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66083A - 消息发送方法、电子设备及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消息发送方法、电子设备及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66083A
CN112866083A CN202011619006.9A CN202011619006A CN112866083A CN 112866083 A CN112866083 A CN 112866083A CN 202011619006 A CN202011619006 A CN 202011619006A CN 112866083 A CN112866083 A CN 1128660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internet
sending
things server
thing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1900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天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Xaircraf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Xaircraf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Xaircraf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Xaircraf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61900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66083A/zh
Publication of CN1128660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660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6Message adaptation to terminal or network requirements
    • H04L51/066Format adaptation, e.g. format conversion or compre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21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 H04L51/212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using filtering or selective bloc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21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 H04L51/234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for tracking messa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Y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 G16Y40/00IoT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消息发送方法、电子设备及通信系统,属于数据传输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接收运行所述电子设备上的应用程序发送的消息,其中,所述消息中包括对应的应用程序的标识信息;将所述消息发送给物联网服务器,以通过所述物联网服务器将所述消息转发给用户终端。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减少物联网服务器的连接数量,增强了物联网服务器的连接管理,实现了更好地物联网中消息的发送。

Description

消息发送方法、电子设备及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息发送方法、电子设备及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IOT)是在互联网基础上,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技术。因此,在物联网技术中,设备或终端之间消息的发送尤为重要。
但目前,相关物联网技术中,设备或终端之间消息的发送尚存在很大的改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消息发送方法、电子设备及通信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消息发送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的管理程序,电子设备运行有管理程序与应用程序,每一应用程序均与管理程序连接,包括:
接收运行在电子设备上的应用程序发送的消息,其中,消息中包括对应的应用程序的标识信息;
将消息发送给物联网服务器,以通过物联网服务器将消息转发给用户终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消息发送给物联网服务器,包括:
获取消息对应的协议数据;
判断协议数据是否符合预设协议格式;
过滤掉不符合预设协议格式的消息;
将过滤后的消息发送给物联网服务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消息发送给物联网服务器,包括:
基于消息中的标识信息判断消息是否为可靠通信消息;
若消息为可靠通信消息,通过可靠性传输的方式将消息发送给物联网服务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可靠性传输的方式将消息发送给物联网服务器,包括:
将消息发送给物联网服务器;
检测在预设时间内是否接收到物联网服务器发送过来的接收响应回执;
若在预设时间内没有接收到接收响应回执,则再次发送消息给物联网服务器,直至接收到物联网服务器发送过来的接收响应回执为止。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消息发送给物联网服务器之后,还包括:
获取消息的发送次数;
当消息的发送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次数,对消息的发送线路进行故障处理。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另一种消息发送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的管理程序,电子设备运行有管理程序与应用程序,每一应用程序均与管理程序连接,包括:
接收用户终端通过物联网服务器发送过来的消息,其中,消息中包括对应的应用程序的标识信息;
将消息发送给对应运行在电子设备上的应用程序。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电子设备可以运行管理程序与应用程序,每一应用程序均与管理程序连接;
当电子设备可以运行管理程序与应用程序时,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可执行指令来执行上述任意一项的消息发送方法。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电子设备、物联网服务器和用户终端;
电子设备运行有管理程序与应用程序,每一应用程序均与管理程序连接,电子设备通过管理程序与物联网服务器连接,物联网服务器连接有用户终端;
管理程序接收每一应用程序发送的消息,并将消息发送给物联网服务器;和接收用户终端通过物联网服务器发送过来的消息,将消息发送给对应运行电子设备上的应用程序。
本发明第五方面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指令用于使得机器执行上述任意一项的消息发送方法。
本发明第六方面提供一种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用于执行上述任意一项的消息发送方法。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接收终端上其他应用程序发送的消息;将消息发送给物联网服务器,以通过物联网服务器将消息发送给其他终端;或者接收其他终端通过物联网服务器发送过来的消息;将消息发送给终端上与消息对应的其他应用程序。本发明实施例减少了物联网服务器的连接数量,增强了物联网服务器的连接管理,实现了更好地物联网中消息的发送。
本发明实施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实施例,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通信系统的框架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信息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另一信息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应用实施例通信框架示意图;
图5a是本发明应用实施例可靠传输发送过程示意图;
图5b是本发明应用实施例可靠传输接收过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信息发送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另一信息发送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框架图,如图所示该通信系统包括:电子设备、物联网服务器和用户终端;其中,该通信系统中可以包括多个电子设备,多个电子设备均与物联网服务器连接,且所述物联网服务器可以与用户终端连接,因此,可以通过所述物联网服务器实现电子设备与用户终端的通信。
所述电子设备运行有管理程序与应用程序,每一应用程序均与所述管理程序连接,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管理程序与所述物联网服务器连接,所述物联网服务器连接有用户终端;
所述管理程序接收每一应用程序发送的消息,并将所述消息发送给所述物联网服务器;和接收所述用户终端通过所述物联网服务器发送过来的消息,将所述消息发送给对应运行所述电子设备上的应用程序。
在物联网领域,电子设备利用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UDP)协议通过网络将消息发送给物联网服务器,再由物联网服务器将消息发送给需要进行通信的其他终端,从而实现在电子设备与物联网服务器,电子设备与其他终端,电子设备与其他终端上的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之间的相互通信。
目前,当一个电子设备上的多个应用程序都需要发送消息给物联网服务器时,一个电子设备上的多个应用程序都会连接物联网服务器。由于电子设备在物联网服务器中只会有一个设备标识(可理解为设备ID),因此,同一电子设备上的多个应用程序都用同一个设备ID去连接时,物联网服务器上会出现多个相同的设备进行登录,如此造成物联网服务器管理混乱,出现传输错误。而当同一电子设备上的多个应用程序分别用不同的ID连接物联网服务器时,对物联网服务器而言,每个应用都相当于是一个独立的设备,因此导致物联网服务器的连接数量过多,对物联网服务器造成极大的连接压力。
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电子设备上设置一个管理程序,该管理程序连接物联网服务器和所在设备上的其他应用程序,接收设备上其他应用程序发送的消息;将消息发送给物联网服务器,以使得物联网服务器将消息发送给其他终端;或者接收其他终端通过物联网服务器发送过来的消息;将消息对应发送给设备上其他应用程序,如此实现减少物联网服务器的连接数量,增强物联网服务器的连接管理,实现更好地物联网中消息的发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消息发送方法,应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的管理程序,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接收运行在所述电子设备上的应用程序发送的消息,其中,所述消息中包括对应的应用程序的标识信息;
步骤102:将所述消息发送给物联网服务器,以通过所述物联网服务器将所述消息转发给用户终端。
实际应用时,本实施例可应用于物联网中。在物联网中,所有的业务信息都需要在物联网服务器中进行交互,甚至包括电子设备与用户终端APP之间的通信消息。但在其他场景中,例如电子设备与阿里云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则只进行上传和下载升级包等文件的交互,不会有业务数据的交互。
实际应用时,本实施例中的消息可以为业务数据。
实际应用时,电子设备可以为物联网中的终端设备。例如农业无人机,农机自驾仪,农业无人车等。
实际应用时,电子设备以及用户终端中可以安装有多个应用程序。
实际应用时,消息可以为实时消息,也可以为延时消息。
实际应用时,消息可以通过通讯协议利用网络进行发送。其中,通讯协议包括UDP协议。
在一实施例中,将消息发送给物联网服务器,包括:
对消息进行过滤;
将过滤后的消息发送给物联网服务器。
实际应用时,由于接收的消息中会含有异常消息或无效消息,因此,在将消息发送给物联网服务器之前,可以对接收到的消息进行过滤。
在一实施例中,对消息进行过滤,包括:
获取消息对应的协议数据;
判断协议数据是否符合预设协议格式;
过滤掉不符合预设协议格式的消息。
实际应用时,预设协议格式可以基于需要进行设置,例如设置预设协议格式为UDP协议格式。
实际应用时,过滤掉的消息可以放置于预设存储区域中进行存储,也可以直接将消息删除。
在一实施例中,将消息发送给物联网服务器,包括:
基于所述消息中的标识信息判断消息是否为可靠通信消息;
若消息为可靠通信消息,通过可靠性传输的方式将消息发送给物联网服务器。
实际应用时,可靠通信消息表征不能丢包的消息。例如设备的运行日志。
在一实施例中,判断消息是否为可靠通信消息,包括:
获取消息对应的主题信息;
判断主题信息是否为预设主题;
将预设主题对应的消息确定为可靠通信消息。
实际应用时,可以预先在通讯协议中设置一个主题信息,并在设置之后,在消息的传输过程中,从消息的协议数据中获得主题信息。
实际应用时,主题信息可以设置为特定的字母、特定的符号或特定的命令名称等。
在一实施例中,通过可靠性传输的方式将消息发送给物联网服务器,包括:
将消息发送给物联网服务器;
检测在预设时间内是否接收到物联网服务器发送过来的接收响应回执;
若在预设时间内没有接收到接收响应回执,则再次发送消息给物联网服务器,直至接收到物联网服务器发送过来的接收响应回执为止。
实际应用时,接收响应回执用于接收端向发送端表示接收端已经接收到发送端发送的消息。
实际应用时,预设时间可以基于需要进行设定。例如设定5秒、10秒等。
实际应用时,在消息的发送过程中,由于接收端和发送端都会存在故障,因此,如果发送端发送多次消息,接收端才接收到,可以统计接收次数,进行故障报修,从而及时地通知业务人员进行维修。
在一实施例中,将消息发送给物联网服务器之后,还包括:
在接收到物联网服务器发送过来的接收响应回执之前,获取消息的发送次数;
根据消息的发送次数和预设次数,判断是否进行故障处理。
具体的,当所述消息的发送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次数,对所述消息的发送线路进行故障处理。
实际应用时,故障处理可以为发送故障命令或发送故障提示。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消息发送方法,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接收用户终端通过物联网服务器发送过来的消息,其中,所述消息中包括对应的应用程序的标识信息;
步骤202:将消息发送给对应运行在电子设备上的应用程序。
实际应用时,本实施例可应用于物联网中。在物联网中,所有的业务信息都需要在物联网服务器中进行交互,甚至包括设备与其他设备APP之间的通信消息。但在其他场景中,例如设备与阿里云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则只进行上传和下载升级包等文件的交互,不会有业务数据的交互。
实际应用时,本实施例中的消息可以为业务数据。
实际应用时,终端可以为物联网中的终端设备。例如农业无人机,农机自驾仪,农业无人车等。
实际应用时,终端可以安装有多个应用程序。
实际应用时,消息可以为实时消息,也可以为延时消息。
实际应用时,消息可以通过通讯协议利用网络进行发送。其中,通讯协议包括UDP协议。
在一实施例中,将消息发送给终端上与消息对应的其他应用程序,包括:
对消息进行过滤;
将过滤后的消息发送给终端上与消息对应的其他应用程序。
实际应用时,由于接收的消息中会含有异常消息或无效消息,因此,在将消息发送给物联网服务器之前,可以对接收到的消息进行过滤。
在一实施例中,对消息进行过滤,包括:
获取消息对应的协议数据;
判断协议数据是否符合预设协议格式;
过滤掉不符合预设协议格式的消息。
实际应用时,预设协议格式可以基于需要进行设置,例如设置预设协议格式为UDP协议格式。
实际应用时,过滤掉的消息可以放置于预设存储区域中进行存储,也可以直接将消息删除。
在一实施例中,将消息发送给终端上与消息对应的其他应用程序,包括:
判断消息是否为可靠通信消息;
若消息为可靠通信消息,通过可靠性传输的方式将消息发送给终端上与消息对应的其他应用程序。
实际应用时,可靠通信消息表征不能丢包的消息。例如设备的运行日志。
在一实施例中,判断消息是否为可靠通信消息,包括:
获取消息对应的主题信息;
判断主题信息是否为预设主题;
将预设主题对应的消息确定为可靠通信消息。
实际应用时,可以预先在通讯协议中设置一个主题信息,并在设置之后,在消息的传输过程中,从消息的协议数据中获得主题信息。
实际应用时,主题信息可以设置为特定的字母、特定的符号或特定的命令名称等。
在一实施例中,通过可靠性传输的方式将消息发送给终端上与消息对应的其他应用程序,包括:
将消息发送给终端上与消息对应的其他应用程序;
在确定消息发送完成之后,发送接收响应回执给物联网服务器。
实际应用时,接收响应回执用于接收端向发送端表示接收端已经接收到发送端发送的消息。
实际应用时,预设时间可以基于需要进行设定。例如设定5秒、10秒等。
在一实施例中,在确定消息发送完成之后,发送接收响应回执给物联网服务器,包括:
检测在预设时间内是否接收到其他应用程序发送过来的接收响应回执;
若在预设时间内接收到其他应用程序发送过来的接收响应回执,则发送接收响应回执给物联网服务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接收终端上其他应用程序发送的消息;将消息发送给物联网服务器,以通过物联网服务器将消息发送给其他终端;或者接收其他终端通过物联网服务器发送过来的消息;将消息发送给终端上与消息对应的其他应用程序。本发明实施例减少了物联网服务器的连接数量,增强了物联网服务器的连接管理,实现了更好地物联网中消息的发送。
下面结合应用实施例对本发明再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本应用实施例提供一种消息的发送方法。其中,本应用实施例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有所体现:
(1)一个设备内的多个应用程序利用该设备内的一个管理程序连接物联网服务器(物联网服务器与其他服务器的区别在于,通信协议和格式不同,不同服务器会有自行定义的协议格式),多个应用程序的消息(主要为设备在作业时的控制指令,作业数据,以及运行的重要日志信息等)通过管理程序发送给物联网服务器,使得物联网服务器中仅显示一台设备进行连接,但能接收多个应用的消息。
(2)利用数据标识判断消息是否需要可靠传输,对需要可靠传输的数据标识对应的消息进行应答响应,实现需要可靠传输的数据不丢包。
下面介绍本实施例的第一方面:
在设备上利用CLP(一种应用程序名称)注册和代理设备上其他应用程序(例如应用A、应用B和应用C)与物联网服务器之间进行通信的消息,设备的其他应用程序不与物联网服务器直接连接,而是与CLP连接。如图4所示,设备A上的各个应用A、B、C,将需要上行到物联网服务器的消息,先发送到CLP,CLP对消息进行过滤后,再上发到物联网服务器;同理,物联网服务器下行到设备各个应用A、B、C的消息,先直接下发到CLP,再由CLP根据订阅,去分发到对应的应用中。CLP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相当于一个二级微服务器,该二级微服务器设置在设备上。
由于设备各个应用A、B、C利用CLP来间接连接物联网服务器,对物联网服务器来说,每台设备只有设备的CLP在进行连接与通信,因此,减轻物联网服务器的连接压力,也实现了物联网服务器与设备内多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并且消息经过CLP的过滤,消息传输的数据也更安全。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应用实施例中交互的数据可以为业务数据。在物联网中,所有的业务信息全部都需要在物联网服务器中进行交互,甚至包括设备与其他设备APP之间的通信,也会在物联网服务器中进行交互。但在其他场景中,例如与阿里云服务器之间的通信,主要是上传和下载升级包等文件的交互,不会有业务数据的交互。
下面介绍本实施例的第二方面:
由于基于UDP协议进行通信的消息,是不可靠的,会存在丢包的情况(因为消息发送后不会做ack响应,因此,消息发送失败后,消息也不会被重发,因此,消息发送过程中存在消息丢包),而有些重要数据(例如重要的日志)是需要进行可靠传输的,因此,对需要可靠传输的消息,根据消息是否需要可靠传输的标识,去判断是否进行可靠传输。可靠传输的流程如图5a和图5b所示;
图5a中,对设备上行的数据来说,设备各个应用将消息发给CLP,CLP过滤消息后再上发给物联网服务器,CLP需要等对端(APP)的ack响应来判断对端(APP)是否收到;若超时未响应,则重发未响应的消息,确保对端(APP)能收到上行数据。
图5b中,对下行到设备的数据来说,CLP收到数据后,对需要可靠传输的数据去做ack响应,并将收到的数据分发给对应的设备上的各个应用,确保数据可靠传输。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可靠传输的标识可为物联网通信的特殊主题。在与物联网服务器通讯的通信协议格式中,设有一个主题的内容,主题可以是应用程序。在通讯之前,物联网服务器与设备上的应用自行协商定义好如下内容:除特殊定义的主题外,其余都为不可靠通信,只有特殊主题的内容会做可靠通信处理。需要可靠传输的数据可为设备各个模块(飞控,喷洒,雷达,电机,电调等)的重要运行日志(可作为异常问题分析定位,以及优化算法的数据来源之一)。例如,特殊主题为A的话,其余主题只要不为A,都为不需要可靠通信的消息。
本应用实施例通过上述两个方面减少了物联网服务器的连接数量,实现了对需要可靠传输的消息进行应答响应,保证可靠传输的数据不丢包,完成了利用终端上一应用程序对另一终端上其他应用程序日志的读取,以及升级包的下发等操作,有效地提升了远程调试的便利性。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消息发送装置,设置在电子设备上,如图6所示,消息发送装置500包括:接收模块501和发送模块502;其中,
接收模块501,用于接收终端上其他应用程序发送的消息;
发送模块502,用于将消息发送给物联网服务器,以通过物联网服务器将消息发送给其他终端。
在一实施例中,发送模块502,还用于:
对消息进行过滤;
将过滤后的消息发送给物联网服务器。
在一实施例中,发送模块502,还用于:
获取消息对应的协议数据;
判断协议数据是否符合预设协议格式;
过滤掉不符合预设协议格式的消息。
在一实施例中,发送模块502,还用于:
判断消息是否为可靠通信消息;
若消息为可靠通信消息,通过可靠性传输的方式将消息发送给物联网服务器。
在一实施例中,发送模块502,还用于:
获取消息对应的主题信息;
判断主题信息是否为预设主题;
将预设主题对应的消息确定为可靠通信消息。
在一实施例中,发送模块502,还用于:
将消息发送给物联网服务器;
检测在预设时间内是否接收到物联网服务器发送过来的接收响应回执;
若在预设时间内没有接收到接收响应回执,则再次发送消息给物联网服务器,直至接收到物联网服务器发送过来的接收响应回执为止。
在一实施例中,发送模块502,还用于:
在接收到物联网服务器发送过来的接收响应回执之前,获取消息的发送次数;
根据消息的发送次数和预设次数,判断是否进行故障处理。
实际应用时,接收模块501和发送模块502可由消息发送装置中的处理器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消息发送装置,设置在电子设备上,如图7所示,消息发送装置600包括:接收模块601和发送模块602;其中,
接收模块601,用于接收其他终端通过物联网服务器发送过来的消息;
发送模块602,用于将消息发送给终端上与消息对应的其他应用程序。
在一实施例中,发送模块602,还用于:
对消息进行过滤;
将过滤后的消息发送给终端上与消息对应的其他应用程序。
在一实施例中,发送模块602,还用于:
获取消息对应的协议数据;
判断协议数据是否符合预设协议格式;
过滤掉不符合预设协议格式的消息。
在一实施例中,发送模块602,还用于:
判断消息是否为可靠通信消息;
若消息为可靠通信消息,通过可靠性传输的方式将消息发送给终端上与消息对应的其他应用程序。
在一实施例中,发送模块602,还用于:
获取消息对应的主题信息;
判断主题信息是否为预设主题;
将预设主题对应的消息确定为可靠通信消息。
在一实施例中,发送模块602,还用于:
将消息发送给终端上与消息对应的其他应用程序;
在确定消息发送完成之后,发送接收响应回执给物联网服务器。
在一实施例中,发送模块602,还用于:
检测在预设时间内是否接收到其他应用程序发送过来的接收响应回执;
若在预设时间内接收到其他应用程序发送过来的接收响应回执,则发送接收响应回执给物联网服务器。
实际应用时,接收模块601和发送模块602可由消息发送装置中的处理器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消息发送装置在发送消息时,仅以上述各程序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时,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处理分配由不同的程序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程序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处理。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消息发送装置与消息发送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消息发送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处理器,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消息发送方法。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终端,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8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A01、网络接口A02、显示屏A04、输入装置A05和存储器(图中未示出)。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A01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内存储器A03和非易失性存储介质A06。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A06存储有操作系统B01和计算机程序B02。该内存储器A03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A06中的操作系统B01和计算机程序B02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A02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A01执行时以实现一种消息发送方法。该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屏A04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A05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8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所述电子设备可以运行管理程序与应用程序,每一应用程序均与所述管理程序连接;
当所述电子设备可以运行管理程序与应用程序时,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上述消息发送方法。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存储器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RAM)。存储器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消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的管理程序,所述电子设备运行有管理程序与应用程序,每一应用程序均与所述管理程序连接,包括:
接收运行在所述电子设备上的应用程序发送的消息,其中,所述消息中包括对应的应用程序的标识信息;
将所述消息发送给物联网服务器,以通过所述物联网服务器将所述消息转发给用户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消息发送给物联网服务器,包括:
获取所述消息对应的协议数据;
判断所述协议数据是否符合预设协议格式;
过滤掉不符合预设协议格式的消息;
将过滤后的消息发送给物联网服务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消息发送给物联网服务器,包括:
基于所述消息中的标识信息判断所述消息是否为可靠通信消息;
若所述消息为可靠通信消息,通过可靠性传输的方式将所述消息发送给物联网服务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可靠性传输的方式将所述消息发送给物联网服务器,包括:
将所述消息发送给物联网服务器;
检测在预设时间内是否接收到所述物联网服务器发送过来的接收响应回执;
若在预设时间内没有接收到所述接收响应回执,则再次发送所述消息给物联网服务器,直至接收到所述物联网服务器发送过来的接收响应回执为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消息发送给物联网服务器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消息的发送次数;
当所述消息的发送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次数,对所述消息的发送线路进行故障处理。
6.一种消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的管理程序,所述电子设备运行有管理程序与应用程序,每一应用程序均与所述管理程序连接,包括:
接收用户终端通过物联网服务器发送过来的消息,其中,所述消息中包括对应的应用程序的标识信息;
将所述消息发送给对应运行在所述电子设备上的应用程序。
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所述电子设备可以运行管理程序与应用程序,每一应用程序均与所述管理程序连接;
当所述电子设备可以运行管理程序与应用程序时,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消息发送方法。
8.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设备、物联网服务器和用户终端;
所述电子设备运行有管理程序与应用程序,每一应用程序均与所述管理程序连接,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管理程序与所述物联网服务器连接,所述物联网服务器连接有用户终端;
所述管理程序接收每一应用程序发送的消息,并将所述消息发送给所述物联网服务器;和接收所述用户终端通过所述物联网服务器发送过来的消息,将所述消息发送给对应运行所述电子设备上的应用程序。
9.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用于使得机器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消息发送方法。
10.一种处理器,其特征在于,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运行时用于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消息发送方法。
CN202011619006.9A 2020-12-31 2020-12-31 消息发送方法、电子设备及通信系统 Pending CN11286608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19006.9A CN112866083A (zh) 2020-12-31 2020-12-31 消息发送方法、电子设备及通信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19006.9A CN112866083A (zh) 2020-12-31 2020-12-31 消息发送方法、电子设备及通信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66083A true CN112866083A (zh) 2021-05-28

Family

ID=759989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19006.9A Pending CN112866083A (zh) 2020-12-31 2020-12-31 消息发送方法、电子设备及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6608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66504A (zh) * 2022-03-25 2022-08-05 安徽南瑞中天电力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mqtt消息协议的能源控制器进程间的通信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15577A (zh) * 2015-12-18 2016-08-31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控制系统、终端、网关、远程控制终端和方法
CN106502264A (zh) * 2016-10-26 2017-03-15 广州极飞科技有限公司 植保无人机的作业系统
CN107071052A (zh) * 2017-02-17 2017-08-18 武汉盟贝斯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给物联网设备提供云后端服务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US20170279874A1 (en) * 2016-03-23 2017-09-28 Sap Se Translation of messages using sensor-specific and unified protocols
CN110912993A (zh) * 2019-11-22 2020-03-24 上海麦腾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跨平台物联网嵌入式系统及方法
EP3734901A1 (fr) * 2019-05-02 2020-11-04 Sagemcom Broadband Sas Procede de transmission securisee de donnees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15577A (zh) * 2015-12-18 2016-08-31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控制系统、终端、网关、远程控制终端和方法
US20170279874A1 (en) * 2016-03-23 2017-09-28 Sap Se Translation of messages using sensor-specific and unified protocols
CN106502264A (zh) * 2016-10-26 2017-03-15 广州极飞科技有限公司 植保无人机的作业系统
CN107071052A (zh) * 2017-02-17 2017-08-18 武汉盟贝斯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给物联网设备提供云后端服务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EP3734901A1 (fr) * 2019-05-02 2020-11-04 Sagemcom Broadband Sas Procede de transmission securisee de donnees
US20200351102A1 (en) * 2019-05-02 2020-11-05 Sagemcom Broadband Sas Secure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CN110912993A (zh) * 2019-11-22 2020-03-24 上海麦腾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跨平台物联网嵌入式系统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FEMINER: "Centos7-mqtt消息中间件mosquitto的安装和配置", 《博客园》 *
唐门教主: "使用JavaScript 和MQTT 开发物联网应用", 《CSDN》 *
张亚慧: "物联网环境下轻量级发布/订阅 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 *
方霞: "基于MQTT协议的农业物联网消息推送系统",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66504A (zh) * 2022-03-25 2022-08-05 安徽南瑞中天电力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mqtt消息协议的能源控制器进程间的通信方法
CN114866504B (zh) * 2022-03-25 2024-02-23 安徽南瑞中天电力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mqtt消息协议的能源控制器进程间的通信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70855B (zh) 一种物联网平台接入设备的方法
US9781189B2 (en) Managed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in business computing systems
WO2021121370A1 (zh) 用于消息队列的消息丢失检测方法和装置
US9167374B2 (en) Machine-to-machine rules management methods and systems
US20140007076A1 (en) Separate upgrade/modification of remote software in machine to machine communication
CN109871225B (zh) 电子控制单元ecu升级方法及ecu
CN116055524A (zh) 用于互联网平台与物联网设备的交互方法、处理器及装置
CN112769876B (zh) 一种设备通道信息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2866083A (zh) 消息发送方法、电子设备及通信系统
CN113556389B (zh) 一种rpc式的云边端通信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6915827A (zh) 物联网边缘网关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2087475A (zh) 一种云平台组件应用的消息推送方法、装置及消息服务器
CN112565277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US11025375B2 (en) Mitigating sensor data loss
CN113326056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US10802931B1 (en) Management of shadowing for devices
CN114576828B (zh) 通信管理方法、分歧箱、多联机空调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3079055B (zh) 一种agv运行数据的动态采集方法和装置
CN114390108A (zh) 一种处理用户服务请求的方法和系统
CN114338477A (zh) 一种通信链路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426880A (zh) 一种基于网络的集中式文件自动收集和分发装置
CN110430110B (zh) 一种现场总线网关及其协议转换方法
AU2021230848A1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program, communication metho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3132174A (zh) 网络设备巡检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338642A (zh) 确定应用下载途径的方法、设备、终端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52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