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82350A - 气体报警方法、系统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气体报警方法、系统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82350A
CN112782350A CN201911104801.1A CN201911104801A CN112782350A CN 112782350 A CN112782350 A CN 112782350A CN 201911104801 A CN201911104801 A CN 201911104801A CN 112782350 A CN112782350 A CN 1127823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arm
data
monitoring device
gas
control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0480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绪延
徐杨
穆波
辛一男
董平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Qingdao Safety Engineering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Qingdao Safety Engineering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Qingdao Safety Engineering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191110480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82350A/zh
Publication of CN1127823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823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0004Gaseous mixtures, e.g. polluted air
    • G01N33/0009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gas analysers, e.g. portable test equipment
    • G01N33/0062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gas analysers, e.g. portable test equipment concerning the measuring method, e.g. intermittent, or the display, e.g. digital
    • G01N33/0063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gas analysers, e.g. portable test equipment concerning the measuring method, e.g. intermittent, or the display, e.g. digital using a threshold to release an alarm or displaying mea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0004Gaseous mixtures, e.g. polluted air
    • G01N33/0009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gas analysers, e.g. portable test equipment
    • G01N33/0073Control unit therefor
    • G01N33/0075Control unit therefor for multiple spatially distributed sensors, e.g. for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17/00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 G08C17/02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using a radio link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安全监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气体报警方法、系统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第一监测设备获取环境数据和位置数据;第一监测设备判断环境数据是否处于异常范围,若是,则进行第一报警;第一监测设备将环境数据和位置数据发送给中控系统;中控系统接收并根据环境数据和位置数据得到报警数据和报警区域,并将报警数据发送到报警区域内的第二监测设备;第二监测设备接收并根据报警数据进行第二报警。本发明能够有效克服以往因密集装置区信号传输不通畅而导致的报警信息反馈不及时的问题,有效改善目前气体监控漏报和报警滞后的情况。

Description

气体报警方法、系统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全监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体报警方法、系统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装置区较为复杂,巡检不到位容易造成不能及时得到报警信息,错过最佳的处理阶段;作业人员在作业时,环境噪音和振动会掩盖报警提示,或者作业人员职业健康及风险意识不强,对报警听而不闻。以上这些情况均会造成报警失效。有毒有害气体超标威胁工作人员健康安全,而易燃易爆气体可能会造成较大的事故。
目前,处于信息安全的考虑,大部分炼化企业都未使用外部网络,极少一部分炼化企业花费大量成本建立了企业内部局域网,总的来说,炼化企业厂区的信号比较差,特别是密集装置区域信号受遮挡严重,有毒有害气体报警信号难以及时、全面的传送到中控系统,无法提醒安全管理人员及时做出应急响应。
目前,已有相关研究针对气体监测无线传输的问题展开了研究。专利CN207147551U中给出了一种基于Lora的气体监测系统,采用Lora无线模块将报警信息发送给中控系统。但是该方法没有考虑前端监测设备与中控系统之间的双向信号传输,未能实现区域的联动报警,同时也不能将报警信息有效传达给安全管理人员,目前还不能解决炼化企业报警信息反馈不及时、报警效果不明显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体报警方法、系统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可解决现有技术中构建气体监测和报警之间的联动功能,解决复杂装置及作业区报警不及时、传达不到位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气体报警方法,该方法包括:
第一监测设备获取环境数据和位置数据;
所述第一监测设备判断所述环境数据是否处于异常范围,若是,则进行第一报警;
所述第一监测设备将所述环境数据和所述位置数据发送给中控系统;
所述中控系统接收并根据所述环境数据和所述位置数据得到报警数据和报警区域,并将所述报警数据发送到所述报警区域内的第二监测设备;
所述第二监测设备接收并根据所述报警数据进行第二报警。
可选的,所述报警数据包括报警事件和事发地点,所述中控系统根据所述环境数据和所述位置数据得到报警数据和报警区域的步骤之后包括:
所述中控系统将所述报警数据通知给安全管理人员。
可选的,所述环境数据包括气体浓度数据,所述第一监测设备还包括气体监测设备,用于监测所述气体浓度数据;
所述第一监测设备判断所述环境数据是否处于异常范围的步骤包括:
所述第一监测设备判断所述气体浓度数据是否处于报警范围,若是,则确定所述气体浓度数据处于所述异常范围。
可选的,所述第一监测设备与所述中控系统进行通信、以及所述中控系统与所述第二监测设备进行通信均采用Lora无线传输技术。
可选的,若所述第一监测设备或所述第二监测设备为移动设备,则所述移动设备间隔预设时间向所述中控系统发送其位置数据。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气体报警系统,该装置包括:第一监测设备、第二监测设备和中控系统;
所述第一监测设备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环境数据和位置数据;
判断模块和第一报警模块,所述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环境数据是否处于异常范围,若是,则所述第一报警模块进行第一报警;
第一通信模块,用于将所述环境数据和所述位置数据发送给中控系统;
所述中控系统包括:
第二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环境数据和所述位置数据;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环境数据和所述位置数据得到报警数据和报警区域;
所述第二通信模块还用于将所述报警数据发送到所述报警区域内的第二监测设备;
所述第二监测设备包括:
第三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报警数据;
第二报警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报警数据进行第二报警。
可选的,所述报警数据包括报警事件和事发地点,所述第二通信模块还用于将所述报警数据通知给安全管理人员。
可选的,所述环境数据包括气体浓度数据,所述第一监测设备还包括气体监测设备,用于监测所述气体浓度数据;
所述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气体浓度数据是否处于报警范围,若是,则确定所述气体浓度数据处于异常范围。
可选的,所述第一监测设备与所述中控系统进行通信、以及所述中控系统与所述第二监测设备进行通信均采用Lora无线传输技术。
可选的,若所述第一监测设备或所述第二监测设备为移动设备,则所述移动设备间隔预设时间向所述中控系统发送其位置数据。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数据,所述数据用于使得所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能够执行上述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气体报警方法、系统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利用Lora无线技术对现有气体监测设备/气体监测仪进行升级改造,使气体监测设备具有低功率、广域传输的功能,能够将有毒有害气体报警信息穿过密集装置区域,及时地传达到企业中控系统,帮助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及早地发现处置问题,同时,智能联动气体报警系统能够将有毒有害气体报警及时地发送到附近区域的监测设备,引起联动报警,及时提醒周围区域作业人员做好防范,有效地减少人员伤害事故事件的发生。本发明能够有效克服以往因密集装置区信号传输不通畅而导致的报警信息反馈不及时的问题,有效改善目前气体监控漏报和报警滞后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一提供的气体报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二提供的气体报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三提供的气体报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方式四提供的气体报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系统总体网络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发明的发明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非全部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用于石油化工生产,炼油化工企业中阀门、管线、换热器和压缩机等设备部件损坏或者人为违规操作会导致易燃易爆或有毒有害气体的泄露,使得火灾、爆炸及中毒事故频有发生。
实施方式一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一提供的气体报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气体报警方法,该方法包括:
S100、第一监测设备获取环境数据和位置数据。
第一监测设备包括各种传感器,用于监测温度、烟雾、各种气体等。环境数据可包括温度、烟雾、各种气体等的数据。对于烟雾和各种气体,通常获取的是浓度数据。当然,还可包括电、磁、辐射、液体、固体等的性质数据。第一监测设备可设置在被监测装置上,位置数据可用于确定被监测装置的位置或者第一监测设备的位置。如果第一监测设备或者被监测装置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那么可预先设置第一监测设备的位置数据。如果第一监测设备或者被监测装置处于移动状态或者可移动,那么可通过GPS定位等技术获取第一监测设备的位置数据。
S200、第一监测设备判断环境数据是否处于异常范围,若是,则进行第一报警。
通常发生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时,需要进行报警,以及时进行安全处理。例如,当监测到温度过高,监测到火焰,监测到烟雾浓度、各种可燃爆或有毒气体浓度过高,或者氧气浓度过低等,只要是监测到对用户或者物品会造成伤害时,均可进行第一报警。根据不同环境数据对人体或物品造成的伤害影响来设置报警阈值,当然,还可设置多级报警阈值,通常为中高两级风险等级报警阈值,在进行中风险等级报警时,可及时进行安全检修预防等,以避免高级风险到来。第一报警可包括声光电等各种提醒用户注意安全的信号,以使用户紧急逃离危险区域。当然,由于报警会造成惶恐,导致用户无法快速找准方向进行避难,同时可进行安全集中报警,例如可通过广播或者灯光指示灯指示用户前往安全集中场所进行避难。
较佳的,该方法还可包括:
第一监测设备监测是否处于高风险区域,若是,则继续执行步骤S300。
此处的高风险区域即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企业装置区域。例如,在运输车上可设置第一监测设备,当运输车发生火灾、危险物品泄露等情况时,继续第一报警,第一报警可包括拨打110、119、112等紧急救援电话。运输车还未到达高风险区域时,则无法进行后续步骤。
S300、第一监测设备将环境数据和位置数据发送给中控系统。
第一监测设备的位置可能是固定或者移动的。可通过GPS等各种定位技术来确定第一监测设备的位置。但是如果第一监测设备位于信号较差的区域,则可能无法或者不能及时进行定位,则需要通过其他定位方法进行定位,以确定第一监测设备的位置,从而确定发生危险的中心点,也即报警点。并且根据环境数据可确定危险范围,也即报警范围,例如,有毒或者易燃爆气体的扩散范围等。根据报警点和报警范围即可确定报警区域。
S400、中控系统根据环境数据和位置数据得到报警数据和报警区域,并将报警数据发送到报警区域内的第二监测设备。
S500、第二监测设备接收并根据报警数据进行第二报警。
报警数据可包括报警指令,只用于使报警区域内的第二监测设备进行第二报警。第二监测设备与第一监测设备的工作原理相同,只要监测设备监测到的环境数据达到报警阈值,就进行第一报警和第二报警,即联动报警。第二报警与第一报警可相同,也可不同,以与第一报警进行区分。
通过在企业装置区域设置多个监测设备,装置区域内气体监测设备/气体监测仪可以迅速准确探测到易燃易爆及有毒有害气体,并及时将报警信息传达给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就能迅速布置采取应急措施,有效扼制事件进一步扩大。同时若能实现区域报警的联动,则会扩大报警效果,从而对区域工作人员更及时地进行预警,留出更多的应急救援时间。
实施方式二
基于实施方式一,请参阅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二提供的气体报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气体报警方法,该方法包括:
S1001、第一监测设备获取环境数据和位置数据。
S1002、第一监测设备判断环境数据是否处于异常范围。
S1003、若是,则第一监测设备进行第一报警。
S1004、第一监测设备将环境数据和位置数据发送给中控系统。
S1005、中控系统根据环境数据和位置数据得到报警数据和报警区域。
S1006、中控系统将报警数据发送到报警区域内的第二监测设备。
S1007、第二监测设备接收并根据报警数据进行第二报警。
中控系统将报警数据发送到报警区域内的第二监测设备,以进行第二报警。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报警数据包括报警事件和事发地点,S1005中中控系统根据环境数据和位置数据得到报警数据和报警区域的步骤之后包括:
S1008、中控系统将报警数据通知给安全管理人员。
进一步地,环境数据包括气体浓度数据,第一监测设备包括气体监测设备,第二监测设备也包括气体监测设备,用于监测气体浓度数据。
S1002、中第一监测设备判断环境数据是否处于异常范围的步骤包括:
S1021、第一监测设备判断气体浓度数据是否处于报警范围,若是,则确定气体浓度数据处于异常范围。
本发明实施方式主要通过易燃爆或有毒害气体的浓度来进行报警。
进一步地,第一监测设备与中控系统进行通信、以及中控系统与第二监测设备进行通信均采用Lora无线传输技术。
进一步地,若第一监测设备或第二监测设备为移动设备,则移动设备间隔预设时间向中控系统发送其位置数据,这样中控系统可以知道移动设备的位置数据,避免移动设备移动时,无法及时更新移动设备的位置数据。
进一步地,报警区域内的第二监测设备至少有3个,第一监测设备位于报警区域内的第二监测设备的连线组成的图形内。例如,报警区域内的第二监测设备为3个时,其连线组成的图形为三角形,第一监测设备应位于该三角形内,以使得第一监测设备与第二监测设备进行联动报警时的范围最大化,避免在第二监测监测设备偏向集中于某个方位,而导致第一监测设备在相反方位没有第二监测设备进行第二报警。
进一步地,报警区域内的第二监测设备至少有2个,当报警区域内的第二监测设备为2个时,第一监测设备与报警区域内的第二监测设备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本发明提供的气体报警方法,利用Lora无线技术对现有气体监测设备/气体监测仪进行升级改造,使气体监测设备具有低功率、广域传输的功能,能够将有毒有害气体报警信息穿过密集装置区域,及时地传达到企业中控系统,帮助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及早地发现处置问题,同时,智能联动气体报警系统能够将有毒有害气体报警及时地发送到附近区域的监测设备,引起联动报警,及时提醒周围区域作业人员做好防范,有效地减少人员伤害事故事件的发生。本发明能够有效克服以往因密集装置区信号传输不通畅而导致的报警信息反馈不及时的问题,有效改善目前气体监控漏报和报警滞后的情况。
实施方式三
请参阅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三提供的气体报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气体报警系统,该装置包括第一监测设备1、中控系统2和第二监测设备3。
第一监测设备1包括:
获取模块11,用于获取环境数据和位置数据;
判断模块12和第一报警模块13,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环境数据是否处于异常范围,若是,则第一报警模块13进行第一报警;
第一通信模块14,用于将环境数据和位置数据发送给中控系统2;
中控系统2包括:
第二通信模块21,用于接收环境数据和位置数据;
处理模块22,用于根据环境数据和位置数据得到报警数据和报警区域;
第二通信模块21还用于将报警数据发送到报警区域内的第二监测设备3;
第二监测设备3包括:
第三通信模块31,用于接收报警数据;
第二报警模块32,用于根据报警数据进行第二报警。
进一步地,报警数据包括报警事件和事发地点,第二通信模块21还用于将报警数据通知给安全管理人员。
进一步地,环境数据包括气体浓度数据,第一监测设备1还包括气体监测设备,用于监测气体浓度数据。
判断模块12用于第一监测设备判断气体浓度数据是否处于报警范围,若是,则确定气体浓度数据处于异常范围。
进一步地,第一监测设备1与中控系统2进行通信、以及中控系统2与第二监测设备3进行通信均采用Lora无线传输技术。
进一步地,若第一监测设备1或第二监测设备3为移动设备,则移动设备间隔预设时间向中控系统2发送其位置数据。
本发明提供的气体报警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与上述气体报警方法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完全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方式四
基于实施方式一、二或三,请参阅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方式四提供的气体报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4所示,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本气体报警系统100包括气体采集模块101、模/数转换接口模块102、主控处理器模块103、报警模块104、Lora无线模块105、供电模块106和中控系统200,气体采集模块101通过模/数转换接口模块102与主控处理器模块103进相连,主控处理器模块103与报警模块104连接,主控处理器模块103控制报警模块104,Lora无线模块105与主控处理器模块103连接,Lora无线模块105将主控处理器模块103与中控系统200进行信息互联,供电模块106用于向气体报警系统100中的其他模块供电。中控系统200同样包括中控信号接收模块201、中控信号处理模块202、中控信号通信模块203和联动报警模块204。
1、气体采集模块101
气体采集模块101包括氧气、一氧化碳、硫化氢、甲烷等气体的气敏传感器,用于监测区域内各种气体的浓度。
2、模/数转换接口模块102
气体采集模块101将采集到的是模拟信号,需经过模/数转换接口模块102转换为数字信号,才能交给主控处理器模块103进行处理。
3、主控处理器模块103
主控处理器模块103对采集到的气体参数进行运算,判断其是否到达报警极限。如果监测指标超过报警值,则有报警信号的输出,立即启动报警模块104进行报警,同时通过Lora无线技术将信号传输到中控系统200。不同的异常情况会触发并发送不同的报警信号。此外,主控处理器模块103也可以通过Lora无线技术接收中控系统200的报警信号。
4、报警模块104
报警模块104包括报警器,接收主控处理器模块103两种报警信号,一种是所处位置存在气体异常情况的报警提醒,此时触发报警方式1;一种是周围某区域存在气体异常情况的报警提醒,此时触发报警方式2。
5、Lora无线模块105
Lora无线模块105是通讯模块,内部具有LoRaWan协议。Lora无线模块105与主控处理器模块103可直接采用AT指令的方式,通过usart串口进行配置参数和收发数据。
6、中控系统200
中控系统200可为厂域的后台数据单元,其中中控信号接收模块201采用Lora技术接收前段监测单元即气体报警系统100发出的报警信号,中控信号处理模块202对报警信号进行处理,基于气体分析数据库,识别出报警事件、事发地点以及影响区域,中控信号通信模块203对安全管理人员的移动端300发送报警短信,通知其报警事件及事发位置,联动报警模块204发送报警信号给事发部位周围区域气体监测设备/监测仪。
气体监测设备布置在储罐、泵、阀门等常见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泄露点上,作业人员进入作业区携带气体监测仪,实现对复杂装置区和作业区的全覆盖。气体监测设备/监测仪实时监控气体参数例如浓度变化,监测到异常情况直接触发报警,及时提醒作业人员迅速做出应急响应。同时通过Lora无线模块105将报警信号传送给炼化企业的中控系统200中。中控系统200会对报警信息进行处理分析,提醒安全管理人员对事件进行处理。中控系统200只能识别出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的影响区域范围,并自动向事发部位周围区域气体监测设备/监测仪进行信息反馈,激发其报警模块104,从而实现联动报警,对周围人员进行提醒,提前做好应急准备。
请参阅图5,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系统总体网络结构。
如图5所示,系统总体网络结构包括前端节点、基站、服务器、监控终端。
前端节点可与其他前端节点和基站连接,用来获取厂区各个场所的气体报警数据和报警位置,并将获取的数据通过Lora网络(第一通讯协议)发送给基站。
基站与服务器连接,主要负责将LoRa信号转换为互联网信号(第二通讯协议),并对信号进行传输。
服务器用来接收基站发送的互联网信号,并将信号传输给监控终端。
监控终端对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并启动应急响应程序。
前端节点为监测设备,且包括前端Lora模块,该模块是通讯模块,内部具有LoRaWan协议。Lora无线模块与主控处理器模块可直接采用AT指令的方式,通过usart串口进行配置参数和收发数据,将气体信息和位置信息发送给其他前端节点或基站。
基站包括基站Lora模块、基站处理模块和互联网模块。基站Lora模块与基站处理模块相连,基站处理模块与互联网模块相连。
基站Lora模块与前端lora模块进行数据传输。
基站处理模块用以处理基站Lora模块和互联网模块接收到的信息。
互联网模块用以将基站Lora模块接收到的Lora信号发送到服务器进行处理。
服务器主要用于存储和处理采集的数据,智能分析每个节点的工作状态,并将结果反馈到监控终端。
相比现有的技术成果,利用Lora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报警信息传输时无法兼顾距离、抗干扰性和功耗的问题。通过搭建智能监测预警系统,构建气体监测和报警之间的联动功能,解决复杂装置及作业区报警不及时、传达不到位的问题,减轻作业人员风险意识不足对监测效果造成的不利影响。在保证成本的基础上,提高气体监测报警的自动化程度、报警效果及反应迅速。
实施方式五
基于实施方式一、二、三或四,在炼厂装置区储罐、泵、阀门等重点部位上布置气体监测设备,工作人员进入作业区携带气体监测仪。气体监测设备可根据不同的突然情况通过Lora无线模块向中控系统传输相应的报警信号,中控系统基于气体分析数据库对不同的报警信号进行智能识别分析,进行相应的下一步处理。以下介绍两个报警场景。
(1)罐区发生硫化氢气体泄漏
装置在泄漏储罐上的气体监测设备采集到硫化氢,对其浓度进行监测分析,主控处理器模块设置了硫化氢报警阈值d1,当硫化氢浓度超过正常范围,即达到报警阈值d1时,触发报警模块,且为报警形式1(通过报警声或显示灯的不同进行反应)。同时监测设备内部的Lora无线模块将报警信息传送到炼厂中控系统中,中控系统对信息进行智能分析,根据GPS定位确定硫化氢泄漏装置/区域,自动通知到监控中心及装置/区域的相关责任人(可通过手机短信),开始启动应急影响预案。同时中控系统识别硫化氢泄漏影响范围,对范围内的监测设备及监测仪进行信息反馈,激发其报警,且为报警形式2,提醒装置区人员做好应急或撤离准备。
(2)作业区储罐内氧气含量不足
作业人员进入储罐内进行检维修作业,携带气体监测仪采集到氧气,对其浓度进行监测分析,主控处理器模块设置了氧气报警阈值d2,当氧气低于正常范围时,即达到报警阈值d2时,触发报警模块,且为报警形式1。作业人员听到报警声后,迅速撤离出储罐。同时监测设备内部的Lora无线模块将报警信息传送到炼厂中控系统中,中控系统对信息进行智能分析,根据GPS定位确定氧气较低的储罐位置,自动通知到监控中心及装置/区域的相关责任人(可通过手机短信),相关责任人接收到通知后,了解过储罐内氧气较低的情况,立即与作业人员取得联系。若与作业人员失去联系,则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后立即赶往事发罐区,对作业人员进行提醒或应急救援。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数据,所述数据用于使得所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能够执行上述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气体报警方法、系统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利用Lora无线技术对现有气体监测设备/气体监测仪进行升级改造,使气体监测设备具有低功率、广域传输的功能,能够将有毒有害气体报警信息穿过密集装置区域,及时地传达到企业中控系统,帮助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及早地发现处置问题,同时,智能联动气体报警系统能够将有毒有害气体报警及时地发送到附近区域的监测设备,引起联动报警,及时提醒周围区域作业人员做好防范,有效地减少人员伤害事故事件的发生。本发明能够有效克服以往因密集装置区信号传输不通畅而导致的报警信息反馈不及时的问题,有效改善目前气体监控漏报和报警滞后的情况。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各个实施方式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方式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方式的相关描述。以上为对本发明所提供的气体报警方法、系统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描述,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1)

1.一种气体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第一监测设备获取环境数据和位置数据;
所述第一监测设备判断所述环境数据是否处于异常范围,若是,则进行第一报警;
所述第一监测设备将所述环境数据和所述位置数据发送给中控系统;
所述中控系统接收并根据所述环境数据和所述位置数据得到报警数据和报警区域,并将所述报警数据发送到所述报警区域内的第二监测设备;
所述第二监测设备接收并根据所述报警数据进行第二报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数据包括报警事件和事发地点,所述中控系统根据所述环境数据和所述位置数据得到报警数据和报警区域的步骤之后包括:
所述中控系统将所述报警数据通知给安全管理人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数据包括气体浓度数据,所述第一监测设备还包括气体监测设备,用于监测所述气体浓度数据;
所述第一监测设备判断所述环境数据是否处于异常范围的步骤包括:
所述第一监测设备判断所述气体浓度数据是否处于报警范围,若是,则确定所述气体浓度数据处于所述异常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监测设备与所述中控系统进行通信、以及所述中控系统与所述第二监测设备进行通信均采用Lora无线传输技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监测设备或所述第二监测设备为移动设备,则所述移动设备间隔预设时间向所述中控系统发送其位置数据。
6.一种气体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第一监测设备、第二监测设备和中控系统;
所述第一监测设备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环境数据和位置数据;
判断模块和第一报警模块,所述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环境数据是否处于异常范围,若是,则所述第一报警模块进行第一报警;
第一通信模块,用于将所述环境数据和所述位置数据发送给中控系统;
所述中控系统包括:
第二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环境数据和所述位置数据;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环境数据和所述位置数据得到报警数据和报警区域;
所述第二通信模块还用于将所述报警数据发送到所述报警区域内的第二监测设备;
所述第二监测设备包括:
第三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报警数据;
第二报警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报警数据进行第二报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体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数据包括报警事件和事发地点,所述第二通信模块还用于将所述报警数据通知给安全管理人员。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体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数据包括气体浓度数据,所述第一监测设备还包括气体监测设备,用于监测所述气体浓度数据;
所述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气体浓度数据是否处于报警范围,若是,则确定所述气体浓度数据处于异常范围。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体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监测设备与所述中控系统进行通信、以及所述中控系统与所述第二监测设备进行通信均采用Lora无线传输技术。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体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监测设备或所述第二监测设备为移动设备,则所述移动设备间隔预设时间向所述中控系统发送其位置数据。
11.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数据,所述数据用于使得所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能够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
CN201911104801.1A 2019-11-07 2019-11-07 气体报警方法、系统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27823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04801.1A CN112782350A (zh) 2019-11-07 2019-11-07 气体报警方法、系统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04801.1A CN112782350A (zh) 2019-11-07 2019-11-07 气体报警方法、系统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82350A true CN112782350A (zh) 2021-05-11

Family

ID=75749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04801.1A Pending CN112782350A (zh) 2019-11-07 2019-11-07 气体报警方法、系统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82350A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926391U (zh) * 2015-08-19 2015-12-30 浙江利尔达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烟感联网报警系统
CN105204474A (zh) * 2015-10-10 2015-12-30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变电站环境智能监控系统
CN106056833A (zh) * 2016-06-23 2016-10-26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安全监测方法、装置、系统及监控系统
CN106097666A (zh) * 2016-06-28 2016-11-09 无锡市惠山合力传热设备厂 一种基于gprs网络的化工生产分布式监控系统
CN106571007A (zh) * 2015-10-13 2017-04-19 上海昊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分布式的报警和处理方法及其系统
CN107833428A (zh) * 2017-10-30 2018-03-23 山东北仁汇智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lora无线通信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方法
CN108615324A (zh) * 2018-05-11 2018-10-02 深圳市中电数通智慧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火灾报警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9118700A (zh) * 2018-11-01 2019-01-01 北京北信智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LoRaWAN的火灾探测联动报警系统及其方法
CN209028762U (zh) * 2018-11-01 2019-06-25 北京北信智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LoRaWAN的火灾探测联动报警系统
CN110189495A (zh) * 2019-03-26 2019-08-30 王富仕 一种烟感报警装置、系统、建立方法以及报警方法
CN110275473A (zh) * 2019-07-25 2019-09-24 安徽理工大学 智能化化工安全生产监控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926391U (zh) * 2015-08-19 2015-12-30 浙江利尔达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烟感联网报警系统
CN105204474A (zh) * 2015-10-10 2015-12-30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变电站环境智能监控系统
CN106571007A (zh) * 2015-10-13 2017-04-19 上海昊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分布式的报警和处理方法及其系统
CN106056833A (zh) * 2016-06-23 2016-10-26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安全监测方法、装置、系统及监控系统
CN106097666A (zh) * 2016-06-28 2016-11-09 无锡市惠山合力传热设备厂 一种基于gprs网络的化工生产分布式监控系统
CN107833428A (zh) * 2017-10-30 2018-03-23 山东北仁汇智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lora无线通信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方法
CN108615324A (zh) * 2018-05-11 2018-10-02 深圳市中电数通智慧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火灾报警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9118700A (zh) * 2018-11-01 2019-01-01 北京北信智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LoRaWAN的火灾探测联动报警系统及其方法
CN209028762U (zh) * 2018-11-01 2019-06-25 北京北信智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LoRaWAN的火灾探测联动报警系统
CN110189495A (zh) * 2019-03-26 2019-08-30 王富仕 一种烟感报警装置、系统、建立方法以及报警方法
CN110275473A (zh) * 2019-07-25 2019-09-24 安徽理工大学 智能化化工安全生产监控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54188B2 (en) Carbon monoxide detector, system and method for signaling a carbon monoxide sensor end-of-life condition
CN103914942A (zh) 移动终端报警方法及装置
CN101888718A (zh) 有毒或可燃气体传感器无线探测网络系统及其监控方法
CN110555982A (zh) 一种智能化高层建筑消防监控系统
CN102081392A (zh) 基于wsn的石油、化工设备泄漏监控系统
CN106683359A (zh) 一种报警系统及报警方法
CN112637809B (zh) 一种基于NBIoT的燃气安全监测系统
CN104574846A (zh) 一种煤气检测报警排风系统
CN213633331U (zh) 一种密闭空间的环境监测装置
CN102184620A (zh) 一种煤气检测报警排风系统
CN211656391U (zh) 电缆沟监控系统
CN112782350A (zh) 气体报警方法、系统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CN202075840U (zh) 一种煤气检测报警排风系统
CN117409526A (zh) 一种电气火灾极早期预警监测系统及灭火方法
CN117197981A (zh) 一种厂房建筑用消防安全智能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3763676A (zh)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化危险化学品在线监控预警系统
CN104599446B (zh) 一种危险气体智能监控与应急预警系统
CN102720948A (zh) 监测液化石油气钢瓶的装置和系统
CN110599618A (zh) 地下管线数据监测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5587690A (zh) 工矿企业应急管理移动智能平台及装备
CN112489382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可燃气体泄漏报警系统
CN112785824A (zh) 自组网报警方法、装置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KR20070081473A (ko) 경보메시지 송신 장치 및 방법
CN112773348A (zh) 人体状况监测方法、装置、系统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KR20230033778A (ko) 지능형 감지센서를 구비한 산업현장 재난 예방 및 안전 통합 모니터링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51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