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87945B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87945B
CN112787945B CN202110003821.0A CN202110003821A CN112787945B CN 112787945 B CN112787945 B CN 112787945B CN 202110003821 A CN202110003821 A CN 202110003821A CN 112787945 B CN112787945 B CN 1127879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packet
sub
splitting
data
p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0382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87945A (zh
Inventor
雷艺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0382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87945B/zh
Priority to CN202311084695.1A priority patent/CN116938816A/zh
Publication of CN1127879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87945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20147 priority patent/WO2022142517A1/zh
Priority to EP21913262.8A priority patent/EP4239974A4/en
Priority to US17/986,590 priority patent/US20230071243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879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879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68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specific QoS parameters for wireless networks, e.g. QoS class identifier [QCI] or guaranteed bit rate [GB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12Avoiding congestion; Recovering from conges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04L1/1816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with retransmission of the same, encoded, mess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52Del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32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by discarding or delaying data units, e.g. packe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04W28/065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using assembly or disassembly of packets

Abstract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该数据传输方法包括:接收核心网设备发送的PDU会话相关的策略信息,所述策略信息用于指示对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进行传输延迟监测;若识别到上一级节点发送的数据包属于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则在将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发送至下一级节点的过程中,根据所述策略信息检测对所述子数据包的传输是否满足延迟要求;若检测到对所述子数据包的传输不满足所述延迟要求,则停止向所述下一级节点发送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其余子数据包。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减少强交互型数据包在传输时对传输资源的占用。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5G以及演进5G系统中,高带宽的强交互型业务是重要的业务类型,诸如云游戏(Cloud gaming)、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MR(Mixed Reality,混合现实)、XR(Extended Reality,扩展现实)、CR(Cinematic Reality,影像现实)等,这些强交互型业务不仅对传输的时效性要求很高,而且随着分辨率、帧率和自由度等指标的提高,应用层产生的数据量极大增长,给网络传输带来很大的负荷。这种业务的应用层生成的数据包内容,需要以很低的时延,切割成大量数据包分段传输,一旦其中一个分段的传输未满足传输要求,则整个数据包内容就无法在接收端进行实时的恢复和呈现,从而对无法满足强交互性高带宽业务的需求。针对这种应用场景,如何能够保证强交互型业务的数据包在传输时能够尽量减少对传输资源的占用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强交互型数据包在传输时对传输资源的占用。
本申请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申请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接收核心网设备发送的PDU(Protocol Data Unit,协议数据单元)会话相关的策略信息,所述策略信息用于指示对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进行传输延迟监测;若识别到上一级节点发送的数据包属于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则在将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发送至下一级节点的过程中,根据所述策略信息检测对所述子数据包的传输是否满足延迟要求;若检测到对所述子数据包的传输不满足所述延迟要求,则停止向所述下一级节点发送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其余子数据包。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接收AMF(Access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接入与移动性管理功能)发送的URSP(UE RouteSelection Policy,用户设备路由选择策略)规则,所述URSP规则中包含有针对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的超时丢弃策略;若根据基站设备发送的数据包中所包含的指示信息识别到所述数据包属于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则在接收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的过程中,根据所述URSP规则检测针对所述子数据包的接收延迟;若在设定时长内未完整接收到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所有子数据包,则丢弃接收到的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接收AF(Application Function,应用功能)发送的针对强交互型数据包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中包含有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的延迟参数;根据所述配置信息生成URSP规则和PDU会话管理策略信息,所述URSP规则中包含有针对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的超时丢弃策略,所述PDU会话管理策略信息用于指示对所述子数据包进行传输延迟监测;将所述URSP规则发送至AMF,以使所述AMF将所述URSP规则转发至用户设备,并根据所述URSP规则向基站设备配置接入层上下文信息,所述接入层上下文信息用于指示对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进行传输延迟监测;将所述PDU会话管理策略信息发送至SMF(SessionManagement Function,会话管理功能),以使所述SMF将所述PDU会话管理策略信息配置给用户面功能实体。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第一接收单元,配置为接收核心网设备发送的PDU会话相关的策略信息,所述策略信息用于指示对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进行传输延迟监测;第一检测单元,配置为若识别到上一级节点发送的数据包属于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则在将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发送至下一级节点的过程中,根据所述策略信息检测对所述子数据包的传输是否满足延迟要求;第一处理单元,配置为若检测到对所述子数据包的传输不满足所述延迟要求,则停止向所述下一级节点发送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其余子数据包。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第一处理单元还配置为:若检测到对所述子数据包的传输不满足所述延迟要求,则丢弃已经接收到的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第一处理单元还配置为:若检测到对所述子数据包的传输不满足所述延迟要求,则向所述上一级节点发送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上一级节点停止传输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第一处理单元配置为:若未完整接收到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所有子数据包,则向所述上一级节点发送所述反馈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多个子数据包中包含有开始数据包和结束数据包;所述开始数据包中包含有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开始数据包是所述多个子数据包中第一个传输的子数据包;所述结束数据包中包含有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结束数据包是所述多个子数据包中最后一个传输的子数据包。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第一检测单元还配置为:根据接收到的数据包的协议字段中包含的指示信息,识别接收到的数据包是否属于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第一检测单元还配置为:根据接收到的数据包的净荷信息中包含的指示信息,识别接收到的数据包是否属于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第一处理单元还配置为:若在设定时长内未完整接收到所述上一级节点发送的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所有子数据包,则停止向所述下一级节点发送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并丢弃接收到的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数据传输装置设置在用户面功能实体内,所述上一级节点包括应用服务器,所述下一级节点包括基站设备;所述第一接收单元配置为:接收SMF发送的PDU会话管理策略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数据传输装置设置在基站设备内,所述上一级节点包括用户面功能实体,所述下一级节点包括用户设备;所述第一接收单元配置为:接收AMF发送的接入层上下文信息。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第二接收单元,配置为接收AMF发送的URSP规则,所述URSP规则中包含有针对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的超时丢弃策略;第二检测单元,配置为若根据基站设备发送的数据包中所包含的指示信息识别到所述数据包属于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则在接收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的过程中,根据所述URSP规则检测针对所述子数据包的接收延迟;第二处理单元,配置为若在设定时长内未完整接收到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所有子数据包,则丢弃接收到的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第二处理单元还配置为:若在所述设定时长内完整接收到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所有子数据包,则对所述所有子数据包进行整合处理得到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第二处理单元还配置为:若在所述设定时长内未完整接收到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所有子数据包,则向发送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的应用服务器发送反馈信息,以指示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传输失败。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第三接收单元,配置为接收AF发送的针对强交互型数据包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中包含有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的延迟参数;生成单元,配置为根据所述配置信息生成URSP规则和PDU会话管理策略信息,所述URSP规则中包含有针对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的超时丢弃策略,所述PDU会话管理策略信息用于指示对所述子数据包进行传输延迟监测;第一发送单元,配置为将所述URSP规则发送至AMF,以使所述AMF将所述URSP规则转发至用户设备,并根据所述URSP规则向基站设备配置接入层上下文信息,所述接入层上下文信息用于指示对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进行传输延迟监测;第二发送单元,配置为将所述PDU会话管理策略信息发送至SMF,以使所述SMF将所述PDU会话管理策略信息配置给用户面功能实体。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计算机设备执行上述各种可选实施例中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由于强交互型数据包的数据量通常较大,因此通过将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为子数据包进行传输,可以尽可能降低网络拥塞。由于子数据包传输超过延迟时,即便接收方接收到了全部的子数据包,那么再恢复出强交互型数据包也没有意义,因此通过接收用于指示进行传输延迟监测的策略信息,以在检测到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在传输时不满足延迟要求的情况下,停止向下一级节点发送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其余子数据包,使得可以在子数据包的传输不满足延迟要求的情况下,避免继续向下一级节点发送其余子数据包(这些子数据包即便由下一级节点全部接收,那么由于超过了延迟要求,因此也没有意义,其属于无效数据包)而导致对带宽的占用,有利于减少强交互型数据包在传输时对传输资源的占用。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可以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系统架构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强交互型数据包的传输过程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强交互型数据包的传输过程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控制面的配置流程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子数据包的传输过程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强交互型数据包的传输流程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强交互型数据包的传输流程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强交互型数据包的传输流程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
图1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
图1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
图15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提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随着5G(5th-Generation,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许多要求多数据量、短时延的业务得到应用。比如云游戏业务、VR、AR、MR、XR、CR等交互业务,也可以称之为AIS(Advanced Interactive Service,强交互服务)业务。
比如,在图1所示的云游戏场景中,云端服务器101用于运行云游戏,云端服务器101可以对游戏画面进行渲染,并将音频信号及渲染后的图像进行编码处理,最后将编码处理得到的编码数据通过网络传输至各个游戏客户端。游戏客户端可以是具有基本的流媒体播放能力、人机交互能力以及通信能力等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智能电视等;或者该游戏客户端可以是运行于终端设备中的应用程序。具体的,游戏客户端可以将云端服务器101传输的编码数据进行解码,得到模拟音视频信号,并进行播放。应理解的是,图1中只是示例性的表征云游戏系统的系统架构,并不对云游戏系统的具体架构进行限定;例如在其它实施例中,云游戏系统中还可包括用于调度的后台服务器等等。并且云端服务器101可以是独立的物理服务器,也可以是多个物理服务器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分布式系统,还可以是提供云服务、云数据库、云计算、云函数、云存储、网络服务、云通信、中间件服务、域名服务、安全服务、CDN(ContentDelivery Network,内容分发网络)、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平台等基础云计算服务的云服务器。游戏客户端以及云端服务器101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方式进行直接或间接地连接,本申请在此不做限制。
在上述的各种强交互业务的应用场景中,由于强交互型数据包巨大,因此在传输时需要拆分为多个子数据包。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在5G系统中,用户面主要包括应用服务器、UPF(User Plane Function,用户面功能)、基站(next generation nodeB,简称gNB)和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强交互型数据包的传输对于一些典型业务场景主要在下行方向,比如从应用服务器到UPF,然后再通过gNB发送给UE。在进行传输时,强交互型数据包在应用服务器的应用层进行拆分,拆分后的子数据包,作为IP包从应用服务器到达UPF后,5G系统通过PDU会话把子数据包传输到UE端,在UE端从协议栈逐级向上递交并进行重组恢复出该强交互型数据包。
其中,在图2所示的系统中,L1层是指物理层,其用于确保原始的数据可在各种物理媒体上传输;L2层指的是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在物理层提供的服务的基础上向网络层提供服务;IP(Internet Protocol,网际互联协议)层即为网络层,用于实现两个端系统之间的数据传送;UDP即为User Datagram Protocol,中文名为用户数据报协议;GTP-U即为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业务)Tunneling Protocol,中文名为通用分组无线业务隧道协议用户面;PHY即为Physical的简称,中文名为物理层;MAC即为Media Access Control,中文名为媒体访问控制;RLC即为Radio Link Control,中文名为无线链路控制层协议;PDCP即为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中文名是分组数据汇聚协议;SDAP即为Service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中文名是服务数据适配协议。
在前述的应用场景中,应用层生成的强交互型数据包需要以很低的时延、切割成大量子数据包分段传输,一旦其中一个子数据包的传输未满足传输要求,则整个强交互型数据包就无法在接收端进行实时的恢复和呈现,从而无法满足强交互性高带宽业务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大量子数据包分段的传输其实是浪费了网络的宝贵资源。具体而言,假设一个强交互型数据包被拆分为10个子数据包(甚至更多个子数据包),每个子数据包传输成功的概率为0.99,那么这10个子数据包全部传输成功的概率为0.9910,即为0.904。可见,在将一个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为多个子数据包时,即便每个子数据包传输成功的概率很大,那么整个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所有子数据包都传输成功的概率也会大打折扣。不仅如此,如果子数据包在传输时超过了延迟要求,那么即便接收方全部接收到了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所有子数据包,那么也没有必要再恢复出强交互型数据包,在这种情况下,继续传输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已经没有意义了,基于此,本申请的实施例提出了如下的解决方案。
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该数据传输方法可以由用户面功能实体或者基站设备来执行。参照图3所示,该数据传输方法至少包括步骤S310至步骤S330,详细介绍如下:
在步骤S310中,接收核心网设备发送的PDU会话相关的策略信息,该策略信息用于指示对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进行传输延迟监测。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如果图3所示实施例的执行主体是用户面功能实体,那么下文中的上一级节点是应用服务器,即用户面功能实体接收应用服务器发送的数据包,然后再传输给作为下一级节点的基站设备。在这种情况下,用户面功能实体接收的PDU会话相关的策略信息是SMF发送的PDU会话管理策略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如果图3所示实施例的执行主体是基站设备,那么下文中的上一级节点是用户面功能实体,即基站设备接收用户面功能实体发送的数据包,然后再传输给作为下一级节点的用户设备。在这种情况下,基站设备接收的PDU会话相关的策略信息是AMF发送的接入层上下文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基站是控制面与用户面分离的,即分离为gNB-CU(Centralized Unit,集中单元)和gNB-DU(Distributed Unit,分布单元),且gNB-CU作为控制面,gNB-DU作为用户面,那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基站设备可以是gNB-DU。
在步骤S320中,若识别到上一级节点发送的数据包属于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则在将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发送至下一级节点的过程中,根据策略信息检测对子数据包的传输是否满足延迟要求。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多个子数据包中包含有开始数据包和结束数据包。开始数据包中包含有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开始数据包是多个子数据包中第一个传输的子数据包;结束数据包中包含有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结束数据包是多个子数据包中最后一个传输的子数据包。该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使得可以通过对开始数据包和结束数据包的识别来确定是否接收到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比如,若根据开始数据包中包含的第一指示信息识别到该开始数据包,那么从开始数据包到结束数据包之间的数据包都属于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数据包的协议字段中包含的指示信息,识别接收到的数据包是否属于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具体地,比如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中的开始数据包在协议字段中添加有用于指示其为开始数据包的指示信息,而结束数据包在协议字段中添加有用于指示其为结束数据包的指示信息,那么在根据数据包的协议字段识别到该开始数据包之后,从开始数据包到结束数据包之间的数据包都属于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数据包的净荷信息中包含的指示信息,识别接收到的数据包是否属于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具体地,比如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中的开始数据包在净荷信息中添加有用于指示其为开始数据包的指示信息,而结束数据包在净荷信息中添加有用于指示其为结束数据包的指示信息,那么在根据数据包的净荷信息识别到该开始数据包之后,从开始数据包到结束数据包之间的数据包都属于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
在步骤S330中,若检测到对子数据包的传输不满足延迟要求,则停止向下一级节点发送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其余子数据包。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由于强交互型数据包具有延迟要求,因此如果检测到对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的传输不满足延迟要求,那么继续发送其余的子数据包也没有意义,因此可以停止向下一级节点发送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其余子数据包,以降低对带宽的占用,有利于减少强交互型数据包在传输时对传输资源的占用。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对子数据包的传输不满足延迟要求可以是传输子数据包的时延超过了设定的时延阈值。可选地,可以针对每个子数据包设置一个时延阈值(该时延阈值针对所有子数据包可以是相同的),如果传输某个子数据包的时延超过了该时延阈值,那么说明对该子数据包的传输不满足延迟要求;如果传输该子数据包的时延没有超过该时延阈值,那么说明对该子数据包的传输满足了延迟要求。或者可以针对整个强交互型数据包设置一个时延阈值,在传输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各个子数据包的过程中,如果检测到传输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的整体传输时延超过了该时延阈值,那么说明对子数据包的传输不满足时延要求;如果检测到传输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的整体传输时延并未超过该时延阈值,那么说明对子数据包的传输满足了时延要求。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如果在传输某个子数据包时,检测到该子数据包的传输满足延迟要求,则在对该子数据包传输成功之后,继续传输下一个子数据包,直至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所有子数据包均传输完成。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如果检测到对子数据包的传输不满足延迟要求,那么还可以丢弃已经接收到的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以降低存储资源的占用。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如果检测到对子数据包的传输不满足延迟要求,那么可以向上一级节点发送反馈信息,该反馈信息用于指示上一级节点停止传输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该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使得在检测到向下一级节点传输的子数据包不满足延迟要求时,可以向上一级节点发送反馈信息,以指示上一级节点停止传输其余的子数据包,以避免对传输资源的占用。
可选地,向上一级节点发送反馈信息是在未完整接收到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所有子数据包的情况下进行的,如果已经完整接收到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所有子数据包,那么无需再向上一级节点发送反馈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如果在设定时长内未完整接收到上一级节点发送的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所有子数据包,则停止向下一级节点发送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并丢弃接收到的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在该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强交互型数据包是具有时限要求的数据包,如果在设定时长内没有完整接收到上一级节点发送的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所有子数据包,那么说明强交互型数据包已经超过了时限要求,此时已经没有必要再传输给下一级节点了。当然,如果在设定时长内没有完整接收到上一级节点发送的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所有子数据包,还可能是由于上一级节点检测到子数据包传输错误或者检测到对子数据包传输不满足延迟要求后停止发送了,此时也说明没有必要再传输给下一级节点了,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停止向下一级节点发送,并且可以丢弃已经接收到的子数据包。
图3是从用户面功能实体或者基站设备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进行了阐述,以下从用户设备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进行说明:
图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该数据传输方法可以由用户设备来执行。参照图4所示,该数据传输方法至少包括步骤S410至步骤S430,详细介绍如下:
在步骤S410中,接收AMF发送的URSP规则,该URSP规则中包含有针对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的超时丢弃策略。
在步骤S420中,若根据基站设备发送的数据包中所包含的指示信息识别到数据包属于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则在接收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的过程中,根据URSP规则检测针对子数据包的接收延迟。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多个子数据包中包含有开始数据包和结束数据包。开始数据包中包含有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开始数据包是多个子数据包中第一个传输的子数据包;结束数据包中包含有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结束数据包是多个子数据包中最后一个传输的子数据包。该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使得可以通过对开始数据包和结束数据包的识别来确定是否接收到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比如,若根据开始数据包中包含的第一指示信息识别到该开始数据包,那么从开始数据包到结束数据包之间的数据包都属于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数据包的协议字段中包含的指示信息,识别接收到的数据包是否属于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具体地,比如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中的开始数据包在协议字段中添加有用于指示其为开始数据包的指示信息,而结束数据包在协议字段中添加有用于指示其为结束数据包的指示信息,那么在根据数据包的协议字段识别到该开始数据包之后,从开始数据包到结束数据包之间的数据包都属于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数据包的净荷信息中包含的指示信息,识别接收到的数据包是否属于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具体地,比如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中的开始数据包在净荷信息中添加有用于指示其为开始数据包的指示信息,而结束数据包在净荷信息中添加有用于指示其为结束数据包的指示信息,那么在根据数据包的净荷信息识别到该开始数据包之后,从开始数据包到结束数据包之间的数据包都属于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
在步骤S430中,若在设定时长内未完整接收到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所有子数据包,则丢弃接收到的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由于强交互型数据包是具有时限要求的数据包,如果在设定时长内没有完整接收到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所有子数据包,那么说明强交互型数据包已经超过了时限要求,此时已经没有必要再接收子数据包进行整合处理了,因此可以丢弃到已经接收到的子数据包。当然,如果在设定时长内没有完整接收到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所有子数据包,还可能是由于基站设备检测到有子数据包传输错误或者检测到对子数据包的传输不满足延迟要求后停止发送了,此时也可以丢弃已经接收到的子数据包。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如果用户设备在设定时长内完整接收到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所有子数据包,则可以对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所有子数据包进行整合处理得到强交互型数据包。可选地,在对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所有子数据包进行整合处理时,可以按照这些子数据包的顺序依次进行整合,最后得到完整的强交互型数据包。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如果在设定时长内未完整接收到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所有子数据包,则向发送强交互型数据包的应用服务器发送反馈信息,以指示强交互型数据包传输失败。该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使得用户设备在检测到在设定时长内未完整接收到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所有子数据包时,可以向应用服务器发送反馈信息,以向应用服务器指示强交互型数据包传输失败,以便于应用服务器确认是否重新发送。
以下从PCF(Policy Control Function,策略控制功能)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进行说明:
图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该数据传输方法可以由PCF来执行。参照图5所示,该数据传输方法至少包括步骤S510至步骤S540,详细介绍如下:
在步骤S510中,接收AF发送的针对强交互型数据包的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中包含有强交互型数据包的延迟参数。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AF可以直接将针对强交互型数据包的配置信息发送给PCF,或者AF也可以通过NEF(Network Exposure Function,网络开放功能)将针对强交互型数据包的配置信息发送给PCF。可选地,配置信息中包含的延迟参数可以是强交互型数据包能够接受的最大延迟信息,如果强交互型数据包的传输延迟超过了这个最大延迟信息,那么强交互型数据包则成为无效的数据包。
在步骤S520中,根据配置信息生成URSP规则和PDU会话管理策略信息,该URSP规则中包含有针对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的超时丢弃策略,该PDU会话管理策略信息用于指示对子数据包进行传输延迟监测。
在步骤S530中,将URSP规则发送至AMF,以使AMF将URSP规则转发至用户设备,并根据URSP规则向基站设备配置接入层上下文信息,该接入层上下文信息用于指示对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进行传输延迟监测。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AMF可以直接将URSP规则转发给用户设备,同时AMF可以根据该URSP规则生成向基站设备配置的接入层上下文信息,然后由AMF发送给基站设备。
在步骤S540中,将PDU会话管理策略信息发送至SMF,以使SMF将PDU会话管理策略信息配置给用户面功能实体。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SMF可以直接将PDU会话管理策略信息转发给用户面功能实体。
以上实施例分别从用户面功能实体、基站设备、用户设备和PCF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了阐述,以下从各个实体之间交互的角度进一步阐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对强交互型数据包进行拆分之后,可以对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进行开始和结束的标示。如图6所示,基于标示出的开始子数据包和结束子数据包,如果一个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出来的N个子数据包中,有部分子数据包在发送时已经超过了延迟容限,那么后续的子数据包则无需再进行发送,可以进行丢弃处理。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对子数据包的传输过程进行管理之前,需要进行控制面的配置过程,使得UE和各个网元都获取到对强交互型数据包进行时延监测和处理的参数,具体过程如图7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701,AF向PCF配置动态的延迟参数。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AF可以通过向PCF配置强交互型数据包的PDU会话策略来配置动态的延迟参数。具体地,AF可以直接将强交互型数据包的PDU会话策略发送给PCF,或者AF也可以通过NEF将强交互型数据包的PDU会话策略发送给PCF。
步骤S702,PCF向AMF配置URSP规则。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PCF向AMF配置的URSP规则是与PDU会话相关的,其中包含了强交互型数据包的超时丢弃策略,即如果对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传输超时,则丢弃接收到的子数据包。
步骤S703,AMF向UE配置URSP规则。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AMF向UE配置的URSP规则中包含了强交互型数据包的超时丢弃策略,即如果对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传输超时,则丢弃接收到的子数据包。
步骤S704,AMF向gNB配置接入层上下文。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AMF向gNB配置的接入层(Access Stratum,简称AS)上下文(context)是与PDU会话相关的,其中包含了对强交互型数据包的延迟进行分段监测(即对每个子数据包均进行监测)的策略。
步骤S705,PCF向SMF配置PDU会话管理策略。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PDU会话管理策略中包含了对强交互型数据包的延迟进行分段监测的策略。
步骤S706,SMF向UPF配置PDU会话管理策略。
在控制面配置完成之后,强交互型数据包的分段传输(即拆分为子数据包进行传输)需要遵循以下原则:对于巨大IP包(即强交互型数据包)拆解后形成的多个IP子包,如果部分IP子包已经确定超出了传输的时限要求,则已成功发送的数据包即使已被接收端收到,也应该丢弃;如果仍然有部分IP子包尚未发送,则发送端也应该丢弃,尽快启动下一个强交互型数据包的发送。具体来说,如图8所示,以当前节点(如可以是UPF或者gNB)为例,当前节点可以在接收到的上游节点发送的部分子数据包之后就可以向下游节点发送,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上游节点、当前节点和下游节点中都存储有部分子数据包。如果当前节点监测到子数据包的发送已经无法满足延迟要求,则当前节点剩余未传输的子数据包应该丢弃,上游节点未发送的子数据包也应该丢弃,下游节点已经接收到子数据包可以在等不到其他子数据包时,基于超时丢弃的机制来进行清理。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应用服务器或者用户设备在应用层重传强交互型数据包,那么可以将重传的数据包标志为一个新的强交互型数据包进行传输,具体的传输方式与本申请实施例中限定的方式一致。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910,强交互型数据包在应用服务器侧完成拆分。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应用服务器可以根据设定的子数据包大小或者网络的状态等信息来确定出分包大小,然后根据分包大小来对强交互型数据包进行拆分处理,得到多个子数据包。
步骤S920,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进行开始数据包和结束数据包的标示,各节点配置延迟监测的参数。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在开始数据包和结束数据包中添加指示信息,以标示出哪个子数据包是开始数据包,哪个子数据包是结束数据包。可选地,可以在数据包的协议字段或者净荷信息中添加该指示信息,如在GTP-U隧道协议的字段中添加该指示信息。各节点配置延迟监测的参数可参照前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步骤S930,UPF识别子数据包的开始和结束。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当应用服务器把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传输给UPF的过程中,UPF可以识别其中的开始数据包和结束数据包。
步骤S940,子数据包传输到达gNB,gNB进行发送。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UPF在接收到应用服务器发送的子数据包之后,将子数据包传输给gNB,然后gNB将子数据包发送给用户设备。其中,gNB需要进行增强以能够识别出子数据包中的指示信息,进而来确定开始数据包和结束数据包,以便于识别出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一系列子数据包。
步骤S950,发送第m个子数据包,如果发送成功且符合延迟要求,则执行步骤S960;若发送失败或者发送不符合延迟要求,则执行步骤S970。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gNB可以通过Uu接口将子数据包发送给用户设备。同时,可以通过Uu接口的协议如PDCP、RLC等进行数据发送成功和失败的判断,并进行延迟容限的判断。
步骤S960,如果发送成功,则继续发送下一个子数据包,直到拆分出来的子数据包全部发送完成。
步骤S970,如果发送失败或者发送不符合延迟要求,则在gNB侧丢弃已经接收到的子数据包。此时也不再将UPF发送过来的其它子数据包发送给用户设备。
步骤S980,用户设备探测到强交互型数据包传输失败,从应用层向应用服务器进行反馈。可选地,如果用户设备在一定时限内没有完全接收到强交互型数据包的所有子数据包,则可以确定强交互型数据包传输失败。其中向应用服务器反馈的信息用于指示该强交互型数据包已经传输失败。
图9所示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不要求gNB向UPF指示强交互型数据包的传输情况,但是用户设备需要从应用层向应用服务器指示强交互型数据包传输失败。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0,强交互型数据包在应用服务器侧完成拆分。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应用服务器可以根据设定的子数据包大小或者网络的状态等信息来确定出分包大小,然后根据分包大小来对强交互型数据包进行拆分处理,得到多个子数据包。
步骤S1020,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进行开始数据包和结束数据包的标示,各节点配置延迟监测的参数。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在开始数据包和结束数据包中添加指示信息,以标示出哪个子数据包是开始数据包,哪个子数据包是结束数据包。可选地,可以在数据包的协议字段或者净荷信息中添加该指示信息,如在GTP-U隧道协议的字段中添加该指示信息。各节点配置延迟监测的参数可参照前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步骤S1030,UPF识别子数据包的开始和结束。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当应用服务器把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传输给UPF的过程中,UPF可以识别其中的开始数据包和结束数据包。
步骤S1040,子数据包传输到达gNB,gNB进行发送。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UPF在接收到应用服务器发送的子数据包之后,将子数据包传输给gNB,然后gNB将子数据包发送给用户设备。其中,gNB需要进行增强以能够识别出子数据包中的指示信息,进而来确定开始数据包和结束数据包,以便于识别出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一系列子数据包。
步骤S1050,发送第m个子数据包,如果发送成功且符合延迟要求,则执行步骤S1060;如果发送失败或者发送不符合延迟要求,则执行步骤S1070。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gNB可以通过Uu接口将子数据包发送给用户设备。同时,可以通过Uu接口的协议如PDCP、RLC等进行数据发送成功和失败的判断,并进行延迟容限的判断。
步骤S1060,如果发送成功,则继续发送下一个子数据包,直到拆分出来的子数据包全部发送完成。
步骤S1070,如果发送失败或者发送不符合延迟要求,则在gNB侧丢弃已经接收到的子数据包。此时也不再将UPF发送过来的其它子数据包发送给用户设备。
步骤S1080,gNB向UPF提供反馈信息,通知UPF停止向其发送子数据包。需要说明的是,如果gNB已经完整接收了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所有子数据包,那么无需再向UPF提供反馈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图9和图10所示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也可以进行结合,即不仅用户设备在探测到强交互型数据包传输失败时,从应用层向应用服务器进行反馈,而且gNB在确定发送失败之后,也可以向UPF提供反馈信息,通知UPF停止向其发送子数据包。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当各节点配置延迟监测的参数之后,如图11所示为应用服务器、UPF、gNB和用户设备之间的交互流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101,应用服务器拆分强交互型数据包得到子数据包,并标示出开始数据包和结束数据包。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在开始数据包和结束数据包中添加指示信息,以标示出哪个子数据包是开始数据包,哪个子数据包是结束数据包。可选地,可以在数据包的协议字段或者净荷信息中添加该指示信息,如在GTP-U隧道协议的字段中添加该指示信息。
步骤S1102,应用服务器向UPF发送子数据包。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当应用服务器把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传输给UPF的过程中,UPF可以识别其中的开始数据包和结束数据包。
步骤S1103,UPF向gNB发送子数据包。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UPF向gNB发送子数据包的过程与应用服务器向UPF发送子数据包的过程可以是同步进行的,比如UPF在接收到应用服务器发送的子数据包之后(还未全部接收完成),就可以向gNB发送子数据包,这种方式可以降低子数据包到达用户设备的延迟。当然,UPF也可以在全部接收到应用服务器发送的子数据包之后,再向gNB发送子数据包,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可以避免UPF在接收过程中出现错误导致先向gNB发送的子数据包无效而浪费了传输资源的问题。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UPF在向gNB发送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的过程中,如果检测到某个子数据包传输失败或者检测到子数据包传输超过延迟要求,那么UPF可以停止向gNB发送其余的子数据包,避免继续发送而占用传输资源。在这种情况下,UPF也可以删除已经接收到的子数据包,同时UPF也可以通知应用服务器停止向UPF传输子数据包。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UPF也可以在一定时长内未全部接收到应用服务器传输的子数据包时,停止向gNB发送子数据包,并且UPF也可以删除已经接收到的子数据包,同时UPF也可以通知应用服务器停止向UPF传输子数据包。
步骤S1104,gNB向用户设备发送子数据包。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gNB向用户设备发送子数据包的过程与UPF向gNB发送子数据包的过程可以是同步进行的,比如gNB在接收到UPF发送的子数据包之后(还未全部接收完成),就可以向用户设备发送子数据包,这种方式可以降低子数据包到达用户设备的延迟。当然,gNB也可以在全部接收到UPF发送的子数据包之后,再向用户设备发送子数据包,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可以避免gNB在接收过程中出现错误导致先向用户设备发送的子数据包无效而浪费了传输资源的问题。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gNB在向用户设备发送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的过程中,如果检测到某个子数据包传输失败或者检测到子数据包传输超过延迟要求,那么gNB可以停止向用户设备发送其余的子数据包,避免继续发送而占用传输资源。在这种情况下,gNB也可以删除已经接收到的子数据包,同时gNB也可以通知UPF停止向gNB传输子数据包。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gNB也可以在一定时长内未全部接收到UPF传输的子数据包时,停止向用户设备发送子数据包,并且gNB也可以删除已经接收到的子数据包,同时gNB也可以通知UPF停止向gNB传输子数据包。
步骤S1105,用户设备若接收所有子数据包成功,则进行重组恢复出强交互型数据包。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如果用户设备探测到强交互型数据包传输失败,则可以从应用层向应用服务器进行反馈。可选地,如果用户设备在一定时限内没有完全接收到强交互型数据包的所有子数据包,则可以确定强交互型数据包传输失败。其中向应用服务器反馈的信息用于指示该强交互型数据包已经传输失败。
本申请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使得可以在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发送失败或者发送超过延迟要求时,避免继续向下一级节点发送其余子数据包而导致对带宽的占用,有利于减少强交互型数据包在传输时对传输资源的占用。
以下介绍本申请的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对于本申请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申请上述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实施例。
图1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该数据传输装置可以设置在用户面功能实体内部或者设置在基站设备内部。
参照图12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装置1200,包括:第一接收单元1202、第一检测单元1204和第一处理单元1206。
其中,第一接收单元1202配置为接收核心网设备发送的PDU会话相关的策略信息,所述策略信息用于指示对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进行传输延迟监测;第一检测单元1204配置为若识别到上一级节点发送的数据包属于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则在将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发送至下一级节点的过程中,根据所述策略信息检测对所述子数据包的传输是否满足延迟要求;第一处理单元1206配置为若检测到对所述子数据包的传输不满足所述延迟要求,则停止向所述下一级节点发送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其余子数据包。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第一处理单元1206还配置为:若检测到对所述子数据包的传输不满足所述延迟要求,则丢弃已经接收到的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第一处理单元1206还配置为:若检测到对所述子数据包的传输不满足所述延迟要求,则向所述上一级节点发送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上一级节点停止传输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第一处理单元1206配置为:若未完整接收到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所有子数据包,则向所述上一级节点发送所述反馈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多个子数据包中包含有开始数据包和结束数据包;所述开始数据包中包含有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开始数据包是所述多个子数据包中第一个传输的子数据包;所述结束数据包中包含有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结束数据包是所述多个子数据包中最后一个传输的子数据包。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第一检测单元1204还配置为:根据接收到的数据包的协议字段中包含的指示信息,识别接收到的数据包是否属于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第一检测单元1204还配置为:根据接收到的数据包的净荷信息中包含的指示信息,识别接收到的数据包是否属于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第一处理单元1206还配置为:若在设定时长内未完整接收到所述上一级节点发送的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所有子数据包,则停止向所述下一级节点发送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并丢弃接收到的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数据传输装置1200设置在用户面功能实体内,所述上一级节点包括应用服务器,所述下一级节点包括基站设备;所述第一接收单元1202配置为:接收SMF发送的PDU会话管理策略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数据传输装置1200设置在基站设备内,所述上一级节点包括用户面功能实体,所述下一级节点包括用户设备;所述第一接收单元1202配置为:接收AMF发送的接入层上下文信息。
图1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该数据传输装置可以设置在用户设备内部。
参照图13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装置1300,包括:第二接收单元1302、第二检测单元1304和第二处理单元1306。
其中,第二接收单元1302配置为接收AMF发送的URSP规则,所述URSP规则中包含有针对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的超时丢弃策略;第二检测单元1304配置为若根据基站设备发送的数据包中所包含的指示信息识别到所述数据包属于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则在接收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的过程中,根据所述URSP规则检测针对所述子数据包的接收延迟;第二处理单元1306配置为若在设定时长内未完整接收到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所有子数据包,则丢弃接收到的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第二处理单元1306还配置为:若在所述设定时长内完整接收到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所有子数据包,则对所述所有子数据包进行整合处理得到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第二处理单元1306还配置为:若在所述设定时长内未完整接收到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所有子数据包,则向发送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的应用服务器发送反馈信息,以指示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传输失败。
图1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该数据传输装置可以设置在PCF内部。
参照图14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装置1400,包括:第三接收单元1402、生成单元1404、第一发送单元1406和第二发送单元1408。
其中,第三接收单元1402配置为接收AF发送的针对强交互型数据包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中包含有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的延迟参数;生成单元1404配置为根据所述配置信息生成URSP规则和PDU会话管理策略信息,所述URSP规则中包含有针对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的超时丢弃策略,所述PDU会话管理策略信息用于指示对所述子数据包进行传输延迟监测;第一发送单元1406配置为将所述URSP规则发送至AMF,以使所述AMF将所述URSP规则转发至用户设备,并根据所述URSP规则向基站设备配置接入层上下文信息,所述接入层上下文信息用于指示对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进行传输延迟监测;第二发送单元1408配置为将所述PDU会话管理策略信息发送至SMF,以使所述SMF将所述PDU会话管理策略信息配置给用户面功能实体。
图15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图15示出的电子设备的计算机系统1500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15所示,计算机系统15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15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15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15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15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例如执行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在RAM 1503中,还存储有系统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 1501、ROM 1502以及RAM 1503通过总线15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nput/Output,I/O)接口1505也连接至总线1504。
以下部件连接至I/O接口1505: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15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1507;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1508;以及包括诸如LAN(Local AreaNetwork,局域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1509。通信部分15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15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1505。可拆卸介质15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15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存储部分1508。
特别地,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申请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计算机程序。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15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1511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中央处理单元(CPU)1501执行时,执行本申请的系统中限定的各种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申请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申请中,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计算机程序。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计算机程序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申请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其中,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上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单元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其中,这些单元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
作为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电子设备中。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一个该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用于动作执行的设备的若干模块或者单元,但是这种划分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或者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模块或者单元来具体化。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触控终端、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施方式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7)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核心网设备发送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相关的策略信息,所述策略信息用于指示对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进行传输延迟监测;
识别上一级节点发送的数据包,若识别到上一级节点发送的数据包属于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则在将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发送至下一级节点的过程中,根据所述策略信息检测对所述子数据包的传输是否满足延迟要求;
若检测到对所述子数据包的传输不满足所述延迟要求,则停止向所述下一级节点发送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其余子数据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
若检测到对所述子数据包的传输不满足所述延迟要求,则丢弃已经接收到的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
若检测到对所述子数据包的传输不满足所述延迟要求,则向所述上一级节点发送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上一级节点停止传输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上一级节点发送反馈信息,包括:
若未完整接收到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所有子数据包,则向所述上一级节点发送所述反馈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多个子数据包中包含有开始数据包和结束数据包;
所述开始数据包中包含有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开始数据包是所述多个子数据包中第一个传输的子数据包;
所述结束数据包中包含有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结束数据包是所述多个子数据包中最后一个传输的子数据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数据包的协议字段中包含的指示信息,识别接收到的数据包是否属于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或
根据接收到的数据包的净荷信息中包含的指示信息,识别接收到的数据包是否属于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
若在设定时长内未完整接收到所述上一级节点发送的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所有子数据包,则停止向所述下一级节点发送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并丢弃接收到的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传输方法由用户面功能实体执行,所述上一级节点包括应用服务器,所述下一级节点包括基站设备;接收核心网设备发送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相关的策略信息,包括:接收会话管理功能SMF发送的PDU会话管理策略信息;或者
所述数据传输方法由基站设备执行,所述上一级节点包括用户面功能实体,所述下一级节点包括用户设备;接收核心网设备发送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相关的策略信息,包括:接收接入与移动性管理功能AMF发送的接入层上下文信息。
9.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AMF发送的用户设备路由选择策略URSP规则,所述URSP规则中包含有针对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的超时丢弃策略;
若根据基站设备发送的数据包中所包含的指示信息识别到所述数据包属于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则在接收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的过程中,根据所述URSP规则检测针对所述子数据包的接收延迟;
若在设定时长内未完整接收到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所有子数据包,则丢弃接收到的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在所述设定时长内完整接收到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所有子数据包,则对所述所有子数据包进行整合处理得到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
若在所述设定时长内未完整接收到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所有子数据包,则向发送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的应用服务器发送反馈信息,以指示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传输失败。
12.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应用功能AF发送的针对强交互型数据包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中包含有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的延迟参数;
根据所述配置信息生成URSP规则和PDU会话管理策略信息,所述URSP规则中包含有针对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的超时丢弃策略,所述PDU会话管理策略信息用于指示对所述子数据包进行传输延迟监测;其中,所述超时丢弃策略用于表示若对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传输超时,则丢弃接收到的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
将所述URSP规则发送至AMF,以使所述AMF将所述URSP规则转发至用户设备,并根据所述URSP规则向基站设备配置接入层上下文信息,所述接入层上下文信息用于指示对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进行传输延迟监测;
将所述PDU会话管理策略信息发送至SMF,以使所述SMF将所述PDU会话管理策略信息配置给用户面功能实体。
13.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配置为接收核心网设备发送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相关的策略信息,所述策略信息用于指示对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进行传输延迟监测;
第一检测单元,配置为识别上一级节点发送的数据包,若识别到上一级节点发送的数据包属于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则在将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发送至下一级节点的过程中,根据所述策略信息检测对所述子数据包的传输是否满足延迟要求;
第一处理单元,配置为若检测到对所述子数据包的传输不满足所述延迟要求,则停止向所述下一级节点发送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其余子数据包。
14.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配置为接收AMF发送的用户设备路由选择策略URSP规则,所述URSP规则中包含有针对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的超时丢弃策略;
第二检测单元,配置为若根据基站设备发送的数据包中所包含的指示信息识别到所述数据包属于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则在接收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的过程中,根据所述URSP规则检测针对所述子数据包的接收延迟;
第二处理单元,配置为若在设定时长内未完整接收到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所有子数据包,则丢弃接收到的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
15.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三接收单元,配置为接收应用功能AF发送的针对强交互型数据包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中包含有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的延迟参数;
生成单元,配置为根据所述配置信息生成URSP规则和PDU会话管理策略信息,所述URSP规则中包含有针对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的超时丢弃策略,所述PDU会话管理策略信息用于指示对所述子数据包进行传输延迟监测;其中,所述超时丢弃策略用于表示若对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传输超时,则丢弃接收到的所述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
第一发送单元,配置为将所述URSP规则发送至AMF,以使所述AMF将所述URSP规则转发至用户设备,并根据所述URSP规则向基站设备配置接入层上下文信息,所述接入层上下文信息用于指示对强交互型数据包拆分得到的子数据包进行传输延迟监测;
第二发送单元,配置为将所述PDU会话管理策略信息发送至SMF,以使所述SMF将所述PDU会话管理策略信息配置给用户面功能实体。
16.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或实现如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或实现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1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或实现如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或实现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CN202110003821.0A 2021-01-04 2021-01-04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27879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03821.0A CN112787945B (zh) 2021-01-04 2021-01-04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CN202311084695.1A CN116938816A (zh) 2021-01-04 2021-01-04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PCT/CN2021/120147 WO2022142517A1 (zh) 2021-01-04 2021-09-24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EP21913262.8A EP4239974A4 (en) 2021-01-04 2021-09-24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SSION OF DATA, AS WELL AS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7/986,590 US20230071243A1 (en) 2021-01-04 2022-11-14 Conserving network resources during transmission of packets of interactive service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03821.0A CN112787945B (zh) 2021-01-04 2021-01-04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84695.1A Division CN116938816A (zh) 2021-01-04 2021-01-04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87945A CN112787945A (zh) 2021-05-11
CN112787945B true CN112787945B (zh) 2023-08-11

Family

ID=7575377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03821.0A Active CN112787945B (zh) 2021-01-04 2021-01-04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CN202311084695.1A Pending CN116938816A (zh) 2021-01-04 2021-01-04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84695.1A Pending CN116938816A (zh) 2021-01-04 2021-01-04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71243A1 (zh)
EP (1) EP4239974A4 (zh)
CN (2) CN112787945B (zh)
WO (1) WO202214251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87945B (zh) * 2021-01-04 2023-08-1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6567657A (zh) * 2022-01-28 2023-08-0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WO2023168573A1 (en) * 2022-03-07 2023-09-14 Shenzhen Tcl New Technology Co., Lt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extended reality traffic
CN117478971A (zh) * 2022-07-22 2024-01-30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WO2024072638A1 (en) * 2022-09-27 2024-04-04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s for secure configuration and provisioning of user equipment policy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62426A (zh) * 2019-04-02 2019-07-2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758279A (zh) * 2018-02-15 2020-10-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跟踪QoS违规事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862771B2 (en) * 2016-11-10 2020-12-08 Ciena Corporation Adaptive systems and methods enhancing service quality of experience
CN106789886A (zh) * 2016-11-16 2017-05-31 深圳市异度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18174383A1 (ko) * 2017-03-21 2018-09-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세션 관리 방법 및 smf 노드
EP3846508A1 (en) * 2017-10-09 2021-07-07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Policy control for ethernet packet data
US10973040B2 (en) * 2017-11-20 2021-04-06 Ofinno, Llc Data notification during a service request procedure
US11496573B2 (en) * 2018-06-22 2022-11-0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ptimizing user equipment operation by conditioning multiple policies on information elements
US10602422B1 (en) * 2018-12-10 2020-03-24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Application-based user equipment route selection policy mapping
EP3903539A1 (en) * 2018-12-28 2021-11-03 Ofinno, LLC Restrict services and policy control for always-on pdu session
CN111385221B (zh) * 2018-12-29 2022-04-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通信设备
EP3678448A1 (en) * 2019-01-03 2020-07-08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Network assisted connection
CN111770531B (zh) * 2019-04-01 2022-03-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获取数据包延迟参数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11147564B (zh) * 2019-12-20 2022-07-26 国久大数据有限公司 数据文件传输方法、系统及通信终端
CN112787945B (zh) * 2021-01-04 2023-08-1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58279A (zh) * 2018-02-15 2020-10-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跟踪QoS违规事件
CN110062426A (zh) * 2019-04-02 2019-07-2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Tencent, Huawei, CATT,OPPO, Sony.S2-2008866 "PCC to support Advanced Interactive Service".3GPP tsg_sa\wg2_arch.2020,(第tsgs2_142e_electronic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239974A4 (en) 2024-05-01
CN112787945A (zh) 2021-05-11
CN116938816A (zh) 2023-10-24
US20230071243A1 (en) 2023-03-09
EP4239974A1 (en) 2023-09-06
WO2022142517A1 (zh) 2022-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87945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US20230083441A1 (en) Managing subpacket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for advanced interactive services
US20230070702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2437122B (zh) 通信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037440B (zh) 数据重传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2142676A1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US20230118176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CN114039703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WO2023000894A1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服务器、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4221909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WO2023213089A1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终端设备
Phung et al. Enhancing rest http with random linear network coding in dynamic edge computing environments
CN111225423B (zh) 一种数据前转的方法和设备
WO2023142592A1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计算机程序产品
US20230362856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data transmission apparatus,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7062102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WO2024001451A1 (zh) 业务数据包的处理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7857396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7834486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7880983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7978787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4501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