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10543A - 一种容迟容断双层卫星路由机制的实现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容迟容断双层卫星路由机制的实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10543A
CN112910543A CN202110135699.2A CN202110135699A CN112910543A CN 112910543 A CN112910543 A CN 112910543A CN 202110135699 A CN202110135699 A CN 202110135699A CN 112910543 A CN112910543 A CN 1129105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tellite
node
network
geo
le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3569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10543B (zh
Inventor
李洪钧
任保全
林�源
巩向武
钟旭东
韩君妹
董楠楠
国晓博
赵亮
张培颖
庞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31007
System General Research Institute Academy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cademy Of Military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31007
System General Research Institute Academy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cademy Of Military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31007, System General Research Institute Academy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cademy Of Military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31007
Priority to CN20211013569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1054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105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105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105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105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1Systems using a satellite or space-based relay
    • H04B7/18513Transmission in a satellite or space-based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02Topology update or disco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14Routing performance; Theoretical aspec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容迟容断双层卫星路由机制的实现方法。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基于控制信息与数据信息分离的原则,构建双层卫星网络结构;对双层卫星网络结构中的概念进行定义,用于描述消息路由过程;将双层卫星网络结划分为不同时隙,不同时隙内网络的拓扑不同,同一时隙内网络的拓扑不变;建立针对卫星的拥塞处理机制。该机制利用双层卫星网络的分层管理能力,应对空间通信中的链路中断、高链路时延的状况,动态调整链路改变情况下的路由,赋予网络一定的抗毁能力和处理突发情况的能力,保证信息在非正常情况下的正确传输,达到卫星网络中的容迟容断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容迟容断双层卫星路由机制的实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网络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容迟容断双层卫星路由机制的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Internet网络采用TCP/IP协议,TCP/IP协议为其提供了一种基于不同链路层技术的端到端的通信机制。TCP/IP协议的平稳运行基于端到端持续的双向路径、较小的网络时延、相对一致的双向数据速率及较低的误码率。但是近年来出现很多新型网络,如野生动物监测传感网络、移动车载网、星际网络、战术通信网、口袋交换网、水下传感器网、空间光通信网、乡村通信网等,这些网络存在长时间的链路延迟、频繁的端到端路径中断、有限的能量供给和有限的存储能力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现有体系结构和协议不再适用。
空间通信的特殊性导致了空间网络具有子网异构、网络拓扑不断变化、链路传输延迟大、链路误码率高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卫星网络和地面网络有着显著的不同,表现为空间通信网络经常呈现出长时延、链路间频繁通断、高链路差错率、存储能力有限等。这些表现严重影响通信的质量,无法完成民用军用等场景中的需求。基于传统网络结构的协议不能适用这种特殊的通信场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迟容断双层卫星路由机制的实现方法,以解决空间通信中长时延、链路间频繁通断、高链路差错率等问题,从而提高空间通信的质量和需求。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容迟容断双层卫星路由机制的实现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基于控制信息与数据信息分离的原则,构建双层卫星网络结构;
步骤2,对双层卫星网络结构中的概念进行定义,用于描述消息路由过程;
步骤3,将双层卫星网络结划分为不同时隙,不同时隙内网络的拓扑不同,同一时隙内网络的拓扑不变;
步骤4,建立针对卫星的拥塞处理机制。
进一步地,步骤1所述基于控制信息与数据信息分离的原则,构建双层卫星网络结构,具体为:
(1.1)在GEO轨道设置3颗地球同步卫星实现覆盖全球,将管理卫星切换覆盖层的问题集中到LEO卫星,通过GEO卫星所覆盖的区域划分管理组,将LEO卫星分入不同的组进行管理;与此同时,设定LEO卫星作为与地面的接入层,LEO卫星负责接收来自地面的消息;
(1.2)通过划分时间片段,将卫星网络划分为n个不同的拓扑,并依此计算不同时刻的路由路径,实现网络的业务需求,不增加计算路由时的计算量,保持抗毁性与处理突发情况的能力。
进一步地,步骤2所述对双层卫星网络结构中的概念进行定义,用于描述消息路由过程,具体为:
(2.1)定义链路连接性,令lAB表示卫星节点A与卫星节点B之间的链路;
(2.2)定义LEO链路报告,令LLR(A)表示LEO卫星的链路报告;
(2.3)定义网络拓扑图,在计算路由之前,首先构建全网拓扑图;GEO卫星通过收集所属分组内的LEO卫星链路报告,获得部分拓扑信息,GEO卫星间相互交换组内链路连接信息即获得全网拓扑信息G(V,E),其中V表示GEO卫星节点,E表示GEO卫星链路,G(V,E)采用邻接表存储;
(2.3)定义路由表,令Rtable表示各节点的路由表,路由表包含本节点、目的节点与下一跳节点,具体表示如下:
Rtable={<S_id,D_id,N_id>|S_id,D_id,N_id∈{LEO layer}∪{GEO layer}}
其中S_id表示本节点编号,D_id表示目的节点编号,N_id表示下一跳节点编号,LEO layer表示所有LEO卫星节点,GEO layer表示所有GEO卫星节点;
(2.4)定义拥塞报告,令Jam(A)表示卫星节点A的拥塞报告,卫星节点A为自身缓存数设定一个阈值,当节点内缓存数超过该阈值时,向所属GEO卫星发送拥塞报告Jam(A),GEO卫星在收到报告后将该节点置为不可达,更新组内路由并等候至下一时间片计算全网路由;
(2.5)定义拥塞解除报告,卫星节点A拥塞解除后,发送拥塞接触报告N_Jam(A)至所属GEO卫星,GEO卫星在收到报告后将该节点置为可到达,更新组内路由并等候至下一时间片计算全网路由;
(2.6)定义失效报告,若卫星节点B失效,可能是LEO卫星,也可能是GEO卫星,在时间片更新时,所属的GEO卫星经过一段时间τ无法获得卫星节点B的链路报告,则可知卫星节点B已失效,GEO卫星向控制中心发送节点失效报告Node_Failure(B)。
进一步地,步骤3所述将双层卫星网络结划分为不同时隙,不同时隙内网络的拓扑不同,同一时隙内网络的拓扑不变,具体为:
(3.1)当更新到新的时隙时,各LEO卫星获取收集与其他节点的可连接性lAB,生成卫星链路报告LLR(Li,j);
(3.2)当GEO卫星集齐本组内所有链路报告或超过时间间隔τ时,GEO卫星将通过层内链路ISLGi-Gj向相邻的GEO卫星发送所收集的链路报告,若在时间(τ,τ+δ]内,Gj未收到来自Gi的链路报告,则向控制中心发送节点失效报告Node_Failure(Gi);
(3.3)GEO卫星相互交换链路报告后,各GEO卫星均可获得网络拓扑图G(V,E),依据跳数最少原则,GEO卫星为分组内每颗LEO卫星计算到所有LEO卫星的最少跳数路径,并由此更新其路由表Rtable
(3.4)计算更新完各LEO卫星的路由表后,GEO卫星根据Rtable的S_id,通过层间链路IOLGi-S_id将路由表Rtable发送给各LEO卫星,LEO卫星发送ACK确认消息,路由计算更新完毕;
(3.5)控制中心接收到节点失效报告Node_Failure(A)后,首先根据失效报告判别失效卫星的类型,若失效卫星为LEO卫星,则查明原因修复;若失效卫星为GEO卫星,一方面,查明原因修复,另一方面,由于GEO卫星失效将会影响网络的拓扑信息收集,为此,控制中心根据预先计算的此时隙内的分组情况,向该GEO所在分组内的LEO卫星发送命令,使LEO卫星发送链路报告至其他GEO卫星,由正常的GEO卫星暂为处理。
进一步地,步骤4所述建立针对卫星的拥塞处理机制,具体为:
(4.1)设计LEO卫星拥塞处理机制
在多层卫星网络中,LEO卫星负责承担地面网关的接入以及数据传输业务,针对不同轨道卫星覆盖区域不同,增加业务量大区域卫星数目,对于网络内流量突发情况,利用节点自身内存数与最大缓存数的比值αmemory实现监控:
αmemory=mnow/mmax
其中mnow代表节点当前内存数,mmax代表节点最大内存数;
设定节点拥塞判定的阈值为85%,当αmemory大于0.85时,认为当前节点出现拥塞,本节点发送拥塞报告Jam(A)至分组内管理者Gi,Gi在自身存储网络拓扑中将A卫星设为不可达,重新计算路由并下发至本组内LEO卫星,直至节点发送拥塞解除报告N_Jam(A),重新置其为可到达,并更新组内路由;
(4.2)设计GEO卫星拥塞处理机制
GEO卫星作为组管理者,既辅助承担数据传输业务,还负责计算网络路由,当GEO卫星出现拥塞情况时,利用Bundle层协议思想,通过将到来的消息束转发至其他GEO卫星节点,凭借计算能力解除拥塞状态;若网络中GEO卫星发生拥塞情况频率超过阈值,则排查是否为网络遭受攻击,还是网络结构已不能满足业务要求,需要升级网络。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为:(1)利用双层卫星网络的分层管理能力,应对空间通信中的链路中断、高链路时延的状况;(2)能够动态调整链路改变情况下的路由,赋予网络一定的抗毁能力和处理突发情况的能力;(3)能够保证信息在非正常情况下的正确传输,达到卫星网络中的容迟容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容迟容断双层卫星路由机制的流程框图。
图2是LEO/GEO双层卫星网络示意图。
图3是任意一条链路通断划分时间片段示意图。
图4是合并较短的时间片段示意图。
图5是卫星运动带来的分组切换示意图。
图6是卫星网络路由更新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应对空间通信中的链路中断、高链路时延的状况,动态调整链路改变情况下的路由的容迟容断双层卫星路由机制,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结合图1,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容迟容断双层卫星路由机制的实现方法。该机制利用双层卫星网络的分层管理能力,能够应对空间通信中的链路中断、高链路时延的状况,动态调整链路改变情况下的路由,赋予网络一定的抗毁能力和处理突发情况的能力,保证信息在非正常情况下的正确传输,达到卫星网络中的容迟容断效果,该机制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1,基于控制信息与数据信息分离的原则,构建双层卫星网络结构;
步骤2,对双层卫星网络结构中的概念进行定义,用于描述消息路由过程;
步骤3,将双层卫星网络结划分为不同时隙,不同时隙内网络的拓扑不同,同一时隙内网络的拓扑不变;
步骤4,建立针对卫星的拥塞处理机制。
进一步地,步骤1具体如下:基于控制信息与数据信息分离的思想,设计一个能完成以下要求的网络结构:实现网络的业务需求,不会增加计算路由时的计算量,保持良好的抗毁性与处理突发情况的能力;
(1.1)设计在GEO轨道设置3颗地球同步卫星,实现覆盖全球,将管理卫星切换覆盖层的问题集中到LEO卫星,并通过GEO卫星所覆盖的区域划分管理组,将LEO卫星分入不同的组进行管理。与此同时,考虑到GEO卫星对地球高纬度地区难以覆盖,通过设定LEO卫星作为与地面的接入层,LEO卫星负责接收来自地面的消息,以便解决高纬度地区的接入问题;
(1.2)通过划分时间片段,可以将卫星网络划分为n个不同的拓扑,并依此计算不同时刻的路由路径,实现网络的业务需求,不增加计算路由时的计算量,保持抗毁性与处理突发情况的能力。
进一步地,步骤2具体如下:对相关概念进行定义,以便于描述消息路由过程;
(2.1)定义链路连接性,令lAB表示卫星节点A与卫星节点B之间的链路;
(2.2)定义LEO链路报告,令LLR(A)表示LEO卫星的链路报告;
(2.3)定义网络拓扑图,在计算路由之前,首先需要构建全网拓扑图。GEO卫星通过收集所属分组内的LEO卫星链路报告,获得部分拓扑信息,GEO卫星间相互交换组内链路连接信息即可获得全网拓扑信息G(V,E)。其中V表示卫星节点,E表示卫星链路,G(V,E)采用邻接表存储。
(2.3)定义路由表,令Rtable表示各节点的路由表,路由表包含本节点、目的节点与下一跳节点,具体表示如下:
Rtable={<S_id,D_id,N_id>|S_id,D_id,N_id∈{LEO layer}∪{GEO layer}}
其中S_id表示本节点编号,D_id表示目的节点编号,N_id表示下一跳节点编号,LEO layer表示所有LEO卫星节点,GEO layer表示所有GEO卫星节点;
(2.4)定义拥塞报告,令Jam(A)表示卫星节点A的拥塞报告,卫星节点A通过为自身缓存数设定一个阈值,如当节点内缓存数超过自身最大存储数70%时,向所属GEO卫星发送拥塞报告Jam(A),GEO卫星在收到报告后将该节点置为不可达,更新组内路由并等候至下一时间片计算全网路由。
(2.5)定义拥塞解除报告,卫星节点A拥塞解除后,发送拥塞接触报告N_Jam(A)至所属GEO卫星,GEO卫星在收到报告后将该节点置为可到达,更新组内路由并等候至下一时间片计算全网路由。
(2.6)定义失效报告,若卫星节点B失效(可能是LEO卫星,也可能是GEO卫星),在时间片更新时,其所属的GEO卫星经过一段时间τ无法获得卫星节点B的链路报告,则可知卫星节点B已失效,GEO向控制中心发送节点失效报告Node_Failure(B)。
进一步地,步骤3具体如下:将网络划分为不同时隙,不同的时隙内网络的拓扑不同,同一时隙内可认为网络拓扑基本不变。时隙划分工作可由地面控制中心完成,划分后广播给各卫星存储。
(3.1)当更新到新的时隙时,各LEO卫星获取收集与其他节点的可连接性lAB,生成卫星链路报告LLR(Li,j);
(3.2)当GEO卫星集齐本组内所有链路报告或超过时间τ时,GEO卫星将通过层内链路ISLGi-Gj向相邻的GEO卫星发送所收集的链路报告,若在时间(τ,τ+δ]内,Gj未收到来自Gi的链路报告,则向控制中心发送节点失效报告Node_Failure(Gi);
(3.3)GEO卫星相互交换链路报告后,各GEO卫星均可获得网络拓扑图G(V,E),依据跳数最少原则,GEO卫星为分组内每颗LEO卫星计算到所有LEO卫星的最少跳数路径,并由此更新其路由表Rtable
(3.4)计算更新完各LEO卫星的路由表后,GEO卫星根据Rtable的S_id,通过层间链路IOLGi-S_id将路由表Rtable发送给各LEO卫星,LEO卫星发送ACK确认消息。路由计算更新完毕;
(3.5)控制中心接收到节点失效报告Node_Failure(A)后,首先根据失效报告判别失效卫星的类型,若失效卫星为LEO卫星,则尽快查明原因修复;若失效卫星为GEO卫星,一方面,尽快查明原因修复,另一方面,由于GEO卫星失效将会影响网络的拓扑信息收集,为此,控制中心根据预先计算的此时隙内的分组情况,向该GEO所在分组内的LEO卫星发送命令,使LEO卫星发送链路报告至其他GEO卫星,由正常的GEO卫星暂为处理。
进一步地,步骤4具体如下:为了避免某时隙内网络产生流量突发的情况,引起节点拥塞,分别设计了针对两种卫星的几点拥塞处理机制。
(4.1)设计LEO卫星拥塞处理机制:
在多层卫星网络中,LEO卫星负责承担地面网关的接入以及数据传输业务,针对不同轨道卫星覆盖区域不同,增加业务量大区域卫星数目,对于网络内流量突发情况,利用节点自身内存数与最大缓存数的比值αmemory实现监控:
αmemory=mnow/mmax
其中mnow代表节点当前内存数,mmax代表节点最大内存数;
设定节点拥塞判定的阈值为85%,当αmemory大于0.85时,认为当前节点出现拥塞,本节点发送拥塞报告Jam(A)至分组内管理者Gi,Gi在自身存储网络拓扑中将A卫星设为不可达,重新计算路由并下发至本组内LEO卫星,直至节点发送拥塞解除报告N_Jam(A),重新置其为可到达,并更新组内路由;
(4.2)设计GEO卫星拥塞处理机制:
GEO卫星作为组管理者,既辅助承担数据传输业务,还负责计算网络路由,当GEO卫星出现拥塞情况时,利用Bundle层协议思想,通过将到来的消息束转发至其他GEO卫星节点,凭借计算能力解除拥塞状态;若网络中GEO卫星发生拥塞情况频率超过阈值,则排查是否为网络遭受攻击,还是网络结构已不能满足业务要求,需要升级网络。
实施例1
结合图1,本发明容迟容断双层卫星路由机制,步骤如下:
步骤1,基于控制信息与数据信息分离的思想,设计一个能完成以下要求的网络结构:实现网络的业务需求,不会增加计算路由时的计算量,保持良好的抗毁性与处理突发情况的能力。不同轨道的卫星中LEO卫星与地面的传输时延最小,链路损耗最低,GEO卫星覆盖地球范围最广阔,尤以位于赤道高度为35786km的GEO卫星为佳。因此,在本文中选取的网络拓扑结构为LEO/GEO双层卫星网络,如图2所示,以此建立与地面的通信机制。
为了适应对空间通信中长时延、链路间频繁通断、高链路差错率、存储能力有限的场景,提升空间通信的质量和需求,实现空间网络容迟容断的能力,利用位于赤道的GEO卫星对地静止这一特点,本节设计在GEO轨道设置3颗地球同步卫星,实现覆盖全球,将管理卫星切换覆盖层的问题集中到LEO卫星,并通过GEO卫星所覆盖的区域划分管理组,将LEO卫星分入不同的组进行管理。与此同时,考虑到GEO卫星对地球高纬度地区难以覆盖,通过设定LEO卫星作为与地面的接入层,LEO卫星负责接收来自地面的消息,解决了高纬度地区的接入问题。
本方案采取了优化的非等长时间划分方式,按照这样的划分方法,网络中可能形成如图3示的时间片划分,按照这样划分的时间片段,可能会出现图中[T(5),T(6)]这样较短的时间片段,在该时间片段内,由于只有一条链路发生通断的变化,对网络的拓扑影响不大,而由此带来的重新计算网络路由问题则更令人关心。为此,VLRA算法通过设定时间长度阈值Td,将所划分的时间片段长度与Td比较,若时间片长度小于Td,则将该时间片段与上一时间片段合并,并在上一时间片段内提前将此链路设置为断开,如图4所示。
在多层卫星网络中,由于LEO卫星的运动,还有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便是LEO卫星的分组切换,如图5所示,由于卫星运动,由当前GEO覆盖范围切换至另一GEO的覆盖区域,由于本方案采取GEO卫星作为组管理者,这种切换需要单独考虑,在计算合并时间片时,具有高优先级,不会合并。
步骤2,对相关概念进行定义,以便于描述消息路由过程:
定义链路连接性:令lAB表示卫星节点A与卫星节点B之间的链路,由2.1.2节可知,此链路分为ISL、IOL、UDL三种,根据对卫星链路的介绍,令Bool(lAB)表示卫星节点A与卫星节点B之间的可连接性,具体表示如下:
Figure BDA0002926854950000081
定义LEO链路报告:令LLR(A)表示LEO卫星的链路报告,LLR(A)使用二元组(B,Bool(lAB))表示,其中B表示与卫星节点A具有链路的卫星节点B,LEO卫星链路包括:①与周围相邻的4颗LEO卫星Li,j之间的链路ISL,②与GEO卫星Gi之间的链路IOL,③与地面网关Nk之间的链路UDL。Li,j为LEO卫星在网络中的编号,L表示为LEO卫星,i表示LEO卫星所属管理者GEO卫星的编号,j表示LEO卫星的自身编号,Gi为GEO卫星编号。Nk表示地面网关的地址编号,0<n<count(A,Nk)-1,count(A,Nk)表示与卫星节点A可连的地面网关数量。链路报告具体表示如下:
LLR(A)={(X,Bool(lAX))|X∈{Li,j},|Li,j=4|}∪{(Y,Bool(lAY))|Y∈{Gi}}
∪{(Z,Bool(lAZ))|Z∈{Nk},|{Nk}|=n,0<n<count(A,Nk)-1}
定义网络拓扑图:在计算路由之前,首先需要构建全网拓扑图。GEO卫星通过收集所属分组内的LEO卫星链路报告,获得部分拓扑信息,GEO卫星间相互交换组内链路连接信息即可获得全网拓扑信息G(V,E)。其中V表示卫星节点,E表示卫星链路,G(V,E)采用邻接表存储。
定义路由表:令Rtable表示各节点的路由表,路由表包含本节点、目的节点与下一跳节点,具体表示如下:
Rtable={<S_id,D_id,N_id>|S_id,D_id,N_id∈{LEO layer}∪{GEO layer}}
其中,S_id表示本节点编号,D_id表示目的节点编号,N_id表示下一跳节点编号。
定义拥塞报告:令Jam(A)表示卫星节点A的拥塞报告,卫星节点A通过为自身缓存数设定一个阈值,如当节点内缓存数超过自身最大存储数70%时,向所属GEO卫星发送拥塞报告Jam(A),GEO卫星在收到报告后将该节点置为不可达,更新组内路由并等候至下一时间片计算全网路由。
定义拥塞解除报告:卫星节点A拥塞解除后,发送拥塞接触报告N_Jam(A)至所属GEO卫星,GEO卫星在收到报告后将该节点置为可到达,更新组内路由并等候至下一时间片计算全网路由。
定义失效报告:若卫星节点B失效(可能是LEO卫星,也可能是GEO卫星),在时间片更新时,其所属的GEO经过一段时间τ无法获得卫星节点B的链路报告,则可知节点已失效,GEO向控制中心发送节点失效报告Node_Failure(B)。
步骤3,将网络划分为不同时隙,不同的时隙内网络的拓扑不同,同一时隙内可认为网络拓扑基本不变。时隙划分工作可由地面控制中心完成,划分后广播给各卫星存储。具体路由更新步骤结合图6进行解释。
(1)当更新到新的时隙时,各LEO卫星获取收集与其他节点的可连接性lAB,生成卫星链路报告LLR(Li,j),(1)执行完毕。
(2)在执行完第一步后,LEO卫星通过层间链路IOLLi,j--Gi向所在分组管理卫星发送链路报告LLR(Li,j),Gi等候时间τ,若时间τ内接收到的链路报告数与组内成员数相同,则继续(3),否则发送链路失效报告Node_Failure(Li,j)至地面控制中心,同时将以Li,j为其中一个端点的链路连接性置0后执行(6),(2)执行完毕。
(3)当GEO卫星集齐本组内所有链路报告或超过时间τ时,GEO卫星将通过层内链路ISLGi--Gj向相邻的GEO卫星发送所收集的链路报告,若在时间(τ,τ+δ]内,Gj未收到来自Gi的链路报告,则向控制中心发送节点失效报告Node_Failure(Gi),执行(6),否则执行(4),(3)执行完毕。
(4)GEO卫星相互交换链路报告后,各GEO卫星均可获得网络拓扑图G(V,E),依据跳数最少原则,GEO卫星为分组内每颗LEO卫星计算到所有LEO卫星的最少跳数路径,并由此更新其路由表Rtable,(4)执行完毕。
(5)计算更新完各LEO卫星的路由表后,GEO卫星根据Rtable的S_id,通过层间链路IOLGi-S_id将路由表Rtable发送给各LEO卫星,LEO卫星发送ACK确认消息。(5)执行完毕,路由计算更新完毕。
(6)控制中心接收到节点失效报告Node_Failure(A)后,首先根据失效报告判别失效卫星的类型,若失效卫星为LEO卫星,则尽快查明原因修复;若失效卫星为GEO卫星,一方面,尽快查明原因修复,另一方面,由于GEO卫星失效将会影响网络的拓扑信息收集,为此,控制中心根据预先计算的此时隙内的分组情况,向该GEO所在分组内的LEO卫星发送命令,使LEO卫星发送链路报告至其他GEO卫星,由正常的GEO卫星暂为处理,重新执行(3)。
步骤4,为了避免某时隙内网络产生流量突发的情况,引起节点拥塞,分别设计了针对两种卫星的几点拥塞处理机制。
(1)LEO卫星拥塞:在多层卫星网络中,LEO卫星负责承担地面网关的接入,以及大部分的数据传输业务,某一卫星节点拥塞多为该地区业务量大或流量突发。针对不同轨道卫星覆盖区域不同,可利用此特性设计增加业务量大区域卫星数目,达到合理分配网络资源目的。对于网络内流量突发情况,可利用节点自身内存数与最大缓存数的比值αmemory实现监控。
αmemory=mnow/mmax
其中mnow代表节点当前内存数,mmax代表节点最大内存数。设定节点拥塞判定的阈值为85%,当αmemory大于0.85时,认为当前节点出现拥塞,本节点发送拥塞报告Jam(A)至分组内管理者Gi,Gi在自身存储网络拓扑中将卫星节点A设为不可达,重新计算路由并下发至本组内LEO卫星,直至节点发送拥塞解除报告N_Jam(A),重新置其为可到达,并更新组内路由。
(2)GEO卫星拥塞:GEO卫星作为组管理者,既辅助承担数据传输业务,还负责计算网络路由,处理LEO卫星拥塞,有较大可能发生节点拥塞的情况。然而在实际网络中,GEO卫星的处理能力优于LEO卫星,故实际过程中GEO卫星节点较难出现节点拥塞情况。当GEO卫星出现拥塞情况时,多半是网络中流量突发导致,这种情况下引起GEO卫星拥塞的时间不长,利用Bundle层协议思想,通过将到来的消息束转发至其他GEO卫星节点,凭借其计算能力解除拥塞状态。若网络中GEO卫星时常发生拥塞情况,则需要考虑是否为网络遭受攻击,需要排除异常,还是网络结构已不能满足业务要求,需要升级网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容迟容断双层卫星路由机制的实现方法,该机制利用双层卫星网络的分层管理能力,应对空间通信中的链路中断、高链路时延的状况,动态调整链路改变情况下的路由,赋予网络一定的抗毁能力和处理突发情况的能力,保证信息在非正常情况下的正确传输,达到卫星网络中的容迟容断效果。可以适应对空间通信中长时延、链路间频繁通断、高链路差错率、存储能力有限的场景,提升空间通信的质量和需求。
本实施例提供的容迟容断网络的路由算法,可以应用在容迟容断网络中。

Claims (5)

1.一种容迟容断双层卫星路由机制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基于控制信息与数据信息分离的原则,构建双层卫星网络结构;
步骤2,对双层卫星网络结构中的概念进行定义,用于描述消息路由过程;
步骤3,将双层卫星网络结划分为不同时隙,不同时隙内网络的拓扑不同,同一时隙内网络的拓扑不变;
步骤4,建立针对卫星的拥塞处理机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迟容断双层卫星路由机制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基于控制信息与数据信息分离的原则,构建双层卫星网络结构,具体为:
(1.1)在GEO轨道设置3颗地球同步卫星实现覆盖全球,将管理卫星切换覆盖层的问题集中到LEO卫星,通过GEO卫星所覆盖的区域划分管理组,将LEO卫星分入不同的组进行管理;与此同时,设定LEO卫星作为与地面的接入层,LEO卫星负责接收来自地面的消息;
(1.2)通过划分时间片段,将卫星网络划分为n个不同的拓扑,并依此计算不同时刻的路由路径,实现网络的业务需求,不增加计算路由时的计算量,保持抗毁性与处理突发情况的能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迟容断双层卫星路由机制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对双层卫星网络结构中的概念进行定义,用于描述消息路由过程,具体为:
(2.1)定义链路连接性,令lAB表示卫星节点A与卫星节点B之间的链路;
(2.2)定义LEO链路报告,令LLR(A)表示LEO卫星的链路报告;
(2.3)定义网络拓扑图,在计算路由之前,首先构建全网拓扑图;GEO卫星通过收集所属分组内的LEO卫星链路报告,获得部分拓扑信息,GEO卫星间相互交换组内链路连接信息即获得全网拓扑信息G(V,E),其中V表示GEO卫星节点,E表示GEO卫星链路,G(V,E)采用邻接表存储;
(2.3)定义路由表,令Rtable表示各节点的路由表,路由表包含本节点、目的节点与下一跳节点,具体表示如下:
Rtable={<S-id,D-id,N-id>|S_id,D_id,N_id∈{LEO layer}∪{GEO layer}}
其中S_id表示本节点编号,D_id表示目的节点编号,N_id表示下一跳节点编号,LEOlayer表示所有LEO卫星节点,GEO layer表示所有GEO卫星节点;
(2.4)定义拥塞报告,令Jam(A)表示卫星节点A的拥塞报告,卫星节点A为自身缓存数设定一个阈值,当节点内缓存数超过该阈值时,向所属GEO卫星发送拥塞报告Jam(A),GEO卫星在收到报告后将该节点置为不可达,更新组内路由并等候至下一时间片计算全网路由;
(2.5)定义拥塞解除报告,卫星节点A拥塞解除后,发送拥塞接触报告N_Jam(A)至所属GEO卫星,GEO卫星在收到报告后将该节点置为可到达,更新组内路由并等候至下一时间片计算全网路由;
(2.6)定义失效报告,若卫星节点B失效,可能是LEO卫星,也可能是GEO卫星,在时间片更新时,所属的GEO卫星经过一段时间τ无法获得卫星节点B的链路报告,则可知卫星节点B已失效,GEO卫星向控制中心发送节点失效报告Node_Failure(B)。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迟容断双层卫星路由机制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将双层卫星网络结划分为不同时隙,不同时隙内网络的拓扑不同,同一时隙内网络的拓扑不变,具体为:
(3.1)当更新到新的时隙时,各LEO卫星获取收集与其他节点的可连接性lAB,生成卫星链路报告LLR(Li,j);
(3.2)当GEO卫星集齐本组内所有链路报告或超过时间间隔τ时,GEO卫星将通过层内链路ISLGi-Gj向相邻的GEO卫星发送所收集的链路报告,若在时间(τ,τ+δ]内,Gj未收到来自Gi的链路报告,则向控制中心发送节点失效报告Node_Failure(Gi);
(3.3)GEO卫星相互交换链路报告后,各GEO卫星均可获得网络拓扑图G(V,E),依据跳数最少原则,GEO卫星为分组内每颗LEO卫星计算到所有LEO卫星的最少跳数路径,并由此更新其路由表Rtable
(3.4)计算更新完各LEO卫星的路由表后,GEO卫星根据Rtable的S_id,通过层间链路IOLGi-S_id将路由表Rtable发送给各LEO卫星,LEO卫星发送ACK确认消息,路由计算更新完毕;
(3.5)控制中心接收到节点失效报告Node_Failure(A)后,首先根据失效报告判别失效卫星的类型,若失效卫星为LEO卫星,则查明原因修复;若失效卫星为GEO卫星,一方面,查明原因修复,另一方面,由于GEO卫星失效将会影响网络的拓扑信息收集,为此,控制中心根据预先计算的此时隙内的分组情况,向该GEO所在分组内的LEO卫星发送命令,使LEO卫星发送链路报告至其他GEO卫星,由正常的GEO卫星暂为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迟容断双层卫星路由机制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建立针对卫星的拥塞处理机制,具体为:
(4.1)设计LEO卫星拥塞处理机制
在多层卫星网络中,LEO卫星负责承担地面网关的接入以及数据传输业务,针对不同轨道卫星覆盖区域不同,增加业务量大区域卫星数目,对于网络内流量突发情况,利用节点自身内存数与最大缓存数的比值αmemory实现监控:
αmemory=mnow/mmax
其中mnow代表节点当前内存数,mmax代表节点最大内存数;
设定节点拥塞判定的阈值为85%,当αmemory大于0.85时,认为当前节点出现拥塞,本节点发送拥塞报告Jam(A)至分组内管理者Gi,Gi在自身存储网络拓扑中将A卫星设为不可达,重新计算路由并下发至本组内LEO卫星,直至节点发送拥塞解除报告N_Jam(A),重新置其为可到达,并更新组内路由;
(4.2)设计GEO卫星拥塞处理机制
GEO卫星作为组管理者,既辅助承担数据传输业务,还负责计算网络路由,当GEO卫星出现拥塞情况时,利用Bundle层协议思想,通过将到来的消息束转发至其他GEO卫星节点,凭借计算能力解除拥塞状态;若网络中GEO卫星发生拥塞情况频率超过阈值,则排查是否为网络遭受攻击,还是网络结构已不能满足业务要求,需要升级网络。
CN202110135699.2A 2021-02-01 2021-02-01 一种容迟容断双层卫星路由机制的实现方法 Active CN1129105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35699.2A CN112910543B (zh) 2021-02-01 2021-02-01 一种容迟容断双层卫星路由机制的实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35699.2A CN112910543B (zh) 2021-02-01 2021-02-01 一种容迟容断双层卫星路由机制的实现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10543A true CN112910543A (zh) 2021-06-04
CN112910543B CN112910543B (zh) 2022-09-13

Family

ID=76120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35699.2A Active CN112910543B (zh) 2021-02-01 2021-02-01 一种容迟容断双层卫星路由机制的实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10543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23605A (en) * 1997-03-19 2000-02-08 Fujitsu Limited Dual layer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geostationary satellite therefor
CN103905306A (zh) * 2014-04-02 2014-07-02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安通信学院 一种适用于geo/leo双层星座网络的路由交换方法
CN104159256A (zh) * 2014-08-29 2014-11-19 大连大学 一种基于延时容忍卫星网络的拥塞控制方法
CN104821844A (zh) * 2015-05-21 2015-08-05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时隙优化的双层卫星网络路由方法
CN105471734A (zh) * 2015-12-24 2016-04-06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时隙的leo/meo双层卫星dtn网络分布式路由的优化方法
US10419106B1 (en) * 2017-09-29 2019-09-17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Satellite-based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 (CDN) in an extraterrestrial environment
CN110493131A (zh) * 2019-09-24 2019-11-22 大连大学 一种sdn架构下的空间信息网络路由策略的设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23605A (en) * 1997-03-19 2000-02-08 Fujitsu Limited Dual layer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geostationary satellite therefor
CN103905306A (zh) * 2014-04-02 2014-07-02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安通信学院 一种适用于geo/leo双层星座网络的路由交换方法
CN104159256A (zh) * 2014-08-29 2014-11-19 大连大学 一种基于延时容忍卫星网络的拥塞控制方法
CN104821844A (zh) * 2015-05-21 2015-08-05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时隙优化的双层卫星网络路由方法
CN105471734A (zh) * 2015-12-24 2016-04-06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时隙的leo/meo双层卫星dtn网络分布式路由的优化方法
US10419106B1 (en) * 2017-09-29 2019-09-17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Satellite-based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 (CDN) in an extraterrestrial environment
CN110493131A (zh) * 2019-09-24 2019-11-22 大连大学 一种sdn架构下的空间信息网络路由策略的设计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杨力 等: "一种GEO/LEO双层卫星网络路由算法及仿真研究", 《宇航学报》 *
郭炎鑫等: "多层卫星网络链路中断容忍路由策略设计", 《电子与信息学报》 *
韩江雪 等: "基于NS2的多层卫星网络路由协议开发方案", 《软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10543B (zh) 2022-09-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kici et al. A distributed routing algorithm for datagram traffic in LEO satellite networks
US11026231B2 (en) Maintaining and distributing state due to temporary failures in a shared bandwidth network
CN111294108B (zh) 一种面向正交圆轨道构型卫星星座的高效路由方法
CN103986512B (zh) 基于区域划分的卫星网络星间链路故障恢复方法
Sharma et al. Topological Broadcasting Using Parameter Sensitivity-Based Logical Proximity Graphs in Coordinated Ground-Flying Ad Hoc Networks.
US20160072663A1 (en) Robust Routing of Data in Wireless Networks
CN104683016A (zh) 基于最小化时延的多层卫星网络最优业务分布路由方法
JP2013543663A (ja) 再構成可能な地球低軌道衛星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状況認識適合型スイッチング
CN113055076B (zh) 一种leo/meo双层卫星通信网络中的路由方法
CN113489528A (zh) 一种适用于星间路由的自适应抗毁方法
Nadeem et al. A review and classification of flying ad-hoc network (FANET) routing strategies
CN113067627B (zh) 一种基于虚拟节点的自适应抗毁卫星路由方法
EP3629627A1 (en) Routing method for satellite constellations based on hop-by-hop autonomous decisions and minimizing the use of inter-plane links
CN112019260A (zh) 一种低轨异构卫星网络路由方法及系统
CN113131996B (zh) 一种基于地面站的通信优化方法
CN114039655B (zh) 一种基于链路预测和区域划分的星间路由抗毁方法
CN112910543B (zh) 一种容迟容断双层卫星路由机制的实现方法
CN108011661B (zh) 一种卫星网络路由震荡抑制方法和系统
Zhu et al. Double-layer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network routing algorithm based on priority and failure probability
Li et al. Load-balanced cooperative transmission in MEO-LEO satellite network
CN115412489B (zh) 一种软件定义卫星网络南向接口控制方法
CN114679210A (zh) 基于双层卫星网络的容迟容断网络自主路由技术
US20230137047A1 (en)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system having primary and secondary neighborhood egress nodes
Li et al. Destruction-Resistant Routing Protocol Based on Topology Prediction and Backup Path
Di et al. A new routing algorithm of two-tier LEO/MEO mobile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syste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