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22086A - 一种二次供水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二次供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22086A
CN112922086A CN202110111464.XA CN202110111464A CN112922086A CN 112922086 A CN112922086 A CN 112922086A CN 202110111464 A CN202110111464 A CN 202110111464A CN 112922086 A CN112922086 A CN 1129220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transfer shaft
water
bevel gear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1146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淑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011146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22086A/zh
Publication of CN1129220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22086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BINSTALLATIONS OR METHODS FOR OBTAINING, COLLECTING, OR DISTRIBUTING WATER
    • E03B7/00Water main or service pipe systems
    • E03B7/04Domestic or like local pipe system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BINSTALLATIONS OR METHODS FOR OBTAINING, COLLECTING, OR DISTRIBUTING WATER
    • E03B11/00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tanks for water supply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BINSTALLATIONS OR METHODS FOR OBTAINING, COLLECTING, OR DISTRIBUTING WATER
    • E03B11/00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tanks for water supply
    • E03B11/02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tanks for water supply for domestic or like local water supply
    • E03B11/06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tanks for water supply for domestic or like local water supply with air regulato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BINSTALLATIONS OR METHODS FOR OBTAINING, COLLECTING, OR DISTRIBUTING WATER
    • E03B7/00Water main or service pipe systems
    • E03B7/07Arrangement of devices, e.g. filters, flow controls, measuring devices, siphons or valves, in the pipe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Electricity Or Magnetis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次供水设备,属于供水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蓄水式稳压罐,所述蓄水式稳压罐的侧端面上卡接有回流主管,所述回流主管的内部设置有一对阳极水轮和阴极水轮。本发明通过风能以及市政供水管网水力的转化利用,有利于实现饮用水的全面化净化,还可达到长期且不间断饮用水的循环净化效果,通过微电解杀菌,阻断了微生物的繁殖过程;还能通过除垢刷在阴极水轮上的循环往复动作,有效保证了阴极水轮与饮用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饮用水的微电解除菌除螨效果;还能够利用阳极轴、阴极轴、动涡盘和静涡盘实现饮用水的多级自动增压效果,避免由于后续在进行饮用水的固液分离时引发水压不足等问题的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二次供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供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次供水设备。
背景技术
二次供水设备是指供水行业的经营者通过实地勘测、试验、研发的一种解决居民用水问题的设备,它是在国家市政管网或者居民自用供水设备的基础上实现二次供水,以满足广大用户的用水需求,二次供水设备主要是由气压罐、水泵和控制系统等部件组成的,二次供水设备投资少、占地面积少、灵活、便捷,适合于各大高层居民用户、城市广场、校区别墅、学校医院等,二次供水设备采用自动运转、节能与自来水自动并网,停电后仍然可以实施供水。
现有的二次供水设备由于送水缘由,二次供水将长期存在,容易使饮用水在稳压罐中沉淀出大量的杂质,从而降低了饮用水的纯净度,且在储存过程中水中的杂质容易沉淀在二次供水设备的内部,极易滋生浮游生物和微生物,其中部分藻类还会产生毒素,其中大肠菌群数严重超标,给人们的生活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
为了降低二次供水设备内部的细菌含量,通常会在二次供水设备上增设饮用水净化设备,但由于二次供水设备内部的饮用水是直接与罐内的空气接触,部分空气会溶于饮用水中,导致二次供水设备内的水压原本就处于逐渐降低的状态,而通过增载饮用水净化设备,将会再次削弱水压,严重影响二次供水设备的稳定性,影响使用效果,因此,现阶段市场上亟需一种二次供水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二次供水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二次供水设备,包括蓄水式稳压罐,所述蓄水式稳压罐的侧端面上卡接有回流主管,所述回流主管的内部设置有一对阳极水轮和阴极水轮,并且阴极水轮和阳极水轮之间互相啮合,并且阴极水轮的表面套设有除垢刷,所述阳极水轮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接轴,所述阴极水轮端部对应第一转接轴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背离阴极水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接轴,所述第二转接轴和第一转接轴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联动齿轮,且两个联动齿轮之间互相啮合,所述第二转接轴远离阴极水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从动锥齿轮,所述第一从动锥齿轮靠近蓄水式稳压罐的一面啮合有第一从动锥齿轮,所述第一从动锥齿轮的表面啮合有第一主动锥齿轮,所述第一主动锥齿轮背离第一从动锥齿轮的一面固定连接有第三转接轴,所述第三转接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叶片,所述蓄水式稳压罐侧端面的底部通过排水管与增压罐相近的一面相连通,所述增压罐的内部设置有一组阳极轴和阴极轴,并且增压罐内部对应阳极轴远离排水管的一侧设置有动涡盘,并且增压罐内侧壁上对应动涡盘的位置处设置有静涡盘,所述增压罐远离排水管的一面通过第二桥型连接管与饮用水固液分离设备相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回流主管位于蓄水式稳压罐内部的一端与引流管相近的一端相连通,所述引流管远离回流主管的一端位于蓄水式稳压罐内侧的底部,并且引流管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回流主管远离引流管的一端通过回流副管与蓄水式稳压罐的顶部相连通,并且回流副管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所述回流主管的表面通过第一桥型连接管与市政供水管线相连通,并且第一桥型连接架远离市政供水管线的一端对应叶片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转接轴的表面套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卡接在回流主管内设连接座的顶部,所述第一转接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扇形主动齿轮,所述扇形主动齿轮靠近第二转接轴的一面上啮合有第三从动齿轮,所述第三从动齿轮固定连接在螺纹筒的表面,所述螺纹筒和除垢刷的对应面均固定连接有凸缘,且两个凸缘的端面通过两个销轴分别与同一个桥型连接架的两个端部铰接,所述螺纹杆的表面套接有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的一端与第三从动齿轮相近的一面固定连接,所述扭力弹簧的另一端与连接座相近的一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的顶部卡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套接在第二转接轴的表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三转接轴的表面套接有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卡接在轴承座的侧端面上,所述轴承座的外轮廓面与回流主管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接轴远离第一主动锥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从动锥齿轮,所述第二从动锥齿轮背离第一主动锥齿轮的一面啮合有第二主动锥齿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主动锥齿轮背离引流管的一面固定连接有第四转接轴,所述第四转接轴的表面套接有第四轴承,所述第四轴承卡接在回流主管的内侧壁上,所述第四转接轴远离第二主动锥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风扇,并且第四转接轴表面对应风扇的位置处卡接有第八轴承,所述第八轴承卡接在蓄水式稳压罐的内侧壁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阳极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从动锥齿轮,所述第三从动锥齿轮背离阴极轴的一面啮合有第三主动锥齿轮,所述第三主动锥齿轮背离第三从动锥齿轮的一面固定连接有第五转接轴,所述第五转接轴的表面套接有第五轴承,所述第五轴承卡接在增压罐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五转接轴背离第三主动锥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从动齿轮,并且第五转接轴表面对应第二从动齿轮的位置处套接有第七轴承,所述第七轴承卡接在变速盒的侧端面上,所述变速盒和蓄水式稳压罐的相对面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从动齿轮的表面啮合有第二主动齿轮,所述第二主动齿轮固定连接在第七转接轴的表面,所述第七转接轴表面对应第二主动齿轮的位置处套接有第九轴承,所述第九轴承卡接在变速盒的内侧壁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七转接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主动齿轮,所述第三主动齿轮的表面啮合有齿板,所述齿板的表面套接有第二滑套,所述第二滑套卡接在变速盒的顶部,所述齿板远离第二滑套的一端通过支撑弹簧与变速盒内侧的端面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齿板背离支撑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表面套接有第一滑套,所述第一滑套卡接在蓄水式稳压罐的底部,所述滑杆远离齿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浮球,所述浮球位于蓄水式稳压罐的内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阳极轴远离第三从动锥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主动齿轮,所述第一主动齿轮的表面啮合有第一从动齿轮,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固定连接在第六转接轴的表面,所述第六转接轴的表面套接有第六轴承,所述第六轴承卡接在增压罐内设支撑座的顶部,所述第六转接轴背离第一从动齿轮的一端与动涡盘相近的一面固定连接。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通过设计的回流主管、引流管、回流副管、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引流管、回流主管及回流副管三者在蓄水式稳压罐的侧端面上形成了一个饮用水循环系统,即,蓄水式稳压罐内侧底部的饮用水经由引流管汇入回流主管内,再由回流副管重新注入到蓄水式稳压罐的内部,辅以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形成一个单向的水循环管路,以便于后续的能量转换,实现较高程度上的节能减排效果,一方面,有利于实现饮用水的全面化净化,另一方面,达到长期且不间断饮用水的循环净化效果,通过微电解杀菌,阻断了微生物的繁殖过程。
2、本发明中,通过设计的阳极水轮、阴极水轮、叶片以及风扇,回流主管、引流管及回流副管三者所组成个管道导通后,由于蓄水式稳压罐连同配套使用的水泵和控制系统多是安装到通风良好且灰尘少的空地处,风资源充足,风扇在风的影响下,可将风力的线性力转化为扭力并作用在第四转接轴上,并由第四转接轴利用第二主动锥齿轮和第二从动锥齿轮将该扭力转嫁至第三转接轴上,第三转接轴受扭力作用,一方面,可利用叶片和饮用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回流副管的回流工作,另一方面,第三转接轴还会利用第一主动锥齿轮和第一从动锥齿轮两者之间的联动效应将扭力转嫁至第二转接轴上,并由第二转接轴利用两个联动齿轮之间的联动效应,使其中一个联动齿轮通过第一转接轴带动阳极水轮在第一轴承内发生转动,另一个联动齿轮利用第二转接轴与螺纹杆的组合体将扭力作用在阴极水轮上并使其发生转动,使阳极水轮和阴极水轮互相啮合且不接触,同时向阴极水轮和阳极水轮通电,且阴极水轮与供电设备的负电极电性连接,阳极水轮与供电设备的正电极电性连接,在利用阳极水轮和阴极水轮对饮用水进行微电解的基础上,还利用阳极水轮和阴极水轮的旋转动作多次改变饮用水在回流主管内的流动轨迹,通过延长饮用水流经回流主管所花费的时间,实现增加饮用水的微电解时长,进一步提高微电解效果,通过保证蓄水式稳压罐内部饮用水的活性,可有效延长抑菌效果。
3、本发明中,通过设计的第一桥型连接管,第一桥型连接管设置在叶片靠近引流管的一侧,因而市政供水管线在通过第一桥型连接管、回流主管及回流副管向蓄水式稳压罐内部补充水源以及气源的过程中,再次利用风扇与阴极水轮和阳极水轮之间的动力传动机构及工作原理,由市政供水管线所提供的水压代替风扇所转化来的驱动力,使阴极水轮和阳极水轮在回流主管内发生转动,有利于实现饮用水的全面消毒净化处理。
4、本发明中,通过设计的扭力弹簧、扇形主动齿轮、第三从动齿轮、除垢刷、螺纹杆和螺纹筒,由于桥型连接架的两个端部可分别以两个销轴为圆心发生转动,因而螺纹筒在向阴极水轮方向靠近或远离的过程中,桥型连接架的倾斜角度将会伴随着螺纹筒的行为动作而发生改变,根据力的分解原理,除垢刷会受到来至于侧向的拉力或推力,且由于第一转接轴和第二转接轴上的扭力是由两个联动齿轮所转化而来,因而第一转接轴和螺纹杆的旋转方向为互逆关系,当扇形主动齿轮与第三从动齿轮发生关联时,将会将自身的扭力传递至第三从动齿轮上,利用惯性原理,扇形主动齿轮在脱离第三从动齿轮的短时间内,第三从动齿轮依然能够带动螺纹筒在螺纹杆的表面发生位移,即螺纹筒带动第三从动齿轮向靠近阴极水轮的方向移动,使除垢刷在阴极水轮的表面向远离中心轴的方向上进行涂刷动作,由于螺纹筒在向除垢刷方向移动的过程中,还会使扭力弹簧发生形变,因而第三从动齿轮上的扭力全部消耗完后,在扭力弹簧复位弹力的作用效果下,将会通过第三从动齿轮带动螺纹筒进行反向旋转动作,对除垢刷施以侧向拉力,使得除垢刷来回涂刷,以此规律进行除垢刷的除垢行为动作,通过除垢刷的循环式涂刷动作,能够去除附着在阴极水轮表面上的结垢体,有效保证了阴极水轮与饮用水的接触面积,有效提高了饮用水的微电解除菌除螨效果。
5、本发明中,通过设计的浮球、齿板、第三主动齿轮、第二主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和支撑弹簧,蓄水式稳压罐内部的饮用水在通过排水管排出的过程中,由于蓄水式稳压罐内的饮用水其液面会发生下降,再辅以支撑弹簧的弹力效果,使得浮球将会伴随着饮用水的液面变化而变化,浮球在下行的过程中可通过滑杆在第一滑套内推动齿板在第二滑套内发生滑行动作,并利用齿板和第三主动齿轮将线性推力转换为扭力并直接作用在第七转接轴上,第七转接轴在转动的过程中还可利用第二主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将扭力传递至第五转接轴上,且由于第二主动齿轮的齿轮半径远大于第二从动齿轮的齿轮半径,利用第二主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两者之间的联动效应便可带动第五转接轴在第七轴承内做加速运动,即第五转接轴的转速大于第七转接轴的转速,且第五转接轴在进行快速旋转动作的过程中,还会利用第三主动锥齿轮和第三从动锥齿轮两者之间的联动效应将扭力转嫁至阳极轴上,以便于提高阳极轴和阴极轴的转速,增强饮用水的排放压力。
6、本发明中,通过设计的阳极轴、阴极轴、动涡盘和静涡盘,第三主动锥齿轮在做加速运动的过程中,可通过第三从动锥齿轮将扭力作用在阳极轴上,阳极轴和阴极轴为一对互相啮合、相反旋向的螺旋形齿的转子,随着阳极轴和阴极轴在增压罐内的旋转运动,使工作容积由于齿的侵入或脱开而不断发生变化,从而周期性地改变阳极轴和阴极轴每对齿槽间的容积,来达到吸水、压缩和排水的目的,实现了饮用水的一级增压效果,由于阳极轴在发生转动的过程中还可利用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一从动齿轮两者之间的联动效应将扭力作用在动涡盘上,因而饮用水在流入静涡盘和动涡盘的过程中,可实现饮用水的二次增压效果,避免由于后续饮用水的固液分离效果导致水压不足的现象。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风能以及市政供水管网水力的转化利用,再辅以阳极水轮和阴极水轮,有利于实现饮用水的全面化净化,还可达到长期且不间断饮用水的循环净化效果,通过微电解杀菌,阻断了微生物的繁殖过程;还能通过除垢刷在阴极水轮上的循环往复动作,有效保证了阴极水轮与饮用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饮用水的微电解除菌除螨效果;还能够利用阳极轴、阴极轴、动涡盘和静涡盘实现饮用水的多级自动增压效果,避免由于后续在进行饮用水的固液分离时引发水压不足等问题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二次供水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二次供水设备中变速盒内部机构组件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二次供水设备中增压罐侧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二次供水设备中回流主管侧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二次供水设备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二次供水设备中阳极轴和阴极轴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二次供水设备中叶片与风扇及阳极水轮、阴极水轮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二次供水设备中回流主管、引流管及回流副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蓄水式稳压罐;2、回流主管;3、引流管;4、第一单向阀;5、回流副管;6、第二单向阀;7、第一桥型连接管;8、阳极水轮;9、第一转接轴;10、第一轴承;11、扇形主动齿轮;12、第三从动齿轮;13、螺纹筒;14、螺纹杆;15、阴极水轮;16、第二转接轴;17、第二轴承;18、扭力弹簧;19、除垢刷;20、凸缘;21、销轴;22、桥型连接架;23、联动齿轮;24、第一从动锥齿轮;25、第一主动锥齿轮;26、叶片;27、第三轴承;28、轴承座;29、第二从动锥齿轮;30、第二主动锥齿轮;31、第四转接轴;32、第四轴承;33、风扇;34、排水管;35、增压罐;36、阴极轴;37、阳极轴;38、第三从动锥齿轮;39、第三主动锥齿轮;40、第五转接轴;41、第五轴承;42、第一主动齿轮;43、第一从动齿轮;44、第六转接轴;45、第六轴承;46、支撑座;47、动涡盘;48、静涡盘;49、第二桥型连接管;50、第七轴承;51、第二从动齿轮;52、第二主动齿轮;53、第七转接轴;54、第九轴承;55、变速盒;56、第三主动齿轮;57、齿板;58、滑杆;59、第一滑套;60、第二滑套;61、浮球;62、支撑弹簧;63、第三转接轴;64、连接座;65、第八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8,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二次供水设备,包括蓄水式稳压罐1,蓄水式稳压罐1的侧端面上卡接有回流主管2,回流主管2的内部设置有一对阳极水轮8和阴极水轮15,并且阴极水轮15和阳极水轮8之间互相啮合,并且阴极水轮15的表面套设有除垢刷19,阳极水轮8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接轴9,阴极水轮15端部对应第一转接轴9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4,螺纹杆14背离阴极水轮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接轴16,第二转接轴16和第一转接轴9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联动齿轮23,且两个联动齿轮23之间互相啮合,第二转接轴16远离阴极水轮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从动锥齿轮24,第一从动锥齿轮24靠近蓄水式稳压罐1的一面啮合有第一从动锥齿轮24,第一从动锥齿轮24的表面啮合有第一主动锥齿轮25,第一主动锥齿轮25背离第一从动锥齿轮24的一面固定连接有第三转接轴63,第三转接轴6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叶片26,蓄水式稳压罐1侧端面的底部通过排水管34与增压罐35相近的一面相连通,增压罐35的内部设置有一组阳极轴37和阴极轴36,并且增压罐35内部对应阳极轴37远离排水管34的一侧设置有动涡盘47,并且增压罐35内侧壁上对应动涡盘47的位置处设置有静涡盘48,增压罐35远离排水管34的一面通过第二桥型连接管49与饮用水固液分离设备相连通。
在本发明中,回流主管2位于蓄水式稳压罐1内部的一端与引流管3相近的一端相连通,引流管3远离回流主管2的一端位于蓄水式稳压罐1内侧的底部,并且引流管3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4,回流主管2远离引流管3的一端通过回流副管5与蓄水式稳压罐1的顶部相连通,并且回流副管5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6,回流主管2的表面通过第一桥型连接管7与市政供水管线相连通,通过设计的第一桥型连接管7,第一桥型连接管7设置在叶片26靠近引流管3的一侧,因而市政供水管线在通过第一桥型连接管7、回流主管2及回流副管5向蓄水式稳压罐1内部补充水源以及气源的过程中,再次利用风扇33与阴极水轮15和阳极水轮8之间的动力传动机构及工作原理,由市政供水管线所提供的水压代替风扇33所转化来的驱动力,使阴极水轮15和阳极水轮8在回流主管2内发生转动,有利于实现饮用水的全面消毒净化处理,并且第一桥型连接架22远离市政供水管线的一端对应叶片26设置,通过设计的回流主管2、引流管3、回流副管5、第一单向阀4和第二单向阀6,引流管3、回流主管2及回流副管5三者在蓄水式稳压罐1的侧端面上形成了一个饮用水循环系统,即,蓄水式稳压罐1内侧底部的饮用水经由引流管3汇入回流主管2内,再由回流副管5重新注入到蓄水式稳压罐1的内部,辅以第一单向阀4和第二单向阀6,形成一个单向的水循环管路,以便于后续的能量转换,实现较高程度上的节能减排效果,一方面,有利于实现饮用水的全面化净化,另一方面,达到长期且不间断饮用水的循环净化效果,通过微电解杀菌,阻断了微生物的繁殖过程。
在本发明中,第一转接轴9的表面套接有第一轴承10,第一轴承10卡接在回流主管2内设连接座64的顶部,第一转接轴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扇形主动齿轮11,扇形主动齿轮11靠近第二转接轴16的一面上啮合有第三从动齿轮12,第三从动齿轮12固定连接在螺纹筒13的表面,螺纹筒13和除垢刷19的对应面均固定连接有凸缘20,且两个凸缘20的端面通过两个销轴21分别与同一个桥型连接架22的两个端部铰接,螺纹杆14的表面套接有扭力弹簧18,扭力弹簧18的一端与第三从动齿轮12相近的一面固定连接,扭力弹簧18的另一端与连接座64相近的一面固定连接,连接座64的顶部卡接有第二轴承17,第二轴承17套接在第二转接轴16的表面,通过设计的扭力弹簧18、扇形主动齿轮11、第三从动齿轮12、除垢刷19、螺纹杆14和螺纹筒13,由于桥型连接架22的两个端部可分别以两个销轴21为圆心发生转动,因而螺纹筒13在向阴极水轮15方向靠近或远离的过程中,桥型连接架22的倾斜角度将会伴随着螺纹筒13的行为动作而发生改变,根据力的分解原理,除垢刷19会受到来至于侧向的拉力或推力,且由于第一转接轴9和第二转接轴16上的扭力是由两个联动齿轮23所转化而来,因而第一转接轴9和螺纹杆14的旋转方向为互逆关系,当扇形主动齿轮11与第三从动齿轮12发生关联时,将会将自身的扭力传递至第三从动齿轮12上,利用惯性原理,扇形主动齿轮11在脱离第三从动齿轮12的短时间内,第三从动齿轮12依然能够带动螺纹筒13在螺纹杆14的表面发生位移,即螺纹筒13带动第三从动齿轮12向靠近阴极水轮15的方向移动,使除垢刷19在阴极水轮15的表面向远离中心轴的方向上进行涂刷动作,由于螺纹筒13在向除垢刷19方向移动的过程中,还会使扭力弹簧18发生形变,因而在当第三从动齿轮12上的扭力全部消耗完后,在扭力弹簧18复位弹力的作用效果下,将会通过第三从动齿轮12带动螺纹筒13进行反向旋转动作,对除垢刷19施以侧向拉力,使得除垢刷19来回涂刷,以此规律进行除垢刷19的除垢行为动作,通过除垢刷19的循环式涂刷动作,能够去除附着在阴极水轮15表面上的结垢体,有效保证了阴极水轮15与饮用水的接触面积,有效提高了饮用水的微电解除菌除螨效果。
在本发明中,第三转接轴63的表面套接有第三轴承27,第三轴承27卡接在轴承座28的侧端面上,轴承座28的外轮廓面与回流主管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第三转接轴63远离第一主动锥齿轮2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从动锥齿轮29,第二从动锥齿轮29背离第一主动锥齿轮25的一面啮合有第二主动锥齿轮30。
在本发明中,第二主动锥齿轮30背离引流管3的一面固定连接有第四转接轴31,第四转接轴31的表面套接有第四轴承32,第四轴承32卡接在回流主管2的内侧壁上,第四转接轴31远离第二主动锥齿轮3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风扇33,并且第四转接轴31表面对应风扇33的位置处卡接有第八轴承65,第八轴承65卡接在蓄水式稳压罐1的内侧壁上,通过设计的阳极水轮8、阴极水轮15、叶片26以及风扇33,回流主管2、引流管3及回流副管5三者所组成个管道导通后,由于蓄水式稳压罐1连同配套使用的水泵和控制系统多是安装到通风良好且灰尘少的空地处,风资源充足,风扇33在风的影响下,可将风力的线性力转化为扭力并作用在第四转接轴31上,并由第四转接轴31利用第二主动锥齿轮30和第二从动锥齿轮29将该扭力转嫁至第三转接轴63上,第三转接轴63受扭力作用,一方面,可利用叶片26和饮用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回流副管5的回流工作,另一方面,第三转接轴63还会利用第一主动锥齿轮25和第一从动锥齿轮24两者之间的联动效应将扭力转嫁至第二转接轴16上,并由第二转接轴16利用两个联动齿轮23之间的联动效应,使其中一个联动齿轮23通过第一转接轴9带动阳极水轮8在第一轴承10内发生转动,另一个联动齿轮23利用第二转接轴16与螺纹杆14的组合体将扭力作用在阴极水轮15上并使其发生转动,使阳极水轮8和阴极水轮15互相啮合且不接触,同时向阴极水轮15和阳极水轮8通电,且阴极水轮15与供电设备的负电极电性连接,阳极水轮8与供电设备的正电极电性连接,在利用阳极水轮8和阴极水轮15对饮用水进行微电解的基础上,还利用阳极水轮8和阴极水轮15的旋转动作多次改变饮用水在回流主管2内的流动轨迹,通过延长饮用水流经回流主管2所花费的时间,实现增加饮用水的微电解时长,进一步提高微电解效果,通过保证蓄水式稳压罐1内部饮用水的活性,可有效延长抑菌效果。
在本发明中,阳极轴3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从动锥齿轮38,第三从动锥齿轮38背离阴极轴36的一面啮合有第三主动锥齿轮39,第三主动锥齿轮39背离第三从动锥齿轮38的一面固定连接有第五转接轴40,第五转接轴40的表面套接有第五轴承41,第五轴承41卡接在增压罐35的内侧壁上,第五转接轴40背离第三主动锥齿轮39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从动齿轮51,并且第五转接轴40表面对应第二从动齿轮51的位置处套接有第七轴承50,第七轴承50卡接在变速盒55的侧端面上,变速盒55和蓄水式稳压罐1的相对面固定连接。
在本发明中,第二从动齿轮51的表面啮合有第二主动齿轮52,第二主动齿轮52固定连接在第七转接轴53的表面,第七转接轴53表面对应第二主动齿轮52的位置处套接有第九轴承54,第九轴承54卡接在变速盒55的内侧壁上。
在本发明中,第七转接轴5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主动齿轮56,第三主动齿轮56的表面啮合有齿板57,齿板57的表面套接有第二滑套60,第二滑套60卡接在变速盒55的顶部,齿板57远离第二滑套60的一端通过支撑弹簧62与变速盒55内侧的端面固定连接。
在本发明中,齿板57背离支撑弹簧6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杆58,滑杆58的表面套接有第一滑套59,第一滑套59卡接在蓄水式稳压罐1的底部,滑杆58远离齿板5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浮球61,浮球61位于蓄水式稳压罐1的内部,通过设计的浮球61、齿板57、第三主动齿轮56、第二主动齿轮52、第二从动齿轮51和支撑弹簧62,蓄水式稳压罐1内部的饮用水在通过排水管34排出的过程中,由于蓄水式稳压罐1内的饮用水其液面会发生下降,再辅以支撑弹簧62的弹力效果,使得浮球61将会伴随着饮用水的液面变化而变化,浮球61在下行的过程中可通过滑杆58在第一滑套59内推动齿板57在第二滑套60内发生滑行动作,并利用齿板57和第三主动齿轮56将线性推力转换为扭力并直接作用在第七转接轴53上,第七转接轴53在转动的过程中还可利用第二主动齿轮52和第二从动齿轮51将扭力传递至第五转接轴40上,且由于第二主动齿轮52的齿轮半径远大于第二从动齿轮51的齿轮半径,利用第二主动齿轮52和第二从动齿轮51两者之间的联动效应便可带动第五转接轴40在第七轴承50内做加速运动,即第五转接轴40的转速大于第七转接轴53的转速,且第五转接轴40在进行快速旋转动作的过程中,还会利用第三主动锥齿轮39和第三从动锥齿轮38两者之间的联动效应将扭力转嫁至阳极轴37上,以便于提高阳极轴37和阴极轴36的转速,增强饮用水的排放压力。
在本发明中,阳极轴37远离第三从动锥齿轮3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主动齿轮42,第一主动齿轮42的表面啮合有第一从动齿轮43,第一从动齿轮43固定连接在第六转接轴44的表面,第六转接轴44的表面套接有第六轴承45,第六轴承45卡接在增压罐35内设支撑座46的顶部,第六转接轴44背离第一从动齿轮43的一端与动涡盘47相近的一面固定连接,通过设计的阳极轴37、阴极轴36、动涡盘47和静涡盘48,第三主动锥齿轮39在做加速运动的过程中,可通过第三从动锥齿轮38将扭力作用在阳极轴37上,阳极轴37和阴极轴36为一对互相啮合、相反旋向的螺旋形齿的转子,随着阳极轴37和阴极轴36在增压罐35内的旋转运动,使工作容积由于齿的侵入或脱开而不断发生变化,从而周期性地改变阳极轴37和阴极轴36每对齿槽间的容积,来达到吸水、压缩和排水的目的,实现了饮用水的一级增压效果,由于阳极轴37在发生转动的过程中还可利用第一主动齿轮42和第一从动齿轮43两者之间的联动效应将扭力作用在动涡盘47上,因而饮用水在流入静涡盘48和动涡盘47的过程中,可实现饮用水的二次增压效果,避免由于后续饮用水的固液分离效果导致水压不足的现象。
工作原理:使用时,引流管3、回流主管2及回流副管5三者在蓄水式稳压罐1的侧端面上形成了一个饮用水循环系统,即,蓄水式稳压罐1内侧底部的饮用水经由引流管3汇入回流主管2内,再由回流副管5重新注入到蓄水式稳压罐1的内部,辅以第一单向阀4和第二单向阀6,形成一个单向的水循环管路,以便于后续的能量转换,实现较高程度上的节能减排效果,一方面,有利于实现饮用水的全面化净化,另一方面,达到长期且不间断饮用水的循环净化效果,通过微电解杀菌,阻断了微生物的繁殖过程,回流主管2、引流管3及回流副管5三者所组成个管道导通后,由于蓄水式稳压罐1连同配套使用的水泵和控制系统多是安装到通风良好且灰尘少的空地处,风资源充足,风扇33在风的影响下,可将风力的线性力转化为扭力并作用在第四转接轴31上,并由第四转接轴31利用第二主动锥齿轮30和第二从动锥齿轮29将该扭力转嫁至第三转接轴63上,第三转接轴63受扭力作用,一方面,可利用叶片26和饮用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回流副管5的回流工作,另一方面,第三转接轴63还会利用第一主动锥齿轮25和第一从动锥齿轮24两者之间的联动效应将扭力转嫁至第二转接轴16上,并由第二转接轴16利用两个联动齿轮23之间的联动效应,使其中一个联动齿轮23通过第一转接轴9带动阳极水轮8在第一轴承10内发生转动,另一个联动齿轮23利用第二转接轴16与螺纹杆14的组合体将扭力作用在阴极水轮15上并使其发生转动,使阳极水轮8和阴极水轮15互相啮合且不接触,同时向阴极水轮15和阳极水轮8通电,且阴极水轮15与供电设备的负电极电性连接,阳极水轮8与供电设备的正电极电性连接,在利用阳极水轮8和阴极水轮15对饮用水进行微电解的基础上,还利用阳极水轮8和阴极水轮15的旋转动作多次改变饮用水在回流主管2内的流动轨迹,通过延长饮用水流经回流主管2所花费的时间,实现增加饮用水的微电解时长,进一步提高微电解效果,通过保证蓄水式稳压罐1内部饮用水的活性,可有效延长抑菌效果,第一桥型连接管7设置在叶片26靠近引流管3的一侧,因而市政供水管线在通过第一桥型连接管7、回流主管2及回流副管5向蓄水式稳压罐1内部补充水源以及气源的过程中,再次利用风扇33与阴极水轮15和阳极水轮8之间的动力传动机构及工作原理,由市政供水管线所提供的水压代替风扇33所转化来的驱动力,使阴极水轮15和阳极水轮8在回流主管2内发生转动,有利于实现饮用水的全面消毒净化处理,由于桥型连接架22的两个端部可分别以两个销轴21为圆心发生转动,因而螺纹筒13在向阴极水轮15方向靠近或远离的过程中,桥型连接架22的倾斜角度将会伴随着螺纹筒13的行为动作而发生改变,根据力的分解原理,除垢刷19会受到来至于侧向的拉力或推力,且由于第一转接轴9和第二转接轴16上的扭力是由两个联动齿轮23所转化而来,因而第一转接轴9和螺纹杆14的旋转方向为互逆关系,当扇形主动齿轮11与第三从动齿轮12发生关联时,将会将自身的扭力传递至第三从动齿轮12上,利用惯性原理,扇形主动齿轮11在脱离第三从动齿轮12的短时间内,第三从动齿轮12依然能够带动螺纹筒13在螺纹杆14的表面发生位移,即螺纹筒13带动第三从动齿轮12向靠近阴极水轮15的方向移动,使除垢刷19在阴极水轮15的表面向远离中心轴的方向上进行涂刷动作,由于螺纹筒13在向除垢刷19方向移动的过程中,还会使扭力弹簧18发生形变,因而在当第三从动齿轮12上的扭力全部消耗完后,在扭力弹簧18复位弹力的作用效果下,将会通过第三从动齿轮12带动螺纹筒13进行反向旋转动作,对除垢刷19施以侧向拉力,使得除垢刷19来回涂刷,以此规律进行除垢刷19的除垢行为动作,通过除垢刷19的循环式涂刷动作,能够去除附着在阴极水轮15表面上的结垢体,有效保证了阴极水轮15与饮用水的接触面积,有效提高了饮用水的微电解除菌除螨效果,蓄水式稳压罐1内部的饮用水在通过排水管34排出的过程中,由于蓄水式稳压罐1内的饮用水其液面会发生下降,再辅以支撑弹簧62的弹力效果,使得浮球61将会伴随着饮用水的液面变化而变化,浮球61在下行的过程中可通过滑杆58在第一滑套59内推动齿板57在第二滑套60内发生滑行动作,并利用齿板57和第三主动齿轮56将线性推力转换为扭力并直接作用在第七转接轴53上,第七转接轴53在转动的过程中还可利用第二主动齿轮52和第二从动齿轮51将扭力传递至第五转接轴40上,且由于第二主动齿轮52的齿轮半径远大于第二从动齿轮51的齿轮半径,利用第二主动齿轮52和第二从动齿轮51两者之间的联动效应便可带动第五转接轴40在第七轴承50内做加速运动,即第五转接轴40的转速大于第七转接轴53的转速,且第五转接轴40在进行快速旋转动作的过程中,还会利用第三主动锥齿轮39和第三从动锥齿轮38两者之间的联动效应将扭力转嫁至阳极轴37上,以便于提高阳极轴37和阴极轴36的转速,增强饮用水的排放压力,第三主动锥齿轮39在做加速运动的过程中,可通过第三从动锥齿轮38将扭力作用在阳极轴37上,阳极轴37和阴极轴36为一对互相啮合、相反旋向的螺旋形齿的转子,随着阳极轴37和阴极轴36在增压罐35内的旋转运动,使工作容积由于齿的侵入或脱开而不断发生变化,从而周期性地改变阳极轴37和阴极轴36每对齿槽间的容积,来达到吸水、压缩和排水的目的,实现了饮用水的一级增压效果,由于阳极轴37在发生转动的过程中还可利用第一主动齿轮42和第一从动齿轮43两者之间的联动效应将扭力作用在动涡盘47上,因而饮用水在流入静涡盘48和动涡盘47的过程中,可实现饮用水的二次增压效果,避免由于后续饮用水的固液分离效果导致水压不足的现象。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二次供水设备,包括蓄水式稳压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式稳压罐(1)的侧端面上卡接有回流主管(2),所述回流主管(2)的内部设置有一对阳极水轮(8)和阴极水轮(15),并且阴极水轮(15)和阳极水轮(8)之间互相啮合,并且阴极水轮(15)的表面套设有除垢刷(19),所述阳极水轮(8)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接轴(9),所述阴极水轮(15)端部对应第一转接轴(9)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4),所述螺纹杆(14)背离阴极水轮(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接轴(16),所述第二转接轴(16)和第一转接轴(9)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联动齿轮(23),且两个联动齿轮(23)之间互相啮合,所述第二转接轴(16)远离阴极水轮(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从动锥齿轮(24),所述第一从动锥齿轮(24)靠近蓄水式稳压罐(1)的一面啮合有第一从动锥齿轮(24),所述第一从动锥齿轮(24)的表面啮合有第一主动锥齿轮(25),所述第一主动锥齿轮(25)背离第一从动锥齿轮(24)的一面固定连接有第三转接轴(63),所述第三转接轴(6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叶片(26),所述蓄水式稳压罐(1)侧端面的底部通过排水管(34)与增压罐(35)相近的一面相连通,所述增压罐(35)的内部设置有一组阳极轴(37)和阴极轴(36),并且增压罐(35)内部对应阳极轴(37)远离排水管(34)的一侧设置有动涡盘(47),并且增压罐(35)内侧壁上对应动涡盘(47)的位置处设置有静涡盘(48),所述增压罐(35)远离排水管(34)的一面通过第二桥型连接管(49)与饮用水固液分离设备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主管(2)位于蓄水式稳压罐(1)内部的一端与引流管(3)相近的一端相连通,所述引流管(3)远离回流主管(2)的一端位于蓄水式稳压罐(1)内侧的底部,并且引流管(3)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4),所述回流主管(2)远离引流管(3)的一端通过回流副管(5)与蓄水式稳压罐(1)的顶部相连通,并且回流副管(5)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6),所述回流主管(2)的表面通过第一桥型连接管(7)与市政供水管线相连通,并且第一桥型连接架(22)远离市政供水管线的一端对应叶片(26)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二次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接轴(9)的表面套接有第一轴承(10),所述第一轴承(10)卡接在回流主管(2)内设连接座(64)的顶部,所述第一转接轴(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扇形主动齿轮(11),所述扇形主动齿轮(11)靠近第二转接轴(16)的一面上啮合有第三从动齿轮(12),所述第三从动齿轮(12)固定连接在螺纹筒(13)的表面,所述螺纹筒(13)和除垢刷(19)的对应面均固定连接有凸缘(20),且两个凸缘(20)的端面通过两个销轴(21)分别与同一个桥型连接架(22)的两个端部铰接,所述螺纹杆(14)的表面套接有扭力弹簧(18),所述扭力弹簧(18)的一端与第三从动齿轮(12)相近的一面固定连接,所述扭力弹簧(18)的另一端与连接座(64)相近的一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64)的顶部卡接有第二轴承(17),所述第二轴承(17)套接在第二转接轴(16)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二次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转接轴(63)的表面套接有第三轴承(27),所述第三轴承(27)卡接在轴承座(28)的侧端面上,所述轴承座(28)的外轮廓面与回流主管(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接轴(63)远离第一主动锥齿轮(2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从动锥齿轮(29),所述第二从动锥齿轮(29)背离第一主动锥齿轮(25)的一面啮合有第二主动锥齿轮(3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二次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动锥齿轮(30)背离引流管(3)的一面固定连接有第四转接轴(31),所述第四转接轴(31)的表面套接有第四轴承(32),所述第四轴承(32)卡接在回流主管(2)的内侧壁上,所述第四转接轴(31)远离第二主动锥齿轮(3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风扇(33),并且第四转接轴(31)表面对应风扇(33)的位置处卡接有第八轴承(65),所述第八轴承(65)卡接在蓄水式稳压罐(1)的内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二次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轴(3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从动锥齿轮(38),所述第三从动锥齿轮(38)背离阴极轴(36)的一面啮合有第三主动锥齿轮(39),所述第三主动锥齿轮(39)背离第三从动锥齿轮(38)的一面固定连接有第五转接轴(40),所述第五转接轴(40)的表面套接有第五轴承(41),所述第五轴承(41)卡接在增压罐(35)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五转接轴(40)背离第三主动锥齿轮(39)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从动齿轮(51),并且第五转接轴(40)表面对应第二从动齿轮(51)的位置处套接有第七轴承(50),所述第七轴承(50)卡接在变速盒(55)的侧端面上,所述变速盒(55)和蓄水式稳压罐(1)的相对面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二次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51)的表面啮合有第二主动齿轮(52),所述第二主动齿轮(52)固定连接在第七转接轴(53)的表面,所述第七转接轴(53)表面对应第二主动齿轮(52)的位置处套接有第九轴承(54),所述第九轴承(54)卡接在变速盒(55)的内侧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二次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转接轴(5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主动齿轮(56),所述第三主动齿轮(56)的表面啮合有齿板(57),所述齿板(57)的表面套接有第二滑套(60),所述第二滑套(60)卡接在变速盒(55)的顶部,所述齿板(57)远离第二滑套(60)的一端通过支撑弹簧(62)与变速盒(55)内侧的端面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二次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板(57)背离支撑弹簧(6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杆(58),所述滑杆(58)的表面套接有第一滑套(59),所述第一滑套(59)卡接在蓄水式稳压罐(1)的底部,所述滑杆(58)远离齿板(5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浮球(61),所述浮球(61)位于蓄水式稳压罐(1)的内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二次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轴(37)远离第三从动锥齿轮(3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主动齿轮(42),所述第一主动齿轮(42)的表面啮合有第一从动齿轮(43),所述第一从动齿轮(43)固定连接在第六转接轴(44)的表面,所述第六转接轴(44)的表面套接有第六轴承(45),所述第六轴承(45)卡接在增压罐(35)内设支撑座(46)的顶部,所述第六转接轴(44)背离第一从动齿轮(43)的一端与动涡盘(47)相近的一面固定连接。
CN202110111464.XA 2021-01-27 2021-01-27 一种二次供水设备 Withdrawn CN11292208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11464.XA CN112922086A (zh) 2021-01-27 2021-01-27 一种二次供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11464.XA CN112922086A (zh) 2021-01-27 2021-01-27 一种二次供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22086A true CN112922086A (zh) 2021-06-08

Family

ID=761670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11464.XA Withdrawn CN112922086A (zh) 2021-01-27 2021-01-27 一种二次供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22086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07237A (zh) * 2021-10-08 2021-11-05 南通市大安消防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水压力传输装置
CN113698040A (zh) * 2021-09-03 2021-11-26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一种多功能型长江流域面源污染的生态修复装置
CN114800962A (zh) * 2022-01-20 2022-07-29 赵夹 一种带有稳定放置机构的防位移塑胶模具
CN116697105A (zh) * 2023-08-01 2023-09-05 江苏科德生态环保水处理有限公司 一种水处理用止回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98040A (zh) * 2021-09-03 2021-11-26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一种多功能型长江流域面源污染的生态修复装置
CN113607237A (zh) * 2021-10-08 2021-11-05 南通市大安消防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水压力传输装置
CN113607237B (zh) * 2021-10-08 2021-12-07 南通市大安消防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水压力传输装置
CN114800962A (zh) * 2022-01-20 2022-07-29 赵夹 一种带有稳定放置机构的防位移塑胶模具
CN116697105A (zh) * 2023-08-01 2023-09-05 江苏科德生态环保水处理有限公司 一种水处理用止回装置
CN116697105B (zh) * 2023-08-01 2023-10-03 江苏科德生态环保水处理有限公司 一种水处理用止回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22086A (zh) 一种二次供水设备
CN113698040B (zh) 一种多功能型长江流域面源污染的生态修复装置
CN113680112B (zh) 一种污水处理厂辐流式二沉池出水堰自动清洗装置
CN219323898U (zh) 一种污水处理沉淀池
CN211746773U (zh) 一种清洗效果好的水果清洗装置
CN215352734U (zh) 一种生物质发电废气净化装置
CN214940687U (zh) 一种长效自动杀菌消毒无负压供水设备
CN215711947U (zh) 一种防垢反渗透水处理设备
CN211421353U (zh) 一种便携式太阳能蓄水装置
CN212629592U (zh) 一种环保型水养殖净化设备
CN211734068U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12034981U (zh) 一种新能源节能环保灌溉装置
CN211302288U (zh) 一种低能耗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210457709U (zh)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209077389U (zh) 一种无负压供水设备内部污渍自动清洁装置
CN204703233U (zh) 一种自动清洗蓄水池
CN214106805U (zh) 一种生活用水净化处理净水罐
CN217838475U (zh) 一种水净化处理调节池
CN109363601B (zh) 一种太能阳能刷碗装置
CN218106870U (zh) 一种环保型污水净化处理装置
CN220642765U (zh) 一种膜生物反应器自动清洗装置
CN209583801U (zh) 一种低碳环保的污水净化处理装置
CN216360759U (zh) 一种市政供水用自洁式二次供水水箱
CN217449077U (zh) 一种电厂消防水用澄清池
CN221062010U (zh) 一种用于污水排放的高效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608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