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21408B - 一种电磁式串联型输电线路双向电压自适应调节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磁式串联型输电线路双向电压自适应调节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21408B
CN112821408B CN202110052808.4A CN202110052808A CN112821408B CN 112821408 B CN112821408 B CN 112821408B CN 202110052808 A CN202110052808 A CN 202110052808A CN 112821408 B CN112821408 B CN 1128214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line
series
transmission line
wi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5280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21408A (zh
Inventor
颜湘武
张波
谷建成
曲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oding Shangyuan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Baoding Shangyuan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oding Shangyuan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Baoding Shangyuan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5280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2140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214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214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214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214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1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for adjusting voltage in ac networks by changing a characteristic of the network load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381Dispersed genera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00/00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decentralized, dispersed, or local generation
    • H02J2300/20The dispersed energy generation being of renewable origin
    • H02J2300/22The renewable source being solar energy
    • H02J2300/24The renewable source being solar energy of photovoltaic origi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00/00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decentralized, dispersed, or local generation
    • H02J2300/20The dispersed energy generation being of renewable origin
    • H02J2300/28The renewable source being wind energ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式串联型输电线路双向电压自适应调节方法,它属于配用电网与分布式电源并网领域,其解决了供配电线路长导致的末端电压偏低,尤其是分布式电源高渗透率接入所造成的线路末端电压越高限的问题,利用实时计算方法对完成对电磁式串联型输电线路双向潮流控制主电路的实时自动控制;通过对输入端和输出端电压电流信息的采集,利用线路阻抗自适应提取方法得到线路实时阻抗值,再经线路调整电压实时计算模块得到端子转接驱动电路的驱动脉冲信号,从而最终控制电磁式串联型输电线路双向潮流控制主电路中各相电路的有载分接头,实现配电系统线路附加串联电压的幅值与相位的自适应独立调节。

Description

一种电磁式串联型输电线路双向电压自适应调节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配电网和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分布式电源高渗透率、长线路接入造成的输电线路末端电压越限(过高和过低)问题。
背景技术
由于分布式电源大多位于偏远地块,甚至位于荒山、荒地,往往需要较长距离配电线路传送电能,随着分布式电源渗透率的不断提高,白天功率返送引起配电线路末端电压抬升,超过供电电压上限,对末端及沿线用户的电力设备造成危害;简单地下调变电站出口端电压,保障白天功率返送时线路末端电压不越上限,则导致夜间线路末端电压低于下限,即在分布式电源高渗透率下较长距离配电线路末端及沿线电压偏差昼夜变化大,超过了供电电压的允许偏差范围。
采用线路增容改造的方法可降低末端及沿线的电压抬升程度,但施工周期长,影响对沿线电力用户的供用电,同时,电力线缆及工程施工的成本高,回收周期长,投资效益低,而且,潮流计算分析表明,即使在线路增容改造后仍存在末端电压偏高的现象,并不能完全解决配电网对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的消纳问题。
传统并联电容器或电感器无功补偿方式改善电压水平的方法对高功率因数线路的调压效果已不明显。
采用新能源发电单元发有功、吸无功的复用方式调节并网点电压的方法,亦有人称为逆控一体机的无功功率自适应电压控制技术,在逆变器较轻出力时有一定的调压效果。但考虑到中、低压线路的阻感特性时(末端电压升高的纵分量ΔU2=(PR-QX)/U2、横分量δU2=(PX+QR)/U2),即:当阻感线路运行在高功率因数下,其线路末端电压升高(或降低)主要为电阻压降分量。在光伏逆变器高出力时,逆变器的无功剩余容量低,调压能力弱,此时若要确保电压不越上限,需要通过深度弃光的方式去限制有功出力并多发感性无功。考虑到光伏高发的持续时间较长(例如,10:30--14:30)、高阻感性线路以及高比例接入等因素,这种调压方式将导致长时间且较多的弃光,降低了发电效益,同时,较高的线路无功明显会加大线损。
采用纯电力电子技术的统一潮流控制装置(UPFC)时,由于电力电子开关控制灵活,调制方便、精确,可以较好地解决并网点电压过高的问题,但纯电力电子系统热容量小、耐受性差、抗冲击能力弱,而且成本高,难以适应配电网络及配电线路所面临的雷暴风雪灾害天气和酷暑严寒的大自然环境,以及复杂的负荷性质与行为条件。
采用晶闸管可控串补(TCSC)类装置仍然属于调节线路电抗的方式,可补偿线路的电抗电压分量,适合高压线路(属高感性,线路电阻小甚至可忽略)的电压调节,但不适合中、低压线路(线路阻抗呈阻感性,甚至高阻性,线路电阻分量不可忽略)的电压调节。
采用常规的有载调压变压器通过有载分接开关的控制可以改变变比,从而调节二次电压,但这种调压器属级联型结构,其容量需大于等于所调节对象的总容量,导致设备投入成本相应增加。另外,虽然对于新建新能源电站的变压器采用这一方式能解决本身的高电压问题,但仍然解决不了沿线周边电力用户的高电压问题。
采用常规的自耦调压变压器也可调节二次电压,但这种调压器仍然属级联型结构,其容量需大于等于所调节对象的总容量,导致设备投入成本相应增加。
采用常规的感应调压器也可以调节二次电压相位,串联接入线路时可用来改变线路电压,但当线路环网供电时,可能引起环网环流,带来安全隐患。
因此,有必要发明一种专门解决配电及供电线路末端的电压越限问题,具有皮实耐用、高可靠性、低成本的电磁式串联型输电线路双向电压自适应调节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提供一种电磁式串联型输电线路双向电压自适应调节方法,其根据电磁感应的原理进行电压变换、电流变换以及电能传递,利用输电线路调整电压实时计算模块,通过双侧端子转接机构,实现电压的分级调节以及正、负极性控制,实现线路末端的升、降电压调节,解决分布式电源高渗透率、长线路接入造成的末端电压越限问题,从而,保障配电网对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的消纳。与现有有载调压变压器相比,为达到同样的调压效果,本发明提供的线路末端调节器的容量只需为单相有载调压变压器容量的10%至20%,容量优势明显。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基于电磁感应原理、输电线路调整电压实时计算与双侧端子转接机构的一种电磁式串联型输电线路双向电压自适应调节装置技术方案。由电磁式串联型输电线路双向电压自适应调节装置的取能线圈并联在单相输电线路的火线和中性点(或中性线)间,电磁式双向输电线电压调节电路则串联接入输电线路中,再通过双侧端子转接机构改变串联在线路上的电压幅值及其正负极性,从而实现线路末端(或后段)电压的调节,解决分布式电源高渗透率或长线路接入造成的末端电压越限(过高和过低)问题。
所述电磁式串联型输电线路双向电压自适应调节方法利用电磁式串联型输电线路双向电压自适应调节装置,实现配电系统线路附加串联电压的幅值与相位的自适应独立调节,其主要包含入端线路电压电流采集单元3、出端线路电压电流采集单元5、线路阻抗提取模块7、线路调整电压实时计算模块6和端子转接驱动电路4。
所述电磁式串联型输电线路双向电压自适应调节方法利用端子转换机构8引出的有载分接头序号为①至⑦,并联取能绕组2的首端A与串联调压绕组1的中点位置(即有载分接头④处,)连接形成一个公共点A,同时,从公共点A引出串联调压绕组1对外连接的输出端A2和有载分接头④,对于串联调压绕组1而言,形成了一个高、低电压调节相同的双向调节范围,若为三相系统,B相和C相与A相原理相同。
所述电磁式串联型输电线路双向电压自适应调节方法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任意调整输电线路电压:若要求调压绕组的降压幅度大一些,升压幅度小一些,则公共端向分接头序号增大的方向调整,否则,向分接头序号减小的方向调整;若只要求单降压调节则公共端连选有载分接头序号⑦,单升压调节则公共端连有载分接头序号①。调节线圈的各有载分接头①至⑦通过导体对应连接到7档端子转换机构8的端子①至⑦上,端子转换机构8的公共端⑧作为单相电磁式串联型输电线路双向电压自适应调节装置的输入端A1,该输入端A1与串联调压绕组1输出端A2构成可串联接入待调节对象前端的单相电磁式串联型输电线路双向电压自适应调节装置的调压结构。当端子转换机构8的公共端⑧连接于有载分接头①的位置时,此时输入端A1与输出端A2两端的电压为调压线圈有载分接头①和④之间的电压差,根据并联取能绕组2和调压线圈4之间的同名端关系,沿着供电线路看向末端电力用户时,相当于降压调节,适合于末端电力用户电压偏高时的调节场景。当端子转接机构的公共端⑧连接于有载分接头⑦的位置时,此时电磁式串联型输电线路双向电压自适应调节装置的输入端A1与输出端A2两端的电压为调压线圈有载分接头⑦和④之间的电压差,根据并联取能绕组2和串联调压绕组1之间的同名端关系,/>沿着供电线路看向末端电力用户时,相当于升压调节,适合于末端电力用户电压偏低时的调节场景。当端子转接机构的公共端⑧连接于有载分接头④的位置时,此时电磁式串联型输电线路双向电压自适应调节装置的输入端A1与输出端A2两端的电压差为零,满足末端电力用户电压合格时不需要调节的时刻,若为三相系统,B相和C相调节方法与A相原理相同。
所述电磁式串联型输电线路双向电压自适应调节方法,入端线路电压电流采集单元3和出端线路电压电流采集单元5分别采集电磁式串联型输电线路双向电压自适应调节装置输入点和输出点的电压、电流有效值及相位信息,并将所采集到的信号送至线路阻抗提取模块7,线路阻抗提取模块7利用线路阻抗神经网络提取方法获得实时线路调整电压量值并送至端子转接驱动电路4,端子转接驱动电路4生成电磁式双向输电线电压调节电路的分接头编码驱动信号,该分接头编码驱动信号将驱动端子转接机构使得串联调压绕组1与并联取能绕组2分别接入所需分接头位置,以获取即时的输电线路电压调整极性和数值。
所述电磁式串联型输电线路双向电压自适应调节装置包含电磁式串联型双向输电线电压调节电路和输电线路电压补偿控制电路,具有输入端A1、输出端A2和中心点端子N三个接线端子;所述电磁式双向输电线电压调节电路包含端子转接机构、串联调压绕组和并联取能绕组三部分,串联调压绕组1用于实现配电线路电压调整数值和极性,并联取能绕组2用于单相电磁式串联型输电线路双向电压自适应调节装置和电网之间的功率转换,建立串联调压绕组1各分接头之间的电压相量,再通过有载分接开关进行串联调压绕组1电压的调节。该装置串联连接于供配电线路与被调节对象之间,并联取能绕组2并联连接于供配电线路上用于功率转换,串联调压绕组1串联连接于供配电线路中用于实现配电线路调整电压的大小与极性。闭合的铁芯磁路实现串联调压绕组1与并联取能绕组2之间的功率变换,并联取能绕组2的首端A与末端X分别并联连接于供电线路的火线与零线上,串联调压绕组1首端经端子转换机构8与单相电磁式串联型输电线路双向电压自适应调节装置的输入端A1相连,实际应用中将用于连接线路侧火线输出端,串联调压绕组1末端经端子转换机构8与单相电磁式串联型输电线路双向电压自适应调节装置的输出端A2相连,并联取能绕组2的首端A与串联调压绕组1末端在设备内部连接成公共端作为单相电磁式串联型输电线路双向电压自适应调节装置对外连接的输出端A2,用于连接负荷侧火线输入端。
并联取能绕组2的首端A与多分接头串联调压绕组1的中心位置连接形成公共点,从该公共点引出串联调压绕组1对外连接的串联输出端A1(或绕组末端)和多分接头串联调压绕组1的中心分接头,使多分接头串联调压绕组1达到升、降压相同的调节范围。若升、降压调节的范围要求不相同,则该公共端A向分接头序号减小或增大的方向调整。多分接头串联调压绕组1与有载调压分接开关连接组成单相二次调节绕组,且单相有载分接开关的公共端A作为二次调压绕组的输入端(或绕组首端),从而,二次调压绕组的输入端A1和输出端A2对应构成了二次调节绕组A1A2
端子转接机构8中的分接头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任意配置,若调节精度需求高,则可增加分接头数量,若调节精度需求不高,则可减少分接头数量,以控制装置整体体积和成本。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磁式串联型输电线路双向电压自适应调节方法,其所利用的电磁式串联型输电线路双向电压自适应调节拓扑电路,与现有级联型有载调压变压器调压拓扑电路相比,为达到同样的调压效果,本发明提供的单相电磁式串联型输电线路双向电压自适应调节装置的容量只需为级联型有载调压变压器或自耦调压器等的容量的10%至20%。
2)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磁式串联型输电线路双向电压自适应调节方法,其所利用的电磁式串联型输电线路双向电压自适应调节拓扑电路,与纯电力电子技术的调压拓扑电路相比,热容量大、抗冲击能力强,耐用性能好,可靠性高,并且经济成本更优,更适合配电网络及配电线路所面临的雷暴风雪灾害天气和酷暑严寒的大自然环境,以及复杂的用电负荷性质与行为条件。
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磁式串联型输电线路双向电压自适应调节方法,其所利用的电磁式串联型输电线路双向电压自适应调节拓扑电路,与可控串补(TCSC)类调压拓扑电路相比,更适合中、低压阻感性,甚至高阻性的配电线路的电压调节。
4)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磁式串联型输电线路双向电压自适应调节方法,其所利用的电磁式串联型输电线路双向电压自适应调节拓扑电路,与逆控一体机类调压拓扑电路相比,调压能力更强,更适合分布式电源高出力、长线路且高阻感以及高渗透率接入等场合,实现对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的完全消纳,且不会降低接入点的功率因数,也不会导致线损加大的现象。
5)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磁式串联型输电线路双向电压自适应调节方法,其所利用的电磁式串联型输电线路双向电压自适应调节装置,适合油浸式或干式结构,适用于各交流电压等级的架空线路及电缆线路的末端(或后段)电压调节;还适用于各交流电压等级的架空线路及电缆线路的潮流功率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电磁式串联型输电线路双向电压自适应调节装置的电气系统示意图。
图2是电磁式串联型输电线路双向电压自适应调节装置中电磁式双向输电线电压调节电路的铁芯磁路示意图。
图3是电磁式串联型输电线路双向电压自适应调节装置中电磁式双向输电线电压调节电路的电气示意图。
图4是电磁式串联型输电线路双向电压自适应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电磁式串联型输电线路双向电压自适应调节装置串联连接于供电线路与待调节对象之间,位于线路末端,适合台区内供电半径较大的单相末端电力用户。末端负荷的性质可以是用电负荷,也可以是分布式发电电源,还可以是用电负荷与分布式电源的任意容量比例的组合。由于供电半径较大,当末端用电负荷电流较大时,线路压降导致末端负荷电压偏低,若电压偏差指标越过低限,则有升压调节的需求;当末端分布式电源发电出力较大时,线路的电压差导致末端电压偏高,若电压偏差指标越过高限,则有降压调节的需求;当配电线路末端负荷由用电负荷与分布式电源的任意容量比例的组合构成时,白天太阳辐照充足时线路末端电压偏高,有降压的需求,而夜晚太阳辐照不足(或为零)时线路末端电压偏低,有升压的需求,且一天中至少升降压的需求要切换一次。本发明提供的单相电磁式串联型输电线路双向电压自适应调节装置正是适合这种场景的较好实施例。
图1为一种单相电磁式串联型双向电压调节电路示意图,配电系统等值电源通过变压器T1得到单相供电时的电压/>以A相为例,单相电源/>经供电线路阻抗R2l+jX2l与单相电磁式串联型双向电压调节电路的输入端A1相连,单相电磁式串联型双向电压调节电路的输出端A2与变压器T2相连,变压器T2的二次侧连接公共连接点(PCC点)PCC点分别连接分布式电源和负荷,分布式电源输送能量为PDG+jQDG,负荷侧吸收能量为PL+jQL
图2是电磁式串联型输电线路双向电压自适应调节装置中电磁式双向输电线电压调节电路的铁芯磁路示意图。所涉及的电磁式串联型输电线路双向电压自适应调节装置的铁芯磁路如图4所示,闭合的铁芯磁路实现串联调压绕组1与并联取能绕组2之间的功率变换;并联取能绕组2的首端A与末端X分别并联连接于供电线路的火线与零线上;串联调压绕组1首端经端子转换机构8与电磁式串联型输电线路双向电压自适应调节装置的输入端A1相连,实际应用中将用于连接线路侧火线输出端,串联调压绕组1末端经端子转换机构8与单相电磁式串联型输电线路双向电压自适应调节装置的输出端A2相连,并联取能绕组2的首端A与串联调压绕组1末端在设备内部连接成公共端作为单相电磁式串联型输电线路双向电压自适应调节装置对外连接的输出端A2,实际应用中将用于连接负荷侧火线输入端。
图3是电磁式串联型输电线路双向电压自适应调节装置中电磁式双向输电线电压调节电路的电气示意图。其主要包含两个部分:电磁式双向输电线电压调节电路和输电线路电压补偿控制电路。所述电磁式双向输电线电压调节电路包含端子转接机构、串联调压绕组和并联取能绕组。所述输电线路电压补偿控制电路主要包含入端线路电压电流采集单元3、出端线路电压电流采集单元5、线路阻抗提取模块7、线路调整电压实时计算模块6和端子转接驱动电路4。其中,入端线路电压电流采集单元3和出端线路电压电流采集单元5分别采集单相电磁式串联型输电线路双向电压自适应调节装置输入点和输出点的电压、电流有效值及相位信息,并将所采集到的信号送至线路阻抗提取模块7,线路阻抗提取模块7利用线路阻抗神经网络提取方法获得实时线路调整电压量值并送至端子转接驱动电路4,端子转接驱动电路4生成电磁式双向输电线电压调节电路的分接头编码驱动信号,该分接头编码驱动信号将驱动端子转接机构使得串联调压绕组1与并联取能绕组2分别接入所需分接头位置,以获取即时的输电线路电压调整极性和数值。
以7个分接头线圈为例说明问题,实际实施时可根据具体工程需要配置任意数量的分接头。端子转换机构8引出的有载分接头序号为①至⑦,并联取能绕组2的首端A与串联调压绕组1的中点位置(即有载分接头④处,)连接形成一个公共点A,同时,从这个公共点A引出串联调压绕组1对外连接的输出端A2和有载分接头④,对于串联调压绕组1而言,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高、低电压调节相同的双向调节范围;若高、低电压调节的范围要求不相同,例如:要求调压绕组的降压幅度大一些,升压幅度小一些,则公共端向分接头序号增大的方向调整,否则,向分接头序号减小的方向调整;若只要求单降压调节则公共端连选有载分接头序号⑦,单升压调节则公共端连分接头序号①。调节线圈的各有载分接头①至⑦通过导体对应连接到7档端子转换机构8的端子①至⑦上,端子转换机构8的公共端⑧作为电磁式串联型输电线路双向电压自适应调节装置的输入端A1,该输入端A1与串联调压绕组1输出端A2构成可串联接入待调节对象前端的电磁式串联型输电线路双向电压自适应调节装置的调压结构。当端子转换机构8的公共端⑧连接于分接开关①的位置时,此时输入端A1与输出端A2两端的电压为调压线圈有载分接头①和④之间的电压差,根据并联取能绕组2和调压线圈4之间的同名端关系,沿着供电线路看向末端电力用户时,相当于降压调节,适合于末端电力用户电压偏高时的调节场景。当端子转接机构8的公共端⑧连接于有载分接头⑦的位置时,此时电磁式串联型输电线路双向电压自适应调节装置的输入端A1与输出端A2两端的电压为调压线圈有载分接头⑦和④之间的电压差,根据并联取能绕组2和串联调压绕组1之间的同名端关系,/>沿着供电线路看向末端电力用户时,相当于升压调节,适合于末端电力用户电压偏低时的调节场景。当端子转接机构8的公共端⑧连接于有载分接头④的位置时,此时电磁式串联型输电线路双向电压自适应调节装置的输入端A1与输出端A2两端的电压差为零,满足末端电力用户电压合格时不需要调节的时刻。
图4为单相电磁式串联型输电线路双向电压自适应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包含两个部分:电磁式双向输电线电压调节电路和输电线路电压补偿控制电路。所述电磁式双向输电线电压调节电路包含端子转接机构、串联调压绕组和并联取能绕组。所述输电线路电压补偿控制电路主要包含入端线路电压电流采集单元3、出端线路电压电流采集单元5、线路阻抗提取模块7、线路调整电压实时计算模块6和端子转接驱动电路4。其中,入端线路电压电流采集单元3和出端线路电压电流采集单元5分别采集单相电磁式串联型输电线路双向电压自适应调节装置输入点和输出点的电压、电流有效值及相位信息,并将所采集到的信号送至线路阻抗提取模块7,线路阻抗提取模块7利用线路阻抗神经网络提取方法获得实时线路调整电压量值并送至端子转接驱动电路4,端子转接驱动电路4生成电磁式双向输电线电压调节电路的分接头编码驱动信号,该分接头编码驱动信号将驱动端子转接机构使得串联调压绕组1与并联取能绕组2分别接入所需分接头位置,以获取即时的输电线路电压调整极性和数值。

Claims (4)

1.一种电磁式串联型输电线路双向电压自适应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式串联型输电线路双向电压自适应调节方法利用电磁式串联型输电线路双向电压自适应调节装置,实现配电系统线路附加串联电压的幅值与相位的自适应独立调节;电磁式串联型输电线路双向电压自适应调节装置包含两个部分:电磁式双向输电线电压调节电路和输电线路电压补偿控制电路;电磁式双向输电线电压调节电路包含端子转接机构(8)、串联调压绕组(1)和并联取能绕组(2);电线路电压补偿控制电路包含入端线路电压电流采集单元(3)、出端线路电压电流采集单元(5)、线路阻抗提取模块(7)、线路调整电压实时计算模块(6)和端子转接驱动电路(4);
端子转接机构(8)具有的序号为①至⑦的有载分接头,串联调压绕组(1)具有的序号为①至⑦的有载分接头,端子转接机构(8)的序号为①至⑦的有载分接头分别与对应串联调压绕组(1)的序号为①至⑦的有载分接头连接,并联取能绕组(2)的首端A与串联调压绕组(1)的中的某一位置连接形成一个公共点A,同时,从公共点A引出串联调压绕组(1)对外连接的输出端A2
所述电磁式串联型输电线路双向电压自适应调节方法能根据实际需求任意调整输电线路电压:若要求调压绕组的降压幅度大一些,升压幅度小一些,则公共点向串联调压绕组(1)的有载分接头的序号增大的方向调整,否则,向串联调压绕组(1)的有载分接头的序号减小的方向调整;若只要求单降压调节则公共点连接串联调压绕组(1)的序号为⑦的有载分接头,单升压调节则公共点连接串联调压绕组(1)的序号为①的有载分接头;串联调压绕组(1)的各序号为①至⑦的有载分接头通过导体对应连接到7档的端子转接机构(8)的序号为①至⑦的有载分接头上,端子转接机构(8)的序号为⑧的公共端作为单相电磁式串联型输电线路双向电压自适应调节装置的输入端A1,该输入端A1与串联调压绕组(1)输出端A2构成能串联接入待调节对象前端的单相电磁式串联型输电线路双向电压自适应调节装置的调压结构;在公共点形成在串联调压绕组(1)的序号为④的载分接头处的前提下,当端子转接机构(8)的序号为⑧的公共端连接于端子转接机构(8)的序号为①的有载分接头的位置时,此时输入端A1与输出端A2两端的电压差为串联调压绕组(1)序号为①和④的有载分接头之间的电压差,根据并联取能绕组(2)和串联调压绕组(1)之间的同名端关系,沿着供电线路看向末端电力用户时,相当于降压调节,适合于末端电力用户电压偏高时的调节场景;当端子转接机构(8)的序号为⑧的公共端连接于端子转接机构(8)的序号为⑦的有载分接头的位置时,此时电磁式串联型输电线路双向电压自适应调节装置的输入端A1与输出端A2两端的电压差为串联调压绕组(1)的序号为⑦和④的有载分接头之间的电压差,根据并联取能绕组(2)和串联调压绕组(1)之间的同名端关系,/>沿着供电线路看向末端电力用户时,相当于升压调节,适合于末端电力用户电压偏低时的调节场景;当端子转接机构(8)的序号为⑧的公共端连接于端子转接机构(8)的序号为④的有载分接头的位置时,此时电磁式串联型输电线路双向电压自适应调节装置的输入端A1与输出端A2两端的电压差为零,满足末端电力用户电压合格时不需要调节的时刻;
所述电磁式串联型输电线路双向电压自适应调节方法,入端线路电压电流采集单元(3)和出端线路电压电流采集单元(5)分别采集电磁式串联型输电线路双向电压自适应调节装置输入端和输出端的电压、电流有效值及相位信息,并将所采集到的信号送至线路阻抗提取模块(7),线路阻抗提取模块(7)利用线路阻抗神经网络提取方法获得实时线路调整电压量值并送至端子转接驱动电路(4),端子转接驱动电路(4)生成电磁式双向输电线电压调节电路的分接头编码驱动信号,该分接头编码驱动信号将驱动端子转接机构(8)使得串联调压绕组(1)与并联取能绕组(2)分别接入所需有载分接头位置,以获取即时的输电线路电压调整极性和数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式串联型输电线路双向电压自适应调节方法,具有输入端A1、输出端A2和中心点端子N三个接线端子,并联取能绕组2的末端X为中心点端子N;串联调压绕组(1)用于实现配电线路电压调整数值和极性,并联取能绕组(2)用于单相电磁式串联型输电线路双向电压自适应调节装置和电网之间的功率转换,建立串联调压绕组(1)的有载分接头之间的电压相量,通过端子转接机构(8)进行串联调压绕组(1)电压的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式串联型输电线路双向电压自适应调节方法,其特征是:该电磁式串联型输电线路双向电压自适应调节装置串联连接于供配电线路与被调节对象之间,并联取能绕组(2)并联连接于供配电线路上用于功率转换,串联调压绕组(1)串联连接于供配电线路中用于实现配电线路调整电压的大小与极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式串联型输电线路双向电压自适应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闭合的铁心磁路实现串联调压绕组(1)与并联取能绕组(2)之间的功率变换,并联取能绕组(2)的首端A与末端X分别连接于供电线路的火线与零线上,串联调压绕组(1)首端经端子转接机构(8)与单相电磁式串联型输电线路双向电压自适应调节装置的输入端A1相连,实际应用中将用于连接线路侧火线输出端,并联取能绕组(2)的首端A与串联调压绕组(1)中的某一位置连接,在设备内部成公共点,公共点作为单相电磁式串联型输电线路双向电压自适应调节装置对外连接的输出端A2,用于连接负荷侧火线输入端。
CN202110052808.4A 2021-01-09 2021-01-09 一种电磁式串联型输电线路双向电压自适应调节方法 Active CN1128214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52808.4A CN112821408B (zh) 2021-01-09 2021-01-09 一种电磁式串联型输电线路双向电压自适应调节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52808.4A CN112821408B (zh) 2021-01-09 2021-01-09 一种电磁式串联型输电线路双向电压自适应调节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21408A CN112821408A (zh) 2021-05-18
CN112821408B true CN112821408B (zh) 2024-01-09

Family

ID=758695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52808.4A Active CN112821408B (zh) 2021-01-09 2021-01-09 一种电磁式串联型输电线路双向电压自适应调节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2140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61005B (zh) * 2023-07-27 2024-04-30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引电端调压方法、装置及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82212A (zh) * 2012-10-22 2013-01-16 福建阳谷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自适应中压调压变压系统
CN103457270A (zh) * 2012-05-31 2013-12-18 黄留欣 变压器集中动态无功补偿装置
JP2015186273A (ja) * 2014-03-20 2015-10-22 株式会社ダイヘン 配電線電圧調整装置
CN107093907A (zh) * 2017-06-06 2017-08-25 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自耦变压器调节无功容量的补偿装置
CN111525583A (zh) * 2020-06-16 2020-08-11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调压变压器及潮流控制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15298737B2 (en) * 2014-08-05 2021-05-27 Eaton Intelligent Power Limited Voltage regulator for a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same
CN104810931A (zh) * 2015-03-30 2015-07-29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功率跟踪的感应取电装置及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57270A (zh) * 2012-05-31 2013-12-18 黄留欣 变压器集中动态无功补偿装置
CN102882212A (zh) * 2012-10-22 2013-01-16 福建阳谷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自适应中压调压变压系统
JP2015186273A (ja) * 2014-03-20 2015-10-22 株式会社ダイヘン 配電線電圧調整装置
CN107093907A (zh) * 2017-06-06 2017-08-25 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自耦变压器调节无功容量的补偿装置
CN111525583A (zh) * 2020-06-16 2020-08-11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调压变压器及潮流控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21408A (zh) 2021-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99462B2 (ja) 交流調圧電子スイッチ
CN101621254B (zh) 应用在配电网的电力电子变压器
CN101546896B (zh) 一种融冰的方法
CN103516221A (zh) 一种具有高频交流隔离环节的双向直流固态变压器
CN112821408B (zh) 一种电磁式串联型输电线路双向电压自适应调节方法
CN204243693U (zh) 一种基于移相器的不停电融冰装置
CN111404172B (zh) 一种基于高阻抗变压器的混合型动态无功补偿系统及方法
CN113497447B (zh) 一种三相电磁式串联型输电线路双向电压自适应调节装置
CN112821403B (zh) 一种单相或三相电磁式串联型输电线路潮流控制拓扑电路
CN104333001A (zh) 一种分布式串联耦合型潮流控制器
CN112821407B (zh) 一种单相或三相电磁式串联型双向电压调节拓扑电路
CN207053406U (zh) 一种串联式中高压电网的电力电子变压器
CN107086573B (zh) 一种即插即用集成模块化有源串联补偿器
CN113497446B (zh) 一种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单相电磁式串联型输电线路潮流控制拓扑电路
CN205753417U (zh) 一种极性变压器串联补偿系统
CN211790774U (zh) 一种基于高阻抗变压器的混合型动态无功补偿系统
CN104917195B (zh) 一种静止同步串联补偿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10577812U (zh) 一种10kV线路双向调压器
CN113541145B (zh) 一种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三相电磁式串联型输电线路潮流控制拓扑电路
CN208400677U (zh) 一种逆变变压器
CN201805356U (zh) 调压式整流变压器
CN204792383U (zh) 一种三相自耦有载智能调压电变压器
Dongye et al. A π-type compensated ferrite-free domino IPT system for DC circuit breakers
CN105680452B (zh) 一种集成柔性交流输电装置的柔性有载调压器
CN210722703U (zh) 一种减小低电压提升装置中碳刷电流的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