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27130B - 一种多功能病人康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病人康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27130B
CN112827130B CN202110132701.0A CN202110132701A CN112827130B CN 112827130 B CN112827130 B CN 112827130B CN 202110132701 A CN202110132701 A CN 202110132701A CN 112827130 B CN112827130 B CN 1128271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fixedly connected
sliding
circular
rot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3270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27130A (zh
Inventor
郭娟
王广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tai Yuhuangding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Yantai Yuhuangding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tai Yuhuangding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Yantai Yuhuangding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11013270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2713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271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271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271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271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3/00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 A63B23/035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limbs, i.e. upper or lower limbs, e.g. simultaneously
    • A63B23/04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limbs, i.e. upper or lower limbs, e.g. simultaneously for lower limb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1/00Exercising apparatus for developing or strengthening the muscles or joints of the body by working against a counterforce, with or without measuring devices
    • A63B21/012Exercising apparatus for developing or strengthening the muscles or joints of the body by working against a counterforce, with or without measuring devices using frictional force-resis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2/00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ditioning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for training agility or co-ordination of movements
    • A63B22/06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ditioning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for training agility or co-ordination of movements with support elements performing a rotating cycling movement, i.e. a closed path movement
    • A63B22/0605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ditioning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for training agility or co-ordination of movements with support elements performing a rotating cycling movement, i.e. a closed path movement performing a circular movement, e.g. ergomete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Cardiolog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多功能病人康复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上表面一端设置有坐垫机构,底板远离坐垫机构的一端上表面设置有脚蹬机构,脚蹬机构的顶端设置有阻力调节机构,阻力调节机构的内部设置有手臂训练机构,坐垫机构包括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开设在底板的上表面中心处,底板靠近第一滑槽的一端内部开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与第一滑槽互相连通且互相平行。通过设置阻力调节机构,可以在病人训练一段时间后,肢体康复到一定的程度时,加大训练阻力,便于病人更早康复,其中阻力调节机构可以同时增加脚蹬机构和手臂训练机构的阻力,调节过程非常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病人康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多功能病人康复装置。
背景技术
康复训练是指损伤后进行有利于恢复或改善功能的身体活动。除严重的损伤需要休息治疗外,一般的损伤不必完全停止身体练习。适当的、科学的身体练习对于损伤的迅速愈合和促进功能的恢复有着积极的作用。保持良好身体状态,通过康复训练可以预防肌肉萎缩和挛缩,健康肢体的运动能力,维持良好的心肺功能,使其一旦伤愈便能立即投入到正常的体育锻炼中去。
在对病人进行康复训练时,一般的训练是对患者进行下肢训练和手部训练,间接的对心肺功能进行训练,现有的训练装置无法调节阻力大小,在病人进行康复训练时,无法有效根据病人的恢复情况进行调整阻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病人康复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病人康复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一端设置有坐垫机构,所述底板远离坐垫机构的一端上表面设置有脚蹬机构,所述脚蹬机构的顶端设置有阻力调节机构,所述阻力调节机构的内部设置有手臂训练机构;所述坐垫机构包括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开设在底板的上表面中心处,所述底板靠近第一滑槽的一端内部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与第一滑槽互相连通且互相平行,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伸缩柱,所述伸缩柱的底端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滑板,所述限位滑板与第二滑槽滑动连接,所述伸缩柱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坐垫主体;所述脚蹬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柱固定连接在底板一端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固定柱的内部开设有方形内槽,所述方形内槽靠近底端的两侧表面均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内部均插接有斜插块,所述斜插块远离斜面的一侧表面开设有摩擦纹,两个所述插槽的侧壁表面均开设有圆形转槽,两个所述圆形转槽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圆形转板,所述第一固定柱的两侧外表面均开设有圆孔,两个所述圆孔均与对应的圆形转槽相连通,两个所述圆形转板的一侧表面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转杆。
具体的,所述阻力调节机构包括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二固定柱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柱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固定柱的内部开设有阶梯型内槽,所述阶梯型内槽的内部插接有若干个配重块,若干个所述配重块的上表面中心处均开设有通槽,所述阶梯型内槽靠近底端的侧壁两端均开设有侧边限位槽,两个所述侧边限位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限位杆,两个所述限位杆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中心处开设有螺纹槽,所述第二固定柱的顶端表面中心处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形状为圆柱形,所述通孔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长杆,所述长杆的顶端表面固定连接有转轮,所述长杆的侧表面开设有外螺纹。
具体的,所述手臂训练机构包括顶槽,所述顶槽开设在第二固定柱靠近顶端的内部,所述顶槽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通孔和阶梯型内槽相连通,所述顶槽的内部顶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的侧表面均开设有安装孔,两个所述安装孔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两个所述第二轴承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短杆,两个短杆互相靠近的一端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斜齿轮,所述长杆靠近顶端的侧表面固定连接第二斜齿轮,所述第二斜齿轮与两个第一斜齿轮均啮合,所述第二固定柱靠近顶端的两侧表面均开设有第一圆槽,所述第二固定柱靠近顶端的两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二圆槽,所述第一圆槽均与对应的第二圆槽相连通,两个所述第一圆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圆柱块,两个所述圆柱块远离第二圆槽的一侧表面均开设有圆滑槽,两个所述圆滑槽的两侧表面均开设有限位滑槽,两个所述第二圆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连接片,两个所述第二圆槽的内部均插接有扭簧,两个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与连接片和圆柱块的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块远离第二固定柱的一端表面中心处均开设有转孔,两个连接片的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转轴,两个所述转轴均与对应的转孔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转轴远离连接片的一端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竖杆,两个所述竖杆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手柄,两个所述固定块的一端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挡杆。
具体的,两个所述转杆均与对应的圆孔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圆形转板均与摩擦纹接触设置,两个转杆远离圆形转板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脚蹬主体。
具体的,所述长杆与通槽滑动连接,所述外螺纹与螺纹槽对应设置,所述方形内槽的内部设置有梯形压块,所述梯形压块的上表面中心处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阶梯型内槽的底端与方形内槽相连通,所述长杆的底端与第一轴承转动连接,所述梯形压块的两端斜面分别与两个斜插块的斜面接触设置。
具体的,两个所述短杆远离第一斜齿轮的两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两个所述短杆均与对应的圆滑槽滑动连接,所述限位块均与对应的限位滑槽滑动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病人康复装置,通过设置阻力调节机构,可以在病人训练一段时间后,肢体康复到一定的程度时,加大训练阻力,便于病人更早康复,其中阻力调节机构可以同时增加脚蹬机构和手臂训练机构的阻力,调节过程非常方便。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病人康复装置,通过在阻力调节机构中设置配重块,通过逐级累加配重的方式使脚蹬旋转的摩擦力逐级增加,增加的摩擦力较为稳定,具有层次,使训练效果更好,手臂训练机构中设置扭簧增加竖杆回转时的扭力,调节过程更加平滑,便于上肢力量训练。
(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病人康复装置,通过设置坐垫机构的坐垫主体通过伸缩柱进行调节高低,并且同时可以推动伸缩柱,使伸缩柱带动限位滑板在第二滑槽中滑动,调整坐垫主体与脚蹬机构的位置,便于找到一个舒适的角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功能病人康复装置的侧视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功能病人康复装置的主视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功能病人康复装置的图1中A部分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功能病人康复装置的图1中B部分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功能病人康复装置的图1中C部分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功能病人康复装置的梯形压块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功能病人康复装置的圆柱块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坐垫机构;21、第一滑槽;22、第二滑槽;23、限位滑板;24、伸缩柱;25、坐垫主体;3、脚蹬机构;31、第一固定柱;32、方形内槽;33、插槽;34、斜插块;35、摩擦纹;36、圆孔;37、圆形转板;38、圆形转槽;39、转杆;310、脚蹬主体;4、阻力调节机构;41、第二固定柱;42、通孔;43、长杆;44、转轮;45、阶梯型内槽;46、配重块;47、通槽;48、外螺纹;49、侧边限位槽;410、限位杆;411、支撑板;412、螺纹槽;413、梯形压块;414、凹槽;415、第一轴承;5、手臂训练机构;51、顶槽;52、固定板;53、安装孔;54、第二轴承;55、短杆;56、第一斜齿轮;57、第二斜齿轮;58、第一圆槽;59、圆柱块;510、圆滑槽;511、限位滑槽;512、限位块;513、固定块;514、第二圆槽;515、扭簧;516、转孔;517、连接片;518、转轴;519、竖杆;520、手柄;521、挡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图7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病人康复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上表面一端设置有坐垫机构2,底板1远离坐垫机构2的一端上表面设置有脚蹬机构3,脚蹬机构3的顶端设置有阻力调节机构4,阻力调节机构4的内部设置有手臂训练机构5;坐垫机构2包括第一滑槽21,第一滑槽21开设在底板1的上表面中心处,底板1靠近第一滑槽21的一端内部开设有第二滑槽22,第二滑槽22与第一滑槽21互相连通且互相平行,第一滑槽2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伸缩柱24,伸缩柱24的底端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滑板23,限位滑板23与第二滑槽22滑动连接,伸缩柱24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坐垫主体25,坐垫机构2的坐垫主体25通过伸缩柱24进行调节高低,并且同时可以推动伸缩柱24,使伸缩柱24带动限位滑板23在第二滑槽22中滑动,调整坐垫主体25与脚蹬机构3的位置,便于找到一个舒适的角度;脚蹬机构3包括第一固定柱31,第一固定柱31固定连接在底板1一端的上表面,第一固定柱31的内部开设有方形内槽32,方形内槽32靠近底端的两侧表面均开设有插槽33,插槽33的内部均插接有斜插块34,斜插块34远离斜面的一侧表面开设有摩擦纹35,两个插槽33的侧壁表面均开设有圆形转槽38,两个圆形转槽38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圆形转板37,第一固定柱31的两侧外表面均开设有圆孔36,两个圆孔36均与对应的圆形转槽38相连通,两个圆形转板37的一侧表面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转杆39,斜插块34在承重后会产生较大的横向推力,斜插块34表面的摩擦纹35与圆形转板37接触,斜插块34对圆形转板37的正压力越大,其滑动摩擦力越大,使得圆形转板37旋转时具有较大的阻力,而圆形转板37的旋转阻力增大使得脚蹬主体310的旋转阻力增大。
具体的,阻力调节机构4包括第二固定柱41,第二固定柱41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柱31的上表面,第二固定柱41的内部开设有阶梯型内槽45,阶梯型内槽45的内部插接有若干个配重块46,若干个配重块46的上表面中心处均开设有通槽47,阶梯型内槽45靠近底端的侧壁两端均开设有侧边限位槽49,两个侧边限位槽49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限位杆410,两个限位杆410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支撑板411,支撑板411的上表面中心处开设有螺纹槽412,第二固定柱41的顶端表面中心处开设有通孔42,通孔42的形状为圆柱形,通孔4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长杆43,长杆43的顶端表面固定连接有转轮44,长杆43的侧表面开设有外螺纹48,在病人训练一段时间后,肢体康复到一定的程度,需要加大训练阻力,旋转转轮44,使转轮44带动长杆43旋转,长杆43通过其表面的外螺纹48带动支撑板411上移,支撑板411上移过程中推动最近的一个配重块46上移,配重块46原本是通过阶梯型内槽45的阶梯型侧壁进行支撑,当支撑板411逐渐上移时,配重块46一个接一个被支撑起,被支撑起的配重块46的重量全部落在支撑板411上,支撑板411通过螺纹结构将重量压在长杆43上,长杆43底端的梯形压块413将重量通过斜面分摊到两侧的斜插块34上,并且通过第二斜齿轮57带动手臂训练机构5进行阻力调节。
具体的,手臂训练机构5包括顶槽51,顶槽51开设在第二固定柱41靠近顶端的内部,顶槽51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通孔42和阶梯型内槽45相连通,顶槽51的内部顶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52,两个固定板52的侧表面均开设有安装孔53,两个安装孔53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54,两个第二轴承54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短杆55,两个短杆55互相靠近的一端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斜齿轮56,长杆43靠近顶端的侧表面固定连接第二斜齿轮57,第二斜齿轮57与两个第一斜齿轮56均啮合,第二固定柱41靠近顶端的两侧表面均开设有第一圆槽58,第二固定柱41靠近顶端的两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513,两个固定块513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二圆槽514,第一圆槽58均与对应的第二圆槽514相连通,两个第一圆槽58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圆柱块59,两个圆柱块59远离第二圆槽514的一侧表面均开设有圆滑槽510,两个圆滑槽510的两侧表面均开设有限位滑槽511,两个第二圆槽514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连接片517,两个第二圆槽514的内部均插接有扭簧515,两个扭簧515的两端分别与连接片517和圆柱块59的表面固定连接,两个固定块513远离第二固定柱41的一端表面中心处均开设有转孔516,两个连接片517的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转轴518,两个转轴518均与对应的转孔516转动连接,两个转轴518远离连接片517的一端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竖杆519,两个竖杆519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手柄520,两个固定块513的一端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挡杆521,长杆43在进行转动时,同时带动第二斜齿轮57旋转,第二斜齿轮57带动第一斜齿轮56旋转,第一斜齿轮56带动短杆55旋转,短杆55通过限位块512带动圆柱块59旋转,圆柱块59将扭簧515上劲,使竖杆519在进行旋转时需要可以更大的扭力,其中圆柱块59可以在第一圆槽58中滑动,便于补偿扭簧515旋转时的收缩,挡杆521的作用是对竖杆519的旋转起到限位作用。
具体的,两个转杆39均与对应的圆孔36转动连接,两个圆形转板37均与摩擦纹35接触设置,两个转杆39远离圆形转板37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脚蹬主体310,便于将圆形转板37的旋转阻力传递给脚蹬。
具体的,长杆43与通槽47滑动连接,外螺纹48与螺纹槽412对应设置,方形内槽32的内部设置有梯形压块413,梯形压块413的上表面中心处开设有凹槽414,凹槽414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415,阶梯型内槽45的底端与方形内槽32相连通,长杆43的底端与第一轴承415转动连接,梯形压块413的两端斜面分别与两个斜插块34的斜面接触设置,便于逐级增加梯形压块413的压力,将压力分摊给斜插块34,为圆形转板37提供旋转阻力。
具体的,两个短杆55远离第一斜齿轮56的两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512,两个短杆55均与对应的圆滑槽510滑动连接,限位块512均与对应的限位滑槽511滑动连接,便于带动圆柱块59旋转,其圆柱块59可以滑动,便于补偿扭簧515旋转时的收缩量。
在使用时,首先通过坐垫机构2根据病人的体型大小调节坐垫主体25的高度和位置,然后病人通过踩脚蹬对下肢进行训练,通过手柄520拉动竖杆519对上肢进行训练,其中当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恢复一部分后,可以通过阻力调节机构4同时对脚蹬机构3和手臂训练机构5的阻力大小进行调节,便于提升训练效率。
坐垫机构2的坐垫主体25通过伸缩柱24进行调节高低,并且同时可以推动伸缩柱24,使伸缩柱24带动限位滑板23在第二滑槽22中滑动,调整坐垫主体25与脚蹬机构3的位置,便于找到一个舒适的角度,在病人训练一段时间后,肢体康复到一定的程度,需要加大训练阻力,旋转转轮44,使转轮44带动长杆43旋转,长杆43通过其表面的外螺纹48带动支撑板411上移,支撑板411上移过程中推动最近的一个配重块46上移,配重块46原本是通过阶梯型内槽45的阶梯型侧壁进行支撑,当支撑板411逐渐上移时,配重块46一个接一个被支撑起,被支撑起的配重块46的重量全部落在支撑板411上,支撑板411通过螺纹结构将重量压在长杆43上,长杆43底端的梯形压块413将重量通过斜面分摊到两侧的斜插块34上,使斜插块34产生较大的横向推力,斜插块34表面的摩擦纹35与圆形转板37接触,斜插块34对圆形转板37的正压力越大,其滑动摩擦力越大,使得圆形转板37旋转时具有较大的阻力,而圆形转板37的旋转阻力增大使得脚蹬主体310的旋转阻力增大。
长杆43在进行转动时,同时带动第二斜齿轮57旋转,第二斜齿轮57带动第一斜齿轮56旋转,第一斜齿轮56带动短杆55旋转,短杆55通过限位块512带动圆柱块59旋转,圆柱块59将扭簧515上劲,使竖杆519在进行旋转时需要可以更大的扭力,其中圆柱块59可以在第一圆槽58中滑动,便于补偿扭簧515旋转时的收缩,挡杆521的作用是对竖杆519的旋转起到限位作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病人康复装置,通过设置阻力调节机构,可以在病人训练一段时间后,肢体康复到一定的程度时,加大训练阻力,便于病人更早康复,其中阻力调节机构可以同时增加脚蹬机构和手臂训练机构的阻力,调节过程非常方便。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病人康复装置,通过在阻力调节机构中设置配重块,通过逐级累加配重的方式使脚蹬旋转的摩擦力逐级增加,增加的摩擦力较为稳定,具有层次,使训练效果更好,手臂训练机构中设置扭簧增加竖杆回转时的扭力,调节过程更加平滑,便于上肢力量训练。
(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病人康复装置,通过设置坐垫机构的坐垫主体通过伸缩柱进行调节高低,并且同时可以推动伸缩柱,使伸缩柱带动限位滑板在第二滑槽中滑动,调整坐垫主体与脚蹬机构的位置,便于找到一个舒适的角度。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方式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

1.一种多功能病人康复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一端设置有坐垫机构(2),所述底板(1)远离坐垫机构(2)的一端上表面设置有脚蹬机构(3),所述脚蹬机构(3)的顶端设置有阻力调节机构(4),所述阻力调节机构(4)的内部设置有手臂训练机构(5);所述坐垫机构(2)包括第一滑槽(21),所述第一滑槽(21)开设在底板(1)的上表面中心处,所述底板(1)靠近第一滑槽(21)的一端内部开设有第二滑槽(22),所述第二滑槽(22)与第一滑槽(21)互相连通且互相平行,所述第一滑槽(2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伸缩柱(24),所述伸缩柱(24)的底端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滑板(23),所述限位滑板(23)与第二滑槽(22)滑动连接,所述伸缩柱(24)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坐垫主体(25);所述脚蹬机构(3)包括第一固定柱(31),所述第一固定柱(31)固定连接在底板(1)一端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固定柱(31)的内部开设有方形内槽(32),所述方形内槽(32)靠近底端的两侧表面均开设有插槽(33),所述插槽(33)的内部均插接有斜插块(34),所述斜插块(34)远离斜面的一侧表面开设有摩擦纹(35),两个所述插槽(33)的侧壁表面均开设有圆形转槽(38),两个所述圆形转槽(38)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圆形转板(37),所述第一固定柱(31)的两侧外表面均开设有圆孔(36),两个所述圆孔(36)均与对应的圆形转槽(38)相连通,两个所述圆形转板(37)的一侧表面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转杆(39);所述阻力调节机构(4)包括第二固定柱(41),所述第二固定柱(41)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柱(31)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固定柱(41)的内部开设有阶梯型内槽(45),所述阶梯型内槽(45)的内部插接有若干个配重块(46),若干个所述配重块(46)的上表面中心处均开设有通槽(47),所述阶梯型内槽(45)靠近底端的侧壁两端均开设有侧边限位槽(49),两个所述侧边限位槽(49)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限位杆(410),两个所述限位杆(410)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支撑板(411),所述支撑板(411)的上表面中心处开设有螺纹槽(412),所述第二固定柱(41)的顶端表面中心处开设有通孔(42),所述通孔(42)的形状为圆柱形,所述通孔(4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长杆(43),所述长杆(43)的顶端表面固定连接有转轮(44),所述长杆(43)的侧表面开设有外螺纹(48);所述手臂训练机构(5)包括顶槽(51),所述顶槽(51)开设在第二固定柱(41)靠近顶端的内部,所述顶槽(51)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通孔(42)和阶梯型内槽(45)相连通,所述顶槽(51)的内部顶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52),两个所述固定板(52)的侧表面均开设有安装孔(53),两个所述安装孔(53)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54),两个所述第二轴承(54)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短杆(55),两个短杆(55)互相靠近的一端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斜齿轮(56),所述长杆(43)靠近顶端的侧表面固定连接第二斜齿轮(57),所述第二斜齿轮(57)与两个第一斜齿轮(56)均啮合,所述第二固定柱(41)靠近顶端的两侧表面均开设有第一圆槽(58),所述第二固定柱(41)靠近顶端的两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513),两个所述固定块(513)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二圆槽(514),所述第一圆槽(58)均与对应的第二圆槽(514)相连通,两个所述第一圆槽(58)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圆柱块(59),两个所述圆柱块(59)远离第二圆槽(514)的一侧表面均开设有圆滑槽(510),两个所述圆滑槽(510)的两侧表面均开设有限位滑槽(511),两个所述第二圆槽(514)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连接片(517),两个所述第二圆槽(514)的内部均插接有扭簧(515),两个所述扭簧(515)的两端分别与连接片(517)和圆柱块(59)的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块(513)远离第二固定柱(41)的一端表面中心处均开设有转孔(516),两个连接片(517)的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转轴(518),两个所述转轴(518)均与对应的转孔(516)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转轴(518)远离连接片(517)的一端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竖杆(519),两个所述竖杆(519)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手柄(520),两个所述固定块(513)的一端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挡杆(521);两个所述转杆(39)均与对应的圆孔(36)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圆形转板(37)均与摩擦纹(35)接触设置,两个转杆(39)远离圆形转板(37)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脚蹬主体(310);所述长杆(43)与通槽(47)滑动连接,所述外螺纹(48)与螺纹槽(412)对应设置,所述方形内槽(32)的内部设置有梯形压块(413),所述梯形压块(413)的上表面中心处开设有凹槽(414),所述凹槽(414)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415),所述阶梯型内槽(45)的底端与方形内槽(32)相连通,所述长杆(43)的底端与第一轴承(415)转动连接,所述梯形压块(413)的两端斜面分别与两个斜插块(34)的斜面接触设置;两个所述短杆(55)远离第一斜齿轮(56)的两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512),两个所述短杆(55)均与对应的圆滑槽(510)滑动连接,所述限位块(512)均与对应的限位滑槽(511)滑动连接。
CN202110132701.0A 2021-02-01 2021-02-01 一种多功能病人康复装置 Active CN1128271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32701.0A CN112827130B (zh) 2021-02-01 2021-02-01 一种多功能病人康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32701.0A CN112827130B (zh) 2021-02-01 2021-02-01 一种多功能病人康复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27130A CN112827130A (zh) 2021-05-25
CN112827130B true CN112827130B (zh) 2021-11-02

Family

ID=759325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32701.0A Active CN112827130B (zh) 2021-02-01 2021-02-01 一种多功能病人康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271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38037B (zh) * 2022-07-12 2023-05-23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一种神经内科用肢体康复用智能自动化设备
CN116251326B (zh) * 2023-03-07 2023-10-31 东台祺电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健身器材用具有快速调节功能的阻力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72197A (zh) * 2006-11-03 2008-05-07 杨天放 多自由度肌力增进器
CN105744992A (zh) * 2013-09-18 2016-07-06 赛百斯国际健身器材有限公司 施加自适应阻力的锻炼装置
CN207342107U (zh) * 2017-08-07 2018-05-11 鹤壁市人民医院 一种脑瘫儿童康复训练装置
CN210698636U (zh) * 2019-06-26 2020-06-09 潘永胜 一种具有定时提醒功能的脑梗塞康复期护理用训练装置
CN111408102A (zh) * 2020-03-17 2020-07-14 王访清 一种体育健身器械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72197A (zh) * 2006-11-03 2008-05-07 杨天放 多自由度肌力增进器
CN105744992A (zh) * 2013-09-18 2016-07-06 赛百斯国际健身器材有限公司 施加自适应阻力的锻炼装置
CN207342107U (zh) * 2017-08-07 2018-05-11 鹤壁市人民医院 一种脑瘫儿童康复训练装置
CN210698636U (zh) * 2019-06-26 2020-06-09 潘永胜 一种具有定时提醒功能的脑梗塞康复期护理用训练装置
CN111408102A (zh) * 2020-03-17 2020-07-14 王访清 一种体育健身器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27130A (zh) 2021-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27130B (zh) 一种多功能病人康复装置
CN205924861U (zh) 一种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CN111184981A (zh) 一种建设运动用肌肉训练装置
CN111991192B (zh) 一种可对力度调节的骨科康复用腿部锻炼装置
CN109045597A (zh) 一种适用于康复和健身的锻炼装置
CN112354136B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体育健身交流用的锻炼辅助装置
CN210044815U (zh) 一种蛙泳蹬夹腿练习器
CN207562285U (zh) 一种腹部健身器
CN215538209U (zh) 一种踝关节骨折康复护理装置
CN215461815U (zh) 一种神经内科自主训练装置
CN212789629U (zh) 一种健美操训练劈腿训练装置
CN218686046U (zh) 预防肌少症用的康复运动训练器
CN211215227U (zh) 糖尿病人用的下肢锻炼器
CN211067244U (zh) 一种儿童踝关节矫正板
CN216394660U (zh) 一种关节训练用康复治疗设备
CN220833979U (zh) 一种手功能康复训练器
CN218338897U (zh) 一种协调训练器
CN114042291B (zh) 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脊髓损伤康复用辅助训练装置
CN216497316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臂部力量训练用体育器械
CN211434938U (zh) 一种美臀扭腰健身器材
CN213311398U (zh) 一种用于肢体康复锻炼的体育器材
CN112107826B (zh) 一种专用于脚关节患者用脚踏式锻炼康复设备
CN219614345U (zh) 一种用于腰椎的腰椎训练器
CN219323844U (zh) 一种可调节握力的握力器
CN108553828A (zh) 一种健身器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Guo Juan

Inventor after: Wang Guangjun

Inventor before: Wang Guangju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019

Address after: 264000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xamination, Yantai Yuhuangding hospital, No. 20, Yudong Road, Zhifu District, Yantai City, Shan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YANTAI YUHUANGDING Hospital

Address before: No. 860, Wenfeng Road, Xinghua City, Tai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5700

Applicant before: Wang Guangju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