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59299A - 定焦镜头 - Google Patents

定焦镜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59299A
CN112859299A CN202110296706.7A CN202110296706A CN112859299A CN 112859299 A CN112859299 A CN 112859299A CN 202110296706 A CN202110296706 A CN 202110296706A CN 112859299 A CN112859299 A CN 1128592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focal length
prime
ttl
optical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9670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景辉
桂勋
蓝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ny Optics Zhong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ny Optics Zhong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ny Optics Zhong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ny Optics Zhong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9670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59299A/zh
Publication of CN1128592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592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8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designed for infrared ligh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定焦镜头,包括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L1)、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L2)、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L3)、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L4)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L5)。本发明的定焦镜头的成像性能更好,且结构简单合理、成本较低,能实现可见红外共焦以及无热化。

Description

定焦镜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成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定焦镜头。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小体积定焦镜头的主光线角度CRA较大,并且采用全玻璃透镜的设计较多,不仅不利于小型化,而且还带来了成本的上升。塑胶透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制造成本,同时,塑胶非球面透镜也提高了镜头的解像力,从而提升了镜头竞争力。但是,塑胶材料本身具有热膨胀系数大的副作用,因此采用塑胶透镜的镜头在高低温状态下也会产生离焦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像性能更好的定焦镜头。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定焦镜头,包括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之间或位于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之间的光阑。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透镜为凸凹透镜、所述第二透镜为凹凸透镜,所述第三透镜为双凸透镜,所述第四透镜为双凹透镜,所述第五透镜为双凸透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为塑胶非球面透镜,所述第三透镜为玻璃透镜,所述第二透镜为塑胶非球面透镜或玻璃透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透镜物侧面最大光学有效径的矢高SAG11与其曲率半径R1以及所述第一透镜像侧面最大光学有效径的矢高SAG12与其曲率半径R2之间分别满足以下关系式:
1.0≤R1/SAG11≤1.5;
0.5≤R2/SAG12≤1.0。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二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21与所述第一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2满足以下关系式:
-2.5≤R21/R12≤-1.5。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定焦镜头的最大视场的主光线角CRA满足以下条件:CRA≤12°。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三透镜的光焦度φ3与位于所述光阑像侧的透镜组的光焦度φII满足以下关系式:
0.7≤φ3/φII≤1.3。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透镜物侧面上的中心与所述光阑的距离M1、所述第五透镜像侧面上的中心与所述光阑的距离M2和所述定焦镜头的光学总长TTL之间分别满足以下关系式:
0.15≤M1/TTL≤0.32;
0.33≤M2/TTL≤0.51。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所述第四透镜的焦距为f4、所述第五透镜的焦距为f5与所述定焦镜头的有效焦距f之间分别满足以下关系式:
-4.2≤f1/f≤-2.5;
2≤f2/f≤12;
1≤f3/f≤1.5;
-0.9≤f4/f≤-0.5;
0.5≤f5/f≤0.9。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位于所述光阑像侧的透镜组中至少包含一枚阿贝数Vd>75的低色散系数材料的玻璃透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第四透镜的焦距f4和第五透镜的焦距f5满足以下关系式:
-1.1≤f4/f5≤-0.6。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定焦镜头的光学总长TTL与光圈FNO满足以下条件:TTL≤22.5mm,FNO≤1.6。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定焦镜头的光学总长TTL与有效焦距f满足以下关系式:
TTL/f≤3.0。
根据本发明的方案,利用定焦镜头中各个透镜的玻塑混合材料、凹凸性和正负光焦度的组合,使得定焦镜头的成像性能更好,且结构简单合理、成本较低,能实现可见红外共焦以及无热化。本发明通过合理地设置光阑位置使得镜头的像散、场曲、彗差等像差最优化。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第一透镜物侧面最大光学有效径的矢高SAG11与其曲率半径R1以及第一透镜像侧面最大光学有效径的矢高SAG12与其曲率半径R2之间分别满足以下关系式:1.0≤R1/SAG11≤1.5;0.5≤R2/SAG12≤1.0。这种曲率半径与矢高的关系可有效控制第一透镜的孔径大小,从而可降低主光线进入光学系统时的入射高度,有利于降低畸变并校正轴外视场的像差,同时减少了透镜的数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第二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21与第一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2满足以下关系式:-2.5≤R21/R12≤-1.5。这种曲率半径之间的搭配关系能够提高镜头汇聚光线的效率,有利于减小镜头前端透镜的体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定焦镜头的最大视场的主光线角CRA满足以下条件:CRA≤12°。从而减少反射光线,增加透射过镜头到达传感器成像的光线强度,从而提高成像质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第三透镜的光焦度φ3与位于光阑STO像侧的透镜组的光焦度φII满足以下关系式:0.7≤φ3/φII≤1.3。该光焦度之间的分配方式可提升光线的传递性,减小镜头的体积,实现生产成本的降低。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第一透镜物侧面上的中心与光阑的距离M1、第五透镜像侧面上的中心与光阑STO的距离M2和定焦镜头的光学总长TTL之间分别满足以下关系式:0.15≤M1/TTL≤0.32;0.33≤M2/TTL≤0.51。这种群组之间的位置关系使得镜头整体更加紧凑,实现体积的小巧化。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第四透镜的焦距为f4、第五透镜的焦距为f5与定焦镜头的有效焦距f之间分别满足以下关系式:-4.2≤f1/f≤-2.5;2≤f2/f≤12;1≤f3/f≤1.5;-0.9≤f4/f≤-0.5;0.5≤f5/f≤0.9。这种合理的正负透镜光焦度分配方式矫正了光学系统的像差,保证镜头成像清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位于光阑像侧的透镜组中至少包含一枚阿贝数Vd>75的低色散系数材料的玻璃透镜。这种低色散系数的材料能够矫正镜头的色差,使得镜头对可见和近红外光谱均能清晰成像,并且可对高低温状态下的解像进行平衡。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第四透镜的焦距f4和第五透镜的焦距f5满足以下关系式:-1.1≤f4/f5≤-0.6。这种正负光焦度的搭配关系可提升像质,并进一步控制镜头在高低温状态下的焦点漂移处于合理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定焦镜头的光学总长TTL与光圈FNO满足以下条件:TTL≤22.5mm,FNO≤1.6。在总长一定的条件下实现尽可能大的光圈,使得夜晚等暗室条件下无需调焦也能很清晰的成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定焦镜头的光学总长TTL与有效焦距f满足以下关系式:TTL/f≤3.0。这种镜头光学总长与焦距之间的比例关系体现了镜头体积小巧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示意性表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定焦镜头的结构图;
图2示意性表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定焦镜头的RayFan图;
图3示意性表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定焦镜头的场曲-畸变图;
图4示意性表示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定焦镜头的结构图;
图5示意性表示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定焦镜头的RayFan图;
图6示意性表示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定焦镜头的场曲-畸变图;
图7示意性表示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定焦镜头的结构图;
图8示意性表示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定焦镜头的RayFan图;
图9示意性表示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定焦镜头的场曲-畸变图;
图10示意性表示本发明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定焦镜头的结构图;
图11示意性表示本发明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定焦镜头的RayFan图;
图12示意性表示本发明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定焦镜头的场曲-畸变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在针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时,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所表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相关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地描述,实施方式不能在此一一赘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因此限定于以下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发明的定焦镜头包括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L1、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L2、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L3、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L4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L5。当然,还包括光阑STO,其位于第一透镜L1和第二透镜L2之间或位于第二透镜L2和第三透镜L3之间均可。本发明中,第一透镜L1为凸凹透镜,第二透镜L2为凹凸透镜,第三透镜L3为双凸透镜,第四透镜L4为双凹透镜,第五透镜L5为双凸透镜。第一透镜L1、第四透镜L4和第五透镜L5为塑胶非球面透镜,第三透镜L3为玻璃透镜,第二透镜L2为塑胶非球面透镜或玻璃透镜。如此,本发明的定焦镜头中采用以上玻塑混合透镜搭配的形式,以及正负光焦度的搭配优化,矫正了像差并解决了镜头在80℃与-40℃的高低温状态下的热漂移问题,增加了镜头的使用场合及环境条件范围。
本发明中,第一透镜L1物侧面(靠近物方面)最大光学有效径的矢高SAG11与其曲率半径R1以及第一透镜L1像侧面(靠近像方面)最大光学有效径的矢高SAG12与其曲率半径R2之间分别满足以下关系式:1.0≤R1/SAG11≤1.5;0.5≤R2/SAG12≤1.0。如此,这种曲率半径与矢高的关系可有效控制第一透镜L1的孔径大小,从而可降低主光线进入光学系统时的入射高度,以降低畸变并校正轴外视场的像差。同时,这种设置方式还减少了所需的透镜数量。
本发明中,第二透镜L2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21与第一透镜L1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2满足以下关系式:-2.5≤R21/R12≤-1.5。这种曲率半径之间的搭配关系能够提高镜头汇聚光线的效率,有利于减小镜头前端的透镜的体积。定焦镜头的最大视场的主光线角CRA满足以下条件:CRA≤12°。如此设置可以减少反射光线的产生,增加透射过镜头到达传感器成像的光线强度,从而提高成像质量。第三透镜L3的光焦度φ3与位于光阑STO像侧的透镜组的光焦度φII满足以下关系式:0.7≤φ3/φII≤1.3。这样的光焦度分配方式可提升光线在镜头中的传递性,从而减小镜头的体积,实现生产成本的降低。第一透镜L1物侧面上的中心与光阑STO的距离M1、第五透镜L5像侧面上的中心与光阑STO的距离M2和定焦镜头的光学总长TTL之间分别满足以下关系式:0.15≤M1/TTL≤0.32;0.33≤M2/TTL≤0.51。上述设置保证光阑物、像两侧群组之间的位置关系能够使得镜头整体更加紧凑,实现镜头体积的小巧化。
本发明中,第一透镜L1的焦距为f1、第二透镜L2的焦距为f2、第三透镜L3的焦距为f3、第四透镜L4的焦距为f4、第五透镜L5的焦距为f5与定焦镜头的有效焦距f之间分别满足以下关系式:-4.2≤f1/f≤-2.5;2≤f2/f≤12;1≤f3/f≤1.5;-0.9≤f4/f≤-0.5;0.5≤f5/f≤0.9。按照上述对于各个透镜的正负光焦度分配方式矫正了定焦镜头的像差,保证镜头成像清晰。
本发明中,位于光阑STO像侧的透镜组中至少包含一枚阿贝数Vd>75的低色散系数材料的玻璃透镜。这种低色散系数的材料能够矫正镜头的色差,使得镜头对可见和近红外光谱均能清晰成像,并且可对高低温状态下的解像进行平衡。第四透镜L4的焦距f4和第五透镜L5的焦距f5满足以下关系式:-1.1≤f4/f5≤-0.6。这样对于第四、第五透镜L4、L5的正负光焦度搭配可提升像质,并进一步控制镜头在高低温状态下的焦点漂移处于合理范围内。定焦镜头的光学总长TTL与光圈FNO满足以下条件:TTL≤22.5mm,FNO≤1.6。这样,在总长一定的条件下实现尽可能大的光圈,使得夜晚等暗室条件下无需调焦也能很清晰的成像。定焦镜头的光学总长TTL与有效焦距f满足以下关系式:TTL/f≤3.0。这种镜头光学总长与焦距之间的比例关系实现了镜头体积小巧的优点。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定焦镜头共有五枚透镜,其中塑胶非球面透镜最高可达四枚,从而可以提升定焦镜头的性能,并可使镜头的成本大大降低,以提高产品竞争力。并且,通过对透镜材料以及光焦度的搭配可以矫正像差,并解决镜头在80℃与-40℃的高低温状态下的热漂移问题,从而增加镜头的使用场合及环境条件范围。至少一枚低色散材料的透镜的设置也能够平衡紫边以及近红外光的高质量成像,从而进一步矫正镜头的色差,实现可见红外共焦,进而提升镜头的市场竞争力。
以下以四组实施方式来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定焦镜头。在下列各实施方式中,利用1、2、…、N来表示各个透镜的面,光阑也可记为STO,位于定焦镜头整体的像侧的像面未在图中示出。以下各个实施方式的所有非球面透镜面型满足以下公式:
Z=cy2/{1+[1-(1+k)c2y2]1/2}+a4y4+a6y6+a8y8+a10y10+a12y12+a14y14
其中,Z为沿光轴方向,垂直于光轴的高度为h的位置处曲面到顶点的轴向距离;c表示非球面曲面顶点处的曲率;y为非球面透镜的径向坐标;k为圆锥系数;a4、a6、a8、a10、a12、a14分别表示四阶、六阶、八阶、十阶、十二阶、十四阶非球面系数。
以下各实施方式的参数设定满足下表1:
Figure BDA0002984615840000091
Figure BDA0002984615840000101
表1
第一种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施方式中的光阑STO位于第一透镜L1与第二透镜L2之间,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为非球面透镜。其中,焦距:8.06mm,FNO:1.45,总长:22.5mm。
本实施方式中的各透镜的相关参数,包括表面类型、曲率半径、k值、厚度、折射率、阿贝数,如表2所示:
表面序号 表面类型 曲率半径 厚度 折射率 阿贝数
1 非球面 2.545 1.111 1.49 55.76
2 非球面 1.876 3.713
3(STO) 球面 Infinity 1.317
4 非球面 -3.869 1.764 1.62 27.78
5 非球面 -3.378 0.116
6 球面 7.985 3.149 1.429 95.18
7 球面 -8.226 0.115
8 非球面 -29.928 0.378 1.64 23.53
9 非球面 3.316 0.155
10 非球面 5.097 3.692 1.60 39.9
11 非球面 -7.427 5.99
12 球面 Infinity 0.80 1.517 64.2
13 球面 Infinity 0.20
像面 球面 Infinity -
表2
本实施方式的K值与非球面系数如下表3和表4所示:
Figure BDA0002984615840000102
Figure BDA0002984615840000111
表3
表面序号 a<sub>12</sub> a<sub>14</sub>
1 -2.76786E-008 -2.72369E-010
2 -4.77275E-007 -8.22742E-009
4 -9.55635E-008 -3.68024E-009
5 -1.68827E-008 6.44913E-010
8 1.61221E-009 1.56433E-008
9 -7.54917E-007 2.71181E-008
10 2.47917E-007 -6.52647E-009
11 -7.46027E-008 7.14736E-010
表4
结合和图2和图3可知,本实施方式的定焦镜头结合图2可知本实施方式的定焦镜头在光谱带宽内像差矫正得较好,解像力得到大幅提升,这样能增加镜头实拍画面的清晰度;图3表明场曲和畸变可以矫正到合适的范围,使得子午的解像力能够与弧矢方向的解像力相近,最佳成像面能位于芯片感光面的竖直平面内,使该镜头画面解像力均匀。
第二种实施方式:
参见图4,本实施方式中的光阑STO位于第二透镜L2与第三透镜L3之间,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为非球面透镜。其中,焦距:7.7mm,FNO:1.5,总长:22.028mm。
本实施方式中的各透镜的相关参数,包括表面类型、曲率半径、k值、厚度、折射率、阿贝数,如表5所示:
表面序号 表面类型 曲率半径 厚度 折射率 阿贝数
1 非球面 2.702 1.107 1.533 59.8
2 非球面 1.921 3.611
3 非球面 -3.807 1.723 1.69 32.95
4 非球面 -3.424 0.203
5(STO) 球面 Infinity 0.618
6 球面 8.847 1.996 1.49 78.2
7 球面 -7.934 0.462
8 非球面 -29.421 0.644 1.644 26.18
9 非球面 3.832 1.533
10 非球面 6.229 3.151 1.527 67.37
11 非球面 -6.845 5.98
12 球面 Infinity 0.8 1.517 64.2
13 球面 Infinity 0.2
像面 球面 Infinity -
表5本实施方式的K值与非球面系数如下表6和表7所示:
Figure BDA0002984615840000121
Figure BDA0002984615840000131
表6
表面序号 a<sub>12</sub> a<sub>14</sub>
1 -1.91588E-008 -7.25001E-010
2 -5.13927E-007 3.66901E-011
3 3.86707E-008 -2.76602E-010
4 9.42359E-008 8.51741E-011
8 -1.46809E-009 1.30402E-009
9 -5.20514E-007 2.85403E-009
10 1.8910E-007 -2.93021E-010
11 6.21331E-008 4.10703E-010
表7
结合和图5和图6可知,本实施方式的定焦镜头结合图5可知本实施方式的定焦镜头在光谱带宽内像差矫正得较好,这样能增加镜头实拍画面的清晰度;图6表明场曲和畸变可以矫正到合适的范围,使得子午的解像力能够与弧矢方向的解像力相近,使该镜头画面解像力均匀。
第三种实施方式:
参见图7,本实施方式中的光阑STO位于第一透镜L1与第二透镜L2之间,第一透镜L1、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为非球面透镜。其中,焦距:7.8mm,FNO:1.53,总长:22.5mm。
本实施方式中的各透镜的相关参数,包括表面类型、曲率半径、k值、厚度、折射率、阿贝数,如表8所示:
表面序号 表面类型 曲率半径 厚度 折射率 阿贝数
1 非球面 2.627 1.145 1.597 68.4
2 非球面 1.871 2.94
3(STO) 球面 Infinity 1.369
4 球面 -3.751 1.581 1.597 31.04
5 球面 -4.055 0.265
6 球面 7.307 3.132 1.474 89.94
7 球面 -8.164 0.121
8 非球面 -36.137 1.347 1.607 35.83
9 非球面 3.771 0.294
10 非球面 4.290 3.239 1.545 57.85
11 非球面 -8.049 6.067
12 球面 Infinity 0.80 1.517 64.21
13 球面 Infinity 0.2
像面 球面 Infinity -
表8
本实施方式的K值与非球面系数如下表9和表10所示:
Figure BDA0002984615840000141
表9
Figure BDA0002984615840000142
Figure BDA0002984615840000151
表10
结合和图8和图9可知,本实施方式的定焦镜头结合图8可知本实施方式的定焦镜头在光谱带宽内像差矫正得较好,这样能增加镜头实拍画面的清晰度;图9表明场曲和畸变可以矫正到合适的范围,使得子午的解像力能够与弧矢方向的解像力相近,使该镜头画面解像力均匀。
第四种实施方式:
参见图10,本实施方式中的光阑STO位于第一透镜L1与第二透镜L2之间,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为非球面透镜。其中,焦距:7.78mm,FNO:1.57,总长:22.5mm。
本实施方式中的各透镜的相关参数,包括表面类型、曲率半径、k值、厚度、折射率、阿贝数,如表11所示:
表面序号 表面类型 曲率半径 厚度 折射率 阿贝数
1 非球面 2.568 1.115 1.547 54.32
2 非球面 1.791 3.264
3(STO) 球面 Infinity 1.323
4 非球面 -4.041 1.681 1.637 25.17
5 非球面 -3.450 0.243
6 球面 8.310 3.078 1.485 82.97
7 球面 -8.069 0.14
8 非球面 -33.662 0.597 1.640 22.878
9 非球面 3.532 0.686
10 非球面 5.089 3.351 1.538 48.22
11 非球面 -7.894 6.022
12 球面 Infinity 0.80 1.517 64.2
13 球面 Infinity 0.20
像面 球面 Infinity -
表11本实施方式的K值与非球面系数如下表12和表13所示:
Figure BDA0002984615840000161
表12
表面序号 a<sub>12</sub> a<sub>14</sub>
1 -2.08811E-008 -6.75443E-011
2 -4.55921E-007 4.30398E-009
4 -1.07433E-007 -4.59649E-009
5 -2.47149E-008 -3.75587E-010
8 -6.59045E-009 1.28133E-008
9 -7.19470E-007 2.75872E-008
10 2.77715E-007 -2.99212E-009
11 -5.16489E-008 4.30589E-009
表13
结合和图11和图12可知,本实施方式的定焦镜头结合图11可知本实施方式的定焦镜头在光谱带宽内像差矫正得较好,这样能增加镜头实拍画面的清晰度;图12表明场曲和畸变可以矫正到合适的范围,使得子午的解像力能够与弧矢方向的解像力相近,使该镜头画面解像力均匀。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定焦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L1)、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L2)、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L3)、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L4)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L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焦镜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透镜(L1)和所述第二透镜(L2)之间或位于所述第二透镜(L2)和所述第三透镜(L3)之间的光阑(STO)。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L1)为凸凹透镜、所述第二透镜(L2)为凹凸透镜,所述第三透镜(L3)为双凸透镜,所述第四透镜(L4)为双凹透镜,所述第五透镜(L5)为双凸透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L1)、所述第四透镜(L4)和所述第五透镜(L5)为塑胶非球面透镜,所述第三透镜(L3)为玻璃透镜,所述第二透镜(L2)为塑胶非球面透镜或玻璃透镜。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定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L1)物侧面最大光学有效径的矢高SAG11与其曲率半径R1以及所述第一透镜(L1)像侧面最大光学有效径的矢高SAG12与其曲率半径R2之间分别满足以下关系式:
1.0≤R1/SAG11≤1.5;
0.5≤R2/SAG12≤1.0。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定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L2)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21与所述第一透镜(L1)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2满足以下关系式:
-2.5≤R21/R12≤-1.5。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定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定焦镜头的最大视场的主光线角CRA满足以下条件:CRA≤12°。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L3)的光焦度φ3与位于所述光阑(STO)像侧的透镜组的光焦度φII满足以下关系式:
0.7≤φ3/φII≤1.3。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L1)物侧面上的中心与所述光阑(STO)的距离M1、所述第五透镜(L5)像侧面上的中心与所述光阑(STO)的距离M2和所述定焦镜头的光学总长TTL之间分别满足以下关系式:
0.15≤M1/TTL≤0.32;
0.33≤M2/TTL≤0.51。
10.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定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L1)的焦距为f1、所述第二透镜(L2)的焦距为f2、所述第三透镜(L3)的焦距为f3、所述第四透镜(L4)的焦距为f4、所述第五透镜(L5)的焦距为f5与所述定焦镜头的有效焦距f之间分别满足以下关系式:
-4.2≤f1/f≤-2.5;
2≤f2/f≤12;
1≤f3/f≤1.5;
-0.9≤f4/f≤-0.5;
0.5≤f5/f≤0.9;
位于所述光阑(STO)像侧的透镜组中至少包含一枚阿贝数Vd>75的低色散系数材料的玻璃透镜;
所述第四透镜(L4)的焦距f4和第五透镜(L5)的焦距f5满足以下关系式:
-1.1≤f4/f5≤-0.6;
所述定焦镜头的光学总长TTL与光圈FNO满足以下条件:TTL≤22.5mm,FNO≤1.6;
所述定焦镜头的光学总长TTL与有效焦距f满足以下关系式:
TTL/f≤3.0。
CN202110296706.7A 2021-03-19 2021-03-19 定焦镜头 Pending CN1128592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96706.7A CN112859299A (zh) 2021-03-19 2021-03-19 定焦镜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96706.7A CN112859299A (zh) 2021-03-19 2021-03-19 定焦镜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59299A true CN112859299A (zh) 2021-05-28

Family

ID=75993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96706.7A Pending CN112859299A (zh) 2021-03-19 2021-03-19 定焦镜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59299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36776A (zh) * 2022-01-26 2022-03-25 深圳融合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波塑混合星光级8mm日夜监控镜头及其成像方法
CN114397746A (zh) * 2022-01-22 2022-04-26 深圳融合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日夜两用定焦镜头及其成像方法
CN114755811A (zh) * 2022-04-12 2022-07-15 舜宇光学(中山)有限公司 定焦镜头
CN114895432A (zh) * 2022-04-13 2022-08-12 舜宇光学(中山)有限公司 玻塑混合定焦光学系统
CN114924394A (zh) * 2022-05-13 2022-08-19 舜宇光学(中山)有限公司 定焦镜头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97746A (zh) * 2022-01-22 2022-04-26 深圳融合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日夜两用定焦镜头及其成像方法
CN114397746B (zh) * 2022-01-22 2023-11-24 福建福光天瞳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日夜两用定焦镜头及其成像方法
CN114236776A (zh) * 2022-01-26 2022-03-25 深圳融合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波塑混合星光级8mm日夜监控镜头及其成像方法
CN114236776B (zh) * 2022-01-26 2023-11-28 福建福光天瞳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玻塑混合星光级8mm日夜监控镜头及其成像方法
CN114755811A (zh) * 2022-04-12 2022-07-15 舜宇光学(中山)有限公司 定焦镜头
CN114895432A (zh) * 2022-04-13 2022-08-12 舜宇光学(中山)有限公司 玻塑混合定焦光学系统
CN114895432B (zh) * 2022-04-13 2024-05-28 舜宇光学(中山)有限公司 玻塑混合定焦光学系统
CN114924394A (zh) * 2022-05-13 2022-08-19 舜宇光学(中山)有限公司 定焦镜头
CN114924394B (zh) * 2022-05-13 2024-03-19 舜宇光学(中山)有限公司 定焦镜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59299A (zh) 定焦镜头
KR102442815B1 (ko) 광학 렌즈
CN112526711A (zh) 光学系统
CN111722369A (zh) 一种超广角镜头
CN111352211A (zh) 一种小头式高解析度镜头
CN214845994U (zh) 定焦镜头
JP3005905B2 (ja) 撮影レンズ
CN110333591B (zh) 一种0.95mm车载高清环视光学系统及其成像方法
CN109633866B (zh) 一种红外共焦广角镜头光学系统
CN111624748A (zh) 一种微型光学镜头
CN216748258U (zh) 一种玻塑混合镜头
CN216083246U (zh) 一种低畸变广角镜头
CN114252981B (zh) 光学镜头
CN115097612A (zh) 定焦镜头
CN111679414B (zh) 超广角无热化日夜两用镜头及其工作方法
CN113866962A (zh) 一种低畸变广角镜头
CN210155395U (zh) 一种定焦镜头
CN112904543A (zh) 一种变焦镜头
CN112346227A (zh) 一种变焦镜头
CN114895432B (zh) 玻塑混合定焦光学系统
CN114859517B (zh) 一种定焦镜头
CN218037518U (zh) 一种投影镜头
CN217385960U (zh) 玻塑混合定焦光学系统
CN219552750U (zh) 一种定焦镜头
CN218158527U (zh) 大光圈镜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