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29300A - 3d打印方法、装置、3d打印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3d打印方法、装置、3d打印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29300A
CN112829300A CN202011629856.7A CN202011629856A CN112829300A CN 112829300 A CN112829300 A CN 112829300A CN 202011629856 A CN202011629856 A CN 202011629856A CN 112829300 A CN112829300 A CN 1128293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ing
workpiece
printed
contour data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2985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海波
李宗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l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hanghai)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DeepBlue AI Chips Research Institute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epBlue AI Chips Research Institute Jiangsu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epBlue AI Chips Research Institute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62985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29300A/zh
Publication of CN1128293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293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4/00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29C64/30Auxiliary operations or equipment
    • B29C64/386Data acquisition or data processing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4/00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29C64/30Auxiliary operations or equipment
    • B29C64/386Data acquisition or data processing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B29C64/393Data acquisition or data processing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additive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3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B33Y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33Y50/00Data acquisition or data processing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3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B33Y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33Y50/00Data acquisition or data processing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B33Y50/02Data acquisition or data processing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additive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03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 G06F3/1206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resulting in increased flexibility in input data format or job format or job typ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53Configuration of print job parameters, e.g. using UI at the cli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3D打印方法、装置、3D打印设备及存储介质,该3D打印方法应用于3D打印设备,所述3D打印设备包括扫描组件和打印组件,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所述扫描组件发送的待打印工件的3D轮廓数据,所述3D轮廓数据是所述扫描组件扫描所述待打印工件得到的;根据所述3D轮廓数据,确定所述待打印工件对应的打印策略;根据所述打印策略,控制所述打印组件打印出新工件。所述扫描组件可以获取待打印工件的3D轮廓数据,并把该3D轮廓数据法发给打印机,然后制定对应的打印策略,从而打印出新工件。实现扫描打印一体化,省去了人工传输数据,省时省力,缩短打印进程,提高了打印效率。

Description

3D打印方法、装置、3D打印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视觉技术和3D打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3D打印方法、装置、3D打印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机器视觉检测技术作为当今工业中的一项重要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汽车安全、视频监控和机器人技术等各大领域,并且随着技术的发展,机器视觉检测技术被应用于越来越多的领域,以满足不断提升的市场需求。
目前的产品3D打印设备只具有打印的功能,无法获取待加工工件的图像信息,需要另外设置专门的扫描设备进行图像信息获取,然后经过人工处理后导入3D打印设备中。这一过程需要耗费人工,且处理效率低,导致打印进程缓慢,降低打印效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3D打印方法、装置、3D打印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实现扫描打印一体化,提高打印效率。
本申请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3D打印方法,应用于3D打印设备,所述3D打印设备包括扫描组件和打印组件,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扫描组件发送的待打印工件的3D轮廓数据,所述3D轮廓数据是所述扫描组件扫描所述待打印工件得到的;
根据所述3D轮廓数据,确定所述待打印工件对应的打印策略;
根据所述打印策略,控制所述打印组件打印出新工件。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扫描组件可以获取待打印工件的3D轮廓数据,并把该3D轮廓数据法发给打印机,然后制定对应的打印策略,从而打印出新工件。实现扫描打印一体化,省去了人工传输数据,省时省力,缩短打印进程,提高了打印效率。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待打印工件的3D轮廓数据包括所述待打印工件的多个扫描点的点云轮廓数据。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待打印工件的3D轮廓数据是打印的基础,可以通过点云进行数据传输,方便快捷。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待打印工件的3D轮廓数据包括所述待打印工件的多个扫描点的颜色数据;
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待打印工件的多个扫描点的颜色数据,确定所述待打印工件对应的着色策略;
根据所述着色策略,控制所述打印组件对所述新工件进行着色处理。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不同的位置对应着不同的颜色,对所述待打印工件的颜色数据设计对应的着色策略,以完成该工件的着色处理,使打印出来的工件色彩更加逼真。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3D轮廓数据,确定所述待打印工件对应的打印策略,包括:
根据所述3D轮廓数据,建立所述待打印工件对应的三维数字模型;
根据所述三维数字模型,确定所述待打印工件对应的打印策略。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3D打印通常是根据实体工件构建出三维模型,本实施例中,根据所述3D轮廓数据,建立所述待打印工件对应的三维数字模型,之后确定打印策略,这是3D打印较常用的工艺步骤,简单易执行。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打印策略包括打印路径。所述打印路径可以是采取何种扫描路径,如直线扫描、随机点扫描等等,但也不限于此。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打印策略包括所述打印组件的设置参数。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每种工件或每种扫描路径所对应的打印组件的参数可能不同,例如预热温度、高能束的功率、打印温度以及打印时间等。可以结合工件的特征以及打印策略进行调整。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3D打印装置,应用于3D打印设备,所述3D打印设备包括扫描组件和打印组件,所述装置包括:
轮廓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扫描组件发送的待打印工件的3D轮廓数据,所述3D轮廓数据是所述扫描组件扫描所述待打印工件得到的;
策略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3D轮廓数据,确定所述待打印工件对应的打印策略;
打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打印策略,控制所述打印组件打印出新工件。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待打印工件的3D轮廓数据包括所述待打印工件的多个扫描点的点云轮廓数据。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待打印工件的3D轮廓数据包括所述待打印工件的多个扫描点的颜色数据;
所述装置还包括:
着色策略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打印工件的多个扫描点的颜色数据,确定所述待打印工件对应的着色策略;
着色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着色策略,控制所述打印组件对所述新工件进行着色处理。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策略确定模块包括:
模型建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3D轮廓数据,建立所述待打印工件对应的三维数字模型;
打印策略确定单元,根据所述三维数字模型,确定所述待打印工件对应的打印策略。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打印策略包括打印路径。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打印策略包括所述打印组件的设置参数。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3D打印设备,所述3D打印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扫描组件和打印组件,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方法的步骤。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3D打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3D打印方法的部分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打印策略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3D打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3D打印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策略确定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3D打印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实现3D打印方法的程序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参见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3D打印方法,应用于3D打印设备,所述3D打印设备包括扫描组件和打印组件,所述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101~S103。
步骤S101:接收所述扫描组件发送的待打印工件的3D轮廓数据,所述3D轮廓数据是所述扫描组件扫描所述待打印工件得到的。在3D打印前需要用建模软件构建待打印工件的立体模型,这就需要扫描组件对其进行扫描,以把图形信息转化为数字信息提供给打印机。
步骤S102:根据所述3D轮廓数据,确定所述待打印工件对应的打印策略。不同形状的工件所需要的打印策略不同,如切片厚度不同、预热温度不同、扫描路径不同等,需要精准地设定好,以顺利进行打印制造。
步骤S103:根据所述打印策略,控制所述打印组件打印出新工件。在所述打印策略的指引下,根据所述打印策略对成形底板上铺设的粉末进行打印处理,直到打印出完整的新工件。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待打印工件的3D轮廓数据包括所述待打印工件的多个扫描点的点云轮廓数据。所述待打印工件的3D轮廓数据是打印的基础,可以获取点云数据,方便快捷。
参见图2,在具体实施中,所述待打印工件的3D轮廓数据包括所述待打印工件的多个扫描点的颜色数据;
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S201~S202。
步骤S201:根据所述待打印工件的多个扫描点的颜色数据,确定所述待打印工件对应的着色策略。
步骤S202:根据所述着色策略,控制所述打印组件对所述新工件进行着色处理。
由此,不同的位置对应着不同的颜色,对所述待打印工件的颜色数据设计对应的着色策略,以完成该工件的着色处理,使打印出来的工件色彩更加逼真。
参见图3,在具体实施中,所述步骤S102可以包括步骤S301~S302。
步骤S301:根据所述3D轮廓数据,建立所述待打印工件对应的三维数字模型。
步骤S302:根据所述三维数字模型,确定所述待打印工件对应的打印策略。
由此,3D打印通常是根据实体工件构建出三维模型,本实施例中,根据所述3D轮廓数据,建立所述待打印工件对应的三维数字模型,之后确定打印策略,这是3D打印较常用的工艺步骤,简单易执行。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打印策略可以包括打印路径。所述打印路径可以是采取何种扫描路径,如直线扫描、随机点扫描等等,但也不限于此。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打印策略包括所述打印组件的设置参数。由此,每种工件或每种扫描路径所对应的打印组件的参数可能不同,例如预热温度、高能束的功率、打印温度以及打印时间等。可以结合工件的特征以及打印策略进行调整。
综上所述,所述扫描组件可以获取待打印工件的3D轮廓数据,并把该3D轮廓数据法发给打印机,然后制定对应的打印策略,从而打印出新工件。实现扫描打印一体化,省去了人工传输数据,省时省力,缩短打印进程,提高了打印效率。
参见图4,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3D打印装置,其具体实现方式与上述方法的实施例中记载的实施方式、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一致,部分内容不再赘述。
所述打印装置应用于3D打印设备,所述3D打印设备包括扫描组件和打印组件,所述打印装置包括:
轮廓数据接收模块101,用于接收所述扫描组件发送的待打印工件的3D轮廓数据,所述3D轮廓数据是所述扫描组件扫描所述待打印工件得到的;
策略确定模块102,用于根据所述3D轮廓数据,确定所述待打印工件对应的打印策略;
打印模块103,用于根据所述打印策略,控制所述打印组件打印出新工件。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待打印工件的3D轮廓数据可以包括所述待打印工件的多个扫描点的点云轮廓数据。
参见图5,在具体实施中,所述待打印工件的3D轮廓数据可以包括所述待打印工件的多个扫描点的颜色数据;
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
着色策略确定模块201,用于根据所述待打印工件的多个扫描点的颜色数据,确定所述待打印工件对应的着色策略;
着色处理模块202,用于根据所述着色策略,控制所述打印组件对所述新工件进行着色处理。
参见图6,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策略确定模块102可以包括:
模型建立单元301,用于根据所述3D轮廓数据,建立所述待打印工件对应的三维数字模型;
打印策略确定单元302,用于根据所述三维数字模型,确定所述待打印工件对应的打印策略。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打印策略可以包括打印路径。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打印策略可以包括所述打印组件的设置参数。
参见图7,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3D打印设备200,3D打印设备200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210、至少一个处理器220以及连接不同平台系统的总线230。
存储器21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21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21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213。
其中,存储器210还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可以被处理器220执行,使得处理器220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任一项方法的步骤,其具体实现方式与上述方法的实施例中记载的实施方式、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一致,部分内容不再赘述。
存储器210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215的程序/实用工具214,这样的程序模块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相应的,处理器220可以执行上述计算机程序,以及可以执行程序/实用工具214。
总线230可以为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
3D打印设备20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240例如键盘、指向设备、蓝牙设备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能够与该3D打印设备20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3D打印设备20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250进行。并且,3D打印设备20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26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网络适配器260可以通过总线230与3D打印设备20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3D打印设备20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器、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平台等。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任一项方法的步骤,其具体实现方式与上述方法的实施例中记载的实施方式、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一致,部分内容不再赘述。
图8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300,其可以采用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并包括程序代码,并可以在终端设备,例如个人电脑上运行。然而,本发明的程序产品300不限于此,在本文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程序产品300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可读存储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程序代码,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本申请从使用目的上,效能上,进步及新颖性等观点进行阐述,其设置有的实用进步性,已符合专利法所强调的功能增进及使用要件,本申请以上的说明及附图,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以此局限本申请,因此,凡一切与本申请构造,装置,特征等近似、雷同的,即凡依本申请专利申请范围所作的等同替换或修饰等,皆应属本申请的专利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3D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3D打印设备,所述3D打印设备包括扫描组件和打印组件,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扫描组件发送的待打印工件的3D轮廓数据,所述3D轮廓数据是所述扫描组件扫描所述待打印工件得到的;
根据所述3D轮廓数据,确定所述待打印工件对应的打印策略;
根据所述打印策略,控制所述打印组件打印出新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打印工件的3D轮廓数据包括所述待打印工件的多个扫描点的点云轮廓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打印工件的3D轮廓数据包括所述待打印工件的多个扫描点的颜色数据;
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待打印工件的多个扫描点的颜色数据,确定所述待打印工件对应的着色策略;
根据所述着色策略,控制所述打印组件对所述新工件进行着色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3D轮廓数据,确定所述待打印工件对应的打印策略,包括:
根据所述3D轮廓数据,建立所述待打印工件对应的三维数字模型;
根据所述三维数字模型,确定所述待打印工件对应的打印策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策略包括打印路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策略包括所述打印组件的设置参数。
7.一种3D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3D打印设备,所述3D打印设备包括扫描组件和打印组件,所述装置包括:
轮廓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扫描组件发送的待打印工件的3D轮廓数据,所述3D轮廓数据是所述扫描组件扫描所述待打印工件得到的;
策略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3D轮廓数据,确定所述待打印工件对应的打印策略;
打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打印策略,控制所述打印组件打印出新工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3D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打印工件的3D轮廓数据包括所述待打印工件的多个扫描点的点云轮廓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3D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打印工件的3D轮廓数据包括所述待打印工件的多个扫描点的颜色数据;
所述装置还包括:
着色策略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打印工件的多个扫描点的颜色数据,确定所述待打印工件对应的着色策略;
着色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着色策略,控制所述打印组件对所述新工件进行着色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3D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策略确定模块包括:
模型建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3D轮廓数据,建立所述待打印工件对应的三维数字模型;
打印策略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三维数字模型,确定所述待打印工件对应的打印策略。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3D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策略包括打印路径。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3D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策略包括所述打印组件的设置参数。
13.一种3D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打印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扫描组件和打印组件,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011629856.7A 2020-12-31 2020-12-31 3d打印方法、装置、3d打印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28293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29856.7A CN112829300A (zh) 2020-12-31 2020-12-31 3d打印方法、装置、3d打印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29856.7A CN112829300A (zh) 2020-12-31 2020-12-31 3d打印方法、装置、3d打印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29300A true CN112829300A (zh) 2021-05-25

Family

ID=759248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29856.7A Pending CN112829300A (zh) 2020-12-31 2020-12-31 3d打印方法、装置、3d打印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2930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47302A (zh) * 2022-08-29 2022-12-09 深圳市联弈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手机壳的立体图案打印工艺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74153A (zh) * 2019-01-25 2019-05-21 钟祥博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3d打印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74153A (zh) * 2019-01-25 2019-05-21 钟祥博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3d打印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铁根: "《光电检测技术与系统 第2版》", 31 August 2017, 天津大学出版社 *
刘静等: "《3D打印技术理论与实践》", 31 December 2017, 武汉大学出版社 *
杨辉等: "《3D打印原理与操作》", 31 May 202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47302A (zh) * 2022-08-29 2022-12-09 深圳市联弈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手机壳的立体图案打印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11049B2 (en) System to improve numereical conversion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CN109857404B (zh) Sdk接口的封装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03970828B (zh) 网络系统和信息报告方法
KR102555607B1 (ko) 데이터 주석 방법, 장치, 기기, 저장매체 및 컴퓨터 프로그램
CN112860356B (zh) 一种api调用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KR102420661B1 (ko) 신경망을 위한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CN112990850A (zh) 一种基于规则引擎的流程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10879776A (zh) 一种测试用例的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03019630A (zh) 打印系统、打印装置和打印方法
CN112829300A (zh) 3d打印方法、装置、3d打印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417122A (zh) 多轮问答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3378579A (zh) 一种语音录入结构化数据的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KR20230043754A (ko) 포지셔닝 방법, 장치, 설비, 시스템, 매체 및 자율주행 차량
CN109902182A (zh) 知识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717315B (zh) 系统数据批量修改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565404A (zh) 数据处理方法、边缘服务器、中心服务器和介质
Onyedi et al. FOMCONpy: Fractional-order modelling and control library for Python
CN115509765B (zh) 一种超融合云计算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42449A (zh) 一种数据防护方法和装置
CN115187821A (zh) 验证模型转换前后正确性的方法、相关装置及程序产品
CN111151008B (zh) 游戏运营数据的校验方法、装置、配置后台及介质
CN114064870A (zh) 面向多模态的对话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4490519A (zh) Gim文件解析方法和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2256041B (zh) 图像形成设备和获取识别信息的方法
CN112339270B (zh) 工艺品复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330

Address after: Building C, No.888, Huanhu West 2nd Road, Lingang New District, 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Applicant after: Shenl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hanghai) Co.,Ltd.

Address before: 213000 No.103, building 4, Chuangyan port, Changzhou science and Education City, No.18, middle Changwu Road, Wuji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HENLA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HIP RESEARCH INSTITUTE (JIANGSU)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52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