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87827B -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87827B
CN112787827B CN201911090227.9A CN201911090227A CN112787827B CN 112787827 B CN112787827 B CN 112787827B CN 201911090227 A CN201911090227 A CN 201911090227A CN 112787827 B CN112787827 B CN 1127878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ssion
network element
data stream
information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9022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87827A (zh
Inventor
李汉成
周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to CN20191109022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87827B/zh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EP20885795.3A priority patent/EP4044506A4/en
Priority to AU2020379793A priority patent/AU2020379793C1/en
Priority to PCT/CN2020/127293 priority patent/WO2021089017A1/zh
Priority to CA3160808A priority patent/CA3160808A1/en
Priority to JP2022526461A priority patent/JP7472279B2/ja
Publication of CN1127878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87827A/zh
Priority to US17/738,778 priority patent/US20220264355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878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878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用以创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本申请中应用功能网元先获取数据流的转发信息,该数据流的转发信息包括数据流对应的入口信息和数据流对应的出口信息;之后,应用功能网元再基于数据流的转发信息确定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也就是该数据流承载在两个会话中,一个是入口信息对应的第一会话,另一个是出口信息对应的第二会话。应用功能网元能够在确定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数据流的情况下,触发核心网设备发起针对第一会话和第二会话的PCC规则配置过程,由此可以建立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区别于传统以太网不能提供高可靠性的数据传输以及保障时延传输的弊端,在传统以太网的基础上产生了时延敏感网络(time sensitive networking,TSN),TSN兼具了实时性和确定性,能够保障业务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同时也可以预测数据传输过程中端到端的传输时延。
为了在第五代移动通信(5th-generation,5G)系统中,借助TSN实现端到端的可靠性数据传输,将5G系统虚拟为TSN中的一个交换节点,形成了5G系统与TSN互通的网络架构,在该种网络架构中,5G系统中的控制面网元在接收TSN中的配置网元的指示后,可以创建在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与用户面网元之间建立数据流,配置该数据流的转发规则,实现UE到用户面网元之间的数据传输。
但基于现有5G系统与TSN互通的网络架构下数据流的创建机制,5G系统还无法创建UE到UE的数据流,无法实现UE之间的数据传输。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用以创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首先,应用功能网元可以获取数据流的转发信息,该数据流的转发信息包括数据流对应的入口信息和数据流对应的出口信息;之后,应用功能网元再基于数据流的转发信息确定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也就是该数据流承载在两个会话中,一个是入口信息对应的第一会话,另一个是出口信息对应的第二会话。应用功能网元可以触发核心网设备对第一会话以及第二会话的PCC规则进行配置。
通过上述方法,应用功能网元能够在确定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数据流的情况下,触发核心网设备发起两次针对不同会话的PCC规则配置(如创建或修改)过程,由此可以建立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若入口信息包括该数据流的入端口标识,出口信息包括数据流的该出端口标识;应用功能网元在基于数据流的转发信息确定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时,可以根据出端口标识和入端口标识确定数据流为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其中,出端口标识为第二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标识和入端口标识为第一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标识。
通过上述方法,应用功能网元可以较为方便、快速的确定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应用功能网元根据出端口标识和入端口标识确定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具体包括:
应用功能网元基于出端口标识和入端口标识分别与第一会话和第二会话相关联,确定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示例性的,应用功能网元可以获取终端设备侧的端口与会话的关联关系,若确定该数据流的入端口和出端口均对应会话,则表示该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
通过上述方法,应用功能网元通过出入端口与会话的关联关系,可以较为方便、快速的确定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数据流为第一终端设备到第二终端设备的数据流,第一会话为第一终端设备建立的会话,第二会话为第二终端设备建立的会话。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应用功能网元获取数据流的转发信息之前,该应用功能网元确定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能够相互通信;应用功能网元可以根据已获取的第一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和第二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向时延敏感网络中的设备上报第一终端设备侧的端口到第二终端设备侧的端口的传输时延;其中,第二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侧的端口与数据网络间的传输时延,第一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侧的端口与数据网络间的传输时延。其中,第一终端设备侧的端口可以包括前述数据流的入端口,第二终端设备侧的端口可以包括前述数据流的出端口。
通过上述方法,应用功能网元上报第一终端设备侧的端口到第二终端设备侧的端口的传输时延,可以便于时延敏感网络中的设备确定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的调度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应用功能网元获取数据流的转发信息之前,在第一终端设备建立第一会话时,应用功能网元接收第一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在第二终端设备建立第二会话时(例如,在第二会话建立过程中,或第二会话建立完成后),应用功能网元接收第二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和第三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入第一终端设备侧的端口与第二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是端口对,也即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可以通信。应用功能网元可以根据第三指示信息,确定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能够相互通信。
通过上述方法,应用功能网元可以较为便捷的根据第三指示信息确定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能够相互通信,便于后续向时延敏感性网络中的设备上报第一终端设备侧的端口到第二终端设备侧的端口的传输时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应用功能网元获取数据流的转发信息之前,在第二终端设备建立第二会话时,应用功能网元接收第二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在第一终端设备建立第一会话时(例如,在第一会话建立过程中,或第一会话建立完成后),应用功能网元接收第一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和第四指示信息;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入第一终端设备侧的端口与第二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是端口对,也即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可以通信。应用功能网元可以根据第三指示信息,确定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能够相互通信。
通过上述方法,应用功能网元可以较为便捷的根据第四指示信息确定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能够相互通信,便于后续向时延敏感性网络中的设备上报第一终端设备侧的端口到第二终端设备侧的端口的传输时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应用功能网元获取数据流的转发信息之前,在第一终端设备建立第一会话时(例如,在第一会话建立过程中,或第一会话建立完成后),应用功能网元接收第一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在第二终端设备建立第二会话时,应用功能网元接收第二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
应用功能网元可以本地保存群组信息,该群组信息中记录了通信群组中包括的群组成员,根据群组信息,确定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能够相互通信。群组信息也可以是应用功能网元从其他网元中获取的。
通过上述方法,应用功能网元可以较为便捷的根据群组信息确定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能够相互通信,便于后续向时延敏感性网络中的设备上报第一终端设备侧的端口到第二终端设备侧的端口的传输时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应用功能网元在触发核心网设备为入口信息对应的第一会话配置策略和计费控制PCC规则时,还可以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
通过上述方法,应用功能网元可以告知核心网设备该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以便核心网设备可以创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的方式有许多中,可以采用直接指示的方式,如第一指示信息为表征该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的字符,也可以采用间接指示的方式,下面列举其中几种间接指示的方式:
方式一、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数据流的入端口标识和数据流的出端口标识。
方式二、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会话的标识和第二会话的标识。
方式三、第一指示信息包括出端口标识或第二会话的标识。
通过上述方法,第一指示信息可以采用多种指示方式,灵活的指示该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应用功能网元触发核心网设备为出口信息对应的第二会话配置策略和计费控制PCC规则时,还可以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
通过上述方法,应用功能网元可以告知核心网设备该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以便核心网设备可以创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指示信息指示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的方式有许多中,可以采用直接指示的方式,如发送表征该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的字符,也可以采用间接指示的方式,下面列举其中几种间接指示的方式:
方式一、第二指示信息包括数据流的入端口标识和数据流的出端口标识。
方式二、第二指示信息包括第一会话的标识和第二会话的标识。
方式三、第二指示信息包括入端口标识或第一会话的标识。
通过上述方法,第二指示信息可以采用多种指示方式,灵活的指示该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若入口信息包括第一会话的标识,出口信息包括第二会话的标识,应用功能网元可以根据第一会话的标识和第二会话的标识确定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
通过上述方法,若该数据流的转发信息中携带有两个会话的标识,应用功能网元由此确定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方法包括:会话管理网元可以从策略控制功能网元接收第一转发规则创建请求,第一转发规则创建请求用于指示为承载数据流的第一会话创建转发规则,第一转发规则创建请求包括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指示该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会话管理网元在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后,可以根据第一转发规则创建请求,配置第一会话的转发规则为本地转发。
通过上述方法,会话管理网元在确定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后,通过配置第一会话的转发规则为本地转发,建立终端设备到终端设备的数据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指示信息的指示方式有多种,例如可以采用直接指示的方式,如第一指示信息为表征该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的字符,这样,会话管理网元可以直接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又例如,第一指示信息也可以采用间接指示的方式,下面列举其中几种间接指示的方式下,会话管理网元可以直接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的方式:
方式一、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数据流的入端口标识和数据流的出端口标识。
会话管理网元可以基于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标识与会话的关联关系,根据出端口标识与出端口标识均与会话关联,如出端口与第一会话关联,入端口与第二会话关联;进而确定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
方式二、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会话的标识和第二会话的标识。
会话管理网元可以基于第一会话的标识和第二会话的标识直接,该数据流承载在两个会话中,进而确定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
方式三、第一指示信息包括出端口标识或承载数据流的第二会话的标识。
会话管理网元可以基于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标识与会话的关联关系,根据出端口标识确定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其中,出端口标识为第二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标识;或根据承载数据流的第二会话的标识,确定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
通过上述方法,会话管理网元可以较为灵活的确定该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适用于不同场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会话管理网元从策略控制功能网元接收第二转发规则创建请求,第二转发规则创建请求用于指示为承载数据流的第二会话创建转发规则,第二转发规则创建请求包括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可以指示该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会话管理网元在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后,可以根据第二转发规则创建请求,配置第二会话的转发规则为本地转发。
通过上述方法,会话管理网元在确定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后,通过配置第二会话的转发规则为本地转发,建立终端设备到终端设备的数据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指示信息的指示方式有多种,例如可以采用直接指示的方式,如第二指示信息为表征该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的字符,这样,会话管理网元可以直接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又例如,第二指示信息也可以采用间接指示的方式,下面列举其中几种间接指示的方式下,会话管理网元可以直接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的方式:
方式一、第二指示信息包括数据流的入端口标识和数据流的出端口标识。
会话管理网元可以基于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标识与会话的关联关系,根据出端口标识与出端口标识均与会话关联,如出端口与第一会话关联,入端口与第二会话关联;进而确定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
方式二、第二指示信息包括第一会话的标识和第二会话的标识。
会话管理网元可以基于第一会话的标识和第二会话的标识直接,该数据流承载在两个会话中,进而确定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
方式三、第二指示信息包括入端口标识或承载数据流的第一会话的标识。
会话管理网元可以基于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标识与会话的关联关系,根据入端口标识确定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其中,入端口标识为第一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标识;或根据承载数据流的第一会话的标识,确定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
通过上述方法,会话管理网元可以较为灵活的确定该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适用于不同场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数据流为第一终端设备到第二终端设备的数据流,入端口标识为第一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标识,出端口标识为第二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会话管理网元可以获取第二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若确定第二终端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能够相互通信,可以向应用功能网元发送第二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以及第三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侧的端口和第二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是端口对。
通过上述方法,会话管理网元可以告知应用功能网元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可以通信。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会话管理网元可以获取第一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若确定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能够相互通信,可以向应用功能网元发送第一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以及第四指示信息;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侧的端口和第二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是端口对。
通过上述方法,会话管理网元可以告知应用功能网元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可以通信。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方法包括:策略控制功能网元接收应用功能网元的第一消息,第一消息包括配置承载数据流的第一会话的PCC规则所需的信息以及承载数据流的第二会话的信息;策略控制功能网元根据第二会话的信息确定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分别发起第一会话的策略和计费控制规则PCC规则的创建/修改过程和第二会话的PCC规则的创建/修改过程。
通过上述方法,策略控制功能网元能够在确定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数据流的情况下,发起两次针对不同会话的PCC规则配置(如创建或修改)过程,由此可以建立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会话的信息包括第二会话的端口标识,策略控制功能网元根据第二会话的信息确定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时,可以基于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标识与会话的关联关系,根据第二会话的端口标识确定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
通过上述方法,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可以较为方便、快速的确定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数据流为第一终端设备到第二终端设备的数据流,第一消息还包括下列信息的部分或全部:第一会话的时延信息、第二会话的时延信息,第三时延信息;
其中,第一会话的时延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侧的端口与数据网络间的传输时延,第二会话的时延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终端设备侧的端口与数据网元间的传输时延,第三时延信息,第三时延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侧的端口与第二终端设备侧的端口间的传输时延。
通过上述方法,第一消息中可以携带其他信息,能够有效节约信令,便于策略控制网元可以预先获取其他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分别发起第一会话的PCC规则的创建/修改过程和第二会话的PCC规则的创建/修改过程时,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可以根据第一消息确定第一会话和第二会话的5QI;之后再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第一会话和第二会话的5QI。
例如,第一消息包括第一会话的时延信息。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可以根据第一会话的时延信息确定第一会话的5QI,将第二会话的5QI设置为第一会话的5QI。
第一消息包括第二会话的时延信息和第一会话的时延信息。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可以根据第一会话的时延信息确定第一会话的5QI,根据第二会话的时延信息确定第二会话的5QI。
第一消息包括第三时延信息,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可以根据第三时延信息确定第一会话和第二会话的5QI。
通过上述方法,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可以通过第一消息确定第一会话和第二会话的5QI,创建/修改第一会话和第二会话的PCC规则。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方法包括:会话管理网元接收策略控制网元的转发规则创建请求,转发规则创建请求用于指示创建承载数据流的第一会话的转发规则,转发规则创建请求包括承载数据流的第二会话的信息;会话管理网元根据第二会话的信息确定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会话管理网元分别配置第一会话和第二会话的转发规则为本地转发。
通过上述方法,会话管理网元能够在确定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数据流的情况下,发起两次针对不同会话的转发规则的创建过程,由此可以建立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会话的信息包括第二会话的端口标识,会话管理网元根据第二会话的信息确定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时,可以基于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标识与会话的对应关系,根据第二会话的端口标识确定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
通过上述方法,会话管理网元可以较为方便、快速的确定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会话的信息包括第二会话的会话标识,会话管理网元根据第二会话的信息确定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时,根据第二会话的标识确定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
通过上述方法,会话管理网元可以较为方便、快速的确定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有益效果可以参见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该通信系统包括应用功能网元和会话管理网元。
应用功能网元,用于获取数据流的转发信息,数据流的转发信息包括数据流对应的入口信息和数据流对应的出口信息;基于数据流的转发信息确定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通过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会话管理网元,用于从策略控制功能网元接收第一转发规则创建请求,第一转发规则创建请求用于指示为承载数据流的第一会话创建转发规则,第一转发规则创建请求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根据第一转发规则创建请求,配置第一会话的转发规则为本地转发。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入口信息包括数据流的入端口标识,出口信息包括数据流的出端口标识;应用功能网元基于数据流的转发信息确定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时,可以根据出端口标识和入端口标识确定数据流为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其中,出端口标识为第二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标识和入端口标识为第一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应用功能网元根据出端口标识和入端口标识确定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时,可以基于出端口标识和入端口标识分别与第一会话和第二会话相关联,确定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数据流为第一终端设备到第二终端设备的数据流,第一会话为第一终端设备建立的会话,第二会话为第二终端设备建立的会话。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应用功能网元获取数据流的转发信息之前,应用功能网元可以确定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能够相互通信;根据已获取的第一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和第二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向时延敏感网络中的设备上报第一终端设备侧的端口到第二终端设备侧的端口的传输时延;其中,第二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终端设备侧的端口与数据网络间的传输时延,第一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侧的端口与数据网络间的传输时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会话管理网元可以获取第二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在确定第二终端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能够相互通信后,向应用功能网元发送第二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以及第三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侧的端口和第二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是端口对。应用功能网元在第一终端设备建立第一会话时,接收第一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所第二终端设备建立第二会话时,从会话管理网元接收第二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和第三指示信息,根据第三指示信息,确定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能够相互通信。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会话管理网元可以获取第一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在确定第二终端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能够相互通信后,向应用功能网元发送第一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以及第四指示信息,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侧的端口和第二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是端口对。在第二终端设备建立第二会话时,接收第二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在第一终端设备建立第一会话时,应用功能网元从会话管理网元接收第一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和第四指示信息,根据第三指示信息,确定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能够相互通信。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应用功能网元获取数据流的转发信息之前,在第一终端设备建立第一会话时,应用功能网元可以接收第一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在第二终端设备建立第二会话时,应用功能网元可以接收第二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应用功能网元可以根据群组信息,确定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能够相互通信。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指示信息包括出端口标识或第二会话的标识。会话管理网元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在确定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时,可以基于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标识与会话的关联关系,根据出端口标识确定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其中,出端口标识为第二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标识;也可以根据承载数据流的第二会话的标识,确定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入口信息包括第一会话的标识,出口信息包括第二会话的标识,应用功能网元基于数据流的转发信息确定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是可以根据第一会话的标识和第二会话的标识确定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应用功能网元还可以通过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会话管理网元还可以从策略控制功能网元接收第二转发规则创建请求,第二转发规则创建请求用于指示为承载数据流的第二会话创建转发规则,第二转发规则创建请求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根据第二转发规则创建请求,配置第二会话的转发规则为本地转发。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指示信息包括入端口标识或第一会话的标识。会话管理网元根据第二指示信息在确定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时,可以基于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标识与会话的关联关系,根据入端口标识确定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其中,入端口标识为第一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标识;也可以根据承载数据流的第一会话的标识,确定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应用于应用功能网元,有益效果可以参见第一方面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实例中行为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装置的结构中包括接收单元和处理单元,还可以包括发送单元,这些单元可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方法示例中的相应功能,具体参见方法示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做赘述。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应用于会话管理网元,有益效果可以参见第二方面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二方面的方法实例中行为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装置的结构中包括接收单元和处理单元,还可以包括发送单元,这些单元可以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方法示例中的相应功能,具体参见方法示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做赘述。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应用于策略控制功能网元,有益效果可以参见第三方面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三方面的方法实例中行为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装置的结构中包括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还可以包括处理单元,这些单元可以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方法示例中的相应功能,具体参见方法示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做赘述。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应用于会话管理网元,有益效果可以参见第四方面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四方面的方法实例中行为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装置的结构中包括接收单元和处理单元,还可以包括发送单元,这些单元可以执行上述第四方面方法示例中的相应功能,具体参见方法示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做赘述。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应用于应用功能网元,有益效果可以参见第一方面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所述通信装置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所述基站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方法中相应的功能。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耦合,其保存所述通信装置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所述通信装置的结构中还包括通信接口,用于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应用于会话管理网元,有益效果可以参见第二方面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所述通信装置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所述基站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方法中相应的功能。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耦合,其保存所述通信装置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所述通信装置的结构中还包括通信接口,用于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应用于策略控制功能网元,有益效果可以参见第三方面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所述通信装置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所述基站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方法中相应的功能。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耦合,其保存所述通信装置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所述通信装置的结构中还包括通信接口,用于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
第十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应用于会话管理网元,有益效果可以参见第四方面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所述通信装置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所述基站执行上述第四方面方法中相应的功能。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耦合,其保存所述通信装置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所述通信装置的结构中还包括通信接口,用于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
第十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十五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十六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芯片,所述芯片与存储器相连,所述芯片用于读取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软件程序,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5G系统的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2为TSN的网络拓扑示意图;
图3为TSN的集中管理架构示意图;
图4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4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5~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示意图;
图12~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用以创建UE到UE的数据流。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前后关联的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申请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并且,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到5G系统与TSN结合,将5G系统虚拟成TSN中一个交换节点的通信方法,下面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5G系统、TSN及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网络架构进行说明。
请参见图1,为5G系统的网络架构示意图,该网络架构为5G网络架构。该5G架构中的网元包括终端设备,图1中以终端设备为UE为例。网络架构还包括无线接入网(radioaccess network,RAN)、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function,AMF)网元、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SMF)网元、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网元、策略控制功能(policy control function,PCF)网元、应用功能(application function,AF)网元、数据网络(data network,DN)等。
RAN的主要功能是控制用户通过无线接入到移动通信网络。RAN是移动通信系统的一部分。它实现了一种无线接入技术。从概念上讲,它驻留某个设备之间(如移动电话、一台计算机,或任何远程控制机),并提供与其核心网的连接。AMF网元负责终端的接入管理和移动性管理,在实际应用中,其包括了LTE中网络框架中MME里的移动性管理功能,并加入了接入管理功能。
SMF网元负责会话管理,如用户的会话建立等。
UPF网元是用户面的功能网元,主要负责连接外部网络,其包括了LTE的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和公用数据网网关(public data network GateWay,PDN-GW)的相关功能。
DN负责为终端提供服务的网络,如一些DN为终端提供上网功能,另一些DN为终端提供短信功能等等。
PCF网元的主要功能是执行策略控制,类似于LTE中的策略与计费规则功能(policy and charging rules function,PCRF)网元,主要负责策略授权,服务质量以及计费规则的生成,并将相应规则通过SMF网元下发至UPF网元,完成相应策略及规则的安装。
AF网元可以是第三方的应用控制平台,也可以是运营商自己的设备,AF网元可以为多个应用服务器提供服务,AF网元是可以提供各种业务服务的功能网元,能够通过NEF网元与核心网交互,以及能够和策略管理框架交互进行策略管理。
此外,尽管未示出,核心网控制面功能网元还包括网络开放功能(networkexposure function,NEF)、统一数据管理(unified data management,UDM)、网元统一数据仓储(unified data repository,UDR)网元,NEF网元用于提供网络能力开放相关的框架、鉴权和接口,在5G系统网络功能和其他网络功能之间传递信息;UDR网元主要用来存储用户相关的签约数据、策略数据、用于开放的结构化数据、应用数据;UDM网元可存储用户的签约信息,实现类似于4G中的HSS的后端。
本申请中的终端设备,又称之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是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或车载;也可以部署在水面上(如轮船等);还可以部署在空中(例如飞机、气球和卫星上等)。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
下面对TSN进行介绍,TSN一般包括交换节点(bridge)、数据终端(end station),数据终端和交换节点可以形成网络拓扑结构,交换节点可通过其配置或创建的转发信息来转发报文,将报文转发给数据终端或其他交换节点。
数据终端和交换节点形成网络拓扑结构有多种,可以根据应用场景进行配置,请参见图2,为TSN的一种简单网络拓扑结构示意图,其中包括多个数据终端和交换节点。
TSN基于二层传输,TSN标准定义了数据终端和交换节点的行为以及交换节点转发数据流的调度方式,从而实现可靠时延传输。TSN中的交换节点以报文的目的媒体存取控制位址(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MAC)地址、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或其他报文特征为数据流的流标识,根据数据流的时延需求进行资源预留以及调度规划,从而根据生成的调度策略保障可靠性和传输时延。
数据终端可分为发送端(talker)和接收端(listener)其中,将数据流(stream)的发送者称为发送端(talker),数据流的接收者称为接收端(listener);当发送端或接收端将数据流需求发送给TSN时,TSN配置会启动,TSN配置包括配置从发送端到接收端所经路径上的交换节点。
可选的,TSN还可以包括配置网元,用于实现TSN配置,如集中网络配置(centralized network configuration,CNC)网元、集中用户配置(centralized userconfiguration,CUC)网元。
请参见图3,为TSN的集中管理架构示意图,该集中管理架构为TSN标准中的802.1qcc定义的三种架构中的一种,该集中管理架构包括发送端、接收端、交换节点、CNC网元和CUC网元。需要说明的是,图3所示的网元的数量和网络拓扑结构仅是示例,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
其中,交换节点按照TSN标准的定义为数据流预留资源,并对数据报文进行调度和转发。
CNC网元,负责管理TSN用户面的拓扑以及交换节点的信息,并根据CUC网元提供的流创建请求,生成数据流的传输路径以及数据终端和各交换节点上的转发信息,之后将交换节点上的转发信息(如数据流的流标识、交换节点进行数据传输时交换节点的出入端口的标识等信息)下发到对应的交换节点。
其中,交换节点的信息包括交换节点的端口信息(如数据传输的入端口、出端口等信息)和时延信息(交换节点的内部传输时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5G系统可以作为虚拟交换节点,虚拟交换节点的信息也包括虚拟交换节点的端口信息和时延信息。
具体的,虚拟交换节点的端口分为传输上下行数据的入端口和出端口,虚拟交换节点的入端口包括UE侧的端口和UPF侧的端口,如UE侧接收上行数据的端口,UPF侧接收下行数据的端口,虚拟交换节点的出端口包括UE侧的端口和UPF侧的端口,如UE侧发送下行数据的端,UPF侧发送上行数据的端口(下行端口)。
CUC网元,用于获取数据终端的TSN能力,即获取数据终端的端口数量、每个数据终端的端口的MAC地址,以及每个端口支持的802.1能力。在此基础上CUC网元可以收集数据终端的流创建请求,在匹配发送端和接收端的流创建请求之后,向CNC网元请求创建数据流,并对CNC网元生成的转发信息进行确认。其中匹配发送端和接收端的流创建请求,指的是发送端和接收端各自向CUC网元发送的流创建请求,流创建请求包括一些信息,例如请求的数据流的目的MAC地址,CUC网元将流创建请求与不同的数据终端请求的数据流的目的MAC地址进行匹配,如果两个数据终端所请求的数据流的目的MAC地址相同,则这两个数据终端请求的同一条数据流,匹配成功,可以创建数据流,否则只有发送端或接收端的流创建请求,无法创建数据流。
可以理解的是,CNC网元和CUC网元为TSN中的控制面网元。
TSN中的交换节点除了进行数据或报文转发,还需要具有其他功能,例如具有拓扑发现功能,确定交换机标识及交换机端口标识,支持链路层发现协议(link layerdiscovery protocol,LLDP)等协议,又例如可以确定传输时延,并在检测到交换节点的内部传输时延后,向配置网元上报检测到的传输时延。
如图4a所示,为本申请适用的一种网络架构示意图,其中,结合了第五代移动通信(5th-generation,5G)系统和TSN的网络架构。如图4a所示的网络架构示意图,在AF网元上增加TSN适配功能的控制面,在UPF网元上增加TSN适配功能的用户面(user plane,UP)1,在UE上增加TSN适配功能的UP2,这三者与5G系统一起组成逻辑交换节点,即虚拟交换节点,作为TSN中的交换节点。虽然图4a中,UPF与UP1,UE与UP2是分开画的,但是实际上UP1和UP2是用户面TSN适配功能的逻辑功能,UP1可以部署在UPF网元上,或者UP1可以是UPF网元的内部功能模块;同理UP2可以部署在UE上,或者UP2可以是UE的内部功能模块。
其中,TSN适配功能指的是将5G网络的特征和信息适配成TSN要求的信息,通过TSN定义的接口与TSN中的网元通信。
其中,AF网元作为5G系统和TSN的连接节点,AF网元可以TSN中的CNC网元交互,按照TSN交换节点的要求向CNC网元提供逻辑交换节点的信息,TSN适配功能的用户面向TSN适配功能的控制面提供必要的信息,即UP1可以向AF网元提供必要的信息,例如提供TSN中交换节点的信息,可以识别CNC网元所属的TSN,还可以向5G系统中的PCF网元提供TSN的DNN。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虚拟交换节点所包括的UE侧的端口可以是UE或者UP2的物理端口,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UE侧的物理端口。UE侧的端口可以是基于UE粒度的,即一个UE对应一个端口,不同的UE对应不同的端口;也可以是基于PDU会话粒度的,即一个会话对应一个端口,不同的会话对应不同的端口;还可以是基于TSN粒度的,即一个TSN域对应一个或多个端口,同一个虚拟端口不能对应不同的TSN域。
虚拟交换节点所包括的UPF侧的端口为UPF或者UP1的物理端口。一个UPF或者UP1上可以包括多个物理端口,UPF或者UP1的一个物理端口对应一个虚拟交换节点,但是一个虚拟交换节点可以包括一个UPF或者UP1的多个物理端口,也可以包括多个UPF或者UP1的多个物理端口。
如图4b所示,为本申请适用的另一种网络架构示意图,图4b中,UE上部署有TSN适配功能的用户面或TSN适配功能的用户面是UE的内部功能模块,即图4a中的UP2,UP2用于获取UE的端口信息,并通过控制面发送到AF网元。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4a和4b所示的网络框架中,SMF网元可以通过PCF网元或NEF网元与AF网元交互,也可以和AF网元直接交互,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
图4b中,AF网元是逻辑网元,可以是其他逻辑网元内的组件(例如SMF网元内的组件),也可以是其他控制面功能网元,这里并不限定其名称。在图4b中,虚拟交换节点中包括两个UE,分别为UE1和UE2。数据终端1和UE1侧的端口(如端口1)连接,数据终端2和UE2侧的端口(如端口2)连接。UPF网元通过UPF侧的端口(如端口3)与其他数据终端(如数据终端3)或交换节点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在图4b中以UE侧连接的设备为数据终端为例,事实上,UE侧也可以连接交换节点,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
在5G系统与TSN结合的网络架构中,数据流在TSN网络中基于TSN的定义进行传输,而在经过5G用户面时,使用5G系统的传输机制进行传输。在5G系统中,数据流由5G网络侧发往UE侧为下行流,该下行流可以承载在UE的会话中,具体的,该下行流可以是该UE的会话中的一个QoS流;数据流由UE侧发往5G网络侧为上行流,该上行流可以承载在UE的会话中,具体的,该上行流可以是该UE的会话中的一个QoS流,为方便区分,下行流可以称为下行流,上行流可以称为上行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流为从UE到UE的数据流,该数据流包括由5G网络侧发往UE侧的下行流以及由UE侧发往5G网络侧的上行流。该上行流和下行流分别承载在UE的会话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承载上行流的会话为第一会话,承载下行流的会话为第二会话。
需要说明的是,图4a~4b所示的网络架构仅以5G系统与TSN结合的网络架构,在下面介绍中,基于图4a~4b所示的网络架构示意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通信方法进行介绍,事实上,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其他通信系统与TSN结合,当其他通信系统虚拟为TSN中的交换节点时,其他通信系统中设置有可以实现相关功能的网元(如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会话管理网元或移动接入管理网元等功能的网元),以保证其他通信系统具有交换节点的功能,具体实现方式可参见本申请实施例。
以如图4a~4b所示的网络架构为例,对5G系统与TSN互通的网络架构中配置UE和DN侧之间数据流的转发信息的方式进行说明。
AF网元可以先从CNC网元获取数据流的转发信息,该数据流的转发信息包括有数据流的流标识,该数据流的入端口标识和该数据流的出端口标识。其中,入端口标识用于指示虚拟交换节点接收数据流的端口,入端口可以是UE侧的端口,也可以是UPF侧的端口;出端口标识用于指示虚拟交换节点发送数据流的端口,出端口可以是UE侧的端口,也可以是UPF侧的端口。AF网元可以包括保存一个或者多个UE侧端口的标识和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会话的关联关系。当AF网元接收到该数据流的转发信息后,可以根据该数据流的转发信息中的数据流的出端口标识或数据流的入端口标识确定对应的PDU会话Y,之后,AF网元向PCF网元发送PDU会话Y的标识(如PDU会话Y对应的MAC地址)、数据流的目的MAC地址;可选的,还可以发送数据流的出端口标识和/或入端口标识;可选的,还可以发送数据流方向(上行数据流或者下行数据流)。触发PCF网元发起该PDU会话Y的策略和计费控制规则(policy and charging control rule,PCC rule)创建/修改流程,创建或修改该PDU会话中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流;并将创建或修改后的PCC规则的相关信息(如QoS流的5QI的等信息)发送给SMF网元,由SMF网元根据PCC规则的相关信息创建PDU会话Y的转发规则。
目前,在5G系统与TSN互通的网络架构中,PCF网元在接收到AF网元的指示后,在对应的PDU会话中创建/修改UE到UPF网元的QoS流,也就是建立一个上行流或一个下行流。而对于UE到UE的数据流,由于同时涉及到上行流和下行流,还没有一种方式能够实现UE到UE的数据流的创建。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用于创建UE到UE的数据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应用功能网元可以在接收到携带有数据流对应的入口信息和数据流对应的出口信息的数据流的转发信息后,根据数据流的转发信息确定该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之后,触发核心网设备为入口信息对应的第一会话和出口信息对应的第二会话的PPC规则。之后,会话管理网元在接收到来自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转发规则创建请求后,根据该转发规则中携带的指示信息(如第一指示信息或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的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根据转发规则创建请求配置第一会话和第二会话的转发规则为本地转发,进而创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进行说明,参见图5,该方法包括:
步骤501:应用功能网元获取数据流的转发信息,数据流的转发信息包括数据流对应的入口信息和数据流对应的出口信息。
本申请并不限定应用功能网元获取数据流的转发信息的方式,例如,当集中网络配置网元接收到用于请求创建该数据流的流创建请求后,生成该数据流的传输路径、以及数据终端和各交换节点上该数据流的转发信息,之后将应用功能网元所在的虚拟交换节点上该数据流的转发信息发送给应用功能网元。又例如,数据流的转发信息可以是预先配置在应用功能网元的。又例如,应用功能网元可以从其他网络获取该数据流的转发信息。
其中,数据流对应的入口信息指示该数据流进入该虚拟交换节点的入口。数据流对应的入口信息中可以包括下列信息的部分或全部:数据流的入端口标识、第一会话的标识。第一会话为该入口信息对应的会话,是承载该数据流(中的上行流)的会话。
数据流对应的出口信息指示该数据流流出该虚拟交换节点的出口。数据流对应的出口信息中可以包括下列信息的部分或全部:该数据流的出端口标识、第二会话的标识。第二会话为该出口信息对应的会话,是承载该数据流(中的下行流)的会话。
步骤502:应用功能网元基于数据流的转发信息确定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
针对于数据流的转发信息中包括的信息组成不同,应用功能网元基于数据流的转发信息确定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的方式也不同,下面对应用功能网元确定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的方式分别介绍:
方式一:数据流对应的入口信息包括数据流的入端口标识,数据流对应的出口信息包括数据流的出端口标识。
应用功能网元确定该入端口标识和该出端口标识分别与第一会话和第二会话关联,示例的,应用功能网元可以基于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标识与会话的关联关系,根据入端口标识和该出端口标识确定该出端口标识和入端口标识分别与会话对应,进而确定该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其中,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标识与会话的关联关系可以是应用功能网元本地保存的,也可以是应用功能网元从其他网元(如会话管理网元)获取的,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应用功能网元获取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标识与会话的关联关系的方式。
可选的,应用功能网元若确定该入端口标识为第一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标识,该出端口标识为第二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标识,则该数据流为第一终端设备到第二终端设备的数据流。也就是说,第一会话为第一终端设备的会话,第二数据为第二终端设备的会话,该数据流从第一终端设备侧的端口进入,从第二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流出。
应用功能网元确定该入端口标识为第一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标识以及该出端口标识为第二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标识的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例如,应用功能网元可以根据终端设备与端口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一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标识以及该出端口标识为第二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标识,终端设备与端口的对应关系可以是应用功能网元本地保存的,也可以是应用功能网元从其他网元(如会话管理网元)获取的,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应用功能网元获取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标识与会话的关联关系的方式。
方式二:数据流对应的入口信息包括第一会话的标识,数据流对应的出口信息包括第二会话的标识。
应用功能网元根据第一会话的标识和第二会话的标识直接确定该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
之后,应用功能网元可以触发策略控制功能网元配置第一会话的PCC规则和第二会话的PCC规则。
应用功能网元在确定该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可以触发策略控制功能网元配置发起两次PCC规则的创建/修改过程,分别为第一会话的PCC规则的创建/修改过程以及第二会话的PCC规则的创建/修改过程。
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应用功能网元指示策略控制功能网元配置发起两次PCC规则的创建/修改过程的先后顺序,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应用功能网元先触发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发起第一会话的PCC规则的创建/修改过程,之后再触发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发起第二会话的PCC规则的创建/修改过程为例进行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配置第一会话的PCC规则实际上是配置第一会话中QoS流(也就是上行流)的PCC规则,配置第二会话的PCC规则实际上是配置第二会话中QoS流(也就是下行流)的PCC规则。
步骤503a:策略控制功能网元接收应用功能网元的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有配置第一会话的PCC规则所需要的信息以及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
配置第一会话的PCC规则所需要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该数据流的流标识、第一时延信息、第一会话对应的端口的标识、第一会话的标识、数据流的方向、第二会话对应的端口标识信。
第一时延信息指示通过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会话传输数据流的报文时,在第一终端设备侧端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此处第一终端设备侧端口为该数据流的入端口)和用户面网元之间转发报文的传输时延。因此,第一时延信息也可以称为第一会话的时延信息或第一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
第一会话可以与第一终端设备侧的端口对应,第一会话对应的端口的标识可以是该第一终端设备侧的端口的标识。
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第一指示信息指示该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的方式。例如,第一指示信息可以采用直接指示的方式,例如第一指示信息可以为预先约定的可指示该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的字符,又例如,第一指示信息可以采用间接指示的方式,第一指示信息可以包括第二会话的标识或数据流的出端口标识。
其中,应用功能网元在向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第一消息之前,应用功能网元需要先获取第一时延信息,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应用功能网元获取第一时延信息的方式。例如,应用功能网元可以直接从其他网元获取第一时延信息,应用功能网元也可以先获取计算第一时延信息所需的信息(如第一终端设备的驻留时延、第一终端设备和用户面网元之间的PDB),再利用计算第一时延信息所需的信息自行计算第一时延信息。该其他网元可以是会话管理网元(如会话管理网元通过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第一时延信息或计算第一时延信息所需的信息),也可以是策略控制功能网元。
计算第一时延信息所需的信息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驻留时延、第一终端设备和用户面网元之间的报文时延预算(packet delay budget,PDB),第一终端设备的驻留时延是指第一终端设备和其对应的UP2之间转发报文的传输时延,PDB用于指示用户面节点(包括UE、接入网设备和UPF网元)之间传输数据流的最大时延预算。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会话可以对应一个或多个第一终端设备侧的(如多个UP2的端口)端口,当多个第一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时,应用功能网元可以预先获取多个第一时延信息或计算多个第一时延信息所需的信息,每个第一传输时延可以是为一个第一终端设备侧的端口与用户面网元之间转发报文的传输时延。
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可以根据第一消息,配置第一会话的PCC规则,其中包括根据第一时延信息确定该数据流中上行流的5G QoS指示符(5G QoS indicator,5QI)。
步骤504a: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在配置了第一会话的PCC规则后,可以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第一转发规则创建请求,该第一转发规则创建请求用于指示创建第一会话的转发规则,第一转发规则创建请求中包括第一指示信息。
步骤505a:会话管理网元接收到第一转发规则创建请求后,可以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该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
第一指示信息的指示方式不同,会话管理网元确定该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的方式也不同:
若第一指示信息采用直接指示的方式,会话管理网元可以根据该第一指示信息直接确定该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
若第一指示信息采用间接指示的方式,当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二会话的标识,会话管理网元可以确定该数据流的出口为终端设备,也就是说该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当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数据流的出端口标识,会话管理网元可以根据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标识与会话的关联关系,确定该出端口标识与一个会话对应,进而确定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
步骤506a:会话管理网元将第一会话的转发规则配置为本地转发。
对于上行流,本地转发是指配置第一会话的转发规则中的转发策略为将该上行流的报文发送到本地转发模块。示例性的,会话管理网元可以配置转发操作规则(forwardingaction rule,FAR)中的目的接口为“内部接口(internal interface)”(这里不限定internal interface的具体名称)”。
至此第一会话的PCC规则的创建/修改过程完成。
步骤503b:策略控制功能网元接收应用功能网元的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包括配置第二会话的PCC规则所需的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
配置第二会话的PCC规则所需要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该数据流的流标识、第二时延信息、第二会话对应的端口的标识、第二会话的标识、数据流的方向、第一会话对应的端口标识。
第二时延信息指示通过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会话传输数据流的报文时,在第二终端设备侧端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此处第二终端设备侧端口为该数据流的入端口)和用户面网元之间转发报文的传输时延。因此,第二时延信息也可以称为第二会话的时延信息或第二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
第二会话可以与第二终端设备侧的端口对应,第二会话对应的端口的标识可以是该第二终端设备侧的端口的标识。
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第二指示信息指示该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的方式。例如,第二指示信息可以采用直接指示的方式,例如第二指示信息可以为预先约定的可指示该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的字符,又例如,第二指示信息可以采用间接指示的方式,第二指示信息可以包括第一会话的标识或数据流的出端口标识。
其中,应用功能网元在向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第二消息之前,应用功能网元需要先获取第二时延信息,应用功能网元获取第二时延信息的方式与应用功能网元获取第一时延信息的方式相同,具体可参见前述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会话可以对应一个或多个第二终端设备侧的(如多个UP2的端口)端口,当多个第二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时,应用功能网元可以预先获取多个第二时延信息或计算多个第一时延信息所需的信息,每个第二传输时延可以是为一个第二终端设备侧的端口与用户面网元之间转发报文的传输时延。
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可以根据第二消息,配置第二会话的PCC规则,其中包括根据第二时延信息确定该数据流中下行流的5QI。
步骤504b: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在配置了第二会话的PCC规则后,可以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第二转发规则创建请求,该第二转发规则创建请求用于指示创建第二会话的转发规则,第一转发规则创建请求中包括第二指示信息。
步骤505b:会话管理网元接收到第二转发规则创建请求后,可以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该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会话管理网元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该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的方式与会话管理网元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该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的方式相同,具体可参见前述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506b:会话管理网元将第二会话的转发规则配置为本地转发。
对于下行流,本地转发配置第二会话中的转发规则中的转发策略为从本地转发模块匹配报文。示例性的,会话管理网元可以配置报文检测规则(packet detection rule,PDR)中的源接口为“internal interface”(这里不限定internal interface的具体名称)。
至此第二会话的PCC规则的创建/修改过程完成。
需要说明的是,在应用功能网元在执行步骤503a以及步骤503b时,需要获取第一时延信息和第二时延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应用功能网元获取第一时延信息和第二时延信息的先后顺序,下面以应用功能网元先获取第一时延信息为例进行说明。
当第一终端设备上线后,会话管理网元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建立第一会话,在建立第一会话时,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将第一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通过策略控制网元)发送给应用功能网元。
会话管理网元也可以将计算第一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所需的信息(通过策略控制网元)发送给应用功能网元。
之后,当与第一终端设备能够相互通信的第二终端设备上线后,会话管理网元可以为第二终端设备建立第二会话,在建立第二会话时,确定第二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会话管理网元可以将第二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或计算第二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所需的信息发送给应用功能网元。
示例性的,当会话管理网元确定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能够相互通信,会话管理网元可以将第二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或计算第二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和第三指示信息发送给应用功能网元。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侧的端口和第二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是端口对,也就是说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可进行通信。
第三指示信息指示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例如可以采用直接指示方式,第一指示信息为表示第一终端设备侧的端口和第二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是端口对的字符。又例如,第三指示信息也可以采用间接指示的方式,如第三指示信息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也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标识。
应用功能网元在第二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或计算第二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和第三指示信息,根据第三指示信息确定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能够进行通信,可以向TSN中的设备上报第一终端设备侧的端口与第二终端设备侧的端口间的传输时延(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简称第三时延信息)。其中,第三时延信息是应用功能网元根据第一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与第二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的和值确定的。
可选的,会话管理网元也可以在发送第二时延信息时,不发送第三指示信息,应用功能网元可以根据群组信息确定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能够相互通信,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可进行通信。若确定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能够相互通信,应用功能网元可以向TSN中的设备上报第一终端设备侧的端口与第二终端设备侧的端口间的传输时延。
在上述说明中,以应用功能网元先获取第一时延信息为例,应用功能网元线先获取第二时延信息的情况与应用功能网元先获取第一时延信息的情况类似,也就是说,会话管理网元可以向应用功能网元发送第一时延信息和第四指示信息(如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与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类似,可参见前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的说明,此处不再赘述),应用功能网元根据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确定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能够通信,进而,确定第三时延信息并上报。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以及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实质上具备指示作用,指示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能够相互通信,能够进行通信。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其他方式指示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能够进行通信,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以及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仅是举例说明。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应用功能网元也直接获取第三时延信息,应用功能网元获取第三时延信息的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应用功能网元可以先从其他按获取第三时延信息或计算第三时延信息所需要的信息,其中,计算第三时延信息所需要的信息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驻留时延、第一终端设备到用户面网元的PDB、第二终端设备的驻留时延以及第二终端设备到用户面网元的PDB。应用功能网元也可以在获取第一时延信息和第二时延信息之后,根据第一时延信息和第二时延信息确定第三时延信息。
应用功能网元在获取第三时延信息后,可以将第三时延信息发送给TSN。
可选的,应用功能网元在上报第三时延信息时,还可以发送第一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标识以及第二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标识,以指示第三时延信息为第一终端设备到第二终端设备的传输时延。
基于如图4b所示的网络架构,以应用功能网元为AF网元,会话管理网元为SMF网元,策略控制功能网元为PCF网元,集中网络配置网元为CNC网元为例,对如图5所示的实施例进行进一步介绍,如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601、AF网元从SMF网元获取UE1到DN的时延信息T1以及UE2到DN的时延信息T2。该时延信息T1用于指示UE1侧的端口与DN间的传输时延,该时延信息T2用于指示UE2侧的端口与DN间的传输时延。
可选的,AF网元还可以从SMF网元获取UE1侧的端口与UE2侧的端口的时延信息T。
本申请实施例仅是以AF网元从SMF网元获取T1、T2或T为例进行说明,AF网元可以从其他网元获取T1、T2或T,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
SMF网元可以直接向AF网元发送T1、T2或T,也可以向AF网元发送计算T1、T2或T所需的信息。
其中,计算T1所需的信息包括下面信息的部分或全部:UE1与UP2之间的驻留时延、UE1和UPF网元之间的时延预算(packet delay budget,PDB),计算T2所需的信息包括下面信息的部分或全部:UE2与UP2之间的驻留时延、UE2与UPF网元之间的PDB。计算T所需的信息包括下面信息的部分或全部:UE1与UP2之间的驻留时延、UE1和UPF之间的PDB、UE2与UP2之间的驻留时延、UE2与UPF之间的PDB。
SMF网元获取UE1与UP2之间的驻留时延、UE1与UPF之间的PDB、UE2与UP2之间的驻留时延以及UE2与UPF之间的PDB的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例如,UE1与UP2之间的驻留时延可以是UP2或者UE1在创建PDU会话过程中,UP2或者UE1发送给SMF网元的;也可以是UP2或者UE1在创建PDU会话后,UP2或者UE1发送给SMF网元的。类似的,UE2与UP2之间的驻留时延可以是UP2或者UE2在创建PDU会话的过程中,发送给SMF网元的;也可以是UP2或者UE2在创建PDU会话后发送给SMF网元的。
又例如,UE1与UPF之间的PDB以及UE2与UPF之间的PDB可以是SMF网元本地保存的,也可以是SMF网元从PCF网元获取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是以SMF网元将UE1与UPF之间的PDB以及UE2与UPF之间的PDB发送给AF网元为例进行说明的,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UE1与UPF之间的PDB以及UE2与UPF之间的PDB也可以是由PCF网元直接发送到AF网元的。
需要说明的是,AF网元在获得T1和T2的情况下,可以根据T1和T2的和值计算T,进而获取T,这样,AF网元可以自行计算T,而不需要从SMF网元获取T,或计算T所需的信息。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AF网元在获取了T或,根据T1或T2计算获得T后,向CNC网元上报UE1到UE2的时延信息T。
AF网元上报UE1到UE2的时延信息T的前提是,AF网元能够确定UE1和UE2之间可以通信。AF网元能够确定UE1和UE2之间可以通信的方式有许多,例如,AF网元保存有群组以及群组成员的信息,AF网元通过查询群组以及群组成员的信息确定UE1和UE2属于同一群组,进而确定UE1和UE2之间可以通信。
又例如,SMF网元可以向AF网元发送用于指示UE1和UE2之间可以通信的信息。示例性的,若SMF网元确定UE2和UE1允许通信(例如,SMF网元根据本地保存的群组以及群组成员的信息查询到UE1和UE2属于同一个群组),那么,UE1侧的端口和UE2侧的端口可以构成端口对,SMF网元在向AF网元发送T2或计算T2所需的信息时,还可以向AF网元发送UE1的端口标识。
当AF网元在接收到T2或计算T2所需的信息时,若接收到UE1的端口标识,可以确定UE1侧的端口和UE2侧的端口能够构成端口对,也就是说,确定UE1和UE2之间可以通信,可以根据已接收到的T1(或计算T1所需的信息)和T2(或计算T2所需的信息)确定T,向CNC网元上报T。
类似的,SMF网元也可以在向AF网元发送T1或计算T1所需的信息时,还可以向AF网元发送UE2的端口标识。
当AF网元在接收到T1或计算T1所需的信息时,若接收到UE2的端口标识,确定UE1和UE2之间可以通信,AF网元可以根据已接收到的T2(或计算T2所需的信息)和T1(或计算T1所需的信息)确定T,向CNC网元上报UE1到UE 1之间的时延信息T。
步骤602:CUC网元在确定需要创建数据流时,向CNC网元发送流创建请求,该流创建请求中包括该数据流的数据终端的标识,该数据流的数据终端包括发起该数据流的数据终端以及接收该数据流的数据终端;可选的,还可以包括该数据流的流标识。
步骤603:CNC网元在接收到流创建请求后,生成数据流的传输路径、数据终端和各交换节点上该数据流的转发信息。
步骤604:若该数据流的传输路径上包括该虚拟交换节点,CNC网元向该虚拟交换节点中的AF网元发送该虚拟交换节点上该数据流的转发信息。该数据流的转发信息中包括数据流对应的入口信息,以及数据流对应的出口信息。
数据流对应的入口信息包括数据流的入端口标识,该入端口标识可以为UE1侧(或者UP2侧)的端口标识,数据流对应的出口信息包括数据流的出端口标识,该出端口标识可以为UE2侧(或者UP2侧)的端口标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AF网元从CNC网元获取数据流的转发信息为例进行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限定AF网元采用其他方式获取数据流的转发信息。例如,AF网元也可以其他网络(如其他非TSN网络)中获取该数据流的转发信息。
又例如,用户可以在AF网元配置数据流对应的入口信息以及数据流对应的出口信息;配置的数据流对应的入口信息可以包括第一会话的标识。其中,第一会话为该入口信息对应的会话。可选的,入口信息还可以包括第一会话的端口信息。
配置的数据流对应的出口信息包括是第二会话的标识,其中,第二会话为该出口信息对应的会话。可选的,该出口信息还可以包括第二会话的端口信息。
其中,第一会话的端口信息可以是第一会话对应的UE1或者UP2侧的端口标识。第二会话的端口信息可以是第二会话对应的UE2或者UP2侧的端口标识。
第一会话的标识可以是第一会话对应的UE2(或UP2)的MAC地址或IP地址,也可以是为该第一会话已分配的标识(identity document,ID);第二会话的标识可以是第二会话对应的UE1(或UP2)的MAC地址或IP地址,也可以是为该第二会话已分配的ID。
步骤605:AF网元根据数据流的转发信息确定该数据流是UE间的数据流,AF网元还可以根据数据流的转发信息确定第一会话的标识以及第二会话的标识。
当该数据流的转发信息中包括的数据流的入端口标识以及第二会话的标识时,AF网元可以根据UE与会话的关联关系,确定该数据流为UE间的数据流,并确定该数据流为UE1到UE2的数据流。
例如,AF网元保存有如表1所示的UE的端口标识与会话的关联关系,其中会话的标识由会话对应的UE(或UP2)的MAC地址表示。若该数据流的入端口标识为1,该数据流的出端口标识为2,在表1中,标识为1的端口和标识为2分别对应一个会话的标识,说明出端口和入端口均为UE侧(或UP2侧)的端口,该数据流的接收端和发送端均为UE,由此AF网元可以确定该数据流为UE间的数据流。
表1
端口标识 会话标识
1 MAC1
2 MAC2
3
当该数据流的转发信息中包括的第一会话的标识以及第二会话的标识时,AF网元可以根据第一会话的标识以及第一会话的标识直接确定该数据流的接收端和发送端均为UE,该数据流为UE间的数据流。
之后,AF网元触发PCF网元配置第一会话的PCC规则以及第二会话的PCC规则,并向PCF网元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AF网元触发PCF网元配置第一会话的PCC规则以及第二会话的PCC规则的前后顺序,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AF网元先触发PCF网元配置第一会话的PCC规则,之后再触发PCF网元配置第二会话的PCC规则为例进行说明。
步骤606、AF网元向PCF网元发送配置第一会话的PCC规则所需的信息以及第一指示信息。
第一会话的PCC规则所需的信息包括T1、数据流的流标识等信息。
步骤607、PCF网元在接收到配置第一会话的PCC规则所需的信息后,PCF网元根据T1获得匹配的PDB,确定该PDB对应的5QI,将该5QI作为上行流的5QI。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AF网元向PCF网元发送T1和T2为例进行说明,事实上,AF网元也可以根据T1匹配获得5QI,将该5QI发送给PCF网元;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AF网元本地已配置有上行流的5QI,AF网元可以直接将5QI发送给PCF网元(采用这种方式AF网元就不需要获取T1和T2,也即不需要执行步骤601)。
步骤608、PCF网元向SMF网元发送第一转发规则创建请求,第一转发规则创建请求用于指示为第一会话的创建转发规则,第一转发规则创建请求中携带有SMF网元创建第一会话的转发规则所需的信息和第一指示信息,例如上行流的5QI、第一会话的标识(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会话的标识可以理解为第一会话对应的PCF网元和SMF网元之间的接口,通过该接口标识第一会话)。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限定第一指示信息的表征形式,参见前述内容,该第一指示信息可以采用直接指示的方式,例如,第一指示信息为该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的字符;也可以采用间接指示的方式。下面列举几种间接指示的方式:
方式一:该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数据流的入端口标识以及数据流的出端口标识。
方式二:该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数据流的出端口标识或第二会话的标识。
步骤609、SMF网元接收到第一转发规则创建请求后,SMF网元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该数据流为UE间的数据流。
若该第一指示信息采用直接指示的方式,SMF网元可以根据该第一指示信息直接确定该数据流为UE间的数据流。
若该第一指示信息采用间接指示的方式中的方式一,SMF网元确定该数据流为UE间的数据流的方式与AF网元确定该数据流为UE间的数据流的方式相同,可以参见前述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若该第一指示信息采用间接指示的方式中的方式二,当第一指示信息为第二会话的标识,SMF网元可以根据第二会话的标识确定该数据流的接收端为UE2,进而确定该数据流为UE间的数据流。当第一指示信息为数据流的出端口标识,SMF网元可以根据UE与会话的关联关系,根据数据流的出端口标识确定该出端口标识与会话对应,进而确定该数据流为UE间的数据流。
步骤610:SMF网元在确定该数据流为UE间的数据流后,可以为第一会话创建转发规则,其中包括配置第一会话的转发规则为本地转发。
其中,第一会话的转发规则为本地转发是指UPF网元在后续传输该数据流时,需要将该数据流的报文发送到内部接口(internal interface)(这里不限定internalinterface的具体名称)或者UPF网元的转发规则为将该数据流的报文通过UE2的会话发送。
步骤611:SMF网元将为第一会话创建的转发规则下发至UPF网元,UPF网元根据接收到的该转发规则配置第一会话。
步骤612:AF网元向PCF网元发送配置第二会话的PCC规则所需的信息以及第二指示信息。
步骤613、PCF网元在从AF网元接收到配置第二会话的PCC规则所需的信息后,PCF根据T2获得匹配的PDB,确定该PDB对应的5QI,将该5QI作为下行流的5QI。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AF网元向PCF网元发送T1和T2为例进行说明,事实上,AF网元也可以根据T2匹配获得5QI,将该5QI发送给PCF网元;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AF网元本地已配置有下行流的5QI,AF网元可以直接将5QI发送给PCF网元(采用这种方式AF网元就不需要获取T1和T2,也即不需要执行步骤601)。
步骤614、PCF网元向SMF网元发送第二转发规则创建请求,第二转发规则创建请求用于指示为第二会话的转发规则,第二转发规则创建请求中携带有SMF网元创建第二会话的转发规则所需的信息,如下行流的5QI、第二会话的标识(例如会话对应的PCF和SMF之间的接口。第二转发规则创建请求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限定第二指示信息的表征形式,参见前述内容,该第二指示信息可以采用直接指示的方式,例如,第二指示信息为该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的字符;也可以采用间接指示的方式。下面列举几种间接指示的方式:
方式一:该第二指示信息包括数据流的入端口标识以及第二会话的出端口标识。
方式二:该第二指示信息包括数据流的入端口标识或第一会话的标识。
步骤615、SMF网元接收到第二转发规则创建请求后,SMF网元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该数据流为UE间的数据流。
若该第二指示信息采用直接指示的方式,SMF网元可以根据该第二指示信息直接确定该数据流为UE间的数据流。
若该第二指示信息采用间接指示的方式中的方式一,SMF网元确定该数据流为UE间的数据流的方式与AF网元确定该数据流为UE间的数据流的方式相同,可以参见前述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若该第二指示信息采用间接指示的方式中的方式二,当第二指示信息为第一会话的标识,SMF网元可以根据第一会话的标识确定该数据流的发送端为UE1,进而确定该数据流为UE间的数据流。当第二指示信息为数据流的入端口标识,SMF网元可以根据UE与会话的关联关系,根据数据流的入端口标识确定该入端口标识与会话对应,进而确定该数据流为UE间的数据流。
步骤616:SMF网元在确定该数据流为UE间的数据流后,可以为第二会话创建转发规则,其中包括配置第二会话的转发规则为本地转发。
其中,第二会话的转发规则为本地转发是指UPF网元在后续传输该数据流时,从内部接口(internal interface)匹配该下行流的报文(这里不限定internal interface的具体名称)。
步骤617:SMF网元将为第二会话创建的转发规则下发至UPF网元,UPF网元根据接收到的该转发规则配置第二会话。
在如图5以及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是以AF网元确定该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为例进行说明,事实上,PCF网元也可以确定该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下面对该种方式进行说明,参见图7,以应用功能网元指示策略控制功能网元配置第一会话的PCC规则为例,该方法包括:
步骤701:策略控制功能网元接收应用功能网元的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配置承载数据流的第一会话的PCC规则所需的信息以及承载该数据流的第二会话的信息。
配置承载数据流的第一会话的PCC规则所需的信息包括数据流的入端口标识和第一时延信息,可选的,还可以包括第一会话的标识。
第二会话的信息包括下列信息的部分或全部:第二会话的标识、第二会话的端口标识。
可选的,该第一消息可以包括第二时延信息、或第三时延信息。
策略控制功能网元接收到第一消息后,在配置第一会话的PCC规则时,可以根据第一时延信息确定该数据流中上行流的5QI。
若第一消息还包括第二时延信息,策略控制功能网元还可以根据第二时延信息确定该数据流中下行流的5QI。
若第一消息还包括第二时延信息或第三时延信息,策略控制功能网元还可以根据第三时延信息确定该数据流中下行流的5QI以及上行流的5QI。
步骤702:策略控制功能网元根据第二会话的信息确定该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
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确定该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的方式与如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会话管理网元确定该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的方式相同,具体可参见前述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703: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分别发起第一会话的PCC规则的创建/修改过程和第二会话的PCC规则的创建/修改过程。
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发起第一会话的PCC规则的创建/修改过程和第二会话的PCC规则的创建/修改过程的先后顺序。
下面以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发起第二会话的PCC规则的创建/修改过程为例进行说明,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发起第一会话的PCC规则的创建/修改过程的过程与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发起第二会话的PCC规则的创建/修改过程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第二转发规则创建请求,该第二转发规则创建请求用于指示创建第二会话的转发规则,该第二转发规则创建请求包括创建第二会话的转发规则所需的信息(如下行流的5QI等信息)。会话管理网元接收到第二转发规则创建请求后,将第二会话的转发规则配置为本地转发。具体可以参见步骤506b的相关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在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以策略控制功能网元接收配置承载数据流的第一会话的PCC规则所需的信息以及承载该数据流的第二会话的信息,其中,第一会话承载上行流,第二会话承载下行流为例进行说明,若第一会话承载下行流,第二会话承载上行流,图7所示的实施例可以同样适用,此处不再赘述。
事实上,SMF网元也可以确定该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下面对该种方式进行说明,参见图8,以应用功能网元指示策略控制功能网元配置第一会话的PCC规则为例,该方法包括:
步骤801:策略控制功能网元接收应用功能网元的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配置承载数据流的第一会话的PCC规则所需的信息以及承载该数据流的第二会话的信息。
配置承载数据流的第一会话的PCC规则所需的信息包括数据流的入端口标识和第一时延信息,可选的,还可以包括第一会话的标识。
第二会话的信息包括下列信息的部分或全部:第二会话的标识、第二会话的端口标识。
步骤802:策略控制功能网元配置第一会话的PCC规则,根据第一时延信息确定该数据流中上行流的5QI
步骤803: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第一转发规则创建请求,该第二转发规则创建请求用于指示创建第一会话的转发规则,该第一转发规则创建请求包括第二会话的信息以及创建第一会话的转发规则所需的信息(如上行流的5QI等信息)。
步骤804:会话管理网元根据第二会话的信息确定该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具体可以参见步骤505b中当第二指示信息采用间接指示的方式时,会话管理网元确定该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的相关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805:会话管理网元将第一会话和第二会话的转发规则配置为本地转发。具体可以参见步骤506b和506a的相关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其中,第二会话的信息包括第二会话的端口标识,会话管理网元可以根据保存的端口信息与会话的关联关系,根据第二会话的端口标识确定第二会话,第二会话的信息包括第二会话的标识,会话管理网元可以直接根据第一会话的标识确定第二会话。
基于如图4b所示的网络架构,以应用功能网元为AF网元,会话管理网元为SMF网元,策略控制功能网元为PCF网元,集中网络配置网元为CNC网元为例,对如图7所示的实施例进行进一步介绍,如图9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901:PCF网元获取UE侧的端口标识与PDU会话的关联关系,并保存UE侧的端口标识与PDU会话的关联关系。
UE侧的端口标识与PDU会话的关联关系可以是SMF网元发送给PCF网元的。
步骤902:同步骤601,具体可参见步骤601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903:同步骤602,具体可参见步骤602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904:同步骤603,具体可参见步骤603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905:同步骤604,具体可参见步骤604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906:AF网元向PCF网元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配置第一会话的PCC规则所需的信息以及第二会话的信息。
配置第一会话的PCC规则所需的信息包括数据流的入端口标识以及UE1到UPF网元的时延信息T1;可选的,还可以包括第一会话的标识(也即UE1的会话的标识)。
可选的,该第一消息还可以包括UE2到UPF网元的时延信息T2或UE1到UE2的时延信息T3。
步骤907:PCF网元根据第二会话的信息确定该数据流为UE间的数据流。PCF网元确定该数据流为UE间的数据流的方式与步骤609中第一消息信息采用间接指示的方式下,SMF网元确定该数据流为UE间的数据流的方式相同,具体可参见前述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908:同步骤607,具体可参见步骤607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若第一消息还包括T2,根据T2获得匹配的PDB,确定该PDB对应的5QI,将该5QI作为下行流的5QI。
若第一消息还包括T2或T3,根据T3(T3可以有T1和T2的和值确定)获得匹配的两个PDB,确定两个PDB对应的两个5QI,将两个5QI中的一个5Q1作为下行流的5QI,另一个5Q1作为上行流的5QI。
可选的,PCF网元也可以将上行流的5QI直接作为下行流的5QI。
步骤909:PCF网元向SMF网元发送第一转发规则创建请求,第一转发规则创建请求用于指示为第一会话的转发规则,第一转发规则创建请求中携带有SMF网元创建第一会话的转发规则所需的信息。
步骤910~911:同步骤610~611,具体可参见步骤610~611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912:PCF网元向SMF网元发送第二转发规则创建请求,第二转发规则创建请求用于指示为第二会话创建转发规则,第二转发规则创建请求中携带有SMF网元创建第二会话的转发规则所需的信息。
步骤913~914:同步骤616~617,具体可参见步骤616~617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如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以AF网元触发PCF网元配置第一会话的PCC规则为例进行说明,事实上,AF网元也可以触发PCF网元配置第二会话的PCC规则。AF网元在触发PCF网元配置第二会话的PCC规则情况下,PCF网元确定数据流为UE间的数据流,SMF网元在PCF网元的指示下创建第二会话和第一会话创建的转发规则的方式与实施例与如图9所示的实施例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基于如图4b所示的网络架构,以应用功能网元为AF网元,会话管理网元为SMF网元,策略控制功能网元为PCF网元,集中网络配置网元为CNC网元为例,对如图8所示的实施例进行进一步介绍,如图10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01:同步骤601,具体可参见步骤601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1002:同步骤602,具体可参见步骤602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1003:同步骤603,具体可参见步骤603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1004:同步骤604,具体可参见步骤604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1005:AF网元向PCF网元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配置第一会话的PCC规则所需的信息以及第二会话的信息。
配置第一会话的PCC规则所需的信息包括数据流的入端口标识以及UE1到UPF网元的时延信息T1;可选的,还可以包括第一会话的标识(也即UE1的会话的标识)。
步骤1006:同步骤607,具体可参见步骤607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1007:PCF网元向SMF网元发送第一转发规则创建请求,请求为第一会话创建转发规则,第一转发规则创建请求中携带有SMF网元创建第一会话的转发规则所需的信息和第二会话信息,创建第一会话的转发规则所需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上行流的5QI、第一会话的标识(例如会话对应的PCF网元和SMF网元之间的接口)。
步骤1008:SMF网元根据第二会话的信息确定该数据流为UE间的数据流。步骤1007与步骤609中第一消息信息采用间接指示的方式下,SMF网元确定该数据流为UE间的数据流的方式相同,具体可参见前述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1009:SMF网元分别为第一会话和第二会话创建转发规则,将第一会话和第二会话的规则配置为本地转发。
步骤1010:SMF网元分别将为第一会话和第二会话创建的转发规则下发至UPF网元,UPF网元根据接收到的该转发规则配置第一会话以及第二会话。
在如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中,以AF网元触发PCF网元配置第一会话的PCC规则为例进行说明,事实上,AF网元也可以触发PCF网元配置第二会话的PCC规则。AF网元在触发PCF网元配置第二会话的PCC规则情况下,SMF网元确定数据流为UE间的数据流,SMF网元创建第二会话和第二会话的转发规则的方式与实施例与如图10所示的实施例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结合图6和图9,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如图1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101:同步骤602,具体可参见步骤602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1102:同步骤603,具体可参见步骤603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1103:同步骤604,具体可参见步骤604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1104:同步骤605,具体可参见步骤605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1105:AF网元分别触发PCF网元配置第一会话的PCC规则以及第二会话的PCC规则,向PCF网元发送第一会话的标识以及第二会话的标识。
其中,AF网元分别触发PCF网元配置第一会话的PCC规则以及第二会话的PCC规则是指,AF网元分别向PCF网元发送配置第一会话的PCC规则所需的信息以及配置第二会话的PCC规则所需的信息。AF网元可以在向PCF网元发送配置第一会话的PCC规则所需的信息时,发送第一会话的标识以及第二会话的标识,也可以在向PCF网元发送配置第二会话的PCC规则所需的信息时,发送第一会话的标识以及第二会话的标识,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
步骤1106:PCF网元根据第一会话的标识以及第二会话的标识确定该数据流为UE间的数据流。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第二会话标识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
步骤1107~1113:同步骤908~步骤914,具体可参见步骤908~步骤914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基于与方法实施例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如图5、6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所述AF网元执行的方法,相关特征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如图12所示,该装置包括接收单元1201和处理单元1202:
接收单元1201,用于获取数据流的转发信息,数据流的转发信息包括数据流对应的入口信息和数据流对应的出口信息。
处理单元1202,用于基于数据流的转发信息确定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触发核心网设备为入口信息对应的第一会话以及出口信息对应的第二会话配置策略和计费控制PCC规则。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入口信息包括数据流的入端口标识,出口信息包括数据流的出端口标识;处理单元1202在基于数据流的转发信息确定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时,可以根据出端口标识和入端口标识确定数据流为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其中,出端口标识为第二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标识和入端口标识为第一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单元1202在根据出端口标识和入端口标识确定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时可以基于出端口标识和入端口标识分别与第一会话和第二会话相关联,确定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数据流为第一终端设备到第二终端设备的数据流,第一会话为第一终端设备建立的会话,第二会话为第二终端设备建立的会话。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发送单元1203,在接收单元1201获取数据流的转发信息之前,处理单元1202还可以确定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能够相互通信。
发送单元1203可以根据已获取的第一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和第二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向时延敏感网络中的设备上报第一终端设备侧的端口到第二终端设备侧的端口的传输时延;其中,第二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终端设备侧的端口与数据网络间的传输时延,第一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用于指示一终端设备侧的端口与数据网络间的传输时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接收单元1201获取数据流的转发信息之前,接收单元1201可以在第一终端设备建立第一会话时,接收第一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在第二终端设备建立第二会话时,接收第二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和第三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侧的端口和第二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是端口对。
处理单元1202可以根据第三指示信息,确定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能够相互通信。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接收单元1201获取数据流的转发信息之前,接收单元1201可以在第二终端设备建立第二会话时,接收第二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在第一终端设备建立第一会话时,接收第一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和第四指示信息;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侧的端口和第二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是端口对。
处理单元1202可以根据第四指示信息,确定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能够相互通信。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接收单元1201获取数据流的转发信息之前,接收单元1201可以在第一终端设备建立第一会话时,接收第一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在第二终端设备建立第二会话时,接收第二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
处理单元1202在确定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能够相互通信时,可以根据群组信息,确定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能够相互通信。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发送单元1203可以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的方式有许多中,可以采用直接指示的方式,如第一指示信息为表征该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的字符,也可以采用间接指示的方式,下面列举其中几种间接指示的方式:
方式一、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数据流的入端口标识和数据流的出端口标识。
方式二、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会话的标识和第二会话的标识。
方式三、第一指示信息包括出端口标识或第二会话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发送单元1203还可以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指示信息指示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的方式有许多中,可以采用直接指示的方式,如发送表征该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的字符,也可以采用间接指示的方式,下面列举其中几种间接指示的方式:
方式一、第二指示信息包括数据流的入端口标识和数据流的出端口标识。
方式二、第二指示信息包括第一会话的标识和第二会话的标识。
方式三、第二指示信息包括入端口标识或第一会话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入口信息包括第一会话的标识,出口信息包括第二会话的标识,处理单元1202基于数据流的转发信息确定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时,可以根据第一会话的标识和第二会话的标识确定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
基于与方法实施例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如图5、6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所述SMF执行的方法,相关特征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如图13所示,该装置包括接收单元1301和处理单元1302:
接收单元1301,用于从策略控制功能网元接收第一转发规则创建请求,第一转发规则创建请求用于指示为承载数据流的第一会话创建转发规则,第一转发规则创建请求包括第一指示信息。
处理单元1302,用于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根据第一转发规则创建请求,配置第一会话的转发规则为本地转发。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指示信息的指示方式有多种,例如可以采用直接指示的方式,如第一指示信息为表征该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的字符,这样,处理单元1302可以直接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又例如,第一指示信息也可以采用间接指示的方式,下面列举其中几种间接指示的方式下,处理单元1302可以直接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的方式:
方式一、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数据流的入端口标识和数据流的出端口标识。
处理单元1302可以基于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标识与会话的关联关系,根据出端口标识与出端口标识均与会话关联,如出端口与第一会话关联,入端口与第二会话关联;进而确定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
方式二、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会话的标识和第二会话的标识。
处理单元1302可以基于第一会话的标识和第二会话的标识直接,该数据流承载在两个会话中,进而确定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
方式三、第一指示信息包括出端口标识或承载数据流的第二会话的标识。
处理单元1302可以基于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标识与会话的关联关系,根据出端口标识确定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其中,出端口标识为第二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标识;或根据承载数据流的第二会话的标识,确定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接收单元1301还可以从策略控制功能网元接收第二转发规则创建请求,第二转发规则创建请求用于指示为承载数据流的第二会话创建转发规则,第二转发规则创建请求包括第二指示信息。
处理单元1302可以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根据第二转发规则创建请求,配置第二会话的转发规则为本地转发。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指示信息的指示方式有多种,例如可以采用直接指示的方式,如第二指示信息为表征该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的字符,这样,处理单元1302可以直接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又例如,第二指示信息也可以采用间接指示的方式,下面列举其中几种间接指示的方式下,处理单元1302可以直接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的方式:
方式一、第二指示信息包括数据流的入端口标识和数据流的出端口标识。
处理单元1302可以基于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标识与会话的关联关系,根据出端口标识与出端口标识均与会话关联,如出端口与第一会话关联,入端口与第二会话关联;进而确定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
方式二、第二指示信息包括第一会话的标识和第二会话的标识。
处理单元1302可以基于第一会话的标识和第二会话的标识直接,该数据流承载在两个会话中,进而确定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
方式三、第二指示信息包括入端口标识或承载数据流的第一会话的标识。
处理单元1302可以基于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标识与会话的关联关系,根据入端口标识确定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其中,入端口标识为第一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标识;或根据承载数据流的第一会话的标识,确定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数据流为第一终端设备到第二终端设备的数据流,入端口标识为第一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标识,出端口标识为第二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标识。装置还包括发送单元1303,该接收单元1301可以获取第二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处理单元1302可以确定第二终端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能够相互通信;之后,发送单元1303向应用功能网元发送第二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以及第三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侧的端口和第二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是端口对。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数据流为第一终端设备到第二终端设备的数据流,入端口标识为第一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标识,出端口标识为第二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标识。该接收单元1301可以获取第一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处理单元1302可以确定第二终端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能够相互通信;之后,发送单元1303向应用功能网元发送第一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以及第四指示信息;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侧的端口和第二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是端口对。
基于与方法实施例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如图7、9、11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所述PCF网元执行的方法,相关特征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如图14所示,该装置包括接收单元1401和处理单元1402。
接收单元1401,用于接收应用功能网元的第一消息,第一消息包括配置承载数据流的第一会话的PCC规则所需的信息以及承载数据流的第二会话的信息。
处理单元1402,用于根据第二会话的信息确定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分别发起第一会话的策略和计费控制规则PCC规则的创建/修改过程和第二会话的PCC规则的创建/修改过程。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会话的信息包括第二会话的端口标识,处理单元1402在根据第二会话的信息确定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时,可以基于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标识与会话的对应关系,根据第二会话的端口标识确定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数据流为第一终端设备到第二终端设备的数据流,第一指示还下列信息的部分或全部:第一会话的时延信息、第二会话的时延信息,第三时延信息;
其中,第一会话的时延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侧的端口到数据网元的传输时延,第二会话的时延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终端设备侧的端口到数据网元的传输时延,第三时延信息,第三时延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侧的端口到第二终端设备侧的端口的传输时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发送单元1403,处理单元1402分别发起第一会话的策略和计费控制规则PCC规则的创建/修改过程和第二会话的PCC规则的创建/修改过程时,可以根据第一指示确定第一会话和第二会话的5QI;
发送单元1403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第一会话和第二会话的5QI。
基于与方法实施例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如图8、10、11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所述SMF网元执行的方法,相关特征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如图15所示,该装置包括接收单元1501和处理单元1502。
接收单元1501,用于接收策略控制网元的转发规则创建请求,转发规则创建请求用于指示创建承载数据流的第一会话的转发规则,转发规则创建请求包括承载数据流的第二会话的信息;
处理单元1502,根据第二会话的信息确定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分别配置第一会话和第二会话的转发规则为本地转发。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会话的信息包括第二会话的端口标识,处理单元1502根据第二会话的信息确定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时,可以基于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标识与会话的对应关系,根据第二会话的端口标识确定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会话的信息包括第二会话的会话标识,处理单元1502根据第二会话的信息确定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时,可以根据第二会话的标识确定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器中,也可以是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该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手机,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该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基站和所述终端设备均可以采用集成的方式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形式来呈现。这里的“模块”可以指特定ASIC,电路,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和存储器,集成逻辑电路,和/或其他可以提供上述功能的器件。
在一个简单的实施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想到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应用功能网元以及策略控制功能可采用图16所示的形式。
如图16所示的通信装置16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601、存储器1602,可选的,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1603。
存储器160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存储器也可以是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只读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或者存储器1602是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1602可以是上述存储器的组合。
本申请实施例中不限定上述处理器1601以及存储器1602之间的具体连接介质。本申请实施例在图中以存储器1602和处理器1601之间通过总线1604连接,总线1604在图中以粗线表示,其它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仅是进行示意性说明,并不引以为限。该总线1604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6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处理器1601可以具有数据收发功能,能够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在如图16装置中,也可以设置独立的数据收发模块,例如通信接口1603,用于收发数据;处理器1601在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时,可以通过通信接口1603进行数据传输。
当所述会话管理网元采用图16所示的形式时,图16中的处理器1601可以通过调用存储器1602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所述基站可以执行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的所述基站执行的方法。
具体的,图13、图15中的发送单元、接收单元和处理单元的功能/实现过程均可以通过图16中的处理器1601调用存储器1602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来实现。或者,图13、图15中的处理单元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16中的处理器1601调用存储器1602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来实现,图13、图15的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16中的通信接口1603来实现。
当所述应用功能网元采用图16所示的形式时,图16中的处理器1601可以通过调用存储器1602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所述基站可以执行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的所述基站执行的方法。
具体的,图12中的发送单元、接收单元和处理单元的功能/实现过程均可以通过图16中的处理器1601调用存储器1602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来实现。或者,图12中的处理单元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16中的处理器1601调用存储器1602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来实现,图12的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16中的通信接口1603来实现。
当所述策略控制功能网元采用图16所示的形式时,图16中的处理器1601可以通过调用存储器1602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所述基站可以执行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的所述基站执行的方法。
具体的,图14中的发送单元和处理单元的功能/实现过程均可以通过图16中的处理器1601调用存储器1602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来实现。或者,图14中的处理单元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16中的处理器1601调用存储器1602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来实现,图14的发送单元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16中的通信接口1603来实现。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53)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应用功能网元获取数据流的转发信息,所述数据流的转发信息包括所述数据流对应的入口信息和所述数据流对应的出口信息;
所述应用功能网元基于数据流的转发信息确定所述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
所述应用功能网元触发核心网设备为所述入口信息对应的第一会话以及所述出口信息对应的第二会话配置策略和计费控制PCC规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信息包括所述数据流的入端口标识,所述出口信息包括所述数据流的出端口标识;所述应用功能网元基于数据流的转发信息确定所述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包括:
所述应用功能网元根据所述出端口标识和所述入端口标识确定所述数据流为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其中,所述出端口标识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标识,所述入端口标识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标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功能网元根据所述出端口标识和所述入端口标识确定所述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具体包括:
所述应用功能网元基于所述出端口标识和所述入端口标识分别与所述第一会话和所述第二会话相关联,确定所述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流为第一终端设备到第二终端设备的数据流,所述第一会话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建立的会话,所述第二会话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的会话。
5.如权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应用功能网元获取数据流的转发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应用功能网元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能够相互通信;
所述应用功能网元根据已获取的第一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向时延敏感网络中的设备上报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侧的端口到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侧的端口的传输时延;其中,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侧的端口与数据网络间的传输时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侧的端口与所述数据网络间的传输时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应用功能网元获取数据流的转发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建立所述第一会话时,所述应用功能网元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
在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所述第二会话时,所述应用功能网元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和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侧的端口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是端口对;
所述应用功能网元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能够相互通信,具体包括:
所述应用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确定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能够相互通信。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应用功能网元获取数据流的转发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所述第二会话时,所述应用功能网元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
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建立所述第一会话时,所述应用功能网元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和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侧的端口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是端口对;
所述应用功能网元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能够相互通信,具体包括:
所述应用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确定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能够相互通信。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应用功能网元获取数据流的转发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建立所述第一会话时,所述应用功能网元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
在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所述第二会话时,所述应用功能网元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
所述应用功能网元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能够相互通信,具体包括:
所述应用功能网元根据群组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能够相互通信。
9.如权利要求2-8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功能网元触发核心网设备为所述入口信息对应的第一会话配置策略和计费控制PCC规则,包括:
所述应用功能网元向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出端口标识或所述第二会话的标识。
11.如权利要求2-8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功能网元触发核心网设备为所述出口信息对应的第二会话配置策略和计费控制PCC规则,包括:
所述应用功能网元向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所述入端口标识或所述第一会话的标识。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会话的标识,所述出口信息包括所述第二会话的标识,所述应用功能网元基于数据流的转发信息确定所述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包括:
所述应用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一会话的标识和所述第二会话的标识确定所述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
14.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会话管理网元从策略控制功能网元接收第一转发规则创建请求,所述第一转发规则创建请求用于指示为承载数据流的第一会话创建转发规则,所述第一转发规则创建请求包括第一指示信息;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所述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第一转发规则创建请求,配置所述第一会话的转发规则为本地转发。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数据流的出端口标识或承载所述数据流的第二会话的标识,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所述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包括: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基于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标识与会话的关联关系,根据所述出端口标识确定所述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其中,所述出端口标识为第二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标识;或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承载所述数据流的所述第二会话的标识,确定所述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会话管理网元从策略控制功能网元接收第二转发规则创建请求,所述第二转发规则创建请求用于指示为承载所述数据流的第二会话创建转发规则,所述第二转发规则创建请求包括第二指示信息;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确定所述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包括: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第二转发规则创建请求,配置所述第二会话的转发规则为本地转发。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所述数据流的入端口标识或承载所述数据流的第一会话的标识,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确定所述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包括: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基于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标识与会话的关联关系,根据所述入端口标识确定所述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其中,所述入端口标识为第一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标识;或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承载所述数据流的所述第二会话的标识,确定所述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
18.如权利要求14~17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流为第一终端设备到第二终端设备的数据流,所述数据流的入端口标识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标识,所述数据流的出端口标识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标识,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获取第二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在确定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能够相互通信后,向应用功能网元发送第二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以及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侧的端口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是端口对。
19.如权利要求14~17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流为第一终端设备到第二终端设备的数据流,所述数据流的入端口标识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标识,所述数据流的出端口标识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标识,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获取第一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在确定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能够相互通信后,向应用功能网元发送第一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以及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侧的端口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是端口对。
20.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通信系统包括应用功能网元和会话管理网元,
所述应用功能网元,用于获取数据流的转发信息,所述数据流的转发信息包括所述数据流对应的入口信息和所述数据流对应的出口信息;基于所述数据流的转发信息确定所述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向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用于从所述策略控制功能网元接收第一转发规则创建请求,所述第一转发规则创建请求用于指示为承载所述数据流的第一会话创建转发规则,所述第一转发规则创建请求包括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所述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根据所述第一转发规则创建请求配置所述第一会话的转发规则为本地转发。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信息包括所述数据流的入端口标识,所述出口信息包括所述数据流的出端口标识;所述应用功能网元基于数据流的转发信息确定所述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用于:
根据所述出端口标识和所述入端口标识确定所述数据流为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其中,所述出端口标识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标识,所述入端口标识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标识。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功能网元根据所述出端口标识和所述入端口标识确定所述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出端口标识和所述入端口标识分别与所述第一会话和第二会话相关联,确定所述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流为第一终端设备到第二终端设备的数据流,所述第一会话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建立的会话,所述第二会话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的会话。
24.如权利要求21-23任一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应用功能网元获取数据流的转发信息之前,所述应用功能网元,还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能够相互通信;
根据已获取的第一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向时延敏感网络中的设备上报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侧的端口到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侧的端口的传输时延;其中,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侧的端口与数据网络间的传输时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侧的端口与所述数据网络间的传输时延。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还用于:
获取第二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在确定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能够相互通信后,向所述应用功能网元发送第二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以及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侧的端口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是端口对;
所述应用功能网元还用于:
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建立所述第一会话时,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在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第二会话时,从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和第三指示信息;
所述应用功能网元在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能够相互通信,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确定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能够相互通信。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还用于:
获取第一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在确定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能够相互通信后,向所述应用功能网元发送第一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以及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侧的端口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是端口对;
所述应用功能网元还用于:
在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第二会话时,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建立所述第一会话时,从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和所述第四指示信息;
所述应用功能网元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能够相互通信,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确定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能够相互通信。
27.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会话的标识,所述出口信息包括第二会话的标识,所述应用功能网元基于数据流的转发信息确定所述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包括:
所述应用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一会话的标识和所述第二会话的标识确定所述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
28.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数据流的出端口标识或第二会话的标识,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所述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具体用于:
基于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标识与会话的关联关系,根据所述出端口标识确定所述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其中,所述出端口标识为第二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标识;或
根据所述承载所述数据流的所述第二会话的标识,确定所述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
29.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应用功能网元,还用于通过所述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向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会话管理网元,用于从所述策略控制功能网元接收第二转发规则创建请求,所述第二转发规则创建请求用于指示为承载所述数据流的第二会话创建转发规则,所述第二转发规则创建请求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确定所述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根据所述第二转发规则创建请求,配置所述第二会话的转发规则为本地转发。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所述数据流的入端口标识或承载所述数据流的第一会话的标识,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确定所述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用于:
基于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标识与会话的关联关系,根据所述入端口标识确定所述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其中,所述入端口标识为第一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标识;或
根据所述承载所述数据流的所述第二会话的标识,确定所述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
31.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获取数据流的转发信息,所述数据流的转发信息包括所述数据流对应的入口信息和所述数据流对应的出口信息;
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数据流的转发信息确定所述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触发核心网设备为所述入口信息对应的第一会话以及所述出口信息对应的第二会话配置策略和计费控制PCC规则。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信息包括所述数据流的入端口标识,所述出口信息包括所述数据流的出端口标识;所述处理单元,用于:
根据所述出端口标识和所述入端口标识确定所述数据流为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其中,所述出端口标识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标识,所述入端口标识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标识。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用于:
基于所述出端口标识和所述入端口标识分别与所述第一会话和所述第二会话相关联,确定所述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
34.如权利要求32或3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流为第一终端设备到第二终端设备的数据流,所述第一会话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建立的会话,所述第二会话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的会话。
35.如权利要求32-34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发送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能够相互通信;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根据已获取的第一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向时延敏感网络中的设备上报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侧的端口到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侧的端口的传输时延;其中,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侧的端口与数据网络间的传输时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侧的端口与所述数据网络间的传输时延。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建立所述第一会话时,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在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所述第二会话时,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和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侧的端口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是端口对;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确定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能够相互通信。
37.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所述第二会话时,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建立所述第一会话时,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和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侧的端口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是端口对;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确定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能够相互通信。
38.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建立所述第一会话时,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在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所述第二会话时,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群组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能够相互通信。
39.如权利要求32-38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中的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
40.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出端口标识或所述第二会话的标识。
41.如权利要求32-38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中的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
42.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所述入端口标识或所述第一会话的标识。
43.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会话的标识,所述出口信息包括所述第二会话的标识,所述处理单元,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会话的标识和所述第二会话的标识确定所述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
44.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从策略控制功能网元接收第一转发规则创建请求,所述第一转发规则创建请求用于指示为承载数据流的第一会话创建转发规则,所述第一转发规则创建请求包括第一指示信息;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所述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根据所述第一转发规则创建请求,配置所述第一会话的转发规则为本地转发。
45.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数据流的出端口标识或承载所述数据流的第二会话的标识,所述处理单元,用于:
基于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标识与会话的关联关系,根据所述出端口标识确定所述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其中,所述出端口标识为第二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标识;或
根据所述承载所述数据流的所述第二会话的标识,确定所述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
46.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二转发规则创建请求,所述第二转发规则创建请求用于指示为承载所述数据流的第二会话创建转发规则,所述第二转发规则创建请求包括第二指示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转发规则创建请求,配置所述第二会话的转发规则为本地转发。
47.如权利要求4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所述数据流的入端口标识或承载所述数据流的第一会话的标识,所述处理单元,用于:
基于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标识与会话的关联关系,根据所述入端口标识确定所述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其中,所述入端口标识为第一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标识;或
根据所述承载所述数据流的所述第二会话的标识,确定所述数据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流。
48.如权利要求44~47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流为第一终端设备到第二终端设备的数据流,所述数据流的入端口标识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标识,所述数据流的出端口标识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标识,所述装置还包括发送单元;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获取第二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处理单元确定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能够相互通信后,向应用功能网元发送第二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以及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侧的端口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是端口对。
49.如权利要求44~47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流为第一终端设备到第二终端设备的数据流,所述数据流的入端口标识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标识,所述数据流的出端口标识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标识,所述装置还包括发送单元: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获取第一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处理单元确定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能够相互通信后,向应用功能网元发送第一终端设备的时延信息以及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侧的端口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侧的端口是端口对。
50.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指令,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使得所述装置执行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51.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指令,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使得所述装置执行权利要求14至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5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至13或者14-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53.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至13或者14-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1090227.9A 2019-11-08 2019-11-08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1127878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90227.9A CN112787827B (zh) 2019-11-08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AU2020379793A AU2020379793C1 (en) 2019-11-08 2020-11-06 Commun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PCT/CN2020/127293 WO2021089017A1 (zh) 2019-11-08 2020-11-06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A3160808A CA3160808A1 (en) 2019-11-08 2020-11-06 Commun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EP20885795.3A EP4044506A4 (en) 2019-11-08 2020-11-06 COMMUNICA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JP2022526461A JP7472279B2 (ja) 2019-11-08 2020-11-06 通信方法、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US17/738,778 US20220264355A1 (en) 2019-11-08 2022-05-06 Commun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90227.9A CN112787827B (zh) 2019-11-08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87827A CN112787827A (zh) 2021-05-11
CN112787827B true CN112787827B (zh) 2024-07-16

Family

ID=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84076A (zh) * 2007-09-04 2009-03-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策略和计费控制的处理方法、切换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6453138A (zh) * 2016-11-25 2017-02-22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84076A (zh) * 2007-09-04 2009-03-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策略和计费控制的处理方法、切换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6453138A (zh) * 2016-11-25 2017-02-22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17498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CN111200848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US20210274375A1 (en) Time-Sensitive Networking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1528239B2 (en) Time-sensitive networking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virtual switching node
CN111866987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KR102445355B1 (ko) 사용자 그룹에 대한 세션 관리 방법 및 장치
KR20230054505A (ko) 시간 민감성 네트워킹을 위한 제어 평면 기반 구성
US20210274418A1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220256393A1 (en) TSN AND 5GS QoS MAPPING - A USER PLANE BASED METHOD
CN113676924B (zh)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449399B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230019215A1 (en) TSC-5G QoS MAPPING WITH CONSIDERATION OF ASSISTANCE TRAFFIC INFORMATION AND PCC RULES FOR TSC TRAFFIC MAPPING AND 5G QoS FLOWS BINDING
WO2020220799A1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787838A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954768B (zh)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087777A (zh) 一种mdbv的确定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5915196A (zh) 一种链路状态检测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WO2022067700A1 (zh)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787827B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220224552A1 (en) Network slice charg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5244991B (zh)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AU2020379793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TWI821882B (zh) 丟包率的檢測方法、通信裝置及通信系統
WO2022067699A1 (zh) 业务数据流的传输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CN113573330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