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10939A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10939A
CN112910939A CN201911224434.9A CN201911224434A CN112910939A CN 112910939 A CN112910939 A CN 112910939A CN 201911224434 A CN201911224434 A CN 201911224434A CN 112910939 A CN112910939 A CN 1129109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d balancing
service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service configuration
balanc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2443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国城
李军
徐新海
王云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2443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10939A/zh
Publication of CN1129109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109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01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accessing one among a plurality of replicated ser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01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accessing one among a plurality of replicated servers
    • H04L67/1029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accessing one among a plurality of replicated servers using data related to the state of servers by a load balanc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2866Architectures; Arrangements
    • H04L67/30Profi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由负载均衡设备通过信息扩散协议将服务配置信息扩散到其他的负载均衡设备上,能够提高服务配置信息的处理效率。本申请实施例方法包括:在用于提供服务的服务节点对应的服务配置信息发生变化时,第一负载均衡设备获取该服务节点的服务配置信息,以及通过信息扩散协议将其获取到的服务配置信息扩散给第二负载均衡设备,以使得全网的负载均衡设备均能够获得服务配置信息,免却了负载均衡控制器集中式下发的过程,提高了服务配置信息的处理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网络应用的普及,计算机网络用户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因此,为了应对庞大的用户请求的需求,应用服务提供商通常会使用多台服务器向用户提供同一服务,并且将该服务的所有服务请求均衡地分配到该多台服务器上,以实现负载均衡。
目前,主要是通过在服务器前接入负载均衡设备和负载均衡控制器来实现负载均衡。具体地,负载均衡控制器实时获取服务器的服务配置信息,并且将服务配置信息统一下发给所有负载均衡设备,以使得负载均衡设备能够根据服务器的服务配置信息将服务请求均衡地分发到服务器上。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服务器中的服务配置信息是实时动态变化的,只要任意一个服务器中的服务配置信息产生变化,负载均衡控制器就要将服务器中变化后的服务配置信息统一下发给所有的负载均衡设备。在服务器和负载均衡设备较多的情况下,负载均衡控制器对信息进行集中式下发处理的效率较低,容易影响负载均衡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在服务节点的服务配置信息发生变化的时候,由负载均衡设备获取相应的服务配置信息,并且该负载均衡设备通过信息扩散协议直接将服务配置信息扩散给其他的负载均衡设备,以使得全网的负载均衡设备均能够获得服务配置信息,免却了负载均衡控制器集中式下发的过程,提高了服务配置信息的处理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在用于提供服务的服务节点对应的服务配置信息发生变化的时候,第一负载均衡设备获取该服务节点的服务配置信息;该第一负载均衡设备通过信息扩散协议将其获取到的服务配置信息扩散给第二负载均衡设备,其中,该第一负载均衡设备和该第二负载均衡设备用于根据服务配置信息生成转发表项,以及根据生成的转发表项将服务请求分发给服务节点;也就是说,第一负载均衡设备和第二负载均衡设备在获得服务节点相应的服务配置信息之后,能够根据服务配置信息对服务请求进行负载均衡处理。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服务节点的服务配置信息发生变化的时候,由负载均衡设备获取相应的服务配置信息,并且该负载均衡设备通过信息扩散协议直接将服务配置信息扩散给其他的负载均衡设备,以使得全网的负载均衡设备均能够获得服务配置信息,免却了负载均衡控制器集中式下发的过程,提高了服务配置信息的处理效率。
可选地,第一负载均衡设备通过信息扩散协议将服务配置信息扩散给第二负载均衡设备,包括:在第一负载均衡设备以及第二负载均衡设备均连接有转发设备的情况下,该第一负载均衡设备通过信息扩散协议将服务配置信息发送给转发设备,以使得该转发设备将该服务配置信息发送给与其连接的第二负载均衡设备,从而实现由第一负载均衡设备向第二负载均衡设备扩散服务配置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负载设备通过转发设备将服务配置信息扩散给第二负载均衡设备,能够有效地实现服务配置信息在负载均衡设备之间的扩散,提高了方案实现的灵活性。
可选地,第一负载均衡设备、第二负载均衡设备和转发设备可以是二层网络拓扑结构中的设备,或者是三层网络拓扑结构中的设备;示例性地,第一负载均衡设备和第二负载均衡设备为二层网络拓扑结构中的leaf交换机,转发设备为二层网络拓扑结构中的spine交换机;或者,第一负载均衡设备和第二负载均衡设备为三层网络拓扑结构中的接入设备,转发设备为三层网络拓扑结构中的汇聚设备或核心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能够在多种网络拓扑结构中,通过网络拓扑结构中的不同网络设备来实现服务配置信息的扩散,提高了方案的可适用性。
可选地,该服务配置信息可以包括:服务实例的名称、服务实例的虚拟互联网协议(virtual Internet Protocol,VIP)地址、服务实例的VIP地址对应的端口、服务实例的真实互联网协议(real Internet Protocol,RIP)地址、服务实例的RIP地址的数量或服务实例的RIP地址对应的端口中的一个或多个。
可选地,该服务节点具体可以为服务器、虚拟机或容器。
可选地,该信息扩散协议具体可以为扩展的边界网关协议(Border GatewayProtocol,BGP),通过采用BGP的信息扩散特性,在BGP上进行服务配置信息的扩展,来实现服务配置信息的扩散。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为第一负载均衡设备,包括:获取单元,用于在服务节点的服务配置信息发生变化时,获取服务节点的服务配置信息,服务节点用于提供服务;扩散单元,用于通过信息扩散协议将服务配置信息扩散给第二负载均衡设备,其中,第一负载均衡设备和第二负载均衡设备用于根据服务配置信息生成转发表项,以及根据生成的转发表项将服务请求分发给服务节点。
可选地,该扩散单元,还用于通过信息扩散协议将服务配置信息发送给转发设备,其中,转发设备与第一负载均衡设备以及第二负载均衡设备连接,转发设备用于将服务配置信息发送给第二负载均衡设备。
可选地,第一负载均衡设备和第二负载均衡设备为叶leaf交换机,转发设备为脊spine交换机;或,第一负载均衡设备和第二负载均衡设备为接入设备,转发设备为汇聚设备或核心设备。
可选地,服务配置信息包括:服务实例的名称、服务实例的VIP地址、服务实例的VIP地址对应的端口、服务实例的RIP地址、服务实例的RIP地址的数量或服务实例的RIP地址对应的端口中的一个或多个。
可选地,服务节点为服务器、虚拟机或容器。
可选地,信息扩散协议为扩展的边界网关协议BGP。
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的指令,使得网络设备执行如前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是非易失性的;该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当该计算机可读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第五方面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方式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互相结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在服务节点的服务配置信息发生变化的时候,由负载均衡设备获取相应的服务配置信息,并且该负载均衡设备通过信息扩散协议直接将服务配置信息扩散给其他的负载均衡设备,以使得全网的负载均衡设备均能够获得服务配置信息,免却了负载均衡控制器集中式下发的过程,提高了服务配置信息的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二层网络拓扑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三层网络拓扑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配置信息扩散的场景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负载均衡设备进行负载均衡处理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新应用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模块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模块,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模块。在本申请中出现的对步骤进行的命名或者编号,并不意味着必须按照命名或者编号所指示的时间/逻辑先后顺序执行方法流程中的步骤,已经命名或者编号的流程步骤可以根据要实现的技术目的变更执行次序,只要能达到相同或者相类似的技术效果即可。本申请中所出现的单元的划分,是一种逻辑上的划分,实际应用中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可以结合成或集成在另一个系统中,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的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之间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他类似的形式,本申请中均不作限定。并且,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或子单元可以是也可以不是物理上的分离,可以是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或者可以分布到多个电路单元中,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申请方案的目的。
为了便于理解,以下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到的相关技术进行详细的介绍。
容器技术在计算机领域(尤其是云计算领域)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云计算系统通常将多个容器组成集群来为用户提供服务,并且通过负载均衡方法来为用户提供单一访问入口,让用户不用关心、也觉察不到服务是由集群中的多个容器提供的。在容器集群中,每个容器承载一个服务,不同的容器承载的服务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目前,kubernetes(简称K8s)常被用于实现容器的管理,kubernetes是一个用于管理云平台中多个主机上的容器的应用。一般地,在kubernetes中,可以创建多个容器,每个容器里面运行一个服务实例,kubernetes通过内置的负载均衡策略,实现对这多个服务实例的管理、发现以及访问等。也就是说,通过在服务器上部署特定的软件,可以由软件将获得的服务请求均衡地分配到各个服务器或者服务器中的各个容器中。
Kubernetes并不直接运行容器,而是将一个或多个容器封装到一个称为pod的高级结构中。Pod实际上是为了便于实现容器管理而定义的一种管理单元,一个pod可以包含有一个或多个容器,同一个pod中的任何容器都将共享相同的名称空间和本地网络。
一般来说,容器集群常常根据服务负载情况变化,例如,在负载增加时创建更多容器,以平衡每个容器的负载,让每个容器平稳地为用户提供服务;在负载减小时销毁一些容器,以节省计算资源供其它容器使用。此外,某些容器因为故障而不能提供服务时,可用容器数量也会减少。通常,在容器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容器所对应的服务配置信息也会相应的发生变化。比如,在容器发生变化前,服务1由容器1和容器2提供,服务配置信息包括有服务1的VIP地址和R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服务1的RIP地址为容器1和容器2对应的IP地址;假设在容器发生变化后,新增了用于提供服务1的容器3,那么在服务配置信息中,服务1的RIP地址还包括有容器3的IP地址。
目前,为了使负责进行负载均衡处理的负载均衡设备能够获取到变化后的服务配置信息,服务器通常会将变化后的服务配置信息写入到集成式数据库中,然后由负载均衡控制器从集成式数据库中获取相应的服务配置信息,并且将服务配置信息集中下发到各个负载均衡设备上。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服务器中的服务配置信息是实时动态变化的,只要任意一个服务器中的服务配置信息产生变化,负载均衡控制器就要将服务器中变化后的服务配置信息统一下发给所有的负载均衡设备。在服务器和负载均衡设备较多的情况下,负载均衡控制器对服务配置信息进行集中式下发处理的效率较低,容易影响负载均衡的效果。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在服务节点的服务配置信息发生变化时,由负载均衡设备直接获取相应的服务配置信息,并且该负载均衡设备通过信息扩散协议将服务配置信息扩散给其他的负载均衡设备,以使得全网的负载均衡设备均能够获得服务配置信息,免却了负载均衡控制器集中式下发的过程,提高了服务配置信息的处理效率。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应用场景具体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负载均衡设备、一个或多个服务节点以及转发设备,服务节点至少连接有一个负载均衡设备,负载均衡设备均与转发设备连接;在服务节点的服务配置信息发生变化时,与该服务节点连接的负载均衡设备可以获取到相应的服务配置信息,然后负载均衡设备通过信息扩散协议将获取到的服务配置信息扩散给其他的负载均衡设备,从而使得全网的负载均衡设备均能够获得服务配置信息。
可以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在步骤201中,在服务节点的服务配置信息发生变化时,第一负载均衡设备获取服务节点的服务配置信息,服务节点用于提供服务。
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节点是用于提供服务的节点,具体可以是服务器、虚拟机或者容器等,能够对第一负载均衡设备转发的服务请求进行处理,以提供相应的服务。第一负载均衡设备是用于进行负载均衡处理的设备,在接收到服务请求的时候,能够根据预置的负载均衡策略对服务请求进行负载均衡处理,将服务请求均衡地分发到相应的服务节点上,实现服务的负载均衡。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负载均衡设备可以是与该服务节点直接连接的,在服务节点的服务配置信息发生变化时,服务节点将服务配置信息发送给第一负载均衡设备,即第一负载均衡设备可以直接获取到服务节点上的服务配置信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负载均衡设备可以是通过服务管理节点与服务节点连接的,在服务节点的服务配置信息发生变化时,服务节点将其服务配置信息同步至服务管理节点上,由服务管理节点将服务配置信息发送给第一负载均衡设备。
202、第一负载均衡设备通过信息扩散协议将服务配置信息扩散给第二负载均衡设备,其中,第一负载均衡设备和第二负载均衡设备用于根据服务配置信息生成转发表项,以及根据生成的转发表项将服务请求分发给服务节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负载均衡设备可以是与第一负载均衡设备连接有同一个转发设备的一个或多个负载均衡设备,第一负载均衡设备在获取得到服务配置信息之后,可以通过转发设备将服务配置信息扩散到其他与该转发设备连接的负载均衡设备(即第二负载均衡设备)上,从而使得网络中其他的负载均衡设备也能够获得服务配置信息。也就是说,对于连接有同一个转发设备的多个负载均衡设备来说,多个负载均衡设备中的任意一个负载均衡设备在获取到服务节点的服务配置信息之后,都可以通过转发设备将服务配置信息扩散到其他的负载均衡设备上,从而保证各个负载均衡设备均能够获得相应的服务配置信息。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负载均衡设备、第二负载均衡设备和转发设备可以是二层网络拓扑结构中的设备,可以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二层网络拓扑结构的示意图,在图3中,包括有leaf交换层和spine交换层,第一负载均衡设备和第二负载均衡设备为leaf交换层中的leaf交换机,每个leaf交换机均连接有相应的服务器,转发设备则为spine交换层中的spine交换机,spine交换机与leaf交换层中的leaf交换机连接,即第一负载均衡设备和第二负载均衡设备均与同一个转发设备连接。在任意一个服务器上的服务配置信息发生变化时,服务器将服务配置信息发送给与其连接的leaf交换机,该leaf交换机将获取到的服务配置信息发送给spine交换机,由spine交换机将服务配置信息扩散到其他的leaf交换机上,从而实现服务配置信息的扩散。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负载均衡设备、第二负载均衡设备和转发设备可以是三层网络拓扑结构中的设备,可以参阅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三层网络拓扑结构的示意图,在图四中,包括有接入层、汇聚层和核心层,第一负载均衡设备和第二负载均衡设备为接入层中的接入设备,每个接入设备均连接有相应的服务器,转发设备则可以为汇聚层中的汇聚设备或核心层中的核心设备。在任意一个服务器上的服务配置信息发生变化时,服务器将服务配置信息发送给与其连接的接入设备,该接入设备通过汇聚设备或核心设备将获取到的服务配置信息扩散到其他的接入设备上,从而实现服务配置信息的扩散。
为了便于理解,以下将结合图3和图5对本申请实施例中实现服务配置信息扩散的两种场景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3所示,在第一种场景中,各个服务节点上均运行有用于获取服务配置信息的软件应用,例如服务负载均衡代理(serviceload balancer proxy,SLB Proxy),该软件应用能够收集服务节点上的服务配置信息,因此,服务节点可以在获取到自身的服务配置信息后,直接将服务配置信息发送给与其连接的负载均衡设备,由该负载均衡设备进行服务配置信息的扩散。具体地,服务器1在其对应的服务配置信息1发生变化时,将服务配置信息1发送给与其连接的leaf交换机1上,leaf交换机1则通过spine交换机1或者spine交换机2将服务配置信息1扩散到leaf交换机2和leaf交换机3上,从而完成服务配置信息1的扩散。同样地,对于服务器2,服务器2在其对应的服务配置信息2发生变化时,将服务配置信息2发送给与其连接的leaf交换机2上,leaf交换机2则通过spine交换机1或者spine交换机2将服务配置信息2扩散到leaf交换机1和leaf交换机3上。
如图5所示,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配置信息扩散的场景示意图。在第二种场景中,各个服务节点均与服务管理节点连接,在服务管理节点上部署有SLBProxy,服务管理节点能够获取各个服务节点上的服务配置信息,然后服务管理节点将获取到的服务配置信息发送给与其连接的一个负载均衡设备上,再由该负载均衡设备进行服务配置信息的扩散。具体地,在服务器1、服务器2或服务器3对应的服务配置信息发生变化时,服务管理节点可以获取到各个服务器上变化的服务配置信息,然后将获取到的服务配置信息发送给与其连接的leaf交换机1上,leaf交换机1则通过spine交换机1或者spine交换机2将服务配置信息1扩散到leaf交换机2和leaf交换机3上,从而完成服务配置信息1的扩散。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的服务配置信息具体可以包括:服务实例的名称、服务实例的VIP地址、服务实例的VIP地址对应的端口、服务实例的RIP地址、服务实例的RIP地址的数量或服务实例的RIP地址对应的端口中的一个或多个。其中,服务实例指的是具体用于提供某一服务的服务提供方,一般来说,服务实例可以是服务器中的虚拟机、容器或者pod等。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实现服务配置信息扩散的信息扩散协议具体可以是自定义的SLB协议。其中,自定义的SLB协议可以是基于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Control Protocol,TCP)或者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UDP),其中,TCP和UDP均属于传输层协议,在TCP和UDP的基础上通过新定义协议所传输的内容以及对应的格式,实现自定义SLB协议,能够保证实现服务配置信息在负载均衡设备上的扩散。如表1所示,表1所表示的是基于UDP的SLB协议上的报文封装格式:
表1
Figure BDA0002301202680000071
如表2所示,表2所表示的是SLB头部数据包的格式:
表2
Figure BDA0002301202680000072
在一些实施例中,信息扩散协议也可以是扩展的BGP,通过在BGP原有的预留字段上进行服务配置信息的扩展,从而实现基于扩展的BGP来扩散服务配置信息。
以上为对服务配置信息扩散的过程所进行的描述,为了便于理解,以下将结合图6对本申请实施例中负载均衡设备进行负载均衡处理的过程进行详细描述。如图6所示,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负载均衡设备进行负载均衡处理的示意图,其中,负载均衡设备1至3中均保存有全局的服务配置信息,服务节点2中包含有用于提供服务1的pod1和pod2,服务节点3上包含有用于提供服务2的pod3。在服务节点1需要访问服务1时,服务节点1向负载均衡设备1发送服务1访问请求,服务1访问请求中携带有源IP地址(即服务节点1的RIP地址)以及目的IP地址(即服务1的VIP地址),负载均衡设备1在接收到服务1访问请求之后,根据服务1访问请求中所携带的服务1的VIP地址以及负载均衡设备1中的转发表项确定服务1所对应的RIP地址(即pod1和pod2的IP地址)。其中,负载均衡设备1中的转发表项是根据服务配置信息所生成的,具体记录有各个服务的VIP地址和R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然后,负载均衡设备1再基于预置的负载均衡策略选择用于处理该服务1访问请求的pod;假设,负载均衡设备1选择了pod2来处理服务1访问请求,负载均衡设备将服务1访问请求中的目的IP地址修改为pod2对应的IP地址,然后将修改地址后的服务1访问请求通过转发设备以及负载均衡设备2转发给服务节点2中的pod2,从而实现负载均衡处理。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介绍,接下来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进行介绍。
可以参阅图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70的结构示意图,该网络设备70为第一负载均衡设备,包括获取单元701和扩散单元702。
获取单元701,用于在服务节点的服务配置信息发生变化时,获取服务节点的服务配置信息,服务节点用于提供服务。
扩散单元702,用于通过信息扩散协议将服务配置信息扩散给第二负载均衡设备,其中,第一负载均衡设备和第二负载均衡设备用于根据服务配置信息生成转发表项,以及根据生成的转发表项将服务请求分发给服务节点。
可选地,扩散单元702,还用于通过信息扩散协议将服务配置信息发送给转发设备,其中,转发设备与第一负载均衡设备以及第二负载均衡设备连接,转发设备用于将服务配置信息发送给第二负载均衡设备。
可选地,第一负载均衡设备和第二负载均衡设备为leaf交换机,转发设备为spine交换机;或,第一负载均衡设备和第二负载均衡设备为接入设备,转发设备为汇聚设备或核心设备。
可选地,服务配置信息包括:服务实例的名称、服务实例的VIP地址、服务实例的VIP地址对应的端口、服务实例的RIP地址、服务实例的RIP地址的数量或服务实例的RIP地址对应的端口中的一个或多个。
可选地,服务节点为服务器、虚拟机或容器。
可选地,信息扩散协议为BGP或SLB协议。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可能有部分单元(或器件)为通过硬件电路来实现而另一部分单元(或器件)通过软件来实现,也可能其中所有单元(或器件)都通过硬件电路来实现,还可能其中所有单元(或器件)都通过软件来实现。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8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网络设备80包括:处理器801,存储器802,其中,存储器802可以独立于处理器之外或独立于网络设备80之外(Memory#3),也可以在处理器或网络设备80之内(Memory#1和Memory#2)。存储器802可以是物理上独立的单元,也可以是云服务器上的存储空间或网络硬盘等。
存储器802用于存储计算机可读指令(或者称之为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801用于读取存储器802中存储的计算机可读指令以实现前述各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实现的功能。
可选地,存储器802(Memory#1)位于网络设备80置内。
可选地,存储器802(Memory#2)与处理器集成在一起。
可选地,存储器802(Memory#3)位于网络设备80之外。
可选地,该网络设备80还包括通信接口803,用于接收和发送数据。
可选地,该处理器801可以是中央处理器单元,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另外,该存储器802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硬盘(hard disk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云存储(cloud storage)、网络附接存储(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网盘(network drive)等;存储器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或者其他具有存储功能的任意形态的介质或产品。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Claims (12)

1.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服务节点的服务配置信息发生变化时,第一负载均衡设备获取所述服务节点的服务配置信息,所述服务节点用于提供服务;
所述第一负载均衡设备通过信息扩散协议将所述服务配置信息扩散给第二负载均衡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负载均衡设备和所述第二负载均衡设备用于根据所述服务配置信息生成转发表项,以及根据生成的转发表项将服务请求分发给所述服务节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负载均衡设备通过信息扩散协议将所述服务配置信息扩散给第二负载均衡设备,包括:
所述第一负载均衡设备通过所述信息扩散协议将所述服务配置信息发送给转发设备,其中,所述转发设备与所述第一负载均衡设备以及所述第二负载均衡设备连接,所述转发设备用于将所述服务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负载均衡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负载均衡设备和所述第二负载均衡设备为叶leaf交换机,所述转发设备为脊spine交换机;
或,
所述第一负载均衡设备和所述第二负载均衡设备为接入设备,所述转发设备为汇聚设备或核心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配置信息包括:服务实例的名称、所述服务实例的虚拟互联网协议VIP地址、所述服务实例的VIP地址对应的端口、所述服务实例的真实互联网协议RIP地址、所述服务实例的RIP地址的数量或所述服务实例的RIP地址对应的端口中的一个或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节点为服务器、虚拟机或容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扩散协议为扩展的边界网关协议BGP。
7.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为第一负载均衡设备,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在服务节点的服务配置信息发生变化时,获取所述服务节点的服务配置信息,所述服务节点用于提供服务;
扩散单元,用于通过信息扩散协议将所述服务配置信息扩散给第二负载均衡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负载均衡设备和所述第二负载均衡设备用于根据所述服务配置信息生成转发表项,以及根据生成的转发表项将服务请求分发给所述服务节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单元,还用于通过所述信息扩散协议将所述服务配置信息发送给转发设备,其中,所述转发设备与所述第一负载均衡设备以及所述第二负载均衡设备连接,所述转发设备用于将所述服务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负载均衡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负载均衡设备和所述第二负载均衡设备为叶leaf交换机,所述转发设备为脊spine交换机;
或,
所述第一负载均衡设备和所述第二负载均衡设备为接入设备,所述转发设备为汇聚设备或核心设备。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配置信息包括:服务实例的名称、所述服务实例的虚拟互联网协议VIP地址、所述服务实例的VIP地址对应的端口、所述服务实例的真实互联网协议RIP地址、所述服务实例的RIP地址的数量或所述服务实例的RIP地址对应的端口中的一个或多个。
11.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任意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节点为服务器、虚拟机或容器。
12.根据权利要求7至11任意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扩散协议为扩展的边界网关协议BGP。
CN201911224434.9A 2019-12-03 2019-12-03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Pending CN1129109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24434.9A CN112910939A (zh) 2019-12-03 2019-12-03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24434.9A CN112910939A (zh) 2019-12-03 2019-12-03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10939A true CN112910939A (zh) 2021-06-04

Family

ID=761044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24434.9A Pending CN112910939A (zh) 2019-12-03 2019-12-03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1093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73766A (zh) * 2022-08-22 2022-12-13 苏州思萃工业互联网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分布式网关的vip实现方法和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64478A1 (en) * 2004-05-03 2006-03-23 Level 3 Communications, Inc. Geo-locating load balancing
US7254626B1 (en) * 2000-09-26 2007-08-07 Foundry Networks, Inc. Global server load balancing
CN102404238A (zh) * 2011-12-31 2012-04-04 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负载均衡方法和装置、以及服务器系统
CN103973728A (zh) * 2013-01-25 2014-08-06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数据中心环境下负载均衡的方法及装置
CN107147555A (zh) * 2017-06-30 2017-09-0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vxlan网络的切换方法及设备、存储介质
US20180063231A1 (en) * 2016-08-25 2018-03-01 Nhn Entertainmen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direct server return load balancing using loopback interface in virtual network environment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54626B1 (en) * 2000-09-26 2007-08-07 Foundry Networks, Inc. Global server load balancing
US20060064478A1 (en) * 2004-05-03 2006-03-23 Level 3 Communications, Inc. Geo-locating load balancing
CN102404238A (zh) * 2011-12-31 2012-04-04 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负载均衡方法和装置、以及服务器系统
CN103973728A (zh) * 2013-01-25 2014-08-06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数据中心环境下负载均衡的方法及装置
US20180063231A1 (en) * 2016-08-25 2018-03-01 Nhn Entertainmen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direct server return load balancing using loopback interface in virtual network environment
CN107147555A (zh) * 2017-06-30 2017-09-0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vxlan网络的切换方法及设备、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杨杭等: "基于动态反馈的负载均衡方法研究",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no. 06, 15 December 2017 (2017-12-15)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73766A (zh) * 2022-08-22 2022-12-13 苏州思萃工业互联网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分布式网关的vip实现方法和系统
CN115473766B (zh) * 2022-08-22 2024-01-26 苏州思萃工业互联网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分布式网关的vip实现方法和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02079B2 (en) Cross-regional virtual network peering
US9992077B2 (en) Optimizing allocation of on-demand resources using performance zones
CA2914802C (en) Distributed lock management in a cloud computing environment
JP5976942B2 (ja) ポリシーベースのデータセンタネットワーク自動化を提供する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04380278B (zh) 用于客户端管理会话持续性的设备、系统和方法
CN108810013B (zh) 一种基于容器的服务访问方法
CN109547349B (zh) 基于虚拟路由的流量管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Liu et al. SDN-based live VM migration across datacenters
CN102137014A (zh) 资源管理方法、系统和资源管理器
CN108494835B (zh) 基于Raft算法的分布式动态路由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13572838A (zh) 基于Kubernetes的网络访问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0225146B (zh) 内外网映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介质及视频会议系统
CN114172905B (zh) 一种集群网络组网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327668B (zh) 网络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US10237235B1 (en) System for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CN112910685A (zh) 实现对容器网络统一管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06713378A (zh) 实现多个应用服务器提供服务的方法和系统
US11509711B2 (en) Customized memory modules in multi-tenant provider systems
CN112003794B (zh) 一种浮动ip限流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2910939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5242882A (zh) 一种基于传输层路由访问k8s容器环境的方法及装置
CN116418724A (zh) 服务访问方法、装置及负载均衡系统
CN107172094B (zh) 访问超级计算中心上服务程序的方法及系统
CN112910942B (zh) 一种服务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US20240095055A1 (en) Endpoints for virtual private label cloud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