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62595A - 基于区块链的利率掉期交易方法及系统、设备、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基于区块链的利率掉期交易方法及系统、设备、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62595A
CN112862595A CN202110168236.6A CN202110168236A CN112862595A CN 112862595 A CN112862595 A CN 112862595A CN 202110168236 A CN202110168236 A CN 202110168236A CN 112862595 A CN112862595 A CN 1128625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action
interest rate
nodes
financing
n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6823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62595B (zh
Inventor
马超群
陈勋奇
米先华
周中定
李信儒
兰秋军
万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un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016823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6259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625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625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625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625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03Credit; Loans; Processing thereof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7Replication, distribution or synchronisation of data between databases or within a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architectures theref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4Protecting data integrity, e.g. using checksums, certificates or signa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8Payment architectures
    • G06Q20/10Payment archite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funds transfer [EFT]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ome banking systems
    • G06Q20/102Bill distribution or pay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22Payment schemes or models
    • G06Q20/24Credit schemes, i.e. "pay aft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382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insuring higher security of transa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40Authorisation, e.g. identification of payer or payee, verification of customer or shop credentials; Review and approval of payers, e.g. check credit lines or negative lists
    • G06Q20/401Transaction verification
    • G06Q20/4014Identity check for transac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04Trading; Exchange, e.g. stocks, commodities, derivatives or currency exchange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ina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eth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利率掉期交易方法及系统、设备、存储介质。该方法利用区块链与身份认证、智能合约相结合的技术方案,移除了传统利率掉期交易参与的第三方组织,简化了中间过程,实现了交易企业的直接对接,实现了真正的融资成本降低,将便利的融资利率真正地归还给企业,促进了交易的达成和行业的发展。并且,提高了对于金融市场的监管,实现整体利率掉期市场的信用透明化和信息公开化,降低银行和各参与方承受的风险,优化利率掉期交易匹配和交易实现,创建和实现更为安全、便利、符合监管的公开交易市场。

Description

基于区块链的利率掉期交易方法及系统、设备、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率掉期交易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利率掉期交易方法及系统、设备、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利率掉期,是指通过基于一定数额的融资负债本金,对利息支付的部分实现支付方式的改变,优化企业债务的结构,从而实现融资成本的降低或者是融资风险的减少。而利率掉期交易则是指企业双方基于利率掉期的意向,按照一定的利率掉期交易的契约规定,基于一定等价的本金,参与双方不交换本金,仅互相支付对方的应付利息的部分。例如,一方可以得到优惠的固定利率贷款,但希望以浮动利率筹集资金,来降低融资的成本;而另一方可以得到浮动利率贷款,却希望以固定利率筹集资金,来降低融资的风险。通过互换交易,双方均可获得希望的融资形式。这种以一方利率支付部分交换另一方利率支付部分的交易,就是利率掉期交易。
如图1所示,当前的利率掉期模型通常都是使用传统的中介方式来实现交易对手匹配和利率掉期交易构建,且当前利率掉期交易脱离了参与公司对应的银行双方之间的信息关系(即银行乙与银行丁),无法保证银行参与方的完整风险评估以及相应的信息透明。因此可以概括出以下几项当前技术的缺陷:
①在传统的中介化利率掉期交易中,各个银行之间、参与公司之间是互相独立的,仅仅是通过金融中介来构建信用体系,信用信息和其他信息在整个交易参与方之间不具备流动性,这使得传统中介模式下的利率掉期交易的信用体系变得极其脆弱。对于参与交易的银行方面来说,银行方面仅能根据对应公司提交的信用材料来进行风险评估,而无法了解到参与掉期交易的公司方的信用信息。因此银行方面无法完全评估和判断参与掉期交易的对手的信用水平,也无法了解金融中介的风险信息,无法准确判断所有参与方的信用情况,这实际上增加了银行方面所承担的风险,损害了银行的利益。而对于参与公司方来说,公司方仅通过金融中介来间接实现和对手公司的掉期交易,也无法了解参与利率掉期交易的实际交易对手的相关风险与信息,不利于企业的参与积极性和利率掉期交易的构建,给企业融资带来了巨大的潜在风险。
②在传统的中介方式利率掉期交易中,牵扯到了大量合同、单据、票据和合约的开立和签署,并且这些纸质票据与合约的保存过程通常都是传统的纸质媒介储存,每次取阅和存放都极为不便,大大降低了各类凭证存储的效率,造成了大量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同时纸质媒介没有在整个交易中实现共享,仅在特定组织之间进行传阅,这降低了整体交易结构的信息流通性,增加了整个掉期交易的潜在风险。
③同时这些纸质媒介存在造假的可能,保存过程中各类凭证无法防止恶意篡改,而提高保存的安全性会进一步增加保存成本,因此纸类凭证无法降低保存成本和缔结交易的风险。
④另一个重要的问题就在于风险问题。传统的中介化利率掉期交易中,整个利率掉期交易的风险都集中在了金融中介内。参与公司都通过金融中介来进行现金流的交换,一旦金融中介无法运转现金流,那么参与的公司和银行都将蒙受巨大的损失。同时,一旦某一方公司出现信用问题,毁约拒绝履行义务或者无力偿还债务,那么金融中介也将承受巨大的风险。并且,这些信用缺陷银行都是没有办法了解和评估的,给整个交易的信用基础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⑤利率掉期交易的本质是为了降低融资交易的成本,提高资本的流动性。并且,银行针对不同的公司条件而提供的差异化利率,也是为了惠及中小企业,扶持新兴企业提升,推动整体产业发展。但是在传统中介方式的体系下,金融中介通过利率掉期交易,利用利率差异来匹配交易公司,将银行提供给企业的惠利利率转化为自己的收益,从中谋取利益,极大地打击了公司方面参与的积极性,增加了企业惠利的成本和投入,增加了企业融资的成本和风险,不利于企业和行业长期发展。
⑥审查不严,造成国内资产外流或者偷税漏税。传统中介方式的利率掉期交易,缺乏相应的监管。一方面银行对企业进行贷款发放时,无法了解对方企业的掉期交易参与情况,仅能依据企业提交的信用信息来进行风险评估和信用评判,无法对掉期交易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正确的判断,对银行的贷款业务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风险威胁,增加了银行发放贷款的潜在风险。另一方面由于一些跨国公司企图通过利率掉期交易来进行不法牟利或者借此实现偷税漏税,公司签订利率掉期交易都通过线下私下进行合约签署和交易构建,没有办法实现全方面的监管和监测。这些公司的偷税漏税行为给我国的税务系统造成了极大的漏洞和不良影响。同时监管不力、审查不落实,导致了利率掉期交易的不安全性和不稳定性。特别是利率掉期交易时间周期长,牵涉机构广,一旦出现问题就将波及甚广,给我国的金融市场留下了巨大的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利率掉期交易方法及系统、设备、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以解决传统的中介化利率掉期交易模式存在的交易风险大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利率掉期交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多个交易参与节点和平台节点向审核节点提交身份信息进行身份审核以参与交易网络,审核节点将相关的身份材料进行上链和审核,审核通过后,审核节点向提交申请的多个交易参与节点发放相应的通信证书和数字身份文件,其中,多个交易参与节点包括两个融资节点和两个银行节点;
步骤S2:两个融资节点与两个银行节点在掉期交易公示平台上分别对应构建融资贷款业务,并经审核节点审核通过后将相应的数据上链;
步骤S3:两个融资节点在掉期交易公示平台上构建利率掉期交易,平台节点根据利率掉期交易的规模大小以及审核节点预设的规则来判断是否需提交至审核节点进行审核,利率掉期交易审核通过后将相关数据上链;
步骤S4:两个融资节点根据创建的利率掉期交易互相支付利率费用,并将相关数据提交至平台节点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将数据上链;
步骤S5:两个融资节点分别向对应的银行节点支付贷款利息,并将利息支付材料上传至平台节点,银行节点在收到利息后提交收款信息材料至平台节点,平台节点对两份材料进行审核确认,确认无误后将相应的交易数据上链。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包括以下内容:
步骤S21:两个融资节点发起融资贷款申请,将相应的数据上链,并在掉期交易平台上寻找合作的银行节点;
步骤S22:两个银行节点分别与两个融资节点进行交易内容的协商;
步骤S23:两个银行节点通过掉期交易公示平台对贷款材料进行审核,通过掉期交易公示平台提供的数字身份信息来验证融资节点的信用信息,同事查询融资节点的历史掉期交易记录,以确保银行节点对整体风险的评估完整性;
步骤S24:协商完成后,两个银行节点分别通过对应融资节点的融资贷款申请,生成相应的贷款业务交易材料并提交至掉期交易公示平台,并且将业务材料上链;
步骤S25:平台节点对提交的贷款业务进行审核受理,并将贷款业务提交至审核节点进行审核;
步骤S26:审核节点对相应的贷款业务材料进行审核,完成审核后将审核结果返回至掉期交易公示平台,平台节点将审核结果上链。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两个融资节点向掉期交易公示平台提交相应的利率掉期交易材料,并且平台节点将交易材料上链;
步骤S32:平台节点根据利率掉期交易的规模大小以及审核节点对利率掉期交易设定的法律法规的不同,平台节点会根据利率掉期交易的性质来判断是否需要提交到审核节点进行审核;
步骤S33:平台节点将审核结果进行上链,并返回至相应的融资节点。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4:平台节点在公共账本上检测融资节点参与的相应的贷款业务信息,并将掉期交易受理结果反馈给对应的银行节点。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1:参与利率掉期交易的融资节点根据创建的利率掉期交易互相支付利率费用;
步骤S42:支付完毕后,两个融资节点将支付材料和收据材料提交至掉期交易公示平台进行审核;
步骤S43:平台节点对提交材料进行审核,当确认到利率掉期交易的双方融资节点的利息交割完成时,将相应的审核结果进行数据上链,然后向两个融资节点返回交易完成的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4:平台节点在处理完利率掉期交易的结算业务后,在区块链的公共账本上检测融资节点参与的相应的贷款业务信息,并且返回掉期交易的履行信息至对应的银行节点,以维护银行节点的知情权。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5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1:两个融资节点分别向对应的银行节点支付相应的贷款利息费用;
步骤S52:完成利息支付之后,融资节点将相关的利息支付材料上传至掉期交易公示平台;
步骤S53:银行节点收到利息之后,将利息收取材料上传至掉期交易公示平台;
步骤S54:平台节点对提交的利息支付材料与利息收取材料进行审核确认,并且将相应的交易数据上链,审核完成后返回相应的受理信息,交易结束。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利率掉期交易系统,采用如上所述的利率掉期交易方法,该系统包括:
身份审核模块,用于对多个交易参与节点和平台节点的身份信息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向提交申请的多个交易参与节点发放相应的通信证书和数字身份文件;
融资贷款模块,用于构建融资贷款业务,并将相关数据上链;
利率掉期交易模块,用于在利率掉期交易平台上构建利率掉期交易,并在利率掉期交易审核通过后将相关数据上链;
利率支付模块,用于供两个融资节点根据创建的利率掉期交易互相支付利率费用,并在相关数据审核通过后将数据上链;
贷款利息支付模块,用于供两个融资节点分别向对应的银行节点支付贷款利息,并在利息支付材料和收款信息材料审核通过后将相应的交易数据上链。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通过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用于存储基于区块链进行利率掉期交易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具有以下效果:
本发明的基于区块链的利率掉期交易方法,通过区块链网络将相关参与方的信用信息公布在区块链网络上,构建了新模式下的数字化信用平台,为移除金融中介角色提供了信用基础,提高信息的真实透明性,消除了传统中介模式下的信息不流通和信息不对称性,降低银行因资信问题而造成的风险。在信用平台的基础上,实现了去中心化的交易体系,消除了金融中介在交易网络内对于企业惠利利率的占取和投机,实现了银企直连,使得优惠利率真正落实到实处,使得利率掉期工具真正地惠及企业与行业。新模式下的交易体系简化了交易的过程,基于新信用体系的匹配方式增强了交易的可信度,有利于利率掉期交易的构建,真正推动了企业融资和企业运营的发展,有利于经济市场的效率提升和资本运转。同时,区块链分布式账本的使用,使得各个参与方之间保存的信息得以快速上链,替代了传统交易体系中的纸质媒介,解决了传统交易中存在的凭证难以保存、单据传递不便等问题。数据上链的方式提高了数据和信息的流动性和透明度,提高了政府部门监管的质量和覆盖面,同时也有利于未来信用信息体系的发展,增加了信用评级数据的来源,降低因为资信问题带来的风险。同时数字化信息结合智能合约技术,简化了交易的过程和审核的流程,节省了各类资源成本以及人力要求,使得整个交易过程和融资过程更加快捷安全、自动智能。数据化的信息材料也便于监管部门的审核,降低了监管部门的工作压力,有利于未来金融市场的健康合法发展。
另外,本发明的基于区块链的利率掉期交易系统、设备、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均具有上述优点。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的中介化利率掉期交易模式的业务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基于区块链的利率掉期交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区块链网络的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区块链网络的数据存储结构的架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的步骤S2的子流程示意图。
图6是图2中的步骤S3的子流程示意图。
图7是图2中的步骤S4的子流程示意图。
图8是图2中的步骤S5的子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在传统中介模式下的利率掉期交易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本发明交易模式下的利率掉期交易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基于区块链的利率掉期交易系统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下述所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利率掉期交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多个交易参与节点和平台节点向审核节点提交身份信息进行身份审核以参与交易网络,审核节点将相关的身份材料进行上链和审核,审核通过后,审核节点向提交申请的多个交易参与节点发放相应的通信证书和数字身份文件,其中,多个交易参与节点包括两个融资节点和两个银行节点;
步骤S2:两个融资节点与两个银行节点在掉期交易公示平台上分别对应构建融资贷款业务,并经审核节点审核通过后将相应的数据上链;
步骤S3:两个融资节点在掉期交易公示平台上构建利率掉期交易,平台节点根据利率掉期交易的规模大小以及审核节点预设的规则来判断是否需提交至审核节点进行审核,利率掉期交易审核通过后将相关数据上链;
步骤S4:两个融资节点根据创建的利率掉期交易互相支付利率费用,并将相关数据提交至平台节点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将数据上链;
步骤S5:两个融资节点分别向对应的银行节点支付贷款利息,并将利息支付材料上传至平台节点,银行节点在收到利息后提交收款信息材料至平台节点,平台节点对两份材料进行审核确认,确认无误后将相应的交易数据上链。
其中,如图3所示,该区块链网络包括交易参与方组织节点、信用监管组织节点和平台系统节点,其中,交易参与方组织节点具体包括融资节点和银行节点,信用监管组织节点包括审核节点、监管节点和信用评级节点,平台系统节点包括平台节点、业务咨询商节点和信息提供商节点。
其中,交易参与方组织节点是利率掉期交易的主要发起人和参与人,包含的组织可以是多行业多类别的组织。例如各类需要融资的企业、提供商业贷款的银行、提供融资业务的其他金融组织等,各类需要融资的企业构成了利率掉期交易中的公司参与方,主要希望通过公开平台来寻求利率掉期交易的对手,以此来匹配满足利率掉期交易的构建,而提供融资业务的商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组织则是希望通过公开平台来了解寻求贷款业务的公司或个人的信用数据和掉期交易参与方的履历,以此来判断发放贷款的风险和衡量提供惠及利率的高低。平台系统节点主要是维护该基于区块链技术网络的日常运营和运转,确保网络上的通信正常连接以及各类智能合约正常执行,除此以外还需要维护数据库的各类数据正常读写和物理保存,提供安全可靠的登录、查询、交易创建和结算,以及相关的咨询服务,同时还可以包括部分金融信息提供商和金融业务咨询商,提供相应的信息查询、信息分析业务,提供一定的金融咨询服务和法务咨询服务,来维护和促进整个利率掉期交易市场的发展。信用监管组织节点主要由政府部门下属的组织构成,例如政府审核部门、政府监管部门、信用评级机构等,主要负责对利率掉期市场参与方的身份和平台上运行的交易进行审核,从而维护交易市场的稳定性和合法性,而相关的信用评级机构则可以对公司参与方进行审计或者信用评级,以此来完善公司的信用数据以及提供更多参考信息。
可以理解,融资节点和银行节点主要包含相应的业务节点和证书节点,业务节点用于处理参与方发起的查询数据请求以及交易请求,通过平台方的排序节点进行处理之后,处理相应的数据。而证书节点主要由政府审核部门进行认证发行,对每个参与方组织进行证书颁发,赋予相应的数字身份权限,而参与方组织下的证书节点再对参与方下属的具体用户进行通信证书和数字身份的注册与发放。掉期交易公示平台系统主要包含平台系统和其他第三方服务提供商(如业务咨询商或者是信息提供商等),第三方服务提供商主要包含单一的通信节点,负责日常的交易咨询业务和金融信息推送业务,不包含相应的业务节点来提供具体的业务,而平台系统主要包含售后服务节点、排序节点和数据库,售后服务节点主要负责对平台系统提供的通信服务和数据公示服务进行相应的售后服务,排序节点则是对参与方业务节点发送的请求进行处理和排序,同时返回需要调用的数据,以实现业务流程,而数据库主要负责存放交易平台所公示的交易数据和信用数据,并且以分布式存储的方式,和各个业务节点共通维护数据的读写,以实现防伪防篡改的功能。信用监管组织则主要包含政府部门以及第三方信用评级机构,信用评级机构包含证书节点和业务节点,主要针对各类公司参与方提供信用评级服务,通过下属的业务节点来发布公司参与方的信用数据,维护公共数据库里的信用信息,以提供额外的信用数据和可靠性参考。而政府审核部门主要负责开户业务的审核和提交交易的审核,审核部门下属的证书节点主要负责对网络内其他组织的证书节点进行通信证书的颁发和数字身份的创建,因此审核部门可以监管整个网络参与方的身份和信息,确保整体交易网络的安全性。而业务节点主要负责相关审核业务的反馈与处理,提供相应的政府业务。监管部门主要包含证书节点,负责对整个掉期交易公示平台系统进行监管,虽然它不提供对外业务,不包含业务节点,但是监管部门可以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申请相应的调查权限,通过证书节点来访问公示平台包含的各类信用数据和交易数据,从而实现监管核查的任务。
如图4所示,区块链网络账本的数据存储是以区块链形式来进行的,账本数据结构主要包括动态状态库以及区块链账本。动态数据库主要是用于维护各个用户的实时状态或者余额,一方面提供查询验证的功能,另一方面用于保证网络内的各个账户的实时数据状态可以正常刷新。动态状态库由关系型数据库、图形储存数据库、时态数据库等数据库来构成,负责整个账本甚至网络内的动态数据的维护与处理。区块链账本主要是用于记录各类产生的交易数据和信息,是动态数据库修改各个账户状态的依据,同时也依赖于动态状态库进行相应的余额核验和账户验证。区块链账本由多个区块,通过区块头、交易数据、区块元数据的方式进行关联,从而形成一种难以被恶意篡改的数据结构,同时利用hash算法来保证区块的关联性和数据的准确性。区块链账本主要负责整个账本体系甚至整个网络内的静态数据的记录与处理。区块链账本由所有的参与方和掉期交易公示平台共同维护,并且所有账本的交易数据都是实时同步的,保证了整个网络内的不可篡改性。基于这种账本体系,所有具有业务节点、能够产生相应交易信息的组织,就同样具有维护账本的义务。业务实现的过程中,就由各个组织内的业务节点和交易管理节点对账本数据进行更新和维护,除此以外,对于信用监管组织,信用评级机构可以通过公司参与方,将公司的信用评级数据进行数据上链,提供和完善了信用信息。政府的监管部门所具备的节点,可以访问掉期交易公示平台系统维护的账本,对市场流通的数据以及进行的交易进行监管和审查。而政府审核部门需要对产生和提交的交易进行审核,因此政府审核部门也拥有一份账本,具有维护账本的权限。
可以理解,本实施例的基于区块链的利率掉期交易方法,通过区块链网络将相关参与方的信用信息公布在区块链网络上,构建了新模式下的数字化信用平台,为移除金融中介角色提供了信用基础,提高信息的真实透明性,消除了传统中介模式下的信息不流通和信息不对称性,降低银行因资信问题而造成的风险。在信用平台的基础上,实现了去中心化的交易体系,消除了金融中介在交易网络内对于企业惠利利率的占取和投机,实现了银企直连,使得优惠利率真正落实到实处,使得利率掉期工具真正地惠及企业与行业。新模式下的交易体系简化了交易的过程,基于新信用体系的匹配方式增强了交易的可信度,有利于利率掉期交易的构建,真正推动了企业融资和企业运营的发展,有利于经济市场的效率提升和资本运转。同时,区块链分布式账本的使用,使得各个参与方之间保存的信息得以快速上链,替代了传统交易体系中的纸质媒介,解决了传统交易中存在的凭证难以保存、单据传递不便等问题。数据上链的方式提高了数据和信息的流动性和透明度,提高了政府部门监管的质量和覆盖面,同时也有利于未来信用信息体系的发展,增加了信用评级数据的来源,降低因为资信问题带来的风险。同时数字化信息结合智能合约技术,简化了交易的过程和审核的流程,节省了各类资源成本以及人力要求,使得整个交易过程和融资过程更加快捷安全、自动智能。数据化的信息材料也便于监管部门的审核,降低了监管部门的工作压力,有利于未来金融市场的健康合法发展。
可以理解,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掉期交易公示平台、第一融资节点、第二融资节点、第一银行节点、第二银行节点分别向相关审核节点提交身份信息进行身份审核,审核节点会将相关的身份材料进行上链与审核,审核材料通过后,审核节点将会对提交申请的多个参与节点生成和发放相应的通信证书和数字身份文件。
在取得通信证书和数字身份后,多个交易参与节点就可以成功地参与交易网络。可以理解,如图5所示,所述步骤S2包括以下内容:
步骤S21:两个融资节点发起融资贷款申请,将相应的数据上链,并在掉期交易平台上寻找合作的银行节点;具体地,第一融资节点和第二融资节点分别向掉期交易公示平台提交贷款材料,平台节点将贷款材料上链。
步骤S22:两个银行节点分别与两个融资节点进行交易内容的协商;
步骤S23:两个银行节点通过掉期交易公示平台对贷款材料进行审核,通过掉期交易公示平台提供的数字身份信息来验证融资节点的信用信息,同事查询融资节点的历史掉期交易记录,以确保银行节点对整体风险的评估完整性;
步骤S24:协商完成后,两个银行节点分别通过对应融资节点的融资贷款申请,生成相应的贷款业务交易材料并提交至掉期交易公示平台,并且将业务材料上链;
步骤S25:平台节点对提交的贷款业务进行审核受理,并将贷款业务提交至审核节点进行审核;
步骤S26:审核节点对相应的贷款业务材料进行审核,完成审核后将审核结果返回至掉期交易公示平台,平台节点将审核结果上链。具体地,审核节点会根据审核的结果向平台节点返回不同的信息,当批准的信息返回给掉期交易公示平台,平台节点将批准结果上链,并将业务受理的结果返回至对应的银行节点;若审核节点不批注该贷款业务,则将拒绝的信息返回至掉期交易公示平台,平台节点将拒绝结果上链,并将业务拒绝的结果返回至对应的银行节点。
贷款业务完成后,两个融资节点即可开始利率掉期交易的构建。如图6所示,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两个融资节点向掉期交易公示平台提交相应的利率掉期交易材料,并且平台节点将交易材料上链;
步骤S32:平台节点根据利率掉期交易的规模大小以及审核节点对利率掉期交易设定的法律法规的不同,平台节点会根据利率掉期交易的性质来判断是否需要提交到审核节点进行审核;
步骤S33:平台节点将审核结果进行上链,并返回至相应的融资节点。
在所述步骤S32中,对于不需要提交到审核节点的交易,由掉期交易公示平台进行交易信息审核,并将审核结果上链,平台节点对两个融资节点返回交易信息,如果审核通过,返回受理信息,同时在审核过程中将交易上链;如果审核不通过,则返回拒绝申请。对于需要提交到审核节点的交易,由掉期交易公示平台将利率掉期交易材料提交到审核节点进行审核与备案,审核节点进行审查后,返回审核结果,掉期交易公示平台将审核结果进行上链,然后将审核结果返回给相应的融资节点。具体地,掉期交易公示平台将两个融资节点的利率掉期交易材料提交到审核节点进行审核与备案,审核节点对材料进行审查,若审查通过,则对掉期交易公示平台返回通过结果,掉期交易公示平台将通过结果上链,然后,掉期交易公示平台创建利率掉期交易,将交易信息上链,并将受理结果返回给相关融资节点。若审核节点审查之后拒绝交易,由审核节点将拒绝结果返回给掉期交易公示平台,掉期交易公示平台创建拒绝交易记录,将交易信息上链,将拒绝结果返回给相关融资节点。另外,对于掉期交易被拒绝的融资节点,掉期交易公示平台会将对该融资节点添加相应的交易拒绝记录,给其他融资节点提供警醒参考。
可以理解,作为优选的,所述步骤S3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4:平台节点在公共账本上检测融资节点参与的相应的贷款业务信息,并将掉期交易受理结果反馈给对应的银行节点。
掉期交易公示平台在处理完利率掉期交易的受理业务之后,会在区块链的公共账本上检测融资节点参与的相应的贷款业务信息,并且将最终利率掉期交易的受理结果反馈给该融资节点对应的银行节点,以维护银行节点的知情权,增强银行节点的信息对称。
可以理解,如图7所示,所述步骤S4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1:参与利率掉期交易的融资节点根据创建的利率掉期交易互相支付利率费用;
步骤S42:支付完毕后,两个融资节点将支付材料和收据材料提交至掉期交易公示平台进行审核;
步骤S43:平台节点对提交材料进行审核,当确认到利率掉期交易的双方融资节点的利息交割完成时,将相应的审核结果进行数据上链,然后向两个融资节点返回交易完成的信息。
作为优选的,所述步骤S4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4:平台节点在处理完利率掉期交易的结算业务后,在区块链的公共账本上检测融资节点参与的相应的贷款业务信息,并且返回掉期交易的履行信息至对应的银行节点,以维护银行节点的知情权。
可以理解,如图8所示,所述步骤S5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1:两个融资节点分别向对应的银行节点支付相应的贷款利息费用;
步骤S52:完成利息支付之后,融资节点将相关的利息支付材料上传至掉期交易公示平台;
步骤S53:银行节点收到利息之后,将利息收取材料上传至掉期交易公示平台;
步骤S54:平台节点对提交的利息支付材料与利息收取材料进行审核确认,并且将相应的交易数据上链,审核完成后返回相应的受理信息,交易结束。
可以理解,利率掉期交易是在利率衍生品乃至金融衍生品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交易模式,具有诸多金融功能,正是因为利率掉期交易带来的巨大利好,才使得利率掉期交易蓬勃发展,并且在金融市场上占据了重要地位。而本发明建立的新体系下的利率掉期将具有更多的金融市场上的功能,例如:
降低融资成本:通过利率掉期交易公示平台,处在更多不同利率市场中的参与者可以利用各自不同的利率优势,打破地域限制,构建利率掉期交易;同时不同参与者受到市场机制的影响程度不一,受到政府监管的力度也不尽相同,在这种限制差异下,就会出现利率掉期交易这种合作性质的交易,满足各自利率需求的同时,极大地降低了贸易限制影响以及减少了融资的成本。
规避利率风险:不同的公司根据自身抗风险的能力以及对于未来金融市场利率的预测不同,对于融资利率的需求也不同。因此会产生不同的利率风险偏好,债务者就可以利用利率掉期交易来平衡或者对冲自身的债务风险,从而满足自身的利率风险偏好。
实现价格发现:利率掉期交易本身也可以反映交易双方之间对于未来市场利率的一个预期。在金融市场的交易里,交易者根据自己不同的预期会产生不同的交易需求,而利率掉期作为满足双方需求的同时,实际上也是对双方的期望价格的匹配,促进了金融市场里价格匹配和价格发现,推动了市场价格和利率向合理水平转移,实现了市场本身自我均衡和自我调节功能。
而在利率掉期交易中,通常交易双方公司主要考虑未来的市场利率的变化,同时考虑融资风险的大小,从而预测整体融资成本的预期值,基于这种考量,交易参与方主要使用利率预测、计算模拟、分析衡量、评估等过程,对价格预期进行分析以及对结果进行评估,从而选择利率掉期交易的对手。通过这种决策模型来使得参与方公司来决定自己是否参与利率掉期交易,以及对利率掉期交易的对手进行甄别。在本发明的利率掉期交易公示平台下,主要是用于解决基于一定的浮动利率和银行给定的固定利率,进行企业之间的利率掉期交易。基于区块链技术下的数据不可篡改等特性,可以假定建立起利率掉期交易下近似于无违约的利率掉期定价模型。具体地,交易条件如下:
其中,利率掉期交易合约里需要包含的参数有:
交易双方的名义本金:C;
利率掉期交易的持续时间:T,且每次的支付日为t1+t2+t3+…+tm=T;
双方需互相支付应付利息的次数:m;
固定利率:ifix
浮动利率:ifloating
市场折现率:r;
浮动利率支付方所需要支付的现金流为:
Figure BDA0002938232910000121
固定利率支付方所需要支付的现金流为:
Figure BDA0002938232910000131
使用折现率对二者所需要支付的现金流进行折现:
Figure BDA0002938232910000132
Figure BDA0002938232910000133
理想情况下,二者在寻求交易对手时,需要支付的利息现金流的现值应该是相同的,那么二者的现金流折现应相等:
Figure BDA0002938232910000134
因此,可以得到在利率掉期交易公示平台的作用下,减少了双方违约的可能性,参与交易的双方的定价模型应当为:
Figure BDA0002938232910000135
可以理解,未来在区块链网络条件下,两个利率掉期交易的参与方将直接进行交易,共同享受利率掉期交易带来的利率优惠。假设当前两个公司可以获得的融资利率如下表所示。由于公司A规模较大,信誉较好,因此融资利率较低,融资成本较低,具有融资优势。而公司B较小,因此需要偿付的利率较高,需要对贷款债权支付更对的风险溢价。因此公司之间存在利率差异,可以构建利率掉期交易来实现双方公司的融资成本降低,这也是传统利率掉期交易产生的基础。
固定利率% 浮动利率%
大公司A a<sub>1</sub> b<sub>1</sub>
小公司B (a<sub>1</sub>+a<sub>2</sub>) (b<sub>1</sub>+b<sub>2</sub>)
如图9所示,在传统的中介模式下,利率掉期交易通常需要引入相应的金融中介机构来负责现金流(应付利息)的交换。如图10所示,而在本发明的交易模式下,通过利率掉期交易公示平台,可以实现交易对手公司的直接现金流交换。
其中,通过固定利率产生的利率优惠为:Pfix=a1+a2-a1=a2
通过浮动利率产生的利率优惠为:Pfloating=b1-(b1+b2)=-b2
则利率掉期交易产生的总利率优惠为:P=a2-b2
当存在中心化组织时,大公司和小公司的收益将会小于总收益,金融中介通过手续费的形式会抽出一部分利率优惠收益,即PA+B<a2-b2
而在本发明的新交易模式下,大公司和小公司的收益将会等于总收益,没有额外的组织参与利润分配,即P’A+B=a2-b2.
因此,通过本发明的方法进行利率掉期交易,A公司与B公司整体可以实现融资成本降低,本发明移除了中介机构对于现金流的承担角色,实现了将利率优惠归还给企业本身的目的,从根本上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基于区块链的利率掉期交易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去除了金融中介在交易中的角色,从而实现交易的公司参与方的直接协商和交易构建,同时打破信息壁垒和交易边界,实现信用信息的透明化和交易流程的简洁化。通过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网络体系,采用了新兴的去中介化的利率掉期交易方式,通过取缔金融中介对于利率掉期交易的成本负担,来解放交易市场中的资本流动性和参与企业的交易积极性,进而推动企业融资的进程和整体行业的发展。除此以外,本方案相较于传统的企业掉期交易方式,还创新性地实现了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交互功能。银行方可以通过掉期交易公示平台搜集了解涉及交易的公司方、交易方、交易方对应的贷款银行,从而对交易整体进行风险评估,大大降低银行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各类潜在风险。对于参与公司方则可以简化审核手续,简化信用信息建立过程,简单地实现交易的信用共识,降低企业融资贷款的门槛,减少企业融资成本,真正推动企业的发展。
除此以外,在去中心化的利率掉期交易里,还建立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身份和数字信用体系,通过数字身份的注册与认证,将实际的履约表现转化为数字化的信用数据,通过切实可追溯的交易履历和信用数据,来描述建立新型的信用体系以支撑数字经济和数字化贸易的发展。
基于该信用体系以及区块链网络,可以构建相应的掉期交易公示平台。由于分布式账本技术的存在,上链数据都无法被恶意篡改。因此信用数据和相关的交易数据可以安全、放心地展示在掉期交易公示平台上,公司参与方可以放心参考相应的信用数据和交易历史,从而选择利率掉期交易的对手以及相应的银行参与方。这种方式提高利率掉期交易市场的透明度和信息流动性,构建交易不再依赖第三方组织而是自身直接参与协商过程,实现了公司参与方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最后,作为公开市场还引入了相关的政府监管部门,来提高市场监管的力度和提供维护市场秩序的保障。由于数据在掉期交易公示平台均公开可查,监管部门可以便利地实现交易审查和安全监管,降低利率掉期交易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减轻违约风险带来的不良影响,提高金融执法和金融维护的效率与力度。同时监管审查部门的引入,方便了各个参与方提交信息和材料审查的过程,数字化的各类凭证提高了审核部门的业务效率,推动了整个市场的运转。
另外,如图11所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利率掉期交易系统,优选采用如上所述的利率掉期交易方法,该系统包括:
身份审核模块,用于对多个交易参与节点和平台节点的身份信息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向提交申请的多个交易参与节点发放相应的通信证书和数字身份文件;
融资贷款模块,用于构建融资贷款业务,并将相关数据上链;
利率掉期交易模块,用于在利率掉期交易平台上构建利率掉期交易,并在利率掉期交易审核通过后将相关数据上链;
利率支付模块,用于供两个融资节点根据创建的利率掉期交易互相支付利率费用,并在相关数据审核通过后将数据上链;
贷款利息支付模块,用于供两个融资节点分别向对应的银行节点支付贷款利息,并在利息支付材料和收款信息材料审核通过后将相应的交易数据上链。
可以理解,本实施例的基于区块链的利率掉期交易系统,通过区块链网络将相关参与方的信用信息公布在区块链网络上,构建了新模式下的数字化信用平台,为移除金融中介角色提供了信用基础,提高信息的真实透明性,消除了传统中介模式下的信息不流通和信息不对称性,降低银行因资信问题而造成的风险。在信用平台的基础上,实现了去中心化的交易体系,消除了金融中介在交易网络内对于企业惠利利率的占取和投机,实现了银企直连,使得优惠利率真正落实到实处,使得利率掉期工具真正地惠及企业与行业。新模式下的交易体系简化了交易的过程,基于新信用体系的匹配方式增强了交易的可信度,有利于利率掉期交易的构建,真正推动了企业融资和企业运营的发展,有利于经济市场的效率提升和资本运转。同时,区块链分布式账本的使用,使得各个参与方之间保存的信息得以快速上链,替代了传统交易体系中的纸质媒介,解决了传统交易中存在的凭证难以保存、单据传递不便等问题。数据上链的方式提高了数据和信息的流动性和透明度,提高了政府部门监管的质量和覆盖面,同时也有利于未来信用信息体系的发展,增加了信用评级数据的来源,降低因为资信问题带来的风险。同时数字化信息结合智能合约技术,简化了交易的过程和审核的流程,节省了各类资源成本以及人力要求,使得整个交易过程和融资过程更加快捷安全、自动智能。数据化的信息材料也便于监管部门的审核,降低了监管部门的工作压力,有利于未来金融市场的健康合法发展。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通过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用于存储基于区块链进行利率掉期交易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一般计算机可读取介质的形式包括:软盘(floppy disk)、可挠性盘片(flexibledisk)、硬盘、磁带、任何其与的磁性介质、CD-ROM、任何其余的光学介质、打孔卡片(punchcards)、纸带(paper tape)、任何其余的带有洞的图案的物理介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可抹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快闪可抹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FLASH-EPROM)、其余任何存储器芯片或卡匣、或任何其余可让计算机读取的介质。指令可进一步被一传输介质所传送或接收。传输介质这一术语可包含任何有形或无形的介质,其可用来存储、编码或承载用来给机器执行的指令,并且包含数字或模拟通信信号或其与促进上述指令的通信的无形介质。传输介质包含同轴电缆、铜线以及光纤,其包含了用来传输一计算机数据信号的总线的导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利率掉期交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多个交易参与节点和平台节点向审核节点提交身份信息进行身份审核以参与交易网络,审核节点将相关的身份材料进行上链和审核,审核通过后,审核节点向提交申请的多个交易参与节点发放相应的通信证书和数字身份文件,其中,多个交易参与节点包括两个融资节点和两个银行节点;
步骤S2:两个融资节点与两个银行节点在掉期交易公示平台上分别对应构建融资贷款业务,并经审核节点审核通过后将相应的数据上链;
步骤S3:两个融资节点在掉期交易公示平台上构建利率掉期交易,平台节点根据利率掉期交易的规模大小以及审核节点预设的规则来判断是否需提交至审核节点进行审核,利率掉期交易审核通过后将相关数据上链;
步骤S4:两个融资节点根据创建的利率掉期交易互相支付利率费用,并将相关数据提交至平台节点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将数据上链;
步骤S5:两个融资节点分别向对应的银行节点支付贷款利息,并将利息支付材料上传至平台节点,银行节点在收到利息后提交收款信息材料至平台节点,平台节点对两份材料进行审核确认,确认无误后将相应的交易数据上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利率掉期交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2包括以下内容:
步骤S21:两个融资节点发起融资贷款申请,将相应的数据上链,并在掉期交易平台上寻找合作的银行节点;
步骤S22:两个银行节点分别与两个融资节点进行交易内容的协商;
步骤S23:两个银行节点通过掉期交易公示平台对贷款材料进行审核,通过掉期交易公示平台提供的数字身份信息来验证融资节点的信用信息,同事查询融资节点的历史掉期交易记录,以确保银行节点对整体风险的评估完整性;
步骤S24:协商完成后,两个银行节点分别通过对应融资节点的融资贷款申请,生成相应的贷款业务交易材料并提交至掉期交易公示平台,并且将业务材料上链;
步骤S25:平台节点对提交的贷款业务进行审核受理,并将贷款业务提交至审核节点进行审核;
步骤S26:审核节点对相应的贷款业务材料进行审核,完成审核后将审核结果返回至掉期交易公示平台,平台节点将审核结果上链。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利率掉期交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3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两个融资节点向掉期交易公示平台提交相应的利率掉期交易材料,并且平台节点将交易材料上链;
步骤S32:平台节点根据利率掉期交易的规模大小以及审核节点对利率掉期交易设定的法律法规的不同,平台节点会根据利率掉期交易的性质来判断是否需要提交到审核节点进行审核;
步骤S33:平台节点将审核结果进行上链,并返回至相应的融资节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利率掉期交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3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4:平台节点在公共账本上检测融资节点参与的相应的贷款业务信息,并将掉期交易受理结果反馈给对应的银行节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利率掉期交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4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1:参与利率掉期交易的融资节点根据创建的利率掉期交易互相支付利率费用;
步骤S42:支付完毕后,两个融资节点将支付材料和收据材料提交至掉期交易公示平台进行审核;
步骤S43:平台节点对提交材料进行审核,当确认到利率掉期交易的双方融资节点的利息交割完成时,将相应的审核结果进行数据上链,然后向两个融资节点返回交易完成的信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利率掉期交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4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4:平台节点在处理完利率掉期交易的结算业务后,在区块链的公共账本上检测融资节点参与的相应的贷款业务信息,并且返回掉期交易的履行信息至对应的银行节点,以维护银行节点的知情权。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利率掉期交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5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1:两个融资节点分别向对应的银行节点支付相应的贷款利息费用;
步骤S52:完成利息支付之后,融资节点将相关的利息支付材料上传至掉期交易公示平台;
步骤S53:银行节点收到利息之后,将利息收取材料上传至掉期交易公示平台;
步骤S54:平台节点对提交的利息支付材料与利息收取材料进行审核确认,并且将相应的交易数据上链,审核完成后返回相应的受理信息,交易结束。
8.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利率掉期交易系统,采用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利率掉期交易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身份审核模块,用于对多个交易参与节点和平台节点的身份信息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向提交申请的多个交易参与节点发放相应的通信证书和数字身份文件;
融资贷款模块,用于构建融资贷款业务,并将相关数据上链;
利率掉期交易模块,用于在利率掉期交易平台上构建利率掉期交易,并在利率掉期交易审核通过后将相关数据上链;
利率支付模块,用于供两个融资节点根据创建的利率掉期交易互相支付利率费用,并在相关数据审核通过后将数据上链;
贷款利息支付模块,用于供两个融资节点分别向对应的银行节点支付贷款利息,并在利息支付材料和收款信息材料审核通过后将相应的交易数据上链。
9.一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通过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用于存储基于区块链进行利率掉期交易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110168236.6A 2021-02-07 2021-02-07 基于区块链的利率掉期交易方法及系统、设备、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8625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68236.6A CN112862595B (zh) 2021-02-07 2021-02-07 基于区块链的利率掉期交易方法及系统、设备、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68236.6A CN112862595B (zh) 2021-02-07 2021-02-07 基于区块链的利率掉期交易方法及系统、设备、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62595A true CN112862595A (zh) 2021-05-28
CN112862595B CN112862595B (zh) 2023-12-26

Family

ID=759889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68236.6A Active CN112862595B (zh) 2021-02-07 2021-02-07 基于区块链的利率掉期交易方法及系统、设备、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6259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74084A (zh) * 2021-08-19 2021-11-19 湖南大学 基于区块链的动产质押融资方法及系统、设备、存储介质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04858B1 (en) * 1998-02-13 2001-10-16 Adams, Viner And Mosler, Ltd. Method, system,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trading interest rate swaps
US20020055897A1 (en) * 2000-06-29 2002-05-09 Shidler Jay H. System for creating, pricing & managing and electronic trading & distribution of credit risk transfer products
US20180165598A1 (en) * 2016-12-09 2018-06-14 Cognitive Scale, Inc. Method for Providing Financial-Related, Blockchain-Associated Cognitive Insights Using Blockchains
CN109598610A (zh) * 2018-07-13 2019-04-09 程玉亮 一种基于区块链信用币或数字存证的融资模式方法
CN110148054A (zh) * 2019-05-15 2019-08-20 湖南大学 基于区块链的应收账款融资贷款方法、设备、介质及系统
US20190340715A1 (en) * 2018-05-06 2019-11-07 Strong Force TX Portfolio 2018, LLC Transaction-enabling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sing a smart contract wrapper to access embedded contract terms
CN111008903A (zh) * 2019-12-11 2020-04-14 杭州产链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信用险应收款质押融资系统及方法
US20200258148A1 (en) * 2019-02-07 2020-08-13 Melanie Susan HUMMER Fractionalized interest rate swaps
CN111626733A (zh) * 2020-05-21 2020-09-04 链博(成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服务系统
CN112199360A (zh) * 2020-09-18 2021-01-08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04858B1 (en) * 1998-02-13 2001-10-16 Adams, Viner And Mosler, Ltd. Method, system,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trading interest rate swaps
US20020055897A1 (en) * 2000-06-29 2002-05-09 Shidler Jay H. System for creating, pricing & managing and electronic trading & distribution of credit risk transfer products
US20180165598A1 (en) * 2016-12-09 2018-06-14 Cognitive Scale, Inc. Method for Providing Financial-Related, Blockchain-Associated Cognitive Insights Using Blockchains
US20190340715A1 (en) * 2018-05-06 2019-11-07 Strong Force TX Portfolio 2018, LLC Transaction-enabling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sing a smart contract wrapper to access embedded contract terms
CN109598610A (zh) * 2018-07-13 2019-04-09 程玉亮 一种基于区块链信用币或数字存证的融资模式方法
US20200258148A1 (en) * 2019-02-07 2020-08-13 Melanie Susan HUMMER Fractionalized interest rate swaps
CN110148054A (zh) * 2019-05-15 2019-08-20 湖南大学 基于区块链的应收账款融资贷款方法、设备、介质及系统
CN111008903A (zh) * 2019-12-11 2020-04-14 杭州产链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信用险应收款质押融资系统及方法
CN111626733A (zh) * 2020-05-21 2020-09-04 链博(成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服务系统
CN112199360A (zh) * 2020-09-18 2021-01-08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74084A (zh) * 2021-08-19 2021-11-19 湖南大学 基于区块链的动产质押融资方法及系统、设备、存储介质
CN113674084B (zh) * 2021-08-19 2024-05-14 湖南大学 基于区块链的动产质押融资方法及系统、设备、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62595B (zh) 2023-1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2100078A1 (zh) 智慧供应链区块链BaaS跨境数字支付平台
WO2020010926A1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信用币或数字存证的融资模式方法
US8301560B2 (e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facilitating the exchange of reciprocal deposits
Shivdasani et al. Did structured credit fuel the LBO boom?
US20200118207A1 (en) Blockchain based invoice sales
Geranio Fintech in the exchange industry: Potential for disruption?
US20130159165A1 (en) Automated process guidance application and method for credit instrument origin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fractionalization system
KR20200054904A (ko) 블록체인 기술을 이용한 매출채권 인증 및 유동화 서비스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2862576A (zh) 基于区块链的投标拍卖方法及系统、设备、存储介质
CN113065869B (zh) 基于区块链的abs债券发行交易方法及系统、设备、介质
CN113989040A (zh) 资产证券化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2862595B (zh) 基于区块链的利率掉期交易方法及系统、设备、存储介质
Ainsworth et al. A VATCoin Solution to MTIC Fraud: Past Efforts, Present Technology, and the EU’s 2017 Proposal
US10621663B2 (en) Multi-bank asset participation structure
Iftikhar et al. Blockchain Based Smart Sukuk as Shariah Compliant Investment Avenues for Islamic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 Pakistan
Qian Blockchain-based New Financial Infrastructures: Theory, Practice and Regulation
Howard et al. Bank Collateralised Loan Obligations: An Overview
US20230091805A1 (en) Securitization of assets utilizing distributed-ledgers &amp; smart meters and a user permission framework for information flow
Reno et al. Minimizing Defaultation in Lending Using Blockchain-Based Loan Management System
Hu Research on Entrepreneurship of Small, Medium and Micro-Enterprises
Ing et al. MiFIR Review proposal: Americanization of EU financial markets?
TW581958B (en) Electronic commerce system and method with credit transaction and risk sharing mechanism
CN117333167A (zh) 数字货币账户支付、资产备案、信用承诺追溯方法
CN113657356A (zh) 一种基于商票的资产证券化系统、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15879941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场外期权交易系统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