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13633A - 熨烫装置 - Google Patents

熨烫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13633A
CN112813633A CN202110011242.0A CN202110011242A CN112813633A CN 112813633 A CN112813633 A CN 112813633A CN 202110011242 A CN202110011242 A CN 202110011242A CN 112813633 A CN112813633 A CN 1128136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roning
wheel
heating
hole
synchronous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1124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亚东
张新兵
潘红霞
吴新文
王湘文
陈跃龙
杨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Yiling Weiye Fiber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Yiling Weiye Fibe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Yiling Weiye Fiber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Yiling Weiye Fibe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1124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13633A/zh
Publication of CN1128136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136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CFINISHING, DRESSING, TENTERING OR STRETCHING TEXTILE FABRICS
    • D06C15/00Calendering, pressing, ironing, glossing or glazing textile fabric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BTREATING TEXTILE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 D06B1/00Applying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onto textile materials to effect treatment, e.g. washing, dyeing, bleaching, sizing or impregnating
    • D06B1/02Applying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onto textile materials to effect treatment, e.g. washing, dyeing, bleaching, sizing or impregnating by spraying or projecting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CFINISHING, DRESSING, TENTERING OR STRETCHING TEXTILE FABRICS
    • D06C7/00Heating or cooling textile fabrics
    • D06C7/02Set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Ir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熨烫装置,其要点是:包括驱动机构、加热组件、熨烫轮和连接座。驱动机构设置在连接座上。加热组件包括加热座。加热座中设有蒸气管路。熨烫轮转动设置在加热座中,由驱动机构驱动熨烫轮转动,且由驱动机构驱动加热座和熨烫轮同步上升或下降。熨烫轮沿其径向设有喷气孔,蒸气从加热座的蒸气管路进入熨烫轮后,从熨烫轮的喷气孔喷射到布料上,对布料进行加热,熨烫轮转动拖动布料的同时将布料压紧进行熨烫热定型。

Description

熨烫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服装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服装热定型的熨烫装置。
背景技术
熨烫是服装加工工艺的一个重要工序,通过熨烫热定型处理去掉面料上的皱痕,使服装面料平整,褶裥、线条笔挺。
随着服装加工设备的发展,服装加工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但是在有些工艺完成之后,需要进行熨烫处理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比如现有的卷边机通常都是采用的冷折方式,也即布料在室温环境下经过卷边器后被卷边,再由缝纫机头将卷好的边的内侧结合处缝合固定,由于是室温下直接卷边(也即冷折后缝制),其中未缝合的外侧由于布料本身的弹性会导致鼓起,因而在进入下一道工序之前,需要先将其熨烫热定型处理,使卷边处外侧保持平整。还有比如将两片布料缝合后需要将缝合处倒向其中一侧(也即倒缝处理),因而也需要熨烫热定型处理倒缝处,使缝合处贴合在相应的一侧上。目前这些熨烫热定型处理大多数都是采用的人工熨烫方式,效率低,制约着工厂无人化值守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在布料缝合后直接对布料进行热定型处理的熨烫装置。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基本技术方案是:一种熨烫装置,其结构特点是:包括驱动机构、加热组件、熨烫轮和连接座。驱动机构设置在连接座上。加热组件包括加热座。加热座中设有蒸气管路。熨烫轮转动设置在加热座中,由驱动机构驱动熨烫轮转动,且由驱动机构驱动加热座和熨烫轮同步上升或下降。熨烫轮沿其径向设有喷气孔,蒸气从加热座的蒸气管路进入熨烫轮后,从熨烫轮的喷气孔喷射到布料上,对布料进行加热,熨烫轮转动拖动布料的同时将布料压紧进行熨烫热定型。
以上述基本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减速机、驱动轴、摆臂、摆动轴、摆臂气缸、第一同步带轮、第二同步带轮、第三同步带轮和同步带。
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减速机上,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与减速机的输入端传动连接。减速机固定设置在连接座上,其输出轴向左伸出。第一同步带轮传动固定设置在减速机的输出轴上。摆动轴由其右端固定连接在连接座的左侧下部上。摆臂由其中部转动设置在摆动轴的左端上,第三同步带轮转动设置在摆动轴上,位于摆臂的右侧与连接座的左侧之间。驱动轴由其中部沿左右向转动设置在摆臂的前部下端上。第二同步带轮传动固定设置在驱动轴的右端上。同步带围绕第一同步带轮和第二同步带轮设置,第三同步带轮位于同步带中,其后侧与同步带传动配合。摆臂气缸由其缸体上端铰接连接在连接座的左侧后部上,其活塞杆向下伸出,通过气缸U型接头与摆臂的后部上端铰接连接,从而由摆臂气缸驱动摆臂的前端抬起或下降。
以上述各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还包括涨紧机构。涨紧机构包括涨紧轮和涨紧轮安装轴。涨紧轮安装轴由其右端固定设置在连接座的左部下侧上,位于摆动轴的前上方。涨紧轮转动设置在涨紧轮安装轴的左部上,从前方压紧在同步带的外侧上,使同步带保持涨紧状态。
以上述各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加热座为黄铜或不锈钢一体件。加热座设有开口向右的熨烫轮孔。加热座的下侧设有贯穿其内外的出气缺口,出气缺口连通熨烫轮孔与外界。蒸气管路由两个相互连通的孔组成,两个孔分别称为第一进气孔和第一出气孔。第一出气孔沿左右向设置,开口向右,与熨烫轮孔向连通,且与熨烫轮孔同轴设置。第一进气孔设置在加热座的左部上,沿前下方朝后上方设置,开口朝向后上方,前下端与第一出气孔相连通。第一进气孔的后上端上设有进气阀,进气阀通过相应的管路与蒸气源相连通。
以上述各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加热组件还包括加热棒和温度传感器。加热座的左部上沿前下方朝后上方设置有两个开口朝向后上方的加热棒孔,加热棒孔的轴线与第一进气孔的轴线相互平行,位于第一进气孔的上侧。加热棒有两个,两个加热棒分别固定设置在相应的加热棒孔中,用于对加热座进行加热。
加热座的左部上沿前下方朝后上方设置有一个开口朝向后上方的传感器孔,传感器孔的轴线与第一进气孔的轴线相互平行,位于第一进气孔的下侧。温度传感器固定设置在传感器孔中。
以上述各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熨烫轮为黄铜或不锈钢一体件。熨烫轮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熨烫部和连接部。连接部呈圆柱状,连接部传动固定设置在驱动轴的左端上。熨烫部整体呈圆柱状,熨烫部与驱动轴同轴设置。熨烫部中部设有开口向左的进气孔。进气孔与驱动轴同轴设置。进气孔的截面积等于加热座的第一出气孔的截面积。熨烫部设有1至5组喷气孔,各组喷气孔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每组的各喷气沿其径向等间隔角度设置。喷气孔与进气孔相连通,且与外界相通。熨烫部位于加热座的熨烫轮孔中,熨烫部的周向外表面与熨烫轮孔的内壁滑动接触,熨烫轮孔的内壁将熨烫部上的相应的喷气孔覆盖,位于出气缺口处的熨烫部上的相应的各喷气孔的截面积和小于或等于进气孔的截面积。熨烫部的左侧面与熨烫轮孔的底面滑动接触,进气孔与第一出气孔同轴相连通。
以上述各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还包括垫板,垫板固定设置在相应的缝制设备上,位于熨烫轮的下方,垫板采用黄铜或不锈钢材料制成。
以上述各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还包括冷却组件,冷却组件包括气管,气管朝向布料熨烫后出料处吹室温空气。
以上述各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还包括防护组件,防护组件包括第一隔热护板和第二隔热护板,第一隔热护板和第二隔热护板均为胶木板。第一隔热护板固定设置在加热座的左侧上,从左侧将加热座遮挡。第二隔热护板固定设置在加热座的前部上,从前方将加热座遮挡。
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的熨烫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时安装到相应的缝制设备的缝纫机头上,缝制结束后直接进行熨烫热定型处理,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节约了人工,自动化程度高。驱动机构设有第三同步带轮,配合涨紧机构使同步带前端的上下向占用的空间减小,使同步带更大面积的围绕在第二从动轮上,一方面传动可靠,防止打滑,另一方面有利于加热座更加靠近机针,减少机针到加热座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提高产品品质。
(2)本发明的熨烫装置的加热组件设有加热棒,加热棒对加热座进行加热,使加热座的温度高于蒸气的温度,从而防止蒸气凝结。
(3)本发明的熨烫装置的加热组件设有温度传感器,能实时监测加热座的温度,使用可靠性大大提高,适应不同的面料。
(4)本发明的熨烫装置的蒸气通过加热座的第一出气孔进入熨烫轮的熨烫部的进气孔,然后从位于出气缺口处的各喷气孔喷射到布料上,对布料进行加热,布料在被熨烫轮压紧在垫板上,从而完成熨烫热定型。位于出气缺口处的熨烫部上的相应的各喷气孔的截面积和小于或等于进气孔的截面积,从而有利于蒸气形成喷射效果,使蒸气能渗透布料,提高热定型效果。
(5)本发明的熨烫装置的熨烫部的周向外表面与熨烫轮孔的内壁滑动接触,熨烫部的左侧面与熨烫轮孔的底面相滑动接触,一方面能最大限度的使蒸气从位于出气缺口处的熨烫部上的相应的各喷气孔喷出,另一方面加热座的热量传递到熨烫轮上,使熨烫轮的温度大于蒸气的温度,防止蒸气凝露,熨烫轮也可以对布料进行加热,熨烫效果显著。
(6)本发明的熨烫装置的加热座、熨烫轮和垫板均采用黄铜或不锈钢材料制成,大大提高的产品的使用寿命。
(7)本发明的熨烫装置的气管朝向布料熨烫后出料处吹室温温空气,能使熨烫热处理后的布料降温冷却。
(8)本发明的熨烫装置还设有第一隔热护板和第二隔热护,将加热座的相应部分遮挡,能避免操作人员手碰到加热座导致烫伤,提高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熨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后视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图1的仰视示意图。
图5为图1的左视示意图。
图6为图1的右视示意图。
图7为从图1的右前上方观察时的示意图。
图8为从图1的右前下方观察时的示意图。
图9为从图1的左前上方观察时的示意图。
图10为从图1的左后下方观察时的示意图。
图11为从图1的右后下方观察时加热组件和熨烫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从图1的右后上方观察时加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从图1的右后上方观察时加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熨烫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从图1的左前上方观察时熨烫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号为:
驱动机构1,驱动电机1-1,减速机1-2,驱动轴1-3,摆臂1-4,摆动轴1-5,摆臂气缸1-6,第一同步带轮1-7,第二同步带轮1-8,第三同步带轮1-9,同步带1-10,
涨紧机构2,涨紧轮2-1,涨紧轮安装轴2-2,
加热组件3,固定座3-1,加热座3-2,熨烫轮孔3-21,出气缺口3-21-1,蒸气管路3-22,第一进气孔3-22-1,第一出气孔3-22-2,加热棒孔3-23,传感器孔3-24,
熨烫轮4,熨烫部4-1,进气孔4-11,喷气孔4-12,连接部4-2,
垫板5,
连接座6,
冷却组件7,气管7-1,气管支架7-2,
防护组件8,第一隔热护板8-1,第二隔热护板8-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发明的方位的描述按照图1所示的方位进行,也即图1所示的上下左右方向即为描述的上下左右方向,图1所朝的一方为前方,背离图1的一方为后方。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述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或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必须具有的特定的方位。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见图1至图15,本发明的熨烫装置包括驱动机构1、涨紧机构2、加热组件3、熨烫轮4、垫板5、连接座6、冷却组件7和防护组件8。
见图1至图10,驱动机构1包括驱动电机1-1、减速机1-2、驱动轴1-3、摆臂1-4、摆动轴1-5、摆臂气缸1-6、第一同步带轮1-7、第二同步带轮1-8、第三同步带轮1-9和同步带1-10。
驱动电机1-1固定设置在减速机1-2上,驱动电机1-1的电机轴与减速机1-2的输入端传动连接。减速机1-2固定设置在连接座6上,其输出轴向左伸出。第一同步带轮1-7传动固定设置在减速机1-2的输出轴上。摆动轴1-5由其右端固定连接在连接座6的左侧下部上。摆臂1-4由其中部转动设置在摆动轴1-5的左端上,第三同步带轮1-9转动设置在摆动轴1-5上,位于摆臂1-4的右侧与连接座6的左侧之间。驱动轴1-3由其中部沿左右向转动设置在摆臂1-4的前部下端上。第二同步带轮1-8传动固定设置在驱动轴1-3的右端上。同步带1-10围绕第一同步带轮1-7和第二同步带轮1-8设置,第三同步带轮1-9位于同步带1-10中,其后侧与同步带1-10传动配合,通过第三同步带轮1-9过渡可以适应同步带1-10的角度的调整。从而由驱动电机1-1通过减速机1-2驱动第一同步带轮1-7转动,在通过同步带1-10使第二同步带轮1-8转动,通过第二同步带轮1-8带动驱动轴1-3转动。摆臂气缸1-6由其缸体上端铰接连接在连接座6的左侧后部上,其活塞杆向下伸出,通过气缸U型接头与摆臂1-4的后部上端铰接连接,从而由摆臂气缸1-6驱动摆臂1-4的前端抬起或下降。
见图1至图10,涨紧机构2包括涨紧轮2-1和涨紧轮安装轴2-2。涨紧轮安装轴2-2由其右端固定设置在连接座6的左部下侧上,位于摆动轴1-5的前上方。涨紧轮2-1转动设置在涨紧轮安装轴2-2的左部上,从前方压紧在同步带1-10的外侧上,使同步带1-10保持涨紧状态,防止打滑空转。
见图1至图13,加热组件3包括固定座3-1、加热座3-2、加热棒和温度传感器。固定座3-1固定设置在摆臂1-4的前部下端左侧上。加热座3-2固定设置在固定座3-1上。加热座3-2为黄铜或不锈钢一体件。加热座3-2设有开口向右的熨烫轮孔3-21。加热座3-2的下侧设有贯穿其内外的出气缺口3-21-1,出气缺口3-21-1连通熨烫轮孔3-21与外界。加热座3-2中设有蒸气管路3-22,蒸气管路3-22由两个相互连通的孔组成,两个孔分别称为第一进气孔3-22-1和第一出气孔3-22-2。第一出气孔3-22-2沿左右向设置,开口向右,与熨烫轮孔3-21向连通,且与熨烫轮孔3-21同轴设置。第一进气孔3-22-1设置在加热座3-2的左部上,沿前下方朝后上方设置,开口朝向后上方,前下端与第一出气孔3-22-2相连通。第一进气孔3-22-1的后上端上设有进气阀,进气阀通过相应的管路与蒸气源相连通。加热座3-2的左部上沿前下方朝后上方设置有两个开口朝向后上方的加热棒孔3-23,加热棒孔3-23的轴线与第一进气孔3-22-1的轴线相互平行,位于第一进气孔3-22-1的上侧。加热棒有两个,两个加热棒分别固定设置在相应的加热棒孔3-23中,用于对加热座3-2进行加热,使加热座3-2的温度高于蒸气的温度,从而防止蒸气凝结。
加热座3-2的左部上沿前下方朝后上方设置有一个开口朝向后上方的传感器孔3-24,传感器孔3-24的轴线与第一进气孔3-22-1的轴线相互平行,位于第一进气孔3-22-1的下侧。温度传感器固定设置在传感器孔3-24中,用于实时监测加热座3-2的温度。
见图1至图11、图14和图15,熨烫轮4为黄铜或不锈钢一体件。熨烫轮4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熨烫部4-1和连接部4-2。连接部4-2呈圆柱状,连接部4-2传动固定设置在驱动轴1-3的左端上。熨烫部4-1整体呈圆柱状,熨烫部4-1与驱动轴1-3同轴设置。熨烫部4-1中部设有开口向左的进气孔4-11。进气孔4-11与驱动轴1-3同轴设置。进气孔4-11的截面积等于加热座3-2的第一出气孔3-22-2的截面积。熨烫部4-1设有1至5组喷气孔4-12,本实施例为2组,各组喷气孔4-12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每组的各喷气孔4-12沿其径向等间隔角度设置,本实施例间隔角度为18度。喷气孔4-12与进气孔4-11相连通,且与外界相通。熨烫部4-1位于加热座3-2的熨烫轮孔3-21中,熨烫部4-1的下部从出气缺口3-21-1中向下伸出加热座3-2外,熨烫部4-1的周向外表面与熨烫轮孔3-21的内壁滑动接触,熨烫轮孔3-21的内壁将熨烫部4-1上的相应的喷气孔4-12覆盖,位于出气缺口3-21-1处的熨烫部4-1上的相应的各喷气孔4-12的截面积和小于或等于进气孔4-11的截面积。熨烫部4-1的左侧面与熨烫轮孔3-21的底面滑动接触,进气孔4-11与第一出气孔3-22-2同轴相连通。
见图1至图10,垫板5固定设置在相应的缝制设备上,位于熨烫轮4的下方,垫板5采用黄铜或不锈钢材料制成,提高设备使用寿命。
见图1至图11,冷却组件7包括气管7-1和气管支架7-2。气管7-1固定设置在气管支架7-2上,气管支架7-2固定设置在固定座3-1上,气管支架7-2与固定座3-1之间设有隔热垫,所述隔热垫采用胶木板,气管7-1朝向布料熨烫后出料处吹室温温空气,使熨烫热处理后的布料降温冷却。
见图1至图10,防护组件8包括第一隔热护板8-1和第二隔热护板8-2。第一隔热护板8-1和第二隔热护板8-2均采用胶木板制成。第一隔热护板8-1固定设置在加热座3-2的左侧上,从左侧将加热座3-2遮挡,避免操作人员手碰到加热座3-2导致烫伤。第二隔热护板8-2固定设置在加热座3-2的前部上,从前方将加热座3-2遮挡,避免操作人员手碰到加热座3-2导致烫伤。
本发明的熨烫装置使用时,安装在相应的缝纫机头上,布料被缝纫机头缝制后,进入熨烫轮4与垫板5之间,驱动机构1的摆臂气缸1-6驱动摆臂1-4的前端下压,使熨烫轮4的熨烫部4-1将布料压紧在垫板5上,同时驱动电机1-1驱动熨烫轮4转动,拖动布料从垫板5上走过。蒸气通过加热座3-2的第一出气孔3-22-2进入熨烫轮4的熨烫部4-1的进气孔4-11,然后从位于出气缺口3-21-1处的各喷气孔4-12喷射到布料上,对布料进行加热,布料在被熨烫轮4压紧在垫板5上,从而完成熨烫热定型,热定型后通过气管7-1吹出的室温空气对布料进行降温冷却,从而布料可以直接进入下一道工序,无需人工熨烫,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熨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机构、加热组件、熨烫轮和连接座;驱动机构设置在连接座上;加热组件包括加热座;加热座中设有蒸气管路;熨烫轮转动设置在加热座中,由驱动机构驱动熨烫轮转动,且由驱动机构驱动加热座和熨烫轮同步上升或下降;熨烫轮沿其径向设有喷气孔,蒸气从加热座的蒸气管路进入熨烫轮后,从熨烫轮的喷气孔喷射到布料上,对布料进行加热,熨烫轮转动拖动布料的同时将布料压紧进行熨烫热定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熨烫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减速机、驱动轴、摆臂、摆动轴、摆臂气缸、第一同步带轮、第二同步带轮、第三同步带轮和同步带;
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减速机上,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与减速机的输入端传动连接;减速机固定设置在连接座上,其输出轴向左伸出;第一同步带轮传动固定设置在减速机的输出轴上;摆动轴由其右端固定连接在连接座的左侧下部上;摆臂由其中部转动设置在摆动轴的左端上,第三同步带轮转动设置在摆动轴上,位于摆臂的右侧与连接座的左侧之间;驱动轴由其中部沿左右向转动设置在摆臂的前部下端上;第二同步带轮传动固定设置在驱动轴的右端上;同步带围绕第一同步带轮和第二同步带轮设置,第三同步带轮位于同步带中,其后侧与同步带传动配合;摆臂气缸由其缸体上端铰接连接在连接座的左侧后部上,其活塞杆向下伸出,通过气缸U型接头与摆臂的后部上端铰接连接,从而由摆臂气缸驱动摆臂的前端抬起或下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熨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涨紧机构;涨紧机构包括涨紧轮和涨紧轮安装轴;涨紧轮安装轴由其右端固定设置在连接座的左部下侧上,位于摆动轴的前上方;涨紧轮转动设置在涨紧轮安装轴的左部上,从前方压紧在同步带的外侧上,使同步带保持涨紧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熨烫装置,其特征在于:加热座为黄铜或不锈钢一体件;加热座设有开口向右的熨烫轮孔;加热座的下侧设有贯穿其内外的出气缺口,出气缺口连通熨烫轮孔与外界;蒸气管路由两个相互连通的孔组成,两个孔分别称为第一进气孔和第一出气孔;第一出气孔沿左右向设置,开口向右,与熨烫轮孔向连通,且与熨烫轮孔同轴设置;第一进气孔设置在加热座的左部上,沿前下方朝后上方设置,开口朝向后上方,前下端与第一出气孔相连通;第一进气孔的后上端上设有进气阀,进气阀通过相应的管路与蒸气源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熨烫装置,其特征在于:加热组件还包括加热棒和温度传感器;加热座的左部上沿前下方朝后上方设置有两个开口朝向后上方的加热棒孔,加热棒孔的轴线与第一进气孔的轴线相互平行,位于第一进气孔的上侧;加热棒有两个,两个加热棒分别固定设置在相应的加热棒孔中,用于对加热座进行加热;
加热座的左部上沿前下方朝后上方设置有一个开口朝向后上方的传感器孔,传感器孔的轴线与第一进气孔的轴线相互平行,位于第一进气孔的下侧;温度传感器固定设置在传感器孔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熨烫装置,其特征在于:熨烫轮为黄铜或不锈钢一体件;熨烫轮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熨烫部和连接部;连接部呈圆柱状,连接部传动固定设置在驱动轴的左端上;熨烫部整体呈圆柱状,熨烫部与驱动轴同轴设置;熨烫部中部设有开口向左的进气孔;进气孔与驱动轴同轴设置;进气孔的截面积等于加热座的第一出气孔的截面积;熨烫部设有1至5组喷气孔,各组喷气孔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每组的各喷气沿其径向等间隔角度设置;喷气孔与进气孔相连通,且与外界相通;熨烫部位于加热座的熨烫轮孔中,熨烫部的周向外表面与熨烫轮孔的内壁滑动接触,熨烫轮孔的内壁将熨烫部上的相应的喷气孔覆盖,位于出气缺口处的熨烫部上的相应的各喷气孔的截面积和小于或等于进气孔的截面积;熨烫部的左侧面与熨烫轮孔的底面滑动接触,进气孔与第一出气孔同轴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熨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垫板,垫板固定设置在相应的缝制设备上,位于熨烫轮的下方,垫板采用黄铜或不锈钢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熨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却组件,冷却组件包括气管,气管朝向布料熨烫后出料处吹室温空气。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熨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组件,防护组件包括第一隔热护板和第二隔热护板,第一隔热护板和第二隔热护板均为胶木板;第一隔热护板固定设置在加热座的左侧上,从左侧将加热座遮挡;第二隔热护板固定设置在加热座的前部上,从前方将加热座遮挡。
CN202110011242.0A 2021-01-06 2021-01-06 熨烫装置 Pending CN1128136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11242.0A CN112813633A (zh) 2021-01-06 2021-01-06 熨烫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11242.0A CN112813633A (zh) 2021-01-06 2021-01-06 熨烫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13633A true CN112813633A (zh) 2021-05-18

Family

ID=758577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11242.0A Pending CN112813633A (zh) 2021-01-06 2021-01-06 熨烫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13633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999688U (zh) * 2016-08-30 2017-03-08 常州智谷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熨烫组件
CN109371646A (zh) * 2018-11-12 2019-02-22 盐城帝佳妮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服装加工用面料熨烫装置
CN109989245A (zh) * 2018-10-18 2019-07-09 常州智谷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折边熨烫机
CN209162470U (zh) * 2018-10-18 2019-07-26 常州智谷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折边熨烫机
CN213804438U (zh) * 2020-09-23 2021-07-27 常州智谷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熨烫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999688U (zh) * 2016-08-30 2017-03-08 常州智谷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熨烫组件
CN109989245A (zh) * 2018-10-18 2019-07-09 常州智谷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折边熨烫机
CN209162470U (zh) * 2018-10-18 2019-07-26 常州智谷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折边熨烫机
CN109371646A (zh) * 2018-11-12 2019-02-22 盐城帝佳妮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服装加工用面料熨烫装置
CN213804438U (zh) * 2020-09-23 2021-07-27 常州智谷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熨烫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804438U (zh) 一种熨烫装置
CN210621273U (zh) 一种具有防皱功能的服装加工用烘干装置
CN213571142U (zh) 一种针织布定型系统
CN208038806U (zh) 一种纺织布料印花压平装置
CN112813633A (zh) 熨烫装置
CN209890918U (zh) 用于棉纺织布加工的烫熨装置
CN212865312U (zh) 一种纺织布料用熨烫装置
CN113954373A (zh) 一种用于羽绒服的超声波无缝压合装置
CN109680468B (zh) 一种服装面料熨烫装置
CN101613927B (zh) 上衣裤子熨烫一体机结构
CN211687618U (zh) 一种纺织产品推平装置
CN212316466U (zh) 棉纺织布加工的烫熨装置
CN212223416U (zh) 一种家纺加工用熨烫设备
CN210004721U (zh) 一种纺织布料在线输送用烘干装置
CN112301703A (zh) 一种衣服加工用自动烫熨机
CN113445290A (zh) 一种熨烫模块及熨烫机
CN207274124U (zh) 一种带有收布装置的自动化布料印花装置
CN112716085A (zh) 一种便于翻面的服装加工用面料压烫装置
CN220952624U (zh) 一种裤子熨烫机
CN212654057U (zh) 一种服装生产用的压烫装置
CN219098240U (zh) 一种涤纶纺织设备用收卷结构
CN115074891B (zh) 一种衬衫面料用立体高温高压烫工艺
CN220977466U (zh) 一种旋转夹持熨烫装置及衣物护理装置
CN217678168U (zh) 一种织布工作用熨烫机
CN220099469U (zh) 压持熨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518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