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00502A - 建筑模型设计规划方法 - Google Patents

建筑模型设计规划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00502A
CN112800502A CN202110068237.3A CN202110068237A CN112800502A CN 112800502 A CN112800502 A CN 112800502A CN 202110068237 A CN202110068237 A CN 202110068237A CN 112800502 A CN112800502 A CN 1128005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l
building
generating
planning
dimensio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6823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耿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uaye Mod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uaye Mod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uaye Mod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uaye Mode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6823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00502A/zh
Publication of CN1128005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005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2Geometric CAD characterised by design entry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AD, e.g.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specially adapted for CA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3Architectural design, e.g. computer-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CAAD] related to design of buildings, bridges, landscapes, production plants or ro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06F30/23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us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s [FEM] or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s [FDM]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建筑模型规划设计领域,具体公开了建筑模型设计规划方法。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建筑模型设计规划方法,通过获取建筑规划图纸;基于所述建筑用地规划图纸在建模软件中确定预制建筑构件外形轮廓;响应对所述建模软件进行建模操作,并生成包含建模数据的3D模型;然后对所述3D模型进行碰撞检查,识别碰撞点真假,修改3D模型中碰撞点;进而根据修改后的3D模型生成二维平面模型,针对每个预制建筑构件生成对应的网格;之后获取所述网格,将所述二维平面模型拆分为预制建筑构件对应的二维模型,对二维模型进行标注,生成带有标注的二维模型文件;从而能够产生一些新颖、独特的建筑设计外观造型,提高了建筑产品设计的速度。

Description

建筑模型设计规划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建筑模型规划设计领域,具体是建筑模型设计规划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模型是建筑设计及都市规划方案中,不可缺少的审查项目。建筑模型介于平面图纸与实际立体空间之间,它把两者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是一种三维的立体模式,建筑模型有助于设计创作的推敲,可以直观地体现设计意图,弥补图纸在表现上的局限性,它既是设计师设计过程的一部分,同时也属于设计的一种表现形式,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建设、房地产开发、商品房销售、设计投标与招商合作等方面。但是当前建筑模型的设计方法速度慢,效率低,而且产品无法准确的表现设计意图,造成最终实体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建筑模型设计规划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建筑模型设计规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建筑规划图纸;
基于所述建筑用地规划图纸在建模软件中确定预制建筑构件外形轮廓;
响应对所述建模软件进行建模操作,并生成包含建模数据的3D模型;
对所述3D模型进行碰撞检查,识别碰撞点真假,并修改3D模型中碰撞点;
根据修改后的3D模型生成二维平面模型,针对每个预制建筑构件生成对应的网格;
获取所述网格,将所述二维平面模型拆分为预制建筑构件对应的二维模型,对二维模型进行标注,生成带有标注的二维模型文件。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建模数据包括预制建筑构件模型的形状、尺寸、材质及安装位置。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获取建筑用地规划图纸的步骤具体包括:
获得建筑模型中土建、钢筋、水暖电、消防和通风专的建筑设计图纸;
从建筑设计图纸中获取建筑模型的规划布局、模型的细部构造。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基于所述建筑用地规划图纸在建模软件中确定预制建筑构件外形轮廓的步骤具体包括:
获取在所述建模软件的编辑界面上根据输入的预制建筑构件参数;
响应在所述建模软件编辑界面上的操作,对所述预制建筑构件的外形轮廓进行修改编辑。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建模软件包括AutoCAD、Revit或SolidWork。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辨识别碰撞点真假的步骤包括:
检查碰撞点类型是否为管穿墙;
若是,碰撞点为假碰撞点;
若否:根据碰撞点对应构建的轴线位置、标高和实际尺寸,辨别碰撞点真假。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在生成带有标注的二维模型文件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根据完整的3D模型,生成预制建筑构件清单、物料清单中的至少一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建筑模型设计规划方法,通过获取建筑规划图纸;并基于所述建筑用地规划图纸在建模软件中确定预制建筑构件外形轮廓;响应对所述建模软件进行建模操作,并生成包含建模数据的3D模型;然后对所述3D模型进行碰撞检查,识别碰撞点真假,并修改3D模型中碰撞点;进而根据修改后的3D模型生成二维平面模型,针对每个预制建筑构件生成对应的网格;之后获取所述网格,将所述二维平面模型拆分为预制建筑构件对应的二维模型,对二维模型进行标注,生成带有标注的二维模型文件;从而能够产生一些新颖、独特的建筑设计外观造型,为产品创新设计提供辅助设计,提高了建筑产品设计的速度,可应对各种要求的建筑模型设计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建筑模型设计规划方法的流程框图。
图2为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二建筑模型设计规划方法的子流程示意图。
图3为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三建筑模型设计规划方法的另一子流程示意图。
图4为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四建筑模型设计规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可以理解的是,建筑模型是建筑设计及都市规划方案中,不可缺少的审查项目。建筑模型介于平面图纸与实际立体空间之间,它把两者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是一种三维的立体模式,建筑模型有助于设计创作的推敲,可以直观地体现设计意图,弥补图纸在表现上的局限性,它既是设计师设计过程的一部分,同时也属于设计的一种表现形式,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建设、房地产开发、商品房销售、设计投标与招商合作等方面。但是当前建筑模型的设计方法速度慢,效率低,而且产品无法准确的表现设计意图,造成最终实体的缺陷。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建筑模型设计规划方法,通过获取建筑规划图纸;并基于所述建筑用地规划图纸在建模软件中确定预制建筑构件外形轮廓;响应对所述建模软件进行建模操作,并生成包含建模数据的3D模型;然后对所述3D模型进行碰撞检查,识别碰撞点真假,并修改3D模型中碰撞点;进而根据修改后的3D模型生成二维平面模型,针对每个预制建筑构件生成对应的网格;之后获取所述网格,将所述二维平面模型拆分为预制建筑构件对应的二维模型,对二维模型进行标注,生成带有标注的二维模型文件;从而能够产生一些新颖、独特的建筑设计外观造型,为产品创新设计提供辅助设计,提高了建筑产品设计的速度,可应对各种要求的建筑模型设计要求。
实施例一: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建筑模型设计规划方法100的流程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是出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建筑模型设计规划方法100,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获取建筑规划图纸;
步骤102:基于所述建筑用地规划图纸在建模软件中确定预制建筑构件外形轮廓;
步骤103:响应对所述建模软件进行建模操作,并生成包含建模数据的3D模型;
步骤104:对所述3D模型进行碰撞检查,识别碰撞点真假,并修改3D模型中碰撞点;
步骤105:根据修改后的3D模型生成二维平面模型,针对每个预制建筑构件生成对应的网格;
步骤106:获取所述网格,将所述二维平面模型拆分为预制建筑构件对应的二维模型,对二维模型进行标注,生成带有标注的二维模型文件。
具体的,在本发明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建模数据包括预制建筑构件模型的形状、尺寸、材质及安装位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需要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仅仅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本发明的实现方式还不仅限于此。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辨识别碰撞点真假的步骤104包括:
检查碰撞点类型是否为管穿墙;
若是,碰撞点为假碰撞点;
若否:根据碰撞点对应构建的轴线位置、标高和实际尺寸,辨别碰撞点真假。
具体的,在本发明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利用BIM软件把模型导入到一起,进行3D模型间的碰撞检查,根据生成的碰撞检查报告以及3D模型,辨别碰撞点是否为真碰撞点,并修改模型中的真碰撞点;
碰撞检查报告中的碰撞点不都是客观存在的,有些是因为BIM软件不能实现智能辨别而作出得错误判断,形成的假碰撞点,碰撞点的真假需要人工一一识别。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中,碰撞点类型为管穿墙时,认为该碰撞点为假碰撞点;如果碰撞点是由于碰撞构件尺寸、位置计算有误导致的,认为该碰撞点为真碰撞点,需修改对应模型。
实施例二:图2为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二建筑模型设计规划方法的子流程示意图。
具体的,在本发明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建筑用地规划图纸101的步骤具体包括:
步骤1011:获得建筑模型中土建、钢筋、水暖电、消防和通风专的建筑设计图纸;
步骤1012:从建筑设计图纸中获取建筑模型的规划布局、模型的细部构造。
实施例三:图3为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三建筑模型设计规划方法的另一子流程示意图。
具体的,在本发明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建筑用地规划图纸在建模软件中确定预制建筑构件外形轮廓的步骤102具体包括:
步骤1021:获取在所述建模软件的编辑界面上根据输入的预制建筑构件参数;
步骤1022:响应在所述建模软件编辑界面上的操作,对所述预制建筑构件的外形轮廓进行修改编辑。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建模软件包括但不限于AutoCAD、Revit或SolidWork。
实施例四:图4为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四建筑模型设计规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建筑模型设计规划方法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获取建筑规划图纸;
步骤102:基于所述建筑用地规划图纸在建模软件中确定预制建筑构件外形轮廓;
步骤103:响应对所述建模软件进行建模操作,并生成包含建模数据的3D模型;
步骤104:对所述3D模型进行碰撞检查,识别碰撞点真假,并修改3D模型中碰撞点;
步骤105:根据修改后的3D模型生成二维平面模型,针对每个预制建筑构件生成对应的网格;
步骤106:获取所述网格,将所述二维平面模型拆分为预制建筑构件对应的二维模型,对二维模型进行标注,生成带有标注的二维模型文件。
步骤107:根据完整的3D模型,生成预制建筑构件清单、物料清单中的至少一个。
具体的,在本发明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建模数据包括预制建筑构件模型的形状、尺寸、材质及安装位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需要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仅仅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本发明的实现方式还不仅限于此。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辨识别碰撞点真假的步骤104包括:
检查碰撞点类型是否为管穿墙;
若是,碰撞点为假碰撞点;
若否:根据碰撞点对应构建的轴线位置、标高和实际尺寸,辨别碰撞点真假。
具体的,在本发明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利用BIM软件把模型导入到一起,进行3D模型间的碰撞检查,根据生成的碰撞检查报告以及3D模型,辨别碰撞点是否为真碰撞点,并修改模型中的真碰撞点;
碰撞检查报告中的碰撞点不都是客观存在的,有些是因为BIM软件不能实现智能辨别而作出得错误判断,形成的假碰撞点,碰撞点的真假需要人工一一识别。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中,碰撞点类型为管穿墙时,认为该碰撞点为假碰撞点;如果碰撞点是由于碰撞构件尺寸、位置计算有误导致的,认为该碰撞点为真碰撞点,需修改对应模型。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建筑模型设计规划方法,通过获取建筑规划图纸;并基于所述建筑用地规划图纸在建模软件中确定预制建筑构件外形轮廓;响应对所述建模软件进行建模操作,并生成包含建模数据的3D模型;然后对所述3D模型进行碰撞检查,识别碰撞点真假,并修改3D模型中碰撞点;进而根据修改后的3D模型生成二维平面模型,针对每个预制建筑构件生成对应的网格;之后获取所述网格,将所述二维平面模型拆分为预制建筑构件对应的二维模型,对二维模型进行标注,生成带有标注的二维模型文件;从而能够产生一些新颖、独特的建筑设计外观造型,为产品创新设计提供辅助设计,提高了建筑产品设计的速度,可应对各种要求的建筑模型设计要求;能够解决当前建筑模型的设计方法速度慢,效率低,而且产品无法准确的表现设计意图,造成最终实体的缺陷的问题。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建筑模型设计规划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建筑模型设计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建筑规划图纸;
基于所述建筑用地规划图纸在建模软件中确定预制建筑构件外形轮廓;
响应对所述建模软件进行建模操作,并生成包含建模数据的3D模型;
对所述3D模型进行碰撞检查,识别碰撞点真假,并修改3D模型中碰撞点;
根据修改后的3D模型生成二维平面模型,针对每个预制建筑构件生成对应的网格;
获取所述网格,将所述二维平面模型拆分为预制建筑构件对应的二维模型,对二维模型进行标注,生成带有标注的二维模型文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模型设计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模数据包括预制建筑构件模型的形状、尺寸、材质及安装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模型设计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建筑用地规划图纸的步骤具体包括:
获得建筑模型中土建、钢筋、水暖电、消防和通风专的建筑设计图纸;
从建筑设计图纸中获取建筑模型的规划布局、模型的细部构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模型设计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建筑用地规划图纸在建模软件中确定预制建筑构件外形轮廓的步骤具体包括:
获取在所述建模软件的编辑界面上根据输入的预制建筑构件参数;
响应在所述建模软件编辑界面上的操作,对所述预制建筑构件的外形轮廓进行修改编辑。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建筑模型设计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模软件包括AutoCAD、Revit或SolidWork。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模型设计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辨识别碰撞点真假的步骤包括:
检查碰撞点类型是否为管穿墙;
若是,碰撞点为假碰撞点;
若否:根据碰撞点对应构建的轴线位置、标高和实际尺寸,辨别碰撞点真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模型设计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生成带有标注的二维模型文件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根据完整的3D模型,生成预制建筑构件清单、物料清单中的至少一个。
CN202110068237.3A 2021-01-19 2021-01-19 建筑模型设计规划方法 Pending CN1128005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68237.3A CN112800502A (zh) 2021-01-19 2021-01-19 建筑模型设计规划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68237.3A CN112800502A (zh) 2021-01-19 2021-01-19 建筑模型设计规划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00502A true CN112800502A (zh) 2021-05-14

Family

ID=758104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68237.3A Pending CN112800502A (zh) 2021-01-19 2021-01-19 建筑模型设计规划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00502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69214A (zh) * 2017-05-24 2017-09-15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建筑模型设计方法
CN107967399A (zh) * 2017-12-19 2018-04-27 广东建远建筑装配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软件的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方法
CN108427782A (zh) * 2017-08-12 2018-08-21 中民筑友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的三维建筑模型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046459A (zh) * 2019-11-15 2020-04-21 广州凡拓动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3d软件的建筑模型图像设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69214A (zh) * 2017-05-24 2017-09-15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建筑模型设计方法
CN108427782A (zh) * 2017-08-12 2018-08-21 中民筑友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的三维建筑模型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967399A (zh) * 2017-12-19 2018-04-27 广东建远建筑装配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软件的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方法
CN111046459A (zh) * 2019-11-15 2020-04-21 广州凡拓动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3d软件的建筑模型图像设计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65947B (zh)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桥梁三维设计方法
KR101393750B1 (ko) Bim을 이용하여 정보호환성을 향상시킨 건물 에너지 시뮬레이션 방법
CN111046459A (zh) 一种基于3d软件的建筑模型图像设计方法
KR20200066762A (ko) Bim 데이터를 이용한 건축 공사 시방서 생성 방법, 이를 수행하기 위한 기록매체 및 시스템
Zucker et al. A new method for optimizing operation of large neighborhoods of buildings using thermal simulation
CN109308361A (zh) 三维钢筋算量模型的构建方法、系统及计算机装置
CN108595800B (zh) 一种网壳结构建模方法
CN111898186A (zh) 一种bim技术在样板临设中的应用方法
CN105404898A (zh) 一种松散型点云数据分割方法和设备
Deng et al. A BIM-based framework for automated generation of fabrication drawings for façade panels
CN110414142B (zh) 浓密机的参数化建模方法
CN104143215A (zh) 索膜结构的信息化模型设计方法
KR20140073748A (ko) 특징형상 기반의 한옥 건축물 모델링 시스템 및 모델링 방법
Chen et al. Development of BIM-based innovative workflow for architecture,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China
CN112800502A (zh) 建筑模型设计规划方法
Hung et al. Automatic clustering method for real-time construction simulation
CN115114706A (zh) 边坡的设计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padopoulos et al. Evaluation of integration between a BIM platform and a tool for structural analysis
Kim et al. Automated conversion of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 geometry data for Window thermal performance simulation
Heffernan et al. From BIM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ling) to BEM (Building Energy Modelling): a collaborative approach
Hofmeyer et al. Pre-processing parallel and orthogonally positioned structural design elements to be used within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Grau et al. Building design system and CAD integration
CN112150628A (zh) Bim数据在gis平台中构建三维体数据模型的方法
Baroš THE APPLICATION OF BIM TECHNOLOGY AND ITS RELIABILITY IN THE STATIC LOAD ANALYSIS.
Rausch Algorithms for geometric optimization and enrichment in industrialized building construc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51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