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54137B - 一种可移动连续式太阳能空气取水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移动连续式太阳能空气取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54137B
CN112854137B CN202110005289.6A CN202110005289A CN112854137B CN 112854137 B CN112854137 B CN 112854137B CN 202110005289 A CN202110005289 A CN 202110005289A CN 112854137 B CN112854137 B CN 1128541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tank
solar
pipe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0528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54137A (zh
Inventor
王洪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Hongchun Special Vehicl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Hongchun Special Vehicl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Hongchun Special Vehicl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Hongchun Special Vehicl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0528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5413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541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541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541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541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3/00Engineering works in connection with control or use of streams, rivers, coasts, or other marine sites; Sealings or joints for engineering works in general
    • E02B3/20Equipment for shipping on coasts, in harbours or on other fixed marine structures, e.g. bollards
    • E02B3/28Fender pi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34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 H02J7/35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with light sensitive cell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10/00PV power plants; Combinations of PV energy systems with other systems for the 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10/30Thermophotovoltaic syste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Vaporization, Distillation, Condensation, Sublimation, And Cold Tra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移动连续式太阳能空气取水器,包括集水箱,所述集水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四个立柱,四个立柱呈两两对称设置,四个立柱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凝水箱,凝水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通管,连通管与凝水箱内部相连通,连通管的底端延伸至集水箱内,凝水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太阳能光伏板和太阳能集热管。本发明设计合理,实用性好,利用太阳能光伏板和太阳能集热管能够充分对太阳光进行吸收,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和热能,提高了太阳能的利用率,能够有效的提高空气取水的效率,进行空气取水的效率更高,取水效果更好,而且能够对收集的冷凝水进行有效的净化灭菌消毒,提高了收集的冷凝水的卫生质量,在使用空气冷凝水时更加放心。

Description

一种可移动连续式太阳能空气取水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取水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移动连续式太阳能空气取水器。
背景技术
现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水的需求不断增长,但面临着淡水资源的污染和淡水资源的匮乏,使之成为当今社会最严峻的生存问题,饮水水质的安全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传统的供水方式不能满足其基本用水需求的情况下,如何另辟新径获得淡水资源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科研人员经研究发现可以通过从大气中汲取水分获得淡水资源,即为空气取水技术。
但是,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可移动连续式太阳能空气取水器在使用时,进行空气取水的效果不佳,取水效率低,不能够充分利用太阳能,对能源的利用率不高,而且不具有对收集的水进行净化杀菌功能,导致收集的水的卫生质量不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移动连续式太阳能空气取水器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移动连续式太阳能空气取水器,解决了现有的可移动连续式太阳能空气取水器在使用时,进行空气取水的效果不佳,取水效率低,不能够充分利用太阳能,对能源的利用率不高,而且不具有对收集的水进行净化杀菌功能,导致收集的水的卫生质量不好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移动连续式太阳能空气取水器,包括集水箱,所述集水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四个立柱,四个立柱呈两两对称设置,四个立柱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凝水箱,凝水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通管,连通管与凝水箱内部相连通,连通管的底端延伸至集水箱内,凝水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太阳能光伏板和太阳能集热管,凝水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吸风机,吸风机的吸入端固定安装有吸气罩,吸风机的排出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输气管,第一输气管远离吸风机的一端与太阳能集热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并相连通,太阳能集热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输气管,凝水箱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盒,第二输气管远离太阳能集热管的一端延伸至固定盒内,固定盒内设有传动轴,传动轴上固定安装有风叶片,固定盒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安装孔,传动轴的两端分别贯穿相对应的安装孔,固定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四通管的一端,四通管的另三端均固定连接有出气管,凝水箱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两个半导体制冷片呈倾斜设置,凝水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板,太阳能光伏板和太阳能集热管位于两个固定板之间,两个固定板之间设有凸透镜,两个固定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滑孔,凸透镜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板,两个滑板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贯穿相对应的滑孔,两个滑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板,两个连接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套设在相对应滑板上的弹簧,两个弹簧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固定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固定连接,凝水箱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一圆孔和出气孔,第一圆孔内转动安装有第一竖轴,第一竖轴的两端均延伸至第一圆孔外,第一竖轴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凸轮,凸轮的一侧与两个连接板中的一个连接板的一侧相接触,第一竖轴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伞齿轮,传动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二伞齿轮和第三伞齿轮,第二伞齿轮与第一伞齿轮相啮合,凝水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尘滤网,防尘滤网与出气孔相适配,凝水箱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凝水板,凝水板与出气孔相适配,凝水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S型管,S型管位于两个半导体制冷片之间,凝水箱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二圆孔,第二圆孔内转动安装有第二竖轴,第二竖轴的两端均延伸至第二圆孔外,第二竖轴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四伞齿轮,第四伞齿轮与第三伞齿轮相啮合,集水箱内固定安装有过滤网和活性炭滤板,集水箱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紫外线灭菌灯,集水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出水管,出水管上固定安装有截止阀,集水箱远离出水管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轴承座,轴承座的一侧转动安装有横轴的一端,横轴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刮板,刮板与过滤网的一侧相接触,横轴上固定套设有蜗轮,集水箱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三圆孔,第二竖轴的底端贯穿第三圆孔并固定安装有蜗杆,蜗杆与蜗轮相啮合,凝水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位于吸风机下方的蓄电池组。
优选的,所述集水箱的前侧内壁上开设有清理口,集水箱的前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盖板,盖板与清理口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凝水箱的前侧和后侧均等间距固定安装有多个散热翅片,多个散热翅片均为倾斜设置,且多个散热翅片的一端均延伸至凝水箱内。
优选的,所述传动轴上固定套设有两个第一轴承,两个第一轴承的外圈分别与相对应安装孔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风叶片的数量为四个,四个风叶片呈等间距环形排布。
优选的,两个滑板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限位槽,两个滑孔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杆,四个限位杆分别滑动安装在相对应的限位槽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竖轴上固定套设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的外圈与第一圆孔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二竖轴上固定套设有第三轴承,第三轴承的外圈与第二圆孔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三圆孔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密封圈,第二竖轴通过密封圈与第三圆孔转动密封配合。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移动连续式太阳能空气取水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一种可移动连续式太阳能空气取水器,通过通过利用太阳能光伏板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存储在蓄电池组内,利用蓄电池组可分别向吸风机、两个半导体制冷片、紫外线灭菌灯提供电源,利用太阳能集热管可把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对进入太阳能集热管内的空气进行加热,通过启动吸风机工作,外界的空气进入太阳能集热管内进行加热,加热后的热空气流入固定盒内,再从三个出气管排出,通过开启两个半导体制冷片工作,使得三个出气管排出的热空气中的水汽在两个半导体制冷片之间进行制冷凝结成水珠,水珠经过连通管下落至集水箱内进行收集,从而完成初次空气取水,通过设置多个散热翅片,可把两个半导体制冷片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凝水箱外,使得两个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效果更好,含有水汽的空气经过S型管、凝水板并从出气孔排出,两个半导体制冷片产生的制冷量传递至S型管内的空气中,可把空气中剩余的水汽进行冷凝形成水珠,并从S型管排出落入集水箱内进行收集,从而完成再次空气取水,通过两次对空气进行取水,使得对空气取水的效率更高,取水效果更好。
(2)、该一种可移动连续式太阳能空气取水器,通过利用空气气流可推动四个风叶片、传动轴、第二伞齿轮和第三伞齿轮转动,第二伞齿轮带动第一伞齿轮、第一竖轴和凸轮转动,在凸轮的持续转动作用下,并配合两个弹簧产生的弹力作用,使得凸透镜进行水平往复运动,通过设置凸透镜,能够把太阳光线进行聚集后再照射在太阳能光伏板和太阳能集热管的表面,增强了太阳光照射在太阳能光伏板和太阳能集热管表面的照射强度,提高了太阳能的利用率,使得太阳能光伏板和太阳能集热管能够充分对太阳光进行吸收,把更多的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存储在蓄电池组内,把更多的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对进入太阳能集热管内部的空气进行加热,使得对空气的加热效果更好,加热效率更快,从而使得热空气进入凝水箱内时,对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效果更好,通过利用凸透镜的水平往复运动,使得太阳能光伏板和太阳能集热管的表面受热均匀,不易造成太阳能光伏板和太阳能集热管的表面局部产生高温而损坏。
(3)、该一种可移动连续式太阳能空气取水器,通过利用过滤网,可对收集的冷凝水中的杂质颗粒进行拦截过滤,通过利用刮板的旋转,可把过滤网表面粘附的杂质颗粒刮掉,避免杂质颗粒杂质过滤网上的网孔堵塞,提高了过滤网的过滤效果,通过设置活性炭滤板可对收集的冷凝水中的微粒、胶体、异味等杂质进行吸附净化,通过开启紫外线灭菌灯,可对收集的冷凝水进行灭菌消毒处理,从而能够对收集的冷凝水进行有效的净化灭菌消毒,提高了收集的冷凝水的卫生质量,在使用空气冷凝水时更加放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主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2中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集水箱;2、立柱;3、凝水箱;4、连通管;5、太阳能光伏板;6、太阳能集热管;7、吸风机;8、吸气罩;9、第一输气管;10、第二输气管;11、固定盒;12、传动轴;13、风叶片;14、四通管;15、出气管;16、半导体制冷片;17、固定板;18、凸透镜;19、滑孔;20、滑板;21、连接板;22、弹簧;23、第一竖轴;24、凸轮;25、第一伞齿轮;26、第二伞齿轮;27、第三伞齿轮;28、出气孔;29、防尘滤网;30、凝水板;31、S型管;32、第二竖轴;33、第四伞齿轮;34、过滤网;35、活性炭滤板;36、紫外线灭菌灯;37、出水管;38、轴承座;39、横轴;40、刮板;41、蜗轮;42、蜗杆;43、蓄电池组;44、盖板;45、散热翅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5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移动连续式太阳能空气取水器,包括集水箱1,集水箱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四个立柱2,四个立柱2呈两两对称设置,四个立柱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凝水箱3,凝水箱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通管4,连通管4与凝水箱3内部相连通,连通管4的底端延伸至集水箱1内,凝水箱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太阳能光伏板5和太阳能集热管6,凝水箱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吸风机7,吸风机7的吸入端固定安装有吸气罩8,吸风机7的排出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输气管9,第一输气管9远离吸风机7的一端与太阳能集热管6的一端固定连接并相连通,太阳能集热管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输气管10,凝水箱3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盒11,第二输气管10远离太阳能集热管6的一端延伸至固定盒11内,固定盒11内设有传动轴12,传动轴12上固定安装有风叶片13,固定盒11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安装孔,传动轴12的两端分别贯穿相对应的安装孔,固定盒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四通管14的一端,四通管14的另三端均固定连接有出气管15,凝水箱3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16,两个半导体制冷片16呈倾斜设置,凝水箱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板17,太阳能光伏板5和太阳能集热管6位于两个固定板17之间,两个固定板17之间设有凸透镜18,两个固定板17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滑孔19,凸透镜18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板20,两个滑板20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贯穿相对应的滑孔19,两个滑板20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板21,两个连接板21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套设在相对应滑板20上的弹簧22,两个弹簧22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固定板17相互远离的一侧固定连接,凝水箱3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一圆孔和出气孔28,第一圆孔内转动安装有第一竖轴23,第一竖轴23的两端均延伸至第一圆孔外,第一竖轴23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凸轮24,凸轮24的一侧与两个连接板21中的一个连接板21的一侧相接触,第一竖轴2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伞齿轮25,传动轴12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二伞齿轮26和第三伞齿轮27,第二伞齿轮26与第一伞齿轮25相啮合,凝水箱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尘滤网29,防尘滤网29与出气孔28相适配,凝水箱3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凝水板30,凝水板30与出气孔28相适配,凝水板30的底部固定安装有S型管31,S型管31位于两个半导体制冷片16之间,凝水箱3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二圆孔,第二圆孔内转动安装有第二竖轴32,第二竖轴32的两端均延伸至第二圆孔外,第二竖轴3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四伞齿轮33,第四伞齿轮33与第三伞齿轮27相啮合,集水箱1内固定安装有过滤网34和活性炭滤板35,集水箱1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紫外线灭菌灯36,集水箱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出水管37,出水管37上固定安装有截止阀,集水箱1远离出水管37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轴承座38,轴承座38的一侧转动安装有横轴39的一端,横轴39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刮板40,刮板40与过滤网34的一侧相接触,横轴39上固定套设有蜗轮41,集水箱1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三圆孔,第二竖轴32的底端贯穿第三圆孔并固定安装有蜗杆42,蜗杆42与蜗轮41相啮合,凝水箱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位于吸风机7下方的蓄电池组43。
本实施例中,所述集水箱1的前侧内壁上开设有清理口,集水箱1的前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盖板44,盖板44与清理口相适配。
本实施例中,所述凝水箱3的前侧和后侧均等间距固定安装有多个散热翅片45,多个散热翅片45均为倾斜设置,且多个散热翅片45的一端均延伸至凝水箱3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轴12上固定套设有两个第一轴承,两个第一轴承的外圈分别与相对应安装孔的内壁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风叶片13的数量为四个,四个风叶片13呈等间距环形排布。
本实施例中,两个滑板20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限位槽,两个滑孔19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杆,四个限位杆分别滑动安装在相对应的限位槽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竖轴23上固定套设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的外圈与第一圆孔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二竖轴32上固定套设有第三轴承,第三轴承的外圈与第二圆孔的内壁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圆孔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密封圈,第二竖轴32通过密封圈与第三圆孔转动密封配合。
本实施例中,使用时,凝水箱3上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吸风机7、两个半导体制冷片16、紫外线灭菌灯36、蓄电池组43和控制开关依次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构成回路,控制开关可分别控制吸风机7、两个半导体制冷片16和紫外线灭菌灯36的开启和关闭,通过利用太阳能光伏板5可对太阳光进行吸收,并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存储在蓄电池组43内,利用蓄电池组43可分别向吸风机7、两个半导体制冷片16、紫外线灭菌灯36提供电源,利用太阳能集热管6可对太阳光进行吸收,并把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可对进入太阳能集热管6内的空气进行加热,通过启动吸风机7工作,外界的空气依次经过吸气罩8、吸风机7、第一输气管9进入太阳能集热管6内进行加热,加热后的热空气再经过第二输气管10流入固定盒11内,然后再经过四通管14并从三个出气管15排出,通过开启两个半导体制冷片16工作,使得三个出气管15排出的热空气中的水汽在两个半导体制冷片16之间进行制冷凝结成水珠,水珠经过连通管4下落至集水箱1内进行收集,从而完成初次空气取水,通过设置多个散热翅片45,可把两个半导体制冷片16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凝水箱3外,使得两个半导体制冷片16的制冷效果更好,含有水汽的空气经过S型管31、凝水板30并从出气孔28排出,含有水汽在S型管31内流动过程中,两个半导体制冷片16产生的制冷量传递至S型管31内的空气中,可把空气中剩余的水汽进行冷凝形成水珠,并从S型管31排出落入集水箱1内进行收集,通过设置凝水板30可对空气中的水汽进行阻挡凝结,避免水汽伴随空气从出气孔28排出,从而完成再次空气取水,通过两次对空气进行取水,使得对空气取水的效率更高,取水效果更好,通过利用空气进入固定盒11内时的推动力,利用气流可推动四个风叶片13、传动轴12、第二伞齿轮26和第三伞齿轮27转动,第二伞齿轮26带动第一伞齿轮25、第一竖轴23和凸轮24转动,凸轮24推动连接板21、两个滑板20和凸透镜18水平移动,两个弹簧22受力变形产生弹力,在凸轮24的持续转动作用下,并配合两个弹簧22产生的弹力作用,凸透镜18进行水平往复运动,通过设置凸透镜18,能够把太阳光线透过凸透镜18进行聚集后再照射在太阳能光伏板5和太阳能集热管6的表面,增强了太阳光照射在太阳能光伏板5和太阳能集热管6表面的照射强度,提高了太阳能的利用率,使得太阳能光伏板5和太阳能集热管6能够充分对太阳光进行吸收,把更多的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存储在蓄电池组43内,把更多的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对进入太阳能集热管6内部的空气进行加热,使得对空气的加热效果更好,加热效率更快,从而使得热空气进入凝水箱3内时,对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效果更好,通过利用凸透镜18的水平往复运动,使得太阳光能够均匀照射在太阳能光伏板5和太阳能集热管6的表面,使得太阳能光伏板5和太阳能集热管6的表面受热均匀,不易造成太阳能光伏板5和太阳能集热管6的表面局部产生高温而损坏,通过利用过滤网34,可对收集的冷凝水中的杂质颗粒进行拦截过滤,通过利用第三伞齿轮27带动第四伞齿轮33、第二竖轴32和蜗杆42转动,蜗杆42带动蜗轮41、横轴39和刮板40旋转,利用刮板40的旋转,可把过滤网34表面粘附的杂质颗粒刮掉,避免杂质颗粒杂质过滤网34上的网孔堵塞,提高了过滤网34的过滤效果,通过设置活性炭滤板35可对收集的冷凝水中的微粒、胶体、异味等杂质进行吸附净化,通过开启紫外线灭菌灯36,可对收集的冷凝水进行灭菌消毒处理,从而能够对收集的冷凝水进行有效的净化灭菌消毒,提高了收集的冷凝水的卫生质量,在使用空气冷凝水时更加放心,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综上可得,该一种可移动连续式太阳能空气取水器,通过利用太阳能光伏板5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存储在蓄电池组43内,利用蓄电池组43可分别向吸风机7、两个半导体制冷片16、紫外线灭菌灯36提供电源,利用太阳能集热管6可把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对进入太阳能集热管6内的空气进行加热,通过启动吸风机7工作,外界的空气进入太阳能集热管6内进行加热,加热后的热空气流入固定盒11内,再从三个出气管15排出,通过开启两个半导体制冷片16工作,使得三个出气管15排出的热空气中的水汽在两个半导体制冷片16之间进行制冷凝结成水珠,水珠经过连通管4下落至集水箱1内进行收集,从而完成初次空气取水,通过设置多个散热翅片45,可把两个半导体制冷片16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凝水箱3外,使得两个半导体制冷片16的制冷效果更好,含有水汽的空气经过S型管31、凝水板30并从出气孔28排出,两个半导体制冷片16产生的制冷量传递至S型管31内的空气中,可把空气中剩余的水汽进行冷凝形成水珠,并从S型管31排出落入集水箱1内进行收集,从而完成再次空气取水,通过两次对空气进行取水,使得对空气取水的效率更高,取水效果更好,通过利用空气气流可推动四个风叶片13、传动轴12、第二伞齿轮26和第三伞齿轮27转动,第二伞齿轮26带动第一伞齿轮25、第一竖轴23和凸轮24转动,在凸轮24的持续转动作用下,并配合两个弹簧22产生的弹力作用,使得凸透镜18进行水平往复运动,通过设置凸透镜18,能够把太阳光线进行聚集后再照射在太阳能光伏板5和太阳能集热管6的表面,增强了太阳光照射在太阳能光伏板5和太阳能集热管6表面的照射强度,提高了太阳能的利用率,使得太阳能光伏板5和太阳能集热管6能够充分对太阳光进行吸收,把更多的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存储在蓄电池组43内,把更多的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对进入太阳能集热管6内部的空气进行加热,使得对空气的加热效果更好,加热效率更快,从而使得热空气进入凝水箱3内时,对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效果更好,通过利用凸透镜18的水平往复运动,使得太阳能光伏板5和太阳能集热管6的表面受热均匀,不易造成太阳能光伏板5和太阳能集热管6的表面局部产生高温而损坏,通过利用过滤网34,可对收集的冷凝水中的杂质颗粒进行拦截过滤,通过利用刮板40的旋转,可把过滤网34表面粘附的杂质颗粒刮掉,避免杂质颗粒杂质过滤网34上的网孔堵塞,提高了过滤网34的过滤效果,通过设置活性炭滤板35可对收集的冷凝水中的微粒、胶体、异味等杂质进行吸附净化,通过开启紫外线灭菌灯36,可对收集的冷凝水进行灭菌消毒处理,从而能够对收集的冷凝水进行有效的净化灭菌消毒,提高了收集的冷凝水的卫生质量,在使用空气冷凝水时更加放心,本发明设计合理,实用性好,利用太阳能光伏板5和太阳能集热管6能够充分对太阳光进行吸收,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和热能,提高了太阳能的利用率,能够有效的提高空气取水的效率,进行空气取水的效率更高,取水效果更好,而且能够对收集的冷凝水进行有效的净化灭菌消毒,提高了收集的冷凝水的卫生质量,在使用空气冷凝水时更加放心。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可移动连续式太阳能空气取水器,包括集水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箱(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四个立柱(2),四个立柱(2)呈两两对称设置,四个立柱(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凝水箱(3),凝水箱(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通管(4),连通管(4)与凝水箱(3)内部相连通,连通管(4)的底端延伸至集水箱(1)内,凝水箱(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太阳能光伏板(5)和太阳能集热管(6),凝水箱(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吸风机(7),吸风机(7)的吸入端固定安装有吸气罩(8),吸风机(7)的排出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输气管(9),第一输气管(9)远离吸风机(7)的一端与太阳能集热管(6)的一端固定连接并相连通,太阳能集热管(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输气管(10),凝水箱(3)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盒(11),第二输气管(10)远离太阳能集热管(6)的一端延伸至固定盒(11)内,固定盒(11)内设有传动轴(12),传动轴(12)上固定安装有风叶片(13),固定盒(11)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安装孔,传动轴(12)的两端分别贯穿相对应的安装孔,固定盒(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四通管(14)的一端,四通管(14)的另三端均固定连接有出气管(15),凝水箱(3)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16),两个半导体制冷片(16)呈倾斜设置,凝水箱(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板(17),太阳能光伏板(5)和太阳能集热管(6)位于两个固定板(17)之间,两个固定板(17)之间设有凸透镜(18),两个固定板(17)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滑孔(19),凸透镜(18)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板(20),两个滑板(20)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贯穿相对应的滑孔(19),两个滑板(20)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板(21),两个连接板(21)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套设在相对应滑板(20)上的弹簧(22),两个弹簧(22)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固定板(17)相互远离的一侧固定连接,凝水箱(3)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一圆孔和出气孔(28),第一圆孔内转动安装有第一竖轴(23),第一竖轴(23)的两端均延伸至第一圆孔外,第一竖轴(23)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凸轮(24),凸轮(24)的一侧与两个连接板(21)中的一个连接板(21)的一侧相接触,第一竖轴(2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伞齿轮(25),传动轴(12)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二伞齿轮(26)和第三伞齿轮(27),第二伞齿轮(26)与第一伞齿轮(25)相啮合,凝水箱(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尘滤网(29),防尘滤网(29)与出气孔(28)相适配,凝水箱(3)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凝水板(30),凝水板(30)与出气孔(28)相适配,凝水板(30)的底部固定安装有S型管(31),S型管(31)位于两个半导体制冷片(16)之间,凝水箱(3)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二圆孔,第二圆孔内转动安装有第二竖轴(32),第二竖轴(32)的两端均延伸至第二圆孔外,第二竖轴(3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四伞齿轮(33),第四伞齿轮(33)与第三伞齿轮(27)相啮合,集水箱(1)内固定安装有过滤网(34)和活性炭滤板(35),集水箱(1)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紫外线灭菌灯(36),集水箱(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出水管(37),出水管(37)上固定安装有截止阀,集水箱(1)远离出水管(37)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轴承座(38),轴承座(38)的一侧转动安装有横轴(39)的一端,横轴(39)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刮板(40),刮板(40)与过滤网(34)的一侧相接触,横轴(39)上固定套设有蜗轮(41),集水箱(1)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三圆孔,第二竖轴(32)的底端贯穿第三圆孔并固定安装有蜗杆(42),蜗杆(42)与蜗轮(41)相啮合,凝水箱(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位于吸风机(7)下方的蓄电池组(4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连续式太阳能空气取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箱(1)的前侧内壁上开设有清理口,集水箱(1)的前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盖板(44),盖板(44)与清理口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连续式太阳能空气取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凝水箱(3)的前侧和后侧均等间距固定安装有多个散热翅片(45),多个散热翅片(45)均为倾斜设置,且多个散热翅片(45)的一端均延伸至凝水箱(3)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连续式太阳能空气取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12)上固定套设有两个第一轴承,两个第一轴承的外圈分别与相对应安装孔的内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连续式太阳能空气取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叶片(13)的数量为四个,四个风叶片(13)呈等间距环形排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连续式太阳能空气取水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滑板(20)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限位槽,两个滑孔(19)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杆,四个限位杆分别滑动安装在相对应的限位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连续式太阳能空气取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轴(23)上固定套设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的外圈与第一圆孔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二竖轴(32)上固定套设有第三轴承,第三轴承的外圈与第二圆孔的内壁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连续式太阳能空气取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圆孔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密封圈,第二竖轴(32)通过密封圈与第三圆孔转动密封配合。
CN202110005289.6A 2021-01-05 2021-01-05 一种可移动连续式太阳能空气取水器 Active CN1128541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05289.6A CN112854137B (zh) 2021-01-05 2021-01-05 一种可移动连续式太阳能空气取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05289.6A CN112854137B (zh) 2021-01-05 2021-01-05 一种可移动连续式太阳能空气取水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54137A CN112854137A (zh) 2021-05-28
CN112854137B true CN112854137B (zh) 2022-03-08

Family

ID=76001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05289.6A Active CN112854137B (zh) 2021-01-05 2021-01-05 一种可移动连续式太阳能空气取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54137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35923A (ja) * 1980-08-08 1982-02-2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Zosuisochi
CN100572695C (zh) * 2007-12-21 2009-12-23 江苏大学 一种可移动连续式太阳能空气取水器
US8221514B2 (en) * 2009-05-06 2012-07-17 Yuri Abramov Ecologically clea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ater harvesting from air
CN101936021A (zh) * 2010-08-21 2011-01-05 马军 从干燥空气中取水的方法与装置
WO2013168129A1 (en) * 2012-05-11 2013-11-14 University Of The Witwatersrand A passive radiative condenser
CN205027965U (zh) * 2015-08-10 2016-02-10 成都银顶科技有限公司 太阳能电池板的聚光-均光装置
CN108678075B (zh) * 2018-05-21 2020-11-10 广州市宸宇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空气中的水分制成纯净水的装置
CN109293115B (zh) * 2018-11-03 2021-11-30 嘉兴博创智能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电一体化淡水收集器
CN210518165U (zh) * 2019-10-16 2020-05-12 山东中晶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高转换效率的太阳能电池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54137A (zh) 2021-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92797A (zh) 太阳能海水淡化系统及方法
CN202761046U (zh) 太阳能半导体空气源饮水机
CN111087044A (zh) 一种太阳能空气隙膜蒸馏海水淡化装置
CN212476175U (zh) 太阳能海水淡化系统
CN112854137B (zh) 一种可移动连续式太阳能空气取水器
CN113354011A (zh) 一种高楼落差负压蒸发环保净水装置
CN115654467B (zh) 一种低压蒸汽发生器
CN213016878U (zh) 一种具有节能结构的生物质发电用锅炉引风机
CN105952586A (zh) 一种多能源辅助淡水海盐联产系统
CN216377553U (zh) 一种基于cpc集热的太阳能海水淡化与透明辐射冷凝器相结合的全天淡水收集系统
CN113865376A (zh) 一种分形微通道换热器
CN215260615U (zh) 一种快速过滤换热搪瓷内胆水箱
WO2009028000A2 (en) Improved robot collector for large lens solar concentrators
CN2557514Y (zh) 一种太阳能水净化装置
CN108619915B (zh) 一种气源式热泵太阳能膜蒸馏复合系统
CN221051621U (zh) 基于膜蒸馏及太阳能电热双利用的净水装置
CN210773528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供电的有机蒸气冷凝吸附回收装置
WO2005050103A1 (en) A large lens solar energy concentrator
CN213931504U (zh) 一种具有转动效果的太阳能热水装置
CN216115306U (zh) 一种改善电池良率烘箱的排风机构
CN209068792U (zh) 一种具有除垢消毒功能用太阳能热水器
AU2021107372A4 (en)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Solar Water distillation by Using Thermal Method
CN216125186U (zh) 改进型单效外循环蒸发器
CN217025645U (zh) 一种高盐废水的处理系统
CN111256199B (zh) 一种节能型智能采暖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