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11199A - 一种自组织会议通信方法、系统及其相关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组织会议通信方法、系统及其相关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11199A
CN112911199A CN202110068190.0A CN202110068190A CN112911199A CN 112911199 A CN112911199 A CN 112911199A CN 202110068190 A CN202110068190 A CN 202110068190A CN 112911199 A CN112911199 A CN 1129111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ference
client
client terminals
terminal
client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6819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11199B (zh
Inventor
凌斌
廖明章
谭勇
何瑜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orio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orio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orio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orio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6819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1119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111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111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111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111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 H04N7/15Conference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G06V40/168Feature extraction; Face representation
    • G06V40/171Local features and components; Facial parts ; Occluding parts, e.g. glasses; Geometrical relationship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32Displays for viewing with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or head-mounted displays [HMD]
    • H04N13/344Displays for viewing with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or head-mounted displays [HMD] with head-mounted left-right displ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 H04N7/15Conference systems
    • H04N7/155Conference systems involving storage of or access to video conference ses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组织会议通信方法、系统及其相关组件,其方法包括:在多个客户终端之间建立连接,并为每个客户终端建立对应的人像数据;当用户使用其中一客户终端发起会议请求时,将对应的客户终端作为发起终端,并将发起终端对应的人像数据与会议请求生成会议指令,并发送至其余客户终端;其余客户终端接收会议指令时,提取发起终端对应的人像数据并发送至各其余客户终端对应的AR眼镜中进行显示;利用发起终端的麦克风将用户的音频进行收录,并通过服务器传输至其余客户终端上,自动播放音频。本发明通过在多个客户终端建立连接,使用AR眼镜与麦克风进行实时会议通信,无需考虑外部5G基站是否充足的问题,会议通信更加方便快捷,且更加高效。

Description

一种自组织会议通信方法、系统及其相关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组织会议通信方法、系统及其相关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5G技术已经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仍存在着通信距离不足的问题,当5G需要应用到同一个区域的多个客户终端的时候,尤其是需要传输AR数据等大量数据的时候,需要安装较多的基站。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组织会议通信方法、系统及其相关组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多个客户终端之间传输大量数据时需要安装基站过多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组织会议通信方法,其包括:
在多个客户终端之间建立连接,并为每个客户终端建立对应的人像数据;
当用户使用其中一客户终端发起会议请求时,将对应的客户终端作为发起终端,并将所述发起终端对应的人像数据与所述会议请求生成会议指令,并发送至其余客户终端;
所述其余客户终端接收所述会议指令时,提取所述发起终端对应的人像数据并发送至各其余客户终端对应的AR眼镜中进行显示;
利用所述发起终端的麦克风将所述用户的音频进行收录,并通过服务器传输至所述其余客户终端上,自动播放所述音频。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组织会议通信系统,其包括:
客户终端连接单元,用于在多个客户终端之间建立连接,并为每个客户终端建立对应的人像数据;
会议指令生成单元,用于当用户使用其中一客户终端发起会议请求时,将对应的客户终端作为发起终端,并将所述发起终端对应的人像数据与所述会议请求生成会议指令,并发送至其余客户终端;
人像数据显示单元,用于所述其余客户终端接收所述会议指令时,提取所述发起终端对应的人像数据并发送至各其余客户终端对应的AR眼镜中进行显示;
音频播放单元,用于利用所述发起终端的麦克风将所述用户的音频进行收录,并通过服务器传输至所述其余客户终端上,自动播放所述音频。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又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其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自组织会议通信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当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自组织会议通信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组织会议通信方法、系统及其相关组件。该方法包括在多个客户终端之间建立连接,并为每个客户终端建立对应的人像数据;当用户使用其中一客户终端发起会议请求时,将对应的客户终端作为发起终端,并将所述发起终端对应的人像数据与所述会议请求生成会议指令,并发送至其余客户终端;所述其余客户终端接收所述会议指令时,提取所述发起终端对应的人像数据并发送至各其余客户终端对应的AR眼镜中进行显示;利用所述发起终端的麦克风将所述用户的音频进行收录,并通过服务器传输至所述其余客户终端上,自动播放所述音频。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多个客户终端建立连接,使用AR眼镜与麦克风进行实时会议通信,无需考虑外部5G基站是否充足的问题,会议通信更加方便快捷,且更加高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组织会议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组织会议通信系统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此本发明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发明。如在本发明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发明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组织会议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步骤S101~S104。
S101、在多个客户终端之间建立连接,并为每个客户终端建立对应的人像数据;
在本步骤中,先在需要进行会议通信的用户的客户终端之间建立连接,并在每个客户终端上建立用户对应的人像数据。每一客户终端对应一位用户,并绑定该用户的相关信息,因此,每一客户终端具有唯一性,确保了参加会议通信人员的身份准确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客户终端为配备有5G模块的客户终端,所述在多个客户终端之间建立连接,包括:
在配备有5G模块的客户终端之间互相建立D2D信道连接;
测量每两个客户终端之间的连接信号质量,根据所述连接信号质量获取连接信息,并将所述连接信息传输至对应的客户终端中。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客户终端调用所述5G模块与另一客户终端的5G模块建立D2D信道连接,并在建立连接后对所述客户终端之间的连接信号质量进行检测,获取所述客户终端之间的连接信息,并将所述连接信息返回至对应的客户终端内。在会议通信过程中,所述客户终端之间的连接信号质量,决定了在本次会议通信过程中的会议质量,因此,在建立D2D连接后,需要先检测所述客户终端之间的连接信号质量,以确保在会议进行时,数据的传输可以顺利进行。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在配备有5G模块的客户终端之间互相建立D2D信道连接,包括:
判断所述客户终端是否连接至服务器;
若所述客户终端连接至所述服务器,则通过Dijkstra算法建立所述客户终端之间的D2D信道连接;
若所述客户终端无法连接至所述服务器,则将所述客户终端作为服务器,并通过Floyd算法建立与所述其余客户终端的5G局域网通信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判断所述客户终端是否连接至服务器,并根据判断结果选择不同的连接操作,若具有外部服务器,则将所述客户终端连接至所述外部服务器上,若不存在外部服务器,则将其中一个客户终端作为服务器,从而建立连接。在具有外部服务器时,通过Dijkstra算法在所述客户终端之间建立D2D信道连接后,再通过其中一个客户终端连接至外部5G基站,然后再连接至外部服务器上。在不具备有外部服务器时,则将其中一个客户终端作为服务器,然后通过Floyd算法与其余客户终端建立5G局域网通信连接。
通过Dijkstra算法在所述客户终端之间建立D2D信道连接具体过程是:将所有客户终端视为点,再将其中一个点作为起点,把起点到所有点的距离保存下来,获取其中距离最短的,然后进行一次松弛操作再找出距离最短的,所谓的松弛操作就是,将刚刚找到的距离最短的点作为中转点,判断起点经过中转点再到其他点的距离会不会更近,如果更近了就更新距离,这样把所有的点都进行遍历之后就存下了起点到其他所有点的最短距离,然后再将起点对应的客户终端连接至外部的5G基站,然后再连接至服务器中。通过Floyd算法建立与所述其余客户终端的5G局域网通信连接具体是:将所述客户终端作为服务器,通过Floyd算法计算其余客户终端直接连接或者互相连接后再连接至所述服务器的距离,并从中选择距离最短的情况,将所述其余客户端连接至所述服务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为每个客户终端建立对应的人像数据,包括:
预先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
将所述客户终端与对应的身份信息进行绑定,并生成对应的人像数据,保存至所述客户终端内并上传至服务器中。
在本实施例中,在未绑定身份信息的所述客户终端上输入用户的身份信息,并将所述客户终端与所述身份信息进行绑定,然后生成所述用户的人像数据保存至服务器中,以便随时调取。所述客户终端还可以设置为可以绑定多个用户的身份信息,并为每个用户信息设置对应的密码或指纹,当用户使用时,输入对应的密码或指纹调取对应的用户信息,同时调取所述服务器中对应的人像数据。
S102、当用户使用其中一客户终端发起会议请求时,将对应的客户终端作为发起终端,并将所述发起终端对应的人像数据与所述会议请求生成会议指令,并发送至其余客户终端;
在本步骤中,当用户使用已经连接好的一所述客户终端发起会议请求时,将对应的所述客户终端作为发起终端,从所述服务器中调取对应的所述人像数据,并与所述会议请求一起生成会议指令发送至其余客户终端。所有互相连接的客户终端均可作为发起终端,并不局限与某些特定的客户终端,没有进行连接的客户终端除外。
S103、所述其余客户终端接收所述会议指令时,提取所述发起终端对应的人像数据并发送至各其余客户终端对应的AR眼镜中进行显示;
在本步骤中,当所述其余客户终端接收到所述会议指令时,提取所述会议指令中的人像数据,并发送至各所述其余客户终端对应的AR眼镜进行显示。在接收到会议指令时,提取所述人像数据在所述AR眼镜中进行显示,提取所述会议请求生成会议通信。
S104、利用所述发起终端的麦克风将所述用户的音频进行收录,并通过服务器传输至所述其余客户终端上,自动播放所述音频。
在本步骤中,在会议进行时,通过麦克风收录音频,并发送至所述其余客户终端上自动播放所述音频。所述麦克风收录所述用户的音频后,将所述音频传输至所述麦克风对应的客户终端,通过所述客户终端将所述音频传输至服务器,所述服务器接收到所述音频后,对所述音频进行静音切除以及分帧预处理,并将处理后的音频传输至所述其余客户终端上。所述服务器还可以通过语音转换技术将所述音频转换成文字信息保存至每个客户终端对应的会议记录数据库中,从而对会议通信过程中每一用户的发言信息进行记录。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自组织会议通信方法还包括:
利用所述服务器对所述发起终端对应的AR眼镜上传的AR图像进行处理,并发送至所述其余客户终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AR眼镜将AR图像上传至所述服务器进行处理后,由所述服务器将处理后的所述AR图像发送至所述其余客户终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客户终端包括会议平板、智能手机、电脑中的一种或几种。在本实施例中,进行会议通信的客户终端不做具体限定,以确保参会者可以及时参加。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AR眼镜和麦克风均通过蓝牙连接至所述客户终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AR眼镜和麦克风与所述客户终端通过蓝牙进行连接,以确保每个AR眼镜和麦克风只能与一个客户终端建立联系。
在进行会议通信前,预先为每一位参加会议的用户定义层级,并赋予对应的权限。在会议通信过程中,组成会议通信的所有客户终端中具有一个正在发言的所述客户终端,将所述正在发言的客户终端视为发言终端,所述发言终端将随着不同的用户通过麦克风进行发言而改变。当用户需要使用麦克风进行发言时,所述用户对应的客户终端向所述服务器发送发言请求,所述服务器接收到所述发言请求后,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具有发言权限,若所述用户具有发言权限,则将所述用户对应的客户终端所连接的麦克风连接至服务器内,并将所述麦克风收录的音频传输至其余客户终端进行播放;若所述用户不具有发言权限,则获取所述用户对应的上级用户,并向所述上级用户发送所述用户的发言请求,若所述上级用户返回同意发言的指令,则将所述用户对应的客户终端所连接的麦克风连接至服务器内,并将所述麦克风收录的音频传输至其余客户终端进行播放,否则驳回所述用户的发言请求。例如,在一个公司会议中,参会人员有高管人员、中层人员和基层人员,所述高管人员和中层人员具有发言权限,在会议过程中可进行发言,基层人员需要发言时,需要向其对应的上级人员(即中层人员)发起发言申请,若中层人员批准,则可进行发言。
在会议通信时还可以设置有会议主持人,所述会议主持人对应的所述客户终端界面中显示有参会人员对应的图标,每一位参会人员的图标下均显示有对应的客户终端编号,在某一参会人员进行发言时,其对应的图标的边框将会显示为红色,其余未发言的参会人员的图标将显示为绿色。并且,在会议过程中,若参会人员提前离场,则在所述参会人员的图标上显示为白色,表示该参会人员未加入会议中,若该参会人员在后续会议过程中重新加入会议,则将其图标重新显示在对应位置上。本实施例中,将所述发起终端作为所述会议主持人,其余客户终端的用户需要进行发言时,向所述服务器发起发言请求,所述服务器提取需要发言的参会人员对应的客户终端的编号,并将对应编号发送至会议主持人的发起终端上,所述编号对应的图标上将会进行闪烁,以表示该参会人员需要进行发言,所述会议主持人即可及时授权,保证会议正常进行。此外,在会议通信开始之前,所述会议主持人可从对应的客户终端上查找未进行连接的其余客户终端,若发现存在未连接的客户终端,则在间隔时间内向未进行连接的客户终端发送连接请求,若在规定时间内未能成功连接,则向所述会议主持人发送警告信号,通知所述会议发起人连接异常。
当然,在会议通信时,还可设置有讨论时间,将发言模式设置为随意发言模式,所有参会人员均可通过与对应的所述客户终端连接的麦克风进行实时发言。当参会人员发言时,基于所述参会人员的人像数据获取所述参会人员的嘴唇面积,对所述参会人员的嘴唇面积进行实时监测,并判断所述参会人员的嘴唇面积是否达到预设面积阈值,若所述嘴唇面积达到预设面积阈值,则判定所述参会人员正在发言并播放所述参会人员的音频信息,若所述嘴唇面积没有达到预设面积阈值,则判定所述参会人员发言完毕。当然,考虑到参会人员发言过程中可能存在偶然因素(如喝水),因此,在所述所述嘴唇面积在预设时间段内均没有达到预设面积阈值时,才判定所述参会人员发言完毕。通过监测参会人员的嘴唇面积,从而确定所述参会人员是否正在发言,确保了所述参会人员不会因为误操作而影响会议正常进行,保证了会议过程中发言的准确性。
请参阅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组织会议通信系统的示意性框图,该自组织会议通信系统200包括:
客户终端连接单元201,用于在多个客户终端之间建立连接,并为每个客户终端建立对应的人像数据;
会议指令生成单元202,用于当用户使用其中一客户终端发起会议请求时,将对应的客户终端作为发起终端,并将所述发起终端对应的人像数据与所述会议请求生成会议指令,并发送至其余客户终端;
人像数据显示单元203,用于所述其余客户终端接收所述会议指令时,提取所述发起终端对应的人像数据并发送至各其余客户终端对应的AR眼镜中进行显示;
音频播放单元204,用于利用所述发起终端的麦克风将所述用户的音频进行收录,并通过服务器传输至所述其余客户终端上,自动播放所述音频。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客户终端为配备有5G模块的客户终端,所述客户终端连接单元201包括:
D2D信道连接单元,用于在配备有5G模块的客户终端之间互相建立D2D信道连接;
连接信号测量单元,用于测量每两个客户终端之间的连接信号质量,根据所述连接信号质量获取连接信息,并将所述连接信息传输至对应的客户终端中。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D2D信道连接单元包括:
连接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客户终端是否连接至服务器;
服务器连接单元,用于若所述客户终端连接至所述服务器,则通过Dijkstra算法建立所述客户终端之间的D2D信道连接;
服务器设置单元,用于若所述客户终端无法连接至所述服务器,则将所述客户终端作为服务器,并通过Floyd算法建立与所述其余客户终端的5G局域网通信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客户终端连接单元201包括:
身份信息获取单元,用于预先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
人像数据上传单元,用于将所述客户终端与对应的身份信息进行绑定,并生成对应的人像数据,保存至所述客户终端内并上传至服务器中。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自组织会议通信系统200还包括:
AR图像处理单元,用于利用所述服务器对所述发起终端对应的AR眼镜上传的AR图像进行处理,并发送至所述其余客户终端。
在一实施例中,客户终端种类确认单元,所述客户终端包括会议平板、智能手机、电脑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一实施例中,蓝牙连接单元,所述AR眼镜和麦克风均通过蓝牙连接至所述客户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的自组织会议通信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自组织会议通信方法。
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系统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状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Claims (10)

1.一种自组织会议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多个客户终端之间建立连接,并为每个客户终端建立对应的人像数据;
当用户使用其中一客户终端发起会议请求时,将对应的客户终端作为发起终端,并将所述发起终端对应的人像数据与所述会议请求生成会议指令,并发送至其余客户终端;
所述其余客户终端接收所述会议指令时,提取所述发起终端对应的人像数据并发送至各其余客户终端对应的AR眼镜中进行显示;
利用所述发起终端的麦克风将所述用户的音频进行收录,并通过服务器传输至所述其余客户终端上,自动播放所述音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组织会议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客户终端为配备有5G模块的客户终端,所述在多个客户终端之间建立连接,包括:
在配备有5G模块的客户终端之间互相建立D2D信道连接;
测量每两个客户终端之间的连接信号质量,根据所述连接信号质量获取连接信息,并将所述连接信息传输至对应的客户终端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组织会议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配备有5G模块的客户终端之间互相建立D2D信道连接,包括:
判断所述客户终端是否连接至服务器;
若所述客户终端连接至所述服务器,则通过Dijkstra算法建立所述客户终端之间的D2D信道连接;
若所述客户终端无法连接至所述服务器,则将所述客户终端作为服务器,并通过Floyd算法建立与所述其余客户终端的5G局域网通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组织会议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为每个客户终端建立对应的人像数据,包括:
预先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
将所述客户终端与对应的身份信息进行绑定,并生成对应的人像数据,保存至所述客户终端内并上传至服务器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组织会议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利用所述服务器对所述发起终端对应的AR眼镜上传的AR图像进行处理,并发送至所述其余客户终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组织会议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客户终端包括会议平板、智能手机、电脑中的一种或几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组织会议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R眼镜和麦克风均通过蓝牙连接至所述客户终端。
8.一种自组织会议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客户终端连接单元,用于在多个客户终端之间建立连接,并为每个客户终端建立对应的人像数据;
会议指令生成单元,用于当用户使用其中一客户终端发起会议请求时,将对应的客户终端作为发起终端,并将所述发起终端对应的人像数据与所述会议请求生成会议指令,并发送至其余客户终端;
人像数据显示单元,用于所述其余客户终端接收所述会议指令时,提取所述发起终端对应的人像数据并发送至各其余客户终端对应的AR眼镜中进行显示;
音频播放单元,用于利用所述发起终端的麦克风将所述用户的音频进行收录,并通过服务器传输至所述其余客户终端上,自动播放所述音频。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自组织会议通信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当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自组织会议通信方法。
CN202110068190.0A 2021-01-19 2021-01-19 一种自组织会议通信方法、系统及其相关组件 Active CN1129111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68190.0A CN112911199B (zh) 2021-01-19 2021-01-19 一种自组织会议通信方法、系统及其相关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68190.0A CN112911199B (zh) 2021-01-19 2021-01-19 一种自组织会议通信方法、系统及其相关组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11199A true CN112911199A (zh) 2021-06-04
CN112911199B CN112911199B (zh) 2023-07-07

Family

ID=761154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68190.0A Active CN112911199B (zh) 2021-01-19 2021-01-19 一种自组织会议通信方法、系统及其相关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11199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162643A1 (en) * 2012-12-06 2014-06-12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vice to device multicast communication in cellular mobile systems
US20150304896A1 (en) * 2012-10-30 2015-10-22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Handover from d2d to cellular whereby a pdcp entity is associated with two rlc entities related to different radio bearers
US20160007259A1 (en) * 2013-02-19 2016-01-07 Kyocera Corpo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user terminal and processor
CN107277429A (zh) * 2017-07-14 2017-10-20 福建铁工机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ar进行远程会议的方法
WO2017187260A1 (en) * 2016-04-28 2017-11-02 Alcatel Lucent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controlling terminal communication
EP3337241A1 (en) * 2015-08-10 2018-06-20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arching for route of device-to-device wireless mesh network
US20190109891A1 (en) * 2018-12-03 2019-04-11 Intel Corporation Virtual electrical networks
CN110602432A (zh) * 2019-08-23 2019-12-20 苏州米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生物识别的会议系统及会议数据传输方法
CN210986246U (zh) * 2018-07-26 2020-07-10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会议终端及会议终端系统
CN112188467A (zh) * 2020-09-29 2021-01-05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用户属性的终端发现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304896A1 (en) * 2012-10-30 2015-10-22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Handover from d2d to cellular whereby a pdcp entity is associated with two rlc entities related to different radio bearers
US20140162643A1 (en) * 2012-12-06 2014-06-12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vice to device multicast communication in cellular mobile systems
US20160007259A1 (en) * 2013-02-19 2016-01-07 Kyocera Corpo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user terminal and processor
EP3337241A1 (en) * 2015-08-10 2018-06-20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arching for route of device-to-device wireless mesh network
WO2017187260A1 (en) * 2016-04-28 2017-11-02 Alcatel Lucent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controlling terminal communication
CN107277429A (zh) * 2017-07-14 2017-10-20 福建铁工机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ar进行远程会议的方法
CN210986246U (zh) * 2018-07-26 2020-07-10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会议终端及会议终端系统
US20190109891A1 (en) * 2018-12-03 2019-04-11 Intel Corporation Virtual electrical networks
CN110602432A (zh) * 2019-08-23 2019-12-20 苏州米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生物识别的会议系统及会议数据传输方法
CN112188467A (zh) * 2020-09-29 2021-01-05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用户属性的终端发现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周敬利,李晶,余胜生,罗秋明: "多媒体数据跨网关传输的设计与实现", no. 08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11199B (zh) 2023-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23958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voice verification
EP1633091B1 (en) Bandwidth control in a mobile group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750461B2 (en) Elimination of typing noise from conference calls
CN111191205B (zh) 远程会议的管理方法、服务器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683183B (zh) 一种多媒体会议非参会对话屏蔽处理方法及其系统
JP2010109618A (ja) 認証装置、認証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1885341A (zh) 视频通话过程语音采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CN110971681A (zh) 语音交互方法、智能音箱、后台服务器及系统
CN101192925A (zh) 说话人验证方法和系统及媒体资源控制实体和处理实体
CN113596381A (zh) 一种音频数据的采集方法及装置
CN112911199B (zh) 一种自组织会议通信方法、系统及其相关组件
CN109688366B (zh) 一种在线会议转移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US8363574B2 (en) Monitoring participants in a conference call
CN103763439A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US9843683B2 (en) Configuration method for sound collection system for meeting using terminals and server apparatus
US20240031533A1 (en) Automatically turning off a visual interruption symbol in a virtual meeting
US11783837B2 (en) Transcription generation technique selection
CN113301211B (zh) 通话处理方法、装置、通信系统及数据展示方法
CN113596383A (zh) 网络会议的参会人员管理方法及装置、设备
CN110995456B (zh) 一种多端会议实现方法及第一终端
KR20160010951A (ko) 음성 감성 지수를 이용한 호 및 화자의 평가 장치 및 방법
US9485458B2 (e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US20190333517A1 (en) Transcription of communications
CN111542034B (zh) 一种二元配置远程会议的协同管理方法和装置
KR100707089B1 (ko) 호감도 측정 서비스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