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19358A -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19358A
CN112819358A CN202110187544.3A CN202110187544A CN112819358A CN 112819358 A CN112819358 A CN 112819358A CN 202110187544 A CN202110187544 A CN 202110187544A CN 112819358 A CN112819358 A CN 1128193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user
type
determining
pre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8754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19358B (zh
Inventor
葛阳
欧大春
董莹莹
蒋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8754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1935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193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193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193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193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7Strategic management or analysis, e.g. setting a goal or target of an organisation; Planning actions based on goals; Analysis or evaluation of effectiveness of go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2Marketing; 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Fundraising
    • G06Q30/0201Market modelling; Market analysis; Collecting market data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用户的第一用户数据;根据所述第一用户数据,确定所述用户使用的网络类型;在所述网络类型为预设网络类型时,根据所述第一用户数据,确定所述用户使用的终端设备的网络指数;根据所述网络指数,确定所述用户的类型。提高减少使用2G网络用户的效果。

Description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为了促进移动通信网络的健康发展,运营商希望减少使用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用户数量。例如,运营商希望减少使用2G网络的用户,使得5G网络可以使用更多的频谱。
目前,运营商可以根据用户使用2G网络登网时的标识,获取使用2G网络的用户,并针对这些用户制定减少2G网络用户的策略。但是,根据用户使用2G网络登网时的标识,仅能确定用户使用2G网络,无法确定用户使用2G网络的方式。例如,用户的移动终端只能支持2G网络,或者,用户的移动终端的主卡支持4G网络,副卡支持2G网络,而用户使用副卡登网。这样使得运营商无法准确的确定用户使用2G网络的方式,导致减少2G网络用户的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用于解决上述减少2G网络用户策略的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的第一用户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数据,确定所述用户使用的网络类型;
在所述网络类型为预设网络类型时,根据所述第一用户数据,确定所述用户使用的终端设备的网络指数;
根据所述网络指数,确定所述用户的类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网络指数,确定所述用户的类型,包括:
根据所述网络指数,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类型,所述终端设备的类型为预设网络类型或非预设网络类型;
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类型,确定所述用户的类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网络指数,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类型,包括:
在所述网络指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类型为预设网络类型;
在所述网络指数小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类型为非预设网络类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类型,确定所述用户的类型,包括:
在所述终端设备的类型为预设网络类型时,所述用户的类型为使用终端类用户;
在所述终端设备的类型为非预设网络类型时,获取所述用户最高登网为预设网络类型的登网时长,根据所述登网时长,确定所述用户的类型,其中,所述最高登网为用户登陆网络时使用的最高的移动网络通信技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登网时长,确定所述用户的类型,包括:
在所述登网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确定所述用户为使用副卡类用户;
在所述登网时长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时,确定所述用户为退网用户。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第一用户数据,确定所述用户使用的网络类型,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数据,确定所述用户的最高登网为所述预设网络类型的天数和用户登网的天数;
根据所述用户最高登网为预设网络类型的天数和用户登网的天数,确定第一占比;
在所述第一占比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确定所述用户使用的网络类型为预设网络类型;
在所述第一占比小于所述第二阈值时,确定所述用户使用的网络类型为非预设网络类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第一用户数据,确定所述用户使用的终端设备的网络指数,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数据,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型号为第一型号;
根据所述第一型号确定第二用户数据,所述第二用户数据包括所有使用所述第一型号的终端设备的用户的第一用户数据;
根据所述第二用户数据,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网络指数。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装置,所述数据处理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第一确定模块、第二确定模块和第三确定模块,其中: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第一用户数据;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数据,确定所述用户使用的网络类型;
在所述网络类型为预设网络类型时,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数据,确定所述用户使用的终端设备的网络指数;
所述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网络指数,确定所述用户的类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网络指数,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类型,所述终端设备的类型为预设网络类型或非预设网络类型;
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类型,确定所述用户的类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网络指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类型为预设网络类型;
在所述网络指数小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类型为非预设网络类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终端设备的类型为预设网络类型时,所述用户的类型为使用终端类用户;
在所述终端设备的类型为非预设网络类型时,获取所述用户最高登网为预设网络类型的登网时长,根据所述登网时长,确定所述用户的类型,其中,所述最高登网为用户登陆网络时使用的最高的移动网络通信技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登网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确定所述用户为使用副卡类用户;
在所述登网时长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时,确定所述用户为退网用户。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数据,确定所述用户的最高登网为所述预设网络类型的天数和用户登网的天数;
根据所述用户最高登网为预设网络类型的天数和用户登网的天数,确定第一占比;
在所述第一占比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确定所述用户使用的网络类型为预设网络类型;
在所述第一占比小于所述第二阈值时,确定所述用户使用的网络类型为非预设网络类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数据,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型号为第一型号;
根据所述第一型号确定第二用户数据,所述第二用户数据包括所有使用所述第一型号的终端设备的用户的第一用户数据;
根据所述第二用户数据,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网络指数。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执行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实现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
第五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前述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获取用户的第一用户数据,根据第一用户数据,确定用户使用的网络类型,在网络类型为预设网络类型时,根据第一用户数据,确定用户使用的终端设备的网络指数,并根据网络指数确定用户的类型。在上述方法中,根据第一用户的用户数据,可以准确的确定用户使用的网络类型,在网络类型为预设网络类型时,根据第一用户数据,确定用户使用的终端设备的网络指数,可以准确的反映终端设备使用网络的能力,因此,可以根据网络指数,准确的确定用户的类型,进而结合用户的类型制定减少使用2G网络用户的策略,可以提高减少使用2G网络用户数量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过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数据处理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相关技术中,运营商可以根据用户使用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secondgeneration,2G)网络登网时的标识,获取使用2G网络的用户,并针对这些用户制定减少2G网络用户的策略。但是,根据用户使用2G网络登网时的标识仅能确定用户使用2G网络,无法准确的确定用户使用2G网络的方式。例如,用户使用仅支持2G网络的终端设备登网,或者,移动终端的主卡支持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fourth generation,4G),副卡支持2G网络,用户使用移动终端的副卡登网。导致减少使用2G网络的用户的效果较差。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减少使用2G网络的用户的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获取用户的第一用户数据,根据第一用户数据,确定用户是否为使用2G网络的用户,在用户为使用2G网络的用户时,根据用户的第一用户数据,确定用户登陆网络使用的终端设备的网络指数,进而根据终端设备的网络指数确定用户的类型(使用2G网络的方式)。在上述方法中,根据第一用户的用户数据,可以准确的确定用户是否为使用2G网络的用户,在用户为使用2G网络的用户时,根据第一用户数据,可以确定用户使用的终端设备的网络指数,进而可以准确的反映用户使用网络的能力,因此,可以根据网络指数,准确的确定用户的类型,进而结合用户的类型针对性的制定策略,可以提高减少使用2G网络的用户的效果。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结合图1,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应用场景。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请参见图1,包括终端设备。终端设备获取用户的第一用户数据,根据第一用户数据,确定用户使用终端设备登录网络时的使用的网络类型。在网络类型为2G网络时,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用户数据,确定终端设备对应的网络指数,进而通过网络指数确定使用2G网络的用户的类型,进而结合用户的类型针对性的制定策略,可以提高减少使用2G网络的用户的效果。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所示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如下实施例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内容,在不同的实施例中不再重复说明。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请参见图2,该方法可以包括:
S201、获取用户的第一用户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以为终端设备,也可以为设置在终端设备或中的数据处理装置。可选的,数据处理装置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和硬件的结合实现。终端设备可以为任意具有数据处理功能的设备。例如,终端设备可以为手机、电脑等设备。
用户可以为使用网络的用户。可选的,可以根据用户的标识确定使用网络的用户。例如,可以获取使用移动网络的手机号码,进而根据手机号码确定使用网络的用户。
第一用户数据用于指示用户的登网信息。可选的,第一用户数据可以包括如下至少一种:最高登网为预设网络类型的天数、用户登网的天数、用户首次登网的日期、用户最后一次登网的日期、终端设备的参数。
其中,最高登网为预设网络类型的天数可以为登网使用的最高移动网络技术为预设网络类型的天数。其中,最高登网为用户登陆网络时使用的最高的移动网络通信技术。例如,若预设周期内用户登网时使用2G网络和4G网络,则预设周期内的最高登网为4G网络。
可选的,预设网络类型可以为2G网络、4G网络,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的,可以根据用户使用网络时的信令数据,确定用户的最高登网。例如,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用户使用网络时的信令数据,获取用户使用网络时的移动通信技术,进而可以确定最高登网为预设网络类型的天数。
可选的,可以按照天粒度统计最高登网为预设网络类型的天数。例如,若预设网络类型为2G网络,则获取用户当天最高登网为2G网络登网的天数,进而可以得到所有最高登网为2G网络登网的天数。
可选的,可以获取预设周期内的最高登网为预设网络类型的天数。例如,可以获取30天内的最高登网为2G网络的天数。
用户登网的天数可以为用户使用移动网络的天数。例如,在预设周期内,若用户使用移动网络的天数为30天,则用户登网的天数可以为20天。
可选的,可以根据用户的信令数据,确定用户登网的天数。例如,可以根据用户的信令数据,确定用户当天是否使用移动网络,进而可以确定用户登网的天数。
用户首次登网的日期可以为用户第一次使用终端设备登陆移动网络的日期。例如,若用户对应的手机号码在手机中第一次使用移动网络时的日期为1月1日,则用户首次登网的日期为1月1日。
用户最后一次登网的日期可以为用户最后一次使用终端设备登陆移动网络的日期。例如,若用户对应的手机号码在手机中最后一次使用移动网络时的日期为12月1日,则用户最后一次登网的日期为12月1日。
可选的,可以根据用户的信令数据,确定用户首次登网的日期和用户最后一次登网的日期。例如,可以根据用户的信令数据,获取用户登网的日期,进而在用户登网的日期中,确定用户首次登网的日期和用户最后一次登网的日期。
终端设备的参数可以为终端设备的标识。例如,终端设备的参数可以为终端设备的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IMEI),或者,终端设备的参数可以为终端设备的类型分配码(Type Allocation Code,TAC)。
可选的,可以根据查询指令获取终端设备的参数。例如,终端设备的参数为TAC码时,可以根据TAC码的查询指令“*#06#”获取终端设备的TAC码。
S202、根据第一用户数据,确定用户使用的网络类型。
网络类型可以为用户登陆网络时使用的移动通信技术的类型。例如,用户使用的移动通信技术可以为2G网络;用户使用的移动通信技术可以为4G网络。
可以根据如下可行的实现方式确定用户使用的网络类型:根据第一用户数据,确定用户在预设周期内的最高登网为预设网络类型的天数和用户登网的天数。例如,根据第一用户数据,确定用户对应的手机号码在30天内的最高登网为2G网络的天数和用户登陆网络的天数。
根据用户最高登网为预设网络类型的天数和用户登网的天数,确定第一占比。其中,第一占比可以为用户最高登网为预设网络类型的天数在用户登网的天数中的占比。例如,若用户最高登网为2G网络的天数为10天,用户登网的天数为20天,则第一占比为50%。
可选的,根据第一占比确定用户使用的网络类型有如下两种情况:
情况1:第一占比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
在第一占比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确定用户使用的网络类型为预设网络类型。例如,若预设网络类型为2G网络,第一占比大于第二阈值,则用户使用的网络类型为2G网络;若预设网络类型为4G网络,第一占比大于第二阈值,则用户使用的网络类型为4G网络。
在该种情况下,说明用户通过预设网络类型登陆网络的次数较多,同时根据绝对占比的值,可以有效的避免数据采集发生错误时导致的偏差,进而可以准确的确定用户使用的网络类型为预设的网络类型。
情况2:第一占比小于第二阈值。
在第一占比小于第二阈值时,确定用户使用的网络类型为非预设网络类型。例如,若预设网络类型为2G网络,第一占比小于第二阈值,则用户使用的网络类型不是2G网络;若预设网络类型为4G网络,第一占比小于第二阈值,则用户使用的网络类型不是4G网络。
在该种情况下,说明用户通过预设网络类型登陆网络的次数较少,同时根据绝对占比的值,可以有效的避免数据采集发生错误时导致的偏差,进而可以准确的确定用户使用的网络类型为预设的网络类型。
可选的,可以获取用户登网的天数在预设周期内的第二占比,在第二占比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时,根据第一占比确定用户使用的网络类型。例如,若预设周期为50天,用户登网的天数为40天,则用户登网的天数在预设周期内的第二占比为80%。例如,在第二占比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时,说明用户在预设周期内的登网天数较多,此时可以根据第一占比确定用户使用的网络类型;在第二占比小于第三阈值时,说明用户在预设周期内的登网天数较少,此时可以确定用户使用网络的天数较少,无需对用户使用的网络类型进行确定。这样在获取用户使用的网络类型之前,可以根据第二占比,确定是否需要获取用户使用的网络类型,这样可以提高获取用户网络类型的效率,进而提高确定用户的类型的准确率。
S203、在网络类型为预设网络类型时,根据第一用户数据,确定用户使用的终端设备的网络指数。
网络指数用于指示用户根据终端设备使用网络的能力。例如,若用户使用的终端设备的网络指数较高,则的终端设备使用网络的能力较低,若用户使用的终端设备的网络指数较低,则终端设备使用网络的能力较高。例如,若用户使用的终端设备的网络指数较高,则说明终端设备最高支持2G网络;若用户使用的终端设备的网络指数较低,则说明终端设备最高支持4G网络。
可选的,可以根据如下可行的实现方式确定用户使用的终端设备的网络指数:根据第一用户数据,确定终端设备的型号为第一型号。例如,可以根据第一用户数据中的终端设备的参数,获取第一用户数据对应的终端设备的型号。
根据第一型号确定第二用户数据。其中,第二用户数据包括所有使用第一型号的终端设备的用户的第一用户数据。例如,用户1、用户2和用户3使用的终端设备的型号为第一型号,获取用户1对应的第一用户数据、用户2对应的第一用户数据和用户3对应的第一用户数据,得到第二用户数据。
根据第二用户数据,确定终端设备的网络指数。可选的,可以通过预设模型对第二用户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第一型号的终端设备对应的网络指数。其中,预设模型为对多组样本学习得到的,每组样本包括样本第二用户数据和样本网络指数。
多组样本可以为预先标记的样本。例如,对于样本第二用户数据1,获取样本第二用户数据1对应的样本网络指数,得到一组样本,该组样本包括样本第二用户数据1和样本网络指数。采用该种方式,可以得到多组样本。例如,多组样本可以如表1所示:
表1
多组样本 样本第二用户数据 样本网络指数
第一组样本 样本第二用户数据1 样本网络指数1
第二组样本 样本第二用户数据2 样本网络指数2
第三组样本 样本第二用户数据3 样本网络指数3
…… …… ……
需要说明的是,表1只是以示例的形式示意多组样本,并非对多组样本的限定。
例如,例如,若输入的第二用户数据为第二用户数据1,则预设模型输出的终端设备的网络指数为样本网络指数1;若输入的第二用户数据为第二用户数据2,则预设模型输出的终端设备的网络指数为样本网络指数2;若输入的第二用户数据为第二用户数据3,则预设模型输出的终端设备的网络指数为样本网络指数3。
S204、根据网络指数,确定用户的类型。
用户的类型可以为使用终端类用户或使用副卡类用户。其中,使用终端类用户为使用最高支持预设网络类型的终端设备登陆网络的用户。例如,使用终端类用户可以为使用最高支持2G网络的手机登陆网络的用户。使用副卡类用户可以为终端设备副卡为预设网络类型,并使用终端设备的副卡登陆网络的用户。例如,使用副卡类用户可以为手机的副卡为2G网络,并使用手机副卡登陆网络的用户。
可选的,可以根据网络指数,确定用户的类型。例如,手机的主卡支持的移动通信技术通常高于手机副卡支持的移动通信技术,在网络指数较高时,说明终端设备使用网络的能力较低,此时用户为使用终端类用户,在网络指数较低时,说明终端设备使用网络的能力较高,此时用户为使用副卡类用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获取用户的第一用户数据,根据第一用户数据,确定用户使用的网络类型,在网络类型为预设网络类型时,根据第一用户数据,确定终端设备的型号为第一型号,根据第一型号确定第二用户数据,其中,第二用户数据包括所有使用第一型号的终端设备的用户的第一用户数据,根据第二用户数据,确定终端设备的网络指数,并根据网络指数确定用户的类型。在上述方法中,根据第一用户的用户数据,可以准确的确定用户使用的网络类型,在网络类型为预设网络类型时,可以根据第一型号的终端设备对应的所有的第一用户数据,确定第二用户数据,进而可以准确的确定该第一型号的终端设备的网络指数,进而根据网络指数,准确的确定用户的类型,使得运营商可以结合用户的类型针对性的制定策略,可以提高减少使用2G网络的用户的效果。
在图2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下面结合图3,对上述数据处理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请参见图3,该方法可以包括:
S301、获取用户的第一用户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S301的执行过程可以参照S201的执行过程,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S302、根据第一用户数据,确定用户使用的网络类型。
需要说明的是,S302的执行过程可以参照S202的执行过程,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S303、在网络类型为预设网络类型时,根据第一用户数据,确定用户使用的终端设备的网络指数。
需要说明的是,S303的执行过程可以参照S203的执行过程,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S304、根据网络指数,确定终端设备的类型。
终端设备的类型为预设网络类型或非预设网络类型。其中,预设网络类型的终端设备为最高支持预设网络类型的终端设备。例如,在预设网络类型为2G网络,终端设备的类型为预设网络类型时,预设网络类型的终端设备为最高支持2G网络的终端设备。非预设网络类型的终端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副卡为预设网络类型的终端设备。例如,在预设网络类型为2G网络,终端设备的类型为非预设网络类型时,非预设网络类型的终端设备为副卡支持2G网络的终端设备。
可选的,非预设网络类型的终端设备的主卡支持的移动网络技术高于副卡支持的移动网络技术。例如,非预设网络类型的终端设备的主卡支持4G网络,副卡支持2G网络。
可选的,根据网络指数确定终端设备的类型有如下两种情况:
情况1:网络指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在网络指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确定终端设备的类型为预设网络类型。例如,用户使用的网络类型为2G网络,若网络指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终端设备使用网络的能力较低,因此,终端设备仅支持2G网络。
情况2:网络指数小于预设阈值。
在网络指数小于预设阈值时,确定终端设备的类型为非预设网络类型。例如,用户使用的网络类型为2G网络,若网络指数小于预设阈值,则终端设备使用网络的能力较高,此时终端设备支持的移动通信技术高于2G网络。
S305、根据终端设备的类型,确定用户的类型。
可选的,根据终端设备的类型,确定用户的类型有如下两种情况:
情况1:终端设备的类型为预设网络类型。
在终端设备的类型为预设网络类型时,用户的类型为使用终端类用户。例如,预设网络类型为2G网络,终端设备的类型为2G网络终端时,终端设备最高支持的移动通信技术为2G网络,由于用户使用2G网络登网,因此,用户使用最高支持2G网络的终端设备登录网络,用户为使用终端类用户。
情况2:终端设备的类型为非预设网络类型。
在终端设备的类型为非预设网络类型时,获取用户最高登网为预设网络类型的登网时长。其中,最高登网为用户登陆网络时使用的最高的移动网络通信技术。例如,用户登录网络时使用2G网络和4G网络,则用户的最高登网为4G网络。登网时长可以为用户登网的天数。例如,预设网络类型为2G网络,用户最高使用2G网络登网的天数为10天,则登网时长为10天。
根据登网时长,确定该用户的类型。可选的,在登网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确定用户为使用副卡类用户。例如,终端设备的类型为非预设网络类型,但是用户使用预设网络类型登录网络,则终端设备的存在副卡,且副卡支持使用预设网络类型的登网,若用户登网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说明用户经常使用终端设备的副卡登网,因此,用户为副卡类用户。在登网时长小于第一阈值时,确定用户为退网用户。例如,若用户使用副卡登网的时长小于第一阈值时,说明用户很少使用副卡登网,或者,该用户有其它的登网方式(例如使用主卡登网),因此可以确定该用户为退网用户。
可选的,在确定用户的类型后,可以根据用户的类型指定合理的退网策略。例如,若需要将使用2G网络的用户退网,对于使用终端类用户,由于终端设备最高仅支持2G网络,因此可以向用户推荐支持4G网络的终端设备的优惠信息,使得用户可以更换终端设备,实现2G网络退网的效果;对用使用副卡类用户,由于终端设备主卡槽支持的移动通信技术高于2G网络,因此,可以向用户推荐话费或流量的优惠信息,使得用户可以将副卡槽中的手机卡插入主卡槽中使用,进而实现副卡槽中2G网络退网的效果。
可选的,若用户在预设时间段内未登网,可以确定用户为退网用户。例如,若用户最后一次登网为1年前,则确定用户为退网用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获取用户的第一用户数据,根据第一用户数据,确定用户使用的网络类型,在网络类型为预设网络类型时,根据第一用户数据,确定用户使用的终端设备的网络指数,根据网络指数,确定终端设备的类型,并根据终端设备的类型,确定用户的类型。在上述方法中,根据第一用户的用户数据,可以准确的确定用户使用的网络类型,在网络类型为预设网络类型时,可以根据网络指数,确定终端设备的类型,在终端设备为预设网络类型时,确定用户为使用终端类用户,在终端设备为非预设网络类型时,根据登网时长准确的确定用户是否为使用副卡类用户,这样可以按照登网的方式将使用2G网络的用户进行分类,可以针对使用2G网络的登网方式制定合理的退网策略,进而可以提高减少2G网络用户数量的效果。
在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下面结合图4,对上述数据处理方法的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过程示意图。请参见图4,包括终端设备,终端设备获取用户的第一用户数据,并根据第一用户数据确定用户使用的网络类型。在用户使用的网络类型为2G网络时,终端设备根据第一用户数据,确定终端设备的型号,并获取相同型号的用户的第一数据,得到第二数据。对第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终端设备的网路指数,并根据网络指数确定终端设备的类型,进而根据终端设备的类型确定用户的类型。这样可以对使用2G网络的用户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类型的使用2G网络的用户,制定不同的退网策略,进而可以提高减少使用2G网络用户的效果。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数据处理装置可以设置在终端设备设备中。请参见图5,所述数据处理装置10包括获取模块11、第一确定模块12、第二确定模块13和第三确定模块14,其中:
所述获取模块11用于,获取用户的第一用户数据;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1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数据,确定所述用户使用的网络类型;
在所述网络类型为预设网络类型时,所述第二确定模块13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数据,确定所述用户使用的终端设备的网络指数;
所述第三确定模块14用于,根据所述网络指数,确定所述用户的类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确定模块14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网络指数,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类型,所述终端设备的类型为预设网络类型或非预设网络类型;
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类型,确定所述用户的类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确定模块14具体用于:
在所述网络指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类型为预设网络类型;
在所述网络指数小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类型为非预设网络类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确定模块14具体用于:
在所述终端设备的类型为预设网络类型时,所述用户的类型为使用终端类用户;
在所述终端设备的类型为非预设网络类型时,获取所述用户最高登网为预设网络类型的登网时长,根据所述登网时长,确定所述用户的类型,其中,所述最高登网为用户登陆网络时使用的最高的移动网络通信技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确定模块14具体用于:
在所述登网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确定所述用户为使用副卡类用户;
在所述登网时长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时,确定所述用户为退网用户。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12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数据,确定所述用户的最高登网为所述预设网络类型的天数和用户登网的天数;
根据所述用户最高登网为预设网络类型的天数和用户登网的天数,确定第一占比;
在所述第一占比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确定所述用户使用的网络类型为预设网络类型;
在所述第一占比小于所述第二阈值时,确定所述用户使用的网络类型为非预设网络类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13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数据,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型号为第一型号;
根据所述第一型号确定第二用户数据,所述第二用户数据包括所有使用所述第一型号的终端设备的用户的第一用户数据;
根据所述第二用户数据,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网络指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所示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以及有益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数据处理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6,该数据处理设备20可以包括:处理器21和存储器22,其中,处理器21和存储器22可以通信;示例性的,处理器21和存储器22通过通信总线23通信,所述存储器22用于存储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21用于调用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执行上述任意方法实施例所示的数据处理方法。
可选的,数据处理设备20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通信接口可以包括发送器和/或接收器。
可选的,上述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本申请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实现如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执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数据处理方法。
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可读取存储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器(存储介质)包括: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缩写:ROM)、RAM、快闪存储器、硬盘、固态硬盘、磁带(英文:magnetic tape)、软盘(英文:floppydisk)、光盘(英文:optical disc)及其任意组合。
本申请实施例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单元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单元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在本申请中,术语“包括”及其变形可以指非限制性的包括;术语“或”及其变形可以指“和/或”。本申请中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本申请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Claims (11)

1.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用户的第一用户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数据,确定所述用户使用的网络类型;
在所述网络类型为预设网络类型时,根据所述第一用户数据,确定所述用户使用的终端设备的网络指数;
根据所述网络指数,确定所述用户的类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网络指数,确定所述用户的类型,包括:
根据所述网络指数,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类型,所述终端设备的类型为预设网络类型或非预设网络类型;
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类型,确定所述用户的类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网络指数,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类型,包括:
在所述网络指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类型为预设网络类型;
在所述网络指数小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类型为非预设网络类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类型,确定所述用户的类型,包括:
在所述终端设备的类型为预设网络类型时,所述用户的类型为使用终端类用户;
在所述终端设备的类型为非预设网络类型时,获取所述用户最高登网为预设网络类型的登网时长,根据所述登网时长,确定所述用户的类型,其中,所述最高登网为用户登陆网络时使用的最高的移动网络通信技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登网时长,确定所述用户的类型,包括:
在所述登网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确定所述用户为使用副卡类用户;
在所述登网时长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时,确定所述用户为退网用户。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数据,确定所述用户使用的网络类型,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数据,确定所述用户的最高登网为所述预设网络类型的天数和用户登网的天数;
根据所述用户最高登网为预设网络类型的天数和用户登网的天数,确定第一占比;
在所述第一占比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确定所述用户使用的网络类型为预设网络类型;
在所述第一占比小于所述第二阈值时,确定所述用户使用的网络类型为非预设网络类型。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数据,确定所述用户使用的终端设备的网络指数,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数据,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型号为第一型号;
根据所述第一型号确定第二用户数据,所述第二用户数据包括所有使用所述第一型号的终端设备的用户的第一用户数据;
根据所述第二用户数据,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网络指数。
8.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模块、第一确定模块、第二确定模块和第三确定模块,其中: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第一用户数据;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数据,确定所述用户使用的网络类型;
在所述网络类型为预设网络类型时,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数据,确定所述用户使用的终端设备的网络指数;
所述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网络指数,确定所述用户的类型。
9.一种数据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
10.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设备控制程序,当所述设备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
11.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
CN202110187544.3A 2021-02-18 2021-02-18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Active CN1128193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87544.3A CN112819358B (zh) 2021-02-18 2021-02-18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87544.3A CN112819358B (zh) 2021-02-18 2021-02-18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19358A true CN112819358A (zh) 2021-05-18
CN112819358B CN112819358B (zh) 2023-06-27

Family

ID=758655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87544.3A Active CN112819358B (zh) 2021-02-18 2021-02-18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19358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26721A (zh) * 2016-05-24 2017-12-0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络资源调控方法及装置
WO2017210642A1 (en) * 2016-06-03 2017-12-07 Opanga Networks, Inc. Radio access type detection using traffic metrics
CN107809535A (zh) * 2017-10-30 2018-03-1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8391274A (zh) * 2018-02-13 2018-08-1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网络规划方法及装置
CN108966227A (zh) * 2018-06-26 2018-12-07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识别异网用户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428197A (zh) * 2020-03-18 2020-07-17 北京城市象限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26721A (zh) * 2016-05-24 2017-12-0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络资源调控方法及装置
WO2017210642A1 (en) * 2016-06-03 2017-12-07 Opanga Networks, Inc. Radio access type detection using traffic metrics
CN107809535A (zh) * 2017-10-30 2018-03-1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8391274A (zh) * 2018-02-13 2018-08-1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网络规划方法及装置
CN108966227A (zh) * 2018-06-26 2018-12-07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识别异网用户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428197A (zh) * 2020-03-18 2020-07-17 北京城市象限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F. BOUGANT等: "The user profile for the virtual home environment", 《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 vol. 41, no. 1, pages 93 - 98, XP011092985 *
李伟 等: "基于大数据的4G用户流失预测研究",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no. 03, pages 132 - 134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19358B (zh) 2023-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40568B (zh) 计算能力共享方法及智能设备
US10178240B2 (en) Multi-card resource management method, device and multi-card terminal
CN103838353A (zh) 一种控制处理器运行的方法及终端
CN106993048A (zh) 确定推荐信息的方法及装置、信息推荐方法及装置
EP3306965A1 (en) Charging method, communication platform,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4468764A (zh) 一种策略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428197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5653242A (zh) 一种计时方法及装置
CN112819358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8616870B (zh) 识别被优先定制的终端的方法和装置
CN110659190A (zh) 质量报告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124353B (zh) 一种消息处理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518317B (zh) 提示信息的发送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2966005B (zh) 定时消息发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7294578B (zh) 一种通信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815339B (zh) 一种营销信息推送方法及设备
CN110825528B (zh) 资源管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2307075A (zh) 用户关系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11369270A (zh) 奖励资源的分配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1478831A (zh) 用于智能家电命名的方法和智能家电
CN104284020A (zh) 一种终端
WO2018228343A1 (zh) 道路救援方法及应用服务器
CN108347735B (zh) 过载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3727351B (zh) 一种通信欺诈识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752252B (zh) 小区归属地识别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