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30741B - 一种混凝土及其制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凝土及其制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30741B
CN112830741B CN202110090917.5A CN202110090917A CN112830741B CN 112830741 B CN112830741 B CN 112830741B CN 202110090917 A CN202110090917 A CN 202110090917A CN 112830741 B CN112830741 B CN 1128307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crete
magnesium
based composite
carbon nitride
fi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9091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30741A (zh
Inventor
赖晓东
孙辰
陈波
杨勇军
夏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Decoration & Fit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Decoration & Fit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Decoration & Fit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Decoration & Fit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9091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3074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307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307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307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307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8/00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 C04B28/02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containing hydraulic cements other than calcium sulfates
    • C04B28/04Portland c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CPREPARING CLAY; PRODUC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LAY OR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C5/00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producing mixtures of cement with other substances, e.g. slurries, mortars, porous or fibrous compositions
    • B28C5/40Mix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eparing mixtures containing fibres
    • B28C5/402Metho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14/00Use of inorganic materials as fillers, e.g. pigments, for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Treatment of inorganic materials specially adapted to enhance their filling properties in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 C04B14/38Fibrous materials; Whiskers
    • C04B14/48Met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18/00Use of agglomerated or waste materials or refuse as fillers for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Treatment of agglomerated or waste materials or refuse, specially adapted to enhance their filling properties in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 C04B18/02Agglomerated materials, e.g. artificial aggregates
    • C04B18/023Fired or melted materi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4/00Use of organic materials as active ingredients for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e.g. plasticisers
    • C04B24/2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4B24/26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4B24/2676Polystyre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4/00Use of organic materials as active ingredients for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e.g. plasticisers
    • C04B24/2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4B24/36Bituminous materials, e.g. tar, pitch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0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physical values
    • C04B2201/5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physical values for the mechanical strength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领域,具体公开一种混凝土及其制配方法。一种混凝土,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水泥280‑320份、镁基复合纤维30‑50份、砂子730‑780份、碎石1000‑1050份、聚合物80‑120份、粉煤灰50‑90份、陶粒40‑80份、减水剂5‑6.5份、膨胀剂28‑33份、防水剂7.2‑9.5份、增粘剂5‑8份、纤维0.8‑1.5份以及水130‑150份;镁基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为:(1)将纳米氮化碳分散在无水乙醇中,超声30‑60min;(2)蒸发无水乙醇,得到干燥的纳米氮化碳,并用铝箔包裹备用;(3)将镁合金加热熔炼,当镁合金熔化完全时,加入包裹铝箔的氮化碳,超声分散均匀后,倒入模具铸锭,得到镁基复合锭;(4)将镁基复合锭铣削得到镁基复合纤维;本申请制配的混凝土,既能提高混凝土的阻尼性能,又能保证混凝土的力学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混凝土及其制配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混凝土及其制配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是由胶凝材料、粗细骨料以及水搅拌后生产制得,然后经一定的工序,如:浇筑、振捣成型、养护和修整等工序制作而成的建筑材料。混凝土材料由于具有较好的性能成为目前建筑工程中用量最大、使用范围最广的建筑工程材料之一。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推进,超高、超深、超大规模建筑工程不断涌现,另外对于地震频发的地区来说,对混凝土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混凝土的阻尼性能对于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使用稳定性、耐久性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高阻尼混凝土具有较好的抗冲击韧性和阻尼性能,将其用于结构中,可以吸收并耗 散地震时输入结构的能量,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为了提高混凝土的阻尼性能,目前主要采用在混凝土中引入不同纤维或者橡胶粉、聚合物等粘弹性材料。在混凝土中引入纤维不会降低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但是纤维 对提高混凝土的阻尼性能效果有限;引入橡胶粉、聚合物等粘弹性材料,可以明显提高 混凝土材料的阻尼性能,但是粘弹性材料主要是高分子材料,力学性能和变形性能与混 凝土材料不匹配,掺量很小就可显著降低混凝土材料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不能作为 结构材料使用。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混凝土,既能提高混凝土的阻尼性能,又能保证混 凝土的力学性能。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混凝土的阻尼性能和力学性能,本申请提供一种混凝土及其制配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混凝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混凝土,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水泥280-320份、镁基复合纤维30-50份、 砂子730-780份、碎石1000-1050份、聚合物80-120份、粉煤灰50-90份、陶粒40-80 份、减水剂5-6.5份、膨胀剂28-33份、防水剂7.2-9.5份、增粘剂5-8份、纤维0.8-1.5 份以及水130-150份;所述镁基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为:(1)将纳米氮化碳分散在无水 乙醇中,超声震荡30-60min;(2)蒸发无水乙醇,得到干燥的纳米氮化碳,并用铝箔包 裹备用;(3)将镁合金加热熔炼,当镁合金熔化完全时,加入包裹铝箔的氮化碳,超声 分散均匀后,倒入模具中铸锭,得到镁基复合锭;(4)将镁基复合锭铣削得到镁基复合 纤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采用镁基复合纤维,镁合金的阻尼性能优异,将镁合金与氮化碳复合制备出兼具高阻尼与高强度的镁基复合纤维,将其应用在混凝土中, 一方面能够提高混凝土的阻尼性能,另一方面还能保证混凝土的强度。
聚合物分子,其化学单元构成长链分子,长链分子之间通过化学键或物理缠绕相互连接,呈三维网状结构,如此成千上万分子缩聚而成高分子聚合物。在外力的作用下, 高分子聚合物中曲折状的分子链之间产生相对滑动、扭转,分子链本身则会产生拉伸、 扭曲等变形,当外力消除后,滑动、拉伸等变形不能完全复原,产生永久性的变形,这 种聚合物分子的粘滞性导致一部分外力对材料所做的功转变为热能而耗散于周围环境 中。由于聚合物分子与混凝土中的无机原料之间存在相容性差的问题,因此在混凝土体 系中加入陶粒,由于陶粒孔隙率高,孔隙结构复杂,陶粒易吸附储存聚合物,陶粒在混 凝土中能够均匀分散,从而提高聚合物在混凝土体系中的分散效果,使得聚合物发挥其 高效的阻尼性能。
减水剂在维持混凝土塌落度基本不变的条件下,能减少拌合用水量,加入减水剂后,对水泥颗粒有分散作用,能改善其工作性,减少单位用水量,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 流动性。增粘剂能够抑制混凝土泌水、离析、提高混凝土的抗离析性、降低混凝土的反 弹率,从而提高混凝土的综合性能。
优选的,所述镁基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中,步骤(3)中包裹铝箔的氮化碳先经 过预热,预热温度为200-30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包裹铝箔的氮化碳经过预热后再加入到熔炼完全的镁合金中,可以避免氮化碳在镁合金的熔融液中团聚。
优选的,所述聚合物至少包括苯丙乳液、丁苯胶乳、乳化沥青中的一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苯丙乳液、丁苯胶乳以及乳化沥青,与水泥混合后,可 在室温范围内保持黏弹特性。
优选的,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类减水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羧酸类减水剂主要包括羧基、羟基、胺基等与水具有亲和力强的极性基团,这些极性基团对水泥颗粒提供分散和流动性能,并通过减少水泥 颗粒间摩擦阻力,降低水泥颗粒与水界面的自由能来增加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同时羧 酸类物质吸附在水泥颗粒表面,羧酸根离子使水泥颗粒带上负电荷,从而使水泥颗粒之 间产生静电排斥作用并使水泥颗粒分散,增大水泥颗粒与水的接触面积,使水泥充分水 化,在扩散水泥颗粒的过程中,放出凝聚体包围的游离水,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减少 拌水量。
优选的,所述纤维为聚丙烯纤维、秸秆纤维中的一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丙烯纤维加入到混凝土中,聚丙烯纤维在混凝土体系中会分散成立体纤维网,限制混凝土的变形,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另一方面聚丙烯 纤维还能够提高混凝土阻尼性能。秸秆纤维加入到混凝土体系中,分布在水泥浆中的秸 秆纤维有效的限制了水泥凝固初期产生的裂缝,混合料浆中均匀分布这些秸秆纤维,对 多余水分的散发也是有利的,同时这些杂乱分布的秸秆纤维也能够有效克服混凝土因收 缩、干缩、徐变等物理化学变化而产生的应力集中现象。
优选的,所述砂子的细度模数为2.5-3.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砂子过细,砂子的表面积增大,包裹砂子表面后剩下起润滑作用的水泥浆减少,导致混凝土塌落度降低,影响混凝土的施工。砂子过粗,保水 性差,混凝土易泌水、离析,导致混凝土的和易性变差。
优选的,所述碎石的粒径为6.5-26.5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碎石的粒径低于6.5mm,碎石的强度低,不利于混凝土 强度的提高;碎石的粒径大于26.5mm,碎石在混凝土体系中易沉降,混凝土的质量差。
优选的,所述增粘剂至少包括聚丙烯酰胺、羟甲基纤维素、膨润土中的一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丙烯酰胺加入到水溶液中,能够提高水溶液的粘性,因为聚丙烯酰能够吸附周围的水分子,这种对拌合水分子的吸附和固定促进了大分子的扩展,从而增加了拌合水的粘度和混凝土的粘度;羟甲基纤维素是大分子链结构,羟甲 基纤维素的疏水主链与周围水分子通过氢键缔合,减少混凝土体系中颗粒自由活动的空 间,从而提高混凝土体系粘度;膨润土是一种层状硅酸盐,吸水后膨胀形成絮状物质, 具有良好的悬浮性和分散性,与适量的水结合成胶状体,在水中能释放出带电微粒,增 大体系黏度。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混凝土的制配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混凝土的制配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配方量称取各原料,然后将水泥、砂子、碎石、粉煤灰、陶粒以及三分之二配 方量的水,混合均匀,搅拌10-20min,得到混合料;
S2、再向混合料中加入镁基复合纤维、聚合物、减水剂、膨胀剂、防水剂、增粘剂、纤维以及剩余的水,继续搅拌20-30min,得到混凝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将水泥、砂子、碎石、粉煤灰、陶粒以及三分之二配 方量的水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然后再将镁基复合纤维、聚合物加入到混合料中,有利 于镁基复合纤维与聚合物的均匀分散,从而制备出混凝土,制配方法简单、便于操作。
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于本申请采用镁基复合纤维,镁合金的阻尼性能优异,将镁合金与氮化碳复合制备 出兼具高阻尼与高强度的镁基复合纤维,将其应用在混凝土中,一方面能够提高混凝土 的阻尼性能,另一方面还能保证混凝土的强度。
2、本申请中优选采用聚合物分子,其化学单元构成长链分子,长链分子之间通过化学键或物理缠绕相互连接,呈三维网状结构,如此成千上万分子缩聚而成高分子聚合物,在外力的作用下,高分子聚合物中曲折状的分子链之间产生相对滑动、扭转,分子 链本身则会产生拉伸、扭曲等变形,当外力消除后,滑动、拉伸等变形不能完全复原, 产生永久性的变形,这种聚合物分子的粘滞性导致一部分外力对材料所做的功转变为热 能而耗散于周围环境中;由于聚合物分子与混凝土中的无机原料之间存在相容性差的问 题,因此在混凝土体系中加入陶粒,由于陶粒孔隙率高,孔隙结构复杂,陶粒易吸附储 存聚合物,陶粒在混凝土中能够均匀分散,从而提高聚合物在混凝土体系中的分散效果, 使得聚合物发挥其高效的阻尼性能。
3、本申请混凝土的制配方法,通过先将水泥、砂子、碎石、粉煤灰、陶粒以及三 分之二配方量的水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然后再将镁基复合纤维、聚合物加入到混合料 中,有利于镁基复合纤维与聚合物的均匀分散,从而制备出混凝土,制配方法简单、便 于操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原料来源
Figure BDA0002912448800000041
镁基复合纤维的制备例
制备例1
镁基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为:
(1)将1kg纳米氮化碳分散在2kg无水乙醇中,超声震荡30min,分散团聚的纳米氮化 碳;
(2)烘干蒸发无水乙醇,得到干燥的纳米氮化碳,并用铝箔包裹备用;
(3)将5kg镁合金放入到熔炼炉中加热至690℃熔炼,与此同时,在200℃预热包裹铝 箔的氮化碳,当镁合金熔化完全时,加入预热的包裹铝箔的氮化碳,在650℃保温2h, 向熔炼炉中导入超声波,超声波频率为20KHz,超声15min,将熔融液倒入模具中铸锭, 得到镁基复合锭;
(4)将镁基复合锭铣削得到镁基复合纤维,镁基复合纤维的横截面为圆形,长度为40mm,直径为0.5mm。
制备例2
(1)将1kg纳米氮化碳分散在2kg无水乙醇中,超声震荡45min,分散团聚的纳米氮化 碳;
(2)烘干蒸发无水乙醇,得到干燥的纳米氮化碳,并用铝箔包裹备用;
(3)将5kg镁合金放入到熔炼炉中加热至690℃熔炼,当镁合金熔化完全时,加入包裹 铝箔的氮化碳,在650℃保温2h,向熔炼炉中导入超声波,超声波频率为20KHz,超声15min,将熔融液倒入模具中铸锭,得到镁基复合锭;
(4)将镁基复合锭铣削得到镁基复合纤维,镁基复合纤维的横截面为圆形,长度为40mm,直径为0.5mm。
制备例3
(1)将1kg纳米氮化碳分散在2kg无水乙醇中,超声震荡45min,分散团聚的纳米氮化 碳;
(2)烘干蒸发无水乙醇,得到干燥的纳米氮化碳,并用铝箔包裹备用;
(3)将5kg镁合金放入到熔炼炉中加热至700℃熔炼,与此同时,在250℃预热包裹铝 箔的氮化碳,当镁合金熔化完全时,加入预热的包裹铝箔的氮化碳,在650℃保温2h, 向熔炼炉中导入超声波,超声波频率为20KHz,超声20min,将熔融液倒入模具中铸锭, 得到镁基复合锭;
(4)将镁基复合锭铣削得到镁基复合纤维,镁基复合纤维的横截面为圆形,长度为40mm,直径为0.5mm。
制备例4
(1)将1kg纳米氮化碳分散在2kg无水乙醇中,超声震荡60min,分散团聚的纳米氮化 碳;
(2)烘干蒸发无水乙醇,得到干燥的纳米氮化碳,并用铝箔包裹备用;
(3)将5kg镁合金放入到熔炼炉中加热至700℃熔炼,与此同时,在300℃预热包裹铝 箔的氮化碳,当镁合金熔化完全时,加入预热的包裹铝箔的氮化碳,在650℃保温2h, 向熔炼炉中导入超声波,超声波频率为20KHz,超声20min,将熔融液倒入模具中铸锭, 得到镁基复合锭;
(4)将镁基复合锭铣削得到镁基复合纤维,镁基复合纤维的横截面为圆形,长度为40mm,直径为0.5mm。
实施例
实施例1
表1为实施例1一种混凝土的各原料及质量
原料 质量(kg) 原料 质量(kg)
水泥 280 减水剂 5
镁基复合纤维 30 膨胀剂 30
砂子 730 防水剂 7.2
碎石 1025 聚丙烯酰胺 5
苯丙乳液 80 聚丙烯纤维 0.8
粉煤灰 70 130
陶粒 40
其中砂子的细度模数为2.5;碎石的粒径连续级配:其中粒径为5-10mm的碎石占20%、 10-15mm的碎石占35%、15-20mm的碎石占25%、20-26mm的碎石占20%;镁基复合 纤维采用制备例1制备。
一种混凝土的制配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配方量称取各原料,然后将水泥、砂子、碎石、粉煤灰、陶粒以及三分之二配 方量的水,混合均匀,搅拌10min,得到混合料;
S2、再向混合料中加入镁基复合纤维、聚合物、减水剂、膨胀剂、防水剂、增粘剂、纤维以及剩余的水,继续搅拌20min,得到混凝土。
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镁基复合材料采用制备例2制 备,其它同实施例1。
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镁基复合材料采用制备例3制 备,其它同实施例1。
实施例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镁基复合材料采用制备例4制 备,其它同实施例1。
实施例5
表2为实施例5一种混凝土的各原料及质量
原料 质量(kg) 原料 质量(kg)
水泥 300 减水剂 5.5
镁基复合纤维 40 膨胀剂 28
砂子 780 防水剂 7.9
碎石 1050 羟甲基纤维素 3
丁苯胶乳 100 膨润土 4
粉煤灰 50 秸秆纤维 1.2
陶粒 80 150
其中砂子的细度模数为2.8;碎石的粒径连续级配:其中粒径为5-10mm的碎石占20%、 10-15mm的碎石占35%、15-20mm的碎石占25%、20-26mm的碎石占20%;镁基复合 纤维采用制备例3制备。
一种混凝土的制配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配方量称取各原料,然后将水泥、砂子、碎石、粉煤灰、陶粒以及三分之二配 方量的水,混合均匀,搅拌20min,得到混合料;
S2、再向混合料中加入镁基复合纤维、聚合物、减水剂、膨胀剂、防水剂、增粘剂、纤维以及剩余的水,继续搅拌30min,得到混凝土。
实施例6
表3为实施例6一种混凝土的各原料及质量
原料 质量(kg) 原料 质量(kg)
水泥 320 减水剂 6.2
镁基复合纤维 50 膨胀剂 33
砂子 750 防水剂 9.5
碎石 1000 聚丙烯酰胺 2
苯丙乳液 50 膨润土 5
乳化沥青 60 聚丙烯纤维 0.7
粉煤灰 90 秸秆纤维 0.7
陶粒 60 140
其中砂子的细度模数为3.0;碎石的粒径连续级配:其中粒径为5-10mm的碎石占20%、 10-15mm的碎石占35%、15-20mm的碎石占25%、20-26mm的碎石占20%;镁基复合 纤维采用制备例3制备。
一种混凝土的制配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配方量称取各原料,然后将水泥、砂子、碎石、粉煤灰、陶粒以及三分之二配 方量的水,混合均匀,搅拌15min,得到混合料;
S2、再向混合料中加入镁基复合纤维、聚合物、减水剂、膨胀剂、防水剂、增粘剂、纤维以及剩余的水,继续搅拌20min,得到混凝土。
实施例7
表4为实施例7一种混凝土的各原料及质量
原料 质量(kg) 原料 质量(kg)
水泥 288 膨胀剂 29.4
镁基复合纤维 35 防水剂 8.8
砂子 740 聚丙烯酰胺 2
碎石 1030 羟甲基纤维素 2
丁苯胶乳 45 膨润土 3
乳化沥青 50 聚丙烯纤维 0.5
粉煤灰 65 秸秆纤维 0.8
陶粒 50 135
减水剂 6.5
其中砂子的细度模数为2.8;碎石的粒径连续级配:其中粒径为5-10mm的碎石占20%、 10-15mm的碎石占35%、15-20mm的碎石占25%、20-26mm的碎石占20%;镁基复合 纤维采用制备例3制备。
一种混凝土的制配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配方量称取各原料,然后将水泥、砂子、碎石、粉煤灰、陶粒以及三分之二配 方量的水,混合均匀,搅拌20min,得到混合料;
S2、再向混合料中加入镁基复合纤维、聚合物、减水剂、膨胀剂、防水剂、增粘剂、纤维以及剩余的水,继续搅拌25min,得到混凝土。
实施例8
表5为实施例8一种混凝土的各原料及质量
原料 质量(kg) 原料 质量(kg)
水泥 315 减水剂 5.2
镁基复合纤维 45 膨胀剂 31.6
砂子 760 防水剂 7.5
碎石 1015 聚丙烯酰胺 2.7
苯丙乳液 35 羟甲基纤维素 2.5
丁苯胶乳 40 膨润土 2.8
乳化沥青 30 聚丙烯纤维 0.8
粉煤灰 80 秸秆纤维 0.6
陶粒 70 148
其中砂子的细度模数为2.8;碎石的粒径连续级配:其中粒径为5-10mm的碎石占20%、 10-15mm的碎石占35%、15-20mm的碎石占25%、20-26mm的碎石占20%;镁基复合 纤维采用制备例3制备。
一种混凝土的制配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配方量称取各原料,然后将水泥、砂子、碎石、粉煤灰、陶粒以及三分之二配 方量的水,混合均匀,搅拌10min,得到混合料;
S2、再向混合料中加入镁基复合纤维、聚合物、减水剂、膨胀剂、防水剂、增粘剂、纤维以及剩余的水,继续搅拌30min,得到混凝土。
实施例9
表6为实施例9一种混凝土的各原料及质量
原料 质量(kg) 原料 质量(kg)
水泥 307 减水剂 5.7
镁基复合纤维 40 膨胀剂 30.1
砂子 768 防水剂 8.3
碎石 1034 聚丙烯酰胺 2.4
苯丙乳液 40 羟甲基纤维素 1.8
丁苯胶乳 30 膨润土 2.2
乳化沥青 30 聚丙烯纤维 0.6
粉煤灰 70 秸秆纤维 0.6
陶粒 62 142
其中砂子的细度模数为2.8;碎石的粒径连续级配:其中粒径为5-10mm的碎石占20%、 10-15mm的碎石占35%、15-20mm的碎石占25%、20-26mm的碎石占20%;镁基复合 纤维采用制备例3制备。
一种混凝土的制配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配方量称取各原料,然后将水泥、砂子、碎石、粉煤灰、陶粒以及三分之二配 方量的水,混合均匀,搅拌15min,得到混合料;
S2、再向混合料中加入镁基复合纤维、聚合物、减水剂、膨胀剂、防水剂、增粘剂、纤维以及剩余的水,继续搅拌25min,得到混凝土。
实施例10,本实施例与实施例9的区别之处在于:镁基复合纤维的质量为35kg, 其它同实施例9。
实施例11,本实施例与实施例9的区别之处在于:镁基复合纤维的质量为45kg, 其它同实施例9。
对比例
对比例1
一种混凝土,与实施例9的区别之处在于:不包括镁基复合纤维,其它同实施例9。
对比例2
一种混凝土,与实施例9的区别之处在于:镁基复合纤维的质量为25kg,其它同实施例9。
对比例3
一种混凝土,与实施例9的区别之处在于:镁基复合纤维的质量为55kg,其它同实施例 9。
对比例4
一种混凝土,与实施例9的区别之处在于:不包括苯丙乳液,其它同实施例9。
对比例5
一种混凝土,与实施例9的区别之处在于:不包括丁苯胶乳,其它同实施例9。
对比例6
一种混凝土,与实施例9的区别之处在于:不包括乳化沥青,其它同实施例9。
对比例7
一种混凝土,与实施例9的区别之处在于:不包括陶粒,其它同实施例9。
性能检测试验 阻尼测试:将尺寸为100mm×100mm×400mm的混凝土试件一端固定,在另一端进行 激震,利用试验力捶对试件施加简斜动荷载,使混凝土试件产生周期性的强迫震动,采 用INV3062T型阻尼比测试仪采集振动曲线,由共振曲线计算阻尼比;
力学性能测试:参照GB/T50081-201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制备混凝土 试件,混凝土试件尺寸为100mm×100mm×100mm,养护一定时间后并进行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的测试;
表7性能测试结果
Figure BDA0002912448800000101
Figure BDA0002912448800000111
结合实施例1-实施例4并结合表7可以看出,制备例3制备的镁基复合纤维应用在混凝 土中,对于混凝土的阻尼性能以及力学性能提高效果最好,后续的实施例与对比例均采 用制备3制备的镁基复合纤维。
结合实施例9-实施例11、对比例1-3并结合表7可以看出,混凝土体系中加入镁 基复合纤维,能够提高混凝土的阻尼性能,随着镁基复合纤维的增加,混凝土的阻尼性 能逐渐提高,但是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先增加后降低,说明镁基复合纤维的添加量不宜过 多,过多的镁基复合纤维会缠绕、团聚,不利于混凝土力学性能的提高。
结合实施例9、对比例4-对比例5并结合表7可以看出,混凝土中加入聚合物, 能够提高混凝土的阻尼性能,且苯丙乳液、丁苯胶乳以及乳化沥青之间具有协同作用, 三者共同作用对混凝土阻尼性能提高最明显。
结合实施例9,对比例7并结合表7可以看出,加入陶粒,混凝土的阻尼性能与 力学性能均能提高,由于聚合物分子与混凝土中的无机原料之间存在相容性差的问题, 因此在混凝土体系中加入陶粒,由于陶粒孔隙率高,孔隙结构复杂,陶粒易吸附储存聚 合物,陶粒在混凝土中能够均匀分散,从而提高聚合物在混凝土体系中的分散效果,使 得聚合物发挥其高效的阻尼性能。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申请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5)

1.一种混凝土,其特征在于: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水泥280-320份、镁基复合纤维30-50份、砂子730-780份、碎石1000-1050份、聚合物80-120份、粉煤灰50-90份、陶粒40-80份、减水剂5-6.5份、膨胀剂28-33份、防水剂7.2-9.5份、增粘剂5-8份、纤维0.8-1.5份以及水130-150份;所述镁基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为:(1)将纳米氮化碳分散在无水乙醇中,超声震荡30-60min;(2)蒸发无水乙醇,得到干燥的纳米氮化碳,并用铝箔包裹备用;(3)将镁合金加热熔炼,当镁合金熔化完全时,加入包裹铝箔的氮化碳,超声分散均匀后,倒入模具中铸锭,得到镁基复合锭;(4)将镁基复合锭铣削得到镁基复合纤维;
所述聚合物由苯丙乳液、丁苯胶乳和乳化沥青组成;
所述纤维由聚丙烯纤维和秸秆纤维组成;
所述增粘剂由聚丙烯酰胺、羟甲基纤维素和膨润土组成;
所述镁基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中,步骤(3)中包裹铝箔的氮化碳先经过预热,预热温度为200-3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类减水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砂子的细度模数为2.5-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的粒径为6.5-26.5mm。
5.一种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的制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配方量称取各原料,然后将水泥、砂子、碎石、粉煤灰、陶粒以及三分之二配方量的水,混合均匀,搅拌10-20min,得到混合料;
S2、再向混合料中加入镁基复合纤维、聚合物、减水剂、膨胀剂、防水剂、增粘剂、纤维以及剩余的水,继续搅拌20-30min,得到混凝土。
CN202110090917.5A 2021-01-22 2021-01-22 一种混凝土及其制配方法 Active CN1128307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90917.5A CN112830741B (zh) 2021-01-22 2021-01-22 一种混凝土及其制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90917.5A CN112830741B (zh) 2021-01-22 2021-01-22 一种混凝土及其制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30741A CN112830741A (zh) 2021-05-25
CN112830741B true CN112830741B (zh) 2022-04-22

Family

ID=759311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90917.5A Active CN112830741B (zh) 2021-01-22 2021-01-22 一种混凝土及其制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30741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41136B2 (ja) * 1976-09-01 1985-09-14 財団法人特殊無機材料研究所 シリコンカ−バイド繊維強化軽金属複合材料の製造方法
JP4151053B2 (ja) * 2003-04-16 2008-09-17 株式会社竹中工務店 高強度高靭性セメント系材料の製造方法
CN108658532B (zh) * 2017-03-28 2020-11-17 北京中实上庄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 自密实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36847A (zh) * 2019-08-07 2019-11-12 青岛鑫汇商砼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抗裂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30741A (zh) 2021-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ong et al. Enhanced dynamic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ement paste modified with graphene oxide nanosheets and its reinforcing mechanism
Habib et al. Mechanical and dynamic properties of high strength concrete with well graded coarse and fine tire rubber
Sbia et al. Enhancement of 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Material Properties with Carbon Nanofiber.
CN110950591A (zh) 一种抗渗高强度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18471A (zh) 一种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99875A (zh) 一种高强轻质多孔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36456B (zh) 一种赤泥基沥青混合料温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49229B (zh) 用于悬浮隧道管段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16046A (zh) 正交异形钢桥面铺装用超高性能混凝土
Li et al. Multi-scale improved damping of high-volume fly ash cementitious composite: combined effects of polyvinyl alcohol fiber and graphene oxide
CN111072344B (zh) 高抗裂低收缩预拌混凝土
CN113620666A (zh) 抗裂建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06717B (zh) 一种混凝土增强外加剂及其在超高强混凝土中的应用
CN110937868A (zh) 一种混杂纤维自密实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74583B (zh) 一种高强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Li et al. Efficient recycling of waste rubber in a sustainable fiber-reinforced mortar and its damping and energy dissipation capacity
Ting et al. Effects of nanomaterials reinforced aggregate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 of recycled brick aggregate concrete
CN112830741B (zh) 一种混凝土及其制配方法
CN112679167A (zh) 一种抗开裂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Teng et al. Effect of competitive adsorption between specialty admixtures and superplasticizer on structural build-up and hardened property of mortar phase of ultra-high-performance concrete
CN111362646B (zh) 一种低弹模柔性超高韧性砂浆混凝土体系及其制备方法
Yu et al. Effects of carbon nanofibers and carboxyl functionalized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on mechanical damping behavior of cement paste
CN115073097B (zh) 一种高强度再生骨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Peyvandi et al. Enhancement of 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material properties with carbon nanofiber
CN114315249B (zh) 一种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