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88085A - 宽带无线自组网电台及宽带无线自组网系统 - Google Patents

宽带无线自组网电台及宽带无线自组网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88085A
CN112888085A CN202110043745.6A CN202110043745A CN112888085A CN 112888085 A CN112888085 A CN 112888085A CN 202110043745 A CN202110043745 A CN 202110043745A CN 112888085 A CN112888085 A CN 1128880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oadband wireless
hoc network
network
station according
radi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4374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鹏举
郭振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ke Huajun Beij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ke Huajun Beij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ke Huajun Beij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ke Huajun Beij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4374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88085A/zh
Publication of CN1128880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88085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宽带无线自组网电台及宽带无线自组网系统。该方法包括:高性能SOC芯片,包括ps部分及p l部分,所述ps部分用于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完成对射频收发的逻辑控制,所述p l部分用于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完成ADC、DAC、混频、滤波、增益控制的功能;射频收发芯片,连接至所述高性能SOC芯片,用于在高性能SOC芯片的控制下完成射频收发。本发明提供的宽带无线自组网电台及宽带无线自组网系统可在遮蔽非视距、高速移动等复杂条件下,自组成网。

Description

宽带无线自组网电台及宽带无线自组网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宽带无线自组网电台及宽带无线自组网系统。
背景技术
无线自组网技术最早源于军事应用,即美军的先进战术通信系统,称为Ad Hoc。最初研究动机之一就是满足战场生存条件下的军事通信需求,能够在复杂战地环境下快速部署与展开,构建抗毁性抗干扰强、动中通、通信距离远等的自组织无线网络。在现代化战场上,由于没有基站等基础设施,装备了通信装置的参战人员、军用车辆及各种作战单元之间可以借助移动自组织网络进行可靠高效的信息交互,保持密切联系、协同完成作战任务。
基于IP协议的Ad Hoc网络,将移动IP与Ad Hoc网络相结合,形成MANET。这是一种基于Ad Hoc组网方式的新型宽带无线多跳网。MANET不依赖与现有网络基础设施,可快速自组构建移动通信网络,既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的网络运行,也可以作为其他异构网络系统的有效补充和拓展。
然而,实际的无线通信环境常常较为复杂,多径、障碍、干扰等等不利情况层出不穷,造成无线组网并不可靠。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宽带无线自组网电台及宽带无线自组网系统,可在遮蔽非视距、高速移动等复杂条件下,自组成网。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宽带无线自组网电台,所述电台包括:高性能SOC芯片,包括ps部分及pl部分,所述ps部分用于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完成对射频收发的逻辑控制,所述pl部分用于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完成ADC、DAC、混频、滤波、增益控制的功能;射频收发芯片,连接至所述高性能SOC芯片,用于在高性能SOC芯片的控制下完成射频收发;其中,所述软件无线电技术针对非视距、高速通信环境而定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物理层采用COFMA技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物理层采用AMC技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MAC层采用时分复用网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MAC层采用跳频、智能选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网络层采用主动路由与被动路由相结合的路由方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网络层根据网络拓扑及相应变化速度,自适应的调整拓扑信息的发送周期以及相应的信息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传输层支持多种传输层协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应用层实现双向数据传输。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宽带无线自组网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根据前文所述的宽带无线自组网电台。
采用这样的设计后,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无中心:网络中没有逻辑上或物理上的中心节点,所有节点均为对等节点,任意节点之间均可直接通信,也可通过其他节点进行中继,实现业务传输。由于网络中所有节点均对等,因此在部分节点失效的情况下,其他节点仍能实现正常通信,不受相应影响,从而使网络具有很强的自愈性和健壮性,特别适用于复杂战场环境下的抗毁通信;
2.自组织:网络节点能够感知并适应网络的动态变化,快速协调彼此的行为以及相互之间的路由关系,无需人工干预和任何其它预置的网络设施,整个网络可以快速部署展开,第一时间投入使用;
3.抗干扰:网络节点可以快速动态感知当前网络状态,如网络拓扑、干扰情况、跳频状态等信息,通过动态调整频率集合、增加必要冗余、切换传输路径(路由切换)等手段的综合应用,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从而将干扰对网络的影响降到最低,特别适用于复杂电磁环境下的业务传输;
4.网状网:支持任意网络拓扑结构,从而更好的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以及具体的使用需求,特别适用于复杂地形地貌条件下的业务传输;
5.移动性:所有节点可在非视距、高速移动条件下,实现各种业务的传输,可有效的对抗高速移动环境下所带来的各种无线传输问题,如衰落、路由快速变化等,从而保证整个网络工作的鲁棒性以及业务传输的流畅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上述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软件无线电台框架图;
图2是AXI硬件接口图;
图3是AD9371寄存器配置接口图;
图4是系统开发流程图;
图5是COFDM IFFT/FFT实现发射端原理图;
图6是实现接收端原理图;
图7是OLSR协议工作流程;
图8是网络吞吐量对比图;
图9是端到端延时仿真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基于软件无线电(SDR)架构设计,在可编程芯片(SoC FPGA)上开发的编码正交频分复用(COFDM)波形自组网宽带电台。发明并创新了软件算法,提升了芯片移植能力和网络自组织能力,大幅度提高了节点数量和传输容量。
(一)硬件设计与实现
软件无线电台(SDR),通过软件编程实现信道调制、数据传输,具有功能重构灵活、处理能力强、适应性广泛、升级换代简便等特点。SDR硬件系统在支持多处理器系统、高速数据传输I/O接口、结构模块化、软件标准化等方面优势明显。目前,主流的SDR硬件平台有3类结构:一是基于通用处理器(GPP)的SDR结构,二是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SDR(Non-GPP)结构,三是基于GPP+FPGA/SDP的混合SDR结构。
经过综合对比,我们采用了基于GPP+FPGA/SDP的混合SDR结构,以赛灵思Z-7100SOC处理芯片和亚德诺AD9371射频芯片为基础,搭建了高速、宽频、低功耗硬件平台,实现100MHz的数据收发能力。具体请参见图1。
1、核心部件选型
全可编程器件Z-7100是ZYNQ公司推出的高性能SOC芯片,芯片内部包含了ARM处理器资源和FPGA逻辑资源,双核芯片的设计有利于降低专用无线通信系统的功耗和布板尺寸。我们根据需求,合理使用ARM处理器资源和逻辑资源来配合完成开发,利用ARM侧处理器ARM侧独立处理、资源丰富的特点,采用嵌入式操作系统开发了逻辑控制程序,通过FPGA侧逻辑资源实现数据处理高速算法,完成了ADC、DAC、混频、滤波、增益控制等功能。合理的定义了内外部存储器接口、各类I/O外设和连接接口。
射频收发器AD9371是ADI公司推出的面向4G基站应用的高性能、高集成度射频芯片,内部集成了AD/DA、滤波、放大、增益控制、频率合成器等模块,工作频段为300MHz—6GHz,支持高达100MHz的收发带宽。我们将此芯片通过FMC接口与ZYNQ平台相连,通过该收发器的SPI接口,完成了射频收发模块参数配置和状态信息读取,实现了设备节点间100MHz带宽的数据传输能力。
2、部件集成
Z-7100使用AXI总线协议实现ARM与FPGA之间的数据交互,PL部分开发的模块作为一个IP Core挂载在AXI总线上,PS部分通过调用相应的驱动实现数据交互。具体请参见图2。
Z-7100通过SPI接口对AD9371射频模块进行参数配置,PL侧使用Verilog代码开发SPI接口,其逻辑时序满足了AD9371射频收发器要求的SPI接口配置时序,该接口挂载到轻量级AXI_Lite总线上,通过AXI_GP物理接口连接到PS。PS侧开发并加载SPI驱动,上层应用调用SPI驱动实现AD9371射频收发器的参数配置。具体请参见图3。
3、国产化对标
目前我们基于赛灵思Z-7100和亚德诺AD9371相组合的软件无线电平台自主开发,国内对标的芯片目前有复旦微电子FMQL45T900和杭州城芯CX9261。复旦微电子的FMQL45T900芯片从技术性能看与赛灵思Z-7045接口和技术指示接近,杭州城芯的CX9261与亚德诺AD9371技术指标接近,工作频率和带宽上有差距但可以替代使用。通过评估,还可以根据需求设计专用芯片,为全面国产化奠定基础。
(二)软件设计与实现
在本系统中我们针对城市作战环境信号遮挡严重,电磁环境复杂的特点,选择具有强“绕射”能力、抗多路径信号衰落、抗电磁干扰的COFDM(编码正交频分复用)作为核心调制解调技术。在MESH路由协议设计上,我们采用适合大型密集移动网络的OLSR路由协议和主动路由协议DSDV,以混合路由的形式搭配使用,为了达到既定的技战术指标,在原有通用的标准协议基础上进行了深度二次开发。
1、多技术集成开发
基于Z-7100的嵌入式Linux开发流程分为系统硬件设计、系统软件开发及用户开发三部分。系统硬件设计使用Vivado等软件完成PS部分的硬件配置,并针对特定应用进行PL逻辑开发,添加集成IP Core,最终生成完整的硬件配置bit文件,导出到SDK软件中。系统软件开发部分利用硬件配置bit文件创建SFBL,编译U-boot、Linux内核、设备树和文件系统,最终创建启动镜像。用户开发部分在SDK软件环境中开发特定的软件应用,建立并编译应用程序代码。最终在目标平台Z-7100上启动和运行Linux系统及用户程序。具体请参见图4。
2、基于多技术协同集成应用
在软件无线电(SDR)管理方面,为了提高组网质量和系统的绕射能力,我们采用了AMC技术、ARQ技术、AGC技术和COFDM技术、全分布组网技术、分布式协同认知技术。
(1)AMC是一种自动编码调制控制技术,在实际网络中由于节点之间的距离、信道质量不同,不同节点之间的业务信道可以根据节点间的信号质量采用不同等级的编码调制方式,在保证数据可达的情况下同时又能提高整个网络的吞吐率。
(2)ARQ是一种自动重传技术,在网络中因为无线干扰或者障碍物遮挡等因素导致无线信道突然恶化,无线业务数据无法到达对端,通过接收节点的反馈机制可以使发送节点快速发起重传,即保障数据的可靠传输,又避免采用端到端重传带来的延时影响性能。采用ARQ技术既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又能减少端到端重传。
(3)AGC是自动增益控制的简称,实际网络中节点间的距离有远近之分,采用相同的功率传输有时即浪费功率又可能对其他节点产生干扰,通过收发节点之间的反馈机制,发端可自动调整发射功率,延长设备的使用时间。
(4)COFDM(编码正交频分复用)是目前世界最先进和最具发展潜力的调制技术。其基本原理就是将高速数据流通过串并转换,分配到传输速率较低的若干子信道中进行传输。COFDM是信道编码和OFDM调制技术的结合,相对于其他调制方式,COFDM主要有以下优点:
①COFDM系统频谱效率高,传统频分复用系统为避免各子载波间相互干扰,子信道需相互分离,频谱浪费严重;而COFDM系统中各子载波间存在正交性,允许相邻子信道频谱重叠,具有非常高的频谱利用率,FFT处理使得各子载波可以部分重叠,在理论上可以频谱利用率可以接近奈奎斯特极限。
②COFDM系统具有“绕射”能力,因此适合在城区、建筑物内等非通视的环境中进行图像和语音传输。COFDM系统由于采用了多载波等技术,因此相比传统调制技术,其在非视距范围内可以提供可靠稳定的图像传输,克服了传统微波设备必须在通视条件下传输图像或语音的缺陷。
③COFDM系统将高速数据流A/D转换,使得各子载波上的数据符号持续长度相对增加,因此其大大减少无线信道时间扩散所带来的ISI(Inter-Symbol Interference:码间干扰),另外还可以采用循环前缀来减少一部分ISI。
④COFDM系统具有较好的抗多径衰落的性能,与传统的调制方式不同,COFDM不是采用一个较宽的信道传输数据,而是将数据调制到相互正交的子信道上来传输,而每个子信道的带宽都很窄,因此每个子信道的信号衰落都是一种水平衰落。另外COFDM采用了信道估计技术、纠错编码技术和频率时间交织技术等,而这些技术可以有效降低信号的频率选择性,随着频率选择性的降低,由于频率选择性而造成的信号衰落现象也得以克服或减少。
⑤COFDM调制和解调技术可以依据信号的传输特性,分别对各子载波进行调制,调制时选择信噪比高的子信道加以利用,因此COFDM技术非常适合高速数据传输。另外,由于COFDM系统并非使用宽带的信道进行数据的传输,而是采用相互正交的子信道来传输信道,使用的子信道的数量决定了数据传输的速度,因此在实际使用中,可以根据传输数据的速度要求来增加或者减少子信道的数量,而子信道数量的多少决定了总的信道带宽,从而实现信道带宽可以依据传输数据的速度要求而进行拓展或压缩。
COFDM的系统实现框图如下所示,在发射端数据被加载到随机化器中,随机化器将生成随机数序列,然后通过FEC编码器进行编码,并使用交叠来提高系统性能,然后通过IFFT(逆向快速傅里叶变换)传输调制过后的信号。在接收端信号被解调,解映射,解交织,然后通过FEC解码器解码,最终恢复成原始信息。具体请参见图5及图6。
(5)全分布组网技术是一种网络组建技术,不设置网络中心点,所有节点地位对等,通过局部交互实现全网维护,组网调度消耗低、时延小,可以实现网络的弹性扩展,支持大规模组网。全分布组网在网络拓扑快变场景下交互频次增大,组网与调度开销增加,调度周期增大,导致一致性能与网络资源效率下降。此外由于全分布组网没有中心点进行全网优化,如何保证全网一致收敛成为一大难题。据此,设计综合竞争、选举、预约的分布式按需多址技术,解决竞争机制在网络规模扩大场景下碰撞加剧问题,利用选举机制降低预约机制的交互开销,保证无碰传输。
(6)分布式协同认知是一种频谱认知技术,采用分布式独立决策方式,不依赖融合中心,各个节点对自身以及获取到的邻居节点的认知结果进行多次迭代,最终得到一致收敛的认知结果。战场复杂电磁环境拓扑快变、交互时延、传输误码等实际因素使得分布式协同频谱认知的一致收敛性面临挑战,多次交互实现一致收敛的过程带来较大时间延迟,难以满足快响要求。据此,综合考虑拓扑变化、交互时延、传输出错等因素,基于多智能体认知一致收敛性和稳定性理论建立认知准确度、时延、消耗模型,分析其与邻居节点数、认知冗余度、认知频点数的关系,设计面向网络约束的多智能体协同一致认知与决策机制。
(三)MANET路由设计与实现
在多跳网络中,由于相邻无线链路间存在相互干扰,使得中继节点的转发过程将会抑制其邻居节点的发送。所以在MANET中,不同路径的数据流间、同一路径上相邻链路间都存在某种程度的干扰,制约着MANET的网络容量。另一方面,节点多路径选择复杂,无线信号率衰减,节点链路切换频繁等现象的存在,所以必须通过对路由合理优化,减少网络延时,提高网络容量。
考虑到战术互联网网络规模、网络的分级结构及其在网络负载和移动性等方面的要求,以及网络时延、带宽资源受限、流量需求分布差异及节点能量等重要指标,在无线Mesh网的路由层,我们主要采用主动式路由协议中的OLSR协议。
同时针对标准OLSR协议存在的问题,我们在标准OLSR协议的基础上,参考了DSDV路由协议,进行了优化设计。优化后的路由协议,网络拓扑结构相应变化较快,在时延上非常有优势,可迅速找到到达目的节点的最优路径,虽然为了维护最优路径的路由表需要一定的开销,但是当自组网内的节点在一定数量级内,该开销远在可承受范围内。
1、无线Mesh网的OLSR路由协议选用
OLSR协议是主动式路由协议,由每个节点维护路由表,路由信息在进行数据转发之前就已经可知(如果路由存在),能够确保节点对业务需求进行快速转发,尤其是对一些重要的指挥控制指令等可快速传达给下级网络。
在OLSR协议中,控制分组有Hello分组和TC分组。OLSR协议的完整工作流程可大致分为7个步骤:发送Hello分组,以获得邻居间的链路状态;接受处理Hello分组;计算节点的MPR;发送TC分组;接收/处理TC分组;接收/处理数据信息;对信息进行转发。具体请参见图7。
2、标准OLSR协议存在问题及改进
应用OLSR协议的Mesh骨干网,更利于实现指挥控制信息的快速转发。但是OLSR协议在进行MPR(中继节点)选择时,只考虑了链路的物理连通状况,没有考虑到链路的带宽状况,在进行路径计算时,也只将跳数最小作为准则,没有考虑链路的带宽状况。
在战术互联网中,数据量需求非常大的情况下,当大量数据沿着最短路径进行传输时,就容易造成网络的拥塞,致使网络吞吐量下降,分组传输速率降低,传输时延增大,这样的选路方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在战术网中用户对业务高服务质量的要求,因此为了改善这种可能出现拥塞的状况,我们对标准的OLSR协议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算法我们称为ROLSR。
由于无线MESH网络中每条物理链路的链路质量都不相同,而链路的质量决定了广播包传输的质量,所以选择一条链路质量更好的链路更有利于信息的有效传输。通过对接收到的广播包携带的节点信息及其丢包率进行分析,每个节点都可以获得它与其他节点之间的链路状态,进而能够选择出到达目的节点的链路质量最佳的通信链路。因为分布式无线网络拓扑结构在不断发生改变,每一节点仅保存其与目的节点链路之间最佳下一跳节点信息,并且把到达所有其它节点的信息保存在信息表中。在网络拓扑结构发生变化时,相关节点会发送广播包,其他节点在收到广播报后会将其信息与自身的路由表进行对比,更新相关信息,从而完成路由表的维护。
标准OLSR协议中,对链路代价没有设定,选取的都是最小跳数的路径,因此要在选择路径时考虑到链路的带宽状况,就要使设定的链路代价能反映这个度量。
采用在基于动态链路代价的MPR选择算法,选择合理的动态链路代价Cost值,根据带宽信息取倒数获得Cost值,然后将Cost值加入到Hello分组中,随着节点周期广播Hello分组,各节点获得全网的链路代价值,节点将获得的Cost值存储到自己的网络拓扑表中,用来进行MPR计算和路由路径计算。同时为了降低网络开销,根据链路质量,只选取最优和次优下一跳节点,并将其信息保存至路由表中;为了增加转发速度,将路由从OSI的第三层搬至第二层,降低了延时,更好的实现无缝漫游。
在改进后的协议中,网络中任何节点之间传输的都为最优的路径路由信息,并且任何节点的路由表中存储的都为最优下一跳节点的信息。这样,网络中的每个节点并不需要存储其可到达的所有邻节点的信息,有效的节约了系统带宽,同时路由计算的时间也会缩短,有效降低时延。并且,在这种方式下还可以有效避免路由环路。无线信道在实际环境中会遇到很多不确定的干扰因素,这种情况下,存储节点之间所有的路由信息表几乎是不现实的,因为此时整个网络拓扑结构的更新需要花更多的时间,而且当网络中处于中间位置的某个节点受到干扰出现故障时,通信就会中断。而改进后的协议则可以有效地避免这种问题的发生。
改进后的协议,在丢包率和路径时延上都比标准协议的有较大程度的改善,提高了网络的整体性能。网络吞吐量和延时对比如下图。具体请参见图8及图9。
本发明无线自组网技术采用分层通信协议,分为物理层、MAC层、网络层(路由协议层)、传输层及应用层五层。各层关键技术阐述如下:
1.物理层:规定了设备的无线传输波形,主要包括载波调制解调技术,信道编解码技术及多天线技术等,其影响设备的接收灵敏度,吞吐量,干扰抑制能力等。
1)通过全新的物理层传输格式设计,支持较短的高性能突发结构,有效对抗设备高速移动过程中所带来的各种衰落,实现高效的可靠空口传输;
2)通过自定义的新型快速捕获方式,实现接收机与发射机之间的同步;
3)通过对信道的噪声特性、衰落特性、碰撞特性等多种参数的实时感知,自适应选择最合适的编码调制技术(AMC),实现无线信道传输能力的最大化利用;
4)通过自定义的全新的传输协议,实现与协议栈之间高速的数据接口。
2.MAC层:规定了设备的接入方式与资源使用方式,影响组网规模(组网节点数量)、传输时延及误码率等。
1)基于时分复用网络,采用动态时隙接入的方式来实现弹性组网,通过动态调整固定接入时隙周期以及动态接入时隙所占比例,从而最大程度上动态适应网络规模的变化以及复杂场景的应用,进而保证整网的效率、接入速度以及各种收敛速度,实现弹性最优组网;
2)综合应用跳频、智能选频等抗干扰技术手段,既可通过全网的动态实时扫频监测,实现干扰频率躲避的智能选频技术,增强网络的易用性和抗干扰能力;又可采用主动式高速跳频技术(跳速可达每秒1000跳以上),通过合理选择跳频图案(跳频频率集),提高其复杂度、增加频率间隔、加长重复周期以及灵活的使用相应跳频组网图案,可使得扰方破译跳频图案的难度大大增加,从而有效增强网络整体的的抗干扰、抗跟踪能力;
3)无线宽带战术自组网的组网协议与算法在MAC层实现,相对基于IP层实现,降低了诸多数据包开销,数据处理效率更高,传输时延及误码率更低。
网络层(路由协议层):规定了路由选择算法,影响网络资源利用率,节点切换时间及入网时间等。
1)传统的路由协议采用单一的主动路由或者被动路由协议,本项目技术方案混合两种路由协议的优点,通过混合多种路由算法及拓扑更新机制,既减少网络开销,又不失路由的准确性,智能化路由快速重建;
2)根据网络拓扑及相应变化速度,自适应的调整拓扑信息的发送周期以及相应的信息量,并充分利用各种传输路径,实现多跳链路的快速路由切换,加速路由收敛,降低入网时间,增强整体网络在复杂环境下的传输能力,保证业务高效实时传输。
3.传输层:规定了传输协议,影响网络实时流量、拥塞检测与控制等。
1)传输协议自定义,传输协议为IP包封装,支持UDP/TCP/STCP/RTSP/RTP等多种协议透传,实现高度透明化传输;
2)充分考虑到通信网中上层协议对网络拓扑结构的了解、多用户通信机制的有效控制以及基于跨层设计而面向节点的增强型数据传输方案。在具体实施中采用这种方案,可有效降低网络整体开销,避免发生拥塞,提高节点之间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及稳定性。
4.应用层:兼顾协议通用性与网络性能,支持标准IP数据应用,同时支持定制优化的多业务联合应用。
1)无线宽带战术自组网设备支持标准IP应用数据包传输,通过设备标准以太网接口实现双向IP数据传输;
基于嵌入式的定制化设计,管理共享的分布式信息,影响各层间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通过GUI界面实现智能化、可视化系统管理功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宽带无线自组网电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高性能SOC芯片,包括ps部分及pl部分,所述ps部分用于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完成对射频收发的逻辑控制,所述pl部分用于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完成ADC、DAC、混频、滤波、增益控制的功能;
射频收发芯片,连接至所述高性能SOC芯片,用于在高性能SOC芯片的控制下完成射频收发;
其中,所述软件无线电技术针对非视距、高速通信环境而定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带无线自组网电台,其特征在于,物理层采用COFMA技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带无线自组网电台,其特征在于,物理层采用AMC技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带无线自组网电台,其特征在于,MAC层采用时分复用网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带无线自组网电台,其特征在于,MAC层采用跳频、智能选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带无线自组网电台,其特征在于,网络层采用主动路由与被动路由相结合的路由方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带无线自组网电台,其特征在于,网络层根据网络拓扑及相应变化速度,自适应的调整拓扑信息的发送周期以及相应的信息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带无线自组网电台,其特征在于,传输层支持多种传输层协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带无线自组网电台,其特征在于,应用层实现双向数据传输。
10.一种宽带无线自组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宽带无线自组网电台。
CN202110043745.6A 2021-01-13 2021-01-13 宽带无线自组网电台及宽带无线自组网系统 Withdrawn CN1128880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43745.6A CN112888085A (zh) 2021-01-13 2021-01-13 宽带无线自组网电台及宽带无线自组网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43745.6A CN112888085A (zh) 2021-01-13 2021-01-13 宽带无线自组网电台及宽带无线自组网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88085A true CN112888085A (zh) 2021-06-01

Family

ID=760456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43745.6A Withdrawn CN112888085A (zh) 2021-01-13 2021-01-13 宽带无线自组网电台及宽带无线自组网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88085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01345A (zh) * 2022-04-15 2022-05-13 希诺麦田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组呼全双工实现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666824A (zh) * 2022-03-23 2022-06-24 江苏杰泽罗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自组网通信的无线电台信息处理方法
CN117833935A (zh) * 2024-03-05 2024-04-05 成都航天通信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fpga的信号变频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17880780A (zh) * 2024-03-11 2024-04-12 山东浪潮数据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无线自组网技术的机车通信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40511A (zh) * 2011-04-12 2012-10-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软件无线电的基带射频接口及其应用方法
CN205725712U (zh) * 2016-04-13 2016-11-23 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 一种软件无线电通信系统
CN206865441U (zh) * 2017-07-06 2018-01-09 湖南迈克森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软件无线电多功能通用平台
CN208971495U (zh) * 2018-05-28 2019-06-11 成都彬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化的软件无线电平台
US20200236607A1 (en) * 2019-01-22 2020-07-23 Trellisware Technologies, Inc. Controlling data communication quality in software-defined heterogenous multi-hop ad hoc network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40511A (zh) * 2011-04-12 2012-10-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软件无线电的基带射频接口及其应用方法
CN205725712U (zh) * 2016-04-13 2016-11-23 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 一种软件无线电通信系统
CN206865441U (zh) * 2017-07-06 2018-01-09 湖南迈克森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软件无线电多功能通用平台
CN208971495U (zh) * 2018-05-28 2019-06-11 成都彬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化的软件无线电平台
US20200236607A1 (en) * 2019-01-22 2020-07-23 Trellisware Technologies, Inc. Controlling data communication quality in software-defined heterogenous multi-hop ad hoc networks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宁高高: "基于软件无线电的VHF海事对讲机设计与实现",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覃超: "基于集成射频芯片和Zynq SoC 的下一代通信软件无线电平台", 《电子质量》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66824A (zh) * 2022-03-23 2022-06-24 江苏杰泽罗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自组网通信的无线电台信息处理方法
CN114666824B (zh) * 2022-03-23 2024-04-09 江苏杰泽罗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自组网通信的无线电台信息处理方法
CN114501345A (zh) * 2022-04-15 2022-05-13 希诺麦田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组呼全双工实现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7833935A (zh) * 2024-03-05 2024-04-05 成都航天通信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fpga的信号变频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17833935B (zh) * 2024-03-05 2024-05-07 成都航天通信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fpga的信号变频处理方法
CN117880780A (zh) * 2024-03-11 2024-04-12 山东浪潮数据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无线自组网技术的机车通信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75171B (zh) 无线自组网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0099388B (zh) 一种与5g网络融合的卫星移动通信方法
CN112888085A (zh) 宽带无线自组网电台及宽带无线自组网系统
Gomez-Cuba et al. A survey on cooperative diversity for wireless networks
CN111384998B (zh) 一种基于相同ofdm系统的宽带电力线载波和宽带无线双模通信系统
US20080080440A1 (en) Device interfaces to integrate cooperative diversity and mesh networking
US9240913B2 (en) Full-duplex capacity allocation for OFDM-based communication
US8903440B2 (en) Distributed hierarchical scheduling in an ad hoc network
US7818018B2 (en) Distributed hierarchical scheduling in an AD hoc network
TWI377807B (en) Ofdma resource allocation in multi-hop wireless mesh networks
US9716528B2 (en) Per-channel adaptive code rates in channel-hopping networks
US9980317B2 (en) Protocol stack for a multi-waveform AD hoc network
Pan et al. CDD: coordinating data dissemination in heterogeneous IoT networks
JP4581107B2 (ja) 固定無線アクセス網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固定基地局
JP4581108B2 (ja) 超広帯域負荷分散型無線通信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CN115002093B (zh) 一种复杂移动场景下内外远程通信的方法
CN112954767B (zh)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与系统、存储介质、通信装置
Li et al. muNet: Harnessing multiuser capacity in wireless mesh networks
Wang et al. WIFI and WIMAX optimization design of transmission and application
Li et al. Joint channel assignment and routing in real time wireless mesh network
Gosse New radio interfaces for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s
Hoque et al. Modeling and performance of TCP in a MC-CDMA system for 4G communications
Scaglione et al.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s in mobile ad hoc networks: rethinking the link abstraction
Omar et al. COGRADNET: Ubiquitous heterogeneous wireless networks
Su et al. Characterizing the throughput gain of network coding in wireless ad hoc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601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