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29078A - 基于同步轨道卫星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同步轨道卫星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29078A
CN112929078A CN202110287424.0A CN202110287424A CN112929078A CN 112929078 A CN112929078 A CN 112929078A CN 202110287424 A CN202110287424 A CN 202110287424A CN 112929078 A CN112929078 A CN 1129290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data transmission
data
algorithm
rl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8742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29078B (zh
Inventor
于永涛
苏亚琼
施渊籍
周一青
石晶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Zhongke Crystal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Computing Technolog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Computing Technology of C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Computing Technology of CAS
Priority to CN20211028742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2907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290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290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290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290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1Systems using a satellite or space-based relay
    • H04B7/18513Transmission in a satellite or space-based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9Earth-synchronous st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同步轨道卫星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用户终端发送的数据传输请求;确定数据传输请求对应的地理位置和待传输数据的目的数据类型;确定与地理位置匹配的目的气候数据;将目的气候数据转换为目的气候参数;将目的数据类型转换为目的服务质量参数QoS;依据预定义的多种无线链路控制RLC数据传输算法、目的气候参数和目的服务质量参数QoS,确定针对用户终端的目的无线链路控制RLC数据传输算法。本申请避免了因不同气候对信号造成的衰减,解决了因气候环境造成的数据传输时延增加的问题,达到了降低RLC层的重传次数,提高数据传输成功率,提高用户对同步轨道卫星通信写的数据传输体验的目的。

Description

基于同步轨道卫星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同步轨道卫星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同步卫星通信系统是一种利用在地球同步轨道上的卫星进行通信的卫星通信系统。目前我国自主研制建设的同步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为天通一号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该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终端组成。其中,空间段由多颗地球同步轨道移动通信卫星组成;地面段由控制中心和地面站组成;用户段即移动用户终端,具体可以是手持、车载、机载、舰载等移动终端。同步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从接入网到用户终端一次单向数据传输的完成,空口花费的时间为240ms,而在多云多雨雪等极端天气恶劣天气情况下,在多云多雨雪等极端天气恶劣天气情况下,同步轨道卫星的无线信道环境会存在严重的信号衰落情况。
因此,当前的同步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存在重传次数多,数据传输时延大,并且存在严重影响极端场景下应急通信用户的使用体验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同步轨道卫星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同步轨道卫星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终端发送的数据传输请求;
确定所述数据传输请求对应的地理位置和待传输数据的数据类型;
基于所述地理位置,确定与所述地理位置匹配的气候数据;
将所述目的气候数据转换为目的气候参数;
将所述目的数据类型转换为目的服务质量参数QoS;
依据预定义的多种无线链路控制RLC数据传输算法、所述目的气候参数和所述目的服务质量参数QoS,确定针对所述用户终端的目的无线链路控制RLC数据传输算法,以依据所述目标无线链路控制RLC数据传输算法对所述用户终端的数据传输进行控制。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同步轨道卫星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
传输请求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终端发送的数据传输请求;
传输请求识别模块,用于确定所述数据传输请求对应的地理位置和待传输数据的数据类型;
气候数据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地理位置,确定与所述地理位置匹配的气候数据;
气候数据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目的气候数据转换为目的气候参数;
数据类型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目的数据类型转换为目的服务质量参数QoS;
数据传输算法确定模块,用于依据预定义的多种无线链路控制RLC数据传输算法、所述目的气候参数和所述目的服务质量参数QoS,确定针对所述用户终端的目的无线链路控制RLC数据传输算法,以依据所述目标无线链路控制RLC数据传输算法对所述用户终端的数据传输进行控制。
根据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该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以实现上述基于同步轨道卫星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以执行上述基于同步轨道卫星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
本申请通过获取用户终端发送的数据传输请求,以确定数据传输请求对应的地理位置和待传输数据的目的数据类型,基于地理位置,确定与地理位置匹配的目的气候数据,从而将目的气候数据转换为目的气候参数,将目的数据类型转换为目的服务质量参数QoS,进而依据预定义的多种无线链路控制RLC数据传输算法、目的气候参数和目的服务质量参数QoS,确定针对用户终端的目的无线链路控制RLC数据传输算法,以依据目标无线链路控制RLC数据传输算法对用户终端的数据传输进行控制,这种综合考虑气候数据和数据类型两个因素,来选定无线链路控制RLC数据传输算法的方式,避免了因不同气候对信号造成的衰减,解决了因气候环境造成的数据传输时延增加的问题;同时,通过预先定义多种无线链路控制RLC数据传输算法,起到了对无线链路控制RLC数据传输算法进行细化的效果,进一步降低气候对数据传输的影响,从而达到降低RLC层的重传次数,提高数据传输成功率,提高用户对同步轨道卫星通信写的数据传输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同步轨道卫星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以及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同步轨道卫星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控制装置的框图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装置示意图中进行了功能模块划分,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装置中的模块划分,或流程图中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同步轨道卫星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步骤S101至步骤S106。
步骤S101:获取用户终端发送的数据传输请求。
具体地,地面站通过核心网获取用户终端发送的数据传输请求。其中,用户终端一般为卫星电话。
步骤S102:确定数据传输请求对应的地理位置和待传输数据的目的数据类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目的气候类型用于表征用户终端即将传输的数据所属的类型,如视频数据、音频数据等。
具体地,目的数据类型可以采用类别标签来进行表示。例如,若数据传输请求包括的数据类型的标签为R2,那么表示用户终端即将传输的数据为视频数据。
步骤S103:确定与地理位置匹配的目的气候数据。
具体地,目的气候数据一般包括用户终端所在地的气温、风力等气候信息。
应用时,地面站可以将地理位置发送至气象数据服务平台,以使气象数据服务平台依据该地理位置进行查询,从而得到气象数据服务平台反馈的气象数据;或者地面站可以预先与气象数据服务平台进行交互,将预先从气象数据服务平台获取到的各地的气象数据存储在本地,从而使地面站在获取到该位置信息时,直接在本地进行查询,从而得到相应的气象数据。
具体地,地理位置可以按照行政区划,如市、区、县等,进行分类存储。
步骤S104:将目的气候数据转换为目的气候参数。
具体地,气候参数可以采用气候参数T进行表示。
具体地,可以预先设置不同气候数据项分别对应的转换公式,再对各个气候数据项转换得到的值进行加和处理,从而将加和处理结果作为目的气候参数。
步骤S105:将目的数据类型转换为目的服务质量参数QoS。
具体地,可以将目的数据类型在预先设置的不同数据类型分别对应的服务质量参数QoS进行匹配,从而得到目的服务质量参数QoS。
步骤S106:依据预定义的多种无线链路控制RLC数据传输算法、目的气候参数和目的服务质量参数QoS,确定针对用户终端的目的无线链路控制RLC数据传输算法,以依据目标无线链路控制RLC数据传输算法对用户终端的数据传输进行控制。
具体地,不同无线链路控制RLC数据传输算法对应不同的冗余值,其中,可以预先设置冗余值范围,如最小冗余值为1,最大冗余值为M,M为自然数。
本申请通过获取用户终端发送的数据传输请求,以确定数据传输请求对应的地理位置和待传输数据的目的数据类型,基于地理位置,确定与地理位置匹配的目的气候数据,从而将目的气候数据转换为目的气候参数,将目的数据类型转换为目的服务质量参数QoS,进而依据预定义的多种无线链路控制RLC数据传输算法、目的气候参数和目的服务质量参数QoS,确定针对用户终端的目的无线链路控制RLC数据传输算法,以依据目标无线链路控制RLC数据传输算法对用户终端的数据传输进行控制,这种综合考虑气候数据和数据类型两个因素,来选定无线链路控制RLC数据传输算法的方式,避免了因不同气候对信号造成的衰减,解决了因气候环境造成的数据传输时延增加的问题;同时,通过预先定义多种无线链路控制RLC数据传输算法,起到了对无线链路控制RLC数据传输算法进行细化的效果,进一步降低气候对数据传输的影响,从而达到降低RLC层的重传次数,提高数据传输成功率,提高用户对同步轨道卫星通信写的数据传输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06进一步包括:
步骤S1061(图中未示出):将目的气候参数和目的服务质量参数QoS,输入至预设的算法选择函数中,得到算法标识;
步骤S1062(图中未示出):依据多种无线链路控制RLC数据传输算法分别对应的标识,确定与所算法标识对应的目的无线链路控制RLC数据传输算法。
应用前,可以预先对多种无线链路控制RLC数据传输算法,以及多种无线链路控制RLC数据传输算法分别对应的气候参数和服务质量参数QoS进行训练,得到算法选择函数。其中,该算法选择函数一般为线性函数。例如,算法选择函数为z=ax+by,其中,x表示气候参数,y表示服务质量参数QoS,a和b均为常量。应用时,将目的气候参数和目的服务质量参数QoS输入至算法选择函数为z=ax+by中,得到标识z1,从而将z1与预设的多种无线链路控制RLC数据传输算法分别对应的标识进行匹配,将匹配到的无线链路控制RLC数据传输算法,作为目的无线链路控制RLC数据传输算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获取用户终端与地面站间预定时间段内的数据传输结果;
确定算法选择函数的常量;
依据数据传输结果,对算法选择函数的常量进行微调。
具体地,数据传输结果可以包括RLC层的重传次数、数据传输成功率等信息。
应用时,若算法选择函数为z=ax+by,该公式中,x表示气候参数,y表示服务质量参数QoS,a和b均为常量,那么通过调整a或b来对针对用户终端的目的无线链路控制RLC数据传输算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06进一步包括:
步骤S1063(图中未示出):基于多种无线链路控制RLC数据传输算法分别对应服务质量参数QoS,确定针对用户终端的无线链路控制RLC数据传输算法的算法子集;
步骤S1064(图中未示出):将目的气候参数分别与所述算法子集包括的各个无线链路控制RLC数据传输算法的气候参数进行匹配,得到目的无线链路控制RLC数据传输算法。
应用前,可以预先设置同一种数据类型情形下,不同气候参数分别对应的无线链路控制RLC数据传输算法,从而形成针对同一种数据类型的算法子集,并标记该算法子集包括的各个无线链路控制RLC数据传输算法分别对应的气候参数。
应用时,若数据类型为视频,那么服务质量参数QoS为q,那么根据q查找到的算法子集包括RLC数据传输算法1、RLC数据传输算法2和RLC数据传输算法3,若RLC数据传输算法1的气候参数与目的气候参数一致,则将RLC数据传输算法1作为目的无线链路控制RLC数据传输算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03包括:
步骤S1031(图中未示出):将地理位置在预设的气象信息数据库中进行查询,得到与地理位置匹配的目的天气数据,其中,气象信息数据库包括多个地理位置,以及多个地理位置各自对应的目的气候数据。
具体地,气象信息数据库可以存储在地面站,也可以存储在于地面站连接的数据库服务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1031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基于预设接口,获取来自指定气象数据服务平台的最新气象信息;
依据最新气象信息对气象信息数据库进行更新。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从气象数据服务平台获取最新气象信息,从而对气象信息数据库进行更新,从而提高步骤S103确定的目的气象数据的准确性,从而提高后续确定的目的无线链路控制RLC数据传输算法的精度。
本申请的又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同步轨道卫星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控制装置,如图2所示,该装置20包括:传输请求获取模块201、传输请求识别模块202、气候数据确定模块203、气候数据转换模块204、数据类型转换模块205以及传输算法确定模块206。
传输请求获取模块201,用于获取用户终端发送的数据传输请求;
传输请求识别模块202,用于确定所述数据传输请求对应的地理位置和待传输数据的数据类型;
气候数据确定模块203,用于确定与地理位置匹配的气候数据;
气候数据转换模块204,用于将目的气候数据转换为目的气候参数;
数据类型转换模块205,用于将目的数据类型转换为目的服务质量参数QoS;
传输算法确定模块206,用于依据预定义的多种无线链路控制RLC数据传输算法、目的气候参数和目的服务质量参数QoS,确定针对用户终端的目的无线链路控制RLC数据传输算法,以依据目标无线链路控制RLC数据传输算法对用户终端的数据传输进行控制。
本申请通过获取用户终端发送的数据传输请求,以确定数据传输请求对应的地理位置和待传输数据的目的数据类型,基于地理位置,确定与地理位置匹配的目的气候数据,从而将目的气候数据转换为目的气候参数,将目的数据类型转换为目的服务质量参数QoS,进而依据预定义的多种无线链路控制RLC数据传输算法、目的气候参数和目的服务质量参数QoS,确定针对用户终端的目的无线链路控制RLC数据传输算法,以依据目标无线链路控制RLC数据传输算法对用户终端的数据传输进行控制,这种综合考虑气候数据和数据类型两个因素,来选定无线链路控制RLC数据传输算法的方式,避免了因不同气候对信号造成的衰减,解决了因气候环境造成的数据传输时延增加的问题;同时,通过预先定义多种无线链路控制RLC数据传输算法,起到了对无线链路控制RLC数据传输算法进行细化的效果,进一步降低气候对数据传输的影响,从而达到降低RLC层的重传次数,提高数据传输成功率,提高用户对同步轨道卫星通信写的数据传输体验。
进一步地,传输算法确定模块包括:
算法标识确定子模块,用于将所述目的气候参数和所述目的服务质量参数QoS,输入至预设的算法选择函数中,得到算法标识;
第一算法确定子模块,用于依据多种无线链路控制RLC数据传输算法分别对应的标识,确定与所述算法标识对应的所述目的无线链路控制RLC数据传输算法。
进一步地,传输算法确定模块还包括:
传输结果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用户终端与地面站间预定时间段内的数据传输结果;
算法常量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算法选择函数的常量;
算法微调处理子模块,用于依据所述数据传输结果,对算法选择函数的常量进行微调。
进一步地,传输算法确定模块还包括:
算法子集确定子模块,用于基于多种无线链路控制RLC数据传输算法分别对应服务质量参数QoS,确定针对所述用户终端的无线链路控制RLC数据传输算法的算法子集;
第二算法确定子模块,用于将所述目的气候参数分别与所述算法子集包括的各个无线链路控制RLC数据传输算法的气候参数进行匹配,得到所述目的无线链路控制RLC数据传输算法。
进一步地,气候数据确定模块包括:
气象数据查询子模块,用于将所述地理位置在预设的气象信息数据库中进行查询,得到与所述地理位置匹配的所述目的天气数据,其中,所述气象信息数据库包括多个地理位置,以及多个所述地理位置各自对应的目的气候数据。
进一步地,在所述将所述地理位置在预设的气象信息数据库中进行查询的步骤之前,气候数据确定模块还包括:
最新气象信息获取子模块,用于基于预设接口,获取来自指定气象数据服务平台的最新气象信息;
气象信息数据更新子模块,用于依据所述最新气信息对所述气象信息数据库进行更新。
本实施例的基于同步轨道卫星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控制装置可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同步轨道卫星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其实现原理相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以实现上述基于同步轨道卫星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
具体地,处理器可以是CPU,通用处理器,DSP,ASIC,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
具体地,处理器通过总线与存储器连接,总线可包括一通路,以用于传送信息。总线可以是PCI总线或EISA总线等。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
存储器可以是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EEPROM、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
可选的,存储器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计算机程序的代码,并由处理器来控制执行。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以实现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同步轨道卫星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控制装置的动作。
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上述基于同步轨道卫星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某些物理组件或所有物理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中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这样的软件可以分布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性介质)和通信介质(或暂时性介质)。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术语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
以上是对本申请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申请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同步轨道卫星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用户终端发送的数据传输请求;
确定所述数据传输请求对应的地理位置和待传输数据的目的数据类型;
基于所述地理位置,确定与所述地理位置匹配的目的气候数据;
将所述目的气候数据转换为目的气候参数;
将所述目的数据类型转换为目的服务质量参数QoS;
依据预定义的多种无线链路控制RLC数据传输算法、所述目的气候参数和所述目的服务质量参数QoS,确定针对所述用户终端的目的无线链路控制RLC数据传输算法,以依据所述目标无线链路控制RLC数据传输算法对所述用户终端的数据传输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预定义的多种无线链路控制RLC数据传输算法分别对应的气候参数和服务质量参数QoS,确定与所述目的数据类型和所述目的气候数据匹配的目的无线链路控制RLC数据传输算法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目的气候参数和所述目的服务质量参数QoS,输入至预设的算法选择函数中,得到算法标识;
依据多种无线链路控制RLC数据传输算法分别对应的标识,确定与所述算法标识对应的所述目的无线链路控制RLC数据传输算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终端与地面站间预定时间段内的数据传输结果;
确定所述目的无线链路控制RLC数据传输算法的常量;
依据所述数据传输结果,对所述算法选择函数的常量进行微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预定义的多种无线链路控制RLC数据传输算法分别对应的气候参数和服务质量参数QoS,确定与所述目的数据类型和所述目的气候数据匹配的目的无线链路控制RLC数据传输算法的步骤,包括:
基于多种无线链路控制RLC数据传输算法分别对应服务质量参数QoS,确定针对所述用户终端的无线链路控制RLC数据传输算法的算法子集;
将所述目的气候参数分别与所述算法子集包括的各个无线链路控制RLC数据传输算法的气候参数进行匹配,得到所述目的无线链路控制RLC数据传输算法。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与所述地理位置匹配的目的气候数据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地理位置在预设的气象信息数据库中进行查询,得到与所述地理位置匹配的所述目的天气数据,其中,所述气象信息数据库包括多个地理位置,以及多个所述地理位置各自对应的目的气候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地理位置在预设的气象信息数据库中进行查询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预设接口,获取来自指定气象数据服务平台的最新气象信息;
依据所述最新气信息对所述气象信息数据库进行更新。
7.一种基于同步轨道卫星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输请求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终端发送的数据传输请求;
传输请求识别模块,用于确定所述数据传输请求对应的地理位置和待传输数据的数据类型;
气候数据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地理位置,确定与所述地理位置匹配的气候数据;
气候数据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目的气候数据转换为目的气候参数;
数据类型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目的数据类型转换为目的服务质量参数QoS;
传输算法确定模块,用于依据预定义的多种无线链路控制RLC数据传输算法、所述目的气候参数和所述目的服务质量参数QoS,确定针对所述用户终端的目的无线链路控制RLC数据传输算法,以依据所述目标无线链路控制RLC数据传输算法对所述用户终端的数据传输进行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算法确定模块包括:
算法标识确定子模块,用于将所述目的气候参数和所述目的服务质量参数QoS,输入至预设的算法选择函数中,得到算法标识;
第一算法确定子模块,用于依据多种无线链路控制RLC数据传输算法分别对应的标识,确定与所述算法标识对应的所述目的无线链路控制RLC数据传输算法。
9.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该存储器上并可在该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权利要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287424.0A 2021-03-17 2021-03-17 基于同步轨道卫星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29290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87424.0A CN112929078B (zh) 2021-03-17 2021-03-17 基于同步轨道卫星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87424.0A CN112929078B (zh) 2021-03-17 2021-03-17 基于同步轨道卫星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29078A true CN112929078A (zh) 2021-06-08
CN112929078B CN112929078B (zh) 2022-12-27

Family

ID=761748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87424.0A Active CN112929078B (zh) 2021-03-17 2021-03-17 基于同步轨道卫星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2907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66883A (zh) * 2023-09-05 2023-10-10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兵器装备研究所 一种提高数据传输时效性的方法和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99128A (zh) * 2017-08-02 2020-04-1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网状网络来共享关键飞行信息
CN111630936A (zh) * 2017-12-30 2020-09-04 英特尔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CN111869260A (zh) * 2018-03-14 2020-10-3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用信号通知QoS类指示符的技术
CN112332903A (zh) * 2020-10-30 2021-02-05 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南京移动通信与计算创新研究院 卫星链路的拥塞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99128A (zh) * 2017-08-02 2020-04-1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网状网络来共享关键飞行信息
CN111630936A (zh) * 2017-12-30 2020-09-04 英特尔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CN111869260A (zh) * 2018-03-14 2020-10-3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用信号通知QoS类指示符的技术
CN112332903A (zh) * 2020-10-30 2021-02-05 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南京移动通信与计算创新研究院 卫星链路的拥塞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66883A (zh) * 2023-09-05 2023-10-10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兵器装备研究所 一种提高数据传输时效性的方法和系统
CN116866883B (zh) * 2023-09-05 2023-11-24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兵器装备研究所 一种提高数据传输时效性的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29078B (zh) 2022-1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199475B2 (ja) 測位ゲートウェイ装置、端末位置情報要求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WO2020164549A1 (zh) 确定跟踪区域的方法、终端设备和核心网设备
US8046162B2 (en) Data broadcast method for traffic information
US8838148B2 (en) Location based wireless tower caching
US6983205B2 (en) Compressing location data of moving objects
CN103765862B (zh) 信息处理设备、通信系统以及信息处理方法
CN104509146A (zh) 无线发射器身份或定位信息分割
CN105260466A (zh) 推送图片的方法和装置
CN106255054A (zh) 确定移动终端定位间隔的方法、移动终端及服务器
US20120150444A1 (en) Apparatuses for managing, determining, and verifying navigation route for mobile terminal, navigation service provis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managing navigation route for mobile terminal
CN112929078B (zh) 基于同步轨道卫星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1506857A (zh) 根据实时交通状况报告提供方向信息的方法、设备和记录了方法的记录介质
CN104936221A (zh) 移动终端中数据流量监测的方法及装置
US2015029323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pressing GPS Data
CN107741995A (zh)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共享单车推荐方法及系统
US9644972B2 (en) Method for tracking a path taken by a vehicle
WO2006089065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to remotely test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using digital fingerprints of content
CN110972258B (zh) 一种位置指纹库的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09408737A (zh) 用户推荐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WO2023109950A1 (zh) 一种跟踪区边界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介质
CN113301558A (zh) 一种消息传输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0247989A (zh) 智能家居设备的地理位置信息获取方法及系统
CN112073745B (zh) 一种基于卡顿率的线路分配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815339B (zh) 一种营销信息推送方法及设备
CN112800470A (zh) 一种差分数据的管理方法和系统以及服务器和客户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11135 floor 1-3, auxiliary building, building 6,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dustrial Park,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Zhongke Nanjing mobile communication and computing Innov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Address before: 211135 floor 1-3, auxiliary building, building 6,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dustrial Park,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INSTITUTE OF COMPUTING TECH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NANJING INSTITUTE OF MOBILE COMMUNICATIONS AND COMPUTING INNOV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321

Address after: No. 215, Qilin Industrial Park, Nanjing hi tech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Nanjing Zhongke Crystal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1135 floor 1-3, auxiliary building, building 6,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dustrial Park,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Zhongke Nanjing mobile communication and computing Innov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