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13600A - 一种玉米、大豆大比例间作种植增产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玉米、大豆大比例间作种植增产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13600A
CN112913600A CN202110178123.4A CN202110178123A CN112913600A CN 112913600 A CN112913600 A CN 112913600A CN 202110178123 A CN202110178123 A CN 202110178123A CN 112913600 A CN112913600 A CN 1129136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ybean
corn
ridge
distance
intercrop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7812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泉贵
张淑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017812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13600A/zh
Publication of CN1129136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136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01G22/20Cere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01G22/40Fabaceae, e.g. beans or pea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 Fertilizer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玉米、大豆大比例间作种植增产的方法,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旨在解决传统的玉米、大豆种植产量低、化肥需求量大的问题;其特征在于,玉米和大豆的种植垄数比为2:6;玉米采用大垄宽窄行模式播种;玉米垄带间距40‑45cm,玉米距大豆垄80‑90cm,大豆与大豆垄距60cm;本发明中的方法,通过玉米、大豆间作种植可以有效的解决重茬问题,实现每年的倒茬轮作,从而实现改良土壤的目的,有利于秸秆的处理,由于玉米的面积占比小、密度大,秸秆量大而且集中,便于做饲草打包,更有利于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玉米大豆的不等距间作种植具有高光效、增产明显、节肥明显、实现轮作、促进秸秆的有效利用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玉米、大豆大比例间作种植增产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玉米、大豆大比例间作种植增产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玉米、大豆的种植过程中容易争地,重茬问题难以解决,且化肥的消耗量较大,作物的产量不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玉米、大豆大比例间作种植增产的方法,通过玉米、大豆间作种植可以有效的解决重茬问题,实现每年的倒茬轮作,从而实现改良土壤的目的,有利于秸秆的处理,由于玉米的面积占比小、密度大,秸秆量大而且集中,便于做饲草打包,更有利于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玉米大豆的不等距间作种植具有高光效、增产明显、节肥明显、实现轮作、促进秸秆的有效利用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玉米、大豆大比例间作种植增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玉米和大豆的种植垄数比为2:6;玉米采用大垄宽窄行模式播种;玉米垄带间距40-45cm,玉米距大豆垄80-90cm,大豆与大豆垄距60cm。
一种玉米、大豆大比例间作种植增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玉米和大豆的种植垄数比为4:6;玉米采用大垄宽窄行模式播种;玉米第一至第二垄距40-45cm,第二至第三垄距140cm,第三至第四垄距40-45cm;玉米边行距大豆边行距80-90cm,大豆与大豆行与行距60cm。
一种玉米、大豆大比例间作种植增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玉米大豆的垄数比为6:8,玉米是6垄,第一至第二垄距是40cm,第二至第三垄距140cm,第三至第四垄距40cm,第四至第五垄距140cm,第五至第六垄距是40cm;玉米垄距大豆垄距是80-90cm,大豆与大豆垄距是60cm。
优选地,玉米选用矮杆耐密专用品种;玉米采用免耕机进行播种,播种密度为每亩9000-11000株;玉米播种完10天开始播种大豆;大豆每亩1.5万株;大豆播种完3-5天使用专用除草剂封闭除草或杂草5公分高时使用专用除草机器进行苗后除草;玉米8片叶期矮化处理,10-12叶期做二次矮化处理;大豆初花期叶面肥加杀虫剂预防蚜虫,8月10-20号叶面肥加杀虫剂预防大豆食心虫。
优选地,大豆播种前使用专用微量元素加微生物进行拌种;玉米种子为包衣后的种子。
优选地,大豆底肥每亩20-30斤硫基三元素,口肥,玉米大豆每亩专用菌剂20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中的方法,通过玉米、大豆间作种植可以有效的解决重茬问题,实现每年的倒茬轮作,从而实现改良土壤的目的,有利于秸秆的处理,由于玉米的面积占比小、密度大,秸秆量大而且集中,便于做饲草打包,更有利于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玉米大豆的不等距间作种植具有高光效、增产明显、节肥明显、实现轮作、促进秸秆的有效利用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玉米、大豆间作种植方式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玉米、大豆间作种植方式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玉米、大豆间作种植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玉米、大豆大比例间作种植增产的方法,玉米和大豆的种植垄数比为2:6;玉米采用大垄宽窄行模式播种;玉米垄带间距40-45cm,玉米距大豆垄80-90cm,大豆与大豆垄距60cm。对土壤条件要求:地块要求平整,水肥条件好的,干旱土地要有灌溉条件地块够大垄数少的没有优势,对于整地要求不严格,常规整地都可以。玉米播种必须是免耕机播种可以单粒匀播也可以多粒播种,以多粒穴播最好我们有专用的播种机。
进一步的,玉米选用矮杆耐密专用品种;玉米采用免耕机进行播种,播种密度为每亩9000-11000株;玉米播种完10天开始播种大豆;大豆每亩1.5万株;大豆播种完3-5天使用专用除草剂封闭除草或杂草5公分高时使用专用除草机器进行苗后除草;玉米8片叶期矮化处理,10-12叶期做二次矮化处理;大豆初花期叶面肥加杀虫剂预防蚜虫,8月10-20号叶面肥加杀虫剂预防大豆食心虫。
进一步的,大豆播种前使用专用微量元素加微生物进行拌种;玉米种子为包衣后的种子。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一种玉米、大豆大比例间作种植增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玉米和大豆的种植垄数比为4:6;玉米采用大垄宽窄行模式播种;玉米第一至第二垄距40-45cm,第二至第三垄距140cm,第三至第四垄距40-45cm;玉米边行距大豆边行距80-90cm,大豆与大豆行与行距60cm。对土壤条件要求:地块要求平整,水肥条件好的,干旱土地要有灌溉条件地块够大垄数少的没有优势,对于整地要求不严格,常规整地都可以。玉米播种必须是免耕机播种可以单粒匀播也可以多粒播种,以多粒穴播最好我们有专用的播种机。
进一步的,玉米选用矮杆耐密专用品种;玉米采用免耕机进行播种,播种密度为每亩9000-11000株;玉米播种完10天开始播种大豆;大豆每亩1.5万株;大豆播种完3-5天使用专用除草剂封闭除草或杂草5公分高时使用专用除草机器进行苗后除草;玉米8片叶期矮化处理,10-12叶期做二次矮化处理;大豆初花期叶面肥加杀虫剂预防蚜虫,8月10-20号叶面肥加杀虫剂预防大豆食心虫。
进一步的,大豆播种前使用专用微量元素加微生物进行拌种;玉米种子为包衣后的种子。
进一步的,大豆底肥每亩20-30斤硫基三元素,口肥,玉米大豆每亩专用菌剂20斤。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一种玉米、大豆大比例间作种植增产的方法,玉米大豆的垄数比为6:8,玉米是6垄,第一至第二垄距是40cm,第二至第三垄距140cm,第三至第四垄距40cm,第四至第五垄距140cm,第五至第六垄距是40cm;玉米垄距大豆垄距是80-90cm,大豆与大豆垄距是60cm。
对土壤条件要求:地块要求平整,水肥条件好的,干旱土地要有灌溉条件地块够大垄数少的没有优势,对于整地要求不严格,常规整地都可以。玉米播种必须是免耕机播种可以单粒匀播也可以多粒播种,以多粒穴播最好我们有专用的播种机。
进一步的,玉米选用矮杆耐密专用品种;玉米采用免耕机进行播种,播种密度为每亩9000-11000株;玉米播种完10天开始播种大豆;大豆每亩1.5万株;大豆播种完3-5天使用专用除草剂封闭除草或杂草5公分高时使用专用除草机器进行苗后除草;玉米8片叶期矮化处理,10-12叶期做二次矮化处理;大豆初花期叶面肥加杀虫剂预防蚜虫,8月10-20号叶面肥加杀虫剂预防大豆食心虫。
进一步的,大豆播种前使用专用微量元素加微生物进行拌种;玉米种子为包衣后的种子。
本发明中的方法,通过玉米、大豆间作种植可以有效的解决重茬问题,实现每年的倒茬轮作,从而实现改良土壤的目的,有利于秸秆的处理,由于玉米的面积占比小、密度大,秸秆量大而且集中,便于做饲草打包,更有利于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玉米大豆的不等距间作种植具有高光效、增产明显、节肥明显、实现轮作、促进秸秆的有效利用的优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6)

1.一种玉米、大豆大比例间作种植增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玉米和大豆的种植垄数比为2:6;玉米采用大垄宽窄行模式播种;玉米垄带间距40-45cm,玉米距大豆垄80-90cm,大豆与大豆垄距60cm。
2.一种玉米、大豆大比例间作种植增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玉米和大豆的种植垄数比为4:6;玉米采用大垄宽窄行模式播种;玉米第一至第二垄距40-45cm,第二至第三垄距140cm,第三至第四垄距40-45cm;玉米边行距大豆边行距80-90cm,大豆与大豆行与行距60cm。
3.一种玉米、大豆大比例间作种植增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玉米大豆的垄数比为6:8,玉米是6垄,第一至第二垄距是40cm,第二至第三垄距140cm,第三至第四垄距40cm,第四至第五垄距140cm,第五至第六垄距是40cm;玉米垄距大豆垄距是80-90cm,大豆与大豆垄距是60cm。
4.如权利要求1、2或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玉米、大豆大比例间作种植增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玉米选用矮杆耐密专用品种;玉米采用免耕机进行播种,播种密度为每亩9000-11000株;玉米播种完10天开始播种大豆;大豆每亩1.5万株;大豆播种完3-5天使用专用除草剂封闭除草或杂草5公分高时使用专用除草机器进行苗后除草;玉米8片叶期矮化处理,10-12叶期做二次矮化处理;大豆初花期叶面肥加杀虫剂预防蚜虫,8月10-20号叶面肥加杀虫剂预防大豆食心虫。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玉米、大豆大比例间作种植增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大豆播种前使用专用微量元素加微生物进行拌种;玉米种子为包衣后的种子。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玉米、大豆大比例间作种植增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大豆底肥每亩20-30斤硫基三元素,口肥,玉米大豆每亩专用菌剂20斤。
CN202110178123.4A 2021-02-08 2021-02-08 一种玉米、大豆大比例间作种植增产的方法 Pending CN1129136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78123.4A CN112913600A (zh) 2021-02-08 2021-02-08 一种玉米、大豆大比例间作种植增产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78123.4A CN112913600A (zh) 2021-02-08 2021-02-08 一种玉米、大豆大比例间作种植增产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13600A true CN112913600A (zh) 2021-06-08

Family

ID=76171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78123.4A Pending CN112913600A (zh) 2021-02-08 2021-02-08 一种玉米、大豆大比例间作种植增产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13600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10586A (zh) * 2008-06-11 2008-11-26 王清林 大豆玉米间作种植方法
CN101715679A (zh) * 2009-09-23 2010-06-02 汪志阳 三分之一种植玉米与三分之二种植矮科作物立体栽培方法
CN105210652A (zh) * 2015-10-30 2016-01-06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一种玉米与绿豆间作的栽培方法
CN106879355A (zh) * 2017-04-19 2017-06-23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一种玉米间种大豆的种植方法
CN108184577A (zh) * 2018-02-08 2018-06-22 农安县亿家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农作物高产轮作栽培方法
CN108184594A (zh) * 2018-01-20 2018-06-22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一种玉米与大豆间套作种植方法
CN109618838A (zh) * 2018-12-24 2019-04-16 济南飞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豆玉米宽幅间作轻简化种植管理方法
CN112243813A (zh) * 2020-10-23 2021-01-22 陈德山 一种寒地玉米与大豆立体带状复合套种间作栽培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10586A (zh) * 2008-06-11 2008-11-26 王清林 大豆玉米间作种植方法
CN101715679A (zh) * 2009-09-23 2010-06-02 汪志阳 三分之一种植玉米与三分之二种植矮科作物立体栽培方法
CN105210652A (zh) * 2015-10-30 2016-01-06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一种玉米与绿豆间作的栽培方法
CN106879355A (zh) * 2017-04-19 2017-06-23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一种玉米间种大豆的种植方法
CN108184594A (zh) * 2018-01-20 2018-06-22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一种玉米与大豆间套作种植方法
CN108184577A (zh) * 2018-02-08 2018-06-22 农安县亿家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农作物高产轮作栽培方法
CN109618838A (zh) * 2018-12-24 2019-04-16 济南飞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豆玉米宽幅间作轻简化种植管理方法
CN112243813A (zh) * 2020-10-23 2021-01-22 陈德山 一种寒地玉米与大豆立体带状复合套种间作栽培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92471B (zh) 黄淮海地区小麦免耕-玉米翻耕周年粮食高产栽培方法
CN108834787B (zh) 一种冬春季节性干旱条件下小麦玉米轮作保水节肥的方法
US20220110274A1 (en) Uniform monoseeding and cultivation method of winter wheat in huang-huai-hai region
CN105432289A (zh) 北方绿豆旱地大垄双行节本增效栽培方法
CN101310586A (zh) 大豆玉米间作种植方法
CN110637691A (zh) 一种小麦微垄宽幅沟播沟灌节水高产栽培方法
CN106717774A (zh) 单行单芽甘蔗茎种宽窄行套种穿心莲的方法
CN106941907A (zh)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二茬免耕种植冬油菜的方法
CN106576743A (zh) 单行单芽甘蔗茎种宽窄行套种花生的方法
CN104206165A (zh) 一种柴胡和玉米套种栽培方法
CN113728888A (zh) 一种紫花苜蓿间作小麦和玉米的粮草复合种植方法
CN103355127B (zh) 一种稻田紫云英的早播方法
CN110506585B (zh) 一种小麦间作玉米种植方法
CN104521465A (zh) 一种甘蔗地套种南瓜的栽培方法
CN106717775A (zh) 单行单芽甘蔗茎种宽窄行套种玉米的方法
CN103371035A (zh) 一种玉米与黄豆的全覆膜间作种植方法
CN109496744A (zh) 一种玉米和土豆套种栽培方法
CN114145199A (zh) 一种滨海盐碱地田菁-小麦高效轮作方法
CN112913600A (zh) 一种玉米、大豆大比例间作种植增产的方法
CN107926554A (zh) 一种双季稻双直播高产高效栽培方法
CN113412769A (zh) 一种冬小麦宽幅单粒稀播种植方法
CN107333544B (zh) 防灾减灾的小麦、葱和桔梗间套作种植方法
CN112219665B (zh) 小麦、鲜食玉米及鲜食大豆周年配套种植方法
CN111034555B (zh) 基于中稻茬原位制钵无损定植技术的超稀植油菜栽培方法
CN111685097B (zh) 一种夏播玉米大豆间作时空化学除草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