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66751A - 影像发送方法及装置、影像接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影像发送方法及装置、影像接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66751A
CN112866751A CN202110010575.1A CN202110010575A CN112866751A CN 112866751 A CN112866751 A CN 112866751A CN 202110010575 A CN202110010575 A CN 202110010575A CN 112866751 A CN112866751 A CN 1128667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ynamic range
video
luminance dynamic
transfer characteristic
lumin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1057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远间正真
西孝启
井口贺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8667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667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lementary server operations; Server middleware
    • H04N21/234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of video streams or manipulating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 H04N21/2343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of video streams or manipulating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involving reformatting operations of video signals for distribution or compliance with end-user requests or end-user device requir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lementary server operations; Server middleware
    • H04N21/234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of video streams or manipulating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 H04N21/2343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of video streams or manipulating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involving reformatting operations of video signals for distribution or compliance with end-user requests or end-user device requirements
    • H04N21/234309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of video streams or manipulating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involving reformatting operations of video signals for distribution or compliance with end-user requests or end-user device requirements by transcoding between formats or standards, e.g. from MPEG-2 to MPEG-4 or from Quicktime to Realvideo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85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pre-processing or post-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video compression
    • H04N19/8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pre-processing or post-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video compression involving 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detection of transmission errors at the decod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5/00Image enhancement or restoration
    • G06T5/90Dynamic range modification of images or part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3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hierarchical techniques, e.g. scalabi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lementary server operations; Server middleware
    • H04N21/234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of video streams or manipulating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 H04N21/23418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of video streams or manipulating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involving operations for analysing video streams, e.g. detecting features or characteristic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lementary server operations; Server middleware
    • H04N21/234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of video streams or manipulating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 H04N21/2343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of video streams or manipulating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involving reformatting operations of video signals for distribution or compliance with end-user requests or end-user device requirements
    • H04N21/234363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of video streams or manipulating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involving reformatting operations of video signals for distribution or compliance with end-user requests or end-user device requirements by altering the spatial resolution, e.g. for clients with a lower screen resolu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lementary server operations; Server middleware
    • H04N21/236Assembling of a multiplex stream, e.g. transport stream, by combining a video stream with other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inserting a URL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 into a video stream, multiplexing software data into a video stream; Remultiplexing of multiplex streams; Insertion of stuffing bits into the multiplex stream, e.g. to obtain a constant bit-rate; Assembling of a packetised elementary stream
    • H04N21/23614Multiplexing of additional data and video strea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4Disassembling of a multiplex stream, e.g. demultiplexing audio and video streams, extraction of additional data from a video stream; Remultiplexing of multiplex streams; Extraction or processing of SI; Disassembling of packetised elementary stream
    • H04N21/4348Demultiplexing of additional data and video strea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4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a video clip retrieved from local storage with an incoming video stream or rendering scenes according to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 H04N21/4402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a video clip retrieved from local storage with an incoming video stream or rendering scenes according to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involving reformatting operations of video signals for household redistribution, storage or real-time disp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4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a video clip retrieved from local storage with an incoming video stream or rendering scenes according to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 H04N21/4402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a video clip retrieved from local storage with an incoming video stream or rendering scenes according to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involving reformatting operations of video signals for household redistribution, storage or real-time display
    • H04N21/440218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a video clip retrieved from local storage with an incoming video stream or rendering scenes according to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involving reformatting operations of video signals for household redistribution, storage or real-time display by transcoding between formats or standards, e.g. from MPEG-2 to MPEG-4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4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a video clip retrieved from local storage with an incoming video stream or rendering scenes according to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 H04N21/4402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a video clip retrieved from local storage with an incoming video stream or rendering scenes according to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involving reformatting operations of video signals for household redistribution, storage or real-time display
    • H04N21/440263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a video clip retrieved from local storage with an incoming video stream or rendering scenes according to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involving reformatting operations of video signals for household redistribution, storage or real-time display by altering the spatial resolution, e.g. for displaying on a connected PD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7End-user applications
    • H04N21/485End-user interface for client configuration
    • H04N21/4854End-user interface for client configuration for modifying image parameters, e.g. image brightness, contras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20Special algorithmic details
    • G06T2207/20172Image enhancement details
    • G06T2207/20208High dynamic range [HDR] image process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Picture Signal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影像发送方法及装置、影像接收方法及装置。影像发送方法生成以时间序列包含第一影像数据以及第二影像数据的发送信号,所述第一影像数据具有第一亮度动态范围,所述第二影像数据具有比所述第一亮度动态范围宽的第二亮度动态范围,发送所生成的所述发送信号,在所述发送信号的生成中,在从所述第一影像数据以及所述第二影像数据的一方切换到另一方时的迁移期间,将与亮度值对应的信号的电平限制为互换区域内的值,在所述互换区域中,所述第一亮度动态范围的第一传递特性曲线的形状与所述第二亮度动态范围的第二传递特性曲线的形状大致一致,所述值比预先规定的极限值低,在所述发送信号中提供的传递特性信息被定期地发送。

Description

影像发送方法及装置、影像接收方法及装置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6年9月2日、申请号为201680057365.5、发明名称为“影像发送方法及装置、影像接收方法及装置”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影像发送方法、影像接收方法、影像发送装置以及影像接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维持以往的影像的暗部灰度(dark part gradation)的同时,为了将由现在的TV信号不能表现的镜面反射光等的明亮的光,以更接近现实的亮度来表现,而与扩大了最大亮度值的亮度范围对应的方式,即HDR(High Dynamic Range)被关注。具体而言,以往的TV信号对应的亮度范围的方式,被称为SDR(Standard Dynamic Range),最大亮度值为100nit。对此,对于HDR,设想为能够将最大亮度值扩大为1000nit以上。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ARIB STANDARD ARIB STD-B67 Version 1.0July 3,2015
非专利文献2:BBC Research&Development White Paper WHP 283,July 2014
在这样的与多个亮度动态范围对应的影像信号的发送或接收中,需要能够实现影像接收装置中的亮度动态范围的切换处理的简化。
发明内容
于是,本公开,提供能够实现影像接收装置中的亮度动态范围的切换处理的简化的影像发送方法、影像接收方法、影像发送装置或影像接收装置。
本公开的实施方案之一涉及的影像发送方法,生成以时间序列包含第一影像数据以及第二影像数据的发送信号,所述第一影像数据具有第一亮度动态范围,所述第二影像数据具有比所述第一亮度动态范围宽的第二亮度动态范围,发送所生成的所述发送信号,在所述发送信号的生成中,在从所述第一影像数据以及所述第二影像数据的一方切换到另一方时的迁移期间,将与亮度值对应的信号的电平限制为互换区域内的值,在所述互换区域中,所述第一亮度动态范围的第一传递特性曲线的形状与所述第二亮度动态范围的第二传递特性曲线的形状大致一致,所述值比预先规定的极限值低,在所述发送信号中提供的传递特性信息被定期地发送。
本公开的实施方案之一涉及的影像接收方法,其是由具备显示部的影像接收装置执行的影像接收方法,其中,接收以时间序列包含第一影像数据以及第二影像数据的接收信号,所述第一影像数据具有第一亮度动态范围,所述第二影像数据具有比所述第一亮度动态范围宽的第二亮度动态范围,在所述接收信号中,在从所述第一影像数据以及所述第二影像数据的一方切换到另一方时的迁移期间,与亮度值对应的信号的电平被限制为互换区域内的值,在所述互换区域中,所述第一亮度动态范围的第一传递特性曲线的形状与所述第二亮度动态范围的第二传递特性曲线的形状大致一致,所述值比预先规定的极限值低,定期地接收在所述接收信号中提供的传递特性信息,在所述影像接收方法中,还在作为允许进行亮度动态范围的切换处理的时间的切换允许时间的期间,对所述显示部的所述亮度动态范围进行切换。
而且,它们的总括或具体的形态,也可以作为系统、方法、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可读取的CD-ROM等的记录介质来实现,也可以任意组合系统、方法、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以及记录介质来实现。
本公开,能够提供能够实现影像接收装置中的亮度动态范围的切换处理的简化的影像发送方法、影像接收方法、影像发送装置或影像接收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涉及的影像接收装置的框图。
图2是示出实施例1涉及的显示控制部的处理的流程图的图。
图3是示出实施例1涉及的影像接收处理的流程图的图。
图4是示出实施例1涉及的传递特性变化时的工作的图。
图5是示出实施例1涉及的传递特性变化时的工作的图。
图6是实施例1涉及的影像发送装置的框图。
图7是示出实施例1涉及的影像发送处理的流程图的图。
图8是示出实施例2涉及的传递特性变化时的异常工作的图。
图9是实施例2涉及的影像接收装置的框图。
图10是示出实施例2涉及的显示控制部的处理的流程图的图。
图11是示出实施例3涉及的时间戳描述符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2是示出实施例3涉及的扩展时间戳描述符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3是示出实施例3涉及的影像组件描述符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4是示出实施例3涉及的显示控制部的处理的流程图的图。
图15是示出实施例3涉及的影像接收处理的流程图的图。
图16是示出实施例4涉及的示出HDR以及SDR的电信号电平与亮度的关系的曲线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7是示出实施例4涉及的从SDR切换到HDR时的工作的图。
图18是示出实施例4涉及的从HDR切换到SDR时的工作的图。
图19是实施例4涉及的影像发送装置的框图。
图20是示出实施例4涉及的影像发送处理的流程图的图。
图21是实施例4涉及的影像接收装置的框图。
图22是示出实施例4涉及的影像接收处理的流程图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作为本公开的基础的知识)
影像信号的OETF(Optical-Electro Transfer Function:光电传递函数)或EOTF(Electro-Optical Transfer Function::电光传递函数),例如,根据影像编码标准的ITU-T H.265|ISO/IEC 23008-2HEVC,以Sequence Parameter Set(SPS)的VideoUsability Information(VUI)中的、transfer characteristics(传递特性)那样的语法而被通知。若利用该SPS的传递特性,则能够以帧精度通知传递特性(传递函数)的切换。影像接收装置,根据传递特性,决定影像显示部的控制方法。
对于电视广播等的将影像信号与音响信号多路复用来传输时使用的MPEG-2TS(传输流)标准,将所述SPS中包含的参数以及与参数有关的信息,描述在Program-specific information(PSI)的Descriptor(描述符)中,以更上层通知与影像接收装置的工作有关的信息的方法已经被周知。对于传递特性,也利用PSI的描述符,据此,影像接收装置能够更简单地决定影像显示部的控制方法。一般而言,PSI,以固定周期插入在多路复用流中,因此,不与影像信号的帧同步。而且,根据MPEG-H MMT标准,规定与PSI同样的结构以作为MMT-SI。
传递特性,由ITU-R BT.2020(以下,BT.2020)、ARIB STD-B67(以下,STD-B67)、以及SMPTE ST2084(以下,ST2084)等规定。STD-B67以及ST2084,能够处理被称为高动态范围(HDR)的、包含以往的BT.2020的10倍至100倍的高亮度的影像信号。相对于HDR,以往的BT.2020等被称为标准动态范围(SDR)。
对于与HDR对应的电视广播,会有按每个节目或每个广告,HDR和SDR混在一起的可能性。因此影像接收装置需要,按照是HDR还是SDR,切换显示部的控制进行工作。
本公开的实施方案之一涉及的影像发送方法,生成以时间序列包含第一影像数据以及第二影像数据的发送信号,所述第一影像数据具有第一亮度动态范围,所述第二影像数据具有比第一亮度动态范围宽的第二亮度动态范围,发送生成后的发送信号,在所述发送信号的生成中,在从第一影像数据以及第二影像数据的一方切换到另一方时的迁移期间,将与亮度值对应的信号的电平限制为比预先规定的极限值低的值。
据此,在切换到不同的亮度动态范围的影像数据时的迁移期间,影像数据的信号的电平被限制为比极限值低的值。据此,影像接收装置,例如,不需要以帧单位变更显示部的亮度动态范围,而在该迁移期间中变更显示部的亮度动态范围即可。因此,能够实现影像接收装置中的亮度动态范围的切换处理的简化。
例如,也可以是,在所述发送信号的生成中,在从第一影像数据切换到第二影像数据时的第一迁移期间,将与亮度值对应的信号的电平限制为比所述极限值低的值。
例如,也可以是,在所述发送信号的生成中,在从第二影像数据切换到第一影像数据时的第二迁移期间,不将与亮度值对应的信号的电平限制为比所述极限值低的值。
例如,也可以是,所述发送信号包含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用于在迁移期间刚刚开始后的第一期间通知亮度动态范围的切换。
例如,也可以是,第一期间是,在迁移期间刚刚开始后直到切换时刻的切换允许时间前的时刻为止的期间,所述切换允许时间是在接收发送信号的影像接收装置中允许进行亮度动态范围的切换处理的时间。
例如,也可以是,所述发送信号的生成步骤,对第一影像数据以及第二影像数据进行编码,从而生成影像信号,将生成后的影像信号和声音信号多路复用,从而生成包含第一信息的发送信号。
例如,也可以是,所述发送信号包含,示出所述迁移期间的第二信息。
并且,本公开的实施方案之一涉及的影像接收方法,该影像接收方法是具备显示部的影像接收装置的影像接收方法,接收以时间序列包含第一影像数据以及第二影像数据的接收信号,所述第一影像数据具有第一亮度动态范围,所述第二影像数据具有比所述第一亮度动态范围宽的第二亮度动态范围,在接收信号中,在从第一影像数据以及第二影像数据的一方切换到另一方时的迁移期间,与亮度值对应的信号的电平被限制为比预先规定的极限值低的值,接收信号包含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用于在迁移期间刚刚开始后的第一期间通知亮度动态范围的切换,在获得所述第一信息后,在作为允许进行亮度动态范围的切换处理的时间的切换允许时间的期间,对显示部的亮度动态范围进行切换。
据此,在切换到不同的亮度动态范围的影像数据时的迁移期间,影像数据的信号的电平被限制为比极限值低的值。据此,影像接收装置,例如,不需要以帧单位变更显示部的亮度动态范围,而在该迁移期间中变更显示部的亮度动态范围即可。因此,能够实现影像接收装置中的亮度动态范围的切换处理的简化。
例如,也可以是,所述第一期间是,在迁移期间刚刚开始后直到切换时刻的切换允许时间前的时刻为止的期间。
例如,也可以是,在影像接收方法中,进一步,对影像信号和声音信号被多路复用的接收信号进行逆多路复用,从而获得影像信号以及第一信息,对获得的影像信号进行解码,从而获得第一影像数据以及第二影像数据。
例如,也可以是,所述接收信号包含,示出迁移期间的第二信息。
并且,本公开的实施方案之一涉及的影像发送装置,具备:生成部,生成以时间序列包含第一影像数据以及第二影像数据的发送信号,所述第一影像数据具有第一亮度动态范围,所述第二影像数据具有比第一亮度动态范围宽的第二亮度动态范围;以及发送部,发送生成后的发送信号,所述生成部,在从第一影像数据以及第二影像数据的一方切换到另一方时的迁移期间,将与亮度值对应的信号的电平限制为比预先规定的极限值低的值。
据此,在切换到不同的亮度动态范围的影像数据时的迁移期间,影像数据的信号的电平被限制为比极限值低的值。据此,影像接收装置,例如,不需要以帧单位变更显示部的亮度动态范围,而在该迁移期间中变更显示部的亮度动态范围即可。因此,能够实现影像接收装置中的亮度动态范围的切换处理的简化。
并且,本公开的实施方案之一涉及的影像接收装置,该影像接收装置是具备显示部的影像接收装置,具备接收部以及显示控制部,所述接收部,接收以时间序列包含第一影像数据以及第二影像数据的接收信号,所述第一影像数据具有第一亮度动态范围,所述第二影像数据具有比所述第一亮度动态范围宽的第二亮度动态范围,在接收信号中,在从第一影像数据以及第二影像数据的一方切换到另一方时的迁移期间,与亮度值对应的信号的电平被限制为比预先规定的极限值低的值,接收信号包含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用于在迁移期间刚刚开始后的第一期间通知亮度动态范围的切换,所述显示控制部,在第一信息后,在作为允许进行亮度动态范围的切换处理的时间的切换允许时间的期间,对显示部的亮度动态范围进行切换。
据此,在切换到不同的亮度动态范围的影像数据时的迁移期间,影像数据的信号的电平被限制为比极限值低的值。据此,影像接收装置,例如,不需要以帧单位变更显示部的亮度动态范围,而在该迁移期间中变更显示部的亮度动态范围即可。因此,能够实现影像接收装置中的亮度动态范围的切换处理的简化。
以下,对于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具体说明。
而且,以下说明的实施例,都示出本公开的一个具体例子。以下的实施例示出的数值、形状、材料、构成要素、构成要素的配置位置以及连接形态、步骤、步骤的顺序等是一个例子而不是限定本公开的宗旨。因此,对于以下的实施例的构成要素中的、示出最上位概念的实施方案中没有记载的构成要素,作为任意的构成要素而被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涉及的影像接收装置,利用以帧精度示出传递特性的传递特性信息,以帧精度进行显示部的亮度动态范围的控制。据此,该影像接收装置,能够显示更适当的影像。
首先,说明本实施例涉及的影像接收装置的结构。图1是本实施例涉及的影像接收装置100的框图。影像接收装置100是,例如,电视机等,接收以广播波发送的接收信号111,显示基于接收的接收信号111的影像。影像接收装置100具备,接收部101、逆多路复用部102、影像解码部103、显示控制部104、以及显示部105。
接收部101,将接收信号111接收。接收信号111是,影像信号和声音信号被多路复用的系统流。
逆多路复用部102,对接收信号111进行逆多路复用(系统解码),从而生成作为影像流的影像信号112。并且,逆多路复用部102,将从接收信号111中包含的描述符等获得的传递特性,作为第一传递特性信息113输出。也就是说,第一传递特性信息113,包含在多路复用层(Multiplexing Layer)中。
影像解码部103,对影像信号112进行解码,从而生成影像数据114。并且,影像解码部103,将从SPS获得的传递特性,作为第二传递特性信息115输出。也就是说,第二传递特性信息115,包含在影像编码层(Video Coding Layer)中。
该第二传递特性信息115是,用于确定与影像数据114的亮度动态范围对应的基于帧精度的传递函数(OETF或EOTF)的信息。例如,该第二传递特性信息115是,用于以帧精度确定与第一亮度动态范围(SDR)对应的第一传递函数、或与比第一亮度动态范围宽的第二动态范围(HDR)对应的第二传递函数的信息。也就是说,第二传递特性信息115示出,影像数据114是SDR还是HDR。并且,在HDR中存在多个形式的情况下,第二传递特性信息115也可以示出哪个形式的HDR。也就是说,第二传递特性信息115,示出影像数据114的亮度动态范围,例如,示出预先决定的多个亮度动态范围之中的任一个。
并且,SPS是,影像信号112中包含的、序列单位(多个帧单位)的控制信息。
显示控制部104,按照第一传递特性信息113以及第二传递特性信息115,生成对显示部105进行控制的控制信息116。
显示部105,一边按照控制信息116(即第一传递特性信息113以及第二传递特性信息115)以帧精度对亮度动态范围进行控制,一边显示影像数据114。该显示部105具备,影像特性变换部106、以及显示设备107。
影像特性变换部106,按照控制信息116,变换影像数据114,从而生成输入信号117。具体而言,影像特性变换部106,利用第一传递特性信息113或第二传递特性信息115示出的传递函数,将影像数据114变换为输入信号117。
显示设备107是,例如,液晶面板,按照控制信息116,变换显示的影像的亮度动态范围。例如,在显示设备107是液晶面板的情况下,显示设备107,变更背光的最高亮度。
接着,说明影像接收装置100的工作。而且,在图1中,记载利用第一传递特性信息113以及第二传递特性信息115的双方的结构,但是,至少利用第二传递特性信息115即可。以下,对于利用了第二传递特性信息115的控制,进行详细说明。
图2是显示控制部104的显示控制处理的流程图。而且,图2示出的处理是,以帧单位、或每当变更第二传递特性信息115时进行的。
首先,显示控制部104,判断第二传递特性信息115示出SDR以及HDR的哪一方(S101)。
在第二传递特性信息115示出HDR的情况下(S101的“是”),显示控制部104,输出HDR显示用的控制信息116(S102)。据此,显示部105,以与HDR对应的亮度动态范围显示影像。
另一方面,在第二传递特性信息115示出SDR的情况下(S101的“否”),显示控制部104,输出SDR显示用的控制信息116(S103)。据此,显示部105,以与SDR对应的亮度动态范围显示影像。
如此,按照以帧精度通知的第二传递特性信息115,切换控制信息116,从而能够以帧精度使传递特性的切换和显示部105的控制同步。
而且,在存在多个HDR方式(例如,STD-B67以及ST2084)的情况下,HDR显示用的控制信息116中也可以包含,HDR方式的识别信息。据此,显示部105能够,以对应的方式的亮度动态范围显示影像。
图3是影像接收装置100的影像接收处理的流程图。首先,接收部101,将接收信号111接收(S111)。接着,逆多路复用部102,对接收信号111进行逆多路复用,从而生成影像信号112(S112)。接着,影像解码部103,对影像信号112进行解码来生成影像数据114,并且,获得第二传递特性信息115(S113)。
接着,显示控制部104,按照第二传递特性信息115,对显示部105的亮度动态范围进行控制。具体而言,显示控制部104,根据第二传递特性信息115,以帧精度判断各个帧是HDR还是SDR(S114)。在HDR的情况下(S114的“是”),显示部105以HDR的亮度动态范围显示影像(S115)。在SDR的情况下(S114的“否”),显示部105以SDR的亮度动态范围显示影像(S116)。
图4是示出从SDR节目切换到HDR节目时的情况的图。图5是示出从HDR节目切换到SDR节目时的情况的图。如图4以及图5示出,通过所述处理,能够以帧精度适当地进行SDR和HDR的切换。
以下,说明生成与所述接收信号111对应的发送信号212的影像发送装置200。图6是本实施例涉及的影像发送装置200的框图。图6示出的影像发送装置200具备,生成部201、以及发送部202。
生成部201,生成包含影像数据、以及用于以帧精度确定与该影像数据的亮度动态范围对应的传递函数的第二传递特性信息的发送信号212。生成部201包括,影像编码部203、以及多路复用部204。
图7是影像发送装置200的影像发送处理的流程图。首先,影像编码部203,对影像数据和第二传递特性信息进行编码,从而生成影像信号211(S201)。该第二传递特性信息是,与所述第二传递特性信息115对应的、用于以帧精度确定与第一亮度动态范围(例如SDR)对应的第一传递函数、或与比第一亮度动态范围宽的第二动态范围(例如HDR)对应的第二传递函数的信息。并且,第二传递特性信息,被存储到影像信号211中包含的SPS内。
接着,多路复用部204,对编码的影像信号211和声音信号进行多路复用,从而生成发送信号212(S202)。接着,发送部202,发送生成后的发送信号212(S203)。
据此,影像发送装置200,生成包含用于以帧精度确定传递函数的第二传递特性信息的发送信号212。据此,接收发送信号212的影像接收装置,能够以帧精度对显示部的亮度动态范围进行控制,因此,能够显示更适当的影像。
(实施例2)
在TV广播中,因地波或卫星等的电波状况而会有发生错误的情况。图8是示出因电波障碍等而发生接收错误的情况的状况的图。如图8示出,设想如下情况,即,在从SDR切换到HDR时,影像接收装置获得SPS内的第二传递特性信息115后,因电波障碍等,而发生影像流的缺陷,不能获得HDR的最初的帧。在此情况下,影像解码部103,为了隐藏错误而继续显示紧前的帧。也就是说,反复显示SDR节目的帧。
在此情况下,该帧由后续的帧参照,从而显示过去的节目的影像混在一起的异常的影像,以作为后续的影像。
并且,在刚刚切换后,显示部的亮度动态范围被设定为HDR,因此,导致以HDR的亮度动态范围显示SDR节目的帧。据此,存在显示与原来的意图相比高亮度的影像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说明与该问题对应的影像接收装置。图9是本实施例涉及的影像接收装置100A的框图。图9示出的影像接收装置100A,相对于图1示出的影像接收装置100,还具备异常检测部108、以及显示部105A内的消息重叠部109。并且,显示控制部104A中追加功能。
异常检测部108,判断是否准确地获得影像数据114(影像信号112)。具体而言,异常检测部108,根据数据包的序列号检测数据包丢失,并且,分析数据包的有效负载来获得帧数据的开始位置,从而判断获得帧数据的全部(正常)、或仅获得帧数据的一部分(异常)。并且,异常检测部108,将示出判断结果的异常通知信息118输出到显示控制部104A。也就是说,用于确定异常的发生、或发生了异常的帧的信息,被通知到显示控制部104A。
显示控制部104A,除了第一传递特性信息113以及第二传递特性信息115以外,按照异常通知信息118,生成控制信息116以及消息119。具体而言,显示控制部104A,在发生异常的情况下,生成示出发生异常的消息119,并且,生成SDR显示用的控制信息116。
消息重叠部109,按照控制信息116以及消息119,将消息119重叠于影像数据(输入信号117),从而生成输入信号120,将生成的输入信号120输出到显示设备107。据此,例如,在显示设备107显示“发生了错误”等的消息,从而能够向视听者通知不是设备的故障。
图10是显示控制部104A的显示控制处理的流程图。首先,显示控制部104A,判断是否更新了第二传递特性信息115(S121)。在更新了第二传递特性信息115的情况下(S121的“是”),显示控制部104A,开始显示控制的切换的判断。
首先,显示控制部104A,判断是否准确地获得影像数据。具体而言,显示控制部104A,判断是否根据异常通知信息118对帧内编码帧正常地进行了解码(S122)。在帧内编码帧没有被正常地进行解码的情况下(S122的“否”),显示控制部104A,输出SDR显示用的控制信息116(S123)。据此,显示部105,以与SDR对应的亮度动态范围显示影像。也就是说,显示控制部104A,在判断为没有准确地获得影像数据的情况下,将显示部105的亮度动态范围设定为SDR(第一亮度动态范围)。
在切换时发生了错误的情况下,会有显示的帧中包含切换前的帧的像素的可能性。对此,在本实施例中,在这样的情况下,将显示控制设定为SDR显示用,从而能够抑制以HDR的高亮度设定显示SDR节目的帧。
并且,HEVC的IDR或CRA等、保证跳入再生的帧内编码帧被正常地解码的情况下(S122的“是”),与实施例1同样切换显示控制。也就是说,显示控制部104A,判断更新后的第二传递特性信息115示出SDR以及HDR的哪一方(S124)。在第二传递特性信息115示出HDR的情况下(S124的“是”),显示控制部104A,输出HDR显示用的控制信息116(S125)。另一方面,在第二传递特性信息115示出SDR的情况下(S124的“否”),显示控制部104A,输出SDR显示用的控制信息116(S126)。
如此,本实施例涉及的影像接收装置100A,在错误发生时以SDR的亮度动态范围显示影像,从而能够抑制在错误发生时显示过度明亮的影像。
(实施例3)
在本实施例中,说明第一传递特性信息113的详细内容以及利用第一传递特性信息113的处理。首先,说明逆多路复用部102获得的传递特性的例子。
在利用作为多路复用方式的MMT的情况下,能够将以称为MPU(Media ProcessingUnit)的随机访问单位的解码顺序上成为开头的访问单元(相当于图片)的PTS以及DTS,由描述符传送。例如,对于ARIB(Association of Radio Industries and Business)的STD-B60,利用MPU时间戳描述符或MPU扩展时间戳描述符,将MPU的开头访问单元的PTS、或MPU的开头访问单元的DTS以及后续访问单元的DTS和PTS,分别作为程序的控制信息传送。
图11是示出包含HDR识别信息301的MPU时间戳描述符(MPU_Timestamp_Discriptor)的语法的例子的图。图12是示出包含HDR识别信息301的MPU扩展时间戳描述符(MPU_Extended_Timestamp_Discriptor)的语法的例子的图。
如图11或图12示出,对MPU时间戳描述符、或MPU扩展时间戳描述符进行扩展,从而能够向发送信号212(接收信号111)附加,示出构成MPU的访问单元的EOTF是HDR或SDR的哪一方的HDR识别信息301(mpu_hdr_indicator)。而且,在能够使用STD-B67和SMPTE ST2084的双方的情况等、HDR的EOTF存在多个时,HDR识别信息301也可以包括,用于识别HDR的EOTF的种类的信息。并且,若能够传送MPU单位的EOTF识别信息,则可以利用其他的描述符。
在利用作为多路复用方式的MPEG-2TS的情况下,也可以对13818-1AMD6(Delivery of Timeline for External Data)进行扩展,将访问单元的PTS或DTS、与EOTF的识别信息建立关联。或者,也可以与MMT同样利用描述符存储随机访问单位的EOTF识别信息,也可以利用PES或TS的标头信息存储随机访问单位EOTF的识别信息。
如此,第一传递特性信息113,包含在发送信号212(接收信号111)所包含的每个随机访问单位的控制信息中。在此,随机访问单位是,由保证任意的访问的多个访问单元(帧)构成的单位。
第一传递特性信息113也可以,不是存储到作为MPU时间戳描述符等的MPU单位的信息,而是存储到包含多个MPU的程序单位的信息中。对于ARIB,在作为程序单位的信息的影像组件描述符中,存储有视频流的分辨率、纵横比、以及帧率等。因此,也能够将第一传递特性信息113存储到该影像组件描述符。然而,按每0.5秒或每0.1秒等的周期传送程序单位的信息,因此,会有以帧单位或随机访问单位不能更新信息的情况。因此,在此情况下,与现在有效的传递特性信息一起,存储将来成为有效的传递特性信息
图13是示出影像组件描述符的语法的例子的图。Current_EOTF(第一信息)示出现在有效的EOTF(传递函数),EOTF_update_flag(第二信息)示出将来是否切换EOTF。也就是说,EOTF_update_flag(第二信息)示出,该程序内是否切换传递函数。
在EOTF_update_flag(第二信息)示出切换EOTF的情况下,影像组件描述符包含,示出切换后的EOTF的new_EOTF(第三信息)、以及示出切换后的EOTF成为有效的MPU序列号的new_EOTF_start_mpu_sequence_number(第四信息)。也就是说,new_EOTF_start_mpu_sequence_number(第四信息)是,用于确定进行EOTF的切换的随机访问单位的信息。
而且,在HDR为一个种类的情况,仅能够知道是HDR还是SDR即可。也就是说,能够仅由EOTF_update_flag决定切换后的EOTF,因此,也可以省略new_EOTF的字段。
如上将传递特性传送,据此,影像接收装置能够,仅根据多路复用层(多路复用的AV数据的属性信息、以及存储AV数据的数据包的标头信息)的信息,获得构成MPU的访问单元的传递特性。进而,对于以往的ARIB的无缝连接,在分辨率等的切换前后,切换存储视频流的TS数据包的PID或MMT数据包的资产ID(或数据包ID),因此,存在难以管理同一ID的数据包的STD(System Target Decoder)缓冲器的管理、或者在切换点导致发送侧的数据的供给暂时中断等的缺点。对此,通过利用该方法,能够解决该问题。
而且,该方法,也能够适用于无缝地切换多个音频编解码器的情况。
并且,本实施例涉及的影像接收装置100A的结构,与实施例2不同之处是,在图9示出的结构中,在显示控制部104A中追加了功能。
首先,逆多路复用部102,在影像信号112的解码之前,从多路复用层的信息获得所述的传递特性(HDR识别信息301等),将用于确定获得的传递特性的第一传递特性信息113输出到显示控制部104A。
如此,影像接收装置100A,能够在影像信号112的解码之前获得第一传递特性信息113,因此,能够在时间上获得第二传递特性信息115之前获得第一传递特性信息113。因此,能够使显示控制部104A获得传递特性信息后直到实际对影像特性变换部106、以及显示设备107进行控制为止的期间变长。特别是,若设想访问单元单位的传递特性的切换,在根据解码结果获得传递特性的情况下,帧率越增加时间上的富余就越少,因此,从多路复用层预先获得传递特性的效果高。
图14是显示控制部104A的显示控制处理的流程图。图14示出的处理,与图10示出的处理相比,不同之处是,步骤S121A以及S124A。
在步骤S121A中,显示控制部104A,判断是否除了第二传递特性信息115以外,还更新了第一传递特性信息113。并且,MPU的开头访问单元是帧内编码帧,因此,在步骤S122中,显示控制部104A,在根据第一传递特性信息113进行工作时,根据与同一MPU的序列号(mpu_sequence_number)对应的第一传递特性信息113、以及帧内编码帧的解码结果进行工作。并且,在步骤S124A中,显示控制部104A,根据第一传递特性信息113或第二传递特性信息115进行工作。
而且,图14示出了,利用第一传递特性信息113和第二传递特性信息115的双方的例子,但是,也可以仅利用第一传递特性信息113。
图15是本实施例涉及的影像接收装置100A的影像接收处理的流程图。首先,接收部101,将接收信号111接收(S111)。接着,逆多路复用部102,对接收信号111进行逆多路复用,从而生成影像信号112,并且,获得第一传递特性信息113(S112A)。
在此,第一传递特性信息113是,用于按每个随机访问单位(MPU单位)确定与影像数据114(影像信号112)的亮度动态范围对应的传递函数(OETF或EOTF)的信息。例如,该第一传递特性信息113是,用于按每个随机访问单位确定与第一亮度动态范围(SDR)对应的第一传递函数、或与比第一亮度动态范围宽的第二亮度动态范围(HDR)对应的第二传递函数的信息。也就是说,第一传递特性信息113示出,影像数据114是SDR还是HDR。并且,在HDR存在多个形式的情况下,第一传递特性信息113也可以示出,是哪个形式的HDR。也就是说,第一传递特性信息113,示出影像数据114的亮度动态范围,例如,示出预先决定的多个亮度动态范围之中的任一个,
接着,影像解码部103,对影像信号112进行解码,从而生成影像数据114(S113)。
接着,显示控制部104A,按照第一传递特性信息113,对显示部105的亮度动态范围进行控制。具体而言,显示控制部104A,根据第一传递特性信息113,以MPU单位判断各个MPU是SDR还是HDR(S114A)。在HDR的情况下(S114 A的“是”),显示部105以HDR的亮度动态范围显示影像(S115)。在SDR的情况下(S114 A的“否”),显示部105以SDR的亮度动态范围显示影像(S116)。
据此,影像接收装置100A,能够按每个随机访问单位对显示部105的亮度动态范围进行控制,因此,能够显示更适当的影像。并且,影像接收装置100A,利用多路复用层中包含的第一传递特性信息113,从而能够在影像信号112的解码之前获得传递特性,因此,能够容易进行传递特性的切换处理。
并且,生成与所述的接收信号111对应的发送信号212的影像发送装置200的结构以及工作,与所述的实施例1大致同样。
具体而言,在图7示出的步骤S202中,多路复用部204,生成包含第一传递特性信息113的发送信号212。
如此,影像发送装置200,生成包含用于按每个随机访问单位确定传递函数的第一传递特性信息的发送信号212。据此,接收发送信号212的影像接收装置,能够按每个随机访问单位对显示部的亮度动态范围进行控制,因此,能够显示更适当的影像。并且,多路复用层中包含第一传递特性信息113,因此,影像接收装置,能够容易进行传递特性的切换处理。
以下,说明本实施例的变形例。
在系统流由STB(Set Top Box)、DVD设备或作为Blu-ray(注册商标)设备的影像接收装置接收,并输出到电视机等的显示设备的情况下,通过HDMI(注册商标)等的通信协议,将影像接收装置与显示设备连接。在此,在HDMI(注册商标)等中,若切换流的分辨率等,则发生协议的再认证手续。
因此,在会发生2K(1920×1080像素等)和4K(3840×2160像素等)等的分辨率的切换的情况下,优选的是,影像接收装置,在再生开始时按照最大分辨率输出影像信号。也就是说,在2K和4K混在一起的情况下,接收装置,在从2K的流开始再生时,也将该2K的流上切换到4K来输出。据此,即使在中途信号切换到4K的情况下,分辨率也仍然是4K,不发生分辨率的切换。例如,在发生2K的SDR和4K的HDR之间的切换的情况下,影像接收装置,将2K的SDR变换为4K的SDR来输出。
也就是说,影像信号(影像数据114)是,第一分辨率或比第一分辨率高的第二分辨率的影像信号。影像接收装置100A,在影像信号的分辨率在第一分辨率和第二分辨率之间切换的情况下,将第一分辨率的影像信号变换为第二分辨率的影像信号。
并且,在广播中,广播服务中允许的最大分辨率的识别信息由描述符等示出,因此,影像接收装置也可以进行工作,以使向HDMI(注册商标)的输出信号,总是与最大分辨率一致。例如,若是UHD(Ultra High Definition)服务,则将最大分辨率规定为4K或8K的任一方。并且,在多路复用方式是TS的情况下,最大分辨率被规定为2K,在MMT的情况下,最大分辨率被规定为4K。如此,影像接收装置也可以,总是将影像信号变换为与多路复用方式对应的最大分辨率,来输出。
也就是说,影像接收装置100A,在影像信号(影像数据114)的分辨率比接收信号111的广播服务中规定的最大分辨率低的情况下,将该影像信号的分辨率变换为所述最大分辨率。
(实施例4)
在本实施例中,限制SDR和HDR的切换时的影像信号的信号电平。据此,能够实现影像接收装置中的亮度动态范围的切换处理的简化。
首先,说明与HDR对应的STD-B67的互换特性。从设备安装的观点来重要的是,从获得传递特性后直到对影像特性变换部106以及显示设备107进行控制为止,允许一定的延迟。作为其实现例,已经说明利用多路复用层的描述符预先通知传递特性的切换。
然而,即使在预先通知传递特性的切换的情况下,也需要与从SDR切换到HDR、或从HDR切换到SDR的帧同步,对影像特性变换部106以及显示设备107进行控制。
另一方面,若相对于STD-B67(HDR)的电信号电平1.0的亮度值的1200%,将SDR(例如BT.2020)的电信号电平1.0的亮度值调整为400至500%左右,则示出STD-B67的电信号电平与亮度的关系的曲线的形状,在低亮度与SDR的曲线的形状大致一致。
图16是示出表示HDR(STD-B67)以及SDR(BT.2020)的电信号电平与亮度的关系的曲线的图。如图16示出,在低亮度范围,HDR与SDR的曲线大致一致。因此,若由STD-B67变换的HDR的影像数据的亮度范围,同等于所述的曲线的形状大致一致的亮度范围,则仅与SDR对应的显示装置,也能够再生视觉上没有不协调感的影像。也就是说,STD-B67具有SDR与HDR的互换特性。以后,将与SDR和HDR(STD-B67)的曲线的形状大致一致的亮度范围对应的电信号电平的范围称为互换区域。也就是说,互换区域是,如图16示出,预先规定的电信号电平的范围,也是比预先规定的极限值低的电信号电平的范围。
例如,在图16中,电信号电平A包含在互换区域中,因此,STDB67与BT.2020的亮度值同等。另一方面,与电信号电平B对应的亮度值,相对于BT.2020、以及STD-B67的每一个成为n1以及n2,大不同。据此,例如,在从HDR到SDR的切换中,若因影像接收装置中的传递特性的切换延迟,而将互换区域外的SDR的像素错误作为HDR再生,则发生以不合理的高亮度值再生的问题。
以下,说明本实施例涉及的传递特性的切换中设置迁移期间的方法。利用所述的互换特性,据此,即使在影像接收装置与帧同步而不切换传递特性的情况下,也能够显示没有不协调感的影像。
首先,利用图17说明从SDR节目切换到HDR节目时的工作。将SDR节目的末尾的一定期间设定为从SDR向HDR的迁移期间。而且,在该迁移期间,利用互换区域内的电信号电平,生成影像数据。据此,在迁移期间,即使利用SDR显示用的控制设定和HDR显示用的控制设定的任一方,也再生视觉上同等亮度的影像。因此,能够抑制错误再生不合理的高亮度值的影像。
该传递特性的切换是,能够由图11至图13示出的影像组件描述符等的多路复用层的信息通知的。在此,若将迁移期间设为T秒,将影像接收装置中的传递特性的切换的允许时间设为S秒,则在迁移期间的开始后(T-S)秒的期间,发送用于通知传递特性的切换的描述符。影像接收装置,获得描述符后,在S秒以内切换显示控制,从而能够在HDR节目的开始之前完成显示控制的切换。
如此,设定迁移期间,限制期间内的画面最高亮度,并且,由多路复用层通知传递特性的切换,据此,在影像接收装置中能够,不分析影像流(影像信号112),而仅根据多路复用层信息切换显示控制。
而且,需要分析影像流,但是,也可以通知作为SEI消息等的、影像流的信息的迁移期间。
接着,说明从HDR节目切换到SDR节目时的工作。在此情况下,也与所述的从SDR节目切换到HDR节目时的工作同样,能够设置迁移期间。
在此,在将互换亮度范围外的HDR的像素视为SDR来再生的情况下,以比实际的亮度值低的亮度值来再生。因此,在此情况下,给视听者的健康方面等带来坏影响的可能性低。因此,如图18示出,在从HDR节目到SDR节目的切换中,不需要在迁移期间将电信号电平的范围限制为互换区域。
而且,所述的互换区域是,预先规定的电信号电平的范围,也是比预先规定的极限值低的电信号电平的范围。例如,非专利文献2(P9,Figure3等)中记载这些SDR以及HDR的曲线的特性。也就是说,互换区域的下限值是电信号电平0、即黑。
以下,说明实现所述功能的影像发送装置以及影像接收装置。图19是本实施例涉及的影像发送装置200B的框图。影像发送装置200B具备,生成部201B以及发送部202。生成部201B,生成以时间序列包含具有第一亮度动态范围(SDR)的第一影像数据、以及具有比第一亮度动态范围(SDR)宽的第二亮度动态范围(HDR)的第二影像数据的发送信号212B。该生成部201B包括,影像数据生成部205、影像编码部203、以及多路复用部204。发送部202,将发送信号212B发送。
图20是影像发送装置200B的影像发送处理的流程图。首先,影像数据生成部205,生成影像数据213(S204)。此时,影像数据生成部205,如上所述,在从第一影像数据以及第二影像数据的一方切换到另一方时的迁移期间,将与亮度值对应的信号的电平限制在互换区域内。也就是说,影像数据生成部205,将该信号的电平限制为比预先规定的极限值低的值。并且,迁移期间是,例如,紧在切换时刻之前的期间。
并且,如上所述也可以,仅在从SDR切换到HDR时进行限制,而在从HDR切换到SDR时不进行限制。也就是说,在从第一影像数据(SDR)切换到第二影像数据(HDR)时的第一迁移期间,将与亮度值对应的信号的电平限制为比极限值低的值,在从第二影像数据(HDR)切换到第一影像数据(SDR)时的第二迁移期间,不需要将与亮度值对应的信号的电平限制为比极限值低的值。
接着,影像编码部203,对影像数据213进行编码,从而生成影像信号211B(S201)。接着,多路复用部204,将生成的影像信号211B和声音信号多路复用来生成发送信号212B(S202)。而且,发送部202将发送信号212B发送(S203)。
并且,如图17以及图18示出,发送信号212B包含,用于在迁移期间刚刚开始后的第一期间通知亮度动态范围的切换的第一信息(切换通知描述符)。例如,该第一期间是,在迁移期间刚刚开始后直到作为在接收发送信号212B的影像接收装置中允许进行亮度动态范围的切换处理的时间的切换允许时间前的时刻为止的期间。
并且,该第一信息(切换通知描述符),由多路复用层传送。也就是说,多路复用部204,将影像信号211B和声音信号多路复用,从而生成包含第一信息(切换通知描述符)的发送信号212B。并且,发送信号212B也可以包含,示出迁移期间的第二信息。
图21是本实施例涉及的影像接收装置100B的框图。该影像接收装置100B,接收作为由图19示出的影像发送装置200B生成的发送信号212B的接收信号111B。而且,基本结构与图1示出的影像接收装置100同样,显示控制部104B的功能与显示控制部104不同。
图22是影像接收装置100B的影像接收处理的流程图。首先,接收部101,接收以时间序列包含具有第一亮度动态范围(SDR)的第一影像数据、以及具有比第一亮度动态范围(SDR)宽的第二亮度动态范围(HDR)的第二影像数据的接收信号111B(S111)。在此,如上所述,在接收信号111B中,在从第一影像数据以及第二影像数据的一方切换到另一方时的迁移期间,与亮度值对应的信号的电平被限制为比预先规定的极限值低的值。
接着,逆多路复用部102,对影像信号和声音信号被多路复用的接收信号111B进行逆多路复用,从而获得影像信号112(S112)。并且,多路复用层包含,切换通知描述符121(第一信息),逆多路复用部102,获得切换通知描述符121。在此,切换通知描述符121是,用于在迁移期间刚刚开始后的第一期间通知亮度动态范围的切换的信息。
在接收切换通知描述符121的情况下(S114B的“是”),显示控制部104B,获得切换通知描述符121后,在作为允许进行亮度动态范围的切换处理的时间的切换允许时间的期间,切换显示部105的亮度动态范围(S115B)。
而且,图中没有示出,但是,与这些步骤S114B以及S115B的处理并行,影像解码部103,对影像信号112进行解码来获得影像数据114。显示部105,以现在设定的亮度动态范围显示影像数据114。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在向不同亮度动态范围的影像数据的切换时的迁移期间,影像数据信号的电平被限制为比极限值低的值。据此,影像接收装置,例如,不需要以帧单位变更显示部的亮度动态范围,而该迁移期间中变更显示部的亮度动态范围即可,因此,影像接收装置能够容易进行亮度动态范围的切换的控制。
以上,说明了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的影像接收装置以及影像发送装置,但是,本公开,不仅限于该实施例。
并且,所述实施例涉及的影像接收装置以及影像发送装置包括的各个处理部作为典型的集成电路即LSI来实现。它们,可以分别以单片化,也可以以包含一部分或全部的方式单片化。
并且,集成电路,不仅限于LSI,也可以作为专用电路或通用处理器来实现。也可以利用在制造LSI后能够编程的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或能够重构LSI内部的电路单元的连接以及设定的可重构处理器。
并且,在所述各个实施例中,各个构成要素,也可以由专用的硬件构成,或者,也可以通过执行适于各个构成要素的软件程序来实现。也可以CPU或处理器等的程序执行部,读出并执行硬盘或半导体存储器等的记录介质中记录的软件程序,来实现各个构成要素。
并且,本公开,也可以作为由影像接收装置或影像发送装置执行的影像接收方法或影像发送方法来实现。
并且,框图中的功能框的分割是一个例子,也可以将多个功能框作为一个功能框实现、将一个功能框分割为多个、或将一部分的功能转移到其他的功能框。并且,也可以具有类似的功能的多个功能框的功能由单一的硬件或软件并行处理或时分处理。
并且,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的执行顺序是,用于具体说明本公开的例子,也可以是所述以外的顺序。并且,所述步骤的一部分也可以,与其他的步骤同时(并行)执行。
以上,对于一个或多个形态涉及的影像接收装置以及影像发送装置,根据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公开,不仅限于该实施例。只要不脱离本公开的宗旨,对本实施例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想到的各种变形而得到的形态,以及组合不同实施例的构成要素来构筑的形态,也可以包含在一个或多个形态的范围内。
工业实用性
本公开,能够适用于TV等的影像接收装置以及影像发送装置。
符号说明
100、100A、100B 影像接收装置
101 接收部
102 逆多路复用部
103 影像解码部
104、104A、104B 显示控制部
105、105A 显示部
106 影像特性变换部
107 显示设备
108 异常检测部
109 消息重叠部
111、111B 接收信号
112、211、211B 影像信号
113 第一传递特性信息
114、213 影像数据
115 第二传递特性信息
116 控制信息
117、120 输入信号
118 异常通知信息
119 消息
121 切换通知描述符
200、200B 影像发送装置
201、201B 生成部
202 发送部
203 影像编码部
204 多路复用部
205 影像数据生成部
212、212B 发送信号
301HDR 识别信息

Claims (12)

1.一种影像发送方法,其中,
生成以时间序列包含第一影像数据以及第二影像数据的发送信号,所述第一影像数据具有第一亮度动态范围,所述第二影像数据具有比所述第一亮度动态范围宽的第二亮度动态范围,
发送所生成的所述发送信号,
在所述发送信号的生成中,在从所述第一影像数据以及所述第二影像数据的一方切换到另一方时的迁移期间,将与亮度值对应的信号的电平限制为互换区域内的值,在所述互换区域中,所述第一亮度动态范围的第一传递特性曲线的形状与所述第二亮度动态范围的第二传递特性曲线的形状大致一致,所述值比预先规定的极限值低,
在所述发送信号中提供的传递特性信息被定期地发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发送方法,其中,
所述发送信号以MPEG媒体传输即MMT方式或者传输流即TS方式被多路复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影像发送方法,其中,
在多路复用流的节目特定信息即PSI或者MMT特定信息即MMT-SI中提供所述传递特性信息。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影像发送方法,其中,
在影像流的序列参数集即SPS中提供用于以帧精度确定传递特性的信息。
5.一种影像接收方法,其是由具备显示部的影像接收装置执行的影像接收方法,其中,
接收以时间序列包含第一影像数据以及第二影像数据的接收信号,所述第一影像数据具有第一亮度动态范围,所述第二影像数据具有比所述第一亮度动态范围宽的第二亮度动态范围,
在所述接收信号中,在从所述第一影像数据以及所述第二影像数据的一方切换到另一方时的迁移期间,与亮度值对应的信号的电平被限制为互换区域内的值,在所述互换区域中,所述第一亮度动态范围的第一传递特性曲线的形状与所述第二亮度动态范围的第二传递特性曲线的形状大致一致,所述值比预先规定的极限值低,
定期地接收在所述接收信号中提供的传递特性信息,
在所述影像接收方法中,
还在作为允许进行亮度动态范围的切换处理的时间的切换允许时间的期间,对所述显示部的所述亮度动态范围进行切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影像接收方法,其中,
所述接收信号以MPEG媒体传输即MMT方式或者传输流即TS方式被多路复用。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影像接收方法,其中,
在多路复用流的节目特定信息即PSI或者MMT特定信息即MMT-SI中提供所述传递特性信息。
8.如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影像接收方法,其中,
在影像流的序列参数集即SPS中提供用于以帧精度确定传递特性的信息。
9.一种影像发送装置,其中,具备:
生成部,生成以时间序列包含第一影像数据以及第二影像数据的发送信号,所述第一影像数据具有第一亮度动态范围,所述第二影像数据具有比所述第一亮度动态范围宽的第二亮度动态范围;以及
发送部,发送所生成的所述发送信号,
所述生成部在从所述第一影像数据以及所述第二影像数据的一方切换到另一方时的迁移期间,将与亮度值对应的信号的电平限制为互换区域内的值,在所述互换区域中,所述第一亮度动态范围的第一传递特性曲线的形状与所述第二亮度动态范围的第二传递特性曲线的形状大致一致,所述值比预先规定的极限值低,
在所述发送信号中提供的传递特性信息被定期地发送。
10.一种影像接收装置,具备显示部,其中,
所述影像接收装置具备接收部,该接收部接收以时间序列包含第一影像数据以及第二影像数据的发送信号,所述第一影像数据具有第一亮度动态范围,所述第二影像数据具有比所述第一亮度动态范围宽的第二亮度动态范围,
在所述接收信号中,在从所述第一影像数据以及所述第二影像数据的一方切换到另一方时的迁移期间,与亮度值对应的信号的电平被限制为互换区域内的值,在所述互换区域中,所述第一亮度动态范围的第一传递特性曲线的形状与所述第二亮度动态范围的第二传递特性曲线的形状大致一致,所述值比预先规定的极限值低,
定期地接收在所述接收信号中提供的传递特性信息,
所述影像接收装置还具备显示控制部,该显示控制部在作为允许进行亮度动态范围的切换处理的时间的切换允许时间的期间,对所述显示部的所述亮度动态范围进行切换。
11.一种影像发送方法,其中,
生成发送信号,
发送所生成的所述发送信号。
12.一种影像接收方法,其是由影像接收装置执行的影像接收方法,其中,
接收接收信号。
CN202110010575.1A 2015-10-07 2016-09-02 影像发送方法及装置、影像接收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286675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562238155P 2015-10-07 2015-10-07
US62/238,155 2015-10-07
JP2016-101958 2016-05-20
JP2016101958A JP6830190B2 (ja) 2015-10-07 2016-05-20 映像送信方法、映像受信方法、映像送信装置及び映像受信装置
CN201680057365.5A CN108141623B (zh) 2015-10-07 2016-09-02 影像发送方法及装置、影像接收方法及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57365.5A Division CN108141623B (zh) 2015-10-07 2016-09-02 影像发送方法及装置、影像接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66751A true CN112866751A (zh) 2021-05-28

Family

ID=5853761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57365.5A Active CN108141623B (zh) 2015-10-07 2016-09-02 影像发送方法及装置、影像接收方法及装置
CN202110010575.1A Pending CN112866751A (zh) 2015-10-07 2016-09-02 影像发送方法及装置、影像接收方法及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57365.5A Active CN108141623B (zh) 2015-10-07 2016-09-02 影像发送方法及装置、影像接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652593B2 (zh)
EP (2) EP3361736B1 (zh)
JP (2) JP6830190B2 (zh)
CN (2) CN108141623B (zh)
MX (1) MX2018003835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477041B1 (ko) * 2015-03-24 2022-12-14 소니그룹주식회사 송신 장치, 송신 방법, 수신 장치 및 수신 방법
WO2017061071A1 (ja) * 2015-10-07 2017-04-13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映像送信方法、映像受信方法、映像送信装置及び映像受信装置
JP6610273B2 (ja) 2016-01-08 2019-11-27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送信方法、受信装置および受信方法
KR102308192B1 (ko) * 2017-03-09 2021-10-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11183651A (zh) * 2017-10-12 2020-05-19 索尼公司 图像处理设备、图像处理方法、发送设备、发送方法和接收设备
US10917583B2 (en) * 2018-04-27 2021-02-09 Apple Inc. Standard and high dynamic range display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high dynamic range displays
JP7110740B2 (ja) * 2018-06-07 2022-08-0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映像スイッチャおよび切替方法
US11354789B2 (en) 2018-09-03 2022-06-0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JP7311347B2 (ja) * 2019-08-02 2023-07-19 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放送受信装置および表示制御方法
JP6989037B2 (ja) * 2019-10-15 2022-01-05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送信方法、受信装置および受信方法
JP6822536B2 (ja) * 2019-10-15 2021-01-27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送信方法、受信装置および受信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58504A1 (en) * 2011-05-16 2012-11-22 Dolby Laboratories Licensing Corporation Efficient architecture for layered vdr coding
WO2013059116A1 (en) * 2011-10-20 2013-04-25 Dolby Laboratories Licensing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video equalization
CN103843058A (zh) * 2011-09-27 2014-06-04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用于图像的动态范围变换的装置和方法
CN104813666A (zh) * 2013-10-15 2015-07-29 索尼公司 解码装置和解码方法、以及编码装置和编码方法
CN104956679A (zh) * 2013-12-27 2015-09-30 索尼公司 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处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82295B2 (ja) * 1997-11-10 2007-02-1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デジタル放送受信装置及び映像信号のミュート方法
CN100492152C (zh) * 2004-08-23 2009-05-27 英华达股份有限公司 将一高动态范围影像转换成一低动态范围影像的方法及其装置
WO2012085163A1 (en) * 2010-12-21 2012-06-28 Barco N.V.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roving the visibility of features of an image
EP2689392B1 (en) * 2011-03-24 2015-09-02 Koninklijke Philips N.V.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nalyzing image gradings
CN103621084A (zh) * 2011-04-28 2014-03-05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用于生成图像编码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RU2605435C2 (ru) * 2011-06-14 2016-12-20 Конинклейке Филипс Н.В. Графическая обработка для видео с расширенным динамическим диапазоном
EP2949120B1 (en) * 2013-01-25 2018-11-21 Dolby Laboratories Licensing Corporation Global display management based light modulation
EP3926963A3 (en) * 2013-04-30 2022-01-26 Saturn Licensing LLC Transmitting device, transmitting method, receiving device, and receiving method
JP6294489B2 (ja) * 2013-09-06 2018-03-14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デジタル放送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広域明るさ表現のための超高画質放送信号送受信方法及び装置
JP6311868B2 (ja) * 2013-11-07 2018-04-18 株式会社Joled 画像処理回路、画像処理方法、及び、表示装置
WO2015105037A1 (ja) * 2014-01-10 2015-07-1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ファイル生成方法、ファイル生成装置および記録媒体
JP6467680B2 (ja) * 2014-01-10 2019-02-13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ファイル生成方法およびファイル生成装置
KR102293193B1 (ko) * 2014-01-24 2021-08-25 소니그룹주식회사 송신 장치, 송신 방법, 수신 장치 및 수신 방법
JP6566320B2 (ja) * 2014-06-27 2019-08-2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データ出力装置及びデータ出力方法
JPWO2016038791A1 (ja) * 2014-09-10 2017-06-22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記録媒体、再生装置および再生方法
WO2016040906A1 (en) * 2014-09-11 2016-03-17 Grundy Kevin Patrick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dynamic range compression image processing
CN105047145B (zh) * 2015-09-14 2017-07-28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亮度控制方法、背光亮度控制装置及显示终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58504A1 (en) * 2011-05-16 2012-11-22 Dolby Laboratories Licensing Corporation Efficient architecture for layered vdr coding
CN103843058A (zh) * 2011-09-27 2014-06-04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用于图像的动态范围变换的装置和方法
WO2013059116A1 (en) * 2011-10-20 2013-04-25 Dolby Laboratories Licensing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video equalization
CN104813666A (zh) * 2013-10-15 2015-07-29 索尼公司 解码装置和解码方法、以及编码装置和编码方法
CN104956679A (zh) * 2013-12-27 2015-09-30 索尼公司 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处理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 MOY ET AL.: "An ultra-wide band umbilical cord for cognitive radio systems", 《2005 IEEE 16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ERSONAL, INDOOR AND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S》, 24 July 2006 (2006-07-24) *
佚名: "CMX994:100MHz~600MHz直接变换接收解决方案", 《世界电子元器件》, no. 6, 18 August 2012 (2012-08-18) *
张硕: "高动态范围图像的色调映射算法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信息科技》, no. 2, 15 February 2010 (2010-02-1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783901B1 (en) 2023-11-01
EP3361736B1 (en) 2020-11-18
US10652593B2 (en) 2020-05-12
JP2021072635A (ja) 2021-05-06
JP7108864B2 (ja) 2022-07-29
US20180213265A1 (en) 2018-07-26
JP6830190B2 (ja) 2021-02-17
EP3361736A1 (en) 2018-08-15
CN108141623B (zh) 2020-12-18
JP2017073760A (ja) 2017-04-13
CN108141623A (zh) 2018-06-08
EP3783901A1 (en) 2021-02-24
EP3361736A4 (en) 2018-08-15
MX2018003835A (es) 2018-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41623B (zh) 影像发送方法及装置、影像接收方法及装置
US11972741B2 (en) Decoding device for decoding a coded video in a system stream with a transfer characteristic if the transfer characteristic is provided in the system stream
JP7281759B2 (ja) 映像送信方法、映像受信方法、映像送信装置及び映像受信装置
US11800157B2 (en) Video reception method, video transmission method, video reception apparatus, and video transmission apparatus
US11997325B2 (en) Video transmission method, video reception method, video 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video reception apparatus
JP6982814B2 (ja) 映像受信方法、映像送信方法、映像受信装置及び映像送信装置
CN107950031B (zh) 影像接收方法以及影像接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