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26484A - 一种应急用高安全性医疗监护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急用高安全性医疗监护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26484A
CN112826484A CN202110024281.4A CN202110024281A CN112826484A CN 112826484 A CN112826484 A CN 112826484A CN 202110024281 A CN202110024281 A CN 202110024281A CN 112826484 A CN112826484 A CN 1128264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arer
monitoring device
pressing
emergency
p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2428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庆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002428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26484A/zh
Publication of CN1128264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26484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03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devices for testing the shape, pattern, colour, size or movement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 A61B5/11Measuring movement of the entire body or parts thereof, e.g. head or hand tremor, mobility of a limb
    • A61B5/1116Determining posture transitions
    • A61B5/1117Fall detec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4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rate or heart rate
    • A61B5/02438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rate or heart rate with portable devices, e.g. worn by the pati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03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devices for testing the shape, pattern, colour, size or movement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 A61B5/11Measuring movement of the entire body or parts thereof, e.g. head or hand tremor, mobility of a limb
    • A61B5/1116Determining posture transi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68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 A61B5/6801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attached to or worn on the body surface
    • A61B5/6802Sensor mounted on worn items
    • A61B5/681Wristwatch-type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74Details of notification to user or communication with user or patient ; user input means
    • A61B5/746Alarms related to a physiological condition, e.g. details of setting alarm thresholds or avoiding false alarm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hysiolog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Dentistr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急用高安全性医疗监护设备,包括监护装置本体、智能应急装置和供电电源,监护装置本体上连接有一对连接杆,连接杆贯穿监护装置本体设置,连接杆的两端均连接有防脱环,一对连接杆上分别连接有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智能应急装置和供电电源均设于监护装置本体内,智能应急装置用于对佩戴者定位、通话或是下坠警示,供电电源用于为智能应急装置的工作提供电力。本发明通过医疗监护设备上相应机构的设置,大幅提升了病人独自拆卸的难度,缓解了医护人员的压力,大幅降低了病人走失的可能性,大幅提升了医院找寻病人的效率,大大降低了医院声誉受到影响的情况出现,同时降低了医护人员的损失。

Description

一种应急用高安全性医疗监护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监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急用高安全性医疗监护设备。
背景技术
监护,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民事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法律制度,履行监护职责的人称为监护人,受到监督和保护的人是被监护人,监护是为监督和保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合法权益而设立保护人的一种民事法律制度,对未成年人和成年精神病人设定专门保护其利益,监督其行为,并且管理其财产的法律制度,监护是对民事行为能力欠缺者救济制度,监护多发生在亲属间,性质上属于身份关系,同时适用亲属法上的规定。
精神疾病又称精神病,是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疾病。
精神疾病的患者大多已经丧失了主观意识,大脑比较混乱,精神的状态失常,会经常乱跑,遇到危险等紧急情况也大多不能及时反应,目前,我国精神疾病患者正在日益增加,这对医护人员的压力也在逐渐升高,由于目前的监护设备使用效果并不良好,病人一旦脱离医护人员视线,很容易就将监护设备摘下,而医护人员也不能完全做到全天一直陪护在病人身边,导致经常会出现精神疾病患者走失的情况,而医院由于没有病人的定位,寻找也极为困难,走失的病人遇到危险情况医院也很难及时反应,这对医院的声誉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同时对医护人员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应急用高安全性医疗监护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急用高安全性医疗监护设备,以解决上述监护设备使用效果并不良好,导致精神疾病患者走失,且寻找极其困难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应急用高安全性医疗监护设备,包括监护装置本体、智能应急装置和供电电源,所述监护装置本体上连接有一对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贯穿监护装置本体设置,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连接有防脱环,一对所述连接杆上分别连接有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所述智能应急装置和供电电源均设于监护装置本体内,所述智能应急装置用于对佩戴者定位、通话或是下坠警示,所述供电电源用于为智能应急装置的工作提供电力,所述供电电源与智能应急装置电性连接,所述供电电源上连接有充电口,所述充电口贯穿监护装置本体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应急装置包括电路板,电路板的设置使电路板上各个装置可以进行固定安装,大大提升了通信装置、定位装置和下坠警示装置的稳定性,避免了监护装置本体在晃动时通信装置、定位装置和下坠警示装置脱落、晃动的情况出现,增强了智能应急装置在使用时的稳定性,大大提升了监护装置本体的使用寿命,所述电路板上设有通信装置、定位装置和下坠警示装置,所述通信装置用于医护人员与佩戴者的通话,通信装置的设置便于医护人员与佩戴者可以进行通话,便于医护人员对佩戴者的监护,大幅提升了佩戴者的安全性,所述定位装置用于医护人员定位佩戴者的位置,定位装置的设置大幅提升了医护人员找寻佩戴者的速度,大大降低了佩戴者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大大提升了佩戴者的人身安全,同时降低了佩戴者跑出监护区域医护人员找寻不到的情况发生,避免了佩戴者脱离监护区域的可能性,提升了佩戴者的安全,所述下坠警示装置用于佩戴者遭受创伤或是跌倒时对医护人员进行警示,下坠警示装置的设置使医护人员可以更加方便的查看佩戴者的安全情况,同时在佩戴者跌倒之后医护人员可以更快的做出反应,使医护人员对佩戴者的监护更加全面。
进一步地,所述通信装置包括扬声器模块、转换模块和信号收发器,所述扬声器模块用于输出或是接收语音,扬声器模块的设置可以使医护人员与佩戴者进行通话,通过扬声器模块的接收与输出,为通话架设了最基础的功能,在医护人员遇到紧急情况时可以通知佩戴者在某个地方等,对于精神疾病患者交流在一定情况上可以缓解佩戴者的病情,扬声器模块的设置更加方便了医护人员与佩戴者的交流,所述转换模块用于转换佩戴者的语音便于信号收发器的传输,转换模块的设置可以对佩戴者的语音转换为信号,大幅提升了信号收发器的传输速度,大大降低了信号收发器传输信号的难度,避免了信号收发器传输信号时卡顿的情况出现,所述信号收发器用于接收或是输出信号,信号收发器的设置可以使医护人员与佩戴者的交流可以被传输,信号收发器的设置为通通信装置提供了基础的构架。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装置包括GPS定位器、脱离监测模块和定位警示模块,所述GPS定位器用于定位佩戴者所处位置,GPS定位器的设置可以对佩戴者进行定位,大幅提升了医护人员对佩戴者监护的便捷性,有效降低了佩戴者丢失位置的情况发生,使医护人员可以更快的找到佩戴者,大幅提升了佩戴者的安全性,大大降低了佩戴者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大幅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压力,所述脱离监测模块用于实时比对佩戴者是否脱离设定区域,脱离监测模块的设置可以监测佩戴者是否脱离的设定的区域,通过医护人员对设定区域的设定,当佩戴者脱离的设定的区域,医护人员就会第一时间得到通知,使医护人员可以更快捷的控制佩戴者,大幅降低了佩戴者走丢的情况出现,当佩戴者接近设定区域界线的时候,会通过定位警示模块对佩戴者进行警示,所述定位警示模块用于当佩戴者快要脱离设定区域时警示佩戴者,当佩戴者已经脱离设定区域时通过通信装置通知医护人员,定位警示模块的设置可以将佩戴者脱离设定区域的信息第一时间通知医护人员,并对佩戴者进行实时跟进,大幅降低了佩戴者走丢的可能性,同时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压力。
进一步地,所述下坠警示装置包括下坠传感器、心率检测仪和紧急通知模块,所述下坠感应器用于感应是否存在非正常下坠,下坠感应器的设置可以对配正常的下坠进行感应,可以对跌倒或急速下坠等进行感应,当佩戴者跌倒的时候会通过紧急通知模块对医护人员进行示警,通过赶到的医护人员来帮助佩戴者,大幅降低了佩戴者受伤的几率,使佩戴者在受伤后可以更快速的被救治,所述心率检测仪用于实时监测佩戴者的心率,心率检测仪的设置可以实时的对佩戴者的心率进行检测,通过佩戴者心率的变化可以反映出佩戴者的部分身体健康的情况,当佩戴者心率不同于正常值时,会通过紧急通知模块对医护人员进行示警,通过医护人员对佩戴者进行检查,大幅降低了佩戴者受伤而不能发现的情况出现,使佩戴者的安全得到进一步的保障,大大提升了佩戴者的安全性,所述紧急通知模块用于对医护人员进行示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环上连接有双手卡合机构,所述双手卡合机构包括卡合保护壳,卡合保护壳的设置大幅提升了卡合保护壳内部机构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了卡合保护壳内部机构受到的损伤,增强了卡合保护壳内部机构的安全性,使卡合保护壳的运行更加便捷,所述卡合保护壳上开凿有与第一固定环相匹配的固定安装槽,固定安装槽的设置大幅提升了对第一固定环的固定,避免了双手卡合机构脱离第一固定环的情况出现,使双手卡合机构的稳定性大幅提升,同时降低了佩戴者将第一固定环扯下的情况发生,大大提升了双手卡合机构的稳定性,所述卡合保护壳上开凿有与第二固定环相匹配的滑动固定槽,滑动固定槽的设置可以使第二固定环在卡合保护壳中滑动,使双手卡合机构可以对第二固定环进行固定,大大降低了佩戴者脱下监护装置本体的情况出现,使双手卡合机构对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的固定更加稳定,所述卡合保护壳靠近监护装置本体的一侧连接有橡胶防挤垫,橡胶防挤垫的设置大幅提升了佩戴者的舒适程度,降低了卡合保护壳搁到佩戴者手腕的情况出现,从心理层面上降低了佩戴者想摘下监护装置本体的想法,使监护装置本体的稳定性大大提升。
进一步地,所述卡合保护壳内连接有一对按压平衡杆,按压平衡杆的设置为开启按压块的设置提供了支撑,使医护人员在按压按压平衡杆上的一对开启按压块的时候可以使按压平衡杆滑动,当佩戴者不知道需要同时按压两对开启按压块的时候就无法开启卡合块,所述卡合保护壳内开凿有与按压平衡杆相匹配的滑动平衡槽,滑动平衡槽的设置大幅提升了卡合保护壳的平衡性,当按压一对开启按压块的时候按压平衡杆会倾斜,通过按压平衡杆的倾斜与卡合保护壳的相互挤压,使按压平衡杆与卡合保护壳卡住,避免了佩戴者强行按压开启按压块,导致按压平衡杆折断的情况,一对所述按压平衡杆相远离的一面上均连接有一对开启按压块,开启按压块的设置可以通过按压的方式使按压平衡杆滑动,所述开启按压块贯穿卡合保护壳设置,开启按压块贯穿卡合保护壳设置的设置大幅提升了开启按压块的平衡性,同时增强了卡合保护壳与开启按压块之间的连接性,大幅降低了灰尘进入卡合保护壳的可能性,使卡合保护壳内部结构受到灰尘腐蚀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大幅提升了卡合保护壳内部结构的使用寿命,所述开启按压块远离按压平衡杆的一侧连接有按压橡胶垫,按压橡胶垫的设置大幅提升了医护人员在按压时的舒适程度,大幅降低了开启按压块与手指挤压导致医护人员手指受伤的情况出现,大大降低了医护人员受到的伤害。
进一步地,所述按压平衡杆上连接有滑动转轴,滑动转轴的设置大幅降低了按压一对开启按压块开启卡合块的可能性,当按压单个开启按压块的时候按压平衡杆会通过滑动转轴进行旋转,按压平衡杆远离被按压的一端就会对第二固定环的挤压更加稳定,大幅降低了佩戴者独自打开的情况出现,使佩戴者拆下监护装置本体的可能性大幅降低,所述卡合保护壳上开凿有与滑动转轴相匹配的滑动角度槽,滑动角度槽的设置使医护人员按压按压平衡杆上的一对开启按压块的时候可以使按压平衡杆可以带动滑动转轴进行滑动,使卡合块对第二固定环的卡合松开,大幅降低了双手卡合机构操作的困难程度,一对所述按压平衡杆之间连接有一对正负伸缩杆,正负伸缩杆的设置可以在按压平衡杆倾斜的时候对按压平衡杆进行拉扯,避免按压平衡杆过度旋转导致损伤的情况出现,使按压平衡杆的使用寿命大幅提升,当按压单个开启按压块的时候,被按压开启按压块一端的正负伸缩杆会缩起来,另一端正负伸缩杆会被拉伸,当拉扯到超出正负伸缩杆最大值的时候正负伸缩杆就不能继续拉伸,限制了按压平衡杆的旋转位置,使按压平衡杆不会与卡合保护壳形成挤压导致按压平衡杆损坏,一对所述按压平衡杆相靠近的一侧均连接有弹簧安装仓,弹簧安装仓的设置为回位弹簧的安装提供了位置,同时限制了回位弹簧的偏移距离,大幅降低了回位弹簧脱离弹簧安装仓的可能性,使回位弹簧的稳定性大幅提升,一对所述弹簧安装仓内设有回位弹簧,回位弹簧的设置可以对一对按压平衡杆形成反作用力,大幅提升了按压平衡杆在被按压之后回位的可能性,所述回位弹簧的两侧均设有防位移板,防位移板的设置可以降低回位弹簧弯曲的情况,大幅提升了回位弹簧在弹簧安装仓内的稳定性,使回位弹簧脱离弹簧安装仓的情况大幅降低,所述防位移板与卡合保护壳相连接,防位移板与卡合保护壳的连接大大提升了防位移板的稳定性,降低了防位移板脱离卡合保护壳的可能性,使防位移板对回位弹簧的限制更加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卡合保护壳内连接有安装座,安装座的设置为电动伸缩杆的安装提供了位置,大幅降低了电动伸缩杆倾斜的可能性,使电动伸缩杆对按压平衡杆的固定更加稳定,所述安装座与一对按压平衡杆之间均连接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可以受到控制箱的控制,大幅提升了对按压平衡杆的限制,大大降低了卡合块被开启的情况出现,使佩戴者自己开启的可能性大幅降低,所述卡合保护壳内连接有身份识别机,身份识别机的设置可以对医护人员进行身份的识别,通过医护人员刷身份卡可以对控制箱输出信号,通过控制箱对电动伸缩杆进行收缩,使电动伸缩杆不对按压平衡杆进行支撑,使按压平衡杆可以被按压滑动,使卡合块可以滑动,使第二固定环可以抽出,所述卡合保护壳上开凿有与身份识别机相匹配的刷卡槽,刷卡槽的设置大幅降低了对医护人员身份卡的损伤,使身份卡可以更加便捷的刷动,所述按压平衡杆上连接有一对卡合块,卡合块的设置可以通过按压平衡杆的滑动对第二固定环进行挤压,大幅降低了第二固定环被抽出的可能性,使第二固定环的固定更加稳定,所述卡合块贯穿卡合保护壳设置,所述第二固定环上开凿有与卡合块相匹配的扩张固定槽,扩张固定槽的设置增强了第二固定环与卡合块之间的连接性,使卡合块对第二固定环的卡合更加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卡合保护壳内连接有控制箱,所述身份识别机和电动伸缩杆均与控制箱电性连接,控制箱可以对身份识别机和电动伸缩杆进行控制,可以控制身份识别机和电动伸缩杆的开启与关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通过医疗监护设备上相应机构的设置,大幅提升了病人独自拆卸的难度,缓解了医护人员的压力,大幅降低了病人走失的可能性,大幅提升了医院找寻病人的效率,大大降低了医院声誉受到影响的情况出现,同时降低了医护人员的损失。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应急用高安全性医疗监护设备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应急用高安全性医疗监护设备的正视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应急用高安全性医疗监护设备的俯视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应急用高安全性医疗监护设备的第一仰视剖面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应急用高安全性医疗监护设备的第二仰视剖面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图4中A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图4中B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监护装置本体、101.连接杆、102.防脱环、103.第一固定环、104.第二固定环、2.智能应急装置、3.供电电源、301.充电口、4.双手卡合机构、401.卡合保护壳、402.橡胶防挤垫、403.按压平衡杆、404.开启按压块、405.按压橡胶垫、406.滑动转轴、407.正负伸缩杆、408.弹簧安装仓、409.回位弹簧、410.防位移板、411.安装座、412.电动伸缩杆、413.身份识别机、414.卡合块、415.控制箱、5.防强脱机构、501.安全电源、502.安全连接导线、503.输电片、504.第一应力传感器、505.第二应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该等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该等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急用高安全性医疗监护设备,参图1-图3所示,包括监护装置本体1、智能应急装置2和供电电源3,监护装置本体1上连接有一对连接杆101,连接杆101的设置可以使监护装置本体1和第一固定环103和第二固定环104进行连接,大幅降低了第一固定环103和第二固定环104脱落的可能性,连接杆101贯穿监护装置本体1设置,连接杆101的两端均连接有防脱环102,防脱环102的设置大幅降低了连接杆101脱离监护装置本体1的可能性,一对连接杆101上分别连接有第一固定环103和第二固定环104,智能应急装置2和供电电源3均设于监护装置本体1内,智能应急装置2用于对佩戴者定位、通话或是下坠警示,供电电源3用于为智能应急装置2的工作提供电力,供电电源3与智能应急装置2电性连接,供电电源3上连接有充电口301,充电口301的设置可以为供电电源3进行充电,使供电电源3的电量可以满足智能应急装置2的使用,充电口301贯穿监护装置本体1设置。
其中,第二固定环104上连接有防强脱机构5,防强脱机构5包括安全电源501,安全电源501的设置可以通过安全连接导线502对输电片503进行供电,安全电源501上连接有安全连接导线502,安全连接导线502上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输电片503,输电片503的设置可以对佩戴者输出安全电流,通过电流的方式避免佩戴者对监护装置本体1的破坏,第二固定环104上开凿有与输电片503相匹配的贴合槽,贴合槽的设置大幅提升了输电片503与第二固定环104的贴合程度,大大降低了输电片503脱离第二固定环104的可能性,使输电片503的稳定性大幅提升,第一固定环103上连接有第一应力传感器504,第一应力传感器504的设置可以感应佩戴者对第一固定环103的拉扯,当第一应力传感器504感应到拉扯之后可以传输信号至控制箱415中,通过控制箱415控制安全电源501的开启,通过输电片503输出安全电流对佩戴者进行警告,第一固定环103上开凿有与第一应力传感器504相匹配的拉扯槽,拉扯槽的设置大幅提升了第一应力传感器504的稳定性,降低了第一应力传感器504脱离第一固定环103的情况发生,按压平衡杆403上连接有一对第二应力传感器505,第二应力传感器505的设置可以感应按压平衡杆403受到的力,当第二应力传感器505感应到非正常的受力时,输电片503会输出安全电流对佩戴者进行警告,大幅降低了佩戴者摘下监护装置本体1的可能性,大大提升了监护装置本体1的稳定性。
参图1-图3所示,智能应急装置2包括电路板,电路板的设置使电路板上各个装置可以进行固定安装,大大提升了通信装置、定位装置和下坠警示装置的稳定性,避免了监护装置本体1在晃动时通信装置、定位装置和下坠警示装置脱落、晃动的情况出现,增强了智能应急装置2在使用时的稳定性,大大提升了监护装置本体1的使用寿命,电路板上设有通信装置、定位装置和下坠警示装置,通信装置用于医护人员与佩戴者的通话,通信装置的设置便于医护人员与佩戴者可以进行通话,便于医护人员对佩戴者的监护,大幅提升了佩戴者的安全性,定位装置用于医护人员定位佩戴者的位置,定位装置的设置大幅提升了医护人员找寻佩戴者的速度,大大降低了佩戴者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大大提升了佩戴者的人身安全,同时降低了佩戴者跑出监护区域医护人员找寻不到的情况发生,避免了佩戴者脱离监护区域的可能性,提升了佩戴者的安全,下坠警示装置用于佩戴者遭受创伤或是跌倒时对医护人员进行警示,下坠警示装置的设置使医护人员可以更加方便的查看佩戴者的安全情况,同时在佩戴者跌倒之后医护人员可以更快的做出反应,使医护人员对佩戴者的监护更加全面。
参图1-图3所示,通信装置包括扬声器模块、转换模块和信号收发器,扬声器模块用于输出或是接收语音,扬声器模块的设置可以使医护人员与佩戴者进行通话,通过扬声器模块的接收与输出,为通话架设了最基础的功能,在医护人员遇到紧急情况时可以通知佩戴者在某个地方等,对于精神疾病患者交流在一定情况上可以缓解佩戴者的病情,扬声器模块的设置更加方便了医护人员与佩戴者的交流,转换模块用于转换佩戴者的语音便于信号收发器的传输,转换模块的设置可以对佩戴者的语音转换为信号,大幅提升了信号收发器的传输速度,大大降低了信号收发器传输信号的难度,避免了信号收发器传输信号时卡顿的情况出现,信号收发器用于接收或是输出信号,信号收发器的设置可以使医护人员与佩戴者的交流可以被传输,信号收发器的设置为通通信装置提供了基础的构架。
参图2-图3所示,定位装置包括GPS定位器、脱离监测模块和定位警示模块,GPS定位器用于定位佩戴者所处位置,GPS定位器的设置可以对佩戴者进行定位,大幅提升了医护人员对佩戴者监护的便捷性,有效降低了佩戴者丢失位置的情况发生,使医护人员可以更快的找到佩戴者,大幅提升了佩戴者的安全性,大大降低了佩戴者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大幅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压力,脱离监测模块用于实时比对佩戴者是否脱离设定区域,脱离监测模块的设置可以监测佩戴者是否脱离的设定的区域,通过医护人员对设定区域的设定,当佩戴者脱离的设定的区域,医护人员就会第一时间得到通知,使医护人员可以更快捷的控制佩戴者,大幅降低了佩戴者走丢的情况出现,当佩戴者接近设定区域界线的时候,会通过定位警示模块对佩戴者进行警示,定位警示模块用于当佩戴者快要脱离设定区域时警示佩戴者,当佩戴者已经脱离设定区域时通过通信装置通知医护人员,定位警示模块的设置可以将佩戴者脱离设定区域的信息第一时间通知医护人员,并对佩戴者进行实时跟进,大幅降低了佩戴者走丢的可能性,同时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压力。
参图1-图3所示,下坠警示装置包括下坠传感器、心率检测仪和紧急通知模块,下坠感应器用于感应是否存在非正常下坠,下坠感应器的设置可以对配正常的下坠进行感应,可以对跌倒或急速下坠等进行感应,当佩戴者跌倒的时候会通过紧急通知模块对医护人员进行示警,通过赶到的医护人员来帮助佩戴者,大幅降低了佩戴者受伤的几率,使佩戴者在受伤后可以更快速的被救治,心率检测仪用于实时监测佩戴者的心率,心率检测仪的设置可以实时的对佩戴者的心率进行检测,通过佩戴者心率的变化可以反映出佩戴者的部分身体健康的情况,当佩戴者心率不同于正常值时,会通过紧急通知模块对医护人员进行示警,通过医护人员对佩戴者进行检查,大幅降低了佩戴者受伤而不能发现的情况出现,使佩戴者的安全得到进一步的保障,大大提升了佩戴者的安全性,紧急通知模块用于对医护人员进行示警。
参图4-图6所示,第一固定环103上连接有双手卡合机构4,双手卡合机构4包括卡合保护壳401,卡合保护壳401的设置大幅提升了卡合保护壳401内部机构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了卡合保护壳401内部机构受到的损伤,增强了卡合保护壳401内部机构的安全性,使卡合保护壳401的运行更加便捷,卡合保护壳401上开凿有与第一固定环103相匹配的固定安装槽,固定安装槽的设置大幅提升了对第一固定环103的固定,避免了双手卡合机构4脱离第一固定环103的情况出现,使双手卡合机构4的稳定性大幅提升,同时降低了佩戴者将第一固定环103扯下的情况发生,大大提升了双手卡合机构4的稳定性,卡合保护壳401上开凿有与第二固定环104相匹配的滑动固定槽,滑动固定槽的设置可以使第二固定环104在卡合保护壳401中滑动,使双手卡合机构4可以对第二固定环104进行固定,大大降低了佩戴者脱下监护装置本体1的情况出现,使双手卡合机构4对第一固定环103和第二固定环104的固定更加稳定,卡合保护壳401靠近监护装置本体1的一侧连接有橡胶防挤垫402,橡胶防挤垫402的设置大幅提升了佩戴者的舒适程度,降低了卡合保护壳401搁到佩戴者手腕的情况出现,从心理层面上降低了佩戴者想摘下监护装置本体1的想法,使监护装置本体1的稳定性大大提升。
参图4-图7所示,卡合保护壳401内连接有一对按压平衡杆403,按压平衡杆403的设置为开启按压块404的设置提供了支撑,使医护人员在按压按压平衡杆403上的一对开启按压块404的时候可以使按压平衡杆403滑动,当佩戴者不知道需要同时按压两对开启按压块404的时候就无法开启卡合块414,卡合保护壳401内开凿有与按压平衡杆403相匹配的滑动平衡槽,滑动平衡槽的设置大幅提升了卡合保护壳401的平衡性,当按压一对开启按压块404的时候按压平衡杆403会倾斜,通过按压平衡杆403的倾斜与卡合保护壳401的相互挤压,使按压平衡杆403与卡合保护壳401卡住,避免了佩戴者强行按压开启按压块404,导致按压平衡杆403折断的情况,一对按压平衡杆403相远离的一面上均连接有一对开启按压块404,开启按压块404的设置可以通过按压的方式使按压平衡杆403滑动,开启按压块404贯穿卡合保护壳401设置,开启按压块404贯穿卡合保护壳401设置的设置大幅提升了开启按压块404的平衡性,同时增强了卡合保护壳401与开启按压块404之间的连接性,大幅降低了灰尘进入卡合保护壳401的可能性,使卡合保护壳401内部结构受到灰尘腐蚀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大幅提升了卡合保护壳401内部结构的使用寿命,开启按压块404远离按压平衡杆403的一侧连接有按压橡胶垫405,按压橡胶垫405的设置大幅提升了医护人员在按压时的舒适程度,大幅降低了开启按压块404与手指挤压导致医护人员手指受伤的情况出现,大大降低了医护人员受到的伤害。
参图4-图7所示,按压平衡杆403上连接有滑动转轴406,滑动转轴406的设置大幅降低了按压一对开启按压块404开启卡合块414的可能性,当按压单个开启按压块404的时候按压平衡杆403会通过滑动转轴406进行旋转,按压平衡杆403远离被按压的一端就会对第二固定环104的挤压更加稳定,大幅降低了佩戴者独自打开的情况出现,使佩戴者拆下监护装置本体1的可能性大幅降低,卡合保护壳401上开凿有与滑动转轴406相匹配的滑动角度槽,滑动角度槽的设置使医护人员按压按压平衡杆403上的一对开启按压块404的时候可以使按压平衡杆403可以带动滑动转轴406进行滑动,使卡合块414对第二固定环104的卡合松开,大幅降低了双手卡合机构4操作的困难程度,一对按压平衡杆403之间连接有一对正负伸缩杆407,正负伸缩杆407的设置可以在按压平衡杆403倾斜的时候对按压平衡杆403进行拉扯,避免按压平衡杆403过度旋转导致损伤的情况出现,使按压平衡杆403的使用寿命大幅提升,当按压单个开启按压块404的时候,被按压开启按压块404一端的正负伸缩杆407会缩起来,另一端正负伸缩杆407会被拉伸,当拉扯到超出正负伸缩杆407最大值的时候正负伸缩杆407就不能继续拉伸,限制了按压平衡杆403的旋转位置,使按压平衡杆403不会与卡合保护壳401形成挤压导致按压平衡杆403损坏,一对按压平衡杆403相靠近的一侧均连接有弹簧安装仓408,弹簧安装仓408的设置为回位弹簧409的安装提供了位置,同时限制了回位弹簧409的偏移距离,大幅降低了回位弹簧409脱离弹簧安装仓408的可能性,使回位弹簧409的稳定性大幅提升,一对弹簧安装仓408内设有回位弹簧409,回位弹簧409的设置可以对一对按压平衡杆403形成反作用力,大幅提升了按压平衡杆403在被按压之后回位的可能性,回位弹簧409的两侧均设有防位移板410,防位移板410的设置可以降低回位弹簧409弯曲的情况,大幅提升了回位弹簧409在弹簧安装仓408内的稳定性,使回位弹簧409脱离弹簧安装仓408的情况大幅降低,防位移板410与卡合保护壳401相连接,防位移板410与卡合保护壳401的连接大大提升了防位移板410的稳定性,降低了防位移板410脱离卡合保护壳401的可能性,使防位移板410对回位弹簧409的限制更加稳定。
参图4-图7所示,卡合保护壳401内连接有安装座411,安装座411的设置为电动伸缩杆412的安装提供了位置,大幅降低了电动伸缩杆412倾斜的可能性,使电动伸缩杆412对按压平衡杆403的固定更加稳定,安装座411与一对按压平衡杆403之间均连接有电动伸缩杆412,电动伸缩杆412可以受到控制箱415的控制,大幅提升了对按压平衡杆403的限制,大大降低了卡合块414被开启的情况出现,使佩戴者自己开启的可能性大幅降低,卡合保护壳401内连接有身份识别机413,身份识别机413的设置可以对医护人员进行身份的识别,通过医护人员刷身份卡可以对控制箱415输出信号,通过控制箱415对电动伸缩杆412进行收缩,使电动伸缩杆412不对按压平衡杆403进行支撑,使按压平衡杆403可以被按压滑动,使卡合块414可以滑动,使第二固定环104可以抽出,卡合保护壳401上开凿有与身份识别机413相匹配的刷卡槽,刷卡槽的设置大幅降低了对医护人员身份卡的损伤,使身份卡可以更加便捷的刷动,按压平衡杆403上连接有一对卡合块414,卡合块414的设置可以通过按压平衡杆403的滑动对第二固定环104进行挤压,大幅降低了第二固定环104被抽出的可能性,使第二固定环104的固定更加稳定,卡合块414贯穿卡合保护壳401设置,第二固定环104上开凿有与卡合块414相匹配的扩张固定槽,扩张固定槽的设置增强了第二固定环104与卡合块414之间的连接性,使卡合块414对第二固定环104的卡合更加稳定。
参图1-图7所示,卡合保护壳401内连接有控制箱415,身份识别机413、安全电源501、安全连接导线502、输电片503、第一应力传感器504、第二应力传感器505和电动伸缩杆412均与控制箱415电性连接,控制箱415可以对身份识别机413、安全电源501、安全连接导线502、输电片503、第一应力传感器504、第二应力传感器505和电动伸缩杆412进行控制,可以控制身份识别机413、安全电源501、安全连接导线502、输电片503、第一应力传感器504、第二应力传感器505和电动伸缩杆412的开启与关闭,控制箱415内设有控制单元,使用者在控制单元中编入相应的逻辑语言,使用者可以通过逻辑语言来控制身份识别机413、安全电源501、安全连接导线502、输电片503、第一应力传感器504、第二应力传感器505和电动伸缩杆412的运行,身份识别机413、安全电源501、安全连接导线502、输电片503、第一应力传感器504、第二应力传感器505和电动伸缩杆412通过控制箱415的控制可以进行开启与关闭。
具体使用时,医护人员在为患者佩戴监护装置本体1后,可以通过智能应急装置2对佩戴者进行实时的定监护,防止佩戴者走失,当佩戴者遇到跌倒或是受伤等情况的时候可以对医护人员发出警示,当佩戴者脱离设定的区域时会及时通知医护人员,同时通过双手卡合机构4可以对第一固定环103和防脱环102进行固定,降低了监护装置本体1被脱下的可能性,通过滑动转轴406正负伸缩杆407和电动伸缩杆412的设置,降低了监护装置本体1被单手脱下的可能性,同时避免了外部人员帮助佩戴者脱下监护装置本体1的可能性,当佩戴者强行摘下监护装置本体1的时候输电片503会释放安全电流,阻止佩戴者摘下监护装置本体1,同时会通过控制箱415通知医护人员,当需要摘下时,医护人员只需刷身份卡,然后通过双手按压两对开启按压块404即可解开卡合块414对第二固定环104的卡合,使监护装置本体1被脱下。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医疗监护设备上相应机构的设置,大幅提升了病人独自拆卸的难度,缓解了医护人员的压力,大幅降低了病人走失的可能性,大幅提升了医院找寻病人的效率,大大降低了医院声誉受到影响的情况出现,同时降低了医护人员的损失。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例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应急用高安全性医疗监护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护装置本体(1)、智能应急装置(2)和供电电源(3),所述监护装置本体(1)上连接有一对连接杆(101),所述连接杆(101)贯穿监护装置本体(1)设置,所述连接杆(101)的两端均连接有防脱环(102),一对所述连接杆(101)上分别连接有第一固定环(103)和第二固定环(104),所述智能应急装置(2)和供电电源(3)均设于监护装置本体(1)内,所述智能应急装置(2)用于对佩戴者定位、通话或是下坠警示,所述供电电源(3)用于为智能应急装置(2)的工作提供电力,所述供电电源(3)与智能应急装置(2)电性连接,所述供电电源(3)上连接有充电口(301),所述充电口(301)贯穿监护装置本体(1)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急用高安全性医疗监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应急装置(2)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通信装置、定位装置和下坠警示装置,所述通信装置用于医护人员与佩戴者的通话,所述定位装置用于医护人员定位佩戴者的位置,所述下坠警示装置用于佩戴者遭受创伤或是跌倒时对医护人员进行警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急用高安全性医疗监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扬声器模块、转换模块和信号收发器,所述扬声器模块用于输出或是接收语音,所述转换模块用于转换佩戴者的语音便于信号收发器的传输,所述信号收发器用于接收或是输出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急用高安全性医疗监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包括GPS定位器、脱离监测模块和定位警示模块,所述GPS定位器用于定位佩戴者所处位置,所述脱离监测模块用于实时比对佩戴者是否脱离设定区域,所述定位警示模块用于当佩戴者快要脱离设定区域时警示佩戴者,当佩戴者已经脱离设定区域时通过通信装置通知医护人员。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急用高安全性医疗监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坠警示装置包括下坠传感器、心率检测仪和紧急通知模块,所述下坠感应器用于感应是否存在非正常下坠,所述心率检测仪用于实时监测佩戴者的心率,所述紧急通知模块用于对医护人员进行示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急用高安全性医疗监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环(103)上连接有双手卡合机构(4),所述双手卡合机构(4)包括卡合保护壳(401),所述卡合保护壳(401)上开凿有与第一固定环(103)相匹配的固定安装槽,所述卡合保护壳(401)上开凿有与第二固定环(104)相匹配的滑动固定槽,所述卡合保护壳(401)靠近监护装置本体(1)的一侧连接有橡胶防挤垫(40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应急用高安全性医疗监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保护壳(401)内连接有一对按压平衡杆(403),所述卡合保护壳(401)内开凿有与按压平衡杆(403)相匹配的滑动平衡槽,一对所述按压平衡杆(403)相远离的一面上均连接有一对开启按压块(404),所述开启按压块(404)贯穿卡合保护壳(401)设置,所述开启按压块(404)远离按压平衡杆(403)的一侧连接有按压橡胶垫(40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应急用高安全性医疗监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平衡杆(403)上连接有滑动转轴(406),所述卡合保护壳(401)上开凿有与滑动转轴(406)相匹配的滑动角度槽,一对所述按压平衡杆(403)之间连接有一对正负伸缩杆(407),一对所述按压平衡杆(403)相靠近的一侧均连接有弹簧安装仓(408),一对所述弹簧安装仓(408)内设有回位弹簧(409),所述回位弹簧(409)的两侧均设有防位移板(410),所述防位移板(410)与卡合保护壳(401)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应急用高安全性医疗监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保护壳(401)内连接有安装座(411),所述安装座(411)与一对按压平衡杆(403)之间均连接有电动伸缩杆(412),所述卡合保护壳(401)内连接有身份识别机(413),所述卡合保护壳(401)上开凿有与身份识别机(413)相匹配的刷卡槽,所述按压平衡杆(403)上连接有一对卡合块(414),所述卡合块(414)贯穿卡合保护壳(401)设置,所述第二固定环(104)上开凿有与卡合块(414)相匹配的扩张固定槽。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应急用高安全性医疗监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保护壳(401)内连接有控制箱(415),所述身份识别机(413)、电动伸缩杆(412)均与控制箱(415)电性连接。
CN202110024281.4A 2021-01-08 2021-01-08 一种应急用高安全性医疗监护设备 Withdrawn CN11282648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24281.4A CN112826484A (zh) 2021-01-08 2021-01-08 一种应急用高安全性医疗监护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24281.4A CN112826484A (zh) 2021-01-08 2021-01-08 一种应急用高安全性医疗监护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26484A true CN112826484A (zh) 2021-05-25

Family

ID=759288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24281.4A Withdrawn CN112826484A (zh) 2021-01-08 2021-01-08 一种应急用高安全性医疗监护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2648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25462A (zh) * 2021-10-18 2022-01-14 右江民族医学院 一种基于健康服务的老年痴呆症监护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25462A (zh) * 2021-10-18 2022-01-14 右江民族医学院 一种基于健康服务的老年痴呆症监护装置
CN113925462B (zh) * 2021-10-18 2023-11-10 右江民族医学院 一种基于健康服务的老年痴呆症监护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027535U (zh) 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预警系统
EP0761160A1 (en) Medical system for patients-at-home
CN112826484A (zh) 一种应急用高安全性医疗监护设备
CN205729339U (zh) 一种病人监测系统
CN112386238A (zh) 一种居家医疗健康管理系统
CN205885694U (zh) 一种便于进行体征监测的临床护理监测床
CN206039795U (zh) 一种自助银行的安全报警系统
CN107788964A (zh) 内科护理监护仪
CN209915113U (zh) 一种具有网络通讯功能的智能安全帽
CN110051333A (zh) 一种医疗陪伴机器人
CN106037636A (zh) 一种助老智能手环
CN206757843U (zh) 一种可穿戴的紧急报警求助设备
CN208625688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医疗监测设备
CN111513707A (zh) 一种用于监控监测及远程预警的可穿戴设备及系统
CN117038027A (zh) 一种护士站信息管理系统
CN109222920B (zh) 适于医生做随访诊治计划的精神疾病病人远程监控系统
CN216450154U (zh) 一种病房监护系统
CN103716479B (zh) 突发健康事件家庭报警系统
CN203619531U (zh) 健康监测预警手环
CN204484092U (zh) 一种老年人智能监护纽扣
CN215642791U (zh) 安全生产风险远程管控系统
CN213373148U (zh) 一种家用远程医疗监护终端
CN114403824A (zh) 基于智能穿戴的连续心率指标监测系统及方法
CN213309788U (zh) 一种用于监控监测及远程预警的可穿戴设备及系统
CN212110110U (zh) 一种医用气体监测一体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