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29941A - 配网方法以及配网系统 - Google Patents

配网方法以及配网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29941A
CN112929941A CN202110066857.3A CN202110066857A CN112929941A CN 112929941 A CN112929941 A CN 112929941A CN 202110066857 A CN202110066857 A CN 202110066857A CN 112929941 A CN112929941 A CN 1129299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uter
acquiring
intelligent
routers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6685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29941B (zh
Inventor
吴从庆
仝磊
刘佳豪
肖岱云
朱昌友
余晨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Liany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Liany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Liany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11006685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2994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299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299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299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299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1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based on transmission quality or channel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03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 H04L12/2807Exchanging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on appliance services in a home automation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20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03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 H04L2012/284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medium used
    • H04L2012/2841Wireles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配网方法以及配网系统。所述配网方法应用于智能设备,包括:获取来自多个路由器的连接请求;识别所述连接请求是否合法,若所述连接请求合法,获取所述连接请求合法的多个路由器的当前路由参数,比较所述多个路由器的当前路由参数,根据所述比较结果,获取与所述智能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的路由器,以使所述智能设备通过所述路由器接入网络。本申请解决了多路由器环境下智能设备由于选择路由器不当而导致的配网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配网方法以及配网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家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网方法以及配网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家居技术的不断成熟,智能家居设备被越来越多的家庭、办公以及商业环境所接受,但是对于面积很大的使用环境而言,需要通过安装多台路由器来实现WIFI全面覆盖,在智能设备进行配网时,会存在由于路由器选择不当导致的掉线、信号不稳定的等问题,使智能家居的使用效率低下,严重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多路由器环境下智能设备由于选择路由器不当而导致配网不稳定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配网方法以及配网系统。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配网方法,应用于智能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来自多个路由器的连接请求;
识别所述连接请求是否合法,
若所述连接请求合法,
获取所述连接请求合法的多个路由器的当前路由参数,
比较所述多个路由器的当前路由参数,根据所述比较结果,获取与所述智能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的路由器,以使所述智能设备通过所述路由器接入网络。
可选地,所述当前路由参数至少包括所述路由器与所述智能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
所述获取所述连接请求合法的多个路由器的当前路由参数,包括:
获取所述路由器与所述智能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
所述获取所述路由器与所述智能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包括:
获取所述多个路由的信号发射功率,
根据所述多个路由的信号发射功率,获取所述多个路由相对于所述智能设备的信号强度;
所述根据所述比较结果,获取与所述智能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的路由器,包括:
获取所述信号强度最强的路由器与所述智能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可选地,所述当前路由参数还包括:所述路由器的数据传输速率;
所述获取所述连接请求合法的多个路由器的当前路由参数,包括:
获取所述路由器的数据传输速率;
所述获取所述路由器的数据传输速率,包括:
所述路由器向所述智能设备发送预设数据包,获取所述路由器发出所述数据包的第一时刻,以及所述智能设备接收到所述数据包的第二时刻,
根据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获取所述数据包的传输时长,根据所述传输时长和所述预设数据包的大小,获取所述路由器相对于所述智能设备的数据传输速率;
所述根据所述比较结果,获取与所述智能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的路由器,包括:
获取所述数据传输速率最大的路由器与所述智能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可选地,所述当前路由参数还包括:所述路由器连接智能设备的数量;
所述获取所述连接请求合法的多个路由器的当前路由参数,包括:
获取所述路由器连接智能设备的数量;
所述获取所述路由器连接智能设备的数量,包括:
获取所述路由器所连接智能设备的MAC地址,根据所述MAC地址的数量获取所述路由器连接智能设备的数量;
所述根据所述比较结果,获取与所述智能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的路由器,包括:
获取所述连接智能设备数量最少的路由器与所述智能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可选地,所述当前路由参数还包括:
所述路由器的当前信号强度、所述路由器的数据传输速率以及所述路由器连接智能设备的数量;
所述获取所述连接请求合法的多个路由器的当前路由参数,包括:
获取所述路由器的当前信号强度、所述路由器的数据传输速率以及所述路由器连接智能设备的数量;
所述根据所述比较结果,获取与所述智能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的路由器,包括:
获取所述信号强度最强的路由器与所述智能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若两个或两个以上路由器的所述信号强度相同,
则获取所述路由器的数据传输速率最大的路由器与所述智能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若两个或两个以上路由器的所述信号强度相同并且所述数据传输速率相同,
则获取所述连接智能设备数量最少的路由器与所述智能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可选地,若两个或两个以上路由器的所述信号强度相同,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路由器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所述路由器连接智能设备的数量;
根据所述路由器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所述路由器连接智能设备的数量的预设加权系数,获取所述路由器的加权参数;
比较所述路由器的加权参数与预设加权参数阈值,
获取所述加权参数大于所述加权参数阈值的路由器与所述智能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可选地,所述识别所述连接请求是否合法,包括:
识别所述发出连接请求的路由地址标识,
若所述路由器的地址标识在预设地址范围内,则识别所述连接请求合法;
或者,向所述路由器发出验证信息,接收所述路由器的反馈信息,若所述路由器的反馈信息与所述验证信息相匹配,则识别所述连接请求合法。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配网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识别模块,用于获取来自多个路由器的连接请求,并用于识别所述连接请求是否合法;
路由器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连接请求合法的多个路由器的当前路由参数;
路由器选择模块,用于比较所述多个路由器的当前路由参数,根据所述比较结果,获取与所述智能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的路由器,以使所述智能设备通过所述路由器接入网络;
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
所述路由参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多个路由器的信号发射功率,
根据所述多个路由器的信号发射功率,获取所述多个路由器相对于所述智能设备的信号强度;
所述路由器选择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信号强度最强的路由器与所述智能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
所述路由参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路由器的当前信号强度、所述路由器的数据传输速率以及所述路由器连接智能设备的数量;
所述路由器选择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信号强度最强的路由器与所述智能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若两个或两个以上路由器的所述信号强度相同,
则获取所述路由器的数据传输速率最大的路由器与所述智能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若两个或两个以上路由器的所述信号强度相同并且所述数据传输速率相同,
则获取所述连接智能设备数量最少的路由器与所述智能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上述配网方法,应用于智能家居,该配网方法包括:获取来自多个路由器的连接请求;识别所述连接请求是否合法,若所述连接请求合法,获取所述连接请求合法的多个路由器的当前路由参数,比较所述多个路由器的当前路由参数,根据所述比较结果,获取与所述智能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的路由器,以使所述智能设备通过所述路由器接入网络。实现智能设备在多路由器的环境下,选择最优路由,实现稳定、高效的配网,提高智能设备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配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配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配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配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该配网方法应用于智能设备,该方法包括:
步骤S100:获取来自多个路由器的连接请求;
步骤S200:识别连接请求是否合法;
步骤S300:若连接请求合法,获取连接请求合法的多个路由器的当前路由参数;
步骤S400:比较多个路由器的当前路由参数,根据比较结果,获取与智能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的路由器,以使智能设备通过路由器接入网络。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在多个路由器存在的智能家居环境中,智能设备通过对发出连接请求的多个路由器的合法性进行验证,并获取通过验证的路由器的当前路由参数,比较多个路由器的当前路由参数,根据比较结果,获取最优的路由器与智能设备建立通信,实现智能设备通过路由器的配网。解决了智能设备由于选择的路由器不当导致的网络不稳定,影响正常数据传输的技术问题,提高智能设备可靠性,增加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当前路由参数至少包括路由器与智能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
获取连接请求合法的多个路由器的当前路由参数,包括:获取路由器与智能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
获取路由器与智能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包括:获取多个路由的信号发射功率,根据多个路由的信号发射功率,获取多个路由相对于智能设备的信号强度;
根据比较结果,获取与智能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的路由器,包括:获取信号强度最强的路由器与智能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智能设备与路由器之间的信号强度可以直接反映路由器的传输性能,通过获取路由器的发射功率,来获取信号强度,选择信号强度最强的路由器与智能设备建立通信连接,保证完成配网后智能设备的稳定数据传输。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当前路由参数还包括:路由器的数据传输速率;
获取连接请求合法的多个路由器的当前路由参数,包括:获取路由器的数据传输速率;
获取路由器的数据传输速率,包括:路由器向智能设备发送预设数据包,获取路由器发出数据包的第一时刻,以及智能设备接收到数据包的第二时刻,根据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获取数据包的传输时长,根据传输时长和预设数据包的大小,获取路由器相对于智能设备的数据传输速率;
根据比较结果,获取与智能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的路由器,包括:获取数据传输速率最大的路由器与智能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通过预设的数据包,获取路由器与智能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包括由路由器发送至智能设备的传输速率、智能设备发送至路由器的传输速率、和/或路由器与智能设备之间的双向数据传输速率,若双向传输速率则可按照双向传输速率的平均值后去路由器传输速率。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当前路由参数还包括:路由器连接智能设备的数量;
获取连接请求合法的多个路由器的当前路由参数,包括:
获取路由器连接智能设备的数量;
获取路由器连接智能设备的数量,包括:
获取路由器所连接智能设备的MAC地址,根据MAC地址的数量获取路由器连接智能设备的数量;
根据比较结果,获取与智能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的路由器,包括:
获取连接智能设备数量最少的路由器与智能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路由器连接智能设备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网络数据的传输效果,连接智能设备越少,传输效果越好;通过获取智能设备的MAC地址来识别路由器连接智能设备的数量;若通过移动终端配网,则还可以识别路由器连接移动终端的数量,来进行最优路由器的选择。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当前路由参数还包括:路由器的当前信号强度、路由器的数据传输速率以及路由器连接智能设备的数量;
获取连接请求合法的多个路由器的当前路由参数,包括:获取路由器的当前信号强度、路由器的数据传输速率以及路由器连接智能设备的数量;
根据比较结果,获取与智能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的路由器,参照图2,包括:
S401:获取信号强度最强的路由器与智能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S402:若两个或两个以上路由器的信号强度相同,则获取路由器的数据传输速率最大的路由器与智能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S403:若两个或两个以上路由器的信号强度相同并且数据传输速率相同,则获取连接智能设备数量最少的路由器与智能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当前路由参数可同时包括路由器的当前信号强度、路由器的数据传输速率以及路由器连接智能设备的数量;并将信号强度设置最高的优先权,优先比较该路由参数;在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路由器的信号强度相同的情形下,将数据传输速率设置优先权,优先比较该路由参数;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路由器的信号强度相同并且数据传输速率相同的情形下,最后进行路由器连接智能设备数量这一路由参数的比较和判断。通过依次设置优先权,逐层判断的方式,保证了最优路由选择的精准和可靠,进一步确保智能设备配网后的网络稳定性。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若两个或两个以上路由器的信号强度相同,参照图3,上述配网方法还包括:
S501:获取路由器的数据传输速率和路由器连接智能设备的数量;
S502:根据路由器的数据传输速率和路由器连接智能设备的数量的预设加权系数,获取路由器的加权参数;
S503:比较路由器的加权参数与预设加权参数阈值;
S504:获取加权参数大于加权参数阈值的路由器与智能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各路由参数地位平等,并且按照预设的权重,进行加权计算,得出路由器的加权参数,并将该加权参数与预设的加权参数阈值比较,该加权参数阈值根据实际经验进行设置和调整。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识别连接请求是否合法,包括:识别发出连接请求的路由器地址标识,若路由器的地址标识在预设地址范围内,则识别连接请求合法;或者,向路由器发出验证信息,接收路由器的反馈信息,若路由器的反馈信息与验证信息相匹配,则识别连接请求合法。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对于连接请求的合法性验证,保证了智能设备配网的安全性。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配网系统,参照图4,该配网系统包括:
识别模块10,用于获取来自多个路由器的连接请求,并用于识别连接请求是否合法;
路由器参数获取模块20,用于获取连接请求合法的多个路由器的当前路由参数;
路由器选择模块30,用于比较多个路由器的当前路由参数,根据比较结果,获取与智能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的路由器,以使智能设备通过路由器接入网络。
在本申请的实施中,通过上述配网系统,实现对于多路由器环境中智能设备选择最优的路由器进行配网,解决了智能设备配网过程中由于路由器选择不当导致的网络不稳定的问题,实现了智能设备配网以及配网后数据传输的稳定性,提升智能设备系统的可靠性和用户的体验。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该配网系统还包括:路由参数获取模块20还用于,获取多个路由的信号发射功率,根据多个路由的信号发射功率,获取多个路由相对于智能设备的信号强度;路由器选择模块30还用于获取信号强度最强的路由器与智能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该配网系统还包括:路由参数获取模块20还用于,获取路由器的当前信号强度、路由器的数据传输速率以及路由器连接智能设备的数量;路由器选择模块30还用于,获取信号强度最强的路由器与智能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若两个或两个以上路由器的信号强度相同,则路由器选择模块30还用于获取路由器的数据传输速率最大的路由器与智能设备建立通信连接;若两个或两个以上路由器的信号强度相同并且数据传输速率相同,则路由器选择模块30还用于获取连接智能设备数量最少的路由器与智能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该配网系统还包括:路由参数获取模块20获取路由器的数据传输速率和路由器连接智能设备的数量;并根据路由器的数据传输速率和路由器连接智能设备的数量的预设加权系数,获取路由器的加权参数;
路由器选择模块30还用于比较路由器的加权参数与预设加权参数阈值,获取加权参数大于加权参数阈值的路由器与智能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该配网系统还包括:路由参数获取模块20还用于获取多个路由的信号发射功率,根据多个路由的信号发射功率,获取多个路由相对于智能设备的信号强度,路由器选择模块30还用于获取信号强度最强的路由器与智能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该配网系统还包括:路由参数获取模块20还用于获取路由器的数据传输速率,通过路由器向智能设备发送预设数据包,获取路由器发出数据包的第一时刻,以及智能设备接收到数据包的第二时刻,根据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获取数据包的传输时长,根据传输时长和预设数据包的大小,获取路由器相对于智能设备的数据传输速率;路由器选择模块30还用于获取数据传输速率最大的路由器与智能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该配网系统还包括:路由参数获取模块20还用于获取路由器所连接智能设备的MAC地址,根据MAC地址的数量获取路由器连接智能设备的数量;路由器选择模块30还用于获取连接智能设备数量最少的路由器与智能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配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1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1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配网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智能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来自多个路由器的连接请求;
识别所述连接请求是否合法,
若所述连接请求合法,
获取所述连接请求合法的多个路由器的当前路由参数,
比较所述多个路由器的当前路由参数,根据所述比较结果,获取与所述智能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的路由器,以使所述智能设备通过所述路由器接入网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路由参数至少包括所述路由器与所述智能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
所述获取所述连接请求合法的多个路由器的当前路由参数,包括:
获取所述路由器与所述智能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
所述获取所述路由器与所述智能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包括:
获取所述多个路由的信号发射功率,
根据所述多个路由的信号发射功率,获取所述多个路由相对于所述智能设备的信号强度;
所述根据所述比较结果,获取与所述智能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的路由器,包括:
获取所述信号强度最强的路由器与所述智能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路由参数还包括:所述路由器的数据传输速率;
所述获取所述连接请求合法的多个路由器的当前路由参数,包括:
获取所述路由器的数据传输速率;
所述获取所述路由器的数据传输速率,包括:
所述路由器向所述智能设备发送预设数据包,获取所述路由器发出所述数据包的第一时刻,以及所述智能设备接收到所述数据包的第二时刻,
根据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获取所述数据包的传输时长,根据所述传输时长和所述预设数据包的大小,获取所述路由器相对于所述智能设备的数据传输速率;
所述根据所述比较结果,获取与所述智能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的路由器,包括:
获取所述数据传输速率最大的路由器与所述智能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路由参数还包括:所述路由器连接智能设备的数量;
所述获取所述连接请求合法的多个路由器的当前路由参数,包括:
获取所述路由器连接智能设备的数量;
所述获取所述路由器连接智能设备的数量,包括:
获取所述路由器所连接智能设备的MAC地址,根据所述MAC地址的数量获取所述路由器连接智能设备的数量;
所述根据所述比较结果,获取与所述智能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的路由器,包括:
获取所述连接智能设备数量最少的路由器与所述智能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路由参数还包括:
所述路由器的当前信号强度、所述路由器的数据传输速率以及所述路由器连接智能设备的数量;
所述获取所述连接请求合法的多个路由器的当前路由参数,包括:
获取所述路由器的当前信号强度、所述路由器的数据传输速率以及所述路由器连接智能设备的数量;
所述根据所述比较结果,获取与所述智能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的路由器,包括:
获取所述信号强度最强的路由器与所述智能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若两个或两个以上路由器的所述信号强度相同,
则获取所述路由器的数据传输速率最大的路由器与所述智能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若两个或两个以上路由器的所述信号强度相同并且所述数据传输速率相同,
则获取所述连接智能设备数量最少的路由器与所述智能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配网方法,其特征在于,若两个或两个以上路由器的所述信号强度相同,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路由器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所述路由器连接智能设备的数量;
根据所述路由器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所述路由器连接智能设备的数量的预设加权系数,获取所述路由器的加权参数;
比较所述路由器的加权参数与预设加权参数阈值,
获取所述加权参数大于所述加权参数阈值的路由器与所述智能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配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所述连接请求是否合法,包括:
识别所述发出连接请求的路由器地址标识,
若所述路由器的地址标识在预设地址范围内,则识别所述连接请求合法;
或者,向所述路由器发出验证信息,接收所述路由器的反馈信息,若所述路由器的反馈信息与所述验证信息相匹配,则识别所述连接请求合法。
8.一种配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识别模块,用于获取来自多个路由器的连接请求,并用于识别所述连接请求是否合法;
路由器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连接请求合法的多个路由器的当前路由参数;
路由器选择模块,用于比较所述多个路由器的当前路由参数,根据所述比较结果,获取与所述智能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的路由器,以使所述智能设备通过所述路由器接入网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配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所述路由参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多个路由器的信号发射功率,
根据所述多个路由器的信号发射功率,获取所述多个路由器相对于所述智能设备的信号强度;
所述路由器选择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信号强度最强的路由器与所述智能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配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所述路由参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路由器的当前信号强度、所述路由器的数据传输速率以及所述路由器连接智能设备的数量;
所述路由器选择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信号强度最强的路由器与所述智能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若两个或两个以上路由器的所述信号强度相同,
则获取所述路由器的数据传输速率最大的路由器与所述智能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若两个或两个以上路由器的所述信号强度相同并且所述数据传输速率相同,
则获取所述连接智能设备数量最少的路由器与所述智能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CN202110066857.3A 2021-01-19 2021-01-19 配网方法以及配网系统 Active CN1129299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66857.3A CN112929941B (zh) 2021-01-19 2021-01-19 配网方法以及配网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66857.3A CN112929941B (zh) 2021-01-19 2021-01-19 配网方法以及配网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29941A true CN112929941A (zh) 2021-06-08
CN112929941B CN112929941B (zh) 2022-05-17

Family

ID=761634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66857.3A Active CN112929941B (zh) 2021-01-19 2021-01-19 配网方法以及配网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29941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10590A1 (en) * 2011-07-05 2013-01-10 Cisco Technology, Inc. Dynamic enabling of routing devices in shared-media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20160044032A1 (en) * 2014-08-10 2016-02-11 Belkin International, Inc. Setup of multiple iot network devices
US20160112870A1 (en) * 2014-10-15 2016-04-21 Belkin International, Inc. Simplification of attaching devices to secured wireless networks
CN108012311A (zh) * 2017-12-25 2018-05-08 深圳市闪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设备自动切换配置路由器的方法
CN108684040A (zh) * 2018-05-15 2018-10-19 四川斐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络的连接方法及系统
CN110266537A (zh) * 2019-06-21 2019-09-20 上海庆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配网方法、装置、系统、待配网设备及终端
CN110536319A (zh) * 2019-07-24 2019-12-0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配网的方法及系统
CN110855677A (zh) * 2019-11-15 2020-02-2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配网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935277A (zh) * 2020-08-07 2020-11-13 上海汉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路由器连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2118586A (zh) * 2019-06-19 2020-12-2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的设备配网方法及其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10590A1 (en) * 2011-07-05 2013-01-10 Cisco Technology, Inc. Dynamic enabling of routing devices in shared-media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20160044032A1 (en) * 2014-08-10 2016-02-11 Belkin International, Inc. Setup of multiple iot network devices
US20160112870A1 (en) * 2014-10-15 2016-04-21 Belkin International, Inc. Simplification of attaching devices to secured wireless networks
CN108012311A (zh) * 2017-12-25 2018-05-08 深圳市闪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设备自动切换配置路由器的方法
CN108684040A (zh) * 2018-05-15 2018-10-19 四川斐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络的连接方法及系统
CN112118586A (zh) * 2019-06-19 2020-12-2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的设备配网方法及其设备
CN110266537A (zh) * 2019-06-21 2019-09-20 上海庆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配网方法、装置、系统、待配网设备及终端
CN110536319A (zh) * 2019-07-24 2019-12-0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配网的方法及系统
CN110855677A (zh) * 2019-11-15 2020-02-2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配网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935277A (zh) * 2020-08-07 2020-11-13 上海汉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路由器连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29941B (zh) 2022-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29503B2 (en) Wireless terminal, management apparatus and wireless LAN control method
US11510246B1 (en) Network traffic prioritization
CN105191394B (zh) 控制无线lan中的业务流的方法和系统
Shah et al. Dynamic bandwidth management in single-hop ad hoc wireless networks
CN102802232B (zh) 一种无线接入点接入方法及无线接入点、终端
US2018027085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Conten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WO2016154818A1 (zh) 多站点接入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555905A (zh) 一种设备配网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TWI445355B (zh) 在無線網狀網路中之網狀決定型存取(mda)程序及支援此程序之無線裝置
JP6591550B2 (ja) Wi−Fiとの共存のためのリッスンビフォアトーク負荷ベースチャネルアクセス
CN105379350A (zh) 用于信道接入或传输参数的动态适配的系统和方法
CN106255154B (zh) 一种基于资源利用率的负载均衡系统及方法
WO2016115353A1 (en) Wi-fi channel access for co-existence
CN112752324A (zh) 智能设备的配网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177384A (zh) 接入方法、装置、无线接入点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929941B (zh) 配网方法以及配网系统
KR101981164B1 (ko) 통신 네트워크 시스템 및 통신 네트워크 시스템 내에서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EP2093940A1 (en) Process for controlling the association of one mobile terminal to one particular access point belonging to one wireless network
US20180176814A1 (en) Communication control 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WO2017157016A1 (zh) 无线接入的方法
CN109327865B (zh) 网络共享方法及网络共享装置
Li et al. Dynamic priority re-allocation scheme for quality of service in IEEE 802.11 e wireless networks
KR20120121670A (ko) 무선 데이터 통신 시스템 및 방법
Anh et al. Controlling Contention Window to Ensure QoS for Multimedia Data in Wireless Network
Zhang et al. Efficient available bandwidth estimation in ad hoc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