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33305A - 一种心内科临床用积液穿刺抽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心内科临床用积液穿刺抽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33305A
CN112933305A CN202110123061.7A CN202110123061A CN112933305A CN 112933305 A CN112933305 A CN 112933305A CN 202110123061 A CN202110123061 A CN 202110123061A CN 112933305 A CN112933305 A CN 1129333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fixedly connected
wall
liquid
pist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2306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子微
黄萌浩
陈利华
于小红
何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012306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33305A/zh
Publication of CN1129333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333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心内科临床用积液穿刺抽取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簧一,所述压簧一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收集瓶,所述收集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表面贯穿外壳的下表面并与外壳滑动连接,所述外壳的内壁定轴转动连接有动力机构驱动转动的转动辊一。本发明,通过上述结构之间的配合使用,解决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在临床上内科患者进行胸腔引流抽取胸腔积水时,每抽满一针管,要用止血钳夹取乳胶管,排空针管后再对接好乳胶管,放开止血钳后继续抽吸,反复抽吸,反复夹管,为了防止气体进入体内,一般需要两个人一起操作,操作起来比较麻烦、费时费力,且一体性较差,给使用带来不便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心内科临床用积液穿刺抽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心内科临床用积液穿刺抽取装置。
背景技术
心内科,即心血管内科,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在心内科中,心包积液是一种较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心包疾病的重要体征之一,心包积液可见于渗出性心包炎及其他非炎症性心包病变,通常可经体格检查与X线检查确定。当心包积液持续数月以上时,便构成慢性心包积液,如不及时处理,会引起心脏功能不全,导致生命危险;
在临床上内科患者进行胸腔引流抽取胸腔积水时,每抽满一针管,要用止血钳夹取乳胶管,排空针管后再对接好乳胶管,放开止血钳后继续抽吸,反复抽吸,反复夹管,为了防止气体进入体内,一般需要两个人一起操作,操作起来比较麻烦、费时费力,且一体性较差,给使用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内科临床用积液穿刺抽取装置,具备自罚抽取、自适应保护和自适应加固的优点,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心内科临床用积液穿刺抽取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簧一,所述压簧一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收集瓶,所述收集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表面贯穿外壳的下表面并与外壳滑动连接。
所述外壳的内壁定轴转动连接有动力机构驱动转动的转动辊一,所述转动辊一的表面传动连接有传输带一,所述外壳的内壁左右限位滑动连接有活动连接板,所述活动连接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压杆,所述压杆的左端与收集瓶的右侧滑动连接,所述活动连接板上靠近底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抽液装置,所述抽液装置上的进液口固定连接有抽液针头,所述抽液针头的表面贯穿外壳的右侧并与外壳滑动连接,所述抽液装置上的出液口固定连接有输料管,所述输料管上远离抽液装置的一端贯穿收集瓶的侧面并延伸至收集瓶内,所述活动连接板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储气壳一,所述储气壳一的前侧设有减速装置,所述减速装置与传输带一上靠右侧的内壁传动连接,所述储气壳一的上表面贯通连接有导气管一,所述外壳的右侧壁内设有加固装置,所述活动连接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拉簧,所述拉簧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顶部与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外壳的上表面设有辅助装置。
优选的,所述减速装置包括转盘,所述转盘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弧形齿条,所述弧形齿条上的齿牙啮合有齿轮,所述齿轮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轴一,所述轴一的底部延伸至抽液装置内并与抽液装置转动连接,所述转盘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导气筒,所述导气筒上远离转盘的一端贯穿储气壳一的前侧并延伸至储气壳一内,所述转盘内径向开设有活塞腔,所述导气筒延伸至转盘内并与转盘固定连接,所述导气筒上远离储气壳一一端的表面开设有通孔并通过通孔固定连接有导气喷嘴,所述导气喷嘴与活塞腔一一对应,所述活塞腔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塞板一,所述活塞板一和导气筒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有压簧二,所述活塞板一上远离压簧二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杆,所述导杆上远离活塞板一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撑板,所述传输带一上靠近右侧的内壁与撑板的表面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气筒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密封环,两个所述密封环的相对面分别与储气壳一的内壁以及储气壳一的表面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抽液装置包括半圆壳,所述半圆壳的表面与活动连接板的前侧固定连接,所述抽液针头上靠近左端的表面与半圆壳上进液口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轴一上靠近底部的表面贯穿半圆壳的上表面并与半圆壳限位转动连接,所述轴一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活塞板二,所述活塞板二的表面与半圆壳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活塞板二的表面开设有通孔并通过通孔固定连接有单向阀一,所述半圆壳下表面的出液口固定连接有单向阀二,所述单向阀二的底部上的出液口与输料管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固装置包括开设在外壳右侧壁内的储气腔,所述储气腔内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右侧贯穿外壳的右侧并固定连接有吸盘,所述连接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单向阀三,所述外壳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并通过通孔固定连接有导气管二,所述导气管二的底部延伸至储气腔内。
优选的,所述辅助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底部与收集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架的前侧定轴转动连接有从动轮一,所述从动轮一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拨杆一,所述转动辊一上靠近后侧的弧形轮廓上固定套有套环,所述套环的弧形轮廓上固定连接有拨杆二,所述拨杆二的表面与拨杆一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外壳的内壁定轴转动连接有从动轮二,所述从动轮一和从动轮二的弧形轮廓上传动连接有传动带二,所述从动轮二上靠近后侧的弧形轮廓上固定套有外齿圈,所述外齿圈的左侧啮合有齿板,所述齿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所述外壳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储气壳二,所述储气壳二的内壁上下限位滑动连接有活塞板三,所述活塞杆的顶部贯穿外壳的上表面以及储气壳二的下表面并与活塞板三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导气管二的顶部贯穿储气壳二的侧面并延伸至储气壳二内的上部空间,所述导气管一的顶部贯穿外壳的上表面并延伸至储气壳二内的下部空间中。
优选的,所述套环上拨杆二的数量不少于十个且在套环的弧形轮廓上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压杆的左端为弧形面,且压杆通过其上的弧形面与收集瓶的右侧滑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通过外壳为装置整体提供支撑,当收集瓶内的重量增加时,会对压簧一造成压迫,从而使收集瓶在外壳内的高度下降;
通过手动下拉拉杆,可使收集瓶整体在克服压簧一的弹力后进行下移,在拉簧的弹力配合下以及收集瓶上斜面的引导下,使得活动连接板整体能够进行左移操作,使得抽液装置上的抽液针头同步进行左移,此时抽液针头右端的针头部分可收纳在外壳内;
在抽液针头整体收纳在外壳内后,此时使外壳的右侧与病人的患处皮肤贴合,然后再缓缓释放拉杆,在压簧一的弹力作用下,使得收集瓶在外壳内进行上移,通过收集瓶侧面对压杆的挤压,使得活动连接板整体带着抽液装置以及抽液针头进行右移,进而使抽液针头右端的针头处从外壳的右侧处露出,进而扎入患者的体内,最终指向进入到病人的病灶处的积液内;
而后,转动辊一由动力机构带动转动,该动力机构为电机,通过转动辊一转动,经过传输带一的传动,使得活动连接板上的减速装置运作起来,进而通过抽液装置和抽液针头,实现对患者体内积液的抽取,并最终通过输料管将抽液装置所抽取的转移储存在收集瓶内;
伴随着收集瓶内积液的增加,会使收集瓶整体的重量增加,进而会使收集瓶整体在克服压簧一的弹力后进行下移操作;伴随着收集瓶的逐步下移,活动连接板整体也会带着抽液装置和抽液针头逐步进行左移,考虑到病人患处积液不断减少,容纳积液的身体组织会逐渐收缩,如不对抽液针头进行收缩操作,极易使容纳积液的身体组织与抽液针头右端的针头处接触,且由于抽液针头的针头处具有吸附效果,极易使容纳积液的身体组织与针头接触并扎入身体组织中,造成二次伤害,给使用带来不便,通过抽液针头的左移收缩,能够起到保护作用;
伴随着收集瓶的下移,经辅助装置的配合,能够进一步减缓抽液装置内的抽液速度,进一步避免抽液针头右端的针头对容纳积液的身体组织吸附、刺入。
通过加固装置的设置,能够将外壳整体吸入在病人的表皮皮肤上,再由辅助装置的配合,能够适应性的增加加固装置的吸附强度。
通过上述结构之间的配合使用,解决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在临床上内科患者进行胸腔引流抽取胸腔积水时,每抽满一针管,要用止血钳夹取乳胶管,排空针管后再对接好乳胶管,放开止血钳后继续抽吸,反复抽吸,反复夹管,为了防止气体进入体内,一般需要两个人一起操作,操作起来比较麻烦、费时费力,且一体性较差,给使用带来不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的正视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减速装置的正视图;
图3为本发明储气壳一的左视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半圆壳的俯视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支架的正视图;
图6为本发明图2中转盘的左视剖视图。
图中:1、外壳;2、压簧一;3、收集瓶;4、拉杆;5、转动辊一;6、传输带一;7、活动连接板;71、压杆;8、抽液装置;9、抽液针头;10、输料管;11、储气壳一;12、减速装置;13、导气管一;14、加固装置;15、拉簧;16、挡板;17、辅助装置;18、转盘;19、弧形齿条;20、齿轮;21、轴一;22、导气筒;23、活塞腔;24、导气喷嘴;25、活塞板一;26、压簧二;27、导杆;28、撑板;29、密封环;30、半圆壳;31、活塞板二;32、单向阀一;33、单向阀二;34、储气腔;35、连接管;36、吸盘;37、单向阀三;38、导气管二;39、支架;40、从动轮一;41、拨杆一;42、套环;43、拨杆二;44、从动轮二;45、传动带二;46、外齿圈;47、齿板;48、活塞杆;49、储气壳二;50、活塞板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心内科临床用积液穿刺抽取装置,包括外壳1,通过外壳1为装置整体提供支撑;
外壳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簧一2,压簧一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收集瓶3,当收集瓶3内的重量增加时,会对压簧一2造成压迫,从而使收集瓶3在外壳1内的高度下降;收集瓶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拉杆4,拉杆4的表面贯穿外壳1的下表面并与外壳1滑动连接;
外壳1的内壁定轴转动连接有动力机构驱动转动的转动辊一5,转动辊一5的表面传动连接有传输带一6,外壳1的内壁左右限位滑动连接有活动连接板7,活动连接板7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压杆71,压杆71的左端与收集瓶3的右侧滑动连接,压杆71的左端为弧形面,且压杆71通过其上的弧形面与收集瓶3的右侧滑动连接。
通过压杆71左端上弧形面的设置,使得压杆71与收集瓶3之间的滑动会更加流畅,减少了摩擦阻力。
活动连接板7上靠近底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抽液装置8。伴随着收集瓶3的下移,经辅助装置17的配合,能够进一步减缓抽液装置8内的抽液速度,进一步避免抽液针头9右端的针头对容纳积液的身体组织吸附、刺入。
抽液装置8包括半圆壳30,半圆壳30的表面与活动连接板7的前侧固定连接,抽液针头9上靠近左端的表面与半圆壳30上进液口的内壁固定连接,轴一21上靠近底部的表面贯穿半圆壳30的上表面并与半圆壳30限位转动连接,轴一2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活塞板二31,活塞板二31的表面与半圆壳30的内壁滑动连接,活塞板二31的表面开设有通孔并通过通孔固定连接有单向阀一32,半圆壳30下表面的出液口固定连接有单向阀二33,单向阀二33的底部上的出液口与输料管10的顶部固定连接。
使用时,通过轴一21的往复转动,带动活塞板二31在半圆壳30内的往复转动,当轴一21带着活塞板二31在半圆壳30内进行逆时针转动时,会将M空间内的积液进行挤压,处于高压状态下的积液会通过单向阀二33转移至输料管10中,最后通过输料管10转移至收集瓶3中;接着活塞板二31随着轴一21在半圆壳30中进行顺时针的复位转动,会使M空间的体积逐渐增加,且由于此前M空间中的积液已被排出,此时容积不断M空间会处于负压状态,N空间中的积液会通过单向阀一32进入补充到M空间中,病人患处的积液通过抽液针头9进入到N空间中,如此往复,通过轴一21带着活塞板二31的往复转动,使得病人体内的积液会间歇式的抽出;通过间歇式的抽出能够减少对用户产生不适
抽液装置8上的进液口固定连接有抽液针头9,伴随着收集瓶3内积液的增加,会使收集瓶3整体的重量增加,进而会使收集瓶3整体在克服压簧一2的弹力后进行下移操作;伴随着收集瓶3的逐步下移,活动连接板7整体也会带着抽液装置8和抽液针头9逐步进行左移,考虑到病人患处积液不断减少,容纳积液的身体组织会逐渐收缩,如不对抽液针头9进行收缩操作,极易使容纳积液的身体组织与抽液针头9右端的针头处接触,且由于抽液针头9的针头处具有吸附效果,极易使容纳积液的身体组织与针头接触并扎入身体组织中,造成二次伤害,给使用带来不便,通过抽液针头9的左移收缩,能够起到保护作用;
抽液针头9的表面贯穿外壳1的右侧并与外壳1滑动连接,通过手动下拉拉杆4,可使收集瓶3整体在克服压簧一2的弹力后进行下移,在拉簧15的弹力配合下以及收集瓶3上斜面的引导下,使得活动连接板7整体能够进行左移操作,使得抽液装置8上的抽液针头9同步进行左移,此时抽液针头9右端的针头部分可收纳在外壳1内;
在抽液针头9整体收纳在外壳1内后,此时使外壳1的右侧与病人的患处皮肤贴合,然后再缓缓释放拉杆4,在压簧一2的弹力作用下,使得收集瓶3在外壳1内进行上移,通过收集瓶3侧面对压杆71的挤压,使得活动连接板7整体带着抽液装置8以及抽液针头9进行右移,进而使抽液针头9右端的针头处从外壳1的右侧处露出,进而扎入患者的体内,最终指向进入到病人的病灶处的积液内。
抽液装置8上的出液口固定连接有输料管10,输料管10上远离抽液装置8的一端贯穿收集瓶3的侧面并延伸至收集瓶3内,活动连接板7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储气壳一11,储气壳一11的前侧设有减速装置12。
而后,转动辊一5由动力机构带动转动,该动力机构为电机,通过转动辊一5转动,经过传输带一6的传动,使得活动连接板7上的减速装置12运作起来,进而通过抽液装置8和抽液针头9,实现对患者体内积液的抽取,并最终通过输料管10将抽液装置8所抽取的转移储存在收集瓶3内。
减速装置12包括转盘18,转盘18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弧形齿条19,弧形齿条19上的齿牙啮合有齿轮20,齿轮20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轴一21,轴一21的底部延伸至抽液装置8内并与抽液装置8转动连接,转盘18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导气筒22,导气筒22上远离转盘18的一端贯穿储气壳一11的前侧并延伸至储气壳一11内,转盘18内径向开设有活塞腔23,导气筒22延伸至转盘18内并与转盘18固定连接,导气筒22上远离储气壳一11一端的表面开设有通孔并通过通孔固定连接有导气喷嘴24,导气喷嘴24与活塞腔23一一对应,活塞腔23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塞板一25,活塞板一25和导气筒22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有压簧二26,活塞板一25上远离压簧二2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杆27,导杆27上远离活塞板一2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撑板28,传输带一6上靠近右侧的内壁与撑板28的表面传动连接。
使用时,通过传输带一6的传动带动转盘18的转动,当转盘18转动后,会带动其上弧形齿条19的同步转动,当弧形齿条19转动后,与轴一21上两个齿轮20啮合接触并驱动转动,且两个齿轮20在各自转动时,转动方向相反,由此使得轴一21会在抽液装置8上持续进行往复转动。
如图3所示,转盘18转动时的支撑通过导气筒22在储气壳一11上定轴转动实现,当收集瓶3内积液质量不断增加而使收集瓶3整体质量增加时,在辅助装置17的配合,会使储气壳一11内气压增加,高压气体会通过导气筒22进入到活塞腔23上靠近转盘18圆心处的部分空间中,伴随着该空间中气压的不断增加,会使活塞板一25在克服压簧二26的弹力后朝着远离导气筒22的方向在活塞腔23内进行移动,经导杆27的传动,使得撑板28得以在转盘18的径向轨迹中上朝着远离导气筒22一侧进行移动,可视为转盘18的外轮廓或者外径得以增加,在传输带一6传动速度不变的情况下,会使转盘18的转速下降,进而使轴一21的转速下降,最终使抽液装置8对积液的抽取速率下降。
导气筒2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密封环29,两个密封环29的相对面分别与储气壳一11的内壁以及储气壳一11的表面滑动连接。
通过导气筒22上两个密封环29的配合,在导气筒22在储气壳一11上限位转动时,使得储气壳一11与导气筒22之间连接的密封性能得以提升,避免出现气体泄漏。
减速装置12与传输带一6上靠右侧的内壁传动连接,储气壳一11的上表面贯通连接有导气管一13,外壳1的右侧壁内设有加固装置14。通过加固装置14的设置,能够将外壳1整体吸入在病人的表皮皮肤上,再由辅助装置17的配合,能够适应性的增加加固装置14的吸附强度。
加固装置14包括开设在外壳1右侧壁内的储气腔34,储气腔34内设有连接管35,连接管35的右侧贯穿外壳1的右侧并固定连接有吸盘36,连接管3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单向阀三37,外壳1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并通过通孔固定连接有导气管二38,导气管二38的底部延伸至储气腔34内。
使用时,在初始操作时,使外壳1的右侧紧贴患者皮肤表面,通过吸盘36吸附在患者皮肤上,而后,随着收集瓶3内积液的不断增加,在辅助装置17的配合下,会使储气腔34内的空气不断被抽出,经导气管二38传输,使与皮肤贴合的吸盘36内的空气进一步被抽出,使吸盘36能够更加紧密的与患者皮肤贴合,保证收集瓶3和外壳1整体质量增加后,依然能够稳定的吸附在患者皮肤上。
活动连接板7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拉簧15,拉簧15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挡板16,挡板16的顶部与外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外壳1的上表面设有辅助装置17。
辅助装置17包括支架39,支架39的底部与收集瓶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支架39的前侧定轴转动连接有从动轮一40,从动轮一40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拨杆一41,转动辊一5上靠近后侧的弧形轮廓上固定套有套环42,套环42的弧形轮廓上固定连接有拨杆二43,拨杆二43的表面与拨杆一41的表面滑动连接,外壳1的内壁定轴转动连接有从动轮二44,从动轮一40和从动轮二44的弧形轮廓上传动连接有传动带二45,从动轮二44上靠近后侧的弧形轮廓上固定套有外齿圈46,外齿圈46的左侧啮合有齿板47,齿板4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塞杆48,外壳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储气壳二49,储气壳二49的内壁上下限位滑动连接有活塞板三50,活塞杆48的顶部贯穿外壳1的上表面以及储气壳二49的下表面并与活塞板三5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导气管二38的顶部贯穿储气壳二49的侧面并延伸至储气壳二49内的上部空间,导气管一13的顶部贯穿外壳1的上表面并延伸至储气壳二49内的下部空间中。
使用时,参考图5,当收集瓶3内收集到的积液质量增加时,会使收集瓶3在克服压簧一2的弹力后进行下移,支架39随之下移,使得支架39上拨杆一41、拨杆一41也同步下移,拨杆一41与拨杆二43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
转动辊一5会带着套环42、拨杆二43同步进行转动,拨杆二43的转动会对拨杆一41进行拨动,使得拨杆一41带着从动轮一40在支架39上进行一定角度的转动,从动轮一40和拨杆一41最大转角在当前拨杆二43与拨杆一41的接触分离前停止。
随着拨杆一41和拨杆二43接触距离的增减,使得拨杆一41和从动轮一40之间的最大转角同步增减,当支架39随着收集瓶3下移后,从动轮一40的转角增加,经传动带二45的传动,会使从动轮二44和外齿圈46的转动角度增加,本方案中,从动轮二44和外齿圈46均为逆时针转动,通过外齿圈46的逆时针转动,使得齿板47和活塞杆48的下降距离增加。参考图1,当活塞杆48下移后,会使活塞板三50在储气壳二49中的位置下移,使得储气壳二49下部空间中的气压增加,上部空间中的气压减少。
经导气管一13的传输,使得储气壳二49下部空间中的高压气体进入到储气壳一11中,最终使得转盘18上的外径得以增加;同时经过导气管二38的传输,使得储气腔34内的气体减少,气压降低,在单向阀三37的配合下,使得吸盘36内留有的空气会进一步被转移至储气腔34中,使得吸盘36中的负压强度进一步增加,使得吸盘36与皮肤间的吸附强度增加;
套环42上拨杆二43的数量不少于十个且在套环42的弧形轮廓上均匀分布。
通过套环42上拨杆二43数量不少于十个,且均匀分布的设置,使得拨杆二43能与拨杆一41保持高频接触状态,使得从动轮一40、从动轮二44和外齿圈46的转角变化会更加明显。同时可在外齿圈46的后侧以及外壳1内壁间增设扭簧,用于加强外齿圈46复位转动时的灵敏程度,本方案中支架39的升降变化量不会过多引起传动带二45的传动效率的变化,故不考虑从动轮一40的升降影响对传动带二45传动效率的变化。
工作原理:该心内科临床用积液穿刺抽取装置使用时,通过外壳1为装置整体提供支撑,当收集瓶3内的重量增加时,会对压簧一2造成压迫,从而使收集瓶3在外壳1内的高度下降;通过手动下拉拉杆4,可使收集瓶3整体在克服压簧一2的弹力后进行下移,在拉簧15的弹力配合下以及收集瓶3上斜面的引导下,使得活动连接板7整体能够进行左移操作,使得抽液装置8上的抽液针头9同步进行左移,此时抽液针头9右端的针头部分可收纳在外壳1内;在抽液针头9整体收纳在外壳1内后,此时使外壳1的右侧与病人的患处皮肤贴合,然后再缓缓释放拉杆4,在压簧一2的弹力作用下,使得收集瓶3在外壳1内进行上移,通过收集瓶3侧面对压杆71的挤压,使得活动连接板7整体带着抽液装置8以及抽液针头9进行右移,进而使抽液针头9右端的针头处从外壳1的右侧处露出,进而扎入患者的体内,最终指向进入到病人的病灶处的积液内;而后,转动辊一5由动力机构带动转动,该动力机构为电机,通过转动辊一5转动,经过传输带一6的传动,使得活动连接板7上的减速装置12运作起来,进而通过抽液装置8和抽液针头9,实现对患者体内积液的抽取,并最终通过输料管10将抽液装置8所抽取的转移储存在收集瓶3内;伴随着收集瓶3内积液的增加,会使收集瓶3整体的重量增加,进而会使收集瓶3整体在克服压簧一2的弹力后进行下移操作;伴随着收集瓶3的逐步下移,活动连接板7整体也会带着抽液装置8和抽液针头9逐步进行左移,考虑到病人患处积液不断减少,容纳积液的身体组织会逐渐收缩,如不对抽液针头9进行收缩操作,极易使容纳积液的身体组织与抽液针头9右端的针头处接触,且由于抽液针头9的针头处具有吸附效果,极易使容纳积液的身体组织与针头接触并扎入身体组织中,造成二次伤害,给使用带来不便,通过抽液针头9的左移收缩,能够起到保护作用;伴随着收集瓶3的下移,经辅助装置17的配合,能够进一步减缓抽液装置8内的抽液速度,进一步避免抽液针头9右端的针头对容纳积液的身体组织吸附、刺入;通过加固装置14的设置,能够将外壳1整体吸入在病人的表皮皮肤上,再由辅助装置17的配合,能够适应性的增加加固装置14的吸附强度。通过上述结构之间的配合使用,解决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在临床上内科患者进行胸腔引流抽取胸腔积水时,每抽满一针管,要用止血钳夹取乳胶管,排空针管后再对接好乳胶管,放开止血钳后继续抽吸,反复抽吸,反复夹管,为了防止气体进入体内,一般需要两个人一起操作,操作起来比较麻烦、费时费力,且一体性较差,给使用带来不便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心内科临床用积液穿刺抽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簧一(2),所述压簧一(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收集瓶(3),所述收集瓶(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拉杆(4),所述拉杆(4)的表面贯穿外壳(1)的下表面并与外壳(1)滑动连接;
所述外壳(1)的内壁定轴转动连接有动力机构驱动转动的转动辊一(5),所述转动辊一(5)的表面传动连接有传输带一(6),所述外壳(1)的内壁左右限位滑动连接有活动连接板(7),所述活动连接板(7)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压杆(71),所述压杆(71)的左端与收集瓶(3)的右侧滑动连接,所述活动连接板(7)上靠近底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抽液装置(8),所述抽液装置(8)上的进液口固定连接有抽液针头(9),所述抽液针头(9)的表面贯穿外壳(1)的右侧并与外壳(1)滑动连接,所述抽液装置(8)上的出液口固定连接有输料管(10),所述输料管(10)上远离抽液装置(8)的一端贯穿收集瓶(3)的侧面并延伸至收集瓶(3)内,所述活动连接板(7)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储气壳一(11),所述储气壳一(11)的前侧设有减速装置(12),所述减速装置(12)与传输带一(6)上靠右侧的内壁传动连接,所述储气壳一(11)的上表面贯通连接有导气管一(13),所述外壳(1)的右侧壁内设有加固装置(14),所述活动连接板(7)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拉簧(15),所述拉簧(15)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挡板(16),所述挡板(16)的顶部与外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外壳(1)的上表面设有辅助装置(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内科临床用积液穿刺抽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装置(12)包括转盘(18),所述转盘(18)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弧形齿条(19),所述弧形齿条(19)上的齿牙啮合有齿轮(20),所述齿轮(20)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轴一(21),所述轴一(21)的底部延伸至抽液装置(8)内并与抽液装置(8)转动连接,所述转盘(18)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导气筒(22),所述导气筒(22)上远离转盘(18)的一端贯穿储气壳一(11)的前侧并延伸至储气壳一(11)内,所述转盘(18)内径向开设有活塞腔(23),所述导气筒(22)延伸至转盘(18)内并与转盘(18)固定连接,所述导气筒(22)上远离储气壳一(11)一端的表面开设有通孔并通过通孔固定连接有导气喷嘴(24),所述导气喷嘴(24)与活塞腔(23)一一对应,所述活塞腔(23)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塞板一(25),所述活塞板一(25)和导气筒(22)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有压簧二(26),所述活塞板一(25)上远离压簧二(2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杆(27),所述导杆(27)上远离活塞板一(2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撑板(28),所述传输带一(6)上靠近右侧的内壁与撑板(28)的表面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心内科临床用积液穿刺抽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筒(2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密封环(29),两个所述密封环(29)的相对面分别与储气壳一(11)的内壁以及储气壳一(11)的表面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内科临床用积液穿刺抽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液装置(8)包括半圆壳(30),所述半圆壳(30)的表面与活动连接板(7)的前侧固定连接,所述抽液针头(9)上靠近左端的表面与半圆壳(30)上进液口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轴一(21)上靠近底部的表面贯穿半圆壳(30)的上表面并与半圆壳(30)限位转动连接,所述轴一(2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活塞板二(31),所述活塞板二(31)的表面与半圆壳(30)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活塞板二(31)的表面开设有通孔并通过通孔固定连接有单向阀一(32),所述半圆壳(30)下表面的出液口固定连接有单向阀二(33),所述单向阀二(33)的底部上的出液口与输料管(10)的顶部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内科临床用积液穿刺抽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装置(14)包括开设在外壳(1)右侧壁内的储气腔(34),所述储气腔(34)内设有连接管(35),所述连接管(35)的右侧贯穿外壳(1)的右侧并固定连接有吸盘(36),所述连接管(3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单向阀三(37),所述外壳(1)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并通过通孔固定连接有导气管二(38),所述导气管二(38)的底部延伸至储气腔(34)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内科临床用积液穿刺抽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装置(17)包括支架(39),所述支架(39)的底部与收集瓶(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架(39)的前侧定轴转动连接有从动轮一(40),所述从动轮一(40)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拨杆一(41),所述转动辊一(5)上靠近后侧的弧形轮廓上固定套有套环(42),所述套环(42)的弧形轮廓上固定连接有拨杆二(43),所述拨杆二(43)的表面与拨杆一(41)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外壳(1)的内壁定轴转动连接有从动轮二(44),所述从动轮一(40)和从动轮二(44)的弧形轮廓上传动连接有传动带二(45),所述从动轮二(44)上靠近后侧的弧形轮廓上固定套有外齿圈(46),所述外齿圈(46)的左侧啮合有齿板(47),所述齿板(4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塞杆(48),所述外壳(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储气壳二(49),所述储气壳二(49)的内壁上下限位滑动连接有活塞板三(50),所述活塞杆(48)的顶部贯穿外壳(1)的上表面以及储气壳二(49)的下表面并与活塞板三(5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导气管二(38)的顶部贯穿储气壳二(49)的侧面并延伸至储气壳二(49)内的上部空间,所述导气管一(13)的顶部贯穿外壳(1)的上表面并延伸至储气壳二(49)内的下部空间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心内科临床用积液穿刺抽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环(42)上拨杆二(43)的数量不少于十个且在套环(42)的弧形轮廓上均匀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内科临床用积液穿刺抽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71)的左端为弧形面,且压杆(71)通过其上的弧形面与收集瓶(3)的右侧滑动连接。
CN202110123061.7A 2021-01-28 2021-01-28 一种心内科临床用积液穿刺抽取装置 Pending CN11293330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23061.7A CN112933305A (zh) 2021-01-28 2021-01-28 一种心内科临床用积液穿刺抽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23061.7A CN112933305A (zh) 2021-01-28 2021-01-28 一种心内科临床用积液穿刺抽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33305A true CN112933305A (zh) 2021-06-11

Family

ID=762396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23061.7A Pending CN112933305A (zh) 2021-01-28 2021-01-28 一种心内科临床用积液穿刺抽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3330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69278A (zh) * 2022-01-19 2022-05-13 刘前生 一种骨科关节处积液抽取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69278A (zh) * 2022-01-19 2022-05-13 刘前生 一种骨科关节处积液抽取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30538B (zh) 一种心内科穿刺抽液装置
CN111759427A (zh) 一种心内科用心包穿刺抽液装置
CN208710011U (zh) 一种新型定位穿刺针装置
CN112933305A (zh) 一种心内科临床用积液穿刺抽取装置
CN215994068U (zh) 一种血液肿瘤活检取样器
CN206995319U (zh) 一种心内科穿刺装置
CN108392229A (zh) 一种获取软组织的活检枪
CN107753228A (zh) 一种超声介入手术床
CN114795412A (zh) 一种肾内科用肾脏穿刺装置及其穿刺方法
CN215079375U (zh) 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穿刺装置
CN113693644A (zh) 一种医疗骨髓穿刺用具有穿刺点定位功能的骨髓抽取装置
CN209285673U (zh) 新型心血管介入治疗器
CN218552343U (zh) 采血针
CN215503308U (zh) 一种手术护理用腹腔穿刺引流装置
CN107789148A (zh) 一种适用于虚弱病人使用的b超手术床
CN117860247A (zh) 一种负压引流式的采血装置
CN219289468U (zh) 一种采血管抽吸装置
CN219001359U (zh) 乳腺肿瘤术后引流设备
CN216570077U (zh) 一种肛肠斜面负压套扎器
CN215608099U (zh) 一种胃肠外科用胃肠液减压装置
CN115814179A (zh) 一种外科手术用引流设备及方法
CN216876371U (zh) 一种前臂静脉采血装置
CN213489085U (zh) 一种心内科按压止血装置
CN220263708U (zh) 一种吸唾管取用器
CN214018672U (zh) 一种用于抽脂导管的专用辅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