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87235A - 接收信号的干扰检测方法、终端及存储装置 - Google Patents

接收信号的干扰检测方法、终端及存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87235A
CN112887235A CN202011615144.XA CN202011615144A CN112887235A CN 112887235 A CN112887235 A CN 112887235A CN 202011615144 A CN202011615144 A CN 202011615144A CN 112887235 A CN112887235 A CN 1128872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message code
interference
message
matc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1514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87235B (zh
Inventor
龙学焜
胡立坤
欧飞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i Tianhai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i Tianhai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i Tianhai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i Tianhai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61514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8723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872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872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872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872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006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接收信号的干扰检测方法、终端及存储装置。其中,接收信号的干扰检测方法包括:对接收的调制数据进行采样,得到至少一组采样数据组,其中,每组采样数据组包括在码元周期内采样的至少一个采样数据;确定每组采样数据组所匹配的消息码,并统计匹配的消息码分布情况;基于匹配的消息码分布情况,确定调制数据的干扰检测结果。上述方案,可实现对调制数据的干扰检测。

Description

接收信号的干扰检测方法、终端及存储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接收信号的干扰检测方法、终端及存储装置。
背景技术
通信领域的数据传输中,在发射端,将不同的消息码元映射为对应的载波频率,经传输后,在接收端将接收信号恢复出发射端发射的消息码元,实现发射端与接收端之间的数据传输。
由于通信空间中存在人为干扰、自然干扰等干扰信号,且干扰信号以连续或突发等形式出现,因此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传输信号受到干扰,进而影响接收端的数据。
面对复杂的电磁环境以及各干扰信号,如何实现对传输数据中干扰信号的检测,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接收信号的干扰检测方法、终端及存储装置。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接收信号的干扰检测方法,包括:对接收的调制数据进行采样,得到至少一组采样数据组,其中,每组采样数据组包括在码元周期内采样的至少一个采样数据;确定每组所述采样数据组所匹配的消息码,并统计所述匹配的消息码分布情况;基于所述匹配的消息码分布情况,确定所述调制数据的干扰检测结果。
其中,所述对接收的调制数据进行采样,得到至少一组采样数据,包括:从所述接收的调制数据中获取第一时间窗口内的至少一个采样数据,得到一组所述采样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时间窗口的时间长度为所述码元周期;移动所述第一时间窗口,重复执行所述从所述接收的调制数据中获取第一时间窗口内的至少一个采样数据,得到一组所述采样数据的步骤。
其中,所述确定每组所述采样数据组所匹配的消息码,包括:确定所述采样数据组与每个所述消息码的匹配概率;基于所述匹配概率,确定与所述采样数据组所匹配的消息码。
其中,所述确定所述采样数据组与每个所述消息码的匹配概率,包括:获取所述采样数据组的能量,以及所述采样数据组与每个消息码的相关度;利用所述能量和相关度,得到所述采样数据组与每个所述消息码的匹配概率;所述基于所述匹配概率,确定与所述采样数据组所匹配的消息码,包括:选择与所述采样数据组的匹配概率满足预设条件的消息码作为所述采样数据组匹配的消息码,其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者:与所述采样数据组的匹配概率最大,与所述采样数据组的匹配概率大于第一预设概率阈值。
其中,所述获取所述采样数据组的能量,包括:将所述采样数据组中每个采样数据的平方之和作为所述采样数据组的能量;所述获取所述采样数据组与每个消息码的相关度,包括:从本地存储信息中读取消息码的标准数据组,所述标准数据组包括至少一个标准数据;获取所述采样数据组中每个采样数据与所述标准数据组中对应的标准数据的共轭之间的积,并将每个采样数据对应的所述积的和作为所述采样数据组与所述消息码的相关度;所述利用所述能量和相关度,得到所述采样数据组与每个所述消息码的匹配概率,包括:将所述采样数据组与所述消息码的相关度与所述采样数据组的能量之间的比值,作为所述采样数据组与所述消息码的匹配概率。
其中,所述统计所述匹配的消息码分布情况,包括:对第二时间窗口内的各组采样数据组所匹配的消息码进行统计,得到各消息码的匹配数量;利用各消息码的匹配数量确定各消息码的匹配占比;所述基于所述匹配的消息码分布情况,确定所述调制数据的干扰检测结果,包括:利用所述各消息码的匹配占比,确定所述调制数据的干扰检测结果。
其中,所述利用所述各消息码的匹配占比,确定所述调制数据的干扰检测结果,包括:获取占比最大的前预设数量个消息码的匹配占比和;若所述匹配占比和大于预设占比阈值,则确定所述调制数据的干扰检测结果为:存在干扰、干扰频点数为所述预设数量、且所述调制数据中存在干扰的位置为所述占比最大的前预设数量个消息码;和/或,在所述利用各消息码的匹配数量确定各消息码的匹配占比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判断所述各消息码的匹配数量之和是否大于预设匹配数量;若大于,则确定所述调制数据为有效数据,并执行所述利用各消息码的匹配数量确定各消息码的匹配占比;否则确定所述调制数据为无效数据。
其中,所述调制数据是通过频移键控调制方式调制得到的。
其中,在所述基于所述匹配的消息码分布情况,确定所述调制数据的干扰检测结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干扰检测结果为所述调制数据存在干扰,则切换接收信道;和/或,基于所述干扰检测结果,对所述调制数据进行解调。
其中,所述基于所述干扰检测结果,对所述调制数据进行解调,包括:分别将所述调制数据中各采样数据组作为待解调数据:若所述调制数据的干扰检测结果为不存在干扰,则将所述待解调数据所匹配的消息码作为所述待解调数据的解调结果;若所述调制数据的干扰检测结果为存在干扰,则确定与所述待解调数据的匹配概率最大的非干扰消息码,并判断所述非干扰消息码对应的匹配概率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概率阈值,其中,所述非干扰消息码为位于干扰位置以外的消息码;若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概率阈值,则将所述匹配概率最大的非干扰消息码作为所述待解调数据的解调结果;若不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概率阈值,则将位于干扰位置中且与所述待解调数据的匹配概率最大的消息码作为待解调数据的解调结果。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终端,包括:相互耦接的存储器和处理器;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存储的程序指令,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的接收信号的干扰检测方法。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装置,其上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运行的程序指令,程序指令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的接收信号的干扰检测方法。
上述方案中,对接收的调制数据进行采样,得到至少一组采样数据组,每组采样数据组包括在码元周期内采样的至少一个采样数据,从而可根据需要设定采样数据组的数量,为干扰检测提供基础数据;再通过确定每组所述采样数据组所匹配的消息码,并统计所述匹配的消息码分布情况,由此,由于正常的调制数据的消息码分布情况与受干扰的调制数据的消息码分布情况存在差异,故可基于匹配的消息码分布情况,确定所述调制数据的干扰检测结果,可实现接收到的调制数据的干扰检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接收信号的干扰检测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接收信号的干扰检测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接收信号的干扰检测方法再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接收信号的干扰检测方法再一实施例步骤S304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通信终端一实施例的框架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通信终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存储装置一实施例的框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接收信号的干扰检测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具体而言,本实施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对接收的调制数据进行采样,得到至少一组采样数据组。
调制数据为数字信号调制方式调制所得,其通信空间包括有线和无线,而传输速率高中低速均可,在此不作具体限定。例如,调制数据为频移键控调制方式调制所得,从而较容易地实现数字信号的调制,且抗噪声和抗衰减性能较好。调制数据根据数字信号调制方式的进制数不同,包括与进制数对应的消息码,例如,数字信号调制方式为八进制频移键控调制,则调制数据包括八个消息码。接收的调制数据可为接收机的空口信号经射频采集、放大、信道滤波、下变频后被数字化的数字信号,射频采集、放大、信道滤波、下变频的过程不作具体限定。可以理解的,调制数据发射端的消息码随机等概分布,从而接收端在不存在干扰信号或干扰信号影响较小的情况下,接收机正确解得的消息码在足够长的时间内也应呈等概分布,而调制数据存在干扰信号的情况下,接收机解得的消息码分布将不再等概分布,而是集中于若干个消息码。
对接收的调制数据进行采样,得到至少一组采样数据组,而每组采样数据组包括在码元周期内采样的至少一个采样数据。与采样速率对应的,一个码元周期采集若干个采样数据,从而采样数据组包括在码元周期内采样的至少一个采样数据。对接收的调制数据进行采样沿调制数据的时间顺序向当前时间移动,循环执行对接收的调制数据进行采样,得到多组采样数据组。
在一实施例中,采样数据组的获取方式为从接收的调制数据中获取第一时间窗口内的至少一个采样数据,得到一组采样数据;移动第一时间窗口,重复执行从接收的调制数据中获取第一时间窗口内的至少一个采样数据,得到一组采样数据的步骤,即可从接收的调制数据中获取多个采样数据组。
第一时间窗口的时间长度为码元周期,从而一个采样数据组对应一个码元周期,进而一个采样数据组包括一个码元周期内的采样数据。第一时间窗口沿调制数据的时间顺序向当前时间移动,循环执行对接收的调制数据进行采样,得到多组采样数据组。第一时间窗口的移动步进对应一个码元周期的采样数据。在接收机未同步的情况下,第一时间窗口的移动步进为一个采样数据或一个码元周期的采样数据,具体地,判断接收机是否与码元周期的时间点同步,若否,则第一时间窗口的移动步进为一个采样数据,直到接收机与码元周期的时间点同步,则第一时间窗口的移动步进对应一个码元周期的采样数据。
步骤S102:确定每组采样数据组所匹配的消息码,并统计匹配的消息码分布情况。
采样数据组所匹配的消息码与实际信号数据的消息码最相关,是调制数据的各消息码之一。每个采样数据组对应一个匹配的消息码,不同采样数据组对应的消息码可能相同或不同,从而对消息码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将所有采样数据组对应的消息码归类到不同的消息码,可得到各消息码对应的与采样数据组匹配的消息码的总数,从而得到匹配的消息码的分布情况。
确定每组采样数据组所匹配的消息码时,确定采样数据组与每个消息码的匹配概率;基于匹配概率,确定与采样数据组所匹配的消息码。而统计匹配的消息码分布情况时,对干扰检测时间段内的各组采样数据组所匹配的消息码进行统计,得到各消息码的匹配数量,基于各消息码的匹配数量,得到匹配的消息码的分布情况。消息码分布情况的统计对象的数量可自定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可实时执行本申请方法,实现对接收信号的实时干扰检测。
步骤S103:基于匹配的消息码分布情况,确定调制数据的干扰检测结果。
分布在调制数据信道频率范围内的单音或多音干扰信号,其能量主要集中在某些消息码对应的载波频点上,且以连续或突发的形式出现,因此,当干扰信号落在与调制数据的载波频率相关的区域内时,匹配的消息码分布情况将不均衡。消息码等概均衡分布,则调制数据不存在干扰,而若消息码集中于几个消息码,则调制数据存在干扰。根据匹配的消息码分布情况,即可确定调制数据的干扰检测结果。调制数据的干扰检测结果为存在干扰、调制数据中存在干扰的消息码位置及数量。在匹配的消息码分布情况集中于预设数量个消息码的情况下,干扰检测结果为:存在干扰、干扰频点数为预设数量、且调制数据中存在干扰的位置为与预设数量对应的消息码。
在一实施例中,在基于匹配的消息码分布情况,确定调制数据的干扰检测结果之后,若干扰检测结果为调制数据存在干扰,则切换接收信道。接收机与发射机之间存在预备信道,从而在调制数据存在干扰时,将当前接收信道切换至预备信道即可。通过直接切换信道,将载波频率转移,避开信道频率范围内的干扰频点。由于收发机采用信道扫描机制,在干扰检测结果为调制数据存在干扰时,切断误同步并及时切换信道,从而双方可以避免在干扰存在的信道接入,及时切换到更加干净的信道进行通信,虚警现象几乎不再发生。
在另一实施例中,在基于匹配的消息码分布情况,确定调制数据的干扰检测结果之后,若干扰检测结果为调制数据存在干扰,则基于干扰检测结果,对调制数据进行解调。在调制数据存在干扰的情况下,干扰检测结果中包含干扰的消息码位置及数量,从而为调制数据的解调提供辅助,可减少由于干扰带来的误码。在检测到单音或多音干扰时,利用干扰所在位置辅助进行解调,可减少误码的概率。
通过上述方式,对接收的调制数据进行采样,得到至少一组采样数据组,每组采样数据组包括在码元周期内采样的至少一个采样数据,从而可根据需要设定采样数据组的数量,为干扰检测提供基础数据,再通过确定每组采样数据组所匹配的消息码,并统计匹配的消息码分布情况,从而分别确定采样数据组的消息码并进行统计,由于正常的调制数据的消息码分布情况与受干扰的调制数据的消息码分布情况存在差异,例如,正常的调制数据一般为消息码均衡分布,而受干扰的调制数据的消息码分布不均衡,故可基于匹配的消息码分布情况,确定调制数据的干扰检测结果,可实现调制数据中干扰信号的检测。由于干扰检测结果的确定依据为匹配的消息码的分布情况,鲁棒性好,适用于单音、多音干扰场景,且能适应连续或突发的干扰样式。另外,在一应用实施例中,可循环执行本申请的接收信号的干扰检测方法,实现对调制数据实时的干扰检测。
请参阅图2,图2是本申请接收信号的干扰检测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具体而言,本实施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对接收的调制数据进行采样,得到至少一组采样数据组。
采样数据组的获取方式为从接收的调制数据中获取第一时间窗口内的至少一个采样数据,得到一组采样数据;移动第一时间窗口,重复执行从接收的调制数据中获取第一时间窗口内的至少一个采样数据,得到一组采样数据的步骤,即可从接收的调制数据中获取多个采样数据组。
第一时间窗口的时间长度为码元周期,从而一个采样数据组对应一个码元周期,进而一个采样数据组包括一个码元周期内的采样数据。第一时间窗口沿调制数据的时间顺序向当前时间移动,循环执行对接收的调制数据进行采样,得到多组采样数据组。第一时间窗口的移动步进对应一个码元周期的采样数据。在接收机未同步的情况下,第一时间窗口的移动步进为一个采样数据或一个码元周期的采样数据,具体地,判断接收机是否与码元周期的时间点同步,若否,则第一时间窗口的移动步进为一个采样数据,直到接收机与码元周期的时间点同步,则第一时间窗口的移动步进对应一个码元周期的采样数据。
步骤S202:确定采样数据组与每个消息码的匹配概率。
在得到至少一组采样数据组后,确定每个采样数据组与每个消息码的匹配概率。具体地,获取采样数据组的能量,以及采样数据组与每个消息码的相关度;利用能量和相关度,得到采样数据组与每个消息码的匹配概率。
在一实施例中,获取采样数据组的能量时,将采样数据组中每个采样数据的平方之和作为采样数据组的能量;获取采样数据组与每个消息码的相关度时,从本地存储信息中读取消息码的标准数据组,标准数据组包括至少一个标准数据;获取采样数据组中每个采样数据与标准数据组中对应的标准数据的共轭之间的积,并将每个采样数据对应的积的和作为采样数据组与消息码的相关度,从而将采样数据组与消息码的相关度与采样数据组的能量之间的比值,作为采样数据组与消息码的匹配概率。可以理解的,采样数据组中采样数据的数量与标准数据组中标准数据的数量相同。本地存储信息中消息码的标准数据组来源于发射的调制数据的基带数据。
在一应用场景中,采样数据组与每个消息码的匹配概率通过以下方式确定:
首先,获取采样数据组的能量。具体地,采样数据组包括N个采样数据,采样数据组的能量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876381940000091
其中,pow表示采样数据组的能量,x(i)表示第i个采样数据且i=0,1,2…Nsample-1。通过上述公式1,计算采样数据组中每个采样数据的平方之和,得到采样数据组的能量。
其次,获取采样数据组与每个消息码的相关度。具体地,采样数据组与每个消息码的相关度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876381940000092
其中,cm(i)表示本地存储信息中标准数据组中第i个消息码的标注数据,且m=0,1,2…M-1,M为标准数据的个数且等于采样数据的个数;conj[cm(i)]表示标准数据的共轭值;x(i)表示第i个采样数据且i=0,1,2…Nsample-1;corrm表示第m个消息码与采样数据组的相关度。通过上述公式2,获取采样数据组中每个采样数据与标准数据组中对应的标准数据的共轭之间的积,并将每个采样数据对应的积的和作为采样数据组与消息码的相关度。
最后,基于上述能量和相关度,确定采样数据组与每个消息码的匹配概率。具体地,采样数据组与每个消息码的匹配概率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876381940000093
其中,corrm表示第m个消息码与采样数据组的相关度;pow表示采样数据组的能量;P_mauchm表示采样数据组与每个消息码的匹配概率。在获取采样数据组的能量,以及获取采样数据组与每个消息码的相关度后,即可通过上述公式3,将采样数据组与消息码的相关度与采样数据组的能量之间的比值,作为采样数据组与消息码的匹配概率。
采样数据组的能量为各个消息码数据的总能量,而相关度则为各个消息码分别与标准数据组的相关值。由于消息码的匹配概率为能量和相关度的比值,对每个消息码的相关度做归一化处理,从而去除数字信号强弱因素对干扰检测的影响,使得后续干扰检测更加准确。
在一实施例中,可对接收的调制数据进行采样,得到一组采样数据组,并确定该采样数据组与每个消息码的匹配概率,然后获取下一组采样数据组及其匹配概率。从接收的调制数据中获取第一时间窗口内的至少一个采样数据,得到一组采样数据组;确定采样数据组与每个消息码的匹配概率,移动第一时间窗口,循环执行从接收的调制数据中获取第一时间窗口内的至少一个采样数据,得到一组采样数据组;确定采样数据组与每个消息码的匹配概率,从而获取若干个采样数据组及其对应的匹配概率。
步骤S203:基于匹配概率,确定与采样数据组所匹配的消息码。
选择与采样数据组的匹配概率满足预设条件的消息码作为采样数据组匹配的消息码,从而每个采样数据组对应一个匹配的消息码。预设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者:与采样数据组的匹配概率最大,与采样数据组的匹配概率大于第一预设概率阈值。
确定与采样数据组所匹配的消息码时,可获取采样数据组中各个消息码的匹配概率,将匹配概率最大的消息码作为采样数据组所匹配的消息码;可以获取采样数据组中各个消息码的匹配概率,判断各个消息码的匹配概率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概率阈值,若是,则将匹配概率大于第一预设概率阈值的消息码作为采样数据组所匹配的消息码,或者在匹配概率大于第一预设概率阈值的消息码存在多个时,再将匹配概率最大的消息码作为采样数据组所匹配的消息码;还可以获取采样数据组中匹配概率最大的消息码,进一步判断该匹配概率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概率阈值,若是,将匹配概率大于第一预设概率阈值的消息码作为采样数据组所匹配的消息码。可以理解的,可将采样数据组中各个消息码的匹配概率降序或升序排列,获取匹配概率最大的消息码。
第一预设概率阈值可根据用户设定、通过仿真和实际调测预先设定,用于指示数据与消息码的相关度。如前,消息码的匹配概率为能量和相关度的比值,对每个消息码的相关度做归一化处理,从而去除数字信号强弱因素对干扰检测的影响,因此第一预设概率阈值的设定不受信号功率的影响。
步骤S204:统计匹配的消息码分布情况。
对第二时间窗口内的各组采样数据组所匹配的消息码进行统计,得到各消息码的匹配数量;利用各消息码的匹配数量确定各消息码的匹配占比,得到匹配的消息码分布情况。具体地,获取第二时间窗口内的各组采样数据组所匹配的消息码,将采样数据组所匹配的消息码与调制数据的各个消息码匹配,若匹配成功,则对应的消息码计数加一,重复执行将采样数据组所匹配的消息码与调制数据的各个消息码匹配步骤,即可得到各消息码的匹配数量。获取各消息码的匹配数量之和,将各消息码的匹配数量与各消息码的匹配数量之和的商,作为各消息码的匹配占比。
承接上述步骤S202中的应用场景,在获取到采样数据组与消息码的匹配概率后,基于匹配概率,确定与采样数据组所匹配的消息码,从而可以确定各消息码的匹配占比。各消息码的匹配占比通过一下方式确定:
首先,对第二时间窗口内的各组采样数据组所匹配的消息码进行统计,得到各消息码的匹配数量。
然后,获取各消息码的匹配数量之和。具体计算公式:
Figure BDA0002876381940000111
其中,Nm为消息码m在第二时间窗口内匹配成功的个数,且m=0,1,2…M-1;Nsum为各消息码的匹配数量之和。通过上述公式4,即可获取各消息码的匹配数量之和。
最后,确定各消息码的匹配占比。具体地,消息码m的匹配占比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876381940000112
其中,Nm为消息码m在第二时间窗口内匹配成功的个数,Nsum为各消息码的匹配数量之和;ratiom为消息码m的匹配占比。通过上述公式5,计算各消息码的匹配数量与各消息码的匹配数量之和的商,即可得到各消息码的匹配占比。
为了提高干扰检测的准确性,可以增加第二时间窗口内的采样数据组数量。第二时间窗口包括至少两个采样数据组,并且第二时间窗口的采样数据组越多,越能够判断调制数据是否等概分布,从而匹配消息码分布情况越利于调制数据的干扰检测。因此,统计匹配的消息码分布情况时,计算第二时间窗口内,匹配概率满足预设条件的消息码中,各消息码的匹配数与匹配数量之和的比重。
为实时对调制数据进行干扰信号的检测,在一实施例中,针对第二时间窗口,统计匹配的消息码分布情况并执行后续确定调制数据的干扰检测结果后,可沿调制数据的时间顺序向当前时间移动第二时间窗口,且第二时间窗口的滑动步进对应一个匹配的消息码,从而对调制数据的另一部分执行本申请接收信号的干扰检测方法,确定调制数据的干扰检测结果,从而实现调制数据的实时干扰检测,适应复杂的干扰环境。
在一实施例中,在利用各消息码的匹配数量确定各消息码的匹配占比之前,可判断各消息码的匹配数量之和是否大于预设匹配数量;若大于,则确定调制数据为有效数据,并执行利用各消息码的匹配数量确定各消息码的匹配占比及其后续步骤;否则确定调制数据为无效数据。预设匹配数量可根据仿真和实际调测预先设定,或者用户直接设定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以理解的,调制数据包括不存在任何信号的无效数据,包括纯有效信号数据、纯干扰信号数据、有效信号与干扰信号混合的数据等有效数据,简而言之,无效数据为不存在任何信号的数据,而有效数据为有效信号数据和/或干扰数据。通过在确定各消息码的匹配占比之前,判断各消息码的匹配数量之和是否大于预设匹配数量,从而在各消息码的匹配数量之和小于预设匹配数量的情况下,快速确定调制数据为无效数据,进一步可避免接收机与发射机误同步,出现虚警现象,而在各消息码的匹配数量之和大于预设匹配数量的情况下,才进一步判断调制数据的干扰,可排除一部分无效信号,节省后续的计算资源。
步骤S205:基于匹配的消息码分布情况,确定调制数据的干扰检测结果。
调制数据发射端的消息码随机等概分布,由于单音或多音干扰信号与调制数据的载波频率相关的信道频率范围内,导致匹配的消息码分布情况将不均衡,各消息码的匹配占比也出现差距。在获取到各消息码的匹配占比的情况下,再利用各消息码的匹配占比,即可确定调制数据的干扰检测结果。
利用各消息码的匹配占比,确定调制数据的干扰检测结果的具体步骤包括:获取占比最大的前预设数量个消息码的匹配占比和;若匹配占比和大于预设占比阈值,则确定调制数据的干扰检测结果为:存在干扰、干扰频点数为预设数量、且调制数据中存在干扰的位置为占比最大的前预设数量个消息码。
预设数量可根据需要自定义设置,预设数量的大小小于调制数据的消息码类型数,也即,预设数量的大小小于调制数据的进制数。当预设数量为1时,本申请接收信号的干扰检测方法可识别单音干扰,当预设数量大于1时,本申请接收信号的干扰检测方法可识别多音干扰,且多音干扰的干扰频点数为预设数量,并且将预设数量对应部分的消息码的位置作为干扰出现的位置。预设占比阈值根据实际需要面对的干扰环境预先调测确定。因此,可识别到单音或多音干扰,并判断其干扰位置。
承接上述步骤S204中的应用场景,在得到各消息码的匹配占比后,可对消息码的匹配占比进行降序排序,具体如下:
ratioq=sortdescend(ratiom)q=0,1,…M-1……(公式6)
其中,ratiom为消息码m的匹配占比;sortdescend表示对q个消息码的匹配占比进行降序排序,q=0,1,2…M-1;ratioq表示消息码的匹配占比降序排序后的结果。通过上述公式6对消息码的匹配占比进行降序排序后,即可较方便地获取到占比最大的前预设数量个消息码的匹配占比。
然后,获取占比最大的前预设数量个消息码的匹配占比和,具体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876381940000131
其中,ratioq表示消息码的匹配占比降序排序后的结果,Q表示预设数量;ratiosum_Q表示占比最大的前预设数量个消息码的匹配占比和。
最后,将匹配占比和与预设占比阈值进行比较,若匹配占比和大于预设占比阈值,则确定调制数据的干扰检测结果为:存在干扰、干扰频点数为Q、且调制数据中存在干扰的位置为占比最大的前预设数量个消息码。例如,预设数量为1时,本申请接收信号的干扰检测方法可识别单音干扰,具体地,在得到各消息码的匹配占比后,可对消息码的匹配占比进行降序排序,得到消息码2的匹配占比为所有消息码的匹配占比中最大的,且消息码2的匹配占比大于预设占比阈值,则确定调制数据的干扰检测结果为:存在干扰、干扰频点数为1、且调制数据中存在干扰的位置为消息码2。又例如,预设数量为2时,本申请接收信号的干扰检测方法可识别多音干扰,在得到各消息码的匹配占比后,先可对消息码的匹配占比进行降序排序,得到消息码1和消息码2的匹配占比分别位居降序排序的前二;然后计算占比最大的前两个消息码的匹配占比和,也即是计算消息码1和消息码2的匹配占比和,若消息码1和消息码2匹配占比和大于预设占比阈值,则确定调制数据的干扰检测结果为:存在干扰、干扰频点数为2、且调制数据中存在干扰的位置为消息码1和消息码2。
在一实施例中,在基于匹配的消息码分布情况,确定调制数据的干扰检测结果之后,若干扰检测结果为调制数据存在干扰,则切换接收信道。接收机与发射机之间存在预备信道,从而在调制数据存在干扰时,将当前接收信道切换至预备信道即可。通过直接切换信道,将载波频率转移,避开信道频率范围内的干扰频点。由于收发机采用信道扫描机制,在干扰检测结果为调制数据存在干扰时,切断误同步并及时切换信道,从而双方可以避免在干扰存在的信道接入,及时切换到更加干净的信道进行通信,虚警现象几乎不再发生。在另一实施例中,在基于匹配的消息码分布情况,确定调制数据的干扰检测结果之后,若干扰检测结果为调制数据存在干扰,则基于干扰检测结果,对调制数据进行解调。有关解调的描述可具体参阅后文。
通过上述方式,对接收的调制数据进行采样,得到至少一组采样数据组,确定采样数据组与每个消息码的匹配概率,并基于匹配概率,确定与采样数据组所匹配的消息码;统计匹配的消息码分布情况,并基于匹配的消息码分布情况,确定调制数据的干扰检测结果,可实现调制数据中干扰信号的智能化检测。由于匹配的消息码根据匹配概率确定,且干扰检测结果的确定依据为匹配的消息码的分布情况,利用调制数据的码元匹配的输出结果进行干扰检测,鲁棒性好,适用于单音、多音干扰场景,且能适应连续或突发的干扰样式。另外,在一应用实施例中,可循环执行本申请的接收信号的干扰检测方法,实现对调制数据实时的干扰检测。
在基于匹配的消息码分布情况,确定调制数据的干扰检测结果之后,若干扰检测结果为调制数据存在干扰,则基于干扰检测结果,对调制数据进行解调。在调制数据存在干扰的情况下,干扰检测结果中包含干扰的消息码位置及数量,从而为调制数据的解调提供辅助,可减少由于干扰带来的误码。在检测到单音或多音干扰时,利用干扰所在位置辅助进行解调,可减少误码的概率。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接收信号的干扰检测方法再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具体而言,本实施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1:对接收的调制数据进行采样,得到至少一组采样数据组。
步骤S302:确定每组采样数据组所匹配的消息码,并统计匹配的消息码分布情况。
步骤S303:基于匹配的消息码分布情况,确定调制数据的干扰检测结果。
本实施例中步骤S301至步骤S303的说明可参阅上图1所示的步骤S101至步骤S103的具体描述,和/或,上图2所示实施例的具体描述,在此不做赘述。
步骤S304:基于干扰检测结果,对调制数据进行解调。
调制数据的解调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分别将调制数据中各采样数据组作为待解调数据;若调制数据的干扰检测结果为不存在干扰,则将待解调数据所匹配的消息码作为待解调数据的解调结果;若调制数据的干扰检测结果为存在干扰,则确定与待解调数据的匹配概率最大的非干扰消息码,并判断该非干扰消息码对应的匹配概率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概率阈值,其中,非干扰消息码为位于干扰位置以外的消息码;若大于第二预设概率阈值,则将匹配概率最大的非干扰消息码作为待解调数据的解调结果;若不大于第二预设概率阈值,则将位于干扰位置中且与待解调数据的匹配概率最大的消息码作为待解调数据的解调结果。
可以理解的,采样数据组与码元周期对应,一个码元周期内的调制数据的解调结果对应一个消息码。第二预设概率阈值可根据用户设定、通过仿真和实际调测预先确定等,用于指示数据与消息码的相关度。第二预设概率阈值与第一预设概率阈值的大小可相同或不同,在此不作限定。
为清楚地描述调制数据的解调方法,可参阅图4,步骤S304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01:分别将调制数据中各采样数据组作为待解调数据。
调制数据的每个采样数据组与一个码元周期对应,分别将调制数据中各采样数据组作为待解调数据,以便将待解调数据的解调结果分别对应一个消息码。
步骤S402:判断待解调数据的干扰检测结果是否存在干扰。
判断待解调数据的干扰检测结果是否存在干扰,也即判断上述基于匹配的消息码分布情况,确定得到的调制数据的干扰检测结果是否存在干扰。干扰检测结果包括干扰频点数、调制数据中干扰位置对应的消息码,从而根据是否存在干扰,若否,则执行下述步骤S403;若是,则执行步骤S404。
步骤S403:将待解调数据所匹配的消息码作为待解调数据的解调结果。
若待解调数据的的干扰检测结果为不存在干扰,则将待解调数据所匹配的消息码作为待解调数据的解调结果。在调制数据的干扰检测结果为不存在干扰的情况下,将采样数据组所匹配的消息码作为待解调数据的解调结果,也即将匹配概率最大的消息码作为调解结果。干扰检测结果为不存在干扰即为调制数据为纯有效信号,对应的采样数据组所匹配的消息码为有效消息码。
步骤S404:确定与待解调数据的匹配概率最大的非干扰消息码,并判断该非干扰消息码对应的匹配概率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概率阈值。
第二预设概率阈值可根据用户设定、通过仿真和实际调测预先确定等,用于指示数据与消息码的相关度。第二预设概率阈值与第一预设概率阈值的大小可相同或不同,在此不作限定。
在调制数据的干扰检测结果为存在干扰的情况下,基于干扰检测结果中消息码的干扰位置,将采样数据组内的消息码分为干扰消息码和非干扰消息码,确定与待解调数据的匹配概率最大的非干扰消息码,并判断该非干扰消息码对应的匹配概率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概率阈值,从而进一步确定解调结果,若是,则执行步骤S4041;若否,则执行下述步骤S4042。
步骤S4041:将匹配概率最大的非干扰消息码作为待解调数据的解调结果。
若受干扰的消息码与有效消息码不是同一消息码,有效消息码的匹配概率原本应为最大值,现由于受干扰消息码的干扰,导致受干扰消息码的匹配概率大于有效消息码的匹配概率,于是排除干扰消息码,对非干扰消息码对应的匹配概率进行判断。非干扰消息码对应的匹配概率大于第二预设概率阈值,则将匹配概率最大的非干扰消息码作为待解调数据的解调结果,从而排除干扰消息码并将非干扰消息码中匹配概率最大的消息码作为解调结果。
步骤S4042:将位于干扰位置中且与待解调数据的匹配概率最大的消息码作为待解调数据的解调结果。
若受干扰的消息码与有效消息码是同一消息码,非干扰消息码对应的匹配概率小于第二预设概率阈值,将位于干扰位置中且与待解调数据的匹配概率最大的消息码作为待解调数据的解调结果,从而干扰信号出现在有效消息码的情况下,仍能识别出实际有效的消息码。因此,采用未被干扰的非干扰消息码优先与第二预设概率阈值判决的策略进行解调,减少因干扰产生的解调误码率。
通过上述方式,不仅基于匹配的消息码分布情况,确定调制数据的干扰检测结果,可实现调制数据中干扰信号的检测,而且基于干扰检测结果,对调制数据进行解调,减小干扰信号对传输数据的影响。
请参阅图5,图5为本申请通信终端一实施例的框架示意图。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通信终端500包括相互耦接的存储器510和处理器520。其中,存储器510用于存储的程序指令以及处理器520处理时所需存储的数据。
处理器520控制存储器510及其自身以实现上述接收信号的干扰检测方法任一实施例的步骤。处理器520还可以称为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处理器520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处理器520还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另外,处理器520可以由多个成电路芯片共同实现。
请参阅图6,图6为本申请通信终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通信终端600包括采样模块610、第一确定模块620、统计模块630、第二确定模块640。
采样模块610用于对接收的调制数据进行采样,得到至少一组采样数据组,其中,每组采样数据组包括在码元周期内采样的至少一个采样数据。
第一确定模块620用于确定每组采样数据组所匹配的消息码。
统计模块630用于统计匹配的消息码分布情况。
第二确定模块640用于基于匹配的消息码分布情况,确定调制数据的干扰检测结果。
采样模块610对接收的调制数据进行采样,得到至少一组采样数据组,将采样数据组发送至第一确定模块620;第一确定模块620确定每组采样数据组所匹配的消息码并发送至统计模块630;统计模块630基于每组采样数据组所匹配的消息码,统计匹配的消息码分布情况并发送至第二确定模块640;最后第二确定模块640基于匹配的消息码分布情况,确定调制数据的干扰检测结果,从而通信终端600可实现调制数据中干扰信号的智能化检测。
在一实施例中,通信终端600还包括解调模块650,解调模块650用于基于干扰检测结果,对调制数据进行解调。
本实施例各模块的实现功能具体可参考上述实施例对应步骤的相关描述。
通过上述方式,通信终端不仅基于匹配的消息码分布情况,确定调制数据的干扰检测结果,可实现调制数据中干扰信号的检测,而且基于干扰检测结果,对调制数据进行解调,减小干扰信号对传输数据的影响。
请参阅图7,图7为本申请存储装置700一实施例的框架示意图。本申请存储装置700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运行的程序指令710,程序指令710用于实现上述任一接收信号的干扰检测方法的实施例中步骤。
该存储装置700具体可以为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可以存储程序指令710的介质,或者也可以为存储有该程序指令710的服务器,该服务器可将存储的程序指令710发送给其他设备运行,或者也可以自运行该存储的程序指令710。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和装置,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方式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方式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Claims (12)

1.一种接收信号的干扰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对接收的调制数据进行采样,得到至少一组采样数据组,其中,每组采样数据组包括在码元周期内采样的至少一个采样数据;
确定每组所述采样数据组所匹配的消息码,并统计所述匹配的消息码分布情况;
基于所述匹配的消息码分布情况,确定所述调制数据的干扰检测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收的调制数据进行采样,得到至少一组采样数据,包括:
从所述接收的调制数据中获取第一时间窗口内的至少一个采样数据,得到一组所述采样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时间窗口的时间长度为所述码元周期;
移动所述第一时间窗口,重复执行所述从所述接收的调制数据中获取第一时间窗口内的至少一个采样数据,得到一组所述采样数据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每组所述采样数据组所匹配的消息码,包括:
确定所述采样数据组与每个所述消息码的匹配概率;
基于所述匹配概率,确定与所述采样数据组所匹配的消息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所述采样数据组与每个所述消息码的匹配概率,包括:
获取所述采样数据组的能量,以及所述采样数据组与每个消息码的相关度;
利用所述能量和相关度,得到所述采样数据组与每个所述消息码的匹配概率;
所述基于所述匹配概率,确定与所述采样数据组所匹配的消息码,包括:
选择与所述采样数据组的匹配概率满足预设条件的消息码作为所述采样数据组匹配的消息码,其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者:与所述采样数据组的匹配概率最大,与所述采样数据组的匹配概率大于第一预设概率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所述采样数据组的能量,包括:
将所述采样数据组中每个采样数据的平方之和作为所述采样数据组的能量;
所述获取所述采样数据组与每个消息码的相关度,包括:
从本地存储信息中读取消息码的标准数据组,所述标准数据组包括至少一个标准数据;
获取所述采样数据组中每个采样数据与所述标准数据组中对应的标准数据的共轭之间的积,并将每个采样数据对应的所述积的和作为所述采样数据组与所述消息码的相关度;
所述利用所述能量和相关度,得到所述采样数据组与每个所述消息码的匹配概率,包括:
将所述采样数据组与所述消息码的相关度与所述采样数据组的能量之间的比值,作为所述采样数据组与所述消息码的匹配概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统计所述匹配的消息码分布情况,包括:
对第二时间窗口内的各组采样数据组所匹配的消息码进行统计,得到各消息码的匹配数量;
利用各消息码的匹配数量确定各消息码的匹配占比;
所述基于所述匹配的消息码分布情况,确定所述调制数据的干扰检测结果,包括:
利用所述各消息码的匹配占比,确定所述调制数据的干扰检测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各消息码的匹配占比,确定所述调制数据的干扰检测结果,包括:
获取占比最大的前预设数量个消息码的匹配占比和;
若所述匹配占比和大于预设占比阈值,则确定所述调制数据的干扰检测结果为:存在干扰、干扰频点数为所述预设数量、且所述调制数据中存在干扰的位置为所述占比最大的前预设数量个消息码;和/或,
在所述利用各消息码的匹配数量确定各消息码的匹配占比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各消息码的匹配数量之和是否大于预设匹配数量;
若大于,则确定所述调制数据为有效数据,并执行所述利用各消息码的匹配数量确定各消息码的匹配占比;
否则确定所述调制数据为无效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制数据是通过频移键控调制方式调制得到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于所述匹配的消息码分布情况,确定所述调制数据的干扰检测结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干扰检测结果为所述调制数据存在干扰,则切换接收信道;或者,基于所述干扰检测结果,对所述调制数据进行解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干扰检测结果,对所述调制数据进行解调,包括:
分别将所述调制数据中各采样数据组作为待解调数据:
若所述调制数据的干扰检测结果为不存在干扰,则将所述待解调数据所匹配的消息码作为所述待解调数据的解调结果;
若所述调制数据的干扰检测结果为存在干扰,则确定与所述待解调数据的匹配概率最大的非干扰消息码,并判断所述非干扰消息码对应的匹配概率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概率阈值,其中,所述非干扰消息码为位于干扰位置以外的消息码;
若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概率阈值,则将所述匹配概率最大的非干扰消息码作为所述待解调数据的解调结果;
若不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概率阈值,则将位于干扰位置中且与所述待解调数据的匹配概率最大的消息码作为待解调数据的解调结果。
11.一种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分别与所述处理器耦接的存储器和通信电路,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2.一种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CN202011615144.XA 2020-12-30 2020-12-30 接收信号的干扰检测方法、终端及存储装置 Active CN1128872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15144.XA CN112887235B (zh) 2020-12-30 2020-12-30 接收信号的干扰检测方法、终端及存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15144.XA CN112887235B (zh) 2020-12-30 2020-12-30 接收信号的干扰检测方法、终端及存储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87235A true CN112887235A (zh) 2021-06-01
CN112887235B CN112887235B (zh) 2022-11-29

Family

ID=760464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15144.XA Active CN112887235B (zh) 2020-12-30 2020-12-30 接收信号的干扰检测方法、终端及存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8723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77664A (zh) * 2021-08-31 2021-12-10 拉扎斯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99047A (en) * 1989-10-25 1993-03-30 U.S. Philips Corporation Receiver for a 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
US5982763A (en) * 1996-07-15 1999-11-09 Nec Corporation Reception timing detection circuit of CDMA receiver and detection method
US20050163274A1 (en) * 2003-12-15 2005-07-28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Syncword detecting circuit and a baseband signal receiving circuit
CN1972165A (zh) * 2006-12-15 2007-05-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干扰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1895491A (zh) * 2010-07-09 2010-11-24 重庆大学 消除频偏干扰的自适应信号检测方法
CN103138856A (zh) * 2011-11-23 2013-06-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干扰的方法及装置
CN105549035A (zh) * 2015-12-22 2016-05-04 武汉梦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带信号频域窄带干扰检测消除装置及方法
CN107819491A (zh) * 2016-09-12 2018-03-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干扰源定位的方法及装置
US20180176050A1 (en) * 2016-12-21 2018-06-21 Fujitsu Limited Radio analyzer and detecting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99047A (en) * 1989-10-25 1993-03-30 U.S. Philips Corporation Receiver for a 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
US5982763A (en) * 1996-07-15 1999-11-09 Nec Corporation Reception timing detection circuit of CDMA receiver and detection method
US20050163274A1 (en) * 2003-12-15 2005-07-28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Syncword detecting circuit and a baseband signal receiving circuit
CN1972165A (zh) * 2006-12-15 2007-05-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干扰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1895491A (zh) * 2010-07-09 2010-11-24 重庆大学 消除频偏干扰的自适应信号检测方法
CN103138856A (zh) * 2011-11-23 2013-06-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干扰的方法及装置
CN105549035A (zh) * 2015-12-22 2016-05-04 武汉梦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带信号频域窄带干扰检测消除装置及方法
CN107819491A (zh) * 2016-09-12 2018-03-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干扰源定位的方法及装置
US20180176050A1 (en) * 2016-12-21 2018-06-21 Fujitsu Limited Radio analyzer and detecting method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魏梅等: "自编码扩频通信的捕获",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77664A (zh) * 2021-08-31 2021-12-10 拉扎斯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87235B (zh) 2022-1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34194B1 (en) Combined OOK-FSK/PPM modulation and communication protocol scheme providing low cost, low power consumption short range radio link
EP0713305B1 (en) Data rate detection for a terminal station
Oh et al. Energy detection scheme in the presence of burst signals
US7889664B2 (en) User equipment for detecting short codes
US6246729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coding a phase encoded data signal
Khasgiwale et al. Extracting information from tag collisions
CN1972165B (zh) 一种干扰检测方法及装置
US7123662B2 (en) OFDM dete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networking devices
JP4221460B2 (ja) 移動局を基地局と同期させるための方法
CN112887235B (zh) 接收信号的干扰检测方法、终端及存储装置
EP1720299A1 (en) Improved performance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Mohamed et al. Performance assessment of transient signal detection methods and superiority of energy criterion (EC) method
CN102668658A (zh) Fm信号的基于自相关性的频谱感测
CN106712803A (zh) 一种跳频控制方法、发射设备及接收设备
US10153804B2 (en) Clear channel assessment
RU2214690C2 (ru) Способ восстановления переданных информационных сигналов после прохождения их через канал связи
US5551061A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distinguishing an identifier of a nearby transmitter from that of a more distant transmitter
EP1633097A1 (en) Synchronisation in a receiver
CN111147411B (zh) 一种判定ads-b信号解调结果置信度的动态阈值获取方法
RU96119345A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различения идентификаторов, принятых от передатчиков
EP0844760A2 (en) Radio broadcast system with automatic retransmission request
US10939468B2 (en) Clear channel assessment
WO2008063983A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lot classification
KR101873798B1 (ko) 미상의 주파수도약신호에 대한 실시간 도약정보 생성장치 및 그 방법
Uy et al. Energy efficient channel state classification for lifetime enhancement of LPWA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