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38898B - 一种频率锁定装置以及频率锁定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频率锁定装置以及频率锁定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38898B
CN112838898B CN201911158845.2A CN201911158845A CN112838898B CN 112838898 B CN112838898 B CN 112838898B CN 201911158845 A CN201911158845 A CN 201911158845A CN 112838898 B CN112838898 B CN 1128388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optical signal
laser
signal
out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5884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38898A (zh
Inventor
赵家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sigua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sigua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sigua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sigua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5884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38898B/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29141 priority patent/WO2021098653A1/zh
Publication of CN1128388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388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388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388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50Transmitters
    • H04B10/501Structural aspects
    • H04B10/503Laser transmitt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3/00Lasers, i.e.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the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wave range
    • H01S3/05Construction or shape of optical resonators; Accommodation of active medium therein; Shape of active medium
    • H01S3/08Construction or shape of optical resonators or components thereof
    • H01S3/08018Mode suppress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3/00Lasers, i.e.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the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wave range
    • H01S3/10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frequency,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the emitted radiation, e.g. switching, gating, modulating or demodulating
    • H01S3/13Stabilisation of laser output parameters, e.g. frequency or amplitu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50Transmit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50Transmitters
    • H04B10/516Details of coding or modulation
    • H04B10/548Phase or frequency modulation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频率锁定装置以及频率锁定的方法。用于提高光信号传输性能和频谱利用率。该频率锁定装置包括第一激光器、第一调制组件、频率标准源以及第一反馈组件。该第一调制组件用于根据第一射频信号和第二射频信号对该第一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进行调制,以输出多个第一子载波以及分别位于各第一子载波两侧的第二子载波。该频率锁定装置通过一个第一子载波与频率标准源的滤波谱的峰值对准,以将第一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的频率锁定在指定频率范围内。

Description

一种频率锁定装置以及频率锁定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频率锁定装置以及频率锁定的方法。
背景技术
激光器为光通信系统中的光源。为了减少不同激光器之间的串扰,则需要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的频率能够被准确地锁定。
现有方案可采用气体吸收线等装置,对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的频率进行锁定。该气体吸收线可将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的频率锁定在气体吸收线的吸收谱的峰值处。但是,通过气体吸收线进行锁定适用于对激光器的频率没有要求的应用场景。例如,精密测量等。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频率锁定装置以及频率锁定的方法。其用于解决如何通过频率标准源将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的频率锁定在指定频率范围内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频率锁定装置。包括依次耦接的第一激光器、第一调制组件、频率标准源以及第一反馈组件,且第一激光器还与第一反馈组件耦接,其中:第一调制组件用于根据第一射频信号和第二射频信号对第一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进行调制,以输出子载波组,子载波组包括多个第一子载波以及分别位于各第一子载波两侧的第二子载波;第一反馈组件用于根据子载波组输出第一偏移信号,第一偏移信号用于指示多个第一子载波中的一个第一子载波相对于滤波谱的峰值的偏移量,频率标准源具有滤波谱;第一激光器还用于根据第一偏移信号输出光信号,该根据第一偏移信号输出的光信号的第一子载波与滤波谱的峰值对准。
在该实施方式中,该频率锁定装置无需将第一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的频率锁定在滤波谱的峰值处。而是将一个第一子载波与滤波谱的峰值对准,从而实现了将第一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的频率锁定在指定频率范围内的目的。有效地提高对第一激光器进行频率锁定的精度。此外,该装置有效地提高光信号传输性能和频谱利用率。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频率锁定装置还包括依次耦接的第一分光器和第二调制组件,且第一分光器还分别与第一激光器以及第一调制组件耦接;第一分光器用于对第一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进行分光,以输出第一光信号、第二光信号以及第三光信号,其中,第一调制组件用于对第一光信号进行调制,第二光信号用于传输业务数据;第二调制组件用于对第三光信号进行调制,以输出调制后的第三光信号。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频率锁定装置还包括依次耦接的梳状滤波器以及第二反馈组件,且梳状滤波器还与第二调制组件耦接;第二反馈组件用于输出第二偏移信号,第二偏移信号用于指示第二调制组件输出的第三光信号的频率相对于第一峰值的偏移量,第一峰值为梳状滤波器的多个峰值中的一个;梳状滤波器用于根据第二偏移信号对梳状滤波器的多个峰值进行调节,调节后的第一峰值与第三光信号的频率对准。该频率锁定装置即可通过已锁定的第一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实现对梳状滤波器的锁定。从而有效地保障了梳状滤波器的频率特性的稳定。避免梳状滤波器所包括的各峰值的漂移。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频率锁定装置还包括分别与第二调制组件以及梳状滤波器耦接的合波器,且合波器还与一个或多个第三调制组件耦接;第三调制组件以及第二反馈组件均和第二激光器耦接;第三调制组件用于对第二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进行调制;合波器用于对第三调制组件输出的光信号和第二调制组件输出的光信号进行合波以输出合波信号;梳状滤波器用于对合波信号进行滤波;该第二反馈组件用于输出第二偏移信号具体包括:根据滤波后的合波信号,输出第二偏移信号和第三偏移信号,第三偏移信号用于指示第二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的频率相对于第二峰值的偏移量,第一峰值和第二峰值为梳状滤波器的多个峰值中互不相同的两个;第二激光器用于根据第三偏移信号输出光信号,且根据第三偏移信号输出的光信号的频率与第二峰值对准。
在该实施方式中,在频率锁定装置已完成对梳状滤波器的锁定的情况下,可将一个或多个第二激光器的光信号的频率与第二峰值对准。从而精确的实现了对第二激光器的锁定。通过梳状滤波器实现对第二激光器的锁定。而且因无需通过频率标准源对第二激光器进行锁定,有效地降低了频率锁定装置所采用的器件的数量,降低了实现成本。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频率锁定装置还包括第二分光器,第二分光器分别与第二激光器和第三调制组件耦接;第二分光器用于对第二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进行分光,以输出两路光信号,其中,一路光信号用于传输业务数据,另一路光信号用于输入第三调制组件。在该实施方式中,通过第三调制组件对第二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调制。通过调制后的光信号与梳状滤波器进行对准,有效地提高了对第二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的频率进行锁定的精度以及效率。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调制组件包括第一调制器,第一调制器用于根据已叠加的第一射频信号和第二射频信号,对第一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进行调制。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调制组件包括依次耦接的第一调制器和第二调制器;第一调制器用于根据第一射频信号,对第一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进行调制,以输出多个第一子载波;第二调制器用于根据第二射频信号,对多个第一子载波进行调制,以在各第一子载波两侧分别形成第二子载波。在该实施方式中,频率锁定装置根据第一射频信号和第二射频信号能够调制出子载波组。通过子载波组实现对第一激光器的锁定,有效的提高了对第一激光器进行锁定的精度。而且能够将第一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的频率锁定在指定频率范围内。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反馈组件包括依次耦接的第一光探测器(photodetector,PD)和第一调节电路,且第一光探测器与频率标准源耦接,第一调节电路与第一激光器耦接;第一光探测器用于获取第一透过率,第一透过率为子载波组经过频率标准源滤波后的透过率;第一光探测器用于将第一透过率转换为第一对准电信号;第一调节电路用于根据第一对准电信号输出第一偏移信号。在该实施例方式中,利用第一透过率所转换的第一偏移信号来进行频率锁定,提高了频率锁定的精度。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反馈组件包括依次耦接的第二光探测器以及第二调节电路,第二光探测器和第二调节电路均与梳状滤波器耦接;第二光探测器用于获取第二透过率,第二透过率为第一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经过梳状滤波器滤波后的透过率;第二光探测器用于将第二透过率转换为第二对准电信号;第二调节电路用于根据第二对准电信号输出第二偏移信号。在该实施例方式中,根据第二透过率所转换的第二偏移信号对梳状滤波器进行调节,有效地提高了梳状滤波器的频率特性的稳定性,避免频率漂移。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反馈组件还包括第三调节电路,第三调节电路分别与第二激光器和第二光探测器耦接;第二光探测器用于获取第三透过率,第三透过率为第二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经过梳状滤波器滤波后的透过率;第二光探测器用于将第三透过率转换为第三对准电信号;第三调节电路用于根据第三对准电信号输出第三偏移信号。在该实施例方式中,根据第三透过率所转换的第三偏移信号对第二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的频率进行调节,有效的提高了对第二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的频率进行锁定的精度。
除非特殊说明,上述第一方面的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可以以任意方式结合使用。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频率锁定的方法。方法包括:根据第一射频信号和第二射频信号对第一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进行调制,以输出子载波组,子载波组包括多个第一子载波以及分别位于各第一子载波两侧的第二子载波;根据子载波组输出第一偏移信号,第一偏移信号用于指示多个第一子载波中的一个第一子载波相对于滤波谱的峰值的偏移量;获取第一激光器根据第一偏移信号输出的光信号,该根据第一偏移信号输出的光信号的第一子载波与滤波谱的峰值对准。本方面有益效果的说明,请详见上述第一方面所示。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获取第一激光器根据第一偏移信号输出的光信号之后,方法还包括:输出第二偏移信号,第二偏移信号用于指示第一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的频率相对于第一峰值的偏移量,第一峰值为梳状滤波器的多个峰值中的一个;根据第二偏移信号对梳状滤波器的多个峰值进行调节,调节后的第一峰值与第一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的频率对准。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根据第二偏移信号对梳状滤波器的多个峰值进行调节之后,方法还包括:获取第二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对第二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的频率与第二峰值对准,第一峰值和第二峰值为梳状滤波器的多个峰值中互不相同的两个。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根据第一射频信号和第二射频信号对第一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进行调制,以输出子载波组包括:根据已叠加的第一射频信号和第二射频信号,对第一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进行调制。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根据第一射频信号和第二射频信号对第一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进行调制,以输出子载波组包括:根据第一射频信号,对第一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进行调制,以输出多个第一子载波;根据第二射频信号,对多个第一子载波进行调制,以在第一子载波两侧分别输出第二子载波。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来自第一激光器的光信号的频率和滤波谱的峰值的差为频率间隔的整数倍,频率间隔为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子载波的频率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射设备。该发射设备包括依次耦接的频率锁定装置、调制器以及合波器。该频率锁定装置如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所提供的光通信系统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例图;
图2为本申请所提供的频率锁定的方法的一种实施例步骤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所提供的子载波组的一种示例图;
图4为本申请所提供的滤波谱和子载波组的一种示例图;
图5为本申请所提供的滤波谱和子载波组的另一种示例图;
图6为本申请所提供的频率锁定的方法的另一种实施例步骤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所提供的激光器与梳状滤波谱进行对准的一种示例图;
图8为本申请所提供的激光器与梳状滤波谱进行对准的另一种示例图;
图9为本申请所提供的频率锁定装置的第一种实施例结构示例图;
图10为本申请所提供的频率锁定装置的第二种实施例结构示例图;
图11为本申请所提供的频率锁定装置的第三种实施例结构示例图;
图12为本申请所提供的频率锁定装置的第四种实施例结构示例图;
图13为本申请所提供的频率锁定装置的第五种实施例结构示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结合图1所示对本申请所提供的频率锁定的方法所应用的光通信系统进行说明。图1所示的光通信系统具体可以为骨干传输网络、城域网络或数据中心网络等。如图1所示,该光通信系统包括发射设备100、接收设备120和光纤130。发射设备100和接收设备120通过光纤130耦接。
发射设备100包括激光器(101、106)、调制器(102、103)和合波器104。其中,激光器101、调制器102以及该合波器104依次耦接。激光器106、调制器103以及该合波器104依次耦接。图1所示以激光器和调制器均为两个为例,具体数量不做限定。可选地,该合波器104也可设置于该发射设备100外部。接收设备120包括分波器121以及接收机(122、123)。其中,该接收机(122、123)分别与分波器121耦接。图1所示以接收机为两个为例,具体数量不做限定。可选地,该分波器121也可设置于该接收设备120外部。
具体地,作为光源的激光器(101、106)用于输出光信号。调制器(102、103)用于将业务数据调制于激光器(101、106)输出的光信号上,以输出业务信号。合波器104用于对调制器(102、103)输出的业务信号进行合波以输出合波信号到光纤上传输。分波器121用于对该合波信号进行分离以向接收机(122、123)输出业务信号。接收机122用于接收调制器102输出的业务信号。接收机123用于接收调制器103输出的业务信号。
不同的激光器可对应不同的波长范围。例如,激光器101对应的波长范围的最小值为λi_min,最大值为λi_max。激光器101输出的光信号的波长为λ。该激光器101所输出的光信号的波长需要满足的条件为λi_min<λ<λi_max
在实际应用中,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会发生频率漂移。频率漂移是指: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的频率,偏离了其预先指定的频率范围。发生了频率漂移的光信号会对其他激光器的光信号产生串扰。例如,指定给激光器101的频率范围为190太赫兹(THz)至190.02THz之间。指定给激光器106的频率范围为190.02THz至190.04THz之间。若激光器101输出的光信号的频率偏移至190.02THz至190.04THz之间,该频率偏移的光信号会对激光器106输出的光信号产生串扰。
可见,若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发生频率漂移,会导致光信号传输性能下降。为了避免这种串扰,已有方案需要给每个激光器对应的频率范围预留较大的频率保护带。因为频率保护带的存在,即使光信号发生频率漂移,也不会对相邻的频率范围产生串扰。但是,设置较大的频率保护带会导致频谱利用率低。其中,该指定频率范围可为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ITU)指定的频率范围或根据业务需求所指定的任意频率范围。
采用本实施例所示的频谱锁定的方法,可精确地将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的频率锁定在指定频率范围内。以下结合图2所示对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频率锁定方法进行说明。
步骤201、对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进行分光以输出多路光信号。
本实施例中,为实现频率锁定,首先对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进行分光以获取多路光信号。该多路光信号可包括第一光信号和第二光信号。该第一光信号用于进行如下步骤所示的频率锁定过程。第二光信号用于传输业务数据。
步骤202、对第一光信号进行调制以输出子载波组。
获取该第一光信号后,根据第一射频信号和第二射频信号对该第一光信号进行调制。本实施例对该第一射频信号和该第二射频信号的频率的具体取值不做限定。只要能够根据该第一射频信号和该第二射频信号对第一光信号进行调制以输出该子载波组即可。
以下结合图3所示对子载波组进行说明。
该子载波组位于的坐标系如图3所示。其中,图3所示的坐标系的横坐标为频率。需明确的是,本实施例对子载波组所位于的坐标系的说明为可选示例,不做限定。例如,该坐标系还可为二维坐标系。该二维坐标的横坐标可为频率或波长,纵坐标为幅度。
具体地,对第一光信号300进行调制后,所输出的子载波组包括位于第一光信号300两侧多个第一子载波。图3所示以子载波组包括四个第一子载波为例。需明确的是,本实施例对第一子载波的具体数量不做限定。该四个第一子载波具体包括位于第一光信号300右侧的第一子载波303和第一子载波307。该子载波组还包括位于第一光信号300左侧的第一子载波301和第一子载波308。
本实施例以该子载波组所包括的任意相邻的两个信号之间的频率间隔均等于L1为例。其中,该子载波组所包括的信号为图3所示的第一光信号300以及各第一子载波(即301、303、307以及308)。该频率间隔L1是指,任意相邻的两个信号的频率的差值的绝对值。如图3所示,第一子载波308和第一子载波301之间的频率间隔等于L1。第一光信号300和第一子载波303之间的频率间隔也等于L1。
该子载波组还包括分别位于各第一子载波两侧的第二子载波。以第一子载波301为例,位于该第一子载波301两侧的第二子载波共有四个。即位于第一子载波301左侧的第二子载波302和第二子载波304。位于第一子载波301右侧的第二子载波305和第二子载波306。位于第一子载波301两侧同级次的第二子载波具有相等的信号强度。其中,同级次的两个第二子载波是指,与第一子载波之间的频率间隔相等的两个第二子载波。例如,第二子载波304与第一子载波301之间的频率间隔为L2,第二子载波305与第一子载波301之间的频率间隔也为L2。可见,该第二子载波304和该第二子载波305为同级次的子载波。
具体地,若同级次的两个第二子载波是该第一子载波两侧,第奇数个第二子载波,则该同级次的两个第二子载波的相位相反。如图3所示的第二子载波305和304,是第一子载波301两侧第一个第二子载波,则第二子载波305和304的相位相反。
若同级次的两个第二子载波是该第一子载波两侧,第偶数个第二子载波,则该同级次的两个第二子载波的相位相同。如图3所示的第二子载波302和306,是第一子载波301两侧第二个第二子载波,则第二子载波302和306的相位相同。
其中,图3所示以第二子载波的箭头方向朝上的相位为正,第二子载波的箭头方向朝下的相位为负为例进行说明。在其他示例中,该第二子载波的箭头方向朝上的相位也可为负,该第二子载波的箭头方向朝下的相位为正。具体在本实施例中不做限定。
以下对第一光信号进行调制的几种可选地方式进行说明。
方式1:首先,将第一射频信号和第二射频信号进行叠加。随后,根据叠加后的第一射频信号和第二射频信号对第一光信号进行调制,以输出该子载波组。
方式2:首先,根据第一射频信号对第一光信号300进行调制以输出各第一子载波(即301、303、307以及308)。随后,再根据第二射频信号分别对各第一子载波和第一光信号300进行调制以输出第二子载波。
方式3:首先根据第二射频信号对第一光信号300进行调制以输出第二子载波。随后,再根据第一射频信号对第一光信号300进行调制以输出各第一子载波(即301、303、307以及308)。
可选地,本实施例以第一射频信号的频率大于第二射频信号的频率为例。在第一射频信号的频率大于第二射频信号的频率的情况下,可使得L1大于L2。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对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的频率进行锁定的准确率。
步骤203、根据子载波组输出第一偏移信号。
本实施例中,通过频率标准源实现对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的频率的锁定。其中,该频率标准源可为气体吸收线或谐振腔等滤波器结构。具体不做限定。只要该频率标准源具有频率特性稳定的滤波谱即可。
具体地,该频率标准源的滤波谱用于对该子载波组进行滤波以输出透过率。根据该透过率获取对应的第一偏移信号。其中,该第一偏移信号用于指示多个第一子载波中的一个第一子载波相对于滤波谱的峰值的偏移量。
步骤204、根据第一偏移信号输出光信号。
本实施例中,激光器获取该第一偏移信号,并根据该第一偏移信号调节的光信号的频率。本实施例对激光器如何根据第一偏移信号对光信号的频率进行调节的不做限定。只要调节后的光信号的一个第一子载波的频率与滤波谱的峰值对准即可。例如,该激光器可通过载流子注入、电光、热光等方式实现对光信号的频率的调节。
在激光器根据第一偏移信号重新输出光信号的情况下,即可返回执行步骤201。以循环实现对该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的频率的锁定。在循环执行的过程中,若该第一子载波与滤波谱的峰值已对准,则在步骤203所输出的第一偏移信号用于指示该激光器无需进行调节。从而保持激光器所输出的光信号的频率的恒定。
通过本实施例所示的方法,能够有效地将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的频率与滤波谱的峰值进行差频锁定。差频锁定是指,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的频率和滤波谱的峰值的差为频率间隔的整数倍。该频率间隔为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子载波的频率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
进行差频锁定的优势在于:为实现对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的频率锁定,可以在不改变激光器的指定频率范围的前提下进行对准。能够将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的频率准确的锁定在指定频率范围内。有效地提高光信号传输性能和频谱利用率。
以下结合图4所示,对进行差频锁定的具体过程进行说明。
步骤401、对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进行分光以输出多路光信号。
步骤402、对第一光信号进行调制以输出子载波组。
本实施例所示的步骤401至步骤402的具体过程的说明,请详见图2所示的步骤201至步骤202所示,不做赘述。
步骤403、获取子载波组经过滤波谱滤波后的第一透过率。
以下结合图5所示对获取第一透过率的过程进行说明。
频率标准源的滤波谱位于图5所示的坐标系中。其中,该频率标准源的具体说明请详见图2所示,不做赘述。图5的横坐标可为频率。需明确的是,本实施例对图5所示的坐标系的说明为可选的示例,不做限定。
首先,在该子载波组经过步骤402所示的调制方式进行调制后,该子载波组满足预设条件。其中,该预设条件是指,子载波组所包括的一个第一子载波以及位于该第一子载波两侧的第二子载波的频率调制在该滤波谱500的频率范围内。而子载波组的其他第一子载波和第二子载波的频率不位于该滤波谱500的频率范围内。
如图5所示为例,该滤波谱500的频率范围为[f1,f2]。其中,f1为滤波谱500的频率范围的最小值。f2为滤波谱500的频率范围的最大值。满足该预设条件的子载波组是指,该子载波组所包括的第一子载波308以及位于该第一子载波308两侧的第二子载波(504、502、501、503)的频率均位于[f1,f2]范围内。而其他第一子载波(即301、303以及307)以及位于其两侧的第二子载波均不位于该滤波谱500的频率范围内。
随后,获取位于该滤波谱500的频率范围内的第二子载波经过滤波谱500滤波后的第一透过率。继续如图5所示,该第一透过率是指,位于该第一子载波308两侧的第二子载波分别经过滤波谱500滤波后的第一透过率。
本实施例以该第一透过率是指,位于该第一子载波两侧的第一个第二子载波,经过滤波谱500滤波后的透过率为例进行说明。如图5所示,可通过位于第一子载波308两侧的第二子载波(501、502)获取该第一透过率。因位于该第一子载波两侧的第一个第二子载波具有较高的信号强度和相反的相位,能够有效的提高对第一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的频率进行锁定的准确性。
步骤404、将第一透过率转换为第一对准电信号。
本实施例中,该第一透过率所转换的第一对准电信号,可用于指示该第一子载波的频率相对于滤波谱500的峰值的偏移量。本实施例以滤波谱500的峰值为波谷为例。在其他示例中,该滤波谱500的峰值也可为波峰,具体不做限定。
若该第一子载波308偏移至滤波谱500的峰值左侧。由于同级次的第二子载波(501、502)具有不同的透过率和相反的相位,则根据第二子载波(501、502)的第一透过率可转换取值为正的第一对准电信号。
在第一对准电信号取值为正的情况下,即可确定出第一子载波308偏移至滤波谱500的峰值左侧。而根据该第一对准电信号取值的大小,可确定出第一子载波308相对于滤波谱500的峰值的偏移量。
对该第一子载波308偏移至滤波谱500的峰值右侧的说明,可参见第一子载波308偏移至滤波谱500的峰值左侧的说明,不做赘述。可见,根据该第一对准电信号取值的大小和正负,即可确定出该第一子载波308的频率相对于滤波谱500的峰值的偏移量。
步骤405、根据第一对准电信号输出第一偏移信号。
本实施例所示的第一偏移信号用于指示激光器对输出的光信号的频率进行调节。为实现对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的频率的锁定,则该第一偏移信号用于指示位于滤波谱的频率范围内的一个第一子载波的频率,相对于滤波谱的峰值的偏移量。以图5所示为例,该第一偏移信号用于指示第一子载波308的频率相对于滤波谱500的峰值对应的频率的偏移量。
步骤406、根据第一偏移信号输出光信号。
在激光器根据该第一偏移信号进行调节的情况下,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的子载波组可参见图6所示。结合图5和图6所示可知。相对于出现偏移的图5,在激光器根据第一偏移信号进行调节后,该第一子载波308相对于滤波谱500的峰值向右侧移动,以实现该第一子载波308与滤波谱500的峰值对准的目的。
在激光器根据第一偏移信号重新输出光信号的情况下,即可返回执行步骤401,以循环实现对该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的频率的锁定。
继续结合图5和图6所示对差频锁定进行具体说明。将子载波组整体向坐标系的右侧进行移动时,频率间隔没有改变。即图6所示的频率间隔也为L1。差频锁定还可通过如下公式表示,即|fN-fgas|=m*L1。其中,fgas为滤波谱500的峰值。fN为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的频率。m为大于或等于1的任意整数。在第一子载波308与滤波谱500的峰值对准的情况下,则激光器输出的第一光信号300的频率和滤波谱500的峰值差为频率间隔L1的2倍,即2L1。
以下结合具体示例对差频锁定进行示例性说明。若指定频率为ITU指定的频率,且该指定频率为191.05太赫兹(THz),而滤波谱500的峰值为191.01THz。若直接将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的频率与滤波谱500的峰值进行对准,则会改变激光器的指定频率,从而使得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的频率无法锁定在ITU指定的频率处。本实施例中,可通过调制的方式在第一光信号的两侧调制出频率间隔为20吉赫兹(Ghz)的多个第一子载波。如图6所示的第一子载波301和第一子载波308。具体调制过程请详见步骤402所示,不做赘述。因第二光信号301的频率和第一子载波308之间的频率间隔是固定的(40Ghz)。可见,在将第一子载波308的频率锁定在滤波谱500的峰值处的情况下,可实现对第一光信号300的频率的锁定(即锁定在191.05THz处)。
需明确的是,本实施例以子载波组所包括的任意相邻的两个信号之间的频率间隔相等为例进行说明。在其他示例中,子载波组所包括的相邻的两个信号之间的频率间隔也可不等。具体在本实施例中不做限定。
可见,采用本实施例所示的方法,通过频率标准源实现对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的频率的锁定。能够有效的提高对激光器进行频率锁定的精度。无须采用较大的频率保护带,即有效地提高了光信号传输性能和频谱利用率。
以下结合图7对本申请所示的频率锁定的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进行说明。图7所示的实施例以应用至密集波分复用(den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DWDM)系统中为例进行说明。DWDM系统中包括有多个作为光源的激光器。采用本实施例所示的方法可仅通过一个频率标准源,实现对多个作为光源的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的频率的锁定。具体执行过程如下述步骤所示。
步骤701、对第一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进行分光以输出第三光信号。
具体地,对第一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进行分光以获取三路光信号,即第一光信号、第二光信号以及第三光信号。对第一光信号以及第二光信号的具体说明,请详见步骤201所示,不做赘述。
该第一激光器为图2或图4所示实施例中频率已锁定的激光器。具体地,该第一激光器的一个第一子载波的频率与滤波谱的峰值已对准。具体说明见图2或图4所示,不做赘述。
步骤702、对第三光信号进行调制输出调制后的第三光信号。
具体地,为实现对多个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的频率的锁定,则需要首先对梳状滤波器进行锁定。为进一步提高对该梳状滤波器进行锁定的准确率,则可根据射频信号对第三光信号进行调制以输出调制后的第三光信号。通过对该第三光信号进行调制,可在该第三光信号的两侧调制出一个或多个第三子载波。本实施例对该射频信号的频率大小不做限定。该第三光信号以及第三子载波用于对梳状滤波器进行锁定。
本实施例所示的步骤702为可选执行的步骤。也可仅通过该第三光信号对梳状滤波器进行锁定。
步骤703、根据第三光信号获取第二透过率。
该梳状滤波器具有梳状滤波谱。该梳状滤波谱包括多个等频率间隔的峰值。如图8所示为例,该峰值为该梳状滤波谱的波谷对应的频率。在其他示例中,该峰值也可为梳状滤波谱的波峰对应的频率。图8所示的坐标系的说明,可参见图3所示,不做赘述。
本实施例可预先配置相邻的两个波谷之间的频率间隔Δf。本实施例对频率间隔Δf的具体取值不做限定。
若ITU指定作为光源的多个激光器中,相邻的两个光源的频率间隔为100Ghz。可配置该频率间隔Δf=100Ghz。在此种示例下,相邻的两个峰值可分别用于对准两个激光器。从而使得该两个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的频率间隔为ITU指定的100Ghz。可选地,该梳状滤波谱所锁定的相邻的两个激光器之间,可间隔有一个或多个峰值。以图8所示为例,第一激光器的第一光信号300已与滤波谱500进行了差频锁定。即该第一光信号300的第一子载波308与滤波谱500的峰值进行了对准。具体说明,详见图2所示的实施例,不做赘述。
因第一光信号300和第三光信号800为对第一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进行分光所输出的两路光信号。可知第一光信号300的频率和第三光信号800的频率相等。可见,在第一光信号300的频率已锁定的情况下,该第三光信号800的频率也完成了锁定。
在第三光信号800的频率已锁定的情况下,可获取第三子载波801经过梳状滤波谱滤波后的第二透过率。本实施例所示的获取第二透过率的说明,可参见步骤203所示的获取第一透过率的过程,不做赘述。
通过该第二透过率能够确定出第三光信号800相对于梳状滤波谱的第一峰值802的偏移量。其中,该第一峰值802为该梳状滤波器所包括的多个峰值中的任一个。
可选地,为提高对梳状滤波器进行频率锁定的效率,则该第一峰值802可为梳状滤波器所具有的多个峰值中,频率值最靠近第三光信号800的峰值。
步骤704、将第二透过率转换为第二对准电信号。
本步骤所示的输出第二对准电信号的过程,可参见图4所示的步骤404所示的输出第一对准电信号的过程,不做赘述。
步骤705、根据第二对准电信号输出第二偏移信号。
该第二偏移信号用于指示第三光信号的频率,相对于第一峰值的偏移量。以图8所示为例,该第二偏移信号用于指示第三光信号800的频率相对于第一峰值802的偏移量。
步骤706、根据第二偏移信号对第一峰值进行调节。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8和图9所示。相对于图8所示的梳状滤波谱,图9所示的梳状滤波器根据该第二偏移信号将该梳状滤波谱整体向左进行移动。从而使得各峰值均有所降低,直至第一峰值802与该第三光信号800的频率对准。
需明确的是,本实施例所示梳状滤波谱处于动态调节的状态。即在第一激光器输出光信号的情况,循环执行步骤701至步骤706,以实现对第一激光器输出的第三光信号的频率和第一峰值的动态对准。
步骤707、获取第二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
本实施例对第二激光器的具体数量不做限定。具体地,可将每个第二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进行分光以获取该第二激光器输出两路光信号。该两路光信号可为第一子光信号和第二子光信号。其中,该第二激光器输出的第一子光信号用于与梳状滤波谱进行对准,以实现对第二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的频率的锁定。该第二激光器输出的第二子光信号用于进行业务数据的传输。
步骤708、对第一子光信号进行调制以输出调制后的第一子光信号。
具体地,对第一子光信号进行调制可输出该第一子光信号以及分别位于该第一子光信号两侧的一个或多个第四子载波。对第二激光器输出的第一子光信号进行调制的方式,请参见步骤702所示对第三光信号进行调制的方式,不做赘述。
本实施例所示的第一子光信号和第四子载波用于与梳状滤波谱进行对准,以实现对第二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的频率的锁定。可选地,也可不对该第一子光信号进行调制,即直接通过该第一子光信号与梳状滤波谱进行对准,具体在本实施例中不做限定。
步骤709、根据第一子光信号获取第三透过率。
具体地,获取该第四子载波经过梳状滤波谱滤波后的第三透过率。其中,获取该第三透过率的具体过程的说明,可参见步骤703所示获取第二透过率的过程,不做赘述。
参见图9所示,根据本实施例所示的第三透过率能够获取该第一子光信号803相对于梳状滤波谱的第二峰值804的偏移量。其中,该第二峰值804与第一峰值802为该梳状滤波器所包括的多个峰值中互不相同的两个。
步骤710、将第三透过率转换为第三对准电信号。
本步骤所示的输出第三对准电信号的过程,可参见步骤704所示的输出第二对准电信号的过程,不做赘述。
步骤711、根据第三对准电信号输出第三偏移信号。
该第三偏移信号用于指示第一子光信号的频率,相对于第二峰值的偏移量。以图9所示为例,该第三偏移信号用于指示第一子光信号803的频率相对于第二峰值804的偏移量。
步骤712、根据第三偏移信号输出光信号。
本实施例中,第二激光器获取该第三偏移信号,并根据该第三偏移信号对光信号的频率进行调节。具体调节过程的说明,可参见图2所示的步骤206所示,不做赘述。
可选地,若第一子光信号与第二峰值804对准,则该第三偏移信号用于指示第二激光器无需进行调节。
在第二激光器根据第三偏移信号重新输出的光信号的情况下,即可返回执行步骤707。
本实施例中,若有多个第二激光器,则可对每个第二激光器均执行上述所示的步骤707至步骤712所示的过程。即可实现对各第二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的频率与梳状滤波谱所包括的一个第二峰值的对准。
可见,采用本实施例所示的方法,可通过一个频率标准源实现对多个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的频率的锁定。具体地,通过频率标准源实现对第一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的频率锁定的情况下,可通过该第一激光器实现对梳状滤波器的锁定。通过该已锁定的梳状滤波器实现对多个第二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的频率的锁定。有效地提高了对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的频率进行锁定的效率以及精度。仅采用一个频率标准源进行锁定,有效地降低了器件数量,从而降低了实现成本。
以下结合图10所示对频率锁定装置1000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其中,图10所示的频率锁定装置用于执行图2或图4所示的频率锁定的方法。
如图10所示,该频率锁定装置1000包括依次耦接的第一激光器1001、第一分光器1002、第一调制组件1003、频率标准源1004以及第一反馈组件1005。第一激光器1001还与第一反馈组件1005耦接。
可选地,若图10所示的频率锁定装置1000用于执行图2所示的实施例,则第一分光器1002用于执行步骤201。即第一分光器1002用于对该第一激光器1001输出的光信号进行分光以形成第一光信号和第二光信号。具体说明,请详见步骤201所示,不做赘述。
第一调制组件1003用于执行步骤202。第一反馈组件1005用于执行步骤203。第一激光器1001用于执行步骤204。对执行过程的具体说明,详见图2所示,不做赘述。
可选地,若图10所示的频率锁定装置1000用于执行图4所示的实施例,则第一分光器1002用于执行步骤401。第一调制组件1003用于执行步骤402。第一反馈组件1005用于执行步骤403至步骤405。第一激光器1001用于执行步骤406。对执行过程的具体说明,详见图4所示,不做赘述。
可选地,该第一调制组件1003可为一个调制器或多个调制器的组合。该调制器可为强度调制器或相位调制器等。具体在本实施例中不做限定。
可选地,该频率锁定装置1000还可包括射频源组件1006。该射频源组件1006与该第一调制组件1003耦接。射频源组件1006用于向该第一调制组件1003发送第一射频信号和第二射频信号。对第一射频信号和第二射频信号的具体说明,请详见图2所示,不做赘述。
本实施例对该射频源组件1006所包括的射频源的数量不做限定。即该射频源组件1006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射频源。
可选地,该射频源组件1006也可设置于频率锁定装置1000的外部。
可选地,该频率锁定装置1000还可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可与第一调制组件1003和/或第一激光器1001耦接。其用于使能第一调制组件1003和/或第一激光器1001进行对应处理等功能。
以下结合图11所示对图10所示的频率锁定装置的具体可选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1所示,该第一调制组件1003可具体包括依次耦接的第一调制器10031和第二调制器10032。其中,该第一调制器10031与该第一分光器1002耦接。该第二调制器10032与该频率标准源1004耦接。
该第一调制器10031和该第二调制器10032用于执行图2所示的步骤202所示的方式2或方式3。可选地,该第一调制组件1003也可仅包括一个调制器,其用于执行步骤202所示的方式1。具体执行过程,请详见步骤202所示,不做赘述。
可选地,射频源组件1006具体包括第一射频源10061和第二射频源10062。其中,该第一射频源10061与第一调制器10031耦接,前者用于向后者发送该第一射频信号。该第二射频源10062与第二调制器10032耦接,前者用于向后者该第二射频信号。
该第一反馈组件1005具体包括依次耦接的第一光探测器10051和第一调节电路10052。其中,该第一光探测器10051与该频率标准源1004耦接。该第一调节电路10052与第一激光器1001耦接。
具体地,该第一光探测器10051用于执行图4所示的步骤403以及步骤404。该第一调节电路10052用于执行图4所示的步骤405。执行过程的具体说明见图4所示,不做赘述。
以下结合图12所示对频率锁定装置的另一种结构进行说明。其中,图12所示的频率锁定装置用于执行图7所示的频率锁定的方法。如图12所示,该频率锁定装置包括第一激光器1001、第一分光器1002、第一调制组件1003、频率标准源1004以及第一反馈组件1005。具体说明请详见图10和图11所示,不做赘述。图12所示的频率锁定装置还包括与第一分光器1002依次耦接的第二调制组件1201、合波器1202、梳状滤波器1203、第二反馈组件1204以及第二分光器1206。其中,该第二分光器1206还分别与第二激光器1205和第三调制组件1207耦接。该第三调制组件1207还与合波器1202耦接。
该第一调制组件1003用于执行图7所示的步骤701。该第二调制组件1201用于执行步骤702。该合波器1202用于将第三调制组件1207输出的光信号和第二调制组件1201输出的光信号进行合波以形成合波信号。该梳状滤波器1203用于对该合波信号进行滤波。该第二反馈组件1204用于根据该合波信号执行步骤703至步骤705。该第二反馈组件1204还用于执行步骤709至步骤7011。该梳状滤波器1203用于执行步骤706。该第二分光器1206用于执行步骤707。该第三调制组件1207用于执行步骤708。该第二激光器1205还用于执行步骤712。具体执行过程,请详见图7所示,不做赘述。
可选地,本实施例所示的梳状滤波器1203可为以太龙(Etalon)、微环等器件,具体在本实施例中不做限定。只要该梳状滤波器具有图8所示的梳状滤波谱即可。本实施例所示的第二调制组件1201和第三调制组件1207可为一个调制器或多个调制器的组合,具体不做限定。
可选地,该频率锁定装置1000还包括与第一调制组件1003耦接的射频源组件1006。与第二调制组件1201耦接的射频源组件1208。与第三调制组件1207耦接的射频源组件1209。对射频源组件1208以及射频源组件1209的具体说明,可参见图10所示对射频源组件1006的说明,不做赘述。可选地,本实施例以频率锁定装置1000包括有三个射频源组件为例进行说明,本实施例对射频源组件所包括的具体数量不做限定。只要射频源组件能够使能各调制组件进行对应的调制即可。可选地,各射频源组件也可设置于频率锁定装置1000外部。
以下结合图13所示对图12所示的频率锁定装置的具体可选结构进行说明。具体地,图13所示为对图12所示的第二反馈组件1204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对该频率锁定装置的其他组件的说明,请详见图12所示,不做赘述。
本实施例所示的第二反馈组件1204具体包括第二光探测器12041、第二调节电路12042以及第三调节电路12043。其中,该梳状滤波器1203、该第二光探测器12041以及该第二调节电路12042依次耦接。该梳状滤波器1203还与该第二调节电路12042耦接。该第二光探测器12041以及第二激光器1205均与该第三调节电路12043耦接。需明确的是,本实施例对第二反馈组件1204所包括的光探测器以及调节电路的数量的说明为可选的示例,不做限定。
其中,该第二光探测器12041用于执行图7所示的步骤703以及步骤704。该第二调节电路12042用于执行步骤705。该第二光探测器12041还用于执行步骤709以及步骤710。该第三调节电路12043用于执行步骤711。
可选地,若第二激光器1205的数量有多个。则该频率锁定装置1000的结构有如下几种可选的结构。
方式1:第二激光器1205、第三调节电路12043以及第二光探测器12041的数量均相等。且多个第二激光器1205、多个第三调节电路12043以及多个第二光探测器12041为一一对应且相互耦接的关系。具体耦接方式可参见图12所示。
方式2:第三调节电路12043和第二光探测器12041的数量不等。可选地,若第二光探测器12041的数量为一个。则多个第三调节电路12043共同耦接该第二光探测器12041。可选地,若第二光探测器12041的数量为多个。则多个第三调节电路12043和多个第二光探测器12041之间,可为一对多(一个第三调节电路12043耦接多个第二光探测器12041),或多对一(多个第三调节电路12043耦接一个第二光探测器12041)等耦接关系。
方式3:若第二激光器1205和第三调节电路12043的数量不相等。则第二激光器1205和第三调节电路12043的耦接关系,可参加上述方式2所示的第二光探测器12041和第三调节电路12043的耦接关系的说明,不做赘述。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发射设备。该发射设备包括依次耦接的频率锁定装置、调制器以及合波器。该频率锁定装置的具体结构可参见图10至图13任一所示,不做赘述。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6)

1.一种频率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耦接的第一激光器、第一调制组件、频率标准源以及第一反馈组件,且所述第一激光器还与所述第一反馈组件耦接,其中:
所述第一调制组件用于根据第一射频信号和第二射频信号对所述第一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进行调制,以输出子载波组,所述子载波组包括多个第一子载波以及分别位于各所述第一子载波两侧的第二子载波;
所述第一反馈组件用于根据所述子载波组输出第一偏移信号,所述第一偏移信号用于指示所述多个第一子载波中的一个第一子载波相对于滤波谱的峰值的偏移量,所述频率标准源具有所述滤波谱;
所述第一激光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偏移信号输出光信号,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偏移信号输出的光信号的所述第一子载波与所述滤波谱的峰值对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频率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频率锁定装置还包括依次耦接的第一分光器和第二调制组件,且所述第一分光器还分别与所述第一激光器以及所述第一调制组件耦接;
所述第一分光器用于对所述第一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进行分光,以输出第一光信号、第二光信号以及第三光信号,其中,所述第一调制组件用于对所述第一光信号进行调制,所述第二光信号用于传输业务数据;
所述第二调制组件用于对所述第三光信号进行调制,以输出调制后的所述第三光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频率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频率锁定装置还包括依次耦接的梳状滤波器以及第二反馈组件,且所述梳状滤波器还与所述第二调制组件耦接;
所述第二反馈组件用于输出第二偏移信号,所述第二偏移信号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调制组件输出的所述第三光信号的频率相对于第一峰值的偏移量,所述第一峰值为所述梳状滤波器的多个峰值中的一个;
所述梳状滤波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偏移信号对所述梳状滤波器的多个峰值进行调节,调节后的所述第一峰值与所述第三光信号的频率对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频率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频率锁定装置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二调制组件以及所述梳状滤波器耦接的合波器,且所述合波器还与一个或多个第三调制组件耦接;所述第三调制组件以及所述第二反馈组件均和第二激光器耦接;
所述第三调制组件用于对所述第二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进行调制;
所述合波器用于对所述第三调制组件输出的光信号和所述第二调制组件输出的光信号进行合波以输出合波信号;
所述梳状滤波器用于对所述合波信号进行滤波;
所述第二反馈组件用于输出所述第二偏移信号具体包括:根据滤波后的所述合波信号,输出所述第二偏移信号和第三偏移信号,所述第三偏移信号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的频率相对于第二峰值的偏移量,所述第一峰值和所述第二峰值为所述梳状滤波器的多个峰值中互不相同的两个;
所述第二激光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三偏移信号输出光信号,且所述根据所述第三偏移信号输出的光信号的频率与所述第二峰值对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频率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频率锁定装置还包括第二分光器,所述第二分光器分别与所述第二激光器和所述第三调制组件耦接;
所述第二分光器用于对所述第二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进行分光,以输出两路光信号,其中,一路光信号用于传输业务数据,另一路光信号用于输入所述第三调制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频率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制组件包括第一调制器,所述第一调制器用于根据已叠加的所述第一射频信号和所述第二射频信号,对所述第一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进行调制。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频率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制组件包括依次耦接的第一调制器和第二调制器;
所述第一调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射频信号,对所述第一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进行调制,以输出多个所述第一子载波;
所述第二调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射频信号,对多个所述第一子载波进行调制,以在各所述第一子载波两侧分别形成所述第二子载波。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频率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馈组件包括依次耦接的第一光探测器和第一调节电路,且所述第一光探测器与所述频率标准源耦接,所述第一调节电路与所述第一激光器耦接;
所述第一光探测器用于获取第一透过率,所述第一透过率为所述子载波组经过所述频率标准源滤波后的透过率;
所述第一光探测器用于将所述第一透过率转换为第一对准电信号;
所述第一调节电路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对准电信号输出所述第一偏移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频率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馈组件包括依次耦接的第二光探测器以及第二调节电路,所述第二光探测器和所述第二调节电路均与所述梳状滤波器耦接;
所述第二光探测器用于获取第二透过率,所述第二透过率为所述第一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经过所述梳状滤波器滤波后的透过率;
所述第二光探测器用于将所述第二透过率转换为第二对准电信号;
所述第二调节电路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对准电信号输出所述第二偏移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频率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馈组件还包括第三调节电路,所述第三调节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二激光器和所述第二光探测器耦接;
所述第二光探测器用于获取第三透过率,所述第三透过率为所述第二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经过所述梳状滤波器滤波后的透过率;
所述第二光探测器用于将所述第三透过率转换为第三对准电信号;
所述第三调节电路用于根据所述第三对准电信号输出所述第三偏移信号。
11.一种频率锁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第一射频信号和第二射频信号对第一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进行调制,以输出子载波组,所述子载波组包括多个第一子载波以及分别位于各所述第一子载波两侧的第二子载波;
根据所述子载波组输出第一偏移信号,所述第一偏移信号用于指示所述多个第一子载波中的一个第一子载波相对于滤波谱的峰值的偏移量;
获取所述第一激光器根据所述第一偏移信号输出的光信号,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偏移信号输出的光信号的所述第一子载波与所述滤波谱的峰值对准。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第一激光器根据所述第一偏移信号输出的光信号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输出第二偏移信号,所述第二偏移信号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的频率相对于第一峰值的偏移量,所述第一峰值为梳状滤波器的多个峰值中的一个;
根据所述第二偏移信号对所述梳状滤波器的多个峰值进行调节,调节后的所述第一峰值与所述第一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的频率对准。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偏移信号对所述梳状滤波器的多个峰值进行调节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二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
对所述第二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的频率与第二峰值对准,所述第一峰值和所述第二峰值为所述梳状滤波器的多个峰值中互不相同的两个。
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射频信号和第二射频信号对第一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进行调制,以输出子载波组包括:
根据已叠加的所述第一射频信号和所述第二射频信号,对第一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进行调制。
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射频信号和第二射频信号对第一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进行调制,以输出子载波组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射频信号,对第一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进行调制,以输出多个所述第一子载波;
根据所述第二射频信号,对多个所述第一子载波进行调制,以在所述第一子载波两侧分别输出所述第二子载波。
16.根据权利要求11至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的频率和所述滤波谱的峰值的差为频率间隔的整数倍,所述频率间隔为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子载波的频率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
CN201911158845.2A 2019-11-22 2019-11-22 一种频率锁定装置以及频率锁定的方法 Active CN1128388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58845.2A CN112838898B (zh) 2019-11-22 2019-11-22 一种频率锁定装置以及频率锁定的方法
PCT/CN2020/129141 WO2021098653A1 (zh) 2019-11-22 2020-11-16 一种频率锁定装置以及频率锁定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58845.2A CN112838898B (zh) 2019-11-22 2019-11-22 一种频率锁定装置以及频率锁定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38898A CN112838898A (zh) 2021-05-25
CN112838898B true CN112838898B (zh) 2022-08-09

Family

ID=759217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58845.2A Active CN112838898B (zh) 2019-11-22 2019-11-22 一种频率锁定装置以及频率锁定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38898B (zh)
WO (1) WO2021098653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08819A (en) * 1992-01-23 1993-05-04 General Instrument Corporation Optical source with frequency locked to an in-fiber grating resonantor
JP5065643B2 (ja) * 2006-09-25 2012-11-07 株式会社アドバンテスト 光周波数安定化光源および光周波数安定化装置
JP2009218488A (ja) * 2008-03-12 2009-09-24 Mitsutoyo Corp レーザ周波数安定化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3606814A (zh) * 2013-11-13 2014-02-26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 一种激光稳频实现方法
CN107409000B (zh) * 2015-04-10 2019-05-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相干光源频偏估计和补偿的相干接收机、方法和系统
CN110165547A (zh) * 2019-05-15 2019-08-23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一种激光稳频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098653A1 (zh) 2021-05-27
CN112838898A (zh) 2021-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92598B1 (en) Optical transmission apparatuses, methods, and systems
CA2349200C (en) Optical transmission apparatuses, methods, and systems
US7447436B2 (en) Optical communications using multiplexed single sideband transmission and heterodyne detection
US7146103B2 (en) Optical communications using multiplexed single sideband transmission and heterodyne detection
US8774642B2 (en) Optical 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optical interleaving control method
US20020063935A1 (en)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s including upconverter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CN108964779B (zh) 基于频谱交织光本振的信道化接收方法及装置
US20040208644A1 (en) Sub-carrier generation for optical communication
US7376356B2 (en) Optical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using sub-band multiplexing
CN112039595B (zh) 光载太赫兹波/毫米波生成系统及方法、发射机
CN112385158B (zh) 多激光波长控制系统与方法
US20120263474A1 (en) Method for Arbitrary Optical Microwave and MM-Wave Generation
US8682166B2 (en) Subcarrier multiplexing type optical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using the same
CN112838898B (zh) 一种频率锁定装置以及频率锁定的方法
CN215956390U (zh) 微波光子单光频率梳注入锁定的信道化接收装置
CN113612543B (zh) 微波光子单光频率梳注入锁定的信道化接收装置及方法
JP2010041707A (ja) 100ギガビット/秒以上の光伝送チャネルの生成方法
CN114024616B (zh) 一种偏振态独立调制实现的多路变频结构
CN114079505B (zh) 光信号的功率检测电路、系统、方法以及芯片
JP4836839B2 (ja) 光角度変調器
CN115276810A (zh) 一种信号发送设备、信号接收设备和通信系统
US10135532B2 (en) Optical receiver and method of receiving an optical communications signal
TWM459411U (zh) 光學通訊系統
CN113037423B (zh) 弹性光网络通信系统及其信道变换装置、弹性光网络通信系统的信道变换方法
KR101338822B1 (ko) 광 네트워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