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72353A - 一种具有生态蓄水功能的农业节水灌溉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生态蓄水功能的农业节水灌溉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72353A
CN112772353A CN202011615889.6A CN202011615889A CN112772353A CN 112772353 A CN112772353 A CN 112772353A CN 202011615889 A CN202011615889 A CN 202011615889A CN 112772353 A CN112772353 A CN 1127723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tank
irrigation
pip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1588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72353B (zh
Inventor
庄僖
唐斌
王美欢
许榕发
罗伟铿
蔡凤珊
于云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China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of Ministry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China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of Ministry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China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of Ministry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filed Critical South China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of Ministry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Priority to CN20201161588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7235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723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723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723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723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5/00Watering gardens, fiel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BINSTALLATIONS OR METHODS FOR OBTAINING, COLLECTING, OR DISTRIBUTING WATER
    • E03B3/00Methods or installations for obtaining or collecting drinking water or tap water
    • E03B3/02Methods or installations for obtaining or collecting drinking water or tap water from rain-wat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节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具有生态蓄水功能的农业节水灌溉设备,包括灌水装置和水箱;灌水装置是由进水槽和间隔连接在进水槽上的若干管渠组成;进水槽上远离管渠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进水口,第一进水口处设置有稳流栅;管渠是由埋于田垄上的槽状管、设置在槽状管上方的回转轨道,以及滑动设置在槽状管内的两个球塞组成;槽状管和回转轨道的两个相对端头处分别设置有第一转向轮和第二转向轮,第一转向轮和第二转向轮间设置有限位线;水箱与灌水装置之间的输水路径上设置有稳压罐;本发明设计的稳压管渠灌溉方法相较于传统灌溉方法而言,使用稳压罐平稳输入水压,使灌水更加均匀;利用管渠和球塞配合,使田沟首尾受水时间均匀。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生态蓄水功能的农业节水灌溉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节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具有生态蓄水功能的农业节水灌溉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水资源保护,还存在以多以传统的地面灌溉方式进行农业灌溉的问题,生态用水占比低。而且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系数只有0.3~0.4,存在着严重的灌水资源浪费现象。特别是在半干旱地区,由于可供灌溉用水资源数量非常有限,灌溉水量不能满足全部灌溉区域充分灌溉需求,存在着生态用水占比低、再生水利用设备建设滞后、再生水管理体系不健全的问题。
基于上述考虑,发现雨水作为半干旱区可开发和利用的重要水资源,利用率低下,尤其是发生频率在70%以上的小于10mm的降雨,其水量总和相当于两次以上的灌水量,增产潜力可达1500kg/μm2。因此充分利用降水,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可有效节约耗水量。
“田间管道均匀移动自动地面节水灌溉”技术具有明显的节水效果,提高灌水均匀度、减少甚至杜绝了深层渗漏、提高了田间土壤储水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节水率可达10~40%左右。
“波涌流自动地面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在我国已接近成熟,但其推广利用仍处于瓶颈状态。主要原因就是与波涌灌溉技术相配套的专门自动化灌溉装置不完善,且投资费用较高,操作较复杂。同时,波涌流灌溉需要较高的管理水平,管理不当则有可能出现灌水不足或尾水过多等情况,达不到预期节水和增产效果。
因此,结合“田间管道均匀移动自动地面节水灌溉”及“波涌流自动地面节水灌溉”技术,设计一种能结合二者优点,且结构简单,维护费用低,在半干旱地区的农村真正能够推广的灌溉设备具有实际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生态蓄水功能的农业节水灌溉设备,该设备具有省时、省力、节水、灌溉均匀性高的特点,有效解决了管道灌溉设备昂贵的问题和波涌灌溉畦(沟)田首尾受水时间不均匀的问题,提高了灌水质量,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生态蓄水功能的农业节水灌溉设备,包括灌水装置和水箱,其具体结构如下:
灌水装置是由进水槽和间隔连接在进水槽上的若干管渠组成。
进水槽上远离管渠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进水口,第一进水口处设置有稳流栅。
管渠是由埋于田垄上的槽状管、设置在槽状管上方的回转轨道,以及滑动设置在槽状管内的两个球塞组成;槽状管111和回转轨道112的内壁均设有移动滑槽116,槽状管和回转轨道的两个相对的端头处分别设置有第一转向轮和第二转向轮,第一转向轮和第二转向轮间设置有限位线;球塞球塞可在移动滑槽和沿限位线的限制下在槽状管、第一转向轮、回转轨道、第二转向轮间做回转运动。
当位于槽状管首部的球塞在灌溉水的推动下,自第一转向轮移动至第二转向轮时,位于回转轨道尾部的球塞会在限位线的牵动下自第二转向轮移动至第一转向轮处,替代原有球塞在槽状管的首部封堵灌溉水。两个球塞相互配合,即可实现对灌溉水的连续封堵。
灌水装置将沟(畦)田灌溉水流的纵向推进方向改为横向推进,在单宽较窄的畦田或沟田内大大缩小了灌溉水流在流动方向上的距离,使首尾基本成为一个整体,使得沟(畦)田的首尾受水时间更加均匀,并减少了首部的深层渗透量,增加了尾部的入渗量,使得沟(畦)田在不同距离处获得的水量更加平均,提高了灌水均匀度和灌水质量。
水箱与灌水装置之间的输水路径上设置有稳压罐,稳压罐包括限位外壳和可滑动套接在限位外壳内的储水罐;储水罐的顶部设有第二进水口、底部设有第一出水口,且储水罐的底面与限位外壳内腔底面间设置有若干弹力杆,弹力杆内嵌有压缩弹簧;稳压罐可通过弹力杆的弹力和储水罐中收集雨水的重力维持出水液面在竖直方向上的稳定,从而保证连接在第一出水口上的出水软管能为进水槽提供稳压水流。
稳压罐提供稳压水流的目的是保证整体装置的水流通畅,避免间断性水流在管道中吸入空气,导致管渠处水流的乱流现象严重,使灌溉水的溢出量不均匀,造成严重的深层渗漏,更严重的话,甚至会冲垮田垄,形成漫灌现象,导致严重的灌溉水浪费,其工作原理如下:
当稳压罐内的储水量较低时,弹力杆的弹力F1大于雨水的重力G1,储水罐在弹力杆的弹力F1作用下处于高位,此时与第一出水口相平的出水液面处于竖直高度h0处,出水水压为Pa0;随着抽水泵的工作,稳压罐内的储水量升高时,雨水的重力G2(G2大小大于G1)大于弹力杆的弹力F1,储水罐在雨水重力的作用下处于低位,此时与第一出水口212相平的出水液面处于竖直高度h1处(h1高度小于h0),但由于雨水的重力G2大小大于G1,因此,此时的出水水压Pa1≈Pa0,变化幅度不大,从而保证了出水水压的稳定。
进一步地,水箱顶部设置有第二进水口和溢流口,水箱底部设置有出水口和排污口;第二进水口处设置有可拆卸的过滤器,用以过滤雨水中的落叶等大体积杂质,避免堵塞输水管。本发明使用的水箱型号为常用的商用水箱,只要能够用于收集雨水,对具体的型号不做要求。
进一步地,水箱与稳压罐的输水路径上设置有抽水泵,抽水泵的进水端通过输水管与水箱的出水口连接,抽水泵的出水端通过输水管与稳压罐的第二进水口连接。
进一步地,抽水泵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输水动力,抽水泵的进水端一方面既能够与水箱连接,使用雨水进行补灌,另一方面还能够与水渠、溪流连接进行常规灌溉。
进一步地,包括集水板是由位于上层的PVC塑料硬板和位于下层的太阳能板组成,集水板板面间隔设置有引水槽,且与底面呈15~30°角放置;引水槽的低端连接有将雨水引至水箱的引水管;太阳能板通过导线连接有为抽水泵提供电力的蓄电池。
集水板的主要作用为两点:收集雨水和收集太阳能。发生频率在70%以上的小于10mm的降雨,其水量总和相当于两次以上的灌水量,增产潜力可达4500kg/μm,若只让雨水自行灌溉沟(畦)田,田地外的雨水大都会流走或渗入地下流失,因此需要使用集水板进行收集。
在收集雨水的同时,为了能够同时收集太阳能储存电力,本发明在集水板的PVC塑料硬板下设置有太阳能板,可将太阳能储存在蓄电池中,当遇到干旱时节,需要用雨水进行补灌时,即可利用蓄电池为抽水泵提供电力,无需额外拉电,大大节省了成本开支。
进一步地,限位线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凸点,第一转向轮和第二转向轮上设置有与凸点相适配的第一凹槽。凸点与第一凹槽。相互配合,能够有效防止限位线被球塞牵动时,在第一转向轮和第二转向轮上打滑,从而使球塞对管渠中灌溉水的封堵效果降低。
进一步地,球塞两端设置有移动杆;移动杆是由可相互沿轴向转动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连接组成;第一连接杆远离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球塞连接;第二连接杆的杆身穿过限位线,且第二连接杆远离第一连接杆的一端嵌入设置在槽状管和回转轨道内侧的移动滑槽内。移动杆的主要作用是使球塞在灌溉水冲刷下的自转不会影响到球塞在移动滑槽内的移动,即使球塞的“自转”和“公转”相互独立,互不影响。
具体的,渠管埋置与田垄中、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一定的角度有利于灌溉水从槽状管111的首部流至尾部,增加了灌溉速度。
与现有的灌溉装置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设计的稳压管渠灌溉方法相较于传统灌溉方法而言,使用稳压罐平稳输入水压,使灌水更加均匀;利用管渠和球塞配合,使田沟首尾受水时间均匀;节水效果相较于其他方式有明显提高,且对灌溉水质要求不高,整套设备投资少,维护费用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灌水装置的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管渠的外观图;
图4是本发明管渠的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管渠的侧视图;
图6是本发明转向轮与限位线的连接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移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稳压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集水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灌水装置、11-管渠、111-槽状管、112-回转轨道、114-第一转向轮、1141-第一凹槽、115-第二转向轮、116-移动滑槽、117-限位线、1171-凸点、118-球塞、1181-移动杆、11811-第一连接杆、11812-第二连接杆、12-进水槽、121-第一进水口、122-稳流栅、123-出水接口、2-稳压罐、21-储水罐、211-第二进水口、212-第一出水口、213-出水软管、22-弹力杆、221-压缩弹簧、23-限位外壳、231-第二凹槽、3-水箱、31-第二进水口、311-过滤器、32-出水口、33-溢流口、34-排污口、4-集水板、41-太阳能板、42-PVC塑料硬板、43-引水槽、44-引水管、45-蓄电池、5-抽水泵、51-输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采取的方式和取得的效果,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和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生态蓄水功能的农业节水灌溉设备,包括灌水装置1和水箱3,其具体结构如下:
如图2所示,灌水装置1是由进水槽12和间隔连接在进水槽12上的若干管渠11组成。
进水槽12上远离管渠1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进水口121,第一进水口121处设置有稳流栅122。
如图2~5所示,管渠11是由埋于田垄上的槽状管111、设置在槽状管111上方的回转轨道112,以及滑动设置在槽状管111内的两个球塞118组成;槽状管111和回转轨道112的内壁均设有移动滑槽116,槽状管111和回转轨道112的两个相对的端头处分别设置有第一转向轮114和第二转向轮115,第一转向轮114和第二转向轮115间设置有限位线117;球塞118可在移动滑槽116和沿限位线117的限制下在槽状管111、第一转向轮114、回转轨道112、第二转向轮115间做回转运动。
当位于槽状管111首部的球塞118在灌溉水的推动下,自第一转向轮114移动至第二转向轮115时,位于回转轨道112尾部的球塞118会在限位线117的牵动下自第二转向轮115移动至第一转向轮114处,替代原有球塞118在槽状管111的首部封堵灌溉水。两个球塞118相互配合,即可实现对灌溉水的连续封堵。
灌水装置1将沟(畦)田灌溉水流的纵向推进方向改为横向推进,在单宽较窄的畦田或沟田内大大缩小了灌溉水流在流动方向上的距离,使首尾基本成为一个整体,使得沟(畦)田的首尾受水时间更加均匀,并减少了首部的深层渗透量,增加了尾部的入渗量,使得沟(畦)田在不同距离处获得的水量更加平均,提高了灌水均匀度和灌水质量。
如图8所示,水箱3与灌水装置1之间的输水路径上设置有稳压罐2,稳压罐2包括限位外壳23和可滑动套接在限位外壳23内的储水罐21;储水罐21的顶部设有第二进水口211、底部设有第一出水口212,且储水罐21的底面与限位外壳23内腔底面间设置有若干弹力杆22,弹力杆22内嵌有压缩弹簧221;稳压罐2可通过弹力杆22的弹力和储水罐21中收集雨水的重力维持出水液面在竖直方向上的稳定,从而保证连接在第一出水口212上的出水软管213能为进水槽12提供稳压水流。
稳压罐2提供稳压水流的目的是保证整体装置的水流通畅,避免间断性水流在管道中吸入空气,导致管渠11处水流的乱流现象严重,使灌溉水的溢出量不均匀,造成严重的深层渗漏,更严重的话,甚至会冲垮田垄,形成漫灌现象,导致严重的灌溉水浪费,其具体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稳压罐2内的储水量较低时,弹力杆22的弹力F1大于雨水的重力G1,储水罐21在弹力杆22的弹力F1作用下处于高位,此时与第一出水口212相平的出水液面处于竖直高度h0处,出水水压为Pa0;随着抽水泵5的工作,稳压罐2内的储水量升高时,雨水的重力G2(G2大小大于G1)大于弹力杆22的弹力F1,储水罐21在雨水重力的作用下处于低位,此时与第一出水口212相平的出水液面处于竖直高度h1处(h1高度小于h0),但由于雨水的重力G2大小大于G1,因此,此时的出水水压为Pa1≈Pa0,变化幅度不大,从而保证了出水水压的稳定。
如图9所示,水箱3顶部设置有第二进水口31和溢流口33,水箱3底部设置有出水口32和排污口34;第二进水口31处设置有可拆卸的过滤器311,用以过滤雨水中的落叶等大体积杂质,避免堵塞输水管51。本发明使用的水箱3型号为常用的商用水箱,只要能够用于收集雨水,对具体的型号不做要求。
如图1所示,水箱3与稳压罐2的输水路径上设置有抽水泵5,抽水泵5的进水端通过输水管51与水箱3的出水口32连接,抽水泵5的出水端通过输水管51与稳压罐2的第二进水口211连接。
具体的,抽水泵5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输水动力,抽水泵5的进水端一方面既能够与水箱3连接,使用雨水进行补灌,另一方面还能够与水渠、溪流连接进行常规灌溉。
如图10所示,包括集水板4是由位于上层的PVC塑料硬板42和位于下层的太阳能板41组成,集水板4板面间隔设置有引水槽43,且与底面呈15°角放置;引水槽43的低端连接有将雨水引至水箱3的引水管44;太阳能板41通过导线连接有为抽水泵5提供电力的蓄电池45。
集水板4的主要作用为两点:收集雨水和收集太阳能。发生频率在70%以上的小于10mm的降雨,其水量总和相当于两次以上的灌水量,增产潜力可达1500kg/μm2,若只让雨水自行灌溉沟(畦)田,田地外的雨水大都会流走或渗入地下流失,因此需要使用集水板4进行收集。
在收集雨水的同时,为了能够同时收集太阳能储存电力,本发明在集水板4的PVC塑料硬板42下设置有太阳能板41,可将太阳能储存在蓄电池45中,当遇到干旱时节,需要用雨水进行补灌时,即可利用蓄电池45为抽水泵5提供电力,无需额外拉电,大大节省了成本开支。
如图6所示,限位线117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凸点1171,第一转向轮114和第二转向轮115上设置有与凸点相适配的第一凹槽1141。凸点1171与第一凹槽1141。相互配合,能够有效防止限位线117被球塞118牵动时,在第一转向轮114和第二转向轮115上打滑,从而使球塞118对管渠11中灌溉水的封堵效果降低。
如图7所示,球塞118两端设置有移动杆1181;移动杆1181是由可相互沿轴向转动的第一连接杆11811和第二连接杆11812连接组成;第一连接杆11811远离第二连接杆11812的一端与球塞118连接;第二连接杆11812的杆身穿过限位线117,且第二连接杆11812远离第一连接杆11811的一端嵌入设置在槽状管111和回转轨道112内侧的移动滑槽116内。移动杆1181的主要作用是使球塞118在灌溉水冲刷下的自转不会影响到球塞118在移动滑槽116内的移动,即使球塞118的“自转”和“公转”相互独立,互不影响。
具体的,渠管11埋置与田垄中、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一定的角度有利于灌溉水从槽状管111的首部流至尾部,增加了灌溉速度。
应用例
本应用例是以实施例中的结构为基础进行叙述的,旨在阐明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具体的工作流程如下:
S1:在晴朗天气下,位于集水板4内的太阳能板41收集太阳能并转换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45中。
S2:在降雨天气下,集水板4利用其上设置的引水槽43将雨水经引水管44引向水箱3;雨水在经水箱3第二进水口31处的过滤器311过滤后,储存在水箱3内。
S3:在干旱时节,需要对沟(畦)田进行补灌时,打开抽水泵5,将收集到的雨水泵入稳压罐2。
S4:当稳压罐2内的储水量较低时,弹力杆22的弹力F1大于雨水的重力G1,储水罐21在弹力杆22的弹力F1作用下处于高位,此时与第一出水口212相平的出水液面处于竖直高度h0处,出水水压为Pa0;随着抽水泵5的工作,稳压罐2内的储水量升高时,雨水的重力G2(G2大小大于G1)大于弹力杆22的弹力F1,储水罐21在雨水重力的作用下处于低位,此时与第一出水口212相平的出水液面处于竖直高度h1处(h1高度小于h0),但由于雨水的重力G2大小大于G1,因此,此时的出水水压为Pa1≈Pa0,变化幅度不大,从而保证了出水水压的稳定。
S5:经稳压罐2稳定后的灌溉水经进水槽12中的稳流栅122二次稳流后,流入各个管渠11中。
S6:流入管渠11中的灌溉水在管渠11的首部遇到球塞118,在推动球塞118前进的同时,管渠11中灌溉水的水面高度逐渐上升,最后从管渠11两侧溢出,经田垄坡面加速后,漫在田沟的作物种植区,对农作物进行罐盖。
S7:当位于槽状管111首部的球塞118在灌溉水的推动下,自第一转向轮114移动至第二转向轮115时,位于回转轨道112尾部的球塞118会在限位线117的牵动下自第二转向轮115移动至第一转向轮114处,替代原有球塞118在槽状管111的首部封堵灌溉水。两个球塞118相互配合,即可实现对灌溉水的连续封堵。
S8:当补灌完毕后,关闭抽水泵5,管渠11中剩余的灌溉水在重力作用下会从管渠11尾部漫出,增加了尾部的入渗量。
试验例
本试验例是以上述应用例中的使用方法为基础进行叙述的,旨在对本发明设计的灌溉装置的实际效果与普通的田沟漫灌方式进行对比,以揭示本装置的节水效果和在等量灌溉水量下对于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本发明使用的试验田位于陕西中部,气候为明显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作物种植模式为冬小麦—夏玉米连作为主,试验田采用垄沟间隔的种植方式,试验田土壤的基本物理参数见表1。
表1试验田土壤的基本物理参数
Figure BDA0002874893930000101
试验依次布置12个沟田,沟长120m,沟宽和垄宽均为60cm。1~3号采用传统连续漫灌(A组);4~6号采用普通波涌灌溉(B组);7~9号采用普通管渠灌溉(C组);10~12号采用本发明设计的“稳压管渠”灌溉(D组)。
所用夏玉米品种为958,行距60cm,株距20cm。
每个试验田从整地、播种、施肥、施药、田间管理到考种均统一实施。
试验分别在夏玉米的不同生长期进行灌溉。
在本实验中,主要对传统漫灌、普通波涌灌溉、普通管渠灌溉和本发明设计的“稳压管渠”灌溉进行比较,对四种灌溉方式的灌溉均匀度、节水率和灌溉水有效利用率进行对比分析。
1、灌溉均匀度
通过对夏玉米7-10叶期三种灌水方式沿畦长方向不同测点0-90cm深度土壤在灌水前24小时与灌水后48小时的土壤水分含量的平均值,首部为20m测点,尾部为100m测点,比较灌水方式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判断灌溉均匀性,具体见表2。
表2夏玉米7-10叶期灌水后土壤水分含量
Figure BDA0002874893930000111
Figure BDA0002874893930000121
从表1中数据可以看出:在0~30cm深度,四种灌溉方式差异较小;在30~60cm深度,四种灌水处理后的土壤含水率沿田沟方向各处开始出现差异;在60~90cm深度,四种灌水处理后的土壤含水率田沟方向各处表现出明显差异,其中传统漫灌首尾测点土壤含水率差异最大,波涌灌溉次之,其次是管渠灌溉,表现最好的是稳压管渠灌溉组,因此能看出本发明设计的灌溉装置能够显著提高灌水均匀度。
2、节水率
根据四种不同的灌溉方式的供水时间计算传统漫灌灌、波涌灌溉、管渠灌溉和稳压管渠灌溉的沟灌水量,得出节水率,具体见表3。
表3不同灌溉方式的灌溉节水率
Figure BDA0002874893930000122
从表3中数据可以看出,波涌灌溉比传统漫灌节水约16.5%;管渠灌溉较传统漫灌节水约19.4%,较波涌灌溉提高了2.8%;稳压管渠灌溉较传统漫灌节水约21.8,较管渠灌溉提高了2.4%。
3、有效利用率
灌溉水有效利用率表示灌溉水能被作物有效利用的程度,用灌溉48小时后处作物根区储存的灌溉水量与灌前作物根区储存水量之差占总灌溉水量的百分比来表示。
表4不同灌溉方式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
Figure BDA0002874893930000131
从表4中数据可以看出,传统连续漫灌组有效利用率为42.46%;普通波涌灌溉组有效利用率为57.63%;普通管渠灌溉组有效利用率为60.93;本发明设计的“稳压管渠”灌溉组有效利用率为61.5%,证明本发明设计的稳压管渠灌溉的灌溉水有效利用率最高,可以使灌溉水得到最大化利用。

Claims (8)

1.一种具有生态蓄水功能的农业节水灌溉设备,包括灌水装置(1)和水箱(3),其特征在于:
所述灌水装置(1)是由进水槽(12)和间隔连接在所述进水槽(12)上的若干管渠(11)组成;
所述进水槽(12)上远离管渠(1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进水口(121),所述第一进水口(121)处设置有稳流栅(122);
所述管渠(11)是由埋于田垄上的槽状管(111)、设置在所述槽状管(111)上方的回转轨道(112),以及滑动设置在所述槽状管(111)内的两个球塞(118)组成;所述槽状管(111)和回转轨道(112)的内壁均设有移动滑槽(116),槽状管(111)和回转轨道(112)的两个相对的端头处分别设置有第一转向轮(114)和第二转向轮(115),所述第一转向轮(114)和第二转向轮(115)间设置有限位线(117);所述球塞(118)可在移动滑槽(116)和限位线(117)的限制下在槽状管(111)、第一转向轮(114)、回转轨道(112)、第二转向轮(115)间做回转运动;
所述水箱(3)与灌水装置(1)之间的输水路径上设置有稳压罐(2),所述稳压罐(2)包括限位外壳(23)和可滑动套接在所述限位外壳(23)内的储水罐(21);所述储水罐(21)的顶部设有第二进水口(211)、底部设有第一出水口(212),且储水罐(21)的底面与限位外壳(23)内腔底面间设置有若干弹力杆(22),所述弹力杆(22)内嵌有压缩弹簧(221);所述稳压罐(2)可通过弹力杆(22)的弹力和储水罐(21)中收集雨水的重力维持出水液面在竖直方向上的稳定,从而保证连接在第一出水口(212)上的出水软管(213)能为进水槽(12)提供稳压水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生态蓄水功能的农业节水灌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3)顶部设置有第二进水口(31)和溢流口(33),水箱(3)底部设置有出水口(32)和排污口(34);所述第二进水口(31)处设置有可拆卸的过滤器(31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生态蓄水功能的农业节水灌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3)与稳压罐(2)的输水路径上设置有抽水泵(5),所述抽水泵(5)的进水端通过输水管(51)与水箱(3)的出水口(32)连接,抽水泵(5)的出水端通过输水管(51)与稳压罐(2)的第二进水口(211)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生态蓄水功能的农业节水灌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泵(5)的进水端一方面既能够与水箱(3)连接,使用雨水进行补灌,另一方面还能够与水渠、溪流连接进行常规灌溉。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生态蓄水功能的农业节水灌溉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水板(4)是由位于上层的PVC塑料硬板(42)和位于下层的太阳能板(41)组成,所述集水板(4)板面间隔设置有引水槽(43),且与底面呈15~30°角放置;所述引水槽(43)的低端连接有将雨水引至水箱(3)的引水管(44);所述太阳能板(41)通过导线连接有为抽水泵(5)提供电力的蓄电池(4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生态蓄水功能的农业节水灌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线(117)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凸点(1171),所述第一转向轮(114)和第二转向轮(115)上设置有与凸点相适配的第一凹槽(1141)。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生态蓄水功能的农业节水灌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塞(118)两端设置有移动杆(1181);所述移动杆(1181)是由可相互沿轴向转动的第一连接杆(11811)和第二连接杆(11812)连接组成;所述第一连接杆(11811)远离第二连接杆(11812)的一端与球塞(118)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11812)的杆身穿过限位线(117),且第二连接杆(11812)远离第一连接杆(11811)的一端嵌入设置在槽状管(111)和回转轨道(112)内侧的移动滑槽(116)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生态蓄水功能的农业节水灌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渠(11)埋置与田垄中、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
CN202011615889.6A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具有生态蓄水功能的农业节水灌溉设备 Active CN1127723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15889.6A CN112772353B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具有生态蓄水功能的农业节水灌溉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15889.6A CN112772353B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具有生态蓄水功能的农业节水灌溉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72353A true CN112772353A (zh) 2021-05-11
CN112772353B CN112772353B (zh) 2022-04-19

Family

ID=757540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15889.6A Active CN112772353B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具有生态蓄水功能的农业节水灌溉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7235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80026A (zh) * 2021-05-19 2021-07-09 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一种长畦田后退式节水灌溉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92043Y (zh) * 1999-08-02 2000-08-16 陈庆 水位控制器
CN101218884A (zh) * 2008-01-25 2008-07-16 中国农业大学 低压大流量压力调节器
US20100288375A1 (en) * 2009-05-14 2010-11-18 Kyle Emmett Thomas Constant Pressure Rainwater Harvesting Distribution Device and System
CN201875234U (zh) * 2010-12-11 2011-06-22 河北农业大学 流量调节器
CN204811357U (zh) * 2015-07-25 2015-12-02 山东农业大学 大田管渠自动灌溉系统
CN205142866U (zh) * 2015-11-20 2016-04-13 山东农业大学 管灌区田间水肥一体化自动渠槽管灌溉系统
CN105782533A (zh) * 2016-05-04 2016-07-20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调压式弹性灌水器
CN207083710U (zh) * 2017-05-25 2018-03-13 广州园中园绿化景观有限公司 一种道路绿化带灌溉装置
CN211268018U (zh) * 2019-12-19 2020-08-18 利亚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玫瑰花种植浇灌设备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92043Y (zh) * 1999-08-02 2000-08-16 陈庆 水位控制器
CN101218884A (zh) * 2008-01-25 2008-07-16 中国农业大学 低压大流量压力调节器
US20100288375A1 (en) * 2009-05-14 2010-11-18 Kyle Emmett Thomas Constant Pressure Rainwater Harvesting Distribution Device and System
CN201875234U (zh) * 2010-12-11 2011-06-22 河北农业大学 流量调节器
CN204811357U (zh) * 2015-07-25 2015-12-02 山东农业大学 大田管渠自动灌溉系统
CN205142866U (zh) * 2015-11-20 2016-04-13 山东农业大学 管灌区田间水肥一体化自动渠槽管灌溉系统
CN105782533A (zh) * 2016-05-04 2016-07-20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调压式弹性灌水器
CN207083710U (zh) * 2017-05-25 2018-03-13 广州园中园绿化景观有限公司 一种道路绿化带灌溉装置
CN211268018U (zh) * 2019-12-19 2020-08-18 利亚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玫瑰花种植浇灌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80026A (zh) * 2021-05-19 2021-07-09 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一种长畦田后退式节水灌溉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72353B (zh) 2022-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14311U (zh) 一种梯田集雨灌溉系统
CN204335481U (zh) 一种节水型农田灌溉设备
CN108464223B (zh) 一种荒漠区基于畦灌的紫花苜蓿定额灌溉方法
CN102318538A (zh) 黄土高原丘陵区梯级温室的集雨自压灌溉系统
CN203723203U (zh) 一种喀斯特坡地长藤结瓜式蓄水灌溉系统
CN204482583U (zh) 一种节水灌溉装置
CN104499532A (zh) 一种雨水收集器
CN112772353B (zh) 一种具有生态蓄水功能的农业节水灌溉设备
CN203435487U (zh) 一种节水灌溉系统
CN201957530U (zh) 一种虹吸灌溉管道
CN109287446B (zh) 一种适用于人工再植被边坡的渗灌方法及系统
CN110476784A (zh) 一种防堵塞的滴灌管
CN206512781U (zh) 坡地雨水收集及灌溉系统
CN205794347U (zh) 一种农田灌溉控制监测系统
CN204796154U (zh) 一种山丘区水锤泵提水灌溉木薯的系统
CN201563456U (zh) 深层坑渗灌灌溉装置
CN115176554B (zh) 用于盐碱地改良的排涝、排盐、渗灌、施肥一体化处理方法
CN209643345U (zh) 一种矸石山高陡边坡植被养护系统
CN102726274A (zh) 一种虹吸灌溉管道及基于该管道的农作物节能灌溉方法
CN213709434U (zh) 一种边坡绿化坡顶供水渠
CN206237981U (zh) 一种景观水体与园林灌溉结合的水循环系统
CN205431355U (zh) 一种调节式灌溉装置
CN204498971U (zh) 提高无灌溉梭梭种植区雪融水入渗率的结构
CN204616613U (zh) 坡地喷灌系统
CN209914646U (zh) 一种岩质边坡植物种养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