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39075A - 一种应用于采集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采集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39075A
CN112839075A CN202011529166.4A CN202011529166A CN112839075A CN 112839075 A CN112839075 A CN 112839075A CN 202011529166 A CN202011529166 A CN 202011529166A CN 112839075 A CN112839075 A CN 1128390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transmitted
server
communication link
acquisition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2916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敬卿
程钟锦
魏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Kehua Hengsheng Co Ltd
Zhangzhou Kehua Technology Co Ltd
Kehua Hengshe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Kehua Hengsheng Co Ltd
Zhangzhou Ke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Kehua Hengsheng Co Ltd, Zhangzhou Kehu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Kehua Hengshe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2916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39075A/zh
Publication of CN1128390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390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H04L67/107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for supporting data block transmission mechanisms
    • H04L67/1078Resource delivery mechanisms
    • H04L67/108Resource delivery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resources being split in blocks or frag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04L67/59Providing operational support to end devices by off-loading in the network or by emulation, e.g. when they are unavailab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采集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涉及数据传输技术领域,该数据传输方法包括:存储采集设备在通讯链路的异常状态期间采集到的数据;当通讯链路状态恢复正常时,判断待传数据的大小是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若待传数据的大小不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则直接向服务器传输待传数据;若待传数据的大小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则以分片方式向服务器传输待传数据中的重要数据,之后以分时方式向服务器传输待传数据中的次要数据。基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有效提高采集设备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于采集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传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采集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采集设备通常会与一服务器建立有线或无线的通讯链路,并通过该通讯链路将采集到的实时数据实时向该服务器进行传输。
现有技术的缺陷在于,当采集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通讯链路状态异常时,采集设备采集到的数据会因无法上传至服务器而丢失,此时,若与该采集设备连接的某个设备在该通讯链路状态异常时发生了故障,则采集设备采集到的有关于该故障的数据会丢失,进而使得维护人员忽略该故障,降低了采集设备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应用于采集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可有效提高采集设备的可靠性。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应用于采集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上述采集设备用于采集数据并向预设的服务器传输采集到的数据,上述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存储上述采集设备在通讯链路的异常状态期间采集到的数据,其中,上述通讯链路指上述采集设备与上述服务器之间的通讯链路;
当上述通讯链路状态恢复正常时,判断待传数据的大小是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其中,上述待传数据为上述采集设备在上述通讯链路的异常状态期间采集到的数据;
若上述待传数据的大小不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则直接向上述服务器传输上述待传数据;
若上述待传数据的大小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则以分片方式向上述服务器传输待传数据中的重要数据,之后以分时方式向上述服务器传输上述待传数据中的次要数据。
基于本申请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存储上述采集设备在上述通讯链路的异常状态期间采集到的数据包括:
监测上述采集设备与上述服务器之间的通讯链路状态;
当上述通讯链路状态异常时,存储上述采集设备在上述通讯链路的异常状态期间采集到的数据。
基于本申请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上述监测上述采集设备与上述服务器之间的通讯链路状态后,上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
当上述通讯链路状态正常时,缓存上述采集设备在最近一预设长度的时间段内采集到的数据。
基于本申请第一方面或本申请第一方面的第一种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当上述通讯链路状态恢复正常时,判断待传数据的大小是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包括:
当上述通讯链路状态恢复正常时,检测上述采集设备因上述通讯链路状态异常而无法向上述服务器传输数据的起始时刻,并基于上述起始时刻和上述采集设备内存储的数据确定待传数据的大小,之后判断上述待传数据的大小是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
基于本申请第一方面或本申请第一方面的第一种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以分时方式向上述服务器传输上述待传数据中的次要数据包括:
监测上述采集设备的实时数据占用带宽,其中,上述实时数据占用带宽为上述采集设备向上述服务器传输实时采集到的数据时所占用的带宽;
仅在上述实时数据占用带宽不大于预设带宽时,向上述服务器传输上述待传数据中的次要数据。
基于本申请第一方面或本申请第一方面的第一种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以分时方式向上述服务器传输上述待传数据中的次要数据包括:
仅在预设时段,向上述服务器传输上述待传数据中的次要数据。
基于本申请第一方面或本申请第一方面的第一种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以分片方式向上述服务器传输待传数据中的重要数据包括:
对上述待传数据中的重要数据进行分片,以得到一个以上分片文件,之后向上述服务器逐个传输上述一个以上分片文件,其中,上述分片文件的大小不大于第二预设阈值。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应用于采集设备的数据传输装置,上述采集设备用于采集数据并向预设的服务器传输采集到的数据,上述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上述采集设备在上述采集设备与上述服务器之间的通讯链路的异常状态期间采集到的数据;
判断单元,用于当上述通讯链路状态恢复正常时,判断待传数据的大小是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其中,上述待传数据为上述采集设备在上述通讯链路的异常状态期间采集到的数据;
传输单元,用于:当上述待传数据的大小不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直接向上述服务器传输上述待传数据;当上述待传数据的大小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以分片方式向上述服务器传输待传数据中的重要数据,之后以分时方式向上述服务器传输上述待传数据中的次要数据。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应用于采集设备的数据传输装置,上述采集设备用于采集数据并向预设的服务器传输采集到的数据,上述数据传输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上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上述处理器执行上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上述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提及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上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上述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提及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由上可见,基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存储采集设备在通讯链路状态异常时采集到的数据,之后,在通讯链路状态恢复正常且待传数据较大时,直接向服务器传输待传数据;在通讯链路状态恢复正常且待传数据较小时,优先以分片方式向服务器传输重要数据,再以分时方式向服务器传输次要数据,避免采集设备在通讯链路状态异常时采集到的数据丢失,提高了采集设备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应用于采集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应用于采集设备的数据传输装置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应用于采集设备的数据传输装置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它情况下,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申请。如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它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一
本申请提供一种应用于采集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上述采集设备用于采集数据并向预设的服务器传输采集到的数据,如图1所示,上述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步骤101,存储所述采集设备在通讯链路的异常状态期间采集到的数据;
其中,所述通讯链路指所述采集设备与所述服务器之间的通讯链路;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上述采集设备与上述服务器之间的通讯链路处于异常状态时,上述采集设备无法向上述服务器传输数据,因此,为不丢失上述采集设备在上述通讯链路的异常状态期间采集到的数据,需对该期间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以备在上述通讯链路恢复正常后向服务器传输该期间采集到的数据。
可选的,上述存储上述采集设备在上述通讯链路的异常状态期间采集到的数据包括:
监测上述采集设备与上述服务器之间的通讯链路状态;
当上述通讯链路状态异常时,存储上述采集设备在上述通讯链路的异常状态期间采集到的数据。
进一步的,在上述监测上述采集设备与上述服务器之间的通讯链路状态后,上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
当上述通讯链路状态正常时,缓存上述采集设备在最近一预设长度的时间段内采集到的数据。
具体的,上述预设长度的时间段可以是1秒或1分钟或1小时或其它任意长度的时间段,此处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电路的延时现象,若在检测到上述通讯链路状态异常后,才对上述采集设备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则有可能会遗漏部分上述采集设备采集到的数据,故在上述通讯链路状态正常时,存储上述采集设备在最近一预设长度的时间段内采集到的数据(该预设长度需大于预估的电路延时时间长度),并替换前一预设长度的时间段内采集到的数据,以保证存储空间的充裕,即可避免遗漏数据的情况发生,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步骤102,当上述通讯链路状态恢复正常时,判断待传数据的大小是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
其中,上述待传数据为上述采集设备在上述通讯链路的异常状态期间采集到的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上述通讯链路状态恢复正常时,需要确定上述采集设备在上述通讯链路的异常状态期间未向服务器传输的本应实时传输的采集到的数据。
可选的,上述当上述通讯链路状态恢复正常时,判断待传数据的大小是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包括:
当上述通讯链路状态恢复正常时,检测上述采集设备因上述通讯链路状态异常而无法向上述服务器传输数据的起始时刻,并基于上述起始时刻和上述采集设备内存储的数据确定待传数据的大小,之后判断上述待传数据的大小是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
具体的,可基于传输数据的起始时刻确定上述采集设备存储的数据中,哪些是从该起始时刻开始存储的,以确定待传数据,进而确定待传数据的大小。
在步骤102中,若上述待传数据的大小不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则触发步骤103的执行;若上述待传数据的大小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则触发步骤104的执行。
步骤103,直接向上述服务器传输上述待传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待传数据较少时,可直接将全部待传数据向服务器传输。
步骤104,以分片方式向上述服务器传输待传数据中的重要数据,之后以分时方式向上述服务器传输上述待传数据中的次要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待传数据较多时,可将待传数据中的数据分为重要数据和次要数据,其中,重要数据可以是待传数据中指定类型的数据(如告警数据),待传数据中除重要数据外的数据可确定为次要数据,之后分片传输该重要数据并分时传输次要数据,以尽可能避免影响上述采集设备传输采集到的实时数据的速率。
可选的,上述以分时方式向上述服务器传输上述待传数据中的次要数据包括:
监测上述采集设备的实时数据占用带宽,其中,上述实时数据占用带宽为上述采集设备向上述服务器传输实时采集到的数据时所占用的带宽;
仅在上述实时数据占用带宽不大于预设带宽时,向上述服务器传输上述待传数据中的次要数据。
可选的,上述以分时方式向上述服务器传输上述待传数据中的次要数据包括:
仅在预设时段,向上述服务器传输上述待传数据中的次要数据。
可选的,上述以分片方式向上述服务器传输待传数据中的重要数据包括:
对上述待传数据中的重要数据进行分片,以得到一个以上分片文件,之后向上述服务器逐个传输上述一个以上分片文件,其中,上述分片文件的大小不大于第二预设阈值。
可选的,在上述以分片方式向上述服务器传输待传数据中的重要数据后,上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
校验上述服务器接收到的重要数据的完整性;
若上述服务器接收到的重要数据不完整,则返回执行上述以分片方式向上述服务器传输待传数据中的重要数据的步骤及后续步骤。
由上可见,基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存储采集设备在通讯链路状态异常时采集到的数据,之后,在通讯链路状态恢复正常且待传数据较大时,直接向服务器传输待传数据;在通讯链路状态恢复正常且待传数据较小时,优先以分片方式向服务器传输重要数据,再以分时方式向服务器传输次要数据,避免采集设备在通讯链路状态异常时采集到的数据丢失,提高了采集设备的可靠性。
实施例二
本申请提供一种应用于采集设备的数据传输装置,上述采集设备用于采集数据并向预设的服务器传输采集到的数据,如图2所示,数据传输装置20包括:
存储单元201,用于存储上述采集设备在通讯链路的异常状态期间采集到的数据,其中,上述通讯链路指上述采集设备与上述服务器之间的通讯链路;
判断单元202,用于当上述通讯链路状态恢复正常时,判断待传数据的大小是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其中,上述待传数据为上述采集设备在上述通讯链路的异常状态期间采集到的数据;
传输单元203,用于:当上述待传数据的大小不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直接向上述服务器传输上述待传数据;当上述待传数据的大小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以分片方式向上述服务器传输待传数据中的重要数据,之后以分时方式向上述服务器传输上述待传数据中的次要数据。
可选的,存储单元201具体用于:
监测上述采集设备与上述服务器之间的通讯链路状态;
当上述通讯链路状态异常时,存储上述采集设备在上述通讯链路的异常状态期间采集到的数据。
进一步的,存储单元201具体还用于:
当上述通讯链路状态正常时,缓存上述采集设备在最近一预设长度的时间段内采集到的数据。
可选的,判断单元202具体用于:
当上述通讯链路状态恢复正常时,检测上述采集设备因上述通讯链路状态异常而无法向上述服务器传输数据的起始时刻,并基于上述起始时刻和上述采集设备内存储的数据确定待传数据的大小,之后判断上述待传数据的大小是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
可选的,传输单元203具体用于:
监测上述采集设备的实时数据占用带宽,其中,上述实时数据占用带宽为上述采集设备向上述服务器传输实时采集到的数据时所占用的带宽;
仅在上述实时数据占用带宽不大于预设带宽时,向上述服务器传输上述待传数据中的次要数据。
可选的,传输单元203具体用于:
仅在预设时段,向上述服务器传输上述待传数据中的次要数据。
可选的,传输单元203具体用于:
对上述待传数据中的重要数据进行分片,以得到一个以上分片文件,之后向上述服务器逐个传输上述一个以上分片文件,其中,上述分片文件的大小不大于第二预设阈值。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判断单元和上述传输单元均可设置于上述采集设备或上述服务器上,也即上述判断单元和上述传输单元所执行的功能既可由采集设备实现,也可由服务器实现。
由上可见,基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存储采集设备在通讯链路状态异常时采集到的数据,之后,在通讯链路状态恢复正常且待传数据较大时,直接向服务器传输待传数据;在通讯链路状态恢复正常且待传数据较小时,优先以分片方式向服务器传输重要数据,再以分时方式向服务器传输次要数据,避免采集设备在通讯链路状态异常时采集到的数据丢失,提高了采集设备的可靠性。
实施例三
本申请还提供另一种应用于采集设备的数据传输装置,上述采集设备用于采集数据并向预设的服务器传输采集到的数据,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数据传输装置包括:存储器301、处理器302以及存储在存储器301中并可在处理器302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存储器301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30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301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301和处理器302通过总线303连接。
具体的,处理器30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301的上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存储上述采集设备在通讯链路的异常状态期间采集到的数据,其中,上述通讯链路指上述采集设备与上述服务器之间的通讯链路;
当上述通讯链路状态恢复正常时,判断待传数据的大小是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其中,上述待传数据为上述采集设备在上述通讯链路的异常状态期间采集到的数据;
若上述待传数据的大小不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则直接向上述服务器传输上述待传数据;
若上述待传数据的大小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则以分片方式向上述服务器传输待传数据中的重要数据,之后以分时方式向上述服务器传输上述待传数据中的次要数据。
假设上述为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则在基于上述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存储上述采集设备在上述通讯链路的异常状态期间采集到的数据包括:
监测上述采集设备与上述服务器之间的通讯链路状态;
当上述通讯链路状态异常时,存储上述采集设备在上述通讯链路的异常状态期间采集到的数据。
在基于上述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上述监测上述采集设备与上述服务器之间的通讯链路状态后,上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
当上述通讯链路状态正常时,缓存上述采集设备在最近一预设长度的时间段内采集到的数据。
在基于上述第一种或第二种或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当上述通讯链路状态恢复正常时,判断待传数据的大小是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包括:
当上述通讯链路状态恢复正常时,检测上述采集设备因上述通讯链路状态异常而无法向上述服务器传输数据的起始时刻,并基于上述起始时刻和上述采集设备内存储的数据确定待传数据的大小,之后判断上述待传数据的大小是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
在基于上述第一种或第二种或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以分时方式向上述服务器传输上述待传数据中的次要数据包括:
监测上述采集设备的实时数据占用带宽,其中,上述实时数据占用带宽为上述采集设备向上述服务器传输实时采集到的数据时所占用的带宽;
仅在上述实时数据占用带宽不大于预设带宽时,向上述服务器传输上述待传数据中的次要数据。
在基于上述第一种或第二种或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以分时方式向上述服务器传输上述待传数据中的次要数据包括:
仅在预设时段,向上述服务器传输上述待传数据中的次要数据。
在基于上述第一种或第二种或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以分片方式向上述服务器传输待传数据中的重要数据包括:
对上述待传数据中的重要数据进行分片,以得到一个以上分片文件,之后向上述服务器逐个传输上述一个以上分片文件,其中,上述分片文件的大小不大于第二预设阈值。
由上可见,基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存储采集设备在通讯链路状态异常时采集到的数据,之后,在通讯链路状态恢复正常且待传数据较大时,直接向服务器传输待传数据;在通讯链路状态恢复正常且待传数据较小时,优先以分片方式向服务器传输重要数据,再以分时方式向服务器传输次要数据,避免采集设备在通讯链路状态异常时采集到的数据丢失,提高了采集设备的可靠性。
实施例四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可以实现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步骤。具体的,该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上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中的一种,此处不作限定;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为能够携带上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中的一种,此处不作限定。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
由上可见,基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存储采集设备在通讯链路状态异常时采集到的数据,之后,在通讯链路状态恢复正常且待传数据较大时,直接向服务器传输待传数据;在通讯链路状态恢复正常且待传数据较小时,优先以分片方式向服务器传输重要数据,再以分时方式向服务器传输次要数据,避免采集设备在通讯链路状态异常时采集到的数据丢失,提高了采集设备的可靠性。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上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上述系统中单元、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及其细节举例可结合至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和设备中,相互参照,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实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是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的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终端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上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由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
上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应用于采集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设备用于采集数据并向预设的服务器传输采集到的数据,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存储所述采集设备在通讯链路的异常状态期间采集到的数据,其中,所述通讯链路指所述采集设备与所述服务器之间的通讯链路;
当所述通讯链路状态恢复正常时,判断待传数据的大小是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其中,所述待传数据为所述采集设备在所述通讯链路的异常状态期间采集到的数据;
若所述待传数据的大小不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则直接向所述服务器传输所述待传数据;
若所述待传数据的大小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则以分片方式向所述服务器传输待传数据中的重要数据,之后以分时方式向所述服务器传输所述待传数据中的次要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所述采集设备在所述通讯链路的异常状态期间采集到的数据包括:
监测所述采集设备与所述服务器之间的通讯链路状态;
当所述通讯链路状态异常时,存储所述采集设备在所述通讯链路的异常状态期间采集到的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监测所述采集设备与所述服务器之间的通讯链路状态后,所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通讯链路状态正常时,缓存所述采集设备在最近一预设长度的时间段内采集到的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通讯链路状态恢复正常时,判断待传数据的大小是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包括:
当所述通讯链路状态恢复正常时,检测所述采集设备因所述通讯链路状态异常而无法向所述服务器传输数据的起始时刻,并基于所述起始时刻和所述采集设备内存储的数据确定待传数据的大小,之后判断所述待传数据的大小是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分时方式向所述服务器传输所述待传数据中的次要数据包括:
监测所述采集设备的实时数据占用带宽,其中,所述实时数据占用带宽为所述采集设备向所述服务器传输实时采集到的数据时所占用的带宽;
仅在所述实时数据占用带宽不大于预设带宽时,向所述服务器传输所述待传数据中的次要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分时方式向所述服务器传输所述待传数据中的次要数据包括:
仅在预设时段,向所述服务器传输所述待传数据中的次要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分片方式向所述服务器传输待传数据中的重要数据包括:
对所述待传数据中的重要数据进行分片,以得到一个以上分片文件,之后向所述服务器逐个传输所述一个以上分片文件,其中,所述分片文件的大小不大于第二预设阈值。
8.一种应用于采集设备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设备用于采集数据并向预设的服务器传输采集到的数据,所述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采集设备在所述采集设备与所述服务器之间的通讯链路的异常状态期间采集到的数据;
判断单元,用于当所述通讯链路状态恢复正常时,判断待传数据的大小是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其中,所述待传数据为所述采集设备在所述通讯链路的异常状态期间采集到的数据;
传输单元,用于:当所述待传数据的大小不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直接向所述服务器传输所述待传数据;当所述待传数据的大小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以分片方式向所述服务器传输待传数据中的重要数据,之后以分时方式向所述服务器传输所述待传数据中的次要数据。
9.一种应用于采集设备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设备用于采集数据并向预设的服务器传输采集到的数据,所述数据传输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011529166.4A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应用于采集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Pending CN1128390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29166.4A CN112839075A (zh)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应用于采集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29166.4A CN112839075A (zh)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应用于采集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39075A true CN112839075A (zh) 2021-05-25

Family

ID=759238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29166.4A Pending CN112839075A (zh)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应用于采集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3907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68498A (zh) * 2021-11-09 2022-03-11 百富计算机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断线保持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03417A (zh) * 2015-01-13 2015-04-08 华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电站监测系统
CN106331598A (zh) * 2015-07-02 2017-01-11 杭州萤石网络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603686A (zh) * 2016-12-23 2017-04-26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分布式存储系统的文件传输方法
CN108933798A (zh) * 2017-05-23 2018-12-04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存储方法、存储服务器及系统
CN109274548A (zh) * 2018-08-22 2019-01-25 平安普惠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程序监控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CN109327552A (zh) * 2018-12-05 2019-02-12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NB-IoT的智慧路灯数据传输管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03417A (zh) * 2015-01-13 2015-04-08 华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电站监测系统
CN106331598A (zh) * 2015-07-02 2017-01-11 杭州萤石网络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603686A (zh) * 2016-12-23 2017-04-26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分布式存储系统的文件传输方法
CN108933798A (zh) * 2017-05-23 2018-12-04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存储方法、存储服务器及系统
CN109274548A (zh) * 2018-08-22 2019-01-25 平安普惠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程序监控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CN109327552A (zh) * 2018-12-05 2019-02-12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NB-IoT的智慧路灯数据传输管理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68498A (zh) * 2021-11-09 2022-03-11 百富计算机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断线保持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4168498B (zh) * 2021-11-09 2024-02-06 百富计算机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断线保持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90116157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storing a program
KR101853676B1 (ko) 차량 침입 탐지 장치 및 방법
CN103166773A (zh) 监测服务器运行状态的方法与系统
CN110650060A (zh) 流量告警的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738755A (zh) 车载终端数据传输方法、系统、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US10223319B2 (en) Communication load determining apparatus
CN104104542B (zh) 一种基于rs485的实时智能排障方法
CN114675983A (zh) 业务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CN112839075A (zh) 一种应用于采集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0942583B (zh) 烟感告警上报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0224872B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598797B (zh) 故障的检测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CN113485176B (zh) 一种车辆数据采集缓存重发方法及远程监控终端
CN112686566A (zh) 深基坑的预警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333917A (zh) 一种cdn异常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2134760A (zh) 链路状态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1505269B (zh) 一种视频服务器发生拥塞时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311760A (zh) 一种一端多网环境的终端可信性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14546703B (zh) 文件句柄监测、泄漏分析方法和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519558A (zh) 视频数据的处理方法及其主板管理控制器
CN112818055B (zh) 区块链的性能优化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6616787B (zh) 无线通讯中的心电数据显示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257660B (zh) Sv和goose报文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911505B (zh) 一种基于监控插件状态的轮询优化方法和装置
CN117978733A (zh) 车辆流量的处理方法、装置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