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15390A - 一种具有双磁刺激线圈拍的磁刺激治疗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双磁刺激线圈拍的磁刺激治疗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15390A
CN112915390A CN202110080934.0A CN202110080934A CN112915390A CN 112915390 A CN112915390 A CN 112915390A CN 202110080934 A CN202110080934 A CN 202110080934A CN 112915390 A CN112915390 A CN 1129153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stimulation
stimulation coil
coil
electrically connected
energy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8093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15390B (zh
Inventor
葛康
胡婧
余露文
李振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AOSAIF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AOSAIF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AOSAIF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AOSAIF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8093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1539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153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153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153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153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2/00Magnetotherapy
    • A61N2/004Magnetotherapy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therapy
    • A61N2/006Magnetotherapy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therapy for magnetic stimulation of nerve tissu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2/00Magnetotherapy
    • A61N2/02Magnetotherapy using magnetic fields produced by coils, including single turn loops or electromagne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Neurology (AREA)
  • Magnetic Treatment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双磁刺激线圈拍的磁刺激治疗仪,包括座椅、腿托、通信模块、信号采集模块、控制模块、磁刺激系统以及旋转支撑台;所述控制模块通信连接于通信模块与磁刺激系统之间,所述磁刺激系统包括冷却装置、功率因数校正器、充电模块、储能元件、第一磁刺激线圈拍、第一电子开关组、第二磁刺激线圈拍以及第二电子开关组;所述功率因数校正器、充电模块以及储能元件依次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磁刺激线圈拍与储能元件的负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组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磁刺激线圈拍和储能元件的正极之间,所述第二磁刺激线圈拍与所述储能元件的负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组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磁刺激线圈拍与储能元件的正极之间。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双磁刺激线圈拍的磁刺激治疗仪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刺激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双磁刺激线圈拍的磁刺激治疗仪。
【背景技术】
磁场刺激技术(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的应用飞速发展,已广泛的应用于精神心理和神经康复领域,随着磁刺激技术探索应用的加深,磁刺激技术应用于刺激骶神经治疗尿失禁等疾病,刺激女性会阴部开展产后康复成为了磁刺激领域近年来的应用热点。
磁刺激治疗仪的优点是强磁场可以穿透骨骼、脂肪组织、皮肤、衣物这些高阻值的结构对神经肌肉进行无痛激活,患者不受衣服限制,可以隔着衣物治疗。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盆底磁刺激治疗仪只有一个磁刺激线圈,只能进行盆底磁刺激治疗,不能用于头部磁刺激治疗实现精神心理和神经康复领域,亦或是只能对头部进行磁刺激治疗,不能用于盆底磁刺激治疗,治疗作用较为单一。
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具有双磁刺激线圈拍的磁刺激治疗仪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双磁刺激线圈拍的磁刺激治疗仪,采用磁刺激设备和座椅相结合设计,在治疗患者时不再需要借助专门的座椅,并且还可以通过可移动的第二磁刺激线圈拍对患者的中枢神经、外周神经以及头部磁刺激治疗,还可以通过内置的第一磁刺激线圈拍可实现坐位盆底肌刺激以及躺位骶神经磁刺激治疗,此外还可以调节座椅的靠背部与坐垫部的倾斜度,方便患者调整坐姿进行磁刺激治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双磁刺激线圈拍的磁刺激治疗仪,包括座椅1、腿托2、通信模块3、信号采集模块4、控制模块5、磁刺激系统6以及旋转支撑台7;
所述控制模块5通信连接于所述通信模块3与磁刺激系统6之间,所述磁刺激系统6包括冷却装置61、功率因数校正器62、充电模块63、储能元件64、第一磁刺激线圈拍65、第一电子开关组66、第二磁刺激线圈拍67以及第二电子开关组68;所述功率因数校正器62、充电模块63以及储能元件64依次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磁刺激线圈拍65与所述储能元件64的负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组66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磁刺激线圈拍65和储能元件64的正极之间,所述第二磁刺激线圈拍67与所述储能元件64的负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组68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磁刺激线圈拍67与储能元件64的正极之间,
所述腿托2翻转连接于所述座椅1上,所述旋转支撑台7转动连接于所述座椅1上,所述信号采集模块4装设于所述旋转支撑台7内部,所述控制模块5、冷却装置61、功率因数校正器62、充电模块63、储能元件64、第一磁刺激线圈65、第一电子开关组66以及第二电子开关组68均设置于所述座椅1内部,所述第一磁刺激线圈拍65和所述第二磁刺激线圈拍67与所述冷却装置61连接。
优选的,所述信号采集模块4包括采集单元40、前置放大器41、陷波滤波器42、程控放大器43、带通滤波器44、A/D转换器45、单片机46、数字信号处理器47、隔离收发器以及浪涌保护器;所述采集单元40、前置放大器41、陷波滤波器42、程控放大器43、带通滤波器44、A/D转换器45、单片机46、数字信号处理器47依次电性连接,且所述单片机46与所述程控放大器43电性连接,所述隔离收发器与所述浪涌保护器电性连接,所述浪涌保护器电性连接于所述程控放大器43与单片机46之间。
优选的,所述冷却装置61包括水箱611、流量传感器612、水泵613以及气泵614;所述水箱611内收容有冷却液,所述流量传感器612设置于所述水箱611内并与所述控制模块5连接,所述水泵613和气泵614均连接于所述水箱611上,所述第一磁刺激线圈拍65和第二磁刺激线圈拍67均与所述水箱611连接。
优选的,所述冷却装置61还包括液压传感器615以及液位传感器616;所述液压传感器615与所述控制模块5电性连接,所述液位传感器616与所述控制模块5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冷却装置61还包括散热风扇617,所述散热风扇617与所述水箱611相邻设置并与所述控制模块5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座椅1包括坐垫部11以及与所述坐垫部11翻转连接的靠背部12,所述第一磁刺激线圈拍65设置于所述座椅1的坐垫部11内部,所述腿托2与所述座椅1的坐垫部11翻转连接。
优选的,所述坐垫部11包括底板111、硬质海绵板112、网格垫113以及坐垫114;所述底板111上形成有容纳筒1111,所述硬质海绵板112上开设有开口1121,所述硬质海绵板112装设于所述底板111上,所述第一磁刺激线圈拍65收容于所述容纳筒1111和开口1121内,所述网格垫114覆盖于所述第一磁刺激线圈拍65上,所述坐垫114包裹于所述硬质海绵板112、第一磁刺激线圈拍65以及网格垫114上并与所述底板111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坐垫部11还包括固定框115,所述固定框115固定于所述硬质海绵板112的一侧,且所述固定框115将第一磁刺激线圈拍65压于所述开口1121内。
优选的,还包括可调节角度的支架9,所述可调节角度的支架9装设于所述靠背部12上,所述第二磁刺激线圈拍65与所述冷却装置6的水箱61连接并与所述可调节角度的支架9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磁刺激系统还包括电源滤波器69,所述电源滤波器69与所述功率因数校正器62电性连接,且所述电源滤波器69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双磁刺激线圈拍的磁刺激治疗仪,有益效果在于:
1)采用磁刺激设备和座椅相结合设计,在治疗患者时不再需要借助专门的座椅,并且还可以通过可移动的第二磁刺激线圈拍对患者的中枢神经、外周神经以及头部磁刺激治疗,还可以通过内置的第一磁刺激线圈拍可实现坐位盆底肌刺激以及躺位骶神经磁刺激治疗;
2)此外还可以调节座椅的靠背部与坐垫部的倾斜度,方便患者调整坐姿进行磁刺激治疗;
3)坐垫部可从具有双磁刺激线圈拍的磁刺激治疗仪上整体拆卸,将坐垫部与具有双磁刺激线圈拍的磁刺激治疗仪可分离式设计,简化了第一磁刺激线圈拍的更换工作,方便更换第一磁刺激线圈拍,有利于厂家对用户售后维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具有双磁刺激线圈拍的磁刺激治疗仪的分解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具有双磁刺激线圈拍的磁刺激治疗仪的立体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具有双磁刺激线圈拍的磁刺激治疗仪的部分结构的分解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具有双磁刺激线圈拍的磁刺激治疗仪的原理框图。
图5为图1所示的具有双磁刺激线圈拍的磁刺激治疗仪的信号采集模块的原理框图。
图6为图1所示的具有双磁刺激线圈拍的磁刺激治疗仪的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的具有双磁刺激线圈拍的磁刺激治疗仪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8为图1所示的具有双磁刺激线圈拍的磁刺激治疗仪的坐垫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发明,并不是为了限定本发明。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此外,“多个”、“若干”的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双磁刺激线圈拍的磁刺激治疗仪,包括座椅1、腿托2、通信模块3、信号采集模块4、控制模块5、磁刺激系统6以及旋转支撑台7;
所述控制模块5通过导线通信连接于所述通信模块3与磁刺激系统6之间,所述磁刺激系统6包括冷却装置61、功率因数校正器62、充电模块63、储能元件64、第一磁刺激线圈拍65、第一电子开关组66、第二磁刺激线圈拍67以及第二电子开关组68;所述功率因数校正器62、充电模块63以及储能元件64依次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磁刺激线圈拍65与所述储能元件64的负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组66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磁刺激线圈拍65和储能元件64的正极之间,所述第二磁刺激线圈拍67与所述储能元件64的负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组68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磁刺激线圈拍67与储能元件64的正极之间,
所述腿托2翻转连接于所述座椅1上,所述旋转支撑台7转动连接于所述座椅1上,所述信号采集模块4装设于所述旋转支撑台7内部,所述控制模块5、冷却装置61、功率因数校正器62、充电模块63、储能元件64、第一磁刺激线圈65、第一电子开关组66以及第二电子开关组68均设置于所述座椅1内部,所述第一磁刺激线圈拍65和所述第二磁刺激线圈拍67通过线管8与所述座椅1内部的冷却装置61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功率因数校正器62用于将AC220V的电压转换为DC360V的电压,所述冷却装置61用于降低第一磁刺激线圈拍65和第二磁刺激线圈拍67的温度,所述充电模块63用于将DC360V的直流电转化为脉冲电压给所述储能元件64充电,所述储能元件64为脉冲电容器。
请一同参阅图5至图8,使用时,所述功率因数校正器62连接AC220V外部电源并将AC220V的电压转换为DC360V的电压,所述充电模块63将直流电压转化为持续输出的高压脉冲电压给所述储能元件64充电;
采用笔记本电脑200与通信模块3通信连接,当所述控制模块5接收到笔记本电脑200通过所述通信模块3下达的磁刺激指令信号时,控制模块5将该磁刺激指令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组66和/或第二电子开关组68上,所述信号采集模块4采集人体的肌电信号信息并上传至笔记本电脑200,此时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组66和/或第二电子开关组88导通,所述储能元件64的储能通过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组66和/或第二电子开关组88瞬间释放到所述第一磁刺激线圈拍65和/或第二磁刺激线圈拍67产生磁场进行磁刺激,所述冷却装置6降低所述第一磁刺激线圈拍65和/或第二磁刺激线圈拍67的温度。
进一步的,所述信号采集模块4包括采集单元40、前置放大器41、陷波滤波器42、程控放大器43、带通滤波器44、A/D转换器45、单片机46、数字信号处理器47、隔离收发器以及浪涌保护器;所述采集单元40、前置放大器41、陷波滤波器42、程控放大器43、带通滤波器44、A/D转换器45、单片机46、数字信号处理器47依次电性连接,且所述单片机46与所述程控放大器43电性连接,所述隔离收发器与所述浪涌保护器电性连接,所述浪涌保护器电性连接于所述程控放大器43与单片机46之间,且所述隔离收发器与浪涌保护器集成在一起。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前置放大器41具有隔离、缓冲的作用;所述陷波滤波器42用于滤掉交流电中的50Hz的工频信号;所述程控放大器43可实现1-8000的程控增益,所述A/D转换器45用于将带通滤波器34输出的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再传送到数字信号处理器47,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器47在接收到转换后的信号后发送给控制模块5,所述单片机46的型号为LPC11C14;所述隔离收发器的型号为TCAN334。
当所述具有双磁刺激线圈拍的治疗仪输出磁刺激指令信号时,所述采集模块4的采集单元40接收到采集波形的指令信号后进行采集波形,所述前置放大器41接收采集波形的指令信号并将该采集波形的指令信号放大,所述陷波滤波器42接收放大后的采集波形的指令信号并将该采集波形的指令信号进行滤波,所述程控放大器43接收滤波后的采集波形的指令信号并将该采集波形的指令信号进行程控放大,所述带通滤波器44接收程控放大器43放大后的采集波形的指令信号并将该采集波形的指令信号进行滤波,所述A/D转换器45将带通滤波器44滤波后的采集波形的指令信号转化为数字量并将该数字量发送到单片机46,所述单片机46发送指令到数字信号处理器47使得数字信号处理器47开始采集单片机46接收到的数字量发送至控制模块5,所述控制模块5再通过通信模块3将数字量发送至笔记本电脑,所述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屏显示磁场的波形。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装置61包括水箱611、流量传感器612、水泵613以及气泵614;所述水箱611内收容有冷却液,所述流量传感器612设置于所述水箱611内并与所述控制模块5通过导线连接,所述水泵613和气泵614均连接于所述水箱611上,所述第一磁刺激线圈拍65和第二磁刺激线圈拍67均通过线管8与所述水箱611连接。
当所述控制模块接5收到笔记本电脑200通过所述通信模块3下达的磁刺激指令信号时,操作人员通过笔记本电脑200向控制模块5下达启动水泵613和气泵614的指令信号使所述水泵613启动,所述水箱611内的冷却液在水泵613的作用下进入水泵613内,随后进入所述第一磁刺激线圈拍65和/或第二磁刺激线圈拍67内以降低所述第一磁刺激线圈拍65和/或第二磁刺激线圈拍67的温度,并经所述流量传感器612流回至所述水箱611内,所述流量传感器612检测水的流量并将检测的流量信息上传至所述控制模块5,笔记本电脑200的显示屏显示流量信息以监测冷却液循环流动的状态。
当水泵613启动而流量传感器612无法检测到冷却液的流量时,操作人员可以通过笔记本电脑200向控制模块5下达水泵613停止运转和停止第一磁刺激线圈拍65以及第二磁刺激线圈拍67磁刺激的指令信号;当需要更换第一磁刺激线圈拍65、第二磁刺激线圈拍67或者检修时,操作人员可以通过笔记本电脑200下达排冷却液的指令信号,此时所述气泵614启动将第一磁刺激线圈拍65和第二磁刺激线圈拍67内残留的冷却液排放回水箱611内。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装置61还包括液压传感器615以及液位传感器616;所述液压传感器615与所述控制模块5电性连接,所述液位传感器616与所述控制模块5电性连接并位于所述水箱611内,所述液压传感器616用于检测冷却液压力并将检测的冷却液压力信息上传至所述控制模块5,所述液位传感器616用于检测水箱41内的液位并将检测的液位信息上传至所述控制模块5。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装置61还包括散热风扇617,所述散热风扇617与所述水箱611相邻设置并与所述控制模块5电性连接,通过所述控制模块5可以调节水泵613、气泵614以及散热风扇617的转速。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水泵613、气泵614以及散热风扇617的工作电压为DC12V。
进一步的,所述座椅1包括坐垫部11以及与所述坐垫部11翻转连接的靠背部12,所述第一磁刺激线圈拍65设置于所述座椅1的坐垫部11内部,所述腿托2与所述座椅1的坐垫部11翻转连接。
当需要对患者的盆底进行磁刺激治疗时,患者坐在所述坐垫部11即可启动具有双磁刺激线圈拍的磁刺激治疗仪进行治疗,所述第一磁刺激线圈拍65对患者的会阴进行磁刺激使会阴产生神经冲动,最后到达受神经支配的盆腔底部的平滑肌和横纹肌,使盆腔底部的平滑肌和横纹肌产生收缩,从而加强女性产后控尿能力,减少初产妇产后尿失禁的发生;
同时还可以翻转靠背部12以调整靠背部12与坐垫部11之间的倾斜度和/或翻转腿托2以调整腿托2与坐垫部11之间的倾斜度,方便患者调整坐姿进行磁刺激治疗。
进一步的,所述坐垫部11包括底板111、硬质海绵板112、网格垫113以及坐垫114;所述底板111上形成有容纳筒1111,所述硬质海绵板112上开设有对应于所述第一磁刺激线圈拍65的开口1121,所述硬质海绵板112装设于所述底板111上,所述第一磁刺激线圈拍65收容于所述容纳筒1111和开口1121内,所述网格垫114覆盖于所述第一磁刺激线圈拍65上,所述坐垫114包裹于所述硬质海绵板112、第一磁刺激线圈拍65以及网格垫114上并与所述底板111可拆卸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坐垫114与底板114采用拉链的方式可拆卸连接,所述容纳筒1111呈中空圆柱状。
进一步的,所述坐垫部11还包括固定框115,所述固定框115固定于所述硬质海绵板112的一侧,且所述固定框115将第一磁刺激线圈拍65压于所述开口1121内,可防止所述第一磁刺激线圈拍65发生位移。
进一步的,所述容纳筒1111凸起形成于所述底板111的中央处,且位于所述底板111的顶面。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111的底面设置有魔术贴1112。
使用时,所述坐垫部11可从具有双磁刺激线圈拍的磁刺激治疗仪上整体拆卸,将坐垫部与具有双磁刺激线圈拍的磁刺激治疗仪可分离式设计,简化了第一磁刺激线圈拍65的更换工作,方便更换第一磁刺激线圈拍65,有利于厂家对用户售后维修。
进一步的,所述磁刺激系统还包括电源滤波器69,所述电源滤波器69与所述功率因数校正器62电性连接,且所述电源滤波器69与AC220V的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组66包括两个第一反向阻断三极晶闸管661,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组68包括两个第二反向阻断三极晶闸管681,所述电源滤波器69与所述功率因数校正器62的第一端电性连接,所述功率因数校正器62的第二端与所述充电模块63的第一端电性连接,所述充电模块63的第二端与所述储能元件64电性连接,
所述储能元件64的正极与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组66的其中一个第一反向阻断三极晶闸管661的正极电性连接,所述其中一个第一反向阻断三极晶闸管661的负极与所述第一磁刺激线圈拍65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组66的另一个第一反向阻断三极晶闸管661的正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组66的另一个第一反向阻断三极晶闸管661的负极与所述储能元件64的正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磁刺激线圈拍12的第二端与所述储能元件64的负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组66的两个第一反向阻断三极晶闸管661的控制极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模块5连接;
所述储能元件64的正极与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组68的其中一个第二反向阻断三极晶闸管681的正极电性连接,所述其中一个第二反向阻断三极晶闸管681的负极与所述第二磁刺激线圈拍67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组68的另一个第二反向阻断三极晶闸管681的正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组68的另一个第二反向阻断三极晶闸管681的负极与所述储能元件64的正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磁刺激线圈拍67的第二端与所述储能元件64的负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组68的两个第二反向阻断三极晶闸管681的控制极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模块5连接。
当所述控制模块5接收到笔记本电脑200通过所述通信模块3下达的磁刺激指令信号时,控制模块5通过控制极将该磁刺激指令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组66上,所述信号采集模块4采集人体的肌电信号信息并上传至笔记本电脑200,此时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组66的所述其中一个第一反向阻断三极晶闸管661导通,另一个第一反向阻断三极晶闸管661未导通,则储能元件64的储能瞬间释放到第一磁刺激线圈拍65上,所述第一磁刺激线圈拍65产生正向磁场;
当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组66的所述其中一个第一反向阻断三极晶闸管661未导通,所述另一个第一反向阻断三极晶闸管661导通时,则所述第一磁刺激线圈拍65上的储能释放到储能元件64上,所述第一磁刺激线圈拍65产生反向磁场;
同理,当所述控制模块5接收到笔记本电脑200通过所述通信模块3下达的磁刺激指令信号时,控制模块5通过控制极将该磁刺激指令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组68上,所述信号采集模块4采集人体的肌电信号信息并上传至笔记本电脑200,此时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组68的所述其中一个第二反向阻断三极晶闸管681导通,另一个第二反向阻断三极晶闸管681未导通,则储能元件64的储能瞬间释放到第二磁刺激线圈拍67上,所述第二磁刺激线圈拍67产生正向磁场,所述储能元件64的储能瞬间释放到第二磁刺激线圈拍67上,所述第二磁刺激线圈拍67产生正向磁场;
当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组68的其中一个第二反向阻断三极晶闸管681未导通,另一个第二反向阻断三极晶闸管681导通时,则所述第二磁刺激线圈拍67的储能释放到储能元件64上,所述第二磁刺激线圈拍67产生反向磁场。
进一步的,所述具有双磁刺激线圈拍的磁刺激治疗仪还包括可调节角度的支架9,所述可调节角度的支架9装设于所述靠背部12上,所述第二磁刺激线圈拍65通过线管8与所述座椅1内部的冷却装置6的水箱61连接并与所述可调节角度的支架9可拆卸连接。
当需要对患者头部进行磁刺激治疗时,患者坐在所述坐垫部11即可启动具有双磁刺激线圈拍的磁刺激治疗仪进行治疗,调节所述可调节角度的支架16的角度或直接移动所述第二磁刺激线圈拍65,使所述第二磁刺激线圈拍65对着患者头部进行磁刺激。
进一步的,所述具有双磁刺激线圈拍的磁刺激治疗仪还包括机箱10,所述机箱10与所述坐垫部11连接,并位于远离所述腿托2的一侧;所述机箱10将所述控制模块5、冷却装置61、功率因数校正器62、充电模块63、储能元件64、第一电子开关组66以及第二电子开关组68包裹。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支撑台7包括旋转臂71以及连接于所述旋转臂71一端的支撑台72,所述旋转臂7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具有双磁刺激线圈拍的磁刺激治疗仪上,所述旋转臂71内部形成有供具有双磁刺激线圈拍的磁刺激治疗仪的导线穿过的通道,所述通信模块3装设于所述旋转支撑台7的操作台72的内部,所述信号采集模块4装设于所述旋转支撑台7的操作台72内部并通过导线与通信模块3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台72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与导线连接的接线口721;所述支撑台7顶面的边缘凸起形成有凸缘722,所述凸缘722可防止放置在支撑台72顶面的笔记本电脑200易滑落至地面摔坏。
进一步的,所述具有双磁刺激线圈拍的磁刺激治疗仪还包括温度监测模块13,所述温度监测模块13包括温控器以及与所述温控器电性连接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控器设置于所述机箱10内,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水箱611内用于检测所述水箱611内冷却液的温度。
本发明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描述,因此对于熟悉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优点和修改,故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代表性的设备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示例。

Claims (10)

1.一种具有双磁刺激线圈拍的磁刺激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1)、腿托(2)、通信模块(3)、信号采集模块(4)、控制模块(5)、磁刺激系统(6)以及旋转支撑台(7);
所述控制模块(5)通信连接于所述通信模块(3)与磁刺激系统(6)之间,所述磁刺激系统(6)包括冷却装置(61)、功率因数校正器(62)、充电模块(63)、储能元件(64)、第一磁刺激线圈拍(65)、第一电子开关组(66)、第二磁刺激线圈拍(67)以及第二电子开关组(68);所述功率因数校正器(62)、充电模块(63)以及储能元件(64)依次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磁刺激线圈拍(65)与所述储能元件(64)的负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组(66)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磁刺激线圈拍(65)和储能元件(64)的正极之间,所述第二磁刺激线圈拍(67)与所述储能元件(64)的负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组(68)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磁刺激线圈拍(67)与储能元件(64)的正极之间,
所述腿托(2)翻转连接于所述座椅(1)上,所述旋转支撑台(7)转动连接于所述座椅(1)上,所述信号采集模块(4)装设于所述旋转支撑台(7)内部,所述控制模块(5)、冷却装置(61)、功率因数校正器(62)、充电模块(63)、储能元件(64)、第一磁刺激线圈(65)、第一电子开关组(66)以及第二电子开关组(68)均设置于所述座椅(1)内部,所述第一磁刺激线圈拍(65)和所述第二磁刺激线圈拍(67)与所述冷却装置(61)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磁刺激线圈拍的磁刺激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采集模块(4)包括采集单元(40)、前置放大器(41)、陷波滤波器(42)、程控放大器(43)、带通滤波器(44)、A/D转换器(45)、单片机(46)、数字信号处理器(47)、隔离收发器以及浪涌保护器;所述采集单元(40)、前置放大器(41)、陷波滤波器(42)、程控放大器(43)、带通滤波器(44)、A/D转换器(45)、单片机(46)、数字信号处理器(47)依次电性连接,且所述单片机(46)与所述程控放大器(43)电性连接,所述隔离收发器与所述浪涌保护器电性连接,所述浪涌保护器电性连接于所述程控放大器(43)与单片机(46)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磁刺激线圈拍的磁刺激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61)包括水箱(611)、流量传感器(612)、水泵(613)以及气泵(614);所述水箱(611)内收容有冷却液,所述流量传感器(612)设置于所述水箱(611)内并与所述控制模块(5)连接,所述水泵(613)和气泵(614)均连接于所述水箱(611)上,所述第一磁刺激线圈拍(65)和第二磁刺激线圈拍(67)均与所述水箱(611)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双磁刺激线圈拍的磁刺激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61)还包括液压传感器(615)以及液位传感器(616);所述液压传感器(615)与所述控制模块(5)电性连接,所述液位传感器(616)与所述控制模块(5)电性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双磁刺激线圈拍的磁刺激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61)还包括散热风扇(617),所述散热风扇(617)与所述水箱(611)相邻设置并与所述控制模块(5)电性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磁刺激线圈拍的磁刺激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1)包括坐垫部(11)以及与所述坐垫部(11)翻转连接的靠背部(12),所述第一磁刺激线圈拍(65)设置于所述座椅(1)的坐垫部(11)内部,所述腿托(2)与所述座椅(1)的坐垫部(11)翻转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双磁刺激线圈拍的磁刺激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部(11)包括底板(111)、硬质海绵板(112)、网格垫(113)以及坐垫(114);所述底板(111)上形成有容纳筒(1111),所述硬质海绵板(112)上开设有开口(1121),所述硬质海绵板(112)装设于所述底板(111)上,所述第一磁刺激线圈拍(65)收容于所述容纳筒(1111)和开口(1121)内,所述网格垫(114)覆盖于所述第一磁刺激线圈拍(65)上,所述坐垫(114)包裹于所述硬质海绵板(112)、第一磁刺激线圈拍(65)以及网格垫(114)上并与所述底板(111)可拆卸连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双磁刺激线圈拍的磁刺激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部(11)还包括固定框(115),所述固定框(115)固定于所述硬质海绵板(112)的一侧,且所述固定框(115)将第一磁刺激线圈拍(65)压于所述开口(1121)内。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双磁刺激线圈拍的磁刺激治疗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调节角度的支架(9),所述可调节角度的支架(9)装设于所述靠背部(12)上,所述第二磁刺激线圈拍(65)与所述冷却装置(6)的水箱(61)连接并与所述可调节角度的支架(9)可拆卸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磁刺激线圈拍的磁刺激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刺激系统还包括电源滤波器(69),所述电源滤波器(69)与所述功率因数校正器(62)电性连接,且所述电源滤波器(69)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CN202110080934.0A 2021-01-21 2021-01-21 一种具有双磁刺激线圈拍的磁刺激治疗仪 Active CN1129153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80934.0A CN112915390B (zh) 2021-01-21 2021-01-21 一种具有双磁刺激线圈拍的磁刺激治疗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80934.0A CN112915390B (zh) 2021-01-21 2021-01-21 一种具有双磁刺激线圈拍的磁刺激治疗仪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15390A true CN112915390A (zh) 2021-06-08
CN112915390B CN112915390B (zh) 2023-11-14

Family

ID=761639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80934.0A Active CN112915390B (zh) 2021-01-21 2021-01-21 一种具有双磁刺激线圈拍的磁刺激治疗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1539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89256A (zh) * 2021-07-05 2021-08-24 武汉依瑞德医疗设备新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打印功能的磁刺激治疗仪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90905A (zh) * 2013-04-01 2013-07-10 武汉理工大学 基于Wi-Fi的多通道表面肌电信号采集系统及处理方法
US20170333725A1 (en) * 2014-12-25 2017-11-23 Teijin Pharma Limited Magnetic stimulation device
DE202017107602U1 (de) * 2017-01-31 2018-02-20 Cellvital Clinics Ag Behandlungsstuhl für die transpelvine Magnetstimulation der Becken und/oder Beckenbodenmuskulatur
CN211719398U (zh) * 2020-01-15 2020-10-20 武汉依瑞德医疗设备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磁场刺激仪的智能冷却结构总成
CN112023270A (zh) * 2020-08-31 2020-12-04 南京伟思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脉冲磁治疗座椅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90905A (zh) * 2013-04-01 2013-07-10 武汉理工大学 基于Wi-Fi的多通道表面肌电信号采集系统及处理方法
US20170333725A1 (en) * 2014-12-25 2017-11-23 Teijin Pharma Limited Magnetic stimulation device
DE202017107602U1 (de) * 2017-01-31 2018-02-20 Cellvital Clinics Ag Behandlungsstuhl für die transpelvine Magnetstimulation der Becken und/oder Beckenbodenmuskulatur
CN211719398U (zh) * 2020-01-15 2020-10-20 武汉依瑞德医疗设备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磁场刺激仪的智能冷却结构总成
CN112023270A (zh) * 2020-08-31 2020-12-04 南京伟思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脉冲磁治疗座椅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89256A (zh) * 2021-07-05 2021-08-24 武汉依瑞德医疗设备新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打印功能的磁刺激治疗仪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15390B (zh) 2023-1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15390A (zh) 一种具有双磁刺激线圈拍的磁刺激治疗仪
CN216258747U (zh) 一种具有头枕的磁刺激治疗仪
CN211610671U (zh) 一种腿部护理架
CN215351579U (zh) 一种磁刺激设备
CN107334598B (zh) 一种多用途的智能家用保健机器人
CN112755395B (zh) 一种真伪脉冲磁刺激治疗仪
CN109718088A (zh) 神经内科康复治疗装置
CN109806056A (zh) 一种肛肠护理装置
CN212466046U (zh) 一种前列腺液收集装置
CN210408838U (zh) 一种俯卧位翻身床
CN211797523U (zh) 一种眼科治疗用手术床
CN210408924U (zh) 一种手术床的手托机构
CN207785398U (zh) 一种社区用多功能慢性病护理架
US20030216798A1 (en) Methods for treating hepatitis C
CN112641599A (zh) 一种乳腺肿瘤放疗患者上肢功能位训练仪
CN213489953U (zh) 一种伤口造口电动换药床
CN112891749A (zh) 一种盆底磁刺激仪
CN215840221U (zh) 一种肾内科用按摩椅
CN215536447U (zh) 一种用于妇产科产后护理的坐式熏蒸装置
CN211300809U (zh) 一种多功能翻身垫
CN212395608U (zh) 一种多点位电疗治疗仪
CN209864476U (zh) 一种便于妇产科孕妇起坐的孕检床
CN112891747B (zh) 一种双磁刺激线圈拍的治疗仪
CN220069740U (zh) 可辅助调节心脏超声检查床
CN211884469U (zh) 一种肾内科用暖肾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