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11380A - 一种显示设备及与蓝牙设备的连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设备及与蓝牙设备的连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11380A
CN112911380A CN202110054573.2A CN202110054573A CN112911380A CN 112911380 A CN112911380 A CN 112911380A CN 202110054573 A CN202110054573 A CN 202110054573A CN 112911380 A CN112911380 A CN 1129113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uetooth
mode
equipment
display
pai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5457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11380B (zh
Inventor
杨坤
鞠伟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5457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1138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113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113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113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113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6Interfacing a lo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communicating with another STB or one or more peripheral devices inside the ho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1Generation of visual interfaces for content selection or interaction;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rendering
    • H04N21/4312Generation of visual interfaces for content selection or interaction;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rendering involving specific graphical features, e.g. screen layout, special fonts or colors, blinking icons, highlights or anim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7End-user applications
    • H04N21/488Data services, e.g. news ticker
    • H04N21/4882Data services, e.g. news ticker for displaying messages, e.g. warnings, remind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显示设备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显示设备及与蓝牙设备的连接方法。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蓝牙设备由于其COD信息错误、或BLE广播数据包不包含COD信息,导致蓝牙无法连接、或连接后功能不正常的问题。所述显示设备包括:显示器;通信接口,用于和蓝牙设备进行数据通信;控制器,被配置为:接收用户输入的蓝牙配对操作;在配对过程中获取所述蓝牙设备的第一工作模式和显示设备蓝牙的当前工作模式相同时,控制用户界面显示提示控件,所述提示控件用于在接收到用户的确认操作后跳转至蓝牙模式界面,所述蓝牙模式界面用于将所述显示设备的当前工作模式配置为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不同的第二工作模式,以正确连接至所述蓝牙设备。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设备及与蓝牙设备的连接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设备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显示设备及与蓝牙设备的连接方法。
背景技术
显示设备通过蓝牙与外部设备连接进行数据的输入、或输出。例如,电视连接至蓝牙音响时,电视的蓝牙将处于信源模式作为数据源的产生地,将显示设备的音频通过音响播放;电视连接至手机蓝牙时,电视的蓝牙将处于信宿模式作为数据源的接收地,将手机输出的音频、视频数据在显示设备上播放。
在一些连接显示设备与蓝牙设备的实现中,显示设备首先启动蓝牙扫描配对;然后接收经典蓝牙设备反馈的设备类型参数(COD:Class Of Device)、或接收双模蓝牙设备广播的不包含设备类型参数的低功耗蓝牙(BLE:Bluetooth Low Energy)广播数据包,其中,设备类型参数包含可以表明蓝牙设备身份、工作模式的信息;显示设备根据获取的设备类型参数和蓝牙设备建立蓝牙连接。
然而,在经典蓝牙设备的设备类型参数出厂预设错误时,电视会发生相应的连接错误;或在电视扫描接收到双模蓝牙设备发送的低功耗蓝牙广播数据包时,因为其不包含设备类型参数而无法获取蓝牙设备的设备身份、工作模式而发生连接错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蓝牙设备由于其设备类型参数错误、或低功耗蓝牙广播数据包不包含设备类型参数,导致蓝牙无法连接、或连接后功能不正常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及与蓝牙设备的连接方法。
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包括:显示器;通信接口,用于和蓝牙设备进行数据通信;控制器,被配置为:接收用户输入的蓝牙配对操作;在配对过程中获取所述蓝牙设备的第一工作模式和显示设备蓝牙的当前工作模式相同时,控制用户界面显示提示控件,所述提示控件用于在接收到用户的确认操作后跳转至蓝牙模式界面,所述蓝牙模式界面用于将所述显示设备的当前工作模式配置为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不同的第二工作模式,以正确连接至所述蓝牙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包括:显示器;通信接口,用于和蓝牙播放设备进行数据通信;控制器,被配置为:接收用户对所述蓝牙播放设备的配对操作;在配对过程中首次获取到所述蓝牙播放设备发送的配对信令包含信宿模式时,控制用户界面显示包含切换目标信息的提示控件,所述提示控件用于在接收到用户的确认操作后跳转至蓝牙模式界面,所述蓝牙模式界面用于将所述显示设备的当前工作模式由默认的表征信宿模式的第二选项切换至所述目标信息对应的表征信源模式的第一选项,以正确连接至所述蓝牙播放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与蓝牙设备的连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用户输入的蓝牙配对操作;在配对过程中获取所述蓝牙设备的第一工作模式和显示设备蓝牙的当前工作模式相同时,显示提示控件,所述提示控件用于在接收到用户的确认操作后跳转至蓝牙模式界面,所述蓝牙模式界面用于将所述显示设备的当前工作模式配置为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不同的第二工作模式,以正确连接至所述蓝牙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与蓝牙设备的连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用户对所述蓝牙播放设备的配对操作;在配对过程中首次获取到所述蓝牙播放设备发送的配对信令包含信宿模式时,显示包含切换目标信息的提示控件,所述提示控件用于在接收到用户的确认操作后跳转至蓝牙模式界面,所述蓝牙模式界面用于将显示设备的当前工作模式由默认的表征信宿模式的第二选项切换至所述目标信息对应的表征信源模式的第一选项,以正确连接至所述蓝牙播放设备。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通过比对蓝牙设备第一工作模式与显示设备当前工作模式,可以实现显示设备的切换目标模式获取;进一步通过对通用唯一识别码进行二次判定,可以更加准确的获取蓝牙设备的第一工作模式,避免显示设备在切换蓝牙模式时用户界面不能及时显示提示控件、实现显示设备准确、及时提示蓝牙模式切换、快速连接蓝牙设备、提高蓝牙连接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使用场景;
图2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控制装置100的硬件配置框图;
图3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设备200的硬件配置框图;
图4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设备200中软件配置图;
图5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设备200中应用程序的图标控件界面显示图;
图6A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显示设备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6B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显示设备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7A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显示设备通过蓝牙连接至手机的示意图;
图7B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显示设备蓝牙连接模式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显示设备蓝牙与外设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9A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显示设备扫描蓝牙设备的示意图;
图9B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显示设备配对蓝牙设备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9C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显示设备提示控件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9D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显示设备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显示设备切换蓝牙工作模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显示设备与第一类蓝牙设备连接的时序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显示设备与第二类蓝牙设备连接的时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和实施方式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对于术语的简要说明,仅是为了方便理解接下来描述的实施方式,而不是意图限定本申请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说明,这些术语应当按照其普通和通常的含义理解。
本申请中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类似或同类的对象或实体,而不必然意味着限定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除非另外注明。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用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
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但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组件的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所有组件,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组件。
术语″模块″是指任何已知或后来开发的硬件、软件、固件、人工智能、模糊逻辑或硬件或/和软件代码的组合,能够执行与该元件相关的功能。
图1为根据实施例中显示设备的使用场景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显示设备200还与服务器400进行数据通信,用户可通过智能设备300或控制装置100操作显示设备200。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装置100可以是遥控器,遥控器和显示设备的通信包括红外协议通信或蓝牙协议通信,及其他短距离通信方式中的至少一种,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来控制显示设备200。用户可以通过遥控器上按键、语音输入、控制面板输入等至少一种输入用户指令,来控制显示设备200。
在一些实施例中,智能设备300可以包括移动终端、平板电脑、计算机、笔记本电脑,AR/VR设备等中的任意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用智能设备300以控制显示设备200。例如,使用在智能设备上运行的应用程序控制显示设备200。
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用智能设备300和显示设备进行数据的通信。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200还可以采用除了控制装置100和智能设备300之外的方式进行控制,例如,可以通过显示设备200设备内部配置的获取语音指令的模块直接接收用户的语音指令控制,也可以通过显示设备200设备外部设置的语音控制装置来接收用户的语音指令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200还与服务器400进行数据通信。可允许显示设备200通过局域网(LAN)、无线局域网(WLAN)和其他网络进行通信连接。服务器400可以向显示设备200提供各种内容和互动。服务器400可以是一个集群,也可以是多个集群,可以包括一类或多类服务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步骤执行主体执行的软件步骤可以随需求迁移到与之进行数据通信的另一步骤执行主体上进行执行。示例性的,服务器执行的软件步骤可以随需求迁移到与之数据通信的显示设备上执行,反之亦然。
图2示例性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中控制装置100的配置框图。如图2所示,控制装置100包括控制器110、通信接口130、用户输入/输出接口140、存储器、供电电源。控制装置100可接收用户的输入操作指令,且将操作指令转换为显示设备200可识别和响应的指令,起用用户与显示设备200之间交互中介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接口130用于和外部通信,包含WIFI芯片,蓝牙模块,NFC或可替代模块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输入/输出接口140包含麦克风,触摸板,传感器,按键或可替代模块中的至少一种。
图3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设备200的硬件配置框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200包括调谐解调器210、通信器220、检测器230、外部装置接口240、控制器250、显示器260、音频输出接口270、存储器、供电电源、用户接口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包括中央处理器,视频处理器,音频处理器,图形处理器,RAM,ROM,用于输入/输出的第一接口至第n接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器260包括用于呈现画面的显示屏组件,以及驱动图像显示的驱动组件,用于接收源自控制器输出的图像信号,进行显示视频内容、图像内容以及菜单操控界面的组件以及用户操控UI界面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器260可为液晶显示器、OLED显示器、以及投影显示器中的至少一种,还可以为一种投影装置和投影屏幕。
在一些实施例中,调谐解调器210通过有线或无线接收方式接收广播电视信号,以及从多个无线或有线广播电视信号中解调出音视频信号,如以及EPG数据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器220是用于根据各种通信协议类型与外部设备或服务器进行通信的组件。例如:通信器可以包括Wifi模块,蓝牙模块,有线以太网模块等其他网络通信协议芯片或近场通信协议芯片,以及红外接收器中的至少一种。显示设备200可以通过通信器220与控制装置100或服务器400建立控制信号和数据信号的发送和接收。
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器230用于采集外部环境或与外部交互的信号。例如,检测器230包括光接收器,用于采集环境光线强度的传感器;或者,检测器230包括图像采集器,如摄像头,可以用于采集外部环境场景、用户的属性或用户交互手势,再或者,检测器230包括声音采集器,如麦克风等,用于接收外部声音。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部装置接口24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高清多媒体接口接口(HDMI)、模拟或数据高清分量输入接口(分量)、复合视频输入接口(CVBS)、USB输入接口(USB)、RGB端口等任一个或多个接口。也可以是上述多个接口形成的复合性的输入/输出接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250和调谐解调器210可以位于不同的分体设备中,即调谐解调器210也可在控制器250所在的主体设备的外置设备中,如外置机顶盒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250,通过存储在存储器上中各种软件控制程序,来控制显示设备的工作和响应用户的操作。控制器250控制显示设备200的整体操作。例如:响应于接收到用于选择在显示器260上显示UI对象的用户命令,控制器250便可以执行与由用户命令选择的对象有关的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象可以是可选对象中的任何一个,例如超链接、图标或其他可操作的控件。与所选择的对象有关操作有:显示连接到超链接页面、文档、图像等操作,或者执行与所述图标相对应程序的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视频处理器,音频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RAMRandom AccessMemory,RAM),ROM(Read-Only Memory,ROM),用于输入/输出的第一接口至第n接口,通信总线(Bus)等中的至少一种。
CPU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指令,以及根据接收外部输入的各种交互指令,来执行各种应用程序、数据和内容,以便最终显示和播放各种音视频内容。CPU处理器,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如,包括一个主处理器以及一个或多个子处理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形处理器,用于产生各种图形对象,如:图标、操作菜单、以及用户输入指令显示图形等中的至少一种。图形处理器包括运算器,通过接收用户输入各种交互指令进行运算,根据显示属性显示各种对象;还包括渲染器,对基于运算器得到的各种对象,进行渲染,上述渲染后的对象用于显示在显示器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视频处理器,用于将接收外部视频信号,根据输入信号的标准编解码协议,进行解压缩、解码、缩放、降噪、帧率转换、分辨率转换、图像合成等视频处理中的至少一种,可得到直接可显示设备200上显示或播放的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视频处理器,包括解复用模块、视频解码模块、图像合成模块、帧率转换模块、显示格式化模块等中的至少一种。其中,解复用模块,用于对输入音视频数据流进行解复用处理。视频解码模块,用于对解复用后的视频信号进行处理,包括解码和缩放处理等。图像合成模块,如图像合成器,其用于将图形生成器根据用户输入或自身生成的GUI信号,与缩放处理后视频图像进行叠加混合处理,以生成可供显示的图像信号。帧率转换模块,用于对转换输入视频帧率。显示格式化模块,用于将接收帧率转换后视频输出信号,改变信号以符合显示格式的信号,如输出RGB数据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处理器,用于接收外部的音频信号,根据输入信号的标准编解码协议,进行解压缩和解码,以及降噪、数模转换、和放大处理等处理中的至少一种,得到可以在扬声器中播放的声音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可在显示器260上显示的图形用户界面(GUI)输入用户命令,则用户输入接口通过图形用户界面(GUI)接收用户输入命令。或者,用户可通过输入特定的声音或手势进行输入用户命令,则用户输入接口通过传感器识别出声音或手势,来接收用户输入命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界面″,是应用程序或操作系统与用户之间进行交互和信息交换的介质接口,它实现信息的内部形式与用户可以接受形式之间的转换。用户界面常用的表现形式是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 User Interface,GUI),是指采用图形方式显示的与计算机操作相关的用户界面。它可以是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中显示的一个图标、窗口、控件等界面元素,其中控件可以包括图标、按钮、菜单、选项卡、文本框、对话框、状态栏、导航栏、Widget等可视的界面元素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接口280,为可用于接收控制输入的接口(如:显示设备本体上的实体按键,或其他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的系统可以包括内核(Kernel)、命令解析器(shell)、文件系统和应用程序。内核、shell和文件系统一起组成了基本的操作系统结构,它们让用户可以管理文件、运行程序并使用系统。上电后,内核启动,激活内核空间,抽象硬件、初始化硬件参数等,运行并维护虚拟内存、调度器、信号及进程间通信(IPC)。内核启动后,再加载Shell和用户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在启动后被编译成机器码,形成一个进程。
参见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将系统分为四层,从上至下分别为应用程序(Applications)层(简称″应用层″),应用程序框架(Application Framework)层(简称″框架层″),安卓运行时(Android runtime)和系统库层(简称″系统运行库层″),以及内核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应用程序层中运行有至少一个应用程序,这些应用程序可以是操作系统自带的窗口(Window)程序、系统设置程序或时钟程序等;也可以是第三方开发者所开发的应用程序。在具体实施时,应用程序层中的应用程序包不限于以上举例。
框架层为应用程序层的应用程序提供应用编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interface,API)和编程框架。应用程序框架层包括一些预先定义的函数。应用程序框架层相当于一个处理中心,这个中心决定让应用层中的应用程序做出动作。应用程序通过API接口,可在执行中访问系统中的资源和取得系统的服务。
如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应用程序框架层包括管理器(Managers),内容提供者(Content Provider)等,其中管理器包括以下模块中的至少一个:活动管理器(ActivityManager)用与和系统中正在运行的所有活动进行交互;位置管理器(Location Manager)用于给系统服务或应用提供了系统位置服务的访问;文件包管理器(Package Manager)用于检索当前安装在设备上的应用程序包相关的各种信息;通知管理器(NotificationManager)用于控制通知消息的显示和清除;窗口管理器(Window Manager)用于管理用户界面上的括图标、窗口、工具栏、壁纸和桌面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活动管理器用于管理各个应用程序的生命周期以及通常的导航回退功能,比如控制应用程序的退出、打开、后退等。窗口管理器用于管理所有的窗口程序,比如获取显示屏大小,判断是否有状态栏,锁定屏幕,截取屏幕,控制显示窗口变化(例如将显示窗口缩小显示、抖动显示、扭曲变形显示等)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系统运行库层为上层即框架层提供支撑,当框架层被使用时,安卓操作系统会运行系统运行库层中包含的C/C++库以实现框架层要实现的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核层是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层。如图4所示,内核层至少包含以下驱动中的至少一种:音频驱动、显示驱动、蓝牙驱动、摄像头驱动、WIFI驱动、USB驱动、HDMI驱动、传感器驱动(如指纹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以及电源驱动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启动后可以直接进入预置的视频点播程序的界面,视频点播程序的界面可以如图5中所示,至少包括导航栏510和位于导航栏510下方的内容显示区,内容显示区中显示的内容会随导航栏中被选中控件的变化而变化。应用程序层中的程序可以被集成在视频点播程序中通过导航栏的一个控件进行展示,也可以在导航栏中的应用控件被选中后进行进一步显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启动后可以直接进入上次选择的信号源的显示界面,或者信号源选择界面,其中信号源可以是预置的视频点播程序,还可以是HDMI接口,直播电视接口等中的至少一种,用户选择不同的信号源后,显示器可以显示从不同信号源获得的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各种类型的显示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电视、移动终端、平板电脑、机顶盒等设备)。下文将以智能电视实现与蓝牙设备连接的控制技术方案、及用户界面为例,对显示设备及与蓝牙设备的连接方法进行阐述。
图6A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显示设备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本申请提供的显示设备包括显示器、通信接口、控制器。其中,显示器用于显示包含多级菜单的用户界面;通信接口用于和蓝牙设备进行数据通信。
在一些实施例中,应用程序UI界面可包括已安装于电视的应用程序,例如新闻头条、影院点播、全局设置、K歌等。通过使用遥控器等控制器在显示屏上移动焦点,可以选择不同的应用程序、或其他功能按钮。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界面还可以展示交互元素,所述交互元素可包括例如电视主页控件、搜索控件、消息按钮控件、邮箱控件、浏览器控件、收藏夹控件、信号栏控件等,通过使用遥控器等控制器在显示屏上移动焦点,可以选择不同的应用程序、功能按钮。
为提高电视UI的便利性、形象性,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设备的控制器响应于对所述交互元素的操作而对电视的UI进行控制。例如,用户通过遥控器等控制器对所述网络连接图标进行点击,可以激活网络设置界面,并将其UI展示于全局UI的顶部,实现控制交互元素映射的应用组件UI变大、或全屏运行和显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交互元素还可通过传感器进行操作,所述传感器可以是但不限于是声学输入传感器,例如显示设备配置的麦克风,其可检测包括所需交互元素指示的语音命令。例如,用户可使用″启动全局设置″或任意其它合适的标识识别所需交互元素,并且还可描述将执行与所需交互元素相关的所需动作。控制器可识别语音命令并向UI或其处理部件或引擎提交表征交互的数据。
图6B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显示设备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可通过遥控器控制显示屏的焦点,选择全局设置,使得其图标在电视显示屏的用户界面上高亮度显示;然后通过点击所述高亮度的图标,可实现打开图标映射的全局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UI界面的图标、及文字仅作为示例对显示设备、及多级菜单面板显示控制技术方法进行阐述,附图中UI界面的图标、及文字还可以实施为其它内容,本申请附图不做具体的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所述的蓝牙设备可包括第一类蓝牙设备和第二类蓝牙设备。其中,第一类蓝牙设备例如可实施为经典蓝牙设备(BR/EDR),第二类蓝牙设备例如可实施为低功耗蓝牙设备(BLE)、或双模蓝牙设备,所述双模蓝牙设备是指蓝牙设备的工作模式可同时包括经典蓝牙和低功耗蓝牙。
经典蓝牙设备泛指支持蓝牙协议在4.0以下的设备,一般用于数据量比较大的传输,如:语音、音乐等较高数据量的传输。经典蓝牙设备又可细分为:传统蓝牙设备和高速蓝牙设备。传统蓝牙设备主要是值支持蓝牙2.1协议的设备,在智能手机初期得到了广泛的使用。高速蓝牙设备的速率提高到约24Mbps,传输速率是传统蓝牙设备的八倍,可以轻松的应用于录像机到电视、PC到PMP、UMPC到打印机之间的资料传输。经典蓝牙设备主要包含HFP(蓝牙电话功能)、信宿模式类设备(例如音箱类设备)、以及信源类设备(例如手机类设备)。
低功耗蓝牙设备是指支持蓝牙协议4.0或者以上的设备,也被称为BLE设备,其最大特点就是成本和功耗较低,通常应用于实时性要求较高的产品当中,例如智能家居类(蓝牙锁、蓝牙灯)、传感设备的数据发送(血压计、温度传感器)、消费类电子(电子烟、遥控玩具)等。低功耗蓝牙技术是经典蓝牙基本速率(Basic Rate,BR)/增强数据率(EnhancedData Rate,EDR)技术的补充,与经典蓝牙技术相比,具有无线开启时间短、连接建立速度快和发送/接收峰值功耗低三大特性。
例如,在功耗上经典蓝牙设备有三个级别的功耗,class1、class2、class3分别支持100m、10m、1m的传输距离;低功耗蓝牙设备却没有功耗级别,一般发送功率在7dbm左右。支持BLE5.0的蓝牙设备可支持蓝牙Mesh技术。常见的低功耗蓝牙设备包括蓝牙手环、手表、部分键盘、鼠标、音箱设备。
图7A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显示设备通过蓝牙连接至手机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的显示设备、及与蓝牙设备的连接方法,可以解决电视与外部蓝牙设备工作模式的匹配问题。
在蓝牙设备为信宿模式(Sink)时,需要将电视蓝牙切换为信源模式(Source);在蓝牙设备为信源模式时,需要将电视蓝牙切换为信宿模式,以正确实现蓝牙连接功能。
例如,图中电视通过蓝牙连接至手机,当前时刻手机播放第一音乐,在电视蓝牙工作模式处于信宿模式时,电视可播放手机输出第一音乐的音频数据。
图7B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显示设备蓝牙连接模式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电视的全局设置查看、配置电视蓝牙的当前工作模式,如图7B所示,其中,电视蓝牙的当前工作模式显示为连手机,即信宿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蓝牙模式界面可显示包含用于将显示设备配置为信源模式的第一选项,以及用将显示设备配置为信宿模式的第二选项。
例如,可以将第一选项显示为连音响,在显示设备需要连接外部蓝牙音响、第一选项被确认操作时可将显示设备蓝牙配置为第一选项对应的信源模式;同理,可将第二选项显示为连手机,在显示设备需要连接外部具备蓝牙功能的手机或移动终端、第二选项被确认操作时可将显示设备蓝牙配置为第一选项对应的信宿模式。
可以理解,上述第一选项、第二选项在接收到用户输入的确认操作后可切换显示设备蓝牙的当前工作模至相应选项的工作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终端、手机在蓝牙使用场景中通常被用于连接至耳机、或电视,因此其蓝牙工作模式通常为信源模式,在上述蓝牙连接配对过程中,可以不考虑手机进行工作模式切换的逻辑。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的显示设备通过蓝牙连接外部的蓝牙音响时,能够及时、正确从其默认的信宿模式切换到信源模式,使得电视和蓝牙音箱能够建立蓝牙连接,并通过蓝牙通信实现播放音频。
蓝牙设备工作于信源模式,可理解为蓝牙设备为数据源的产生地。例如,电视蓝牙工作于信源模式时,电视生成视频数据、以及音频数据;并且电视可通过蓝牙连接将上述音频数据、视频数据从已连接配对的耳机、或音响输出、播放。
蓝牙设备工作于信宿模式,可理解为电视是数据源的最终去处。例如,电视蓝牙工作于信宿模式时,电视通过蓝牙接收已配对手机发送的数据;并且电视将作为播放端使用,接收上述手机发送的多媒体数据并将其在电视端进行输出、播放。
图8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显示设备蓝牙与外设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用户界面可包括″蓝牙与外设″控件,以输入指示呈现蓝牙设置界面的指令。响应于指示呈现蓝牙设置界面的指令,控制器控制在显示器上呈现如图所示的蓝牙设置界面,该蓝牙设置界面上可包括蓝牙功能开关控件和扫描设备开关控件等。
当控制器接收到对蓝牙功能开关控件的用户操作时,响应于该用户操作,开启或者关闭蓝牙;当控制器接收到对扫描设备开关控件的用户操作时,响应于该用户操作,控制蓝牙模块扫描外部的蓝牙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或外部蓝牙设备的蓝牙工作模式可包括信源模式、及信宿模式。显示设备需要获取蓝牙设备的第一工作模式时,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可以通过接收蓝牙设备发送的设备类型参数(COD)、或通用唯一识别码(UUID)进行获取。
例如,电视蓝牙系统进行经典蓝牙设备搜索时,设备对电视回复配对信令中会携带设备类型参数,以表明蓝牙设备的身份、或工作模式;在蓝牙设备为双模蓝牙设备时,即蓝牙设备同时为经典蓝牙设备、及低功耗蓝牙设备时,智能电视的控制器通常会先扫描获取到BLE广播数据包,所述BLE广播数据包通常不包含设备类型参数,但其中包括通用唯一识别码,所述通用唯一识别码中包括可表征蓝牙设备工作模式、及身份的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设备类型参数可包括24bit数据,控制器通过解析所述设备类型参数以获取蓝牙设备的设备身份、以及第一工作模式。
图9A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显示设备扫描蓝牙设备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显示设备的近距离区域内存在如蓝牙鼠标、蓝牙音响以及蓝牙耳机等多个外部蓝牙设备,其中至少一个蓝牙设备开启了蓝牙功能,开启了蓝牙功能的蓝牙外设基于跳频原理持续发送信息至周边可接受蓝牙信息的显示设备。
用户可以通过操作控制装置选择″扫描设备-OFF″并确定,以输入一扫描指令,该扫描指令用于指示电视蓝牙模块扫描外部蓝牙设备。响应于用户输入的扫描指令,控制器控制蓝牙模块对外部蓝牙设备进行扫描,当蓝牙模块接收到任意蓝牙设备发出的广播信息时,即扫描到该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Android提供BluetoothAdapter类和BluetoothDevice类,用于实现显示设备的蓝牙功能。
例如,基于用户对系统应用层用户界面中的配置操作,控制器通过对BluetoothAdapter类的调用可实现在内核中开启蓝牙功能、关闭蓝牙功能;
然后在系统运行库层实施获取已配对设备集合、根据设备地址获取远程的设备对象、开始搜索周围的蓝牙设备、取消搜索周围的蓝牙设备等配置操作;
在上述系统运行库层实施的过程中,控制器通过调用BluetoothDevice类可实现显示设备获取外部蓝牙设备名称、设备类型、设备的MAC地址、设备的MAC地址类型、获取设备的配对状态(绑定状态)、建立设备的配对信息、移除设备的配对信息等操作。
图9B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显示设备配对蓝牙设备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默认处于连接手机的状态;用户启动蓝牙设备扫描后获取到电视周边的待连接设备,例如可包括蓝牙遥控器、蓝牙音响、以及蓝牙耳机;在用户选择接入蓝牙音响后,其用户界面将跳转至如图9B所示配对用户界面。
配对,是指主设备(即显示设备)与从设备(外部蓝牙设备)通过协商确立用于加/解密的key的过程。配对完成后,主设备和从设备之间可以基于确定的key进行加密通信。下面将就显示设备与外部蓝牙设备通常的配对步骤进行简述。
首先,显示设备呈现蓝牙设置界面,在所述蓝牙设备界面中显示未配对设备和已配对设备,控制器接收输入的配对指令,所述配对指令指示与所述未配对设备中的第一蓝牙设备建立配对;
其次,控制器获取第一蓝牙设备的MAC地址类型,判断第一蓝牙设备的MAC地址类型是为第一类型还是第二类型,第一类型表示MAC地址可变化,第二类型表示MAC地址不可变化。
如果第一蓝牙设备的MAC地址类型是第一类型,则判断已配对设备中是否存在第二蓝牙设备,第二蓝牙设备与第一蓝牙设备具有相同的设备名称和设备类型;如果第一蓝牙设备的MAC地址类型是第二类型,则与第一蓝牙设备建立配对和连接,并在蓝牙设置界面中显示与第一蓝牙设备建立配对和连接的过程;
然后,控制器判断已配对设备中是否存在第二蓝牙设备,第二蓝牙设备与第一蓝牙设备具有相同的设备名称和设备类型;如果已配对设备中存在第二蓝牙设备,则撤销对第二蓝牙设备的显示;如果已配对设备中不存在第二蓝牙设备,则与第一蓝牙设备建立配对和连接,并在蓝牙设置界面中显示与第一蓝牙设备建立配对和连接的过程。
如果第一蓝牙设备的MAC地址与第二蓝牙设备的MAC地址相同,则解除与第二蓝牙设备的配对,以删除保存的第二蓝牙设备的配对信息,再与第一蓝牙设备建立配对和连接,并在蓝牙设置界面中显示与第一蓝牙设备建立配对和连接的过程。
下面将就显示设备与外部蓝牙设备在连接过程中的工作模式切换逻辑进行介绍。
在一些实施例中,以处于已连接至手机的显示设备为例,控制器接收用户输入的与蓝牙音响的配对操作,在配对过程中获取蓝牙音响的第一工作模式,并且还获取显示设备蓝牙的当前工作模式。需要说明的是,蓝牙音响的第一工作模式通常在出厂时即被配置为信宿模式;处于已连接手机状态的电视其当前工作模式也被配置为信宿模式。
例如,当显示设备的工作模式与蓝牙音响的第一工作模式不相同时,电视用户界面将显示提示控件以提示用户切换电视的当前蓝牙工作模式。
在蓝牙音响属于经典蓝牙设备,即第一类蓝牙设备时,控制器在配对过程中接收蓝牙音响发送的第一配对信令,所述第一配对信令包含设备类型参数,控制器根据可表征工作模式的设备类型参数可获取蓝牙音响的第一工作模式;然后控制器可以判断
又例如,如果蓝牙音响发送的第一配对信令中包含的设备类型参数不准确,例如蓝牙音响在出厂时其第一工作模式被定义为信源模式,将导致控制器认为显示设备当前的信宿模式可以匹配蓝牙音箱线的信源模式,所述第一配对信令将不会触发用户界面显示提示控件,显示设备虽然可连接至蓝牙音响,但无法实现正常的输出功能。
在第一配对信令没有触发用户界面显示提示控件时,控制器将再次接收蓝牙音响发送的第二配对信令,所述第二配对信令包含通用唯一识别码,所述通用唯一识别码也可表征蓝牙设备的工作模式。
控制器在接受到第一配对信令后,发送服务发现协议请求至蓝牙音响,然后控制器将接收来自蓝牙音响发送的第二配对信令,其中包含通用唯一识别码,所述通用唯一识别码可以标准蓝牙音响的第一工作模式。
如果上述通用唯一识别码表征的工作模式为信宿模式时,控制器将及时控制用户界面显示提示控件,如图9C所示,以提示用户将显示设备的工作模式切换至表征信源模式的第一选项。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首先判定电视在默认的信宿模式下是否已连接至手机。
如果电视已连接至手机,则控制器将中断Sink_disconnect_src流程,断开电视至手机的蓝牙连接;
然后控制器将执行cleanup_Sink函数,以清除信源模式下以存在的配置参数、已分配数据结构、进行内存释放;
最后控制器执行init_src函数进行初始化,以实现从信宿模式切换至信源模式、连接至对应蓝牙Profile。
在一些实施例中,以处于已连接至蓝牙音响的显示设备为例,控制器接收用户输入的与手机的配对操作,控制器将获取手机的第一工作模式,并且还获取显示设备蓝牙的当前工作模式。需要说明的是,手机的第一工作模式通常在出厂时即被配置为信源模式、处于已连接蓝牙音响状态的电视其当前工作模式已被配置为信源模式。
例如,手机发送包含设备类型参数的第一配对信令至电视,如果所述设备类型参数标准的工作模式为信源模式时,控制器将控制用户界面显示提示控件,以将电视当前工作模式配置为与信源模式不同的信宿模式,以正确连接至手机。
如果控制器在接收到第一配对信令后,没有触发用户界面显示提示控件,控制器继续执行服务发现协议(SDP:Service Discovery Protocol)、再次接收手机发送的第二配对信令,如果所述第二配对信令包含通用唯一识别码表征信源模式,控制器将控制用户界面显示提示控件以切换显示设备的工作模式至信宿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在连接蓝牙音响时,如果用户在蓝牙模式界面中没有选择表征信源模式的第一选项,而选择表征信宿模式的第二选项时,控制器将控制用户界面不显示蓝牙设备连接成功提示信息。此时,显示设备无法实现正常的数据输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用户在所述蓝牙模式界面中没有选择匹配与蓝牙设备第一工作模式匹配的选项时,控制器将控制用户界面不定时显示所述提示控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用户切换显示设备蓝牙的工作模式后,控制器将根据第二配对信令中包含的通用唯一识别码,连接至蓝牙设备相应的蓝牙基本功能模块(Profile)。
其中,服务发现协议用于实现在陌生蓝牙设备之间进行通信以获取、发现对端设备所支持的服务;蓝牙基本功能模块,即蓝牙Profile,其中每个Profile代表一项特定的功能,如打电话、传文件、听音乐,上述功能都对应专有Profile,蓝牙Profile规定了上述功能的逻辑、及数据格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类蓝牙设备发送的包含设备类型参数的第一配对信令无法触发电视显示切换蓝牙模式提示控件时,控制器将解析包含通用唯一识别码的第二配对信令获取第一工作模式,以比对第一工作模式与电视当前工作模式判定是否触发电视显示蓝牙模式切换提示控件。
即控制器通过设备类型参数、以及通用唯一识别码进行双重逻辑判定,以保证电视和蓝牙设备的连接成功率,提高兼容性。
下文将以显示设备连接低功耗蓝牙音响为例,阐述显示设备切换蓝牙工作模式的逻辑。所述低功耗蓝牙音响属于本申请所述的第二类蓝牙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视发起蓝牙扫描,此阶段电视能够搜索到经典蓝牙设备、也可以搜索到低功耗蓝牙设备。
显示设备控制器将接收BLE蓝牙音响发送的广播数据包,所述广播数据包不包含设备类型参数。对于BLE蓝牙音响、或者双模蓝牙音响,控制器将首先获取BLE广播数据包,因为BLE广播通常在信道37、38、39上进行广播数据包、而经典蓝牙通信在0-79信道上跳频,所以控制器将会先收到BLE广播数据包。
控制器响应于上述广播数据包发送服务发现协议请求至BLE蓝牙音响。此时刻BLE广播数据包所包含的设备名称对应于蓝牙音响,其显示图标通常为通用蓝牙图标。控制器将与BLE蓝牙音响进行配对绑定、执行服务发现协议查询以获取蓝牙音响可支持的各项蓝牙基本功能模块。
控制器将接收BLE蓝牙音响发送的第三配对信令,所述第三配对信令包含通用唯一识别码,控制器将根据所述通用唯一识别码解析获取BLE蓝牙音响的第一工作模式。其中,BLE蓝牙音响发送至电视的通用唯一识别码还包括电视可支持的蓝牙基本功能模块列表。
针对BLE蓝牙音响,通常所述通用唯一识别码将表征信宿模式,如果电视当前工作模式也为信宿模式时,控制器将控制用户界面显示提示控件;如果电视当前工作模式为信源模式时,用户界面将不显示提示控件,直接在后台完成蓝牙连接的建立。
可以理解,针对双模蓝牙音响、或BLE蓝牙音响,电视显示提示控件、切换蓝牙工作模式的时机为获取蓝牙音响通用唯一识别码的阶段。控制器在配对过程中获取外部蓝牙设备的第一工作模式和显示设备蓝牙的当前工作模式相同时,控制器将控制电视的用户界面显示提示控件,如图9C所示,图9C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显示设备提示控件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9D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显示设备蓝牙模式界面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提示控件在接收到用户的确认操作后将跳转至蓝牙模式界面,用户在所述蓝牙模式界面中可以将显示设备的当前工作模式配置为与蓝牙设备第一工作模式不同的第二工作模式。
例如,蓝牙模式界面中可以包括第一选项、以及第二选项,所述第一选项例如可以实施为连音响、所述第二选项例如可实施为连手机。
在用户希望电视连接至蓝牙音响时,可以通过上述蓝牙模式界面将电视当前工作模式由连手机切换至连音响,也就是由信宿模式切换至信源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蓝牙音响等蓝牙设备与电视连接成功后,控制器将控制电视的用户界面显示包含蓝牙音响工作模式标识的蓝牙设备连接成功提示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视在与蓝牙音响等蓝牙设备的配对过程中,如果由于通信质量原因、或者蓝牙设备的问题,控制器不能获取配对信令中包含的设备类型参数、和/或通用唯一识别码、或蓝牙设备由于厂家预设错误、设备故障数据丢失等原因没有对应蓝牙设备的第一工作模式而导致配对失败后,控制器将控制所述用户界面不显示蓝牙设备连接成功提示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视的蓝牙工作模式默认配置于信宿模式,通常用于接收来自手机的数据进行播放。
电视需要和外部蓝牙播放设备进行连接时,控制器在配对过程中首次获取到蓝牙播放设备发送的COD、或UUID数据中包含信宿模式时,控制器将控制用户界面显示包含切换目标信息的提示控件。
例如,当控制器接收经典蓝牙设备发送的配对信令中包含信宿模式时,用户界面将显示提示控件;当首次接收到的配对信令中包不包含信宿模式时,控制器将在后续接收配对信令中进行二次判定,例如从后续接收的通用唯一识别码中进行二次判定,如果通用唯一识别码表征信宿模式时,用户界面将显示提示控件。
又例如,控制器在接收BLE蓝牙设备、或双模蓝牙设备发送的广播数据包时,如果其中通用唯一识别码表征信宿模式时,控制器将控制用户界面将显示提示控件。
需要注意的是,所述提示控件包含切换目标信息。
例如,所述切换目标信息可以实施为″切换为信源模式″、或″切换为连音响″,所述目标信息可以提示用户在后续的蓝牙模式界面进行正确的选择操作。
图10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显示设备切换蓝牙工作模式的流程示意图。
显示设备开机后,其蓝牙系统的默认工作模式为信宿模式;
在对外部蓝牙设备发起连接操作后,控制器将对其扫描结果进行判定,在扫描结果存在设备类型参数时,控制器将根据所述设备类型参数判定蓝牙设备是否为信宿模式设备;
在判定蓝牙设备为信宿模式设备时,控制器将控制用户界面显示提示控件,以提示用户进行模式切换;并进一步执行服务发现协议流程,根据获取的通用唯一识别码表征的工作模式、以及功能列表连接至对应的蓝牙基本功能模块;
在判定蓝牙设备不为信宿模式设备时,控制器将执行服务发现协议流程获取通用唯一识别码进行二次判定,如果所述通用唯一识别码表征包含信宿模式蓝牙基本功能模块时,则可认为之前接收的设备类型参数有误,控制器将控制用户界面显示提示控件,以提示用户进行模式切换;如果所述通用唯一识别码表征不包含信宿模式蓝牙基本功能模块,则判定蓝牙设备不是音响设备,控制器将根据其功能列表进行对应的连接;
在扫描结果不存在设备类型参数时,则说明蓝牙设备为BLE设备、或双模蓝牙设备;控制器将执行服务发现协议流程获取通用唯一识别码进行判定;如果所述通用唯一识别码中包含信宿模式蓝牙基本功能模块,控制器将控制用户界面显示提示控件,以提示用户进行模式切换;如果所述通用唯一识别码不包含信宿模式蓝牙基本功能模块,则说明蓝牙设备不是音响设备,控制器将根据其功能列表进行连接。
图11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显示设备与第一类蓝牙设备连接的时序示意图。
在步骤1101中,显示设备控制器接收用户在用户界面输入的待连接蓝牙设备选择,并执行蓝牙配对操作;
在步骤1102中,第一类蓝牙设备将发送包含设备类型参数的第一配对信令至显示设备,其中,设备类型参数可表征蓝牙设备的第一工作模式;
在步骤1103中,控制器接收所述第一配对信令,根据所述第一配对信令中设备类型参数确定蓝牙设备的第一工作模式;
在第一工作模式和显示设备蓝牙的当前工作模式相同时,用户界面将显示用于跳转至蓝牙模式界面的提示控件,用户可通过在所述蓝牙模式界面进行操作,以切换显示设备当前工作模式至第二工作模式,以正确连接至所述蓝牙设备;
在步骤1104中,第一类蓝牙设备发送包含通用唯一识别码的第二配对信令至显示设备,其中,通用唯一识别码也可表征蓝牙设备的工作模式;
在步骤1105中,控制器接收第二配对信令,在第一配对信令没有触发用户界面显示提示控件时,控制器将根据第二配对信令中包含的通用唯一识别码进行二次判定;
控制器根据所述通用唯一识别码再次确定蓝牙设备的第一工作模式,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和显示设备蓝牙的当前工作模式相同时,用户界面将显示用于跳转至蓝牙模式界面的提示控件以切换显示设备当前工作模式至第二工作模式,实现正确连接至所述第一类蓝牙设备。
图12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显示设备与第二类蓝牙设备连接的时序示意图。
在步骤1201中,显示设备控制器接收用户在用户界面输入的待连接蓝牙设备选择,并执行蓝牙配对操作;
在步骤1202中,第二类蓝牙设备将发送不包含设备类型参数的广播数据包至显示设备,其中,对于双模蓝牙设备,显示设备将首先接收到上述广播数据包;
在步骤1203中,控制器接收所述广播数据包,并发送服务发现协议请求至第二类蓝牙设备;
在步骤1204中,第二类蓝牙设备发送包含通用唯一识别码的第三配对信令至显示设备,其中,通用唯一识别码也可表征蓝牙设备的工作模式;
在步骤1105中,控制器接收第三配对信令,根据第三配对信令中包含的通用唯一识别码进行逻辑判定;
控制器根据所述通用唯一识别码确定蓝牙设备的第一工作模式,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和显示设备蓝牙的当前工作模式相同时,用户界面将显示用于跳转至蓝牙模式界面的提示控件以切换显示设备当前工作模式至第二工作模式,实现正确连接至所述第二类蓝牙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比对蓝牙设备第一工作模式与显示设备当前工作模式,可以实现显示设备的切换目标模式获取;进一步通过对通用唯一识别码进行二次判定,可以更加准确的获取蓝牙设备的第一工作模式,避免显示设备在切换蓝牙模式时用户界面不能及时显示提示控件、实现显示设备准确、及时提示蓝牙模式切换、快速连接蓝牙设备、提高蓝牙连接的成功率。
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申请的各方面可以通过若干具有可专利性的种类或情况进行说明和描述,包括任何新的和有用的工序、机器、产品或物质的组合,或对他们的任何新的和有用的改进。相应地,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可以完全由硬件执行、可以完全由软件(包括固件、常驻软件、微码等)执行、也可以由硬件和软件组合执行。以上硬件或软件均可被称为″数据块″、″控制器″、″引擎″、″单元″、″组件″或″系统″。此外,本申请的各方面可能表现为位于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计算机产品,该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程序编码。
计算机存储介质可能包含一个内合有计算机程序编码的传播数据信号,例如在基带上或作为载波的一部分。该传播信号可能有多种表现形式,包括电磁形式、光形式等,或合适的组合形式。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是除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之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介质可以通过连接至一个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以实现通讯、传播或传输供使用的程序。位于计算机存储介质上的程序编码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介质进行传播,包括无线电、电缆、光纤电缆、RF、或类似介质,或任何上述介质的组合。
本申请各部分操作所需的计算机程序编码可以用任意一种或多种程序语言编写,包括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如Java、Scala、Smalltalk、Eiffel、JADE、Emerald、C++、C#、VB.NET、Python等,常规程序化编程语言如C语言、Visual Basic、Fortran 2003、Perl、COBOL 2002、PHP、ABAP,动态编程语言如Python、Ruby和Groovy,或其他编程语言等。该程序编码可以完全在用户计算机上运行、或作为独立的软件包在用户计算机上运行、或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运行部分在远程计算机运行、或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运行。在后种情况下,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何网络形式与用户计算机连接,比如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或连接至外部计算机(例如通过因特网)、或在云计算环境中、或作为服务使用如软件即服务(SaaS)。
此外,除非权利要求中明确说明,本申请所述处理元素和序列的顺序、数字字母的使用、或其他名称的使用,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流程和方法的顺序。尽管上述披露中通过各种示例讨论了一些目前认为有用的发明实施例,但应当理解的是,该类细节仅起到说明的目的,附加的权利要求并不仅限于披露的实施例,相反,权利要求旨在覆盖所有符合本申请实施例实质和范围的修正和等价组合。例如,虽然以上所描述的系统组件可以通过硬件设备实现,但是也可以只通过软件的解决方案得以实现,如在现有的服务器或移动设备上安装所描述的系统。
同理,应当注意的是,为了简化本申请披露的表述,从而帮助对一个或多个发明实施例的理解,前文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有时会将多种特征归并至一个实施例、附图或对其的描述中。但是,这种披露方法并不意味着本申请对象所需要的特征比权利要求中提及的特征多。实际上,实施例的特征要少于上述披露的单个实施例的全部特征。
针对本申请引用的每个专利、专利申请、专利申请公开物和其他材料,如文章、书籍、说明书、出版物、文档等,特此将其全部内容并入本申请作为参考。与本申请内容不一致或产生冲突的申请历史文件除外,对本申请权利要求最广范围有限制的文件(当前或之后附加于本申请中的)也除外。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本申请附属材料中的描述、定义、和/或术语的使用与本申请所述内容有不一致或冲突的地方,以本申请的描述、定义和/或术语的使用为准。

Claims (16)

1.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器;
通信接口,用于和蓝牙设备进行数据通信;
控制器,被配置为:
接收用户输入的蓝牙配对操作;
在配对过程中获取所述蓝牙设备的第一工作模式和显示设备蓝牙的当前工作模式相同时,控制用户界面显示提示控件,所述提示控件用于在接收到用户的确认操作后跳转至蓝牙模式界面,所述蓝牙模式界面用于将所述显示设备的当前工作模式配置为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不同的第二工作模式,以正确连接至所述蓝牙设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在配对过程中获取所述蓝牙设备的第一工作模式,具体包括所述控制器:
接收第一类蓝牙设备发送的包含设备类型参数的第一配对信令,所述设备类型参数可表征蓝牙设备的工作模式;或
基于所述第一配对信令没有触发用户界面显示提示控件时,所述控制器接收第一类蓝牙设备发送的包含通用唯一识别码的第二配对信令,所述通用唯一识别码也可表征蓝牙设备的工作模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接收第一类蓝牙设备发送的包含通用唯一识别码参数的第二配对信令,具体包括所述控制器:
发送服务发现协议请求至所述第一类蓝牙设备;
解析接收来自于所述第一类蓝牙设备发送的第二配对信令中包含的所述通用唯一识别码,以获取蓝牙设备的工作模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在配对过程中获取所述蓝牙设备的第一工作模式,具体包括所述控制器:
接收第二类蓝牙设备发送的不包含设备类型参数的广播数据包;
响应于所述广播数据包,发送服务发现协议请求至所述第二类蓝牙设备;
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类蓝牙设备发送的包含通用唯一识别码的第三配对信令,所述第三配对信令用于使所述控制器根据第三配对信令包含的所述通用唯一识别码解析获取蓝牙设备的工作模式。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所述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模式包括信源模式和信宿模式。
6.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控制用户界面显示用于将所述显示设备的当前工作模式配置为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不同的第二工作模式的蓝牙模式界面,具体包括所述控制器:
控制所述蓝牙模式界面显示包含用于将所述显示设备配置为信源模式的第一选项、以及用将所述显示设备配置为信宿模式的第二选项;
其中,所述选项在接收到用户输入的确认操作后将切换所述显示设备蓝牙的当前工作模至相应选项的工作模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在配对操作成功后,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控制所述用户界面显示包含所述蓝牙设备工作模式标识的蓝牙设备连接成功提示信息;以及
在所述控制器没有获取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导致配对失败后,控制所述用户界面不显示所述蓝牙设备连接成功提示信息。
8.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器;
通信接口,用于和蓝牙播放设备进行数据通信;
控制器,被配置为:
接收用户对所述蓝牙播放设备的配对操作;
在配对过程中首次获取到所述蓝牙播放设备发送的配对信令包含信宿模式时,控制用户界面显示包含切换目标信息的提示控件,所述提示控件用于在接收到用户的确认操作后跳转至蓝牙模式界面,所述蓝牙模式界面用于将所述显示设备的当前工作模式由默认的表征信宿模式的第二选项切换至所述目标信息对应的表征信源模式的第一选项,以正确连接至所述蓝牙播放设备。
9.一种与蓝牙设备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输入的蓝牙配对操作;
在配对过程中获取所述蓝牙设备的第一工作模式和显示设备蓝牙的当前工作模式相同时,显示提示控件,所述提示控件用于在接收到用户的确认操作后跳转至蓝牙模式界面,所述蓝牙模式界面用于将所述显示设备的当前工作模式配置为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不同的第二工作模式,以正确连接至所述蓝牙设备。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与蓝牙设备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配对过程中获取所述蓝牙设备的第一工作模式,具体包括:
接收第一类蓝牙设备发送的包含设备类型参数的第一配对信令,所述设备类型参数可表征蓝牙设备的工作模式;或
基于所述第一配对信令没有触发显示提示控件时,接收第一类蓝牙设备发送的包含通用唯一识别码的第二配对信令,所述通用唯一识别码也可表征蓝牙设备的工作模式。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与蓝牙设备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第一类蓝牙设备发送的包含通用唯一识别码参数的第二配对信令,具体包括:
发送服务发现协议请求至所述第一类蓝牙设备;
解析接收来自于所述第一类蓝牙设备发送的第二配对信令中包含的所述通用唯一识别码,以获取蓝牙设备的工作模式。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与蓝牙设备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配对过程中获取所述蓝牙设备的第一工作模式,具体包括:
接收第二类蓝牙设备发送的不包含设备类型参数的广播数据包;
响应于所述广播数据包,发送服务发现协议请求至所述第二类蓝牙设备;
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类蓝牙设备发送的包含通用唯一识别码的第三配对信令,所述第三配对信令用于使所述控制器根据第三配对信令包含的所述通用唯一识别码解析获取蓝牙设备的工作模式。
13.如权利要求9至12任一所述所述与蓝牙设备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模式包括信源模式和信宿模式。
14.如权利要求9至12任一所述与蓝牙设备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显示用于将所述显示设备的当前工作模式配置为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不同的第二工作模式的蓝牙模式界面,具体包括:
显示包含用于将所述显示设备配置为信源模式的第一选项、以及用将所述显示设备配置为信宿模式的第二选项;
其中,所述选项在接收到用户输入的确认操作后将切换所述显示设备蓝牙的当前工作模至相应选项的工作模式。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与蓝牙设备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配对操作成功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显示包含所述蓝牙设备工作模式标识的蓝牙设备连接成功提示信息;以及
在没有获取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导致配对失败后,不显示所述蓝牙设备连接成功提示信息。
16.一种与蓝牙设备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对所述蓝牙播放设备的配对操作;
在配对过程中首次获取到所述蓝牙播放设备发送的配对信令包含信宿模式时,显示包含切换目标信息的提示控件,所述提示控件用于在接收到用户的确认操作后跳转至蓝牙模式界面,所述蓝牙模式界面用于将显示设备的当前工作模式由默认的表征信宿模式的第二选项切换至所述目标信息对应的表征信源模式的第一选项,以正确连接至所述蓝牙播放设备。
CN202110054573.2A 2021-01-15 2021-01-15 一种显示设备及与蓝牙设备的连接方法 Active CN1129113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54573.2A CN112911380B (zh) 2021-01-15 2021-01-15 一种显示设备及与蓝牙设备的连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54573.2A CN112911380B (zh) 2021-01-15 2021-01-15 一种显示设备及与蓝牙设备的连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11380A true CN112911380A (zh) 2021-06-04
CN112911380B CN112911380B (zh) 2023-03-28

Family

ID=761133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54573.2A Active CN112911380B (zh) 2021-01-15 2021-01-15 一种显示设备及与蓝牙设备的连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1138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42852A (zh) * 2021-07-13 2021-10-22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设备、及与外部设备快速配对的控制方法
WO2023284870A1 (zh) * 2021-07-15 2023-01-19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及控制设备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30597A (zh) * 2015-12-25 2016-06-01 珠海全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安卓的a2dp模式动态切换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6788612A (zh) * 2016-12-15 2017-05-31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a2dp协议的蓝牙模式调整方法及蓝牙设备
US20170303326A1 (en) * 2014-09-02 2017-10-1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device by using bluetooth low energy (le) technology
CN108200559A (zh) * 2017-12-27 2018-06-22 飞天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广播数据表示蓝牙设备功能的方法及蓝牙设备
CN108769972A (zh) * 2018-07-12 2018-11-06 南昌黑鲨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终端与蓝牙设备的连接控制方法及蓝牙连接控制系统
CN109788461A (zh) * 2017-11-15 2019-05-21 深圳市优必选科技有限公司 蓝牙双模数据通信方法及装置
US20200076631A1 (en) * 2018-09-04 2020-03-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of controlling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method
CN111757303A (zh) * 2019-03-26 2020-10-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发射功率的控制方法以及终端设备
CN112055240A (zh) * 2020-09-16 2020-12-08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设备及其与遥控器配对的操作提示展示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303326A1 (en) * 2014-09-02 2017-10-1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device by using bluetooth low energy (le) technology
CN105630597A (zh) * 2015-12-25 2016-06-01 珠海全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安卓的a2dp模式动态切换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6788612A (zh) * 2016-12-15 2017-05-31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a2dp协议的蓝牙模式调整方法及蓝牙设备
CN109788461A (zh) * 2017-11-15 2019-05-21 深圳市优必选科技有限公司 蓝牙双模数据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8200559A (zh) * 2017-12-27 2018-06-22 飞天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广播数据表示蓝牙设备功能的方法及蓝牙设备
CN108769972A (zh) * 2018-07-12 2018-11-06 南昌黑鲨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终端与蓝牙设备的连接控制方法及蓝牙连接控制系统
US20200076631A1 (en) * 2018-09-04 2020-03-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of controlling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method
CN111757303A (zh) * 2019-03-26 2020-10-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发射功率的控制方法以及终端设备
CN112055240A (zh) * 2020-09-16 2020-12-08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设备及其与遥控器配对的操作提示展示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42852A (zh) * 2021-07-13 2021-10-22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设备、及与外部设备快速配对的控制方法
WO2023284870A1 (zh) * 2021-07-15 2023-01-19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及控制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11380B (zh) 2023-03-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286165B (zh) 一种显示设备、移动终端、投屏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11787377B (zh) 显示设备及投屏方法
CN112272417B (zh) 一种双蓝牙音响回连方法及显示设备
CN114339332B (zh) 一种移动终端、显示设备及跨网投屏方法
CN112153440B (zh) 一种显示设备及显示系统
CN112911380B (zh) 一种显示设备及与蓝牙设备的连接方法
WO2021120586A1 (zh) 账号同步方法、移动设备及智能电视
CN113821184A (zh) 控制装置与显示设备的配对方法及显示设备
CN113784200A (zh) 通信终端、显示设备及投屏连接方法
CN112601042B (zh) 显示设备、服务器及视频通话兼容不同协议信令的方法
CN113794914A (zh) 显示设备及开机导航配置的方法
CN114286137A (zh) 一种镜像投屏方法、显示设备及终端
CN111818654B (zh) 一种信道接入方法及显示设备
CN112637957A (zh) 显示设备及显示设备与无线音箱的通信方法
CN112214190A (zh) 显示设备资源播放方法及显示设备
CN112017415A (zh) 虚拟遥控器的推荐方法、显示设备及移动终端
CN113542852B (zh) 一种显示设备、及与外部设备快速配对的控制方法
CN115022688A (zh) 一种显示设备及媒体数据接力方法
CN111818368B (zh) 管理显示设备权限的方法、移动终端以及服务器
CN114286320A (zh) 一种显示设备、移动终端及蓝牙连接方法
CN111787117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显示设备
CN111787115A (zh) 服务器、显示设备和文件传输方法
CN113490041B (zh) 语音功能切换方法及显示设备
CN113490013B (zh) 一种服务器及数据请求方法
CN113115105B (zh) 一种显示设备及配置wisa扬声器的提示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