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42366B - 多模式神经刺激调控与同步检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多模式神经刺激调控与同步检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42366B
CN112842366B CN202011642786.9A CN202011642786A CN112842366B CN 112842366 B CN112842366 B CN 112842366B CN 202011642786 A CN202011642786 A CN 202011642786A CN 112842366 B CN112842366 B CN 1128423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imulation
nerve
signal
voltage
reg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4278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42366A (zh
Inventor
张禹
蔡新霞
徐声伟
何恩慧
王蜜霞
宋轶琳
邢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erospace Infor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Aerospace Infor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erospace Infor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S filed Critical Aerospace Infor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S
Priority to CN20201164278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4236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423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423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423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423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多模式神经刺激调控与同步检测系统,包括:刺激调控子系统,用于对靶点神经元进行刺激调控,所述刺激包括电刺激,光刺激,化学刺激中至少一种;同步检测子系统,用于对所述神经元经刺激后产生的神经电生理信号和神经电化学信号进行同步检测;以及供电模块,用于为所述调控子系统及所述同步检测子系统供电;所述刺激调控子系统,包括:电调控模块,用于将电刺激作用于靶点神经元;光调控模块,用于将光刺激作用于靶点的神经元;以及化学调控模块,用于将化学药物定时、定量地作用于靶点神经元。

Description

多模式神经刺激调控与同步检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神经信息调控检测技术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模式神经刺激调控与同步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人脑内神经元数量达1012个,每个神经元与其他神经元之间通过电突触和化学突触可建立约1000个联系,进而构成极其丰富而又复杂的神经网络。神经环路是脑内信息处理的“执行者”,每一次想法的进发、情绪的表达、肢体的输出都离不开其内部神经核团的协调工作。以帕金森疾病为例,其致病机理为大脑黑质病变,投射至纹状体内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减少,导致丘脑底核神经元过度兴奋,进而引起基底神经节功能失调,机体出现肌肉僵直、静止性震颤、行动迟缓等运动症状。近年来,科学家们利用电刺激、光刺激或化学刺激控制神经环路某一节点的“开”或“关”,对活体动物或离体脑组织的神经元进行调控,使得神经环路工作机制研究成为可能。如何有效地将这些调控手段进行整合,实现神经系统从单个神经元到特定脑区的多模式刺激调控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一次神经信息的传递可以简述为上级神经元发出经轴丘整合的动作电位,沿轴突进行传导,传导至轴突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下级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接收来自上级神经元的神经递质信息,将神经冲动沿轴突继续传导下去。因此,神经信息包括神经电生理信号和神经递质电化学信号。单一模式的信息记录易造成信息缺失、分析不全面,两种模式信息的同步记录不仅利于揭示电生理信号与电化学信号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且能够更加全面、准确地描述神经网络工作机制。
现阶段,国内外神经信息调控检测研究多采用分立式仪器进行组合,即单一模式的刺激调控仪器配合电生理信号或电化学信号检测仪器,以及电生理信号检测仪器和电化学信号检测仪器联合检测,多台分立仪器之间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同步。然而,神经信号所蕴藏的信息变化多处于毫秒量级,刺激调控与信号检测的不同步、电生理信号与电化学信号检测的不同步势必会造成数据缺失、错位,影响调控信号与检测信号间、电生理信号和电化学信号间的相关性研究。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基于上述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多模式神经刺激调控与同步检测系统,以期解决上述提及的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之一。
(二)技术方案
本公开提供一种多模式神经刺激调控与同步检测系统,包括:
刺激调控子系统,用于对靶点神经元进行刺激调控,所述刺激包括电刺激,光刺激,化学刺激中至少一种;
同步检测子系统,用于对所述神经元经刺激后产生的神经电生理信号和神经电化学信号进行同步检测;以及
供电模块,用于为所述调控子系统及所述同步检测子系统供电;
所述刺激调控子系统,包括:
电调控模块,用于将电刺激作用于靶点神经元;
光调控模块,用于将光刺激作用于靶点的神经元;以及
化学调控模块,用于将化学药物定时、定量地作用于靶点神经元;
所述同步检测子系统,包括:
神经电生理信号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经刺激后的靶点神经元的动作电位、局部场电位,获取描述神经元电特性的神经电生理信号;以及
神经电化学信号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经刺激后的靶点神经元的痕量神经递质。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电调控模块,包括数模转换器、电压信号增益调整器、电压-电流转换电路以及保护电路;当调控选择电压刺激时,所述数模转换器将电压刺激参数进行数字信号至模拟信号的转换,并以电压信号的形式进行输出,所述电压信号增益调整器将电压信号幅值调至与预设电压刺激幅值相同,最终经保护电路输出至靶点神经元,其中,保护电路用于防止输出电压幅值过大,对刺激靶区造成损害。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光调控模块,包括用于输出蓝光和黄光的双通道LED光源控制器以及植入实验靶区用于光线传导的植入式光纤;所述光调控模块能够支持蓝光或黄光单通道光刺激,以及蓝光和黄光双通道同时刺激。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化学调控模块,包括化学调控参数控制器、机械臂以及微注射器;所述化学调控参数控制器用于将化学刺激参数转换为驱动机械臂运作的液压传动参数,进而实现所述机械臂推动所述微注射器输出化学药物至靶点神经元。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神经电生理信号检测模块,包括多个神经电生理信号采集通道;
任一所述神经电生理信号采集通道包括:将神经电生理信号进行一次放大的前置放大器、将神经电生理信号进行二次放大的二次放大电路、去除神经电生理信号工频干扰的50Hz陷波电路、以及将神经电生理信号限制在合理频率范围内的带通滤波器。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神经电化学信号检测模块,包括多个神经电化学信号采集通道;
任一所述神经电化学信号采集通道包括:施加氧化或还原反应电位的恒电位器、将神经递质反应电流转换为电压信号的电流-电压转换电路以及将信号放大至毫伏量级的电压信号增益调整器。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供电模块包括,电调控模块供电单元、光调控模块供电单元、化学调控模块供电单元、神经电生理信号检测模块供电单元和神经电化学信号检测模块供电单元,各单元能够保证±5V双向直流电压的稳定供给。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光调控模块,采用脉宽调制驱动所述LED光源的光强,在固定LED额定驱动电流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占空比,改变LED的平均驱动电流,进而改变LED的输出光强度或辐射照度。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光调控模块,能够依据ChR2感光蛋白质和NpHR光感基因的活化光谱,分别选择发射蓝光和黄光的LED作为光刺激光源,用于调控修饰神经元的兴奋性活动和抑制性活动。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化学调控模块,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其中第一通道输出刺激性药物,用于增强神经电信号和递质化学信号;第二通道无刺激性药物输出,用于与所述第一通道检测信号进行对比。
(三)有益效果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公开多模式神经刺激调控与同步检测系统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中之一或其中一部分:
(1)实现了同一仪器系统下的多模式神经刺激调控与同步检测;
(2)解决了调控信号与检测信号的信息错位、数据丢失问题;
(3)解决了单一模式记录所造成的信息缺失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中多模式神经刺激调控与同步检测系统功能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中多模式神经刺激调控与同步检测系统各模块关系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中多模式神经刺激调控与同步检测系统中电调控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中多模式神经刺激调控与同步检测系统中光调控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中多模式神经刺激调控与同步检测系统中化学调控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中多模式神经刺激调控与同步检测系统中神经电生理信号检测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中多模式神经刺激调控与同步检测系统中神经电化学信号检测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中多模式神经刺激调控与同步检测系统中供电模块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本公开实施例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 参比电极
2 对电极
3 工作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多模式神经刺激调控与同步检测系统,所述多模式神经刺激调控与同步检测系统,能够实现多模式刺激调控与双模信息(神经电生理信号和神经电化学信号)检测,不仅实现了刺激调控与神经检测的协同工作,利于全面、准确地呈现刺激调控下的神经环路响应信息,而且所建立的多模式神经刺激调控与同步检测系统,能够为神经性疾病的致病机制和治疗控制提供一个更为精准、有效的研究工具。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公开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多模式神经刺激调控与同步检测系统,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多模式神经刺激调控与同步检测系统,包括:
刺激调控子系统,用于对靶点神经元进行刺激调控,所述刺激包括电刺激,光刺激,化学刺激中至少一种;同步检测子系统,用于对所述神经元经刺激后产生的神经电生理信号和神经电化学信号进行同步检测;以及供电模块,用于为所述调控子系统及所述同步检测子系统供电。
其中,所述刺激调控子系统,包括:电调控模块,用于将电压/电流刺激安全、准确地输出至脑内靶点;光调控模块,用于输出能够激活/抑制神经元活性的蓝光/黄光;化学调控模块,用于将化学药物定点、定量地输出至脑靶区;所述同步检测子系统,包括:神经电生理信号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动作电位、局部场电位的描述神经元电特性的神经电生理信号;神经电化学信号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痕量神经递质。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电调控模块是采用刺激微电极向细胞施加电压或电流,直接刺激神经元的方法。本公开电调控模块支持双向刺激波形,具有神经元诱发效率高、微电极使用寿命长、刺激伪迹小等优点。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电调控模块的硬件电路包括:数模转换器、电压信号增益调整器、电压-电流转换电路以及保护电路。基本设计思想为:当调控选择电压刺激时,所述数模转换器将在上位机设置的电压刺激参数进行数字信号至模拟信号的转换,并以电压信号的形式进行输出,之后电压信号增益调整器将其幅值调至与预设电压刺激幅值相同,最终经保护电路输出至靶点神经元。其中,保护电路用于防止输出电压幅值过大,对刺激靶区造成损害。
进一步地,与电压刺激不同的是,电流刺激处理电路在前述电路的基础上增加电压-电流转换器,目的是将增益调节器输出的电压值转换成预设的电流值。具体地,当选择电流刺激时,上位机软件后台根据电压-电流转换器的转换电阻自动计算出与刺激电流值相对应的电压值,并将电压输出指令下达至数模转换器和增益调节器,之后,利用电压-电流转换器和保护电路输出预设的电流刺激。其中,保护电路用于防止输出电流值过大,对脑靶区造成损伤。
进一步地,本公开电调控模块将数模转换器和电压信号增益调整器进行组合,使输出电压值不限于数模转换器的输出电压范围,进而拓宽电刺激调节参数。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光调控模块依据从单细胞绿藻上分离出的ChR2感光蛋白质,其光活化谱为350-550nm(中心波长470nm),在蓝光刺激下使Na+、Ca2+等进入细胞,产生内向电流,引起细胞去极化,从而兴奋神经元活动;从团藻提取的光感基因NpHR,其光活化谱为525nm-650nm(中心波长为578nm),在黄光刺激下使Cl-进入细胞,导致超级化,从而抑制神经元活动,由此,分别选择发射波长为470nm(蓝光)和578nm(黄光)的LED作为光刺激光源,用于调控修饰细胞的兴奋性活动和抑制性活动。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所述光调控模块包括双通道LED光源控制器和植入式光纤,系统采用脉宽调制来驱动LED的光强,即在固定LED额定驱动电流下,通过改变占空比,改变LED的平均驱动电流,从而改变LED的输出光强度或辐射照度,之后通过直径为100-400μm的植入式光纤,将光线传输至实验靶区。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化学调控模块用于将化学药物定点、定量输出至脑靶区,利于避开血脑屏障和减少全身性毒素作用。本公开化学调控模块,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其中第一通道输出刺激性药物,用于增强神经电信号和递质化学信号;第二通道无刺激性药物输出,用于与所述第一通道检测信号进行对比。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使用玻璃拉制仪将双通道玻璃管拉至微米级别,固定在微注射器前端,通过立体定位仪对脑内特定区域(如纹状体区等)进行化学刺激,利于研究药物诱导的电生理信号和电化学信号(多巴胺、谷氨酸等神经递质)的同步变化。
进一步地,在上位机软件输入所用微注射器的内径尺寸和药物推送量,化学调控参数控制器根据此参数输出驱动机械臂的液压传动参数,使机械臂在一定时间内以固定速度推动微注射器,进而化学药物进入玻璃管,实现靶区的定量药物输出。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神经电生理信号检测模块,其神经电生理信号是指用于描述动作电位、局部场电位等神经元电特性的信号,由于其幅值十分微弱,多处于微伏量级,极易受到环境噪声干扰。为获取高质量神经电生理信号,本实施例旨在提供低输入噪声、高增益、高共模抑制比的神经电生理信号检测模块,包括前置放大器、二次放大电路、50Hz陷波电路以及带通滤波器。
具体地,经生物传感器采回的神经电生理信号率先与置于仪器外部的前置放大器相连,进行信号的第一次放大,避免在传输过程中因传输线过长导致的信号衰减;随后,二次放大电路将传入仪器内部的有效电信号进行第二次放大,使其电压幅值提升至不易受外界噪声影响的毫伏量级;经两次放大后的电生理信号进入50Hz陷波电路,目的是去除来自外界环境的工频干扰,减少后续信号处理的工作量;最后,有效信号进入1-3000Hz带通滤波器,用于去除极化电压、动物呼吸等低频噪声以及手机通信、广播发射等高频噪声,保留高质量神经电生理信号。
进一步地,本发明电生理信号检测模块最多支持128通道神经电生理信号同时采集,制其PCB板方面,采用合理布局、布线,所有通道走线高度一致,最大程度上保留信号的原本特征。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神经电化学信号检测模块基于电化学分析法和三电极体系进行设计。
具体地,根据氧化或还原反应电位下神经递质反应电流与其浓度成正比,在参比电极1和工作电极3之间施加氧化或还原反应电位,使多巴胺、谷氨酸、抗坏血酸等神经递质发生氧化或还原反应,并在工作电极3和对电极2之间产生反应电流,进而获取与神经递质浓度相关的电流信息。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电化学信号检测模块采用恒电位器输出神经递质反应所需的氧化或还原电位,并且提供与工作电极3构成电流回路的对电极2;采用跨阻放大电路和大阻值采样电阻构成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将微弱电流转换为电压信号;采用电压增益调节器,将有效信号幅值进行二次放大,最后输出不易受环境干扰的毫伏级电压信号。
进一步地,电化学信号检测模块工作电极3在仪器内部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包裹,形成“隔离岛”,目的是避免PCB板漏电流对其检测造成影响。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供电模块包括:电调控模块供电单元、光调控模块供电单元、化学调控模块供电单元、神经电生理信号检测模块供电单元和神经电化学信号检测模块供电单元。每一个供电单元为各自功能模块提供电源供给,供电独立、地线统一。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所述供电模块中每个供电单元皆包括直流-直流转换器和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功能上,直流-直流转换器将+12V直流电压转换为±5V双向直流电压,之后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减弱电源纹波噪声对系统的干扰,最终输出稳定的±5V双向直流电压。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本公开不仅涉及多模式神经刺激调控,而且包含神经双模信息(神经电生理信号和神经电化学信号)同步检测。因此在系统外壳体设计方面,采用“隔断式”设计方案,即每一个功能模块具有各自独立的固定空间,并且相互之间采用坡莫合金材料进行隔离。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多模式神经刺激调控与同步检测系统的壳体采用“内外双层屏蔽”设计,即除了外壳体的一次屏蔽以外,还有内壳体的第二次屏蔽,一方面,避免外界噪声对其正常工作产生影响,另一方面,避免系统长时间工作对外界环境造成干扰。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或说明书正文中,未绘示或描述的实现方式,均为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所知的形式,并未进行详细说明。此外,上述对各元件和方法的定义并不仅限于实施例中提到的各种具体结构、形状或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对其进行简单地更改或替换。
依据以上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对本公开多模式神经刺激调控与同步检测系统有了清楚的认识。
综上所述,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多模式神经刺激调控与同步检测系统,本公开实现了同一仪器系统下的多模式神经刺激调控与同步检测,采用统一时钟同步控制,有效地解决了调控信号与检测信号的信息错位、数据丢失问题,利于研究例如深脑核团电刺激术等神经性疾病治疗方法的潜在工作机制;本公开重点突破微弱电生理信号和痕量递质电化学信号检测关键技术,对神经电生理信号和神经电化学信号开展同步检测,一方面弥补单一模式记录所造成的信息缺失,另一方面,利于揭示大脑中电信号和神经递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本公开集成了电、光、化学三种刺激调控模块,以及神经电生理信号和神经电化学信号的检测模块,利于全面、准确地呈现神经系统从单个细胞到特定功能脑区在刺激调控下的响应信息,为脑神经网络工作机制研究提供精准、有效的研究工具。
还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中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并非用来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贯穿附图,相同的元素由相同或相近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在可能导致对本公开的理解造成混淆时,将省略常规结构或构造。
并且图中各部件的形状和尺寸不反映真实大小和比例,而仅示意本公开实施例的内容。另外,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
除非有所知名为相反之意,本说明书及所附权利要求中的数值参数是近似值,能够根据通过本公开的内容所得的所需特性改变。具体而言,所有使用于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中表示组成的含量、反应条件等等的数字,应理解为在所有情况中是受到「约」的用语所修饰。一般情况下,其表达的含义是指包含由特定数量在一些实施例中±10%的变化、在一些实施例中±5%的变化、在一些实施例中±1%的变化、在一些实施例中±0.5%的变化。
再者,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
说明书与权利要求中所使用的序数例如“第一”、“第二”、“第三”等的用词,以修饰相应的元件,其本身并不意味着该元件有任何的序数,也不代表某一元件与另一元件的顺序、或是制造方法上的顺序,该些序数的使用仅用来使具有某命名的一元件得以和另一具有相同命名的元件能做出清楚区分。
此外,除非特别描述或必须依序发生的步骤,上述步骤的顺序并无限制于以上所列,且可根据所需设计而变化或重新安排。并且上述实施例可基于设计及可靠度的考虑,彼此混合搭配使用或与其他实施例混合搭配使用,即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自由组合形成更多的实施例。
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设备中的模块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单元或组件组合成一个模块或单元或组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或子组件。除了这样的特征和/或过程或者单元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并且,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公开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公开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公开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公开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公开的单独实施例。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

1.一种多模式神经刺激调控与同步检测系统,包括:
刺激调控子系统,用于对靶点神经元进行刺激调控,所述刺激包括电刺激,光刺激和化学刺激;
同步检测子系统,用于对所述神经元经刺激后产生的神经电生理信号和神经电化学信号进行同步检测;以及
供电模块,用于为所述调控子系统及所述同步检测子系统供电;
所述刺激调控子系统,包括:
电调控模块,用于将电刺激作用于靶点神经元;
光调控模块,用于将光刺激作用于靶点的神经元;以及
化学调控模块,用于将化学药物定时、定量地作用于靶点神经元;所述同步检测子系统,包括:
神经电生理信号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经刺激后的靶点神经元的动作电位、局部场电位,获取描述神经元电特性的神经电生理信号;以及
神经电化学信号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经刺激后的靶点神经元的痕量神经递质;
其中,所述神经电化学信号检测模块的工作电极使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包裹,形成隔离岛,以减少漏电流对检测造成的影响;
其中,所述神经电生理信号检测模块中包含通道,所述通道用于信号采集,所述神经电生理信号检测模块可实现最多128个通道同时进行所述信号采集;
其中,所述神经电生理信号检测模块中的全部通道走线高度一致,以最大程度地保留所述通道所采集到的信号的特征;
其中,所述供电模块、所述电调控模块、所述光调控模块、所述化学调控模块、所述神经电生理信号检测模块以及所述神经电化学信号检测模块彼此之间采用坡莫合金材料进行隔离,以减弱电磁干扰现象;
其中,所述化学调控模块,包括化学调控参数控制器、机械臂以及微注射器;所述化学调控参数控制器用于将化学刺激参数转换为驱动机械臂运作的液压传动参数,进而实现所述机械臂以固定速度推动所述微注射器,使化学药物进入玻璃管,进而将化学药物输出至靶点神经元,实现靶区的定量药物输出,其中,化学刺激参数包括所述微注射器的内径尺寸和药物推送量;
其中,所述化学调控模块,还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其中第一通道输出刺激性药物,用于增强神经电信号和递质化学信号;第二通道无刺激性药物输出,用于与所述第一通道检测信号进行对比;
其中,化学调控模块,还包括玻璃拉制仪和立体定位仪,所述玻璃拉制仪用于将所述第一通道的玻璃管和所述第二通道的玻璃管拉至微米级别,固定在所述微注射器前端;所述立体定位仪用于通过固定在所述注射器前端的玻璃管,对脑内目标区域进行化学刺激;
其中,所述电调控模块,包括数模转换器、电压信号增益调整器、电压-电流转换电路以及保护电路;当调控选择电压刺激时,所述数模转换器将电压刺激参数进行数字信号至模拟信号的转换,并以电压信号的形式进行输出,所述电压信号增益调整器将电压信号幅值调至与预设电压刺激幅值相同,最终经保护电路将接收到的与所述电压信号增益调整器所输出的电压信号对应的电压信号输出至所述靶点神经元,其中,保护电路用于防止输出电压幅值过大,对刺激靶区造成损害;
当调控选择电流刺激时,通过使用所述电压-电流转换电路,将所述电压信号增益调整器所输出的电压信号转换成具有预设的电流值的电流信号,并经保护电路将接收到的与所述电压-电流转换电路所输出的电流信号对应的电流信号,输出至所述靶点神经元;
其中,所述光调控模块,包括用于输出蓝光和黄光的双通道LED光源控制器以及植入实验靶区用于光线传导的植入式光纤;所述光调控模块能够支持蓝光或黄光单通道光刺激,以及能够依据ChR2感光蛋白质和NpHR光感基因的活化光谱,通过蓝光和黄光双通道同时发射波长为470nm的蓝光和波长为578nm的黄光进行刺激,以调控修饰神经元的兴奋性活动和抑制性活动,所述植入式光纤用于将所述双通道LED光源控制器所输出的光线传输至所述靶点神经元;
其中,所述神经电生理信号检测模块,包括多个神经电生理信号采集通道;
任一所述神经电生理信号采集通道包括:将神经电生理信号进行第一次放大的前置放大器、将神经电生理信号进行第二次放大的二次放大电路、去除神经电生理信号工频干扰的50Hz陷波电路、以及将神经电生理信号限制在合理频率范围内的带通滤波器,其中,所述合理频率范围为1-3000Hz;
其中,所述神经电化学信号检测模块,包括多个神经电化学信号采集通道;
任一所述神经电化学信号采集通道包括:通过参比电极和工作电极施加氧化或还原反应电位,并使用所述工作电极和与所述工作电极构成电流回路的对电极获取与所述痕量神经递质的浓度相关的神经递质反应电流的恒电位器、将所述神经递质反应电流转换为电压信号的电流-电压转换电路以及将信号放大至毫伏量级的电压信号增益调整器;
其中,所述供电模块包括:电调控模块供电单元、光调控模块供电单元、化学调控模块供电单元、神经电生理信号检测模块供电单元和神经电化学信号检测模块供电单元,各单元能够保证±5V双向直流电压的稳定供给;
其中,所述供电模块中的每个供电单元均包括直流-直流转换器和低压差线性稳压器,所述直流-直流转换器用于将+12V直流电压转换为±5V的双向直流电压,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用于对所述±5V的双向直流电压进行稳压处理,输出稳定的±5V的双向直流电压;
其中,所述光调控模块,采用脉宽调制驱动所述LED光源的光强,在固定所述LED光源额定驱动电流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占空比,改变所述LED光源的平均驱动电流,进而改变所述LED光源的输出光强度或辐射照度;
其中,所述多模式神经刺激调控与同步检测系统包括用于第一次屏蔽的外壳体和用于第二次屏蔽的内壳体。
CN202011642786.9A 2020-12-30 2020-12-30 多模式神经刺激调控与同步检测系统 Active CN1128423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42786.9A CN112842366B (zh) 2020-12-30 2020-12-30 多模式神经刺激调控与同步检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42786.9A CN112842366B (zh) 2020-12-30 2020-12-30 多模式神经刺激调控与同步检测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42366A CN112842366A (zh) 2021-05-28
CN112842366B true CN112842366B (zh) 2024-02-06

Family

ID=76000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42786.9A Active CN112842366B (zh) 2020-12-30 2020-12-30 多模式神经刺激调控与同步检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4236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47558B (zh) * 2021-06-17 2022-04-05 上海交通大学 用于神经信号采集的双模态干扰补偿电路
CN113476050B (zh) * 2021-07-01 2022-09-27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神经微探针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90682A1 (en) * 2008-01-15 2009-07-23 Christian Falconi Stimulation device
CN106175701A (zh) * 2016-09-30 2016-12-07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一种神经信息光电调控与双模检测系统
WO2020230003A1 (en) * 2019-05-10 2020-11-19 Institut National De La Sante Et De La Recherche Medicale (Inserm) Method for setting parameters of a neurostimulation device and associated devices
CN117158982A (zh) * 2023-10-16 2023-12-05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睡眠-觉醒脑区双模检测与调控微纳电极阵列、检测系统及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06222983B2 (en) * 2005-03-15 2012-08-16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dulating energy expenditure and neurotrophic factors
EP3200712B1 (en) * 2014-10-01 2020-11-25 Medtronic Ardian Luxembourg S.à.r.l. Systems for evaluating neuromodulation therapy via hemodynamic responses
WO2017172728A1 (en) * 2016-03-28 2017-10-05 Duke University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rain stimulatio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90682A1 (en) * 2008-01-15 2009-07-23 Christian Falconi Stimulation device
CN106175701A (zh) * 2016-09-30 2016-12-07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一种神经信息光电调控与双模检测系统
WO2020230003A1 (en) * 2019-05-10 2020-11-19 Institut National De La Sante Et De La Recherche Medicale (Inserm) Method for setting parameters of a neurostimulation device and associated devices
CN117158982A (zh) * 2023-10-16 2023-12-05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睡眠-觉醒脑区双模检测与调控微纳电极阵列、检测系统及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42366A (zh) 2021-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19040B (zh) 生物反馈光电治疗装置
CN102215909B (zh) 优化用于消炎刺激的电极放置的装置和方法
US11950924B2 (en) Fundamental code unit of the brain: photoreceptor protein-mediated photonic signaling within neural tissue and its uses in brain co-processor
CN112842366B (zh) 多模式神经刺激调控与同步检测系统
US8942809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roving a cognitive function
Hosain et al. Closed loop deep brain stimulation: an evolving technology
CN102380170B (zh) 植入式光电极采集调控装置
CN102793973B (zh) 帕金森氏病治疗装置
Rolston et al. Closed-loop, open-source electrophysiology
Marlinski et al. Signals from the ventrolateral thalamus to the motor cortex during locomotion
US8577470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roving memory in Alzheimer's patients
CN112402792A (zh) 一种神经调控装置及方法
Edward et al. Towards miniaturized closed-loop optogenetic stimulation devices
Shupe et al. Neurochip3: An autonomous multichannel bidirectional brain-computer interface for closed-loop activity-dependent stimulation
Kilias et al. Optogenetic entrainment of neural oscillations with hybrid fiber probes
Zhao et al. Responsive manipulation of neural circuit pathology by fully implantable, front-end multiplexed embedded neuroelectronics
Kim et al. HectoSTAR microLED optoelectrodes for large-scale, high-precision in invo opto-electrophysiology
Lee et al. Multimodal neural interface circuits for diverse interaction with neuronal cell population in human brain
Rolston et al. NeuroRighter: closed-loop multielectrode stimulation and recording for freely moving animals and cell cultures
Parastarfeizabadi et al. A programmable multi-biomarker neural sensor for closed-loop DBS
Schlösser et al. Embedded device for simultaneous recording and stimulation for retina implant research
Jablonski et al. Hearing restoration by a low-weight power-efficient multichannel optogenetic cochlear implant system
Le et al. Implantable optoelectronic neural interface for optogenetics
CN112402791A (zh) 一种神经调控装置及方法
CN110338789A (zh) 生物反馈调控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