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52542B - 一种用于自适应传递激光能量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自适应传递激光能量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52542B
CN112952542B CN202110133734.7A CN202110133734A CN112952542B CN 112952542 B CN112952542 B CN 112952542B CN 202110133734 A CN202110133734 A CN 202110133734A CN 112952542 B CN112952542 B CN 1129525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ser
sub
excitation
subsystem
sel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3373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52542A (zh
Inventor
张逸辰
张亦卓
姜锦锋
金雁
赵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VIC Beijing Aeronautic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AVIC Beijing Aeronautic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VIC Beijing Aeronautic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AVIC Beijing Aeronautic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11013373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5254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525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525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525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525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3/00Lasers, i.e.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the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wave range
    • H01S3/10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frequency,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the emitted radiation, e.g. switching, gating, modulating or demodulating
    • H01S3/102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frequency,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the emitted radiation, e.g. switching, gating, modulating or demodulating by controlling the active medium, e.g. by controlling the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excit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3/00Lasers, i.e.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the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wave range
    • H01S3/0014Monitoring arrang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3/00Lasers, i.e.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the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wave range
    • H01S3/10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frequency,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the emitted radiation, e.g. switching, gating, modulating or demodulating
    • H01S3/102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frequency,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the emitted radiation, e.g. switching, gating, modulating or demodulating by controlling the active medium, e.g. by controlling the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excitation
    • H01S3/1022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frequency,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the emitted radiation, e.g. switching, gating, modulating or demodulating by controlling the active medium, e.g. by controlling the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excitation by controlling the optical pump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as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自适应传递激光能量的控制系统,包括:激励源子系统、智能控制子系统、激光子系统以及激励源检测子系统,激励源子系统用于连接外部供电电源,激光子系统用于接收激励源子系统的激励电能后输出激光,激励源检测子系统用于检测激励源子系统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激励源子系统包括若干分激励源,各分激励源相互并联,激光子系统包括若干分激光器,各分激光器与对应的分激励源电连接,还包括连接外部供电电源和激励源子系统的开关系统,开关系统包括若干闭合开关,智能控制子系统用于控制各闭合开关的开闭动作,从而控制外部供电电源与各分激励源之间电路的通断来实现对不同供电电源实现不同激光功率的高低分档输出。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自适应传递激光能量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光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自适应传递激光能量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从功率是否可调方面,激光器可分为固定输出功率激光器与输出功率可调激光器两大类。功率可调激光器通过设定手动调节范围进行激光输出功率的调节,但通常该调节范围较小,且需通过人为手动调节。输出功率调节范围小的激光器及固定功率激光器从一定程度上讲,是对高带载能力供电电源能力的一种浪费。
可移动平台激光器(如车载激光器)通常为固定功率激光器,不具有功率调节的功能,其同样不能充分发挥高带载能力供电电源的供电能力。
另一方面,现有激光器均要求供电电源的供电能力必须满足激光器最大出光功率的要求,即输出功率5kW的供电电源无法使最大出光功率10kW的激光器发射激光。
第三,现有以电能为驱动的激光器多以市电为驱动能源,市电为末端用电,发电厂产生的电能经过输电、变电、配电等多重中间环节,具有较高损耗,从整体看,不利于电能利用率的整体提高。如果利用离网发电基站所发电能直接作为激光系统的外部供电电源,将减少电能在并网传输中的损耗,提高电到光的整体能量转换效率。
综上所述,与激光器出光功率所要求的供电能力比较,低带载能力供电电源无法使激光系统工作;而对高带载能力供电电源而言,是对其供电能力的浪费。即现有激光系统不具有对供电电源的普适性,其对不同外部供电电源的鲁棒性差。
因此,发明人提供了一种用于自适应传递激光能量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自适应传递激光能量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通过检测各激光激励源的工作电压是否满足正常工作的需要来控制激光激励源所在电路的闭合开关的开合情况,实现对激光器的激光功率的分档输出即可满足对不同外部供电电源的适应性,解决可移动平台激光系统对不同供电电源鲁棒性差的问题。
(2)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自适应传递激光能量的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包括激励源子系统、智能控制子系统、激光子系统以及激励源检测子系统,所述激励源子系统用于连接外部供电电源,所述激光子系统用于接收所述激励源子系统的激励电能后输出激光,所述激励源检测子系统用于检测所述激励源子系统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所述激励源子系统,包括若干分激励源,各所述分激励源相互并联;所述激光子系统,包括若干分激光器,各所述分激光器输出的激光通过激光合束装置共同输出,且各所述分激光器与对应的所述分激励源电连接;还包括连接所述外部供电电源和所述激励源子系统的开关系统,所述开关系统包括若干闭合开关,各所述闭合开关与对应的所述分激励源电连接;所述智能控制子系统,用于控制各所述闭合开关的开闭动作,从而控制所述外部供电电源与各所述分激励源之间电路的通断。
进一步地,所述分激光器的数量与所述分激励源的数量以及所述闭合开关的数量一一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激励源子系统还包括用于在无外接外部供电电源时向所述分激光器提供电能的自出光储能及激励装置,所述自出光储能及激励装置与对应的所述分激励源并联。
进一步地,所述自出光储能及激励装置与所述外部供电电源之间设有所述第一自出光闭合开关,所述自出光储能及激励装置与对应的所述分激光器之间设有第二自出光闭合开关,所述第一自出光闭合开关与各所述闭合开关均并联。
进一步地,所述自出光储能及激励装置与其中一个所述分激光器电连接。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采用第一方面的用于自适应传递激光能量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一:检测外部供电电源与所述激励源子系统是否电连接,若是,则进入下一步;步骤二:控制其中一个所述闭合开关闭合,所述外部供电电源向所述分激励源充电,所述分激励源驱动对应的所述分激光器输出激光,检测所述分激励源的工作电压,若工作电压正常(即所述分激励源不欠压),则重复步骤二的操作,若所述分激励源处于欠压状态,则进入下一步;控制使得所述分激励源处于欠压状态的闭合开关断开,并将步骤二中已闭合的各所述闭合开关保持闭合状态,使得所述激光子系统的输出激光功率是各所述分激光器的输出激光功率之和。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自出光储能及激励装置,所述自出光储能及激励装置与各所述分激励源相互并联,所述自出光储能及激励装置与所述外部供电电源之间设有所述第一自出光闭合开关,所述自出光储能及激励装置与对应的所述分激光器之间设有第二自出光闭合开关,所述第一自出光闭合开关与各所述闭合开关均并联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一中,若未检测到所述外部供电电源与所述激励源子系统连接,则控制所述第一自出光闭合开关断开并闭合所述第二自出光闭合开关。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二中,所述激励源检测子系统检测到所述自出光储能及激励装置的电能未充满,则控制闭合所述第一自出光闭合开关并断开所述第二自出光闭合开关,使得所述外部供电电源对所述自出光储能及激励装置进行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自出光储能及激励装置与其中一个所述分激光器电连接。
(3)有益效果
综上,本发明通过设置多个并联的分激励源以及该分激励源电连接的多个分激光器,利用激励源检测子系统检测激光子系统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即激励源子系统是否处于欠压状态)以及智能控制子系统控制连接与外接供电电源与分激励源之间的闭合开关的动作(打开或闭合)来实现对该分激励源以及分激光器进行供电和断电,从而满足在不同功率的外部供电电源下,实现对各分激光器的输出激光功率的分档输出(即针对高功率电源输出高功率激光,低功率电源输出低功率激光),自适应传递激光能量控制系统根据外部供电电源的供电能力,自适应调节开启的分激光器的数量,实现系统输出激光功率对外部供电电源的自适应调节能力,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低带载能力供电电源无法使高功率激光系统工作,而采用高带载能力供电电源带来对转化率低的不足。对于不同外部供电电源,其带载能力由高低之分,本发明的控制系统通过检测到所连接的外部供电电源的输出参数,可根据不同输出调节不同的激光发射功率。同时由于该自适应传递激光能量的控制系统可最大限度利用外部供电电源的供电能力,充分发挥外部供电电源高带载能力的优势;因此从整体上提高电到光的能量转换效率。且该自适应传递激光能量的控制系统降低了高功率输出的激光系统对外部供电电源带载能力的要求,提高了各分激光器对外部供电电源的鲁棒性、匹配性及使用灵活性;与可移动平台结合,扩大激光系统的机动范围,进一步扩大了自适应激光系统的使用范围。
用于自适应传递激光能量控制系统的外接供电电源可作为电网末端用电设备(市电);也可作为离网发电基站用电设备,免去电力并网、变电、输电、配电等诸多复杂环节,电能损耗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自适应传递激光能量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自适应传递激光能量的控制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自适应传递激光能量的控制方法的控制流程图。
图中:
1-外部供电电源;2-智能控制子系统;3-激光子系统;4-激励源子系统;5-激励源检测子系统;6-闭合开关;7-第一自出光闭合开关;8-第二自出光闭合开关;31-分激光器;41-分激励源;42-自出光储能及激励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和附图用于示例性地说明本发明的原理,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即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前提下覆盖了零件、部件和连接方式的任何修改、替换和改进。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照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自适应传递激光能量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自适应传递激光能量的控制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该控制系统包括了激励源子系统4、智能控制子系统2、激光子系统3以及激励源检测子系统5,该激励源子系统4用于连接外部供电电源1,该激光子系统3用于接收激励源子系统4的电能后输出激光,激励源检测子系统5用于检测激励源子系统4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激励源子系统4,包括若干分激励源41(如图2中分激励源1~m),各分激励源41相互并联,激光子系统3,包括若干分激光器31(如图2中分激光器1~m),各分激光器31输出的激光通过一激光合束装置共同输出,该激光合束装置为现有技术中较为常见的光纤合束器,且各分激光器31与对应的分光激励源41电连接,还包括连接外部供电电源1和激励源子系统4的开关系统,开关系统包括若干闭合开关6(如图2中C1~C4),各闭合开关6与对应的分激励源41电连接,智能控制子系统,用于控制各闭合开关6的开闭动作,从而控制外部供电电源与各分激励源41之间电路的通断。需要说明的是,该激光器为光纤激光器,该光纤合束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都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通过设置多个并联的分激励源以及该分激励源电连接的多个分激光器,利用激励源检测子系统检测激励源子系统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即激励源子系统是否欠压)以及智能控制子系统控制连接与外接供电电源与分激励源之间的闭合开关的动作(打开或闭合)来实现对该分激励源以及分激光器进行供电和断电,从而满足在不同功率的外部供电电源下,实现对分激光器的输出激光功率的分档输出(即针对高功率电源输出高功率激光,低功率电源输出低功率激光),自适应传递激光能量控制系统根据外部供电电源的供电能力,自适应调节开启的分激光器的数量,实现系统输出激光功率对外部供电电源的自适应调节能力,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低带载能力供电电源无法使高功率激光系统工作,而采用高带载能力供电电源带来对转化率低的不足。对于不同外部供电电源,其带载能力由高低之分,本发明的控制系统通过检测到所连接的外部供电电源的输出参数,可根据不同输出调节不同的激光发射功率。同时由于该自适应传递激光能量的控制系统可最大限度利用外部供电电源的供电能力,充分发挥外部供电电源高带载能力的优势;因此从整体上提高电到光的能量转换效率。且该自适应传递激光能量的控制系统降低了高功率输出的激光系统对外部供电电源带载能力的要求,提高了分激光器对外部供电电源的鲁棒性、匹配性及使用灵活性;与可移动平台结合,扩大激光系统的机动范围,进一步扩大了自适应激光系统的使用范围。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分激光器31的数量与分激励源41的数量以及闭合开关6的数量一一对应。使得分激光器与分激励源以及闭合开关分布在同一串联的电路上,保证激励源检测子系统能够检测到对应激励源上的工作电压,保障整个电路系统的完整性。
作为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激励源子系统4还包括用于在无外接外部供电电源1时向分激光器31提供电能的自出光储能及激励装置42,自出光储能及激励装置42与对应的分激励源41并联,自出光储能及激励装置42与外部供电电源1之间设有所述第一自出光闭合开关7(如图2中的Cz),自出光储能及激励装置42与对应的分激光器31之间设有第二自出光闭合开关8(如图2中的Cz1),第一自出光闭合开关7与各闭合开关6均并联,自出光储能及激励装置42与其中一个分激光器31电连接。本发明的自适应传递激光能量的控制系统还具有自出光模式,当激励源子系统无法连接外部供电电源等紧急情况时,自出光储能及激励装置可以为单台或多台分激光器提供电能,具体实施例中为如图2所示的1台分激光器提供电能,即自出光工作模式。正常情况下自激励源子系统接插于外部供电电源时,激励源检测子系统在检测各分激励源工作电压的同时,检测自出光储能及激励装置的能量,当检测到自出光储能装置未充满时,智能控制子系统在控制系统正常出光的同时,控制第一自出光闭合开关Cz,但保持第二自出光闭合开关Cz1断开,外部供电电源同时为自出光储能及激励装置充电,当在无外部供电电源接入等的紧急条件下,智能控制子系统开启自出光储能及激励装置,闭合第二自出光闭合开关Cz1并断开第一自出光闭合开关Cz,自出光储能及激励装置向与其连接的1台分激光器提供电能,实现自适应传递激光能量控制系统可以在无外部供电电源的紧急状态下发射最小功率激光,满足设备的正常运行。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自适应传递激光能量的控制方法的控制流程图。如图3所示,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自适应传递激光能量的控制方法,该方法采用第一方面的如图1所示的用于自适应传递激光能量的控制系统,该方法包括步骤一:检测外部供电电源1与激励源子系统4是否电连接,若是,则进入步骤二;步骤二:控制其中一个闭合开关6闭合,外部供电电源1向分激励源41充电,分激励源41驱动对应的分激光器31输出激光,检测分激励源41的工作电压,若工作电压正常(即分激励源不欠压状态),则重复步骤二的操作,若分激励源处于欠压状态,则进入步骤三;步骤三:控制使得最后关闭的闭合开关6断开,并将步骤二所有的已闭合的闭合开关6保持闭合状态,使得激光子系统3的输出激光功率是各分激光器31的输出激光功率之和。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控制系统还包括自出光储能及激励装置42,自出光储能及激励装置42与各激光激励源41相互并联,自出光储能及激励装置42与外部供电电源1之间设有第一自出光闭合开关7,自出光储能及激励装置42与对应的激光器31之间设有第二自出光闭合开关8,第一自出光闭合开关7与各闭合开关6均并联。
作为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步骤一中,若未检测到外部供电电源1与激励源子系统4连接,则控制第一自出光闭合开关7断开并闭合第二自出光闭合开关8,在步骤二中,激励源检测子系统5检测到自出光储能及激励装置42的电能未充满,则控制闭合第一自出光闭合开关7并断开第二自出光闭合开关8,使得外部供电电源1对自出光储能及激励装置42进行充电,自出光储能及激励装置42与其中一个分激光器31电连接。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结合图1-图3做详细说明如下:当激励源子系统连接于外部供电电源后,开启自适应传递激光能量的控制系统。智能控制子系统控制闭合开关C1,外部供电电源1为各分激励源41(如图2所示的分激励源1)充电,分激励源41驱动与其连接的分激光器31(如图2所示的分激光器1)出光,激光子系统的激光输出功率为分激光器31的激光输出功率;此时,激励源检测子系统5检测分激励源41的工作电压,当分激励源41的工作电压与其额定电压相同或在额定电压的正负区间范围内,表示分激励源41的工作状态正常,没有出现欠压现象,则智能控制子系统2控制闭合开关C2,外部供电电源为两个分激励源41(如图2所示的分激励源1和分激励源2)同时充电,分激励源41驱动与其连接的分激光器31(如图2所示的分激光器1和分激光器2)出光,分激励源41分别驱动对应连接的分激光器31出光,激光子系统3的激光输出功率为两个激光器31(如图2所示的分激光器1和分激光器2)的激光输出功率之和;此时,激励源检测子系统分别检测两个分激励源41的工作电压,与其额定电压相同或在额定电压的正负区间范围内,表示两个分激励源41(如图2所示的分激励源1和分激励源2)的工作状态正常,没有出现欠压现象,则智能控制子系统2控制闭合开关C3,外部供电电源为三个分激励源41(如图2所示的分激励源1、分激励源2以及分激励源3)同时充电,各分激励源41分别驱动与其连接的各分激光器31(如图2所示的分激光器1、分激光器2以及分激光器3)出光,该激光子系统3的激光输出功率为三个分激光器31(如图2所示的分激光器1、分激光器2以及分激光器3)的激光输出功率之和;此时,激励源检测子系统5分别检测三个分激励源41(如图2所示的分激励源1、分激励源2以及分激励源3)的工作电压,与其额定电压相同或在额定电压的正负区间范围内,表示三个分激励源41(如图2所示的分激励源1、分激励源2以及分激励源3)的工作状态正常,没有出现欠压现象;依次类推,逐个开启分激光器,分激光器发射的激光通过激光合束装置实现共孔径输出,激光子系统的激光输出功率为各分激光器的激光输出功率之和。随着开启分激光器数量的提高,激光子系统的激光输出功率逐渐提升。当智能控制子系统2控制闭合开关6(数量用Ci表示),外部供电电源1为各分激励源41(数量用1~i表示)同时供电,各分激励源41分别控制相应的分激光器31(数量用1~i表示)出光,此时激励源检测子系统5检测出各分激励源41均欠压,则智能控制子系统2控制断开最后一个闭合开关6(即Ci),并维持其他已闭合的闭合开关6(即C1~C(i-1))闭合并锁定该状态,激光子系统3进入稳定输出阶段,激光输出功率为对应的分激光器31(即1~(i-1))激光输出功率之和。举例各分激光器31的额定电流30A,单台分激光器31激光输出功率为2kW;外部供电电源1的输出电压为220V,输出电流为90A。则外部供电电源1可支持3台分激光器31出光,因此,激励源子系统4连接于该外部供电电源1时,智能控制子系统2依次控制闭合开关6C1~C3(如图2所示的C1~C3),对应的各分激光器31(如图2所示的分激光器1、分激光器2以及分激光器3)出光;当智能控制子系统2依次控制闭合开关6(即图2中的C4)后,激励源检测子系统5检测到分激励源41(即图2中的分激励源1~m)出现欠压状态,分激励源m优选为数量4,智能控制子系统2控制断开闭合开关6(即C4),并维持已闭合的闭合开关6(即图2的C1~C3)为闭合状态,激光子系统3维持2kW*3=6kW稳定出光。
本发明的自适应传递激光能量的控制系统还具有自出光模式,当激励源子系统无法连接外部供电电源等紧急情况时,自出光储能及激励装置可以为单台或多台分激光器提供电能,具体实施例中为如图2所示的1台分激光器提供电能,即自出光工作模式。正常情况下自激励源子系统接插于外部供电电源时,激励源检测子系统在检测各分激励源工作电压的同时,检测自出光储能及激励装置的能量,当检测到自出光储能装置未充满时,智能控制子系统在控制系统正常出光的同时,控制第一自出光闭合开关7(如图2的Cz),但保持第二自出光闭合开关8(如图2的Cz1)断开,外部供电电源同时为自出光储能及激励装置充电,当在无外部供电电源接入等的紧急条件下,智能控制子系统开启自出光储能及激励装置,闭合第二自出光闭合开关8(如图2的Cz1)并断开第一自出光闭合开关7(如图2的Cz),自出光储能及激励装置向与其连接的1台分激光器提供电能,实现自适应传递激光能量控制系统可以在无外部供电电源的紧急状态下发射最小功率激光,满足设备的正常运行。
为提高自适应传递激光能量的控制系统对不同外部供电电源的鲁棒性,该自适应激光传能系统设计输入电压(即外部供电电源输出电压)220V,对外部供电电源电流不做限定。自适应传递激光能量的控制系统可作为电网末端用电设备,也可作为离网发电基站用电设备,(通常为满足普通设备用电需求,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发电基站所发的离网电能经变换需满足220V电压要求)。由于不同外部供电电源(如插座)具有不同参数,该自适应传递激光能量的控制系统可根据不同外部供电电源的输出电能自适应调节出光功率;接插于低带载能力(此处指低电流)供电电源时,自适应传递激光能量的控制系统发射低功率激光;接插于高带载能力供电电源时,可最大限度地将该外部供电电源的电能转换为激光发射功率,发射高功率激光。自适应传递激光能量的控制系统可最大限度的利用外部供电电源提供的电能,减小对高带载能力的外部供电电源输出电能的浪费
需要明确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文所描述并在图中示出的特定步骤和结构。并且,为了简明起见,这里省略对已知方法技术的详细描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限制于本申请。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用于自适应传递激光能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一用于自适应传递激光能量的控制系统来实现,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激励源子系统(4)、智能控制子系统(2)、激光子系统(3)以及激励源检测子系统(5),所述激励源子系统(4)用于连接外部供电电源(1),所述激光子系统(3)用于接收所述激励源子系统(4)的激励电能后输出激光,所述激励源检测子系统(5)用于检测所述激励源子系统(4)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所述激励源子系统(4),包括若干分激励源(41),各所述分激励源(41)相互并联;
所述激光子系统(3),包括若干分激光器(31),各所述分激光器(31)输出的激光通过激光合束装置共同输出,且各所述分激光器(31)与对应的所述分激励源(41)电连接;
还包括连接所述外部供电电源(1)和所述激励源子系统(4)的开关系统,所述开关系统包括若干闭合开关(6),各所述闭合开关(6)与对应的所述分激励源(41)电连接;
所述智能控制子系统,用于控制各所述闭合开关(6)的开闭动作,从而控制所述外部供电电源(1)与各所述分激励源(41)之间电路的通断;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一:检测外部供电电源(1)与所述激励源子系统(4)是否电连接,若是,则进入下一步;
步骤二:控制其中一个所述闭合开关(6)闭合,所述外部供电电源(1)向所述分激励源(41)充电,所述分激励源(41)驱动对应的所述分激光器(31)输出激光,检测所述分激励源(41)的工作电压,若工作电压正常,则重复步骤二的操作,若所述分激励源(41)处于欠压状态,则进入下一步;
步骤三:控制所述分激励源(41)处于欠压状态的所述闭合开关(6)断开,并将步骤二中已闭合的各所述闭合开关(6)保持闭合状态,使得所述激光子系统(3)的输出激光功率是各所述分激光器(31)的输出激光功率之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自适应传递激光能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自出光储能及激励装置(42),所述自出光储能及激励装置(42)与各所述分激励源(41)相互并联,所述自出光储能及激励装置(42)与所述外部供电电源(1)之间设有第一自出光闭合开关(7),所述自出光储能及激励装置(42)与对应的所述分激光器(31)之间设有第二自出光闭合开关(8),所述第一自出光闭合开关(7)与各所述闭合开关(6)均并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自适应传递激光能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一中,若未检测到所述外部供电电源(1)与所述激励源子系统(4)连接,则控制所述第一自出光闭合开关(7)断开并闭合所述第二自出光闭合开关(8)。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自适应传递激光能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二中,所述激励源检测子系统(5)检测到所述自出光储能及激励装置(42)的电能未充满,则控制闭合所述第一自出光闭合开关(7)并断开所述第二自出光闭合开关(8),使得所述外部供电电源(1)对所述自出光储能及激励装置(42)进行充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自适应传递激光能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出光储能及激励装置(42)与其中一个所述分激光器(31)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自适应传递激光能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激光器(31)的数量与所述分激励源(41)的数量以及所述闭合开关(6)的数量一一对应。
CN202110133734.7A 2021-02-01 2021-02-01 一种用于自适应传递激光能量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129525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33734.7A CN112952542B (zh) 2021-02-01 2021-02-01 一种用于自适应传递激光能量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33734.7A CN112952542B (zh) 2021-02-01 2021-02-01 一种用于自适应传递激光能量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52542A CN112952542A (zh) 2021-06-11
CN112952542B true CN112952542B (zh) 2022-11-29

Family

ID=762403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33734.7A Active CN112952542B (zh) 2021-02-01 2021-02-01 一种用于自适应传递激光能量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52542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14757A (zh) * 2008-12-01 2009-04-22 东莞市科圣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多源光电一体化供电储能节能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52786B2 (en) * 2001-03-05 2008-04-01 Fuji Xerox Co., Ltd. Apparatus for driving light emitting element and system for driving light emitting element
JP2005148415A (ja) * 2003-11-14 2005-06-09 Toshiba Matsushita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El表示装置
CN2778319Y (zh) * 2005-01-18 2006-05-10 张侃 光动力半导体激光治疗仪
CN2904434Y (zh) * 2006-04-10 2007-05-23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高压/超高压输电系统用激光送能电源装置
CN205753618U (zh) * 2016-05-23 2016-11-30 国神光电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掉电保护电路
CN106849918B (zh) * 2017-01-23 2019-01-29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氙灯激励高能激光器的脉冲泵浦电源装置
CN107241084B (zh) * 2017-06-06 2019-07-09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带均流互感器的长脉宽大电流脉冲电源装置
CN110048605B (zh) * 2019-04-04 2021-09-10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一种大功率激光恒流源驱动电路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14757A (zh) * 2008-12-01 2009-04-22 东莞市科圣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多源光电一体化供电储能节能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52542A (zh) 2021-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52082B (zh) 一种离网并网运行的光储联合供电系统
US20200144956A1 (en) Photovoltaic system
KR101287586B1 (ko) 전기 자동차 배터리 충전 시스템
CN102882370A (zh) 双向双输入buck直流变换器及其功率分配方法
US10224738B2 (en) Energy harvesting system with indirect power transmission and power distribution method
US8766478B2 (en) Power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15085245A (zh) 光伏储能系统及其适用的控制方法
CN112952542B (zh) 一种用于自适应传递激光能量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4584692A (zh) 对具有极低能耗的太阳能电力系统进行控制的设计
KR20190062812A (ko) 에너지 저장 시스템
KR101590835B1 (ko) 유무선 이중화 통신을 이용한 상호 전력 공급 네트워크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태양광발전시스템
US10349480B2 (en) Hybrid green-energy street light apparatus
CN110061556A (zh) 用于产生电能的带有辅助充电模块的光伏系统
KR101539728B1 (ko) 태양광 에너지 관리시스템
KR102463396B1 (ko) 에너지 저장 시스템
CN109995127B (zh) 一种光储电解电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KR20110127016A (ko) 태양 광 발전 시스템
CN114421034B (zh) 一种用于锂电池模组的通用微电子开关及其使用方法
US9653945B2 (en) Converter between solar panel, source and load
CN217427757U (zh) 一种逆变器及其电源供电电路
US20230081860A1 (en) Energy storage system
CN109904853B (zh) 直流电源系统及用电装置
CN111406352B (zh) 储能系统
WO2024057494A1 (ja) 光給電装置及び接続切替方法
US20230063049A1 (en) Fuel cell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