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09900A - 一种故障处理方法、装置及储能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故障处理方法、装置及储能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09900A
CN112909900A CN202110071679.3A CN202110071679A CN112909900A CN 112909900 A CN112909900 A CN 112909900A CN 202110071679 A CN202110071679 A CN 202110071679A CN 112909900 A CN112909900 A CN 1129099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ult
controlling
grade
battery
battery p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7167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樊廷峰
杨玉兵
曾云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Gree Wuhan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Gree Wuhan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Gree Wuhan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11007167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09900A/zh
Publication of CN1129099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099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7/0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types of electric machines or apparatus or for sectionalised protection of cable or line systems, and effecting automatic switching in the event of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working conditions
    • H02H7/26Sectionalised protection of cable or line systems, e.g. for disconnecting a section on which a short-circuit, earth fault, or arc discharge has occured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3/0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directly responsive to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electric working condition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reconnection ; integrated protection
    • H02H3/02Details
    • H02H3/06Details with automatic reconnection
    • H02H3/066Reconnection being a consequence of eliminating the fault which caused dis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8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 H02J3/32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using batteries with convert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06Overdischarge pro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08Overvoltage pro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09Overheat or overtemperature pro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68Battery or charger load switching, e.g. concurrent charging and load supp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071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 H02J7/00714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in response to battery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07188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harg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non-electric parameters
    • H02J7/00719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harg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non-electric parameters in response to temperature
    • H02J7/007194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harg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non-electric parameters in response to temperature of the batter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故障处理方法、装置及储能系统。其中,该方法应用于储能系统,该储能系统包括:主回路开关,用于控制电池组与功率变换器的通断;并联设置的低压电源开关以及手动开关,用于控制电池组与低压电源之间是否导通,该方法包括:在监测到储能系统出现故障后,确定故障类型;获取与确定的故障类型所对应的检测参数,根据检测参数确定故障等级;根据故障类型和故障等级,采取相应的策略消除故障;根据故障类型和故障等级,采取相应的策略消除故障。通过本发明,能够避免频繁地进行人工恢复,给系统的后期维护带来不便的问题,在保证系统可靠性的前提下降低维护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故障处理方法、装置及储能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电力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故障处理方法、装置及储能系统。
背景技术
在微电网系统中,储能系统负责能量的存储与释放,无论是用电设备还是发电设备的运行,都需要储能系统的参与,因此储能系统是保证整个微电网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所以保证储能系统稳定运行至关重要,因此,对于储能系统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需要进行精细化管理。
在目前的储能系统中,我们通常将储能系统的故障分为两个等级,一个是严重故障,另一个是轻微故障,一般的处理方式是轻微故障提示告警信号,严重故障则立即断开储能系统中电池与功率变换器之间的主回路,这将导致整个系统无法正常工作,需要人工恢复系统,现有的粗糙的管理方式,在系统严重故障的时候,储能系统就彻底丧失其功能,因为断开了主回路直流接触和电源接触器相继断开,故障消除后,需要人工干预恢复系统,而频繁地进行人工恢复,将给系统的后期维护带来巨大不便。
针对现有技术中频繁地进行人工恢复,给系统的后期维护带来巨大不便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故障处理方法、装置及储能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频繁地进行人工恢复,给用户维护系统带来巨大不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故障处理方法,应用于储能系统,该储能系统包括:主回路开关,用于控制电池组与功率变换器形成的主回路的通断;并联设置的低压电源开关以及手动开关,用于控制电池组与低压电源之间是否导通,其中,所述低压电源用于为电源管理系统和所述功率变换器供电,所述电源管理系统或所述功率变换器用于控制所述主回路开关的通断,该方法包括:
在监测到所述储能系统出现故障后,确定故障类型;
获取与确定的故障类型所对应的检测参数,根据所述检测参数确定故障等级;
根据所述故障类型和所述故障等级,采取相应的策略消除故障。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检测参数确定故障等级,包括:
如果所述检测参数处于第一区间,则确定所述故障等级为一级;
如果所述检测参数处于第二区间,则确定所述故障等级为二级;
其中,所述故障等级越高,故障严重程度越高。
进一步地,所述故障类型至少包括以下其中之一:
单体电池过压、单体电池欠压、单体电池间压差过大、单体电池过温、单体电池低温、单体电池间温差过大、充电电流过大、放电电流过大、电量过低、电池组欠压故障、绝缘故障、通信故障。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故障类型和所述故障等级,采取相应的策略消除故障,包括:
如果所述故障类型为单体电池过压,且故障等级为一级,则降低过压电池的充电电流,同时上报故障信息;
如果所述故障类型为单体电池过压,且所述故障等级为二级,则控制所述过压电池停止充电,进入放电状态;在间隔第一预设时长后,判断是否检测到充电电流;如果是,则控制所述主回路开关断开并持续第二预设时长,之后控制所述主回路开关导通;如果否,则控制所述电池组保持当前状态,直至故障消除。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故障类型和所述故障等级,采取相应的策略消除故障,还包括:
如果所述故障类型为单体电池欠压,且欠压电池处于放电状态,且所述故障等级为一级,则降低欠压电池的放电电流;
如果所述故障类型为单体电池欠压,且欠压电池处于放电状态,且所述故障等级为二级,则控制所述欠压电池停止放电,进入过放模式,其中,进入过放模式后,如果检测到充电电流,则进行自动充电,如果未检测到充电电流,则在进入过放模式设定时长后,控制所述低压电源开关断开。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故障类型和所述故障等级,采取相应的策略消除故障,还包括:
如果所述故障类型为单体电池间压差过大,且所述故障等级为一级,则控制电池组进入均衡模式,同时降低所述电池组的充放电电流;
如果所述故障类型为单体电池间压差过大,且所述故障等级为二级,则控制电池组进入均衡模式,同时控制所述电池组停止充放电;在间隔第三预设时长后,判断是否检测到充放电电流;如果是,则控制所述主回路开关断开并持续第四预设时长,之后控制所述主回路开关导通;如果否,则控制所述电池组保持当前状态,直至故障消除。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故障类型和所述故障等级,采取相应的策略消除故障,包括:
如果所述故障类型为单体电池过温,且所述故障等级为一级,则降低过温电池的充放电电流同时开启过温电池对应的冷却装置;其中,所述冷却装置设置在单体电池的两侧;
如果所述故障类型为单体电池过温,且所述故障等级为二级,则控制所述电池组停止充放电;在间隔第五预设时长后,判断是否检测到充放电电流;如果是,则控制所述主回路开关断开并持续第六预设时长,之后控制主回路开关重新导通;如果否,则控制所述电池组保持当前状态,直至故障消除。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故障类型和所述故障等级,采取相应的策略消除故障,包括:
如果所述故障类型为单体电池低温,且所述故障等级为一级,则降低低温电池的充放电电流同时开启低温电池对应的加热装置;其中,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单体电池的两侧;
如果所述故障类型为单体电池低温,且所述故障等级为二级,则控制所述主回路开关断开,并控制所述低压电源开关断开。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故障类型和所述故障等级,采取相应的策略消除故障,还包括:
如果所述故障类型为单体电池间温差过大,且所述故障等级为一级,则降低温度较低的电池的充放电电流同时开启温度较低的电池对应的加热装置;或者,降低温度较低的电池的充放电电流同时开启温度较高的电池对应的冷却装置;
如果所述故障类型为单体电池间温差过大,且所述故障等级为二级,则控制所述电池组停止充放电;在间隔第七预设时长后,判断是否检测到充放电电流;如果是,则控制所述主回路开关断开并持续第八预设时长,之后控制所述主回路开关导通;如果否,则控制所述电池组保持当前状态,直至故障消除。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故障类型和所述故障等级,采取相应的策略消除故障,还包括:
如果所述故障类型为充电电流过大,且所述故障等级为一级,则上报故障信息,并等待故障自行修复;
如果所述故障类型为充电电流过大,且所述故障等级为二级,则控制所述电池组停止充电;在间隔第九预设时长后,判断是否检测到充电电流;如果是,则控制所述主回路开关断开并持续第十预设时长,之后控制所述主回路开关导通,同时降低充电电流;如果否,则控制所述电池组保持当前状态,直至故障消除。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故障类型和所述故障等级,采取相应的策略消除故障,包括:
如果所述故障类型为放电电流过大,且所述故障等级为一级,则上报故障信息,并等待故障自行修复;
如果所述故障类型为放电电流过大,且所述故障等级为二级,则控制所述电池组停止放电;在间隔第十一预设时长后,判断是否检测到放电电流;如果是,则控制所述主回路开关断开并持续第十二预设时长,之后控制所述主回路开关导通,同时降低放电电流;如果否,则控制所述电池组保持当前状态,直至故障消除。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故障类型和所述故障等级,采取相应的策略消除故障,还包括:
如果所述故障类型为电量过低且电池组处于充电状态,且所述故障等级为一级,则降低电池组的放电电流;
如果所述故障类型为电量过低且电池组处于充电状态,且所述故障等级为二级,则控制所述电池组停止放电,进入过放模式。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故障类型和所述故障等级,采取相应的策略消除故障,还包括:
如果所述故障类型为电池组欠压故障,无论所述故障等级为一级或二级,均控制所述电池组进入过放模式;
如果所述故障类型为绝缘故障,无论所述故障等级为一级或二级,均控制所述电池组停止充放电,同时控制所述主回路开关断开,在检测到所述绝缘故障消除后,控制所述主回路开关重新导通;
如果所述故障类型为通信故障,无论所述故障等级为一级或二级,均控制所述电池组停止充放电,在检测到所述通信故障消除后,控制所述电池组恢复故障发生前的充放电状态。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故障处理装置,用于实现上述故障处理方法,该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监测到所述储能系统出现故障后,确定故障类型;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获取与确定的故障类型所对应的检测参数,根据所述检测参数确定故障等级;
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故障类型和所述故障等级,采取相应的策略消除故障。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储能系统,该储能系统包括上述故障处理装置,还包括:
主回路开关,用于控制电池组与功率变换器形成的主回路的通断;
并联设置的低压电源开关以及手动开关,用于控制电池组与低压电源之间是否导通,其中,所述低压电源用于为所述电源管理系统和所述功率变换器供电,所述电源管理系统或所述功率变换器用于控制所述主回路开关的通断。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故障处理方法。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监测到所述储能系统出现故障后,首先确定故障类型;然后获取与确定的故障类型所对应的检测参数,根据所述检测参数确定故障等级;根据故障类型和故障等级,采取相应的策略消除故障。针对不同类型的、严重程度不同的故障,采用精细化的控制方案,避免频繁地进行人工恢复,给系统的后期维护带来不便的问题,在保证系统可靠性的前提下降低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储能系统的结构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故障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故障处理装置的结构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故障处理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多种”一般包含至少两种。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预设时长,但这些预设时长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不同预设时长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预设时长也可以被称为第二预设时长,类似地,第二预设时长也可以被称为第一预设时长。
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若”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类似地,取决于语境,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可以被解释成为“当确定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当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商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故障处理方法,应用于储能系统,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储能系统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该储能系统包括:主回路开关,其中包括第一主回路开关KM1和第二主回路开关KM2,分别设置在电池组和功率变换器之间的两条线路上,用于控制电池组与功率变换器形成的主回路的通断,其中,第一主回路开关KM1和第二主回路开关KM2同时通断;还包括并联设置的低压电源开关KM3以及手动开关KM4,用于控制电池组与低压电源之间是否导通。低压电源3用于为电池管理系统BMS和功率变换器供电,电池管理系统BMS或功率变换器用于控制主回路开关KM1和KM2的通断,在低压电源开关KM3断开后,电池管理系统BMS或功率变换器断电不再工作,通过手动开关KM4恢复低压电源的供电,进而使电池管理系统BMS或功率变换器恢复工作,进而能够控制KM1、KM2以及KM3的通断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电池管理系统BMS控制控制KM1、KM2以及KM3的通断状态,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功率变换器控制KM1、KM2以及KM3的通断状态。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故障处理方法的流程图,为了实现根据故障的严重程度,进行精细化的处理,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故障处理方法,包括:
S101,在监测到储能系统出现故障后,确定故障类型;
S102,获取与确定的故障类型所对应的检测参数,根据检测参数确定故障等级。具体地,故障等级可以包括一级和二级,也可以划分为更多级别。
例如,在出现电压相关故障时,根据检测到的电压参数所处的区间范围确定故障的严重程度;在出现温度相关故障时,根据检测到的温度参数所处的范围确定故障的严重程度;在电量过低时,根据检测到的电量参数所处的范围确定电量过低故障的严重程度;在出现电流相关故障时,根据检测到的电流参数所处的范围确定故障的严重程度。
S103,根据故障类型和所述故障等级,采取相应的策略消除故障。
本实施例的故障处理方法,在监测到所述储能系统出现故障后,首先确定故障类型;然后获取与确定的故障类型所对应的检测参数,根据所述检测参数确定故障等级;根据故障类型和故障等级,采取相应的策略消除故障。针对不同类型的、严重程度不同的故障,采用精细化的控制方案,避免频繁地进行人工恢复,给系统的后期维护带来不便的问题,在保证系统可靠性的前提下降低维护成本。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故障处理方法,为了保证划分出的故障等级能够客观反应故障的严重程度,上述步骤S102,具体包括:如果检测参数处于第一区间,则确定故障等级为一级;如果检测参数处于第二区间,则确定所述故障等级为二级;其中,故障等级越高,故障严重程度越高。
例如,在由不同的电池类型构成的储能系统中,轻微和严重故障判定标准可能会有差异:比如单体电池过压轻微故障,如果电池类型是三元的,则单体过压轻微故障阈值可设置为4150mV,即单体电池电压在大于4150mV且小于4200mV,则确定故障等级为一级故障,严重故障的阈值可设置为4200mV,即单体电池电压在4200mV以上,则确定故障等级为二级;如果电池类型为磷酸铁锂,则单体过压轻微故障阈值可设置为3600mV,即单体电池电压在大于3600mV且小于3650mV,则确定故障等级为一级故障,严重故障阈值可设置为即单体电池电压在3650mV以上,则确定故障等级为二级;本实施例中的轻微故障可以解释为不影响系统运行的故障,而严重故障则是影响系统运行的故障。
所述故障类型至少包括以下其中之一:单体电池过压、单体电池欠压、单体电池间压差过大、单体电池过温、单体电池低温、单体电池间温差过大、充电电流过大、放电电流过大、电量过低、电池组欠压故障、绝缘故障、通信故障。
为了在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针对性地消除故障,上述步骤S103,具体包括:
如果故障类型为单体电池过压,且故障等级为一级,则降低过压电池的充电电流,由于故障较轻微,降低过压电池的充电电流后,故障可自行修复,同时上报故障信息;如果故障等级为二级,则控制过压电池停止充电,进入放电状态;在间隔第一预设时长后,判断是否检测到充电电流;如果检测到充电电流,则说明电池仍在继续充电,故障不能自动消除,此时控制主回路开关断开,切断电池的充电且持续第二预设时长,预计故障已经人工消除之后,控制主回路开关导通;如果未检测到充电电流,说明控制有效,则控制电池组保持当前状态,直至故障消除。
如果故障类型为单体电池欠压,且欠压电池处于放电状态,且故障等级为一级,则降低欠压电池的放电电流,由于故障较轻微,降低过压电池的充电电流后,故障可自行修复;如果故障等级为二级,则表明故障较严重,控制欠压电池停止放电,进入过放模式。其中,进入过放模式后,如果检测到充电电流,则会进行自动充电,消除单体电池欠压故障,如果不能检测到充电电流,则在进入过放模式设定时长后,切断低压电源开关,人工消除故障。
如果故障类型为单体电池间压差过大,且故障等级为一级,则控制电池组进入均衡模式,同时降低电池组的充放电电流;由于此时故障较轻微,进入均衡模式并且降低电池组的充放电电流后,故障即可自行修复。如果故障等级为二级,表明故障较严重,则控制电池组进入均衡模式,同时控制电池组停止充放电;在间隔第三预设时长后,判断是否检测到充放电电流;如果检测到充放电电流,则说明故障不能自行修复,控制主回路开关断开且持续第四预设时长,预计故障已经被人工消除后,控制主回路开关导通;如果未检测到充放电电流,则控制电池组保持当前状态,直至故障消除。
在具体实时过程中,故障类型还包括单体电池过温、单体电池低温、单体电池间温差过大;因此,根据故障类型和故障等级,采取相应的策略消除故障,还包括:
如果故障类型为单体电池过温,且故障等级为一级,则表明故障较轻微,因此只需要降低过温电池的充放电电流,如果设置了冷却装置,同时开启过温电池对应的冷却装置,或者,保持当前的充放电电流,同时开启过温电池对应的冷却装置,降低高温电池的温度,以消除故障;其中,冷却装置设置在单体电池的两侧;如果故障等级为二级,则表明故障较严重,需控制电池组停止充放电;在间隔第五预设时长后,判断是否检测到充放电电流;如果检测到充放电电流,则表明故障无法自动消除,因此控制主回路开关断开且持续第六预设时长,预计故障被人工消除后,控制主回路开关重新导通;如果未检测到充放电电流,则说明故障可以自动消除,控制电池组保持当前状态,直至故障消除。
如果故障类型为单体电池低温,且故障等级为一级,则表明故障较轻微,但是低温状态下,充放电电流不能过大,否则会影响电池性能,因此需要降低低温电池的充放电电流,如果设置了加热装置,同时开启低温电池对应的加热装置,或者,保持低温电池的充放电电流不变,只开启低温电池对应的加热装置,以提高低温电池的温度,消除故障;其中,加热装置设置在单体电池的两侧;如果故障等级为二级,则表明故障较严重,需要控制主回路开关断开,并控制低压电源开关断开,人工消除故障。
如果故障类型为单体电池间温差过大,且故障等级为一级,则表明故障较轻微,由于低温状态下,充放电电流不能过大,否则会影响电池性能,因此需要降低温度较低的电池的充放电电流,如果设置了加热装置,同时开启温度较低的电池对应的加热装置,提高温度较低的电池的温度,以消除故障;或者,降低温度较低的电池的充放电电流同时开启温度较高的电池对应的冷却装置;如果故障等级为二级,则表明故障较严重,控制电池组停止充放电;在间隔第七预设时长后,判断是否检测到充放电电流;如果检测到充放电电流,则表明故障不能够自行消除,需控制主回路开关断开并持续第八预设时长,预计故障已经人工消除后,控制主回路开关导通;如果未检测到充放电电流,则控制电池组保持当前状态,直至故障消除。
电池组的故障类型还包括充电电流过大、放电电流过大;因此,根据故障类型和故障等级,采取相应的策略消除故障,还包括:
如果故障类型为充电电流过大,且故障等级为一级,则表明故障较轻微,只需要上报故障信息,并等待故障自行修复;如果故障等级为二级,则表明故障较严重,需控制电池组停止充电;在间隔第九预设时长后,判断是否检测到充电电流;如果检测到充电电流,则表明故障无法自行消除,需控制主回路开关断开且持续第十预设时长,预计故障已经手动消除后,控制主回路开关导通,同时降低充电电流;如果未检测到充电电流,则控制电池组保持当前状态,直至故障消除。
如果故障类型为放电电流过大,且故障等级为一级,则表明故障较轻微,只需要上报故障信息,并等待故障自行修复;如果故障等级为二级,则表明故障较严重,需要控制电池组停止放电;在间隔第十一预设时长后,判断是否检测到放电电流;如果检测到放电电流,则控制主回路开关断开且持续第十二预设时长,预计故障已经手动消除后,控制主回路开关导通,同时降低放电电流;如果未检测到放电电流,则控制电池组保持当前状态,直至故障消除。
在电池组放电的情况下,可能会存在电量过低的问题,因此根据故障类型和故障等级,采取相应的策略消除故障,还包括:如果故障类型为电量过低且电池组处于充电状态,且故障等级为一级,则表明故障较轻微,降低电池组的放电电流,即可缓解故障;如果故障等级为二级,则说明故障较严重,需控制电池组停止放电,进入过放模式,以消除故障。
在具体实施时,电池组的故障类型还包括:电池组欠压故障、绝缘故障以及通信故障;因此上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故障类型为电池组欠压故障,无论故障等级为一级或二级,均控制电池组进入过放模式,以消除电池组欠压故障;如果故障类型为绝缘故障,无论故障等级为一级或二级,均控制电池组停止充放电,同时控制主回路开关断开,在检测到绝缘故障消除后,控制主回路开关重新导通;如果故障类型为通信故障,无论故障等级为一级或二级,均控制电池组停止充放电,在检测到通信故障消除后,控制电池组恢复故障发生前的充放电状态。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故障处理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故障处理方法,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故障处理装置的结构图,如图3所示,该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10,用于在监测到储能系统出现故障后,确定故障类型;
第二确定模块20,用于获取与确定的故障类型所对应的检测参数,根据检测参数确定故障等级。
例如,在出现电压相关故障时,根据检测到的电压参数所处的区间范围确定故障的严重程度;在出现温度相关故障时,根据检测到的温度参数所处的范围确定故障的严重程度;在电量过低时,根据检测到的电量参数所处的范围确定电量过低故障的严重程度;在出现电流相关故障时,根据检测到的电流参数所处的范围确定故障的严重程度。
执行模块30,用于根据故障类型和故障等级,采取相应的策略消除故障。
本实施例的故障处理装置,在监测到所述储能系统出现故障后,通过第一确定模块10确定故障类型;通过第二确定模块20获取与确定的故障类型所对应的检测参数,通过执行模块30根据检测参数确定故障等级;根据故障类型和故障等级,采取相应的策略消除故障。针对不同类型的、严重程度不同的故障,采用精细化的控制方案,避免频繁地进行人工恢复,给系统的后期维护带来不便的问题,在保证系统可靠性的前提下降低维护成本。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故障处理装置,图4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故障处理装置的结构图,为了保证划分出的故障等级能够客观反应故障的严重程度,如图4所示,上述第二确定模块20具体包括:第一确定单元201,用于在检测参数处于第一区间时,确定故障等级为一级;第二确定单元202,用于在检测参数处于第二区间时,确定故障等级为二级。
例如,在由不同的电池类型构成的储能系统中,轻微和严重故障判定标准可能会有差异:比如单体电池过压轻微故障,如果电池类型是三元的,则单体过压轻微故障阈值可设置为4150mV,即单体电池电压在大于4150mV且小于4200mV,则确定故障等级为一级故障,严重故障的阈值可设置为4200mV,即单体电池电压在4200mV以上,则确定故障等级为二级;如果电池类型为磷酸铁锂,则单体过压轻微故障阈值可设置为3600mV,即单体电池电压在大于3600mV且小于3650mV,则确定故障等级为一级故障,严重故障阈值可设置为即单体电池电压在3650mV以上,则确定故障等级为二级;本实施例中的轻微故障可以解释为不影响系统运行的故障,而严重故障则是影响系统运行的故障。
为了在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针对性地消除故障,如图4所示,上述执行模块30,具体包括:
第一执行单元301,用于在故障类型为单体电池过压,且故障等级为一级时,降低过压电池的充电电流,由于故障较轻微,降低过压电池的充电电流后,故障可自行修复,同时上报故障信息;在故障等级为二级时,则控制过压电池停止充电,进入放电状态;在间隔第一预设时长后,判断是否检测到充电电流;在检测到充电电流时,说明电池仍在继续充电,故障不能自动消除,此时控制主回路开关断开,切断电池的充电,并持续第二预设时长,预计故障已经人工消除后,控制主回路开关导通;在未检测到充电电流时,说明控制有效,控制电池组保持当前状态,直至故障消除。
第二执行单元302,用于在故障类型为单体电池欠压,且欠压电池处于放电状态,且故障等级为一级时,降低欠压电池的放电电流。由于故障较轻微,降低过压电池的充电电流后,故障可自行修复;在故障等级为二级时,则表明故障较严重,第二执行单元302控制欠压电池停止放电,进入过放模式。其中,进入过放模式后,在有充电电流时,则会进行自动充电,消除单体电池欠压故障,在无充电电流时,在进入过放模式设定时长后,切断低压电源开关,人工消除故障。
第三执行单元303,用于在故障类型为单体电池间压差过大,且故障等级为一级时,控制电池组进入均衡模式,同时降低电池组的充放电电流。由于此时故障较轻微,进入均衡模式并且降低电池组的充放电电流后,故障即可自行修复。在故障等级为二级时,表明故障较严重,控制电池组进入均衡模式,同时控制电池组停止充放电;在间隔第三预设时长后,判断是否检测到充放电电流;在检测到充放电电流时,说明故障不能自行修复,控制主回路开关断开且持续第四预设时长后,预计故障已经被人工消除后,控制主回路开关导通;在未检测到充放电电流时,控制电池组保持当前状态,直至故障消除。
在具体实时过程中,故障类型还包括单体电池过温、单体电池低温、单体电池间温差过大;因此,如图4所示,执行模块30还包括:
第四执行单元304,用于在故障类型为单体电池过温,且故障等级为一级,即故障较轻微时,降低过温电池的充放电电流,如果设置了冷却装置,同时开启过温电池对应的冷却装置,或者,保持当前的充放电电流,同时开启过温电池对应的冷却装置,降低高温电池的温度,以消除故障;其中,冷却装置设置在单体电池的两侧;在故障等级为二级,即故障较严重时,控制电池组停止充放电;在间隔第五预设时长后,判断是否检测到充放电电流;在检测到充放电电流时,表明故障无法自动消除,因此控制主回路开关断开且持续第六预设时长,预计故障被人工消除后,控制主回路开关重新导通;在未检测到充放电电流时,则说明故障可以自动消除,控制电池组保持当前状态,直至故障消除。
第五执行单元305,用于在故障类型为单体电池低温,且故障等级为一级,即故障较轻微是,降低低温电池的充放电电流,如果设置了加热装置,同时开启低温电池对应的加热装置,或者,保持低温电池的充放电电流不变,只开启低温电池对应的加热装置,以提高低温电池的温度,消除故障;其中,加热装置设置在单体电池的两侧;在故障等级为二级,即故障较严重时,控制主回路开关断开,并控制低压电源开关断开,人工消除故障。
第六执行单元306,用于在故障类型为单体电池间温差过大,且故障等级为一级,即故障较轻微时,降低温度较低的电池的充放电电流,如果设置了加热装置,同时开启温度较低的电池对应的加热装置,提高温度较低的电池的温度,以消除故障;或者,降低温度较低的电池的充放电电流同时开启温度较高的电池对应的冷却装置;在故障等级为二级,即故障较严重时,控制电池组停止充放电;在间隔第七预设时长后,判断是否检测到充放电电流;在检测到充放电电流时,控制主回路开关断开并持续第八预设时长,预计故障已经人工消除后,控制主回路开关导通;在未检测到充放电电流时,控制电池组保持当前状态,直至故障消除。
电池组的故障类型还包括充电电流过大、放电电流过大;因此,如图4所示,执行模块30还包括:
第七执行单元307,用于在故障类型为充电电流过大,且故障等级为一级,即故障较轻微时,上报故障信息,并等待故障自行修复;在故障等级为二级,即故障较严重时,控制电池组停止充电;在间隔第九预设时长后,判断是否检测到充电电流;在检测到充电电流时,控制主回路开关断开并持续第十预设时长,预计故障已经手动消除后,控制主回路开关导通,同时降低充电电流;在未检测到充电电流时,控制电池组保持当前状态,直至故障消除。
第八执行单元308,用于在故障类型为放电电流过大,且故障等级为一级,即故障较轻微时,上报故障信息,并等待故障自行修复;在故障等级为二级,即故障较严重时,控制电池组停止放电;在间隔第十一预设时长后,判断是否检测到放电电流;在检测到放电电流时,控制主回路开关断开并持续第十二预设时长,预计故障已经手动消除后,控制主回路开关导通,同时降低放电电流;在未检测到放电电流时,控制电池组保持当前状态,直至故障消除。
在电池组放电的情况下,可能会存在剩余电量SOC过低的问题,因此,上述执行模块30还包括:
第九执行单元309,用于在故障类型为电量过低且电池组处于充电状态,且故障等级为一级,即故障较轻微时,降低电池组的放电电流,即可缓解故障;在故障等级为二级,即故障较严重时,控制电池组停止放电,进入过放模式,以消除故障。
在具体实施时,电池组的故障类型还包括:电池组欠压故障、绝缘故障以及通信故障;因此上述装置还包括:控制模块40,其中包括,第一控制单元401,用于在故障类型为电池组欠压故障时,无论故障等级为一级或二级,均控制电池组进入过放模式,以消除电池组欠压故障;第二控制单元402,用于在故障类型为绝缘故障时,无论故障等级为一级或二级,均控制电池组停止充放电,同时控制主回路开关断开,在检测到绝缘故障消除后,控制主回路开关重新导通;第三控制单元403,用于在故障类型为通信故障时,无论故障等级为一级或二级,均控制、电池组停止充放电,在检测到通信故障消除后,控制电池组恢复故障发生前的充放电状态。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故障处理方法,该方法应用于上文中提及的图1中所示的储能系统,如上文中提及的图1中所示,主回路开关KM1、KM2为用于控制功率变换器和电池之间的主回路的通断,低压电源开关KM3用于控制电池组和低压电源之间的回路是否导通,即控制低压电源得电和掉电,如果KM3断开,则整个系统无法工作,处于关机状态,需要通过手动开关KM4,手动重启。其中,重启是指从储能系统初始化开始的重新启动。过放模式:本实施例中系统进入过放模式后,如果是并网状态,能够检测到充电电流,则会进行自动充电,如果是离网状态,不能检测到充电电流,则在进入过放模式设定时长后,切断低压电源开关。下表1为本实施例的精细化处理方法与现有方案的对照表:
表1为本实施例的精细化处理方法与现有方法的对照表
Figure BDA0002906028050000161
Figure BDA0002906028050000171
Figure BDA0002906028050000181
例如,在由不同的电池类型构成的储能系统中,轻微和严重故障判定标准可能会有差异:比如单体电池过压轻微故障,如果电池类型是三元的,则单体过压轻微故障阈值可设置为4150mV,即单体电池电压在大于4150mV且小于4200mV,则确定故障等级为一级故障,严重故障的阈值可设置为4200mV,即单体电池电压在4200mV以上,则确定故障等级为二级;如果电池类型为磷酸铁锂,则单体过压轻微故障阈值可设置为3600mV,即单体电池电压在大于3600mV且小于3650mV,则确定故障等级为一级故障,严重故障阈值可设置为即单体电池电压在3650mV以上,则确定故障等级为二级;本实施例中的轻微故障可以解释为不影响系统运行的故障,而严重故障则是影响系统运行的故障。上表中故障等级划分条件是以三元电池为例设定的。
本实施例的故障处理方法,能够对储能系统的故障进行精细化的处理,增强储能系统的在微电网系统中长期运行的可靠性,降低维护及售后成本。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储能系统,该储能系统包括上述故障处理装置,用于根据故障严重程度采取不同的处理策略,以避免频繁地进行人工恢复,给系统的后期维护带来不便的问题,在保证系统可靠性的前提下降低维护成本,还包括:主回路开关,用于控制电池组与功率变换器形成的主回路的通断;并联设置的低压电源开关以及手动开关,用于控制电池组与低压电源之间是否导通,其中,所述低压电源用于为所述电源管理系统和所述功率变换器供电,电源管理系统或功率变换器用于控制主回路开关的通断。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故障处理方法。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6)

1.一种故障处理方法,应用于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系统包括:主回路开关,用于控制电池组与功率变换器形成的主回路的通断;并联设置的低压电源开关以及手动开关,用于控制电池组与低压电源之间是否导通,其中,所述低压电源用于为电源管理系统和所述功率变换器供电,所述电源管理系统或所述功率变换器用于控制所述主回路开关的通断,所述方法包括:
在监测到所述储能系统出现故障后,确定故障类型;
获取与确定的故障类型所对应的检测参数,根据所述检测参数确定故障等级;
根据所述故障类型和所述故障等级,采取相应的策略消除故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检测参数确定故障等级,包括:
如果所述检测参数处于第一区间,则确定所述故障等级为一级;
如果所述检测参数处于第二区间,则确定所述故障等级为二级;
其中,所述故障等级越高,故障严重程度越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故障类型至少包括以下其中之一:
单体电池过压、单体电池欠压、单体电池间压差过大、单体电池过温、单体电池低温、单体电池间温差过大、充电电流过大、放电电流过大、电量过低、电池组欠压故障、绝缘故障、通信故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故障类型和所述故障等级,采取相应的策略消除故障,包括:
如果所述故障类型为单体电池过压,且故障等级为一级,则降低过压电池的充电电流,同时上报故障信息;
如果所述故障类型为单体电池过压,且所述故障等级为二级,则控制所述过压电池停止充电,进入放电状态;在间隔第一预设时长后,判断是否检测到充电电流;如果是,则控制所述主回路开关断开并持续第二预设时长,之后控制所述主回路开关导通;如果否,则控制所述电池组保持当前状态,直至故障消除。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故障类型和所述故障等级,采取相应的策略消除故障,还包括:
如果所述故障类型为单体电池欠压,且欠压电池处于放电状态,且所述故障等级为一级,则降低欠压电池的放电电流;
如果所述故障类型为单体电池欠压,且欠压电池处于放电状态,且所述故障等级为二级,则控制所述欠压电池停止放电,进入过放模式,其中,进入过放模式后,如果检测到充电电流,则进行自动充电,如果未检测到充电电流,则在进入过放模式设定时长后,控制所述低压电源开关断开。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故障类型和所述故障等级,采取相应的策略消除故障,还包括:
如果所述故障类型为单体电池间压差过大,且所述故障等级为一级,则控制电池组进入均衡模式,同时降低所述电池组的充放电电流;
如果所述故障类型为单体电池间压差过大,且所述故障等级为二级,则控制电池组进入均衡模式,同时控制所述电池组停止充放电;在间隔第三预设时长后,判断是否检测到充放电电流;如果是,则控制所述主回路开关断开并持续第四预设时长,之后控制所述主回路开关导通;如果否,则控制所述电池组保持当前状态,直至故障消除。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故障类型和所述故障等级,采取相应的策略消除故障,包括:
如果所述故障类型为单体电池过温,且所述故障等级为一级,则降低过温电池的充放电电流同时开启过温电池对应的冷却装置;其中,所述冷却装置设置在单体电池的两侧;
如果所述故障类型为单体电池过温,且所述故障等级为二级,则控制所述电池组停止充放电;在间隔第五预设时长后,判断是否检测到充放电电流;如果是,则控制所述主回路开关断开并持续第六预设时长,之后控制主回路开关重新导通;如果否,则控制所述电池组保持当前状态,直至故障消除。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故障类型和所述故障等级,采取相应的策略消除故障,包括:
如果所述故障类型为单体电池低温,且所述故障等级为一级,则降低低温电池的充放电电流同时开启低温电池对应的加热装置;其中,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单体电池的两侧;
如果所述故障类型为单体电池低温,且所述故障等级为二级,则控制所述主回路开关断开,并控制所述低压电源开关断开。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故障类型和所述故障等级,采取相应的策略消除故障,还包括:
如果所述故障类型为单体电池间温差过大,且所述故障等级为一级,则降低温度较低的电池的充放电电流同时开启温度较低的电池对应的加热装置;或者,降低温度较低的电池的充放电电流同时开启温度较高的电池对应的冷却装置;
如果所述故障类型为单体电池间温差过大,且所述故障等级为二级,则控制所述电池组停止充放电;在间隔第七预设时长后,判断是否检测到充放电电流;如果是,则控制所述主回路开关断开并持续第八预设时长,之后控制所述主回路开关导通;如果否,则控制所述电池组保持当前状态,直至故障消除。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故障类型和所述故障等级,采取相应的策略消除故障,还包括:
如果所述故障类型为充电电流过大,且所述故障等级为一级,则上报故障信息,并等待故障自行修复;
如果所述故障类型为充电电流过大,且所述故障等级为二级,则控制所述电池组停止充电;在间隔第九预设时长后,判断是否检测到充电电流;如果是,则控制所述主回路开关断开并持续第十预设时长,之后控制所述主回路开关导通,同时降低充电电流;如果否,则控制所述电池组保持当前状态,直至故障消除。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故障类型和所述故障等级,采取相应的策略消除故障,包括:
如果所述故障类型为放电电流过大,且所述故障等级为一级,则上报故障信息,并等待故障自行修复;
如果所述故障类型为放电电流过大,且所述故障等级为二级,则控制所述电池组停止放电;在间隔第十一预设时长后,判断是否检测到放电电流;如果是,则控制所述主回路开关断开并持续第十二预设时长,之后控制所述主回路开关导通,同时降低放电电流;如果否,则控制所述电池组保持当前状态,直至故障消除。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故障类型和所述故障等级,采取相应的策略消除故障,还包括:
如果所述故障类型为电量过低且电池组处于充电状态,且所述故障等级为一级,则降低电池组的放电电流;
如果所述故障类型为电量过低且电池组处于充电状态,且所述故障等级为二级,则控制所述电池组停止放电,进入过放模式。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故障类型和所述故障等级,采取相应的策略消除故障,还包括:
如果所述故障类型为电池组欠压故障,无论所述故障等级为一级或二级,均控制所述电池组进入过放模式;
如果所述故障类型为绝缘故障,无论所述故障等级为一级或二级,均控制所述电池组停止充放电,同时控制所述主回路开关断开,在检测到所述绝缘故障消除后,控制所述主回路开关重新导通;
如果所述故障类型为通信故障,无论所述故障等级为一级或二级,均控制所述电池组停止充放电,在检测到所述通信故障消除后,控制所述电池组恢复故障发生前的充放电状态。
14.一种故障处理装置,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故障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监测到所述储能系统出现故障后,确定故障类型;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获取与确定的故障类型所对应的检测参数,根据所述检测参数确定故障等级;
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故障类型和所述故障等级,采取相应的策略消除故障。
15.一种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系统包括权利要求14所述的故障处理装置,还包括:
主回路开关,用于控制电池组与功率变换器形成的主回路的通断;
并联设置的低压电源开关以及手动开关,用于控制电池组与低压电源之间是否导通,其中,所述低压电源用于为所述电源管理系统和所述功率变换器供电,所述电源管理系统或所述功率变换器用于控制所述主回路开关的通断。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071679.3A 2021-01-19 2021-01-19 一种故障处理方法、装置及储能系统 Pending CN1129099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71679.3A CN112909900A (zh) 2021-01-19 2021-01-19 一种故障处理方法、装置及储能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71679.3A CN112909900A (zh) 2021-01-19 2021-01-19 一种故障处理方法、装置及储能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09900A true CN112909900A (zh) 2021-06-04

Family

ID=76116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71679.3A Pending CN112909900A (zh) 2021-01-19 2021-01-19 一种故障处理方法、装置及储能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0990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36855A (zh) * 2021-12-29 2022-04-12 蜂巢能源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电池组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和储能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36855A (zh) * 2021-12-29 2022-04-12 蜂巢能源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电池组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和储能系统
CN114336855B (zh) * 2021-12-29 2023-11-28 蜂巢能源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电池组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和储能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25642B (zh) 一种低压并联电池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8282007B (zh) 通信电池模块充电限流策略
JP2013192389A (ja) 組電池の放電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放電制御方法
CN109245283B (zh) 备用电池监控系统及不间断供电智能切换及监控系统
CN110518676B (zh) 一种运用于锂电池充放电控制的智能电源管理系统
CN111864889B (zh) 铅酸蓄电池组开路保护不间断应急供电系统及供电方法
CN111276989B (zh) 储能控制保护方法及系统
CN109167108A (zh) 电池管理系统内的分级功率限制保护方法
CN115498284A (zh) 一种并联电池簇间不平衡电流的补偿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1987792A (zh) 供电设备及其供电方法
CN111682626A (zh) 适用于储能柜的bms电池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CN112909900A (zh) 一种故障处理方法、装置及储能系统
CN211605342U (zh) 一种基站退役电池智能管理系统
EP4167433A1 (en) Battery assembly and energy storage system
CN117060562A (zh) 一种用于配电开关监控终端的备用电源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15589060A (zh) 一种站用直流系统备用装置
CN111900778B (zh) 一种铅酸模式下的锂电池并机控制方法与系统
CN113991820A (zh) 一种控制方法及储能供电系统
CN112152243A (zh) 锂电储能系统及控制方法
JP2013192388A (ja) 組電池の放電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放電制御方法
CN219678158U (zh) 一种能够实现自动维护和故障处理的蓄电池管理装置
CN220492655U (zh) 一种具有智能蓄电池管理和补偿技术的蓄电池电源
CN212572106U (zh) 一种铅酸蓄电池系统及预防铅酸蓄电池热失控的装置
KR102658099B1 (ko) 전압 평탄 구간을 갖는 배터리를 위한 배터리 관리 장치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
CN216904388U (zh) 一种蓄电池组用直流电源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