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44450B - 一种远程自主控制换热站设备的监控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远程自主控制换热站设备的监控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44450B
CN112944450B CN202110147306.XA CN202110147306A CN112944450B CN 112944450 B CN112944450 B CN 112944450B CN 202110147306 A CN202110147306 A CN 202110147306A CN 112944450 B CN112944450 B CN 1129444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monitoring
equipment
time information
heat exch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4730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44450A (zh
Inventor
白卫东
李海峰
梁育玮
张喆
丁治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Jilin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Thermal Branch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Jilin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Thermal Bran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Jilin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Thermal Branch filed Critical Datang Jilin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Thermal Branch
Priority to CN20211014730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4445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444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444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444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444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9/00Details
    • F24D19/1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4D19/100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water heating systems
    • F24D19/106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water heating systems for the combination of central heating and domestic hot wat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远程自主控制换热站设备的监控方法及系统,通过获得第一换热站的工作时间信息、工作流程信息;获得换热站中的设备集合包含第一设备;根据工作时间信息和工作流程信息获得第一设备的第一工作时间信息和第一工作流程信息;将设备集合中第一设备的第一工作时间信息和第一工作流程信息输入设备运行节点估计模型,获得第一设备的第一运行节点信息;根据第一运行节点信息确定第一监控设备的第一位置信息;根据第一设备的工作时间信息确定第一启动时间信息;根据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一启动时间信息对第一设备进行监控。解决现有技术中换电站设备的监控需要投入较多人力,存在换电站设备的监控效率低,无法对各设备进行精准监控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远程自主控制换热站设备的监控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热站设备监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远程自主控制换热站设备的监控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热力站是热力集中、交换的地方,按供热形式分直供站和间供站,前者是电厂直接供用户,温度高,控制难,浪费热能。是最初电厂余热福利供热的产物。随着商品经济发展,热商品化,热力公司开始提高供热质量,才有间供站,这属于集中供热。还有锅炉供热,省掉电厂环节,但是效率低,污染大已近淘汰。集中供热是发展方向,间供站为主。
间供站原理:电厂为一次线,小区为二次线,热源(电厂)热网(一二次线管网)热用户(居民楼和单位)连接处为热力站。设备有:板式换热器,循环泵,一二次线除污器,补水泵,水箱,计量表,控制阀门等。就是换热的地方把由热电厂产生的高温热水或者蒸汽传输到各个居民小区里将热量传送到小区管网中,就像一个变压器一样把一次网的高温热量换热给二次网的热水再供给用户。换热站是把一次网得到热量,自动连续的转换为用户需要的生活用水及采暖用水。
但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发明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中换电站设备的监控需要投入较多人力,存在换电站设备的监控效率低,无法对各设备进行精准监控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远程自主控制换热站设备的监控方法及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换电站设备的监控需要投入较多人力,存在换电站设备的监控效率低,无法对各设备进行精准监控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根据换热站各设备的运行时间和流程节点对各设备进行精准远程监控,提高了监控的准确性,避免全程监控造成的资源浪费的技术效果。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远程自主控制换热站设备的监控方法及系统。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远程自主控制换热站设备的监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得第一换热站的工作时间信息;获得所述第一换热站的工作流程信息;获得所述换热站中的设备集合,所述设备集合信息中包含第一设备;根据所述工作时间信息和所述工作流程信息,获得第一设备的第一工作时间信息和第一工作流程信息;将所述设备集合中所述第一设备的所述第一工作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一工作流程信息输入设备运行节点估计模型,获得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运行节点信息;根据所述第一运行节点信息,确定第一监控设备的第一位置信息;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的工作时间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监控设备的第一启动时间信息;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启动时间信息对所述第一设备进行监控。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远程自主控制换热站设备的监控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第一获得单元,所述第一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一换热站的工作时间信息;
第二获得单元,所述第二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第一换热站的工作流程信息;
第三获得单元,所述第三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换热站中的设备集合,所述设备集合信息中包含第一设备;
第四获得单元,所述第四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工作时间信息和所述工作流程信息,获得第一设备的第一工作时间信息和第一工作流程信息;
第五获得单元,所述第五获得单元用于将所述设备集合中所述第一设备的所述第一工作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一工作流程信息输入设备运行节点估计模型,获得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运行节点信息;
第一确定单元,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运行节点信息,确定第一监控设备的第一位置信息;
第二确定单元,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的工作时间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监控设备的第一启动时间信息;
第一执行单元,所述第一执行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启动时间信息对所述第一设备进行监控。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远程自主控制换热站设备的监控系统,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第一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远程自主控制换热站设备的监控方法及系统,通过获得第一换热站的工作时间信息;获得所述第一换热站的工作流程信息;获得所述换热站中的设备集合,所述设备集合信息中包含第一设备;根据所述工作时间信息和所述工作流程信息,获得第一设备的第一工作时间信息和第一工作流程信息;将所述设备集合中所述第一设备的所述第一工作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一工作流程信息输入设备运行节点估计模型,获得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运行节点信息;根据所述第一运行节点信息,确定第一监控设备的第一位置信息;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的工作时间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监控设备的第一启动时间信息;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启动时间信息对所述第一设备进行监控。为了能够对设备进行高精确度的监控,通过分别针对换热站中各个设备都布设个监控设备,单独进行监控,并对每个监控设备的位置和运行时间根据被监控设备在全局中的流程节点和位置以及开始工作运行的时间进行确定,保证准确监控的前提下更加节能高效,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换电站设备的监控需要投入较多人力,存在换电站设备的监控效率低,无法对各设备进行精准监控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根据换热站各设备的运行时间和流程节点对各设备进行精准远程监控,提高了监控的准确性,避免全程监控造成的资源浪费的技术效果。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远程自主控制换热站设备的监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远程自主控制换热站设备的监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示例性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第一获得单元11,第二获得单元12,第三获得单元13,第四获得单元14,第五获得单元15,第一确定单元16,第二确定单元17,第一执行单元18,总线300,接收器301,处理器302,发送器303,存储器304,总线接口306。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远程自主控制换热站设备的监控方法及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换电站设备的监控需要投入较多人力,存在换电站设备的监控效率低,无法对各设备进行精准监控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根据换热站各设备的运行时间和流程节点对各设备进行精准远程监控,提高了监控的准确性,避免全程监控造成的资源浪费的技术效果。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的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实施例。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申请的全部实施例,应理解,本申请不受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的限制。
申请概述
热力站是热力集中、交换的地方,按供热形式分直供站和间供站,前者是电厂直接供用户,温度高,控制难,浪费热能。是最初电厂余热福利供热的产物。随着商品经济发展,热商品化,热力公司开始提高供热质量,才有间供站,这属于集中供热。还有锅炉供热,省掉电厂环节,但是效率低,污染大已近淘汰。集中供热是发展方向,间供站为主。但现有技术中换电站设备的监控需要投入较多人力,存在换电站设备的监控效率低,无法对各设备进行精准监控的技术问题。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总体思路如下:
获得第一换热站的工作时间信息;获得所述第一换热站的工作流程信息;获得所述换热站中的设备集合,所述设备集合信息中包含第一设备;根据所述工作时间信息和所述工作流程信息,获得第一设备的第一工作时间信息和第一工作流程信息;将所述设备集合中所述第一设备的所述第一工作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一工作流程信息输入设备运行节点估计模型,获得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运行节点信息;根据所述第一运行节点信息,确定第一监控设备的第一位置信息;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的工作时间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监控设备的第一启动时间信息;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启动时间信息对所述第一设备进行监控。
在介绍了本申请基本原理后,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来具体介绍本申请的各种非限制性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远程自主控制换热站设备的监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00:获得第一换热站的工作时间信息。
具体而言,换热站中包含了多个设备,根据换热站各设备的设置位置在换热站中布设多个监控设备,使得各个设备都布设有监控设备,对换热站中各设备的运行、位置进行准确监控。第一换热站的工作时间信息为换热站的计划工作时间安排表,即换热站运行的时间要求。
步骤S200:获得所述第一换热站的工作流程信息。
具体而言,工作流程信息为第一换热站中各设备的工作排序信息,按照换热的热量要求、走向、设备运行周期、设备的状态、检修情况等决定,工作流程信息中有对换热站中各设备工作时间、时长、前后连接设备、工序的具体规划信息。
步骤S300:获得所述换热站中的设备集合,所述设备集合信息中包含第一设备。
具体而言,获得换热站中所有设备信息,构成设备集合,可以通过预先录入的换热站规划图确定各设备的情况,换热站的设备组成情况,也可以通过每个设备布设的监控设备进行设备跟踪确定。
步骤S400:根据所述工作时间信息和所述工作流程信息,获得第一设备的第一工作时间信息和第一工作流程信息。
具体而言,根据换热站中设定的工作时间信息和工作流程信息,确定第一设备的对应工作时间安排和工作流程信息,第一设备即为换热站中其中一个设备,对应每个设备均可以进行对应的操作。第一工作时间信息是
对应第一设备的具体工作时间安排,第一工作流程信息为第一设备的流程信息即处于换热过程中的哪个环节。
步骤S500:将所述设备集合中所述第一设备的所述第一工作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一工作流程信息输入设备运行节点估计模型,获得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运行节点信息。
进一步而言,所述将所述设备集合中所述第一设备的所述第一工作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一工作流程信息输入设备运行节点估计模型,获得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运行节点信息,本申请实施例步骤S500还包括:
步骤S510:分别将所述设备集合中所述第一设备的所述第一工作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一工作流程信息作为第一输入信息和第二输入信息,输入设备运行节点估计模型,其中,所述设备运行节点估计模型通过多组训练数据训练获得,所述多组中的训练数据中的每一组训练数据均包括:所述第一工作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一工作流程信息和用来标识运行节点的标识信息;步骤S520:获得所述设备运行节点估计模型的输出结果信息,其中,所述输出结果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运行节点信息。
具体而言,根据第一设备的第一工作时间信息、第一工作流程信息,来计算第一设备在换热站所有设备中的节点信息,即第一运行节点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运行节点信息包括了第一设备在换热站总体流程中位置信息,处理哪个工序,其前后工序是什么,连接有哪些设备等于流程相关的信息内容,是第一设备在换热站所有设备运行流程中的具体运行位置,为了提高对第一设备运行节点信息的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本申请实施例加入了神经网络模型,利用神经网络模型的运算优势来提高换热站设备在计算
运行节点信息的精准度,所述设备运行节点估计模型为机器学习中的神经网络模型,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s,NN)是由大量的、简单的处理单元(称为神经元)广泛地互相连接而形成的复杂神经网络系统,它反映了人脑功能的许多基本特征,是一个高度复杂的非线性动力学习系统。神经网络模型是以神经元的数学模型为基础来描述的。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是对人类大脑系统的一阶特性的一种描述。简单地讲,它是一个数学模型。通过大量训练数据的训练,将所述第一工作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一工作流程信息输入神经网络模型,则输出第一运行节点信息。
更进一步而言,所述训练的过程实质为监督学习的过程,每一组监督数据均包括所述第一工作时间信息、所述第一工作流程信息和标识运行节点的标识信息,将所述第一工作时间信息、所述第一工作流程信息输入到神经网络模型中,根据用来标识运行节点的标识信息,所述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不断的自我修正、调整,直至获得的输出结果与所述标识信息一致,则结束本组数据监督学习,进行下一组数据监督学习;当所述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出信息达到预定的准确率/达到收敛状态时,则监督学习过程结束。通过对所述神经网络模型的监督学习,进而使得所述神经网络模型处理所述输入信息更加准确,进而获得更加准确、适合的第一运行节点信息,进而可对换热站中各设备的运行阶段进行更加准确的计算,进而达到利用各设备的运行节点进行精准地监控,以保证监控准确性、提高换热站各设备的正常运行的技术效果。
步骤S600:根据所述第一运行节点信息,确定第一监控设备的第一位置信息。
具体而言,根据第一运行节点信息确定了第一设备所在位置和对应第一设备在换热站全局中的流程节点,根据第一设备的位置信息确定监控设备的位置获得对应第一监控设备的第一位置信息,根据第一位置信息对第一设备的第一监控设备进行远程控制操作,即明确通过控制第一位置信息的对应监控设备可以实现对第一设备运行状况的监控。
步骤S700: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的工作时间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监控设备的第一启动时间信息。
步骤S800: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启动时间信息对所述第一设备进行监控。
具体而言,根据第一设备的工作时间信息,来确定第一监控设备的启动时间,即当第一设备开始工作时启动对应的监控设备对其进行运行状态的监控,确保其进行正常运行,从而保证整个换热站的正常运行,当第一设备停止工作时,对应的停止第一监控设备对第一设备的监控,从而在保证了对第一设备的准确监控下,按照运行时间控制监控时间提高了监控效率,同时更加节能。为了能够对设备进行高精确度的监控,通过分别针对换热站中各个设备都布设个监控设备,单独进行监控,并对每个监控设备的位置和运行时间,根据被监控设备在全局中的流程节点和位置以及开始工作运行的时间进行确定,保证准确监控的前提下更加节能高效,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换电站设备的监控需要投入较多人力,存在换电站设备的监控效率低,无法对各设备进行精准监控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根据换热站
各设备的运行时间和流程节点对各设备进行精准远程监控,提高了监控的准确性,避免全程监控造成的资源浪费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而言,本申请实施例还包括:
步骤S910:根据所述工作时间信息和所述工作流程信息,获得所述设备集合中第二设备的第二工作时间信息和第二工作流程信息;·
步骤S920:将所述第二设备的所述第二工作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二工作流程信息输入设备运行节点估计模型,获得所述第二设备的第二运行节点信息,依次获得所述设备集合中第N设备的第N运行节点信息;
步骤S930:根据所述第一运行节点、直到第N运行节点,构建设备运行节点网络。
具体而言,第二设备同样为换热站中设备集合中的一设备,依次将换热站中所有设备的工作时间信息和工作流程信息输入设备运行节点估计模型中,获得对应设备的运行节点信息,根据集合中的全部的运行节点信息构建全局的运行节点网络,在运行节点网络中实现对换热站中所有设备的远程自主控制监控,需要对哪个设备进行监控在对用的对其所在节点的监控设备进行远程操作,通过所在位置的监控设备实现对该设备的精准监控,从而实现了对换热站中所有设备的单独监控、远程自主控制对应的设备节点,同时还可以在设备运行节点网络在进行全局监控操作,真正实现了自主监控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而言,本申请实施例还包括:
步骤S1010:根据所述第二运行节点信息,确定第二监控设备的第二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二监控设备用于对所述第二设备进行监控;
步骤S1020:根据所述第二设备的工作时间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监控设备的第二启动时间信息;
步骤S1030:根据所述第二监控启动时间和所述第一监控启动时间的先后顺序以及所述第一换热站的工作流程信息获得所述第一监控设备和第二监控设备的第一关联关系;
步骤S1040:获得第一预定关联关系阈值;
步骤S1050:如果所述第一关联关系满足所述第一预定关联关系阈值,根据第一监控设备获得第一监控信息;
步骤S1060:根据所述第一监控信息,获得第一发送指令;
步骤S1070:根据所述第一发送指令,将所述第一监控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监控设备进行备份。
具体而言,根据第二设备的位置信息确定其对应的第二监控设备位置信息,按照第二设备的工作时间信息来确定第二监控设备的开始监控的时间即第二启动时间信息,按照第一监控设备的第一启动时间信息和第二启动时间信息的前后关系,可以确定第一监控设备与第二监控设备的工序关系,若第一启动时间信息在前则表明第一监控设备对应的第一设备在该工序之前,第二设备在其后,反之亦然。再对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对应的流程信息来确定两个设备的具体流程及对应的位置信息,根据位置信息获得两者之间的位置关系,根据位置信息设定对应的预定关联关系阈值,当满足阈值要求时,则第一监控设备和第二监控弄设备为相邻设备,即监控相邻换热站中设备的监控,第一监控设备在第二监控设备的前一个运行节点,即第一设备先运行随后紧接着运行第二设备,由于第一监控设备与第
二监控设备为相邻节点,则他们的流程和运行信息具有关联性,为了提高监控的效果,通过前后工序的监控数据可以对所在监控设备的监控数据进行维护、参考,保证换热站中各设备运行信息的稳定性,将工序前后相邻的监控设备中数据进行备份,加强对流程中各节点信息的有效监控。
进一步而言,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发送指令,将所述第一监控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监控设备进行备份之后,本申请实施例还包括:
步骤S1110:根据所述第二监控设备获得第二设备的基础监控信息;
步骤S1120:获得第二预定关联关系;
步骤S1130:判断所述第一监控信息是否与所述基础监控信息具有所述第二预定关联关系;
步骤S1140:如果所述第一监控信息与所述基础监控信息具有所述第二预定关联关系,将所述第一监控信息与所述基础监控信息进行合并存储,获得第二监控信息;
步骤S1150:如果所述第一监控信息与所述基础监控信息不具有所述第二预定关联关系,获得第一预警信息。
具体而言,由于第一监控设备与第二监控设备为相邻的设备,前后流程节点的数据应该具有连接性即关联性,若第二监控设备的监控信息与第一监控设备中得到的监控信息没有关联性则表明设备运行出现了问题,此时进行预警,若第二监控设备得到的监控信息与第一监控设备中监控信息具有关联性满足两个节点工序要求时,将第一监控设备发送来的备份信息与第二监控设备中监控得到的信息进行合并存储于第二监控设备对应的存
储信息中,实现按照流程中各节点的工序关联性,进行监控数据的有效控制,维护换热站全局设备运行信息监控的准确、稳定性。
进一步而言,本申请实施例还包括:
步骤S1210:根据所述设备运行节点网络,获得第一映射关系;
步骤S1220:根据所述设备集合中各个设备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映射关系,构建第一监控网络,其中,所述第一监控网络包括第一监控设备和第二监控设备;
步骤S1230:根据所述第一监控网络,对所述设备集合进行全局监控,获得第一全局监控信息。
具体而言,根据整个换热站各设备之间的运行关系,来确定设备运行节点网络,相关联节点之间具有映射关系,即运行信息的相关联性,按照各设备之间的运行关系和对应的位置关系,确定各节点的监控设备位置,从而构建整个换热站的整体监控网络,通过监控网络可以实现设备集合的全局监控,除了能够对设备进行单独监控外,还可以实现设备集合的全局监控,达到真正意义的自主控制,根据监控设备的节点位置,对应进行该节点的监控,若想监控全局,则可以利用第一监控网络实现全局监控,监控自由切换,完成整个换热站各设备的无缝监控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而言,本申请实施例还包括:
步骤S1310:所述第一全局监控信息包含所述第一监控信息、所述第二监控信息直到第N监控信息,将所述第一监控信息、所述第二监控信息,直到所述第N监控信息进行分布式存储。
具体而言,为了提高监控信息的安全性,将监控信息进行分布式存储,将第一监控信息、第二监控信息直到第N监控信息分别存储于对应的存储设备中,利用将数据分散存储在多台独立的设备上,实现可扩展的存储系统结构,利用多台存储服务器分担存储负荷,利用位置服务器定位存储信息,不但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和存取效率,还易于扩展,大幅提高了监控信息的安全性,避免信息的篡改,确保全局监控的可靠性。
进一步而言,分别将所述设备集合中所述第一设备的所述第一工作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一工作流程信息作为第一输入信息和第二输入信息,输入设备运行节点估计模型之后,本申请实施例步骤S510还包括:
步骤S511:获得所述设备运行节点估计模型多组训练数据中的第一训练数据、第二训练数据,直至第N训练数据,其中,N为大于1的自然数;
步骤S512:根据所述第一训练数据生成第一验证码,所述第一验证码与所述第一训练数据一一对应;
步骤S513:根据所述第二训练数据和第一验证码生成第二验证码,以此类推,根据所述第N训练数据和第N-1验证码生成第N验证码;
步骤S514:将所有训练数据和验证码复制存储在M台电子设备上,其中,M为大于1的自然数。
具体而言,区块链技术也被称之为分布式账本技术,是一种由若干台计算设备共同参与“记账”,共同维护一份完整的分布式数据库的新兴技术。由于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公开透明、每台计算设备可以参与数据库记录、并且各计算设备之间可以快速的进行数据同步的特性,使得区
块链技术已在众多的领域中广泛的进行应用。根据所述第一训练数据生成第一验证码,所述第一验证码与第一训练数据一一对应;根据所述第二训练数据和第一验证码生成第二验证码,第二验证码与第二训练数据一一对应;以此类推,根据所述第N训练数据和第N-1验证码生成第N验证码,其中,N为大于1的自然数,将所有训练数据和验证码分别复制保存在M台设备上,其中,所述第一训练数据和所述第一验证码作为第一存储单元保存在一台设备上,所述第二训练数据和所述第二验证码作为第二存储单元保存在一台设备上,所述第N训练数据和所述第N验证码作为第N存储单元保存在一台设备上,当需要调用所述训练数据时,每后一个节点接收前一节点存储的数据后,通过“共识机制”进行校验后保存,通过哈希函数对于每一存储单元进行串接,使得筛选条件不易丢失和遭到破坏,通过区块链的逻辑对所述训练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保证了所述训练数据的安全性,进而保证了通过所述训练数据训练获得的设备运行节点估计模型的准确性,为后续获得更加准确的第一设备运行节点信息夯实了基础。
实施例二
基于与前述实施例中一种远程自主控制换热站设备的监控方法同样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远程自主控制换热站设备的监控系统,如图2所示,所述系统包括:
第一获得单元11,所述第一获得单元11用于获得第一换热站的工作时间信息;
第二获得单元12,所述第二获得单元12用于获得所述第一换热站的工作流程信息;
第三获得单元13,所述第三获得单元13用于获得所述换热站中的设备集合,所述设备集合信息中包含第一设备;
第四获得单元14,所述第四获得单元14用于根据所述工作时间信息和所述工作流程信息,获得第一设备的第一工作时间信息和第一工作流程信息;·
第五获得单元15,所述第五获得单元15用于将所述设备集合中所述第一设备的所述第一工作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一工作流程信息输入设备运行节点估计模型,获得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运行节点信息;
第一确定单元16,所述第一确定单元16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运行节点信息,确定第一监控设备的第一位置信息;
第二确定单元17,所述第二确定单元17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的工作时间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监控设备的第一启动时间信息;
第一执行单元18,所述第一执行单元18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启动时间信息对所述第一设备进行监控。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六获得单元,所述第六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工作时间信息和所述工作流程信息,获得所述设备集合中第二设备的第二工作时间信息和第二工作流程信息;
第七获得单元,所述第七获得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设备的所述第二工作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二工作流程信息输入设备运行节点估计模型,获得所述第二设备的第二运行节点信息,依次获得所述设备集合中第N设备的第N运行节点信息;
第一构建单元,所述第一构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运行节点、直到第N运行节点,构建设备运行节点网络。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三确定单元,所述第三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运行节点信息,确定第二监控设备的第二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二监控设备用于对所述第二设备进行监控;
第四确定单元,所述第四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设备的工作时间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监控设备的第二启动时间信息;
第八获得单元,所述第八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监控启动时间和所述第一监控启动时间的先后顺序以及所述第一换热站的工作流程信息获得所述第一监控设备和第二监控设备的第一关联关系;
第九获得单元,所述第九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一预定关联关系阈值;
第十获得单元,所述第十获得单元用于如果所述第一关联关系满足所述第一预定关联关系阈值,根据第一监控设备获得第一监控信息;
第十一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一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监控信息,获得第一发送指令;
第一发送单元,所述第一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发送指令,将所述第一监控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监控设备进行备份。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十二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二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监控设备获得第二设备的基础监控信息;
第十三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三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二预定关联关系;
第一判断单元,所述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监控信息是否与所述基础监控信息具有所述第二预定关联关系;
第十四获得单元,所述第十四获得单元用于如果所述第一监控信息与所述基础监控信息具有所述第二预定关联关系,将所述第一监控信息与所述基础监控信息进行合并存储,获得第二监控信息;
第十五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五获得单元用于如果所述第一监控信息与所述基础监控信息不具有所述第二预定关联关系,获得第一预警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一输入单元,所述第一输入单元用于分别将所述设备集合中所述第一设备的所述第一工作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一工作流程信息作为第一输入信息和第二输入信息,输入设备运行节点估计模型,其中,所述设备运行节点估计模型通过多组训练数据训练获得,所述多组中的训练数据中的每一组训练数据均包括:所述第一工作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一工作流程信息和用来标识运行节点的标识信息;
第十六获得单元,所述第十六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设备运行节点估计模型的输出结果信息,其中,所述输出结果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运行节点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十七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七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设备运行节点网络,获得第一映射关系;
第二构建单元,所述第二构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设备集合中各个设备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映射关系,构建第一监控网络,其中,所述第一监控网络包括第一监控设备和第二监控设备;
第十八获得单元,所述第十八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监控网络,对所述设备集合进行全局监控,获得第一全局监控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一存储单元,所述第一存储单元用于所述第一全局监控信息包含所述第一监控信息、所述第二监控信息直到第N监控信息,将所述第一监控信息、所述第二监控信息,直到所述第N监控信息进行分布式存储。
前述图1实施例一中的一种远程自主控制换热站设备的监控方法的各种变化方式和具体实例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的一种远程自主控制换热站设备的监控系统,通过前述对一种远程自主控制换热站设备的监控方法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知道本实施例中一种远程自主控制换热站设备的监控系统的实施方法,所以为了说明书的简洁,在此不再详述。
示例性电子设备
下面参考图3来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
图3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基于与前述实施例中一种远程自主控制换热站设备的监控方法的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远程自主控制换热站设备的监控系统,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文所述一种远程自主控制换热站设备的监控方法的任一方法的步骤。
其中,在图3中,总线架构(用总线300来代表),总线300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总线300将包括由处理器302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304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300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306在总线300和接收器301和发送器303之间提供接口。接收器301和发送器303可以是同一个元件,即收发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系统通信的单元。
处理器302负责管理总线300和通常的处理,而存储器304可以被用于存储处理器302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远程自主控制换热站设备的监控方法及系统,通过获得第一换热站的工作时间信息;获得所述第一换热站的工作流程信息;获得所述换热站中的设备集合,所述设备集合信息中包含第一设备;根据所述工作时间信息和所述工作流程信息,获得第一设备的第一工作时间信息和第一工作流程信息;将所述设备集合中所述第一设备的所述
第一工作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一工作流程信息输入设备运行节点估计模型,获得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运行节点信息;根据所述第一运行节点信息,确定第一监控设备的第一位置信息;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的工作时间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监控设备的第一启动时间信息;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启动时间信息对所述第一设备进行监控。为了能够对设备进行高精确度的监控,通过分别针对换热站中各个设备都布设个监控设备,单独进行监控,并对每个监控设备的位置和运行时间根据被监控设备在全局中的流程节点和位置以及开始工作运行的时间进行确定,保证准确监控的前提下更加节能高效,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换电站设备的监控需要投入较多人力,存在换电站设备的监控效率低,无法对各设备进行精准监控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根据换热站各设备的运行时间和流程节点对各设备进行精准远程监控,提高了监控的准确性,避免全程监控造成的资源浪费的技术效果。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
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系统。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系统的制造品,该指令系统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8)

1.一种远程自主控制换热站设备的监控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第一换热站的工作时间信息;
获得所述第一换热站的工作流程信息;
获得所述换热站中的设备集合,所述设备集合信息中包含第一设备;
根据所述工作时间信息和所述工作流程信息,获得第一设备的第一工作时间信息和第一工作流程信息;
将所述设备集合中所述第一设备的所述第一工作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一工作流程信息输入设备运行节点估计模型,获得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运行节点信息,包括:
分别将所述设备集合中所述第一设备的所述第一工作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一工作流程信息作为第一输入信息和第二输入信息,输入设备运行节点估计模型,其中,所述设备运行节点估计模型通过多组训练数据训练获得,所述多组训练数据中的每一组训练数据均包括:所述第一工作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一工作流程信息和用来标识运行节点的标识信息;
获得所述设备运行节点估计模型的输出结果信息,其中,所述输出结果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运行节点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运行节点信息,确定第一监控设备的第一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的工作时间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监控设备的第一启动时间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启动时间信息对所述第一设备进行监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工作时间信息和所述工作流程信息,获得所述设备集合中第二设备的第二工作时间信息和第二工作流程信息;
将所述第二设备的所述第二工作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二工作流程信息输入设备运行节点估计模型,获得所述第二设备的第二运行节点信息,依次获得所述设备集合中第N设备的第N运行节点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运行节点、直到第N运行节点,构建设备运行节点网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运行节点信息,确定第二监控设备的第二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二监控设备用于对所述第二设备进行监控;
根据所述第二设备的工作时间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监控设备的第二启动时间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监控设备的第二启动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一监控设备的第一启动时间信息的先后顺序以及所述第一换热站的工作流程信息获得所述第一监控设备和第二监控设备的第一关联关系;
获得第一预定关联关系阈值;
如果所述第一关联关系满足所述第一预定关联关系阈值,根据第一监控设备获得第一监控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监控信息,获得第一发送指令;
根据所述第一发送指令,将所述第一监控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监控设备进行备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发送指令,将所述第一监控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监控设备进行备份之后,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监控设备获得第二设备的基础监控信息;
获得第二预定关联关系;
判断所述第一监控信息是否与所述基础监控信息具有所述第二预定关联关系;
如果所述第一监控信息与所述基础监控信息具有所述第二预定关联关系,将所述第一监控信息与所述基础监控信息进行合并存储,获得第二监控信息;
如果所述第一监控信息与所述基础监控信息不具有所述第二预定关联关系,获得第一预警信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设备运行节点网络,获得第一映射关系;
根据所述设备集合中各个设备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映射关系,构建第一监控网络,其中,所述第一监控网络包括第一监控设备和第二监控设备;
根据所述第一监控网络,对所述设备集合进行全局监控,获得第一全局监控信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全局监控信息包含所述第一监控信息、所述第二监控信息直到第N监控信息,将所述第一监控信息、所述第二监控信息,直到所述第N监控信息进行分布式存储。
7.一种远程自主控制换热站设备的监控系统,其中,所述系统包括:
第一获得单元,所述第一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一换热站的工作时间信息;
第二获得单元,所述第二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第一换热站的工作流程信息;
第三获得单元,所述第三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换热站中的设备集合,所述设备集合信息中包含第一设备;
第四获得单元,所述第四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工作时间信息和所述工作流程信息,获得第一设备的第一工作时间信息和第一工作流程信息;
第五获得单元,所述第五获得单元用于将所述设备集合中所述第一设备的所述第一工作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一工作流程信息输入设备运行节点估计模型,获得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运行节点信息,包括:
第一输入单元,所述第一输入单元用于分别将所述设备集合中所述第一设备的所述第一工作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一工作流程信息作为第一输入信息和第二输入信息,输入设备运行节点估计模型,其中,所述设备运行节点估计模型通过多组训练数据训练获得,所述多组训练数据中的每一组训练数据均包括:所述第一工作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一工作流程信息和用来标识运行节点的标识信息;
第十六获得单元,所述第十六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设备运行节点估计模型的输出结果信息,其中,所述输出结果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运行节点信息;
第一确定单元,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运行节点信息,确定第一监控设备的第一位置信息;
第二确定单元,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的工作时间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监控设备的第一启动时间信息;
第一执行单元,所述第一执行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启动时间信息对所述第一设备进行监控。
8.一种远程自主控制换热站设备的监控系统,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110147306.XA 2021-02-03 2021-02-03 一种远程自主控制换热站设备的监控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29444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47306.XA CN112944450B (zh) 2021-02-03 2021-02-03 一种远程自主控制换热站设备的监控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47306.XA CN112944450B (zh) 2021-02-03 2021-02-03 一种远程自主控制换热站设备的监控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44450A CN112944450A (zh) 2021-06-11
CN112944450B true CN112944450B (zh) 2022-06-10

Family

ID=762419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47306.XA Active CN112944450B (zh) 2021-02-03 2021-02-03 一种远程自主控制换热站设备的监控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444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16353A (zh) * 2022-06-17 2022-09-06 浙大城市学院 一种用于远程控制设备的监控管理系统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98468A (zh) * 2009-02-17 2009-08-05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锅炉及换热站智能监控系统
CN102608986A (zh) * 2012-04-05 2012-07-25 西安雷格流体科技有限公司 换热站智能化远程监控系统
CN104360646A (zh) * 2014-09-23 2015-02-18 大唐长春热力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智能热网监控系统及运行方法
CN104728927A (zh) * 2015-03-30 2015-06-24 东北大学 一种暖气供热自动调节装置及方法
CN107272561A (zh) * 2017-07-28 2017-10-20 中冶华天南京电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换热站集中供热设备远程监控装置
CN108399591A (zh) * 2018-02-12 2018-08-14 北京天时前程自动化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热力站供热区域的热网数据可视化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08540563A (zh) * 2018-04-16 2018-09-14 山西北斗位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无人值守换热站的远程维护方法和装置
CN109506293A (zh) * 2018-12-27 2019-03-22 北京德智恒辉合同能源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集中供热节能系统
WO2019129610A1 (en) * 2017-12-27 2019-07-04 Brunnshög Energi Ab Responsive power steering and redundancy
CN111271762A (zh) * 2020-03-25 2020-06-12 上海天麦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热力管网的安全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1787123A (zh) * 2020-07-27 2020-10-16 四川神琥科技有限公司 智慧热网运维管理系统
CN112032823A (zh) * 2020-09-18 2020-12-04 上海五零盛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供热管网监控系统
CN112178755A (zh) * 2020-09-29 2021-01-05 华润电力(菏泽)有限公司 一种供热系统的自动控制系统
CN112197338A (zh) * 2020-09-29 2021-01-08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日照电厂 一种无人值守热力站控制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07307B (zh) * 2011-07-13 2013-01-30 丹东川宇电气智能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采暖系统网络智能控制装置
CN105869341A (zh) * 2016-04-20 2016-08-1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可视化火灾报警综合监控方法
US10527295B2 (en) * 2016-08-24 2020-01-07 Iot Cloud Technologies Inc. Hydronic boiler control system with weather anticipation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98468A (zh) * 2009-02-17 2009-08-05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锅炉及换热站智能监控系统
CN102608986A (zh) * 2012-04-05 2012-07-25 西安雷格流体科技有限公司 换热站智能化远程监控系统
CN104360646A (zh) * 2014-09-23 2015-02-18 大唐长春热力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智能热网监控系统及运行方法
CN104728927A (zh) * 2015-03-30 2015-06-24 东北大学 一种暖气供热自动调节装置及方法
CN107272561A (zh) * 2017-07-28 2017-10-20 中冶华天南京电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换热站集中供热设备远程监控装置
WO2019129610A1 (en) * 2017-12-27 2019-07-04 Brunnshög Energi Ab Responsive power steering and redundancy
CN108399591A (zh) * 2018-02-12 2018-08-14 北京天时前程自动化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热力站供热区域的热网数据可视化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08540563A (zh) * 2018-04-16 2018-09-14 山西北斗位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无人值守换热站的远程维护方法和装置
CN109506293A (zh) * 2018-12-27 2019-03-22 北京德智恒辉合同能源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集中供热节能系统
CN111271762A (zh) * 2020-03-25 2020-06-12 上海天麦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热力管网的安全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1787123A (zh) * 2020-07-27 2020-10-16 四川神琥科技有限公司 智慧热网运维管理系统
CN112032823A (zh) * 2020-09-18 2020-12-04 上海五零盛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供热管网监控系统
CN112178755A (zh) * 2020-09-29 2021-01-05 华润电力(菏泽)有限公司 一种供热系统的自动控制系统
CN112197338A (zh) * 2020-09-29 2021-01-08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日照电厂 一种无人值守热力站控制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44450A (zh) 2021-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Yu et al. Bayesian network model for reliability assessment of power systems
Min et al. Total transfer capability computation for multi-area power systems
CN112944450B (zh) 一种远程自主控制换热站设备的监控方法及系统
RU2607326C1 (ru) Способ оптимизации 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ого режима работы газовых и газоконденсатных скважин
JP7432602B2 (ja) 分散型および非集中型のderシステムの最適化
Shaaban et al. ATC calculation with steady-state security constraints using Benders decomposition
CN109510201A (zh) 一种基于梯形模糊数系统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
CN112100870A (zh) 一种综合能源系统的动态仿真系统和方法
Khamis et al. Electricity forecasting for small scale power system using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Pérez et al. Fault-driven minimal structurally overdetermined set in a distributed context
CN115062534A (zh) 天然气管道系统的供气可靠性计算方法及装置
CN101916401A (zh) 时间可回溯电网经济模型管理方法
RU116252U1 (ru) Автоматизированная система управления 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ими процессами
CN117117983A (zh) 一种结合配电网需求的火电厂调峰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6523187A (zh) 一种基于bim的工程进度监控方法及其系统
Li et al. A self-organization method for logic control of distributed 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
CN112182905B (zh) 一种用于综合能源系统的供热管网仿真方法和装置
CN114154280A (zh) 一种在线水力建模系统方法及系统
CN103825301B (zh) 一种分布式能源接入主动配电系统的统一接口建模方法
Yao et al. Fast and generic energy flow analysis of the integrated electric power and heating networks
CN116505596B (zh) 一种多区域电力系统跨区支援时序生产模拟方法及系统
Malashenko et al. Fuel and energy system control at large-scale damages. IV. A priori estimates of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vulnerability
CN114665474B (zh) 一种基于分布式电源的输配电恢复方法及系统
CN114693101B (zh) 多智能体强化学习和双层策略分配的多区域热电协调控制方法
CN114897196B (zh) 一种办公建筑供水网络的运行管理方法、设备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