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60489B - 设备配置恢复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设备配置恢复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60489B
CN112860489B CN202110193450.7A CN202110193450A CN112860489B CN 112860489 B CN112860489 B CN 112860489B CN 202110193450 A CN202110193450 A CN 202110193450A CN 112860489 B CN112860489 B CN 1128604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single board
equipment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9345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60489A (zh
Inventor
刘佃村
任红军
姜永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DPTech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DPTech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DPTech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DPTech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9345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6048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604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604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604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604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4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 G06F11/1402Saving, restoring, recovering or retrying
    • G06F11/1415Saving, restoring, recovering or retrying at system level
    • G06F11/1417Boot up proced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4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 G06F11/1402Saving, restoring, recovering or retrying
    • G06F11/1415Saving, restoring, recovering or retrying at system level
    • G06F11/1438Restarting or rejuvenat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1Design, administration or maintenance of databases
    • G06F16/215Improving data quality; Data cleansing, e.g. de-duplication, removing invalid entries or correcting typographical erro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3Upd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基于虚拟交换矩阵的设备配置恢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该方法包括:虚拟交换矩阵中设备的系统启动时,对其单板下发默认配置;在文件系统稳定后,基于用户态读取预设数据库中的接口索引信息;解析所述接口索引信息以确定端口属性;基于所述端口属性调整所述默认配置以进行所述设备的系统启动配置恢复。本公开涉及的基于虚拟交换矩阵的设备配置恢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能够快速准确的进行虚拟交换矩阵中设备的恢复,提高级联接口配置恢复的成功率,方便维护和二次开发。

Description

设备配置恢复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信息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虚拟交换矩阵的设备配置恢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规模越来越大,对网络节点的稳定性和转发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设备的虚拟化管理是一种提高网络节点稳定性,增加转发能力的重要技术。如图1所示,网络设备的虚拟化管理就是将多台设备通过物理端口连接起来形成一台虚拟的逻辑设备的技术,虚拟化管理概念:VSM(Virtual Switch Matrix,虚拟交换矩阵)应运而生。VSM能够促使网络设备得到整合,增强设备的冗余性,与传统的设备冗余相比,这种管理方式具有更好的扩展性。
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供一种基于虚拟交换矩阵的设备配置恢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能够快速准确的进行虚拟交换矩阵中设备的恢复,提高级联接口配置恢复的成功率,方便维护和二次开发。
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出一种基于虚拟交换矩阵的设备配置恢复方法,可用于设备的系统配置恢复,该方法包括:虚拟交换矩阵中设备的系统启动时,对其单板下发默认配置;在文件系统稳定后,基于用户态读取预设数据库中的接口索引信息;解析所述接口索引信息以确定端口属性;基于所述端口属性调整所述默认配置以进行所述设备的系统启动配置恢复。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还包括:在虚拟交换矩阵中的所述设备正常运行时,获取其单板的接口索引信息;将所述接口索引信息保存在所述预设数据库中。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对其单板下发默认配置,包括:基于预设参数对所述设备的单板下发默认配置。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基于用户态读取预设数据库中的接口索引信息,包括:虚拟交换矩阵平台基于用户态读取所述预设数据库中的所述接口索引信息;虚拟交换矩阵平台将所述索引信息发送至所述设备的驱动程序。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解析所述接口索引信息以确定端口属性,包括:所述设备的驱动程序解析所述接口索引信息以获取所述设备中单板的端口属性;将所述设备中单板的端口属性保存在所述设备的内存中。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基于所述端口属性调整所述默认配置以进行所述设备的系统启动配置恢复,包括:基于所述端口属性确定端口配置;将所述端口配置和所述默认配置进行比较,以确定待调整的端口的配置信息;所述设备的驱动程序将待调整的端口的配置信息进行回退以进行系统启动配置恢复。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设备的驱动程序将待调整的端口的配置信息进行回退以进行系统启动配置恢复,还包括:所述设备的驱动程序将待调整的端口的配置信息发送到所述设备的芯片中。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出一种基于虚拟交换矩阵的设备配置恢复方法,可用于设备的单板配置恢复,该方法包括:虚拟交换矩阵中设备运行过程中单板拔出时,删除所述单板的槽位信息,保留所述单板的第一单板信息和接口索引信息;在所述设备中存在单板插入时,获取插入的单板的第二单板信息;在第一单板信息和所述第二单板信息一致时,基于所述接口索引信息进行所述插入的单板的配置恢复。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所述设备中存在单板插入时,还包括:所述设备的驱动程序将单板插入情况发送至虚拟交换矩阵平台。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在第一单板信息和所述第二单板信息一致时,包括:所述虚拟交换矩阵平台判断第一单板信息和所述第二单板信息是否一致。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基于所述接口索引信息进行所述插入的单板的配置恢复,包括:不触发换板事件,所述设备的驱动程序基于所述接口索引信息进行所述插入的单板的配置恢复。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出一种基于虚拟交换矩阵的设备配置恢复方法,设备的级联槽中单板的配置恢复,该方法包括:虚拟交换矩阵中设备运行过程中级联槽中单板拔出时,保留所述单板的第一单板信息;在所述设备中存在单板插入时,获取插入的单板的第二单板信息;在第一单板信息和所述第二单板信息不一致时,确定发生热换板事件;对插入的单板进行初始化以进行级联槽中单板的配置恢复。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还包括:在所述设备的系统初始化过程中获取单板的第三单板信息;将所述单板的第三单板信息和预存的所述单板的第四单板信息进行比较;在所述第三单板信息和所述第四单板信息不一致时,确定发生冷换板事件;重新下发所述单板的接口索引信息以进行级联槽中单板的配置恢复。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在确定发生热换板事件后,还包括:虚拟交换矩阵平台和所述设备删除所述第一单板信息和与所述第一单板信息对应的级联槽信息。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虚拟交换矩阵平台和所述设备删除所述第一单板信息和与所述第一单板信息对应的级联槽信息,包括:虚拟交换矩阵平台删除所述第一单板信息、级联口配置信息;基于热换板事件,虚拟交换矩阵平台更新预设数据库。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虚拟交换矩阵平台和所述设备删除所述第一单板信息和与所述第一单板信息对应的级联槽信息,包括:所述设备的驱动程序删除内存中的所述第一单板信息、级联口配置信息、接口索引信息。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对插入的单板进行初始化以进行级联槽中单板的配置恢复,包括:由虚拟交换矩阵平台的更新后的预设数据库中提取索引信息;基于所述索引信息对插入的单板进行初始化以进行级联槽中单板的配置恢复。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确定发生冷换板事件后,还包括:虚拟交换矩阵平台删除所述第四单板信息和与所述第四单板信息对应的级联槽信息;基于冷换板事件,虚拟交换矩阵平台更新预设数据库。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确定发生冷换板事件后,还包括:所述设备的驱动程序不对发生冷换板事件的所述单板进行端口配置。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重新下发所述单板的接口索引信息以进行级联槽中单板的配置恢复,包括:在虚拟交换矩阵平台的预设数据库更新后,重进下发所述单板的接口索引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出一种基于虚拟交换矩阵的设备配置恢复装置,可用于设备的系统配置恢复,该装置包括:默认模块,用于虚拟交换矩阵中设备的系统启动时,对其单板下发默认配置;信息模块,用于在文件系统稳定后,基于用户态读取预设数据库中的接口索引信息;属性模块,用于解析所述接口索引信息以确定端口属性;系统恢复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端口属性调整所述默认配置以进行所述设备的系统启动配置恢复。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还包括:预设模块,用于在虚拟交换矩阵中的所述设备正常运行时,获取其单板的接口索引信息;将所述接口索引信息保存在所述预设数据库中。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出一种基于虚拟交换矩阵的设备配置恢复装置,可用于设备的单板配置恢复,该装置包括:删除模块,用于虚拟交换矩阵中设备的单板拔出时,删除所述单板的槽位信息,保留所述单板的第一单板信息和接口索引信息;提取模块,用于在所述设备中存在单板插入时,获取插入的单板的第二单板信息;单板恢复模块,,用于在第一单板信息和所述第二单板信息一致时,单板恢复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接口索引信息进行所述插入的单板的配置恢复。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出一种基于虚拟交换矩阵的设备配置恢复装置,可用于设备的级联槽中单板的配置恢复,该装置包括:拔出模块,用于虚拟交换矩阵中设备运行过程中级联槽中单板拔出时,保留所述单板的第一单板信息;单板模块,用于在所述设备中存在单板插入时,获取插入的单板的第二单板信息;热换板模块,用于在第一单板信息和所述第二单板信息不一致时,确定发生热换板事件;初始化模块,用于对插入的单板进行初始化以进行级联槽中单板的配置恢复。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还包括: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设备的系统初始化过程中获取单板的第三单板信息;对比模块,用于将所述单板的第三单板信息和预存的所述单板的第四单板信息进行比较;冷换板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三单板信息和所述第四单板信息不一致时,确定发生冷换板事件;下发模块,用于重新下发所述单板的接口索引信息以进行级联槽中单板的配置恢复。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出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一个或多个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上文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中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基于虚拟交换矩阵的设备配置恢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虚拟交换矩阵中设备的系统启动时,对其单板下发默认配置;在文件系统稳定后,基于用户态读取预设数据库中的接口索引信息;解析所述接口索引信息以确定端口属性;基于所述端口属性调整所述默认配置以进行所述设备的系统启动配置恢复的方式,能够快速准确的进行虚拟交换矩阵中设备的恢复,提高级联接口配置恢复的成功率,方便维护和二次开发。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例,本公开的上述和其它目标、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一种基于虚拟交换矩阵的系统的框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基于虚拟交换矩阵的设备配置恢复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基于虚拟交换矩阵的设备配置恢复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基于虚拟交换矩阵的设备配置恢复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基于虚拟交换矩阵的设备配置恢复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基于虚拟交换矩阵的设备配置恢复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基于虚拟交换矩阵的设备配置恢复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基于虚拟交换矩阵的设备配置恢复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基于虚拟交换矩阵的设备配置恢复装置的框图。
图10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基于虚拟交换矩阵的设备配置恢复装置的框图。
图11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基于虚拟交换矩阵的设备配置恢复装置的框图。
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框图。
图1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例。然而,示例实施例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例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没有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方法、装置、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公开的各方面。
附图中所示的方框图仅仅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即,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性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内容和操作/步骤,也不是必须按所描述的顺序执行。例如,有的操作/步骤还可以分解,而有的操作/步骤可以合并或部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应理解,虽然本文中可能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组件,但这些组件不应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乃用以区分一组件与另一组件。因此,下文论述的第一组件可称为第二组件而不偏离本公开概念的教示。如本文中所使用,术语“及/或”包括相关联的列出项目中的任一个及一或多者的所有组合。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示例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公开所必须的,因此不能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本申请涉及到的技术缩略语解释如下:
VSM:Virtual Switch Matrix,虚拟交换矩阵,一种将多台L2~L7层物理设备虚拟成一台逻辑设备来管理和使用的虚拟化技术。
VSM级联口:专门用来做VSM级联的接口,是同一个VSM内多台设备进行通信的物理接口。
Board ID:厂商将硬件组成相同的一批单板,设置相同的ID值,一般用于区分不同硬件的单板。
VSM配置恢复,用于将保存的VSM配置恢复和下发到网络设备上,可以确保VSM正常建立,并为VSM内多台物理设备间通信提供底层支持,是VSM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确保网络设备上业务顺利进行,在各个业务模块初始化和启动之前,就需要进行VSM级联口的配置恢复,并且要下发正确的配置。
由于VSM配置恢复要早于业务模块初始化,所以现有技术将VSM配置恢复做了特殊处理。在设备启动过程中,驱动模块插入时,在内核态读取数据库,解析和保存VSM配置信息到内存中,再进行单板初始化,最后进行业务模块的初始化。
现有技术中的恢复方式,在内核态读取数据库,是一种不规范的数据库操作方法,也不是数据库的通用操作方法;而且在内核态读取数据库,可能读取失败或者损坏数据库;并且过早进行VSM配置恢复,使其他模块配置恢复时,容易忽略VSM配置恢复,很容易导致上层用户在进行本模块配置恢复时遗漏对VSM配置的处理。
有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公开提出一种基于虚拟交换矩阵的设备配置恢复方法及装置,可以保证VSM配置恢复稳定可靠,并且操作规范,便于后期维护。下面借助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公开中的内容进行详细描述。
VSM配置,主要是指VSM级联口配置,具体是指级联槽个数、级联槽ID、级联口个数、级联口接口索引ifindex等信息,通过这些级联口信息,设备可以确认哪些槽是级联槽,哪些接口是级联口,进而下发配置到芯片。VSM级联口配置恢复,主要包括系统启动配置恢复、VSM级联板热拔插配置恢复和VSM级联槽换板事件配置恢复三个部分。
与VSM级联口配置恢复三个部分相对应,本公开的实现方案包括系统启动配置恢复、级联板热拔插配置恢复和级联槽换板事件配置恢复三部分。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基于虚拟交换矩阵的设备配置恢复方法的流程图。基于虚拟交换矩阵的设备配置恢复方法20是对“设备的系统配置恢复”的详细描述,至少包括步骤S202至S208。
如图2所示,在S202中,虚拟交换矩阵中设备的系统启动时,对其单板下发默认配置。基于预设参数对所述设备的单板下发默认配置。
在S204中,在文件系统稳定后,基于用户态读取预设数据库中的接口索引信息。更具体的,虚拟交换矩阵平台可基于用户态读取所述预设数据库中的所述接口索引信息;虚拟交换矩阵平台将所述索引信息发送至所述设备的驱动程序。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在虚拟交换矩阵中的所述设备正常运行时,获取其单板的接口索引信息;将所述接口索引信息保存在所述预设数据库中。
在S206中,解析所述接口索引信息以确定端口属性。可例如,由所述设备的驱动程序解析所述接口索引信息以获取所述设备中单板的端口属性;将所述设备中单板的端口属性保存在所述设备的内存中。
在S208中,基于所述端口属性调整所述默认配置以进行所述设备的系统启动配置恢复。可例如,基于所述端口属性确定端口配置;将所述端口配置和所述默认配置进行比较,以确定待调整的端口的配置信息;所述设备的驱动程序将待调整的端口的配置信息进行回退以进行系统启动配置恢复。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所述设备的驱动程序将待调整的端口的配置信息发送到所述设备的芯片中。
图3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基于虚拟交换矩阵的设备配置恢复方法的流程图。图3所示的流程30是对图2所示的流程的详细描述。
如图3所示,在S301中,使能VSM,配置级联口。级联口配置中保存了级联口的接口索引信息(ifindex),级联口配置是以数据库的形式保存在linux文件系统中,在使能VSM时,写入到数据库中。系统启动过程中,平台在用户态读取数据库并下发给驱动程序。
在正常工作时,命令行或页面使能VSM时,检查级联口配置(包括级联槽和级联口规格、级联口速率相同等),确认无误后,将级联口ifindex保存到数据库中并重启设备;
在S302中,判断级联口配置是否正确。
在S303中,将级联口配置保存到数据库。
在S304中,重启设备。
在S305中,单板初始化。系统启动过程中,单板初始化时,还未进行级联口配置恢复,对所有单板下发默认配置;待文件系统稳定后,平台从用户态读取数据库,并下发给驱动程序。此处,平台从用户态读取数据库,可以保证打开和读取数据库成功,级联口ifindex不会丢失。
在S306中,虚拟交换矩阵平台读取数据并下发给驱动程序。
在S307中,驱动程序解析配置信息并保存到内存。驱动程序解析级联口配置信息,并保存到内存中;此时,驱动程序明确了哪些槽位是级联槽、哪些接口是级联口。
在S308中,回退和覆盖级联槽、级联口不适用的默认配置。单板初始化时的某些默认配置,有些不适用于级联槽或级联口,对于这些不适用的默认配置,进行回退,覆盖原有的默认配置。
在S309中,级联口配置下发到芯片。驱动程序将级联槽和级联口的配置下发到芯片。
图4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基于虚拟交换矩阵的设备配置恢复方法的流程图。图4所示的流程40是对“设备的单板配置恢复”的详细描述。
如图4所示,在S402中,虚拟交换矩阵中设备运行过程中单板拔出时,删除所述单板的槽位信息,保留所述单板的第一单板信息和接口索引信息。在级联板拔出时,删除单板的槽位和port info等信息,但不删除VSM模块保存的级联口ifindex。
在S404中,在所述设备中存在单板插入时,获取插入的单板的第二单板信息。当级联槽有单板插入并开始单板初始化时,驱动程序上报平台单板插入开始。平台检测到是相同board id的单板插入,不会触发换板事件,驱动程序直接进行单板初始化。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所述设备的驱动程序将单板插入情况发送至虚拟交换矩阵平台。
在S406中,在第一单板信息和所述第二单板信息一致时,基于所述接口索引信息进行所述插入的单板的配置恢复。不触发换板事件,所述设备的驱动程序基于所述接口索引信息进行所述插入的单板的配置恢复。单板初始化流程中,VSM模块根据保存的级联口ifindex,进行VSM级联口配置恢复。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由所述虚拟交换矩阵平台判断第一单板信息和所述第二单板信息是否一致。级联板热拔插,是指在设备运行过程中,级联槽上的级联单板由于某些原因(单板温度过热等)发生拔出,然后插入board id相同的单板。无论是否实际更换单板,只要board id相同,就认为是同一块单板。
图5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基于虚拟交换矩阵的设备配置恢复方法的流程图。图5所示的流程50是对“设备的级联槽中单板的配置恢复”的详细描述。
级联槽换板事件,包括级联槽的热换板事件和冷换板事件两种。在设备运行过程中,拔出原有级联板后,更换为另一块board id不同的单板,会触发热换板事件。在设备断电情况下,将级联槽所在单板更换为board id不同的单板,并重新上电启动设备,会触发冷换板事件。
如图5所示,在S502中,虚拟交换矩阵中设备运行过程中级联槽中单板拔出时,保留所述单板的第一单板信息。
在S504中,在所述设备中存在单板插入时,获取插入的单板的第二单板信息。
在S506中,在第一单板信息和所述第二单板信息不一致时,确定发生热换板事件。
在确定发生热换板事件后,还包括:虚拟交换矩阵平台和所述设备删除所述第一单板信息和与所述第一单板信息对应的级联槽信息。
其中,可例如,虚拟交换矩阵平台删除所述第一单板信息、级联口配置信息;基于热换板事件,虚拟交换矩阵平台更新预设数据库。
其中,还可例如,所述设备的驱动程序删除内存中的所述第一单板信息、级联口配置信息、接口索引信息。
在S508中,对插入的单板进行初始化以进行级联槽中单板的配置恢复。可例如,由虚拟交换矩阵平台的更新后的预设数据库中提取索引信息;基于所述索引信息对插入的单板进行初始化以进行级联槽中单板的配置恢复。
图6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基于虚拟交换矩阵的设备配置恢复方法的流程图。图6所示的流程60是对图5所示的流程的详细描述。
如图6所示,在S601中,开始单板初始化。
在S602中,驱动上报虚拟交换矩阵平台单板初始化开始。
在S603中,虚拟交换矩阵平台检测发生换板事件。级联槽热换板后,在新插入的单板初始化时,平台检测到board id不同,会触发热换板流程。
在S604中,删除该槽位级联口配置,下发更新后的级联口配置给驱动。平台删除热换板单板所在槽位的级联口配置,更新数据库后下发删除后的该槽位级联信息给驱动程序;
在S605中,驱动删除该槽位级联口配置和VSM中级联口的索引信息。
驱动程序删除内存中保存的该槽位级联口信息,同时删除VSM模块保存的该槽位级联口ifindex;
在S606中,该槽位进行非级联板单板初始化。
在S607中,级联槽单板初始化。
图7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基于虚拟交换矩阵的设备配置恢复方法的流程图。图7所示的流程70是对“设备的级联槽中单板的配置恢复”的详细描述。
如图7所示,在S702中,在所述设备的系统初始化过程中获取单板的第三单板信息。
在S704中,将所述单板的第三单板信息和预存的所述单板的第四单板信息进行比较。
在S706中,在所述第三单板信息和所述第四单板信息不一致时,确定发生冷换板事件。可例如,虚拟交换矩阵平台删除所述第四单板信息和与所述第四单板信息对应的级联槽信息;基于冷换板事件,虚拟交换矩阵平台更新预设数据库。
其中,确定发生冷换板事件后,还包括:所述设备的驱动程序不对发生冷换板事件的所述单板进行端口配置。
在S708中,重新下发所述单板的接口索引信息以进行级联槽中单板的配置恢复。可例如,在虚拟交换矩阵平台的预设数据库更新后,重进下发所述单板的接口索引信息。
图8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基于虚拟交换矩阵的设备配置恢复方法的流程图。图8所示的流程80是对图7所示的流程的详细描述。
如图8所示,在S801中,开始单板初始化。设备启动。驱动模块初始化时,开始单板初始化。级联槽冷换板后,设备启动过程中,触发冷换板事件是在级联口配置恢复后进行,所以驱动程序需要自己检测冷换板事件,并提前删除冷换板所在槽位的级联信息。
在S802中,虚拟交换矩阵平台下发级联口配置。
在S803中,驱动检测到冷换板事件。冷换板后,平台进行VSM配置恢复,下发级联口配置给驱动程序;驱动程序接收平台的级联口配置,通过读取单板board id,检测到级联槽board id发生变化(即发生了冷换板事件),不保存该槽位的级联信息;
在S804中,驱动不保存冷换板槽上的级联口配置。
在S805中,驱动下发级联口配置到芯片。驱动程序下发级联口配置到芯片,此时的级联配置,不包括发生冷换板槽位的级联信息。
在S806中,平台检测到冷换板事件,更新数据库。平台检测到冷换板事件,更新数据库,删除冷换板所在槽位的级联信息。此时,平台数据库和驱动程序内存中的级联信息就相同了。
根据本公开的基于虚拟交换矩阵的设备配置恢复方法,虚拟交换矩阵中设备的系统启动时,对其单板下发默认配置;在文件系统稳定后,基于用户态读取预设数据库中的接口索引信息;解析所述接口索引信息以确定端口属性;基于所述端口属性调整所述默认配置以进行所述设备的系统启动配置恢复的方式,能够快速准确的进行虚拟交换矩阵中设备的恢复,提高级联接口配置恢复的成功率,方便维护和二次开发。
本公开的基于虚拟交换矩阵的设备配置恢复方法,提供一种标准规范的操作方法,这种通用的配置恢复方法,方便维护和二次开发,可以保证级联口配置成功恢复,是一种稳定可靠的VSM配置恢复方法。
本公开的原理不限于这些示例的任何细节。相反,基于本公开公开的内容的教导,这些原理能够应用于许多其它实施例。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被实现为由CPU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在该计算机程序被CPU执行时,执行本公开提供的上述方法所限定的上述功能。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上述附图仅是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所包括的处理的示意性说明,而不是限制目的。易于理解,上述附图所示的处理并不表明或限制这些处理的时间顺序。另外,也易于理解,这些处理可以是例如在多个模块中同步或异步执行的。
下述为本公开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公开方法实施例。对于本公开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公开方法实施例。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基于虚拟交换矩阵的设备配置恢复装置的框图。如图9所示,基于虚拟交换矩阵的设备配置恢复装置90可用于设备的系统配置恢复,包括:默认模块902,信息模块904,属性模块906,系统恢复模块908,预设模块910。
默认模块902用于虚拟交换矩阵中设备的系统启动时,对其单板下发默认配置;可例如,基于预设参数对所述设备的单板下发默认配置。
信息模块904用于在文件系统稳定后,基于用户态读取预设数据库中的接口索引信息;信息模块904还用于虚拟交换矩阵平台可基于用户态读取所述预设数据库中的所述接口索引信息;虚拟交换矩阵平台将所述索引信息发送至所述设备的驱动程序。
属性模块906用于解析所述接口索引信息以确定端口属性;属性模块906还用于由所述设备的驱动程序解析所述接口索引信息以获取所述设备中单板的端口属性;将所述设备中单板的端口属性保存在所述设备的内存中。
系统恢复模块908用于基于所述端口属性调整所述默认配置以进行所述设备的系统启动配置恢复。系统恢复模块908还用于基于所述端口属性确定端口配置;将所述端口配置和所述默认配置进行比较,以确定待调整的端口的配置信息;所述设备的驱动程序将待调整的端口的配置信息进行回退以进行系统启动配置恢复。
预设模块910用于在虚拟交换矩阵中的所述设备正常运行时,获取其单板的接口索引信息;将所述接口索引信息保存在所述预设数据库中。
图10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基于虚拟交换矩阵的设备配置恢复装置的框图。如图10所示,基于虚拟交换矩阵的设备配置恢复装置100可用于设备的单板配置恢复,包括:删除模块1002,提取模块1004,单板恢复模块1006,
删除模块1002用于虚拟交换矩阵中设备的单板拔出时,删除所述单板的槽位信息,保留所述单板的第一单板信息和接口索引信息;
提取模块1004用于在所述设备中存在单板插入时,获取插入的单板的第二单板信息;
单板恢复模块1006用于在第一单板信息和所述第二单板信息一致时,基于所述接口索引信息进行所述插入的单板的配置恢复。不触发换板事件,所述设备的驱动程序基于所述接口索引信息进行所述插入的单板的配置恢复。
图11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基于虚拟交换矩阵的设备配置恢复装置的框图。如图11所示,基于虚拟交换矩阵的设备配置恢复装置110可用于设备的级联槽中单板的配置恢复,包括:拔出模块1102,单板模块1104,热换板模块1106,初始化模块1108,获取模块1110,对比模块1112,冷换板模块1114,下发模块1116。
拔出模块1102用于虚拟交换矩阵中设备运行过程中级联槽中单板拔出时,保留所述单板的第一单板信息;
单板模块1104用于在所述设备中存在单板插入时,获取插入的单板的第二单板信息;
热换板模块1106用于在第一单板信息和所述第二单板信息不一致时,确定发生热换板事件;虚拟交换矩阵平台和所述设备删除所述第一单板信息和与所述第一单板信息对应的级联槽信息。可例如,虚拟交换矩阵平台删除所述第一单板信息、级联口配置信息;基于热换板事件,虚拟交换矩阵平台更新预设数据库。还可例如,所述设备的驱动程序删除内存中的所述第一单板信息、级联口配置信息、接口索引信息。
初始化模块1108用于对插入的单板进行初始化以进行级联槽中单板的配置恢复。可例如,由虚拟交换矩阵平台的更新后的预设数据库中提取索引信息;基于所述索引信息对插入的单板进行初始化以进行级联槽中单板的配置恢复。
获取模块1110用于在所述设备的系统初始化过程中获取单板的第三单板信息;
对比模块1112用于将所述单板的第三单板信息和预存的所述单板的第四单板信息进行比较;
冷换板模块1114用于在所述第三单板信息和所述第四单板信息不一致时,确定发生冷换板事件;可例如,虚拟交换矩阵平台删除所述第四单板信息和与所述第四单板信息对应的级联槽信息;基于冷换板事件,虚拟交换矩阵平台更新预设数据库。
下发模块1116用于重新下发所述单板的接口索引信息以进行级联槽中单板的配置恢复。可例如,在虚拟交换矩阵平台的预设数据库更新后,重进下发所述单板的接口索引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基于虚拟交换矩阵的设备配置恢复装置,虚拟交换矩阵中设备的系统启动时,对其单板下发默认配置;在文件系统稳定后,基于用户态读取预设数据库中的接口索引信息;解析所述接口索引信息以确定端口属性;基于所述端口属性调整所述默认配置以进行所述设备的系统启动配置恢复的方式,能够快速准确的进行虚拟交换矩阵中设备的恢复,提高级联接口配置恢复的成功率,方便维护和二次开发。
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框图。
下面参照图12来描述根据本公开的这种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200。图12显示的电子设备120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12所示,电子设备1200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120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至少一个处理单元1210、至少一个存储单元1220、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单元1220和处理单元1210)的总线1230、显示单元1240等。
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以被所述处理单元1210执行,使得所述处理单元1210执行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根据本公开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例如,所述处理单元1210可以执行如图2-图8中所示的步骤。
所述存储单元122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单元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单元(RAM)1220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单元1220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单元(ROM)12203。
所述存储单元1220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12205的程序/实用工具12204,这样的程序模块12205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总线1230可以为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单元总线或者存储单元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单元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
电子设备120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1200’(例如键盘、指向设备、蓝牙设备等)通信,使得用户能与该电子设备120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该电子设备120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1250进行。并且,电子设备120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126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网络适配器1260可以通过总线1230与电子设备120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120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如图13所示,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上述方法。
所述软件产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可读存储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一个该设备执行时,使得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实现如下功能:虚拟交换矩阵中设备的系统启动时,对其单板下发默认配置;在文件系统稳定后,基于用户态读取预设数据库中的接口索引信息;解析所述接口索引信息以确定端口属性;基于所述端口属性调整所述默认配置以进行所述设备的系统启动配置恢复。该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可实现如下功能:虚拟交换矩阵中设备运行过程中单板拔出时,删除所述单板的槽位信息,保留所述单板的第一单板信息和接口索引信息;在所述设备中存在单板插入时,获取插入的单板的第二单板信息;在第一单板信息和所述第二单板信息一致时,基于所述接口索引信息进行所述插入的单板的配置恢复。该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可实现如下功能:虚拟交换矩阵中设备运行过程中级联槽中单板拔出时,保留所述单板的第一单板信息;在所述设备中存在单板插入时,获取插入的单板的第二单板信息;在第一单板信息和所述第二单板信息不一致时,确定发生热换板事件;对插入的单板进行初始化以进行级联槽中单板的配置恢复。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例的描述分布于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唯一不同于本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例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通过以上的实施例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移动终端、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
以上具体地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应可理解的是,本公开不限于这里描述的详细结构、设置方式或实现方法;相反,本公开意图涵盖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修改和等效设置。

Claims (7)

1.一种基于虚拟交换矩阵的设备配置恢复方法,可用于设备的系统配置恢复,包括:
虚拟交换矩阵中设备的系统启动时,对其单板下发默认配置;
在文件系统稳定后,基于用户态读取预设数据库中的接口索引信息,包括:虚拟交换矩阵平台基于用户态读取所述预设数据库中的所述接口索引信息;以及虚拟交换矩阵平台将所述索引信息发送至所述设备的驱动程序;
解析所述接口索引信息以确定端口属性;
基于所述端口属性调整所述默认配置以进行所述设备的系统启动配置恢复,包括:基于所述端口属性确定端口配置;将所述端口配置和所述默认配置进行比较,以确定待调整的端口的配置信息;以及所述设备的驱动程序将待调整的端口的配置信息进行回退以进行系统启动配置恢复;
虚拟交换矩阵中设备运行过程中单板拔出时,删除所述单板的槽位信息,保留所述单板的第一单板信息和接口索引信息;
在所述设备中存在单板插入时,获取插入的单板的第二单板信息;
在第一单板信息和所述第二单板信息一致时,基于所述接口索引信息进行所述插入的单板的配置恢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虚拟交换矩阵的设备配置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虚拟交换矩阵中的所述设备正常运行时,获取其单板的接口索引信息;
将所述接口索引信息保存在所述预设数据库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虚拟交换矩阵的设备配置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其单板下发默认配置,包括:
基于预设参数对所述设备的单板下发默认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虚拟交换矩阵的设备配置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解析所述接口索引信息以确定端口属性,包括:
所述设备的驱动程序解析所述接口索引信息以获取所述设备中单板的端口属性;
将所述设备中单板的端口属性保存在所述设备的内存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虚拟交换矩阵的设备配置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的驱动程序将待调整的端口的配置信息进行回退以进行系统启动配置恢复,还包括:
所述设备的驱动程序将待调整的端口的配置信息发送到所述设备的芯片中。
6.一种基于虚拟交换矩阵的设备配置恢复装置,可用于设备的系统配置恢复,其特征在于,包括:
默认模块,用于虚拟交换矩阵中设备的系统启动时,对其单板下发默认配置;
信息模块,用于在文件系统稳定后,基于用户态读取预设数据库中的接口索引信息,包括:虚拟交换矩阵平台基于用户态读取所述预设数据库中的所述接口索引信息;以及虚拟交换矩阵平台将所述索引信息发送至所述设备的驱动程序;
属性模块,用于解析所述接口索引信息以确定端口属性;
系统恢复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端口属性调整所述默认配置以进行所述设备的系统启动配置恢复,包括:基于所述端口属性确定端口配置;将所述端口配置和所述默认配置进行比较,以确定待调整的端口的配置信息;以及所述设备的驱动程序将待调整的端口的配置信息进行回退以进行系统启动配置恢复;
删除模块,用于虚拟交换矩阵中设备的单板拔出时,删除所述单板的槽位信息,保留所述单板的第一单板信息和接口索引信息;
提取模块,用于在所述设备中存在单板插入时,获取插入的单板的第二单板信息;
单板恢复模块,用于在第一单板信息和所述第二单板信息一致时,基于所述接口索引信息进行所述插入的单板的配置恢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预设模块,用于在虚拟交换矩阵中的所述设备正常运行时,获取其单板的接口索引信息;将所述接口索引信息保存在所述预设数据库中。
CN202110193450.7A 2021-02-20 2021-02-20 设备配置恢复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28604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93450.7A CN112860489B (zh) 2021-02-20 2021-02-20 设备配置恢复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93450.7A CN112860489B (zh) 2021-02-20 2021-02-20 设备配置恢复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60489A CN112860489A (zh) 2021-05-28
CN112860489B true CN112860489B (zh) 2024-02-09

Family

ID=75988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93450.7A Active CN112860489B (zh) 2021-02-20 2021-02-20 设备配置恢复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60489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9306A (zh) * 2007-08-13 2008-02-06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接口索引传递的方法及组件
CN101808010A (zh) * 2010-03-30 2010-08-1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管理方法、装置和主控板
CN103346898A (zh) * 2013-05-30 2013-10-09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热拔插板卡配置信息处理的方法和网络通信设备
CN103701726A (zh) * 2013-12-31 2014-04-02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核心交换机的接口索引管理方法及系统
WO2015117525A1 (zh) * 2014-07-18 2015-08-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无编号ip技术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05939365A (zh) * 2015-06-29 2016-09-14 杭州迪普科技有限公司 主控板用户态从业务板内核态获取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US9946681B1 (en) * 2015-06-29 2018-04-17 Western Digital Technologies, Inc. Host configured multi serial interface device
CN109194589A (zh) * 2018-08-31 2019-01-11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mdc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9992453A (zh) * 2019-04-30 2019-07-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系统恢复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0502282A (zh) * 2019-08-15 2019-11-26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多路ntb卡的加载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182063A (zh) * 2019-12-30 2020-05-19 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于电子设备的数据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891302B2 (en) * 2018-01-08 2021-01-12 Accenture Global Solutions Limited Scalable synchronization with cache and index management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9306A (zh) * 2007-08-13 2008-02-06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接口索引传递的方法及组件
CN101808010A (zh) * 2010-03-30 2010-08-1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管理方法、装置和主控板
CN103346898A (zh) * 2013-05-30 2013-10-09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热拔插板卡配置信息处理的方法和网络通信设备
CN103701726A (zh) * 2013-12-31 2014-04-02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核心交换机的接口索引管理方法及系统
WO2015117525A1 (zh) * 2014-07-18 2015-08-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无编号ip技术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05939365A (zh) * 2015-06-29 2016-09-14 杭州迪普科技有限公司 主控板用户态从业务板内核态获取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US9946681B1 (en) * 2015-06-29 2018-04-17 Western Digital Technologies, Inc. Host configured multi serial interface device
CN109194589A (zh) * 2018-08-31 2019-01-11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mdc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9992453A (zh) * 2019-04-30 2019-07-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系统恢复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0502282A (zh) * 2019-08-15 2019-11-26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多路ntb卡的加载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182063A (zh) * 2019-12-30 2020-05-19 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于电子设备的数据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Towards the Intergration between IoT and Cloud Computing:An Approach for the Secure Self-Configuration of Embedded Devices;Antonio Puliafito等;《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tributed Sensor Networks》;1-3 *
分布式网络设备的业务不中断软件升级系统设计;张敏狄等;《计算机系统应用》;第19卷(第06期);40-43 *
多核路由器中点对点协议的设计与实现;易尚书;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第12期);30、36-4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60489A (zh) 2021-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85386C (zh) 在引导和关机期间显示图象的方法
US11157349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e-boot BIOS healing of platform issues from operating system stop error code crashes
US20140068607A1 (en) Managing safe removal of a passthrough device in a virtualization system
EP218990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bnormality recovering of data card, and data card
CN102023863B (zh) 版本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15794257A (zh) 系统启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968392A (zh) 一种升级虚拟化模拟器的方法和装置
CN105653376B (zh) Arm平台中bios与bmc同时启动时保证信息同步的优化方法
CN113010215B (zh) 一种操作系统快速重启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介质
CN112860489B (zh) 设备配置恢复方法及装置
US7346748B2 (en) Storage pools with write atomicity
US9910747B2 (en) Parallel mirrored copying with write consistency
US20140068606A1 (en) Activity based device removal management
CN109634782B (zh) 一种系统健壮性的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6450046A (zh) 云盘实现方法、装置、智能网卡、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2835646A (zh) 设备配置恢复方法及装置
KR20050120856A (ko) Usb 메모리 장치를 이용한 임베디드 시스템의 장애복구 및 업그레이드 방법
CN115640280A (zh) 数据迁移方法及装置
US10140143B2 (en) Collection of guest status
CN114968386A (zh) 一种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管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849494A (zh) 一种数据更新方法及装置
CN108509252B (zh) 虚拟机启动装置、方法及主机
US20210042047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CN112306754A (zh) 基于可信的uefi固件恢复方法、装置、介质和设备
CN112231704A (zh) 可信网络环境保护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