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29856B - 用于移动自组网中缓解拥塞的路由计算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移动自组网中缓解拥塞的路由计算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29856B
CN112929856B CN202110056679.6A CN202110056679A CN112929856B CN 112929856 B CN112929856 B CN 112929856B CN 202110056679 A CN202110056679 A CN 202110056679A CN 112929856 B CN112929856 B CN 1129298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k
load
hoc network
node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5667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29856A (zh
Inventor
张彧
张旭东
吴义辰
潘长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005667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2985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298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298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298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298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89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1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based on transmission quality or channel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24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connectivity discovery or connectivity upd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移动自组网中缓解拥塞的路由计算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进行移动自组网链路状态感知,及链路状态信息更新;根据更新后的链路状态计算链路负载和链路分配时隙数;根据所述链路负载以及所述链路分配时隙数计算链路邻接矩阵权值;根据所述链路邻接矩阵权值和Dijkstra算法进行最短路径计算得到转发表。该方法通过合理计算链路的权值,考虑了链路的实时传输信息,可有效避免数据业务在业务繁忙节点上的拥塞,降低全网业务数据流排队等待延时和丢失率,同时可改善不合理的数据业务转发带来的重负载节点能源快速耗尽等问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用于移动自组网中缓解拥塞的路由计算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移动自组网中缓解拥塞的路由计算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海量机器通信(mMTC),即大规模物联网,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定义的三大主要应用场景之一。随着5G时代的到来,万物互联已经是必然发展趋势。移动自组织网络是一种无中心扁平的网络结构,是物联网场景可选择的组网方式之一。移动自组网中所有节点完全等价,部分节点无法正常工作不会破坏其余节点的联网状态,在临时通信,军事装备等紧急应用场景有显著优势。
移动自组网中,为提高节点的覆盖范围,无法直接通信的两个节点通过中继节点进行转发。移动自组网中的路由算法计算了网络节点间的最佳转发路径集合,是业务转发过程中选择下一个中继节点的依据。路由算法计算得到的转发表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各节点信息交互的效率,适用于移动自组网的有效的路由计算方法的研发有着重要意义。
目前移动自组网中路由计算的主要方法是单纯基于网络拓扑的路径计算方法,最短路径计算由Dijkstra算法实现。当移动自组网中网络拓扑发生改变时,节点邻接表权重会进行更新,Dijkstra算法根据更新后的链路权重重新计算转发表。传统的Dijkstra算法采用以跳数为标准的最短路径优先准则,该准则下,每条相邻链路权值为一,在某些网络结构下,该方法会导致众多路由经过一小部分处于网络中心区域的节点。大量数据流通过少量中心节点必然导致网络出现拥塞和瓶颈,使业务排队等待延时和丢失率上升;同时,拥塞的数据业务流转发会快速耗尽重负载节点的能源。避免拥塞路由计算方法的研发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移动自组网中缓解拥塞的路由计算方法,该方法除了考虑网络当前的拓扑信息,同时会考虑当前每条链路上的传输状态,通过新的权重计算,避开比较拥挤的链路,是一种移动自组网中缓解拥塞的有效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移动自组网中缓解拥塞的路由计算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移动自组网中缓解拥塞的路由计算方法,包括:
进行移动自组网链路状态感知,及链路状态信息更新;
根据更新后的链路状态计算链路负载和链路分配时隙数;
根据所述链路负载以及所述链路分配时隙数计算链路邻接矩阵权值;
根据所述链路邻接矩阵权值和Dijkstra算法进行最短路径计算得到转发表。
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移动自组网中缓解拥塞的路由计算方法,通过移动自组网链路状态感知,链路信息的实时更新;计算链路负载和链路分配时隙数等信息;根据更新计算得到的链路负载以及链路分配时隙数等信息计算链路邻接矩阵权值;通过Dijkstra算法进行最短路径计算得到转发表。通过合理计算链路的权值,考虑了链路的实时传输信息,可有效避免数据业务在业务繁忙节点上的拥塞,降低全网业务数据流排队等待延时和丢失率,同时可改善不合理的数据业务转发带来的重负载节点能源快速耗尽等问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用于移动自组网中缓解拥塞的路由计算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行移动自组网链路状态感知,及链路状态信息更新进一步包括:
对自组网拓扑状态进行检测,在拓扑状态发生改变时,自组网全网进行链路状态广播更新;或
根据设定的更新周期,对自组网全网进行链路状态广播更新。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链路负载为当前状态下,完成链路已分配数据传输任务所需的时隙数目,当前链路负载等于当前链路传输队列中的总数据量与链路单个时隙最大的传输数据量之比,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901070120000021
其中,LOADij为链路负载,i和j为节点,LQij为当前链路传输队列中的总数据量,MTU为链路单个时隙最大的传输数据量。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链路邻接矩阵权值表示链路完成链路队列数据传输所需的固定周期数目,等于链路负载比上链路分配时时隙数,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901070120000022
其中,Wij为链路邻接矩阵权值,i和j为节点,LOADij为链路负载,NOBij为链路分配时时隙数。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链路邻接矩阵权值和Dijkstra算法进行最短路径计算得到转发表,包括:
通过每次将离源节点路径最短的点加入完成计算的节点集合中,利用该节点更新所有邻居节点到源节点的路径长度,每个节点计算得到一个缓解拥塞的新转发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另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移动自组网中缓解拥塞的路由计算装置,包括:
更新模块,用于进行移动自组网链路状态感知,及链路状态信息更新;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更新后的链路状态计算链路负载和链路分配时隙数;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链路负载以及所述链路分配时隙数计算链路邻接矩阵权值;
第三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链路邻接矩阵权值和Dijkstra算法进行最短路径计算得到转发表。
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移动自组网中缓解拥塞的路由计算装置,通过移动自组网链路状态感知,链路信息的实时更新;计算链路负载和链路分配时隙数等信息;根据更新计算得到的链路负载以及链路分配时隙数等信息计算链路邻接矩阵权值;通过Dijkstra算法进行最短路径计算得到转发表。通过合理计算链路的权值,考虑了链路的实时传输信息,可有效避免数据业务在业务繁忙节点上的拥塞,降低全网业务数据流排队等待延时和丢失率,同时可改善不合理的数据业务转发带来的重负载节点能源快速耗尽等问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用于移动自组网中缓解拥塞的路由计算装置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更新模块,具体用于,
对自组网拓扑状态进行检测,在拓扑状态发生改变时,自组网全网进行链路状态广播更新;或
根据设定的更新周期,对自组网全网进行链路状态广播更新。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链路负载为当前状态下,完成链路已分配数据传输任务所需的时隙数目,当前链路负载等于当前链路传输队列中的总数据量与链路单个时隙最大的传输数据量之比,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901070120000031
其中,LOADij为链路负载,i和j为节点,LQij为当前链路传输队列中的总数据量,MTU为链路单个时隙最大的传输数据量。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链路邻接矩阵权值表示链路完成链路队列数据传输所需的固定周期数目,等于链路负载比上链路分配时时隙数,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901070120000041
其中,Wij为链路邻接矩阵权值,i和j为节点,LOADij为链路负载,NOBij为链路分配时时隙数。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计算模块,具体用于,
通过每次将离源节点路径最短的点加入完成计算的节点集合中,利用该节点更新所有邻居节点到源节点的路径长度,每个节点计算得到一个缓解拥塞的新转发表。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移动自组网中缓解拥塞的路由计算方法流程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自组网示意图;
图3为传统方法路由计算结果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缓解拥塞路由计算结果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移动自组网中缓解拥塞的路由计算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用于移动自组网中缓解拥塞的路由计算方法及装置。
首先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用于移动自组网中缓解拥塞的路由计算方法。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移动自组网中缓解拥塞的路由计算方法流程图。
如图1所示,该用于移动自组网中缓解拥塞的路由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进行移动自组网链路状态感知,及链路状态信息更新。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对自组网拓扑状态进行检测,在拓扑状态发生改变时,自组网全网进行链路状态广播更新;或
根据设定的更新周期,对自组网全网进行链路状态广播更新。
可以理解的是,当自组网拓扑状态发生改变时或者约定的更新周期到来时,自组网全网进行链路状态广播更新。
步骤S2,根据更新后的链路状态计算链路负载和链路分配时隙数。
链路负载(LOAD)用以标定链路实时传输状态的信息,也是权重计算需要的信息之一。该方法下,链路负载定义为当前状态下,完成链路已分配数据传输任务所需的时隙数目。
新的权重计算除了需要更新得到的负载信息,还需要链路分配时隙数,链路分配时隙数是固定周期内分配给该链路两个节点的公共收发时隙对数目,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该链路的传输能力。
在链路状态广播更新后,对于每一个节点,需要统计时隙分配表中与各个邻居节点分配的发送时隙数量,计算更新链路分配时隙数信息(NOB)。首先获取当前链路传输队列中的总数据量,当前链路负载信息(LOAD)等于当前链路传输队列中的总数据量比上单个时隙最大的传输数据量。链路负载信息表示了链路完成已分配数据传输任务所需的时隙数目,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该链路的繁忙程度。链路计算的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901070120000051
其中,LOADij为链路负载,i和j为节点,LQij为当前链路传输队列中的总数据量,MTU为链路单个时隙最大的传输数据量。
步骤S3,根据链路负载以及链路分配时隙数计算链路邻接矩阵权值。
根据更新计算得到的链路负载信息和链路分配时隙数,设计一种体现链路拥挤状态的链路权值。新的权值(W)等于链路负载比上链路分配时时隙数,该权值表示链路完成链路队列数据传输所需的固定周期数目,即完成链路数据传输需要的时间信息。该权重下,越小的权值,说明链路完成传输所需时间越短,即该链路的繁忙程度也就越低。该权重为后续各个节点单源最优转发表计算提供了计算依据。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901070120000061
其中,Wij为链路邻接矩阵权值,i和j为节点,LOADij为链路负载,NOBij为链路分配时时隙数。
步骤S4,根据链路邻接矩阵权值和Dijkstra算法进行最短路径计算得到转发表。
得到全网节点邻居矩阵权值后,每个节点按照Dijkstra算法计算到每个节点的最短路径,具体计算方法可以通过每次将离源节点路径最短的点加入完成计算的节点集合中,同时利用该节点更新所有邻居节点到源节点的路径长度。这样每个节点可以计算得到一个缓解拥塞的新转发表。
如图2所示,自组网总共有9个节点,任意两点可达。假设当前需要完成的业务为节点1、2、3同时向节点6的业务数据发送。当前每条链路的负载信息如图上标注所示,每条边上的分子为链路负载信息,分母为链路分配的发送时隙数目。
传统以跳数为准则的路由计算方法案例如图3,所有边的权重为1,节点1、2、3到6的转发计算结果如图实线所示。节点1、2、3的数据包都经由9转发至6,因此极有可能在节点9到节点6的发送链路上产生拥塞。
本发明设计的新的路由计算方法案例如图4所示,每条边的权重更新结果为链路负载比上链路分配时隙数目。该方法计算的结果如图4所示,可以看到,该方法下,节点1到节点6的路由转发最佳路径为1->8->7->6。节点2到节点6的路由转发最佳路径为2->9->6。节点3到节点6的路由转发最佳路径为3->4->5->6。该计算结果考虑了链路的繁忙状态。节点1和节点3避开了较为繁忙的链路9->6,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自组网链路的拥塞状况。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用于移动自组网中缓解拥塞的路由计算方法,通过移动自组网链路状态感知,链路信息的实时更新;计算链路负载和链路分配时隙数等信息;根据更新计算得到的链路负载以及链路分配时隙数等信息计算链路邻接矩阵权值;通过Dijkstra算法进行最短路径计算得到转发表。通过合理计算链路的权值,考虑了链路的实时传输信息,可有效避免数据业务在业务繁忙节点上的拥塞,降低全网业务数据流排队等待延时和丢失率,同时可改善不合理的数据业务转发带来的重负载节点能源快速耗尽等问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其次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用于移动自组网中缓解拥塞的路由计算装置。
图5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移动自组网中缓解拥塞的路由计算装置结构示意图。
如图5所示,该用于移动自组网中缓解拥塞的路由计算装置包括:更新模块501、第一计算模块502、第二计算模块503和第三计算模块504。
更新模块501,用于进行移动自组网链路状态感知,及链路状态信息更新。
第一计算模块502,用于根据更新后的链路状态计算链路负载和链路分配时隙数。
第二计算模块503,用于根据链路负载以及链路分配时隙数计算链路邻接矩阵权值。
第三计算模块504,用于根据链路邻接矩阵权值和Dijkstra算法进行最短路径计算得到转发表。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更新模块,具体用于,
对自组网拓扑状态进行检测,在拓扑状态发生改变时,自组网全网进行链路状态广播更新;或
根据设定的更新周期,对自组网全网进行链路状态广播更新。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链路负载为当前状态下,完成链路已分配数据传输任务所需的时隙数目,当前链路负载等于当前链路传输队列中的总数据量与链路单个时隙最大的传输数据量之比,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901070120000071
其中,LOADij为链路负载,i和j为节点,LQij为当前链路传输队列中的总数据量,MTU为链路单个时隙最大的传输数据量。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链路邻接矩阵权值表示链路完成链路队列数据传输所需的固定周期数目,等于链路负载比上链路分配时时隙数,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901070120000072
其中,Wij为链路邻接矩阵权值,i和j为节点,LOADij为链路负载,NOBij为链路分配时时隙数。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三计算模块,具体用于,
通过每次将离源节点路径最短的点加入完成计算的节点集合中,利用该节点更新所有邻居节点到源节点的路径长度,每个节点计算得到一个缓解拥塞的新转发表。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对方法实施例的解释说明也适用于该实施例的装置,此处不再赘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用于移动自组网中缓解拥塞的路由计算装置,通过移动自组网链路状态感知,链路信息的实时更新;计算链路负载和链路分配时隙数等信息;根据更新计算得到的链路负载以及链路分配时隙数等信息计算链路邻接矩阵权值;通过Dijkstra算法进行最短路径计算得到转发表。通过合理计算链路的权值,考虑了链路的实时传输信息,可有效避免数据业务在业务繁忙节点上的拥塞,降低全网业务数据流排队等待延时和丢失率,同时可改善不合理的数据业务转发带来的重负载节点能源快速耗尽等问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8)

1.一种用于移动自组网中缓解拥塞的路由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进行移动自组网链路状态感知,及链路状态信息更新;
根据更新后的链路状态计算链路负载和链路分配时隙数;
根据所述链路负载以及所述链路分配时隙数计算链路邻接矩阵权值;
根据所述链路邻接矩阵权值和Dijkstra算法进行最短路径计算得到转发表;
所述链路负载为当前状态下,完成链路已分配数据传输任务所需的时隙数目,当前链路负载等于当前链路传输队列中的总数据量与链路单个时隙最大的传输数据量之比,计算公式为:
Figure FDA0003624827310000011
其中,LOADij为链路负载,i和j为节点,LQij为当前链路传输队列中的总数据量,MTU为链路单个时隙最大的传输数据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移动自组网链路状态感知,及链路状态信息更新进一步包括:
对自组网拓扑状态进行检测,在拓扑状态发生改变时,自组网全网进行链路状态广播更新;或
根据设定的更新周期,对自组网全网进行链路状态广播更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路邻接矩阵权值表示链路完成链路队列数据传输所需的固定周期数目,等于链路负载比上链路分配时时隙数,计算公式为:
Figure FDA0003624827310000012
其中,Wij为链路邻接矩阵权值,i和j为节点,LOADij为链路负载,NOBij为链路分配时时隙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链路邻接矩阵权值和Dijkstra算法进行最短路径计算得到转发表,包括:
通过每次将离源节点路径最短的点加入完成计算的节点集合中,利用该节点更新所有邻居节点到源节点的路径长度,每个节点计算得到一个缓解拥塞的新转发表。
5.一种用于移动自组网中缓解拥塞的路由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更新模块,用于进行移动自组网链路状态感知,及链路状态信息更新;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更新后的链路状态计算链路负载和链路分配时隙数;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链路负载以及所述链路分配时隙数计算链路邻接矩阵权值;
第三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链路邻接矩阵权值和Dijkstra算法进行最短路径计算得到转发表;
所述链路负载为当前状态下,完成链路已分配数据传输任务所需的时隙数目,当前链路负载等于当前链路传输队列中的总数据量与链路单个时隙最大的传输数据量之比,计算公式为:
Figure FDA0003624827310000021
其中,LOADij为链路负载,i和j为节点,LQij为当前链路传输队列中的总数据量,MTU为链路单个时隙最大的传输数据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新模块,具体用于,
对自组网拓扑状态进行检测,在拓扑状态发生改变时,自组网全网进行链路状态广播更新;或
根据设定的更新周期,对自组网全网进行链路状态广播更新。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路邻接矩阵权值表示链路完成链路队列数据传输所需的固定周期数目,等于链路负载比上链路分配时时隙数,计算公式为:
Figure FDA0003624827310000022
其中,Wij为链路邻接矩阵权值,i和j为节点,LOADij为链路负载,NOBij为链路分配时时隙数。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计算模块,具体用于,
通过每次将离源节点路径最短的点加入完成计算的节点集合中,利用该节点更新所有邻居节点到源节点的路径长度,每个节点计算得到一个缓解拥塞的新转发表。
CN202110056679.6A 2021-01-15 2021-01-15 用于移动自组网中缓解拥塞的路由计算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29298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56679.6A CN112929856B (zh) 2021-01-15 2021-01-15 用于移动自组网中缓解拥塞的路由计算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56679.6A CN112929856B (zh) 2021-01-15 2021-01-15 用于移动自组网中缓解拥塞的路由计算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29856A CN112929856A (zh) 2021-06-08
CN112929856B true CN112929856B (zh) 2022-08-02

Family

ID=761629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56679.6A Active CN112929856B (zh) 2021-01-15 2021-01-15 用于移动自组网中缓解拥塞的路由计算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29856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36428A (zh) * 2006-09-01 2009-09-16 诺基亚西门子通信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用于跟踪网络参数的方法
WO2010112853A1 (en) * 2009-03-31 2010-10-07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Path generation in a packet network
CN105119840A (zh) * 2015-09-01 2015-12-02 华东师范大学 基于sdn使用胖树拓扑结构的数据中心网络负载均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54543A (en) * 1996-07-03 1998-05-19 Alcatel Data Networks, Inc. Connectivity matrix-based multi-cost routing
CN101494590B (zh) * 2008-01-23 2011-09-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网络中基于负载平衡的最优路径选择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36428A (zh) * 2006-09-01 2009-09-16 诺基亚西门子通信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用于跟踪网络参数的方法
WO2010112853A1 (en) * 2009-03-31 2010-10-07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Path generation in a packet network
CN105119840A (zh) * 2015-09-01 2015-12-02 华东师范大学 基于sdn使用胖树拓扑结构的数据中心网络负载均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29856A (zh) 2021-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21769B2 (ja) マルチラジオ・マルチチャネル・マルチホップ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のための無線・帯域幅認識型ルーティング・メトリック
Butenko et al. On the construction of virtual backbone for ad hoc wireless network
Tekaya et al. Multipath routing mechanism with load balancing in ad hoc network
Tekaya et al. Multipath routing with load balancing and QoS in ad hoc network
Venkatasubramanian et al. An efficient route optimization using ticket-ID based routing management system (T-ID BRM)
Kumar et al. AODV and OLSR routing protocols for Wireless Ad-hoc and Mesh Networks
CN108400936A (zh) 基于mpls的空间信息网络路由方法
Devaraj et al. Genetic algorithm-based optimisation of load-balanced routing for AMI with wireless mesh networks
CN104754589A (zh) 基于流量感知的动态组网方法
CN110300426A (zh) 一种无线自组网中路由选择方法及装置
Djemili et al. A mixed approach load balancing and efficient energy for multi-path routing in mobile ad hoc networks
CN112929856B (zh) 用于移动自组网中缓解拥塞的路由计算方法及装置
CN101977159A (zh) 窄带网络带宽资源的管理方法
Liu et al. Research of QoS-aware routing protocol with load balancing for mobile ad hoc networks
Ramezani et al. Load-aware multicast routing in multi-radio wireless mesh networks using FCA-CMAC neural network
Nosrati et al. Regional selection mechanism for traffic-balanced adaptive routing algorithms in mesh-based NoC architectures
Zhong et al. 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 of AOMDV Multipath Routing Protocol
Anbu Ananth et al. Efficient load balancing techniques for wireless mesh networks based on multi-path optimized link state routing protocol
Sahnoun et al. Increasing network lifetime by energy-efficient routing scheme for OLSR protocol
Rani et al. Weighted load balanced routing protocol for MANET
CN110972206A (zh) 一种实现5g物联网网络路由路径的多跳路由方法
Pandey et al. Partitioning and internetworking wireless mesh network with wired network for delivery maximization and QoS provisioning
Maheshwari et al. Secure route selection in MANET using ant colony optimization
Ziane et al. Inductive routing based on dynamic end-to-end delay for mobile networks
Huan-mei et al. A Dynamic Traffic Scheduling Algorithm for Heterogeneous Software-Defined Airborne Networ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