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80676A - 一种amu一体式姿态测量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amu一体式姿态测量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80676A
CN112880676A CN202110028606.6A CN202110028606A CN112880676A CN 112880676 A CN112880676 A CN 112880676A CN 202110028606 A CN202110028606 A CN 202110028606A CN 112880676 A CN112880676 A CN 1128806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measurement system
upper computer
axis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2860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国粮
蒲灵娟
于晓洲
胡鑫
白瑞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r Space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r Space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r Space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r Space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2860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80676A/zh
Publication of CN1128806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806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1/0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 G01C21/1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by using measurements of speed or acceleration
    • G01C21/12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by using measurements of speed or acceleration executed aboard the object being navigated; Dead reckoning
    • G01C21/16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by using measurements of speed or acceleration executed aboard the object being navigated; Dead reckoning by integrating acceleration or speed, i.e. inertial navigation
    • G01C21/18Stabilised platforms, e.g. by gyrosco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yr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AMU一体式姿态测量系统,包含电源模块,光电转换模块、上位机通讯模块、10轴惯性导航模块、A/D采集模块和CPU模块,其中上位机通讯模块、10轴惯性导航模块、A/D采集模块与CPU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测量系统包含2个光电转换模块,每个都有4路转换通道,可同时转换8路入射太阳光信号并转换为电信号,所述上位机通讯模块与CPU模块电性连接,每隔30ms自发地向上位机传输测量结果,所有通讯模块均采用光耦隔离方式与上位机进行通讯,该测量系统相对于现有的卫星姿态测量系统的测试方法,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成本,节省了功耗,通用性好,体积小,测量精度高,可靠性高,模块化程度高,有利于大规模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AMU一体式姿态测量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天器姿态测量系统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AMU 一体式姿态测量系统。
背景技术
航天技术是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的集成,航天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工程 技术,由多种技术融于一体的航天系统是现代高技术的复杂大系统,不仅规 模庞大,技术高新尖端,而且人力物力耗费巨大,工程周期长。
目前,航天器上用的姿态敏感器有3轴磁强计、太阳敏感器、地平仪以 及星敏感器,基于这些矢量观测来确定姿态。为了满足航天使用要求,需提 高卫星平台关键测量单机的性能。
单纯依靠矢量观测进行姿态解算要求参考矢量足够精确,由于敏感期的 失准误差、测量误差等因素影响,往往难以满足高精度的要求。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AMU一体式姿态测量系统,用 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测量系统重量大、体积大和功耗大,并且生产成本 高的问题。
AMU采用多芯片系统封装集成SIP技术,SIP技术改变了传统 基于印制板的电路设计模式,使系统更紧凑、性能更好。通过这种技 术可以设计出国产SIP单片集成的AMU一体式姿态测量,极大地提 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减少了成本。改变现有航天器姿态的测量模式,使航天器具有高可靠性、高精度、高速、高机动的性能,从而在空间 环境中具有极好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
具体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AMU一体式姿态测量系统,包含电 源模块、光电转换模块、上位机通讯模块、10轴惯性导航模块和A/D 采集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的光电转换模块每一个都有4路转换通道,可同 时转换4路入射太阳光信号并转换为电信号,本发明的AMU一体式 姿态测量系统选用2个光电转换模块,可同时进行8路太阳入射光线 信号采集。
进一步地,所述测量系统还包含CPU模块,10轴惯性导航模块 与CPU模块电性连接,10轴惯性导航模块包含X、Y、Z3轴16位 陀螺仪采集模块、3轴16位加速度采集模块和3轴16位磁强计采集 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的A/D信号采集模块与CPU模块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位机通讯模块与CPU模块电性连接,每隔 30ms自发地向上位机传输测量结果,所有通讯模块均采用光耦隔离 方式与上位机进行通讯,所述通讯模块有多种可选择接口方式。
进一步地,所述的接口方式选择RS422、SPI、I2C、UART、CAN 中的一种。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AMU一体式姿态测量系统,当航天器处于太 阳光照射范围内时,太阳光在某一特定入射角照射敏感器,光电转换 模块开始工作,我们可以用测量出太阳矢量即入射角和方位角的方法 对航天器定姿;当航天器不在太阳光照射范围内时,我们可以依据 10轴惯性导航模块中的3轴16位陀螺仪传感器、3轴16位加速度计 以及3轴16位磁强计传感器的测量值,计算欧拉角(即偏航角、俯 仰角以及横滚角),对航天器定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或者优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AMU一体式姿态测量系统,包括电源模块, 光电转换模块、上位机模块,10轴惯性导航模块和A/D采集模块, 相对于现有的卫星姿态测量系统的测试方法,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 降低了成本,节省了功耗,通用性好,体积小,测量精度高,可靠性高,模块化程度高,有利于大规模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总框架示意图
图2为电源模块电路示意图
图3为光电转换电路图
图4为10轴惯性导航模块电路图
图5为磁强计灵敏度轴的方向图
图6为灵敏度轴方向和旋转极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并 不限于下述的实施方法。
根据图1所示,一种AMU一体式姿态测量系统,包括电源模块, 光电转换模块、上位机模块,10轴惯性导航模块和A/D采集模块。 所述A/D采集模块与CPU模块电性连接;所述10轴惯性导航模块 与CPU模块电性连接,其中10轴惯性导航模块包括X、Y、Z3轴 16位陀螺仪电性连接,3轴16位加速度典型连接以及3轴16位磁强 计电性连接以及1轴气压电性连接;所述A/D信号采集模块与CPU 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的上位机通讯模块与CPU模块电性连接,每隔 30ms自发地向上位机传输测量结果,通讯模块有多种可选择的接口 方式,具体选择RS422、SPI、I2C、UART和CAN中的一种。
电源模块采用德州仪器TI的电源管理芯片TPS63系列,它输入 电压范围为1.8V~5.5V,输出电压为3.3V的DC-DC转化模块,输 出电流1.8A,工作温度范围-40℃~+85℃,封装为QFN3×3,器件 参数选型方便,成本较低,布局灵活,质量稳定耐高温,具有过压欠 压保护。
CPU芯片选用STM32F1系列,它使用高性能的ARM Coretx-TM-M332位RISC内核,最高72MHz工作频率,内置高速存 储器(高达512K字节的闪存和64K字节的SRAM),丰富的增强I/O 端口和链接到两条APB总线得外设,工作温度范围为-40℃~105℃, 供电电压为2V~3.6V,一系列的省电模式可以保证低功耗的要求。
10轴惯性导航模块选用Invense的ICM系列,它内部集成有3轴 陀螺仪传感器、3轴加速度传感器以及3轴磁强计传感器,ICM20948 由2个裸片构成,QFN封装(3×3×1mm),拥有很强的性能和很低 的功耗,内置数字运动处理引擎,可减少复杂的融合演算数据,减轻处理器的负荷,精度更高,内置温度传感器可进行温度补偿,一个裸 片集成加速度计和DMP,另一个裸片集成3轴磁力计,均有512字 节FIFO,运行时校准功能以及增强的FSYNC功能,可改善类似视频 防抖应用的时序。陀螺仪可编程量程范围为:±250dps,±500dps, ±1000dps,±2000dps;加速度计可编程量程范围为:±2g,±4g,±8g, ±16g;磁强计的量程范围为:±4900Μt;内嵌温度传感器和可编程中断, 设备功能接口有SPI和I2C,VDD操作电压范围从1.7V~3.6V及一 个独立的数字I/O供电从1.71V~1.95V,与设备上的寄存器通过高达 标准100KHZ或快速400KhZ的I2C或者高达7MHZ的SPI接口。
光电转换模块,主要完成太阳光线入射角以及方位角的测量。光 电转换传感器选用日本滨松的硅光电转换二极管,感光面积达5× 5mm光频响应范围320~1100nm,峰值灵敏度波长960nm,灵敏度 为0.72A/W,暗电流2000PA。工作温度范围达-40℃~+100℃,存储温度范围-40℃~+125℃,体积小功耗低。
目前有5种可选择的光耦隔离通讯接口,分别是:CAN、RS422、 I2C、SPI、UART,每种接口有自己的特点,分别如下所述:
RS422采用4线通讯,全双工差分传输,它采用平衡传输,采用 单向非可逆,采用单独的发送和接收通道,因此不需要控制数据方向, 各装置之间任何必须的信号交换均可以按软件握手方式或一对单独 双绞线的硬件方式。其次,RS422需要一终接电阻,要求其阻值约等 于传输电缆的特性阻抗,终接电阻接在传输电缆的最远端。
CAN总线是ISO国际标准化的串行通讯总线,属于现场总线范 畴,它是一种有效支持分布式控制或实时控制的串行通讯网络,它的 优势在于:网络各节点之间的数据通讯实时性强。CAN控制器工作 与多种方式,网络中的各节点都可根据总线访问优先权,采用无损结 构的逐位仲裁的方式竞争向总线发送数据,废除了地址编码,对通讯 数据进行编码,可使不同的节点同时收到相同的数据,使得CAN总 线构成的网络各节点之间的数据通讯实时性强,并且容易构成冗余结 构,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系统的灵活性。其次,开发周期短。CAN总线通过CAN收发器接口芯片的两个输出端与物理总线相连,而 CANH端的状态只能是高电平或悬浮状态,CANL端只能是低电平或 悬浮状态,这就保证了当系统有错误,出现多节点同时向总线发送数 据时,导致总线呈现短路,从而损害某些节点的现象。而且CAN节 点在错误严重的情况下会自动关闭输出功能,使总线上其它节点的操 作不受影响;并且CAN具有完善的通讯协议可由CAN控制器芯片 及其接口芯片来实现,大大地降低了系统开发难度,缩短了开发周期, 与其他现场总线比较而言,CAN总线具有通信速率高,容易实现且 性价比高等特点。
I2C总线采用两线即串行数据线SDA和串行时钟线SCL,都是 双向I/O线,接口电路为开漏输出,须通过上拉电阻接至VCC,总线 接口已经集成在芯片内部,不需要特殊的接口电路,而且芯片上的接 口电路滤波器可以滤去总线数据上的毛刺,因此I2C总线简化硬件PCB布线,降低了系统成本,提高系统可靠性。除了这两根线和少量 中断线,与系统再没有连接线,可以容易形成标准化和模块化,便于 重复利用;I2C总线可以通过外部连线进行在线检测,便与系统故障 诊断和调试,故障可以立即被寻址;总线具有极低的电流消耗,抗高噪声干扰,兼容不同电压等级的器件,工作温度范围宽。
SPI总线是一种高速的同步的全双工串行通讯总线,采用四线制, 分别是SI、SO、SCLK以及CS。传输的速率由时钟信号SCLK决定, SI为数据输入,SO为数据输出,CS为片选信号。SPI接口支持全双 工操作,数据传输率高,操作相对简单。
一种AMU一体式姿态测量系统中以上各种接口都可适用,每个 AMU一体式姿态测量系统的接口是固定单一的,用户可根据自己需 求选择定制其中任何一种。
如上所述,即可较好地实现本发明,但是上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 对本发明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 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 各种改变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AMU一体式姿态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电源模块,光电转换模块、上位机通讯模块、10轴惯性导航模块和A/D采集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系统包含2个光电转换模块,每个都有4路转换通道,可同时转换8路入射太阳光信号并转换为电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CPU模块,所述的10轴惯性导航模块、A/D采集模块与CPU模块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10轴惯性导航模块包含X、Y、Z 3轴16位陀螺仪采集模块、3轴16位加速度采集模块和3轴16位磁强计采集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机通讯模块与CPU模块电性连接,每隔30ms自发地向上位机传输测量结果,所有通讯模块均采用光耦隔离方式与上位机进行通讯,所述通讯模块有多种可选择接口方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方式选择RS422、SPI、I2C、UART、CAN中的一种。
CN202110028606.6A 2021-01-11 2021-01-11 一种amu一体式姿态测量系统 Pending CN1128806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28606.6A CN112880676A (zh) 2021-01-11 2021-01-11 一种amu一体式姿态测量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28606.6A CN112880676A (zh) 2021-01-11 2021-01-11 一种amu一体式姿态测量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80676A true CN112880676A (zh) 2021-06-01

Family

ID=760476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28606.6A Pending CN112880676A (zh) 2021-01-11 2021-01-11 一种amu一体式姿态测量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80676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46309A (en) * 1993-10-20 1996-08-13 The Charles Stark Draper Laboratory,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utonomous satellite attitude sensing
CN102135430A (zh) * 2010-01-25 2011-07-27 北京三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光纤陀螺的捷连航姿系统
US20140231589A1 (en) * 2013-02-15 2014-08-21 The Boeing Company Gyroless Three-Axis Sun Acquisition Using Sun Sensor and Unscented Kalman Filter
CN106525038A (zh) * 2016-10-27 2017-03-22 陕西航天时代导航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航姿测量的小型光纤imu采集系统及其采集方法
WO2017148222A1 (zh) * 2016-02-29 2017-09-08 青岛科技大学 多传感器信息采集导航系统及方法
CN107843257A (zh) * 2017-10-13 2018-03-27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姿态信息获取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8072372A (zh) * 2017-11-28 2018-05-25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用于微小卫星的集成姿态测量系统
CN110487260A (zh) * 2019-07-18 2019-11-2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航天器姿态确定智能星敏感器及其姿态确定方法
CN111256685A (zh) * 2018-11-30 2020-06-09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agv的惯性导航传感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46309A (en) * 1993-10-20 1996-08-13 The Charles Stark Draper Laboratory,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utonomous satellite attitude sensing
CN102135430A (zh) * 2010-01-25 2011-07-27 北京三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光纤陀螺的捷连航姿系统
US20140231589A1 (en) * 2013-02-15 2014-08-21 The Boeing Company Gyroless Three-Axis Sun Acquisition Using Sun Sensor and Unscented Kalman Filter
WO2017148222A1 (zh) * 2016-02-29 2017-09-08 青岛科技大学 多传感器信息采集导航系统及方法
CN106525038A (zh) * 2016-10-27 2017-03-22 陕西航天时代导航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航姿测量的小型光纤imu采集系统及其采集方法
CN107843257A (zh) * 2017-10-13 2018-03-27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姿态信息获取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8072372A (zh) * 2017-11-28 2018-05-25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用于微小卫星的集成姿态测量系统
CN111256685A (zh) * 2018-11-30 2020-06-09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agv的惯性导航传感器
CN110487260A (zh) * 2019-07-18 2019-11-2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航天器姿态确定智能星敏感器及其姿态确定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罗双等: "基于STM32的物体姿态测量系统设计", 《电子测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89496B (zh) 一种用于运载火箭的光纤惯组1553b通讯接口电路
CN110360901A (zh) 箭载综合电子系统
CN108566324B (zh) 一种基于隔离式双以太网和双can通信的系统及方法
CN113849436A (zh) 一种兼容多种串行协议的can数据转换芯片和方法
CN206684088U (zh) 一种数字pH传感器
CN108318028B (zh) 一种导航系统核心处理电路设计方法
CN112880676A (zh) 一种amu一体式姿态测量系统
CN210780852U (zh) 一种多协议转换网关
CN101290607B (zh) 一种芯片调试接口装置
CN213874372U (zh) 一种惯性测量装置
CN202815012U (zh) 一种数字式三轴微加速度传感器
CN214470910U (zh) 一种惯性导航系统用导航计算机
CN111679995B (zh) 一种基于1553b总线的空间计算机嵌入式管理执行单元
CN102087144A (zh) 一种ff h1现场总线温度测量装置
CN206115220U (zh) 基于fpga的交易信息处理系统
CN111580438B (zh) 一种基于sip技术的通用接口模块
CN109916537A (zh) 一种基于沙克总线传输协议的压力数据采集系统
Li et al.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communication gateway based on FlexRay and CAN
CN218211347U (zh) 多接口融合型姿态传感器
CN211296721U (zh) 一种集成通信装置
Juyan et al.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FlexRay bus of a certain vehicle
CN110442124A (zh) 无人驾驶电动汽车控制系统
CN210983074U (zh) 一种通用型现场总线控制器
CN110442542A (zh) 一种箭载计算机
CN211956196U (zh) 一种can总线通信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60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