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87050A - 一种铅蓄电池注酸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铅蓄电池注酸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87050A
CN112787050A CN202110021749.4A CN202110021749A CN112787050A CN 112787050 A CN112787050 A CN 112787050A CN 202110021749 A CN202110021749 A CN 202110021749A CN 112787050 A CN112787050 A CN 1127870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id
tank
pipeline
telescopic cylinder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2174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87050B (zh
Inventor
苑振
占正求
赵振辉
韩海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neng Battery Group Anhu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neng Battery Group Anhu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neng Battery Group Anhu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neng Battery Group Anhu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2174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8705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870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870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870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870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6Lead-acid accumulators
    • H01M10/12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Filling, Topping-Up Batteries (AREA)
  • Feeding, Discharge, Calcimining, Fusing, And Gas-Genera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铅蓄电池注酸系统,涉及铅蓄电池生产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供酸子系统和注酸子系统;供酸子系统包括配酸罐、供酸罐和回酸罐;配酸罐通过管道一与供酸罐连通;供酸罐的底端通过一排酸管连通一水平设置的加酸主管道,加酸主管道的出口端通过一回酸管与回酸罐连通,回酸罐与供酸罐之间还连通有一管道二;加酸主管道的底侧面连接有若干加酸支管。本发明通过由配酸罐、供酸罐和回酸罐组成的供酸子系统对加酸罐进行定量供酸,并通过加酸罐对生产的铅蓄电池进行加酸,全程自动加酸,避免人工控制时人工定量时产生的偏差大,导致生产出来的电池质量不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铅蓄电池注酸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铅蓄电池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铅蓄电池注酸系统。
背景技术
蓄电池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其根据用途的不同可分为通信后备用、牵引动力用、起动用等不同的种类,牵引蓄电池主要是作为电动叉车及工程车的动力电源,目前在国内其主要的化成方式是采用水浴化成或极板化成。目前在蓄电池生产加工过程中,有一道工序是加酸,每一规格的蓄电池其单格的加酸量是定值,蓄电池的规格不同加酸量也不同,根据规格的不同加酸量是蓄电池生产中关键的性能指标,否则就会严重影响了蓄电池的成品质量;同时现有的蓄电池生产用注酸机在生产过程中采用人工控制很容易使人体皮肤接触到酸液,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在加酸过程中对酸液需进行定量,人工定量时产生的偏差大,导致生产出来的电池质量不稳定。同时原有注酸机的操作平台在电池加酸后推动时由于摩擦大,操作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铅蓄电池注酸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铅蓄电池注酸系统,包括供酸子系统和注酸子系统;所述供酸子系统包括配酸罐、供酸罐和回酸罐;所述配酸罐通过管道一与供酸罐连通,且所述管道一上设置泵一;所述供酸罐的底端通过一排酸管连通一水平设置的加酸主管道,所述加酸主管道的出口端通过一回酸管与回酸罐连通,所述回酸罐与供酸罐之间还连通有一管道二,所述管道二的一端贯穿回酸罐顶部且端部连通一设置在回酸罐内的泵二;所述供酸罐的顶部设置有与管道二连通的回酸接口;所述加酸主管道的底侧面连接有若干加酸支管,所述加酸支管上设置阀门一;
所述注酸子系统包括支架总成、以及设置在支架总成上的加酸罐,所述加酸支管与加酸罐相连通;所述加酸罐的底侧面设置有注酸管并于所述注酸管上设置阀门二;所述供酸罐、回酸罐和加酸罐内分别设置有液位传感器一、液位传感器二和液位传感器三;
还包括一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的信号接收端连接液位传感器一、液位传感器二和液位传感器三,所述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泵一、泵二、阀门二和阀门一。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总成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侧面设置有若干支撑脚,所述底座的后端设置有若干挡柱,若干所述挡柱的中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加酸罐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表面;若干所述挡柱的顶部设置一横梁;所述注酸管贯穿支撑板。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的底侧面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一伸缩汽缸,所述第一伸缩汽缸的端部连接有一水平设置的第二伸缩汽缸,所述第二伸缩汽缸的端部连接有一水平设置的第三伸缩汽缸,所述第三伸缩汽缸的端部连接有一加酸漏斗,所述注酸管的出酸口固设在所述加酸漏斗内。
进一步地,所述加酸漏斗的顶部设置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上设置有用于通孔、并于所述通孔上设置有与注酸管相连通的软管接头;所述注酸管为一橡胶软管。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一相对两侧面分别设置有挡板和侧板,所述侧板靠近所述挡板的一侧壁设置有第四伸缩汽缸,所述第四伸缩汽缸的端部设置有抵靠板。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底侧面设置有压力传感器一,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为一倾斜的斜面,其自远离挡柱的一端向靠近挡柱的一端高度逐渐降低,所述抵靠板的内侧壁设置有一压力传感器二。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的底侧面还设置有一图像采集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压力传感器一和压力传感器二均与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还连接第四伸缩汽缸、第一伸缩汽缸、第二伸缩汽缸和第三伸缩汽缸;所述支架总成的顶部设置有与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的报警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图像采集装置采用摄像机。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嵌设有若干滚珠,所述滚珠的凸出高度为0.5-1cm,所述滚珠的直径为2.5cm,相邻两滚珠之间的距离为3cm;所述抵靠板的内侧壁设置有泡沫层。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由配酸罐、供酸罐和回酸罐组成的供酸子系统对加酸罐进行定量供酸,并通过加酸罐对生产的铅蓄电池进行加酸,全程自动加酸,避免人工控制时人工定量时产生的偏差大,导致生产出来的电池质量不稳定;同时通过图像采集装置和处理器,实现对待加酸的蓄电池型号以及加酸口的位置进行定位,从而方便确定加酸罐的定量供酸,以及通过有三个伸缩汽缸控制加酸漏斗精确伸入加酸口,避免加酸过程中酸液泄露飞溅。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铅蓄电池注酸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注酸子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请参阅图1-2所示,本发明为一种铅蓄电池注酸系统,包括供酸子系统和注酸子系统;供酸子系统包括配酸罐4、供酸罐1和回酸罐2;配酸罐4通过管道一42与供酸罐1连通,且管道一42上设置泵一41;供酸罐1的底端通过一排酸管11连通一水平设置的加酸主管道3,加酸主管道3的出口端通过一回酸管21与回酸罐2连通,回酸罐2与供酸罐1之间还连通有一管道二22,管道二22的一端贯穿回酸罐2顶部且端部连通一设置在回酸罐2内的泵二;供酸罐1的顶部设置有与管道二22连通的回酸接口;加酸主管道3的底侧面连接有若干加酸支管31,加酸支管31上设置阀门一32;
注酸子系统包括支架总成、以及设置在支架总成上的加酸罐5,加酸支管31与加酸罐5相连通;加酸罐5的底侧面设置有注酸管51并于注酸管51上设置阀门二;供酸罐1、回酸罐2和加酸罐5内分别设置有液位传感器一、液位传感器二和液位传感器三;
还包括一处理器,处理器的信号接收端连接液位传感器一、液位传感器二和液位传感器三,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泵一41、泵二、阀门二和阀门一32。
优选地,支架总成包括底座6,底座6的底侧面设置有若干支撑脚61,底座6的后端设置有若干挡柱64,若干挡柱64的中部设置有支撑板65,加酸罐5设置在支撑板65上表面;若干挡柱64的顶部设置一横梁66;注酸管51贯穿支撑板65。
优选地,支撑板65的底侧面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一伸缩汽缸651,第一伸缩汽缸651的端部连接有一水平设置的第二伸缩汽缸652,第二伸缩汽缸652的端部连接有一水平设置的第三伸缩汽缸653,第三伸缩汽缸653的端部连接有一加酸漏斗654,注酸管51的出酸口固设在加酸漏斗654内。
优选地,加酸漏斗654的顶部设置有密封盖,密封盖上设置有用于通孔、并于通孔上设置有与注酸管51相连通的软管接头;注酸管51为一橡胶软管。
优选地,底座6的一相对两侧面分别设置有挡板62和侧板63,侧板63靠近挡板62的一侧壁设置有第四伸缩汽缸631,第四伸缩汽缸631的端部设置有抵靠板632。
优选地,底座6的底侧面设置有压力传感器一,底座6的上表面为一倾斜的斜面,其自远离挡柱64的一端向靠近挡柱64的一端高度逐渐降低,抵靠板632的内侧壁设置有一压力传感器二。
优选地,支撑板65的底侧面还设置有一图像采集装置。
优选地,图像采集装置、压力传感器一和压力传感器二均与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还连接第四伸缩汽缸631、第一伸缩汽缸651、第二伸缩汽缸652和第三伸缩汽缸653;
支架总成的顶部设置有与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的报警装置。
优选地,图像采集装置采用摄像机。
优选地,底座6的上表面嵌设有若干滚珠,滚珠的凸出高度为0.5-1cm,滚珠的直径为2.5cm,相邻两滚珠之间的距离为3cm;抵靠板632的内侧壁设置有泡沫层。
使用时,将待加酸的蓄电池放入底座6上,压力传感器一采集到压力信号,此时在斜面以及滚珠的作用下,蓄电池的一端抵靠在挡柱64的另一侧,同时启动第四伸缩汽缸631,通过抵靠板632带动蓄电池在斜面上左右移动至蓄电池的一侧抵靠到挡板62上;
通过图像采集装置采集蓄电池的图像信息,并通过处理器分析得出蓄电池的型号以及该蓄电池的加酸口位置;
打开阀门一32,此时加酸主管道3内的酸液通过加酸支管31进入到加酸罐5内,待液位传感器三检测到达到该型号蓄电池对应的加酸量时,关闭阀门一32,然后控制第一伸缩汽缸651、第二伸缩汽缸652和第三伸缩汽缸653的运动,使得加酸漏斗654精确伸入该型号蓄电池的加酸口处,然后打开阀门二,此时通过注酸管51和加酸漏斗654,加酸罐5内存储的酸液加入到蓄电池内,待液位传感器三检测到加酸罐5内液位归零时,此时控制报警装置报警提醒,并关闭阀门二。
上述当液位传感器二检测到回酸罐2内的酸液液位高出预设值H1时,此时启动泵二将回酸罐2内的酸液通过管道二22输送至管道二22内;
同时当液位传感器一检测到供酸罐1内的酸液液位低于出预设值H2时,此时启动泵一41将配酸罐4内的酸液通过管道一42加入到供酸罐1内即可。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铅蓄电池注酸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供酸子系统和注酸子系统;
所述供酸子系统包括配酸罐(4)、供酸罐(1)和回酸罐(2);
所述配酸罐(4)通过管道一(42)与供酸罐(1)连通,且所述管道一(42)上设置泵一(41);
所述供酸罐(1)的底端通过一排酸管(11)连通一水平设置的加酸主管道(3),所述加酸主管道(3)的出口端通过一回酸管(21)与回酸罐(2)连通,所述回酸罐(2)与供酸罐(1)之间还连通有一管道二(22),所述管道二(22)的一端贯穿回酸罐(2)顶部且端部连通一设置在回酸罐(2)内的泵二;所述供酸罐(1)的顶部设置有与管道二(22)连通的回酸接口;
所述加酸主管道(3)的底侧面连接有若干加酸支管(31),所述加酸支管(31)上设置阀门一(32);
所述注酸子系统包括支架总成、以及设置在支架总成上的加酸罐(5),所述加酸支管(31)与加酸罐(5)相连通;
所述加酸罐(5)的底侧面设置有注酸管(51)并于所述注酸管(51)上设置阀门二;
所述供酸罐(1)、回酸罐(2)和加酸罐(5)内分别设置有液位传感器一、液位传感器二和液位传感器三;
还包括一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的信号接收端连接液位传感器一、液位传感器二和液位传感器三,所述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泵一(41)、泵二、阀门二和阀门一(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铅蓄电池注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总成包括底座(6),所述底座(6)的底侧面设置有若干支撑脚(61),所述底座(6)的后端设置有若干挡柱(64),若干所述挡柱(64)的中部设置有支撑板(65),所述加酸罐(5)设置在所述支撑板(65)上表面;若干所述挡柱(64)的顶部设置一横梁(66);
所述注酸管(51)贯穿支撑板(6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铅蓄电池注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65)的底侧面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一伸缩汽缸(651),所述第一伸缩汽缸(651)的端部连接有一水平设置的第二伸缩汽缸(652),所述第二伸缩汽缸(652)的端部连接有一水平设置的第三伸缩汽缸(653),所述第三伸缩汽缸(653)的端部连接有一加酸漏斗(654),所述注酸管(51)的出酸口固设在所述加酸漏斗(654)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铅蓄电池注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酸漏斗(654)的顶部设置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上设置有用于通孔、并于所述通孔上设置有与注酸管(51)相连通的软管接头;
所述注酸管(51)为一橡胶软管。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铅蓄电池注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6)的一相对两侧面分别设置有挡板(62)和侧板(63),所述侧板(63)靠近所述挡板(62)的一侧壁设置有第四伸缩汽缸(631),所述第四伸缩汽缸(631)的端部设置有抵靠板(63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铅蓄电池注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6)的底侧面设置有压力传感器一,所述底座(6)的上表面为一倾斜的斜面,其自远离挡柱(64)的一端向靠近挡柱(64)的一端高度逐渐降低,所述抵靠板(632)的内侧壁设置有一压力传感器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铅蓄电池注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65)的底侧面还设置有一图像采集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铅蓄电池注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压力传感器一和压力传感器二均与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还连接第四伸缩汽缸(631)、第一伸缩汽缸(651)、第二伸缩汽缸(652)和第三伸缩汽缸(653);
所述支架总成的顶部设置有与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的报警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铅蓄电池注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采集装置采用摄像机。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铅蓄电池注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6)的上表面嵌设有若干滚珠,所述滚珠的凸出高度为0.5-1cm,所述滚珠的直径为2.5cm,相邻两滚珠之间的距离为3cm;
所述抵靠板(632)的内侧壁设置有泡沫层。
CN202110021749.4A 2021-01-08 2021-01-08 一种铅蓄电池注酸系统 Active CN1127870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21749.4A CN112787050B (zh) 2021-01-08 2021-01-08 一种铅蓄电池注酸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21749.4A CN112787050B (zh) 2021-01-08 2021-01-08 一种铅蓄电池注酸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87050A true CN112787050A (zh) 2021-05-11
CN112787050B CN112787050B (zh) 2022-06-07

Family

ID=757562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21749.4A Active CN112787050B (zh) 2021-01-08 2021-01-08 一种铅蓄电池注酸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87050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772221U (zh) * 2012-08-03 2013-03-06 超威电源有限公司 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注酸装置
CN203316077U (zh) * 2013-05-08 2013-12-04 江苏三环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铅酸蓄电池配酸系统用配酸罐
KR20180039561A (ko) * 2016-10-10 2018-04-18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젖음성이 향상된 이차전지용 단위 셀 및 그 제조방법
CN209249583U (zh) * 2019-01-22 2019-08-13 湖北九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电解液灌装装置
CN110767871A (zh) * 2019-11-27 2020-02-07 厦门马特高科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蓄电池无人加酸机及加酸方法
CN111987283A (zh) * 2020-03-26 2020-11-24 东莞市伟升机械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电芯全自动注液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772221U (zh) * 2012-08-03 2013-03-06 超威电源有限公司 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注酸装置
CN203316077U (zh) * 2013-05-08 2013-12-04 江苏三环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铅酸蓄电池配酸系统用配酸罐
KR20180039561A (ko) * 2016-10-10 2018-04-18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젖음성이 향상된 이차전지용 단위 셀 및 그 제조방법
CN209249583U (zh) * 2019-01-22 2019-08-13 湖北九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电解液灌装装置
CN110767871A (zh) * 2019-11-27 2020-02-07 厦门马特高科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蓄电池无人加酸机及加酸方法
CN111987283A (zh) * 2020-03-26 2020-11-24 东莞市伟升机械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电芯全自动注液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87050B (zh) 2022-06-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75965U (zh) 混凝土渗透性测试仪
CN112787050B (zh) 一种铅蓄电池注酸系统
CN213535925U (zh) 一种卧式钢衬塑储罐
CN207717592U (zh) 一种用于检测砂浆防水抗砂性能的装置
CN218843239U (zh) 一种消防水箱补给自动控制装置
CN210507557U (zh) 一种用于新型桩顶防超灌的检测装置
CN210142458U (zh) 一种用于机械教学的多级卧式离心泵演示装置
CN209927387U (zh) 大缸径气缸套水压试验装置
CN209961415U (zh) 一种便于测试油缸密封件密封性的测试装置
CN220794888U (zh) 一种水泥试块自动检测装置
CN112964425A (zh) 一种用于铁路施工的液压杆密封性测试装置
CN206250274U (zh) 一种电芯电解液灌注系统
CN212407050U (zh) 一种离心泵用焊接式水上底阀
CN220513865U (zh) 一种循环溶解式水仓及气泡水机
CN216791336U (zh) 一种便捷式河道漫堤综合监控装置
CN217954201U (zh) 一种电动防水卷材抗压透水检测装置
CN111103904A (zh) 一种自动加液装置
CN214033911U (zh) 一种用于无负压供水设备的双通供水装置
CN216899456U (zh) 一种工业控制设备的测试装置
CN218043288U (zh) 一种气体麻醉装置
CN206233989U (zh) 一种新型汽车膨胀水箱
CN216844154U (zh) 球阀注水检测装置的管路系统
CN210375339U (zh) 液位计压力传感器老化装置
CN209475453U (zh) 消防泵房
CN220454067U (zh) 一种化工材料用的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