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88067B - 信道选择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信道选择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88067B
CN112888067B CN201911200648.2A CN201911200648A CN112888067B CN 112888067 B CN112888067 B CN 112888067B CN 201911200648 A CN201911200648 A CN 201911200648A CN 112888067 B CN112888067 B CN 1128880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terface
interface resource
channel
value
ser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0064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88067A (zh
Inventor
王谦
王侯艳
赵望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0064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88067B/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12309 priority patent/WO2021103718A1/zh
Publication of CN1128880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880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880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880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3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regulatory allocation polic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3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based on requested quality, e.g. Qo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道选择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领域,该方法包括:第一接入点AP获取n个信道的每个信道的总空口资源需求值,其中,总空口资源需求值为单一信道上已接入的各业务的空口资源最低需求值之和,n为大于1的整数;第一AP根据n个信道的每个信道上的信道最大资源容量相对总空口资源需求值的余量与第一AP的第一空口资源需求值的差值,从n个信道中选择其中一个信道作为第一AP上待接入的各业务的目标信道,其中,第一空口资源需求值为第一AP上待接入的各业务的空口资源最低需求值之和。从而提供一种完善且合理的信道选择方式,以提升信道选择的准确度,进而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信道选择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道选择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已有技术中的信道选择方式通常为:接入点(Access Point,AP)通过扫描各信道的空闲占空比(空闲资源与信道总资源的比值),以选择对应的信道。举例说明:如图1所示,信道149上包括正在进行下载业务的AP1,信道149当前的空闲占空比为0。信道36上包括AP2和AP3,其中,AP2和AP3均在执行视频业务,信道36当前的空闲占空比为30%。现在存在一AP4,其期望接入信道并执行视频业务,并且,AP4期望获得40%的空闲占空比。在已有技术中,AP4通过扫描信道,获取到信道149的空闲占空比为0,信道36的空闲占空比为30%,因此,AP3将会在信道36上进行视频业务的传输。
但是,由于AP4期望获取到40%的空闲占空比,也就是说,AP4所需要的资源占总资源的60%,因此,AP4在信道36上传输视频业务时,将会影响AP2和AP3的视频业务,也就是说,在该情况下,AP2、AP3和AP4都将无法正常传输视频业务,导致对应的用户使用体验差。而如果AP4选择信道149进行视频业务的传输,则仅会造成AP1的下载速度下降,但是下降的幅度很小,并且AP4的视频业务将会正常进行。
因此,如何实现一种完善、合理且符合期望的信道选择方式,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信道选择方法及装置,能够提高信道选择的精准度和可靠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道选择方法,方法包括:第一接入点AP获取n个信道的每个信道的总空口资源需求值,其中,总空口资源需求值为单一信道上已接入的各业务的空口资源最低需求值之和,n为大于1的整数;接着,第一AP可根据n个信道的每个信道上的信道最大资源容量相对总空口资源需求值的余量与第一AP的第一空口资源需求值的差值,从n个信道中选择其中一个信道作为第一AP上待接入的各业务的目标信道。其中,第一空口资源需求值为第一AP上待接入的各业务的空口资源最低需求值之和。
基于上述方案,本申请提出一种完善且更为合理的信道资源分配方式,使第一AP能够获得更多的信道资源,即在满足第一AP上已接入的业务对信道上的空口资源的需求的同时,降低对信道上的其它AP上已接入的业务的影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单一信道上已接入的各业务包括单一信道上的至少一个第二AP上已接入的各业务
基于上述方案,信道上已接入的各业务的空口资源最低需求值之和实际上等同于信道上的各第二AP上已接入的各业务的空口资源最低需求值之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AP获取单一信道的总空口资源需求值的步骤,包括:第一AP接收单一信道上的至少一个第二AP发送的第二空口资源需求值,第二空口资源需求值为第二AP上已接入的各业务的空口资源最低需求值之和;第一AP计算至少一个第二AP的第二空口资源需求值之和,得到单一信道的总空口资源需求值。
基于上述方式,第一AP可基于获取到的每个第二AP的空口资源需求值,获取各信道的总空口资源需求值,也就是说,各第二AP可预先计算出其对应的空口资源需求值,并发送给第一AP,以提升AP进行信道选择的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AP获取单一信道的总空口资源需求值的步骤,包括:第一AP接收单一信道上的至少一个第二AP发送的业务类型信息,业务类型信息用于指示第二AP上已接入的各业务的业务类型;第一AP基于业务类型信息,获取单一信道上已接入的各业务的空口资源最低需求值;第一AP计算单一信道上已接入的各业务的空口资源最低需求值之和,得到单一信道的总空口资源需求值。
基于上述方式,第一AP可获取信道上的业务的业务类型,再基于业务类型获取到各信道的总资源需求值,实现了对于不同业务类型的空口资源最低需求值的区分,以降低第一AP接入信道后对已接入信道的高优先级业务的影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空口资源需求值为接入第一AP的至少一个子节点的第三空口资源需求值之和,第三空口资源需求值为子节点上的各业务的空口资源最低需求值之和,子节点包括AP和/或终端。
基于上述方式,第一AP在获取自身的空口资源需求值时,实际上获取的是第一AP的各子节点的空口资源需求值之和,进一步的,各子节点的空口资源需求值实际上是子节点上已接入的各业务的空口资源最低需求值之和,第一AP可基于自身对空口资源的最低需求,选择目标信道,以获取足够第一AP的最低需求的空口资源,从而降低对信道上已接入的其它业务的影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接入第一AP的子节点包括AP,则第一AP获取第三空口资源需求值的步骤,包括:第一AP接收至少一个子节点发送的第三资源需求值。
基于上述方式,第一AP在获取自身的空口资源需求值时,各子节点AP可预先对自身的空口资源需求值进行计算,并将得到的空口资源需求值上报给第一AP,以提升第一AP获取自身空口资源需求值的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接入第一AP的子节点包括终端,第一AP获取第三空口资源需求值的步骤,包括:第一AP获取子节点上待接入的各业务的业务类型;第一AP基于子节点上待接入的各业务的业务类型,获取子节点上待接入的各业务的空口资源最低需求值;第一AP计算子节点上的各业务的空口资源最低需求值之和,得到第三资源需求值。
基于上述方式,第一AP可获取信道上已接入的各业务的业务类型,再基于业务类型,获取各业务对应的空口资源最低需求值,进一步获取到各信道的总空口资源需求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AP可基于下述公式,获取单一业务的空口资源最低需求值:空口资源最低需求值=带宽最低需求速率/协商速率。其中,带宽最低需求速率为单一业务的业务类型要求的带宽速率的最低值,协商速率为单一业务所属的终端的空口资源的最大吞吐量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AP根据n个信道的每个信道上的信道最大资源容量相对总空口资源需求值的余量与第一AP的第一空口资源需求值的差值,从n个信道中选择其中一个信道作为第一AP上待接入的各业务的目标信道,包括:从n个信道中满足预设条件的m个信道中,任选一个信道作为目标信道;或者,从n个信道中满足预设条件的m个信道中,选择总空口资源需求值最小的信道作为目标信道;m为大于1的整数。
基于上述方式,第一AP可基于自身的空口资源需求值选择备选信道,再从备选信道中选择目标信道,从而提高信道选择的准确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预设条件为单一信道上的信道最大资源容量相对总空口资源需求值的余量与第一AP的第一空口资源需求值的差值大于或等于0。
基于上述方式,第一AP可基于自身的空口资源需求值选择备选信道,再从备选信道中选择目标信道,从而提高信道选择的准确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方法还包括:第一AP将第一空口资源需求值发送给n个信道上的其它AP。
基于上述方式,各AP可将空口资源需求值发送给其它AP,以使其它AP或者是新接入的AP在进行信道选择时,能够基于各AP的空口资源需求值(包括第一AP的空口资源需求值)选择信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资源需求值包含于至少一个第二AP发送的信标Beacon帧中。
基于上述方式,AP可通过广播的方式,告知其它AP该AP自身的资源需求值。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置,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和处理器耦合;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程序指令被处理器运行时,使得装置执行如下步骤:获取n个信道的每个信道的总空口资源需求值,其中,总空口资源需求值为单一信道上已接入的各业务的空口资源最低需求值之和,n为大于1的整数;根据n个信道的每个信道上的信道最大资源容量相对总空口资源需求值的余量与第一AP的第一空口资源需求值的差值,从n个信道中选择其中一个信道作为第一AP上待接入的各业务的目标信道,其中,第一空口资源需求值为第一AP上待接入的各业务的空口资源最低需求值之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单一信道上已接入的各业务包括单一信道上的至少一个第二AP上已接入的各业务。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程序指令被处理器运行时,使得装置执行如下步骤:接收单一信道上的至少一个第二AP发送的第二空口资源需求值,第二空口资源需求值为第二AP上已接入的各业务的空口资源最低需求值之和;计算至少一个第二AP的第二空口资源需求值之和,得到单一信道的总空口资源需求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程序指令被处理器运行时,使得装置执行如下步骤:接收单一信道上的至少一个第二AP发送的业务类型信息,业务类型信息用于指示第二AP上已接入的各业务的业务类型;基于业务类型信息,获取单一信道上已接入的各业务的空口资源最低需求值;计算单一信道上已接入的各业务的空口资源最低需求值之和,得到单一信道的总空口资源需求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空口资源需求值为接入第一AP的至少一个子节点的第三空口资源需求值之和,第三空口资源需求值为子节点上的各业务的空口资源最低需求值之和,子节点包括AP和/或终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接入第一AP的子节点包括AP,程序指令被处理器运行时,使得装置执行如下步骤:接收至少一个子节点发送的第三资源需求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接入第一AP的子节点包括终端,程序指令被处理器运行时,使得装置执行如下步骤:获取子节点上待接入的各业务的业务类型;基于子节点上待接入的各业务的业务类型,获取子节点上待接入的各业务的空口资源最低需求值;计算子节点上的各业务的空口资源最低需求值之和,得到第三资源需求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程序指令被处理器运行时,使得装置基于下述公式,获取单一业务的空口资源最低需求值:空口资源最低需求值=带宽最低需求速率/协商速率。其中,带宽最低需求速率为单一业务的业务类型要求的带宽速率的最低值,协商速率为单一业务所属的终端的空口资源的最大吞吐量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程序指令被处理器运行时,使得装置执行如下步骤:从n个信道中满足预设条件的m个信道中,任选一个信道作为目标信道;或者,从n个信道中满足预设条件的m个信道中,选择总空口资源需求值最小的信道作为目标信道;m为大于1的整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预设条件为单一信道上的信道最大资源容量相对总空口资源需求值的余量与第一AP的第一空口资源需求值的差值大于或等于0。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程序指令被处理器运行时,使得装置执行如下步骤:将第一空口资源需求值发送给n个信道上的其它AP。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资源需求值包含于至少一个第二AP发送的信标Beacon帧中。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置,包括:获取模块和选择模块。其中,获取模块,用于获取n个信道的每个信道的总空口资源需求值,其中,总空口资源需求值为单一信道上已接入的各业务的空口资源最低需求值之和,n为大于1的整数;选择模块,用于根据n个信道的每个信道上的信道最大资源容量相对总空口资源需求值的余量与第一AP的第一空口资源需求值的差值,从n个信道中选择其中一个信道作为第一AP上待接入的各业务的目标信道,其中,第一空口资源需求值为第一AP上待接入的各业务的空口资源最低需求值之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单一信道上已接入的各业务包括单一信道上的至少一个第二AP上已接入的各业务。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获取模块具体用于接收单一信道上的至少一个第二AP发送的第二空口资源需求值,第二空口资源需求值为第二AP上已接入的各业务的空口资源最低需求值之和;计算至少一个第二AP的第二空口资源需求值之和,得到单一信道的总空口资源需求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获取模块具体用于接收单一信道上的至少一个第二AP发送的业务类型信息,业务类型信息用于指示第二AP上已接入的各业务的业务类型;基于业务类型信息,获取单一信道上已接入的各业务的空口资源最低需求值;计算单一信道上已接入的各业务的空口资源最低需求值之和,得到单一信道的总空口资源需求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空口资源需求值为接入第一AP的至少一个子节点的第三空口资源需求值之和,第三空口资源需求值为子节点上的各业务的空口资源最低需求值之和,子节点包括AP和/或终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接入第一AP的子节点包括AP,获取模块用于接收至少一个子节点发送的第三资源需求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接入第一AP的子节点包括终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子节点上待接入的各业务的业务类型;基于子节点上待接入的各业务的业务类型,获取子节点上待接入的各业务的空口资源最低需求值;计算子节点上的各业务的空口资源最低需求值之和,得到第三资源需求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获取模块用于基于下述公式,获取单一业务的空口资源最低需求值:空口资源最低需求值=带宽最低需求速率/协商速率。其中,带宽最低需求速率为单一业务的业务类型要求的带宽速率的最低值,协商速率为单一业务所属的终端的空口资源的最大吞吐量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选择模块具体用于从n个信道中满足预设条件的m个信道中,任选一个信道作为目标信道;或者,从n个信道中满足预设条件的m个信道中,选择总空口资源需求值最小的信道作为目标信道;m为大于1的整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预设条件为单一信道上的信道最大资源容量相对总空口资源需求值的余量与第一AP的第一空口资源需求值的差值大于或等于0。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装置还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将第一空口资源需求值发送给n个信道上的其它AP。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资源需求值包含于至少一个第二AP发送的信标Beacon帧中。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处理电路、收发管脚。其中,该收发管脚、和该处理电路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该处理电路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以控制接收管脚接收信号,以控制发送管脚发送信号。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系统,该系统包括上述第一方面涉及的第一AP和至少一个第二AP。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示例性示出的一种信道选择方式;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道选择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道选择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5是示例性示出的第一AP获取期望占空比值的方法流程图;
图6是示例性示出的一种信道选择的方式;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道选择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AP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本申请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对象的特定顺序。例如,第一目标对象和第二目标对象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目标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目标对象的特定顺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例如,多个处理单元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处理单元;多个系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
在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说明之前,首先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系统进行说明。参见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示意图。在该通信系统中包括多个信道,图中仅以信道36、信道52以及信道100上的设备接入情况为例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图中的信道以及设备的数量仅为示意性举例,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仍参照图2,信道36上包括AP1,其下附着有子节点AP2和AP3以及终端S1和终端S2,AP2下附着有子节点,包括终端S3和终端S4,AP3下附着有子节点终端S5。信道52上包括AP4和AP5,其中,AP4下附着有子节点终端S6,AP5下附着有子节点终端S7和终端S8。信道100上包括AP6,其下附着有子节点终端S9和终端S10。
终端也可以称为移动台(mobile station),用户单元(subscriber unit),站台(station,STA),终端设备(terminal equipment,TE)等。终端设备,简称终端,可以为有线终端也可以为无线终端,例如终端可以为蜂窝电话(cellular phone),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无线调制解调器(modem),手持设备(handheld),膝上型电脑(laptop computer),无绳电话(cordless phone),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local loop,WLL)台,平板电脑(pad)等。
本申请基于各业务的空口资源最低需求值,可获取到每个信道的总空口资源需求值,也就是信道上已接入的各业务的空口资源最低需求值之和,进而从总空口资源需求值满足条件的信道中,为第一AP上的待接入业务选择目标信道。具体的,在本申请中,总空口资源需求值满足条件的信道是指该信道的信道最大资源容量相对总空口资源需求值的余量符合第一AP对空口资源的最低需求。
下面对本申请中涉及到的技术名词进行说明:
本申请中的“空口资源最低需求值”是指业务基于正常运行所需要的最低空口资源值,也可以理解为若配置给业务的空口资源值小于该业务的要求的最低空口资源值,则业务将无法正常进行,例如:视频业务的最低空口资源需求值为20M,若配置给视频业务的空口资源值小于20M,将导致视频业务无法正常进行,可能造成视频画面卡顿等问题。再例如:若下载业务A当前占用信道的所有空口资源,而当其它业务同样需要占用该信道时,则可通过降低下载业务A的资源占用,以将资源分配给其它业务,而下载业务A所使用的资源降低的范围应该不超过其当前所占用的空口资源(即信道的全部空口资源)与其期望获取到的最低空口资源值(即空口资源最低需求值)之差,从而提供了一种完善且更为合理的信道资源分配方式,使第一AP能够获得更多的信道资源,满足第一AP的业务对信道资源的需求,同时降低对信道上的其它AP的业务的影响。
本申请中的“空口资源需求值”是指设备或信道上的各业务的空口资源最低需求值的总和。本申请中的业务可以包括已接入的业务,即已接入信道的业务,或者可以理解为已开通的业务;业务还可以包括待接入的业务,即未接入信道的业务,或者可以理解为未开通的业务,但是有空口资源需求的业务。可选地,信道的空口资源需求值(也可以称为信道的总空口资源需求值)即为信道上已接入的各业务的空口资源最低需求值的总和。可选地,第二AP(指信道上的AP)的空口资源需求值为第二AP上已接入的各业务的空口资源最低需求值的总和。在本申请中,第一AP仅针对信道上已接入的业务进行空口资源最低需求值的统计,可以理解为,第一AP在本申请中只对实时获取到的信道上已接入的各业务的空口资源最低需求值进行统计,对于信道上的第二AP上待接入的业务,本申请不做统计。示例性的,若第一AP基于当前获取到的信道上的已接入的各业务的空口资源最低需求值,选择了目标信道之后,若该目标信道上接入了新的业务(可以理解为原本的待接入业务)导致信道质量下降,则第一AP可重新选择信道,并基于实时获取到的各信道的总空口资源需求值,即当前接入各信道的业务的空口资源最低需求值之和,选择目标信道。可选地,第一AP(指需要进行信道选择的AP)的空口资源需求值为第一AP上待接入的各业务的空口资源最低需求值的总和。示例性的,第一AP可以为新接入的AP,也可以理解为初始化后的AP,在该场景下,第一AP上待接入的各业务均为未接入信道但是有空口资源需求的业务。示例性的,第一AP还可以是重新切换,即,重新进行信道选择的AP。例如,第一AP检测到当前信道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则第一AP可确定需要重新选择信道,并将第一AP上的一个或多个已接入当前信道的业务,接入到选择的目标信道。其中,信道资源不足可以是AP的丢包率、误码率和/或重传率达到切换阈值(可基于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本申请中的“信道最大资源容量”是指信道上的空口资源总量。
在本申请中,信道上已接入的业务的集合与信道上的所有AP上已接入的业务的集合相等,举例说明,信道34上包括AP1和AP2,AP1上包括业务A和业务B,AP2上包括业务C和业务D,则AP1的业务集合包括{业务A,业务B},AP2的业务集合包括{业务C,业务D},信道34上的业务集合包括{业务A,业务B,业务C,业务D}。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AP获取信道的总空口资源需求值的方式可以为第一AP接收单一信道上的一个或多个第二AP发送的空口资源需求值,并计算一个或多个第二AP发送的空口资源需求值之和,以获取单一信道的总空口资源需求值。也就是说,各第二AP预先获取各自的空口资源需求值,第一AP通过扫描各第二AP,可接收到各信道上的一个或多个第二AP发送的空口资源需求值,如上文所述,信道上已接入的业务的集合与信道上的所有AP(即一个或多个第二AP)上已接入的业务的集合相等,因此,信道上已接入的各业务的空口资源最低需求值之和等于信道上的每个第二AP的空口资源需求值之和。具体细节参照场景一。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AP获取信道的总空口资源需求值的方式可以为第一AP获取信道上的各业务的空口资源最低需求值,并通过求和的方式,获取信道的总空口资源需求值。具体细节参照场景二。
下面采用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对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结合图2,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信道选择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图3中:
步骤101,第一AP接收信道上的至少一个第二AP发送的空口资源需求值。
具体的,在本申请中,第一AP可通过扫描n个信道上的第二AP,以接收各单一信道上的一个或多个第二AP发送的空口资源需求值。可选地,在本申请中,每个信道上的第二AP已预先获取到自身的空口资源需求值。
一个示例中,各第二AP可通过广播的方式发送空口资源需求值。具体的,在无线通信中,AP(包括第一AP和第二AP)可周期性地发送广播帧,其中,广播帧中包括信标(Beacon)帧。可选地,在本申请中,AP可通过周期性发送Beacon帧来声明某个802.11网络的存在。其它无线设备(例如无线终端)收到Beacon帧后,可以得知该网络的存在,从而调整加入该网络所必需的参数。Beacon中包含了大量的信息,其中定义了Vendor IE字段可以供供应商定义信息元素。可选地,在本申请中,空口资源需求值可包含于第二AP发送的Beacon帧的Vendor IE字段中,也就是说,各第二AP可周期性地广播包含空口资源需求值的Beacon帧。相应的,第一AP通过扫描邻居AP(即各信道上的第二AP),也可以理解为监听Beacon帧,以获取到各第二AP发送的Beacon帧中的空口资源需求值。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述的邻居AP是指第一AP能够监听到,或者说能够接收到对端信息的AP。
另一个示例中,第一AP可发送查询请求消息,接收到该查询请求消息的第二AP将向第一AP发送查询响应消息,该消息中包含该第二AP的空口资源需求值。
可选地,各第二AP还可以向第一AP发送设备信息,例如:信道信息,用于指示第二AP所属信道,以使第一AP能够基于信道信息,判断信道上包括哪些第二AP。设备信息可包含于Beacon帧中,也可以包含于查询响应消息中,本申请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信道上的根节点AP上的业务的集合等同于根节点上的所有子节点上的业务的集合。因此,为避免重复统计,本申请所述的第二AP为信道上的根节点AP,级联AP,即作为根节点的子节点的AP不会向第一AP发送资源需求值。也就是说,级联AP的广播帧(Beacon帧)中不包含该AP的空口资源需求值,或者是级联AP在接收到第一AP的查询请求消息后,也不会向第一AP返回响应消息。
第二AP获取自身的空口资源需求值的方式与第一AP获取自身的空口资源需求值的方式相同,将在下面的步骤中进行详细说明,此处不再对第二AP获取自身的空口资源需求值的方式赘述。
仍参照图3,在本申请中,第一AP可接收到各信道上的至少一个第二AP(即根节点AP)发送的空口资源需求值。
步骤102,第一AP获取各信道的总空口资源需求值。
具体的,如上文所述,单一信道的总空口资源需求值为单一信道上已接入的业务的空口资源最低需求值之和,并且,单一信道上已接入业务的集合与信道上的各第二AP上已接入的业务集合相等,因此,第一AP可通过计算单一信道上的各第二AP的空口资源需求之之和,得到各信道的总空口资源需求值。
步骤103,第一AP获取第一AP的空口资源需求值。
在本申请中,AP(包括第一AP和第二AP)包括一个或多个子节点,子节点可以包括级联AP和/或终端。如上文所述,AP(包括第一AP和第二AP)上的业务的集合等同于AP上的所有子节点上的业务的集合,因此,AP(包括第一AP和第二AP)的空口资源需求值即为AP(包括第一AP和第二AP)上的各子节点的空口资源需求值之和。
可选地,如上文所述,第一AP可以为已经接入信道,但需要做信道切换的AP,在该场景下,第一AP上包括多个已接入当前信道的业务,也可以理解为待接入目标信道的业务,第一AP上待接入的业务包括:直接附着在第一AP下的终端上待接入的业务,和/或,间接附着,例如通过一个或多个级联AP附着在第一AP下的终端上待接入的业务。一个示例中,若第一AP的子节点包括终端(即直接附着在第一AP下的终端),第一AP可直接获取到各终端上的待接入业务的空口资源最低需求值。另一个示例中,若第一AP的子节点包括AP(即级联AP),则各级联AP获取各自的空口资源需求值,并逐级上报给父节点,并汇总到第一AP处。第一AP将获取到的各子节点(包括级联AP和/或终端)的空口资源需求值累加,得到该第一AP对应的空口资源需求值。
可选地,在本申请中,空口资源需求值可以为速率值,即,业务对宽带速率的最低需求值(简称带宽速率最低需求值)。示例性的,不同的业务类型可对应不同的带宽速率最低需求值,例如,第一AP可获取其子节点终端上待接入业务的业务类型,并基于预设映射关系,确定与业务的业务类型对应的宽带速率最低需求值,例如,视频业务对宽带速率的最低需求值为20Mbps。第一AP上的各级联AP同样可获取到级联AP上待接入业务的业务类型,并确定各待接入业务对应的带宽速率最低需求值,级联AP计算各待接入业务的带宽速率最低需求值之和,得到级联AP的带宽速率需求值,并将结果上报给父节点。第一AP可获取到其子节点级联AP(即与第一AP直连的AP)的带宽速率需求值,并计算各子节点级联AP的带宽速率需求值与第一AP上的子节点终端上待接入业务的宽带速率最低需求值之和,得到第一AP的带宽速率需求值。
可选地,在本申请中,空口资源需求值可以为期望占空比值,各AP(第一AP和其下的级联AP)可基于下述公式计算期望占空比值:
期望占空比值=带宽最低需求速率/协商速率
其中,带宽最低需求速率为单一业务的业务类型要求的带宽速率的最低值,协商速率为单一业务所属的终端可从其直连的AP获取到的空口资源的最大吞吐量值,也可以理解为,协商速率是AP与终端协商后确定的,AP可提供给终端的空口资源的最大吞吐量值。可选地,在本申请中,上述带宽最低需求速率可以为业务当前所占的带宽速率与业务的业务类型对应的业务权重相乘的结果。例如:信道上的视频业务当前占用空口资源为20Mbps,视频业务的业务类型对应的业务权重为0.9,则视频业务对应的带宽最低需求速率为:20Mbps*0.9=18Mbps,即视频业务的带宽最低需求速率为18Mbps,也就是或,视频业务可在获取到大于或等于18Mbps的带宽速率的情况下正常进行。
需要说明的是,若业务的带宽最低需求速率大于协商速率,则对应的期望占空比值为100%。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不支持本申请所述实施例的AP,即无法获取空口资源需求值的AP(也可以称为非友好AP),可认为该AP的空口资源需求值为0。对于存在非友好AP的情况,将在下面的实施例中进行举例说明。
第二AP及其各子节点AP获取空口资源需求值的方式与第一AP相同,本申请不再赘述。
可选地,如上文所述,第一AP可以为初始化的AP,一个示例中,初始化的AP上无待接入的业务,则在该场景下,第一AP可选择总空口资源需求值最小的信道作为目标信道,并在第一AP有一个或多个待接入的业务后,将待接入业务接入目标信道。另一个示例中,初始化的AP可以包括待接入的业务,即未接入信道但是有空口资源需求的业务,在该场景下,第一AP获取空口资源需求值的方式与上文相同,此处不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AP的空口资源需求值也可以为第一AP上待接入的业务中的一个或多个业务的空口资源最低需求值总和,也就是说,第一AP可以基于第一AP上待接入的一个或多个业务对空口资源的最低需求,选择目标信道。
步骤104,第一AP根据n个信道的每个信道上的信道最大资源容量相对总空口资源需求值的余量与第一AP的第一空口资源需求值的差值,从n个信道中选择其中一个信道作为第一AP上待接入的各业务的目标信道。
具体的,在本申请中,第一AP可获取n各信道中的每个信道对应的余量,并将各信道的余量与第一AP所需的空口资源值,即空口资源需求值进行比较,以选出符合第一AP需求的备选信道,并从备选信道中选择其中一个信道作为第一AP上待接入的各业务的目标信道。需要说明的是,若仅存在一个备选信道,则该信道即为目标信道。
具体的,在本申请中,备选信道可以为信道的最大资源容量相对于总空口资源需求值的余量大于或等于第一AP的空口资源需求值的信道。在本申请中,第一AP可计算各信道的最大资源容量与总空口资源需求值的差值,得到信道的余量。第一AP可计算各信道的余量与第一AP的空口资源需求值的差值,示例性的,若差值大于或等于0,则可确定对应的信道为备选信道,反之则非备选信道。
可选地,在本申请中,基于数学公式的简单变形,第一AP还可以计算各信道的总空口资源需求值与第一AP的空口资源需求值之和,并将结果与信道的最大资源容量相比较,若结果小于或等于信道的最大资源容量,则该信道可作为备选信道,反之则为非备选信道。也就是说,在本申请中,第一AP还可以将第一AP的空口资源需求值与信道的总空口资源需求值之和小于或等于信道的最大资源容量的信道作为备选信道。由于该方式指示基于数学原理的简单变形,该选择方式同样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可选地,在本申请中,若第一AP确定存在多个备选信道,则第一AP可从多个备选信道中任选一个信道作为目标信道。
可选地,在本申请中,若第一AP确定存在多个备选信道,则第一AP可从多个备选信道中选择总空口资源需求值最小的备选信道作为目标信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AP为当前待接入的一个或多个业务选择目标信道后,若第一AP检测到新的待接入业务,则第一AP可检测是否需要重新选择信道,若检测为是,则可重复上述步骤。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n个信道中的任一信道存在非友好AP(非友好AP的定义参见上文),在该场景下,存在非友好AP的信道的总空口资源需求值可能小于实际的总空口资源需求值,可选地,第一AP可进一步获取各备选信道的空闲空口资源值。其中,空闲空口资源值用于指示信道当前未被占用的空口资源。第一AP可进一步基于各信道的空闲资源值与自身的资源需求值,选择目标信道。具体的,第一AP选择出多个备选信道,并检测到存在非友好AP的情况下,第一AP可在备选信道中查询是否存在空闲空口资源值大于或等于第一AP的空口资源需求值的备选信道。若存在,则从该类信道中,任选其一作为目标信道,或者,第一AP可从该类信道中选择空口空口资源值最大的信道作为目标信道。可选地,若备选信道中不存在空口空口资源值大于或等于第一AP的空口资源需求值的备选信道,可选地,第一AP可在备选信道中选择总空口资源需求值最小的信道,即信道的余量最大的备选信道,或者,第一AP还可以在备选信道中选择信道上的AP数量最少的信道作为目标信道。
示例性的,空闲空口资源需求值可以为速率值,也可以为空闲占空比值,例如,空闲空口资源与总空口资源(即最大资源总量)的比值,具体计算方式可参照已有技术,本申请不做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方式中,如上文所述,不同的业务类型对应不同的空口资源最低需求值,在本申请中,业务类型与空口资源最低需求值的对应关系可基于业务类型的优先级设置。可选地,业务类型的优先级可以为调度优先级,例如:语音业务的调度优先级为1(即为最高级),视频业务的调度优先级为2。在本申请中,调度优先级越高的业务类型的权重越大,即,在计算带宽最低需求速率时,调度优先级越高的业务对应的权重越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选地,第一AP在获取到各信道的总空口资源需求值后,可将单一信道的总空口资源需求值与空闲空口资源值进行比较,示例性的,若空闲空口资源值与总空口资源需求值之间的差值满足预设条件,则可确定该信道上存在未扫描到的第二AP。可选地,预设条件可以为差值大于预设阈值(可根据需求进行设置)。可选地,第一AP在检测到空闲空口资源值与总空口资源需求值之间的差值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为避免误判,第一AP可获取该信道上已接入的各业务的业务类型,以进一步判断该信道上是否存在未扫描到的第二AP。举例说明,若信道的空闲空口资源值较小,但是,该信道上不存在低优先级(低优先级可基于实际需求进行设置,例如,优先级的数值大于3的都属于低优先级)的业务,则可确定该信道上存在未扫描到的第二AP。对于该情况,可按照上文中存在非友好AP的方式处理,也就是说,第一AP可在获取到各信道的总空口资源需求值后,进一步根据各信道的空闲空口资源值选择目标信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AP选择目标信道,并在目标信道上传输业务后,第一AP即可依据本文所述的其它AP(即第二AP)执行的步骤进行操作,例如,第一AP可将第一AP的空口资源需求值通过广播的方式发送给其它AP,以使其它AP在选择信道时,可基于包含第一AP的空口资源需求值在内的信道的总空口资源需求值,进行信道的选择。
结合图2,在图3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其示例性示出了一种信道选择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图4中:
步骤201,第一AP接收信道上的至少一个第二AP发送的期望占空比值。
具体的,参照图2,信道上的各第二AP(即,根节点AP,例如AP1、AP4、AP5和AP6)获取到各自的空口资源需求值,示例性的,以期望占空比值作为空口资源需求值为例进行阐述,也就是说,在本申请中,下文所述期望占空比值可用于指示空口资源需求值的大小。
示例性的,以终端S1上的已接入业务为视频业务A、终端S2上的已接入业务为视频业务B,终端S3上的已接入业务为视频业务C、终端S4上的已接入业务为下载业务A和语音业务A、终端S5上的已接入业务为下载业务B;终端S6上的已接入业务为语音业务B、终端S7上的已接入业务为下载业务C、终端S8上的已接入业务为视频业务D、终端S9上的已接入业务为语音业务C、终端S10上的已接入业务为下载业务D。上述业务类型和数量仅为示例性举例,本申请不做限定。
示例性的,AP2获取终端S3上的已接入的视频业务C对应的期望占空比值1,也可以理解为终端S3的期望占空比值1,AP2获取终端S4上已接入的下载业务A的期望占空比值2和语音业务A的期望占空比值3,AP2将各终端上已接入业务的期望占空比值求和,得到AP2的期望占空比值,即,AP2的期望占空比值=期望占空比值1+期望占空比值2+期望占空比值3。
AP3获取终端S5上已接入的下载业务B的期望占空比值4,AP3的期望占空比值即为终端S5的期望占空比值4。
AP2和AP3将各自的期望占空比值上报给父节点,即AP1。
AP1获取终端S1上已接入的视频业务A的期望占空比值5,以及获取终端S2上已接入的视频业务B的期望占空比值6,AP1将各终端上已接入业务的期望占空比值以及接收到的AP2的期望占空比值和AP3的期望占空比值求和,得到AP1的期望占空比值,即,AP1的期望占空比值=期望占空比值5+期望占空比值6+AP2的期望占空比值+AP3的期望占空比值。
为更清楚的说明各AP的期望占空比值,下面以列表的方式说明各AP的期望占空比值的累加方式,参见表1:
Figure BDA0002295798840000141
表1
参照上表,AP4的期望占空比值即为终端S6上的语音业务B的期望占空比值9;AP5的期望占空比值为终端S7上的下载业务C的期望占空比值7与终端S8上的视频业务D的期望占空比值8之和;AP6的期望占空比值即为终端S9上已接入的语音业务C的期望占空比值10与终端S10上已接入的下载业务D的期望占空比值11之和。需要说明的是,各AP计算期望占空比值的具体步骤可参照上文,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AP1、AP4、AP5和AP6获取到各自的期望占空比值后,将期望占空比值携带于Beacon帧中进行周期性广播。例如:AP1的Beacon帧中包含AP1的期望占空比值。
第一AP初始化后,需要进行信道选择,参照图5,第一AP(即图5中的新AP)通过扫描可接收到AP1、AP2、AP3、AP4、AP5和AP6的Beacon帧,其中,新AP检测到AP1、AP4和AP6的Beacon帧中包括期望占空比值,并获取各第二AP(即根节点AP)的期望占空比值,包括:AP1的期望占空比值、AP4的期望占空比值和AP6的期望占空比值。
步骤202,第一AP获取各信道的总期望占空比。
示例性的,第一AP基于各AP的广播信息,可确定信道36上包括AP1、AP2和AP3、信道52上包括AP4和AP5、信道100上包括AP6。并且,第一AP接收到AP1、AP4、AP5和AP6的期望占空比值。
第一AP可计算各信道的总期望占空比值,示例性的,信道36的总期望占空比值为信AP1的期望占空比值;信道52的期望占空比值为AP4的期望占空比值与AP5的期望占空比之和;信道100的总期望占空比值AP6的期望占空比值。
步骤203,第一AP基于各信道的总期望占空比,获取各信道的余量值。
具体的,第一AP可与下述公式,分别获取各信道的余量值:
余量值=1-期望占空比
示例性的,第一AP可计算得到信道36的余量值、信道52的余量值以及信道100的余量值。
步骤204,第一AP基于各信道的余量值与第一AP的期望占空比值的差值,选择目标信道。
具体的,第一AP可基于各信道的余量值与第一AP的差值,并确认差值大于或等于0的信道为备选信道。
可选地,第一AP检测是否存在非友好AP,若不存在非友好AP,则第一AP可从备选信道中任选一个信道作为目标信道,或者,第一AP可将备选信道的期望占空比值从小到大排列,并选择队列首位(即期望占空比最小)的信道作为目标信道。
可选地,参照图6,若第一AP检测到任一信道上存在非友好AP,第一AP可获取各备选信道的空闲占空比值。其中,空闲占空比值为信道的空闲空口资源值与信道的总空口资源值的比值,获取空闲空口资源值与总空口资源值的方式可参照已有技术,本申请不做赘述。第一AP检测是否存在空闲占空比值满足第一AP的期望占空比值的信道,示例性的,空闲占空比值大于或等于第一AP的期望占空比值的信道即为满足条件的信道。一个示例中,若存在,则从该类信道(空闲占空比大于或等于第一AP的期望占空比值的信道)中选择空闲占空比最大的信道作为目标信道。若不存在,则第一AP可以从该类信道中选择总期望占空比值最小的信道作为目标信道,也可以从该类信道中选择信道上AP数量最少的信道作为目标信道。需要说明的是,若仅存在一个备选信道,则该备选信道即为目标信道。
可选地,第一AP选择目标信道后,可在目标信道上传输业务,并且,第一AP可周期性发送携带第一AP的期望占空比值的Beacon帧。
结合图2,如图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信道选择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图7中:
步骤301,第一AP接收信道上的至少一个第二AP发送的业务类型信息。
可选地,在本申请中,第一AP可通过扫描信道上的一个或多个第二AP,以获取各第二AP上已接入的各业务的业务类型信息。
具体的,如上文所述,第二AP上已接入的业务的集合等于第二AP上的各子节点上已接入的业务的结合,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第二AP为信道上的根节点AP,一个示例中,第二AP的级联AP可将级联AP上的业务的业务类型信息发送给父节点,并逐级上报,根节点AP(即第二AP)可周期性广播包含第二AP上已接入业务的业务类型信息的广播帧(例如Beacon帧)。
另一个示例中,第二AP可以为信道上的所有AP,具体的,信道上的各第二AP(包括根节点AP和级联AP)可广播直接附着其下的终端上已接入的业务的业务类型信息。举例说明,参照图2,AP1广播终端S1和终端S2上已接入的各业务的业务类型信息,AP2广播终端S3和终端S4上已接入的各业务的业务类型信息。这样,第一AP即可通过扫描各第二AP获取到各第二AP上已接入的业务的业务类型信息。
可选地,第一AP也可以通过向第二AP(可以为根节点AP,也可以为根节点AP和级联AP)发送查询请求消息,以获取第二AP返回的查询响应消息,该消息中携带第二AP上已接入的各业务的业务类型信息。
其它细节与场景一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302,第一AP基于各业务的业务类型信息,获取各业务的空口资源最低需求值。
第一AP计算各业务的空口资源最低需求值的方式可以参照场景一,此处不赘述。
步骤303,第一AP获取各信道的总空口资源需求值。
具体的,第一AP计算各信道上已接入的业务的空口资源最低需求值之和,得到各信道的总空口资源需求值。示例性的,第一AP在步骤301中获取到的业务的业务类型信息外,还可以接收到各第二AP发送的业务的信道信息,用于指示各业务接入的信道,第一AP可基于各业务的信道信息,确定各信道上所包含的已接入业务的集合,并计算各信道的总空口资源需求值。示例性的,若总空口资源需求值为期望占空比,则第一AP还需要在步骤301获取到相关参数,例如协商速率等。
步骤304,第一AP获取第一AP的空口资源需求值。
步骤305,第一AP根据n个信道的每个信道上的信道最大资源容量相对总空口资源需求值的余量与第一AP的第一空口资源需求值的差值,从n个信道中选择其中一个信道作为第一AP上待接入的各业务的目标信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第一AP获取到一个或多个信道的总空口资源需求值为0,例如:第一AP通过计算,获取到多个信道(例如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期望占空比值均为0。则,第一AP可认为当前信道上的第二AP均为非友好AP(定义见上文)。在该实施例中,本申请可结合空闲空口资源值与各信道上的第二AP的数量进行目标信道的选择。具体的,第一AP通过扫描各信道,可获取到信道上的第二AP的数量以及信道的空闲空口资源值,具体获取方式可参照上文和已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可选地,第一AP可获取与各信道上的AP数量对应的权重值。以表2为例。
Figure BDA0002295798840000161
Figure BDA0002295798840000171
表2
其中,表2为单一信道上的第二AP的数量与权重的对应关系的示意性举例。也就是说,第一AP可通过查表的方式,获取到各信道上的AP的数量对应的权重值,举例说明,假设信道36上的AP数量为4,则其对应的权重值为0.2。
第一AP可基于下述公式,计算信道对应的总体权重:
总体权重=空闲占空比权重*AP数量权重
其中,AP数量权重即为上述信道上的AP数量对应的权重值。空闲占空比权重的获取方式为:
1)第一AP获取各信道的空闲占空比值。
具体计算方式可参照已有技术,此处不赘述。
2)第一AP基于各信道的空闲占空比值,确定对应的空闲占空比权重。
具体的,第一AP可获取第一AP的期望占空比值(获取方式参照上文),第一AP将第一AP的期望占空比值与各信道的空闲占空比值进行比较,其中,空闲占空比值满足第一AP的期望占空比值,也就是说,空闲占空比值大于或等于第一AP的期望占空比值的信道对应的空闲占空比权重值为第一权重值(例如0.8,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空闲占空比值不满足第一AP的期望占空比值,也就是说,空闲占空比值小于第一AP的期望占空比值的信道对应的空闲占空比权重值为第二权重值(例如0.2,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其中,第一权重值大于第二权重值。
举例说明,信道36上的AP数量为1,信道52上的AP数量为2,相应的,第一AP获取到信道36对应的AP数量权重为0.9,信道52对应的AP数量权重为0.6。以及,第一AP可获取到第一AP的期望占空比值以及信道36的空闲占空比值和信道52的空闲占空比值,其中,信道36的空闲占空比值满足第一AP的期望占空比值,相应的,信道36对应的空闲占空比权重为0.8,信道52的空闲占空比值不满足第一AP的期望占空比值,相应的,信道52对应的空闲占空比权重为0.2。将上述参数带入公式计算,得到信道36对应的总体权重为0.72,信道52的总体权重为0.12。
可选地,第一AP可选择总体权重最大的信道作为目标信道。例如,以上述结果为例,第一AP选择总体权重为0.72的信道36作为目标信道。
上述主要从各个网元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AP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AP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图8所示为AP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参照图8,AP可以包括获取模块101、选择模块102。获取模块101,用于获取n个信道的每个信道的总空口资源需求值,其中,总空口资源需求值为单一信道上已接入的各业务的空口资源最低需求值之和,n为大于1的整数;选择模块102,用于根据n个信道的每个信道上的信道最大资源容量相对总空口资源需求值的余量与第一AP的第一空口资源需求值的差值,从n个信道中选择其中一个信道作为第一AP上待接入的各业务的目标信道,其中,第一空口资源需求值为第一AP上待接入的各业务的空口资源最低需求值之和。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单一信道上已接入的各业务包括单一信道上的至少一个第二AP上已接入的各业务。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获取模块101具体用于接收单一信道上的至少一个第二AP发送的第二空口资源需求值,第二空口资源需求值为第二AP上已接入的各业务的空口资源最低需求值之和;计算至少一个第二AP的第二空口资源需求值之和,得到单一信道的总空口资源需求值。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获取模块101具体用于接收单一信道上的至少一个第二AP发送的业务类型信息,业务类型信息用于指示第二AP上已接入的各业务的业务类型;基于业务类型信息,获取单一信道上已接入的各业务的空口资源最低需求值;计算单一信道上已接入的各业务的空口资源最低需求值之和,得到单一信道的总空口资源需求值。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第一空口资源需求值为接入第一AP的至少一个子节点的第三空口资源需求值之和,第三空口资源需求值为子节点上的各业务的空口资源最低需求值之和,子节点包括AP和/或终端。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若接入第一AP的子节点包括AP,获取模块101用于接收至少一个子节点发送的第三资源需求值。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若接入第一AP的子节点包括终端,获取模块101用于获取子节点上待接入的各业务的业务类型;基于子节点上待接入的各业务的业务类型,获取子节点上待接入的各业务的空口资源最低需求值;计算子节点上的各业务的空口资源最低需求值之和,得到第三资源需求值。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获取模块101用于基于下述公式,获取单一业务的空口资源最低需求值:空口资源最低需求值=带宽最低需求速率/协商速率。其中,带宽最低需求速率为单一业务的业务类型要求的带宽速率的最低值,协商速率为单一业务所属的终端的空口资源的最大吞吐量值。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选择模块102具体用于从n个信道中满足预设条件的m个信道中,任选一个信道作为目标信道;或者,从n个信道中满足预设条件的m个信道中,选择总空口资源需求值最小的信道作为目标信道;m为大于1的整数。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预设条件为单一信道上的信道最大资源容量相对总空口资源需求值的余量与第一AP的第一空口资源需求值的差值大于或等于0。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装置还包括:发送模块103,用于将第一空口资源需求值发送给n个信道上的其它AP。
在另一个示例中,图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装置200的示意性框图。装置可以为AP或者AP中的芯片。装置200可以包括:处理器201和收发器/收发管脚202,可选地,还包括存储器203。该处理器201可用于执行前述的实施例的各方法中的AP所执行的步骤,并控制接收管脚接收信号,以及控制发送管脚发送信号。
装置200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204耦合在一起,其中总线系统204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204。
可选地,存储器203可以用于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存储指令。
应理解,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装置200可对应于前述的实施例的各方法中的AP,并且装置200中的各个元件的上述和其它管理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前述各个方法的相应步骤,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至少一段代码,该至少一段代码可由AP执行,以控制AP用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当该计算机程序被AP执行时,用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
所述程序可以全部或者部分存储在与处理器封装在一起的存储介质上,也可以部分或者全部存储在不与处理器封装在一起的存储器上。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处理器,该处理器用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上述处理器可以为芯片。
结合本申请实施例公开内容所描述的方法或者算法的步骤可以硬件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是由处理器执行软件指令的方式来实现。软件指令可以由相应的软件模块组成,软件模块可以被存放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闪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EPROM)、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寄存器、硬盘、移动硬盘、只读光盘(CD-ROM)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另外,该ASIC可以位于网络设备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网络设备中。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20)

1.一种信道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入点AP获取n个信道的每个信道的总空口资源需求值,其中,所述总空口资源需求值为单一信道上已接入的各业务的空口资源最低需求值之和,n为大于1的整数;
所述第一AP根据所述n个信道的每个信道上的信道最大资源容量相对总空口资源需求值的余量与所述第一AP的第一空口资源需求值的差值,从所述n个信道中选择其中一个信道作为所述第一AP上待接入的各业务的目标信道,其中,所述第一空口资源需求值为所述第一AP上待接入的各业务的空口资源最低需求值之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一信道上已接入的各业务包括所述单一信道上的至少一个第二AP上已接入的各业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AP获取所述单一信道的总空口资源需求值的步骤,包括:
所述第一AP接收所述单一信道上的至少一个第二AP发送的第二空口资源需求值,所述第二空口资源需求值为所述第二AP上已接入的各业务的空口资源最低需求值之和;
所述第一AP计算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P的第二空口资源需求值之和,得到所述单一信道的总空口资源需求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AP获取所述单一信道的总空口资源需求值的步骤,包括:
所述第一AP接收所述单一信道上的至少一个第二AP发送的业务类型信息,所述业务类型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AP上已接入的各业务的业务类型;
所述第一AP基于所述业务类型信息,获取所述单一信道上已接入的各业务的空口资源最低需求值;
所述第一AP计算所述单一信道上已接入的各业务的空口资源最低需求值之和,得到所述单一信道的总空口资源需求值。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口资源需求值为接入所述第一AP的至少一个子节点的第三空口资源需求值之和,所述第三空口资源需求值为所述子节点上的各业务的空口资源最低需求值之和,所述子节点包括AP和/或终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接入所述第一AP的子节点包括AP,则所述第一AP获取所述第三空口资源需求值的步骤,包括:
所述第一AP接收所述至少一个子节点发送的所述第三空口资源需求值。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接入所述第一AP的子节点包括终端,所述第一AP获取所述第三空口资源需求值的步骤,包括:
所述第一AP获取所述子节点上待接入的各业务的业务类型;
所述第一AP基于所述子节点上待接入的各业务的业务类型,获取所述子节点上待接入的各业务的空口资源最低需求值;
所述第一AP计算所述子节点上的各业务的空口资源最低需求值之和,得到所述第三空口资源需求值。
8.根据权利要求4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下述公式,获取单一业务的空口资源最低需求值:
空口资源最低需求值=带宽最低需求速率/协商速率;
其中,所述带宽最低需求速率为所述单一业务的业务类型要求的带宽速率的最低值,协商速率为所述单一业务所属的终端的空口资源的最大吞吐量值。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6、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AP根据所述n个信道的每个信道上的信道最大资源容量相对总空口资源需求值的余量与所述第一AP的第一空口资源需求值的差值,从所述n个信道中选择其中一个信道作为所述第一AP上待接入的各业务的目标信道,包括:
从所述n个信道中满足预设条件的m个信道中,任选一个信道作为所述目标信道;
或者,
从所述n个信道中满足预设条件的m个信道中,选择总空口资源需求值最小的信道作为所述目标信道;m为大于1的整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条件为所述单一信道上的信道最大资源容量相对总空口资源需求值的余量与所述第一AP的第一空口资源需求值的差值大于或等于0。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4、6、7、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空口资源需求值发送给所述n个信道上的其它AP。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空口资源需求值包含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P发送的信标Beacon帧中。
13.一种信道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n个信道的每个信道的总空口资源需求值,其中,所述总空口资源需求值为单一信道上已接入的各业务的空口资源最低需求值之和,n为大于1的整数;
选择模块,用于所述n个信道的每个信道上的信道最大资源容量相对总空口资源需求值的余量与第一AP的第一空口资源需求值的差值,从所述n个信道中选择其中一个信道作为所述第一AP上待接入的各业务的目标信道,其中,所述第一空口资源需求值为所述第一AP上待接入的各业务的空口资源最低需求值之和。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一信道上已接入的各业务包括所述单一信道上的至少一个第二AP上已接入的各业务。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单一信道上的至少一个第二AP发送的第二空口资源需求值,所述第二空口资源需求值为所述第二AP上已接入的各业务的空口资源最低需求值之和;
计算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P的第二空口资源需求值之和,得到所述单一信道的总空口资源需求值。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单一信道上的至少一个第二AP发送的业务类型信息,所述业务类型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AP上已接入的各业务的业务类型;
基于所述业务类型信息,获取所述单一信道上已接入的各业务的空口资源最低需求值;
计算所述单一信道上已接入的各业务的空口资源最低需求值之和,得到所述单一信道的总空口资源需求值。
17.根据权利要求13至16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口资源需求值为接入所述第一AP的至少一个子节点的第三空口资源需求值之和,所述第三空口资源需求值为所述子节点上的各业务的空口资源最低需求值之和,所述子节点包括AP和/或终端。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接入所述第一AP的子节点包括AP,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所述第一AP接收所述至少一个子节点发送的第三资源需求值。
19.一种信道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包括:
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处理器耦合;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被所述处理器运行时,使得所述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含至少一段代码,该至少一段代码可由计算机执行,以控制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1200648.2A 2019-11-29 2019-11-29 信道选择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28880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00648.2A CN112888067B (zh) 2019-11-29 2019-11-29 信道选择方法及装置
PCT/CN2020/112309 WO2021103718A1 (zh) 2019-11-29 2020-08-29 信道选择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00648.2A CN112888067B (zh) 2019-11-29 2019-11-29 信道选择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88067A CN112888067A (zh) 2021-06-01
CN112888067B true CN112888067B (zh) 2022-12-06

Family

ID=760386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00648.2A Active CN112888067B (zh) 2019-11-29 2019-11-29 信道选择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88067B (zh)
WO (1) WO2021103718A1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02547A (zh) * 2011-09-15 2013-03-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接入接入点的方法、终端及接入点设备
CN104735799A (zh) * 2013-12-24 2015-06-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08633030A (zh) * 2017-03-24 2018-10-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接入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88401A1 (en) * 2005-02-21 2006-08-2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electing channel bandwidth and data error target dynamically based on a determined transmission need
US8750139B2 (en) * 2008-04-15 2014-06-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rrier selection in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s
EP2870712B1 (en) * 2012-07-03 2018-09-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ccess point for assigning sounding resources
WO2014188064A2 (en) * 2013-05-20 2014-11-27 Teknologian Tutkimuskeskus Vtt Method and system for utilizing spectrum data in a cognitive wireless access system
KR102077831B1 (ko) * 2013-07-26 2020-02-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네트워크의 무선 자원 관리 방법 및 장치
US9504017B2 (en) * 2013-09-27 2016-11-22 Motorola Solu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increase service capacity i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ing idle working channels as flexible control channels
US20170332242A1 (en) * 2014-10-21 2017-11-16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Resource allocatio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02547A (zh) * 2011-09-15 2013-03-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接入接入点的方法、终端及接入点设备
CN104735799A (zh) * 2013-12-24 2015-06-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08633030A (zh) * 2017-03-24 2018-10-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接入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88067A (zh) 2021-06-01
WO2021103718A1 (zh) 2021-06-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82729B2 (en) Method for data transmission in sidelink and terminal device
US9992723B2 (en) Techniques for handling data stall in WLAN
WO2020191769A1 (zh) 传输侧行信道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EP1844575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valuating number of additional admissible calls for use in call admission control
US9185686B2 (en) Multichanne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and channel using method
US9883431B2 (en) High speed handovers in a wireless network
CN102860073B (zh) 多无线网络的共存
US11863996B2 (en) Centralized coordination for shared spectrum systems
JP6059637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端末、システム基地局、無線lan基地局
CN104081815A (zh) 用于无线网络的请求-响应过程
CN107105516B (zh) 用于支持基于多网络的数据传输服务的设备和方法
US9609667B2 (en) Procedure for setting threshold for accessing channel
US8040840B2 (en) Method of merging cells in cognitive radio
JP2007081836A (ja)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プログラム
US9622115B2 (en) Channel negotia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EP1679921A1 (en) Connection destination base station decision device
US8442133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coexistence beacon protocol packet in cognitive radi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6817734B (zh) 多个无线网络的分载判断系统、服务器以及其方法
CN116887295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2888067B (zh) 信道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11480364A (zh) 接入控制方法、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JP2017147589A (ja) 通信制御装置、無線アクセス方式選択方法、及び無線アクセス方式選択プログラム
WO2024094073A1 (zh) 确定候选传输资源的方法和相关装置
WO2024012207A1 (zh) 一种直接通信接口资源确定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WO2024011468A1 (zh) 链路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芯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