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87384B - 一种充电方法、usb充电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充电方法、usb充电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87384B
CN112787384B CN202110120885.9A CN202110120885A CN112787384B CN 112787384 B CN112787384 B CN 112787384B CN 202110120885 A CN202110120885 A CN 202110120885A CN 112787384 B CN112787384 B CN 1127873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pin group
wire
usb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2088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87384A (zh
Inventor
俞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aianru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aianru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aianru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aianru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2088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8738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873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873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873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873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电方法、USB充电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充电方法包括:对接入所述USB接口的USB接头的接入面进行检测,获知所述接入面所接近的所述引脚组;所述接入面上固定有与所述引脚组相适配的引脚;将所述接入面所接近的引脚组与所述引脚接线相导通。通过对接入USB接口的USB接头的接入面所靠近的引脚组进行判断,得到USB接头的接入面所接触的引脚组,将该引脚组与引脚接线相接通。从而可以不用区分USB接头的接入方向,均可以进行充电,方便用户的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充电方法、USB充电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方法、USB充电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终端均是使用USB接口的充电器,对于USB充电线,其一端连接充电器一端连接移动终端,对于连接移动终端一端自从引入typec接口后已广泛支持两面均可以插,也就是说用户无需考虑充电线或移动终端是正面插入还是反面插入均是可以充电的,但对于USB数据线连接充电器一端仍是区分反面、正面的,如果方向错了无法插入,甚至插入后烧坏移动终端或充电器。
因此,如何提高USB充电器使用的便捷性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方法、USB充电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的USB充电器的接口在与USB数据线连接时,存在接入方向性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充电方法,用于USB充电器充电,所述USB充电器包括USB接口,固定在所述USB接口内的引脚组及引脚接线,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对接入所述USB接口的USB接头的接入面进行检测,获知所述接入面所接近的所述引脚组;所述接入面上固定有与所述引脚组相适配的引脚;
将所述接入面所接近的引脚组与所述引脚接线相导通。
可选地,所述的充电方法,其中,所述对接入所述USB接口的所述USB接头的接入面进行检测的步骤,具体包括:
利用接近传感器,对接入所述USB接口的USB接头的接入面进行检测;
根据所述接入面上的引脚所靠近的区域,判断出所述引脚所靠近的所述引脚组。
可选地,所述的充电方法,其中,所述引脚组包括第一引脚组和第二引脚组,所述将所述接入面所接近的引脚组与所述引脚接线相导通的步骤,具体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接入面靠近所述第一引脚组时,将所述第一引脚组同所述引脚接线相导通;
当检测到所述接入面靠近所述第二引脚组时,将所述第二引脚组同所述引脚接线相导通。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USB充电器,包括USB接口及引脚接线,其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USB接口内部的引脚组,所述引脚组包括第一引脚组和第二引脚组;
转换开关,所述转换开关与所述引脚接线相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引脚组或所述第二引脚组与所述引脚接线相导通;以及
接近传感器,用于检测USB接头接入面所接近的所述引脚组,并根据所述接入面所接近的引脚组,通过所述转换开关将对应的引脚组与所述引脚接线相导通。
可选地,所述的USB充电器,其中,所述第一引脚组包括VBUS1引脚、DP1引脚、DM1引脚及GND1引脚;所述第二引脚组包括VBUS2引脚、DP2引脚、DM2引脚及GND2引脚;
所述VBUS1引脚与所述GND2引脚相对设置,所述DP1引脚与所述DM2引脚相对设置,所述DM1引脚与所述DP2引脚相对设置,所述GND1引脚与所述VBUS2引脚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引脚组与所述第二引脚组之间设置有第一容纳区。
可选地,所述的USB充电器,其中,所述第一引脚组与所述第一引脚组中各个引脚所朝向的USB接口内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容纳区;所述第二引脚组与所述第二引脚组中各个引脚所朝向的USB接口内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三容纳区。
可选地,所述的USB充电器,其中,所述接近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区内和所述第三容纳区内。
可选地,所述的USB充电器,其中,所述接近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区和/或所述第三容纳区的进口处。
可选地,所述的USB充电器,其中,还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充电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充电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充电方法中的步骤。
第三方面,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充电程序,所述充电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述的充电方法中的步骤。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充电方法,通过对接入USB接口的USB接头的接入面所靠近的引脚组进行判断,得到USB接头的接入面所接触的引脚组,将该引脚组与引脚接线相接通。从而可以不用区分USB接头的接入方向,均可以进行充电,方便用户的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符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USB充电器示意图;
图2为现有USB充电器USB接口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USB充电的USB接口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USB充电器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USB充电器的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移动终端均采用的是不可拆卸电池,而移动终端耗电较多,基本上需要经常性的进行充电,充电较快的一般是选择充电器充电;目前移动终端均是使用USB接口的充电器,对于USB充电线包括两个端部,一端连接充电器一端连接移动终端,对于连接移动终端那一端自从引入typec接口后已广泛支持两面均可以插,也就是说用户无需考虑充电线或移动终端是正面插入还是反面插入均是可以充电的,但对于USB数据线连接充电器那一端仍是区分反面、正面的,如图所示是目前充电器与USB数据线连接的接口,该接口具有方向性。如果方向错了无法插入,甚至插入后烧坏移动终端或充电器,这给用户的正常使用带来很多的不方便。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USB充电器的接口内部设置引脚组,当USB接头接入面接入后,对所接入的接入面进行检测,根据获知USB接头的接入面所靠近的引脚组,来对应的接通该引脚组与引脚接线,从而可以无需考虑USB接头接入的方向性,方便了用户的使用,避免了因为连接错误导致,移动终端损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申请内容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USB充电器,如图1、图3至图4所示,所述USB充电器包括USB接口10及引脚接线11,设置在所述USB接口10内部的引脚组12,所述引脚组12包括第一引脚组120和第二引脚组121;转换开关13,所述转换开关13与所述引脚接线11相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引脚组120或所述第二引脚组121与所述引脚接线11相导通;以及接近传感器14,用于检测USB接头接入面所接近的所述引脚组,并根据所述接入面所接近的引脚组,通过所述转换开关将对应的引脚组与所述引脚接线相导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USB充电器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长方体形、正方体形、球形等。所述USB充电器还包括塑料外壳15,设置在所述塑料外壳15内的控制主板芯片,在USB接口的相对应的一端上固定有用于与插座连接的插脚。示例性的所述插脚可以是两个,当然还可以是三个以适应不同的外接电源,USB充电器的充电规格为现有技术中的常见规格,具体的规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做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插脚和所述USB接口也可以是不在相对面上,可以是分别设置在相互垂直的两个面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USB充电器,也可以是指带USB接口的开关面板,当为带USB接口的开关面板时,所述的插脚被直接的接线所取代。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引脚接线是指与USB充电器上的插脚相接的接线,其中包括用于输电的电源线及用于数据传输的数据线。示例性地,包括VBUS线、DP线、DM线、GND线,其中,DP线、DM线为数据传输线,VBUS线为电源线,GND线为地线,VBUS线对应的是VBUS引脚,作为输出直流电源的正极,GND线对应的是GND引脚,作为输出电源的负极。DP线、DM线分别对应DP引脚、DM引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引脚组是相对应现有技术中的引脚而言的,现有技术中如图2所示的,包括接口20,设置在所述接口20内的VBUS引脚、DP引脚、DM引脚及GND引脚,结合图3,本实施例中的引脚组包括第一引脚组120和第二引脚组121,所述第一引脚组120包括VBUS1引脚、DP1引脚、DM1引脚及GND1引脚;所述第二引脚组121包括VBUS2引脚、DP2引脚、DM2引脚及GND2引脚;所述VBUS1引脚与所述GND2引脚相对设置,所述DP1引脚与所述DM2引脚相对设置,所述DM1引脚与所述DP2引脚相对设置,所述GND1引脚与所述VBUS2引脚相对设置。容易理解的是,将所述第一引脚组的引脚与所述第二引脚组的引脚相对设置,可以方便USB接头的接入,现有的USB接头中的引脚的排布是固定的,其是有方向性的,也可以理解为现有的USB接头是分正面和反面的。比如说现有技术中定义,USB充电器水平放置时,USB接头的接入面上的引脚朝上为正面,则反之为反面(USB接头的接入面上的引脚朝下为正面)。USB接头如果是正面接入时,其接入面上的引脚与第一引脚组是适配的,那么当USB接头是反面接入时,其需要有与第一引脚组相反的引脚与之相适配,如第二引脚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引脚组将USB接口分成三个区域用于USB接头的接入,如第一引脚组与所述第二引脚组之间是第一容纳区域122,所述第一引脚组中VBUS1引脚、DP1引脚、DM1引脚及GND1引脚所朝向的USB接口内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容纳区123,所述第二引脚组与所述第二引脚组中VBUS2引脚、DP2引脚、DM2引脚及GND2引脚所朝向的USB接口内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三容纳区124。通过设置多个容纳区从而在物理上满足USB数据线两面插入的位置。容易理解的是,所述容纳区的尺寸与所述USB接头的尺寸是相适配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换开关13包括单刀四掷开关,所述单刀四掷开关设置在引脚接线11电路中,用于第一引脚组、第二引脚组与引脚接线路切换。
示例性地,所述单刀四掷开关的一端与引脚接线相接通,另外一端可以在第一引脚组和第二引脚组之间根据需要进行切换,当USB接头的接入面接入所述USB接口时,可以利用接近传感器,来获知所述USB接头接入面上的引脚所靠近的是那个引脚组,即,是第一引脚组还是第二引脚组。如果接近传感器感应出所述USB接头接入面靠近的是第一引脚组,则意味着需要通过第一引脚组与所述USB接头上的引脚相适配来完成充电,则可以通过所述单刀四掷开关将第一引脚组与引脚接线相接通。如果接近传感器感应出所述USB接头接入面靠近的是第二引脚组,则意味着需要通过第二引脚组与所述USB接头上的引脚相适配来完成充电,则可以通过所述单刀四掷开关将第二引脚组与引脚接线相接通。需要说明的是,对所述接近开关的控制以及根据接近开关的检测结果,进而对转换开关,如单刀四掷开关的转换的控制,可以通过相应的控制电路来实现,此处所述的控制电路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控制电路,具体的电路在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当通过接近开关获知到所述USB接头的接入面所靠近的是第一引脚组时,此时对所述单刀四掷开关所在的位置进行检测,又或者是对所述第一引脚组与引脚接线之间的电路进行检测,如果此时所述单刀四掷开关所在的位置是与所述第二引脚组连接,又或者所述第一引脚组与所述引脚接线之间的电路是断路,在上述情况下,则将所述单刀四掷开关转接到第一引脚组上。容易理解的是,如果此时所述单刀四掷开关所在的位置是与所述第一引脚组连接,又或者所述第一引脚组与所述引脚接线之间的电路是通路,在此种情况下,则不需要转换单刀四掷开关。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转换开关包括两个单刀四掷开关,即在所述第一引脚组与引脚接线连通的电路上设置一个单刀四掷开关,在所述第二引脚组与引脚接线连通的电路上设置一个单刀四掷开关,也就是说对所述第一引脚组与所述第二引脚组实行单独控制。
示例性地,将USB充电器与电源连接上电后,所述第一引脚组与引脚接线电路上的单刀四掷开关及所述所述第二引脚组与引脚接线电路上的单刀四掷开关都是处于断开状态,当有USB接头接入USB接口时,根据接近传感器检测到的USB接头接入面所靠近的引脚组,控制该电路上的单刀四掷开关,将所述单刀四掷开关闭合,将该引脚组所在的电路导通。容易理解的是,保持另外一个引脚组所在电路上的单刀四掷开关处于断开状态。
进一步地,当用户在充电过程中,将USB接头拔出后,将相应的引脚组所在电路断开,如果前次充电所使用(连接)的是第一引脚组所在电路,则将第一引脚组所在电路上的单刀四掷开关断开。通过采用将USB接头拔出后,将相应的引脚组所在电路断开,可以防止充电过程中,第一引脚组与第二引脚组同时处于接通状态。
在本实施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接近传感器固定设置在所述USB接口内。
示例性地,所述接近传感器固定在所述第二容纳区和所述第三容纳区内,所述第二容纳区和所述第三容纳区均是由USB接口的内侧壁及引脚组围合而成,即所述第二容纳区和所述第三容纳区可以视为一个方形的腔体,可以将所述引脚组看做是所述腔体的一个侧面,而USB接口的四个内侧壁可以看做是所述方形腔体的另外四个侧面。所述接近传感器固定在所述USB接口的内侧壁上。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接近传感器的型号、类型均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接近传感器型号及类型,具体型号在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所述接近传感器固定在靠近所述第二容纳区和第三容纳区的进口处,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容纳区和第三容纳区的进口处指的是,将接近传感器固定在所述USB接口的四个内侧壁的其中的三个侧壁上,另外一个侧壁所指的是最里面的一个侧壁,该侧壁与USB接头接入(插入)方向相对。通过将接近传感器固定在第二容纳区和第三容纳区的进口处,可以更快速获知到所述USB接头接入面所要靠近的引脚组。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USB接口可以设置有多个,比如设置两个、三个等。当所述USB接口设置为两个时,两个USB接口之间是彼此独立的。两个USB接口的内部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示例性地,所述USB充电器上设置有两个USB接口,将两个USB接口分别定义为第一USB接口、第二USB接口,所述第一USB接口与所述第二USB接口并列设置在所述USB充电器的插脚对面。所述第一USB接口内部设置有引脚组及引脚接线,所述第二USB接口内设置有引脚组及引脚接线,此时,所述第一USB接口内引脚组与引脚接线之间的连接是通过一个单刀四掷开关来进行控制的,而所述第二USB接口内引脚组与引脚接线之间的连接是通过两个单刀四掷开关来进行控制的,即所述第一USB接口与所述第二USB接口的内部结构不相同。容易理解的是,当所述第一USB接口内引脚组与引脚接线之间的连接时通过两个单刀四掷开关来进行控制时,又或者所述第二USB接口内引脚组与引脚接线之间的连接是通过一个单刀四掷开关来进行控制时,所述第一USB接口与所述第二USB接口的内部结构相同。
示例性地,当所述USB充电器上设置有三个USB接口时,三个USB接口可以分别设置在不同的端面上,且三个USB接口内的结构可以是都相同的,也可是都不同的,又或者是两个相同与另外一个不相同。
基于上述所述的USB充电器,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充电方法,如图5所示,所述充电方法包括:
S10、对接入所述USB接口的USB接头的接入面进行检测,获知所述接入面所接近的所述引脚组;所述接入面上固定有与所述引脚组相适配的引脚。
具体来说,利用设置在所述USB接口内部的接近传感器,来对接入所述USB接口的所述USB接头的接入面进行检测,通过对接入USB接口的USB接头的接入面进行检测可以准确的获知,所述USB接头接入面所靠近的引脚组,也就是说在进行充电前,将USB接头接入USB接口(将USB数据线与USB充电器相连接),对USB接头接入面的方向进行分辨,以得出USB接头接入面上的引脚所接触的引脚组。
示例性地,所述USB充电器包括外壳,固定在所述外壳一端的插脚,与所述插脚所在端面相对的端面上设置有USB接口,在所述USB接口内固定设置引脚组(第一引脚组、第二引脚组),所述第一引脚组与所朝向的USB接口内侧壁所围合的为第二容纳区域,在所述第二容纳区域的进口处(USB接口内侧壁中与所述第一引脚组相对的侧壁)设置有一个接近开关,所述第二引脚组与所朝向的USB接口内侧壁所围合的为第三容纳区域,在所述第三容纳区域的进口处(USB接口内侧壁中与所述第二引脚组相对的侧壁)设置有一个接近开关,当有USB接头的接入面接入时,利用所设置的接近开关对接入面进行检测,当接入面朝向的是所述第一引脚组时,意味着在接入面接入后,接入面上的引脚所接触的是第一引脚组,而当接入面朝向的是所述第二引脚组时,意味着在接入面接入后,接入面上的引脚所接触的是第二引脚组。
S20、将所述接入面所接近的引脚组与所述引脚接线相导通。
具体来说,所述引脚组包括第一引脚组和第二引脚组,所述第一引脚组用于与所述接入面接入的一种状态,如正面接入相适配,所述第二引脚组用于与所述接入面接入的令一种状态,如反面接入相适配。
如当检测到所述接入面靠近所述第一引脚组时,将所述第一引脚组同所述引脚接线相导通;
当检测到所述接入面靠近所述第二引脚组时,将所述第二引脚组同所述引脚接线相导通。
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一引脚组或第二引脚组与引脚接线相导通可以通过转换开关来实现。
示例性地,通过所述接近开关检测出接入面上的引脚是与所述第一引脚组相接触后,将所述第一引脚组与引脚接线相导通,其中,将所述第一引脚组与所述引脚接线相导通,可以通过设置在第一引脚组及第二引脚组之间切换的单刀四掷开关来实现。所述单刀四掷开关设置在电路中,一端与所述引脚接线相连接,另一端可以在所述第一引脚组及所述第二引脚组之间来回移动,当需要接通第一引脚组时,可以将单刀四掷开关的活动端与所述第一引脚组相接,使第一引脚组与引脚接线相导通。当需要接通第二引脚组时,可以将单刀四掷开关的活动端与所述第二引脚组相接,使第二引脚组与引脚接线相导通。
在本实施例中,当通过接近开关检测出所述USB接头接入面上的引脚所要靠近的引脚组时,在将该引脚组所在电路接通之前,需要对该电路的通断状态进行检测,当检测出该引脚组所在电路处于接通状态时,则不需要对所述单刀四掷开关进行动作,当检测出该引脚组所在电路处于非接通状态时,则需要对所述单刀四掷开关进行动作(将单刀四掷开关从另外一个电路上切换过来)。需要说明的是,此处对引脚组所在电路的通断进行检测的具体实现步骤及相应的控制电路,均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控制电路,即只要能实现上述功能的控制电路即可。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单刀四掷开关也可以设置为两个,即针对所述第一引脚组所在电路设置一个,针对所述第二引脚组所在电路设置一个,在没有USB接头接入面接入时,所述第一引脚组及所述第二引脚组所在电路均是处于断开状态。当接近开关检测出USB接头接入面上的引脚所要靠近的引脚组后,将该引脚组电路上的单刀四掷开关与引脚接线接通。
在本实施例中,当USB接头与USB接口分离后,电路中处于导通电路上的单刀四掷开关断开,即在USB充电器不工作时,保持两个单刀四掷开关均处于断开状态。
基于上述的充电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充电程序,充电获取程序可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步骤:对接入所述USB接口的USB接头的接入面进行检测,获知所述接入面所接近的所述引脚组;所述接入面上固定有与所述引脚组相适配的引脚;将所述接入面所接近的引脚组与所述引脚接线相导通。
在本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充电程序,充电获取程序可被处理器执行,进一步实现步骤:利用接近传感器,对接入所述USB接口的USB接头的接入面进行检测;根据所述引脚所靠近的区域,判断出所述引脚所靠近的所述引脚组。
在本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充电程序,充电获取程序可被处理器执行,进一步实现步骤:当检测到所述接入面靠近所述第一引脚组时,将所述第一引脚组同所述引脚接线相导通;当检测到所述接入面靠近所述第二引脚组时,将所述第二引脚组同所述引脚接线相导通。
基于上述的充电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一种USB充电器,如图6所示,其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processor)30以及存储器(memory)31,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Interface)32和总线33。其中,处理器30、存储器31和通信接口32可以通过总线33完成相互间的通信。通信接口32可以传输信息。处理器30可以调用存储器31中的逻辑指令,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此外,上述的存储器31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存储器31作为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可设置为存储软件程序,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或模块。处理器3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31中的软件程序、指令或模块,从而执行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存储器31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3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多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也可以是暂态存储介质。此外,上述存储介质以及终端中的多条指令处理器加载并执行的具体过程在上述方法中已经详细说明,在这里就不再一一陈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充电方法、USB充电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充电方法包括:对接入所述USB接口的USB接头的接入面进行检测,获知所述接入面所接近的所述引脚组;所述接入面上固定有与所述引脚组相适配的引脚;将所述接入面所接近的引脚组与所述引脚接线相导通。
所述USB充电器包括USB接口及引脚接线,设置在所述USB接口内部的引脚组,所述引脚组包括第一引脚组和第二引脚组;转换开关,所述转换开关与所述引脚接线相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引脚组或所述第二引脚组与所述引脚接线相导通;以及接近传感器,用于检测USB接头接入面所接近的所述引脚组,并根据所述接入面所接近的引脚组,通过所述转换开关将对应的引脚组与所述引脚接线相导通。
通过在USB充电器的接口内部设置引脚组,当USB接头接入面接入后,对所接入的接入面进行检测,根据获知USB接头的接入面所靠近的引脚组,来对应的接通该引脚组与引脚接线,从而可以无需考虑USB接头接入的方向性,方便了用户的使用,避免了因为连接错误导致,移动终端损坏。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充电方法,用于USB充电器充电,所述USB充电器包括USB接口,固定在所述USB接口内的引脚组及引脚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对接入所述USB接口的USB接头的接入面进行检测,获知所述接入面所接近的所述引脚组;所述接入面上固定有与所述引脚组相适配的引脚;
将所述接入面所接近的引脚组与所述引脚接线相导通;
所述的引脚接线是指与USB充电器上的插脚相接的接线,包括:VBUS线、DP线、DM线、GND线,其中,DP线、DM线为数据传输线,VBUS线为电源线,GND线为地线,VBUS线对应的是VBUS引脚,作为输出直流电源的正极,GND线对应的是GND引脚,作为输出电源的负极,DP线、DM线分别对应DP引脚、DM引脚;
所述引脚组包括第一引脚组和第二引脚组,所述第一引脚组包括VBUS1引脚、DP1引脚、DM1引脚及GND1引脚;所述第二引脚组包括VBUS2引脚、DP2引脚、DM2 引脚及GND2引脚;所述VBUS1引脚与所述GND2引脚相对设置,所述DP1引脚与所述DM2引脚相对设置,所述DM1引脚与所述DP2引脚相对设置,所述GND1引脚与所述VBUS2引脚相对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入所述USB接口的所述USB接头的接入面进行检测的步骤,具体包括:
利用接近传感器,对接入所述USB接口的USB接头的接入面进行检测;
根据所述接入面上的引脚所靠近的区域,判断出所述引脚所靠近的所述引脚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脚组包括第一引脚组和第二引脚组,所述将所述接入面所接近的引脚组与所述引脚接线相导通的步骤,具体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接入面靠近所述第一引脚组时,将所述第一引脚组同所述引脚接线相导通;
当检测到所述接入面靠近所述第二引脚组时,将所述第二引脚组同所述引脚接线相导通。
4.一种USB充电器,包括USB接口及引脚接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USB接口内部的引脚组,所述引脚组包括第一引脚组和第二引脚组;
转换开关,所述转换开关与所述引脚接线相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引脚组或所述第二引脚组与所述引脚接线相导通;以及
接近传感器,用于检测USB接头接入面所接近的所述引脚组,并根据所述接入面所接近的引脚组,通过所述转换开关将对应的引脚组与所述引脚接线相导通;
所述的引脚接线是指与USB充电器上的插脚相接的接线,包括:VBUS线、DP线、DM线、GND线,其中,DP线、DM线为数据传输线,VBUS线为电源线,GND线为地线,VBUS线对应的是VBUS引脚,作为输出直流电源的正极,GND线对应的是GND引脚,作为输出电源的负极,DP线、DM线分别对应DP引脚、DM引脚;
所述第一引脚组包括VBUS1引脚、DP1引脚、DM1引脚及GND1引脚;所述第二引脚组包括VBUS2引脚、DP2引脚、DM2引脚及GND2引脚;
所述VBUS1引脚与所述GND2引脚相对设置,所述DP1引脚与所述DM2引脚相对设置,所述DM1引脚与所述DP2引脚相对设置,所述GND1引脚与所述VBUS2引脚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引脚组与所述第二引脚组之间设置有第一容纳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USB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脚组与所述第一引脚组中各个引脚所朝向的USB接口内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容纳区;所述第二引脚组与所述第二引脚组中各个引脚所朝向的USB接口内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三容纳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USB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近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区内和所述第三容纳区内。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USB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近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区和/或所述第三容纳区的进口处。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USB充电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充电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充电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充电方法中的步骤。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
质存储有充电程序,所述充电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充电方法中的步骤。
CN202110120885.9A 2021-01-28 2021-01-28 一种充电方法、usb充电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7873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20885.9A CN112787384B (zh) 2021-01-28 2021-01-28 一种充电方法、usb充电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20885.9A CN112787384B (zh) 2021-01-28 2021-01-28 一种充电方法、usb充电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87384A CN112787384A (zh) 2021-05-11
CN112787384B true CN112787384B (zh) 2024-03-01

Family

ID=75759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20885.9A Active CN112787384B (zh) 2021-01-28 2021-01-28 一种充电方法、usb充电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87384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94426B2 (en) * 1999-03-24 2017-03-14 Intellipro, LLC. Rate-of-change switches and controllable apparatus
CN203850865U (zh) * 2014-04-11 2014-09-24 深圳市旺溢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器
CN203850866U (zh) * 2014-04-11 2014-09-24 深圳市旺溢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器
US20170042121A1 (en) * 2015-08-10 2017-02-16 Jersa Iii Michael Joseph Animal management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87384A (zh) 2021-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09724B2 (en) Battery conn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9515420B2 (en) Quick connect interface
US9559534B2 (en) Data cable for fast charging
CN103178405B (zh) 可侦测连接状态的连接装置、电连接组件及电子装置
CN202111346U (zh) 转接电连接器
US20140049209A1 (en) Charging converter
CN112787384B (zh) 一种充电方法、usb充电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01868602U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105762582A (zh) 一种usb连接插头
CN205178219U (zh) 一种可以加快USB充电速度的Micro USB线
US7883358B1 (en) Connection-sensing DC plug and DC connector with the same
CN217544708U (zh) 可智能识别的电池装置及充电设备
CN202772340U (zh) 多功能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N109218880A (zh) 耳机充电二合一电路及控制方法、终端
CN203481566U (zh) 一种插头、一种插座及一种连接系统
CN102347534B (zh) 智能电连接器
CN112397948A (zh) Type-C母座、Type-C插头系统和电子系统
CN203521823U (zh) 一种插头、一种插座及一种连接系统
CN211700645U (zh) 电连接器、数据线、连接器母座和充电头
CN215681039U (zh) 电源适配器
CN212572120U (zh) 电源适配器及充电装置
CN219163811U (zh) 大电流高速快充机构组件
CN203277901U (zh) 信号电源整合模块
CN203895121U (zh) Usb装置结构
CN201142351Y (zh) 组合式多功能充电排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29

Address after: 518000, Building 1606B, No. 3, Zhuoyue Meilin Center Plaza (North District), No. 128 Zhongkang Road, Meidu Community, Meilin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maianrui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6003 No.86, hechangqi Road West, Zhongkai high tech Zone,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