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06635B -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06635B
CN112906635B CN202110291802.2A CN202110291802A CN112906635B CN 112906635 B CN112906635 B CN 112906635B CN 202110291802 A CN202110291802 A CN 202110291802A CN 112906635 B CN112906635 B CN 1129066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equipment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identification module
determining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9180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06635A (zh
Inventor
黄永俊
王怀鑫
韩永善
陈战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Lianb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Lianb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Lianb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Lianb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9180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0663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066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066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066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066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在电子设备处于关机状态下,确定电子设备形态;在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形态的情况下,控制布设于所述电子设备开机键上的指纹识别模组上电运行;获得开机信号;基于所述开机信号确定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工作状态;在确定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工作状态异常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执行重启操作,同时控制所述指纹识别模组掉电,使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复位;在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再次启动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再次上电运行。本发明的控制方法可在电子设备启动过程中有效、统一地控制不同厂商制备的指纹识别模组上电及掉电。

Description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笔记本电脑很多采用一键开机设计,即,开机键上集成有指纹识别模组,用户点按开机键的同时指纹识别模组会录入指纹,在进入操作系统时会与系统已保存的指纹信息对比,若匹配成功则直接进入系统,不需要用户再次输入指纹和密码。该种电子设备通常会为指纹识别模组单独设置于电池相连的电源端,用于向指纹识别模组提供+3VL电量。但是,由于不同厂家生产的指纹识别模组复位方式大多不同,故无法采用传统的RST#信号(复位信号)实现所有不同种类的指纹识别模组复位,导致指纹识别模组始终处于运行状态,也即,只要电池存在,指纹识别模组就会一直工作,易导致其故障,而且一旦出现故障就必须拔出内置电池才可以解决。另外由于不论电子设备处于何种状态,指纹识别模组始终处于工作状态,增加了系统待机功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电子设备启动过程中能够有效、统一地控制不同厂商制备的指纹识别模组上电及掉电的控制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电子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包括:
在电子设备处于关机状态下,确定电子设备形态;
在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形态的情况下,控制布设于所述电子设备开机键上的指纹识别模组上电运行;
获得开机信号;
基于所述开机信号确定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工作状态;
在确定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工作状态异常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执行重启操作,同时控制所述指纹识别模组掉电,使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复位;
在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再次启动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再次上电运行。
作为优选,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启动状态时,所述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分离,形成所述第一形态,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关机状态时,所述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对应贴靠,形成第二形态;
所述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形态,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的位置关系;
基于所述位置关系确定所述电子设备为第一形态或第二形态。
作为优选,所述电子设备具有用于感应所述第一本体相对所述第二本体的位置的感应器;
所述确定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的位置关系,包括:
根据所述感应器生成的感应信号确定所述第一本体相对所述第二本体的位置关系。
作为优选,所述根据所述感应器生成的感应信号确定所述第一本体相对所述第二本体的位置关系,包括:
确定所述感应信号的电平状态;
根据所述感应信号的电平状态确定所述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或处于相互贴靠的位置关系,或处于相互分离的位置关系。
作为优选,所述电子设备中设有微控制器,所述方法由所述微控制器执行;
所述控制形成于所述电子设备开机键上的指纹识别模组上电运行,以及控制所述指纹识别模组掉电,包括:
所述微控制器在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形态的情况下,通过调整端口电源信号的电平状态实现对用于向所述指纹识别模组供电的电源端的调控,其中,所述端口电源信号由所述微控制器中指定端口的目标引脚生成,所述调控包括向所述指纹识别模组供电或断电。
作为优选,还包括:
所述微控制器在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二形态的情况下,基于所述感应信号直接控制所述电源端断电。
本发明同时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微控制器,其用于在电子设备处于关机状态下,确定电子设备形态;在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形态的情况下,控制形成于所述电子设备开机键上的指纹识别模组上电运行;获得开机信号;基于所述开机信号确定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工作状态;在确定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工作状态异常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执行重启操作,同时控制所述指纹识别模组掉电,使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复位;在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再次启动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再次上电运行。
作为优选,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开机键设于所述第二本体上,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启动状态时,所述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分离,形成所述第一形态,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关机状态时,所述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对应贴靠,形成第二形态;
所述微控制器还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的位置关系;
基于所述位置关系确定所述电子设备为第一形态或第二形态。
作为优选,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用于感应所述第一本体相对所述第二本体的位置的感应器;
所述微控制器还用于:
根据所述感应器生成的感应信号确定所述第一本体相对所述第二本体的位置关系。
作为优选,所述微控制器还用于:
确定所述感应信号的电平状态;
根据所述感应信号的电平状态确定所述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或处于相互贴靠的位置关系,或处于相互分离的位置关系。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公开可以获知,本发明实施例具备的有益效果包括能够基于电子设备的不同形态而统一且有效地控制任一种指纹识别模组上电、掉电,而且在确定指纹识别模组运行异常时,还可控制该指纹识别模组掉电、复位,并于电子设备重新启动时,控制指纹识别模组再次上电,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出现的无法统一控制不同厂家生产的指纹识别模组复位的技术问题,不仅避免了指纹识别模组由于始终处于工作状态而带来的故障风险,延长了指纹识别模组的使用寿命,而且能够减少电子设备的待机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但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
应理解的是,可以对此处公开的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因此,下述说明书不应该视为限制,而仅是作为实施例的范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想到在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内的其他修改。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与上面给出的对本公开的大致描述以及下面给出的对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对给定为非限制性实例的实施例的优选形式的描述,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特性将会变得显而易见。
还应当理解,尽管已经参照一些具体实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确定地实现本发明的很多其它等效形式,它们具有如权利要求所述的特征并因此都位于借此所限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结合附图时,鉴于以下详细说明,本公开的上述和其他方面、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为显而易见。
此后参照附图描述本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所公开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的实例,其可采用多种方式实施。熟知和/或重复的功能和结构并未详细描述以避免不必要或多余的细节使得本公开模糊不清。因此,本文所公开的具体的结构性和功能性细节并非意在限定,而是仅仅作为权利要求的基础和代表性基础用于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实质上任意合适的详细结构多样地使用本公开。
本说明书可使用词组“在一种实施例中”、“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又一实施例中”或“在其他实施例中”,其均可指代根据本公开的相同或不同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包括:
在电子设备处于关机状态下,确定电子设备形态;
在确定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形态的情况下,控制形成于电子设备开机键上的指纹识别模组上电运行;
获得开机信号;
基于开机信号确定指纹识别模组工作状态;
在确定指纹识别模组工作状态异常时,控制电子设备执行重启操作,同时控制指纹识别模组掉电,使指纹识别模组复位;
在确定电子设备再次启动的情况下,控制指纹识别模组再次上电运行。
例如,以电子设备为笔记本电脑为例,在确定电子设备处于关机状态(S5状态)下时,确定电子设备当前的形态,如可实时监控电子设备的形态,当电子设备的形态发生改变,处于第一形态的情况下,控制布设于开机键上的指纹识别模组(Finger Print,简称FPR)上电运行,即,控制为指纹识别模组供电。接着在确定获得开机信号后,确定指纹识别模组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例如确定指纹识别模组是否能够正常收录指纹,或是否能够对收录的指纹进行验证,倘若经检测、判断确定指纹识别模组的工作状态异常时,则控制电子设备重启,同时控制指纹识别模组掉电,使其复位。当电子设备重新启动时,控制指纹识别模组再次上电,此时,用户可以通过开机键再次进行指纹识别,如若能够成功采集及识别指纹,则判断该采集的指纹是否与存储的校验指纹匹配,若匹配则启动操作系统。而倘若电子设备重启后,指纹识别模组仍无法正常工作,则可由用户手动输入密码开启操作系统。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公开可以获知,本发明实施例具备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基于电子设备的不同形态而统一且有效地控制任一种指纹识别模组上电、掉电,而且在确定指纹识别模组运行异常时,还可控制该指纹识别模组掉电、复位,并于电子设备重新启动时,控制指纹识别模组再次上电,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出现的无法基于传统的复位信号而统一控制不同厂家生产的指纹识别模组复位的技术问题,不仅避免了指纹识别模组由于始终处于工作状态而带来的故障风险,延长了指纹识别模组的使用寿命,而且能够减少电子设备的待机功耗。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该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的连接关系不唯一,例如为转动连接,或扣盖式连接等。当电子设备处于启动状态时,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至少对应面分离,形成第一形态,当电子设备处于关机状态时,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对应面贴靠,即,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相互压盖,形成第二形态,例如笔记本电脑转动开启、转动闭合两本体时的形态。开机键可以设置在第一本体或第二本体的上述对应面上,也可设置在其他位置处。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在确定电子设备形态时,包括:
确定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的位置关系;
基于位置关系确定电子设备为第一形态或第二形态。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具有用于感应第一本体相对第二本体的位置的感应器;
确定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的位置关系,包括:
根据感应器生成的感应信号确定第一本体相对第二本体的位置关系。
其中,该感应器可以为光感应器、压力感应器、用于感应第一本体转动的角速度感应器等等,具体不唯一。当用户操作第一本体,使其对应面与第二本体分离时,感应器便能够感应到第一本体的位置变化,并生成感应信号,使控制端基于该感应信号来确定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间的位置关系。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根据感应器生成的感应信号确定第一本体相对第二本体的位置关系,包括:
确定感应信号的电平状态;
根据感应信号的电平状态确定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或处于相互贴靠的位置关系,或处于相互分离的位置关系。
例如,本实施例中的感应信号是始终存在的用于体现电子设备形态的信号,例如可为LID_SW#信号。当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形态或第二形态时,感应信号的电平会产生不同变化,如感应信号的电平处于高电平状态时,表征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形态,而在感应信号的电平处于低电平状态时,表征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形态。控制端在确定电子设备的形态时,可直接通过监控感应信号,并确定其电平状态即可。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中设有微控制器,本实施例中的控制方法均由微控制器执行,也即,该微控制器形成上文所述的控制端。
本实施例中在执行控制形成于电子设备开机键上的指纹识别模组上电运行,以及控制指纹识别模组掉电的步骤时,包括:
微控制器在确定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形态的情况下,通过调整端口电源信号的电平状态实现对用于向指纹识别模组供电的电源端的调控,该调控包括向指纹识别模组供电或断电。
而且,本实施例中还包括:
微控制器在确定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形态的情况下,基于感应信号直接控制电源端断电。
例如,在微控制器上增加一个通用输入输出端口(GPIO端口),该端口即形成上述的指定端口,微控制器可以通过该指定端口来控制指纹识别模组的供电端或供电,或断电。具体地,指定端口会生成用于控制电源端状态的端口电源信号(例如为GPIO_PWR_CTL),该信号通过端口中的目标引脚传输。当微控制器控制端口电源信号处于高电平状态时,电源端会为指纹识别模组持续供电,保证其运行,而在微控制器控制端口电源信号处于低电平状态时,电源端则停止供电。例如,当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形态,并启动运行时,端口电源信号则一直处于高电平状态。而当电子设备处于关闭状态,或在指纹识别模组出现故障,电子设备受微控制器指令而重启时,微控制器则控制端口电源信号处于低电平状态,电平的具体拉低程度不定,例如在设备重启时,可将端口电源信号拉低100ms,便可实现指纹识别模组的复位。进一步地,由于本实施例中微控制器主要通过监控电子设备的形态而调整电源端的供电状态,故当微控制器确定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形态时,不论电子设备在此之前是否已经处于关机状态,也即,不论电子设备是否在处于第一形态时系统就已经处于关闭状态,端口电源信号是否仍保持高电平状态,微控制器均认定此时用户无法触碰指纹识别模组,指纹识别模组不需要工作,因此根据感应信号直接切断电源端的供电线路,使供电端无法供电。
如图3所示,本发明同时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微控制器,其用于在电子设备处于关机状态下,确定电子设备形态;在确定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形态的情况下,控制形成于电子设备开机键上的指纹识别模组上电运行;获得开机信号;基于开机信号确定指纹识别模组工作状态;在确定指纹识别模组工作状态异常时,控制电子设备执行重启操作,同时控制指纹识别模组掉电,使指纹识别模组复位;在确定电子设备再次启动的情况下,控制指纹识别模组再次上电运行。
例如,以电子设备为笔记本电脑为例,在微控制器确定电子设备处于关机状态(S5状态)下时,确定电子设备当前的形态,如可实时监控电子设备的形态,当电子设备的形态发生改变,处于第一形态的情况下,控制布设于开机键上的指纹识别模组(Finger Print,简称FPR)上电运行,即,控制为指纹识别模组供电。接着在确定获得开机信号后,确定指纹识别模组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例如确定指纹识别模组是否能够正常收录指纹,或是否能够对收录的指纹进行验证,倘若经检测、判断确定指纹识别模组的工作状态异常时,则控制电子设备重启,同时控制指纹识别模组掉电,使其复位。当电子设备重新启动时,控制指纹识别模组再次上电,此时,用户可以通过开机键再次进行指纹识别,如若能够成功采集及识别指纹,则判断该采集的指纹是否与存储的校验指纹匹配,若匹配则启动操作系统。而倘若电子设备重启后,指纹识别模组仍无法正常工作,则可由用户手动输入密码开启操作系统。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公开可以获知,本发明实施例具备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基于电子设备的不同形态而统一且有效地控制任一种指纹识别模组上电、掉电,而且在确定指纹识别模组运行异常时,还可控制该指纹识别模组掉电、复位,并于电子设备重新启动时,控制指纹识别模组再次上电,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出现的无法基于传统的复位信号而统一控制不同厂家生产的指纹识别模组复位的技术问题,不仅避免了指纹识别模组由于始终处于工作状态而带来的故障风险,延长了指纹识别模组的使用寿命,而且能够减少电子设备的待机功耗。
进一步地,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该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的连接关系不唯一,例如为转动连接,或扣盖式连接等。当电子设备处于启动状态时,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至少对应面分离,形成第一形态,当电子设备处于关机状态时,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对应面贴靠,即,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相互压盖,形成第二形态,例如笔记本电脑转动开启、转动闭合两本体时的形态。本实施例中的开机键设置在第一本体或第二本体的上述对应面上,当然,也可设置在其他位置处。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微控制器还用于:
确定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的位置关系;
基于位置关系确定电子设备为第一形态或第二形态。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还包括用于感应第一本体相对第二本体的位置的感应器;
微控制器还用于:
根据感应器生成的感应信号确定第一本体相对第二本体的位置关系。
上述感应器可以为光感应器、压力感应器、用于感应第一本体转动的角速度感应器等等,具体不唯一。当用户操作第一本体,使其对应面与第二本体分离时,感应器便能够感应到第一本体的位置变化,并生成感应信号,使控制端基于该感应信号来确定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间的位置关系。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微控制器还用于:
确定感应信号的电平状态;
根据感应信号的电平状态确定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或处于相互贴靠的位置关系,或处于相互分离的位置关系。
例如,本实施例中的感应信号是始终存在的用于体现电子设备形态的信号,例如可为LID_SW#信号。当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形态或第二形态时,感应信号的电平会产生不同变化,如感应信号的电平处于高电平状态时,表征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形态,而在感应信号的电平处于低电平状态时,表征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形态。微控制器在确定电子设备的形态时,可直接通过监控感应信号,并确定其电平状态即可。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微控制器还用于:
在确定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形态的情况下,通过调整端口电源信号的电平状态实现对用于向指纹识别模组供电的电源端的调控,该调控包括向指纹识别模组供电或断电。
而且,还用于:
在确定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形态的情况下,基于感应信号直接控制电源端断电。
例如,在微控制器上增加一个通用输入输出端口(GPIO端口),该端口即形成上述的指定端口,微控制器可以通过该指定端口来控制指纹识别模组的供电端或供电,或断电。具体地,指定端口会生成用于控制电源端状态的端口电源信号(例如为GPIO_PWR_CTL),该信号通过端口中的目标引脚传输。当微控制器控制端口电源信号处于高电平状态时,电源端会为指纹识别模组持续供电,保证其运行,而在微控制器控制端口电源信号处于低电平状态时,电源端则停止供电。例如,当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形态,并启动运行时,端口电源信号则一直处于高电平状态。而当电子设备处于关闭状态,或在指纹识别模组出现故障,电子设备受微控制器指令而重启时,微控制器则控制端口电源信号处于低电平状态,电平的具体拉低程度不定,例如在设备重启时,可将端口电源信号拉低100ms,便可实现指纹识别模组的复位。进一步地,由于本实施例中微控制器主要通过监控电子设备的形态而调整电源端的供电状态,故当微控制器确定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形态时,不论电子设备在此之前是否已经处于关机状态,也即,不论电子设备是否在处于第一形态时系统就已经处于关闭状态,端口电源信号是否仍保持高电平状态,微控制器均认定此时用户无法触碰指纹识别模组,指纹识别模组不需要工作,因此根据感应信号直接切断电源端的供电线路,使供电端无法供电。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发明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电子设备处于关机状态下,确定电子设备形态;
在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形态的情况下,控制布设于所述电子设备开机键上的指纹识别模组上电运行;
获得开机信号;
确定所述指纹识别模组的工作状态;
在确定所述指纹识别模组的工作状态异常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执行重启操作,同时控制所述指纹识别模组掉电,使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复位;
在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再次启动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再次上电运行;
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启动状态时,所述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分离,形成所述第一形态,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关机状态时,所述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对应贴靠,形成第二形态;
所述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形态,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的位置关系;
基于所述位置关系确定所述电子设备为第一形态或第二形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具有用于感应所述第一本体相对所述第二本体的位置的感应器;
所述确定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的位置关系,包括:
根据所述感应器生成的感应信号确定所述第一本体相对所述第二本体的位置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感应器生成的感应信号确定所述第一本体相对所述第二本体的位置关系,包括:
确定所述感应信号的电平状态;
根据所述感应信号的电平状态确定所述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或处于相互贴靠的位置关系,或处于相互分离的位置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中设有微控制器,所述方法由所述微控制器执行;
所述控制布设于所述电子设备开机键上的指纹识别模组上电运行,以及控制所述指纹识别模组掉电,包括:
所述微控制器在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形态的情况下,通过调整端口电源信号的电平状态实现对用于向所述指纹识别模组供电的电源端的调控,所述调控包括向所述指纹识别模组供电或断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微控制器在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二形态的情况下,基于所述感应信号直接控制所述电源端断电。
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微控制器,其用于在电子设备处于关机状态下,确定电子设备形态;在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形态的情况下,控制布设于所述电子设备开机键上的指纹识别模组上电运行;获得开机信号;基于所述开机信号确定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工作状态;在确定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工作状态异常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执行重启操作,同时控制所述指纹识别模组掉电,使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复位;在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再次启动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再次上电运行;
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开机键设于所述第二本体上,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启动状态时,所述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分离,形成所述第一形态,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关机状态时,所述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对应贴靠,形成第二形态;
所述微控制器还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的位置关系;
基于所述位置关系确定所述电子设备为第一形态或第二形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用于感应所述第一本体相对所述第二本体的位置的感应器;
所述微控制器还用于:
根据所述感应器生成的感应信号确定所述第一本体相对所述第二本体的位置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7 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控制器还用于:
确定所述感应信号的电平状态;
根据所述感应信号的电平状态确定所述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或处于相互贴靠的位置关系,或处于相互分离的位置关系。
CN202110291802.2A 2021-03-18 2021-03-18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29066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91802.2A CN112906635B (zh) 2021-03-18 2021-03-18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91802.2A CN112906635B (zh) 2021-03-18 2021-03-18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06635A CN112906635A (zh) 2021-06-04
CN112906635B true CN112906635B (zh) 2022-04-05

Family

ID=761054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91802.2A Active CN112906635B (zh) 2021-03-18 2021-03-18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06635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36153A (zh) * 2016-09-30 2017-02-22 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 洗衣机及其指纹识别系统和指纹模组保护启动方法
CN107609484A (zh) * 2017-08-15 2018-01-19 吴露 带位置侦测的指纹识别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09038257A (zh) * 2018-07-12 2018-12-18 徐州苏惠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更加便捷的电力开关控制柜
CN109753879A (zh) * 2018-12-06 2019-05-14 大唐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硬件复位电路、指纹识别设备及其静电防护方法
WO2019200543A1 (zh) * 2018-04-17 2019-10-24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操作系统的唤醒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516607A (zh) * 2019-08-28 2019-11-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结构、指纹识别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30082B2 (en) * 2013-05-14 2016-01-05 Dell Products, L.P.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nabling fingerprint-based secure access to a user-authenticated operational state of an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CN110020518A (zh) * 2018-01-10 2019-07-16 敦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指纹识别键的终端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36153A (zh) * 2016-09-30 2017-02-22 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 洗衣机及其指纹识别系统和指纹模组保护启动方法
CN107609484A (zh) * 2017-08-15 2018-01-19 吴露 带位置侦测的指纹识别模组及电子设备
WO2019200543A1 (zh) * 2018-04-17 2019-10-24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操作系统的唤醒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038257A (zh) * 2018-07-12 2018-12-18 徐州苏惠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更加便捷的电力开关控制柜
CN109753879A (zh) * 2018-12-06 2019-05-14 大唐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硬件复位电路、指纹识别设备及其静电防护方法
CN110516607A (zh) * 2019-08-28 2019-11-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结构、指纹识别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tudy and Design of Intelligent Authentication System Based on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Fengling Wang 等;《2009 Seco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Knowledge Acquisition and Modeling》;20091231;第170-173页 *
基于单片机的电容式指纹识别系统电路设计;王晓芳;《科技资讯》;20181231;第78-79页 *
无人值班变电站中指纹识别操作登录系统;龚强 等;《农林电气化》;20091231(第7期);第38-39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06635A (zh) 2021-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908753B2 (ja) モバイル電子デバイス内の充電状態を処理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US8862916B2 (en) Wireless control of power sockets based on host and signal quality
CN103477328B (zh) 终端设备、控制设备、故障判断系统以及故障判断方法
US8793476B2 (en) Reset control device, reset control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WO2021170086A1 (zh) 无线耳机和无线耳机系统
WO2011160572A1 (zh) 一种通过通用串行总线接口充电的方法和装置
CN110329077B (zh) 机器人及应用于机器人中的电池断电控制方法
US842380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system performance based on an output power of a power adapter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an over current recovering time
CN102339119B (zh) 一种电源智能监控装置
CN112906635B (zh)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JP2015185159A (ja) 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動作方法
WO2019061776A1 (zh) 无人飞行器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8121431B (zh) 一种供电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5016329A (zh) 一种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设备
JP6294102B2 (ja) バッテリー駆動式電子機器
JP2019000704A (ja) バッテリー駆動式掃除機
CN202166960U (zh) 一种电源智能监控装置
KR200338737Y1 (ko) 차량용컴퓨터 전원제어장치
CN105334763A (zh) 模型飞机遥控器及其开关机电路
CN117008704B (zh) 基于ec或cpld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WO2024093035A1 (zh) 一种移动电池的主从联动扩容方法及装置
CN112506572B (zh) 一种ops系统还原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6107295B (zh) 一种仿真面板的状态监控系统和方法
JP6417489B2 (ja) バッテリー駆動式電子機器
CN114495326B (zh) 一种指纹模组的控制电路、控制方法及智能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