多个终端,还可以来自不同型号或不同区域的多个终端等,本公开实施例并不对此进行限制。但可以理解的一般性规律是,上述网络连接记录对应的终端所在区域面积越大,识别出的Wi-Fi网络就越全面;上述网络连接记录对应同一区域的终端或网络连接记录数量越多,识别出的Wi-Fi网络的网络结构准确度越高。因此,可以根据实际业务需求确定上述区域面积及网络连接记录的数量,以便更加全面、准确的识别出Wi-Fi网络及其所包含的无线AP。
步骤306,服务器按照时间顺序对网络连接记录进行排序。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网络连接记录中还可以包含该网络连接记录的生成时刻或终端连接无线AP的时刻(通常,上述两时刻为同一时刻,下文统称为联网时刻),因而服务器可按照联网时刻对各个网络连接记录进行排序。
如图4中的(a)所示,按照联网时刻的先后顺序依次对9个网络连接记录进行排序,从下到上,联网时刻越来越接近当前时刻,即网络连接记录1的联网时刻最早,网络连接记录9的联网时刻最晚。其中,网络连接记录1包含的会话标识为“H1”,SSID为“A”,BSSID为“A1”,下文中将该记录对应的无线AP记为“节点A1”,其他网络连接记录与此类似,不再一一赘述。由(a)可见,网络连接记录1-3归属于同一会话(即会话标识为H1的会话),且对应于同一ESS(即SSID为A的ESS);网络连接记录4-5以及网络连接记录6-7与此类似,不再赘述。网络连接记录8-9归属于同一会话(即会话标识为H4的会话),但二者分别归属于不同的ESS(即SSID分别为B和C的ESS)。
如图4中(a)所示,节点A1-A3均归属于会话标识H1对应的会话,表明终端在参与该会话的过程中生成了3条网络连接记录,且这3条网络连接记录分别对应于终端连接至无线AP A1、A2和A3的时刻,因此可以判定在参与该会话的过程中,终端依次在无线AP A1、A2和A3的BSA之间进行移动(即发生网络漫游行为)。类似的,终端在参与会话标识为H2的会话的过程中,依次在无线AP B1和B2的BSA之间进行移动;终端在参与会话标识为H3的会话的过程中,依次在无线AP A4和A2的BSA之间进行移动。而终端在参与会话标识为H4的会话的过程中,依次在无线AP B2和无线AP C1的BSA之间进行移动。无线AP B2和无线AP C1分别属于SSID为B和C的ESS,因此可以判定终端在无线AP B2和C1之间进行移动的过程中,实际上是在不同的Wi-Fi网络之间进行的移动。
在上述排序完成后,还可以根据排序后的网络连接记录进一步确定漫游连接记录。例如,可以将排序后相邻且包含相同的会话标识、不同的BSSID的多条网络连接记录确定为漫游连接记录。如图4中的(a)所示,可以确定出4组漫游连接记录:网络连接记录1、2和3为第一组、网络连接记录4和5为第二组、网络连接记录6和7为第三组、网络连接记录8和9为第四组。任意一组漫游连接记录的具体含义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同一会话仅可能由同一终端完成,因此上述同一会话对应的多条网络连接记录来自同一终端,而不同会话对应的多条网络连接记录可以来自同一终端也可以来自不同终端,本公开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制。
步骤308,服务器根据排序后的网络连接记录生成节点序列。
基于上述移动过程可以生成各个会话标识分别对应的节点序列。如图4中(b)所示,可以生成节点序列A1-A2-A3、B1-B2、A4-A2和B2-C1。其中,节点序列中的各个节点即表征网络连接记录包含的BSSID对应的各个无线AP,节点序列中的各条连线即表征前述实施例中的漫游连接记录。
实际上,也可以直接根据上述漫游连接记录生成节点序列,如可以将一组漫游连接记录中包括的多个网络连接记录分别作为节点,将排序后相邻的两条网络连接记录之间的对应关系(即相邻关系)作为节点之间的连线(即根据该对应关系将相邻节点进行连接)。
步骤310,服务器根据节点序列生成第一连通子图。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将图4中(b)所示生成的各个节点序列中的节点作为子图节点、并将各个节点序列中的连线作为子图边生成第一连通子图。其中,通过上述子图节点和子图边生成第一连通子图的具体过程可以采用相关技术中的紧密中心度算法(ClosenessCentrality)、PySONA算法等连通子图生成方法进行计算,此处不再赘述。可以理解的是,为保证Wi-Fi网络结构识别的完整性,上述算法计算出的连通子图应当为最大连通子图。
实际上,步骤308中生成的任一节点序列包括节点和节点连线,其中的节点可以作为第一连通子图的子图节点、节点连线可以作为第一连通子图的子图边。进一步的,对于任意两条节点连线,若第一条节点连线连接的任一节点与另一条节点连线连接的另一节点为同一节点,则可以将该节点作为这两条节点连线的公共节点,从而将这两条节点连线连接起来(即该公共节点作为两条节点连线的交点)。其他的节点连线可以按照上述方式添加并连接至已有的子图节点和子图边中,最终得到完整的第一连通子图。
如图4中(c)所示,最终生成的连通子图包括A1、A2、A3和A4构成的连通子图、B1和B2构成的连通子图和C1构成的连通子图。需要说明的是,因为网络连接记录8和网络连接记录9所包含的SSID不同(即节点B2和C1分别属于不同的ESS),所以即便B2和C1构成节点序列,二者也无法生成同一连通子图。
由上述连通子图的计算结果可知,A1、A2、A3和A4构成的连通子图对应的Wi-Fi网络包括A1、A2、A3和A4共四个无线AP,其中,无线AP A1、A3和A4均连接至无线AP A2(此时,无线AP A2可能为该Wi-Fi网络中的主无线AP,承担网络负载均衡或无线AP协调等工作)。B1和B2构成的连通子图对应的Wi-Fi网络包括B1和B2两个无线AP;而无线AP C1构成一个独立Wi-Fi网络。
对应于上述连通子图的计算结果,相应的Wi-Fi网络的识别结果可参见图5。如图5中的(a)所示,无线AP A1-A4构成Wi-Fi网络A,无线AP B1-B2构成Wi-Fi网络B,无线AP C1构成Wi-Fi网络C。相应的,参与会话标识为H1会话的终端的移动轨迹为A1→A2→A3,参与会话标识为H2会话的终端移动轨迹为A4→A2,上述移动过程均未超出Wi-Fi网络A的BSA。参与会话标识为H3会话的终端的移动轨迹为B1→B2,该移动过程未超出Wi-Fi网络B的BSA。参与会话标识为H4会话的终端的移动轨迹为B2→C1,该移动过程依次穿过Wi-Fi网络B和Wi-Fi网络C的BSA。上述移动过程对应的移动轨迹如图5中带箭头虚线所示。至此,完成对Wi-Fi网络的网络结构的识别过程。
在上述识别完成后,可以建立标识关系表,以使用SSID标记Wi-Fi网络、使用BSSID标记无线AP。例如,该标识关系表的任一表项可以包括SSID和BSSID,任意多条SSID相同的表项用于表征该SSID对应的Wi-Fi网络。对应于图4所示的实施例,相应的标识关系表可参见下述表1。或者,任一表项的一级字段可以包括SSID,二级字段可以包括两个BSSID,这两个BSSID分别用于表征该Wi-Fi网络中相邻的两个无线AP。
表1
Figure BDA0002925155950000181
Figure BDA0002925155950000191
表1中,表项1-4均对应于SSID为A的Wi-Fi网络A,并分别用于表征构成Wi-Fi网络A的4个无线AP;类似的,表项5-6均对应于SSID为B的Wi-Fi网络B,并分别用于表征构成Wi-Fi网络B的2个无线AP;表项7对应于SSID为C的Wi-Fi网络C,用于表征构成Wi-Fi网络C的1个无线AP。
步骤312,服务器根据更新后的网络连接记录生成第二连通子图。
步骤314,服务器判断子图差异是否大于预设的差异阈值。
在Wi-Fi网络的工作过程中,Wi-Fi网络内部的无线AP可能发生增加、减少、更改名称、更换地址等变化;或者,在网络连接记录较少的情况下,可能难以有效识别出Wi-Fi网络的完整结构。为解决上述问题,可以周期性获取新的网络连接记录,如以天、星期、月为周期获取更新后的网络连接记录,并使用更新后的网络连接记录再次计算新的连通子图,即第二连通子图。
可见,步骤312实际上是获取新的网络连接记录并重复进行上述步骤302-310的过程,上述第二连通子图可视为第一连通子图的更新版本。例如,在上述间隔时长为1星期的情况下,根据前一星期内的网络连接记录确定的上述第一连通子图用于反映前一星期的网络结构,根据后一星期的网络连接记录确定的上述第二连通子图用于反映后一星期的网络结构,因此通过第二连通子图与第一连通子图计算得到的子图差异能够反映Wi-Fi网络在一周时间内的网络结构变化。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子图差异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计算,例如可以将第二连通子图中(相对于第一连通子图)新增或减少的变更节点个数作为上述子图差异,其中,该节点个数可以理解为绝对个数或者个数比例等,本公开对此并不进行限制。例如,服务器可以确定第二连通子图相对于第一连通子图新增或减少的变更节点个数,然后将该变更节点个数确定为子图差异、或者将变更节点个数与第一连通子图中的子图节点个数的比值确定为子图差异,本公开对此并不进行限制。在计算得到上述子图差异后,将其与预设的差异阈值进行比较:在子图差异大于差异阈值的情况下,转入步骤316;否则,在子图差异小于差异阈值的情况下,转入步骤302重新开始计算下一周期的第一连通子图。或者,在子图差异小于差异阈值的情况下,也可以直接跳出该流程图的执行过程,终止对Wi-Fi网络的识别过程,此时,第二连通子图对应的Wi-Fi网络可视为与第一连通子图对应的Wi-Fi网络结构相同,因此第二连通子图对应的Wi-Fi网络可以继承第一连通子图对应的Wi-Fi网络的SSID。
其中,上述差异阈值可以为预设的固定值,如可以为10%、15%、5%等;或者也可以根据终端类型分布、终端注册地址的区域分布、生成第一连通子图和第二连通子图的时间间隔等至少一种因素进行确定,本公开实施例并不对此进行限制。例如,获取到的网络连接记录对应的终端注册地址的区域分布越集中,上述差异阈值可以越小;反之终端注册地址的区域分布越分散,上述差异阈值可以越大,从而在保证高密度Wi-Fi网络的标识准确度的同时,降低对于低密度Wi-Fi网络的标识工作量,同时提高识别准确度和识别识别效率。又或者,上述差异阈值也可以与生成第一连通子图和第二连通子图的时间间隔成正相关,即两次识别之间的时间间隔越长,上述差异阈值越大;反之,两次识别之间的时间间隔越短,上述差异阈值越小,从而以保证识别结果尽可能接近Wi-Fi网络的真实结构变化。
步骤316,服务器为第二连通子图分配新的网络标识。
在子图差异大于差异阈值的情况下,表明当前识别出的Wi-Fi网络(如一周后的第二连通子图)与在先识别出的Wi-Fi网络(如一周前的第一连通子图)之间存在较大的结构差异,因此可以为第二连通子图对应的Wi-Fi网络分配区别于已有SSID的网络标识,从而将当前识别出的Wi-Fi网络作为新的Wi-Fi网络。实际上,之所以存在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原有Wi-Fi网络的网络结构确实发生了较大变化(如增加无线AP、减少无线AP、更改无线AP的名称、更换无线AP的地址等),也有可能是因为在先识别Wi-Fi网络时使用的网络连接记录较少,从而导致识别不准确。通过该方式,能够及时发现Wi-Fi网络的结构变化,并逐渐提高Wi-Fi网络结构识别的准确性,进而识别出更为完整准确的Wi-Fi网络。
通过上述方式生成的连通子图能够表征Wi-Fi网络中包含的无线AP以及各个无线AP之间的连接关系,所以该连通子图能够体现Wi-Fi网络的内部结构,从而实现对Wi-Fi网络结构的有效识别,进而保证无线AP标识的准确度。因为生成的连通子图能够表征Wi-Fi网络中包含的无线AP以及各个无线AP之间的连接关系,所以该连通子图能够体现Wi-Fi网络的内部结构,从而实现对Wi-Fi网络结构的有效识别,进而保证无线AP标识的准确度。该方式无需终端的定位数据,从根本上避免了用户隐私方面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而且需要使用的信息为终端产生的包含会话标识、BSSID和SSID的网络连接记录,不需要依赖定位数据,因而能够适用于通过Wi-Fi网络实现联网的多种应用场景。而且,通过生成连通子图识别Wi-Fi网络结构,能够保证相连Wi-Fi网络之间尽量少的发生无线AP重合的情况,一定程度上解决了Wi-Fi网络聚合不充分的问题(例如标识出的任一无线AP不会同时属于两个Wi-Fi网络),从而能够完整地识别一个Wi-Fi网络;并且整个过程自动化、流程化,无需人工参与和维护。Wi-Fi网络识别和聚合的结果可以保证高准确性,从而便于更好地洞悉用户关系,提升风控、反作弊等多种业务场景的效果的目标。
与前述Wi-Fi网络的识别方法的实施例相对应地,本公开还提出了Wi-Fi网络的识别装置的实施例。
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示出的一种Wi-Fi网络的识别装置的示意框图。本实施例所示的Wi-Fi网络的识别装置可以适用于服务器。
如图6所示,所述Wi-Fi网络的识别装置可以包括:
获取单元601,被配置为获取终端的网络连接记录,所述终端通过Wi-Fi网络连接至无线接入点无线AP,所述网络连接记录中包含所述无线AP所参与会话的会话标识、所述无线AP所归属基本服务集的基本服务集标识BSSID以及所述无线AP所归属扩展服务集的服务集标识SSID;
确定单元602,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网络连接记录中的漫游连接记录,任意多组所述漫游连接记录包含的会话标识相同、BSSID不同;
生成单元603,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漫游连接记录生成至少一个第一连通子图,其中,用于生成第一连通子图的漫游连接记录包含的SSID相同,不同第一连通子图用于表征不同的Wi-Fi网络;
标识单元604,被配置为使用生成第一连通子图的漫游连接记录包含的SSID标记所述第一连通子图所表征的第一Wi-Fi网络,并使用生成所述第一连通子图的漫游连接记录包含的BSSID标记所述第一Wi-Fi网络的无线AP。
可选的,所述获取单元601还被配置为:
获取终端的至少一条原始网络连接记录,所述原始网络连接记录包括所述终端的终端标识、所述终端通过Wi-Fi网络连接的无线AP所归属基本服务集的基本服务集标识BSSID,以及所述终端连接至无线AP的连接时刻;
若第一原始网络连接记录与第二原始网络连接记录包括的终端标识相同、连接时刻相同且BSSID不同,则从所述第一原始网络连接记录与第二原始网络连接记录中选取一条原始网络连接记录作为所述终端标识所表征终端的网络连接记录,所述第一原始网络连接记录为所述至少一条原始网络连接记录中的任一条连接记录,所述第二原始网络连接记录为所述至少一条原始网络连接记录中除所述第一原始网络连接记录之外的连接记录。
可选的,所述确定单元602还被配置为:
从各个所述网络连接记录中提取所述终端连接至无线AP的连接时刻,并按照所述连接时刻对各个所述网络连接记录进行排序;
在排序后的所述网络连接记录中,若相邻的多条网络连接记录包含的会话标识相同、BSSID不同,则确定所述多条网络连接记录为漫游连接记录。
可选的,所述漫游连接记录包含第一BSSID和第二BSSID,所述第一BSSID用于表征第一无线AP,所述第二BSSID表征第二无线AP,所述漫游连接记录用于表征所述终端从所述第一无线AP漫游至所述第二无线AP,所述生成单元603还被配置为:
将所述漫游连接记录中的BSSID表征的各个无线AP作为子图节点;
连接所述各个无线AP中的相邻无线AP,所述相邻无线AP之间的连接线作为子图边,所述相邻无线AP为所述漫游连接记录中相邻的网络连接记录的BSSID表征的无线AP;
对于任意两组漫游连接记录,若前一组漫游连接记录中任一BSSID与后一组漫游连接记录中的任一BSSID表征同一无线AP,则将该无线AP作为所述两组漫游连接记录分别对应的子图边的公共子图节点。
可选的,还包括:
子图更新单元605,被配置为按照预设的间隔时长,获取更新后的网络连接记录并生成用于表征第二Wi-Fi网络的第二连通子图;
标识更新单元606,被配置为若所述第二连通子图与所述第一连通子图之间的子图差异大于预设的差异阈值,则使用区别于已有SSID的网络标识标记所述第二连通子图表征的所述第二Wi-Fi网络,所述已有SSID被用于标记已识别出的所述第一Wi-Fi网络。
可选的,所述标识更新单元606还被配置为:
确定所述第二连通子图相对于所述第一连通子图新增或减少的变更节点个数;
将所述变更节点个数确定为所述子图差异、或者将所述变更节点个数与所述第一连通子图中的子图节点个数的比值确定为所述子图差异。
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指令,以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Wi-Fi网络的识别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能够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Wi-Fi网络的识别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被配置为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Wi-Fi网络的识别方法。
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示意框图。例如,电子设备700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参照图7,电子设备7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702,存储器704,电源组件706,多媒体组件708,音频组件710,输入/输出(I/O)的接口712,传感器组件714,以及通信组件718。
处理组件702通常控制电子设备7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7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7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Wi-Fi网络的识别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7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7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7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708和处理组件7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7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电子设备7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电子设备7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7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源组件706为电子设备7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7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电子设备7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708包括在电子设备7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7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电子设备7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7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7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电子设备7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704或经由通信组件718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7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712为处理组件7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7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电子设备7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714可以检测到电子设备7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电子设备7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714还可以检测电子设备700或电子设备7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电子设备7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电子设备7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电子设备7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7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7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7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图像采集组件716可以用于采集被摄对象的图像数据,以形成关于被摄对象的图像,并可以对该图像进行必要的处理。该图像采集组件716可以包括相机模组,相机模组中的图像传感器(Sensor)通过镜头感应来自被摄对象的光线,将得到的感光数据提供给图像信号处理器(ISP,Image Signal Processing),由后者根据感光数据生成对应于被摄对象的图像。其中,上述图像传感器可以为CMOS传感器或CCD传感器,当然,也可以为红外传感器、深度传感器等;相机模组可以内置在电子设备700中,也可以为电子设备700的外接模组;上述ISP可以内置在相机模组中,也可以外挂在上述电子设备中(不在相机模组内)。
通信组件718被配置为便于电子设备7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电子设备7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运营商网络(如2G、3G、4G或5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718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718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本公开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7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Wi-Fi网络的识别方法。
在本公开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704,上述指令可由电子设备700的处理器720执行以完成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Wi-Fi网络的识别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和/或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和/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Wi-Fi网络的识别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和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公开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公开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公开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Claims (12)

1.一种无线保真Wi-Fi网络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终端的网络连接记录,所述终端通过Wi-Fi网络连接至无线接入点AP,所述网络连接记录中包含所述无线AP所参与会话的会话标识、所述无线AP所归属基本服务集的基本服务集标识BSSID以及所述无线AP所归属扩展服务集的服务集标识SSID;
确定所述网络连接记录中的漫游连接记录,任意多组所述漫游连接记录包含的会话标识相同、BSSID不同;
所述确定所述网络连接记录中的漫游连接记录,包括:
从各个所述网络连接记录中提取所述终端连接至无线AP的连接时刻,并按照所述连接时刻对各个所述网络连接记录进行排序;
在排序后的所述网络连接记录中,若相邻的多条网络连接记录包含的会话标识相同、BSSID不同,则确定所述多条网络连接记录为漫游连接记录;
根据所述漫游连接记录生成至少一个第一连通子图,其中,用于生成第一连通子图的漫游连接记录包含的SSID相同,不同第一连通子图用于表征不同的Wi-Fi网络;
使用生成第一连通子图的漫游连接记录包含的SSID标记所述第一连通子图所表征的第一Wi-Fi网络,并使用生成所述第一连通子图的漫游连接记录包含的BSSID标记所述第一Wi-Fi网络的无线AP。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终端的网络连接记录,包括:
获取终端的至少一条原始网络连接记录,所述原始网络连接记录包括所述终端的终端标识、所述终端通过Wi-Fi网络连接的无线AP所归属基本服务集的基本服务集标识BSSID,以及所述终端连接至无线AP的连接时刻;
若第一原始网络连接记录与第二原始网络连接记录包括的终端标识相同、连接时刻相同且BSSID不同,则从所述第一原始网络连接记录与第二原始网络连接记录中选取一条原始网络连接记录作为所述终端标识所表征终端的网络连接记录,所述第一原始网络连接记录为所述至少一条原始网络连接记录中的任一条连接记录,所述第二原始网络连接记录为所述至少一条原始网络连接记录中除所述第一原始网络连接记录之外的连接记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漫游连接记录包含的第一BSSID和第二BSSID,所述第一BSSID用于表征第一无线AP,所述第二BSSID表征第二无线AP,所述漫游连接记录用于表征所述终端从所述第一无线AP漫游至所述第二无线AP,所述根据所述漫游连接记录生成至少一个第一连通子图,包括:
将所述漫游连接记录中的BSSID表征的各个无线AP作为子图节点;
连接所述各个无线AP中的相邻无线AP,所述相邻无线AP之间的连接线作为子图边,所述相邻无线AP为所述漫游连接记录中相邻的网络连接记录的BSSID表征的无线AP;
对于任意两组漫游连接记录,若前一组漫游连接记录中任一BSSID与后一组漫游连接记录中的任一BSSID表征同一无线AP,则将该无线AP作为所述两组漫游连接记录分别对应的子图边的公共子图节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按照预设的间隔时长,获取更新后的网络连接记录并生成用于表征第二Wi-Fi网络的第二连通子图;
若所述第二连通子图与所述第一连通子图之间的子图差异大于预设的差异阈值,则使用区别于已有SSID的网络标识标记所述第二连通子图表征的所述第二Wi-Fi网络,所述已有SSID被用于标记已识别出的所述第一Wi-Fi网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下述方式确定所述子图差异:
确定所述第二连通子图相对于所述第一连通子图新增或减少的变更节点个数;
将所述变更节点个数确定为所述子图差异、或者将所述变更节点个数与所述第一连通子图中的子图节点个数的比值确定为所述子图差异。
6.一种无线保真Wi-Fi网络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被配置为获取终端的网络连接记录,所述终端通过Wi-Fi网络连接至无线接入点AP,所述网络连接记录中包含所述无线AP所参与会话的会话标识、所述无线AP所归属基本服务集的基本服务集标识BSSID以及所述无线AP所归属扩展服务集的服务集标识SSID;
确定单元,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网络连接记录中的漫游连接记录,任意多组所述漫游连接记录包含的会话标识相同、BSSID不同;
所述确定单元还被配置为:
从各个所述网络连接记录中提取所述终端连接至无线AP的连接时刻,并按照所述连接时刻对各个所述网络连接记录进行排序;
在排序后的所述网络连接记录中,若相邻的多条网络连接记录包含的会话标识相同、BSSID不同,则确定所述多条网络连接记录为漫游连接记录;
生成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漫游连接记录生成至少一个第一连通子图,其中,用于生成第一连通子图的漫游连接记录包含的SSID相同,不同第一连通子图用于表征不同的Wi-Fi网络;
标识单元,被配置为使用生成第一连通子图的漫游连接记录包含的SSID标记所述第一连通子图所表征的第一Wi-Fi网络,并使用生成所述第一连通子图的漫游连接记录包含的BSSID标记所述第一Wi-Fi网络的无线AP。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元还被配置为:
获取终端的至少一条原始网络连接记录,所述原始网络连接记录包括所述终端的终端标识、所述终端通过Wi-Fi网络连接的无线AP所归属基本服务集的基本服务集标识BSSID,以及所述终端连接至无线AP的连接时刻;
若第一原始网络连接记录与第二原始网络连接记录包括的终端标识相同、连接时刻相同且BSSID不同,则从所述第一原始网络连接记录与第二原始网络连接记录中选取一条原始网络连接记录作为所述终端标识所表征终端的网络连接记录,所述第一原始网络连接记录为所述至少一条原始网络连接记录中的任一条连接记录,所述第二原始网络连接记录为所述至少一条原始网络连接记录中除所述第一原始网络连接记录之外的连接记录。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漫游连接记录包含第一BSSID和第二BSSID,所述第一BSSID用于表征第一无线AP,所述第二BSSID表征第二无线AP,所述漫游连接记录用于表征所述终端从所述第一无线AP漫游至所述第二无线AP,所述生成单元还被配置为:
将所述漫游连接记录中的BSSID表征的各个无线AP作为子图节点;
连接所述各个无线AP中的相邻无线AP,所述相邻无线AP之间的连接线作为子图边,所述相邻无线AP为所述漫游连接记录中相邻的网络连接记录的BSSID表征的无线AP;
对于任意两组漫游连接记录,若前一组漫游连接记录中任一BSSID与后一组漫游连接记录中的任一BSSID表征同一无线AP,则将该无线AP作为所述两组漫游连接记录分别对应的子图边的公共子图节点。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子图更新单元,被配置为按照预设的间隔时长,获取更新后的网络连接记录并生成用于表征第二Wi-Fi网络的第二连通子图;
标识更新单元,被配置为若所述第二连通子图与所述第一连通子图之间的子图差异大于预设的差异阈值,则使用区别于已有SSID的网络标识标记所述第二连通子图表征的所述第二Wi-Fi网络,所述已有SSID被用于标记已识别出的所述第一Wi-Fi网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更新单元还被配置为:
确定所述第二连通子图相对于所述第一连通子图新增或减少的变更节点个数;
将所述变更节点个数确定为所述子图差异、或者将所述变更节点个数与所述第一连通子图中的子图节点个数的比值确定为所述子图差异。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Wi-Fi网络的识别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Wi-Fi网络的识别方法。
CN202110130166.5A 2021-01-29 2021-01-29 Wi-Fi网络的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9547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30166.5A CN112954774B (zh) 2021-01-29 2021-01-29 Wi-Fi网络的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PCT/CN2021/113087 WO2022160670A1 (zh) 2021-01-29 2021-08-17 Wi-Fi网络的识别方法和Wi-Fi网络的识别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30166.5A CN112954774B (zh) 2021-01-29 2021-01-29 Wi-Fi网络的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54774A CN112954774A (zh) 2021-06-11
CN112954774B true CN112954774B (zh) 2022-11-18

Family

ID=762401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30166.5A Active CN112954774B (zh) 2021-01-29 2021-01-29 Wi-Fi网络的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54774B (zh)
WO (1) WO202216067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54774B (zh) * 2021-01-29 2022-11-18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Wi-Fi网络的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45147A1 (fr) * 2005-10-21 2007-04-2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ede, systeme et terminal de reseau d’acces du terminal de reseau local sans fil
CN102461259A (zh) * 2009-06-30 2012-05-16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在无线局域网中移动终端漫游的方法、相关的接入控制器和接入点设备
CN108738098A (zh) * 2018-08-14 2018-11-02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wlan网络多接入点间无缝切换的方法
CN109640375A (zh) * 2019-01-23 2019-04-16 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设备配网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26099B2 (en) * 2011-12-08 2015-05-05 Apple Inc. Mechanisms to improve mobile device roaming in wireless networks
WO2013122830A1 (en) * 2012-02-17 2013-08-22 Apple Inc. Detecting neighboring access points in a network
US20170353905A1 (en) * 2016-06-03 2017-12-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Access point roaming
CN107995682B (zh) * 2017-11-06 2019-03-05 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接入点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623994B2 (en) * 2018-02-22 2020-04-14 Cisco Technology, Inc. Flash crowd detection and responsive network management
CN112954774B (zh) * 2021-01-29 2022-11-18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Wi-Fi网络的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45147A1 (fr) * 2005-10-21 2007-04-2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ede, systeme et terminal de reseau d’acces du terminal de reseau local sans fil
CN102461259A (zh) * 2009-06-30 2012-05-16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在无线局域网中移动终端漫游的方法、相关的接入控制器和接入点设备
CN108738098A (zh) * 2018-08-14 2018-11-02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wlan网络多接入点间无缝切换的方法
CN109640375A (zh) * 2019-01-23 2019-04-16 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设备配网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160670A1 (zh) 2022-08-04
CN112954774A (zh) 2021-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49387B (zh) 小区重选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
US9591558B2 (en) Smart connection manager
CN103797332A (zh) 在接入终端处基于行为模型选择性地执行定位程序
US2023041315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target cell of u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2514520A (zh) 中继ue的重选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40023082A1 (e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0521236B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US20200359303A1 (en) Cell type ind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1889568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aging over WiFi for mobile terminating calls
US20230133309A1 (en) Network data collection method
US20230276400A1 (en) Wireless connection monitoring, classification, and priority
CN112954774B (zh) Wi-Fi网络的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395745B (zh) 接入Mesh网络的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5053473A (zh) Rsrp门限确定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426041B (zh) 定位及定位模型的训练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275125B (zh) 资源共享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EP4185061A1 (en) Random access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20220248322A1 (en) Cell sel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WO2023185788A1 (zh) 候选成员的确定方法、装置及设备
WO2024088119A1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WO2023155111A1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EP4340300A1 (en) Model inference method, model inference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WO2023185818A1 (zh) 设备确定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JP6511111B2 (ja) 通信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CN112261677A (zh) 一种热点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