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09906B - 电路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路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09906B
CN112909906B CN202110112101.8A CN202110112101A CN112909906B CN 112909906 B CN112909906 B CN 112909906B CN 202110112101 A CN202110112101 A CN 202110112101A CN 112909906 B CN112909906 B CN 1129099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electrostatic
input e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dischar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1210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09906A (zh
Inventor
陈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1210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0990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099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099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099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099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9/0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limiting excess current or voltage without disconne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9/0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limiting excess current or voltage without disconnection
    • H02H9/005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limiting excess current or voltage without disconnection avoiding undesired transient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FSTATIC ELECTRICITY; NATURALLY-OCCURRING ELECTRICITY
    • H05F3/00Carrying-off electrostatic charges
    • H05F3/02Carrying-off electrostatic charges by means of earthing connec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7Shielding in digitiser, i.e. guard or shielding arrangements, mostly for capacitive touchscreens, e.g. driven shields, driven ground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路和电子设备,所述电路包括电容触控电路,电容触控电路包括非静电元件和用于泻放静电的静电元件;供电电路,供电电路包括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第一支路的输出端与所述静电元件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支路的输出端与所述非静电元件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一泻放电路,所述第一泻放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静电元件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泻放电路的输出端接地;其中,所述静电元件能够被正向导通和反向击穿,在所述静电元件被第一静电脉冲反向击穿时,所述第一静电脉冲击穿所述第一泻放电路,以泻放所述第一静电脉冲。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至少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产生于触控显示屏的静电易造成电子设备内部的元件破坏的问题。

Description

电路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路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具有触控显示屏的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易产生耦合静电,产生于显示屏的耦合静电易通过电容触控电路流向电子设备内部,进而可能导致电子设备内部的元件遭到破坏。基于此,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在电容触控电路的供电线上设置静电元件,以将电容触控电路中的静电泻放至电子设备内部电路的接地端。
然而,由于显示屏的各个位置均需设置电容触控电路,因此,当显示屏各个位置的静电均流向所述静电元件时,将导致静电元件所在位置的电压较高。而电子设备内部的静电元件和非静电元件均通过同一供电线供电,即静电元件的泻放电路与非静电元件的供电电路共用同一线路,当静电元件所在位置的电压较高时,可能通过所述供电线流向电子设备的内部的非静电元件,进而造成非静电元件的损坏。可见,现有技术中,产生于触控显示屏的静电易造成电子设备内部的元件损坏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路和电子设备,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产生于触控显示屏的静电易造成电子设备内部的元件破坏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路,包括:
电容触控电路,所述电容触控电路包括非静电元件和用于泻放静电的静电元件;
供电电路,所述供电电路包括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的输出端与所述静电元件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支路的输出端与所述非静电元件的输入端电连接;
第一泻放电路,所述第一泻放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静电元件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泻放电路的输出端接地;
其中,所述静电元件能够被正向导通和反向击穿,在所述静电元件被第一静电脉冲反向击穿时,所述第一静电脉冲击穿所述第一泻放电路,以泻放所述第一静电脉冲。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及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电路。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采用不同的供电支路分别向电容触控电路中的静电元件和非静电元件供电,这样,当静电元件处形成局部高压时,可以有效的避免静电元件处的静电通过供电电路流向非静电元件;同时,通过将第一泻放电路与静电元件的输入端电连接,这样,当静电元件被静电反向击穿时,可以直接流入第一泻放电路进行泻放,从而有效的避免击穿静电元件的静电通过供电电路流向其他位置。从而有效的缓解了产生于触控显示屏的静电易造成电子设备内部的元件破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支路与第一泻放电路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是第一泻放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是第一泻放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路和电子设备进行详细地说明。
请参见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路,所述电路包括:电容触控电路,所述电容触控电路包括非静电元件和用于泻放静电的静电元件;供电电路,所述供电电路包括第一支路100和第二支路200,所述第一支路100的输出端与所述静电元件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支路200的输出端与所述非静电元件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一泻放电路300,所述第一泻放电路300的输入端与所述静电元件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泻放电路300的输出端接地;其中,所述静电元件能够被正向导通和反向击穿,在所述静电元件被第一静电脉冲反向击穿时,所述第一静电脉冲击穿所述第一泻放电路300,以泻放所述第一静电脉冲。
具体地,上述电容触控电路可以是触控显示屏中常见的电容触控电路,在触控显示屏中,由电容触控电路检测电容传感器接收到的人体电容,本实施例中,对电容触控电路不作具体限定。
上述静电元件可以是二极管、MOS管等常见的静电泻放元件。其中,所述非静电元件可以是各种数据处理芯片,例如,可以是用于侦测电容传感器接收到的人体电容的触控侦测芯片。
上述第一泻放电路300可以是常见的静电泻放电路,例如,请参见图3,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静电泻放电路,所述静电泻放电路包括三极管,一般在30V~40V的高压工艺中,其击穿电压约为35V~50V。图3中,三极管的漏极D连接至供电电路AVDD,栅极G通过第一电阻R连接至地线AVSS,源极S连接至地线AVSS,衬底B连接至地线AVSS。其工作原理是:依靠反向击穿后触发寄生三极管PNP来导通电流。这样,当供电电路AVDD处存在静电时,反向击穿第一泻放电路300,从而实现静电的泻放。
此外,上述静电泻放电路还可以如图4所示,供电电路AVDD与地线AVSS之间依次连接有RC电路、反向器和三极管,且RC电路的输出端与反向器的输入端连接,反向器的输出端与三极管的栅极G连接,三极管的漏极D连接至供电电路AVDD,源极S连接至地线AVSS,衬底B连接至地线AVSS。其工作原理是:在正常供电情况下,反向器的输入端电位为1,三极管的栅极G电位为0,三极管不击穿,在所述供电电路AVDD上存在静电时,所述反向器的输入端电位为0,三极管的栅极G电位为1,三极管击穿,此时,供电电路AVDD中的静电经所述三极管进行泻放。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图3和4中提供的静电泻放电路仅以对供电电路AVDD中的静电进行泻放进行解释说明,事实上,上述图3和4还可以应用于第AVEE,或者下文所提及的第一正电供电子电路101、第一负电供电子电路102、第二正电供电子电路201和第二负电供电子电路202中的静电进行泻放。
具体地,在包括上述电路的电子设备中,由于上述静电元件可以正向导通,因此,第一支路100中的电路可以顺畅的流入静电元件,以实现对静电元件的供电。而当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产生静电时,可以依次击穿所述静电元件和所述第一泻放电路300,从而通过第一泻放电路300直接流入接地端进行泻放。
上述第二支路200与所述非静电元件的输入端电连接,可以实现对非静电元件的供电,这样,通过采用不同的供电支路分别向电容触控电路中的静电元件和非静电元件供电,当静电元件处形成局部高压时,可以有效的避免静电元件处的静电通过供电电路流向非静电元件。
该实施方式中,通过采用不同的供电支路分别向电容触控电路中的静电元件和非静电元件供电,这样,当静电元件处形成局部高压时,可以有效的避免静电元件处的静电通过供电电路流向非静电元件;同时,通过将第一泻放电路300与静电元件的输入端电连接,当静电元件被静电反向击穿时,可以直接流入第一泻放电路300进行泻放,从而有效的避免击穿静电元件的静电通过供电电路流向其他位置。进而有效的缓解了产生于触控显示屏的静电易造成电子设备内部的元件破坏的问题。
可选地,所述电路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泻放电路300;
所述静电元件的输入端与第一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电路为所述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泻放电路300中,输入端距离所述静电元件最近的第一泻放电路300。
具体地,请参见图1,所述第一支路100包括第一正电供电子电路101和第一负电供电子电路102,其中,第一正电供电子电路101上连接有5个间隔设置的第一泻放电路300,而第一正电供电子电路101上连接有若干个静电元件,这样,第一正电供电子电路101上的任意静电元件可以通过与该静电元件距离最近的第一泻放电路300的输入端电连接,这样,可以及时将流入供电电路的静电进行泻放,从而进一步降低静电风险。
可选地,所述静电元件包括第一静电元件和第二静电元件,所述第一支路100包括第一正电供电子电路101和第一负电供电子电路102,所述第一泻放电路300包括正电泻放子电路和负电泻放子电路;
所述第一正电供电子电路101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静电元件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静电元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容触控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电容触控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静电元件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静电元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负电供电子电路102的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第一静电元件的输入端与所述正电泻放子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静电元件的输入端与所述负电泻放子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
请参见图1,所述电路还包括地线400,所述第一正电供电子电路101上连接有5个间隔设置的正电泻放子电路,所述第一负电供电子电路102上连接有5个间隔设置的负电泻放子电路,这样,第一正电供电子电路101和第一负电供电子电路102上的静电分别可以通过对应的泻放子电路进行泻放。
该实施方式中,通过在第一正电供电子电路101和第一负电供电子电路102上分别设置泻放子电路,可以进一步提高静电的泻放效果。
可选地,所述电路还包括至少两个间隔布置的接地端;
所述第一泻放电路300的输出端与目标接地端电连接,其中,所述目标接地端为所述至少两个接地端中距离所述第一泻放电路300的输出端最近的接地端。
请参见图1,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路包括5个接地端(接地引脚),5个接地端的对内引脚分别通过第一地线连接,5个接地端的对外引脚分别通过第二地线连接,所述对内引脚即供电路内部的元器件之间连接的引脚,所述对外引脚即供所述电路与电路之外的其他元器件连接的引脚。
该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第一泻放电路300的输出端与目标接地端连接,这样,可以及时将流入第一泻放电路300的静电导向接地端,从而进一步降低静电风险。
可选地,所述电路还包括第二泻放电路500;
所述第二泻放电路500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支路200电连接,所述第二泻放电路500的输出端接地;
其中,在所述第二支路200出现第二静电脉冲时,所述第二静电脉冲击穿所述第二泻放电路500,以泻放所述第二静电脉冲。
上述第二泻放电路500可以为上述第一泻放电路300,也可以是其他常见的静电泻放电路。上述第二静电脉冲即流入第二支路200中的静电脉冲。
请参见图1,所述第二支路200包括第二正电供电子电路201和第二负电供电子电路202,所述第二正电供电子电路201上连接有5个间隔设置的第二泻放电路500,所述第二负电供电子电路202上连接有5个间隔设置的第二泻放电路500,这样,第二正电供电子电路201和第二负电供电子电路202上的静电分别可以通过对应的第二泻放电路500进行泻放。
该实施方式中,通过在第二正电供电子电路201和第二负电供电子电路202上分别设置泻放子电路,可以进一步提高静电的泻放效果。
可选地,所述电容触控电路包括多个分布于显示屏的不同位置的电容触控子电路,每个所述电容触控子电路均包括所述非静电元件。
具体地,每个所述非静电元件的输入端均可以通过一条单独的第二泻放电路500接地,这样,不同位置的非静电元件分别通过独立的泻放电路进行泻放,从而有效的避免了流入非静电元件处的静电破坏非静电元件。
该实施方式中,通过将显示屏对应的非静电元件分别通过第二泻放电路500接地,这样,可以确保了生成于显示屏不同位置的静电均可及时进行泻放。
可选地,所述电路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泻放电路500,所述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泻放电路500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支路200的不同位置电连接。
该实施方式中,通过将至少两个第二泄放电路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支路200的不同位置电连接,这样,流入第二支路200的静电可以通过距离最近的第二泄放电路进行泻放,从而减少静电在第二支路200中停留的时间,进而进一步降低了第二支路200中的静电风险。
可选地,所述供电电路还包括干路600,所述第一支路100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二支路200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干路600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电路还包括第三泻放电路700,所述第三泻放电路700的输入端与所述干路600电连接,所述第三泻放电路700的输出端接地;
其中,在所述第一支路100的输入端或者所述第二支路200的输入端出现流向所述干路600的第三静电脉冲时,所述第三静电脉冲击穿所述第三泻放电路700,以泻放所述第三静电脉冲。
上述第三泻放电路700的结构可以与上述第一泻放电路300的结构相同,为避免重复在此不再予以赘述。
该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第三泻放电路700的输入端与所述干路600连接,这样,当所述第一支路100或者第二支路200中的静电流向所述干路600时,可以通过第三泻放电路700进行泻放,从而有效的避免了第一支路100和第二支路200中的静电流向电子设备的其他位置,而造成电子设备中其他元器件的损坏。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及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电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及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电路。其中,所述电路的结构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采用了上述实施例中电路的结构,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可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电路的全部有益效果。
可选地,所述电容触控电路包括多个分布于所述显示屏的不同位置的电容触控子电路,每个所述电容触控子电路均包括所述静电元件和所述非静电元件。
其中,所述电容触控子电路可以是常见的电容触控电路,位于显示屏的不同位置的电容触控子电路用于检测对应位置的电容传感器接收到的人体电容。
应当理解的是,每个所述静电元件的输入端均可以通过一条单独的第一泻放电路300接地,这样,不同位置的静电元件分别通过独立的泻放电路进行泻放,从而有效的避免了静电元件所在位置产生局部高压。当然,为减少线路,也可以将多个静电元件与同一第一泻放电路300的输入端连接,以使多个静电元件共用同一泻放电路。
相应地,每个所述非静电元件的输入端均可以通过一条单独的第二泻放电路500接地,或者,也可以将多个非静电元件与同一第二泻放电路500的输入端连接,以使多个非静电元件共用同一泻放电路。这样,不同位置的非静电元件分别通过第二泻放电路进行泻放,从而有效的避免了流入非静电元件处的静电破坏非静电元件。
该实施方式中,通过将位于显示屏不同位置处的静电元件分别通过第一泻放电路300接地,以及将位于显示屏不同位置的非静电元件分别通过第二泻放电路500接地,这样,可以确保生成于显示屏不同位置的静电均可及时进行泻放。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9)

1.一种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容触控电路,所述电容触控电路包括非静电元件和用于泻放静电的静电元件;
供电电路,所述供电电路包括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的输出端与所述静电元件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支路的输出端与所述非静电元件的输入端电连接;
第一泻放电路,所述第一泻放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静电元件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泻放电路的输出端接地;
其中,所述静电元件能够被正向导通和反向击穿,在所述静电元件被第一静电脉冲反向击穿时,所述第一静电脉冲击穿所述第一泻放电路,以泻放所述第一静电脉冲;
所述静电元件包括第一静电元件和第二静电元件,所述第一支路包括第一正电供电子电路和第一负电供电子电路,所述第一泻放电路包括正电泻放子电路和负电泻放子电路;
所述第一正电供电子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静电元件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静电元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容触控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电容触控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静电元件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静电元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负电供电子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第一静电元件的输入端与所述正电泻放子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静电元件的输入端与所述负电泻放子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泻放电路;
所述静电元件的输入端与第一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电路为所述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泻放电路中,输入端距离所述静电元件最近的第一泻放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两个间隔布置的接地端;
所述第一泻放电路的输出端与目标接地端电连接,其中,所述目标接地端为所述至少两个接地端中距离所述第一泻放电路的输出端最近的接地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泻放电路;
所述第二泻放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支路电连接,所述第二泻放电路的输出端接地;
其中,在所述第二支路出现第二静电脉冲时,所述第二静电脉冲击穿所述第二泻放电路,以泻放所述第二静电脉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泻放电路,所述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泻放电路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支路的不同位置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还包括干路,所述第一支路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二支路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干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电路还包括第三泻放电路,所述第三泻放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干路电连接,所述第三泻放电路的输出端接地;
其中,在所述第一支路的输入端或者所述第二支路的输入端出现流向所述干路的第三静电脉冲时,所述第三静电脉冲击穿所述第三泻放电路,以泻放所述第三静电脉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泻放电路包括三极管和第一电阻,所述三极管包括漏极、栅极、源极和衬底;
所述漏极与所述静电元件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栅极通过所述第一电阻接地,所述源极和所述衬底分别接地;或者,
所述第一泻放电路包括RC电路、反向器和三极管,所述三极管包括漏极、栅极、源极和衬底;
所述RC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反向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反向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栅极电连接,所述漏极与所述静电元件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源极和所述衬底分别接地。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屏及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触控电路包括多个分布于所述显示屏的不同位置的电容触控子电路,每个所述电容触控子电路均包括所述静电元件和所述非静电元件。
CN202110112101.8A 2021-01-27 2021-01-27 电路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1129099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12101.8A CN112909906B (zh) 2021-01-27 2021-01-27 电路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12101.8A CN112909906B (zh) 2021-01-27 2021-01-27 电路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09906A CN112909906A (zh) 2021-06-04
CN112909906B true CN112909906B (zh) 2023-03-10

Family

ID=761189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12101.8A Active CN112909906B (zh) 2021-01-27 2021-01-27 电路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09906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16594A (zh) * 2004-06-28 2006-01-04 联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分离电源式静电放电保护电路以及使用此电路的集成电路
CN102082146A (zh) * 2009-12-01 2011-06-01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半导体装置
CN108023344A (zh) * 2016-11-04 2018-05-11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电路、集成电路、电机组件及应用设备
CN110462567A (zh) * 2019-04-02 2019-11-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基板、触控屏和电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451352A (en) * 2007-07-26 2009-01-28 Qrg Ltd Proximity sensor with an automatic switch-off function
CN101339941B (zh) * 2008-05-08 2010-06-02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静电放电保护电路
CN102545180B (zh) * 2010-12-07 2014-05-21 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应用于锗硅工艺中多电源间的静电保护结构
CN103365521B (zh) * 2013-07-26 2016-09-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摸屏
CN108847176A (zh) * 2018-07-13 2018-11-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16594A (zh) * 2004-06-28 2006-01-04 联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分离电源式静电放电保护电路以及使用此电路的集成电路
CN102082146A (zh) * 2009-12-01 2011-06-01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半导体装置
CN108023344A (zh) * 2016-11-04 2018-05-11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电路、集成电路、电机组件及应用设备
CN110462567A (zh) * 2019-04-02 2019-11-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基板、触控屏和电子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显示屏表面空气式静电放电实验特性;徐晓英等;《强激光与粒子束》;20190630(第6期);第1-6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09906A (zh) 2021-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343270A1 (en)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panel
US7529070B2 (en) Power pin to power pin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ESD) clamp
KR101109283B1 (ko) 개선된 성능을 가진 n?채널 esd 클램프
US8711533B2 (en)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US7848068B2 (en) ESD protection circuit using self-biased current trigger technique and pumping source mechanism
US20080232013A1 (en) High-Voltage Tolerant Power-Rail ESD Clamp Circuit for Mixed-Voltage I/O Interface
US8934204B2 (en) Protection circuit for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for
US20080062596A1 (en) Distributed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ion circuit with varying clamp size
US8525265B2 (en)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ion circuit
US7423855B2 (en) Active protection circuit arrangement
US8749291B2 (en) LCD driving circuit with ESD protection
CN110049609A (zh) 静电释放电路和显示面板
US20220320076A1 (en)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ion circuit
CN101488665A (zh) 静电放电保护电路
CN203983979U (zh) 使电路免受瞬态电事件损坏的装置和保护电路
CN113394762A (zh) 静电保护电路、集成电路及静电泄放方法
US6781502B1 (en) Method of forming a protection circuit and structure therefor
US10162460B2 (en) Touch device
CN112909906B (zh) 电路和电子设备
EP3627552A1 (en) Rc-triggered bracing circuit
CN104867922A (zh) 半导体集成电路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电子设备
CN103247697A (zh) 去耦电容器及具有该去耦电容器的集成电路
US20220320069A1 (en)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ion circuit
US9225167B2 (en) Protection element,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electronic system
CN101236965B (zh) 半导体集成电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