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11295A - 自适应动态抗网络丢包智能信源编码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自适应动态抗网络丢包智能信源编码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11295A
CN112911295A CN202110411550.2A CN202110411550A CN112911295A CN 112911295 A CN112911295 A CN 112911295A CN 202110411550 A CN202110411550 A CN 202110411550A CN 112911295 A CN112911295 A CN 1129112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center
connecting rod
movable rod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1155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eruichuangt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eruichuangt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eruichuangt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eruichuangt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1155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11295A/zh
Publication of CN1129112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112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3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criterion affecting or controlling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64Feedback from the receiver or from the transmission channel
    • H04N19/166Feedback from the receiver or from the transmission channel concerning the amount of transmission errors, e.g. bit error rate [BER]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0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gaseous coolant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136Forced ventilation, e.g. by fa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0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gaseous coolant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136Forced ventilation, e.g. by fans
    • H05K7/20172Fan mounting or fan specific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自适应动态抗网络丢包智能信源编码装置及方法,包括编码器主体、安装组件、角铁、肋板、第一滑轨、固定块、风扇主体、第一活动杆、锁紧块、卡块、第一弹簧、出风口和第二滑轨,该发明通过卡块和锁紧块的卡合与松开,从而实现了风扇主体的快速安装和拆卸,通过按压和松开球头,实现了第一倒钩和第二倒钩与安装孔内壁的卡合和松开,从而实现了编码器主体的快速安装与拆卸,通过自适应动态网络丢包检验帧、自适应动态网络变化监测帧、智能帧内校准帧、智能帧内预测帧的预置,大幅增加大规模网络丢包时实时视频信源解码端的收帧量及收帧率,降低了实时视频画面的卡顿、丢帧、丢幅现象出现的频率。

Description

自适应动态抗网络丢包智能信源编码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频传输技术领域,具体为自适应动态抗网络丢包智能信源编码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视频泛指将一系列静态影像以电信号的方式加以捕捉、纪录、处理、储存、传送与重现的各种技术,视频通信传输的过程中需要对视频进行编码处理,然而在复杂电磁环境等恶劣、复杂和高动态网络环境下,信号增益、信噪比变化会引起的大规模网络抖动、传输网络带宽占用饱和、网络攻击等网络现象,会造成的大规模网络丢包,从而导致实时视频画面大幅卡顿、花屏、半幅、丢帧、丢幅甚至卡死等现象,极大降低了质量,从而需要一种自适应动态抗网络丢包智能信源编码装置来改善这种状况,一般的信源编码装置通过螺钉安装,拆卸和安装需要拧动大量的螺钉,费时费力,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在信源编码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不及时散发会引起装置过热的现象发生,缩短了装置的使用寿命,从而需要散热装置来散发热量,然而散热风扇安装复杂,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自适应动态抗网络丢包智能信源编码装置及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自适应动态抗网络丢包智能信源编码装置,包括编码器主体、安装组件、角铁、肋板、第一滑轨、固定块、风扇主体、凹型杆、第一活动杆、拉手、锁紧块、进风口、卡块、第一弹簧、安装槽、出风口和第二滑轨,所述编码器主体两侧一端分别固定安装有角铁,所述角铁一侧两角位置分别固定安装有安装组件;
所述安装组件由球头、挡板、第二弹簧、第二活动杆、套筒、第一倒钩、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二倒钩、锥头、第一固定槽、第一固定轴、安装块、挡块、第二固定槽和第二固定轴组成,所述角铁一侧两角位置分别贯穿有第二活动杆,且第二活动杆与角铁一侧两角位置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杆顶部套接固定有挡板,且挡板底部与第二弹簧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绕接在第二活动杆中上部,且第二弹簧底部与角铁顶部一侧两角位置固定连接,所述角铁底部一侧两角位置分别与套筒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套筒底部中心与挡块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杆下部从挡块底部中心穿出,所述第二活动杆底端与安装块顶部中心固定连接,且安装块边缘处四角分别开设有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槽相向一侧中心分别与第一固定轴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轴中心与第二连杆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一侧均匀安装有若干第二倒钩,且第二连杆另一端与第一连杆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另一端与第二固定轴中心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轴两端分别与第二固定槽相向一侧中心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槽分别开设在套筒底部边缘四角位置,所述第一连杆一侧均匀安装有若干第一倒钩,所述编码器主体位于角铁相邻一侧中心两端分别与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轨与第二滑轨相向一侧中心分别与风扇主体两侧插接,所述第一滑轨位于编码器主体相邻一侧中心顶部与固定块一侧固定连接,且固定块顶部与凹型杆一端底部铰接,所述凹型杆另一端底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底部中心一侧贯穿有第一活动杆,且第一活动杆与安装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杆一端与卡块一侧中心固定连接,且第一活动杆另一端与拉手一侧中心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杆中心一端绕接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一端与安装槽底部中心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另一端与卡块一侧中心贴合,且卡块位于第一弹簧相邻一侧与锁紧块一侧贴合,所述锁紧块安装在第二滑轨位于编码器主体相邻一侧中心顶部。
自适应动态抗网络丢包智能信源编码的方法,包括步骤一,风扇安装;步骤二,编码器主体安装;步骤三,信源编码;步骤四,装置散热;
其中上述步骤一中,首先将风扇主体两侧从第一滑轨顶端插入,随后绕固定块顶部转动凹型杆,此时向凹型杆相反方向拉动拉手,带动第一活动杆向凹型杆相反方向运动,随后带动卡块向凹型杆相反方向运动,继而压缩第一弹簧,当凹型杆底部与风扇主体顶部完全贴合时,松开第一活动杆,在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带动卡块向拉手相反方向运动,从而卡块与锁紧块卡合,从而实现了风扇主体的快速安装;
其中上述步骤二中,在装置的安装对应位置钻四个安装孔,随后将步骤一中安装完风扇主体的装置的角铁四角与安装孔对齐,此时向下按压球头,带动第二活动杆向下运动,随即带动挡板向下运动,然后压缩第二弹簧,随后带动安装块向下运动,继而带动第二连杆向下运动,随后带动第一连杆向下运动,由于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铰接,从而第二连杆和第一连杆呈伸直状态,此时将安装组件上锥头这一侧完全插入到安装孔中,随后松开球头,在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带动挡板向上运动,随后带动第二活动杆向上运动,继而带动安装块向上运动,随后带动第二连杆向上运动,然后带动第一连杆向上运动,由于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铰接,从而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对中运动,呈凸起状态,从而第一倒钩和第二倒钩卡接到安装孔内部,从而完成编码器主体的快速安装;
其中上述步骤三中,将步骤二中安装好的编码器主体的接口通过数据线连接,随后将数据输入编码器主体内进行编码处理,编码器主体在进行信源编码过程中预置自适应动态网络丢包检验帧、自适应动态网络变化监测帧、智能帧内校准帧、智能帧内预测帧并对全幅帧进行智能多重复制,大幅增加大规模网络丢包时实时视频信源解码端的收帧量及收帧率,编码之后的数据通过数据线传输到下一步骤;
其中上述步骤四中,当编码器主体在进行信源编码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此时打开风扇主体,风扇主体开始转动,将外界的冷空气从进风口吸入,将编码器主体内部的热量从出风口吹出,从而实现编码器主体的散热。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编码器主体位于角铁相邻一侧中心一端开设有若干插口。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编码器主体位于角铁相邻另一侧中心底部开设有若干进风口。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风扇主体通过导线与电源相连。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自适应动态抗网络丢包智能信源编码装置,所述角铁中心固定安装有肋板,所述第二活动杆顶部与球头底部固定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安装块底部与锥头顶部固定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编码器主体位于角铁相邻一侧中心开设有出风口,且出风口位于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之间,所述出风口一侧与风扇主体一侧贴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该发明通过拉动拉手,带动卡块和锁紧块的卡合与松开,从而实现了风扇主体的快速安装和拆卸,省时省力,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并且通过风扇主体的安装,有利于实现编码器主体的快速散热,避免了编码器主体过热的情况发生。
2.该发明通过按压和松开球头,实现了第一倒钩和第二倒钩与安装孔内壁的卡合和松开,从而实现了编码器主体的快速安装与拆卸,有利于提高装置的实用性,提高安装效率。
3.该发明通过自适应动态网络丢包检验帧、自适应动态网络变化监测帧、智能帧内校准帧、智能帧内预测帧的预置,大幅增加大规模网络丢包时实时视频信源解码端的收帧量及收帧率,降低了实时视频画面的卡顿、丢帧、丢幅现象出现的频率,有利于提高视频传输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图2中A区域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图2中B区域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俯视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图5中C区域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图5中D区域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正面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图8中E区域放大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背面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背面剖视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图11中F区域放大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背面分解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图中:1、编码器主体;2、安装组件;3、角铁;4、肋板;5、第一滑轨;6、固定块;7、风扇主体;8、凹型杆;9、第一活动杆;10、拉手;11、锁紧块;12、进风口;13、卡块;14、第一弹簧;15、安装槽;16、出风口;17、第二滑轨;201、球头;202、挡板;203、第二弹簧;204、第二活动杆;205、套筒;206、第一倒钩;207、第一连杆;208、第二连杆;209、第二倒钩;210、锥头;211、第一固定槽;212、第一固定轴;213、安装块;214、挡块;215、第二固定槽;216、第二固定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自适应动态抗网络丢包智能信源编码装置,包括编码器主体1、安装组件2、角铁3、肋板4、第一滑轨5、固定块6、风扇主体7、凹型杆8、第一活动杆9、拉手10、锁紧块11、进风口12、卡块13、第一弹簧14、安装槽15、出风口16和第二滑轨17,编码器主体1两侧一端分别固定安装有角铁3,角铁3中心固定安装有肋板4,有利于增加角铁3的强度,编码器主体1位于角铁3相邻一侧中心一端开设有若干插口,有利于数据的输入与输出,编码器主体1位于角铁3相邻另一侧中心底部开设有若干进风口12,有利于冷风从进风口12进入编码器主体1内部,角铁3一侧两角位置分别固定安装有安装组件2;
安装组件2由球头201、挡板202、第二弹簧203、第二活动杆204、套筒205、第一倒钩206、第一连杆207、第二连杆208、第二倒钩209、锥头210、第一固定槽211、第一固定轴212、安装块213、挡块214、第二固定槽215和第二固定轴216组成,角铁3一侧两角位置分别贯穿有第二活动杆204,第二活动杆204顶部与球头201底部固定连接,有利于通过球头201拉动第二活动杆204,且第二活动杆204与角铁3一侧两角位置滑动连接,第二活动杆204顶部套接固定有挡板202,且挡板202底部与第二弹簧203顶部固定连接,第二弹簧203绕接在第二活动杆204中上部,且第二弹簧203底部与角铁3顶部一侧两角位置固定连接,角铁3底部一侧两角位置分别与套筒205顶部固定连接,套筒205底部中心与挡块214顶部固定连接,第二活动杆204下部从挡块214底部中心穿出,第二活动杆204底端与安装块213顶部中心固定连接,安装块213底部与锥头210顶部固定连接,且安装块213边缘处四角分别开设有第一固定槽211,第一固定槽211相向一侧中心分别与第一固定轴212两端固定连接,第一固定轴212中心与第二连杆208一端转动连接,第二连杆208一侧均匀安装有若干第二倒钩209,且第二连杆208另一端与第一连杆207一端转动连接,第一连杆207另一端与第二固定轴216中心转动连接,第二固定轴216两端分别与第二固定槽215相向一侧中心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槽215分别开设在套筒205底部边缘四角位置,第一连杆207一侧均匀安装有若干第一倒钩206,编码器主体1位于角铁3相邻一侧中心两端分别与第一滑轨5和第二滑轨17一侧固定连接,第一滑轨5与第二滑轨17相向一侧中心分别与风扇主体7两侧插接,风扇主体7通过导线与电源相连,有利于风扇主体7的正常工作,第一滑轨5位于编码器主体1相邻一侧中心顶部与固定块6一侧固定连接,且固定块6顶部与凹型杆8一端底部铰接,凹型杆8另一端底部开设有安装槽15,安装槽15底部中心一侧贯穿有第一活动杆9,且第一活动杆9与安装槽15滑动连接,第一活动杆9一端与卡块13一侧中心固定连接,且第一活动杆9另一端与拉手10一侧中心固定连接,第一活动杆9中心一端绕接有第一弹簧14,且第一弹簧14一端与安装槽15底部中心一侧固定连接,第一弹簧14另一端与卡块13一侧中心贴合,且卡块13位于第一弹簧14相邻一侧与锁紧块11一侧贴合,锁紧块11安装在第二滑轨17位于编码器主体1相邻一侧中心顶部,编码器主体1位于角铁3相邻一侧中心开设有出风口16,且出风口16位于第一滑轨5和第二滑轨17之间,出风口16一侧与风扇主体7一侧贴合,有利于通过出风口16将编码器主体1内部的内空气排出。
请参阅图1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自适应动态抗网络丢包智能信源编码的方法,包括步骤一,风扇安装;步骤二,编码器主体安装;步骤三,信源编码;步骤四,装置散热;
其中上述步骤一中,首先将风扇主体7两侧从第一滑轨5顶端插入,随后绕固定块6顶部转动凹型杆8,此时向凹型杆8相反方向拉动拉手10,带动第一活动杆9向凹型杆8相反方向运动,随后带动卡块13向凹型杆8相反方向运动,继而压缩第一弹簧14,当凹型杆8底部与风扇主体7顶部完全贴合时,松开第一活动杆9,在第一弹簧14的弹力作用下,带动卡块13向拉手10相反方向运动,从而卡块13与锁紧块11卡合,从而实现了风扇主体7的快速安装;
其中上述步骤二中,在装置的安装对应位置钻四个安装孔,随后将步骤一中安装完风扇主体7的装置的角铁3四角与安装孔对齐,此时向下按压球头201,带动第二活动杆204向下运动,随即带动挡板202向下运动,然后压缩第二弹簧203,随后带动安装块213向下运动,继而带动第二连杆208向下运动,随后带动第一连杆207向下运动,由于第一连杆207和第二连杆208铰接,从而第二连杆208和第一连杆207呈伸直状态,此时将安装组件2上锥头210这一侧完全插入到安装孔中,随后松开球头201,在第二弹簧203的弹力作用下,带动挡板202向上运动,随后带动第二活动杆204向上运动,继而带动安装块213向上运动,随后带动第二连杆208向上运动,然后带动第一连杆207向上运动,由于第一连杆207和第二连杆208铰接,从而第一连杆207和第二连杆208对中运动,呈凸起状态,从而第一倒钩206和第二倒钩209卡接到安装孔内部,从而完成编码器主体1的快速安装;
其中上述步骤三中,将步骤二中安装好的编码器主体1的接口通过数据线连接,随后将数据输入编码器主体1内进行编码处理,编码器主体1在进行信源编码过程中预置自适应动态网络丢包检验帧、自适应动态网络变化监测帧、智能帧内校准帧、智能帧内预测帧并对全幅帧进行智能多重复制,大幅增加大规模网络丢包时实时视频信源解码端的收帧量及收帧率,编码之后的数据通过数据线传输到下一步骤;
其中上述步骤四中,当编码器主体1在进行信源编码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此时打开风扇主体7,风扇主体7开始转动,将外界的冷空气从进风口12吸入,将编码器主体1内部的热量从出风口16吹出,从而实现编码器主体1的散热。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该发明使用时通过将风扇主体7插接在第一滑轨5和第二滑轨17之间,随后利用凹型杆8将风扇主体7压合在第一滑轨5和第二滑轨17之内,随后拉动拉手10来实现锁紧块11和卡块13的卡合和松开,从而实现了风扇主体7的快速安装和拆卸,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风扇主体7的安装,有利于散热,并且通过按压和松开球头201来实现第一倒钩206和第二倒钩209与安装孔内部的卡合与松开,从而实现了编码器主体1的快速安装和拆卸,有利于提高安装效率,省时省力,并且通过自适应动态网络丢包检验帧、自适应动态网络变化监测帧、智能帧内校准帧、智能帧内预测帧的预置,大幅增加大规模网络丢包时实时视频信源解码端的收帧量及收帧率,降低了实时视频画面的卡顿、丢帧、丢幅现象出现的频率,有利于提高视频传输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自适应动态抗网络丢包智能信源编码装置,包括编码器主体(1)、安装组件(2)、角铁(3)、肋板(4)、第一滑轨(5)、固定块(6)、风扇主体(7)、凹型杆(8)、第一活动杆(9)、拉手(10)、锁紧块(11)、进风口(12)、卡块(13)、第一弹簧(14)、安装槽(15)、出风口(16)和第二滑轨(17),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器主体(1)两侧一端分别固定安装有角铁(3),所述角铁(3)一侧两角位置分别固定安装有安装组件(2);
所述安装组件(2)由球头(201)、挡板(202)、第二弹簧(203)、第二活动杆(204)、套筒(205)、第一倒钩(206)、第一连杆(207)、第二连杆(208)、第二倒钩(209)、锥头(210)、第一固定槽(211)、第一固定轴(212)、安装块(213)、挡块(214)、第二固定槽(215)和第二固定轴(216)组成,所述角铁(3)一侧两角位置分别贯穿有第二活动杆(204),且第二活动杆(204)与角铁(3)一侧两角位置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杆(204)顶部套接固定有挡板(202),且挡板(202)底部与第二弹簧(203)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203)绕接在第二活动杆(204)中上部,且第二弹簧(203)底部与角铁(3)顶部一侧两角位置固定连接,所述角铁(3)底部一侧两角位置分别与套筒(205)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套筒(205)底部中心与挡块(214)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杆(204)下部从挡块(214)底部中心穿出,所述第二活动杆(204)底端与安装块(213)顶部中心固定连接,且安装块(213)边缘处四角分别开设有第一固定槽(211),所述第一固定槽(211)相向一侧中心分别与第一固定轴(212)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轴(212)中心与第二连杆(208)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208)一侧均匀安装有若干第二倒钩(209),且第二连杆(208)另一端与第一连杆(207)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207)另一端与第二固定轴(216)中心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轴(216)两端分别与第二固定槽(215)相向一侧中心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槽(215)分别开设在套筒(205)底部边缘四角位置,所述第一连杆(207)一侧均匀安装有若干第一倒钩(206),所述编码器主体(1)位于角铁(3)相邻一侧中心两端分别与第一滑轨(5)和第二滑轨(17)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轨(5)与第二滑轨(17)相向一侧中心分别与风扇主体(7)两侧插接,所述第一滑轨(5)位于编码器主体(1)相邻一侧中心顶部与固定块(6)一侧固定连接,且固定块(6)顶部与凹型杆(8)一端底部铰接,所述凹型杆(8)另一端底部开设有安装槽(15),所述安装槽(15)底部中心一侧贯穿有第一活动杆(9),且第一活动杆(9)与安装槽(15)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杆(9)一端与卡块(13)一侧中心固定连接,且第一活动杆(9)另一端与拉手(10)一侧中心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杆(9)中心一端绕接有第一弹簧(14),且第一弹簧(14)一端与安装槽(15)底部中心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14)另一端与卡块(13)一侧中心贴合,且卡块(13)位于第一弹簧(14)相邻一侧与锁紧块(11)一侧贴合,所述锁紧块(11)安装在第二滑轨(17)位于编码器主体(1)相邻一侧中心顶部。
2.自适应动态抗网络丢包智能信源编码的方法,包括步骤一,风扇安装;步骤二,编码器主体安装;步骤三,信源编码;步骤四,装置散热;其特征在于:
其中上述步骤一中,首先将风扇主体(7)两侧从第一滑轨(5)顶端插入,随后绕固定块(6)顶部转动凹型杆(8),此时向凹型杆(8)相反方向拉动拉手(10),带动第一活动杆(9)向凹型杆(8)相反方向运动,随后带动卡块(13)向凹型杆(8)相反方向运动,继而压缩第一弹簧(14),当凹型杆(8)底部与风扇主体(7)顶部完全贴合时,松开第一活动杆(9),在第一弹簧(14)的弹力作用下,带动卡块(13)向拉手(10)相反方向运动,从而卡块(13)与锁紧块(11)卡合,从而实现了风扇主体(7)的快速安装;
其中上述步骤二中,在装置的安装对应位置钻四个安装孔,随后将步骤一中安装完风扇主体(7)的装置的角铁(3)四角与安装孔对齐,此时向下按压球头(201),带动第二活动杆(204)向下运动,随即带动挡板(202)向下运动,然后压缩第二弹簧(203),随后带动安装块(213)向下运动,继而带动第二连杆(208)向下运动,随后带动第一连杆(207)向下运动,由于第一连杆(207)和第二连杆(208)铰接,从而第二连杆(208)和第一连杆(207)呈伸直状态,此时将安装组件(2)上锥头(210)这一侧完全插入到安装孔中,随后松开球头(201),在第二弹簧(203)的弹力作用下,带动挡板(202)向上运动,随后带动第二活动杆(204)向上运动,继而带动安装块(213)向上运动,随后带动第二连杆(208)向上运动,然后带动第一连杆(207)向上运动,由于第一连杆(207)和第二连杆(208)铰接,从而第一连杆(207)和第二连杆(208)对中运动,呈凸起状态,从而第一倒钩(206)和第二倒钩(209)卡接到安装孔内部,从而完成编码器主体(1)的快速安装;
其中上述步骤三中,将步骤二中安装好的编码器主体(1)的接口通过数据线连接,随后将数据输入编码器主体(1)内进行编码处理,编码器主体(1)在进行信源编码过程中预置自适应动态网络丢包检验帧、自适应动态网络变化监测帧、智能帧内校准帧、智能帧内预测帧并对全幅帧进行智能多重复制,大幅增加大规模网络丢包时实时视频信源解码端的收帧量及收帧率,编码之后的数据通过数据线传输到下一步骤;
其中上述步骤四中,当编码器主体(1)在进行信源编码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此时打开风扇主体(7),风扇主体(7)开始转动,将外界的冷空气从进风口(12)吸入,将编码器主体(1)内部的热量从出风口(16)吹出,从而实现编码器主体(1)的散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动态抗网络丢包智能信源编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器主体(1)位于角铁(3)相邻一侧中心一端开设有若干插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动态抗网络丢包智能信源编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器主体(1)位于角铁(3)相邻另一侧中心底部开设有若干进风口(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动态抗网络丢包智能信源编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主体(7)通过导线与电源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动态抗网络丢包智能信源编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铁(3)中心固定安装有肋板(4),所述第二活动杆(204)顶部与球头(201)底部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动态抗网络丢包智能信源编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213)底部与锥头(210)顶部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动态抗网络丢包智能信源编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器主体(1)位于角铁(3)相邻一侧中心开设有出风口(16),且出风口(16)位于第一滑轨(5)和第二滑轨(17)之间,所述出风口(16)一侧与风扇主体(7)一侧贴合。
CN202110411550.2A 2021-04-16 2021-04-16 自适应动态抗网络丢包智能信源编码装置及方法 Pending CN1129112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11550.2A CN112911295A (zh) 2021-04-16 2021-04-16 自适应动态抗网络丢包智能信源编码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11550.2A CN112911295A (zh) 2021-04-16 2021-04-16 自适应动态抗网络丢包智能信源编码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11295A true CN112911295A (zh) 2021-06-04

Family

ID=761104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11550.2A Pending CN112911295A (zh) 2021-04-16 2021-04-16 自适应动态抗网络丢包智能信源编码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1129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82236A (zh) * 2021-06-08 2021-09-10 北京杰瑞创通科技有限公司 实时视频传输的自适应动态抗网络丢包智能信源编码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91632A1 (en) * 2004-02-23 2005-09-29 Nokia Corporation Transmission of video information
CN103152576A (zh) * 2013-03-21 2013-06-12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组播抗丢包的视频编码及解码装置
CN105306950A (zh) * 2015-12-07 2016-02-03 河南工程学院 一种反馈粗量化重建帧的视频压缩远程传输系统
CN107196746A (zh) * 2016-03-15 2017-09-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实时通信中的抗丢包方法、装置和系统
CN210016151U (zh) * 2019-07-24 2020-02-04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可进行除湿降温的电力设备安装箱
CN111970821A (zh) * 2020-09-28 2020-11-20 深圳市联创电路有限公司 一种高散热led线路板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91632A1 (en) * 2004-02-23 2005-09-29 Nokia Corporation Transmission of video information
CN103152576A (zh) * 2013-03-21 2013-06-12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组播抗丢包的视频编码及解码装置
CN105306950A (zh) * 2015-12-07 2016-02-03 河南工程学院 一种反馈粗量化重建帧的视频压缩远程传输系统
CN107196746A (zh) * 2016-03-15 2017-09-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实时通信中的抗丢包方法、装置和系统
CN210016151U (zh) * 2019-07-24 2020-02-04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可进行除湿降温的电力设备安装箱
CN111970821A (zh) * 2020-09-28 2020-11-20 深圳市联创电路有限公司 一种高散热led线路板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82236A (zh) * 2021-06-08 2021-09-10 北京杰瑞创通科技有限公司 实时视频传输的自适应动态抗网络丢包智能信源编码方法
CN113382236B (zh) * 2021-06-08 2022-06-28 北京杰瑞创通科技有限公司 实时视频传输的自适应动态抗网络丢包智能信源编码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11295A (zh) 自适应动态抗网络丢包智能信源编码装置及方法
CN208093120U (zh) 一种国际贸易统计数据变化公示装置
CN210579026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音箱
CN210327861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交换机
CN213694449U (zh) 一种智能化流媒体传输控制服务器
CN113099235B (zh) 自适应动态抗网络丢包智能信源解码装置及方法
CN213152244U (zh) 超高清4k直播终端
CN114189688B (zh) 基于亮度模板匹配的色度分量预测方法
CN209930713U (zh) 一种具有夹持功能的网络科技用转换器
CN216390475U (zh) 一种户外用通风效果好的电缆分接箱
CN214480688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交换机机箱
CN214205702U (zh) 一种高清视频会议装置
CN214851320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电话光端机
CN213279024U (zh) 一种高密封性散热好的铝合金桥架
CN220874618U (zh) 一种音视频设备
CN220156602U (zh) 一种散热型路由器外壳
CN213400392U (zh) 一种高清广告全息播放器
CN217693523U (zh) 一种视音频采集传输终端
CN214467179U (zh) 一种智能园区监控装置
CN213343071U (zh) 一种氨气智能输送控制装置
CN219181627U (zh) 一种多网孔网络设备交换机
CN212034651U (zh) 一种用于大屏可视化系统的控制柜
CN218416475U (zh) 支持多接口连接的通用性电视机主板
CN220894821U (zh) 一种互联网大数据服务器散热装置
CN216434853U (zh) 一种多方向高效散热的服务器机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