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66346B -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分发方法与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分发方法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66346B
CN112866346B CN202011632209.1A CN202011632209A CN112866346B CN 112866346 B CN112866346 B CN 112866346B CN 202011632209 A CN202011632209 A CN 202011632209A CN 112866346 B CN112866346 B CN 1128663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node
terminal node
edge server
block ch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3220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66346A (zh
Inventor
程杰仁
叶光亮
唐湘滟
李慧
袁煜明
胡广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nan Fire Chain Technology Co ltd
Hain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ainan Fire Chain Technology Co ltd
Hain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nan Fire Chain Technology Co ltd, Hain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ainan Fire Cha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63220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6634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663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663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663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663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7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distributed storage of data in networks, e.g. transport arrangements for network file system [NFS], storage area networks [SAN] or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2Discovery or management of network topolog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32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 H04L9/321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involving a third party or a trusted autho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5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using hash chains, e.g. blockchains or hash tre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分发方法与装置,应用于双层区块链中的任一节点,双层区块链包括多条底层区块链和一条顶层区块链,每条底层区块链由边缘服务器节点及其下属的终端节点分别组织而成,顶层区块链由各个边缘服务器节点组织而成,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待分发数据;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对待分发的数据以及接收对应数据的终端节点集合在顶层区块链中达成共识,以特定数据结构将待分发数据打包至顶层区块链新区块;将待执行的数据分发任务保存至边缘服务器缓冲区,根据数据分发任务解析区块以获取待分发数据,将待分发数据分发到目标终端节点。本发明具有数据分发效率高、可扩展性强、安全性高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分发方法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分发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在分布式系统中,若干不同的节点通过通信网络彼此互联,一个节点上的用户可以使用其他节点上的资源,或者将自身的数据发送至其他节点,系统也可以通过数据分发的方式将需要特定的单个或多个节点接收、处理的数据分发到相应的节点,现有技术中,用于实现上述功能的数据分发系统一般采用中心化架构,存在着分发效率低、可扩展性差、安全性不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分发方法与装置,以克服或至少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分发效率低、可扩展性差、安全性不高的问题。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分发方法,应用于双层区块链中的任一节点,所述双层区块链包括多条底层区块链和一条顶层区块链,每条所述底层区块链由边缘服务器节点及其下属的终端节点分别组织而成,所述顶层区块链由各个边缘服务器节点组织而成,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待分发数据;
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对待分发数据以及接收对应数据的终端节点集合在顶层区块链中达成共识,以特定数据结构将待分发数据打包至顶层区块链新区块;
将待执行的数据分发任务保存至边缘服务器缓冲区,根据数据分发任务解析区块以获取待分发数据,将待分发数据分发到目标终端节点。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有新的终端节点接入底层区块链时,通过第一预置算法确定该终端节点与边缘服务器节点的归属关系,第一预置算法引入的参数包括但不限于网络拓扑、服务器载荷和节点历史接入信息;
对终端节点和其归属的边缘服务器节点的归属关系进行共识,将归属关系存储于边缘服务器节点和顶层区块链。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终端节点的行为判断终端节点的在网状态并记录于边缘服务器节点。
进一步的,所述将待分发数据分发到目标终端节点,具体包括:
获取目标终端节点的归属关系,根据归属关系确定目标终端节点对应的边缘服务器节点;
根据目标终端节点与其归属的边缘服务器节点的通信连接状态,由相应边缘服务器节点将待分发数据分发到目标终端节点。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目标终端节点与其归属的边缘服务器节点的通信连接状态,由相应边缘服务器节点将待分发数据分发到目标终端节点,具体包括:
当目标终端节点在网状态为在线且已与其归属的边缘服务器节点建立通信连接时,由相应的边缘服务器节点通过传输协议将待分发数据分发至目标终端节点;
当目标终端节点在网状态为在线且未与其归属的边缘服务器节点建立通信连接时,由相应的边缘服务器节点通过第二预置算法对待分发数据进行处理,将经过处理的待分发数据发送至底层区块链,底层区块链将经过处理的待分发数据分发至目标终端节点。
进一步的,在所述根据数据分发任务解析区块以获取待分发数据,将待分发数据分发到目标终端节点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目标终端节点的在网状态是否为离线;
当目标终端节点的在网状态为离线时,不执行数据分发任务并将数据分发任务继续保留在缓冲区,直至目标终端节点的在网状态为在线。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数据分发任务执行完成后,将回执凭证发送至顶层区块链,将回执凭证打包至顶层区块链新区块,将相应数据分发任务从相应边缘服务器缓冲区中删除。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分发装置,应用于双层区块链中的任一节点,所述双层区块链包括底层区块链和顶层区块链,所述底层区块链由边缘服务器节点及其下属的终端节点分别组织而成,所述顶层区块链由各个边缘服务器节点组织而成,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分发数据;
共识模块,用于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对待分发数据以及接收对应数据的终端节点集合在顶层区块链中达成共识;
打包模块,用于以特定数据结构将待分发数据打包至顶层区块链新区块;
数据分发模块,用于将待执行的数据分发任务保存至边缘服务器缓冲区,根据数据分发任务解析区块以获取待分发数据,将待分发数据分发到目标终端节点。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第一方面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分发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分发方法的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分发方法与装置,采用了区块链+ 边缘计算的两级分布式架构,一方面基于边缘计算高速响应、区块链自组织的特点,使得本发明具有分发效率高、可扩展性好的优点;另一方面顶层区块链+底层区块链的双层架构可同时实现拜占庭容错和欺诈容错,再结合区块链本身数据难以篡改的特性,可以有效保障系统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分发方法整体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分发装置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列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另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分发方法,应用于双层区块链中的任一节点,所述双层区块链包括多条底层区块链和一条顶层区块链,每条所述底层区块链由边缘服务器节点及其下属的终端节点分别组织而成,所述顶层区块链由各个边缘服务器节点组织而成,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待分发数据。
示例性地,所述待分发数据可以是系统在执行任一业务时产生的、待处理的所有数据,也可以是用户输入的数据。例如,当系统在进行某个公文的审查时,可能产生、待处理的数据包括公文原始内容、审查指南、相关政策信息等数据。获取待分发数据的方式可以是直接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也可以是通过检索存储有待分发数据的数据库获得。所述待分发数据可以是图像、文字、音频、视频等形式。本实施例对获取待分发数据的具体内容及获取方式不进行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确定。
S2、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对待分发数据以及接收对应数据的终端节点集合在顶层区块链中达成共识,以特定数据结构将待分发数据打包至顶层区块链新区块。
示例性地,所述第一预设规则可以是预先设定并存储于规则库中的规则,例如,规则库中预先设定待分发数据根据其类别、内容、待处理事项等分发至对应的终端节点。所述特定数据结构可以采用哈希表或者其他数据结构。所述终端节点集合由所有接收对应数据的终端节点组成。
S3、将待执行的数据分发任务保存至边缘服务器缓冲区,根据数据分发任务解析区块以获取待分发数据,将待分发数据分发到目标终端节点。
示例性地,当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应用于双层区块链中的终端节点时,若终端节点与边缘服务器节点已建立通信连接,则终端节点可以直接通过传输协议将待执行的数据分发任务传输至边缘服务器节点并保存至缓冲区;若终端节点未与边缘服务器节点建立通信连接,则可以先将待执行数据上传到底层区块链,再由底层区块链传输至边缘服务器节点。当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应用于双层区块链中的边缘服务器节点时,则直接存储待执行的数据分发任务至缓冲区。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双层区块链中的终端节点可以是在线或离线状态,而边缘服务器节点为固定节点,需要长时间处于在线状态,以随时完成数据分发任务。
示例性地,当数据分发任务执行完成后,目标终端节点会向执行数据分发任务的边缘服务器节点反馈回执凭证,边缘服务器节点将回执凭证发送至顶层区块链,将回执凭证打包至顶层区块链新区块,并将相应数据分发任务从相应边缘服务器缓冲区中删除。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分发方法,采用区块链+边缘计算的两级分布式架构,基于边缘计算高速响应、区块链自组织的特点,使得本发明具有分发效率高、可扩展性好的优点,同时顶层区块链+底层区块链的双层架构可以实现拜占庭容错和欺诈容错,基于区块链存储数据可以保障数据难以被篡改,从而有效保护系统和数据的安全性。
作为本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上述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分发方法还包括:
首先,当有新的终端节点接入底层区块链时,通过第一预置算法确定该终端节点与边缘服务器节点的归属关系,第一预置算法引入的参数包括但不限于网络拓扑、服务器载荷和节点历史接入信息。
示例性地,当所述方法应用于双层区块链中的终端节点时,终端节点通过第一预置算法获取网络拓扑信息、各个边缘服务器节点载荷信息以及新接入终端节点的历史接入信息,根据上述信息确定新接入终端节点所归属的边缘服务器节点,以使得新接入终端节点与其所归属的边缘服务器节点的数据传输路径和效率最优,并且不超出对应边缘服务器节点的有效载荷。当所述方法应用于双层区块链中的边缘服务器节点时,边缘服务器节点直接通过第一预置算法获取自身载荷信息、与新接入终端节点的历史接入信息、网络拓扑信息,确定新接入终端节点是否可以归属于自身。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预置算法还可以引入其他参数以确定终端节点与边缘服务器节点的归属关系,本实施例对第一预置算法不做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其次,对终端节点和其归属的边缘服务器节点的归属关系进行共识,将归属关系存储于边缘服务器节点和顶层区块链。
示例性地,当所述方法应用于双层区块链中的终端节点时,终端节点可以将归属关系通过侧链技术上传至顶层区块链进行存储。当所述方法应用于边缘服务器节点时,直接将归属关系存储于本地,并上传到顶层区块链存储。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分发方法,在有新的终端节点加入底层区块链时,通过第一预置算法确定综合考虑网络拓扑、服务器载荷及节点历史接入信息,从而确定与终端节点对应的最优边缘服务器节点,使得边缘服务器节点在进行数据分发时可以达到最高效率,并具有良好的扩展性。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上述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分发方法还包括:
根据终端节点的行为判断终端节点的在网状态并记录于边缘服务器节点。
示例性地,记录终端节点在网状态的边缘服务器节点为该终端节点归属的边缘服务器节点。所述在网状态包括在线和离线。当终端节点接入或在底层区块链进行通信后,记录终端节点的在网状态为在线并存储于该终端节点归属的边缘服务器节点。当终端节点未接入底层区块链或未在底层区块链进行通信的持续时间超出预设时间阈值后,记录终端节点的在网状态为离线并存储于该终端节点归属的边缘服务器节点。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在步骤S3中,所述根据数据分发任务解析区块以获取待分发数据,将待分发数据分发到目标终端节点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首先,判断目标终端节点的在网状态是否为离线。
当目标终端节点的在网状态为离线时,不执行数据分发任务并将数据分发任务继续保留在缓冲区,直至目标终端节点的在网状态为在线。
示例性地,对于离线的终端节点,所需分发至该终端节点的待分发数据存储于顶层区块链的所有边缘服务器节点中。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分发方法,通过在执行数据分发任务之前,判断目标终端节点是否在线,决定是否执行相应的数据分发任务,可以使得边缘服务器节点暂时忽略无法完成发送的数据分发任务,并处理其他可完成的数据分发任务,从而提高数据分发效率。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步骤S3中,所述将待分发数据分发到目标终端节点,具体包括:
首先,获取目标终端节点的归属关系,根据归属关系确定目标终端节点对应的边缘服务器节点。
示例性地,获取目标终端节点的归属关系,可以是遍历边缘服务器节点所存储的归属关系,也可以是查询存储于顶层区块链的归属关系。
其次,根据目标终端节点与其归属的边缘服务器节点的通信连接状态,由相应边缘服务器节点将待分发数据分发到目标终端节点。
示例性地,当目标终端节点在网状态为在线且已与其归属的边缘服务器节点建立通信连接时,由相应的边缘服务器节点通过传输协议将待分发数据分发至目标终端节点。当目标终端节点在网状态为在线且未与其归属的边缘服务器节点建立通信连接时,由相应的边缘服务器节点通过第二预置算法对待分发数据进行处理,将经过处理的待分发数据发送至底层区块链,底层区块链将经过处理的待分发数据分发至目标终端节点。
其中,所述第二预置算法对待分发数据进行处理的目的是对待分发数据进行加密处理,所述第二预置算法可以采用对称加密算法、非对称加密算法或其他加密算法,本实施例对第二预置算法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分发方法,首先确定目标终端节点归属的边缘服务器节点并由其进行数据分发,由于终端节点对应的边缘服务器是综合考虑网络拓扑、服务器载荷及节点历史接入信息后的最优选择,因此可以有效提高数据分发效率。随后根据目标终端节点与边缘服务器节点之间的通信连接状态,采取不同的数据分发方式,从而保证数据可以完整、快速地传输至相应的终端节点。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分发装置,如图2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1,用于获取待分发数据;
共识模块2,用于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对待分发数据以及接收对应数据的终端节点集合在顶层区块链中达成共识;
打包模块3,用于以特定数据结构将待分发数据打包至顶层区块链新区块;
数据分发模块4,用于将待执行的数据分发任务保存至边缘服务器缓冲区,根据数据分发任务解析区块以获取待分发数据,将待分发数据分发到目标终端节点。
作为本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装置还包括:
归属关系确定模块,用于在有新的终端节点接入底层区块链时,通过第一预置算法基于网络拓扑、服务器载荷和节点历史接入信息确定该终端节点与边缘服务器节点的归属关系;
第一共识模块,用于对终端节点和其归属的边缘服务器节点的归属关系进行共识,将归属关系存储于边缘服务器节点和顶层区块链。
作为本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装置还包括:
在网状态记录模块,用于根据终端节点的行为判断终端节点的在网状态并记录于边缘服务器节点。
作为本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数据分发模块4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终端节点的归属关系,根据归属关系确定目标终端节点对应的边缘服务器节点;
通信连接状态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目标终端节点与其归属的边缘服务器节点的通信连接状态,由相应边缘服务器节点将待分发数据分发到目标终端节点。
作为本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通信连接状态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分发模块,用于当目标终端节点已与其归属的边缘服务器节点建立通信连接时,通过相应的边缘服务器节点基于传输协议将待分发数据分发至目标终端节点;
第二分发模块,用于当目标终端节点未与其归属的边缘服务器节点建立通信连接时,通过相应的边缘服务器节点基于第二预置算法对待分发数据进行处理,将经过处理的待分发数据通过底层区块链分发至目标终端节点。
作为本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装置还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目标终端节点的在网状态是否为离线;
保留模块,用于当目标终端节点的在网状态为离线时,不执行数据分发任务并将数据分发任务继续保留在缓冲区,直至目标终端节点的在网状态为在线。
作为本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装置还包括:
回执凭证处理模块,用于在数据分发任务执行完成后,将回执凭证发送至顶层区块链,将回执凭证打包至顶层区块链新区块,将相应数据分发任务从相应边缘服务器缓冲区中删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处理器和存储器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连接。
处理器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处理器还可以为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 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芯片,或者上述各类芯片的组合。
存储器作为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暂态软件程序、非暂态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分发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非暂态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处理器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
存储器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要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处理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暂态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暂态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处理器。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模块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当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分发方法。
上述电子设备的具体细节可以对应参阅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对应的相关描述和效果进行理解,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执行上述任意方法实施例中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分发方法。其中,所述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15(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 RAM)、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硬盘(Hard DiskDrive,缩写:HDD) 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等;所述存储介质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双层区块链中的任一节点,所述双层区块链包括多条底层区块链和一条顶层区块链,每条所述底层区块链由边缘服务器节点及其下属的终端节点分别组织而成,所述顶层区块链由各个边缘服务器节点组织而成,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待分发数据;
S2、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对待分发数据以及接收对应数据的终端节点集合在顶层区块链中达成共识,以特定数据结构将待分发数据打包至顶层区块链新区块;
S3、将待执行的数据分发任务保存至边缘服务器缓冲区,根据数据分发任务解析区块以获取待分发数据,将待分发数据分发到目标终端节点;
当有新的终端节点接入底层区块链时,通过第一预置算法确定该终端节点与边缘服务器节点的归属关系,通过第一预置算法确定综合考虑网络拓扑、服务器载荷及节点历史接入信息,从而确定与终端节点对应的最优边缘服务器节点,第一预置算法引入的参数包括但不限于网络拓扑、服务器载荷和节点历史接入信息;
对终端节点和其归属的边缘服务器节点的归属关系进行共识,将归属关系存储于边缘服务器节点和顶层区块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终端节点的行为判断终端节点的在网状态并记录于边缘服务器节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待分发数据分发到目标终端节点,具体包括:
获取目标终端节点的归属关系,根据归属关系确定目标终端节点对应的边缘服务器节点;
根据目标终端节点与其归属的边缘服务器节点的通信连接状态,由相应边缘服务器节点将待分发数据分发到目标终端节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目标终端节点与其归属的边缘服务器节点的通信连接状态,由相应边缘服务器节点将待分发数据分发到目标终端节点,具体包括:
当目标终端节点在网状态为在线且已与其归属的边缘服务器节点建立通信连接时,由相应的边缘服务器节点通过传输协议将待分发数据分发至目标终端节点;
当目标终端节点在网状态为在线且未与其归属的边缘服务器节点建立通信连接时,由相应的边缘服务器节点通过第二预置算法对待分发数据进行处理,将经过处理的待分发数据发送至底层区块链,底层区块链将经过处理的待分发数据分发至目标终端节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数据分发任务解析区块以获取待分发数据,将待分发数据分发到目标终端节点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目标终端节点的在网状态是否为离线;
当目标终端节点的在网状态为离线时,不执行数据分发任务并将数据分发任务继续保留在缓冲区,直至目标终端节点的在网状态为在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数据分发任务执行完成后,将回执凭证发送至顶层区块链,将回执凭证打包至顶层区块链新区块,将相应数据分发任务从相应边缘服务器缓冲区中删除。
7.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分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双层区块链中的任一节点,所述双层区块链包括底层区块链和顶层区块链,所述底层区块链由边缘服务器节点及其下属的终端节点分别组织而成,所述顶层区块链由各个边缘服务器节点组织而成,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分发数据;
共识模块,用于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对待分发数据以及接收对应数据的终端节点集合在顶层区块链中达成共识;
打包模块,用于以特定数据结构将待分发数据打包至顶层区块链新区块;
数据分发模块,用于将待执行的数据分发任务保存至边缘服务器缓冲区,根据数据分发任务解析区块以获取待分发数据,将待分发数据分发到目标终端节点;
归属关系确定模块,用于在有新的终端节点接入底层区块链时,通过第一预置算法基于网络拓扑、服务器载荷和节点历史接入信息确定该终端节点与边缘服务器节点的归属关系,从而确定与终端节点对应的最优边缘服务器节点;
第一共识模块,用于对终端节点和其归属的边缘服务器节点的归属关系进行共识,将归属关系存储于边缘服务器节点和顶层区块链。
8.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分发方法的步骤。
9.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其特征在于,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分发方法的步骤。
CN202011632209.1A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分发方法与装置 Active CN1128663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32209.1A CN112866346B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分发方法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32209.1A CN112866346B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分发方法与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66346A CN112866346A (zh) 2021-05-28
CN112866346B true CN112866346B (zh) 2023-02-03

Family

ID=759999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32209.1A Active CN112866346B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分发方法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6634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48677B (zh) * 2021-12-31 2024-03-08 山东省计算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 基于区块链的边缘服务器、数据上链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97822A (zh) * 2018-11-28 2019-04-0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数据的存储及查询方法和用户数据处理装置
CN110444001A (zh) * 2019-08-29 2019-11-12 上海戎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泛在电力物联网数据传输系统
CN110598446A (zh) * 2019-09-16 2019-12-2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测试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10633323A (zh) * 2019-09-16 2019-12-3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业务数据存储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12073929A (zh) * 2020-08-05 2020-12-11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在边缘计算中基于区块链的任务卸载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94761B (zh) * 2018-09-18 2021-03-30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边缘计算与区块链的lora物联网环境数据采集与上链实现方法
US20200380050A1 (en) * 2019-06-03 2020-12-03 Wangsu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Method for acquiring service data and converged cdn system
CN110602095B (zh) * 2019-09-12 2021-07-1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数据分发、存储方法和装置
KR102153673B1 (ko) * 2019-12-18 2020-09-08 제주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엣지 블록체인을 이용한 지능형 cctv 영상데이터의 저장 및 전송을 처리하는 방법, 시스템 그리고 기록매체
CN111753269A (zh) * 2020-06-24 2020-10-09 海南大学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身份认证方法及装置
CN111866123B (zh) * 2020-07-17 2022-03-08 海南大学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存储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97822A (zh) * 2018-11-28 2019-04-0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数据的存储及查询方法和用户数据处理装置
CN110444001A (zh) * 2019-08-29 2019-11-12 上海戎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泛在电力物联网数据传输系统
CN110598446A (zh) * 2019-09-16 2019-12-2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测试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10633323A (zh) * 2019-09-16 2019-12-3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业务数据存储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12073929A (zh) * 2020-08-05 2020-12-11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在边缘计算中基于区块链的任务卸载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66346A (zh) 2021-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00733B2 (en) System and/or method for client-driven server load distribution
US11922059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istributed data storage
CN112416881A (zh) 基于区块链的智能终端存储共享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CN112261094A (zh)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代理服务器
CN112866346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分发方法与装置
US20240163332A1 (en) Managing Service Capacity
CN112261133A (zh) Cdn节点控制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9327506A (zh)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2100146A (zh) 一种高效的纠删分布式存储写入方法、系统、介质及终端
US20220012110A1 (en) Networking-related system call interception and modification
WO2016180284A1 (zh) 服务节点分配方法、装置、cdn管理服务器及系统
CN109831467B (zh)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4866475B (zh) 一种片上网络拥塞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259384B (zh) 基于区块链的机理模型调用信息处理方法、服务器及系统
CN112491066B (zh) 负载均衡方法、装置、系统、目标负载均衡设备及介质
CN106060155A (zh) P2p资源共享的方法及装置
CN112801795A (zh) 区块链多链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1635669B (zh) 一种用于数据共享系统中获取数据片段的方法
CN114466032B (zh) 一种cdn系统合并回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382044B (zh) 一种基于复制机制的会话信息共享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3067765B (zh) 一种多媒体消息监控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2241888B (zh) 基于公链的地址管理系统
WO2024034057A1 (ja) ネットワーク管理装置、ネットワーク管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7880542A (zh) 基于长连接的cdn集群回源方法及基于长连接的cdn集群
CN112449248A (zh) 一种视频数据点播方法、装置及视频点播节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