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29192A - 模组控制器广播方法及拓扑关系识别方法和显示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模组控制器广播方法及拓扑关系识别方法和显示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29192A
CN112929192A CN201911238596.8A CN201911238596A CN112929192A CN 112929192 A CN112929192 A CN 112929192A CN 201911238596 A CN201911238596 A CN 201911238596A CN 112929192 A CN112929192 A CN 1129291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interface
module controller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type broadcast
broadcast p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3859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29192B (zh
Inventor
张强强
韦桂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Novastar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Novastar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Novastar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Novastar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3859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2919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291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291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291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291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2Discovery or management of network topolog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模组控制器广播方法以及相应的拓扑关系识别方法及显示控制系统。所述广播方法例如包括:根据多个数据接口各自的初始标识信息产生相对应的多个第一类型广播包,其中每一个第一类型广播包包含相对应的数据接口的初始标识信息,且每一个数据接口的初始标识信息包括模组控制器的标识和所述数据接口的标识;将所述多个第一类型广播包分别传送至所述多个数据接口以供向外输出;根据所述多个数据接口各自的当前标识信息产生包含所述多个数据接口的所述当前标识信息的第二类型广播包;以及将所述第二类型广播包传送至每个所述数据接口以供向外输出。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实现自动识别模组控制器的拓扑关系。

Description

模组控制器广播方法及拓扑关系识别方法和显示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组控制器广播方法、一种模组控制器拓扑关系识别方法、以及一种显示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在LED显示控制技术领域,LED显示控制系统中典型地包括发送卡(也即一种系统控制器)和电连接所述发送卡的多个接收卡(也即一种模组控制器),且各个接收卡用于带载LED显示屏体中的一个或多个LED灯板模组。随着对发送卡的输出接口例如网口的数量需求不断增加,可以引入交换机来对发送卡的输出接口进行扩展。然而,在引入交换机的LED显示控制系统中,所有接收卡发广播包,再由交换机转发给发送卡,发送卡只能识别交换机连接了多少个接收卡(或称扫描卡),无法获得交换机具体某一个网口所连接的接收卡的标识以及所连接的接收卡的数量,导致发送卡无法自动识别接收卡之间的拓扑关系,必须进行人为指定拓扑关系,使得系统控制流程过于复杂。
发明内容
因此,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模组控制器广播方法、一种模组控制器拓扑关系识别方法以及一种显示控制系统,以实现自动识别模组控制器的拓扑关系。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模组控制器广播方法,适用于一种包括多个数据接口的模组控制器且包括:a)根据所述多个数据接口各自的初始标识信息产生相对应的多个第一类型广播包,其中每一个所述第一类型广播包包含相对应的所述数据接口的所述初始标识信息,且每一个所述数据接口的所述初始标识信息包括所述模组控制器的标识和所述数据接口的标识;b)将所述多个第一类型广播包分别传送至所述多个数据接口以供向外输出;c)根据所述多个数据接口各自的当前标识信息产生包含所述多个数据接口的所述当前标识信息的第二类型广播包,具体包括:当所述多个数据接口中的某个数据接口有输入第一类型广播包,根据输入的第一类型广播包更新所述数据接口的所述初始标识信息以得到所述数据接口的所述当前标识信息;当所述多个数据接口中的某个数据接口没有输入第一类型广播包,将所述数据接口的所述初始标识信息作为所述数据接口的所述当前标识信息;以及d)将所述第二类型广播包传送至每个所述数据接口以供向外输出。
本实施例的模组控制器广播方法根据各个数据接口的初始标识信息产生相对应的多个第一类型广播包,并根据各个数据接口的当前标识信息产生不同于所述第一类型广播包的第二类型广播包,从而使得前端系统控制器能够根据所述第一类型广播包和所述第二类型广播包自动识别出模组控制器的拓扑关系,藉此可以避免人为指定拓扑关系、简化系统控制流程,使得系统更加智能化和灵活化。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数据接口为两个网口,所述模组控制器的所述标识为所述模组控制器的MAC地址。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类型广播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的后三个字节为0xFFFFFF,所述第二类型广播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的六个字节为0xFFFFFFFFFFFF。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模组控制器拓扑关系识别方法,适用于一种系统控制器,且所述系统控制器通过以太网交换设备的第一数据接口电连接至少一个第一模组控制器。所述模组控制器拓扑关系识别方法包括:i)接收从所述第一数据接口输入且由所述以太网交换设备转发的第一类型广播包;ii)接收从所述第一数据接口输入且由所述以太网交换设备转发的至少一个第二类型广播包,其中从所述第一数据接口输入的每一个所述第二类型广播包包含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模组控制器中相对应的一个第一模组控制器的多个数据接口的当前标识信息;iii)解析从所述第一数据接口输入的所述第一类型广播包以得到目标第一模组控制器的第一目标数据接口的初始标识信息,其中所述目标第一模组控制器为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模组控制器中与所述第一数据接口相邻连接的一个第一模组控制器,所述第一目标数据接口为所述目标第一模组控制器的多个数据接口中与所述第一数据接口相邻连接的一个数据接口,且所述第一目标数据接口的所述初始标识信息包括所述目标第一模组控制器的标识和所述第一目标数据接口的标识;以及iv)根据所述第一目标数据接口的所述初始标识信息和从所述第一数据接口输入的所述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类型广播包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模组控制器在所述第一数据接口下的拓扑关系。
本实施例的模组控制器拓扑关系识别方法接收包含数据接口的初始标识信息的第一类型广播包以及接收包含各个数据接口的当前标识信息且不同于所述第一类型广播包的至少一个第二类型广播包,从而使得系统控制器能够根据所述第一类型广播包和所述第二类型广播包自动识别出模组控制器的拓扑关系,藉此可以避免人为指定拓扑关系、简化系统控制流程,使得系统更加智能化和灵活化。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模组控制器为级联的多个第一模组控制器,相应地从所述第一数据接口输入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类型广播包为从所述第一数据接口输入的多个第二类型广播包;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目标数据接口的所述初始标识信息和从所述第一数据接口输入的所述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类型广播包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模组控制器在所述第一数据接口下的拓扑关系,包括:iv-1)解析从所述第一数据接口输入的每一个所述第二类型广播包以得到与所述第二类型广播包相对应的一个第一模组控制器的多个数据接口各自的当前标识信息;以及iv-2)当某个数据接口的所述当前标识信息与所述初始标识信息相同,确定所述数据接口所在的第一模组控制器的另一个数据接口的所述当前标识信息包含的第一模组控制器的标识为所述目标第一模组控制器的后一级第一模组控制器的标识。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目标数据接口的所述初始标识信息和从所述第一数据接口输入的所述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类型广播包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模组控制器在所述第一数据接口下的拓扑关系,还包括:iv-3)当某个数据接口的所述当前标识信息包含的第一模组控制器的标识与所述初始标识信息包含的所述目标第一模组控制器的所述标识相同、但包含的数据接口的标识与所述初始标识信息包含的所述第一目标数据接口的所述标识不同,确定所述数据接口所在的第一模组控制器的另一个数据接口的所述当前标识信息包含的第一模组控制器的标识为所述目标第一模组控制器的后二级第一模组控制器的标识。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系统控制器通过以太网交换设备的第二数据接口电连接至少一个第二模组控制器;所述模组控制器拓扑关系识别方法包括:v)接收从所述第二数据接口输入且由所述以太网交换设备转发的第一类型广播包;vi)接收从所述第二数据接口输入且由所述以太网交换设备转发的至少一个第二类型广播包,其中从所述第二数据接口输入的每一个所述第二类型广播包包含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模组控制器中相对应的一个第二模组控制器的多个数据接口的当前标识信息;vii)解析从所述第二数据接口输入的所述第一类型广播包以得到目标第二模组控制器的第二目标数据接口的初始标识信息,其中所述目标第二模组控制器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模组控制器中与所述第二数据接口相邻连接的一个第二模组控制器,所述第二目标数据接口为所述目标第二模组控制器的多个数据接口中与所述第二数据接口相邻连接的一个数据接口,且所述第二目标数据接口的所述初始标识信息包括所述目标第二模组控制器的标识和所述第二目标数据接口的标识;viii)根据所述第二目标数据接口的所述初始标识信息和从所述第二数据接口输入的所述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类型广播包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模组控制器在所述第二数据接口下的拓扑关系;以及ix)当所述第二数据接口下的所述拓扑关系表征的拓扑结构和所述第一数据接口下的所述拓扑关系表征的拓扑结构相同,确定所述第二数据接口和所述第一数据接口互为备份接口。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模组控制器的所述多个数据接口为两个网口,所述目标第一模组控制器的所述标识为所述目标第一模组控制器的MAC地址,所述第一类型广播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的后三个字节为0xFFFFFF,所述第二类型广播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的六个字节为0xFFFFFFFFFFFF。
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显示控制系统,包括:系统控制器;以太网交换设备;以及多个模组控制器,通过所述以太网交换设备电连接所述系统控制器。其中,每个所述模组控制器具有多个数据接口且用于:y1)根据所述多个数据接口各自的初始标识信息产生相对应的多个第一类型广播包,其中每一个所述第一类型广播包包含相对应的所述数据接口的所述初始标识信息,且每一个所述数据接口的所述初始标识信息包括所述模组控制器的标识和所述数据接口的标识;y2)将所述多个第一类型广播包分别传送至所述多个数据接口以供向外输出;y3)根据所述多个数据接口各自的当前标识信息产生包含所述多个数据接口的所述当前标识信息的第二类型广播包,具体包括:当所述多个数据接口中的某个数据接口有输入第一类型广播包,根据输入的第一类型广播包更新所述数据接口的所述初始标识信息以得到所述数据接口的所述当前标识信息;当所述多个数据接口中的某个数据接口没有输入第一类型广播包,将所述数据接口的所述初始标识信息作为所述数据接口的所述当前标识信息;以及y4)将所述第二类型广播包传送至每个所述数据接口以供向外输出。其中,所述系统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以太网交换设备转发的所述第一类型广播包和多个所述第二类型广播包,并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一类型广播包和多个所述第二类型广播包确定所述多个模组控制器电连接所述以太网交换设备的拓扑关系。
本实施例的显示控制系统中的各个模组控制器可以根据各个数据接口的初始标识信息产生相对应的多个第一类型广播包,并根据各个数据接口的当前标识信息产生不同于所述第一类型广播包的第二类型广播包,从而使得前端系统控制器能够根据以太网交换设备转发来的所述第一类型广播包和所述第二类型广播包自动识别出模组控制器的拓扑关系,藉此可以避免人为指定拓扑关系、简化系统控制流程,使得系统更加智能化和灵活化。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模组控制器的所述多个数据接口为两个网口,所述模组控制器的所述标识为所述模组控制器的MAC地址,所述第一类型广播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的后三个字节为0xFFFFFF,所述第二类型广播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的六个字节为0xFFFFFFFFFFFF。
由上可知,本发明上述技术特征可以具有如下一个或多个有益效果:各个模组控制器能够根据各个数据接口的初始标识信息产生相对应的多个第一类型广播包,并根据各个数据接口的当前标识信息产生不同于所述第一类型广播包的第二类型广播包,从而使得前端系统控制器能够根据接收到的第一类型广播包和第二类型广播包自动识别出模组控制器的拓扑关系,藉此可以避免人为指定拓扑关系、简化系统控制流程,使得系统更加智能化和灵活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显示控制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单个模组控制器的初始状态和训练后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连接单个拓扑网口的多个模组控制器的初始状态和训练后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连接在两个拓扑网口之间的多个模组控制器的初始状态和训练后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控制系统10,包括:系统控制器11,以太网交换设备13,以及多个模组控制器例如R11、R21-R23、Rm1-Rm2及Rn1-Rn2。所述以太网交换设备13包括控制网口和多个拓扑网口1-N,所述系统控制器11电连接所述控制网口,所述模组控制器R11电连接至所述以太网交换设备13的拓扑网口1,所述模组控制器R21-R23以级联方式电连接至所述以太网交换设备13的拓扑网口2,所述模组控制器Rm1-Rm2和多个模组控制器Rn1-Rn2以级联方式电连接在所述以太网交换设备13的拓扑网口M和拓扑网口N之间。值得说明的是,所述以太网交换设备13的拓扑网口1-N中的每一个拓扑网口可以连接不同数量的模组控制器,甚至某个或某几个拓扑网口也可以未连接模组控制器;所述系统控制器11例如是LED显示控制系统中的发送卡,各个模组控制器例如是LED显示控制系统中的接收卡(或称扫描卡),以及所述以太网交换设备13例如是以太网交换机,但本发明实施例并不以此为限。
承上述,本实施例的系统控制器11用于识别模组控制器广播并通过以太网交换设备13转发例如透传的第一类型广播包和第二类型广播包。所述以太网交换设备13的作用是将输入至拓扑网口1-N的所有广播包(包括第一类型广播包和第二类型广播包)全部汇总转发给所述系统控制器11;其中,所述以太网交换设备13的各个拓扑网口1-N不能相互转发广播包。各个模组控制器相互发第一类型广播包以及第二类型广播包,为使得表述更形象化,第一类型广播包称之为结点发现包,第二类型广播包称之为训练包。模组控制器各自识别相邻模组控制器之间的连接关系,结点广播包只在相邻模组控制器之间互相传递,训练包内部记录模组控制器相邻拓扑关系,训练包会经由所述以太网交换设备13发送给所述系统控制器11,以供所述系统控制器11识别所有模组控制器的拓扑关系。
(1)以所述以太网交换设备13的拓扑网口1电连接的单个模组控制器R11为例,如图2所示,单个模组控制器R11上电初始化的工作模式为:模组控制器R11从网口A和网口B输出结点发现包和训练包;网口A对应的结点发现包包含网口A的初始标识信息(R11,A),也即包含模组控制器R11的标识和网口A的标识;类似地,网口B对应的结点发现包包含网口B的初始标识信息(R11,B),也即包含模组控制器R11的标识和网口B的标识;结点发现包内部的目的MAC地址字段后三个字节例如为0xFFFFFF;训练包发送网口A和网口B的当前标识信息,因为只是单个模组控制器R11,故模组控制器R11的网口A和网口B均无外部输入结点发现包,相应地网口A和网口B各自的当前标识信息即为各自的初始标识信息,也即为(R11,A)和(R11,B);模组控制器R11根据网口A和网口B各自的当前标识信息(R11,A)和(R11,B)产生包含(R11,A)和(R11,B)的训练包从网A和网B输出,训练包内部的目的MAC地址字段六个字节例如为0xFFFFFFFFFFFF。结合图1可知,模组控制器R11的网口A为与所述以太网交换设备13的拓扑网口1相邻连接的目标网口,因此模组控制器R11的网口A输出的包含初始标识信息(R11,A)的结点发现包和包含当前标识信息(R11,A)及(R11,B)的训练包会从拓扑网口1输入至所述以太网交换设备13并经由所述以太网交换设备13转发至系统控制器11。
所述系统控制器11接收到包含初始标识信息(R11,A)的结点发现包和包含当前标识信息(R11,A)及(R11,B)的训练包之后,根据所述结点发现包即可识别出模组控制器R11的网口A的初始标识信息(R11,A),再根据识别出的所述初始标识信息(R11,A)和解析所述训练包得到的当前标识信息(R11,A)及(R11,B)即可识别出所述以太网交换设备13的拓扑网口1下只有一个模组控制器R11。
(2)以所述以太网交换设备13的拓扑网口2电连接的多个例如三个模组控制器R21-R23为例,如图3所示,三个模组控制器R21-R23上电初始化的工作模式为:每一个模组控制器会从各自的网口A、网口B发送结点发现包和训练包,结点发现包内部的目的MAC地址字段后三个字节例如为0xFFFFFF,且结点发现包里面内容携带各自对应的模组控制器的标识和网口的标识,训练包发送网口A和网口B训练后的当前标识信息,训练包内部的目的MAC地址字段六个字节例如为0xFFFFFFFFFFFF。
更具体地,模组控制器R21的网口A及网口B的初始标识信息分别为(R21,A)及(R21,B),训练后的当前标识信息分别为(R21,A)及(R22,A);模组控制器R22的网口A及网口B的初始标识信息分别为(R22,A)及(R22,B),训练后的当前标识信息分别为(R21,B)及(R23,A);模组控制器R23的网口A及网口B的初始标识信息分别为(R23,A)及(R23,B),训练后的当前标识信息分别为(R22,B)及(R23,B)。此处模组控制器R21为与所述以太网交换设备13的拓扑网口2相邻连接的目标模组控制器,模组控制器R21的网口A为与所述以太网交换设备13的拓扑网口2相邻连接的目标网口。模组控制器R21的网口A和网口B分别输出包含初始标识信息(R21,A)的结点发现包和包含初始标识信息(R21,B)的结点发现包,模组控制器R22的网口A和网口B分别输出包含初始标识信息(R22,A)的结点发现包和包含初始标识信息(R22,B)的结点发现包,模组控制器R23的网口A和网口B分别输出包含初始标识信息(R23,A)的结点发现包和包含初始标识信息(R23,B)的结点发现包;模组控制器R21的网口A和网口B均输出包含当前标识信息(R21,A)和(R22,A)的训练包,模组控制器R22的网口A和网口B均输出包含当前标识信息(R21,B)和(R23,A)的训练包,模组控制器R23的网口A和网口B均输出包含当前标识信息(R22,B)和(R23,B)的训练包。
承上述,模组控制器R21的网口A发出的包含初始标识信息(R21,A)的结点发现包会从拓扑网口2输入至所述以太网交换设备13并转发至系统控制器11,由所述系统控制器11解析所述结点发现包即可识别出对应所述目标模组控制器(也即拓扑网口2下的第一级模组控制器)的网口A的所述初始标识信息(R21,A)。之后,所述系统控制器11还会接收到所述以太网交换设备13转发的三个训练包,也即模组控制器R21产生的包含当前标识信息(R21,A)及(R22,A)的训练包、模组控制器R22产生的包含当前标识信息(R21,B)及(R23,A)的训练包和模组控制器R23产生的包含当前标识信息(R22,B)及(R23,B)的训练包,并对其分别进行解析。
当解析包含当前标识信息(R21,A)及(R22,A)的训练包时,会发现解析得到的当前标识信息(R21,A)及(R22,A)中的(R21,A)与前述识别出的初始标识信息(R21,A)相同,则根据解析得到的当前标识信息(R21,A)及(R22,A)中的(R22,A)即可确定模组控制器R21的后一级模组控制器R22。
当解析包含当前标识信息(R21,B)及(R23,A)的训练包时,会发现解析得到的当前标识信息(R21,B)及(R23,A)中的一个模组控制器的标识(R21)与前述识别出的初始标识信息(R21,A)中的模组控制器的标识相同、但对应标识(R21)的网口的标识(B)与前述识别出的初始标识信息(R21,A)中的网口的标识(A)不同,并且还会发现解析得到的当前标识信息(R21,B)及(R23,A)中的另一个模组控制器的标识(R23)不同于前述确定的模组控制器R22的标识,则根据解析得到的当前标识信息(R21,B)及(R23,A)中的(R23,A)即可确定模组控制器R21的后二级模组控制器R23。
当解析包含当前标识信息(R22,B)及(R23,B)的训练包时,会发现解析得到的当前标识信息(R22,B)及(R23,B)中的两个模组控制器的标识(R22)及(R23)与前述确定的模组控制器R22和模组控制器R23的标识分别相同,则可确定模组控制器R23为最末级模组控制器。至此,即可识别出所述以太网交换设备13的拓扑网口2下的各个模组控制器R21-R23的拓扑关系为R21→R22→R23。简而言之,本实施例的系统控制器11先识别结点发现广播包以同步识别出第一级模组控制器R21以及链接拓扑网口2的网口的标识A,之后再通过训练包识别出后面的模组控制器R22及R23。
(2)以所述以太网交换设备13的拓扑网口M和N之间电连接有多个例如四个模组控制器Rm1-Rm2及Rn1-Rn2为例,如图4所示,四个模组控制器Rm1-Rm2及Rn1-Rn2上电初始化的工作模式为:每一个模组控制器会从各自的网口A、网口B发送结点发现包和训练包,结点发现包内部的目的MAC地址字段后三个字节例如为0xFFFFFF,且结点发现包里面内容携带各自对应的模组控制器的标识和网口的标识,训练包发送网口A和网口B训练后的当前标识信息,训练包内部的目的MAC地址字段六个字节例如为0xFFFFFFFFFFFF。
更具体地,模组控制器Rm1的网口A及网口B的初始标识信息分别为(Rm1,A)及(Rm1,B),训练后的当前标识信息分别为(Rm1,A)及(Rm2,A);模组控制器Rm2的网口A及网口B的初始标识信息分别为(Rm2,A)及(Rm2,B),训练后的当前标识信息分别为(Rm1,B)及(Rn2,B);模组控制器Rn2的网口A及网口B的初始标识信息分别为(Rn2,A)及(Rn2,B),训练后的当前标识信息分别为(Rn1,B)及(Rm2,B);模组控制器Rn1的网口A及网口B的初始标识信息分别为(Rn1,A)及(Rn1,B),训练后的当前标识信息分别为(Rn1,A)及(Rn2,A)。此处模组控制器Rm1为与所述以太网交换设备13的拓扑网口M相邻连接的目标模组控制器,模组控制器Rm1的网口A为与所述以太网交换设备13的拓扑网口M相邻连接的目标网口;同理,模组控制器Rn1为与所述以太网交换设备13的拓扑网口N相邻连接的目标模组控制器,模组控制器Rn1的网口A为与所述以太网交换设备13的拓扑网口N相邻连接的目标网口。模组控制器Rm1的网口A和网口B分别输出包含初始标识信息(Rm1,A)的结点发现包和包含初始标识信息(Rm1,B)的结点发现包,模组控制器Rm2的网口A和网口B分别输出包含初始标识信息(Rm2,A)的结点发现包和包含初始标识信息(Rm2,B)的结点发现包,模组控制器Rn2的网口A和网口B分别输出包含初始标识信息(Rn2,A)的结点发现包和包含初始标识信息(Rn2,B)的结点发现包,模组控制器Rn1的网口A和网口B分别输出包含初始标识信息(Rn1,A)的结点发现包和包含初始标识信息(Rn1,B)的结点发现包;模组控制器Rm1的网口A和网口B均输出包含当前标识信息(Rm1,A)和(Rm2,A)的训练包,模组控制器Rm2的网口A和网口B均输出包含当前标识信息(Rm1,B)和(Rn2,B)的训练包,模组控制器Rn2的网口A和网口B均输出包含当前标识信息(Rn1,B)和(Rm2,B)的训练包,模组控制器Rn1的网口A和网口B均输出包含当前标识信息(Rn1,A)和(Rn2,A)的训练包。
承上述,模组控制器Rm1的网口A发出的包含初始标识信息(Rm1,A)的结点发现包会从拓扑网口M输入至所述以太网交换设备13并转发至系统控制器11,由所述系统控制器11解析所述结点发现包即可识别出对应所述目标模组控制器(也即拓扑网口M下的第一级模组控制器)的网口A的所述初始标识信息(Rm1,A)。之后,所述系统控制器11还会接收到所述以太网交换设备13转发的四个训练包,也即模组控制器Rm1产生的包含当前标识信息(Rm1,A)及(Rm2,A)的训练包、模组控制器Rm2产生的包含当前标识信息(Rm1,B)及(Rn2,B)的训练包、模组控制器Rn2产生的包含当前标识信息(Rn1,B)及(Rm2,B)的训练包和模组控制器Rn1产生的包含当前标识信息(Rn1,A)及(Rn2,A)的训练包,并对其分别进行解析。
当解析包含当前标识信息(Rm1,A)及(Rm2,A)的训练包时,会发现解析得到的当前标识信息(Rm1,A)及(Rm2,A)中的(Rm1,A)与前述识别出的初始标识信息(Rm1,A)相同,则根据解析得到的当前标识信息(Rm1,A)及(Rm2,A)中的(Rm2,A)即可确定模组控制器Rm1的后一级模组控制器Rm2。
当解析包含当前标识信息(Rm1,B)及(Rn2,B)的训练包时,会发现解析得到的当前标识信息(Rm1,B)及(Rn2,B)中的一个模组控制器的标识(Rm1)与前述识别出的初始标识信息(Rm1,A)中的模组控制器的标识相同、但对应标识(Rm1)的网口的标识(B)与前述识别出的初始标识信息(Rm1,A)中的网口的标识(A)不同,并且还会发现解析得到的当前标识信息(Rm1,B)及(Rn2,B)中的另一个模组控制器的标识(Rn2)不同于前述确定的模组控制器Rm2的标识,则根据解析得到的当前标识信息(Rm1,B)及(Rn2,B)中的(Rn2,B)即可确定模组控制器Rm1的后二级模组控制器Rn2。
当解析包含当前标识信息(Rn1,B)及(Rm2,B)的训练包时,会发现解析得到的当前标识信息(Rn1,B)及(Rm2,B)中的一个模组控制器的标识(Rm2)与前述确定的模组控制器Rm2的标识相同、但另一个模组控制器的标识(Rn1)与前述确定的模组控制器Rn2的标识不同,则根据解析得到的当前标识信息(Rn1,B)及(Rm2,B)中的(Rn1,B)即可确定模组控制器Rm1的后三级模组控制器Rn1。
当解析包含当前标识信息(Rn1,A)及(Rn2,A)的训练包时,会发现解析得到的当前标识信息(Rn1,A)及(Rn2,A)中的两个模组控制器的标识(Rn1)及(Rn2)与前述确定的模组控制器Rn1和模组控制器Rn2的标识分别相同,则可确定模组控制器Rn1为最末级模组控制器。至此,即可识别出所述以太网交换设备13的拓扑网口M下的各个模组控制器Rm1-Rm2及Rn1-Rn2的拓扑关系为Rm1→Rm2→Rn2→Rn1。简而言之,本实施例的系统控制器11先识别结点发现广播包以同步识别出第一级模组控制器Rm1以及链接拓扑网口M的网口的标识A,之后再通过四个训练包识别出后面的模组控制器Rm2及Rn1-Rn2。
类似地,本实施例的系统控制器11还可以识别出所述以太网交换设备13的拓扑网口N下的各个模组控制器Rm1-Rm2及Rn1-Rn2的拓扑关系为Rn1→Rn2→Rm2→Rm1。由此可见,所述以太网交换设备的拓扑网口M下的拓扑关系Rm1→Rm2→Rn2→Rn1表征的拓扑结构与所述以太网交换设备的拓扑网口N下的拓扑关系Rn1→Rn2→Rm2→Rm1表征的拓扑结构相同,但拓扑顺序相反,藉此系统控制器11可以确定拓扑网口M和拓扑网口N互为备份网口。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系统控制器11可以通过以太网交换设备13直接识别模组控制器之间的拓扑关系,藉此可以避免人工指定拓扑关系,简化了系统控制流程,使系统更加智能化。再者,网络链接支持环状拓扑,可以做到网口数据备份。另外,值得说明的是,前述的以太网交换设备13的各个拓扑网口1-N和/或各个模组控制器的网口也可以替换成其他数据接口,各个模组控制器的标识例如是MAC地址。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或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路单元或模块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路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模块集成在一个单元/模块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模块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模块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模块,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模组控制器广播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一种包括多个数据接口的模组控制器且包括:
根据所述多个数据接口各自的初始标识信息产生相对应的多个第一类型广播包,其中每一个所述第一类型广播包包含相对应的所述数据接口的所述初始标识信息,且每一个所述数据接口的所述初始标识信息包括所述模组控制器的标识和所述数据接口的标识;
将所述多个第一类型广播包分别传送至所述多个数据接口以供向外输出;
根据所述多个数据接口各自的当前标识信息产生包含所述多个数据接口的所述当前标识信息的第二类型广播包,具体包括:
当所述多个数据接口中的某个数据接口有输入第一类型广播包,根据输入的第一类型广播包更新所述数据接口的所述初始标识信息以得到所述数据接口的所述当前标识信息;
当所述多个数据接口中的某个数据接口没有输入第一类型广播包,将所述数据接口的所述初始标识信息作为所述数据接口的所述当前标识信息;以及
将所述第二类型广播包传送至每个所述数据接口以供向外输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组控制器广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数据接口为两个网口,所述模组控制器的所述标识为所述模组控制器的MAC地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组控制器广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型广播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的后三个字节为0xFFFFFF,所述第二类型广播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的六个字节为0xFFFFFFFFFFFF。
4.一种模组控制器拓扑关系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一种系统控制器,且所述系统控制器通过以太网交换设备的第一数据接口电连接至少一个第一模组控制器;所述模组控制器拓扑关系识别方法包括:
接收从所述第一数据接口输入且由所述以太网交换设备转发的第一类型广播包;
接收从所述第一数据接口输入且由所述以太网交换设备转发的至少一个第二类型广播包,其中从所述第一数据接口输入的每一个所述第二类型广播包包含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模组控制器中相对应的一个第一模组控制器的多个数据接口的当前标识信息;
解析从所述第一数据接口输入的所述第一类型广播包以得到目标第一模组控制器的第一目标数据接口的初始标识信息,其中所述目标第一模组控制器为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模组控制器中与所述第一数据接口相邻连接的一个第一模组控制器,所述第一目标数据接口为所述目标第一模组控制器的多个数据接口中与所述第一数据接口相邻连接的一个数据接口,且所述第一目标数据接口的所述初始标识信息包括所述目标第一模组控制器的标识和所述第一目标数据接口的标识;
根据所述第一目标数据接口的所述初始标识信息和从所述第一数据接口输入的所述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类型广播包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模组控制器在所述第一数据接口下的拓扑关系。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组控制器拓扑关系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模组控制器为级联的多个第一模组控制器,相应地从所述第一数据接口输入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类型广播包为从所述第一数据接口输入的多个第二类型广播包;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目标数据接口的所述初始标识信息和从所述第一数据接口输入的所述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类型广播包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模组控制器在所述第一数据接口下的拓扑关系,包括:
解析从所述第一数据接口输入的每一个所述第二类型广播包以得到与所述第二类型广播包相对应的一个第一模组控制器的多个数据接口各自的当前标识信息;
当某个数据接口的所述当前标识信息与所述初始标识信息相同,确定所述数据接口所在的第一模组控制器的另一个数据接口的所述当前标识信息包含的第一模组控制器的标识为所述目标第一模组控制器的后一级第一模组控制器的标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组控制器拓扑关系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目标数据接口的所述初始标识信息和从所述第一数据接口输入的所述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类型广播包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模组控制器在所述第一数据接口下的拓扑关系,还包括:
当某个数据接口的所述当前标识信息包含的第一模组控制器的标识与所述初始标识信息包含的所述目标第一模组控制器的所述标识相同、但包含的数据接口的标识与所述初始标识信息包含的所述第一目标数据接口的所述标识不同,确定所述数据接口所在的第一模组控制器的另一个数据接口的所述当前标识信息包含的第一模组控制器的标识为所述目标第一模组控制器的后二级第一模组控制器的标识。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组控制器拓扑关系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控制器通过以太网交换设备的第二数据接口电连接至少一个第二模组控制器;所述模组控制器拓扑关系识别方法包括:
接收从所述第二数据接口输入且由所述以太网交换设备转发的第一类型广播包;
接收从所述第二数据接口输入且由所述以太网交换设备转发的至少一个第二类型广播包,其中从所述第二数据接口输入的每一个所述第二类型广播包包含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模组控制器中相对应的一个第二模组控制器的多个数据接口的当前标识信息;
解析从所述第二数据接口输入的所述第一类型广播包以得到目标第二模组控制器的第二目标数据接口的初始标识信息,其中所述目标第二模组控制器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模组控制器中与所述第二数据接口相邻连接的一个第二模组控制器,所述第二目标数据接口为所述目标第二模组控制器的多个数据接口中与所述第二数据接口相邻连接的一个数据接口,且所述第二目标数据接口的所述初始标识信息包括所述目标第二模组控制器的标识和所述第二目标数据接口的标识;
根据所述第二目标数据接口的所述初始标识信息和从所述第二数据接口输入的所述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类型广播包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模组控制器在所述第二数据接口下的拓扑关系;以及
当所述第二数据接口下的所述拓扑关系表征的拓扑结构和所述第一数据接口下的所述拓扑关系表征的拓扑结构相同,确定所述第二数据接口和所述第一数据接口互为备份接口。
8.如权利要求4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模组控制器拓扑关系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组控制器的所述多个数据接口为两个网口,所述目标第一模组控制器的所述标识为所述目标第一模组控制器的MAC地址,所述第一类型广播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的后三个字节为0xFFFFFF,所述第二类型广播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的六个字节为0xFFFFFFFFFFFF。
9.一种显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系统控制器;
以太网交换设备;
多个模组控制器,通过所述以太网交换设备电连接所述系统控制器;
其中,每个所述模组控制器具有多个数据接口且用于:
根据所述多个数据接口各自的初始标识信息产生相对应的多个第一类型广播包,其中每一个所述第一类型广播包包含相对应的所述数据接口的所述初始标识信息,且每一个所述数据接口的所述初始标识信息包括所述模组控制器的标识和所述数据接口的标识;
将所述多个第一类型广播包分别传送至所述多个数据接口以供向外输出;以及
根据所述多个数据接口各自的当前标识信息产生包含所述多个数据接口的所述当前标识信息的第二类型广播包,具体包括:
当所述多个数据接口中的某个数据接口有输入第一类型广播包,根据输入的第一类型广播包更新所述数据接口的所述初始标识信息以得到所述数据接口的所述当前标识信息;
当所述多个数据接口中的某个数据接口没有输入第一类型广播包,将所述数据接口的所述初始标识信息作为所述数据接口的所述当前标识信息;以及
将所述第二类型广播包传送至每个所述数据接口以供向外输出;
其中,所述系统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以太网交换设备转发的所述第一类型广播包和多个所述第二类型广播包,并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一类型广播包和多个所述第二类型广播包确定所述多个模组控制器电连接所述以太网交换设备的拓扑关系。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控制器的所述多个数据接口为两个网口,所述模组控制器的所述标识为所述模组控制器的MAC地址,所述第一类型广播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的后三个字节为0xFFFFFF,所述第二类型广播包的目的MAC地址字段的六个字节为0xFFFFFFFFFFFF。
CN201911238596.8A 2019-12-06 2019-12-06 模组控制器广播方法及拓扑关系识别方法和显示控制系统 Active CN1129291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38596.8A CN112929192B (zh) 2019-12-06 2019-12-06 模组控制器广播方法及拓扑关系识别方法和显示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38596.8A CN112929192B (zh) 2019-12-06 2019-12-06 模组控制器广播方法及拓扑关系识别方法和显示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29192A true CN112929192A (zh) 2021-06-08
CN112929192B CN112929192B (zh) 2023-11-14

Family

ID=761613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38596.8A Active CN112929192B (zh) 2019-12-06 2019-12-06 模组控制器广播方法及拓扑关系识别方法和显示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29192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86267A (en) * 1992-10-13 1996-12-17 Bay Networks, Inc.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for automatic topology discovery in an ATM network or the like
US20050243739A1 (en) * 2004-04-29 2005-11-03 Rapistan Systems Advertising Corp. Network topology discovery
CN102387037A (zh) * 2011-10-18 2012-03-21 四川九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广电网络设备拓扑发现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320267A (zh) * 2014-10-29 2015-01-28 武汉绿色网络信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SDN框架实现VxLAN的ARP广播抑制系统及方法
CN104468384A (zh) * 2014-12-22 2015-03-25 武汉绿色网络信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实现多业务优先级的系统及方法
US9036636B1 (en) * 2012-02-06 2015-05-19 Big Switch Networks, Inc. System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network packet broadcasting
US9264295B1 (en) * 2012-03-02 2016-02-16 Big Switch Network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orwarding broadcast network packets with a controller
GB201801772D0 (en) * 2018-02-02 2018-03-21 Sony Corp Data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86267A (en) * 1992-10-13 1996-12-17 Bay Networks, Inc.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for automatic topology discovery in an ATM network or the like
US20050243739A1 (en) * 2004-04-29 2005-11-03 Rapistan Systems Advertising Corp. Network topology discovery
CN102387037A (zh) * 2011-10-18 2012-03-21 四川九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广电网络设备拓扑发现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US9036636B1 (en) * 2012-02-06 2015-05-19 Big Switch Networks, Inc. System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network packet broadcasting
US9264295B1 (en) * 2012-03-02 2016-02-16 Big Switch Network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orwarding broadcast network packets with a controller
CN104320267A (zh) * 2014-10-29 2015-01-28 武汉绿色网络信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SDN框架实现VxLAN的ARP广播抑制系统及方法
CN104468384A (zh) * 2014-12-22 2015-03-25 武汉绿色网络信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实现多业务优先级的系统及方法
GB201801772D0 (en) * 2018-02-02 2018-03-21 Sony Corp Data network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勤学等: "一种支持VLAN的物理网络拓扑发现算法研究",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29192B (zh) 2023-1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80309641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imulating a network topology using a physical machine
US7860028B2 (en) Flexible ethernet bridge
JP4547349B2 (ja) ネットワーク型ルーティング機構
KR20100004951A (ko) 유비쿼터스 센서 네트워크 시스템 및 이를 구성하는 방법
CN103004158A (zh) 具有可编程内核的网络设备
CN103069756A (zh) 通信系统、控制器、节点控制方法和程序
CN103119901A (zh) 通信系统、控制装置、分组处理操作设置方法和程序
US20200076925A1 (en) Software-defined Interconn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eterogeneous Protocol Data
US7453899B1 (en) Field programmable network 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 and a method of operation thereof
US20180225247A1 (en) Packet forwarding
CN112468396B (zh) 主机网络性能需求可编程化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4301446B (zh)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交换机设备及系统
CN112929282A (zh) 显示控制卡拓扑关系识别方法和led显示控制系统
CN112929192A (zh) 模组控制器广播方法及拓扑关系识别方法和显示控制系统
US7920568B2 (en) Frame transmission apparatus
CN115277641B (zh) 地址共享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3014466B (zh) 网口环路检测方法和系统
CN113014441B (zh) 网口环路检测方法和系统
CN113014442B (zh) 网口环路检测方法和网口环路检测系统
KR102220636B1 (ko) G/n 필드가 부가된 프레임 통신 방법
CN111770210A (zh) 一种多控制器ip分组方法、系统及可读介质
CN113129810B (zh) 接口匹配检测方法和系统
CN115235040A (zh) 收发器的极性判断方法、多联式空调
CN114710414A (zh) 用于电力通信纯软件仿真的方法
KR100734883B1 (ko) 분산형 IPv4 기반 라우터에 IPv6 포워딩 및 외부인터페이스 정보를 구축하는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