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04750A - 一种区分寻呼消息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区分寻呼消息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04750A
CN112804750A CN202110320320.5A CN202110320320A CN112804750A CN 112804750 A CN112804750 A CN 112804750A CN 202110320320 A CN202110320320 A CN 202110320320A CN 112804750 A CN112804750 A CN 1128047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wnlink control
control information
cyclic redundancy
redundancy check
check c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2032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关文勇
蔡兆波
华彦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engxin Technology Co Ltd
Jiangsu Hengxin Wireles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engxin Zhonglian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engxin Zhonglian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engxin Zhonglian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2032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04750A/zh
Publication of CN1128047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047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8/00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 H04W68/005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for alerting of incoming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区分寻呼消息的方法和设备,该方法包括:发送下行控制信息时,根据下行控制信息指示调度的寻呼消息来源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对下行控制信息进行处理。通过采用不同的方式对下行控制信息进行处理,终端设备能够对下行控制信息有效地进行区分,只处理与自身状态对应的寻呼消息,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处理开销和无谓耗能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区分寻呼消息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区分寻呼消息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终端设备需要判断下行控制信启(Downlink ControlInformation,DCI)中用于调度寻呼消息的调度信息是否是针对自己的,如果将其他终端设备的调度信息当成自己的进行接收,会增加终端设备的功耗。
为了减少无谓的寻呼消息解码处理,现有技术对包含寻呼控制消息的无线帧(Paging Frame,PF)及其中的寻呼监听时机(paging occasion,PO)与终端设备的UEID进行了关联绑定,这样等待寻呼的终端设备只需要在与其UEID对应的PF和PO进行相关DCI的监听即可。但由于PF及PO资源是有限且稀缺的,无法为无线小区内每个用户都分配独享的PF和PO,所以仍然是由若干个模N(N为PO个数)相同的终端设备在同一PO时刻使用相同的P-RNTI监听DCI并解码寻呼消息,因此该方法的效果有限。
发明内容
发明人发现,寻呼消息有不同的发起来源,终端设备存在着不同状态,不同状态的终端设备期待着不同来源的寻呼消息。基于该发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区分寻呼消息的方法和设备,通过对下行控制信息进行处理,将不同的寻呼消息发起来源与不同状态的终端设备对应,从而能够减少无谓的寻呼消息解码处理,降低能耗。
以下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简要概述以提供对这些方面的基本理解。此概述不是所有构想到的方面的详尽综览,并且既非旨在指认出所有方面的关键性或决定性要素亦非试图界定任何或所有方面的范围。其唯一的目的是要以简化形式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一些概念以为稍后给出的更加详细的描述之序。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区分寻呼消息的方法,包括:发送下行控制信息时,根据下行控制信息指示调度的寻呼消息来源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对下行控制信息进行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区分寻呼消息的方法,包括:发送下行控制信息时,如果下行控制信息包含公共信息指示和寻呼消息调度指示,将下行控制信息复制备份,并采用不同方式对各备份进行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区分寻呼消息的方法,包括:接收下行控制信息时,根据自身状态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对下行控制信息进行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设备,包括:处理模块,用于在发送下行控制信息时,根据下行控制信息指示调度的寻呼消息来源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对下行控制信息进行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设备,包括:处理模块,用于在发送下行控制信息时,如果下行控制信息包含公共信息指示和寻呼消息调度指示,将下行控制信息复制备份,并采用不同方式对各备份进行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设备,包括:处理模块,用于在接收下行控制信息时,根据自身状态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对下行控制信息进行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当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区分寻呼消息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当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区分寻呼消息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当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三方面所述的区分寻呼消息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不同的方式对下行控制信息进行处理,终端设备能够对下行控制信息有效地进行区分,只处理与自身状态对应来源的寻呼消息,减少了不必要的处理开销和无谓耗能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在结合以下附图阅读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之后,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在附图中,各组件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并且具有类似的相关特性或特征的组件可能具有相同或相近的附图标记。
图1是现有技术中寻呼消息的监听与解码流程示意图;
图2是移动通信系统简化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四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五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六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网络设备实施例的模块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终端设备实施例的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注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描述的诸方面仅是示例性的,而不应被理解为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进行任何限制。
在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the Fifth Generation,5G)中,采用了新空口(NewRadio,NR)技术,在现有的第三代移动通信伙伴项目(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Project,3GPP)技术规范中,根据终端设备与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设备、5G核心网(5G Core Network,5GC)设备的连接关系的不同,为终端设备定义了三种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连接状态,即RRC连接(RRC_CONNECTED)态、RRC空闲(RRC_IDLE)态以及RRC非激活(RRC_INACTIVE)态。
这三种RRC连接状态中,RRC_IDLE态和RRC_INACTIVE态的终端设备与RAN设备不会建立持续的RRC无线链路,以此达到终端省电节能、延展续航的目的。而RRC_IDLE态和RRC_INACTIVE态二者的区别在于,RRC_IDLE态的终端设备,其上下文信息在RAN侧和5GC侧均被释放,该状态下的终端设备如需转移到RRC_CONNECTED态需要在RAN侧和5GC侧重新建立相关上下文数据,上下文建立过程中存在上下文信息传递的信令交互,这导致了一定的信令开销和处理时延;而RRC_INACTIVE态的终端设备,其上下文信息在5GC和RAN侧分别都被保留,该状态下的终端设备若转移到RRC_CONNECTED态,相关上下文信息无需再重新建立,故而也不存在相关的信令交互开销和处理时延,可以更好地满足5G低时延场景的业务需求。
为了及时响应来自网络侧的下行数据传输需求,处于RRC_IDLE态和RRC_INACTIVE态的终端设备需要周期性地唤醒并监听RAN侧设备可能下发的寻呼(Paging)消息,这具体是通过非连续接收(Discontinuous Reception,DRX)机制,在预设的寻呼时刻(PagingOccasion,PO)中监听用于调度寻呼消息的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Information,DCI)来实现的。为了使终端设备确定所监听到的DCI是用于寻呼消息调度而非其它用途,需要在发送端通过一个寻呼消息专用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dio NetworkTemporary Identifier),即P-RNTI,来对DCI数据尾部的循环冗余校验码(CyclicRedundant Check,CRC)进行加扰以隐式表达该DCI的用途,该P-RNTI为公共RNTI,即无线小区内所有终端设备均采用同样的P-RNTI,按照3GPP技术规范定义为16比特的固定值0xFFFE。
经P-RNTI作CRC加扰的DCI,可用于调度寻呼消息,也可用于包含系统信息变更指示或者地震海啸告警(ETWS)/商业移动警报服务(CMAS)通知的短消息指示,还可用于调度同时包含上述多种消息的时频资源。由于可能包含告警广播消息指示,P-RNTI需要定义为公共RNTI,无线小区内所有用户共享同一P-RNTI(0xFFFE),以便用最少的开销满足所有用户及时获取下行关键信息指示的需求。因此经P-RNTI加扰的DCI,不一定就包含寻呼调度信息,需要解码DCI后根据其中的2比特消息类型指示才能判定是否包含寻呼调度信息。
处于RRC_IDLE态和RRC_INACTIVE态的终端设备周期性地在预定的PO时刻监听可能出现的DCI数据,对收到的DCI数据通过P-RNTI进行加扰匹配,若加扰匹配成功,并确定该DCI包含寻呼消息调度控制信息,将根据该DCI指示的时频资源接收寻呼消息数据,并按照前述DCI中的调制编码机制等指示信息对前述寻呼数据进行解调、前向纠错解码,然后解析出寻呼消息内容,并将其中的终端标识与终端设备自身的终端标识进行比对,若比对一致,则表明该寻呼消息寻呼对象是该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将发起随机接入流程以转入RRC_CONNECTED态接收下行数据;若比对不一致,则意味着该寻呼消息寻呼对象为其它的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不需要作进一步动作,继续保持当前RRC状态并周期性监听可能下发的DCI信息。
现有RRC空闲态/非激活态终端设备监听并解码寻呼消息的流程示意如图1所示。
发明人发现,在现有的技术中,面向RRC_IDLE态终端设备和面向RRC_INACTIVE态终端设备的寻呼其发起的主体有所区别,面向前者的寻呼由核心网5GC发起,面向后者的寻呼由RAN基站发起。由5GC发起的寻呼,其寻呼消息中携带的UEID由核心网分配的5G短临时移动用户标识(5G-S-TMSI)确定,由RAN发起的寻呼,其寻呼消息中携带的UEID由RAN基站为RRC_INACTIVE态终端设备专门分配的I-RNTI-Value确定。
可以看到,对处在RRC非连接态的终端设备,不同终端有各自唯一的寻呼UEID,而对同一终端,其在处于RRC_IDLE态和RRC_INACTIVE态不同状态时,也会分别采用不同的UEID参与寻呼流程。每个非连接态终端设备在监听到并解码Paging消息后,通过其对应状态下的UEID与Paging消息中的UEID进行匹配,才知道该Paging寻呼是否是针对自己的,进而决定是否需要转换到RRC连接态。
在PDCCH信道周期性监听DCI时,这些非连接态终端设备采用全局唯一的P-RNTI进行DCI的加扰CRC校验,以确定该DCI是否是针对寻呼消息的调度,此时各终端设备不能判断该DCI所调度的寻呼消息是否是针对自己的,需要进一步进行寻呼消息的解调、解码后才可确认。因此大量处于非连接态的终端设备会在每监听到一个寻呼调度的DCI后都对对应的寻呼消息进行解调解码处理,这会消耗终端一定的能量,尽管大概率这些寻呼消息不是针对自身的。
为了减少无谓的寻呼消息解码处理,现有技术对包含寻呼控制消息的无线帧(Paging Frame,PF)及其中的寻呼监听时机PO与UEID进行了关联绑定,这样等待寻呼的终端设备只需要在与其UEID对应的PF和PO进行相关DCI的监听即可。但由于PF及PO资源是有限且稀缺的,无法为无线小区内每个用户都分配独享的PF和PO,仍然是由若干个模N(N为PO个数)相同的终端设备在同一PO时刻使用相同的P-RNTI监听DCI并解码寻呼消息。共享同一PO的若干RRC非连接态终端设备,要么处于RRC_IDLE态,要么处于RRC_INACTIVE态,不同状态的终端设备必然期望着不同类型的寻呼消息,前者期待核心网发起的寻呼消息,后者期待RAN侧发起的寻呼消息,但它们都采用相同的P-RNTI对DCI进行监听。这意味着处于RRC_IDLE态的终端设备会频繁地被面向RRC_INACTIVE态终端设备的寻呼消息打扰,因无关寻呼消息解码解调产生无谓的处理开销,反之亦然,处于RRC_INACTIVE态的终端设备会频繁地被面向RRC_IDLE态用户的寻呼消息打扰并产生无谓的处理开销。
这样不作状态区分的DCI监听方式,对RRC非连接态终端设备在唤醒监听DCI期间的电能造成了不必要的开销。而5G终端的高耗电与短续航一直是业界关注并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因此针对所述不区分RRC_IDLE和RRC_INACTIVE状态的DCI监听方式所产生的不必要的处理开销和无谓耗能问题,有必要提出合理可行的解决方案予以优化。
为了简化说明,下面以如图2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为背景介绍本发明的方法,根据该简化图,可知移动通信网络主要由核心网3、网络设备2、终端设备1三部分组成。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提出的方法,并不限于此类型的移动通信网络系统,还可应用于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MultipleAccess,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Access,WiMAX)通信系统、新无线(NewRadio,NR)或5G系统等。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提出一种区分寻呼消息的方法,包括:发送下行控制信息时,根据下行控制信息指示调度的寻呼消息来源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对下行控制信息进行处理。
上述方法中,采用不同的方式对下行控制信息进行处理,可以是对下行控制信息的各种数据处理,例如编码、加扰、增加字符串、映射换算等
在该实施例中,该方法由网络设备执行,其中,网络设备可以是图2中所示的网络设备2,但不限于此。网络设备2可以是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Mobilecommunication,GSM)系统或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中的基立占(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Division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中的基站(NodeB,NB),网络设备还可以是长期演进(Long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eNB或eNodeB)。可选地,该网络设备还可以是下一代无线接入网(Next Generation Radio Access Network,NGRAN),或者是NR系统中的基站(gNB),或者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AccessNetwork,CRAN)中的无线控制器,或者该接入网设备可以为中继站、接入点、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集线器、交换机、网桥、路由器,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Land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网络设备等。
在可能的实施例中,寻呼消息的来源包括核心网3和网络设备2。即网络设备2既可从核心网3接收针对终端设备1的寻呼消息,也可根据数据传输需求,自己生成寻呼消息。这些寻呼消息都至少包含一个寻呼表示符,网络设备根据寻呼标识符按照特定的规则,将寻呼消息在特定的PF内的特定PO下发。
现有技术中,在下发寻呼消息数据前,网络设备2会通过在物理层下行控制信道(PDCCH)上发送下行控制信息DCI,指示终端设备所述待下发寻呼消息的时频资源分配、频域资源映射方式、调制编码机制等信息。网络设备2会为所述DCI计算循环冗余校验码CRC,并对所述CRC使用寻呼调度专用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进行加扰,加扰后的CRC比特数据被附加在所述DCI信息的尾部并随同DCI信息一起发送。
因此,为了区分DIC,本方法可采用一种无需较大技术改动的方式:采用不同的RNTI对下行控制信息的CRC进行加扰。
进一步地,一种较为低成本的方法为,直接采用现有的寻呼消息专用无线网络临时标识(P-RNTI,其值为0xFFFE)作为RNTI中的一种。RNTI中另一种可以为在现有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定义域中定义的专用无线网络临时标识。通过这样的方式,无需再额外设计数据处理方式,在现有RNTI加扰的基础上,定义一种专用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即可。
为了在现有技术基础上改动最小,在可能的实施例中,当寻呼消息来源为核心网3时,采用寻呼消息专用无线网络临时标识P-RNTI对下行控制信息的循环冗余校验码进行加扰;当寻呼消息来源为网络设备2时,采用RAN Paging专用的公共RNTI(命名为RP-RNTI)对下行控制信息的循环冗余校验码进行加扰。
通过上述区分寻呼消息的方法,针对RAN Paging的调度控制DCT,和核心网5GC发起的Paging消息的调度控制DCT,在RAN侧发送时分别采用不同的公共RNTI对DCI的CRC进行加扰,在终端设备接收时,根据终端设备1当前所处RRC状态不同,对应分别采用不同的公共RNTT对加扰CRC进行校验。
如果下行控制信息既包括系统消息变更指示、地震海啸告警和/或商业移动警报服务短消息指示等公共信息指示,又包括寻呼消息调度指示,则需要将这些公共信息指示发送给所有状态的终端设备,同时将寻呼消息调度指示根据下行控制信息指示调度的寻呼消息来源不同,发送给对应状态的终端设备。
因此,在可能的实施例中,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区分寻呼消息的方法,包括:发送下行控制信息时,如果下行控制信息包含公共信息指示和寻呼消息调度指示,将下行控制信息复制备份,并采用不同方式对各备份进行处理。
具体而言,将下行控制信息复制备份,包括:将下行控制信息复制为包含有公共信息指示和寻呼消息调度指示的第一备份以及包含有公共信息指示但不包含寻呼消息调度指示的第二备份。一种可能的复制方式为,将下行控制信息DCI的净荷进行复制,并将寻呼消息调度指示编码进第二备份中。
采用不同方式对各备份进行处理,包括:根据下行控制信息指示调度的寻呼消息来源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对第一备份进行处理,采用不同于第一备份的方式对第二备份进行处理。
进一步地,采用不同的方式对第一备份进行处理,包括:采用不同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对第一备份的循环冗余校验码进行加扰;采用不同于第一备份的方式对第二备份进行处理,包括:采用不同于第一备份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对第二备份的循环冗余校验码进行加扰。例如,寻呼消息调度指示来自核心网,则采用P-RNTI对包含有公共信息指示和寻呼消息调度指示的第一备份的CRC进行加扰,采用RP-RNTI对第二备份的CRC进行加扰。如果寻呼消息调度指示来自网络设备,则采用RP-RNTI对包含有公共信息指示和寻呼消息调度指示的第一备份的CRC进行加扰,采用P-RNTI对第二备份的CRC进行加扰。
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确保公共信息指示能够被所有状态的终端设备接收,寻呼消息调度指示能够被对应状态的终端设备接收。
如果下行控制信息包含公共信息指示和多个寻呼消息来源的调度信息,则需要将下行控制信息复制为与寻呼消息来源相同数量的备份,每个备份包含公共信息指示和一个寻呼消息来源的调度信息;对每个备份根据寻呼消息来源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处理,例如采用不同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对各备份的循环冗余校验码进行加扰。
例如:如果下行控制信息包含公共信息指示、来源于核心网的寻呼消息调度信息和来源于网络设备的寻呼消息调度信息,将下行控制信息复制为包含有来源于核心网的寻呼消息调度信息和公共信息指示的第三备份和包含有来源于网络设备的寻呼消息调度信息和公共信息指示的第四备份;对于第三备份,采用采用寻呼消息专用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对循环冗余校验码进行加扰;对于第四备份,采用专用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对下行控制信息的循环冗余校验码进行加扰。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区分寻呼消息的方法,由终端设备执行,包括:接收下行控制信息时,根据自身状态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对下行控制信息进行处理。
在该实施例中,该方法中的终端设备可以是图2中所示的终端设备1,但不限于此。终端设备1包括但不限于:经由有线线路连接,如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ublic SwitchedTelephone Networks,PSTN)、数字用户线路(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数字电缆、直接电缆连接;和/或另一数据连接/网络;和/或经由无线接口,如,针对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诸如DVB-H网络的数字电视网络、卫星网络、AM-FM广播发送器;和/或另一终端设备的被设置成接收/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和/或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设备。被设置成通过无线接口通信的终端设备可以被称为″无线通信终端″、″无线终端″或″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卫星或蜂窝电话;可以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ersonal Communications System,PCS)终端;可以包括无线电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联网接入、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以及/或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接收器的PDA;以及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或包括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的其它电子装置。终端设备可以指接入终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接入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
在可能的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自身状态包括RRC_IDLE态和RRC_INACTIVE态。
在可能的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会针对下行控制信息的净荷计算出循环冗余校验码,采用不同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对循环冗余校验码进行加扰,将加扰后的循环冗余校验码与下行控制信息携带的循环冗余校验码进行比对。若比对一致,则对下行控制信息进行解析;如比对不一致,则对下行控制信息不做进一步处理。
与网络设备侧所实施的方法类似,为了降低改造成本,可将不同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中的一个为寻呼消息专用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其值为0xFFFE。另一个为在现有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定义域中定义的专用无线网络临时标识。
在可能的实施例中,当自身状态为RRC_IDLE态时,针对下行控制信息的净荷计算出循环冗余校验码,采用寻呼消息专用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对循环冗余校验码进行加扰,将加扰后的循环冗余校验码与下行控制信息携带的循环冗余校验码进行比对;当自身桩体为RRC_INACTIVE态,针对下行控制信息的净荷计算出循环冗余校验码,采用专用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对循环冗余校验码进行加扰,将加扰后的循环冗余校验码与下行控制信息携带的循环冗余校验码进行比对。
通过上述区分寻呼消息的方法,对于共享同一PO时刻、处于RRC_IDLE态或RRC_INACTIVE态的若干个用户,在监听到DCI时,根据各自所处状态,分别各自采用P-RNTI或者RP-RNTI对DCI进行加扰CRC匹配,以此分别确定该DCI是否为面向各自所期待的5GC Paging的DCI或者RAN Paging的DCI。RRC_IDLE态或者RRC_INACTIVE态的终端设备在监听到DCI后就可判定该DCI是否为寻呼消息调度控制信息,且对寻呼消息调度DCI可以进一步区分其调度的是5GC Paging消息还是RAN Paging消息,若非自身所期待的Paging类型,则无需进行进一步的Paging消息解调解码处理,减省了无谓的处理开销和电能消耗。
此外,当终端设备的自身状态为RRC_CONNECTED态时,针对下行控制信息的净荷计算出循环冗余校验码,采用寻呼消息专用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对循环冗余校验码进行加扰,将加扰后的循环冗余校验码与下行控制信息携带的循环冗余校验码进行比对。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法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参见图3,本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准备发往空中接口的寻呼消息源自核心网5GC,则网络设备采用无线网络临时标识P-RNTI对该寻呼消息的调度指示DCI的CRC进行加扰。
处于RRC_IDLE态的终端设备,周期性地在特定PF的特定PO监听可能存在的来自前述网络设备的DCI(该DCI数据尾部附加有经过加扰的CRC),一旦监听到DCI存在,所述终端设备针对该DCI净荷基于特定算法计算出特定比特长度的CRC,并使用P-RNTI对该CRC进行加扰,然后将加扰后的CRC与监听到的DCI尾部附带的加扰CRC进行对比。若对比一致,所述终端设备将根据所述DCI中携带的调度信息在指定的时频资源以指定的方式进行相关消息的接收、解调及解码;若(因丢包或者传输错误等原因导致)对比不一致,则所述终端设备放弃对该DCI作任何进一步的处理,返回到周期性DCI监听状态。
处于RRC_INACTIVE状态的终端设备,监听到前述由网络设备经P-RNTI进行CRC加扰的DCI时,所述终端设备针对该DCI净荷基于特定算法计算出特定比特长度的CRC,并使用RP-RNTI对该CRC进行加扰,然后将加扰后的CRC与监听到的DCI尾部附带的加扰CRC进行对比。对比结果必然不一致,则所述RRC_INACTIVE态终端设备不再对该DCI及其所调度的消息作任何进一步的处理,并退回到DCI周期性监听的状态。
实施例二、参见图4,本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准备发往空中接口的寻呼消息源自该网络设备自身,则网络设备采用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P-RNTI对该寻呼消息的调度指示DCI的CRC进行加扰。
处于RRC_INACTIVE状态的终端设备,周期性地在特定PF的特定PO监听可能存在的来自前述网络设备的DCI(该DCI数据尾部附加有经过加扰的CRC),一旦监听到DCI的存在,所述终端设备针对该DCI净荷基于特定算法计算出特定比特长度的CRC,并使用RP-RNTI对该CRC进行加扰,然后将加扰后的CRC与监听到的DCI尾部附带的加扰CRC进行对比。若对比一致,所述终端设备将根据所述DCI中携带的调度信息在指定的时频资源以指定的方式进行相关消息的接收、解调及解码;若(因丢包或者传输错误等原因导致)对比不一致,则所述终端设备放弃对该DCI作任何进一步的处理,返回到周期性DCI监听状态。
处于RRC_IDLE状态的终端设备,监听到前述由网络设备经RP-RNTI进行CRC加扰的DCI时,所述终端设备针对该DCI净荷基于特定算法计算出特定比特长度的CRC,并使用P-RNTI对该CRC进行加扰,然后将加扰后的CRC与监听到的DCI尾部附带的加扰CRC进行对比。对比结果必然不一致,则所述RRC_IDLE态终端设备不再对该DCI及其所调度的消息作任何进一步的处理,并退回到DCI周期性监听的状态。
实施例三、参见图5,本实施例中,当DCI指示仅包含系统消息变更指示和/或ETWS/CMAS指示时,所述网络设备对DCI及其CRC复制为两份后分别采用P-RNTI和RP-RNTI加扰然后同时分别发送。经P-RNTI、RP-RNTI作CRC加扰的两份DCI,按照现有技术实现中的既有规则编码于同一控制资源集中相应的公共搜索空间中,所述终端设备按照现有技术实现中的既有规则基于P-RNTI或RP-RNTI进行公共搜索空间的寻址。
处于RRC_CONNECTED态或者RRC_IDLE态的终端设备,周期性地在特定PF的特定PO监听可能存在的来自前述网络设备的DCI(该DCI数据尾部附加有经过加扰的CRC),一旦监听到DCI的存在,所述终端设备针对该DCI净荷基于特定算法计算出特定比特长度的CRC,并使用P-RNTI对该CRC进行加扰,然后将加扰后的CRC与监听到的DCI尾部附带的加扰CRC进行对比。若对比一致,则判定该DCI所调度的可能存在系统消息变更指示,又或者为ETWS/CMAS指示,还或者为前述两种消息的组合,具体是哪一种情况,需要终端设备根据DCI消息中的短消息指示字段予以确定。明确调度消息类型后,所述终端设备将根据所述DCI中携带的调度信息在指定的时频资源以指定的方式进行相关系统消息的接收、解调及解码;若对比不一致,则所述终端设备放弃对该DCI作任何进一步的处理,返回到周期性DCI监听状态。
处于RRC_INACTIVE态的终端设备,周期性地在特定PF的特定PO监听可能存在的来自前述网络设备的DCI(该DCI数据尾部附加有经过加扰的CRC),一旦监听到DCI的存在,所述终端设备针对该DCI净荷基于特定算法计算出特定比特长度的CRC,并使用RP-RNTI对该CRC进行加扰,然后将加扰后的CRC与监听到的DCI尾部附带的加扰CRC进行对比。若对比一致,则判定该DCI所调度的可能存在系统消息变更指示,又或者为ETWS/CMAS指示,还或者为前述两种消息的组合,具体是哪一种情况,需要终端设备根据DCI消息中的短消息指示字段予以确定。明确调度消息类型后,所述终端设备将根据所述DCI中携带的调度信息在指定的时频资源以指定的方式进行相关系统消息的接收、解调及解码;若对比不一致,则所述终端设备放弃对该DCI作任何进一步的处理,返回到周期性DCI监听状态。
实施例四、参见图6,本实施例中,当DCI指示同时携带5GC寻呼消息调度指示和系统消息变更指示或(和)ETWS/CMAS指示时,网络设备将DCI复制为两份,将5GC寻呼消息调度指示编码进其中一份DCI,后为该DCI计算CRC,并使用P-RNTI对该CRC进行加扰。另一份未编入寻呼消息调度指示的DCI,计算出CRC后使用RP-RNTI为该CRC加扰。经P-RNTI、RP-RNTI作CRC加扰的两份DCI,按照现有技术实现中的既有规则编码于同一控制资源集中相应的公共搜索空间中,所述终端设备按照现有技术实现中的既有规则基于P-RNTI或RP-RNTI进行公共搜索空间的寻址。
处于RRC_IDLE态的终端设备,周期性地在特定PF的特定PO监听可能存在的来自前述网络设备的DCI(该DCI数据尾部附加有经过加扰的CRC),一旦监听到DCI的存在,所述终端设备针对该DCI净荷基于特定算法计算出特定比特长度的CRC,并使用P-RNTI对该CRC进行加扰,然后将加扰后的CRC与监听到的DCI尾部附带的加扰CRC进行对比。若对比一致,则判定该DCI所调度的可能存在5GC寻呼消息调度指示,也可能存在系统消息变更指示,还可能存在ETWS/CMAS指示,还可能为前述几种消息指示的组合,具体是哪一种情况,需要终端设备根据DCI消息中的短消息指示字段予以确定。明确调度消息类型后,所述终端设备将根据所述DCI中携带的调度信息在指定的时频资源以指定的方式进行相关系统消息的接收、解调及解码;若对比不一致,则所述终端设备放弃对该DCI作任何进一步的处理,返回到周期性DCI监听状态。
处于RRC_INACTIVE态的终端设备,周期性地在特定PF的特定PO监听可能存在的来自前述网络设备的DCI(该DCI数据尾部附加有经过加扰的CRC),一旦监听到DCI的存在,所述终端设备针对该DCI净荷基于特定算法计算出特定比特长度的CRC,并使用RP-RNTI对该CRC进行加扰,然后将加扰后的CRC与监听到的DCI尾部附带的加扰CRC进行对比。若对比一致,则判定该DCI所调度的可能存在系统消息变更指示,又或者存在ETWS/CMAS指示,还或者为前述两种消息的组合,具体是哪一种情况,需要终端设备根据DCI消息中的短消息指示字段予以确定。明确调度消息类型后,所述终端设备将根据所述DCI中携带的调度信息在指定的时频资源以指定的方式进行相关系统消息的接收、解调及解码;若对比不一致,则所述终端设备放弃对该DCI作任何进一步的处理,返回到周期性DCI监听状态。
处于RRC_CONNECTED态的终端设备,周期性地在特定PF的特定PO监听可能存在的来自前述网络设备的DCI(该DCI数据尾部附加有经过加扰的CRC),一旦监听到DCI的存在,所述终端设备针对该DCI净荷基于特定算法计算出特定比特长度的CRC,并使用P-RNTI对该CRC进行加扰,然后将加扰后的CRC与监听到的DCI尾部附带的加扰CRC进行对比。若对比一致,则判定该DCI所调度的可能存在系统消息变更指示,又或者存在ETWS/CMAS指示,还或者为前述两种消息的组合,具体是哪一种情况,需要终端设备根据DCI消息中的短消息指示字段予以确定。明确调度消息类型后,所述终端设备将根据所述DCI中携带的调度信息在指定的时频资源以指定的方式进行相关系统消息的接收、解调及解码;若所述DCI中包含有寻呼消息调度相关指示,所述RRC_CONNECTED态的终端设备对其所指示的寻呼消息无需作任何处理;若对比不一致,则所述终端设备放弃对该DCI作任何进一步的处理,返回到周期性DCI监听状态。
实施例五、参见图7,本实施例中,当所述DCI指示同时携带RAN Paging消息调度指示和系统消息变更指示或(和)ETWS/CMAS指示时,所述网络设备对所述DCI复制为两份,将RAN Paging消息调度指示编码进其中一份DCI,后为该DCI计算CRC,并使用RP-RNTI对该CRC进行加扰。另一份未编入寻呼消息调度指示的DCI,计算出CRC后使用P-RNTI为该CRC加扰。经RP-RNTI、P-RNTI作CRC加扰的两份DCI,按照现有技术实现中的既有规则编码于同一控制资源集中相应的公共搜索空间中,所述终端设备按照现有技术实现中的既有规则基于RP-RNTI或P-RNTI进行公共搜索空间的寻址。
处于RRC_INACTIVE态的终端设备,周期性地在特定PF的特定PO监听可能存在的来自前述网络设备的DCI(该DCI数据尾部附加有经过加扰的CRC),一旦监听到DCI的存在,所述终端设备针对该DCI净荷基于特定算法计算出特定比特长度的CRC,并使用RP-RNTI对该CRC进行加扰,然后将加扰后的CRC与监听到的DCI尾部附带的加扰CRC进行对比。若对比一致,则判定该DCI所调度的可能存在RAN Paging寻呼消息调度指示,也可能存在系统消息变更指示,还可能存在ETWS/CMAS指示,还可能为前述几种消息指示的组合,具体是哪一种情况,需要终端设备根据DCI消息中的短消息指示字段予以确定。明确调度消息类型后,所述终端设备将根据所述DCI中携带的调度信息在指定的时频资源以指定的方式进行相关系统消息的接收、解调及解码;若对比不一致,则所述终端设备放弃对该DCI作任何进一步的处理,返回到周期性DCI监听状态。
处于RRC_IDLE态的终端设备,周期性地在特定PF的特定PO监听可能存在的来自前述网络设备的DCI(该DCI数据尾部附加有经过加扰的CRC),一旦监听到DCI的存在,所述终端设备针对该DCI净荷基于特定算法计算出特定比特长度的CRC,并使用P-RNTI对该CRC进行加扰,然后将加扰后的CRC与监听到的DCI尾部附带的加扰CRC进行对比。若对比一致,则判定该DCI所调度的可能存在系统消息变更指示,又或者存在ETWS/CMAS指示,还或者为前述两种消息的组合,具体是哪一种情况,需要终端设备根据DCI消息中的短消息指示字段予以确定。明确调度消息类型后,所述终端设备将根据所述DCI中携带的调度信息在指定的时频资源以指定的方式进行相关系统消息的接收、解调及解码;若对比不一致,则所述终端设备放弃对该DCI作任何进一步的处理,返回到周期性DCI监听状态。
处于RRC_CONNECTED态的终端设备,周期性地在特定PF的特定PO监听可能存在的来自前述网络设备的DCI(该DCI数据尾部附加有经过加扰的CRC),一旦监听到DCI的存在,所述终端设备针对该DCI净荷基于特定算法计算出特定比特长度的CRC,并使用P-RNTI对该CRC进行加扰,然后将加扰后的CRC与监听到的DCI尾部附带的加扰CRC进行对比。若对比一致,则判定该DCI所调度的可能存在系统消息变更指示,又或者存在ETWS/CMAS指示,还或者为前述两种消息的组合,具体是哪一种情况,需要终端设备根据DC!消息中的短消息指示字段予以确定。明确调度消息类型后,所述终端设备将根据所述DCI中携带的调度信息在指定的时频资源以指定的方式进行相关系统消息的接收、解调及解码;若所述DCI中包含有寻呼消息调度相关指示,所述RRC_CONNECTED态的终端设备对其所指示的寻呼消息无需作任何处理;若(因丢包或者传输错误等原因导致)对比不一致,则所述终端设备放弃对该DCI作任何进一步的处理,返回到周期性DCI监听状态。
实施例六、参见图8,本实施例中,当同时存在RAN Paging消息调度指示、5GCPaging消息调度指示和系统消息变更指示或(和)ETWS/CMAS指示的需求时,所述网络设备对所述编码了系统消息变更指示或(和)ETWS/CMAS指示的DCI复制为两份,将5GC Paging消息调度指示编码进其中一份DCI,后为该DCI计算CRC,并使用P-RNTI对该CRC进行加扰。将RAN Paging消息调度指示编码进其中一份DCI,后为该DCI计算CRC,并使用RP-RNTI对该CRC进行加扰。经P-RNTI、RP-RNTI作CRC加扰的两份DCI,按照现有技术实现中的既有规则编码于同一控制资源集中相应的公共搜索空间中,所述终端设备按照现有技术实现中的既有规则基于RP-RNTI或P-RNTI进行公共搜索空间的寻址。
处于RRC_IDLE态的终端设备,周期性地在特定PF的特定PO监听可能存在的来自前述网络设备的DCI(该DCI数据尾部附加有经过加扰的CRC),一旦监听到DCI的存在,所述终端设备针对该DCI净荷基于特定算法计算出特定比特长度的CRC,并使用P-RNTI对该CRC进行加扰,然后将加扰后的CRC与监听到的DCI尾部附带的加扰CRC进行对比。若对比一致,则判定该DCI所调度的可能存在5GC Paging寻呼消息调度指示,也可能存在系统消息变更指示,还可能存在ETWS/CMAS指示,还可能为前述几种消息指示的组合,具体是哪一种情况,需要终端设备根据DCI消息中的短消息指示字段予以确定。明确调度消息类型后,所述终端设备将根据所述DCI中携带的调度信息在指定的时频资源以指定的方式进行相关系统消息的接收、解调及解码;若对比不一致,则所述终端设备放弃对该DCI作任何进一步的处理,返回到周期性DCI监听状态。
处于RRC_INACTIVE态的终端设备,周期性地在特定PF的特定PO监听可能存在的来自前述网络设备的DCI(该DCI数据尾部附加有经过加扰的CRC),一旦监听到DCI的存在,所述终端设备针对该DCI净荷基于特定算法计算出特定比特长度的CRC,并使用RP-RNTI对该CRC进行加扰,然后将加扰后的CRC与监听到的DCI尾部附带的加扰CRC进行对比。若对比一致,则判定该DCI所调度的可能存在RAN Paging寻呼消息调度指示,也可能存在系统消息变更指示,还可能存在ETWS/CMAS指示,还可能为前述几种消息指示的组合,具体是哪一种情况,需要终端设备根据DCI消息中的短消息指示字段予以确定。明确调度消息类型后,所述终端设备将根据所述DCI中携带的调度信息在指定的时频资源以指定的方式进行相关系统消息的接收、解调及解码;若对比不一致,则所述终端设备放弃对该DCI作任何进一步的处理,返回到周期性DCI监听状态。
处于RRC_CONNECTED态的终端设备,周期性地在特定PF的特定PO监听可能存在的来自前述网络设备的DCI(该DCI数据尾部附加有经过加扰的CRC),一旦监听到DCI的存在,所述终端设备针对该DCI净荷基于特定算法计算出特定比特长度的CRC,并使用P-RNTI对该CRC进行加扰,然后将加扰后的CRC与监听到的DCI尾部附带的加扰CRC进行对比。若对比一致,则判定该DCI所调度的可能存在系统消息变更指示,又或者存在ETWS/CMAS指示,还或者为前述两种消息的组合,具体是哪一种情况,需要终端设备根据DCI消息中的短消息指示字段予以确定。明确调度消息类型后,所述终端设备将根据所述DCI中携带的调度信息在指定的时频资源以指定的方式进行相关系统消息的接收、解调及解码;若所述DCI中包含有寻呼消息调度相关指示,所述RRC_CONNECTED态的终端设备对其所指示的寻呼消息无需作任何处理;若(因丢包或者传输错误等原因导致)对比不一致,则所述终端设备放弃对该DCI作任何进一步的处理,返回到周期性DCI监听状态。
上文上文结合图1至图8,详细描述了本申请的方法实施例,下文结合图9至图10,详细描述本申请的装置实施例。
与上述方法对应的,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如图9所示,网络设备90包括:处理模块902,用于在发送下行控制信息时,根据下行控制信息指示调度的寻呼消息来源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对下行控制信息进行处理。
在可能的实施例中,该网络设备90还包括接收模块901、发射模块903、存储器904,接收模块901用于接收核心网发送的寻呼消息,发射模块903用于发送DCI和寻呼消息,存储器904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实现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方法。
在可能的实施例中,寻呼消息来源包括核心网和网络设备。
在可能的实施例中,在采用不同的方式对下行控制信息进行处理时,处理模块902采用不同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对下行控制信息的循环冗余校验码进行加扰。
在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不同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中的一个为寻呼消息专用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其值为0xFFFE。
在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不同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中的另一个为在现有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定义域中定义的专用无线网络临时标识。
在可能的实施例中,当寻呼消息来源为核心网时,处理模块902采用寻呼消息专用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对下行控制信息的循环冗余校验码进行加扰;当寻呼消息来源为网络设备时,处理模块902采用专用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对下行控制信息的循环冗余校验码进行加扰。
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处理模块,用于在发送下行控制信息时,如果下行控制信息包含公共信息指示,将下行控制信息复制备份,并采用不同方式对各备份进行处理。
在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将下行控制信息复制备份,包括:将下行控制信息复制为包含有公共信息指示和寻呼消息调度指示的第一备份以及包含有公共信息指示但不包含寻呼消息调度指示的第二备份。
在可能的实施例中,在采用不同方式对各备份进行处理时,处理模块根据下行控制信息指示调度的寻呼消息来源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对第一备份进行处理;采用不同于第一备份的方式对第二备份进行处理。
在可能的实施例中,在采用不同的方式对第一备份进行处理时,处理模块采用不同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对第一备份的循环冗余校验码进行加扰;在采用不同于第一备份的方式对第二备份进行处理时,处理模块采用不同于第一备份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对第二备份的循环冗余校验码进行加扰。
在可能的实施例中,如果下行控制信息包含公共信息指示和多个寻呼消息来源的调度信息,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将下行控制信息复制为与寻呼消息来源相同数量的备份,每个备份包含公共信息指示和一个寻呼消息来源的调度信息;对每个备份根据寻呼消息来源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处理。
在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在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处理时,具体执行:采用不同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对各备份的循环冗余校验码进行加扰。
在可能的实施例中,如果下行控制信息包含公共信息指示、来源于核心网的寻呼消息调度信息和来源于网络设备的寻呼消息调度信息,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将下行控制信息复制为包含有来源于核心网的寻呼消息调度信息和公共信息指示的第三备份和包含有来源于网络设备的寻呼消息调度信息和公共信息指示的第四备份;对于第三备份,采用采用寻呼消息专用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对循环冗余校验码进行加扰;对于第四备份,采用专用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对下行控制信息的循环冗余校验码进行加扰。
在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公共信息指示包括系统消息变更指示、地震海啸告警和/或商业移动警报服务短消息指示。
如图10所述,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100,包括:处理模块102,用于在接收下行控制信息时,根据自身状态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对下行控制信息进行处理。
在可能的实施例中,终端设备100还包括接收模块101以接收DCI、寻呼消息、公共信息等数据,终端设备100还可包括发射模块103以发送数据。
在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自身状态包括RRC_IDLE态和RRC_INACTIVE态。
在可能的实施例中,在采用不同的方式对下行控制信息进行处理时,处理模块102针对下行控制信息的净荷计算出循环冗余校验码,采用不同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对循环冗余校验码进行加扰,将加扰后的循环冗余校验码与下行控制信息携带的循环冗余校验码进行比对。
在可能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将加扰后的循环冗余校验码与下行控制信息携带的循环冗余校验码进行比对之后,处理模块102还用于:若比对一致,则对下行控制信息进行解析;如比对不一致,则对下行控制信息不做进一步处理。
在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不同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中的一个为寻呼消息专用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其值为OxFFFE。
在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不同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中的另一个为在现有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定义域中定义的专用无线网络临时标识。
在可能的实施例中,当自身状态为RRC_IDLE态时,针对下行控制信息的净荷计算出循环冗余校验码,处理模块102采用寻呼消息专用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对循环冗余校验码进行加扰,将加扰后的循环冗余校验码与下行控制信息携带的循环冗余校验码进行比对;当自身桩体为RRC_INACTIVE态,处理模块102针对下行控制信息的净荷计算出循环冗余校验码,采用专用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对循环冗余校验码进行加扰,将加扰后的循环冗余校验码与下行控制信息携带的循环冗余校验码进行比对。
在可能的实施例中,自身状态还包括RRC_CONNECTED态,当自身状态为RRC_CONNECTED态时,处理模块102针对下行控制信息的净荷计算出循环冗余校验码,采用寻呼消息专用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对循环冗余校验码进行加扰,将加扰后的循环冗余校验码与下行控制信息携带的循环冗余校验码进行比对。
本申请中的装置实施例与方法实施例可以相互对应,类似的描述可以参照方法实施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和/或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结合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可选地,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的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及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等。此外,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及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
应理解,上述存储器为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例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还可以是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 link DRAM,SLDRAM)以及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等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可选的,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并且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网络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终端设备,并且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移动终端/终端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提供对本公开的先前描述是为使得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皆能够制作或使用本公开。对本公开的各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将是显而易见的,且本文中所定义的普适原理可被应用到其他变体而不会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由此,本公开并非旨在被限定于本文中所描述的示例和设计,而是应被授予与本文中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征相一致的最广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47)

1.一种区分寻呼消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送下行控制信息时,根据下行控制信息指示调度的寻呼消息来源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对下行控制信息进行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分寻呼消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寻呼消息来源包括核心网和网络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分寻呼消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不同的方式对下行控制信息进行处理,包括:采用不同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对下行控制信息的循环冗余校验码进行加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区分寻呼消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中的一个为寻呼消息专用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其值为OxFFFE。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区分寻呼消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中的另一个为在现有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定义域中定义的专用无线网络临时标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分寻呼消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寻呼消息来源为核心网时,采用寻呼消息专用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对下行控制信息的循环冗余校验码进行加扰;寻呼消息来源为网络设备时,采用专用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对下行控制信息的循环冗余校验码进行加扰。
7.一种区分寻呼消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送下行控制信息时,如果下行控制信息包含公共信息指示和寻呼消息调度指示,将下行控制信息复制备份,并采用不同方式对各备份进行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所述区分寻呼消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下行控制信息复制备份,包括:将下行控制信息复制为包含有公共信息指示和寻呼消息调度指示的第一备份以及包含有公共信息指示但不包含寻呼消息调度指示的第二备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所述区分寻呼消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不同方式对各备份进行处理,包括:根据下行控制信息指示调度的寻呼消息来源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对第一备份进行处理;采用不同于第一备份的方式对第二备份进行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区分寻呼消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不同的方式对第一备份进行处理,包括:采用不同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对第一备份的循环冗余校验码进行加扰;所述采用不同于第一备份的方式对第二备份进行处理,包括:采用不同于第一备份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对第二备份的循环冗余校验码进行加扰。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区分寻呼消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下行控制信息包含公共信息指示和多个寻呼消息来源的调度信息,将下行控制信息复制为与寻呼消息来源相同数量的备份,每个备份包含公共信息指示和一个寻呼消息来源的调度信息;对每个备份根据寻呼消息来源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处理。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区分寻呼消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处理,包括:采用不同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对各备份的循环冗余校验码进行加扰。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区分寻呼消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下行控制信息包含公共信息指示、来源于核心网的寻呼消息调度信息和来源于网络设备的寻呼消息调度信息,将下行控制信息复制为包含有来源于核心网的寻呼消息调度信息和公共信息指示的第三备份和包含有来源于网络设备的寻呼消息调度信息和公共信息指示的第四备份;对于第三备份,采用采用寻呼消息专用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对循环冗余校验码进行加扰;对于第四备份,采用专用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对下行控制信息的循环冗余校验码进行加扰。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区分寻呼消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信息指示包括系统消息变更指示、地震海啸告警和/或商业移动警报服务短消息指示。
15.一种区分寻呼消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下行控制信息时,根据自身状态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对下行控制信息进行处理。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区分寻呼消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身状态包括RRC_IDLE态和RRC_INACTIVE态。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区分寻呼消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不同的方式对下行控制信息进行处理,包括:针对下行控制信息的净荷计算出循环冗余校验码,采用不同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对循环冗余校验码进行加扰,将加扰后的循环冗余校验码与下行控制信息携带的循环冗余校验码进行比对。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区分寻呼消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加扰后的循环冗余校验码与下行控制信息携带的循环冗余校验码进行比对之后,还包括:若比对一致,则对下行控制信息进行解析;如比对不一致,则对下行控制信息不做进一步处理。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区分寻呼消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中的一个为寻呼消息专用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其值为OxFFFE。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区分寻呼消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中的另一个为在现有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定义域中定义的专用无线网络临时标识。
21.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区分寻呼消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自身状态为RRC_IDLE态时,针对下行控制信息的净荷计算出循环冗余校验码,采用寻呼消息专用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对循环冗余校验码进行加扰,将加扰后的循环冗余校验码与下行控制信息携带的循环冗余校验码进行比对;当自身状态为RRC_INACTIVE态时,针对下行控制信息的净荷计算出循环冗余校验码,采用专用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对循环冗余校验码进行加扰,将加扰后的循环冗余校验码与下行控制信息携带的循环冗余校验码进行比对。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区分寻呼消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身状态包括RRC_CONNECTED态,当自身状态为RRC_CONNECTED态时,针对下行控制信息的净荷计算出循环冗余校验码,采用寻呼消息专用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对循环冗余校验码进行加扰,将加扰后的循环冗余校验码与下行控制信息携带的循环冗余校验码进行比对。
23.一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模块,用于在发送下行控制信息时,根据下行控制信息指示调度的寻呼消息来源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对下行控制信息进行处理。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寻呼消息来源包括核心网和网络设备。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不同的方式对下行控制信息进行处理,包括:采用不同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对下行控制信息的循环冗余校验码进行加扰。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中的一个为寻呼消息专用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其值为OxFFFE。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中的另一个为在现有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定义域中定义的专用无线网络临时标识。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当寻呼消息来源为核心网时,所述处理模块采用寻呼消息专用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对下行控制信息的循环冗余校验码进行加扰;当寻呼消息来源为网络设备时,所述处理模块采用专用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对下行控制信息的循环冗余校验码进行加扰。
29.一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模块,用于在发送下行控制信息时,如果下行控制信息包含公共信息指示和寻呼消息调度指示,将下行控制信息复制备份,并采用不同方式对各备份进行处理。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在将下行控制信息复制备份时,具体执行:将下行控制信息复制为包含有公共信息指示和寻呼消息调度指示的第一备份以及包含有公共信息指示但不包含寻呼消息调度指示的第二备份。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在采用不同方式对各备份进行处理时,具体执行:根据下行控制信息指示调度的寻呼消息来源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对第一备份进行处理;采用不同于第一备份的方式对第二备份进行处理。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在采用不同的方式对第一备份进行处理时,具体执行:采用不同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对第一备份的循环冗余校验码进行加扰;所述处理模块在采用不同于第一备份的方式对第二备份进行处理时,具体执行:采用不同于第一备份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对第二备份的循环冗余校验码进行加扰。
33.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如果下行控制信息包含公共信息指示和多个寻呼消息来源的调度信息,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将下行控制信息复制为与寻呼消息来源相同数量的备份,每个备份包含公共信息指示和一个寻呼消息来源的调度信息;对每个备份根据寻呼消息来源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处理。
34.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区分寻呼消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在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处理时,具体执行:采用不同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对各备份的循环冗余校验码进行加扰。
35.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区分寻呼消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下行控制信息包含公共信息指示、来源于核心网的寻呼消息调度信息和来源于网络设备的寻呼消息调度信息,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将下行控制信息复制为包含有来源于核心网的寻呼消息调度信息和公共信息指示的第三备份和包含有来源于网络设备的寻呼消息调度信息和公共信息指示的第四备份;对于第三备份,采用采用寻呼消息专用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对循环冗余校验码进行加扰;对于第四备份,采用专用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对下行控制信息的循环冗余校验码进行加扰。
36.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信息指示包括系统消息变更指示、地震海啸告警和/或商业移动警报服务短消息指示。
37.一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模块,用于在接收下行控制信息时,根据自身状态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对下行控制信息进行处理。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身状态包括RRC_IDLE态和RRC_INACTIVE态。
39.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在采用不同的方式对下行控制信息进行处理时,具体执行:针对下行控制信息的净荷计算出循环冗余校验码,采用不同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对循环冗余校验码进行加扰,将加扰后的循环冗余校验码与下行控制信息携带的循环冗余校验码进行比对。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加扰后的循环冗余校验码与下行控制信息携带的循环冗余校验码进行比对之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若比对一致,则对下行控制信息进行解析;如比对不一致,则对下行控制信息不做进一步处理。
41.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中的一个为寻呼消息专用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其值为OxFFFE。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中的另一个为在现有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定义域中定义的专用无线网络临时标识。
43.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当自身状态为RRC_IDLE态时,处理模块针对下行控制信息的净荷计算出循环冗余校验码,采用寻呼消息专用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对循环冗余校验码进行加扰,将加扰后的循环冗余校验码与下行控制信息携带的循环冗余校验码进行比对;当自身桩体为RRC_INACTIVE态,处理模块针对下行控制信息的净荷计算出循环冗余校验码,采用专用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对循环冗余校验码进行加扰,将加扰后的循环冗余校验码与下行控制信息携带的循环冗余校验码进行比对。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身状态包括RRC_CONNECTED态,当自身状态为RRC_CONNECTED态时,处理模针对下行控制信息的净荷计算出循环冗余校验码,采用寻呼消息专用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对循环冗余校验码进行加扰,将加扰后的循环冗余校验码与下行控制信息携带的循环冗余校验码进行比对。
45.一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当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区分寻呼消息的方法。
46.一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当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7至14任一项所述的区分寻呼消息的方法。
47.一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当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至22任一项所述的区分寻呼消息的方法。
CN202110320320.5A 2021-03-25 2021-03-25 一种区分寻呼消息的方法和设备 Pending CN1128047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20320.5A CN112804750A (zh) 2021-03-25 2021-03-25 一种区分寻呼消息的方法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20320.5A CN112804750A (zh) 2021-03-25 2021-03-25 一种区分寻呼消息的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04750A true CN112804750A (zh) 2021-05-14

Family

ID=758157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20320.5A Pending CN112804750A (zh) 2021-03-25 2021-03-25 一种区分寻呼消息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0475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25696A (zh) * 2021-06-02 2021-08-06 上海移远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寻呼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225140A (zh) * 2022-07-15 2022-10-21 广州爱浦路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卫星寻呼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38709A (zh) * 2013-09-27 2015-08-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寻呼用户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CN104885513A (zh) * 2013-01-21 2015-09-02 富士通株式会社 信息发送方法、检测方法及其装置
WO2016101747A1 (zh) * 2014-12-23 2016-06-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下行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11819813A (zh) * 2020-05-26 2020-10-2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寻呼控制消息传输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CN112088553A (zh) * 2018-05-11 2020-12-1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短消息指示符的寻呼设计
CN112544114A (zh) * 2020-11-19 2021-03-2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下行控制信息加扰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85513A (zh) * 2013-01-21 2015-09-02 富士通株式会社 信息发送方法、检测方法及其装置
CN104838709A (zh) * 2013-09-27 2015-08-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寻呼用户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WO2016101747A1 (zh) * 2014-12-23 2016-06-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下行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12088553A (zh) * 2018-05-11 2020-12-1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短消息指示符的寻呼设计
CN111819813A (zh) * 2020-05-26 2020-10-2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寻呼控制消息传输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CN112544114A (zh) * 2020-11-19 2021-03-2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下行控制信息加扰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25696A (zh) * 2021-06-02 2021-08-06 上海移远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寻呼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225696B (zh) * 2021-06-02 2022-06-24 上海移远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寻呼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252425A1 (zh) * 2021-06-02 2022-12-08 上海移远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寻呼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770796B2 (en) 2021-06-02 2023-09-26 Quectel Wireless Solutions Co., Ltd. Paging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5225140A (zh) * 2022-07-15 2022-10-21 广州爱浦路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卫星寻呼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15267B (zh) 通信方法、包括控制电路的装置、通信装置
CN111656823B (zh) 接入节点、操作接入节点方法、终端、操作终端的方法
CN110741689B (zh) 由基站动态配置唤醒信号的方法和操作终端的方法
CN111386732B (zh) 对终端进行操作的方法、终端和基站
US8660064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paging information in a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system
EP2027743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ed paging
WO2018149348A1 (zh) 一种发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及接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8024347B (zh) 下行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和设备
EP3389329B1 (en)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CN110574456A (zh) 一种用于确定寻呼的方法和装置
CN114501498B (zh) 用于确定下行控制信息类型的方法及设备
CN112804750A (zh) 一种区分寻呼消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6717103B (zh) 最大化公共下行链路信道的信道容量
JP2021507606A (ja) 共通のウェイクアップ信号を使用することによるmtcデバイスの電力消費効率の向上
WO2022141009A1 (zh) 寻呼消息发送的方法和装置
WO2021013141A1 (zh) 协作传输方法、装置及设备
WO2021237693A1 (zh) 基于增强非连续接收的寻呼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801966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数据收发的方法和装置
EP3937561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EP4156813A1 (en) Bwp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WO2022021023A1 (zh) 信息指示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CN114126058A (zh)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和接入网设备
CN115669085A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
CN117441380A (zh) 一种节能信号的传输资源的确定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
CN117441384A (zh) 一种确定节能信号监听时机的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307

Address after: No. 138, Taodu Road, Dingshu Town, Yixing City,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4200

Applicant after: JIANGSU HENGXIN TECHNOLOGY Co.,Ltd.

Applicant after: JIANGSU HENGXIN WIRELESS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38, Taodu Road, Dingshu Town, Yixing City,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4200

Applicant before: Jiangsu Hengxin Zhongli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